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力衰竭定稿
高血压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高血压护理论文开题报告高血压护理论文开题报告范文高血压是指在未使用降压药物,或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
高血压病人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血压护理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血压护理论文开题报告篇1题目:现代人如何防治高血压一、本选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本选题的研究目的在于更好的让人们了解什么是高血压,怎样预防和治疗高血压。
其意义在于普及高血压的基本知识,防患于未然地做好预防措施,尽可能的降低患病几率,对于已经患病的患者提出相应的饮食—运动—药物治疗互动化的治疗建议。
二、国内外发展状况(文献综述):经过科学实验反复论证以下人群易患高血压:1、父母、兄弟、姐妹等家属有高血压病史者;2、肥胖者;酸性体质(体内负离子含量不足)者。
3、过分摄取盐分者;4、过度饮酒者。
5、孤独者,美国科学家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孤独感会使年龄超过50岁的中老年人患高血压的几率增加,这项研究因此也证明朋友和家庭对人们的健康有益。
三、实现预期目标的可行性分析参考大量文献资料,收集相关文字信息,把与高血压相关联的知识介绍给人们,帮助人们了解高血压。
从食疗和药物治疗俩方面深入浅出的教会人们如何防治高血压。
四、需要重点研究的内容和关键问题及解决的思路需要重点研究的内容:糖尿病的防治手段当前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思路:1)对已检出的高血压病人进行治疗;2)高血压的病级分类;3)高血压的发病原因;4)高血压的疾病危害;五、研究方法、手段,所需的工作条件(如工具书、实验设备或实验环境条件、调研、计算机辅助设计条件等)及解决的办法去图书馆借阅相关文献,通过计算机网络收集相关信息。
教会人们用日常生活中经常食用的瓜果蔬菜等食品来控制和预防高血压,结合运动及药物治疗等多种手段综合治疗。
六、进度安排11月01日—11月07日论文选题、11月08日—11月20日初步收集毕业论文相关材料,填写《任务书》11月26日—11月30日进一步熟悉毕业论文资料,撰写开题报告12月10日—12月19日确定并上交开题报告01月04日—02月15日完成毕业论文初稿,上交指导老师02月16日—02月20日完成论文修改工作02月21日—03月20日定稿、打印、装订03月21日—04月10日论文答辩高血压护理论文开题报告篇2西班牙当地时间6月9日,欧洲高血压学会(ESH)2018年年会召开,会上发布了由ESH和欧洲心脏病学会共同制定的欧洲高血压学会-ESH 2018年高血压指南。
心衰病(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II级)中医临床路径(版)

心衰病(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II级)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II级的慢性稳定期的住院患者。
一、心衰病(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II级)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心衰病(TCD编码:BNX03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ICD-10编码:I50.905)。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医内科学》(张伯礼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14年发布的《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
2.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分级标准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方案。
3.分期诊断(1)慢性稳定期(2)急性加重期4.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心衰病(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心衰病(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II级)临床常见证候: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血瘀证阳气亏虚血瘀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心衰病(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心衰病(慢性心力衰竭)。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心衰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
2.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II级的患者。
3.继发于肺部严重感染、恶性心律失常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心电图、心脏彩超、胸片、心电监测、B型利钠肽(BNP)或氨基末端前体BNP (NT-proBNP)、肌钙蛋白T(TNT)或肌钙蛋白I(TNI)、心肌酶、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血糖、凝血功能、D-二聚体、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及潜血试验、传染性疾病筛查。
中国心力衰竭基层诊疗与管理指南完整版

中国心力衰竭基层诊疗与管理指南完整版心力衰竭(心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患病率逐年上升。
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受资源和专业知识所限,心衰的管理存在一定困难。
为此,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等多个组织、机构联合组织专家小组,结合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国内外相关指南和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实际情况,制订了《中国心力衰竭基层诊疗与管理指南(2024年)》。
本指南主要面向基层的全科医师和心血管科医师,以帮助他们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心衰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本指南对推荐类别的表述沿用国际通用的方式,具体如下:Ⅰ类推荐,指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有益、有用和有效的操作或治疗;Ⅱ类推荐,指有用和/或有效的证据尚有矛盾或存在不同观点的操作或治疗,其中Ⅱa类推荐指有关证据/观点倾向于有用和/或有效,应用这些操作或治疗是合理的,Ⅱb类推荐指有关证据/观点尚不能被充分证明有用和/或有效,可考虑应用;Ⅲ类推荐,指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无用和/或无效,并对一些病例可能有害的操作或治疗,不推荐使用。
对证据级别的表达如下:A级,证据来自多项随机对照试验或随机对照试验的荟萃分析;B级,证据来自单项随机对照试验或多项大型非随机研究;C级,仅为专家共识和/或小型临床试验、回顾性研究或注册登记。
一、概述要点提示●心衰是由心脏结构和/或功能异常引起的复杂临床综合征●中国心衰患病率逐年上升,尤其是在老年人群中●按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进行分类,心衰分为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EF)、射血分数改善的心衰(heart failure with improved ejection fraction,HFimpEF)、射血分数轻度降低的心衰(heart failure with mildly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mrEF)和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按发病时间和进展速度进行分类,心衰分为慢性心衰和急性心衰●心衰的发展可分为A、B、C、D 4个阶段,强调心衰预防、早期诊断的重要性(一)定义心衰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心脏结构和/或功能异常,使心脏在静息或运动时难以有效地收缩和/或充盈,导致心输出量下降或心腔内压力增高,引起相关症状(如呼吸困难、疲乏)和/或体征(如颈静脉压力升高、肺部啰音和外周水肿)。
中国脑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

中国脑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2015摘要:2004-2005年完成的全国第3次死因回顾性抽样调查报告显示,脑血管病已跃升至我国疾病死因的首位。
急性脑血管病(脑卒中)是单病种致残率最高的疾病,其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给社会、家庭和患者带来沉重的负担和巨大的痛苦。
尽管近年来脑血管病的诊疗技术已有很大进展,并较大程度地改善了患者的预后,但是由于绝大部分脑卒中患者的病理生理过程无法逆转,因此,减少脑血管病经济负担的最佳途径还是预防,特别应强调一级预防,即针对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积极地进行早期干预预防,减少脑卒中的发生。
2005年《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已经向全国推广使用,其中包括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建议。
2010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对该“指南”进行了全面修订,发布了《中国脑卒中一级预防指南2010》。
基于近几年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和国外指南的更新,2014年末,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再次对“一级预防指南”进行了更新修订,参考文献截至2014年12月。
2004-2005年完成的全国第3次死因回顾性抽样调查报告显示,脑血管病已跃升至我国疾病死因的首位。
急性脑血管病(脑卒中)是单病种致残率最高的疾病,其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给社会、家庭和患者带来沉重的负担和巨大的痛苦。
尽管近年来脑血管病的诊疗技术已有很大进展,并较大程度地改善了患者的预后,但是由于绝大部分脑卒中患者的病理生理过程无法逆转,因此,减少脑血管病经济负担的最佳途径还是预防,特别应强调一级预防,即针对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积极地进行早期干预预防,减少脑卒中的发生。
2005年《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已经向全国推广使用,其中包括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建议。
2010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对该“指南”进行了全面修订,发布了《中国脑卒中一级预防指南2010》。
基于近几年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和国外指南的更新,2014年末,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再次对“一级预防指南”进行了更新修订,参考文献截至2014年12月。
老年人心力衰竭护理业务学习PPT课件

如何进行护理
饮食管理
制定低盐、适量水分的饮食方案,避免高脂肪、 高糖食品。
合理的饮食有助于减轻心脏负担,改善症状。
如何进行护理
药物管理
确保按时服药,监控药物的副作用和疗效。
老年人的药物代谢能力下降,需特别关注药物相 互作用。
护理教育与支持
护理教育与支持
反馈信息可帮助改进护理流程,提升护理质量。
谢谢观看
患者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心力衰竭的病理、症状及 护理方法。
教育能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增强依从 性。
护理教育与支持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 疏导。
心力衰竭患者常伴随焦虑和抑郁,及时 Nhomakorabea预 可改善其心理健康。
护理教育与支持
社区资源
利用社区服务和资源,提供额外的支持和帮 助。
建立支持网络有助于患者在家中保持更好的 健康状态。
老年人心力衰竭护理业务学习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心力衰竭 2. 为什么需要护理 3. 如何进行护理 4. 护理教育与支持 5. 护理评估与反馈
什么是心力衰竭
什么是心力衰竭
定义
心力衰竭是一种临床综合征,心脏无法有效地泵 出足够的血液以满足身体的需求。
常见于老年人,可能由多种心脏疾病引起,如高 血压、冠心病等。
为什么需要护理
护理目标
护理的目标是改善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提 高生活质量。
通过定期监测和个性化护理计划来实现这些 目标。
为什么需要护理
团队协作
护理应与医生、营养师和康复师等多学科团 队合作。
综合管理能更有效地应对老年人心力衰竭的 复杂性。
《非奈利酮在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中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PPT课件

DKD的诊断主要基于糖尿病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包括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 ACR)、血肌酐等指标。此外,肾脏超声检查、肾活检等也有助于DKD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04
非奈利酮在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 病治疗中应用
治疗方案选择依据
患者病情评估
根据患者的糖尿病类型、血糖控制情况、慢性肾脏病的分 期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并发症等因素,综合评估患者的病情 ,确定是否适合使用非奈利酮进行治疗。
次要疗效指标
包括血糖、血压、血脂等代谢指标的控制情况,以及心血管事件发 生率等,用于全面评估非奈利酮对患者整体健康状况的影响。
评价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RCT)等严谨的研究设计,通过统计分析比较非 奈利酮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疗效指标上的差异。
安全性监测结果反馈
常见不良反应
01
包括高钾血症、男性乳房发育等性激素相关异常以及胃肠道反
剂量调整时机
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和不良反应 情况,及时调整药物剂量,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 有效性。
联合用药考虑
如患者需要联合使用其他药物,应考虑药物之间 的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处理
01 02
注意事项
在使用非奈利酮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和用药史,了解是否存在禁 忌症;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监测患者的血糖、肾功能等指标,及时发 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于改善肾脏功能和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展。
04
药物代谢主要通过肝脏进行,代谢产物无活性,对肝 肾功能影响较小
03
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 现状
发病率与死亡率
发病率
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DKD)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发病率较 高,且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和血糖控制不佳而增加。具体 发病率因地区、人种和诊断标准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循环系统复习题定稿 (1)

(1).慢性风心病最常见的瓣膜病变范围:A.单纯二尖瓣B.二尖瓣合并主动脉瓣C.单纯主动脉瓣D.主动脉瓣合并肺动脉瓣E.肺动脉瓣合并三尖瓣(2).急性肺水肿特征性表现是:A.端坐呼吸B.闻哮鸣音C.严重气急D.咳粉红色泡沫痰E.口唇青紫伴大汗(3).治疗心功能不全时,洋地黄化的临床意义在于:A.加强心肌收缩力B.减慢心率和传导C.维持心脏最有效的排血量D.加强利尿E.改善内脏瘀血情况(4).引起左室后负荷增加的主要因素是:A.肺循环高压B.体循环高压C.主动脉瓣关闭不全D.血容量增加E.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5).房颤发生后易引起哪种合并症:A.严重心力衰竭B.心源性休克C.体循环动脉栓塞D.神志模糊、抽搐E.肺内感染(6).给急性肺水肿患者吸氧,氧流量最好为:A.1-2L/minB.2-3L/min C.3-4L/min D.4-6L/minE.6-8L/min(7).下列各项中不属洋地黄中毒表现的是A.心动过速B.心动过缓C.心律不齐D.视力模糊E.震颤抽搐(8).鉴别心绞痛和心肌梗死最有意义的是:A.疼痛的轻重B.疼痛时间的长短C.有无诱因D.心电图有无病理性Q波E.心电图有无T波倒置(9).高血压病分期标准,最主要的依据是:A.病程长短B.血压增高程度C.症状轻重D.心、脑、肾损伤及功能代偿情况E.血压能否降至正常(10).左心功能不全最严重的表现是:A.心悸、气短B.咳嗽、咳痰增多C.肺水肿D.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E.心律失常(11).给患者投用洋地黄类药物前,护士应先测量:A.体温B.脉搏C.呼吸D.血压E.体重(12).预防风心病加重的根本措施是:A.积极治疗心衰B.积极锻炼身体C.清淡饮食D.预防和治疗链球菌感染E.以上均不是(13).二尖瓣狭窄最有价值的体征是A.二尖瓣面容B.心尖区收缩期吹风样杂音C.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D.右心室肥大E.心尖区舒张期隆隆样杂音(14).心绞痛发作时首要的护理措施是A.心电监护B.指导病人放松技术C.迅速建立静脉通路D.监测生命征变化E.让病人立即停止活动、休息(15).导致心肌炎最主要的病原体是A.病毒B.细菌C.药物中毒D.放射照射E.立克次体(16).下述是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表现,除了A.充血性心力衰竭B.心律失常C.血压升高D.栓塞E.猝死(17).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病人的最重要的护理措施是A.保证病人绝对卧床休息B.给予易消化的饮食C.保证蛋白质的供给D.给予多种维生素E.记出入液量(18).一位58岁男性高血压病住院患者,夜间突然惊醒,被迫坐起,烦躁不安,咳嗽、气急,咯粉红色泡沫痰,若采取以下措施,哪项不妥A.立即半卧位B.50%酒精湿化面罩给氧C.肌内注射吗啡5mgD.硝酸甘油片0.3mg舌下含化E.静脉注射呋塞米(速尿)20mg(19).对心力衰竭病人输液,应严格限制滴速在每分钟A.20-30滴B.40-50滴 C.50-60滴D.不超过70滴E.不超过80滴(20)扩张型心肌病最主要特点是( )A以心肌肥厚为主B以心腔扩大为主C心衰控制后,心腔可缩小D心衰纠正后杂音明显增强E心尖区舒张期隆隆样杂音21.患者,男性,68岁。
急救药品目录及用药常规定稿版

急救药品目录及用药常规精编W O R D版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急救药品目录及用药常规1.肾上腺素针l m g/1m l/支×5支2.去甲肾上腺素针2m g/1m l/支×5支3.异丙肾上腺素针l m g/2m l/支×5支4.多巴胺针20m g/2m l/支×5支5.阿托品针0.5r a g/1m l/支×5支6.地塞米松针5m g/1m l/支×5支7.西地兰针0.4m g/2m l/支×5支8.氨茶碱针0.25g/10m l/支×5支9.尼可刹米针(可拉明)0.375g/2m l/支x5支10.洛贝林针3m g/1m l/支×5支11.呋塞米(速尿)针20m g/2m1/支×5支12.利多卡因针l00m g/5m l/支x5支1 3.5%碳酸氢钠注射液 250ml/瓶×1瓶(或l Oml/支×1O支)14.10%葡萄糖酸钙针1m l/支×5支15.50%葡萄糖针20m l/支×5支16.20%甘露醇注射液250m l/瓶×1瓶17.硝酸甘油片剂0.5m g/片×10片18.5%葡萄糖注射液250ml/瓶×1瓶(配好网套)l 9.0.9%氯化钠注射液 250ml/瓶×1瓶(配好网套) 20多巴酚丁胺针 20mg/2m1/支×10支 21美托洛尔(倍他洛克)片剂 5 0mg/片×10片22、洛酮针0.4m g/1m1/支×2支23氟哌啶醇针5m g/1m1/支×5支. 24 山莨菪碱针 10mg/1ml/支×5支 25 高锰酸钾粉 2g/瓶×2瓶26阿司匹林片剂25m g/片×100片心三联(利多卡因、阿托品、肾上腺素)呼三联(洛贝林、回苏灵、可拉明)老三联针: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新三联针:肾上腺素、阿托品、利多卡因一、中枢神经兴奋药尼可刹米(可拉明)[药理及应用]直接兴奋延髓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