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英语(四) 教学大纲

基础英语(四) 教学大纲
基础英语(四) 教学大纲

《基础英语(四)》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基础英语(四)

课程代码:020010

课程类别及性质:专业必修课

学分/学时:4学分/108学时

教材版本:综合英语教程Book 4 【何兆熊主编,综合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年5月】

教学对象:英专二年级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对每个单元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做必要的了解,注重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方面能力的训练,以及对基础语法和词汇的熟练掌握和正确运用,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本学期末,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达到以下要求:

1、词汇

通过练习能够用英语对词语、句子进行释义;在掌握基本词汇用法的基础上扩大词汇量;掌握课文中出现的词汇及拓展词汇(重点词汇重点掌握,掌握其意思及用法)以及由这些词汇所构成的常用词组,另外加强对专业四级常见词汇的练习。

2、语法

学会分析长句结构,巩固及加深以前学过的语法知识,提高在语篇水平上运用语法知识的能力。

3、阅读能力

了解英语中各种文体的作用和特点;认识和辨别课文中出现的各种修辞手法,掌握中心大意以及说明中心大意的事实和细节,并能够进行一定的分析、推理和判断,领会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使学生掌握一般难度英语原文著作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速度。

4、听的能力

通过使用英语授课,提高学生的听觉会意能力;通过听写练习,提高学生应对英语专业四级听写部分的能力。

5、说的能力

能就教材内容和适当的话题进行回答和复述,能用英语进行一般的日常会话,能在短暂准备后做简短发言,能够比较清楚地表达思想,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6、写的能力

能够在教师指导下分析、欣赏文章的写作技巧、文章的结构、语言特点;使学生初步掌握各种文章的写作能力及写作技巧

7、译的能力

能够通过练习使用固定的词汇或短语将简单的汉语句子翻译成英语,理解正确,能够准确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翻译。

【教学方法】

1、进行课文导入,如与课文相关的背景知识和作者介绍等。

2、在课文的学习过程中学习掌握本单位的新词汇,并强化重点词汇的学习。

3、在讲解课文过程中,注重用同义词替换新词汇进行句子改写的练习,并引导学生对课文

中心思想进行概括。

4、实行启发式教学,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5、实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实现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氛围。

6、针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和实践,促进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应用。

7、使用多媒体课件优化教学课程。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一、理论教学模块

Unit 1 (6学时)

Text I Never Give In, Never, Never

Text II Winston Churchill

[教学内容]

1.重点词汇:

Catastrophic, misfortune, desperately, unmeasured, menace, lull, deceptive, triumph, impostor

2.重点语法

英语中的平行结构

3.内容提要

This text is an inspiring speech made by Winston Churchill, Great Britain’s ex-Prime Minister and famous orator, when he visited Harrow School on October 29, 1941.

4.结构分析

Introduction: Para 1; Main body: Para 2-5; Conclusion: Para 6-8

5. 写作策略: Repetition and metaphor

Unit 2 (6 学时)

Text I Space Invaders

Text II Space and Distance

[教学内容]

1. 重点词汇

Velvet, inch, minutely, annoyance, sidle, scribble, shuffle, quaint, gratifying, intuitive, penetrate 2. 重点语法

(1)can, could和may的用法

(2)one, so 和such的用法

3. 内容提要

The writer points out that nowadays people are more and more concerned about themselves and want to have a larger personal space than decades ago and then he analyses the causes of space invasion.

4. 结构分析

Introduction: Para 1-2; Main body: Para 3-7; Conclusion: 8-9

5.写作策略: Choice of words

Unit 3 (6学时)

Text I Alienation and the Internet

Text II American Online: Losing the Battles, but Winning the War

[教学内容]

1.重点词汇

Alienation, forum, access, modal, potential, globalization, dramatically, fragmentation, alienate 2.重点语法

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

3.内容提要

Only when we make a moderate use of the Internet can we fully realize its potential without having our sense of reality skewed.

4.结构分析

Introduction: Para 1-2; Main body: Para 3-6; Conclusion: Para 7

5.写作策略: Antonyms

Unit 4 (6学时)

Text I A View of Mountains

Text II Statement at the 2003 Session of United Nations Disarmament Commission

[教学内容]

1.重点词汇

Dispatch, constitute, artistry, char, pulse, ledge, unearthly, rubble, wreckage, stumble, outskirt

2.重点语法

(1)动词的现在时态

(2)形容词的比较级

3.内容提要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we should not just worry about the nuclear peril but take actions to eliminate it to create a safer world.

4.结构分析

Introduction: Para 1; Main body: Para 2-3; Conclusion: Para 4

5.写作策略: “A but B” structure

Unit 5 (6学分)

Text I The Tapestry of Friendship

Text II My Daughter, My Friend

[教学内容]

1.重点词汇

Tapestry, budget, chase, shoot-out, cosmic, affecting, pan, fragility, resiliency, tissue, drastic

2. 重点语法

(1)省略的用法

(2)rather 和fairly的区别

3. 内容提要

This text distinguishes two kinds of friendship: that between men and that between women. 4.结构分析

Part 1: Para 1-2; Part 2: Para 3-6; Part 3: Para 7-18; Part 4: Para 19

5.写作策略: 使用连词

Unit 6 (6学分)

Text I A French Fourth

Text II Stuck in the Middle

[教学内容]

1.重点词汇

Regulation, prompt, expatriate, barbecue, suppress, heritage, twinge, unease, lacuna, folly, convey 2. 重点语法

关系从句的使用

3. 内容提要

This text talks about the influence of a foreign culture on expatriated families.

4.结构分析

Introduction: Para 1-3; Main body: Para 4-9; Conclusion: Para 10-12

5. 写作策略: Concessive words and expressions

Unit 7 (6学时)

Text I The Selling of the President

Text II What Makes a Leader

[教学内容]

1. 重点词汇

Campaign, publicize, supplant, empirical, publicity, clinch, spot, swing, dictate, priority, close-up 2. 重点语法

(1)省略

(2)shall, will, should 和would的用法

3.内容提要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develop a sense of what kind of person we are electing to the nation’s highest office. TV affords us that opportunity in a way no other medium can.

4. 结构分析

Introduction: Para 1; Main body: Para 2-11; Conclusion: Para 12

5.写作策略: Exemplification

Unit 8 (6学分)

Text I The Monster

Text II Simple Habits, Deep Thoughts

[教学内容]

1. 重点词汇

Undersized, nerve, agony, delusion, grandeur, conceit, exhaust, exhausting, tiresome, mania

2. 重点语法

介词的用法

3. 内容提要

The writer tries to provide a reasonable explanation for each of the monster’s characteristics in both his personality and behavior.

4.结构分析

Part 1: Para 1-9; Part 2: Para 10; Part 3: Para 11-13

5.写作策略: Stylistic effect of using “he”

Unit 9 (6学时)

Text I The Discus Thrower

Text II A Rage against Dying

[教学内容]

1. 重点词汇

Stance, assemble, furtive, tan, close-cropped, vile, repose, snowbound, bonsai, prune, facsimile 2. 重点语法

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转换

3. 内容提要

The author mainly describes the strange behavior patient dubbed the discus thrower and his

conflict with the health workers.

4. 结构分析

Introduction: Para 1; Main body: Para 2-13; Conclusion: Para 14-15

5.写作策略: Monologue and dialogue

Unit 10 (6学时)

Text I How I Found My V oice

Text II Thank You, Mr. Chips

[教学内容]

1. 重点词汇

Trilogy, stutter, snicker, traumatic, catfish, prodigious, humiliate, vent, pound, grit, retreat

2. 重点语法

Could的用法

3.内容提要

The text emphasizes the great effect the teacher has brought about on the writer’s career as well as his whole life.

4.结构分析

Part 1: Para 1-2; Part 2: Para 3-22; Conclusion: Para 23-29

5. 写作策略: Repetition of New Testament

Unit 11 (6学时)

Text I Mountain Lion’s Attack

Text II Terror in the Night

[教学内容]

1.重点词汇

Counselor, scout, glue, wail, ivy, roam, crouch, cougar, prey, plod, bug, emblem, perch, motto

2. 重点语法

动词不定式的使用

3. 内容提要

The writer talks about his personal experience as a camp counselor, which shows that this job was not as relaxing and interesting as he had assumed.

4. 结构分析

Part 1: Para 1; Part 2: Para 2-20; Part 3: Para 21

5. 写作策略: Choice of verbs

Unit 12 (6学时)

Text I Christmas Lost and Found

Text II One Small Stone, Unforgotten

[教学内容]

1. 重点词汇

Vow, infertile, undaunted, expertise, carol, heredity, irrepressible, blizzard, ablaze

2. 重点语法

动词形式

3. 内容提要

The author describes the story of adaptation and loss of Christmas Boy.

4.结构分析

Part 1: Para 1-5; Part 2: Para 6-8; Part 3: Para 9-24

5. 写作策略: Oxymoron

Unit 13 (6学分)

Text I Promise of Bluebirds

Text II My Son, the Lion

[教学内容]

1. 重点词汇

Bluebird, landscape, wintry, garb, nest, creature, hover, drift, cardiology, sacrifice, carbide, pall 2. 重点语法

形容词的使用

3. 内容提要

This text vividly describes the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men and nature through the unique friendship between an ordinary old man and bluebirds.

4. 结构分析

Introduction: Para 1-7; Main body: Para 8-19; Conclusion: Para 20-30

5. 写作策略: Endearment

Unit 14 (6学时)

Text I The Idiocy of Urban Life

Text II The City

[教学内容]

1. 重点词汇

Idiocy, cruise, sleek, well-groomed, reign, urbane, insomniac, congregate, gregarious

2. 重点语法

强调句型的使用

3. 内容提要

The author focuses on the idiocy of urban life and the ultimate reasons for this phenomenon. 4.结构分析

Introduction: Para 1-2; Main body: Para 3-9; Conclusion: Para 10

5. 写作策略: A thesis of the author

Unit 15 (6学时)

Text I Dolly’s False Legacy

Text II Quietly, Animal Cloning Speeds Onward

[教学内容]

1. 重点词汇

Overlook, clone, inefficient, incidence, fetus, perfect, nurture, intrude, impose, intrinsic, ethical 2. 重点语法

连接词的使用

3. 内容提要

The author discusses that it is impossible to apply cloning to humans, today at least.

4. 结构分析

Introduction: Para 1; Main body: Para 2-12; Conclusion: Para 13

5. 写作策略: Suspicious words and expressions

Unit 16 (6 学时)

Text I The Story of an Eyewitness

Text II Memories of the San Francisco Earthquake and Fire

[教学内容]

1. 重点词汇

Conflagration, wrought, fringe, nabob, lurid, ghetto, smash, hump, ridge, depression

2. 重点语法

句子语序

3. 内容提要

The author describes the physical destruction of San Francisco first and then the quiet and calm reactions of the city dwellers.

4. 结构分析

Part 1: Para 1-3; Part 2: Para 4-13; Part 3: Para14-16

5. 写作策略: Parallelism

二、实践教学模块

1. 各个单元的课后练习,重点词汇、语法、句子结构的练习。

2.各个单元中心思想的讨论

3.写作辅导、练习与实践

4.专四辅导。

【考核方式】

实行综合考评,期末闭卷考试+形成性考核,总分为100分,具体安排为:形成性考核(40%)(包括: 出勤(10%)+课堂表现(10%)+作业(10%)+期中考试(10%))+期末考试(60%)【主要参考书目】

何兆熊主编,《综合教程》第四册教师用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

蒋澄生廖定中主编,《英语学习背景知识精粹》,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

江洪斌主编,《英语翻译与写作》,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

李树德冯奇,《英语修辞简明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曲卫国,《实用应用描写词典》,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年。

【后注】

执笔人:肖文文日期:2010年5月

审核人:肖文文日期:2010年7月

批准人:日期

基础英语教学大纲-(3)

一、大纲制订依据 《基础英语》课教学大纲,依据1999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和《沈阳体育学院培养方案》(2005年8月修订),结合我院体育英语专业本科生实际情况编写的。 二、教学目的与任务 基础英语是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必修课,对培养和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等综合运用英语能力起着重要作用。本课程主要通过语言基础训练与篇章讲解分析,使学生逐步提高语篇阅读理解能力,了解英语各种文体的表达方式和特点,扩大词汇量和熟悉英语常用句型,具备基本的口头和笔头表达能力。通过阅读题材、体裁广泛的阅读材料,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熟悉并深化对英语语言、文化的理解,增强学生的英语语感和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三、教学内容、形式和学时分配

注:实践能力培养:口语训练、听力训练、写作训练与课堂讲授一并进行。 四、教学内容纲要 第一学期现代大学英语第一册 第一章Half a Day 本章教学重点:理解文章主题;掌握文章中的基本语言点和语法结构,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本章教学难点:文化背景知识和写作技巧 第一节Text A Half a Day 第二节Text B The Edge 本章实践能力培养内容:在讲授中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第二章Going Home 本章教学重点:理解文章主题;掌握文章中的基本语言点和语法结构,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本章教学难点:文化背景知识和写作技巧 第一节Text A Going Home 第二节Text B A Homecoming of a Different Sort 本章实践能力培养内容:在讲授中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第三章The Boy and the Bank Officer 本章教学重点:理解文章主题;掌握文章中的基本语言点和语法结构,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本章教学难点:文化背景知识和写作技巧 第一节Text A The Boy and the Bank Officer 第二节Text B My Bank Account 本章实践能力培养内容:在讲授中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第五章Angels on a Pin 本章教学重点:理解文章主题;掌握文章中的基本语言点和语法结构,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本章教学难点:文化背景知识和写作技巧 第一节Text A Angels on a Pin 第二节Text B We Should Cherish Our Children’s Freedom to Think 本章实践能力培养内容:在讲授中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第八章My Personal Manager 本章教学重点:理解文章主题;掌握文章中的基本语言点和语法结构,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本章教学难点:文化背景知识和写作技巧 第一节Text A My Personal Manager 第二节Text B And If Elected 本章实践能力培养内容:在讲授中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第第九章Against All Odds 本章教学重点:理解文章主题;掌握文章中的基本语言点和语法结构,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本章教学难点:文化背景知识和写作技巧 第一节Text A Against All Odds 第二节Text B The Dark Gift 本章实践能力培养内容:在讲授中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第十章The Green Banana 本章教学重点:理解文章主题;掌握文章中的基本语言点和语法结构,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本章教学难点:文化背景知识和写作技巧 第一节Text A The Green Banana 第二节Text B The Secret Lost in the Water 本章实践能力培养内容:在讲授中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第十一章The Midnight Visitor 本章教学重点:理解文章主题;掌握文章中的基本语言点和语法结构,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本章教学难点:文化背景知识和写作技巧 第一节Text A The Midnight Visitor 第二节Text B The Night the President Met the Burglar 本章实践能力培养内容:在讲授中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第十二章The Kindness of Strangers 本章教学重点:理解文章主题;掌握文章中的基本语言点和语法结构,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本章教学难点:文化背景知识和写作技巧 第一节Text A The Kindness of Strangers 第二节Text B In Chelsea, Back to Sleep 本章实践能力培养内容:在讲授中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第十三章Christmas Day in the Morning 本章教学重点:理解文章主题;掌握文章中的基本语言点和语法结构,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本章教学难点:文化背景知识和写作技巧 第一节Text A Christmas Day in the Morning 第二节Text B Swans Mate for Life 本章实践能力培养内容:在讲授中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学术论文写作教学大纲

《学术论文写作》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1. 课程代码:1 2. 课程中文名称:学术论文写作 3. 课程英文名称:Academic Thesis Writing 4. 课程总学时数:16 5. 课程学分数:1 6. 授课对象:英语专业四年级学生 7. 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是《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必修课,也是我院针对英语专业四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在学科体系中居重要地位。本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并帮助、指导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论文写作。毕业论文写作是大学英语专业教学计划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和实践环节,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评估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方式,是高校英语专业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内容。毕业论文写作的优劣决定学生毕业时可否被授予学士学位。本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严谨工作态度,良好学术道德,锻炼学生的思维组织能力,训练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激活学生的知识输出与输入。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毕业论文的写作要求和撰写规范,知道如何撰写毕业论文,并掌握写作论文的方法。 二、教学基本要求 1. 本课程的目的、任务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能力,要求学生对文献材料有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个人观点和意见,同时还要求学生学会正确地引用他人的观点,避免有意或无意的抄袭现象。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从选题、文献调研、资料分析、列提纲、起草、修改到编辑的写作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了解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摘要、引言、正文、结语的写作方法及文献引用方法等,为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指导和帮助,对学生进行基本的科研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独立思维、科学探索的能力。 2.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

最新大学英语教学大纲(1-4级完整版)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

目录 《大学英语》一级课程 (2) 《大学英语》二级课程教学大纲 (9) 《大学英语》三级课程教学大纲 (16) 《大学英语》四级课程 (23)

《大学英语》一级课程 (College English Band 1) 一、简要说明: 参照国家教育部制订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同时根据我校教学资源、学生入学水平以及所面临的社会需求等实际情况, 特制订本《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作为我校组织非英语专业本科、专升本学生英语教学的主要依据, 用于指导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包括听、说、读、写四个部分。 二、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 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大学英语教学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三、教学基本要求和方法: (一)教学基本要求 1.听力能力要求:能听懂简单的日常会话和课堂用语,能听懂语速为每分钟100词左右的英语短文并理解其中心大意和要点。 2.口语能力要求:在实际交际中做到语音、语调较为自然、得体和流畅;熟悉个人、家庭、日常生活、兴趣爱好、风俗习惯、职业、节日、社交礼仪等方面的话题,并能就这些话题进行简单的会话或陈述。 3.写作能力要求:掌握描述时间、地点、方位的基本表达方式;掌握比较人、物体及事物的基本表达方式; 能使用适当的语言形式进行描述和表达观点、态度和情感等;能根据特定目的有效地进行简单的文字表达。 4.阅读能力要求:能读懂语言难度一般的普通题材的文章,领会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掌握中心大意及主要事实和有关细节,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60词。在快速阅读篇幅较长、难度略低的材料时,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80词。 5.推荐词汇量:应领会或掌握2300左右单词和500-6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词组,其中积极词汇为900左右,并具备基本的构词法知识。 (二)教学基本方法 1. 授课以英语为主,汉语为辅;精讲多练,讲析与操练相结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适当融入各类有针对性 的教学方法,如:句型操练,背诵与默写,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运用启发式教学的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思辨能力。 2. 课内外相结合,讲习与讨论相结合;适当增加文化内容和背景知识的介绍; 适当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如:限时阅读,归纳总结等。 四、授课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一册

《基础英语》(1-4)教学大纲

《基础英语》(1-4)教学大纲 大纲说明 课程代码:3625007(1-4) 总学时:384学时(讲课336,实践48) 总学分:24学分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适用专业:英语专业本科 预修要求:高中起点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 (一)性质: 基础英语是一门培养和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综合运用英语的技能课,旨在通过语言基础训练与篇章讲解分析,使学生逐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扩大词汇量和熟悉英语常用句型,具备基本的口头与笔头表达能力。基础英语1-4的知识点、语法点和基本技能是高级外语人才应具备的;基础英语1-4课程是英语专业课程中重要的学科基础课。 要使我们培养的专业学生,能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有所作为,有所贡献,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特别是能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基础英语1-4在英语专业课程中是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课。 (二)目的: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系统地传授英语基础知识(语音、语法、篇章结构等),对学生进行全面、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作风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三)任务: (1)使学生对英语这门语言的常用词汇、短语、基本句型、语法项目等知识有系统的学习,并了解句子的内部构成和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 (2)使学生对文章的篇章结构、英语各种文体的表达方式和特点有初步的感性认识,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提高自学水平的能力。 (3)使学生了解课文所蕴涵的西方文化信息,如政治、经济、商贸、教育、宗教、民俗、戏剧及文学等,发挥本课程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修养方面所起的作用。 (4)在语言基础训练中,侧重口语和听力训练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学生读、写、译能力的提高,既要让学生打牢语言知识的根基,又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二、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课堂上教师要用英文讲课。精讲多练,分清主次,突出重点,阐明词汇基本意义和基本用法及课文的主旨大意等,并注意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要努力创造条件,采用先进教学手段,如部分课程使用录像片、多媒体课件等进行教学。教学辅助资料,除用与教材配套的习题册外,教师要尽量搜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逐步建立起习题库和试题库。 作业的布置要与本课程的教学目的紧密联系,形式要多样,可以是听、说、读、写、译的任一种,也可是一、两项结合起来。 三、大纲的使用说明:

学术英语教学大纲

《学术英语》(Academic English)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任务和目的 《学术英语》(Academic English)是南昌大学非英语语专业本科生第四学期进入提高阶段英语课程学习必修的一门I类通识课,以应对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和新形势下我国人才培养目标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的学术英语能力及专业英语水平,拓展学生人文内涵和学科内涵,以内容为依托,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和综合文化素养,为学生借助英语拓展各自专业发展提供条件,使他们达到用英语表达知识,用英语交流文化的更高要求,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希望通过学术英语教学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为学生毕业后直接使用英语从事本专业工作,或者继续深造学习、进行学术研究以及参加学术活动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各课程适合完成大学基础英语课程,达到一般要求的学生。课程完成后希望具备在专业学习和研究上运用英语的能力。 主要课程内容:培养学生参加英语作为教学语言的专业课程和专业讲座、用英语查阅本专业的文献资料、撰写文献综述和小论文、口头陈述和演示科研成果以及参加学术讨论的能力。主要是培养学生在专业学习上运用英语的能力,以及学术批判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主要教学内容分为三大块: 第一,以课本教材为基础的语言教学;第二,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和学

术兴趣选定研究课题,结成小组团队,围绕项目进行资料搜索,每个学生必须完成和自己项目相关的一定数量的文献资料阅读,分阶段完成论文的各个部分,最后每人提交1200词左右的小论文作为项目成果;第三,小组另选一个与课文主题相关的话题进行演示陈述作为口头成果。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程主要采用以项目为依托的教学(research/project-based)方法: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通过团队合作方式,确定各自的研究课题和小论文题目。围绕这个项目进行一系列学术技能的教学。 课程还采用课堂教学和课外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学生需要查阅大量的课外学习材料及网络教学平台的教学材料,以进一步巩固所学学术英语的知识和技能,自主完成各项教学任务。 课程充分运用先进的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教育技术,采用全方位、立体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四、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阅读:主要围绕课文,教授如何通过文章结构、主题句等来快速汲取文章信息的能力,学习学术英语的表达规范,了解专业领域的术语并加强正式文体的语感。输入材料由3—4篇1000一1500词的文章组成。 要求对作者态度和文章观点进行质疑,尤其是对不同来源的材料的观点进行比较和批判性评论,学会判断各种来源材料的可靠性和价值,培养评价不同观点的能力。

英语教学大纲

《英语(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英语(一) 学分: 3 总学时: 48 讲课学时:48 实验学时:(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规定填写)如果有课内实验学时,在大纲后面接着编写一份(课内)实验大纲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高中英语或预备级教程 适用专业:全校普通专业 开课系或教研室:大学外语教学部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1.课程性质 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大学英语课程是一门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它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 2.课程任务 大学英语教学要让学生了解英语语言的语音、语法、句法和结构等特征;熟悉和掌握英语国家一些基本的人文、地理、习俗和经典文化;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语言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各高校之间情况差异较大,大学英语教学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以适应个性化教学的实际需要。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这是我国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经过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与实践应当选择达到的标准。一般要求是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较高要求或更高要求是为有条件的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类型和人才培养目标所选择的标准而推荐的。各高等学校应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并创造条件,使那些英语起点水平较高、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达到较高要求或更高要求。

英语II课程教学大纲

英语课程教学大纲(试行) —公共英语课— 英语II 一、教学对象 本课程为广播电视大学公共英语课,供各类专业的专科和本科根据该专业 的培养要求选择开设。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英语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一定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读、听、写、说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一般性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能进行一般性的书面交流和简单的口头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打下基础。 鉴于广播电视大学实行开放办学,学生入学时的英语水平差异较大,公共英语课程设置不同层次的三个教学模块,使各专业可以根据该专业培养要求和学生的具体条件为专科和本科选择开设适当的英语课程。英语I为公共英语课程的预备阶段,专科应达到英语II 的要求,本科应达到英语III的要求。 英语课程在加强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重

视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英语II的基本要求为: 通过本阶段学习的学生应能掌握2,800左右的常用词汇(包括英语I要求掌握的1,600词)以及相关的常用词组;能够掌握并正确运用基本的语法知识;能够听懂日常生活中发音清楚、语速较慢的简短对话或陈述,并能用英语进行简短的日常交谈;能够阅读中等难度的一般题材的简短英文文字材料,理解正确,并能够读懂通用的简短实用文字材料,如通知、介绍和广告等;能够写简短的应用文,如日记、信函、通知等。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 英语II总学时为108学时,6个学分,分2个学期开设,每学期54学时, 3个学分。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在选材上应注重语言材料的真实性,贴近生活,富有时代气息,能够学以致用;内容集知识性、趣味性与思想性为一体。(详见附录) 四、媒体使用与教学过程建议 英语课程的教学媒体设计既要按照英语教学的自身规律,又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2000年3月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发布) 为了规范全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特制订本教学大纲。本大纲所作的各项规定,对全国各类高等学校的英语专业均有指导作用,也是组织教学、编写教材和检查与评估教学质量的依据。 一、培养目标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21世纪是一个国际化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决定了21世纪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这些人才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也就是要在打好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牢固掌握英语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拓宽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识,掌握与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注重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的创新的能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 二、课程设置 英语本科专业学制为4年。根据英语专业教学规律,一般将4年的教学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基础阶段(一年级和二年级)和高年级阶段(三年级和四年级)。基础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传授英语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良好的学风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为进入高年级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高年级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继续打好语言基本功,学习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心业知识,进一步扩大知识面,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综合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在两个教学阶段中课程的安排可以有所侧重,但应将4年的教学过程视为一个整体,自始至终注意打好英语语言基本功。 英语专业课程分为英语专业技能、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三种类型,一般均应以英语为教学语言。三种类型的课程如下: (1)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指综合训练课程和各种英语技能的单项训练课程,如:基础英语、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口译、笔译等课程。 (2)英语专业知识课程:指英语语言、文学、文化方面的课程,如:英语语言学、英语词汇学、英语语法学、英语文体学、英美文学、英美社会与文化、西方文化等课程。

新视野大学英语4教学大纲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四册教学大纲 简介:为指导我校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以上外和高教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及《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大纲》为依据,特制定我校《新视野大学英语》第四册教学大纲,作为教学安排、教案编写、教学质量检查的依据 ... 为指导我校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以上外和高教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及《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大纲》为依据,特制定我校《新视野大学英语》第四册教学大纲,作为教学安排、教案编写、教学质量检查的依据。 一、教学对象: 本大纲的教学对象是我校非英语专业二年级的学生。通过三个学期的英语学习,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英语语音和语法知识,并在读、听、写、说、等方面受过初步的训练。已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新视野大学英语》第四册精读教材涉及词汇9000词左右,泛读量为38,000词左右,基本达到《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对四级词汇的要求。 二、教学目的: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四册的教学目的是:使多数学生能达到实用英语应用能力A级水平。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他们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读、写、译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三、课时安排: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四册用于我校非英语专业二年级的学生的第四学期英语学习,每周三个课时,共54个课时。 四、教学要求:

1)课文: 该阶段的教学对10篇A课文的内容进行精讲精练,要求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10篇A课文内容,记住大多数所学单词,短语以及某些表达法。对课文B和C要求学生自学,领会式理解。基本达到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水平。 2)词汇 领会式掌握3877单词(其中复用式掌握的单词为1600),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中学所掌握的单词和词组包括在内),并具有按照构词法识别生词的能力。 3)语法 巩固和加深基本语法知识,加强对虚拟语气,长句,复合句的训练,提高在语篇水平上运用语法知识的能力。 4)阅读能力 能顺利阅读语言难度较高的一般性题材的文章,掌握中心大意以及说明中心大意的事实和细节,并能就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推理、判断和综合概括,领会作者的观点和态度,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80词。在阅读篇幅较长、难度略低、生词不超过总词数5%的材料时,能正确理解中心大意,抓住主要有关细节,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100词。 5)听的能力 对题材熟悉、句子结构不太复杂、生词少、语速为每分钟80--100词的篇幅较长的会话、谈话、报道和讲座,能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和有关细节,领会讲话者的观点和态度,并能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 6)说的能力 能就教材内容和一般的听力材料进行问答和讨论,能就一般的社会生活话题进行简单的交谈、讨论和发言,表达思想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大学英语基础教程零起点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英语基础教程(零起点)课程教学大纲 一、层次与学制:本科,四年制 二、教学时数:272学时,第一、二、三、四、五、六学期开设。第一、二学期周学时4,第三、四、五、六学期周学时2。 三、适用专业:非英语专业外语类各专业(英语为零起点的学生) 四、课程性质与任务 大学英语基础教程(零起点)课程是非英语专业大学本科生(零起点)的一门基础课程,以听、说领先,重视英语语言基础的训练,强调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课程的任务在于传授语言基础知识(语音、语法、词汇、篇章结构),训练基本语言技能(听、说、读、写),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同时指导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一)教学目的 大学英语基础教程(零起点)通过课堂内外各种教与学的活动,使非英语专业大学本科生(零起点)在规定的学时内掌握英语语音、基本语法、基本词汇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强调听、说、读、写、译等技能的培养,具备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初步能力,同时对英语国家和文化有初步了解,并为全面提高英语运用能力打下较好的基础。 (二)教学要求 1.语音 要求学生掌握国际音标,基本的读音规则:意群、停顿、连读,及各类简单句的基本语调。 2.词汇 词汇掌握量应达到3000个单词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并培养按照基本构词法识别和掌握生词的能力。 3.语法 要求学生掌握各种词类的概念﹑分类和基本用法,掌握各种时态的用法,掌握简单句和复合句的基本结构及用法,提高在语篇水平上运用语法知识的能力。 4.阅读能力

能顺利阅读语言难度中等的一般性题材的文章,掌握中心大意以及说明中心大意的事实和细节,并能够进行一定的分析、推理和判断,领会作者的观点和态度,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50个单词。在阅读篇幅较长、难度略低的生词不超过总词数的3%的材料时,能掌握中心大意,抓住主要事实和有关细节,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70词。 5.听力能力 能听懂英语讲课,并能听懂题材熟悉,句子结构比较简单,基本没有生词,语速为每分钟80-110字的简短会话,报道和讲座,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和有关细节,领会讲话者的观点和态度。 6.表述能力 能就教材内容和适当的听力材料进行问答和复述,能用英语进行一般的日常会话,能就熟悉的话题经准备后作简短发言,表达思想比较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7.写作能力 能在阅读难度与课文相仿的书面材料时做笔记,回答问题,写提纲,能就一定的话题在半小时内写出100个单词的短文,能写短信和便条,表达意思清楚,无重大语言错误。 8.翻译能力 能借助词典将难度略低和课文的英语短文译成汉语,理解正确,译文达意。 六、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教材:名称: 《大学英语基础教程(零起点)》 作者:李桂兰主编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出版年月:2000年9月出版 教材类型:一般教材 教学参考书:名称:《大学英语基础教程(零起点)教师手册》 作者:郭建荣等主编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出版年月:2000年10月出版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 前言 l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l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修订说明 前言 80年代初,受国家教委的委托,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英语组开始着手起草高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有关基础阶段和高年级英语教学的两个大纲经教材编审委员会英语组审定通过后,于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经国家教委高教司批准后在全国实施。十多年来,这两个教学大纲在规范和指导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学工作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鉴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我国高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近十多年来的英语教学又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原有的两个大纲已无法适应新的形势,因而有必要作相应的修订。 受教育部委托,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于1998年由何其莘、何兆熊、黄源深、姚乃强、吴古华、陈建平、朱永生、钟美荪、王蔷和文秋芳10位教授组成了大纲修订小组,并于1999年6月起草了新大纲的征求意见稿。在听取了两百多所院校的意见之后,英语组在1999年10月的年会上逐条讨论了新大纲的各项内容,并在原则上通过了对新大纲的审定。年会之后,何其莘、黄源深和姚乃强三位教授根据各位委员的意见和建议,再次对大纲进行修订,并进行了文字上的润色。英语组于1999年12月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送教育部高教司审批。 经教育部批准实施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对全国各类英语专业均有指导作用,是高校英语专业组织教学、编写教材与检查教学质量的依据,也是

落实和贯彻教育部批准下发的《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重要保证。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 2000年3月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为了规范全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特制订本教学大纲。本大纲所作的各项规定,对全国各类高等学校的英语专业均有指导作用,也是组织教学、编写教材和检查与评估教学质量的依据。 一、培养目标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21世纪是一个国际化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决定了21世纪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这些人才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也就是要在打好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牢固掌握英语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拓宽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识,掌握与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注重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的创新的能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 二、课程设置 英语本科专业学制为4年。根据英语专业教学规律,一般将4年的教学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基础阶段(一年级和二年级)和高年级阶段(三年级和四年级)。基础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传授英语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良好的学风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为进入高年级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高年级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继续打好语言基本功,学习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心业知识,进一步扩大知识面,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

《大学英语4》教学大纲

《大学英语4》教学大纲 College English 4 课程编码:27A31104 学分:3.0 课程类别:通识必修课 计划学时:48 其中讲课:48 实验或实践:0 适用专业:生物技术、制药、药学 推荐教材:1.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4》 2.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新世纪大学英语系列教材:视听说教程4》 参考书目:1.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视野大学英语(4)(学习指南)(第二版)》 2.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新视野大学英语(4)(综合训练)》 3.浙江江教育出版社《四级词汇词根+联想记忆法》 4.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黑旋风试卷星火英语四级真题详解4级真题详解+标准预测》 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四册的教学目的是:使多数学生能达到实用英语应用能力A级水平。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他们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读、写、译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课程的基本要求 1)课文 该阶段的教学对5篇A课文的内容进行精讲精练,要求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5篇A课文内容,记住大多数所学单词,短语以及某些表达法。对课文B要求学生自学,领会式理解。基本达到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水平。 2)词汇 领会式掌握3877单词(其中复用式掌握的单词为1600),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中学所掌握的单词和词组包括在内),并具有按照构词法识别生词的能力。 3)语法 巩固和加深基本语法知识,加强对虚拟语气,长句,复合句的训练,提高在语篇水平上运用语法知识的能力。 4)阅读能力 能顺利阅读语言难度较高的一般性题材的文章,掌握中心大意以及说明中心大意的事实和细节,并能就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推理、判断和综合概括,领会作者的观点和态度,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80词。在阅读篇幅较长、难度略低、生词不超过总词数5%的材料时,能正确理解中心大意,抓住主要有关细节,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100词。 5)听的能力 对题材熟悉、句子结构不太复杂、生词少、语速为每分钟80--100词的篇幅较长的会话、谈话、报道和讲

《大学英语四》教学大纲

《大学英语四》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大学英语四 英文名称:College English Four 课程编号:20110010 学时数:68学时 学分数:4学分 适用专业:本课程适应于非英语、非音体美专业的其他各本科专业 本教学大纲根据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试行)制定,为通用英语课程,用于指导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课程教学包括听、说、读、写、译五个部分。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大学英语课程是高等教育非英语专业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是高等学校人文教育的一部分,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 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与要求: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关注学生的听说能力,尤其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使他们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未来工作中能够有效地使用英语,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需要。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听力理解能力 能听懂一般日常英语谈话和公告;能基本听懂题材熟悉、篇幅较长、语速中等(语速为每分钟130词左右)的英语广播、电视节目和其他音频视频材料,掌握中心大意,抓住要点和相关细节;能基本听懂用英语讲授的专业课程或未来工作岗位、工作任务、产品等相关的口头介绍。能较好地运用听力技巧。 2.口头表达能力 能用英语就一般性话题进行比较流利的会话;能较好地表达个人意见、情感、观点等;能陈述事实、概念、理论等教学阐述、解释、比较、总结等。语言组织结构清晰,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能较好地运用口头表达与交流技巧。 3.阅读理解能力 能基本读懂公开发表的英语刊物上一般性题材的文章;能阅读与所学专业相关的综述性

英语口语教学大纲

英语口语教学大纲-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英语口语课程教学大纲 一、总纲 口语是语言基本功:听、说、读、写、译诸项技能之一,在外语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口语课旨在传授英语口语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全面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主要是口头交际能力,逐步达到在英语口头表达方面准确与流利相结合;扩大社会文化知识面,为升入高年级打好扎实的基础。英语口语课力图把学生置于英语国家文化背景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听说能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口语学习。把听说领先的教学原则置于一种真实、宽松、主动和持久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环境中去贯彻和落实,摆脱学生“张口难”的障碍,培养学生掌握准确、流利的教学原则,提高英语口头表达和交际能力。英语口语教程内容覆盖面广,语言环境真实,情景意念生动有趣,语言范例标准地道,注意到不同场合的语言交际过程,强调学生全面的口语能力培养。 二、教学目的:英语口语课的目的是通过大量的口语练习和实践,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的能力,使学生能利用已掌握的英语,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能就所听到的语段进行问答和复述,能就日常生活话题进行交谈,做到正确表达思想,语音、语调自然、无重大语法错误,语言基本得体;能运用交际策略绕过难点达到交际的目的;能准确掌握诸如询问、请求、建议、忠告等交际功能;能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人用恰当、得体的语言形式去体现不同的交际功能;逐步达到在英语口头表达方面准确与流利的结合。同时帮助学生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俗,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课程类别:公共课 四、教学时数:周学时数 3,总学时数96 五、开课时间:第一、二学期 六、开课专业:英语口语 七、教学对象:中等职业学校一年级学生 八、课程性质、培养目标和任务: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和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在原有的听说基础上熟悉更多地语言交际主题,指导学生掌握听说技巧。使学生侧重掌

《大学英语(学术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英语(学术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ACADEMICENGLISH 执笔者:吴勇 审核人:易强 编写日期:2017年10月 《大学英语(学术英语)》课程是我校非英语专业本科基础阶段的公共基础课,属必修课程。该课程安排在第四学期,总计48学时,3学分。本课程根据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14)及我校人才培养定位实际要求来确定其教学内容和制订其教学大纲。 三、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14)指出,大学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体现在英语听说读写译技能、专门用途英语两方面。在专门用途英语上,学生通过学术英语、职业英语等来获得学术领域或职业领域进行交流的能力,提升学生学术和职业素养,且该能力培养要进一步增强。 我校是以工科为主的地方本科院校,工科专业多,学生将来面临的学业深造、就业渠道也必然以工科方向为主,开设学术英语课程也是大势所趋。 学术英语能力主要包括:听专业课程和专业讲座的能力;搜索、阅读和评价专业文献的能力;撰写文献摘要、述评和专业小论文的能力;口头陈述和演示科研成果的能力;参加学术讨论的能力。 四、课程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 (一)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总体要求 依照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14),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基础目标、提高目标和发展目标。基础目标针对英语高考成绩合格的学生,是本科毕业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提高目标和发展目标针对大学入学时英语已达到较好水平的学生,也是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要求较高的专业所选择的要求。 三个级别教学要求的总体能力描述如下:

展目标为教学目标,而英语基础较差的普通本科、艺术班、专升本等专业原则上以基础目标为起点进行教学。 (二)《大学英语(学术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学术英语以英语使用领域为指向,以增强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专业和学术交流、从事工作的能力,提升学生学术和职业素养为目的。 学术英语课程凸显大学英语工具性特征,将特定的学科内容与语言教学目标相结合,教学活动着重解决学生学科知识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语言问题,以培养与专业相关的英语能力为教学重点,也分为三个级别。 三个级别教学要求的总体能力描述如下: 由于学术英语的难度和要求都比较高,针对我校实际情况,该课程安排在第四学期开设,一本招生及二本招生中英语水平较好的专业原则上以提高目标和发展目标为教学目标,而英语基础较差的普通本科、艺术班、专升本等专业原则上以基础目标为起点进行教学,且课内外学习时数的比例应不低于1:3。教学环节包括讲授、讨论、习题、课外教学、考试等环节,听、说、读、写、译技能培养并重。 五、教学手段与方法 本课程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标,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如交际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任务教学法、问题解决法、翻转课堂模式、线上线下互动等),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 与此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网络技术辅助力量,建立《大学英语(学术英语)》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如QQ、微信、朋友圈、O2O平台等),学生进行线上线下互动交流和个性化学习。 教学环节依据实际情况,可采取讲授、讨论、习题、课外教学、考试及其它灵活形式(如

人教版四年级英语教学大纲

人教版四年级英语教 学大纲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四年级上学期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三个面向”战略指导思想,渗透和灌输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以素质教育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遵循四个“有利于”思想,即: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潜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 二、小学英语教学的任务: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标准对本学段的要求(一级目标) (一)、总体目标 对英语有好奇心,喜欢听他人说英语。能根据教师的简单指令做游戏、做动作、做事情(如涂颜色、连线)。能做简单的角色扮演。能唱简单的英文歌曲,说简单的英语歌谣。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和读懂简单的小故事。能交流简单的个人信息,表达简单的情感和感觉。能书写字母和单词。对英语学习中接触的外国文化习俗感兴趣。 (二)语言技能一级目标 听做: 1、能根据听到的词语识别或指认图片或实物; 2、能听懂课堂简短的指令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3、能根据指令做事情,如:指图片、涂颜色、画图、做动作、做手工等; 4、能在图片和动作的提示下听懂简单的小故事并做出反应。 说唱: 1、能根据录音模仿说英语; 2、能相互致以简单的问候; 3、能相互交流简单的个人信息,如:姓名、年龄等; 4、能表达简单的情感和感觉,如:喜欢和不喜欢; 5、能够根据表演猜测意思、说词语, 6、能唱英语儿童歌曲15一20首,说歌谣15一20首; 7、能根据图、文说出单词或短句。 玩演: 1、能用英语做游戏并在游戏中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际; 2、能做简单的角色表演; 3、能表演英文歌曲及简单的童话剧,如(小红帽)等。 读写: 1、能看图识字; 2、能在指认物体的前提下认读所学词语; 3、能在图片的帮助下读懂简单的小故事; 4、能正确书写字母和单词。

基础英语(1)教学大纲教学提纲

《基础英语(1)》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总学时:96 讲课学时:96 实践学时:0 总学分:6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必修 考核方式:考试 适用对象:英语专业 先修课程: 参考教材: 现代大学英语精读1同步辅导王长喜中国社会出版社2012 现代大学英语精读1(教师用书)杨立民等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2012 综合英语教程(1)黄源深,虞苏美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二、课程设置目标 基础英语(1)是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一门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进一步扩大词汇量,了解英语各种文体的表达方式和特点,理解语法、写作、修辞等方面的知识,掌握英语常用句型,具备基本的口头与笔头表达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并逐步形成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同时,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为进一步接受英语专业高年级教育打下全面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学时分配 知识单元一:Unit 1 Half a day (建议8 学时)重点: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省略疑问句和修辞疑问句;倒装句;“with”独立结构; 文学作品赏析。 了解作者Naguib Mahfouz及文章背景知识;熟悉本文使用的写作手法;掌握修辞疑问句、倒装句等修辞手法;熟练掌握三类构词法;通过深刻理解文章内涵,培养学生社会洞察力和相关的讨论能力,同时掌握文中的核心语言点。 主要内容:(1)作者Naguib Mahfouz及文章背景知识; (2)语言知识:前缀构词法、核心词汇学习、长难句解析、介词练习; (3)修辞疑问句、倒装句等修辞手法; (4)课后练习及测验

教学方法和手段:自学Naguib Mahfouz的生平、讲授Naguib Mahfouz的写作风格、研讨省略疑问句和修辞疑问句的构成。 知识单元二:The Boy and the Bank Officer (建议 8 学时)难点:掌握重点词汇及其同义、同形词辨析;加强学生的口语练习;通过句子释义,理解课文中难句。 了解银行的发展历史;掌握“happen to do, in the first place, overlighted, authority, more than, think twice about, as to whether, no…but to, one cannot but do, move in sth,. zero in on sth, damn”等重点词汇和短语的意义及用法;通过句子释义,理解课文中难句。 主要内容: (1)课文背景介绍:作者的教育与背景及主要著作;有关银行历史、教堂历史的背景。 (2) 语言知识:长难句解析;核心词汇学习;语法词汇练习. (3)篇章结构分析:悬念的写作技巧 (4)课后练习及测验 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例子讲授核心词汇;启发式、讨论式分析悬念的写作技巧;独自完成练习题及测试题,研讨练习题及测试题答案。 知识单元三:Message of the Land (建议 8 学时)重点:通过句子释义,理解课文中难句;通过篇章结构分析,掌握文章的主旨大意和写作方法。 了解文章的泰国作者Pira Sudham;掌握afford, now and then, mind, bleed, barter, replace, litter, fashion, spring(v.), occur, pass sth. on to sb.,tie sb. down等重点词汇和短语的意义及用法;掌握、运用简单的修辞手法:明喻和暗喻;通过句子释义,理解课文中难句;通过篇章结构分析,掌握文章的主旨大意和写作方法。 主要内容 (1)课文背景介绍:作者的教育与背景及主要著作;泰国农村的状况。 (2)语言点:marry,afford to,barter:,replace:,litter等核心词汇;难句讲解 (3)语言技能训练:用afford, now and then, mind, bleed, barter, replace, litter, fashion, spring(v.), occur, pass sth. on to sb.,tie sb. down及相关短语编写/讲述一个小故事。 (4)篇章结构分析;写作修辞分析:明喻和暗语等。 (5)课后练习及测验 教学方法和手段:小组自学课前准备“Message of the Land”背景知识,课上交流;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