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全理解

教育理论全理解
教育理论全理解

学习的分类

1、加涅关于学习的划分

(1)学习水平的划分

信号刺激—反应连锁言语联结辨别概念规则或原理解决问题(高级规则)

(2)学习结果的划分

言语信息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智慧技能(辨别、具体概念、定义性概念、规则学习、高级规则)

学习理论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1、巴普洛夫经典条件反射

刺激泛化:机体对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刺激作出反应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刺激分化:如果只对条件刺激作出反应,对其他刺激不做反应刺激消退:条件反射形成之后,如果得不到强化,

刺激恢复:未经强化条件反射自动重现。

2、桑代克的尝试错误理论

学习的实质是——形成情境与反应之间的链接

学习的过程——渐进的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

学习遵循三个重要的原则

准备率:联结加强与削弱取决于学习者心理准备和心理调节状态练习率: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由于重复练习而加强,反之减弱效过律: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可导致满意的结果而加强,反之

3、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

(1)应答性行为:由特定的刺激引起的,是不随意反应

操作性行为:不与任何特定刺激相联系,是随意反应,(人)(2)正强化:呈现愉快刺激,增加反应频率。

负强化:消除不愉快刺激,增加反应频率

惩罚:呈现不愉快刺激,降低反应频率。

逃避条件作用:厌恶刺激出现了,逃避

回避条件作用:厌恶刺激即将出现,

(3)程序教学:小的步子及时反馈积极反应自定步调低错误率

4、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学习的实质——观察学习(注意、保持、复现、动机)

直接强化:个体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

替代强化:观察者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

自我强化:自己对表现出的符合和超出标准而进行的自我奖励。

二、认知派学习理论

1、苛勒的完型—顿悟学

(1)学习的实质——形成新的完型

(2)学习的过程——顿悟的过程

2、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学生头脑的认知结构

(1)学习观

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形成认知结构“获得、转化、评价”(2)教学观

教学目的在于理解学科基本结构

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动机、结构、程序、强化原则

(3)发现学习

发现是儿童的主要手段。

学生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最好方法是发现学习

3、奥苏贝尔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1)、以符号为代表的新观点与学习者原有的认知观点建立起实质的或非人为的联系

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1、学习材料必须有逻辑意义

2、学习者必须有学习心向

3、学习者认知结构必须具有适当知识,以便于新知识发生联系

4、学习者必须积极的将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旧知识发生作用。

(2)组织学习的原则与策略

逐渐分化原则整合协调原则

先行组织者——先于某个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引导性材料。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的区别?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 2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10小题,共10分)? 1.“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2.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称为()。? A.教学程序? B.教学步骤? C.教学组织形式? D.教学阶段? 3.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称为测量的()。? A.信度? B.难度?

C.区分度? D.效度? 4.在信息技术整合的课堂中,学生每人拥有一台电脑,并与教师的电脑相连形成局域网,同时配有网络教学监控系统,这属于()的课堂组织形式。? A.小组活动? B.全班活动? C.个别活动? D.集体活动? 5.有经验的医师能从模糊不清的X光照底片上发现病兆,这是()。? A.知觉的整体性? B.知觉的选择性? C.知觉的理解性? D.知觉的恒常性? 6.学生看黑板时,白色字体往往成为知觉对象,而黑色板面成为背景。这是()。? A.知觉的整体性?

B.知觉的选择性? C.知觉的理解性? D.知觉的恒常性? 7.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 A.主导作用? B.决定作用? C.辅助作用? D.基础作用? 8.一次测验后,教师发现一年级学生在加减法运算中常有进位数加错、看错数字等现象,教师根据学生的错误进行补救与指导,这种测验属于()。? A.安置性测验? B.形成性测验? C.诊断性测验? D.总结性测验? 9.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是廖世承于()年编写的。? A.1903?

2019年陕西教师公开招聘考试 《中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题及答案

2019年陕西教师公开招聘考试 《中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题 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或不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相传“弟子三千,七十二贤”的大师是( )。 A.苟子 B.孔子 C.孟子 D.韩非子 2、我国西周的“学在官府”以及欧洲的“政教合一”体现了教育的( )。 A.文化功能 B.政治功能 C.个性发展功能 D.教育功能 3、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的人是( )。 A.培根 B.赫尔巴特 C.洛克

D.夸美纽斯 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特点。 A.复杂性和创造性 B.长期性和长效性 C.内隐性和间接性 D.延续性和广延性 5、根据学校培养目标,教师根据本校学生的情况开设的插花课是( )。 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校本课程 D.综合课程 6、班主任的中心工作是( )。 A.培养班集体 B.管理学生 C.教书育人 D.组织班级活动 7、学校当中良好的校风、班风、师生关系等属于( )。 A.显性课程 B.隐性课程 C.必修课程 D.选修课程

8、分层次的、一步一步按程序获得知识的课程属于哪一种模式?( ) A.目标模式 B.过程模式 C.合作模式 D.引导模式 9、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的方式启发学生进行学习的方法是( )。 A.传递一接受法 B.情境一陶冶法 C.自学一辅导法 D.引导一发现法 10、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中,学校教育起( )。 A.决定作用 B.重要作用 C.主导作用 D.核心作用 11、教师结合一定的社会生产和生活条件,在实践场所具体地向学生传授直接知识的教学形式是( )。 A.现场教学 B.复式教学

关于全语言教学

全语言教学理论初探 全语言教学理论已成为国际语言教育的代表性理论,并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引起了教育改革风潮,成为幼儿及小学课程的一股潮流。“whole”一词的原意是“所有的、完整的、完全的”,是针对语言及语言学习而言的,这个词很好地体现了该理论的核心精神——语言是完整的、整体的,不可分割成孤立的语音、字、词和句子片断;语言的学习也是完整的,应包含对学习者个人有意义的语言而不可被划分成内容或技巧的部分;语言的学习应在完整的情景、真实的言语实践中,在完整的语言观的统领下通过整合的语言学习逐渐建构起来。研究全语言教学理论将为我们更好地理解我国语言教育提供理论基础和可借鉴的实践模式,并为我们的语言教育带来启示。 一、全语言教学理论的理论基础 全语言理论受主张自然的、以儿童为本位的教育哲学观、主张整体化的课程观、儿童语言获得理论及生成读写的影响,尤其是后两者对全语言的形成与发展影响较大。 (一)主张自然的、以受教育者为本位的教育哲学观 卢梭认为教育应以受教育者为本位,顺应自然。裴斯泰洛齐主张教育应让受教育者获得直接的经验,使其各项能力得到自然均衡的发展。弗洛贝尔认为教育的功能在于引导受教育者天赋能力的发展,发展其内在的本性与潜能。杜威主张教育的本质就是生长,教育应依照受教育者的兴趣与能力来培养,并注重在“做”中“学”。

(二)主张整体化的课程观 对全语言课程的整合观有很大影响的是杜威的课程观点。杜威认为学校应重视课程整体化教学,应把学生所学的科目联系起来,并按照这些科目在现实生活中发生联系的方式来组织。 (三)儿童语言获得理论 儿童语言获得理论认为语言的获得是建构的过程,这为全语言教学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该理论认为语言的获得既需要先天的语言能力和一定的生理成熟与认知的发展,更需要在交往和互动中进行;儿童是积极主动的语言建构者,语言既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学习得来的,而是在儿童的当前认知机能与当前语言和非语言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不断建构的;语言获得和通过语言学习是统一的。(四)生成读写 新西兰学者玛丽·克雷1996年在其博士论文《生成的阅读行为》中第一次使用了“生成读写”一词。持生成读写观的研究者认为“生成性”这个词很好地体现了生成读写的核心精神:成为能读会写的人是一个连续的生长过程。古德曼曾将这个过程形象地比喻为“不断成长的大树”。 生成读写的主要观点如下: 1.儿童学习读写和学习口语一样,是在生活中进行的; 2.读写发展是一个社会历程,人际互动关系是儿童早期读写发展的社会基础; 3.儿童是读写学习的主动的参与者和建构者;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知识点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知识点 一、教育学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 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 反映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 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 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 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 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 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 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 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 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 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17、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18、美育的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19、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 习惯;(2)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20、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 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是一种强制性教育。 21、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2、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23、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创造性;(2)时间上的连续性、空间的广延

4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模拟测试答案(4)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模拟测试答案(4)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要为所有的社会成员提供平等的教育权利,包括入学机会的均等、教育过程中享有教育资源机会的均等和教育结果的均等等。这体现的是教育的( C ) A.终身化 B.全民化 C.民主化 D.多元化 2.最能够发挥学生的自觉能动性的班主任领导方式是( B ) A.权威型 B.民主型 C.放任型 D.消极型 3.我国实施的是( C ) A.一 B.二 C.三 D.四 4.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所说的“施用累能”是指( B ) A.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 B.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 C.遗传对智力的影响 D.家庭教育对智力的影响 5.教育研究的基础是( A ) A.教育科学理论 B.教育实践经验 C.教育现象 D.教育问题 6.“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这一观点源自于( D ) A.联结学习理论 B.认知——结构理论 C.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7.“学会如何学习”实质上是指( B ) A.培养对学习的浓厚兴趣 B.学会在适当的条件下应用合适的认知策略 C.掌握系统的科学概念与原理 D.掌握大量而牢固的言语信息 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其他大专专科学历的公民不得申请教师资格的类型是( D ) A.幼儿园 B.小学 C.初级中学 D.高级中学 9.“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是意志( D )的表现 A.自觉性 B.果断性 C.自制性 D.坚韧性 10.在教“鸟”这一概念时,用麻雀、燕子说明“前肢为翼,无齿有喙”是鸟概念的本质特征,这是适当运用了( C ) A.变式 B.案例 C.正例 D.反例 11.由特定团体的相对标准决定最终成绩的评价是( B ) A.标准参照评价 B.常模参照评价 C.描述性评价 D.团体测验 12.某校一名学生在跑八百米时突然死亡,后查明该生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学生家长事先将此事告知过该生的班主任。该班主任的行为( B ) A.触犯了刑法 B.属于不作为侵权 C.没有违法 D.侵犯了学生的生命权 13.容量平均值约为7个组块得记忆是( B ) A.瞬时记忆 B.短时记忆 C.形象记忆 D.动作记忆 14.某学生认为自己考试成功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其归因是(A ) A.内部、不稳定、可控 B.外部、稳定、可控 C.外部、稳定、不可控 D.内部、稳定、可控 15.关于课程的内涵,持“课程即教材”观点的是( A ) A.夸美纽斯 B.杜威 C.泰勒 D.布鲁纳 16.盲人失去视觉,通过实践活动反而使听觉比正常人更敏锐,这是(D)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联觉 D.感觉补偿

浅谈全语言教学的理解

浅谈“全语言教学”的理解 什么是全语言教学?简单地说,我认为全语言教育提倡的是自然、开放式的语言教学,它将传统的“师传生受”的语言教学过程转变为教师和儿童合作学习的过程,从而对儿童语言教育的基本原则作了新的探讨。 我认为全语言教学主要有这样一些基本原则: 第一,儿童的语言学习是自然而然的学习。全语言教学注重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认为儿童是通过与他人互动的方式学习和使用语言的,主动理解是儿童学习语言的特点,因此,作为一名新教师,应该不断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修养,努力为幼儿营造各种学习语言的环境,让幼儿被充满语言和文字信息的环境所包围,同时采用示范、参与、练习或扮演角色等方式进行语言教学,增强幼儿的学习知识的主动性。 第二,儿童的语言学习是有效的和有用的学习。有效的语言学习是连接个人生活经验和社会的学习。对幼儿来说,只有当他们的语言学习是有用的,即能够用语言来沟通时,这种学习才能对他们产生意义。因此,作为教师应注意引导幼儿在情景中学习语言,要让幼儿在生活中自然习得“寓教于乐,寓教于生活”。 第三,儿童的语言学习是整体性的学习。儿童从出生起就已经具备了学习作为人的全部语言的基本条件,儿童语言发展的过程是以完整的方式呈现出来的,因而儿童语言的学习应当是完整的学习,早期语言教育应当不仅重视儿童听说能力的发展,同时

也要注意为他们读写能力的发展作准备。 第四,儿童的语言学习是开放而平等的学习。新课改的基本核心就是“一切为了孩子”,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发现孩子、尊重孩子,把孩子作为教育的主体。 我认为“全语言教学”固然有许多优势,但在发展中也存在许多的问题: 一是师资队伍缺乏专业性。目前,我国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在宏观上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方向,但在微观上仍然比较混乱,加之幼儿教育作为中国的“后起之秀”主要以代课和非幼师专业教师居多,缺乏专业性,对有关儿童发展研究的信息不太敏感,不能很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加以运用。这种状况表现在语言教育方面,往往造成教育者无法很好的实施全语言教学。 二是教育资源相对比较分散。中国人口众多,分布较广,教育资源分散,儿童受教育情况不均。这种状况造成幼儿园班额庞大,儿童情况参差不齐,不便于教师开展“全语言教学”。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责任的重大,今后我将不断的学习理论、总结实践,争取能够在最短的时间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题及答案(一)

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3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1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考试时学生想起以前的知识作答,这种心理现象被称作( )。 A.再认 B.识别 C.感知 D.回忆 2. 福泽谕吉是日本近代着名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着有与张之洞同名着作( )。 A.《学记》 B.《为学》 C.《劝学篇》 D.《我的大学》 3. ( )提出了教学形式阶段论。 A.卢梭 B.裴斯泰洛齐 C.赫尔巴特 D.杜威 4. ( )规定了某一教育阶段的学生经过一定时间的课程学习之后,在德智体诸方面期望实现的发展程度。 A.课程目标 B.课程标准 C.教学大纲 D.教育目的 5. 刺激物只有达到一定强度才能引起人的感觉,这种强度范围叫做( )。 A.感觉阈限 B.感受性 C.统觉团 D.最近发展区 6. ( )是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 A.视角 B.视敏度 C.视野 D.明适应 7. 考察被试个体差异,用于衡量被试相对水平,用于以选拔为目的的测验是( )。 A.常模参照测验 B.标准参照测验 C.目标参照测验 D.团体参照测验 8.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 A.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B.知识、情感、意志 C.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9.作为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出了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的教育学者是( )。 A.杜威 B.卢梭 C.赫尔巴特 D.夸美纽斯 10.“有意义学习”的概念是谁提出的?( )

A.布鲁纳 B.杜威 C.加涅 D.奥苏伯尔 11.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 A.理论联系实际 B.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 C.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2.某学生在研究事物时,容易受他人态度的影响,这位学生的认知方式很可能属于( )。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13.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 )。 A.自我期待感 B.自我归因感 C.自我预期感 D.自我效能感 二、填空题(每空l分,共15分,请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4.兼容班级上课与个别教学的优点,将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别作业结合在一起的教学组织形式是_______。 15.当前存在的学制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形态。 16.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凡是年满_______周岁的儿童,都必须入学接受规定年限(一般为_______年)的教育。 17.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_______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分_______和_______。 18.自我控制主要表现为个人对自己行为的_______和_______,使之达到自我的目标。 19.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_______的交叉学科。 20.奥苏贝尔指出,一切称之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至少包括三方面的内驱力决定成分,其中_______被看作是学习的最重要和最稳定的动机。 21.课堂气氛作为教学过程中的软情境,通常是指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_______与_______的综合表现。 三、辨析题(本大题共3道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22.动机强度越高,越有利于取得成功。 23.智力高者创造力必定高。 24.人类学习和学生学习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3050篇)

2019年国家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职业 资格考前练习 一、单选题 1.在编选校本教材时,尚老师一丝不苟地审查每一篇文章,即使插图的一点小瑕疵,她都会改正过来。这表明尚老师( )。 A、诲人不倦 B、公正待生 C、勤恳敬业 D、廉洁奉公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C 【解析】: 尚老师的做法体现出了对教学工作的认真负责,表明尚老师勤恳敬业。 2.“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这句话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循序渐进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量力性原则 D、启发性原则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C 【解析】: 题干的意思是:如果老师开导了(学生)还是不懂,那么暂时放弃开导,也是可以的。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使他们能够接受。这符合量力性原则的内涵。 3.《大学》提出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育宗旨,是( ) A、生成性目标 B、表现性目标 C、行为目标 D、普遍性目标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解析】: 普遍性目标是根据一定的哲学或伦理观、意识形态、社会政治需要,对课程进行总括性和原则性规范与指导的目标,一般表现为对课程有较大影响的教育宗旨或教育目的。它对各门学科都有普遍的指导价值。《大学》提出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育宗旨,即为典型的普遍性目标。 4.以下属于元认知计划策略的是( )。 A、学生拿到教材后为自己设定学习目标 B、学生在考试中先做简单题目 C、学生在考试过程中时刻关注自己的做题速度与时间 D、学生测试结束后检查自己的答案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A 【解析】: 元认知计划策略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元认知计划是在活动前计划活动。 5.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向积极因素转化,教育者要提高受教育者的( ) A、自我领悟能力 B、思考能力 C、思维能力 D、自我教育能力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D 【解析】: 学生的自我教育过程,实际上也是他们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根据这一规律,要求教育者在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发挥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 6.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 )为核心,建立一套能够持久地激发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管理机制,确保学生的持久发展。 A、学生 B、班主任 C、任课教师 D、教学目标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全语言教学促进儿童“言用”能力提升的路径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010905350.html, 全语言教学促进儿童“言用”能力提升的路径作者:陈佩功 来源:《天津教育·下》2019年第07期 【摘; 要】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统编教材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教师以全语言教学为基础,引导学生在语境中习得言语知识,从整体诵读到局部精读、从文本阅读到生活阅读。教师要用大语文教学观统领教学的各个环节,把各个知识点放在一个大的语文环境中学习,强化学生语文“言用”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这有利于提高语文课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全语言教学;言用能力;路径 “言用”能力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综合能力,也是语言学习中“言中用”与“教学用合一”的具体体现,并非仅仅狭义层面的“语言文字”之用,而是广义层面的语文学习、语文实践活动。“言用”能力提升强调全语言教学下,通过“言语文”中“用语文”,以言构为学,学以致用,把“语言文字的构建和运用”置于儿童语文学习的正中央,把每一位儿童置于语文运用的正中央。而儿童言用能力提升需要用大语文教学观,用全语言教学来提升。 一、深度理解全语言教学的内涵与特征 (一)全语言教学的内涵 全语言教学又称整体教学,是在全语言教学理论下,学生学习并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全语言教学就是让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时不呈现在学生前面,无处不有。因而全语言教学,应该让学生在听说读写全面学习的过程中加强对语言文字的构建和运用,并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和运用语文的规律。 (二)全语言教学的特征 全语言教学强调以儿童学习为本,强调儿童语言学习的整体建构,在语言学习中集中表现为全语言教学的完整性、情境性和真实性。 1.全语言教学的完整性。完整性是全语言教学理论的核心,就是在全语言教学理论下提升学生运用母语的能力,开发学生的言语创造力,有效调动与激发学生各方面的潜能,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真正体现全语言教学的完整性。 2.全语言教学的情境性。情境性是全语言教学的基础,包括语言本身的情境性和课堂教学的情境性。例如,全语言写作教学过程中没有“按部就班”的写作课程,教师就要在全语言写作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题及答案(共六份试卷)

1.教师招考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共六份试卷) (第一卷) 一、单选题 1.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C )。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2.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B )。 A.北欧的尼德兰 B.捷克的夸美纽斯 C.法国的斯图谟 D.德国的福禄培尔 3.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C )。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4.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 D )。 A.观察法 B.读书法 C.文献法 D.行动研究法 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A )。 A.劳动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生物进化论 6.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B )。 A.十五大 B.十四大 C.十三大 D.十二大 7.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 A )。 A.教育制度 B.学校教育制度 C.教育体制 D.学校领导制度 8.《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B )。 A.1985年 B.1986年 C.1987年 D.1988年 9.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 D )。 A.六三制 B.双轨制 C.分支型 D.五四制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试卷40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试卷40 (总分:7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 1.战国时期,__________和__________并称显学。( ) A.儒家法家 B.儒家墨家√ C.法家墨家 D.儒家道家 解析:解析: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士阶层的出现和私学的兴起,思想界极其活跃,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家与墨家。《韩非子.显学篇》:“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故本题选B。 2.认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功能应当是给人以广泛的知识教育,教育应当“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康德 D.杜威 解析:解析: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出了“泛智教育”的思想,认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功能应当是给人以广泛的知识教育,教育应当“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普及教育的主张,论述了关于统一学制的设想。 3.( )主张教育由国家管理,由国家建立统一的学制,即包括学前教育、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在内的一个完整的体系,采取公养公育的方式培养人才。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昆体良 解析:解析:国家化的教育思想是柏拉图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柏拉图主张由国家控制教育,由国家建立统一的学制,即包括学前教育、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在内的一个完整的体系。 4.“苏格拉底法”又称“产婆术”,是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在教学中形成的独特的方法。一般包括( )四个部分。 A.发现一假设一探究一解释 B.讥讽一“助产术”一归纳一下定义√ C.明了一联想一系统一方法 D.注意一期待一探究一行动 解析:解析:“苏格拉底法”是苏格拉底在教学中形成的独特的方法,又称为“产婆术”。苏格拉底法可以分为四个部分:讥讽(就是在谈话中让对方谈出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然后揭露对方话语中的自相矛盾之处,使对方承认自己对这一问题实际上一无所知)、“助产术”(就是用谈话法帮助对方把知识回忆起来,就像助产婆帮助产妇产出婴儿一样)、归纳和下定义(使学生逐步掌握明确的定义和概念)。A项是探究式教学法的基本程序。C项是赫尔巴特根据其统觉理论提出的四段教学法。D项是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的四个阶段相应的学生的心理状态。因此,本题选B。 5.关于教育的起源,理论界有很多的说法。其中利托尔诺提出了教育的( )起源说。 A.神话 B.生物√ C.心理 D.劳动 解析:解析:关于教育的起源,理论界众说纷纭。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和英国教育学家沛西.能,这种观点把教育的起源归结于动物的本能。教育的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

江苏省教师招聘考试《幼儿园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核心讲义】(幼儿的语言学习与教学)

第8章幼儿的语言学习与教学 一、幼儿语言学习的理论 (一)幼儿语言学习的传统理论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The Behaviorist Theory) 行为主义学者认为幼儿语言能力的获得,是源于外部环境给予的强化作用,即语言获得是经过一系列的刺激和反应联结而成。他们认为,语言的学习与获得始于通过强化所形成的模仿。 2.乔姆斯基先天论观点(The Nativism Theory) 乔姆斯基(Chomsky)假设人类生来就具有复杂的语言结构,这些结构组成了“语言获得装置”(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这一理论主张,幼儿之所以学会说话,是因为人类具有发展语言的自然、天生的能力。 3.皮亚杰认知理论观点(The Cognitive Theory) (1)幼儿的心智成长是幼儿在环境中经由探索、解决问题而建构出来的。 (2)幼儿的成长是有阶段性的:感觉动作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形式运算期 4.维果茨基的社会学习理论(The Culture Theory) (1)语言的学习是社会化和文化的行为。 (2)幼儿通过与周围成人的互动,与同伴的合作,其语言智能可以超越现有水平。 (3)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两种水平 ①真正发展水平,即幼儿已经建立的现有水平。

②潜在发展水平,即经由成人指引或同伴之中较有能力者一起合力沟通、合力解决问题的过程,可达到更高一级的水平。 (4)“最近发展区”,指经由教师的引导,让幼儿在真实、有趣、有意义的情境中探索和学习,幼儿能获得同伴以及教师的社会性支持,则幼儿的语言学习所获得的成功经验,有利于促进其语言能力的提高。 (二)读写萌发理论 1.幼儿读写能力(Literacy)在生活中会逐渐发展,其发展是社会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在环境中渐渐萌发的。 2.读写萌发理论强调,应激发幼儿的内心产生读写的内在需要,这种需要促使幼儿自然发生读写的动力。 (三)全语言教学理论 全语言强调语言是“完整”的,不可简单地割裂成语音、字词和句子等片段。语言学习必须是整体的,很难划分为语言内容或语言技巧。 1.全语言教学观 (1)全语言教学又称为整体语言教学。它不是一种教学法,而是一种观念、一种态度、一套有关幼儿如何学习的信念。 (2)全语言教学观无论在理论上或实物操作上,都有很扎实的理论基础。全语言教学观是综合各相关领域多年的研究成果所发展出来的一套完整的教学观。 (3)全语言教学观的实施是全面性的。 (4)全语言教学观以理解(Comprehension)取向来诠释幼儿的阅读准备,学习活动强调帮助幼儿与故事内容互动,进而理解语言的沟通功能,而不是语言技巧的学习和练习。 2.以幼儿为中心的语言学习课程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题及答案(共六份试卷)

1. 教师招考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共六份试卷) (第一卷) 一、单选题 1. 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C )。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用■■育■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2. 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 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B )。 A.北欧的尼德兰 B.捷克的夸美纽斯 C.法国的斯图谟 D.德国的福禄培尔 3. 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C )。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 遗传素质的制约 4. 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 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D )。A.观 察法B.读书法C.文献法D.行动研究法 5.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A )。 A.劳动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生物进化论 6. 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B )。 A.十五大 B.十四大 C.十三大 D.十二大 7. 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 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A )。 A.教育制度B.学校教育制度C.教育体制D.学校领导制度 8.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B )。A.1985年B.1986年 C.1987 年 D.1988 年 9. 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D )。 A.六三制 B.双轨制 C.分支型 D.五四制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全点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全点 一、教育学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20世纪60年代以后提出了教学发展思想的教育家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历年山东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

历年山东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真 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西方第一部教育著作是古罗马昆体良的( )。 A. 《普通教育学》 B. 《雄辩术原理》 C. 《大教学论》 D. 《爱弥儿》 2.“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说的是( )。 A. 道德认识 B. 道德情感 C. 道德意志 D. 道德行为 3.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施行时间为( )。 A. 2006年9月26日 B. 2007年9月1日 C. 2006年9月1日 D. 2007年1月1日 4.在“对话、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怎样的?( ) A. 教师和学生都是客体 B. 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 C. 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 D. 教师是客体,学生是主体 5.目前我国教师资格证的有效期为( )。 A. 15年 B. 10年 C. 终身 D. 5年 6.提出教育的“心理起源说”的是美国心理学家( )。 A. 孟禄 B. 马斯洛 C. 罗杰斯 D. 华生 7.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 A. 基础性 B. 全面性 C. 义务性 D. 阶段性 8.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是( )的代表。 A. 传统教育理论 B. 现代教育理论 C. 社会教育理论 D. 劳动教育理论 9.( )是在适应我国社会发展道路转变和两个文明建设同步前进需要的背景下,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而提出来的。 A. 道德教育 B. 终身教育 C. 素质教育 D. 基础教育 10. 儿童的生长存在着关键期,该理论最早是由( )提出来的。 A. 保罗?朗格朗 B. 皮亚杰 C. 维果斯基 D. 劳伦兹 11. 根据《水浒传》的描述,在头脑中再造出武松打虎的情景的过程,属于( )。 A. 无意想象 B. 再造想象 C. 创造想象 D. 幻想 12. 假定某个年龄组的平均分数为70分,标准差为10分。某生测验得60分,则该生的智商为( )。 A. 80 B. 60

《全语言教育在幼儿园实施的策略研究》

《全语言教育在幼儿园实施的策略研究》 课题阶段性总结 武进区机关幼儿园课题组 在国家级课题《区域构建适切每个孩子发展的学校课程的行动研究》的引领下,我园成功申报子课题《全语言教育在幼儿园实施的策略研究》。在该课题批准立项以后,我园随即以全语言教育理念指导思想,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为行动准则,深入分析幼儿园实际情况,并以全体幼儿的发展为出发点和根本,根据课题研究计划有序而富有成效地开展了准备阶段的研究工作,现将前一阶段的研究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分析现状,明确目标 分析全语言教育研究在我园开展的基础。一是市级课题“通过故事教学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已经顺利通过了常州市专家对我园的现场鉴定,顺利结题,并获得区级教科研成果一等奖。二是我园在2010年初通过了常州市专家组对我园的评估验收,被评为“常州市特色幼儿园”,我们申报的特色就是全语言教育。三是我园园本研训的基础。我园的园本研训扎实有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教研气氛浓郁,教师的教科研意识得到不断增强,教科研能力也不断提升。 分析教师对全语言教育的理解和操作现状。在之前的相关研究中,部分教师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教育经验,她们在语言教育方面、在孩子语言能力的培养方面积累了一些有效的策略,可以给大家提供榜样和指导。在创建常州市特色幼儿园的过程中,我园对原有做法和经验做了一次梳理,全体教师对全语言教育的认识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这只局限于部分老师,随着幼儿园事业规模的扩大,如何让“全语言教育”的种子在每个教师心里生根、发芽,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们需要借助课题研究来推动这项工程,使全语言教育能在真正在武进区机关幼儿园这块沃土上开花、结果。 分析孩子在全语言教育下的发展状况。通过前期的实践、尝试,教育、引导,孩子们在语言的积累上明显增多了、语言表达也丰富了,但是在教育的过程中也不乏一些刻意、强加的痕迹,如何做到“教育无痕”,让孩子在自然状态下灵动表达,我们还需进一步努力。

教育理论全理解

学习的分类 1、加涅关于学习的划分 (1)学习水平的划分 信号刺激—反应连锁言语联结辨别概念规则或原理解决问题(高级规则) (2)学习结果的划分 言语信息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智慧技能(辨别、具体概念、定义性概念、规则学习、高级规则) 学习理论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1、巴普洛夫经典条件反射 刺激泛化:机体对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刺激作出反应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刺激分化:如果只对条件刺激作出反应,对其他刺激不做反应刺激消退:条件反射形成之后,如果得不到强化, 刺激恢复:未经强化条件反射自动重现。 2、桑代克的尝试错误理论 学习的实质是——形成情境与反应之间的链接 学习的过程——渐进的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 学习遵循三个重要的原则 准备率:联结加强与削弱取决于学习者心理准备和心理调节状态练习率: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由于重复练习而加强,反之减弱效过律: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可导致满意的结果而加强,反之

3、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 (1)应答性行为:由特定的刺激引起的,是不随意反应 操作性行为:不与任何特定刺激相联系,是随意反应,(人) (2)正强化:呈现愉快刺激,增加反应频率。 负强化:消除不愉快刺激,增加反应频率 惩罚:呈现不愉快刺激,降低反应频率。 逃避条件作用:厌恶刺激出现了,逃避 回避条件作用:厌恶刺激即将出现, (3)程序教学:小的步子及时反馈积极反应自定步调低错误率 4、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学习的实质——观察学习(注意、保持、复现、动机) 直接强化:个体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 替代强化:观察者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 自我强化:自己对表现出的符合和超出标准而进行的自我奖励。 二、认知派学习理论 1、苛勒的完型—顿悟学 (1)学习的实质——形成新的完型 (2)学习的过程——顿悟的过程

2020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汇编

教育学部分 教育与教育学一、教育的发展 1、教育的概念广义:凡是增进人们知识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都是教育活动。 (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2、教育的三大因素教育者 受教育者 教育影响:教育活动的中介,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措施等。 (注:这里第三点紫色部分书上写的是“教育措施”最多出填空。) 3、教育的起源 a.教育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沛西·能) b.教育心理起源说(孟禄)【教育产生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c.教育劳动起源说(凯洛夫) (三种起源要知道哪三种把人物对应上。一般选择或简答)。 2、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教育【人文主义教育】代表 人物:伊拉斯谟、莫尔、蒙田和培根

其特征1、人本主义; 2、古典主义; 3、世俗性; 4、贵族型。 3、近代社会的教育 特征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 公立教育崛起; 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3、教育的世俗化; 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4、20世纪以后的世界教育1、教育终身化 (一般是简答、案例分析)2、教育全民化 3、教育民主化 4、教育多元化 5、教育技术现代化 二、教育学的发展 1、教育学的含义: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 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学科。 (名词解释) 2、中国古代教育学思想 a.《学记》:世界 第一部教育学书籍,诞生于战国后期,是中国 的教育学雏形(填空、选择)

b. 孔子的教育思想——《论语》; c. 墨家的教育主张。 3、西方古代教育学思想1苏格拉底【产婆术】 2柏拉图【《理想国》,最早提倡“与学习 与游戏”的人,重视早期教育; 男女平等接受教育;教育的最终 目的是促使“灵魂转向”】 3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强调注重人在 教育中的发展,主张分阶段教 育,提倡和谐的全面发展教育】4、教育学的建立与发展1、教育学学科的诞生:夸美纽斯《大教 学论》 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赫尔巴特《普通 教育学》(选择) 3、教育学的发展 a.马克思教育学的发展 【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于国民制度》,加 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马卡连科《论共产 主义教育》和《教育诗》】 实验教育学(梅伊曼和拉伊) 文

幼儿语言教育理论

祝士媛:全语言教育理念对幼儿语言教 育的挑战 全语言教育研究的理论非常广泛,它参考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人类学和教育领域的研究成果等理论和观点。 全语言教育的基本观点 语言发展和知识内容的学习,是全语言课程的双重内涵学习的内容是第一个层次的目的,在完成第一个层次目的的过程中,提供机会让儿童参予实际的语言经验,为第二个层次的目的。在儿童语言教育中,语言既是学习的对象也是学习其它领域知识的媒介;教育目标、内容应当是全面的、完整的。 儿童语言的学习主要是从主动获得的直接经验而来语言要在真实的使用情境中发展,而不是在课堂中反复的练习,教科书和教师的教导则是属于第二种层次的经验。主张教师在组织儿童的活动中,以儿童为主导角色,教师从旁担任支援、督导、鼓励和催化的作用。 重视情境和多种渠道对儿童学习语言的作用全语言教育方面的专家哈利德(Halliday)认为语言学习是一个过程,如何在使用语言的社会情境当中,赋予“语言”的意义是最重要的。在有意义的情境中,语言的学习和语言的使用,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Gardner)认为语言的学习情境对儿童语言智能的发展十分有益,同时也可能为其它智能参予和使用提供机会;儿童语言的发展是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完成的。

全语言教育的目标全语言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儿童对语言和文字的敏感性,促进学习者的成长,延伸其语言能力和知识,以及对周围世界的了解。 目标的重点:儿童对课程有参予选择权;跨科目的语言学习;以主题式单元架构课程活动。 全语言教育的策略儿童的学习内容要与其生活经验相关,具有生活和学习上的实用功能、完整不分割的、有趣的时候,儿童的学习效果最好;儿童能自己选择使用的时机,拥有使用语言的自主权,尊重儿童的个别差异,在非竞争、边做边说的社会情境下,使儿童自然而然就在学习时,就一定会加速儿童语言的学习。如下表所示:在下列情况下,语言的学习显得非常容易在下列情况下,语言的学习显得非常困难 语言是真实的和自然的语言为人工的 语言是完整的语言被拆分成小块或小段 语言是有意义的语言毫无意语言是有趣的 语言是有趣的语言枯燥和无趣的 语言与学习者是相关的语言与学习者无关 语言属于学习者语言属于其他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