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学习倦怠因素与程度的量表编制

关于大学生学习倦怠因素与程度的量表编制
关于大学生学习倦怠因素与程度的量表编制

大学生学习倦怠影响因素调查与量表编制

周茜黄莉颖杨雪萍

(华中师范大学校内心理辅修一班)

摘要:为探究大学生学习倦怠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编制适合大学生使用的性格力量量表。通过自编个参考国内外同类量表条目的方法,编制本量表条目,通过预测筛选,修改并确实量表条目。以华中师范大学本科生为被试,利用网络收集到问卷填写共92份。结果表明: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以标准化项目为准的克隆巴赫系数为0.851,因此,此量表可以为大学生学习倦怠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工具性支持。

关键词:学习倦怠量表编制信效度分析

1.引言:

1.1.学习倦怠的概念

学习倦怠的概念来自于职业倦怠的研究,目前并没有形成一个一致的概念。借鉴“职业倦怠”中下的定义,基本认同学习倦怠是指学生对学校课程学业持负面态度的一种现象,并且伴有以下行为表现:对所学课业和学校活动热忱消失,呈现一种消极状态,对同学、朋友态度冷漠和疏远。

1.2.学习倦怠的测量及研究进展

学习倦怠(StudyBurnout)的研究源于工作倦怠(JobBurnout)的研究。近年来随着工作倦怠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逐渐扩展到了学习倦怠的研究。学习倦怠是一种主要发生在学生身上的与学习、科研或就业相关的、持续的、负面的情感和动机的心理状态。它包含三个维度:情绪衰竭、玩世不恭和效能感低落。学习倦怠的研究作为学习心理研究的重要指标,对于中小学生和大学生的学习倦怠研究日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目前,国内外对于大学生的倦怠研究还刚刚起步。连榕、杨丽娴研究了大学生学习情境中的专业承诺和学习倦怠,并编制了大学生专业承诺量表和学习倦怠量表。

1.3.问题的提出

大学的学习方式相较于中学有了很大变化,对大学生的自主性、自觉性有了较高的要求,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们不难发现,出于相同水平的大学生们知识掌握、技能水平等学习状况有了越来越大的差异,学习倦怠引起了关注。基于此,我们确定研究这一课题。本研究以大学生学习倦怠程度和影响因素问卷调查为基础,探索学习倦怠的问题,并编制量表,这将对大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的把握和进行心理干预,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业成功,提供理论和工具支持。

2.对象与方法

2.1.对象

采用自编问卷和对大学生进行无记名调查,被试对象为华中师范大学在读本科生,共收回92份问卷,有效率达100%。其中:男生30,占样本的32.6%;女生62,占样本的67.4%。一年级学生6人,占样本的6.5%;二年级学生13人,占样本的14.1%;三年级学生68人,占样本的73.9%;四年级学生5人,占样本5.4%。文科学生15人,占样本的16.3%;理科学生58人,占样本的63%;工科11人,占样本的12%,其他8人,占样本的8.7%。

2.2.方法

首先是小组讨论“大学生的学习倦怠情况”,然后收集有关学习倦怠的信息。问卷按学习情绪衰竭、学习行为不当、学习态度消极、学习自我效能感低4个维度编制,共30个项目。

3.统计方法

通过SPSS统计软件录入和整理数据,并进行项目分析、信效度分析。

4.项目分析

4.1.数据库建立

将收集到的问卷结果录入到SPSS中,进行相关变量、格式设置。

项目为,第一部分10题为item1_num,第二部分20题为item2_num。

表1 案例处理汇总

N %

案例有效92 100.0

已排除a0 .0

总计92 100.0

a. 在此程序中基于所有变量的列表方式删除。

4.2.2.进行统计量描述

表2 描述统计量

N 和均值标准差item_1_1 92 294 3.20 .788

item_1_2 92 230 2.50 1.054

item_1_3 92 271 2.95 .856

item_1_4 92 233 2.53 .818

item_1_5 92 222 2.41 .904

item_1_6 92 253 2.75 .750

item_1_7 92 291 3.16 .917

item_1_8 92 217 2.36 .909

item_1_9 92 215 2.34 .842

item_1_10 92 170 1.85 1.016

有效的N (列表状态)92

表3 描述统计量

N 和均值标准差item_2_1 92 248 2.70 .946

item_2_2 92 246 2.67 .891

item_2_3 92 268 2.91 .957

item_2_4 92 267 2.90 .995

item_2_5 92 240 2.61 .901

item_2_6 92 284 3.09 1.065

item_2_7 92 222 2.41 .854

item_2_8 92 261 2.84 .975

item_2_9 92 265 2.88 .924

item_2_10 92 233 2.53 .883

item_2_11 92 222 2.41 1.071

item_2_12 92 321 3.49 .978

item_2_13 92 305 3.32 1.068

item_2_14 92 236 2.57 .976

item_2_15 92 242 2.63 .898

item_2_16 92 245 2.66 .905

item_2_17 92 240 2.61 .877

item_2_18 92 287 3.12 .912

item_2_19 92 275 2.99 1.011

item_2_20 92 283 3.08 1.051

有效的N (列表状态)92

4.3.总分分组

首先对总分进行降序排列,以27%为界,划分高分组和低分组

4.4.区分度统计

第一部分项目1-10的区分度为-0.03;第二部分项目1-20的区分度为-0.00193;总得区分度为-0.01。

表5 统计量

item_1_sum item_2_sum sum

N 有效92 92 92

缺失0 0 0

百分位数27 22.00 52.00 74.00

73 30.00 62.00 91.89

表6 案例处理摘要

案例

已包含已排除总计

N 百分比N 百分比N 百分比

58 63.0% 34 37.0% 92 100.0% item_1_sum * item1高低分

表7 案例处理摘要

案例

已包含

已排除

总计

N

百分比 N

百分比 N

百分比 item_2_sum * item2高低分组

56

60.9%

36

39.1%

92

100.0%

表8 案例处理摘要

案例

已包含

已排除

总计

N

百分比 N

百分比 N

百分比 sum * 总分高低分组

53

57.6%

39

42.4%

92

100.0%

表11 报告

sum

总分高低分组 均值 极大值

0 67.31 74 1 97.15 108 总计

82.51

108

4.5.独立性样本t 检验

对高分组和低分组进行平均数差异检验。比较高分组和低分组在每个题项平均数的差异值的显著性。

表10 报告

item_2_sum item2高低分组 均值 极大值

0 48.00 52 1 64.48 70 总计

56.54

70

表9 报告

item_1_sum item1高低分组 均值 极大值

0 18.93 22 1 33.21 40 总计

26.07

40

频率百分比有效百

分比

累积百

分比

Z分数T分数

有效58.00 1.00 1.10 1.10 1.10 -2.01 29.93

60.00 1.00 1.10 1.10 2.20 -1.84 31.57

61.00 2.00 2.20 2.20 4.30 -1.76 32.39

62.00 2.00 2.20 2.20 6.50 -1.68 33.21

63.00 1.00 1.10 1.10 7.60 -1.60 34.03

65.00 2.00 2.20 2.20 9.80 -1.43 35.68

66.00 2.00 2.20 2.20 12.00 -1.35 36.50

67.00 2.00 2.20 2.20 14.10 -1.27 37.32

68.00 2.00 2.20 2.20 16.30 -1.19 38.14

69.00 2.00 2.20 2.20 18.50 -1.10 38.96

71.00 2.00 2.20 2.20 20.70 -0.94 40.60

72.00 3.00 3.30 3.30 23.90 -0.86 41.42

73.00 1.00 1.10 1.10 25.00 -0.78 42.24

74.00 3.00 3.30 3.30 28.30 -0.69 43.06

75.00 3.00 3.30 3.30 31.50 -0.61 43.88

76.00 1.00 1.10 1.10 32.60 -0.53 44.70

77.00 2.00 2.20 2.20 34.80 -0.45 45.52

78.00 2.00 2.20 2.20 37.00 -0.37 46.34

79.00 3.00 3.30 3.30 40.20 -0.28 47.16

81.00 5.00 5.40 5.40 45.70 -0.12 48.80

82.00 5.00 5.40 5.40 51.10 -0.04 49.62

83.00 2.00 2.20 2.20 53.30 0.04 50.44

84.00 5.00 5.40 5.40 58.70 0.13 51.26

85.00 2.00 2.20 2.20 60.90 0.21 52.08

87.00 3.00 3.30 3.30 64.10 0.37 53.72

88.00 3.00 3.30 3.30 67.40 0.45 54.55

89.00 1.00 1.10 1.10 68.50 0.54 55.37

90.00 2.00 2.20 2.20 70.70 0.62 56.19

91.00 2.00 2.20 2.20 72.80 0.70 57.01

92.00 2.00 2.20 2.20 75.00 0.78 57.83

94.00 3.00 3.30 3.30 78.30 0.95 59.47

95.00 3.00 3.30 3.30 81.50 1.03 60.29

96.00 4.00 4.30 4.30 85.90 1.11 61.11

97.00 2.00 2.20 2.20 88.00 1.19 61.93

98.00 2.00 2.20 2.20 90.20 1.27 62.75

99.00 1.00 1.10 1.10 91.30 1.36 63.57

100.00 4.00 4.30 4.30 95.70 1.44 64.39

101.00 2.00 2.20 2.20 97.80 1.52 65.21

107.00 1.00 1.10 1.10 98.90 2.01 70.13

108.00 1.00 1.10 1.10 100.00 2.10 70.95

4.6.同质性检验

4.6.1.量表题项与总分相关

个别题项与总分相关度越高,表明题项与整体量表的同质性越高。个别题项与总分的相关系数未达到显著的题项,或两者为低相关(相关系数小于0.4),表示题项与整体量表的同质性不高,考虑将其删除。

4.4.2.信度检验

进行信度检验后,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851,说明量表信度高。

表12 信度统计量

Cronbach's Alpha 项数

.851 30

4.6.2整体信度分析

新都检验结果显示,量表的标准化信度α系数为0,851,分半信度为0.748

表13 分半信度统计量

Cronbach's Alpha 部分1 值.860

项数15a

部分 2 值.578

项数15b

总项数30

表格之间的相关性.637

Spearman-Brown 系数等长.778

不等长.778

Guttman Split-Half 系数.748

a. 这些项为: item_1_1, item_1_2, item_1_3, item_1_4, item_1_5, item_1_6,

item_1_7, item_1_8, item_1_9, item_1_10, item_2_1, item_2_2, item_2_3,

item_2_4, item_2_5.

b. 这些项为: item_2_6, item_2_7, item_2_8, item_2_9, item_2_10, item_2_11,

item_2_12, item_2_13, item_2_14, item_2_15, item_2_16, item_2_17, item_2_18,

item_2_19, item_2_20.

4.7.相关度分析

通过结果数据分析显示性别、年级、专业与学习倦怠的相关度。

表14 性别相关系数

性别item_1_sum item_2_sum sum Spearman 的rho 性别相关系数 1.000 -.364**-.283**-.352**

Sig.(双侧). .000 .006 .001

N 92 92 92 92 item_1_sum 相关系数-.364** 1.000 .688**.905**

Sig.(双侧).000 . .000 .000

N 92 92 92 92 item_2_sum 相关系数-.283**.688** 1.000 .923**

Sig.(双侧).006 .000 . .000

N 92 92 92 92 sum 相关系数-.352**.905**.923** 1.000

Sig.(双侧).001 .000 .000 .

N 92 92 92 92 **. 在置信度(双测)为0.01 时,相关性是显著的。

表15 年级相关系数

年级item_1_sum item_2_sum sum Spearman 的rho 年级相关系数 1.000 -.184 -.178 -.200

Sig.(双侧). .079 .090 .056

N 92 92 92 92 item_1_sum 相关系数-.184 1.000 .688**.905**

Sig.(双侧).079 . .000 .000

N 92 92 92 92 item_2_sum 相关系数-.178 .688** 1.000 .923**

Sig.(双侧).090 .000 . .000

N 92 92 92 92 sum 相关系数-.200 .905**.923** 1.000

Sig.(双侧).056 .000 .000 .

N 92 92 92 92 **. 在置信度(双测)为0.01 时,相关性是显著的。

表16 专业相关系数

专业item_1_sum item_2_sum sum Spearman 的rho 专业相关系数 1.000 .083 .089 .099

Sig.(双侧). .429 .400 .348

N 92 92 92 92 item_1_sum 相关系数.083 1.000 .688**.905**

Sig.(双侧).429 . .000 .000

N 92 92 92 92 item_2_sum 相关系数.089 .688** 1.000 .923**

Sig.(双侧).400 .000 . .000

N 92 92 92 92 sum 相关系数.099 .905**.923** 1.000

Sig.(双侧).348 .000 .000 .

N 92 92 92 92 **. 在置信度(双测)为0.01 时,相关性是显著的。

5.研究结果谈论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群体存在“较重”或“严重”的学习倦怠,其中,

主要表现为行为不当,情绪低落的程度最轻。结合到现实情境,不难发现,大学

生逃课等问题非常严重。

就倦怠产生的原因来说,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各种影响的程度从大到小

排列分别是:环境原因>自身原因>专业原因>情绪压力>学业压力。由此可见,环

境原因、自身原因和专业原因是大学生普遍感受到较为严重的倦怠原因。这也可

以说明大学生学习资源匮乏的现象是比较严重的,而大学生也并没有感受到很严

重的学业压力。

通过分析得到的各人口统计学变量在倦怠表现及其原因方面的差异:

(1)大学生学习倦怠的性别差异:

在倦怠的表现上,女生比男生在总体上更为倦怠,同时其成就感也明显低于男生。就其倦怠的原因来说,男、女在感受到的来自学业压力方面的倦怠原因存在差异,较低年级时女生感受到的学业压力大于男生,高年级时男生感受到的学业压力明显大于女生。

(2)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年级差异:

通过对学习倦怠表现的年级差异比较可以看出,三年级是学习倦怠产生明显变化的转折点。而从总体趋势上来说,一、二、三年级的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等维度以及倦怠的总体状况都在逐渐减轻,而到了四年级又开始回升。就其倦怠的原因而言,一年级大学生产生学习倦怠的原因主要来自于自身方面,而三年级感受到来自学业方面的压力明显减轻。

(3)大学生学习倦怠的专业差异

在倦怠的表现上,文理科学生并不存在明显的差异。而在倦怠的产生原因上,相对来说,文科生更多的感受到环境资源不足方面的影响,而理科生感受到更多来自学业压力方面的影响。

附录:

大学生学习倦怠程度及影响因素调查

亲爱的同学:

您好!这是一份关于大学生学习方面的调查,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当代大学生学习的基本情况。请花费一点宝贵时间,仔细阅读题目后按您的实际情况作答!问卷不需记名,答案也无对错,仅做研究使用,对您的回答我们也绝对保密!所以,您不需有任何顾虑,请放心作答!以下每题只选择一个答案,请不要多选或漏选。如果您对我们的研究有兴趣,请留下您的邮箱,我们在研究后会将结果反馈给您。邮箱:

感谢您对本次研究的支持,谢谢您的合作!

1.您的性别()①男②女

2.您的年级()①大学一年级②大学二年级③大学三年级④大学四年级

3.您所学习的专业属于()①文科②理工科③其他

下面总共有9项描述,请您根据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判断它们在您身上发生的频率。(学习倦怠的程度)

序列题目从不极少

一年

几次

偶尔

一月

几次

经常

每周

几次

每天

1 目前的学业和课程让我感觉很乏味,学

习提不起精神来。

2 我对自己的学习成绩越来越不关心。

3 早晨起床不得不去面对一天的学习时,

我感觉很累。

4 每天的上课、学习让我有快要崩溃的感

觉。

5 我经常逃课去做其它事情,如睡觉、上

网、打球、购物等。

6 我在面对学习问题时,常感到束手无策。

7 我经常逃课去做其它事情,如睡觉、上网、打

球、购物等。[单选题] [必答题]

8 我总是被动地去学习或完成作业。

9 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成绩总上不去,

对学习失去兴趣。

10 我觉得的我的学习毫无价值,在学校里

主要是父母的意愿。

注:从不——每天。对应分数为1-5

下面总共有20项描述,请您根据自己的实际感受进行判断,并选择合适的答案。

序号题目完全

不符

基本

不符

不确

基本

符合

完全

符合

1 目前的专业让我不喜欢,不想学

2 专业知识的掌握对我来说很困难

3 上专业课,我觉得很乏味,学习提不起精

神来。

4 老师的讲课方式单一,无趣,照本宣科

5 看专业课书籍时,我总是觉得时间过的很快

6 与高中时的学习环境不同,影响我的学习

7 学习的内容与今后的工作没有关系

8 我所学习的课程内容枯燥、乏味

9 老师在课堂上能和学生较好的互动

10 丰富的娱乐活动使我无心向学

11 我觉得学习是一件无聊的事

12 心情不好时我很难进入学习状态

13 成绩好坏影响我的学习热情

14 我的学习不会受到宿舍内部学习气氛的影响

15 谈恋爱影响我的学习

16 课下我经常翻阅与专业有关的书籍

17 我的专业就业前景不好

18 学校整体的学习气氛很浓厚

19 班级不安静时我无法学习

20 课程的安排不合理,如先后顺序,课时等

备注:

测评维度一共分为四个:

个人因素:3、11、12、13、15

专业因素:1、2、5、16、17

课程/教学因素:4、7、8、9、20

环境因素:6、10、14、18、19

其中反向计分题为:5、9、14、16、18

从完全不符合——完全符合,对应分数为1-5

中学生学习策略量表编制的研究

中学生学习策略量表编制的研究 周国韬1,张 林2 (1.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长春130024;2.吉林大学社会心理学系,长春130012) 摘 要:在自我调节学习理论、信息加工理论和国内外有关学习策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我国 中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编制了中学生学习策略量表,并进行了信度、效度检验。研究发现中学生运用学习策略有如下特点:①在使用学习策略方面存在着年级差异,有随年级增长递减的趋势;②女生在调控策略水平上显著高于男生,而男生在认知策略水平上略高于女生。 关键词:中学生;学习策略;量表;自我调节学习 中图分类号:G 4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842002)03-0048-04 1 前言 近年来,教育心理学的大量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都是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重要因素[1],特别是学习策略在自我调节学习(self -regulated learni ng )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者之间关于学习策略的概念界定一直有很大争议。一种观点认为:学习策略是学习者认知过程中所运用的编码、保持、检索和运用等信息加工的方法[2~3]。一种观点认为: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对认知策略的一系列选择、协调和运用技能的执行过程,主要涉及信息加工的调控部分[4]。进入九十年代,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倾向于认为:学习策略不仅包含认知方法,还包括学习者的调控行为[5~8]。 目前对于学习策略的测量,主要有以下几种:Wei ntei n (1989)编制的学习策略测验 (L A S S I )、Pi nt rich &DeGroot (1990)编制的学习策略量表[9~10]。国内尚未有适合我国学生 学习情况的学习策略量表。本文的目的是要从自我调节的角度出发,编制一套适合与我国中学生学习的学习策略量表,并对中学生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进行初步探讨。 2 量表测题的编制 2.1 关于学习策略的概念及构建量表的框架 在本研究中,我们从自我调节学习的角度出发,将学习策略定义为在学习过程中为达到学习目标而进行的各种具体行为操作。根据这一概念的界定,我们又到长春市几所中学实地调查,与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优秀中学生进行座谈。从中我们又进一步明确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哪些方面的学习方法和行为会影响他们的学业成绩。 通过分析以往的相关研究资料和实地调查、访谈的结果,我们初步确定了中学生学习策略量表主要由学习者的认知策略和认知调控策略两部分内容组成。即中学生学习策略量表(S S )有两个分量表:一个是认知策略分量表(S C ),主要从信息加工过程考察学生在学习中使用的认知方法。含有四个子量表:选择信息策略(S 1):指学生分辩学习内容的轻重主次的策 第22卷 总第83期心理学探新EXPLORA TION OF PSYCHOLO GY 2002年第3期

职业倦怠评估量表

职业倦怠评估量表 测评须知 本测验共15道题,完成时间大约3分钟。 题目: 1、工作让我感觉身心疲惫。 A 从来没有这种感觉 B 几乎没有这种感觉 C 很少出现这种感觉 D 有时出现 E 有点频繁的出现 F 比较频繁的出现 G 非常频繁的出现 2、一天的工作结束后,我会感觉筋疲力尽。 A 从来没有这种感觉 B 几乎没有这种感觉 C 很少出现这种感觉 D 有时出现 E 有点频繁的出现 F 比较频繁的出现 G 非常频繁的出现 3、想到要开始新的一天的工作,我就会有一种疲惫感。 A 从来没有这种感觉 B 几乎没有这种感觉 C 很少出现这种感觉 D 有时出现 E 有点频繁的出现 F 比较频繁的出现 G 非常频繁的出现 4、工作真的是一件非常累的事情。 A 从来没有这种感觉 B 几乎没有这种感觉 C 很少出现这种感觉 D 有时出现 E 有点频繁的出现 F 比较频繁的出现 G 非常频繁的出现 5、工作让我有快崩溃的感觉。 A 从来没有这种感觉 B 几乎没有这种感觉 C 很少出现这种感觉 D 有时出现 E 有点频繁的出现 F 比较频繁的出现 G 非常频繁的出现 6、自从开始干这份工作,我对工作越来越不感兴趣。 A 从来没有这种感觉 B 几乎没有这种感觉 C 很少出现这种感觉 D 有时出现 E 有点频繁的出现 F 比较频繁的出现 G 非常频繁的出现 7、我对工作不像以前那么热心了。 A 从来没有这种感觉 B 几乎没有这种感觉 C 很少出现这种感觉 D 有时出现 E 有点频繁的出现 F 比较频繁的出现 G 非常频繁的出现 8、我怀疑自己所做的工作的意义。 A 从来没有这种感觉 B 几乎没有这种感觉 C 很少出现这种感觉 D 有时出现 E 有点频繁的出现 F 比较频繁的出现 G 非常频繁的出现 9、我对自己所做的工作是否有贡献越来越不关心。 A 从来没有这种感觉 B 几乎没有这种感觉 C 很少出现这种感觉 D 有时出现 E 有点频繁的出现 F 比较频繁的出现 G 非常频繁的出现 10、我能有效地解决我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A 从来没有这种感觉 B 几乎没有这种感觉 C 很少出现这种感觉 D 有时出现 E 有点频繁的出现 F 比较频繁的出现 G 非常频繁的出现 11、我觉得我在为单位作贡献。

连榕之学习倦怠量表电子教案

连榕之学习倦怠量表

我们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研究采用连榕的《大学生学习倦怠调查量表》,该量表包括20个项目,分为情绪低落(8个题目)、行为不当(6个题目)和成就感低(6个题目)三个因子。该量表三个分量表与总量表之间的相关为0.914、0.799、0.704(ρ<0.001),总体的克隆巴赫α系数为0.865,各维度的α系数:情绪低落0.812,行为不当0.704,成就感低0.731,证明该量表结构效度良好,内部一致性信度较高。该量表采用5级评分制,其中反向题反向计分。被试得分越高,表明他的学习倦怠程度越高。 原版本 1.您的学校 2..您的性别()①男②女 3.您的年级()①大学一年级②大学二年级③大学三年级④大学四年级 4.您所学习的专业属于()①文科②理工科③术科(音乐、美术、体育等)④医科 5.您的家庭所在地()①农村②镇(非农业人口)、县城(或县级市)④县级以上城市 请根据以下每句话与您符合的程度,在相应的“□”内划“√”,每题只选择一个答案,请不要多选或漏选。 第一部分: 完全比较不比较完全 不符合不符合确定符合符合 1.我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计划,并能付诸实践………………□ □ □ □ □ 2.我觉得所学的知识毫无用处…………………………………□ □ □ □ □ 3.专业知识的掌握对我来说很容易……………………………□ □ □ □ □ 4.清早起来,想到要面对一天的学习,便感到很疲倦………□ □ □ □ □ 5.我很难对学习保持长久的热情………………………………□ □ □ □ □ 6.学习时,我能够冷静地处理自己情绪上的问题……………□ □ □ □ □ 7.一整天学习下来,我感到筋疲力尽…………………………□ □ □ □ □

《学生学习倦怠预防》学习笔记及参考答案

《学生学习倦怠预防》学习笔记及参考答案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教材 第一篇:学生学习倦怠的基础理论 学习倦怠的理论解析 学生学习倦怠的理论基础 认知负荷理论认知负荷理论是1988年由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认知心理学家,约翰斯宾德最早提出,他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为研究学生学习过程的认知资源处理,及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了理论指导。 认知负荷的分类,目前心理学界比较认可的,是将其分为内部认知负荷,外部认知负荷,和相关认知负荷三类。 认知负荷的测量,一间接的主观测量,直接的主观测量,三,间接的客观测量,是直接的客观测量。 认知抑制理论。认知抑制是阻止无关信息进入或保持在工作记忆中,且使无关信息在总体上不损害认知加工的一种主动抑制过程。 认知意志理论,主要有注意抑制理论,编码理论,提取抑制理论。 认知资源理论,4.情绪劳动理论,5.学业自我效能感理论。 第二节.学习倦怠的内涵与结构 学习倦怠定义:因学业压力和负荷过重,而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损耗或衰竭现象,学习倦怠也就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了疲劳,困倦,和现代现象,主要表现为学生的学习效能感降低,对学习活动的热情逐渐消失,对同学态度冷漠,出现各种行为问题,身心疲倦感增强。 学习倦怠的心理与行为方面的表现,一,学习倦怠,常见的心理行为积极表现,1.学习常常感到疲惫,上课萎靡不振,2.注意力涣散不集中,自我评价低,自信心不足,4人际关系较为敏感,易与别人发生冲突。 学习倦怠的结构,卷的是一种精神疲惫和情绪耗竭的状态,有情绪衰竭,玩世不恭,和成就感低落三部分构成。 第三节,认知平面的结构及其影响因素, 认知疲倦的含义,个体在对各种信息进行认知,加工时引起的疲劳,困倦等主观体验,系指获取知识,在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方面感到的劳累感与疲倦感,也可以说是,心理疲倦,在个体认知层面上的反映,它是情感意志情绪行为产生的基础。 认知疲倦的结构,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一,认知功能弱化,认知情绪消极,三,认知意志薄弱,四,认知行为退缩, 认知疲倦的影响因素,内在因素有,记忆水平,个性特征,认知加工策略;外在因素有,材料难度,材料数量,认知加工的连续时间,材料的呈现方式。 第四节、影响学习倦怠的因素及其作用 影响学习倦怠的外部因素,有,一,学习负荷大,二学校环境,三教师及教学,是引发学生学习倦怠的直接因素,四,班级氛围对学生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五,家庭环境,六,社会支持。 影响学习状态的内部自我因素,一人口因素,二学习自我效能感,三,归因方式,四自信心不足,五心理弹性,六学习动机,七自尊,八应对方式。 第二章、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 第一节学习倦怠对教育的影响,学习状态对教育的积极影响,表现在一,敲响教育警钟,二促进教育改革,学习倦怠对教育的消极影响,表现在四个方面,学习倦怠,干扰教育目标,降低教育质量,学习倦怠会削弱教育的社会声誉,三,学习将带会增加学校教育的内容和难度,是学习倦怠,可能诱发教师的工作倦怠,增加教育人力资源成本。 学业负担重,具体表现在,一作业多,二教材难,三考试多。 第二节,学习倦怠对教学的影响

大学生学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014202997.html, 大学生学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究 作者:郭金明 来源:《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2013年第08期 摘要:大学培养了无数的优秀学子,但是也充斥着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如学生学业倦怠 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学生活动、新兴网络平台等方面分析了学生学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预防学生学业倦怠的措施。 关键词:学业倦怠;大学生;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8-0071-02 一、学业倦怠的内涵及影响因素 这里所说的学业倦怠是指学生不能顺利应对压力时对学业产生的一种极端反应,是学生伴随于长期高水平的压力体验下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情感、态度。 (一)学生活动对学业倦怠的影响 大学乃研究高深学问之地,这在大学成立之初可能毋庸置疑,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的层次也发生了很多变化,大学的定位也不尽相同,有的大学侧重于学问的研究,有的大学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侧重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院校,则需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生活动来培养这些素质。活动的过多举办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 1.学生活动对学生的影响 大学是一个给不同个性学生创造不同表现机会的舞台,每年从入学开始,学校就会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有的学校会开展为期几个月的艺术节,这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占用了学生太多的课余时间,参加一个活动,需要提前准备,排练,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消耗了学生的精力,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某一些方面消耗过多的话,另一方面必然不能兼顾,我们自然而然的就会在课堂上看到一些学生学业倦怠的现象。例如,学生上课睡觉等等。 2.学生活动对教师的影响 有的学生为了参加活动,可能会选择旷课,现在大学有很多班集体进行的都是小班教学,作为一名教师,如果过多的学生缺课,教师的情绪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每个人都希望获得别人的认可,学生缺课,教师可能会理解为学生对自己所讲授课程的不认同,最终的结果导致的是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下降,而课堂本身是一个互动的空间,一旦教师的情绪受到影响,最终学生会受到影响,进而导致学业倦怠。

(完整word版)教师职业倦怠量表

教师工作状况调查问卷 尊敬的各位老师: 您好!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回答下列每一个问题,每个问题只有一个答案,问卷内容并不是针对个人的,不必记姓名,所以不要有任何顾虑。回答时请在“从未如此很少如此有时如此经常如此”的括号内划“√”就可以了。 答案无对错之分,请不要顾虑。谢谢!!! 学科类别:(1)哲学(2)经济学(3)法学(4)教育学(5)文学(6)理学 (7)历史学(8)工学(9)农学(10)医学(11)军事学(12)管理学 性别:年龄:职称:学历: 语种:教龄:月收入:婚姻状况:已婚/未婚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帮忙填写这份问卷,祝您生活愉快!

说明:MBI 包含3 个维度,即情绪衰竭(EE) 、去个性化(DP) 和自我成就感(PA) ,对应的题目序号分别为EE:1、2、3、6、8、13 、14 、16 、20 ;DP :5、10 、11 、15 、22 ;PA :4、7、9、12 、17 、18 、19 、21 ,一共22 题。根据本问卷采用的记分制度,一般认为如果教师的职业倦怠得分及因子的得分在2分以下,表明不存在职业倦怠的问题。如果得分在2分以上就表示存在轻度职业倦怠问题,得分在2.5分以上表示教师存在较为明显的职业倦怠问题。 以Cronbach α系数为指标,考察了构成MBI三个因素的各项目之间以及总量表所有项目之间的内部一致性系数,结果显示,情感耗竭α =0.91,人格解体α =0.78,人成就感降低α =0.78,总量表α =0.88,表明该量表具有较高的同质性信度。 关于MBI的效度,除已经给出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证明MBI较高的构想效度外,以项目分数与所属因素因子分的相关系数为指标,考察了各个项目的效度(区分度),结果(表2-9)显示,所有项目与所属因素的相关系数均在0.50以上(P=0.000)。颜色为红色的项目将被删除,最终题目数为17条

青少年学习倦怠量表

青少年学习倦怠量表(此表暂未找到无计分和常模) 一、简介 学习倦怠的概念是从工作倦怠引申而来,是一种发生于正常人身上的持续的、负性的、与学习相关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表现为:①精力耗损、情感耗竭。②对与学习有关的活动的热忱逐渐消失、对学业持负面态度。③个体在学业方面体会不到成就感或者没有效能感。多数研究者认为学习倦怠包括身心耗损、学业疏离和低成就感3个维度。研究发现学习倦怠与焦虑、抑郁等症状存在相关。 青少年学习倦怠量表由吴艳和戴晓阳于2007年编制,该量表以 Maslach工作倦怠问卷为基础,可对青少年的学习倦怠情况进行评估。评估内容涉及个体身心耗损、对学业的态度以及学习低成就感几方面的情况。 二、内容及实施方法 青少年学习倦怠量表是一个自评量表,包括身心耗损、学业疏离和低成就感3个维度,共16个条目。采用五点评分方法,即“非常符合”记5分,“有点符合”记4分,“不太确定”记3分,“不太符合”记2分,“很不符合”记1分。部分条目反向记分。 三、信效度 正式样本是从黑龙江、江西、湖南、广东四省的初中、高中各年级抽取3个重点班与3个非重点班,大学生为广东省的高校学生。其中初一408人,初二333入,初三282人,高一417人,高二378人,高二398人,大一83人,大三49人,大四125人,各年级男女比例相当。 项目分析:对16个问卷项目进行高低分组独立样本差异显著性t检验。统计检验结果表明,青少年学习倦怠问卷的16个项目均达到显著性水平(P<,表明这些项目具有较高的区分能力,各项目与总分之间的相关在~。 信度: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3个群体在学习倦怠的3个总分上及倦怠总分上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在~,对湖南涟源市某中学初一90人进行重测,重测间隔时间为1个月。重测信度系数在~。 结构效度: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对初中生进行结构分析。球形检验结果表明可以进行因素分析。用主成分分析法抽取因子,方差极大正交旋转法对初始因子进行转轴。结果显示特征根大于1的因素有3个,累计解释总体变异的%,各项目在相应因素上的负荷在0. 483~。将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方法从初中样本中得到的学习倦怠三因素结构在高中生和大学生样本中进行验证。通过竞争模型的比较,证明三因素模型在这些样本中是最理想的。问卷各因子之间的相关在~,而各因子与总分之间的相关在~。 用Schaufeli等修改的Maslach倦怠量表-学生版( MBI-SS)作效标,总倦怠相关为,各个维度的相关在~;学习倦怠各维度与SCL-90中躯体化、抑郁、焦虑之间的相关都达到了显著水平,说明青少年学习倦怠量表有较好的效标效度 四、计分方法与应用情况 身心耗竭分量表:包括2、5、8、12共4个项目。这些项目反映的是个体在学习后的感受。以及由于学习而导致的耗损、疲劳状况。 学业疏离分量表:包括3、6、9、10、13共5个项目。这些项目反映了个体对学习的一种负面的态度。 低成就感分量表;包括1、4、7、11、14、15、16共7个项目。这些项目反映了个体在学习方面比较低的个人成就感。 反向记分条目为1、4、7、14、15、16共6个项目。所有16个条目得分之和即为该量表的总分,反映了被测者学习倦怠的总体状况。由于该量表刚完成编制工作,实际应用效果尚有待后续研究的检验。

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研究

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研究  厦门大学史秋衡教授主持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点课 题:“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研究”(课题批准号:AIA100007)。课题组主要成员:陆根书、郭建鹏、王洪才、杨院、文静、汪雅霜、王芳、万华、卢丽君、邹小勤、张湘韵、陈秋燕、Gulzar Ali Shah、周蕾、矫怡程、王爱萍、史婧怡、康敏、邢菊红、陈波等。 一、内容与方法 本课题针对大学生学习情况的内涵和基本架构,采用实证调查的方法,自主开发设计了大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问卷,通过大规模的调查,收集全国大学生学习情况的数据,建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数据库。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我国大学生学习情况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探索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的关系等十多个重要专题并完成研究总报告,努力为提升大学生学习质量提供解决思路。 (一)研究内容 本研究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分析调查问卷的信效度。本研究使用项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信度分析等方法来对《我国大学生学习观调查问卷》、《我国大学生学习环境感知调查问卷》、《我国大学生学习动机调查问卷》、《我国大学生学习策略调查问卷》、《我国大学生学习方式调查问卷》、《我国大学生学习收获调查问卷》、《我国大学生学习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信效度分析。 第二,厘清我国大学生学习情况的现状。本研究通过自制的调查问卷来获取大学生学习情况的相关数据。通过使用相关的统计分析方法来展示我国大学生学习观、学习环境感知、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方式、学习收获和学习满意度的现状和基本特征。 第三,找出我国大学生学习情况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在对大学生学习情况的现状和基本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究学生个体、家庭背景和高校特征对大学生学习情况影响。 第四,研究了十几个重要专题,如大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具体对不同高校类型、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大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观、学习环境感知、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和学习方式)对学习结果(学习成绩、总体学习收获和总体学习满意度)的影响进行探讨,从而找出不同背景因素下大学生学习过程对学习结果影响内在机制。 第五,提出本研究的结论和建议。通过对大学生学习情况现状的描述,分析影响大学生学习情况的因素,并就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之间的关系等十几个重要专题进行探讨及撰写了研究总报告,试图为我国高等

大学生学习倦怠现状的调查研究Word版

大学生学习倦怠现状的调查研究 摘要:为调查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 采用连榕的《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 对200 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表明,结果显示: 大学生学习倦怠水平较高, 行为不当最为严重; 在性别上, 女生在成就感低上高于男生; 在年级上, 大二学生的总倦怠高于大四学生, 大二、大三学生的情绪低落高于大四学生; 在学科上, 理科学生的总倦怠、情绪低落、成就感低都高于文科学生; 引起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体四管其下, 共同努力, 其中个体起主要的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分析 倦怠(Burnout)一词是美国学者费登柏格Freudenberger1974年首次提出的。他认为,倦怠是工作本身对个人的能力、精力以及资源过度要求而导致工作者感到情绪枯竭、精疲力尽的现象。倦怠的研究也主要是针对工作压力中,特别是那些以“人”为工作对象的工作者,他们需要将情感投入到对方身上的一些职业(如护士、医生、教师、社会工作者、管理者等)。随着倦怠在工作领域中的进一步研究,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到了学生学习领域中存在的倦怠现象。学习倦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由学业压力、心理压力以及社会支持和应对资源缺乏引起的情绪、行为上的消极变化。它是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 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严重的影响。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活动之一, 学习心理的积极与否不仅关乎他们是否能有效的学习

, 而且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有重要的影响. 但是目前, 学习倦怠在大学生群体中越来越普遍, 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学业状况不良, 对学 习的价值感出现偏差, 对学习缺乏兴趣, 以消极态度、情感对待学习. 行为上则表现出远离学习的倾向, 如在课堂上昏昏欲睡, 讨厌作业, 不认真听讲, 违反课堂纪律, 时常迟到、早退、旷课、逃 学, 考试挂科, 对学习成绩反应麻木甚至上网成瘾等. 他们容易疲乏、无力、迷惑、不满意、沮丧、冷漠、焦虑、抑郁、低自尊, 这种消极的身心状态必然给他们的心理健康和正常的学习过程带来消极 的影响,进而影响他们的成功和成才。本研究旨在了解在校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程度、主要表现形式及产生的主要原因, 为学校相关部门完善教学及管理, 加强学风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一、方法 1.被试 研究采用分层随机取样的方式, 总共抽取200名在校大学生作为 研究被试, 收回有效问卷194份,有效率97%。其中男生93人, 女生101人;大一49人, 大二47人, 大三64人, 大四34人; 文科62人, 理科46人,工科55人,艺、体31人。 2.测试工具 采用连榕等编制的《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该量表分为三个维度: 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 共20道测题. 因子Ⅰ(情绪低落)反映大学生由于不能很好地处理学习中的问题与要求, 表现出倦怠、沮丧、缺乏兴趣等情绪特征

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研究

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 因素及应对策略研究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研究 周琴 1.文献综述 1.1概念的界定 “倦怠”这个词,最早在美国作家Greene(1961)的小说中出现,它的词源为burnout”,其含义一般是指失败、精疲力竭或因过度消耗精力、资源而变得枯竭[1]。随后,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弗洛登伯格(Fredenbeger)在1974年首次提出“职业倦怠”,用来描述个体由于长期工作使得自身的压力得不到缓解和释放而产生的生理和心理上的疲惫不堪,从而使得他们工作能力下降,工作满意度过低,无工作成就感等现象。而Maslach则认为“职业倦怠”是个体因为不能很好的缓解自己在工作上遭受到的各种延续不断的压力,而产生的一种长期性反应。并且,他把职业倦怠定义为“一种情感衰竭、去个性化以及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现象,”它经常出现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工作人员身上。这种定义标准被使用的最多,以后很多学者对倦怠的界定都是基于这个定义演化而来。虽然Pines早期在关注教师倦怠问题的同时,就提出了学生的学习倦怠问题,但国外还是很少有关于学习倦怠的实证研究的。直到80年代,国外有学者对学生的“学习倦怠”现象进行研究,如,Fines&Kafry(1980)以大学生和助人专业工作者为对象的比较研究中,发现大学生在学校求学期间的学习倦怠程度高于助人专业工作者在工作期间的工作倦怠程度[2]。但是国外关于学习倦怠的这类研究并不多,而且,他们对学习倦怠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引用“倦怠”的概念而来,Pines(1980)和Meier(1985)认为学习倦怠是指学生因为长期的学业压力或负荷而产生精力耗损,对自己所学课程及学校的各种活动的热忱逐渐消失、对同学的态度逐渐变得冷漠和疏远、以及所取得的成绩不如自己预期的那么好而对自己的课程持负面态度的一种现象。我国对学习倦怠的研究相对多一点,主要有: 台湾学者把学习倦怠定义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为课业压力、课业负荷、或其他个人心理层次上的因素,以至于有情绪耗竭、乏人性化、及个人成就感低落的现象[1],这个定义与职业倦怠的定义很相似。 杨丽娴将学习倦怠定义为:学生由于学习上的压力太大或对学习缺乏兴趣而产生的对学习感到厌倦的消极心理和行为,进而产生一系列逃避学习的行为。 祝靖媛认为学习倦怠是个体在学校环境中,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下而出现的一种身心资源消耗过度、精力衰竭的状态以及随后可能产生的与学习有关的逃避行为。 李永鑫认为学习倦怠是学生由于长期遭受学业压力或对学习缺乏兴趣而产生的一种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及个人成就感降低的行为或状态,这种症状表现被称为学习倦怠。 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外对学习倦怠的理解,都认为学习倦怠是学生在学校因为长期遭受到学业压力而没有得到缓解或释放,或者是对学习失去兴趣,而产生的身心疲惫的状态,进而产生一系列逃避学习的行为的消极心理和行为。 1.2大学生学习倦怠的表现 现有很多研究显示学习倦怠的现象在大学校园里已比较严重,从李永鑫、谭亚梅的《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初步研究》[3]的调查研究中可以发现,从总体上来看,大学生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倦怠现象;男生和理科、工科的高度倦怠的检出率都一致高于女生和医科、文科,这与张传月、黄宗海、莫华善[4]的《高师学生学习倦怠现状的调查研究》中的结果是一致的。

Oxford学习策略量表

英语语言学习策略量表SILL 分量表--记忆策略 1.我会思考在英语中学到的新知识与我已有的知识间的联系。 1 – 2 – 3 – 4 – 5 2.为了记忆生词,我尽量使用生词造句。 1 – 2 – 3 – 4 – 5 3.我尽量将单词的音、形、义结合起来记忆单词。 1 – 2 – 3 – 4 – 5 4.为了记住单词,我经常想想在什么情景下这个单词有可能用到。 1 – 2 – 3 – 4 – 5 5.我用英语的节奏来记生词。 1 – 2 – 3 – 4 – 5 6.我将生词写在卡片上以便更好的记忆单词。 1 – 2 – 3 – 4 – 5 7.我借助肢体语言记忆生词。 1 – 2 – 3 – 4 – 5 8.我经常复习英语课文。 1 – 2 – 3 – 4 – 5 9.我通过记忆单词在书页、广告牌或路标上的位置来记忆生词。 1 – 2 – 3 – 4 – 5 分量表—认知策略 10.我通过重复读写来记忆单词。 1 – 2 – 3 – 4 – 5 11.我尝试像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一样说英语。 1 – 2 – 3 – 4 – 5 12.我经常练习英语的发音。 1 – 2 – 3 – 4 – 5 13.我通过多种方式来运用已经掌握的英语单词。 1 – 2 – 3 – 4 – 5 14.我尝试用英语交谈。 1 – 2 – 3 – 4 – 5 15.我经常看一些英语电视节目或电影。 1 – 2 – 3 – 4 – 5 16.用英语阅读对我来说是一种享受。 1 – 2 – 3 – 4 – 5 17.我用英语记笔记、写便条、信件或报告等。 1 – 2 – 3 – 4 – 5 18.我通常先快速地浏览一下英语短文,然后再从头仔细地阅读。 1 – 2 – 3 – 4 – 5 19.遇到新词时,我通常回想一下它与汉语中哪些单词相对应。 1 – 2 – 3 – 4 – 5 20.我注意总结英语句型。 1 – 2 – 3 – 4 – 5 21.如果知道单词各部分的含义,我就能知道整个单词的意思。 1 – 2 – 3 – 4 – 5 22.我尽量不字对字地直译。 1 – 2 – 3 – 4 – 5 23.对于听到或读到的英语内容,我要作一下总结。 1 – 2 – 3 – 4 – 5 分量表—补偿策略 24.对于不太熟悉的单词我就猜它的意思。 1 – 2 – 3 – 4 – 5 25.在用英语交谈想不起某些单词时,我就借助手势来表达。 1 – 2 – 3 – 4 – 5 26.当不知道应该用哪个单词时,我就用知道的单词造词。 1 – 2 – 3 – 4 – 5 27.在阅读英语文章时,我不会去查每个生词的意思。 1 – 2 – 3 – 4 – 5 28.我尽量预测讲话者将要说什么。 1 – 2 – 3 – 4 – 5 29.如果想不起用准确的单词来表达,我就用意义最相近的单词或 短语来代替。 1 – 2 – 3 – 4 – 5

护士职业倦怠量表--实用.docx

护士职业倦怠量表 1=完全不同意 2=不同意 3 比较同意 4=完全同意 请在题项后面合适的序号上打钩。 1.我认为我难以同时完成这么多的工作。12 3 4 2.由于人手不足,我感到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 1 234 3.病人很孤单,没有亲属前来探望,我心里很难受。123 4 4.看到前来探望病人的亲属时,我也很受影响。 1 234 5.上级对我工作的指导不明确。 1 2 34 6.由于病人病情严重,我的工作量太大了。 1 2 34 7.我的工作任务不明确。 1 2 3 4 8.上级的命令缺乏系统化。 1 2 3 4 9.看到我护理的病人死亡,我很受打击。12 3 4 10.医生不协助我们,担心有碍他们的主导地位。1 2 3 4 11.医生和我说话的口气过于权威。1234 12.我要照顾的病人太多了。 1 2 3 4 13.医生犯了错误却让我们去承担。1234 14.年轻病人的死亡让我很受打击。1234 15.病人及其家属不管发生什么事都来责备我们。1 2 3 4 16.我想我对病人正在慢慢变得冷漠。 1 2 3 4 17.当病人情况没有改善,我往往快速护理完病人后就避免和他们接触。 1 2 3 4 18.工作中,我经常心力交瘁。 1 23 4 19.我尽量避免与病人家属接触,不愿意与他们有亲密的交流。 1 2 3 4 20.我对工作己感到精疲力竭。 1 23 4 21.医院里每天工作对我来说都是负担。1234 22.我感到工作没有意义。 1 2 34 23.我感到我的自尊己经降到很低。1234 24.我觉得自己没有价值。 1 2 34 25.我很满意自己的日常工作,并想为之贡献毕生的精力。 1 2 3 4 26.我认为我的工作对社会很有价值,竭尽全力对我很重要。 1 2 3 4 27.我通常认为现在的努力能改变未来的情况。 1 2 3 4 28.虽然我竭尽全力,但是没有任何收获。 1 2 3 4 29.可能的话,我会选择一个全新的工作。 1 2 3 4 30.我没有尽力工作,,为无论我是否尽力,结果都是一样的。 1 2 3 4 31.可能的话,我想在日常工作中有新的尝试。 1 2 3 4 32.护理工作中的创新思维吸引我。1234 33.大部分时候都不值得我全力以赴,因为无论我怎么做,事情都不会有更好的结果。 1 2 3 4 34 虽然我工作优秀,但是不能实现目标。 1 2 3 4 35.我喜欢在工作中寻求新的挑战。 1 2 34 36.发生问题时,我会保持镇定,努力去改善现状。 1 2 3 4 37.出了问题,我只对责任人表示愤怒。 1 2 3 4 38.在困难面前,有时我会作出错误的决定。1234 39.遇到困难时,我会找人倾诉,寻求帮助。1234 40.我往往把困难放在一边,而去关注事情的发展方向。1 2 3 4

中学生学习倦怠量表

中学生学习倦怠量表 测评须知 本测验共21道题,完成时间大约5分钟。 题目(共21题): 1、课本从发下来后,我很少翻它。 A.完全不符合 B. 比较不符合 C. 不确定 D. 比较符合 E. 完全符合 2、我的学习问题很多,但我已经越来越无所谓了 A.完全不符合 B. 比较不符合 C. 不确定 D. 比较符合 E. 完全符合 3、每次考试我总有一种应付一下就算了的感觉。 A.完全不符合 B. 比较不符合 C. 不确定 D. 比较符合 E. 完全符合 4、作业做不完,我己经无所谓了。 A.完全不符合 B. 比较不符合 C. 不确定 D. 比较符合 E. 完全符合 5、我在学习上很懒散。 A.完全不符合 B. 比较不符合 C. 不确定 D. 比较符合 E. 完全符合 6、对于作业,即使我努力思考还是不会做的。 A.完全不符合 B. 比较不符合 C. 不确定 D. 比较符合 E. 完全符合 7、我已经习惯了考试成绩差。 A.完全不符合 B. 比较不符合 C. 不确定 D. 比较符合 E. 完全符合 8、我上课老是打磕睡。 A.完全不符合 B. 比较不符合 C. 不确定 D. 比较符合 E. 完全符合 9、当我读书时就忘记了一切烦恼。 A.完全不符合 B. 比较不符合 C. 不确定 D. 比较符合 E. 完全符合 10、我觉得学习能使我的潜能得到发挥。 A.完全不符合 B. 比较不符合 C. 不确定 D. 比较符合 E. 完全符合 11、读书能够使我获得他人的尊敬。 A.完全不符合 B. 比较不符合 C. 不确定 D. 比较符合

E. 完全符合 12、我想到今天学习了很多知识,就感到心情愉悦。 A.完全不符合 B. 比较不符合 C. 不确定 D. 比较符合 E. 完全符合 13、学习让我精神振奋。 A.完全不符合 B. 比较不符合 C. 不确定 D. 比较符合 E. 完全符合 14、我对老师的话感到不信任。 A.完全不符合 B. 比较不符合 C. 不确定 D. 比较符合 E. 完全符合 15、老师对我有某种成见,总是看我不顺眼。 A.完全不符合 B. 比较不符合 C. 不确定 D. 比较符合 E. 完全符合 16、我觉得老师把分数看得比人重要。 A.完全不符合 B. 比较不符合 C. 不确定 D. 比较符合 E. 完全符合 17、我看到老师总是躲得远远的。 A.完全不符合 B. 比较不符合 C. 不确定 D. 比较符合 E. 完全符合 18、我的睡眠越来越差。 A.完全不符合 B. 比较不符合 C. 不确定 D. 比较符合 E. 完全符合 19、这段时间总觉得这不舒服,那不舒服。 A.完全不符合 B. 比较不符合 C. 不确定 D. 比较符合 E. 完全符合 20、我的身体不如从前那么好了。 A.完全不符合 B. 比较不符合 C. 不确定 D. 比较符合 E. 完全符合 21、学习让我感到腰酸背痛。 A.完全不符合 B. 比较不符合 C. 不确定 D. 比较符合 E. 完全符合

大学生学习倦怠现状的调查报告

征服学习中的隐性“杀手” ——大学生学习倦怠的调查报告 一、引言 我国高校一直给人们一种“严进宽出”的印象,但自1999年高校实行扩招以来,高等教育招生数和在校生规模持续增加,有效改善了“严进”的局面。高校扩招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受教育机会,毕竟,上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目前仍是学生们的梦想,在家长眼中,也是子女未来获得更好发展的唯一途径。然而,真正进入大学,大学生却没有有效地利用学校资源,对学习没有兴趣,不能积极主动的学习。厌学现象已是甚嚣尘上,不仅对学生产生了很不利的影响,严重影响高校的教育质量,也制约着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因此,这个问题已经引起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学习倦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学业压力、心理压力以及社会支持和应对资源缺乏引起的情绪、行为上的消极变化。它是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严重的影响。因而我们小组设计了《关于大学生学习倦怠现状的调查》,旨在了解黄石市两所高校在校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程度、主要表现形式及产生的主要原因,为学校相关部门完善教学及管理,加强学风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二、方法与过程 1、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以黄石市两所高校(即湖北师范学院和黄石了理工学院)在校大学生为调查范围。 2、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以及访谈法。其中以问卷调查法为主,结合定性和定量的方法进行综合的分析。 (1)文献法:搜集国内外关于大学生的学习倦怠的相关研究资料,作为本次调查研究的基础。 (2)问卷调查法:本研究采用的工具为自编的调查问卷。问卷包括以下两

个部分:个人基本信息(性别、年级、家庭居住地)、选择题(分别从大学生厌学的表现和原因)两个大维度调查,共18个题目。 (3)访谈法:问卷调查过程中,我们辅以访谈法,与部分同学进行了深入的访谈,以发现问卷中所体现不出的深层次因素。 3、研究过程: 我们调查队先分为三个小组,分别在湖北师范学院黄石理工学院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发放问卷52份,调查完毕当场回收52份,回收率为100%,剔除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为51份,有效率为98%。其中,被调查女性占76.5%,男性占23.5%。 4 、数据分析。 调查采访数据由小组成员输入SPSS11.5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分析,尽量保证数据分析的客观性和精确性,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和科学性。 三、结果与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分析了解了黄石市两所高校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 (一)学习倦怠情绪明显 调查发现,在学习过程中经常或一直感到厌倦、沮丧和疲劳的占47%;很少或没有出现过此类情绪的占53%。 (二)学习不够刻苦,不能充分利用时间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仅有27.5%的学生不会经常旷课、迟到或找借口请假;上课时间认真听讲的仅占56.9%,而其他的43.1%是在学习其它学科知识、发呆睡觉或进行其它一些娱乐活动;能够认真完成平时老师布置的作业的49%,而认为无所谓或应付一下就行的占51%;能在课外时间主动学习的仅占49%,而51%的学生不能再课外时间主动学习。 根据上面数据可知,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出现过对学习感到懈怠的时候,通过本次调查分析,可以推测出以下几个方面是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因素:(一)大学生自身缺乏一定的学习动力,目标不明确,并且学习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学习策略量表

学习策略量表 最近很多小伙伴问基金如何止盈。在行情好的时候止盈,虽然可以落袋为安,但如果后期继续上涨,赚少了又不甘心,要是不止盈,行情来个急转弯,收益过山车就更闹心了。今天咱们就聊聊止盈的策略方法。 一、目标止盈法 设定期望收益率,达到目标后,止盈全部卖出,落袋为安。 根据市场经验,止盈目标至少是市场无风险利率的5倍,目前近1年市场无风险利率在3%左右,因此对应的止盈目标至少设在15%,之后每年目标收益率递增15%,比如第一年至第二年未达到15%的止盈目标,则第二年至第三年设定成30%止盈。当达到目标止盈目标时,就在当月全部赎回定投中的所有基金份额。 策略优点:目标收益率法简单、易于执行。只要收益率满意,赎回赚钱了就是赢家,长期看只有赚多赚少的区别,亏钱的可能性较低。 策略缺点:设定目标收益率过低(如5%-10%),有可能会频繁赎回,错过牛市赚不了什么钱。如果市场处于牛市上升中,止盈过早将无法“吃”到全部的上涨行情,踏空就只能干瞪眼了。设定目标收益率过高(如40%),后续市场没

有较大的行情,可能将一直无法触发止盈线,错过止盈时机,甚至会在回撤后亏损,做一波‘表面收益过山车’。 二、分批止盈法 每次盈利达到一定比例(一般设置为10%),则卖出10%的利润部分,从而保持本金不变,边涨边卖,持续盈利。 策略优点:适合单边上升行情,谁都无法预料什么时候才是顶部,那能做的就是分批止盈。如果能持续上涨50%甚至100%,一点一点收回利润,这样既能保证收益,后续还能继续获取超额收益,也不会担心错过行情。 策略缺点:由于账户始终保留本金,需要承担一定高位崩盘的投资风险。 三、估值止盈法 根据估值水平来设置止盈点是一个比较合理常用的方式,尤其是针对指数型基金,低估定投,正常估值停止定投继续持有,高估卖出。 当市盈率处于一定高位时,也是市场阶段行情即将见顶之时,若在此时卖出落袋为安,定投产生的相对收益比较高。奢求在估值最高点卖出也不大现实,可通过观察PE百分位情况,选择在不同位置时点分批卖出,例如以历史中位数37.7为基本买卖分界岭。 策略优点:规则清晰,操作有原理参照,可争取比较高的收益。追踪成长价值高、估值低的指数,比始终定投单一指数能获得更好的超额收益,且根据估值表能判断大盘风向,如市场全是高估值指数,说明此时泡沫严重,不宜入场。

职业倦怠检测量表

你职业倦怠吗 ——教师职业倦怠检测量表 1.对工作感觉到有挫折感( 1 ) 2.觉得自己不被理解( 2 ) 3.我的工作让我身心疲惫( 1 ) 4.我觉得我过度努力工作( 2 ) 5.面对工作时,有力不从心的感觉( 1 ) 6.工作时感到心灰意冷( 1 ) 7.觉得自己推行工作的方式不恰当( 4 ) 8.想暂时休息一阵子或另调其他职务( 2 ) 9.认为自己只要努力就能得到好的结果( 5 ) 10.我能肯定这份工作的价值( 5 ) 11.认为这是一份相当有意义的工作( 5 ) 12.我可以从工作中获得心理的满足( 5 ) 13.我有自己的工作目标和理想( 5 ) 14.我在工作时精力充沛( 5) 15.我乐于学习工作上的新知( 5 ) 16.我能冷静地处理情绪上的问题( 5 ) 17.从事这份工作后,我觉得对人变得更冷淡了( 1) 18.对某些同事发生的事情我并不关心( 2 ) 19.同事将他们的遭遇的问题归咎于我( 1 ) 20.我担心这份工作会使我逐渐失去耐性( 5) 21.面对众人时,我压力很大( 2) 22.常盼望有假期,可以不上班( 2 )

计分方法: 这个测试包括了职业倦怠的三个方面:情绪衰竭(1-8)、低个人成就(9-16)、人格解体(17-22)。其中,9-16题为反向题,需要反向计分,即选5时计1分,选4时计2分,选3时计3分,选2时计4分,选1时计5分。其余题目正常计分。 将所有题目得分相加除以22得到平均分,即代表自己职业倦怠问题的严重程度。1分代表没有职业倦怠,5分代表职业倦怠问题很严重。得分越高表明职业倦怠的程度越重。 说明: 前八题,按a、b、c、d、e五档分值依次为1、2、3、4、5,分数总和除以8是最后得分。 中间八题,按a、b、c、d、e五档分值依次为5、4、3、2、1,分数总和除以8是最后得分。 后六题,按a、b、c、d、e五档分值依次为1、2、3、4、5,分数总和除以6是最后得分。 按照情绪衰竭、低成就感、人格解体三项得分,其中一项得分2.5即视为中度职业倦怠。

大学生学习倦怠调查量表

大学生学习倦怠调查量表

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调查 请您认真阅读问卷中的每一道题目,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感受作答。如果您对某些题目所说的内容不了解,您可以不回答。所有问题的回答都是一种主观判断,没有“对”与“错”,“是”与“非”之分。本次调查是以匿名的形式进行的,您的回答将处于完全保密状态。 为了保证本次研究调查结果的准确性,请您如实地填写所有的问题。您的回答对于我们得出正确的结论很重要,希望能得到您的配合和支持,谢谢! 个人信息部分 性别年级所在学院(系)所学专业所在班级人数 问卷部分 一、下面总共有16项描述,请您根据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判断它们在您身 上发生的频率。如果您从来没有这种想法或体会,请选择0;如果您曾经有这种想法或体会,请选择合适的数字。 0123456 从不 极少 一年几 偶尔 一月1 经 常 频繁 每星 非常频 繁 每 天

次或更 少次或更 少 一 月 几 次 期1 次 每星期 几次 0123456 1目前的学业和课程让我感觉很乏味,学习提不起精神 来。 2一整天学习下来,我感觉精疲力竭。 3早晨起床不得不去面对一天的学习时,我感觉很累。4学习和就业的压力很大,我感到力不从心。 5每天的上课、学习让我有快要崩溃的感觉。 6自从进了这个专业,我对学习越来越不感兴趣。 7和最初进校时的兴奋相比,我现在不那么喜欢目前的 学习了 8我对自己的学习成绩越来

越不关心。 9我总是被动地去学习或完成作业。 10我很少计划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 11我经常逃课去做其它事情,如睡觉、上网、打球、购物 等。 12网络游戏或聊天对我的吸引力如此之大以至于我无 心向学。 13我的作业都是靠抄袭完成的。 14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成绩总上不去,对学习失去兴 趣 15学习得不到老师的关心和帮助,感到学习很无奈。16学习节奏太快,总是跟不上进度,学习也没了热情。17我天生就不是学习的料。18我在面对学习问题时,常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