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投影与视图》单元测试卷(2)及答案解析

《第5章投影与视图》单元测试卷(2)及答案解析
《第5章投影与视图》单元测试卷(2)及答案解析

九年级上册《第5章投影与视图》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如图几何体的主视图是( )

A.B.C.D.

2.如图1放置的一个机器零件,若其主(正)视图如图2,则其俯视图是( )

A.B.C.D.

3.一个几何体是由若干个相同的正方体组成的,其主视图和左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最多可由多少个这样的正方体组成( )

A.12个B.13个C.14个D.18个

4.与如图所示的三视图对应的几何体是( )

A.B.C.D.

5.下面四幅图是两个物体不同时刻在太阳光下的影子,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A?B?C?D B.D?B?C?A C.C?D?A?B D.A?C?B?D

6.小丽制作了一个如图所示的正方体礼品盒,其对面图案都相同,那么这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可能是( )

A.B.C.D.

7.小华拿一个矩形木框在阳光下玩,矩形木框在地面上形成的投影不可能的是( ) A.B.C.D.

8.在同一时刻,两根长度不等的竿子置于阳光之下,但看到它们的影长相等,那么这两根竿子的相对位置是( )

A.两竿都垂直于地面 B.两竿平行斜插在地上

C.两根竿子不平行D.两根都倒在地面上

9.如图,晚上小亮在路灯下散步,在小亮由A处走到B处这一过程中,他在地上的影子( )

A.逐渐变短 B.逐渐变长 C.先变短后变长 D.先变长后变短

10.如图,王华晚上由路灯A下的B处走到C处时,测得影子CD的长为1米,继续往前走3米到达E处时,测得影子EF的长为2米,已知王华的身高是1.5米,那么路灯A的高度AB等于( )

A.4.5米B.6米C.7.2米D.8米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1.小军晚上到乌当广场去玩,他发现有两人的影子一个向东,一个向西,于是他肯定的说“广场上的大灯泡一定位于两人__________”.

12.如图是某个几何体的三视图,该几何体是__________.

13.一张桌子摆放若干碟子,从三个方向上看,三种视图如图所示,则这张桌子上共有__________个碟子.

14.如图,为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小东用长为3.2m的竹竿做测量工具.移动竹竿使竹竿,旗杆顶端的影子恰好落在地面的同一点,此时,竹竿与这一点相距8m,与旗杆相距22m,则旗杆的高为

__________m.

15.如图,该图形经过折叠可以围成一个正方体形,折好以后,与“静”字相对的字是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50分)

16.画出下面实物的三视图.

17.确定图中路灯灯泡的位置,并画出小赵在灯光下的影子.

18.为了测量校园内一棵不可攀的树的高度,学校数学应用实践小组做了如下的探索:

实践:根据《自然科学》中的反射定律,利用一面镜子和一根皮尺,设计如图,测量方案:把镜子放在离树(AB)8.7米的点E处,然后沿着直线BE后退到点D,这是恰好在镜子里看到树梢顶点A,再用皮尺量得DE=2.7米,观察者目高CD=1.6米,请你计算树(AB)的高度.(精确到0.1米)

19.已知,如图,AB和DE是直立在地面上的两根立柱,AB=5m,某一时刻AB在阳光下的投影BC=3m.(1)请你在图中画出此时DE在阳光下的投影;

(2)在测量AB的投影时,同时测量出DE在阳光下的投影长为6m,请你计算DE的长.

20.如图,某同学想测量旗杆的高度,他在某一时刻测得1米长的竹竿竖直放置时影长1.5米,在同时刻测量旗杆的影长时,因旗杆靠近一楼房,影子不全落在地面上,有一部分落在墙上,他测得落在地面上影长为21米,留在墙上的影高为2米,求旗杆的高度.

21.(1)如图所示,如果你的位置在点A,你能看到后面那座高大的建筑物吗?为什么?

(2)如果两楼之间相距MN=20m,两楼的高各为10m和30m,则当你至少与M楼相距多少m时,才能看到后面的N楼?此时,你的视角α是多少度?

22.由一些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简单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如图所示.

(1)请你画出这个简单几何体三种不同的俯视图;

(2)若组成这个简单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块数为n,请你写出n的所有可能值.

北师大新版九年级上册《第5章投影与视图》2015年单元测

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如图几何体的主视图是( )

A.B.C.D.

【考点】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专题】压轴题.

【分析】找到从正面看所得到的图形即可

【解答】解:从正面可看到从左往右三列小正方形的个数为:2,1,1,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视图的知识,主视图是从物体的正面看得到的视图.

2.如图1放置的一个机器零件,若其主(正)视图如图2,则其俯视图是( )

A.B.C.D.

【考点】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专题】常规题型.

【分析】找到从上面看所到的图形即可.

【解答】解:从上面看可得到左右相邻的3个矩形.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视图的知识,俯视图是从物体的上面看到的视图.

3.一个几何体是由若干个相同的正方体组成的,其主视图和左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最多可由多少个这样的正方体组成( )

A.12个B.13个C.14个D.18个

【考点】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

【分析】易得此几何体有三行,三列,判断出各行各列最多有几个正方体组成即可.

【解答】解:综合主视图与左视图,第一行第1列最多有2个,第一行第2列最多有1个,第一行第3列最多有2个;第二行第1列最多有1个,第二行第2列最多有1个,第二行第3列最多有1个;第三行第1列最多有2个,第三行第2列最多有1个,第三行第3列最多有2个;所以最多有:

2+1+2+1+1+1+2+1+2=13(个),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对几何体三种视图的空间想象能力.

4.与如图所示的三视图对应的几何体是( )

A.B.C.D.

【考点】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

【分析】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是分别从物体正面、左面和上面看,所得到的图形.

【解答】解:从正视图可以排除C,故C选项错误;

从左视图可以排除A,故A选项错误;

从左视图可以排除D,故D选项错误;

符合条件的只有B.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由三视图确定几何体的形状,主要考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及对立体图形的认知能力,可通过排除法进行解答.

5.下面四幅图是两个物体不同时刻在太阳光下的影子,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A?B?C?D B.D?B?C?A C.C?D?A?B D.A?C?B?D

【考点】平行投影.

【分析】解:根据平行投影的特点和规律可知,C,D是上午,A,B是下午,根据影子的长度可知先后为C→D→A→B.

【解答】解:根据平行投影的特点和规律可知,C,D是上午,A,B是下午,

根据影子的长度可知先后为C→D→A→B.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平行投影的特点和规律.在不同时刻,同一物体的影子的方向和大小可能不同,不同时刻物体在太阳光下的影子的大小在变,方向也在改变,就北半球而言,从早晨到傍晚物体的指向是:西﹣西北﹣北﹣东北﹣东,影长由长变短,再变长.

6.小丽制作了一个如图所示的正方体礼品盒,其对面图案都相同,那么这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可能是( )

A.B.C.D.

【考点】几何体的展开图.

【分析】本题考查了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可以动手折叠看看,充分发挥空间想象能力解决也可以.

【解答】解:根据题意及图示只有A经过折叠后符合.

故选:A.

【点评】本题着重考查学生对立体图形与平面展开图形之间的转换能力,与课程标准中“能以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的要求相一致,充分体现了实践操作性原则.要注意空间想象哦,哪一个平面展开图对面图案都相同

7.小华拿一个矩形木框在阳光下玩,矩形木框在地面上形成的投影不可能的是( )

A.B.C.D.

【考点】平行投影.

【分析】在不同时刻,同一物体的影子的方向和大小可能不同,不同时刻物体在太阳光下的影子的大小在变,方向也在改变,依此进行分析.

【解答】解:矩形木框在地面上形成的投影应是平行四边形或一条线段,

即相对的边平行或重合,

故A不可能,即不会是梯形.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投影特点,不同位置,不同时间,影子的大小、形状可能不同,具体形状应视其外在形状,及其与光线的夹角而定.

8.在同一时刻,两根长度不等的竿子置于阳光之下,但看到它们的影长相等,那么这两根竿子的相对位置是( )

A.两竿都垂直于地面 B.两竿平行斜插在地上

C.两根竿子不平行D.两根都倒在地面上

【考点】平行投影.

【分析】在不同时刻,同一物体的影子的方向和大小可能不同,不同时刻物体在太阳光下的影子的大小在变,方向也在改变,依此进行分析.

【解答】解:在同一时刻,两根竿子置于阳光之下,但看到它们的影长相等,

那么这两根竿子的顶部到地面的垂直距离相等;

而竿子长度不等,故两根竿子不平行.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投影特点,平行投影的特点是:在同一时刻,不同物体的物高和影长成比例.

9.如图,晚上小亮在路灯下散步,在小亮由A处走到B处这一过程中,他在地上的影子( )

A.逐渐变短 B.逐渐变长 C.先变短后变长 D.先变长后变短

【考点】中心投影.

【分析】根据中心投影的特点:等高的物体垂直地面放置时,在灯光下,离点光源近的物体它的影子短,离点光源远的物体它的影子长.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解:因为小亮由A处走到B处这一过程中离光源是由远到近再到远的过程,所以他在地上的影子先变短后变长.

故选C.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中心投影的特点和规律.中心投影的特点是:

①等高的物体垂直地面放置时,在灯光下,离点光源近的物体它的影子短,离点光源远的物体它的影子长;

②等长的物体平行于地面放置时,在灯光下,离点光源越近,影子越长;离点光源越远,影子越短,但不会比物体本身的长度还短.

10.如图,王华晚上由路灯A下的B处走到C处时,测得影子CD的长为1米,继续往前走3米到达E处时,测得影子EF的长为2米,已知王华的身高是1.5米,那么路灯A的高度AB等于( )

A.4.5米B.6米C.7.2米D.8米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专题】压轴题;转化思想.

【分析】由于人和地面是垂直的,即和路灯到地面的垂线平行,构成两组相似.根据对应边成比例,列方程解答即可.

【解答】解:如图,GC⊥BC,AB⊥BC,

∴GC∥AB,

∴△GCD∽△ABD(两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

设BC=x,则,

同理,得,

∴,

∴x=3,

∴,

∴AB=6.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性质的应用.在解答相似三角形的有关问题时,遇到有公共边的两对相似三角形,往往会用到中介比,它是解题的桥梁,如该题中的“”.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1.小军晚上到乌当广场去玩,他发现有两人的影子一个向东,一个向西,于是他肯定的说“广场上的大灯泡一定位于两人中上方”.

【考点】中心投影.

【分析】由两人的影子一个向东,一个向西,根据中心投影的特点,可得光源一定位于两人中上方.【解答】解:在点光源下不同的位置形成的影子的方向和长短不确定,当两人的影子一个向东,一个向西,则光源一定位于两人的中上方.

故答案为:中上方.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题,考查了投影的知识,可运用投影的知识或直接联系生活实际解答.12.如图是某个几何体的三视图,该几何体是圆锥.

【考点】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

【分析】由主视图和左视图确定是柱体,锥体还是球体,再由俯视图确定具体形状.

【解答】解:主视图和左视图都是等腰三角形,那么此几何体为锥体,由俯视图为圆,可得此几何体为圆锥,

故答案为:圆锥.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根据三视图判定几何体,关键是熟练掌握三视图,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是分别从物体正面、左面和上面看,所得到的图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3.一张桌子摆放若干碟子,从三个方向上看,三种视图如图所示,则这张桌子上共有12个碟子.

【考点】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

【分析】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是分别从物体正面、左面和上面看,所得到的图形.

【解答】解:易得三摞碟子数分别为3,4,5则这个桌子上共有12个碟子.

故答案为:12.

【点评】本题考查对三视图的理解应用及空间想象能力.

14.如图,为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小东用长为3.2m的竹竿做测量工具.移动竹竿使竹竿,旗杆顶端的影子恰好落在地面的同一点,此时,竹竿与这一点相距8m,与旗杆相距22m,则旗杆的高为12m.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分析】易证△AEB∽△ADC,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解答】解:因为BE∥CD,所以△AEB∽△ADC,

于是=,即=,解得:CD=12m.

旗杆的高为12m.

【点评】本题只要是把实际问题抽象到相似三角形中,利用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列出方程,通过解方程即可求出旗杆的高度.

15.如图,该图形经过折叠可以围成一个正方体形,折好以后,与“静”字相对的字是着.

【考点】专题: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文字.

【分析】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中,相对面的特点是中间必须间隔一个正方形,据此作答.

【解答】解: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中,相对面的特点是中间必须间隔一个正方形,所以与“静”字相对的字是着.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充分考虑带有各种符号的面的特点及位置.

三、解答题(共50分)

16.画出下面实物的三视图.

【考点】作图-三视图.

【分析】认真观察实物,可得主视图为三角形,左视图为长方形,俯视图为两个长方形组成的长方形.【解答】解:三视图如图所示:

【点评】本题考查实物体的三视图.在画图时一定要将物体的边缘、棱、顶点都体现出来.

17.确定图中路灯灯泡的位置,并画出小赵在灯光下的影子.

【考点】中心投影.

【专题】作图题.

【分析】根据中心投影的特点可知,连接物体和它影子的顶端所形成的直线必定经过点光源.所以分别把已知影长的两个人的顶端和影子的顶端连接并延长可交于一点,即点光源的位置,再由点光源出发连接小赵顶部的直线与地面相交即可找到小赵影子的顶端.

【解答】解:

【点评】本题考查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作图,解题的关键是要知道:连接物体和它影子的顶端所形成的直线必定经过点光源.

18.为了测量校园内一棵不可攀的树的高度,学校数学应用实践小组做了如下的探索:

实践:根据《自然科学》中的反射定律,利用一面镜子和一根皮尺,设计如图,测量方案:把镜子放在离树(AB)8.7米的点E处,然后沿着直线BE后退到点D,这是恰好在镜子里看到树梢顶点A,再用皮尺量得DE=2.7米,观察者目高CD=1.6米,请你计算树(AB)的高度.(精确到0.1米)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专题】阅读型.

【分析】如图容易知道CD⊥BD,AB⊥BE,即∠CDE=∠ABE=90°.由光的反射原理可知∠CED=∠AEB,这样可以得到△CED∽△AEB,然后利用对应边成比例就可以求出AB.

【解答】解:由题意知∠CDE=∠ABE=90°,

又由光的反射原理可知∠CED=∠AEB,

∴△CED∽△AEB

∴∴.

∴AB≈5.2米.

答:树高是5.2米.

【点评】本题只要是把实际问题抽象到相似三角形中,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就可以求出结果.

19.已知,如图,AB和DE是直立在地面上的两根立柱,AB=5m,某一时刻AB在阳光下的投影BC=3m.(1)请你在图中画出此时DE在阳光下的投影;

(2)在测量AB的投影时,同时测量出DE在阳光下的投影长为6m,请你计算DE的长.

【考点】平行投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专题】计算题;作图题.

【分析】(1)根据投影的定义,作出投影即可;

(2)根据在同一时刻,不同物体的物高和影长成比例;构造比例关系.计算可得DE=10(m).【解答】解:(1)连接AC,过点D作DF∥AC,交直线BC于点F,线段EF即为DE的投影.

(2)∵AC∥DF,

∴∠ACB=∠DFE.

∵∠ABC=∠DEF=90°

∴△ABC∽△DEF.

∴,

∴DE=10(m).

说明:画图时,不要求学生做文字说明,只要画出两条平行线AC和DF,再连接EF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投影特点:在同一时刻,不同物体的物高和影长成比例.要求学生通过投影的知识并结合图形解题.

20.如图,某同学想测量旗杆的高度,他在某一时刻测得1米长的竹竿竖直放置时影长1.5米,在同时刻测量旗杆的影长时,因旗杆靠近一楼房,影子不全落在地面上,有一部分落在墙上,他测得落在地面上影长为21米,留在墙上的影高为2米,求旗杆的高度.

【考点】平行投影;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中心投影.

【分析】旗杆的高度=CD+BD所对应的物长,把相关数值代入即可求解.

【解答】解:过C作CE⊥AB于E,

∵CD⊥BD,AB⊥BD,

∴∠EBD=∠CDB=∠CEB=90°

∴四边形CDBE为矩形,

BD=CE=21,CD=BE=2

设AE=xm.

则1:1.5=x:21,

解得:x=14

故旗杆高AB=AE+BE=14+2=16米.

【点评】解决本题的难点在于得到旗杆高度的组成部分.

21.(1)如图所示,如果你的位置在点A,你能看到后面那座高大的建筑物吗?为什么?

(2)如果两楼之间相距MN=20m,两楼的高各为10m和30m,则当你至少与M楼相距多少m时,才能看到后面的N楼?此时,你的视角α是多少度?

【考点】视点、视角和盲区.

【专题】应用题.

【分析】(1)连接点A与M楼的顶点,则可得出能否看到后面那座高大的建筑物;

(2)构造直角三角形,设AM=x,则根据=,可得出AM的长度,继而也可求出视角α的度数.【解答】解:(1)所作图形如下:

所以能看见后面的大楼,因为大楼没有处在盲区.

(2)

由题意得,MN=20m,FM=10m,EN=30m,

设AM=x,则=,即=,

解得:x=10,即AM=10米.

tanα===,可得α=30°.

答:当你至少与M楼相距10m时,才能看到后面的N楼,此时,你的视角α=30°.

【点评】此题考查了盲区、视角的知识,关键在于正确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22.由一些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简单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如图所示.

(1)请你画出这个简单几何体三种不同的俯视图;

(2)若组成这个简单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块数为n,请你写出n的所有可能值.

【考点】作图-三视图;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

【分析】(1)由左视图可得第一层立方体的可能个数,由主视图可以看出每一层小正方体的层数和个数,画出三种不同的俯视图即可.

(2)易得这个几何体共有2层,由左视图可得第一层立方体的个数,由主视图可得第二层立方体的可能的个数,相加即可.

【解答】解:(1)三种不同的俯视图如图所示:

(2)由题中所给出的主视图知物体共二列,且左侧一列高两层,右侧一列最高一层;

由左视图可知左侧两行,右侧一行;

于是,可确定后面一行有3个小正方体,而前面一行可能有1个或2个小正方体.

所以图中的小正方体最少4块,最多5块,

∴n=4或n=5.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三视图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能力,同时也体现了对空间想象能力方面的考查..

几何图形初步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一、初一数学几何模型部分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 1.如图,已知:点不在同一条直线, . (1)求证: . (2)如图②,分别为的平分线所在直线,试探究与的数量关系; (3)如图③,在(2)的前提下,且有,直线交于点,,请直接写出 ________. 【答案】(1)证明:过点C作,则, ∵ ∴ ∴ (2)解:过点Q作,则,

∵, ∴ ∵分别为的平分线所在直线∴ ∴ ∵ ∴ (3):1:2:2 【解析】【解答】解:(3)∵ ∴ ∴ ∵ ∴ ∵ ∴ ∴ ∴ ∴ .故答案为: .

【分析】(1)过点C作,则,再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求解即可;(2)过点Q作,则,再利用平行线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 ,再结合(1)的结论即可得出答案;(3)由(2)的结论可得出,又因为,因此,联立即可求出两角的度数,再结合(1)的结论可得出的度数,再求答案即可. 2.在数轴上、两点分别表示有理数和,我们用表示到之间的距离;例如表示7到3之间的距离. (1)当时,的值为________. (2)如何理解表示的含义? (3)若点、在0到3(含0和3)之间运动,求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答案】(1)5或-3 (2)解:∵ = , ∴表示到-2的距离 (3)解:∵点、在0到3(含0和3)之间运动, ∴0≤a≤3, 0≤b≤3, 当时, =0+2=2,此时值最小, 故最小值为2; 当时, =2+5=7,此时值最大, 故最大值为7 【解析】【解答】(1)∵, ∴a=5或-3; 故答案为:5或-3; 【分析】(1)此题就是求表示数a的点与表示数1的点之间的距离是4,根据表示数a的点在表示数1的点的右边与左边两种情况考虑即可得出答案; (2)此题就是求表示数b的点与表示数-2的点之间的距离; (3)此题就是求表示数a的点与表示数2的点之间的距离及表示数b的点与表示数-2的点之间的距离和,而0≤a≤3, 0≤b≤3, 借助数轴当时,的值最小;当时,的值最大. 3.如图,点C在∠AOB的边OA上,过点C的直线DE∥OB,CF平分∠ACD,CG⊥CF于C.

直线与圆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数学《直线与圆》单元测试(2015-08-29)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 ax =与y x a =+的图象正确的是……………….( ) 2. 过点(1,2)且与原点的距离最大的直线方程是……………….( ) A.042=-+y x B. 052=-+y x C. 073=-+y x D. 053=-+y x 3. 若直线10x --=的倾斜角为α,则α的值是……………….( ) A . 6π B . 4π C .3π D .56π 4. 两直线330x y +-=与610x my ++=平行,则它们之间的距离为……………….( ) A .4 B . C D 5. 圆221:(1)(2)1C x y -+-=,圆222:(2)(5)9C x y -+-=,则这两圆公切线的条数为…….( ) A.1 B.2 C.3 D.4 6. 经过点()1,3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互为相反数的直线方程是……………….( ) A .4x y += B .2y x =+ C . 3y x =或4x y += D .3y x =或2y x =+ 7. 直线xsinα+ycosα+1=0与直线xcosα-ysinα+2=0的位置关系是……………….( ) A 平行 B 相交但不垂直 C 垂直 D 视α的取值而定 8. 若过点(3,1)总可以作两条直线和圆22 (2)()(0)x k y k k k -+-=>相切,则k 的取值 范围是.( ) .A (0,2) .B (1,2) .C (2,+∞) .D (0,1)∪(2,+∞) 9. 圆心为1,32C ??- ??? 的圆与直线:230l x y +-=交于P 、Q 两点,O 为坐标原点,且满足0OP OQ ?=u u u v u u u v ,则圆C 的方程为……………….( ) A .2215()(3)22x y -+-= B .2215()(3)22 x y -++= C .22125()(3)24x y ++-= D .22125()(3)24 x y +++= 10. 已知圆22:1,O x y +=点()00,P x y 在直线20x y --=上,O 为坐标原点.若圆上存在点 Q 使得30OPQ ∠=o ,则0x 的取值范围为……………….( ) A .[]1,1- B .[]0,1 C .[]0,2 D .[]2,2-

2017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3单元《圆的基本性质》单元测试卷

江苏省南京市旭东中学2015-2016学年 九年级上数学圆的基本性质单元测试卷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 1、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 A 、圆有且只有一个内接三角形; B 、三角形的外心是这个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C 、三角形只有一个外接圆; D 、等边三角形的外心也是三角形的三条中线、高、角平分线的交点、 2、过⊙内一点M 的最长弦长为10cm ,最短弦长为8cm,那么OM 的长为( ) (A )3cm (B)6cm (C ) cm (D)9cm 3、如图,AB 是⊙O 的直径,点C 、D 在⊙O 上,∠BOC =110°,AD ∥OC ,则∠AOD =( ) A70° B 、60° C 、50° D 、40° 4、如图,弧AD 是以等边三角形ABC 一边AB 为半径的四分之一圆周,P 为弧AD 上任意一点,若AC =5,则四边形ACBP 周长的最大值是( ) A 、15 B 、20 C 、2515+ D 、5515+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5、如图,点A 、B 、C 、D 为圆O 的四等分点,动点P 从圆心O 出发,沿O —C —D-O 的路线作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APB 的度数为y 度,则下列图象中表示y 与t 之间函数关系最恰当的是( ) A B C D 6、如图,在Rt △ABC 中,∠C =90°,AB =10,若以点C 为圆心,CB 长为半径的圆恰好经过AB 的中点D ,则AC 的长等于( ) A 、35 B 、5 C 、25 D 、6 7.如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3cm ,母线长为5cm ,则它的侧面积为( ) A 、 60πcm 2 B 、 45πcm 2 C 、 30πcm 2 D15πcm 2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圆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数学第二十四章圆测试题(A) 时间:45分钟分数: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3分) 1 .若O O所在平面内一点P到O O上的点的最大距离为10, A . 14 B . 6 C . 14 或6 D. 7 或3 2. 如图24—A —1 , O O的直径为10,圆心O到弦AB的距离 A . 4 B . 6 C . 7 I 3. 已知点O ABC的外心,若/ A=80 A . 40 4. 如图 A . 20° B . 80 24—A — 2, B . C. 160° △ ABC内接于O 最小距离为 OM的长为 4则此圆的半径为( 3,则弦AB 的长是 D . 8 ,则/ BOC的度数为( D. 120° 若/ A=40 °,则/ OBC的度数为( O 图24—A — 4 图24—A — 3 小明同学设计了一个测量圆直径的工具, 垂直,在测直径时,把O点靠在圆周上, A . 12个单位 B . 10个单位 6. 如图 A . 80° 7. 如图 PB于点 A . 5 24—A —4, AB为O O的直径,点 B. 50° C. 40 ° 24—A —5, P 为O O 外一点, 5 .如图24—A —3, 标有刻度的尺子OA、OB在O点钉在一起, 读得刻度OE=8个单位,OF=6个单位,则圆的直径为( D . 15个单位 ,则/ A等于() 并使它们保持 ) PA 、 C、D,若PA=5,则△ PCD的周长为( B . 7 C . 8 D . 10 C . 1个单位 C 在O O 上,若/ B=60 ° D . 30° PB分别切O O于A、B, ) CD切O O于点E,分别交PA、 &若粮仓顶部是圆锥形,且这个圆锥的底面直径为 毡,则这块油毡的面积是() 4m,母线长为3m,为防雨需在粮仓顶部铺上油 A . 6m2 C . 12m22 D . 12二 m 9.如图24—A —6,两个同心圆,大圆的弦AB 点P,且 CD=13 , PC=4,则两圆组成的圆环的面积是( A. 16 n B . 36 n 10 .已知在△ ABC中, 10 A . 3 11.如图 C、D E、 C. 52 n AB=AC=13 , 与小圆相切于点P,大圆的弦CD经过) D. 81 n BC=10,那么△ ABC的内切圆的半径为( 12 B . 5 24—A —7,两个半径都是4cm的圆外切于点C, 一只蚂蚁由点A开始依A、B、 F、C、G A的顺序沿着圆周上的8段长度相等的路径绕行,蚂蚁在这 C. 2 径上不断爬行,直到行走2006 n cm后才停下来, A . D 点 B . E 点 C . F 点D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2 .如图24—A —8,在O O中,弦AB等于O 则蚂蚁停的那一个点为( .G点 O的半径,0C丄AB交O O于点C,则 8段路 )

第一单元 圆 测试卷及答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19分) 1、画圆时,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为4厘米,那么这个圆的直径是()厘米,周长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2.在等圆中,所有的直径都( ),所有的半径都( ),直径是半径的( )。 3.圆的直径扩大3倍,它的周长就扩大( )倍,它的面积就扩大( )倍。 4.长方形有( )条对称轴。正方形有( )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有( )条对称轴,圆有( )条对称轴。 5.在一个边长为4分米的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直径为( )分米,半径为( )分米,周长为( )分米,面积为( )平方分米。 6.把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份,可以拼成一个近似于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宽相当于圆的()。 7.一个半圆形的花坛周长是30.84米,这个半圆形花坛的面积是( )。 二、判断。(6分) 1.一个圆的周长是它半径的2π倍。 ( ) 2.一个圆的直径,就是这个圆的对称轴。 ( ) 3.半圆的周长是与它等半径圆周长的一半。 ( ) 4.通过圆心的线段,叫做直径。 ( ) 5.半径是2厘米的圆,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 6.一个圆的直径等于一个正方形的边长,那么正方形面积小于圆的面积。( ) 三、选择。(7分) 1.一个圆的半径乘以π等于这个圆 ( )。 (1)周长的一半 (3)半圆的周长 2.在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 ) (1)28.26 (2)19.625 (3)12.56 3.一个圆的半径1分米,它的半圆周长是________分米。 ( ) (1)3.14 (2)4.14 (3)5.14 4.一个圆的直径扩大6倍,它的面积就 ( ) (1)扩大6倍 (2)扩大36倍 (3)扩大12倍 5.下面三幅图的阴影部分的面积相比较,________的面积大。 ( ) (1)图(1)大 (2)图(2)大 (3)图(3)大 (4)同样大 6.如图,已知正方形面积是16平方分米,图中圆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分米。 ( ) (1)12.56 (2)6.28 (3)15.7

(完整版)初三数学圆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圆单元测试卷 (总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如图1所示AB是⊙O的弦,OC⊥AB于C,若OA=2cm,OC=1cm,则AB长为______.? 图1 图2 图3 2.如图2所示,⊙O的直径CD过弦EF中点G,∠EOD=40°,则∠DCF=______. 3.如图3所示,点M,N分别是正八边形相邻两边AB,BC上的点,且AM=BN,则∠MON=_________________度. 4.如果半径分别为2和3的两个圆外切,那么这两个圆的圆心距是_______. 5.如图4所示,宽为2cm的刻度尺在圆上移动,当刻度尺的一边与圆相切时,另一边与圆两个交点处的读数恰好为“2”和“8”(单位:cm)?则该圆的半径为______cm. 图4 图5 图6 6.如图5所示,⊙A的圆心坐标为(0,4),若⊙A的半径为3,则直线y=x与⊙A?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7.如图6所示,O是△ABC的内心,∠BOC=100°,则∠A=______. 8.圆锥底面圆的半径为5cm,母线长为8cm,则它的侧面积为________.(用含 的式子表示) 9.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40cm,?母线长为90cm,?则它的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为_______.10.矩形ABCD中,AB=5,BC=12,如果分别以A,C为圆心的两圆相切,点D在⊙C内,点B

在⊙C外,那么⊙A的半径r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1.如图7所示,AB是直径,点E是AB中点,弦CD∥AB且平分OE,连AD,∠BAD度数为() A.45° B.30° C.15° D.10° 图7 图8 图9 12.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A.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 B.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C.垂直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D.过弦的中点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13.(易错题)半径分别为5和8的两个圆的圆心距为d,若3

圆六年级(上)数学单元测试卷及标准答案

<圆>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30分) 1.(4分)通过_________并且_________都在_________的线段叫做直径. 2.(4分)当π取3.14时,16π=_________,48π=_________. 3.(4分)圆的对称轴有_________条,半圆形的对称轴有_________条. 4.(2分)画圆时,圆规两脚张开的距离是圆的_________. 5.(2分)圆的周长是直径的_________倍. 6.(4分)一个圆的直径是3分M,它的周长是_________,面积是_________. 7.(2分)用一条长9.42分M的铁丝围成的圆的面积是_________. 8.(4分)甲圆半径是2厘M,乙圆的半径是5厘M,甲圆周长和乙圆周长的比是_________,乙圆面积与甲圆面积的比是_________. 9.(2分)在一个周长是28厘M的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面积是_________. 10.(2分)一个半圆的半径是10厘M,它的面积是_________. 二、判断.(对的在横线里画“√”,错的画“×”)(8分) 11.(2分)两个半圆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圆._________. 12.(2分)圆的半径扩大3倍,它的面积也扩大3倍._________. 13.(2分)周长相等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面积最大的是正方形._________. 14.(2分)圆周率表示圆的直径与周长的比率._________. 三、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6分) 15.(2分)π是() A.有限小数B.循环小数C.无限循环小数D.无限不循环小数 16.(2分)周长相等的正方形和圆,它们的面积比是() A.1:1 B.157:2 C.π:4 17.(2分)已知圆的半径是r,计算它的周长,正确的算式为() A. πr+r B. πr+2r C. πr D.πr+2r 四、求下图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M)(12分)

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圆的基本性质》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南京市2015-2016学年 九年级上数学圆的基本性质单元测试卷 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 1、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 A.圆有且只有一个内接三角形; B.三角形的外心是这个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C.三角形只有一个外接圆; D.等边三角形的外心也是三角形的三条中线、高、角平分线的交点. 2、过⊙内一点M的最长弦长为10cm,最短弦长为8cm,那么OM的长为()(A)3cm (B)6cm (C)cm (D)9cm 3、如图,AB是⊙O的直径,点C、D在⊙O上,∠BOC=110°,AD∥OC,则∠AOD=() A70°B、60°C、50°D、40° 4、如图,弧AD是以等边三角形ABC一边AB为半径的四分之一圆周,P为弧AD上任意一点,若AC=5,则四边形ACBP周长的最大值是() A、15 B、20 C、 D、 (第3题)(第4题)(第5题)(第6题) 5、如图,点A、B、C、D为圆O的四等分点,动点P从圆心O出发,沿O—C—D—O的路线作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APB的度数为y度,则下列图象中表示y与t之间函数关系最恰当的是() A B C D 6、如图,在Rt△ABC中,∠C=90°,AB=10,若以点C为圆心,CB长为半径的圆恰好经过AB的中点D,则AC的长等于() A、B、5 C、D、6 7.如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3cm,母线长为5cm,则它的侧面积为()

A. 60πcm2 B. 45πcm2 C. 30πcm2D15πcm2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8.如图,小华同学设计了一个圆直径的测量器,标有刻度的尺子OA、OB在0点钉在一起,并使它们保持垂直,在测直径时,把0点靠在圆周上,读得刻度OE=8个单位,OF=6个单位,则圆的直径为( ) A.12个单位B.10个单位C.4个单位D.15个单位9.如图,有一块边长为6 cm的正三角形ABC木块,点P是边CA延长线上的一点,在A、P之间拉一细绳,绳长AP为15 cm.握住点P,拉直细绳,把它紧紧缠绕在三角形ABC木块上(缠绕时木块不动),则点P运动的路线长为(精确到0.1厘米,π≈3.14)( ) A.28.3 cm B.28.2 cm C.56.5 cm D.56.6 cm 10、如图,Rt△ABC中,∠ACB=90°,∠CAB=30°,BC=2,O,H分别为边AB、AC的中点,将△ABC绕点B顺时针旋转120°到△的位置,则整 个旋转过程中线段OH所扫过部分的面积(即阴影部分的面积) 为() A、B、 C、D、(第10题)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32分) 11.在半径为5厘米的圆内有两条互相平行的弦,一条弦长为8厘米,另一条弦长为6厘米,则两弦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 12.同圆的内接正三角形与内接正方形的边长的比是______. 13. 如图,△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C是斜边,点P是△ABC内的一点,将△ABP绕点A逆 时针旋转后与△ACP′重合.如果AP=3,那么线段PP′的长是______.

北师大版初三圆单元测试及标准答案

北师大版初三圆单元测试及答案

————————————————————————————————作者:————————————————————————————————日期:

九年级下册数学第三章圆单元测试十三 1.如图,已知为的直径,切于点A, 则下列结论不一定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2.在Rt△ABC 中,∠ C =90°,BC =1,AC=2,则tanA 的值为( ) A .2 B .1 2 C .55 D .255 3.如图,⊙O 是△ABC 的外接圆,∠BAC =60°,若⊙O 的半径OC 为2,则弦BC 的长为( ) A 、1 B 、3 C 、2 D 、23 4.如图,已知BD 是⊙O 直径,点A 、C 在⊙O 上,⌒AB =⌒BC ,∠AOB=60°,则∠BDC 的度 数是( ) AB O e AD O e ??EC CB =BA DA ⊥OC AE ∥2COE CAE ∠=∠OD AC ⊥D C B A O

A.20° B.25° C.30° D. 40° 5.已知两圆的半径分别是2 cm 和4 cm ,圆心距是2cm ,那么这两个圆的位置关系是 ( ) A .外离 B .外切 C .相交 D .内切 6.已知⊙O 1、⊙O 2的半径分别是4221==r r ,,若两圆相交,则圆心距O 1O 2可能取的值是( ) A.2 B.4 C.6 D.8 7.在半径为R 的圆内有长为R 的弦,则此弦所对的圆周角是 ( ) A .30° B .60° C .30°或150° D .60°或120° 8.如图,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扇形OAB 是某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则这个圆锥的底面周长为( ) A .π B .2π C .22π D .3π 9.已知⊙O 1和⊙O 2相切,两圆的圆心距为10cm ,⊙O 1的半径为4cm ,则⊙O 2的半径为( ). (A )3cm (B )6或14cm (C )2cm (D )4cm 10.已知半径分别为3 cm 和1cm 的两圆相交,则它们的圆心距可能是( ) A .1 cm B .3 cm C .5cm D .7cm 第II 卷(非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11.在⊙O 中,弦AB= 16cm ,弦心距OC= 6cm ,那么该圆的半径为 cm. A O B (第9

数列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数列单元测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填涂在答卷相应位置.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数列3,5,9,17,33,…的通项公式a n等于() A.2n B.2n+1 C.2n-1 D.2n+1 2.下列四个数列中,既是无穷数列又是递增数列的是() A.1,1 2, 1 3, 1 4,… B.-1,2,-3,4,… C.-1,-1 2,- 1 4,- 1 8,… D.1,2,3,…,n 3..记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S n,若a1=1/2,S4=20,则该数列的公差d=________.() A.2 C.6 D.7 4.在数列{a n}中,a1=2,2a n+1-2a n=1,则a101的值为() A.49 C.51 D.52 5.等差数列{a n}的公差不为零,首项a1=1,a2是a1和a5的等比中项,则数列的前10项之和是() A.90 C.145 D.190 6.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a n}的各项都是正数,且a3a11=16,则a5=() A.1 C.4 D.8 7.等差数列{a n}中,a2+a5+a8=9,那么关于x的方程:x2+(a4+a6)x+10=0()

A .无实根 B.有两个相等实根 C .有两个不等实根 D .不能确定有无实根 8.已知数列{a n }中,a 3=2,a 7=1,又数列? ?????11+a n 是等差数列,则a 11等于( ) A .0 D .-1 9.等比数列{a n }的通项为a n =2·3n - 1,现把每相邻两项之间都插入两个数,构成一个新的数列{b n },那么162是新数列{b n }的( ) A .第5项 B.第12项 C .第13项 D .第6项 10.设数列{a n }是以2为首项,1为公差的等差数列,{b n }是以1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则 A .1 033 034 C .2 057 D .2 058 11.设n S 为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且28,171==S a .记[]n n a b lg =,其中[]x 表示不超过x 的最大整数,如[]09.0=,[]199lg =.则b 11的值为( ) C. 约等于1 12.我们把1,3,6,10,15,…这些数叫做三角形数,因为这些数目的点可以排成一个正三角形,如下图所示: 则第七个三角形数是( ) A .27 C .29 D .30 第II 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圆》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圆》单元测试题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半圆是弧 B.半径相等的圆是等圆 C.过圆心的线段是直径 D.直径是弦 2.如图所示,点 A B C D E O AB=CD BE=DE D=128 、、、、都是上的点, ,,,则B D的度数为( ) A.128° B.126° C.118° D.116° 3.如图,在圆O 中,AE 是直径,半径OC 垂直弦AB 于D ,连接BE ,若AB=27CD=1 ,,则BE 的长为( )A.5 B.6 C.7 D.8 4.如图,AB 是圆O 的直径,弦,30,6CD AB CDB CD ^D=°=,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4p B.3p C.2p D.p 5.如图,AP 为O 的切线,P 为切点,若20,A D=°C 、D 为圆周上两点,且60PDC D=°则OBC D等于() A.55° B.65° C.70° D.75°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点O 为圆心,半径为4的圆与Y 轴交于点B ,点A (8,4)是圆外一点,直线AC 与圆O 相切于点C ,与X 轴交于点D ,则点C 的坐标是() A.(22,22)- B.128(,)55- C.(23,2)- D.1612(,)55 - (第2题)(第3题)(第4题)(第5题)(第6题)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 7.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3cm ,高为4cm ,则圆锥的侧面积是 . 8.边长为12cm 的圆内接正三角形的边心距是cm.

9.如图,A 、B 、C 、D 是圆O 上的四个点, .AOB=58BDC=AB BC =若,则度.10.如图,四边形ABCD 内接于O ,若 ABD=62C=122ADB ,,则的度数 是.11.如图,AB 为O 的直径,弦CD AB ^于点E ,已知CD=6EB=1,,则O 的半径是. 12.如图,直线1(0)2 y x a a =- +>与坐标轴交于A 、B 两点,以坐标原点O 为圆心,2为半径的O 与直线AB 相离,则a 的取值范围是. (第9题图)(第10题图)(第11题图)(第12题图) 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3.如图,已知在以点O 为圆心的两个同心圆中,大圆的弦AB 交小圆于点C 、D. (1)求证:AC=BD ; (2)若大圆的半径R=10,小圆的半径r=8,且圆心到直线AB 的距离为6,求AC 的长. 14.如图,已知OA OB OC 、、是O 的三条半径,点C 是 AC 的中点,M N 、分别是OA OB 、的中点.求证:. MC NC =

圆的基本性质测试卷二含详解

圆的基本性质二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 . C D . 102.(4 分)(2005?茂名)下列三个命题:①圆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②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 103.(4分)(2006?湖州)如图,在⊙O 中,AB 是弦,OC ⊥AB ,垂足为 C ,若AB=16,OC=6,则⊙O 的半径OA 等于( ) 104.(4分)(2006?南京)如图,点A 、B 、C 在⊙O 上,AO ∥BC ,∠OBC=40 °,则∠ACB 的度数是( ) 105.(4分)如图,△ABC 为⊙O 的内接三角形,AB 是直径,∠A=20 °,则∠B 的度数是( ) . cm cm C cm D . cm 107.(4分)(2010?兰州)如图,现有一圆心角为90°,半径为8cm 的扇形纸片,用它恰好围成一个圆锥的侧面(接缝忽略不计),则该圆锥底面圆的半径为( )

108.(4分)(2005?茂名)如图,梯形ABCD内接于⊙O,AB∥CD,AB为直径,DO平分∠ADC,则∠DAO的度数是() 110.(4分)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a,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πa2πa2C πa2 D. πa2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5分) 111.(5分)(2006?常德)在半径为10cm的⊙O中,圆心O到弦AB的距离为6cm,则弦AB的长是_________ cm. 112.(5分)(2009?金华)如图,⊙O是正△ABC的外接圆,点D是弧AC上一点,则∠BDC的度数是_________度. 113.(5分)(2006?南昌)若圆锥的母线长为3cm,底面半径为2cm,则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的面积_________cm2. 114.(5分)(2006?益阳)如图,△ABC为⊙O的内接三角形,O为圆心.OD⊥AB,垂足为D,OE⊥AC,垂足为E,若DE=3,则BC=_________.

人教版圆单元测试题精选合 集(含答案)

九年级数学--圆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30分) 1.下列命题:①长度相等的弧是等弧 ②任意三点确定一个圆 ③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弦相等 ④外心在三角形的一条边上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其中真命题共有(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2.同一平面内两圆的半径是R和r,圆心距是d,若以R、r、d为边长,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则这两个圆的位置关系是( )A.外离 B.相切 C.相交 D.内含 3.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若它的一个外角∠DCE=70°,则 ∠BOD=( ) A.35° B.70° C.110° D.140° 第3题 第4题 第5题4.如图,⊙O的直径为10,弦AB的长为8,M是弦AB上的动点,则OM的长的取值范围( ) A.3≤OM≤5 B.4≤OM≤5 C.3<OM<5 D.4<OM <5 5.如图,⊙O的直径AB与弦CD的延长线交于点E,若DE=OB,

∠AOC=84°,则∠E等于( ) A.42 ° B.28° C.21° D.20°6.如图,△ABC内接于⊙O,AD⊥BC于点D,AD=2cm,AB=4cm,AC=3cm,则⊙O的直径是( ) A.2cm B.4cm C.6cm D.8cm 第6题 第7题 第10 题 7.如图,圆心角都是90°的扇形OAB与扇形OCD叠放在一起,OA=3, OC=1,分别连结AC、BD,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 B. C. D. 8.已知⊙O1与⊙O2外切于点A,⊙O1的半径R=2,⊙O2的半径r=1,若半 径为4的⊙C与⊙O1、⊙O2都相切,则满足条件的⊙C有( )A.2个

6B单元测试卷答案

6B测试(1) 听力部分Ⅰ. 1. A: Today is Saturday. B: Let’s go to the cinema. 2. Their father is a teacher. 3. Look! They’re sitting under a big tree. 4. Helen has a new watch. 5. This is our classroom. Yours is in Building 2. ( ABCBC ) Ⅱ. 1. What did you do last Sunday? 2. Where were they just now? 3. What date is it today? 4. Can you pick it up for me? 5. Where’s your CD Walkman? ( BCBAC) Ⅲ. Su Hai met Ben and his cousin Jack in the park. Jack’s six years old. He is the only child in his family. He has a dog, Jimmy. Jimmy’s one year younger than Jack. Ⅳ. Hello, everyone! My English name is Mary. I’m from Japan. Let me say something about my family to you.There are three people in my family. They are my father, my mother and I. My father is 36 years old. My mother is 33 years old. I’m 12 years old. I have a happy family. (TFFTF) 笔试部分Ⅰ. EGJCI BHADF Ⅱ.略 Ⅲ.CABBB CBABC ACBAB Ⅳ. 1. What, did, do 2. didn’t, get 3. thinner than 4. as heavy as Ⅴ.1. flying kites 2. watered flowers 3. National Day 4. look the same 5. a pair of 6. went for a walk 7. go to the cinema 8. looking for Ⅵ. 1. Whose, longer, yours, hers, mine 2. Who’s, younger, is 3. the only 4.bigger,theirs Ⅶ. FTFFT Ⅷ.略 6B测试(2) 听力部分Ⅰ. 1. The boy is very fat. 2. Do you want to go shopping? 3. Look! A butterfly is flying low. 4. I know a lot about public signs. 5.My school bag was on the grass just now. (CBCAC ) Ⅱ. 1. Do the boys jump higher than the girls? 2. A: Does Jim run faster than Tom? B: Yes, he does. 3. Does he swim slower than the other boys? 4. Whose apple is bigger, hers or yours? 5. What day is it today? ( ABBAA ) Ⅲ. 1. A: How many children are there in the library? B: There are twenty boys and thirteen girls. Q: How many girls are there in the library? 2. A: 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 B: I ate some moon cakes and watched the moon with my family. Q: What holiday was it yesterday? 3. A: Does Helen run slower than Nancy? B: No, she doesn’t. She runs faster than Nancy.

第三章 圆的基本性质单元测试A卷(含答案)

第三章 圆的基本性质单元测试A 一、选择题 1﹒下列条件中,能确定圆的是( ) A.以已知点O 为圆心 B.以点O 为圆心,2cm 长为半径 C.以2cm 长为半径 D.经过已知点A ,且半径为2cm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圆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 B.半圆是弧,但弧不一定是半圆 C.直径是弦,并且是圆内最长的弦 D.长度相等的两条弧是等弧 3﹒已知⊙O 的半径是5,点A 到圆心O 的距离是7,则点A 与⊙O 的位置关系是( ) A.点A 在⊙O 上 B.点A 在⊙O 内 C.点A 在⊙O 外 D.点A 与圆心O 重合 4. 如图,将△AB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得到△ADE , 若∠CAE =65°,∠E =70°,且AD ⊥BC ,则∠BAC 的度数 为( ) A.60° B.75° C.85° D.90° 5﹒在⊙O 中,圆心O 到弦AB 的距离为AB 长度的一半, 则弦AB 所对圆心角的大小为( ) A.30° B. 45° C. 60° D. 90° 6﹒如图,⊙O 是△ABC 的外接圆,∠B =60°,⊙O 的半径为4,则AC 的长等于( ) D.8 7﹒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 ) A.三点确定一个圆 B.三角形的外心到三角形各顶点的距离都相等 C.同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D.同圆中,相等的弧所对的弦相等 8﹒一条排水管的截面如图所示,已知排水管的截面圆的半径OB =10,水面宽AB 是16,则截面水深CD 是( ) 第6题图

A.3 B.4 C.5 D.6 第8题图第9题图第10题图第11题图 9﹒如图,AB是⊙O的直径,四边形ABCD内接于⊙O,若BC=CD=DA=4cm,则⊙O的周长为() A.5πcm B.6πcm C.9πcm D.8πcm 10.如图,AB,CD是⊙O的直径,AE=BD,若∠AOE=32°,则∠COE的度数是() A.32° B.60° C.68° D.64° 11.如图,已知AB为⊙O的直径,∠DCB=20°,则∠DBA的度数为() A.50° B.20° C.60° D.70° 12.P是⊙O外一点,P A、PB分别交⊙O于C、D两点,已知AB、 CD所对的圆心角分别为90°、50°,则∠P的度数为() A.45° B.40° C.25° D.20° 13.若一个三角形的外心在这个三角形的一边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不能确定 14.在Rt△ABC中,∠C=90°,∠A=30°,AC= 则此三角形的外接圆的半径为() B.2 D.4 15.如图,⊙O过点B、C,圆心O在等腰直角△ABC的内部,∠BAC=90°,OA=2,BC=6, 则⊙O的半径为() 16.下列几种形状的瓷砖中,只用一种不能铺满地面的是() 第12题图

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第一单元测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部分(50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完成1-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酝酿.(liánɡ)黄晕.(yùn)发髻.(jì)栀.子(zhī) B、唱和.(h?)肥硕.(shuò)鳊.鱼(biān)乌桕.(jiù) C、寥.阔(liáo) 枯涸.(ɡù) 清洌.(lia) 梦寐.(mai) D、澹澹.(dàn)耸.峙(sǒnɡ) 栖.息(qī) 禅.心(chán)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获益非浅绞尽脑汁愚蠢窒息 B、小心翼翼随声附合祈祷显耀 C、蜂围蝶阵多姿多彩酝酿抖擞 D、毕恭毕敬黯然飘渺恣情弛骋 3、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指果实又大又饱满)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高高地挺立) C、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指声音响亮明朗) D、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比喻姿态优美) 4、选出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 ) A、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拟人、排比) B、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比喻、排比)

C、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比喻) D、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比喻、拟人) 5、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秋天》选自《预言》,是一首现代诗歌,作者何其芳,现代诗人、评论家。 B、《夏感》选自梁衡的《梁衡文集》,文章写了夏天的紧张、热烈和急促,表达了作者对夏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C、马致远,元大都人,著名诗人,他的《天净沙秋思》写出了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D、朱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散文代表作有《春》《背影》等。 6、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是 ( ) A.小宁在语文课上答错了一个问题,弄得面红耳赤、声名狼藉。 B.班长李华学习好,品德好,在班上德高望重。 C.韩日世界杯上,中国足球队以0比2不敌哥斯达黎加队,大家对此津津乐道。 D.“六一国际儿童节”到了,邻居家小女孩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可爱极了。 7、我们说话应根据不同的场合选择相应的用语,下列说法不妥的一项是() A.请别人为自己修改文章时应说“斧正”。 B.称别人的父亲叫“令尊”。 C.自己对别人说话叫“对牛弹琴”。

圆单元基础测试卷(含答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圆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3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弦是直径B.弧是半圆 C.半圆是弧D.过圆心的线段是直径 2.如图,在半径为5cm的⊙O中,弦AB=6cm,OC⊥AB于点C,则OC=()A.3cm B.4cm C.5cm D.6c m (2题图)(3题图)(4题图)(5题图)(8题图) 3.一个隧道的横截面如图所示,它的形状是以点O为圆心,5为半径的圆的一部分,M是⊙O 中弦CD的中点,EM经过圆心O交⊙O于点E.若CD=6,则隧道的高(ME的长)为()A.4 B.6C.8D.9 4.如图,AB是⊙O的直径,==,∠COD=34°,则∠AEO的度数是()A.51°B.56°C.68°D.78° 5.如图,在⊙O中,弦AC∥半径OB,∠BOC=50°,则∠OAB的度数为()A.25°B.50°C.60°D.30° 6.⊙O的半径为5cm,点A到圆心O的距离OA=3cm,则点A与圆O的位置关系为()A.点A在圆上B.点A在圆内 C.点A在圆外D.无法确定 7.已知⊙O的直径是10,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是5,则直线l和⊙O的位置关系是()A.相离B.相交C.相切D.外切 8.如图,正六边形ABCDEF内接于⊙O,半径为4,则这个正六边形的边心距OM和的长分别为() A.2,B.2,πC.,D.2,

9.如图,四边形ABCD是⊙O的内接四边形,⊙O的半径为2,∠B=135°,则的长()A.2πB.πC.D. 10.如图,直径AB为12的半圆,绕A点逆时针旋转60°,此时点B旋转到点B′,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A.12πB.24πC.6πD.36π 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3分) 11.如图,AB是⊙O的直径,CD为⊙O的一条弦,CD⊥AB于点E,已知CD=4,AE=1,则⊙O的半径为. (9题图)(10题图)(11题图)(12题图) 12.如图,在△ABC中,∠C=90°,∠A=25°,以点C为圆心,BC为半径的圆交AB于点D,交AC于点E,则的度数为. 13.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AB为⊙O的直径,点C为的中点.若∠A=40°,则∠B=____ (13题图)(14题图)(15题图)(17题图) 14.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半径为2的⊙P的圆心P的坐标为(﹣3,0),将⊙P 沿x轴正方向平移,使⊙P与y轴相切,则平移的距离为. 15.如图,点O是正五边形ABCDE的中心,则∠BAO的度数为. 16.已知一条圆弧所在圆半径为9,弧长为π,则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是.17.如图,在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中,先以点A为圆心,AD的长为半径画弧,再以AB 边的中点为圆心,AB长的一半为半径画弧,则两弧之间的阴影部分面积是(结果保留π).18.已知圆锥的底面圆半径为3,母线长为5,则圆锥的全面积是. 19.如果圆柱的母线长为5cm,底面半径为2cm,那么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是.20.半径为R的圆中,有一弦恰好等于半径,则弦所对的圆心角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