马克思主义原理案例分析

马克思主义原理案例分析
马克思主义原理案例分析

一个真实的案例:智破人骨教堂迷案1.案例反映的原理是: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2.原理的基本内容:

原理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⑴物质决定意识

第一,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科学发展证明,在意识产生以前,物质世界早已存在,而意识只是在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类出现以后才产生的,不是从来就有的。第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没有人脑就不可能产生意识。意识对人脑这一高度发达、高度完善的物质器官的依赖,反映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第三,意识是物质的反映。人脑固然是产生意识的器官,但人脑并不能自行产生意识,这是因为仅有一个健全的人脑,如果不参加社会实践,完全脱离物质世界,就不能产生意识。

⑵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首先表现为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它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正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其次,更突出地表现为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在实践活动中,意识总是指挥着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

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这就是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有两种情形: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推动人们的实践活动顺利开展,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⑶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作用,不能

等量齐观。

物质决定意识是二者关系中最重要的方面,是基础,是第一位的,只有坚持物质决定意识才能坚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要在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基础之上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能动作用无论如何巨大,它都是处于第二位的,而不能成为决定作用,始终要受到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

方法论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

性和自主选择性,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阻碍客观事物。这要求我们要重视精神力量,树立正确意识。

3.具体分析案例:

这是一宗杀人取骨案,也是一宗变态杀人案。这一案件由于发生在教堂,而且又受到许多神秘现象遮蔽,所以曾一度陷入僵局。

这一案件最初是由警长的助手安东发现线索,他发现在教堂里由人骨装饰的神坛上有新的人骨,于是认定许多游客的失踪跟教堂有关,但在调查中又受到许多离奇现象的干扰。首先受到"骨魔"

重返教堂献祭的传言干扰。相传19世纪曾有一位被称为"骨魔"的工匠,他曾用新鲜的人骨去修饰教堂,于是在案件调查中就出现了"骨魔"复活的传言。其次是警长遭"骨魔"袭击事件。最后,在警员安东的办公桌上出现了人骨,也被宣扬是"骨魔"所为。但冷静的安东认为,这是个物质世界,决不存在什么魔和鬼之类的东西,这一定是人的行为,是谋杀。经过一系列周密调查,终于使真相大白。

安东的想法告诉我们这样一个哲学道理,即世界是物质的,一切精神的东西都以物质为基础,没有脱离物质而存在的精神之物。在许多人都认为杀人是“骨魔”所为的时候,尤其是安东的警长还绘声绘色地描述如何遭到"骨魔"袭击的时候,安东还是坚持杀人者不是"骨魔",而是人。经过周密的调查之后,最后终于发现,警长费林格就是杀人犯。这是一次唯物主义的胜利。

喜为人母的猪孩

1案例反映的原理:

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2.原理的基本内容:

1意识的起源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它的产生是一个极其复杂和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第一,从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第二,

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第三,从动物感觉和心理到人的意识。

(2)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马克思指出:“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人类特有的生产劳动是意识产生和发展的决定力量,而生产劳动一开始就是集体、社会的劳动。劳动在人的意识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决定作用,劳动使人摆脱了动物本能的活动,并不断增强活动的目的性、预见性,推动着、实现着动物心理向人类意识的转化。

2意识的本质

(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是通过内在的生理机制来进行意识活动的。意识活动同人脑的生理过程是分不开的,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基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产物。

(二)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1.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人只有同外界打交道,使人的大脑同外界发生联系,经过加工制作,才会形成关于它们的意识。所以,人脑是意识的客观物质基础,而外界才是意识的源泉。不论是正确的思想,还是错误的思想都是对外部世界某种形式的反映。正如恩格斯所说:“一切观念都来自经验,都是现实的反映——正确或歪曲的反映”。

2.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人把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分析和综合,从个别事物中抽出一般属性加以概括。

3.具体分析案例:

本案例以发生在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高力房镇锅柽子村一个真实事件为例,揭示了人的意识的产生与社会生活实践之间的关系,说明意识从起源上来看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更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就其本质而言,它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猪孩”王显凤由于亲生父母都是残疾人,幼年时缺少关爱,11年关键的生长发育期都是在与猪为伍,造成了她心理的严重畸形,感知世界混沌一片,既没有人的感觉能力,也没有人的理性思维能力,甚至个人情绪表现也极为简单。这从正面说明,离开了社会现实、社会实践的“温床”就不可能产生人的社会意识。后来,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帮助下,在教育专家的精心呵护下,逐渐摆脱了动物的心理,恢复了人的意识,重新回到了人类的怀抱,不仅喜做新娘,而且初为人母。这又从反面再次证明意识是社会实践的产物,社会实践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它还说明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两个命题

1案例反映的原理: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2.原理的基本内容:

原理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

的,是运动的特殊状态,物质世界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

我们既要承认事物的绝对运动,又要看到事物在运动中存在着相对静止。既要反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不变论,又要反对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坚持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3.具体分析案例:

案例分析一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分析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河流作为一种物质,其本身是在不停的运动,不停的改变。

赫拉克利特把存在的东西比作一条河,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因为当人第二次进入这条河时,是新的水流而不是原来的水流在流淌。

在他看来,宇宙万物没有什么是绝对静止的和不变化的,一切都在运动和变化。恩格斯高度评价了他的这个思想:“这个原始的、素朴的但实质上正确的世界观是古希腊哲学的世界观,而且是由赫拉克利特第一次明白地表述出的:一切都存在,同时又不存在,因为一切都在流动,都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产生和消灭。”

案例分析二

“人连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

分析:

1.认为物质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运动的,就是说事物任何时候都在发生变化,不可能有一刻的稳定和静止。

2.物质的存在是一个状态。物质的运动总是从一个状态变成另一个状态,即使我们不能说两个不同的状态是同一个事物,但同一状态是同一个事物还是毫无疑问的,因为状态总是确定的,而且状态也只有一个。很显然,不管河水是流动的还是不流动的,我们一次总都能够踏进同一条河流。

克拉底鲁的观点是一种相对主义的诡辩。相对主义不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否认事物质的稳定性,不懂得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运动和静止是对立统一的。它一方面承认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一方面又指出运动和静止是相互依赖、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的。离开了静止,运动就找不到规定和衡量自己的尺度,我们就不知道什么在运动,这就必然导致不可知论。处于绝对运动中的任何事物都有其相对静止的一面。

外交官在联合国忙什么

1案例反映的原理:

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关系原理

2.原理的基本内容:

首先,二者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

一方面,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同一性不能离开斗争性

而存在。

另一方面,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就没有斗争

性,斗争性也不能离开同一性而存在。

其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矛盾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

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

相对的。

3.具体分析案例:

?同一性是指两种事物或多种事物能够共同存在,具有同样的性质。案例中不同国家的众多的外交官每天开会,吵架,举办各种party,每天重复着差不多的事情,他们有着近乎相同的生活,体现了矛盾统一性的原理。

?矛盾的斗争性在辩证法中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和互相否定。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对事物或矛盾的发展起着重大或决定的作用。矛盾的性质和特点不同,矛盾斗争的特点和形式也不同。案例中外交官为了各自国家的利益,从一般性辩论到非正式磋商,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不断争吵,体现了矛盾的斗争性。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一方面,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不同的、相互对立的。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而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另一方面,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依赖、相互统一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没有同一性也无所谓斗争性,无论离开斗争性或者离开同一性,都不能成其为矛盾。案例中,

外交官并没有整天板着脸而是办各种party,在party中和别国的外交官交流,说明各国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的关系,体现了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十粒杏仁和一罐大米

1案例反映的原理: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原理

2.原理的基本内容:

原理

主要矛盾是指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

次要矛盾是指从属于主要矛盾,处于被支配地位的其他矛盾。

主、次矛盾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方法论

在实际工作中,应首先抓住和解决好主要矛盾,同时又不能忽略次要矛盾的解决

3具体分析案例:

这则案例用了一个十分形象的比喻向我们讲述了一个重要的人生哲理.按照格林的看法,那十粒杏仁必须得要,而那罐大米不见得都要.他向我们显示的人生哲理是,人这一生首先要分清什么是主要矛盾什么是次要矛盾,然后是集中精力抓住并解决主要矛盾,而不能不分主次,什么事情都想做.这样的人生道理看以简单,但真正临到每个人具体做的时候就不那么容易了.因为一个人一生如果仅仅持守于

一件事情上,这需要有一种巨大的人格力量作担保,否则就根本做不到这一点.因为在人们的通常观念中,总是希望为自己谋得最大利益和最大价值,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是如此.但追求利益最大化和价值最大化常常并不取决于自己的个性状况,而是更主要取决于某种外在评价尺度和分配机制,即个人的利益和价值只能通过外在尺度和机制得到实现,这样你的个性就被某些外在的东西抽走了.简单地说它可能告诉你西边有利益,你便往西边追;但又可能它把利益焦点引向东边,你便往东边跑,你不跟着跑就无法实现自己利益最大化.等东西南北都转完了,你也就只装满了一罐大米,要想再去装点杏仁,已经没有时间了,行将老矣.一个人只有按照自己的个性一生做好一件大事,那才会真正对社会和人民有贡献.

做中国猫,抓中国鼠

1.案例反映的原理: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

2.原理的基本内容:

1.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2.相互转化: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各向其相反方面转化。

3.具体分析案例:

这则案例从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着名“猫论”谈起,阐述

了美国模式和中国模式虽然是成功的范例,但“华盛顿共识”也好,“北京共识”也好,都具有特殊性,虽然对世界其他国家具有借鉴意义,但不是可以照搬套用的模式,还是要坚持做中国“猫”,抓中国“鼠”,体现了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又称为共性、一般,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这就是矛盾的特殊性。邓小平同志的“猫论”是指“不管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体现了发展就是硬道理这一基本思想。但是,要做中国“猫”,抓中国“鼠”,就要打破一切教条主义,打破一切学说和思想的“原教旨主义”,要从中国实际出发,体现中国国情、中国特色,这样才能真正解决中国自己的问题。实践证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走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成功的,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承认和称赞。2004年这一独特发展的道路被称为“北京共识”,在世界上产生了积极反响。同样,由于美国的发展速度和成绩,所以美国所实行的经济制度及其价值观,也为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奉为蓝本,被称为“华盛顿共识”。许多人认为“华盛顿共识”这只“世界猫”能够抓世界上所有国家的“鼠”,被实践所证伪,同样道理“北京共识”也不能抓“世界鼠”。

爱过了头就是毁灭

1.案例反映的原理:

关于“度”的原理

2.原理的基本内容:

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事物的度的两端的界限叫做关节点或临界点。超出度的范围,一物就转化为他物。俗语说物极必反,过犹不及,在一定程度上它其实就是对度的原理的阐述。

度这一哲学范畴启示我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度的原则。

3.具体分析案例:

本案例讲述了父母对子女的超限度的爱。揭示了父母长辈过了头的爱,其实是一种假爱,是对孩子的一种害。真正的人在“原物性”中的“大爱”是有度的,是一种符合自然生存法则的理性的爱,进而说明了适度原则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指导意义。

本案例涉及到的原理内容是:质、量、度的统一和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

任何事情都有个度,超过一定的限度就变成了虚假的东西。父母对子女的爱也是如此,这则案例中的“陪吃”、“陪读”、“陪练”等社会现象,实质上反映了现代社会父母对子女的超限度的爱。超限度的爱之所以是虚假的爱可以做以下几点解读:一是父母把子女看成自己的私有财产,并把子女当成自己的自我炫耀的资本;二是过分的爱就是过分的援助,过分的援助就是对子女的过分贬低;三是把子女当成实现自己理想的工具,通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但有许多人不是自己去实现自己的理想,而是让子女去替他实现,结果过分的爱成了过分的压力。真正的爱是信任和鼓励,相信自己的子女和别人的子女一样,他们必定具备和别人一样的生活能力,

他们也一定是按照自己的自然禀赋去发展自己的独立人格。当然父母对子女的爱也是最无私的爱,这种无私之爱就是在子女遭遇挫折的时候给予无私的鼓励和鞭策;在子女最无助的时候给予无条件的协助和支援。只有这种信任和鼓励的无私之爱才会有助于子女的成长,才能避免由于过分的爱而导致“陪葬”的悲剧后果。

尽力而为还不够

1.案例反映的原理:

“度”的概念及质量互变规律

2.原理的基本内容:

“度”的概念

度是质和量的统一的范畴,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界限、幅度和范围。这种统一表现在:度是质和量的互相结合和相互规定。关节点是度的两端,是一定的质所能容纳的量的活动范围的最高界限和最低界限。度是关节点范围内的幅度,在这个范围内,事物的质保持不变;突破关节点,事物的质就要发生变化。

量变与质变相互区别的根本标志就在于: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了度。度是关节点范围内的幅度,要把度和关节点、临界点区分开来。在实践过程中,要掌握适度的原则,要学会把握分寸、火候,防止“过犹不及”。

质量互变规律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都采用量变和质变的两种状态和形式。事物是量和质的统一,质量是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食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

可以用数量关系来表示的规定性。量和质的统一在度中体现,度是保持事物的稳定性的数量的界限、幅度和范围,超出度的范围,事物就发生变化。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着的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辩证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和量变是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方法论意义在于:

第一,在认识和处理问题上要把握适度的原则。

第二,注意在理论上正确处理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第三,注意把握质量互变规律在实际工作中的指导意义。第四,结合我国现代化建设实际,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质量关系。

3具体分析案例:

这则案例讲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不同,结果不同。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精神上的能动力量,人的精神力量本不会直接实现什么,它的意义在于能激发或调控人的身体上的其他潜能的发挥程度。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之所以存在一个“程度”问题,就是因为人身上还有相当大的潜能空间尚未得到开发,正像上文中介

绍的那样,一般人的潜能只开发了2%~8%左右,像爱因斯坦那样伟大的大科学家,也只开发了12%左右,这就是说还有80%一90%的潜能空问仍未得到开发。所以人的潜能发掘到多大程度,这跟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之间是成正比例关系的。在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问题上存在两种情况,一是由强大的外力压迫所激发出的主观能动性,比如那只受伤的兔子和狗就是这种情况,在这种情况中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大小直接跟外力压迫程度的大小相关。二是在没有外力影响下自发产生的主观能动性,像比尔·盖茨背圣经就属这种情况。应该说第二种情况比第一种情况意义更大,它是人自由自觉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表现。总之这两种情况对激发人的潜能都会起到重要作用。

试一下把自己的生命折叠51次

1.案例反映的原理:

质量互变规律

2.原理的基本内容:

3具体分析案例:

每个人都计划把自己的生命折叠51次,都希望达到太阳到地球之间距离般的厚度。这样的人生才能迸发出生命的华彩。然而,在无数次的折叠中,在人生的漫漫长路上,不应是日复一日地重复,而要体现出“荡秋千”的感悟和哲思。

本案例从一个问题说起即“试一下把自己的生命折叠51次”,这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辩证过程,可是本案例的重点不在说明这个原理

本身,而在追问实现这个过程所应作的准备和努力。本文浓墨重笔通过“荡秋千”的五大原理来明示这个过程的意义和价值,由此拓展和深化质量互变规律的方法论意义。一是“荡秋千”所荡的高度与每一次加力是分不开的,动作虽简单却依然要一丝不苟地“踏实”,像罗文一样前进量微小而又不间断的“脚踏实地”是取得“突然”成功的基础;二是“踏实”要环环相扣,要像财务助理赵小姐一样,“踏实”而不放弃思考的权利;三是秋千荡得越高,所拥有的机会越多,要善于发现并抓住机会,不放过蒙尘的珍珠;四是秋千会从高处滑落到低处,要勇敢地面对错误和曲折,像大象一样,除非到了生命的终点决不会倒下,这样的人生才美丽;五是只要每一次荡起来时心中有目标,就不会象弗罗丝·查德威克那样畅游英吉利海峡15小时55分钟之后,在距离目的地仅有半英里处,因浓雾而放弃,这依然被称为失败。

试一下,把自己的生命折叠51次,相信你会得到成功的厚度!

跳蚤人生

1.案例反映的原理: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关系原理

2.原理的基本内容:

1、规律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联系和必然的趋势。意识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和作用。

2、二者的辩证关系:A、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

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愈深刻、全面,主观能动性愈充分地发挥。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它的惩罚。B、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因为客观规律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要正确地认识必须通过实践,依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利用客观规律改造世界。C、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统一起来。

3具体分析案例:

这则案例通过对跳蚤的实验讲述了害怕失败而不思进取的“跳蚤人生”的道理。实际上“跳蚤人生”的真正问题在于缺乏意识的能动性。马克思曾经对人和动物之间的本质差别做过深刻的分析。马克思认为人是一个有意识的存在物,这主要表现在人可以按照任何一种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认识事物;而动物是一个无意识的存在物,它只是按照自己的本能来对待环境。这就是说人不受人与环境之间的现有关系限制,人能够通过对自身本质的认识来能动地改变现有的处境,使之按照人的规律或美的规律来生活。而动物却只能按照其固有的本能来适应环境,即环境是什么样的,它就怎样活动。上文中所说的跳蚤就是这样,当它被玻璃盖限制而跳不出玻璃杯的时候,它也就适应了这个环境,它从不去考虑如何去打开这个盖子,从而改变自己的处境。所以它只能被动适应环境,处于无意识状态,当盖子已经打开了它也不知道。虽然人类在本质上是能动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时常沉沦为“跳蚤人生”状态,学界称此为大众化的

“集体无意识”,鲁迅曾把此状态比喻为就像被关在铁屋子里沉睡的人们。究其根源可能就是因为人们忘记自己是一个有意识的能动存在者,而服从着流俗的习惯势力左右。

亚马孙的“魔鬼花园”

1.案例反映的原理: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原理的基本内容: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3具体分析案例:

本案例讲述了亚马孙的“魔鬼花园”被揭秘的过程。在秘鲁境内的亚马孙热带茂密雨林里,当地人因为打猎或者采摘野果时,偶尔会遇到方圆几百米到几千米的范围内,只生长着一种柠檬树,散见的是其他干枯的树干和枝丫,传说是一个叫楚亚查奎的魔鬼在作祟,以此起名为“魔鬼花园”。从l9世纪开始,秘鲁和其他许多国家的科学家都对此作过研究但都一无所获,只好对“魔鬼花园”进行科学推测,认为它的形成是植化相克的结果。显然主观臆断的认识结果和没有被证实的科学推测都是有悖于科学精神,不可取的。一年前,美国生物学家伊丽莎白﹒弗雷德里克森来到亚马孙的“魔鬼花园”,她本着从实践中形成认识的态度,决定在一片“魔鬼花园”附

近安营扎寨,对它进行深入的考察和研究。首先,弗雷德里克森对柠檬树种有“杀手”本色提出质疑,经过对柠檬树进行生化分析,在实践中得出的第一个认识就是,柠檬树本身对其他植物没有致命的杀伤力。那么,“魔鬼花园”里为什么只有柠檬树能顺利生长呢经过进一步观察,弗雷德里克森发现“魔鬼花园”是柠檬蚂蚁所为,为了验证自己的发现,她栽上雪松做实验,结果证实了她的认识。后来,弗雷德里克森在“魔鬼花园”里又发现了蚂蚁的许多特性。这个案例说明了实践既是正确认识的来源,又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瓶瓶罐罐与木桶

1.案例反映的原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2.原理的基本内容: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运用感觉器官对事物表面特征的认识.

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运用思维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形式。特点是它的间接性和抽象性。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依存。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渗透。

3.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错误观点

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割裂开来,在哲学史上表现为唯理论和经验论。

唯理论和经验论又各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

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3具体分析案例:

这则案例通过三个镜头即从对日常琐事如瓶瓶、罐罐和木桶等的态度中,体现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运用感觉器官对事物表面特征的认识,而理性认识则是运用思维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感性认识是不够的,应该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发现规律,认识事物的本质。镜头一讲述了花瓶碎了,大多数人的做法是把碎片扔掉,而丹麦科学家雅各布·博尔则用心思考,发现这些碎片的重量之间有着严整的倍数关系即16:l,这一发现对于考古或天体研究,即由已知文物、陨石的残肢碎片推测它们的原状,并迅速恢复它们的原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镜头二讲述了打碎瓦罐虽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材料分析题及答案

绪论 1 .[材料l]马克思恩格斯在187 2 年为《共产党宣言》所写的序言中指出:“不管最近25 年来的情况发生了 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由于最近25 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 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特别 是公社已经证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 的目的。'”(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248 一249 页) [材料2] 恩格斯在1895 年时指出:但是,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暴露出我 们当时(1848 年革命时期,编者)的看法只是一个幻想。历史走得更远:它不仅打破 了我们当时的错误看法,并且还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借以进行斗争的条件。1848 年 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过时了,这一点值得在这里比较仔细地加以探 讨。(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 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510 页) [材料3]恩格斯指出:“我们还差不多处在人类历史的开端,而将来纠正我们 的错误的后代,大概比我们有可能经常以十分轻蔑的态度纠正其认识错误的前代要 多得多。”(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426 页) [材料4] 恩格斯在《英国状况―评托马斯?卡莱尔的“过去和现在”》一文 中指出:“他说的很对,任何一种社会哲学,只要它还把某几个论点奉为自己的最终 结论,还在开莫里逊氏丸(意即‘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引者注),它就远不是完备的;我们最需要的不是干巴巴的几条结论,而是研究。结论要是没有使它得以成为结 论的发展,就毫无足取,这一点我们从黑格尔那时就已经知道了;结论如果变成一种 故步自封的东西,不再成为继续发展的前提,它就毫无用处。但结论在一定时期应当

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读社会现象.docx

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读社会现象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体系。马克思主义思想对于我们的国家发展和每个人的社会生活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它的理念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非常之大,更能有力的诠释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社会问题和现象。使我们能够充分的理解现实生活极其对于社会事件客观的看待。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原理中的唯物辩证法、联系与发展还有实践与认识这三方面的内容对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现就以上三方面的内容结合生活实例作进一步的分析。 马克思主义原理中的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增强战略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底线思维能力。简而言之,在生活中我们要辩证的看待这个世界,要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客观冷静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2017年1月6号,一则名为“西安万人参加艺考丢下上吨垃圾”的微博消息顿时在网上热议,在消息的下面出现很多网友的评

论,其中不乏一些所谓的“喷子”,他们不加思考,一味地喷艺考生的素质低下,也有部分网友责备发广告的。但是,一些网友道出了艺考生的无奈和错误做法,同时也直击的发广告人群的欠缺做法,更指出考场附近学校管理的漏洞。因此,从这个事件上就可以看出,对于一件事情不能片面的看待它,我们应该理智的分析。我们可以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思维看待这类问题。在辩证法的思维中,我们应该一分为二的看待事物的发展,既要看到一方的过错,同时也要指出另一方存在的问题,辩证的看待事物双方。 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事物都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联系,每个事物也是在不断地发展,在联系中寻求发展,在发展中寻求联系。在马克思主义原理中,联系的观点与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体现了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以最近的热点新闻“萨德系统入驻韩国,乐天玛特波及影响”为例,正是由于韩国同意将美国的萨德系统引进韩国导致中韩矛盾激化,同时又由于韩国乐天玛特同意将公司旗下的星洲高尔夫球场转让给韩国政府作为萨德系统的实验基地,这一系列举措不但进一步激化中韩紧张局势,更是将乐天玛特等一系列在中韩国公司推向了风口浪尖。以乐天玛特为例,事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考试重点

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理论意义: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2.简述意识能动作用的含义,主要表现,如何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性是指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和作用。 意识能动性的表现:(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如何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是要实践-认识-实践。 3.简述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意识起源于物质世界,是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它的生理基础是人脑,意识的本质是主观映像。 这是说,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类社会,没有人类社会,就没有劳动,就没有语言,就没有能区分于动物的、有特殊机能的人脑,也就不会有意识。 意识的本质之所以是主观映像,就是因为意识的形成离不开客观物质,它是对客观物质的反映。 4.简述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运动与静止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一方面,运动与静止是对立的,二者是绝对与相对的关系,即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二者相互区别,不可混淆。 另一方面,运动与静止的统一表现在,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关系,即动中有静,绝对运动中有相对静止;静中有动,相对静止中包含绝对运动;运动和静止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5.简述实践的含义特点和形式 1.实践的基本特征:①客观物质性。②自觉能动性。(主观能动性)③社会历史性。 2.实践的基本形式:①生产活动(最基本的实践活动)。②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阶级社会,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实践)。③科学实验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和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基本特点:1.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2.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3.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6.为什么说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1)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 (2)新事物具有旧事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3)在社会生活领域,新事物符合人民的利益和要求,能得到人民的支持 7.为什么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生活中的体现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有很多啊,在生活中都有所体现啊,你说的是哪个哲学原理呢.比如说,看事物要用发展的眼光,应用到生活中可以就是说看一个人的时候要看到他以后,而不仅仅是看现在. 一提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这些年轻人不禁想起在校时枯燥的政治课:老师在前面高谈阔论,我们就趴在桌子上睡觉,通常大家都把它的乏味度提的比高数还高,数学题至少还有几个“书生”(也就是“呆子”)啃的津津有味,而马列主义NOWAY,NOONE! 当然,在校园的中惬意、浪漫了几年的我们,终究会走出象牙塔,跌进这个复杂、快节奏的社会,每天在这个充满金钱、利益的“江湖”中面对各种矛盾、处理各种关系。工作、学习、生活的各种问题接踵而至,疲于应付的大脑如果不能将它们完全搞定,就会引发更多的问题出现,于是,恶性循环产生了。此时,我们是多么希望有一双洞穿一切的慧眼呀!透过虚假的外在现象直见本质,或是持一柄降妖除魔的利剑,一切困难迎刃而解。 其实,我们最最需要的那双慧眼、那柄利剑就在我们身边——那就是哲学——确切的说就是我们一直认为最没实际应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面我就将自己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体会的几个知识点在生活中的应用作以简单论述: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 有人说哲学就是在你不知向左拐还是向右拐的时候,告诉你左有左的好处、右有右好处、左有左的坏处、右有右的坏处。是的,哲学并没有为我们指明向哪个方向拐,却全面分析了利弊,以便权衡得失,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在你选择了任意一个方向后,如果特别顺利,你就应居安思危,提醒自己不能麻痹大意,要注意阳光大路上也可能有坑坑洼洼;如果道路比较泥泞,就要相信条条大路通罗马,而且自己得到的锻炼必然要多一些,可能路边的风景也要漂亮些;倘若没有哲学的全面分析,我们这些急功近利的年轻人很可能会在遇到挫折后就匆匆折回,如果顺利也罢,如果前途还不明朗那?是不是再返回,大好的青春便被这些或多或少的反复磨去了不少;而且,我们在选择了一条路后,往往会怀着“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浮躁,被那些本可以被我们绕过的坑洼、砖头绊了一跤又一跤,大大影响了我们前进的速度。 同样一件事情,你可以从消极方面的方面去看,也可以从积极的方面去看,关键是怎样调整心态:例如,我们这些年轻人刚参加工作,不管主动的还是被动的都会多做一些工作,许多人便只是被动的抱怨,消极怠工;而另一些人则把它看作是一些学习的机会,主动积极的去做,或是把它看作增加对单位、同事了解的渠道,或是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试想:人的一生有多少机会去做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哪,你的才华和能力恰恰是在这些小事中体现出来的。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无处不在,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辨证法的分析对象、辩证思维方法应用对象。成语中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及英文中的“likeacoin!”(像个硬币,暗指什么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都是这个意思。任何事、任何人都要辩证的去看,这个道理谁都能理解,关键是自己身在其中时要清醒:顺境时要冷静、别浮躁,逆境中要自信、要积极的等待(也就是一边充电一边等待),而且要从积极的方面看待人或事物。 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经济全球化下的问题

经济全球化下的马克思主义分析 摘要: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思想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总体方法论是一个系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包括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我们要利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理解和分析问题。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应该积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经济全球化科学方法论 经济全球化不是近年来才有的现象,但也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在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形成浪潮中涌现出来的。经济全球化不是一种目标,甚至也不是一种稳定的状态,而是一种客观趋势和一个主观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思想对经济全球化现象有着独到而深刻的见解。马克思主义思想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思想体系,在漫长的岁月中,始终能清醒地应对不同时代的挑战,不断地破解各种课题,不断实现新的突破。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三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在这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理解和分析现实中的问题呢? 一、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角度 对经济全球化的内涵、本质、过程及趋势予以明确界定,有助于认识经济全球化运行的本质、规律及发展趋向,从而对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及采取的对策进行准确把握和全面分析。从当前经济全球化研究的各种视角和方法来看,西方主流经济学倡导全球资本主义,为经济全球化大唱赞歌,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重要表现。归纳西方研究成果,国内外学者对经济全球化的理解主要有两种。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资本、商品、劳动力、科技等经济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各个民族的经济由于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合作与竞争,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然而,这种定义只是从描述的角度或表象上对经济全球化内涵的界定,并没有抓住它的本质。另一种观点是从网络化的角度对经济全球化作出解释。这种观点认为,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一种过程,这个过程就是网络化的增长。 事实上,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起源正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逻辑结果。要从根本上把握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基本特征、影响和作用,就要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生产方式与社会关系、理论与观念的相互联系上确立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生产关系的研究,并且把这种对全球国际经济关系的研究置于“世界生产力发展—国际生产关系(国际经济基础)—国际上层建筑”为主要序列的社会结构当中,形成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社会和世界经济发展中现实与历史相统一的整体观念。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形式。在生产活动中,人类一方面与自然界发生关系,另一方面在人与人之间进行劳动交换。劳动过程的这两个方面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以及由此而派生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主线,而在这条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辨析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辨析题及答案 一、辨析题 1、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答:(1)这个观点正确。 (2)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实质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3)对立统一规律是贯串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4)建立在对立统一规律基础之上的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5)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世界观对立和斗争的焦点。 2、实践在认识中具有决定作用。 答:(1)这个观点正确。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3)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 3、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没有反作用 答:(1)这个观点错误。 (2)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同时,也承认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3)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可能是积极的、进步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衰退的,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4、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毫无关系 答:(1)这个观点错误。 (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二者是统一的,它们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并不是两种独立存在的劳动或两次劳动。另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又是矛盾的,存在着差别。 5、当代资本主义没有新变化 答:(1)这个观点错误。 (2)当代资本主义有以下新变化:第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第二,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第三,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第四,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的变化。第五,政治制度的变化。 二、简答题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答:(1)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是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 (2)它的基本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第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第三,坚持一切从实践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第四,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2、哲学的基本问题及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1)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主要内容:一是思维与存在谁是第一性的,是思维产生存在还是存在产生思维;二是思维与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哲学部分简答题

一、哲学部分 1.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是什么,以其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问题。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每一事物、每一过程的矛盾及其各方面都有特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一方面,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另一方面,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相联系而存在。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区别的,共性只是包括个性中共同的、本质的东西,个性总有许多自己独有的特点,是共性包括不了的,个性比共性丰富得多。所以二者不能互相代替。第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一基本思想原则的理论基础。我国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的理论成果。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方面,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原则;另一方面,我们又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注意中国的特点。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又是一个穷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水平低,即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就是把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果。只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走自己的路,我们才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不断取得胜利。 3.怎样理解“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辨析题

辨析题 1.商品的价值有两个源泉,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价值。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在生产使用价值的过程中,劳动、资本、土地、技术是不可缺少的,马克思肯定各种生产要素在财富生产中同等的重要性,他说:“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如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具体劳动和各种生产要素共同构成了使用价值的源泉。价值则不同,价值是凝聚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实体,劳动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物质元素仅仅是价值创造的物质条件,它不创造任何价值原子。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但劳动并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使用价值有两个源泉,即生产资料和人的劳动。如果根据使用价值的生产离不开生产资料(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这一点,认为商品的价值也有两个源泉,认为生产 资料和劳动者都创造了价值,从认识上讲,这是混淆了使用价值和价值这两者不同的属性,进而也混淆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所谓价值、抽象劳动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凡是社会物质财富,都经过人的劳动才能形成。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说价值的实体是人类抽象劳动,价值的唯一源泉是劳动。不承认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是企图掩盖资产阶级利用其对生产资料的占有而无偿占有别人劳动这种剥削的实质。 3.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增加单位时间里的使用价值和价值量。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劳动生产率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或单位商品耗费的劳动时间表示。商品的价值量由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劳动生产率提高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但不能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价值量。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减少,所以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加。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所以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就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一般人类劳动量来决定,而计量劳动量多少的自然尺度是劳动时间,所以价值量就取决于劳动时间。生产同一商品的不同生产者,由于生产的主客观条件的差异,他们各自的劳动时间即个别劳动时间的长短是不同的。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所以同一社会必要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量是不变的,所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能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价值量。不论劳动生产率发生了什么变化,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量是不变的。 6.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其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它自身价值的源泉。 [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一般商品在消费过程中,随着使用价值的消失,它的价值也会消失,或者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劳动力商品则不同,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就是进行生产劳动的能力,它的使用和消费就是劳动,而劳动能形成价值,因此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在于它是剩余价值的源泉。剩余价值的本质就是雇佣工人创造的价值中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部分,它的源泉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过程,既在流通领域进行(以流通为媒介,在市场上买到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又不在流通领域进行(剩余价值是在使用劳动力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整个过程的关键在于劳动力具有特殊的使 用价值,能创造出大于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劳动力的使用能为其购买者创造剩余价值。价值增殖的秘密就在这里。劳动力商品的这种特殊的使用价值,对货币转化为资本具有决定性意义。资本家购买到这种特殊商品,才能获得剩余价值。 16.与奴隶制、封建制相比,资本主义国家作为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体现 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一大进步。 [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资本主义国家作为资产阶级利益的体现,在经济上要求自由竞争,等价交换,在政治上要求自由平等,民主平等,这些特征与奴隶制、封建制相比,资本主义国家作为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体现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一大进步。资产阶级的共和制、议会和普选制,所有这一切,从全世界社会发展来看,是一大进步。人类走到了资本主义,而只有资本主义,凭借城市的文化,才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5版)简答题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批判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他们是有机统一的。 2、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是什么?P3 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这就是始终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 基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基本方法: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基础上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实事求是的方法、辩证分析法、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历史分析法、阶级分析法、群众路线 分析法等。) 3、马克思主义的四大鲜明特征是什么?P11 ①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 和方法论,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理基础。②鲜明的政治立场。即致力于实现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③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④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4、大学生该如何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P17-P19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事业的希望。大学生的素质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如何,关系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新一代大学生,一定要认真学习、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自觉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个价值观。①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②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③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④将马克思主义化作自觉的行动。当代中国的大学生,要自觉地将个人的成长与社会发展融合起来,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让青春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5、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应该怎样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辨证关系?P30-P31 (1)正确处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①尊重客观的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之前提。人们只有在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②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2)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①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③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6、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说明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的重要 意义。P43 (1) 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 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2) 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 (3)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实践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材料分析题及答案

绪 1 .[材料l]马克思恩格斯在187 2 年为《共产党宣言》所写的序言中指出:“不管最近25 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由于最近25 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特别是公社已经证明:‘工人阶级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材料2] 恩格斯在1895 年时指出:但是,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暴露出我们当时(1848 年革命时期,编者)的看法只是一个幻想。历史走得更远不仅打破了我们当时的错误看法,并且还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借以进行斗争的条件。1848 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过时了,这一点值得在这较仔细地加以探讨。 [材料3]恩格斯指出:“我们还差不多处在人类历史的开端,而将来纠正我们的错误的后代,大概比我们有可能经常以十分轻蔑的态度纠正其认识错误的要多得多。” [材料4] 恩格斯在《英国状况―评托马斯? 卡莱尔的“过去和现在”》一文中指出:“他说的很对,任何一种社会哲学,只要它还把某几个论点奉为的最终结论,还在开莫里逊氏丸(意即‘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引者注),它就远不是完备的;我们最需要的不是干巴巴的几条结论,而是研究。结论没有使它得以成为结论的发展,就毫无足取,这一点我们从黑格尔那时就已经知道了;结论如果变成一种故步自封的东西,不再成为继续发展的前提,它就用处。但结论在一定时期应当有一定的形式,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应当摆脱模棱两可的不确定性,应当形成明确的思想。”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怎样才能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50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最根本的。彻底的科学性是与理论的与时俱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一定意义上说,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正是科学性的必然要求。 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个意义上讲,与时俱进就要把握规律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不认为他们的理论是一成不变的,而总是要求根据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丰富发展他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后,马克思恩格斯一直都是着眼实际,着眼历史条件的变化,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自己创立的理论。 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认识和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的过程。 2.【材料1】英国着名历史学家,英国学术院院士霍布斯鲍姆指出,给确定某一具体思想方式或者观点是能否被看作马克思主义的标准作依据的,“是在纪末大致定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美国着名学者海尔布隆纳在标准问题上有着与霍布斯鲍姆相近的看法。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有一个可以得到“的共同点”,这个共同点来源于“同一套前提”,它是规定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前提。“凡是包含有这类前提的分析,都可以正当地将其分类为‘马克思主义分析,即使作者本人并不如此认定”。这“同一套前提”是:对待认识本身的辩证态度,唯物主义历史观,依据马克思的社会分析而得出的关于资本主义的法,以某种形式规定的对社会主义的信奉。 【材料2】1934年,当德国共产党的理论家卡尔?科尔施还没有彻底脱离马克思主义的时候,他写了一篇题为《我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者》的文章,在这章中,科尔施力图通过他对马克思主义的所谓的特殊看法来表明他是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这些看法的要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原理,包括那些上具有普遍性的原理,都带有特殊性,马克思主义不是实证的,而是批判的;马克思主义的主题不是现在处于肯定状态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显得日益分崩的正在衰亡的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目的不是观赏现存的世界,而是对它进行积极的改造。 【材料3】匈牙利思想家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认为:“我们姑且假定新的研究完全驳倒了马克思的每一个个别的论点。即使这点得到证明个严肃的‘正统’马克思主义者仍然可以毫无保留地接受这种新结论,放弃马克思的所有全部论点,而无须片刻放弃他的马克思主义正统。所以,正统马克义并不意味着无批判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结果。它不是对这个或者那个论点的‘信仰’,也不是对某本‘圣’书的注解。恰恰相反,马克思主义问题中统仅仅是指方法。”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出不同的回答。 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系。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从它的研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

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文大学生就业问题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学院:动物科技学院 班级:动医1402班 姓名:石苓竹 学号: 20140201702

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 摘要:近几年,大学生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毕业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我们应该以联系的观点分析为何会出现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 关键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学生就业就业形势严峻 曾几何时,大学生找工作时是人才市场上的“香饽饽”,可随着大学生数量的增加,如今这种优越感几近消失,面对就业问题眉头紧皱,近年来,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原因、政策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我们要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多角度的看待这一问题。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都是全国性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个突出的经济问题,是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的难点,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就业不足的困扰。在我国,随着知识经济发展引起的经济结构调整的展开和改革的深化,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经济发展中的特点问题和经济理论研究中的难点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化对知识经济发展条件下就业理论的研究,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如今,社会经济条件已发生了巨大变化,马克思关于就业方面的理论体系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目前在知识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正确地把握马克思的有关经济理论,并结合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创新就业理论,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往年大学生千军万马挤向大城市的现象有所不同,大学生就业出现了一股“回流”潮,中小城市开始受到了大学生的青睐。而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的数量几乎都是供过于求,大学生毕业后,几乎都不具备相关工作的胜任力。针对这一现状,我国现阶段就业问题的思路和对策主要包括一下几个方面:一是加速户籍改革以实现要素充分流动;二是大力发展教育以提高劳动者人力资本素质;三是强化市场就业保障以降低劳动力失业风险。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中,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事物是普遍联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

马克思主义哲学辨析题及答案整理

辨析题题库: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世界观人人都有,所以哲学也人人都有。 错误。世界观是人们关于世界的根本看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总会自发地形成这样或那样的世界观,但只有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才是哲学。 2、唯物主义都是可知论,唯心主义都是不可知论。 错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基于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是基于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区分。唯物主义者和彻底的唯心主义者(如黑格尔、贝克莱)肯定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坚持可知论,而另一部分唯心主义者(如休谟)则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坚持不可知论。 3、世界统一于存在。 错误。这是一个折衷主义的观点。因为在这里,存在是不明确的,如果存在是物质的话,这是唯物主义的观点,如果存在是指精神的话,这是唯心主义的观点。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与它的物质性。 4、物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存在。 错误。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与具体实物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把物质归结为看的见摸得着的东西,混淆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如,生产方式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5、大脑分泌思想,就像肝脏分泌胆汁一样。 错误。意识不是人脑自生的。65页最后一段“人脑是意识的器官。。。主观映像。” 6、新生事物就是新出现的事物。 错误。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不能以出现的先后作为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准。 7、正确的意识其根源是客观事物,错误的意识则是人的头脑主观自生的。 错误。意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正确的思想是对客观事物的错误反映,错误的思想是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虚幻的反映。 8、唯物主义都倡导能动的反映论。 错误。264页4-7行 9、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是有限的。 错误。就具体认识过程而言,人们的认识能力收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不可能穷尽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但按其本性及其无限发展的可能性来说,人类思维是至上的,完全能够认识无限着的客观世界。(290页)在特定实践活动中,可用于实现目的中介或者手段都是有限的。但同时,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对实践既定目的超越是永无只止境的。(81页) 10、既然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那就没有必要提倡认真读书,接受间接经验。 错误的。肯定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并不排斥接受间接经验的必要性。认识来源于实践是就人类认识总体而言的。对于每一个具体的认识主体,其绝大部分知识来源于间接经验,任何人都不必要也不可能事事直接经验。在你为间接经验,在他人则是直接经验。所以,人类的一切认识都是来自于实践的,但接受直接经验的同时,不排斥接受间接经验。 11、有用即真理。(不做要求) 错误。这是实用主义的真理观。实用主义认为真理是观念和行为对人有用的效果,认为概念、思想、理论是不过是人们为了达到某种预期目的而设计的工具,这实际上是一种主观真理论。(P286) 1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剧中人,历史人物是历史的剧作者。 错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作为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成为历史的“剧作者”。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有深刻影响,但其作用的发挥受到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脱离人民群众,历史人物将一事无成。

马克思主义原理简答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期末考试简答题详细答案 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这种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特征。 1)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它是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2)马克思主义具有革命性,它是无产阶级人民群众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理论; 3)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统一的。这种统一不是抽象的先验的,而是以社会主义 运动的实践为基础,并在这种实践中实现的。 4)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立场、理论 品质和社会理想上得到了集中的体现。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1)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存在和思维,究竟谁是世界的本 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这一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其二,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这一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3.列宁的物质观。 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2)这种客观实在是通过感觉感知的, 3)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

4)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4.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的共性是无条件的、 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2)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 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5.“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 1)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2)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 域。 3)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造社会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 6.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1)其一,二者相互依存。所谓相互依存,是说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规律的每一个 正确认识,都是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一定条件下的认识,因而必然是相对的和有局限的;但是,在这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一定条件下,它又是对客观对象的正确反映,因而它又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2)其二,二者相互包含。所谓相互包含,一是说,真理的绝对性寓于真理的相对性之中。 任何真理所包含的客观内容都只能是人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所把握到的,都只是对客观世界及其事物的一定范围、一定程度的正确反映。二是说,真理的相对性必然包含并表现着真理的绝对性。任何真理都与谬误有本质的区别,标志着人们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层次上达到了对于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包含着确定的客观内容。 3)转化: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

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当代大学生就业

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当代大学生就业 随着高校扩招和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就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他们的就业价值取向也面临着多种选择。在新形势下如何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做好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转变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实现成功就业的关键。 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存在问题的突出表现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是大学生在和社会职业双向选择的过程中进行价值评价和选择的准则。就业价值观通过大学生的就业行为取向态度及价值评价反映出来, 支配和调节大学生的就业过程,是驱使他们择业和就业行为的内部动力,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的特点。在现实的就业环境中,当代大 学生就业价值观念和以往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出现了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存在问题 (1)非理性的价值选择。在就业地点选择上,向中心城市和沿海地区集中,本可以分散的求职者集中在相对狭窄的地域和领域内直接导致的后果是在这些地域的就业竞争更加激烈。上海、北京等城市薪金待遇水平近两年来有下降的趋势就是这种供求关系的体现。与此同时,和个人长远的发展机会相比,眼前的薪酬及福利待遇更具有吸引力,把福利待遇的高低作为衡量工作好坏的标准,缺乏对自身定位和职业规划

的理性思考。 (2)缺乏基本的诚信观念。从就业手段来看,简历造假、证书造假等现象反映出少数学生仅考虑如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而不在乎使 用的手段和方式是否符合价值评判。这样不计后果的短视行为,破坏了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秩序,降低了简历证书等在用人企业心目中的公信力。除了用人企业对实践经验的重视外,我们还从中可以看出少数学生就业行为的短期化也降低了简历中某些记载内容的可信度。 二、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就业外部环境的压力增大与大学毕业生规模的扩张之间的矛盾,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突出社会问题的外在动因,而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和社会所提供的就业岗位和用人标准之间的矛盾使得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更加突出。 (2)大学生就业观念的主体性意识膨胀。对自我需要的尊重对自我价值实现的关注与追求等已成为他们价值取向的重要因素。主体价值的膨胀使得当代大学生在主体意识方面,表现出不轻信、不盲从、不附众,他们希望自主选择适合自己兴趣的专业,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然而!宁要北京一张床,不要西部、基层一套房?,当主观性要求和客观性需求无法统一到就业的实践中时,主体性需求的异化就会使得本已压力重重的供需双方的矛盾更深一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辨析题和简答题(绪论~第四章,辨析题有答案)

绪论辨析题 1、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完全、彻底地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贯彻下去,不允许一丝一毫的修改。 这种说法不对 这种说法表面上强调继承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实际上是封闭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教条主义地理解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所以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这是就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而言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针对特定历史条件的一些具体论述可能不再适用,而新的实践又会提出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认识、解决,这就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地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过程中,坚持与发展是统一的。只有坚持,才能发展,才能更好地坚持。否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是错误的、有害的;教条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也是错误的、有害的。 2、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的产物,现在是21世纪了,时代变了,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不对。马克思是在实践中产生,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虽然诞生于19世纪,但没有停留于19世纪;它虽然产生于欧洲,但跨越欧洲影响了全世界。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发展,除了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实践对自己创立的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外,其后首先是由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在领导俄国革命中实现的,之后又在中国实现。而西方马克思主义也在不断发展。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辨析题 1、“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所以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 前面半句对,后面半句错,因为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暂时的静止,所以动中有静;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所以静中有动;但不能因此就说二者都是绝对的,因为只有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 2、意识凭借其自身力量可以使客观事物发生现实的变化。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意识发挥作用必须以客观事物为对象,以遵守客观规律为前提。 3、随着科技发展,电脑将取代人脑。 (1)这种观点抹煞了人脑和电子计算机的本质区别,把高级运动形式归结为低级运动形式,是机械论的观点。(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计算机在某些方面可以超过人脑的功能,但是电子计算机却不能完全代替人脑。因为人脑是活的有机体,电子计算机是人的智慧结晶,是死的机械装置,电子计算机是人制造的,受人的支配。(3)人脑本身及人的思维能力是不断发展的,人类的意识具有创造性,因此电子计算机永远不可能代替人脑。 4、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同样是不可设想的。 这一观点是对的。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根本方式,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世界上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无物质的运动。 5、掌握适度原则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要超过事物的度。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这一哲学范畴启示我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为了维持事物正常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