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漳州古山重乡村旅游总体规划范本

福建漳州古山重乡村旅游总体规划范本
福建漳州古山重乡村旅游总体规划范本

福建漳州古山重乡村旅游总体规划

一、水云间,榕树下,慢漫山重

山重村位于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县东部马洋溪生态旅游区,东与厦门的集美区一山之隔。地处"厦漳泉"金三角地区内的核心地带,区位条件良好,有条件对接厦漳泉客源市场,成为面向国内乃至台海市场的旅游度假地。

项目规划的红线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包括山重村、后园村、乌石村、溪头村、院内村、大坝村、洪岩村、上洋村、下洋村、北乾村、大坊村等11个自然村。11个自然村落周边富有:农田、果林、经济林、生态林、马洋溪流域山重村界内段、溪两岸的田地、山地、洪岩水库、水库周边山林等自然资源。

历史悠久的山重

山重历史文化久远,千百年来,山重的三山三水依然如故,古樟、百年古塔、幽深的小巷已经老去,承载着山重的历史沧桑。发展至今,山重形成了最具特色的建筑文化、宗亲文化、民俗文化、台海文化、农耕文化等。

以山重的建筑文化、民俗文化为基础,以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以山重优美的山水环境为依托,以文化演艺、情景体验、主题度假为手法,将山重打造成一个远离城市喧嚣的宜居、宜游、宜业的乡村旅游度假区。

二、科学规划"一心一镇三区四庄园",打造古山重多元化乡村旅游综合体

(一)、"一心":古民居博物馆

古民居博物馆,位于山重古民居区域,保留内部古民居建筑群,外围与古民居风格不协调建筑考虑搬迁。古民居核心区域整

体以保护为主,定期适量开发民俗体验活动(如赛大猪),打造成融建筑观光与民俗文化体验于一体的"活态博物馆"。

(二)、"一镇":实景印象文化小镇

以山重民俗文化为依托,以厦漳泉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经过情景体验、主题餐饮、主题住宿、特色商品购买、民俗活动演绎等手段,打造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基地,构筑区域内文化展示与交流平台。

(三)、"三区":入口服务区、山重民俗新农村社区、农耕文化新农村社区

山重民俗新农村社区:未来考虑将乌石村、溪头村、后院村搬迁至院内和大坝村区域,整体结合山重民俗文化和新农村建设,打造成集民俗文化体验、主题住宿于一体的山重民俗新农村社区。

农耕文化新农村社区:将山重村和洪岩村搬迁的居民与北乾村、上洋村融为一体,结合农耕文化,打造集农耕文化体验、农家接待、特色商品购买于一体的农耕文化新农村社区。

(四)、"四庄园":生态养生庄园、创意文化庄园、有机农业庄园、康体运动庄园

生态养生庄园

创意文化庄园

有机农业庄园

康体运动庄园三、规划特色产品为发展乡村旅游添彩(一)、古山重非文化遗产博物馆

(二)、古山重文化商业街

(三)、古山重垂钓

(四)、古山重婚庆度假村

(五)、古韵酒店

四、专家评说

福建海西文化圈的构建,漳州乡村旅游强劲发展,厦门城市休闲功能的扩张,以及马洋溪国际生态旅游城的打造为山重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山重的开发,应抓住当前区域内在深度文化休闲、特色主题度假、品质生态游憩等旅游产品缺失的机会,开发一个兼顾本地居民休闲和外地游客观光度假需求的,可引领长泰,乃至漳州旅游走进新纪元的精品旅游区,提升长泰旅游在国内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2017年景区旅游公司三年发展战略规划

2017年景区旅游公司三年发展战略规划 一、公司未来三年的发展计划 (2) (一)公司的发展战略 (2) (二)公司近期发展目标 (3) 二、公司的发展计划 (4) (一)业务开发计划 (4) 1、酒店业务 (4) 2、索道缆车业务 (4) 3、旅游客运业务 (5) 4、旅行社业务 (5) (二)人员培养扩充计划 (6) (三)市场开发与营销网络建设计划 (6) (四)融资计划 (7) (五)组织机构调整计划 (8) 三、发展计划所依据的假设条件和面临的主要困难 (9) (一)发展计划所依据的主要假设条件 (9) (二)面临的主要困难 (9) 四、确保实现发展计划的主要措施 (10) 五、发展计划与现有业务的关系 (10)

一、公司未来三年的发展计划 (一)公司的发展战略 公司坚持“创造生活新方式,引领旅游业发展新潮头”、“敬业职业、诚信规范,成就旅客每一次完美的旅程”、“以人为本、共创共赢,演绎员工精彩人生”、“开放合作、阳光自信、简约激情、刚健自强,实现和谐发展”的核心价值观,以保护自然和人文资源、提升景区形象和旅客满意度为要旨,以XY、DJ为核心,面向国内国际旅游市场,把握旅游消费理念不断升级的趋势,坚持走旅游专业化的道路。以现有经营格局为基础,以人性化服务为方向,充分整合利用公司已有业务资源,持续提升业务水准,创新培育休闲度假等热点产品,适度扩大规模、增强核心景区服务设施的承载能力;坚持XY品牌化发展,巩固并稳步推进跨区域业务扩展实力,构筑区域性旅游综合体;抓住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建设的机遇,推进旅游与文化、创意、体育、农业、林业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打造著名品牌,走专业化、特色化、信息化、集约化发展道路,把公司培育成为实力雄厚、业绩突出、人本亲和的国内一流旅游产业集团。 公司将以首次发行为契机,通过规范利用募集资金进行相应的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优化旅游业务布局,丰富服务产品结构,扩大业务规模,提高核心景区的服务设施承载能力,有效增强区域性行业竞争优势、确立领先地位;同时,依托公司长期积累的丰富管理经验和

“古徽州、新黄山”乡村旅游策划方案【经典案例参考】

“古徽州、新黄山”乡村旅游策划方案【经典案例参考】 一、古徽州乡村旅游的提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们愈向往走出喧闹的城市投奔自然,以期返朴归真、陶治情操、宁静安神,乡村旅游应运而生。 乡村旅游是以乡野农村的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奇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黄山市乡野风光迷人,古村落星罗棋布,有着世外桃源般的意境,一座座青山绿水环抱的村落中,点缀着幢幢粉墙黛瓦、飞檐翘角的徽派建筑,村前田园遍布,到处弥漫着茶香、果香和稻香……“人尚古衣冠”的淳朴民风依然在这里延续,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深深浸润着这方热土,是中外游客回归自然、体验风情的美好家园。 “古徽州、新黄山”将成为我市旅游发展的主旋律,如何打造好古徽州、特别是古徽州乡村旅游品牌,将是我市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又一个重点。古徽州乡村迷人的魅力、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和谐安详的人文环境,为打造“古徽州”乡村旅游品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要借助第九届中国黄山国际旅游节期间举办的古徽州乡村旅游系列活动(古徽州乡村旅游线路推介、黟县乡村旅游考察、中国乡村旅游论坛举办、中国乡村旅游联盟建立等),进一步烘托出古徽州乡村旅游品牌。 二、黟县在古徽州乡村旅游品牌打造中的地位 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万众瞩目和心向往之的地方;黟县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让人产生美好的憧憬。黟县理应成为古徽州乡村旅游品牌的核心,要加大以西递—宏村世界文化遗产地为龙头、其它特色各异的古村落和外围乡村景点为辅助,整合包装风景游览、文化考察和休闲度假兼备的古徽州乡村旅游产品,打造古徽州乡村旅游品牌,引领徽州乡村旅游走向世界。 三、古徽州乡村旅游的主题定位和口号 主题定位:中国画里乡村——徽州 水墨大徽州,江南挑花源 桃源意境以区别于江浙风情,并突出“水墨”色彩的艺术境界和徽文化底蕴,树立集自然生态美、生活方式美、文化艺术美于一体的大徽州文化乡村旅游目的地形象。 宣传口号:我的家园——徽州

某景区旅游总体规划课件(doc 72页)

第一章规划总则 一、规划性质 本规划是行唐县牛王寨景区旅游总体规划,是该景区范围内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二、规划范围 本次牛王寨景区的规划范围为:东至寺庄村,西连牛下口、程家庄村,北至王下口村,南与邢家庄村相连。总规划面积为6.20平方公里。 三、规划依据 (一)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二)部门规章、标准规范 ?国家标准GB/T18971-2003《旅游规划通则》 ?国家标准GB/T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国家标准GB/T17775-2003《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8973-2003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管理办法》 ?《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2000年报10月26日国家旅游局第12号令发

布)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ZB 1-1999》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WF D5-2000》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9-1996》 ?《机动车辆允许噪音标准GB1495-7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UDC613.3GB 5749-85》 ?《景观娱乐用水标准GB12941-91》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 (三)相关文件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 ?《河北省旅游条例》(2004) ?《河北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7) ?《河北省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发展规划》(2008-2020) ?《石家庄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2) ?《行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 ?《行唐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9-2020) ?《行唐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 ?《行唐县志》 ?行唐县旅游与文史资料 ?牛王寨旅游开发相关资料 ?其他相关资料 四、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生态为本,保护优先,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合理安排规划,注重可持续发展。依托本规划区内丰富的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加大旅游开发的力度,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独特性为卖点,“发展大旅游、建设大市场、形成大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本规划区旅游

神农架林区主要景点景区简介

神农架林区主要景点景区简介 国家森林公园燕天垭:国家森林公园燕天垭位于神农架西北部,总面积5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200米,因北有燕子垭,南有天门垭而得名。燕子垭是一海拔2200米的垭口,因邻近有一个燕子洞,得名“燕子垭”。燕子垭是当年修建209国道时人工贯通的一个壑口。壑口上方架设了一座“彩虹架”,这座钢桥离209国道路面有58米。站在“彩虹桥”上,整个燕子垭一览无余,天门垭、黄龙堰、太平垭、紫竹河尽收眼底。“彩虹桥”左通燕子洞,右连会仙台。“会仙台”相传是炎帝神农氏和太上老君观赏风景、下棋、聊天的地方。 天门垭是209国道华中干线公路的制高点。海拔2328米。由于经常云遮雾绕,登临此垭如上云天,故得名“天门垭”。相传,天门垭是炎帝神农氏“架木为坛,跨鹤升天”的地方。每当雨后初晴,天门垭下的紫竹河谷就会喷云吐雾,将天门垭的深谷装点成波澜壮阔的云海。 塔坪村:塔坪村是红坪镇所辖的一个历史悠久的村落,四面环山,常年云蒸雾绕,面积37平方公里,距燕子垭直线距离约5公里,人行山间便道约20公里。辖三个自然组,总人口363人。目前健在的95岁左右的老人有20多名,是有名的“百岁村”和“长寿村”。统计表明,塔坪村的人均寿命比世界上位列前四位寿命高的国家安道尔(83.5岁)、圣马力诺(81.42岁)、日本(80岁)、澳大利亚(79.89岁)的人均寿命几乎要高出5个百分点,堪称世界之最。现有不少学者和游人慕名前来采风。塔坪旧时称土城,是神农架古盐道必经之地,人口最多时有680多人。其历史文化资源极为丰富,人文古迹较多,尤以古墓、宝塔、三宝洞等最为著名。传说塔坪有九座宝塔,修在龟包上,共有9层,每层8尺,目前仅存部分塔基遗址。 神农架飞机场:由国家民航局、湖北省人民政府、首都机场集团公司投资7.88亿元建设的神农架机场位于海拔2600米的红坪镇大草坪,距神农顶景区公路距离44公里,距木鱼镇公路距离58公里,按4C级国内支线民用运输机场建设。设计2010年旅游吞吐量1500吨,建成后可起降波音B737700、B737800、空客A320、ERJ145等机型,将开辟神农架至武汉、恩施、宜昌、西安、成都、张家界等数十条航线。届时从神农架至武汉仅需1小时左右。现正处于国家批准立项阶段。 神农架滑雪场:神农架滑雪场应国家体育总局“北雪南展”的构想于2004年建成,距木鱼省级旅游度假区30公里,是华中地区第一家规模最大、功能齐全、采用人工造雪和天然雪相结合的滑雪场。总面积约10000平方米,配有初级道、中级道和高级道各一条,设有拖迁式索道,可同时容纳3000人进行雪上娱乐活动。该旅游滑雪场冬季月平均温度为-4℃,全年积雪时间150天左右,具有雪质好、雪量丰富、气候适宜等优点。是冬季赏雪、滑雪、激情演绎林海雪原的最佳场所。 大龙潭金丝猴保护与研究基地:金丝猴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灵长类动物,是国家I级保护动物,也是世界上最漂亮和最珍贵的动物之一。神农架金丝猴是我国分布最东端的金丝猴,是全国金丝猴种群中数量最少、遗传多样性最低、最具研究和保护价值的物种。 大龙潭海拔2300米,是神农架金丝猴自然栖息地之一。大龙潭金猴保护研究基地成立于2005年4月15日,主要任务是对金丝猴进行长期监测,掌握其种群的变化趋势,为有效保护金丝猴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基地成立后,在多年研究金丝猴的基础上,选择了一个数量最少(105只)、结构合理(由8个家庭和1个全雄单元组成的小种群)的群体进行长期跟踪研究。 2005年冬季,神农架金丝猴人工补食试验取得成功,进一步融洽了人与金丝猴的关系。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人类可与金丝猴进行亲密接触,“融入”金丝猴社会内部。通过全

(完整版)泰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6-2035)

泰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6-2035) 1 规划目的 为加强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的科学性和连续性,贯彻“科学规划、统一 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基本原则,统筹泰山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 旅游发展和周边社区之间的关系,特修编本规划。 2 规划范围与面积 2.1 风景名胜区范围 泰山风景名胜区总面积138平方公里,包括泰山主景区、蒿里山-灵应 宫景区和灵岩寺景区三大部分。外围保护地带面积120.9平方公里。 泰山主景区(含岱庙地区)面积为109.2平方公里,南侧以环山路北侧 人行道北缘线为界,包含红门路、通天街中心线两侧各50米范围和岱庙 (含遥参亭和双龙池)四周向外扩100米范围。东侧主要以农业观光路, 局部以自然等高线为界;北侧从牛山口村西向北接现有道路,局部以泰山 林场管辖范围为界;西北侧、西侧主要以济南与泰安行政区划为界;西南 侧以泰山林场管辖范围、规划道路、自然地形和曹家庄水库坝沿自然地形 接环山路为界。 蒿里山-灵应宫景区面积为0.3平方公里,以蒿里山周边道路(西至龙潭路,北至铁路用地南边界,南达灵山大街,东至校场街)和灵应宫文物保 护范围(单体外围10米范围)为界。 灵岩寺景区面积为28.5平方公里,基本遵循1993年国务院批复范围,东、北分别以方山东侧、北侧山脚线(海拔210m)为界,南以鸡鸣山至明 孔山南侧山脚线(海拔210m)为界,西以鸡鸣山及北侧山体的西侧山脚线(海拔210m)为界。 2.2核心景区 核心景区与风景名胜区一级保护区重合,面积53.7平方公里,占风景 名胜区总面积的38.4%。 2.3外围保护地带 规划范围以外设风景区外围保护地带,面积119.7平方公里。其中泰山 主景区和蒿里山-灵应宫景区的外围保护地带连成一区,北侧、西北侧、西 侧以风景区范围外第一道山脊线为界,局部以马套村和曹家庄村行政边界 为界,西南侧、南侧、东南侧以历史文化名城规划中的环境协调区边界为界,东侧、东北侧以大津口乡行政边界为界,面积约118平方公里。灵岩 寺景区的外围保护地带西起104国道(灵岩广场),包括沿灵岩路南北两 侧各300m范围内的区域,东以灵岩寺景区边界为界,面积为1.7平方公里。

乡村旅游规划案例集

乡村旅游规划案例集 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远景近年来也不断丰富乡村旅游规划设计经验,对行业动态和相关政策法规也认真学习,对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乡村特色休闲及景观建筑设计、乡村游乐项目策划、农家乐升级、民俗村度假开发、古村落文化休闲开发、农业生态园打造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成功拓展休闲农业园区策划、特色农业观光主题园区、休闲农业博览园、特色采摘度假区、新农村整体规划设计、新农村风貌设计、乡村旅游景区规划、乡村主题度假区规划、乡村会所、温室建筑设计等等。 国外案例: 一、法国普罗旺斯,拥有最丰富的乡村度假地 法国南部地中海沿岸的普罗旺斯不仅是法国国内最美丽的乡村度假胜地,更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度假人群。普罗旺斯的特色植物——薰衣草机会成为普罗旺斯的代名词,其充足灿烂的阳光最适合薰衣草的成长,因此,游客不仅可以欣赏花海,还带动了一系列格式薰衣草产品的销售。除了游览,其特色美食——橄榄油、葡萄酒、松露也是享誉世界。还有持续不断的旅游节庆活动,以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和艺术氛围,不断吸引来自全球的度假游客。 二、澳洲葡萄酒庄园,乡村产业与乡村旅游的完美结合

澳洲乡村葡萄酒庄园已成为澳洲本地及世界旅游市场的热门度假项目之一。最具特色的当然还属其葡萄酒酿造业,澳大利亚的葡萄酒蜚声海内外,以口感好、甜味始终,价格实惠著称。游客不仅因葡萄酒而来,也因其特色壮丽的葡萄种植园和庄园城堡的特色景观。葡萄酒庄园还围绕葡萄酒酿造开展了丰富的旅游活动如:葡萄采摘、葡萄酒品尝、参观葡萄酒酿制过程、参加酒艺培训学校等,完美的结合了乡村产业与乡村旅游。 远景案例: 一、康绿鲜生态农业庄园

康绿鲜生态农业庄园位于彭镇沿河坝村,紧邻成新蒲快速通道。占地约929亩,地势平坦,土壤质量较好。气候温和,发展条件较好。远景将康绿鲜以打造集示范、教育、生产、度假、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园区为设计理念。立足生态原则,结合国内庄园的发展形势与优秀范例来进行布图与设计。此次设计灵感主要来自“田园地方”这一传统文化。设计以正南正北,正东正西方向为两条主要景观轴线,外轮廓形似卵圆形的多功能体验区是农庄的核心,象征“天圆”,内部道路系统围绕两条轴线分布,象征“地方”,以此实现外圆内方、天圆地方的分布方式。农庄的种植区栽植模式围绕正南正北、正东正西两条轴线来分布,道路系统围绕整个园区穿插分布,使整个园区感官上更具规模,操作上更科学合理,同时有利于作物接受充足光照,良好的生长。 二、仁寿清见开发示范园

旅游区总体规划

旅游区总体规划 1 2020年4月19日

浙东第一古街”旅游区总体规划(纲要)鄞县东钱湖镇韩岭村 浙东旅游科学研究所 宁波英才规划咨询有限公司 二0 十二月 目录 第一章规划总则 第二章旅游资源及评价 第三章景区空间布局与分区规划 第四章骨干旅游项目策划 第五章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第六章专项规划 第七章旅游市场开发规划 第八章规划实施建议 附图: 1.区位关系图 2.旅游资源分布图 3.规划总图 4.规划结构图 5.旅游服务设施与交通规划图(暂缺) 6.入口迎宾区规划详图 7.烟草博物馆规划详图

8.民俗博物馆规划详图 9.民居博物馆规划详图(暂缺) 10.鉴湖广场区规划详图(暂缺) 11.善应庵规划详图 第一章规划总则 一、规划区位置及范围 ”浙东第一古街”---韩岭位于省级风景名胜区东钱湖南岸,属东钱湖南湖景系,横街历史文化景区,处于东经121o34ˊ,北纬29o52,距宁波市区约20公里。 本次规划核心区域为韩岭行政村所在地,面积约为 0.44平方公里。考虑到项目远期发展及周边风景旅游资源分布状况,规划涉及范围延展至:东起塔沙岭山脊线,南至林下山云南寺,西以象鼻山山脊为界,北至钱湖南岸延伸水域约350米左右,总面积约为 2.6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约为0.22平方公里。 二、规划目标 根据<东钱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对韩岭老街开发利用方向的定位及韩岭区位与资源特点,本规划确定区域开发目标为: ◆浙东古村风情旅游区 ◆东钱湖南湖区服务中心 三、规划依据 1、<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 1985.6 国务院发布 2、<风景名胜区建设管理规定> 1993.12 建设部发布 3、<浙江省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 1996.7 省人大常委会

生态旅游区项目总体规划推荐(标准版)

生态旅游区项目总体规划推荐 (标准版) Frequent work plans can improve personal work ability, management level, find problems, analyze problems and solve problems more quickly. ( 工作计划)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生态旅游区项目总体规划推荐(标准版)导语:工作计划是我们完成工作任务的重要保障,制订工作计划不光是为了很好地完成工作,其实经常制订工作计划可以更快地提高个人工作能力、管理水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青龙湾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 项目负责人: .9 目录 第一章规划总论 一、规划区地理位置及范围 二、规划原则 三、规划依据 四、规划期限 第二章风景旅游资源及评价 一、区域概况 二、风景旅游资源类型分析

三、风景旅游资源特点 四、旅游开发条件分析 五 、总体评价 第三章区域形象设计与旅游项目策划 一、景区性质 二、主题形象设计 三、旅游项目总体构思 四、旅游业发展目标定位 第四章功能分区与分区规划要点 一、功能分区 二、规划结构 三、分区规划要点 第五章旅游区容量与服务设施规划 一、旅游区容量计算 二、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第六章旅游资源与生态保护规划 一、环境影响评估 二、保护措施 第七章配套规划 一、旅游交通规划 二、建筑风貌规划 三、给排水、供电与电讯规划第八章旅游市场开发策略规划 一、市场机会分析 二、客源市场定位 三、市场开发策略 第九章规划实施建议 一、分期建设计划 二、旅游人才及教育计划 三、开发体制与政策建议 附件一:规划图纸

广州白云山风景区旅游规划文本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9-2025) Comprehensive Plan for Baiyunshan Scenic Area, Guangzhou 文本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7-2025, 目录 文本 第一章总则……………………………………………………………2 第二章景区范围、定位与发展目标……………………………………2 第三章规划分区、结构和布局…………………………………………2 第四章游人容量及生态原则…………………………………………3 第五章核心保护区保护规划…………………………………………4 第六章保护培育规划…………………………………………………7 第七章典型景观规划…………………………………………………8 第八章风景游赏规划…………………………………………………10 第九章游览设施规划…………………………………………………17 第十章土地利用协调规划……………………………………………18 第十一章道路交通规划………………………………………………19 第十二章市政设施规划………………………………………………21 第十三章消防规划……………………………………………………21 第十四章居民社会调控规划…………………………………………21 第十五章经济发展引导规划…………………………………………21 第十六章分期发展规划………………………………………………22 第十七章外围保护地带控制…………………………………………错误,未定义书签。31 第十八章环境影响

评价......................................................23 第十九章附则 (24) I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Guangzhou Urban Planning & Design Survey Research Institute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9-2025) Comprehensive Plan for Baiyunshan Scenic Area, Guangzhou 文本 附图 核心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外围保护地带范围图 规划设计总图 风景游赏规划图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全面发挥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的功能和作用,有效地保护、合理地开发利用与科学地经营管理风景区,特制定本规划。 第二条本文本适用于白云山风景名胜区范围内各地块及各类用地的保护、土地利用、建设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文本与白云山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图纸同时使用,二者不可分割。第四条本文本涉及指标及其定量数据,是结合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的性质和特点而制定的,未涉及的指标应符合国家、广东省和广州市有关法规、规范和标准的规定。第五条规划年限为近期,2009,2015年,远期,2016,2025年,并考虑2025年以后的远景发展。 第二章景区范围、定位与发展目标 第六条风景区规划范围面积为21.80平方公里。 第七条风景区定位

乡村旅游农家乐精典案例

乡村旅游规划从资源的角度而言,是以村落、郊野、田园等环境为依托,通过对资源的分析、对比,形成一种具有特色的发展方向。山合水易在规划乡村旅游中一贯遵从发展乡村旅游的目的主要就是大力发展城乡结合部和一些乡村的经济建设,提高乡村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满足城市人接近自然的需求。 案例一:梅县雁南飞茶田度假村 梅县雁南飞茶田度假村位于叶剑英元帅的故乡——广东省梅县雁洋镇,总面积450公顷,广东宝丽华集团公司饱蘸着祖国茶文化,在青山绿水间浓墨重彩挥洒而就的融茶叶生产、加工和旅游度假于一体的山区“三高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的开放型旅游度假区。雁南飞茶田把农业与旅游有机结合,融茶叶、水果的生产、生态公益林改造、园林绿化和旅游度假于一体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和旅游度假村。 雁南飞茶田度假村按照“茶田风光、旅游胜地”为发展方向,营造浓厚的茶文化内涵并融客家文化于其中,既有自然风光,又有农业开发、度假功能。在弘扬茶文化方面,创出了一个新的模式。雁南飞茶田度假村先后荣获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全国青年文明号等二十多荣誉称号。

案例二:广东顺德长鹿休闲度假农庄 长鹿农庄建于2002年,现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及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长鹿农庄是一个集岭南历史文化、顺德水乡风情、农家生活情趣,以吃、住、玩、赏、娱、购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是休闲娱乐、旅游度假、商务会议的最佳场所。 主要由“长鹿休闲度假村”、“机动游乐主题公园”、“水世界主题公园”、“农家乐主题公园”和“动物主题公园”五大园区组成,各具特色,精彩纷呈。 吃:岭南特色农家美食

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古城旅游区总体规划

省襄樊市襄阳古城旅游区总体规划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 205 更新时间:2010年05月20日 项目名称:省襄樊市襄阳古城旅游区总体规划 委托客户:襄樊市旅游局 项目背景: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襄樊,地处鄂西北汉江中游,江汉平原与盆地交接处。这里是经济大三角(、襄樊、)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第二大城市,自古有“七省通衢”、“中原门户”、“天下腰膂”等称谓,具有得“中”独厚、南北交汇、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 正如它2004年被评为CCTV中国魅力城市之一的评语所言——“中华腹地的山水名城,这才是一座真正的城!古老的城墙仍然完好,凭山之峻,据江之险,没有帝王之都的沉重,但借得一江春水,赢得十里春光,外揽山水之秀,得人文之胜,自古就是商贾会聚之地,今天已成为陆地区重要的交通和物流枢纽,聚集山水精华——襄樊”。 襄阳古城旅游区集襄樊历史文化之大成,沉淀了2800年的历史底蕴和人文精粹。为了更好的保护和利用襄阳古城深厚的历史资源,发展襄樊旅游经济,推动鄂西北旅游文化品牌的整体发展,2008年12月,市旅游局组织了《省襄阳古城旅游区总体规划》的招标工作,经过认真审核和评定,决定委托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编制《省襄阳古城旅游区总体规划》。 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2009~2020年。 规划理念: “跳出古城看襄阳” 在此前提下,我们关注: 以“襄阳古城”的文化品牌提升襄樊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价值,树立“襄阳古城”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形象和地位。

规划原则: 城旅一体的原则:“旅游开发与城市更新”相协调 民旅共生的原则:“以人为本与塑造品牌”相统一 弹性规划的原则:“前瞻理念与弹性规划”相结合 规划目标: 通过挖掘襄樊地域文化,提升襄樊古城品牌形象,依托旅游大项目策划及招商,推动城市旧区改造与新区建设,打造一座既延续传统又创造历史的“大襄阳古城”。将襄阳古城旅游区打造成为集观光游览、文化体验、度假休闲、游憩娱乐等多种旅游形式于一体的国际知名的古城旅游目的地和“5A”级景区,将襄阳古城旅游区打造成为襄樊市乃至省旅游的新亮点,旅游业将成为襄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研究方法: 秉承“跳出古城看襄阳”的规划理念,将襄阳古城放在全国、省、襄樊市三个层级区域进行横向对比,明确其作为国际性古城旅游目的地发展的战略意义。为实现目标,襄阳古城旅游开发需要两大抓手:即实现古城空间完整度和文化吸引力的突破。具体而言,一手抓软环境建设,以塑造个性化的古城文化形象;一手抓硬环境建设,以实现古城风貌的恢复和推动城市新区建设。这也是本次规划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保康县旅游业发展规划

保康县旅游业发展规划 县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涂纪东 一、保康旅游概况 保康东依襄阳古隆中,西邻林区神农架,北交十堰武当山,南通宜昌大三峡。境内山青水秀,鸟语花香,人杰地灵,物产丰饶,楚文化发源地——荆山山脉自西向东横贯全境,楚先民母亲河——沮水至今奔流不息,800年的楚文化历史有350年在保康演绎,是名副其实的“楚源地”;珍稀花木举世罕见,享有“蜡梅王国、牡丹故乡”的美誉;九路寨大峡谷、保康温泉、五道峡、野花谷、尧治河、百里南河、森林氧吧官山等旅游景区星罗棋布,不仅是襄阳“大荆山”旅游的核心区,也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一届县委、县政府履职以来,特别是去年下半年和前不久市委范书记两次视察保康作出重要指示以来,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四个襄阳”建设,科学谋划县域经济发展布局,进一步深化“一主两翼”发展战略,提出了“旅游立县”、以旅游为主导产业推进经济转型的战略思路,把生态旅游作为打造“都市襄阳”后花园、“绿色襄阳”示范区的重要支撑和抓手,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引擎和突破口,抓住福银、麻竹、保宜、保神四条高速公路相继开工建设的有利时机,

高点定位,高端策划,先后聘请中国甲级旅游规划机构—北京江山多娇规划院以及华中科技大学、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等规划机构,对全县旅游发展进行设计规划布局。同时,大力引进武汉三特索道集团、深圳永兴华科技公司、襄阳新中昌集团、邦和药业集团、苏州大川集团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启动和推进了九路寨大峡谷、保康温泉小镇、荆山大峡谷(五道峡旅游区)、野花谷旅游区、尧治河旅游区等一批核心景区建设。现在的保康,正以无法估量的发展潜力和后来居上的发展态势,迈开“振兴保康,炫动华中”的旅游发展步伐。 二、旅游发展总体构想 在战略定位上,立足当前,谋划长远,以“大产业、大市场、大手笔、高标准”为发展理念,以打造鄂西旅游重要战略支点和服务中心、建成中国中部地区最具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旅游目的地为目标,把旅游业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引领产业、彰显和传承早期楚文化的载体产业、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富民产业、提升城市形象和拉动消费的动力产业、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绿色产业大力培植,加快景区开发,完善旅游设施,扩大宣传营销,提升服务意识,延伸产业链条,强化产业融合,做大做强旅游经济,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县域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典型案例分析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典型案例分析 近年来,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各地围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在优化区域布局、创新工作机制、促进资源整合、拓展功能内涵、培育产业品牌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对于拓展农业多功能、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休闲消费需求,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现将北京、江苏、浙江、重庆、天津的做法作为典型案例分析如下。 1、北京:开展营销活动,实现乡村旅游有效供给 (1)整合资源、节庆营销 2013年,北京市农委整合郊区特色农产品资源,推出了“休闲农业季”系列活动(包括北京草莓季、樱桃季、花季、香草季、瓜季、鲜桃季等),并编写了《香草天空》、《北京瓜顶呱呱》、《京郊如此多娇》等主题宣传册,策划设计了《北京樱桃地图》等系列特色农产品地图,制作了《北京休闲农业季》2013笔记本,推出了约l000张精美图片,深受游客欢迎。这些活动以季为周期,以京郊特色、优质农产品为旅游吸物物,贯穿全年,带动市民到郊区采摘、休闲,把农村产业与休闲农业发展有机结合,收到了较好的效果。除此之外,郊区各区(县)还结合各自特点,举办了农耕节、美食节、采摘节、登山节、赏花节、滑雪节等宣传推介活动,累计有150多项。 (2)虚拟社区、网络营销 随着手机互联网的发展,针对青少年等特定消费群体,通过手机

客户端、微博、微信等开展营销,收到了极好的效果。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推出了“农田观光使者”招募、农田观光使者采风、农田观光博客大赛等活动,吸引了新浪、搜狐、网易等门户网站的一批博主参加,发表大量农田观光主题博文,经过多次转发、评论,吸引了市民的眼球。从2011年开始,北京观光休闲农业行业协会举办了多期“凤凰乡村游、大美体验客”活动,大量网友在到京郊旅游观光、品尝京郊美食、体验农事活动时进行编辑、制作,并通过网络新媒体实时发布图文信息和游记,让潜在的旅游者获得了直观、即时、有用的信息。 2、江苏:加强功能拓展,延伸特色产业链 在加快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和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突出发展高效设施农业、规模畜禽养殖、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外向型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注重农业功能的拓展和产业链的延伸,培育特色产业。一是延伸产业链条,把高效设施园艺业、畜禽和水产养殖业的生产功能拓展成集生产、加工、科普、采摘、餐饮服务等为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产业,提升经济与社会效益;二是挖掘产业内涵,将科技、文化、民间技艺、园林艺术等元素植入休闲农业,创新休闲农业产品,培育特色休闲农业产业,如江苏如皋的花木盆景产业,融入了“两弯半”蟠扎技艺,创新出花木盆景休闲产品,培育特色休闲农业产业,推动了花木之乡顾庄村特色产业发展。 3、浙江:注重机制创新,推进休闲农业发展 (1)创新完善投入机制

十堰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公示公告样本

《十堰市城市总体规划( -2030)》方案公示公告-11-10 《十堰市城市总体规划( -2030)》方案公示公告 时间: -11-10 7:21:54

第一章总则 第1条规划目的 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的《十堰市城市总体规划( 1997- ) 》对指导十堰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现已至规划期末, 规划确定的城市主要发展目标已经提前实现。为抓住新世纪的重要发展机遇期, 贯彻落实国家中部崛起战略、湖北省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战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保护要求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引导城乡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根据湖北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关于对十堰市编制城市总体规划请示的复函》( 鄂建函( ) 219号) , 十堰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十堰市城市总体规划( -2030年) 》。 第2条规划指导思想 ( 1) 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指导, 认真贯彻实施中央提出的中部崛起战略和湖北省制定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战略, 大力推进城镇化。 ( 2) 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 强化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 加强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和丹江口库区水源保护,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努力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 3) 坚持以人为本, 加强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 突出十堰市的发展特色和比较优势, 完善城市职能, 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提升城市环境品位, 实现十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第3条规划依据 本规划基本依据为: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1月1日实施) ( 2)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4月1日实施) ( 3) 《关于对十堰市编制城市总体规划请示的复函》( 鄂建函( ) 219号) ( 4) 《全国城镇体系规划( -2020年) 》 ( 5)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 国发[ ]46号) ( 6) 《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 -2020年) 》 ( 7) 《湖北省生态功能区划》 ( 8)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总体规划( -2020年) 》 ( 9) 《十堰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20年) 》 ( 10) 《十堰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 11) 国家和湖北省其它相关法规和规范 第4条规划范围 ( 1)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范围: 为全市行政辖区范围, 总面积2.36万平方公里。 ( 2) 规划区范围: 为市辖区( 1190平方公里) 及郧县与丹江口市部分乡镇( 具体包括郧县的青山镇、柳陂镇和茶店镇和丹江口市的武当山镇、六里坪镇、均县镇) 范围, 面积总计2422平方公里。在此范围内进行建设活动, 必须遵循《城乡规划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

乡村旅游规划十一大经典案例分析

乡村旅游规划十一大经典案例分析案例一:梅县雁南飞茶田度假村 梅县雁南飞茶田度假村位于叶剑英元帅的故乡——广东省梅县雁洋镇,总面积450公顷,广东宝丽华集团公司饱蘸着祖国茶文化,在青山绿水间浓墨重彩挥洒而就的融茶叶生产、加工和旅游度假于一体的山区“三高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的开放型旅游度假区。雁南飞茶田把农业与旅游有机结合,融茶叶、水果的生产、生态公益林改造、园林绿化和旅游度假于一体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和旅游度假村。 雁南飞茶田度假村按照“茶田风光、旅游胜地”为发展方向,营造浓厚的茶文化内涵并融客家文化于其中,既有自然风光,又有农业开发、度假功能。在弘扬茶文化方面,创出了一个新的模式。雁南飞茶田度假村先后荣获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全国青年文明号等二十多荣誉称号。 案例二:广东顺德长鹿休闲度假农庄

长鹿农庄建于2002年,现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及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长鹿农庄是一个集岭南历史文化、顺德水乡风情、农家生活情趣,以吃、住、玩、赏、娱、购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是休闲娱乐、旅游度假、商务会议的最佳场所。 主要由“长鹿休闲度假村”、“机动游乐主题公园”、“水世界主题公园”、“农家乐主题公园”和“动物主题公园”五大园区组成,各具特色,精彩纷呈。吃:岭南特色农家美食 住:超五星级湖景别墅 玩: 游乐城、欢乐岛主题乐园 赏: 农家五绝表演 娱: 度假村KTV、原始部落、瀑布游泳池、药浴温泉 购:特色购物一条街,汇聚东西南北地区各种驰名特产 案例三:湛江炭疗理休闲山庄 位于湛江市东海岸的破头区龙头莫村,结合滨海垂钓、美食的炭理疗美容保健休闲度假的旅游景点。分炭乐区、旅业区、旅游餐饮区、炭烧烤区、垂钓区和炭文化展示区等6个功能区。湛江炭疗理休闲山庄主要是以高温度烧炭过程炭窑余留的远红外线、负离子、纯氧热能对人体有益的物理作用,刺激皮肤出汗,促进人体和细胞新陈代谢,打通人体经络,

大纵湖风景区旅游总体规划

半湾湖水千江月,一粒沉沙万斛珠
——郑板桥

大纵湖旅游开发纲要
大纵湖旅游开发纲要
直指主题——大纵湖旅游开发三问?
1、走什么路? 2、举什么旗? 3、做什么事?
1、走什么路?——卓然不群的原生湿地开发模式
策划大纵湖旅游的新走向和差异化,必须要看看现在大纵湖走的是什么路,存在什么问题? 与盐城大纵湖形成对比
2、举什么旗? 中国原生态湿地度假目的地 游快乐之湖,距自然最近 天下蟹堡,醉意人生 3、做什么事?
? ? ? 一张旅游名片——蟹堡旅游名片 两条旅游线路——“太阳光”:水上游线;“四季花”:陆上游线 四种打造方式——设施娱乐化、场景戏剧化、景观故事化、文化百姓化

第一章 背景篇 Project Background

一、规划地概况
1、水城兴化
兴化市位于长江中下游里下河腹地,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 底蕴深厚,生态自然环境优越,素有“鱼米水乡”之称,是国家级生 态示范区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2、人文兴化
兴化市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 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优秀历史,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名人辈出 。《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和扬州八怪郑板桥被誉为国际级文化名人, 南宋岳飞率部抗金留下了乌巾荡、旗杆荡、得胜湖人文美妙传说等故 事,大文学家范仲淹、文艺评论家刘熙载、中原才子宗臣、明朝三任 宰相高谷、吴生生、李春芳等一大批历代名贤名家都给我们留下了很 多珍贵的人文旅游资源,全市至今保留着许多古民居、古街巷及一系 列历史文化遗迹。
3、生态兴化
兴化市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境内一马平川,水网密布,湖泊河 流星罗棋布,纵横交错。区域内得胜湖、大纵湖、郭真湖、乌巾荡、 旗杆荡、黑高荡等五湖八荡及河湖港汊构成了我市优美的田园风光和 独特的里下河原生态湿地旅游资源要素,特别是李中水上森林和缸顾 千岛垛田,每到菜花盛开的春天,鸟语花香,生机盎然,在省内外都 有较高的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出炉 2020年国家公园总体布局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出炉 2020 年国家公园总体布局 (凤凰旅游综合)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这是经过两年多试点之后,我国的国家公园体制的正式亮相。《方案》表明,到2020年,中国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基本完成,整合设立一批国家公园,分级统一的管理体制基本建立,国家公园总体布局初步形成。目前,我国已设立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国家公园”是什么? 目前世界上已有100多个国家建立了近万个国家公园,但各国对国家公园的内涵界定不尽相同。根据《方案》指出,国家公园是指由国家批准设立并主导管理,边界清晰,以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大面积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实现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定陆地或海洋区域。 《方案》将国家公园定位为我国自然保护地最重要类型之一,属于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禁止开发区域,纳入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管控范围,实行最严格的保护。国家公园的首要功能是重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保护,同时兼具科研、教育、游憩等综合功能。 “国家公园”怎么管? 《方案》指出,要以科学定位、整体保护;合理布局、稳步推进;国家主导、共同参与为原则,建成统一规范高效

的中国特色国家公园体制,交叉重叠、多头管理的碎片化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国家重要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得到有效保护,形成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的新体制新模式,促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方案》显示,在管理方面,应建立统一管理机构,分级行使所有权,构建协同管理机制,并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应建立财政投入为主的多元化资金保障机制,立足国家公园的公益属性,确定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保障国家公园的保护、运行和管理,并通过构建高效的资金使用管理机制进行有效管理。通过健全严格保护管理制度、实施差别化保护管理方式、完善责任追究制度来完善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制度。在构建社区协调发展方面,应建立社区共管机制、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完善社会参与机制来共同保护国家公园周边自然资源。 “国家公园”如何收费? 以美国黄石国家公园为代表,各国的国家公园都坚持公益属性。中国的国家公园未来将怎么收费?根据《方案》显示,立足国家公园的公益属性,将建立财政投入为主的多元化资金保障机制。国家公园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各项收入上缴财政,各项支出由财政统筹安排,并负责统一接受企业、非政府组织、个人等社会捐赠资金。 “下一步将加大政府投入,推动国家公园逐步回归公益性。”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国家公园强调全民公益

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6—2030)(2016年修编版)

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2016年修编版) 规划文本 规划图纸

目录 规划文本 第一章规划总则 (2) 第二章保护规划 (4) 第三章游赏规划 (9) 第四章设施规划 (12) 第五章居民点协调发展规划 (17) 第六章相关规划协调 (18) 第七章近期规划实施 (20) 附表 (21) 附表1-1 风景名胜资源类型与分级评价 (21) 附表2-1 文物保护单位 (23) 附表3-1 风景区游客容量 (24) 规划图纸 图0-1 区位关系图 图0-2 综合现状图 图0-3 规划总图 图1 风景名胜区和核心景区界线坐标图(包括1-1、1-2两幅分图) 图2-1 分级保护规划图 图3-1 游赏规划图 图4-1 道路交通规划图 图4-2 游览设施规划图 图5-1 居民点协调发展规划图 图6-1 城市发展协调规划图 图6-2 土地利用规划图

第一章规划总则 第一条规划目的 为了加强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以下简称风景区)的严格保护和管理,有效指导利用与建设行为,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务院《风景名胜区条例》规定,特制定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面积与范围 风景区总面积为153.12km2,地理座标为东经103°25'45″——103°38'15″,北纬30°52'29″——31°01'48″范围边界走向见图纸。 核心景区面积81.58km2;占风景区总面积的53.28%。 结合风景区范围调整,划定8个城景交叉的管理地块,管理要求见表1-1。

第三条风景名胜区性质与资源特色 (一)风景名胜区性质 以水利文化、宗教文化为底蕴,以卓越的古代水利工程、道教宫观、峡谷溪涧、生态山林为突出景观特征,具有游赏休闲、科教文化、生态涵养及大熊猫保护等功能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自然遗产。 (二)风景资源特征 智慧绝伦的水利工程,享誉海内的道教文化,悠久丰富的佛教文化,厚重丰富的历史遗胜,幽远变幻的山峰峡谷,幽深清秀的河溪潭瀑,幽静原始的生态山林。 (三)风景资源类型与评价 共178个景点,分属2大类、8中类、39小类;其中人文景点123个,自然景点55个。特级景点8个,一级景点32个,二级景点48个,三级景点56个,四级景点34个。 14处景群。其中人文类景群9处,自然类景群5处;特级景群3处,一级景群8处,二级景群3处。 第四条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为2016~2030年,近期2016~2020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