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所二次接线施工工艺

变电所二次接线施工工艺
变电所二次接线施工工艺

变电所二次接线施工工艺

本指导适用于新建铁路牵引变电所及分区所的二次接线施工,改造所施工可参照执行。

施工流程:开工——施工准备——敷设电缆——电缆头制作——电缆牌标示及固定——芯线整理及校线——接线——自检

1.施工准备

1.1 技术准备

1)认真进行施工图会检,由工程技术负责人在施工前进行技术交底;

2)技术人员应该核对电缆清册以及屏、柜、端子箱接线图纸的正确性及一致性,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设计单位做出修改;修改要有正式的设计变更文件;

3)施工人员应熟悉二次接线图、原理图和二次接线有关标准;

4)根据电缆清册统计二次设备的电缆根数,并根据电缆根数、电缆型号、设备接线空间的大小等因数进行二次接线工艺的策划;

5)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编写施工方案,对质量薄弱环节、安全因素等进行分析并编制预控措施。

1.2 材料准备

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准备热缩管(φ16、φ25、φ40)、扎带、线号管(φ4、φ5)、电缆牌、自粘带、焊锡丝、焊锡膏等二次接线所需的消耗性材料。1.3 施工工器具准备

打号机、打牌机各一台,

万用表一只,无线对讲机2对,

35W电烙铁、热风机各2把,电缆钳1把,

二次接线工具8套(每套包括:剥线钳、斜口钳、尖嘴钳、2mm平口螺丝刀、

3mm平口螺丝刀、十字螺丝刀、美工刀、200mm活扳手、电工包等),

校线仪1套、或用1#干电池和电筒灯泡自制的简易校线装置2套,

线号笔20只、白纱带10卷、50米皮尺一盘。

1.4 施工人员准备

人员包括技术、质量、安全及施工人员,施工人员8个。

2.电缆敷设

2.1 施工前应对电缆进行仔细检查,规格、型号等都要与电缆清册相符,外观无损坏

现象。

2.2 用白纱带写下电缆编号、型号、起点终点位置,分别绑在电缆的两端。

2.3 敷设电缆时应排列整齐,不得交叉,电缆转弯和分支处有序叠放,走向整齐清楚。电缆敷设的弯曲半径一般要大于10倍电缆直径。电缆两端进入设备后应预留足够的

长度。

2.4 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不应排在同一层支架上;各类电缆在支架上应分层排列,由

上而下分别为:高压电力电缆、低压电力电缆和照明电缆、控制电缆。控制电缆在每

层支架上的排列不宜超过1层,在桥架上的排列不宜超过2层。

2.5 控制电缆不应有中间接头,当敷设长度超过制造长度时或必须延长已敷设竣工的

电缆时可有接头,但必须连接牢固并不受到机械拉力,做好绝缘和防潮措施。

2.6 所有电缆敷设完毕后,应全面核对电缆的编号、型号,进入设备的长度和根数,

以防敷错或遗漏。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电缆的紧固。电缆在支架或桥架上排列整齐,绑扎牢固。

2.7 应根据所穿的控制电缆外径、根数选取电缆保护管内径,管口应做光滑处理。保

护管沿电杆、构架、建筑物引上,宜地下0.2米地上2米。保护管口封堵严密。

3.电缆头制作

3.1 在剥除电缆外层保护套时,应留有1厘米长的屏蔽层与接地线进行连接。既有铜

编织屏蔽层又有钢铠的电缆,宜将铜编织屏蔽层接地;只有钢铠的电缆将钢带接地。3.2 电缆头屏蔽(钢带)接地线应使用截面不小于2.5mm2多股铜质软线,接地线应

紧密缠绕在屏蔽层上,并用锡焊接。

3.3 电缆头制作时缠绕的自粘带要求缠绕密实、牢固。

3.4 电缆头制作时应采用统一颜色、长度的热缩管,热缩管的直径应与电缆外径相适应。电缆外径小于1厘米的宜用φ16热缩管,电缆外径小于2厘米的宜用φ25热缩管,电缆外径小于3.4厘米的宜用φ40热缩管。

3.5 电缆头布置

电缆头单层布置时,排列高度要求一致;电缆头多层布置时,排列高度可以一致,或

者从里往外逐渐降低;电缆头束状布置时,排列高度可以一致,或者从中往外逐渐降低。同时,尽可能使每类设备的电缆头的排列高度、制作样式统一

3.5 电缆的屏蔽层(钢带)应一点接地,低压电力电缆的接地点选在电源侧;综自屏

与端子箱、机构箱之间的控制电缆,接地点选在综自屏;端子箱与机构箱之间的控制

电缆,接地点选在端子箱。

3.6 电缆接地线接至接地铜排时,可多根接地线编织在一起,但不宜超过9根,要

确保线鼻压接质量,并对线鼻根部进行热缩处理,以确保工艺。

4.电缆牌标示及固定

4.1 在电缆头制作后,按照电缆的接线顺序可靠固定电缆,然后挂设电缆牌。

4.2 电缆牌采用专用的打牌机进行打印,电缆牌尺寸为:30×60,依次标示:电缆编号、电缆型号、起点、终点。字体5号、宋体。

4.3 电缆牌挂在电缆“起点”位置。将电缆牌与标示内容相同的白纱带一一对换。4.4 电缆牌可以采取前后交叠或并排、上下高低错位等方式进行挂设,保证电缆牌

挂设整齐、牢固,高低一致。

4.5 电缆牌的绑扎可以采用扎带、棉线、尼龙线、细PV铜芯线等材料,且全站统一。4.6 电缆牌绑扎后,绑扎线的长度以10厘米为宜,且全站统一。

5.芯线整理及校线

5.1 将每根电缆的芯线单独分开,拉直。

5.2 根据端子接线图将电缆每根芯线两端对应的线号一一列出,用专用打线机打印

线号管,线号管的规格应和芯线的规格配套。线号管的长度、字体大小要一致,内容

包括回路编号和端子号。

5.3 将一根芯线接地找出公共线,用公共线将其他芯线一一校核出来,按顺序套上

对应的线号管,注意不要将电缆两端的线号管套反。校线时接触一定要良好,芯线不

能有氧化层。

5.4 套好线号管后,将芯线对折,防止线号管滑落。

6.接线

6.1 将电缆芯线绑扎,绑扎间距应均匀,扎线头应朝内。

6.2 在分线束引出位置和线束的转弯处应有绑扎措施。

6.3 经绑扎后的线束及分线束应做到横平竖直,走向合理,整齐美观。

6.3 电缆的芯线接入端子排宜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

6.4 在端子排对应位置的同一高度将芯线引出;或将部分芯线整体引出(分线束),在引致接线位置后再分别将芯线单独引出。

6.5 引出芯线时,将芯线向端子排侧折弯90°,以保证芯线的水平。对于在线槽外

固定接线的芯线,在靠近端子排附近宜向外折成“S”弯,在端子排接入位置剪断芯线、接入端子;对于在线槽内固定接线的芯线,一般可直接水平接入端子;在线槽和

端子之间距离较大、不在同一平面时宜折成“S”弯;“S”弯要求弧度自然、大小一致。

6.6 芯线不必在线束里做预留。不要将芯线绕着线束转一圈后再接端子。

6.7 用剥线钳剥除芯线护套,长度和接入端子排所需的长度一致,不应过长或过短;剥线钳的规格要和芯线截面一致,不得损伤芯线;芯线护套切口应平整。

6.8 线号管应套在靠近端子的位置,注意编号字体向上。

6.9 对于螺栓式端子,需将剥除护套的芯线弯圈,弯圈的方向为顺时针,弯圈的大

小和螺栓的大小相符,如果一个端子要接两根芯线则线间须加垫平垫圈。

6.10 对于插入式接线端子,可直接将剥除护套后的芯线插入端子,并紧固螺栓。针

对现在通常使用的大多数插入式端子,一般而言,剥线长度1厘米较合适。

6.11 对于多股芯线,应采用线鼻子进行压接后接入端子;线鼻子应与芯线及螺栓规

格一致,不宜剪除芯线的铜丝。

6.12 每个接线端子不得超过两根接线,且不同截面芯线不得接在同一个接线端子上。6.13 每根芯线接线后,应该立即判断接线是否牢固。

6.14 电缆的备用芯线应满足最远距离接线,高度统一,线芯不外露。

6.15 流互二次回路应在综自屏一点接地,压互二次回路必须有可靠接地。

6.15 收工时,工完料尽场地清。将室外端子箱、机构箱的门关上,防止受潮。

电缆线路安装施工工艺方法

电缆线路安装施工工艺方法 1、安装程序 熟悉图纸→定位放线→电缆支架、桥架安装、保护管敷设→支架接地→质量检查→电缆敷设→绝缘测试→电缆头制安→质量检查 2、外观检查 2.1产品技术文件应齐全; 2.2电缆型号、规格符合要求;电缆外观不应受损伤; 2.3电缆封端应严密; 2.4电缆绝缘良好。 3、电缆桥架、托架安装 3.1电缆托架和桥架应采用规范厚度的镀锌钢材,弯头连接件等采用厂制品; 3.2桥架安装应横平、竖直,无扭曲变形,内壁应光滑无毛刺,线槽连接应连续不断,每节线槽固定点不少于2个;在转角和分支处和端部均应有固定点。 3.3在桥架切割后,切割处应平整处理,并在2h内冷镀锌一层; 3.4桥架经过建筑物变形缝时,应采取补偿措施,线槽、桥架本身应断开,槽内连接板连接;保护地线、电缆等均应有补偿余量; 3.5桥架内敷设接地线,保证全长良好的电气通路; 3.6连接螺栓螺母向外。 3.7电缆桥架的托臂间距,水平方向不宜小于1500mm,垂直方向不宜小于1000mm。 4、电缆保护管加工敷设 4.1电缆管采用热浸镀锌钢管,管口和内壁光滑,端口需做成倒喇叭口; 4.2穿线管弯曲半径不小于管外径的10倍,且不小于所穿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4.3穿线管、较长时采用过渡接线盒便于抽线; 4.4钢管暗敷设,两端口要密封紧密,防止进杂物; 4.5暗配管采用套管连接时,套管长度不小于管外径的2.2倍; 4.6钢管丝接时,管箍两端必须焊接地跨接线,明装钢管,跨接线采用专用接地线卡子; 4.7穿线后钢管、管口必须密封,防止水流进入。 5、电缆敷设

5.1电缆安装采用滚筒及支撑架; 5.2电缆敷设前,必须进行绝缘试验; 5.3电缆应从盘的上端引出,不应使电缆在支架上及地面磨擦拖拉,电缆上不得有铠装压扁、电缆绞拧、护层折裂等未消除的机械损伤; 5.4电缆敷设时应排列整齐,不宜交叉,加以固定,并及时装设标志牌,电缆终端头、拐弯处、人井内,装设标志牌,应注明线路编号、起始、终止地点、型号及规格; 5.5电缆弯曲半径,应符合以下规定: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弯曲半径≥10D;交联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弯曲半径≥15D;多芯控制电缆弯曲半径≥10D;铠装电力电缆弯曲半径≥15D。注:D为电缆外径 5.6室内电缆沟支架内电缆垂直距离200mm以上,电缆敷设间距应符规范要求。 5.7电缆在桥架中敷设时,应排列整齐,每5至10m固定一点; 5.8直埋电缆过路或与其它管线交叉时,穿钢管保护,管口密封良好。在电压等级为1000V以下的直埋电缆中,最上层电缆埋深应不小于700mm,电缆过路时应穿钢管保护,钢管内径应不小于100mm,埋设深度应不小于1000mm,钢管用混凝土包封,包封厚度为150mm。在电压等级为1000V以上的电缆在直埋时,其埋设深度应不小于800mm; 5.9电缆进入构筑物或转弯处,应设置标志; 5.10电缆进入开关柜、设备机壳、电缆盒时,应采用铜质夹件来固定 5.11电缆与电机连接,管口至电机或其它设备处应采用金属软管保护; 5.12户外电缆管口应有防水弯。 5.13电缆应按下述各种使用范畴采取隔离措施:电力电缆(线电压大于1kV);电力电缆(线电压小于1kV)控制电缆;直埋敷设的10kV及以下电力电缆之间或其与控制电缆之间的平行净距不应小于100mm,交叉净距不应小于500mm;直埋敷设的不同使用范畴电缆之间的平行(垂直)净距不应小于500mm。高压电缆与其它电缆最小间距应不小于500mm,其它不同使用范畴电缆的最小间距应不小于300mm。 6、电缆头制安 6.1电缆终端头与中间接头由熟悉工艺的人员进行; 6.2电缆头应采取加强绝缘、密封防潮、机械保护等措施; 6.3带金属层的电缆终端头必须装护层良好接地;

牵引变电所的设计

第1章概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牵引变电所是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心脏,它的主要任务是将电力系统输送来的三相高压电变化成适合电力机车使用的电能。而电气主接线反映牵引变电所设施的主要电气设备以及这些设备的规格、型号、技术参数以及在电气上是如何连接的,高压侧有几回进线、几台牵引变压器,有几回接触网馈电线。通过电气主接线可以了解牵引变电所等设施的规模大小、设备情况。 1.2 电气化铁路的国内外现状 变电所是对电能的电压和电流进行变换、集中和分配的场所。在电能是社会生产和生活质量中最为重要的能源和动力的今天,变电所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当前我国进行的输变电建设和城乡电网的建设与改造,对未来电力工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产品技术要先进,产品质量要过硬,应达到30~40年后也能适用的水平;而且产品必须要国产化。现阶段我过主要是使用常规变电所。常规变电所即采用传统模式进行设计、建造和管理的变电所,一般为有人值班或驻所值班,有稳定的值班队伍。继电保护为电磁型,电器就地控制,不具备四遥、远方操作功能,需要一支训练有素的运行与检修队伍和一整套相应的管理机构、制度进行管理,以满足安全运行的要求。这种模式有许多不足之处。我国的近期目标是既要充分利用原有设备,又要能够适应微机远动自动化系统;既要实现无人值班,又要满足安全经济运行的要求。 国外的变电所研究已经远远超过我国,他们在变电站的运行管理模式上, 已经能做到无人值守。 1.3 牵引变电所 1.3.1 电力牵引的电流制 电力牵引按牵引网供电电流的种类可分为三种电流制,即直流制、低频单相交流制和工频单相交流制。 (1) 直流制 即牵引网供电电流为直流的电力牵引电流制。电力系统将三相交流电送到牵引变

电缆敷设及二次接线施工方案

编号:AQ-JS-04008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电缆敷设及二次接线施工方案Cable laying and secondary wiring construction scheme

电缆敷设及二次接线施工方案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 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概述 工程概况 包括光伏场区内、外建、构筑物包括与其配套的暖通、给排水、电照、消防、围墙等土建施工及光伏场区内支架、设备安装、调试工程。所有设备的卸车、保管。场外、内道路、升压站安装工程、场内外集电线路(含光伏场区至升压站线路)、阵列基础、变配电基础、交通维护工程、支架、设备安装工程及其它工程土建建筑及安装工程施工,变电站、光伏区单体、分系统、整套启动调试等直到光伏电站全部带电运行 1.2施工依据 1.2.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50150-91) 1.2.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71-92) 1.2.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54-96) 施工安全执行标准 1.3.1《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5009.3-1997。 1.3.2《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DL408—91。 1.3.3中国电网公司颁发的:《安全生产工作规定》。 1.3.4《安全生产监督规定》。 1.3.5电网公司《变电站安健环设施标准》(Q/CSG10001-2004)。 1.3.6《电网公司防止人身伤亡事故十项重点措施》。 二.施工前的准备 2.1施工的组织: 施工负责人:曹昌厚 施工技术负责人:王雪峰

二次电缆 接线施工工艺

二次电缆、接线施工工艺 一、适用范围 变电工程的各种盘、柜、端子箱内二次接线施工。 二、施工流程 施工流程图见图1-1。 三、流程说明及主要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求 3.1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熟悉二次接线图、原理图,核对接线图的准确性;熟悉二次接线有关规范;根据电缆清册全部电缆敷设结束、电缆沟、电缆层的电缆整理工作结束;统计各类二次设备的电缆根数,根据电缆的根数、电缆型号、设备接线空间的大小等因素进行二次接线工艺的策划。 (2)材料准备:相色带、屏蔽线、扎带、线帽管、电缆牌等二次接线的消耗性材料的准备。 (3)人员组织:技术人员,安全、质量负责人,二次接线施工人员。

(4)机具准备:打号机、电缆牌打印机、计算机及二次接线用工具。 3.2电缆就位 (1)根据二次工艺策划的要求将电缆分层、逐根穿入二次设备。 (2)在考虑电缆的穿入顺序、位置的时候,要尽可能使电缆在支架(层架)的引入部位、设备的引入口尽量避免交叉和麻花状现象的发生,同时应避免电缆芯线左右交叉的现象发生(对于多列端子的设备)。 (3)直径相近的电缆应尽可能布置在同一层。 (4)为了便于二次接线,保护柜、端子箱等二次设备在厂方的布局设计和组装过程中,应尽可能留出足够大的电缆布置空间。电缆布置的宽度适应芯线固定及与端子排的连接。 (5)电缆的绑扎要求牢固,在接线后不应使端子排受机械应力。在引入二次设备的过程中应进行相应的绑扎,在进入二次设备时应在最底部的支架上进行绑扎,然后根据电缆头的制作高度决定是否进行再次绑扎。 (6)电缆的绑扎采用扎带,绑扎的高度一致、方向一致。 3.3电缆头制作 (1)根据二次工艺策划的要求进行电缆头制作。 (2)单层布置的电缆头的制作高度要求一致;多层布置的电缆头高度可以一致,或者从里往外逐层降低,降低的高度要求统一。同时尽可能使某一区域或每类设备的电缆头的制作高度统一、制作样式统一。 (3)电缆头制作时缠绕的聚氯乙烯带要求颜色统一,缠绕密实、牢固;热缩管电缆头应采用统一长度热缩管加热收缩而成,电缆的直径应在所用热缩管的热缩范围之内;花屏头电缆头制作采用规格应与电缆相符合;电缆头制作结束后要求顶部平整、密实。 (4)电缆的屏蔽层接地方式应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包括目前的反措,户

牵引变电所电气主接线的设计

指导教师评语修改(40) 年月

1题目:牵引变电所电气主接线的设计 1.1选题背景 某牵引变电所位于大型编组站内,向两条复线电气化铁路干线的三个方向馈电区段供电,已知列车正常情况的计算容量为12000kV A(三相变压器),并以10kV 电压给车站电力照明机务段等地区负荷供电,容量计算为3850kV A。各电压侧馈出线数目及负荷情况如下: R 10kV回路(2路备):供电电源由系统区域变电所以双回路110KV输送线供电。算;各种方案主接线的技术经济性比较。) 这类牵引变电所的电源线路,按保证牵引符合供电的需求一般有两回,主要向牵引负荷和地区负荷供电,桥型结线的中间牵引变电所还有穿越功率通过母线,并向邻近牵引变电所或地区变电所供电。由题意知,本牵引变电所担负着重要的牵引负荷供电任务(一级负荷)、馈线数目多、影响范围广,应保证安全可靠持续性的供电。10千伏地区负荷主要为编组站自动化驼峰、信号自动闭塞、照明及其自动装置等一部分为一级负荷、其他包括机务段在内的自用电和地区三相负载等均为二级负荷,也应满足有足够安全可靠供电的要求。本变电所为终端变电所,一次侧无通过功率。 2方案论证 因没有校核容量,只考虑计算容量来选择变压器,牵引变压器计算容量为12000kV A,故选择容量为12500kV A的变压器,而地区变压器选择6300kV A变压器。 根据原始资料和各种负荷对供电可靠性要求,主变压器容量与台数的选择,可能有以下两种方案:

110kV母线,(110千伏变压器最小容量为6300kV A)。 过15%,采用电压为110/25/10.5kV A,结线为Y//两台三绕组变压器同时3主接线设计 (2)可靠性:根据变电所的性质和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对变电所的主接线可靠性提出不同的要求。主接线的可靠性是接线方式和一次、二次设备可靠性的综合。对主接线可以作定量计算,但需要各种设备的可靠性指标、各级线路、母线故障率等原始数据。通常采用定性分析来比较各种接线的可靠性。 (3)经济性:经济性是在满足接线可靠性、灵活性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与接线方式有关的投资。 (2)变电所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电力系统中的变电所有系统枢纽变电所、地区重要变电所和一般变电所三种类型。一般系统枢纽变电所汇集多个大电源,进行系统功率交换和以中压供电,电压为330—500kV;地区重要变电所,电压为220—330kV;一般变电所多为终端和分支变电所,电压为110kV,但也有220kV。 (3)负荷大小和重要性:对于一级负荷必须有两个独立电源供电,且当任何一个电源失去后,能保证对全部一级负荷不间断供电。对于二级负荷一般要有两个独立电源供电,且当任何一个电源失去后,能保证全部或大部分二级负荷的供电。 (4)系统备用容量大小:装有两台及以上主变压器的变电所,其中一台事故断

二次电缆敷设及接线施工方案

110kV桂花变电站扩建工程二次电缆敷设及接线施工方案 批准: 审核: 编写: 广州南方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日期:二00六年三月 概述: 为完善110KV桂花变电站二次电缆安装技术规范,使该站在二次电缆安装方面形成一个统一、规范的标准,特制定本规定。 一、准备工作 1、检查设计图纸、二次电缆清册是否齐备。 2、熟悉设计图纸、二次电缆清册,弄清每条电缆的作用。 3、打印好电缆牌,电缆牌要求:采用广电集团新的标识牌样,电脑打印。写明电缆 编号、规格、起点和终点。具体规格如下: 编号:1SYH —111 起点:10KV# 1PT柜 终点:公用柜 规格:ZF—KVVP2/22 —14X 2. 5 4、现场检查,施工现场应满足以下条件: (a) 、所有电缆沟土建应已结束,电缆沟盖板应完整齐全,排水畅通。 (b) 、电缆竖井、电缆层的电缆支架已全部按图施工完毕。 (c) 、施工道路畅通无阻,杂物清理干净。 5、施工工器具的准备工作全面。 二、电缆支架的制作安装 1、钢材应平直,无明显扭曲,下料误差应在5mm范围内,切口应无卷变、毛刺。 2、支架应焊接牢固,无显著变形。各横撑间的垂直净距与设计的偏差不应大 于5mm。 3、金属电缆支架必须进行防腐处理,先涂防腐漆,再涂银漆

4、电缆支架应该安装牢固,横平竖直,各支架的同层横档应在同一水平面上,其高 低偏差不应大于5mm。 5、电缆支架全长均应有良好的接地。 三、电缆管的加工及敷设 1、电缆管不应有穿孔、裂纹和显著的凹凸不平,内壁光滑,金属管不应有锈蚀,硬 塑料管不能用在过高或过低的场所,其机械强度要满足要求。 2、电缆加工关口无毛刺和尖锐棱角,制弯后不应有裂缝和显著的凹凸现象,其偏差 不应大于外径的10 %。 3、电缆管敷设安装牢固,支持点不应超过3米,PVC管长度超过30米时要加伸 缩节。 4、电缆管的联接应牢固,密封应良好。金属电缆管不宜直接对接,PVC管联 接插入深度应为管径的1.1 ~ 1.8倍,并保证牢固以及密封良好。 5、金属电缆管应有良好的接地,金属电缆管应涂防腐漆,再涂银漆。 6、金属电缆管应全部安装敷设并固定完毕后,才能穿电缆禁止穿完电缆后才做弯管 和焊接的工作。 四、电缆的敷设 1、检查电缆的型号、规格长度是否符合设计的要求。 2、合理选择电缆放线线架和钢轴,其机械强度应满足电缆盘的重量。 3、施工负责人应明确电缆清册的内容,根据设计要求合理安排各种电缆规格的敷 设,按顺序、长度和数量进行施工。 4、工作负责人要熟识施工路径、各种保护屏等电气设备准确位置,并向施工人员作 技术交代、任务清楚,分配每个人所负责的位置。 5、敷设电缆时电缆应从电缆放线盘的上端引出,不应使电缆在支架上及地面摩擦拖 拉,使电缆破损。 6、敷设电缆时要做好临时标识,写上编号和起止点

牵引变电所电气主接线设计教学教材

课程设计报告书 所属课程名称供变电技术课程设计 题目牵引变电所电气主接线设计分院 专业班级 学号 20 0210470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 年月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姓名 一、课程设计(论文)题目牵引变电所电气主接线设计 二、课程设计(论文)工作:自20年月日起至年月 1 日止。 三、课程设计(论文)的目的及内容要求: 1.设计课题:牵引变电所电气主接线设计 2.设计目的: ①通过该设计,使学生初步掌握交流电气化铁道牵引变电所电气主接线的设计步骤和方法; ②熟悉有关设计规范和设计手册的使用; ③基本掌握变电所主接线图的绘制方法; ④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为今后进行工程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 3.设计要求:

①按给定供电系统和给定条件,确定牵引变电所电气主接线。 ②选择牵引变电所电气主接线中的主要设备。如:母线、绝缘子、隔离开关、熔断器、断路器、互感器等。选择时应优先考虑采用国内经鉴定的新产品、新技术。 ③提交详细的课程设计说明书和牵引变电所电气主接线图。 学生签名:( ) 20年月日

课程设计(论文)评阅意见 评阅人职称 20 年月日

目录 第一章牵引变电所主接线设计原则及要求 (6) 1.1 概述 (6) 1.2 电气主接线基本要求 (6) 1.3电气主接线设计应遵循的主要原则与步骤 (7) 第二章牵引变电所电气主接线图设计说明 (8) 第三章短路计算 (9) 3.1短路点的选取 (9) 3.2短路计算 (9) 第四章设备及选型 (12) 4.1硬母线的选取 (12) 4.2支柱绝缘子和穿墙导管的选取 (14) 4.3高压断路器的选取 (16) 4.4高压熔断器的选取 (17) 4.5隔离开关的选取 (18) 4.6电压互感器的选取 (19) 4.7电流互感器的选取 (20) 4.8避雷器的选取 (21) 第五章参考文献 (22)

电缆敷设及二次接线施工方案(一)

电缆敷设及二次接线施工方案(一) 概述工程概况包括光伏场区内、外建、构筑物包括与其配套的暖通、给排水、电照、消防、围墙等土建施工及光伏场区内支架、设备安装、调试工程。所有设备的卸车、保管。场外、内道路、升压站安装工程、场内外集电线路(含光伏场区至升压站线路)、阵列基础、变配电基础、交通维护工程、支架、设备安装工程及其它工程土建建筑及安装工程施工,变电站、光伏区单体、分系统、整套启动调试等直到光伏电站全部带电运行1.2施工依据1.2.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91)1.2.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92)1.2.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96)施工安全执行标准1.3.1《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5009.3-1997。1.3.2《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DL408—91。1.3.3中国电网公司颁发的:《安全生产工作规定》。1.3.4《安全生产监督规定》。1.3.5电网公司《变电站安健环设施标准》(Q/CSG10001-2004)。1.3.6《电网公司防止人身伤亡事故十项重点措施》。二.施工前的准备2.1施工的组织:施工负责人:曹昌厚施工技术负责人:王雪峰施工安全负责人:陈春强2.2施工机具准备:序号工器具名称数量状况1焊机及焊接工具一套良好2手电钻二把良好3绝缘电阻测试仪一台良好4万用表两块良好5步话机四套良好6二次接线工具十套良好7放线架两套良好8电缆卡钳一把良好2.3施工条件准备:2.3.1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施工前的安全教育,学习

电气化铁路牵引变电所的主接线与变压器设计

电气化铁路牵引变电所的主接线与变压器设计 牵引变电所是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心脏,它的主要任务是将电力系统输送来的三相高压电变化成适合电力机车使用的电能。而电气主接线反映牵引变电所设施的主要电气设备以及这些设备的规格、型号、技术参数以及在电气上是如何连接的,高压侧有几回进线、几台牵引变压器,有几回接触网馈电线。通过电气主接线可以了解牵引变电所等设施的规模大小、设备情况。 标签:牵引变电所;铁路;牵引变压器 1 牵引变电所主结线的选择 牵引变电气主接线是变电所设计的首要部分,也是构成电力系统的重要环节。主接线的确定与电力系统整体及变电所本身运行的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是密切相关的,而且对电气设备的选择,配电装置布置,继电保护和控制方式的拟定有较大影响。因此必须合理的确定主接线。 电气主结线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①首先保证电力牵引负荷,运输用动力,信号负荷安全,可靠供电的需要和电能质量。 ②具有必要的运行灵活性,使检修维护安全方便。 ③应有较好的经济性,力求减小投资和运行费用。 ④应力求接线简捷明了,并有发展和扩建的余地。 1.1 高压侧电气主结线的基本形式 1.1.1 单母线接线 如图1-1所示,单母线接线的的特点是整个的配电装置只有一组母线,每个电源线和引出线都经过开关电器接到同一组母线上。同一回路中串接的隔离开关和断路器,在运行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以下操作顺序:对馈线送电时必须先和1QS和2QS在投入1QF;如欲停止对其供电必须先断开1QF然后断开1QS和2QS。 单母线结线的特点是:(1)结线简单、设备少、配电装置费用低、经济性好并能满足一定的可靠性。(2)每回路断路器切断负荷电流和故障电流。检修任一回路及其断路器时,仅该回路停电,其他回路不受影响。(3)检修母线和与母线相连的隔离开关时,将造成全部停电。母线发生故障时,将是全部电源断开,待修复后才能恢复供电。

电缆敷设二次施工组织设计(最终定稿)

电缆敷设二次施工案 为保证全厂电缆敷设及盘柜接线的工艺美观大,验收标准一致,特召集电建二公司和东北电建二公司的电气和热控专业的相关人员共同讨论,统一标准,主要围包括高低压电缆头制作、电气、热控盘柜的部接线工艺及相关标准。望各施工单位认真执行。 一、编制依据 1.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1.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GB50168-92 1.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GB50171-92 1.4 《电力建设安全规程》 二、主要工器具、材料 斜口钳、尖嘴钳、钢丝钳、剥线钳、螺丝刀、扳手、汽油喷灯、手锯、压线钳、电缆勾刀、电烙铁、万用表、试灯、对讲机或、号头机、号头管、线鼻子、绑线、扎带、塑料带、粘胶带、电缆牌。 量具;钢卷尺(3米)、2500V摇表、500V摇表。 三、电缆敷设的一般要求 3.1电缆通道要畅通,电缆桥架施工完毕且经验收合格,电缆桥架上尖锐处、垂直转弯处要加胶皮并且固定。电缆沟道排水要良好,金属部分的防腐层完整。夹层、沟道等阴暗处照明要充足,通风良好 3.2核对电缆清册,应详细的对图纸进行审核,编制出完整的电缆敷设清册 3.3按电缆敷设的清册核对每次所用电缆的型号、电压、规格、长度,将

要用的电缆吊运至敷设现场 3.4电缆轴要架设到平稳的地,轴架强度与长度要与电缆盘重量和宽度相配合。电缆敷设前,每轴电缆必须进行绝缘测试并做好记录。 3.5电缆敷设时,要从电缆盘的上端引出,不要使电缆在支架上及地上摩擦拖拉,电缆不得有铠装压扁、电缆绞拧、护层折裂等机械损伤 3.6为了提高敷设电缆的质量,同一通道上的电缆要尽可能一次敷设完毕,并联使用的电力电缆其长度、型号、规格要相同 3.7电力电缆在终端头与中间接头附近要留有备用长度 3.8电缆进盘时,应先检查盘中电缆接线的具体位置,应保证电缆一次到接线位置,不使电缆在盘中产生交叉。电缆进入盘中的长度应保证电缆接线位置加上盘宽的长度,如不知具体的接线位置则电缆长度应保证盘高加盘宽 3.9电缆敷设时,不要损坏电缆沟、隧道、电缆井等的防水层。在带电区域敷设电缆,必须要有可靠的安全措施,如派专人进行监护,或在带电的盘挂警示牌,或用红塑料带将高压带电区围住,并办理工作票 3.10电缆敷设时要排列整齐、不宜交叉、敷设时要单根进行,边敷设边整理边固定绑扎,固定后再进行下一根电缆的敷设。并及时装设标识牌 3.11电缆的标识牌应符合下列要求: 3.11.1电缆标识牌上应明确注明电缆编号、型号、规格、长度及电缆的起点、终点;并联使用的电缆应有顺序号。标识牌的字迹应清晰不宜脱落;标识牌要在80g/㎡白色打印纸上黑色宋体四号字体打印,并用规格为55×20mm塑料袋封压,并统一用白色尼龙绳拴挂在电缆头的上部,且线绳长度应一致。

电线、电缆敷设施工方案

电线、电缆线路敷设 (1)导线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1)导线在箱、盒内的连接宜采用压接法,可使用接线端子及铜(铝)套管、 线夹等连接,铜芯导线也可采用缠绕后搪锡的方法连接;单股铝芯线宜采用绝缘螺旋接线钮连接,禁止使用熔焊连接。 2)导线的电器具端子间的连接。 a.单股铜(铝)芯及导线截面为2.5mm2及以下的多股铜芯导线可直接连接, 但多股铜芯导线的线芯应先拧紧、搪锡后再连接。 b.多股铝芯导线及导线截面超过2.5mm2的多股铜芯导线应压接端子后再与 电气器具的端子连接(设备自带插接式的端子除外)。 3)铜、铝导线相连接应有可靠的过渡措施,可使用铜铝过渡端子、铜铝过 渡套管、铜铝过渡线夹等连接,铜、铝端子相连接时应将铜接线端子做搪锡处理。 4)使用压接法连接导线时,接线端子铜(铝)套管、压模的规格应与线芯截 面相符合。 5)铜芯导线及铜接线端子搪锡时不应使用酸性焊剂。 (2)线路中绝缘导体或裸导体的颜色标记: 1)交流三相线路: L1相为黄色;L2相为绿色;L3相为红色;中性线为淡蓝色;保护地线(PE线)为黄绿相间颜色。 2)直流线路: 正极(+)为棕色;负极(-)为蓝色;接地中线为淡蓝色。 3)绿黄双色线只用于标记保护接地不能用于其它目的。淡蓝色只用于中性线

或中间线。 4)颜色标志可用规定的颜色或用绝缘导体的绝缘颜色标记在导体的全部长度上,也可标记在所选择的易识别的位置上(如端部或或接触到的部位)。 (3)敷设前应按设计和实际路径计算每根电缆的长度,合理安排每盘电缆,减少电缆接头。 (4)在带电区域内敷设电缆,应有可靠的安全措施。 (5)电力电缆在终端头与接头附近宜留有备用长度。 (6)电缆敷设时,电缆应从盘的上端引出,不应使电缆在支架上及地面磨擦拖拉。电缆上不得有铠装压扁、电缆绞拧、护层折裂等未消除的机械损伤。 (7)电力电缆接头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并列敷设的电缆,其接头的位置宜相互错开。 2)电缆明敷时的接头,应用托板托置固定。 电缆最小弯曲半径表DQ5-2

牵引变电所电气主接线设计

精品文档 课程设计报告书 所属课程名称供变电技术课程设计 题目牵引变电所电气主接线设计分院 专业班级 学号 20 0210470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 年月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姓名 一、课程设计(论文)题目牵引变电所电气主接线设计 二、课程设计(论文)工作:自20年月日起至年月 1 日止。 三、课程设计(论文)的目的及内容要求: 1.设计课题:牵引变电所电气主接线设计 2.设计目的: ①通过该设计,使学生初步掌握交流电气化铁道牵引变电所电气主接线的设计步骤和方法; ②熟悉有关设计规范和设计手册的使用; ③基本掌握变电所主接线图的绘制方法; ④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为今后进行工程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 3.设计要求:

①按给定供电系统和给定条件,确定牵引变电所电气主接线。 ②选择牵引变电所电气主接线中的主要设备。如:母线、绝缘子、隔离开关、熔断器、断路器、互感器等。选择时应优先考虑采用国内经鉴定的新产品、新技术。 ③提交详细的课程设计说明书和牵引变电所电气主接线图。 学生签名: ( ) 20 年月日

课程设计(论文)评阅意见 评阅人职称 20 年月日

目录 第一章牵引变电所主接线设计原则及要求 (6) 1.1 概述 (6) 1.2 电气主接线基本要求 (6) 1.3 电气主接线设计应遵循的主要原则与步骤 (7) 第二章牵引变电所电气主接线图设计说明 (8) 第三章短路计算 (9) 3.1短路点的选取 (9) 3.2短路计算 (9) 第四章设备及选型 (12) 4.1硬母线的选取 (12) 4.2支柱绝缘子和穿墙导管的选取 (14) 4.3高压断路器的选取 (16) 4.4高压熔断器的选取 (17) 4.5隔离开关的选取 (18) 4.6电压互感器的选取 (19) 4.7电流互感器的选取 (20) 4.8避雷器的选取 (21) 第五章参考文献 (22)

二次接线技术规定

二次接线技术规定

1目的: 指导二次回路接线,规范二次接线工艺标准,提高接线工艺水平,保证二次回路接线的正确性、可靠性,从而确保盘、柜装置及二次回路安全稳定运行。 2依据和范围: 本规定依据《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和本公司多年现场实践经验编写,适用于配电盘、保护盘、控制柜、端子箱等各类屏、台、箱和柜及设备本体的二次回路接线。 3职责: 施工作业人员应遵循本技术规定的工艺标准和工艺流程进行施工,如遇有与本技术规定有冲突地方,应及时报公司主管总工批准。 4二次回路接线的基本要求 4.1对端子排的要求: 1、端子排应无损坏,固定牢靠,绝缘良好。 2、端子应有序号,端子排应便于更换且接线方便;离地高度宜大于350mm。 3、回路电压超过400V者,端子板应有足够的绝缘并涂以红色标志。 4、强、弱电端子宜分开布置;当有困难时,应有明显标志并设空端子隔开或设加强绝缘的隔板。 5、正、负电源之间以及经常带电的正电源与合闸或跳闸回路之间,宜以一个空端子隔开。 6、电流、电压回路应经过试验端子,其它需断开的回路如跳合闸回路、联跳回路、启动重合闸或失灵回路、预告及事故信号回路宜经可断可连的特殊端子或试验端子。可断可连的特殊端子或试验端子内部应接触良好。 7、潮湿环境宜采用防潮端子。 8、接线端子应与导线截面匹配,不应使用小端子配大截面导线。 9、端子排的连接件均应采用铜质制品;绝缘件额定电压不小于600V,并保证足够的绝缘水平。应采用UL标准V o级阻燃端子。 10、端子排应按照安装单位分段,每一独立安装单位端子排应按顺序编号,同一接线位置需要有多个线芯接入时,可多个端子并联用同一端子排号,并在端子排最后至少预留10个备用端子。 11、(如与图纸不冲突)盘、屏内的连接线一律只能使用内侧端子孔,与屏外其他设备的连接电缆的线芯一律使用外侧的端子孔。 4.2二次回路接线工艺标准: 1、按图施工,正确接线。 2、导线与端子排连接均应牢固可靠,并符合4.1的要求。 3、盘、柜内的导线不应有接头,导线芯线应无损伤。

电缆接线施工工艺

大唐雷州发电厂2×1000MW新建工程输煤项目电缆接线施工工艺 编制人:韩忠团 审核人:武敬斌 批准人:韩贵忠 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雷州输煤项目部 2017.12.26

电缆接线施工工艺 1.目的 提高接线工艺质量 2. 适应范围 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所承担的雷州发电厂输煤项目所有盘、柜、端子箱内二次接线施工。 3. 施工流程 施工准备→电缆就位→电缆头制作→电缆牌标识及固定→芯线整理、布置→芯线标识、接线→备用芯、屏蔽处理→质量验收 3.1 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熟悉二次接线图和原理图,核对接线图的准确性;熟悉二次接线有关规范;根据电缆清册统计各类二次设备的电缆根数,根据电缆的根数、电缆型号、设备接线空间的大小等因素进行二次接线工艺的策划。 (2)材料准备:相色带、屏蔽线、扎带、线帽管、电缆牌等二次接线的消耗性材料的准备。 (3)人员组织:技术人员,安全、质量负责人,二次接线员。 (4)机具准备:线帽机、电缆牌打印机、计算机及二次接线用工具。 3.2 电缆就位 (1)根据二次工艺策划的要求将电缆分层、逐根穿入二次设备。 (2)在考虑电缆的穿入顺序、位置的时候,要尽可能使电缆在支架(层架)的引入部位、设备的引入口尽量避免交叉和麻花状现象的发生,同时应避免电缆芯线左右交叉的现象发生(对于多列端子的设备)。 (3)直径相近的电缆应尽可能布置在同一层。 (4)为了便于二次接线,保护桂、端子箱等等二次设备在厂方的布局设计和组装过程中,应尽可能留出足够大的电缆布置空间。电缆布置的宽度适合芯线固定及与端子盘的连接。 (5)电缆的绑扎要求牢固,在接线后不应使端子排受机械应力。 在引入二次设备的过程中应进行相应的绑扎,在进入二次设备时应在最底部的支架上进行绑扎,然后根据电缆头的制作高度决定是否进行再次绑扎。 (6)电缆的绑扎采用扎带,绑扎的高度一致、方向一致。

高速铁路牵引变电所电气主接线的设计课程设计

高速铁路牵引变电所电气主接线的设计 摘要:牵引变电所是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心脏,它的主要任务是将电力系统输送来的三相高压电变化成适合电力机车使用的电能。而电气主接线反映牵引变电所设施的主要电气设备以及这些设备的规格、型号、技术参数以及在电气上是如何连接的,高压侧有几回进线、几台牵引变压器,有几回接触网馈电线。通过电气主接线可以了解牵引变电所等设施的规模大小、设备情况。 1.2 电气化铁路的国内外现状 变电所是对电能的电压和电流进行变换、集中和分配的场所。在电能是社会生产和生活质量中最为重要的能源和动力的今天,变电所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当前我国进行的输变电建设和城乡电网的建设与改造,对未来电力工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产品技术要先进,产品质量要过硬,应达到30~40年后也能适用的水平;而且产品必须要国产化。现阶段我过主要是使用常规变电所。常规变电所即采用传统模式进行设计、建造和管理的变电所,一般为有人值班或驻所值班,有稳定的值班队伍。继电保护为电磁型,电器就地控制,不具备四遥、远方操作功能,需要一支训练有素的运行与检修队伍和一整套相应的管理机构、制度进行管理,以满足安全运行的要求。这种模式有许多不足之处。我国的近期目标是既要充分利用原有设备,又要能够适应微机远动自动化系统;既要实现无人值班,又要满足安全经济运行的要求。 国外的变电所研究已经远远超过我国,他们在变电站的运行管理模式上, 已经能做到无人值守。 1.3 牵引变电所 1.3.1 电力牵引的电流制 电力牵引按牵引网供电电流的种类可分为三种电流制,即直流制、低频单相交流制和工频单相交流制。 (1) 直流制 即牵引网供电电流为直流的电力牵引电流制。电力系统将三相交流电送到牵引变电所一次侧,经过牵引变电所降压并整流变成直流电,再通过牵引网供给电力机车使用。直流制发展最早,目前有些国家的电气化铁路仍在应用。我国仅工矿、城市电车和地下铁道采用。牵引网电压有1200V,1500V,3000V和600V,750V等,后两种分别用于城市电车、地下铁道。直流制存在

二次电缆敷设接线作业指导书

二次电缆敷设接线作业 指导书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二次电缆敷设、接线作业指导书 1目的 规范二次接线行为,确保二次电缆敷设,接线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2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变电站中二次电缆敷设、接线和配套。二次电缆敷设、接线验收亦可参照使用。 3引用文件 GB50168-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4 人员资质、职责及权限 人员资质 工作人员需是专业从事二次接线人员并通过技能资格审查。 职责及权限: 4.2.1施工负责人:组织得当,工作分工明确,对安全\质量负责。 4.2.2指定专人做好记录,确保记录真实、准确、齐整。 4.2.3监护人:按安规要求对工作班成员的安全进行监护,并熟悉二次接线工作程序及二次回路。 5工艺和作业要求(包括质量标准) 安全措施及工作票: 5.1.1严格执行《电业工作安全规程》。 5.1.2严格履行工作票和施工作业管理制度,认真办理,仔细检查、验证工作票。 施工现场二次电缆敷设、接线流程图。 详见附录A。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5.3.1技术准备: 5.3.1.1认真校对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等有关设计修改的内容,及时反映在图纸上。5.3.1.2按正确图纸核对电缆清册,熟悉电缆走径。 5.3.1.3检查、核对所供电缆型号、芯数、截面、绝缘等级是否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对

5.3.1.4认真校对电缆二次安装接线图与二次展开图的正确性保证二次接线正确。 5.3.1.5合理安排配置各施工小组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并进行质量标准和技术交底。

二次电缆的敷设及二次接线、配线: 5.5.1揭开电缆沟盖板,清理二次电缆敷设通道及设备区电缆管道,检查电缆沟电缆支架状况,检查电缆支架接地应良好。

电缆敷设及接线施工工艺卡

电缆敷设及接线施工工艺卡 1电缆桥架施工工艺卡 1.1适用范围 本工艺卡适用于本工程电缆桥架的施工作业,电缆支架施工的工艺要求可以参照执行。 1.2施工流程说明 1.3主要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求 1.3.1测量定位 1)根据施工图纸确定桥架的走向,并确定好支架的固定位置,做好标记。 2)定位时应保证桥架与其他设备和墙体不发生冲突。当预留孔洞不合适时,应及时调整,并做好修补。 1.3.2支(吊)架制作安装 1)对于变形的立柱在安装前,必须进行调直。立柱下料时误差应在2mm范围内。 2)立柱下料不得用电焊、火焊切割,下料后的立柱需用磨光机或锉刀打磨掉切口片的卷边、毛刺。 3)支架安装要求牢固、横平竖直;相邻托架连接平滑、无起拱、塌腰现象,支架应无扭曲变形现象,外表镀层无损伤脱落,如图23.1所示。

图23.1 支架安装 4)支吊架间的距离设计无要求时应小于1.5米,装阻燃槽盒处的支吊架间距应小于1.6米,保证每节桥架或槽盒有两个支架支撑,如图23.2、图23.3所示。 图23.2 支架间距及支撑1

图23.3 支架间距及支撑2 5)电缆支架的层间允许最小距离应符合国家有关规程规范的要求。 6)水平走向桥架安装在钢结构厂房内时,可把支架直接焊接到钢结构或辅助梁上。支架应焊接牢固,无显著的变形扭曲,各横撑间的垂直净距与设计偏差应小于5mm,在焊接过程中还应对已防腐的电缆支架采取隔离保护,防止焊渣飞溅损坏支架防腐层。如图23.4所示 图23.4 水平走向桥架安装 7)支架位置靠近混凝土结构时,若有预埋件,可直接焊接到预埋件上,若无,可用膨胀螺栓固定。如图23.5所示。

二次接线标准

二次接线标准

————————————————————————————————作者: ————————————————————————————————日期:

电缆二次接线相关知识培训讲义、 一、适用范围 本工艺示范卡规定了全厂控制、信号电缆二次接线的施工工艺要求,适用于控制室、电子间盘柜控制、信号电缆的接线:各配电室配电盘柜控制、信号电缆的接线:就地控制箱、端子箱、接线盒、事故按钮控制、信号电缆的接线等,其他接线施工作业的工艺要求可以参照执行。 3.3主要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求 3.3.2盘前电缆整理 a)电缆头制作前,进盘前电缆(桥架水平段与盘之间的垂直段位置)由该盘接线人员负责整理 所有电缆进行合理的编扎,要求端子排布置的位置,以“从上到下、从内到外”为电缆编排原则,且符合盘内线束走向,并绑扎牢固。如图3.1所示。 图 3. 1 进 盘前电缆绑扎 (b)当盘内电缆较多时, 电缆固定可采用 分层方式,第一层固定在柜体 上,下一层固定在第一层的电缆上,以此类推。 要求接较近端子的电缆布置在 外层,接较远端子的电缆布置在内层,如图 3.2所示。 (c)盘内每层电缆要求每间隔200mm绑扎一 次,并使用统一颜色的塑料绑线, 分层固定时必须保证不同层次的电缆绑扎线 在同一截面上,绑扎线笔直、整齐、美观,如 图3.2所示。 3.3.3,电缆头制作、固定和标识 (a) 电缆破割

(1)电缆破割应考虑电缆的预留量,并与盘内的电缆预留量保持—致。电缆破割点必须高于盘底的,电缆封堵层,同时又不能离端广排过近而影响芯线的正常走向。 (2)电缆破割时,应先将切割刀围着电缆破割点的—周进行切割,切割深度为电缆外层(绝缘层)剥离,不能伤及内绝缘层和芯线。 (b)电缆头的制作和固定 (1)电缆头制作前,应根据电缆的规格、型号选择相应规格的热缩套管,同一工程的热缩套管颜色应统一,热缩套管规格选择可参考表3.2。 2)热缩套管下料长度要求为60mm,套入电缆的位置应以电缆破割点为基准线,基准线上方(芯线处)为25mm,基准线另…—端为35mm(以下简称大小头),如 图3.3所示。 图3.3 热缩管接线 3)对热缩套管应采用电吹风均匀加热,加热时要注意热缩套管不要移位。不得 有过烤、欠烤现象,为防止积存空气,要求由中间向两端烤。 4)条件允许的前提下,也可以使用冷缩管工艺。 5)电缆头的高度应尽量保持一致,且高于防火封堵层表面,同时要求电缆头低于盘内最低端子,如二者有矛盾,则应首先满足前者, (7)盘柜内电缆屏蔽层要求从电缆头下部背后引出,屏蔽电缆的总屏及对屏线 的引出方式按照控制系统要求确定。电缆内有屏蔽铜线时,可穿入适当型号的同色塑料管引出;电缆内无屏蔽铜线时,在套热缩管前应用屏蔽铜线与屏蔽层焊接牢固,并选择适当型号的同色护套软线引出,压线鼻子后接于盘柜内屏蔽层专用接线柱上,如图3.7所示。

低压电缆终端接头施工工艺

低压电缆终端头的制作安装施工工艺 1 范围及依据标准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1kV以下的室内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终端头的制作安装。 依据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2002 2 施工准备 材料要求: 电缆终端头套、塑料带、接线鼻子、镀锌螺丝、凡士林油、电缆卡子、电缆标牌、多股铜线等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具备产品出厂合格证。 塑料带应分黄、绿、红、黑四色,各种螺丝等镀锌件应镀锌良好。 主要机具: 制作和安装机具:压线钳、钢锯、扳手、钢锉。 测试器具:钢卷尺、摇表、万用表、试铃。 施工条件: 电气设备安装完毕,室内空气干燥。 电缆敷设并整理完毕,核对无误。 电缆支架及电缆终端头固定支架安装齐全。 现场具有足够照度的照明和较宽敞的操作场地。 3 操作工艺 工艺流程:

摇测电缆绝缘→ 剥电缆铠甲,打卡子→ 焊接地线→ 包缠电缆、套电缆终端头套→ 压电缆芯线接线鼻子、与设备连接 摇测电缆绝缘: 选用1000V摇表,对电缆进行摇测,绝缘电阻应在10MΩ以上。 电缆摇测完毕后,应将芯线分别对地放电。 剥电线铠甲,打卡子。 根据电缆与设备联接的具体尺寸,量电缆并做好标记。锯掉多余电缆,根据电缆头套型号尺寸要求,剥除外护套。电缆头套型号尺寸见1。 将地线的焊接部位用钢锉处理,以备焊接。 在打钢带卡子的同时,多股铜线排列整齐后卡在卡子里。电线头套型号尺寸及适用范围见表1 电缆头套型号尺寸表1 序号型号 规格尺寸适用范围 1(mm)D(mm)VV,V1V四芯(mm2) VV20,V1V20 四芯(mm2) 1 2 3 4 5 6 VDT-1 VDT-2 VDT-3 VDT-4 VDT-5 VDT-6 86 101 122 138 150 158 20 25 32 40 44 48 10~16 25~35 50~70 95~120 150 185 10~16 25~35 50~70 95~120 150 185 利用电缆本身钢带宽的二分之一做卡子,采用咬口的方法将卡子打牢,必须打两道,防止钢带松开,两道卡子的间距为15mm,见图1。 图1

牵引变电所的设计原则及其要求

目录 第1章牵引变电所设计基础 (1) 1.1 概述 (1) 1.2 电气主接线设计的基本要求 (1) 1.3 电气主接线的设计依据 (2) 1.4 主变压器型式、台数及容量的选择 (3) 第2章 F所牵引变电所电气主接线图设计说明 (3) 第3章短路计算 (4) 第4章高压电气设备选择及校验 (5) 4.1 高压电气设备选择的原则 (5) 4.2 高压电气设备的选择方法及校验 (7) 4.2.1 高压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选择 (11) 4.2.2 高压熔断器的选择和校验 (13) 4.2.3 电流互感器的选择和校验 (14) 4.2.4 电压互感器 (14) 4.2.5 支柱绝缘子及穿墙套管的选择和校验 (15) 4.2.6 母线的选择和校验 (16) 4.2.7 限流电抗器选择 (16) 4.2.8 避雷器的选择 (17) 后记 (19) 参考资料 (20) 附图 (21)

第1章牵引变电所设计原则及要求 1.1概述 变电所电气主接线设计是依据变电所的最高电压等级和变电所的性质,选择出一种与变电所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相适应的接线方式。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是电力系统接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表明变电所内的变压器、各电压等级的线路、无功补偿设备以最优化的接线方式与电力系统连接,同时也表明在变电所内各种电气设备之间的连接方式。一个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包括高压侧、中压侧、低压侧以及变压器的接线。因各侧所接的系统情况不同,进出线回路数不同,其接线方式也不同。电气主结线的基本结线形式有但母线结线,双母线结线,桥形结线和简单分支结线。牵引负荷侧电气结线特点主要有:1.每路馈线设有备用断路器的单母线结线;2.具有公共备用断路器的结线;3.但母线分段带旁路母线结线。 1.2 电气主接线基本要求 电气主接线应满足可靠性、经济性和灵活性三项基本要求: 1、灵活性 主接线的灵活性主要表现在正常运行或故障情况下都能迅速改变接线方式,具体情况如下: ①满足调度正常操作灵活的要求,调度员根据系统正常运行的需要,能方便、 灵活地切除或投入线路、变压器或无功补偿装置,使电力系统处于最经济、最安全的运行状态。 ②满足输电线路、变压器、开关设备停电检修或设备更换方便灵活的要求。 设备停电检修引起的操作,包括本站内的设备检修和系统相关的厂、站设备检修引起的站内的操作是否方便灵活。 ③满足接线过渡的灵活性。一般变电站都是分期建设的,从初期接线到最终 接线的形成,中间要经过多次扩建。主接线设计要考虑接线过渡过程中停电范围最少,停电时间最短,一次、二次设备接线的改动最少,设备的搬迁最少或不进行设备搬迁。 ④满足处理事故的灵活性。变电所内部或系统发生故障后,能迅速地隔离故 障部分,尽快恢复供电操作的方便和灵活性,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