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写作材料课程教学设计

基础写作材料课程教学设计
基础写作材料课程教学设计

《基础写作·材料》课程教学设计

一、教案头

本次课标题:材料

授课班级上课时间2学时上课地点教室

教学目标

能力(技能)目标知识目标怎样为深化主题服务,来进行材料的选

择。

通过讲授材料的含义、

材料和社会生活的关系、如

何从现实生活中积累材料

以及如何选择材料等内容,

使学生对基础写作中的一

个重要环节——材料,有一

个全面的认识。

能力

训练任务及案例

任务一:培养学生如何通过阅读和写作来积累材料和选择材料。

任务二:使学生能够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了解基础写作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材料。

任务三:能够在阅读和写作过程中,不断地锻炼自己积累材料和如何选择材料。

参考资料《新编写作教程》,王瑜辉、王丽丽,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

《现代汉语》(上、下),黄伯荣、廖序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语言文字实用手册》,于学礼、刘靖年,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现代写作概论》,普丽华江少川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写作学基础》,张会恩范湘其主编,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写作教案 我理想中的学校

我对夸大“审题”作用的做法一向反对,但是很多同学缺乏审题意识也着实令人郁闷。比如这个标题,我就看到有同学写成了对母校的赞美,还有同学写成了对学校的批判。这当然是不妥的。“理想”是标题中的关键词,审题时应注意分析理解。理想,是对未来事物的想像或希望,多指有根据的、合理的,跟空想、幻想不同;也可理解为符合希望的、使人满意的。不要仅写成“我们的学校”之类文章,也不要狭义地理解为“理想中的校园”,校园只是学校的一部分。学会审题,写作的时候就不会离题。 二、打开思路,灵活切入。 我理想中的学校,这个题目其实蛮“大”的,到底从何说起呢?就像我们走进一个学校,我们如何参观呢?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匆匆浏览,大体了解这个学校的情况;一种是认真观察,通过参观、访问、查阅资料等方式深入了解。写这个题目同样如此,“匆匆浏览”就如同写散文,写出你理想中的学校的大体的样子;“认真观察”就如同写记叙文、说明文,需要从一个或几个方面娓娓道来,比如校园环境、教学设施以及师资情况、教育科研水平、学生精神面貌等等。只要你做个有心人,以生活为基础,大胆、合理想像,就能打开思路,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三、来点技巧,增添文采。 要想把这个作文写好,还要运用一些写作技巧。比如运用对比手法,从现实的学校引出理想中的学校,从而鲜明地表达主题。再比如有位同学,在写作中采用“总——分——总”的结构,中间的分写,每一段分别以“我理想中的学校是一个教学相长的乐园”“我理想中的学校是一个平等和睦的家园”“我理想中 的学校是一个美丽温馨的花园”这三句话开头,既是每一段的中心句,又以相同的句式形成段落排比,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还是值得学习的。你还可以通过科幻小说的形式,介绍一下你理想中的学校。但是,无论采用怎样的技巧,都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想像是否合理、丰富。二是描述是否细腻、生动。三是感受是否真挚、独特。 【佳作剪影】 我理想中的学校 江苏省邳州市徐楼中学二(4)班王虎 在我心中一直有一个梦,一个延续数年的梦。梦中,我化作一只大鹏翱翔于天地之间,穿过波涛汹涌的大海,越过险峻奇丽的高山。任海浪汹涌,任峭壁千仞,我自由地翱翔,去听海水的歌唱,去嗅山花的幽香…… 理想的校园应该有我的梦,既允许我做梦,又能帮我圆梦。那样的学校,可以让我自由地歌唱和呐喊,让我的生命之火熊熊燃烧!我们在理想的校园中漫步,会留下一双双脚印,有个性的脚印。那样的校园,不会束缚我们的成长,而是引领我们前进的

《基础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基础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文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教学的一门必修课程,也是其他各级各类专业的一门选修课。课程性质决定了其基础性地位。开设本门课程,旨在使学生通过学习,比较系统地掌握写作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熟悉写作的基本规律,培养学生写作一般文章所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 本课程课内学时为36,共2学分,开设一个学期。 二、教学内容 本课程按导论、写作准备、写作过程、写作方式、文本要求、文本类型等几个方面为课程的基本框架。各部分既有侧重,更有联系,又都从不同的角度对写作的相关知识予以阐述。课程将本着拓展学生视野,为写作活动指点路径的基本思路开展教学工作。 三、教学媒体的使用 (一)文字教材 本课程以张杰主编的《基础写作》为基本教材,该教材是编制教学媒体、组织教学和复习考试的主要依据。编制文字辅助教材是为了辅助学生自学,为学生提供写作的素材,并增强写作兴趣。 (二)电视录像资源 录像教材为专题讲授型,由武汉大学人文学院张杰教授主讲,主要以文字教材涉及的几个大专题为讲授核心,突出解决教材中的重点问题,强化学生写作良好习惯的培养,通过电视手段直观演示学习、练习内容,使学生通过电视课的直观教学加深对文字主教材的理解和认识。 (三)网上辅导 1.在教学平台上开辟教学辅导栏目,及时发布教学重点与难点的辅导文章,定期刊载形式多样的练习题,供学生学习参考。 2.网上视频直播,讲解教学疑难问题。 3.利用BBS讨论板进行网上讨论,解答学生的问题,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 4.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对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四)直播课堂 根据教学情况安排,通过教育电视台播出,争取利用双向视频直播。

应用文写作基础教案.

第一单元导论 一、教学要求:让学生对应用文写作的基础知识有一个概括性认识,为下面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重点:1、理解应用文的基本概念。 2、应用文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 第一节应用文概述 一、应用文的概念 应用文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公民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办理公务或个人事务时所使用的、具有某些惯用格式的文章的总称。 二、应用文的种类 行政公文:如公告、通告、通知、通报 通用类 事务应用文:如计划、总结、会议记录公务文体 法律应用文:如起诉书、自诉状 经济应用文:如经济合同 专用类 礼仪应用文:如欢迎词、欢送词、开幕词、祝词应用文涉外应用文:如涉外函电、备忘录 书信类:如证明信、推荐信、感谢信、申请书 私务文体条据类:如借条、请假条 其他 新闻文体:如新闻、消息、通讯 其他:如论文 三、应用文的作用 1、规范和准绳作用 2、宣传和教育作用 3、交流和沟通作用 4、凭证和档案作用 四、应用文的一般特点 1、实用性 2、程式性 3、时效性 4、朴实性 第二节应用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一、材料真实典型 二、观点正确鲜明 三、结构严谨 1、层次清楚、段落分明 2、过渡自然、前后照应 3、开头结尾简洁明了 四、语言得体 1、庄重得体 2、通俗易懂 3、准确规范 4、简明扼要 五、格式规范 1、广泛阅读范文 2、大量实践训练

作业:在本单元学习了应用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后,你掌握了哪些新知识?有哪些感悟? 第二单元公文 一、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 等9种公文的概念、特点、作用和使用范围。 2、掌握通知、通报、报告、请示、函、会议纪要等6种常用公文的行文关系及其具体的写作要求和方法。 3、学会仿照教材中的范文进行写作,做到格式规范。 二、教学重点:公文的格式和写法。 三、教学过程: 第一节公文概述 一、公文的概念 从广义上讲,公文是国家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在进行公务活动时所使用的体式完整、内容系统的各种书面材料。狭义的公文是指行政公文,主要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二、公文的特点 1、法定的权威性 2、明确的政策性 3、严格的时效性 4、程式的规范性 三、公文的作用 1、规范和指导作用 2、宣传和教育作用 3、凭证和依据作用 4、交流和沟通作用 四、公文的种类 (1)按适用范围划分为命令、决定、公告、通告、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共13种。 (2)按行文方向划分为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 (3)按缓急程度划分为特急、急件两种。 (4)按保密级别划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 五、公文的格式 1、眉首部分 眉首部分位于公文首页上部红色反线之上。 (1)公文的份数序号。简称份号,它是将同一文稿印制若干份时每份公文的顺序编号。《办法》规定:绝密、机密公文应当标明份号。份号标注在公文首页左上角第一行,用七位阿拉伯数码顶格标注,不足七位数用“0”补齐,如“0000006”。 (2)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秘密等级简称密级。《办法》规定:涉及国家秘密的公文应当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密级顶格标注在首页右上角的第一行,密级和保密期限之间用“★”隔开。保密一年以上的,注明年数;不足一年的,注明月数。 (3)紧急程度。紧急公文均应该标明紧急程度,分特急和急件。紧急程度标注在首页右上角密级之下。 (4)发文机关标识。一般由发文机关的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后加“文件”组成。若是几个机关联合行文,应将主办机关排列在前。 (5)发文字号。包括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序号三部分,如“中青办发〔2010〕22号”发文机关代字是发文机关名称的缩略语,如“中青办”“是共青团中央办公厅”的缩略语。(6)签发人。它是代表机关最后核查并批准公文发出的领导人姓名。签发人平列于发文字

基础写作教案

基础写作教案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基础写作》教案 《基础写作》课开篇的话 关于基础写作课程 一、与作文课的联系与区别 1.是高中语文作文的延续与深入 公民写作与大学写作 2.大学基础写作,是一门基础课,是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3.教学目的,不是使每个同学成为作家,而是训练同学们的生存本领。 三分理论七分训练(本科生入学到毕业百篇文) 二、基础写作课程教学安排 总时数为68学时分两学期上 第一学期:基础理论 第二学期:文体写作 课堂讲授与训练相结合 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试占60%。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课堂表现、作业等)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分组讨论研究、课堂写作训练)课堂训练 教材35页,7——11题,任选一题,做到作文本上,下课前完成。 作文讲评 一、注重基本功训练 文字表达,需要“耐心”,循序渐进,把基础夯实。 注重一个“实”,朴实、真实、充实。 二、材料要用心选择,既充实,又不贪多 挑确实感动过自己的事例,把事情说清楚,把感受写透彻。不能面面俱到,写成流水帐。 三、结构要完整、合理,苦心构思,巧妙、严谨。 必须有标题,居中排列。书信的上款、下款。

四、文体要准,写啥象啥。 书信,要心贴心地交流;散文,托物言志,缘情而作,缘事而发。 写给父母的信,从头至尾,没有“父母”字样。 五、用词准确,句子通顺,合乎语法。 病句: 整理完了一切锁碎的事情…… 我知道他将会是一个跟我很好相处的朋友。 有些人怀着两三本书,有些人载着自行车…… 的、地、得的用法: 总得说来 学校很大,出奇得大 愧疚的窒息 痛哭的歇斯底里的我 其它: 在人生道路的分歧口 一点一点地消失不见掉 他们有拥有一计之常 终于,不比古时圣人12年寒窗苦读轻松的义务教育随着高考的结束,也悄然拉上了帷幕。 报道——报到 如果能……也不会有那么多的担心对于我的录取通知书。 极具优秀的档案没有。 如同打翻了装有各种味道的瓶子在自己的心中。 一个人在东北三省——沈阳待着貌似也不无聊。 面对大学是新鲜而又好学 我的所有过去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张白纸 进入了一个个不一样的大学 当我填好志愿时的那一刻 第一章绪论 一、教学目的要求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学习本章内容,主要是为了对写作 的基本理论问题获得总体认识,以便更好地指导写作活动。 二、教学重点 1.弄清“写作是什么”

基础写作课程标准

基础写作课程标准 课程:基础写作 适用专业:初等教育(文) 开设学期:第一学期学时:56 一、课程性质和作用: 《基础写作》是我校语文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和骨干课程。通过系统讲授写作理论知识和进行写作实际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写作素质、写作能力以及阅读、评论、鉴赏文章的能力,为今后从事各种文体的写作以及中小学语文的教学与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让学生系统掌握常见的散文、诗歌、小说、戏剧、影视等文学性文体的特点及基本写法;能够运用写作理论知识分析、鉴赏文学作品;比较熟练地写出观点正确、内容充实、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文风端正并具有创造性的文章。 二、课程目的和要求: 1、了解和理解写作的基本能力 2、熟悉写作的基本流程 3、引导学生探索各类文体的文体格式,规范写作意识 三、课程理念设计与思路:

了解《基础写作》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理解和规范各文体的特点。通过基础理论的学习,引导学生探索各类应用文体的文体格式、写作方法和写作规律,明白“为何写”、“写什么”、“怎样写”。通过课堂讲授,以师生互动为主,多用启发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他们的丰富潜能,培养他们的批判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牢固掌握关于写作的基本理论知识;通过实践训练,使学生熟练运用写作理论知识分析、鉴赏文学作品;比较熟练地写出观点正确、内容充实、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文风端正并具有创造性的文章。 四、教学重难点要求: 1、加强写作与生活的联系,要求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 2、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帮助他们树立本体意识,让学生明确是“我要写作”而不是“要我写作”,提醒学生及时把握某些瞬间涌起的写作冲动。 3、要重视深厚的文学修养和扎实的文字功底。要求学生积累各种素材、加强背诵的要求,积累语言材料,有利于接受和表达能力的整体提高。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扩大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培

英语基础写作1授课教案

英语基础写作1授课教案 临沂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英语基础写作1》 教案 教材:《英语写作手册》,丁往道主编, 授课人:邢元平王之波 2008年9月 Contents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Course 1 period Chapter One Using Proper Words 5 periods Chapter Two Making Correct and Effective Sentences 6 periods Chapter Three Developing Paragraphs 6 periods Chapter Four Composing Essays 8 periods Chapter Five Manuscript Form and Punctuation 4 periods Chapter Six Practical Writing (1) 2 periods 授 课A Brief Introduction of A Basic Course in English Writing 题 目 教 学 Grasp the characters, aim,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s, learning methods and 目

的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ests of the course. 与 要 求 教 学 方 Discussion, Explanation,Group Activity 法 与 手 段 The criterion of a good composition 教 学 The writing process of a good composition 重 点 与 难 点 Week 1 1 period 授课时间授课学时 I.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English Basic Writing Its characters, aim,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s, learning methods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ests. II. What is a Good Writing

《大学生写作基础》电子教案

《大学生写作基础》

《大学生写作基础》 名词解释: 1. 写作、写作学、写作教学 写作:写作时人类易语言文字为工具反映见闻感思的精神生产活动,是作者通过创造性思维活动,以篇章的形式表达对世界某种认识的过程。 写作学:是人类以写作实践活动过程为研究对象而创立的一门科学,是探讨写作规律、知道写作实践的系统理论,是写作课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 写作教学:是以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培养学生写作能力而进行的教学活动。 2. 主旨(表现类型、各自含义) 主旨:主旨,通常称之为主题。最早是指乐曲中最富有特征并处于优势地位的旋律,即主旋律。他表现一个完整的音乐思想,为乐曲之核心。后来被借用到文艺创作中,作者把作品中的思想称之为主体。 主旨通常表现为哪几种类型?①思想型主旨②情感型主旨③趣味型主旨④认知型主旨。 确立主旨的原则。①正确,要符合客观事实,符合作者实际。②新颖。要有时代特色,要独具慧眼③深刻。要穷追物理,探幽显微。 3. 材料、素材、题材、资料、直接材料、间接材料 材料:指作者为了某一写作意图而从社会生活中搜索、摄取的事实现象或理论依据。 素材:文学创作中将这部分进入作家视野并被认识、采撷的生活现象称为素材。 题材:决定选入文章中的材料,文学创作中称之为题材

资料:他指的是作者在写作过程中选择的供参考和引用的书面材料。 直接素材:作者亲身经历、观察和体验过的具体时间、人物是直接素材 间接素材:作者听别人讲述货通过阅读了解的故事人物、知识经验是间接素材。 4. 结构、线索、脉络、层次、段落、过渡、照应 .结构是文章的组织和构造; 线索是文章情节推进和思想感情发展的路线; 脉络是指存在并活动于文章内部的血脉与经络; 层次是作者思路展开的步骤,标志事物发展的阶段性或事物的构成侧面; 段落是行文自然形成的大于或等于句子的停顿单位; 过度就是文章的层次和段落之间的衔接和转换; 照应是文章前后内容的关照呼应。 5. 文面(文面整理) 文面是文章的外表,包括文字书面、标点符号、行款各式规范化。 6. 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叙述是把人物经历和事件发展变化过程叙说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特点在于陈述过程。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 描写是把人、事物的状貌、情态通过描绘再想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特点是形象性。 抒情既抒发和表现作者主观世界的感情。 议论既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已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和态度。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国家开放大学答案基础写作课程形考任务1

一、教材中谈到写作要“言之有物”,此中之“物”,包括哪两个部分内容?请结合教材予以具体论述 答:所谓“言之有物”,就是要求写作成果有丰富而且具体的思想内容,能够反映作者对自然界、人类社会或人自身 的某种独特的体验或认识。它包括文本的材料和思想两方面 的因素。 文本的材料,材料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广义的材料是泛指已被作者关注并意识到有某种写作价值而予以收集积 累以被选用的一切原始材料,包括事实形态的、理论形态的 和数字形态的等等。狭义的材料,则是专指经过作者的选择, 已被或将被写进文本中的事实、理论和各种数据。 文本的思想,是指通过文本写作的主要内容所表达出来的某种总体性的、基本性的意旨或倾向。它体现作者的写作 意图和写作目的,代表着写作的意义和价值,决定阅读的效 果,在写作中处于核心地位。 二、有人说“材料重在选择,思想重在提炼”,结合自己的写作或阅读经验,谈谈你对此所持看法。 答:此观点正确。 写作者日常接触到的材料是十分的繁杂的,要使原始材料的积累真正具有写作价值,就要善于按照写作的规律的要 求对其进行识别和选择。

文本的思想需要提炼,是为使写作的规律大要求,使其 最终确立的文本思想达到真实、深刻、新颖的程度。 在写作之中,有效地选择和组织材料,是准确表达思想 的支柱。在一般的文本写作中,思想和材料往往同时出现, 因此,文本思想的确立和材料的支撑是融为一体的。在文学 创作中,文本思想隐含与材料之中而不直接说出,因此对材 料的选择和组织成为引导读者体验、理解、和接受文本思想 的唯一途径。 三、阅读散文《谢天》,谈谈典型材料的选用对文本思 想的表达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天”可以理解为大自然,可以理解为人世间的一切美好 的人、事、物,“谢”“天”,就是要对某种我们不了解的存在、 规律、原则有敬畏之心,有感激之心,有谦逊之心。 “富亦谢天,贫亦谢天,病亦谢天,苦亦谢天”。中国的“天”,与国外的“天”,是一样的,“谢”的情怀也是一样的。文章最后 一个自然段是对“谢天”的进一步阐释。 1)材料要具有代表性。在选择的符合思想表达要求的 同类材料中,最具有代表性,能够以一当十,在同类材料中 最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 2)材料要最有启迪效果。所选的材料,,不只是被动 地或简单的完成或印证或体现作者思想表达的任务,而且能

基础写作教学大纲

《基础写作》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基础写作课程代码 课程类型 专业必修课 适用对象 汉语言文学本科(师范类) 总学时数 92 周学时数第1学期2,第2学期4 开课学期 1、2 学分 6 先修课程 基本教材《现代写作教程》,董小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教材:1. 《基础写作教程》尉天骄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写作教程》,路德庆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二、课程描述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二)课程教学目的 写作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兼具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并带有师范专业的特色。开设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系统的写作理论知识,提高写作能力和研究能力,为学习其他课程和今后的发展夯实“会写”的基础;同时,使学生了解中学作文教学的基本原理,初步熟悉作文教学的规律和方法,为将来胜任语文教学工作做好“会教”的准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基础写作理论和主体素养知识,结合写作过程训练和文字表述训练,使学生掌握文学文体、理论文体和实用文体的写作能力。 (三)课程的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创造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相长和因材施教的原则。 写作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 正确处理理论知识传授和写作训练的关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首先选准知识点精讲细讲,使学生进入写作学理论体系,形成写作和研究的氛围。其次根据每章节的重点进行写作实践训练,实现最终目标——每人一本“精品作文集”。讲授时以传统讲授为主要授课方法,以多媒体技术及教学课件为辅助教学手段。 2.为学生提供优秀范文,讲前用例文引路,让学生对相关写作理论有感性认识,讲后用例文分析印证写作理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写作理论。 3.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教学讨论活动,强调广泛阅读,培养学生读书和写作的积极性。 4.提倡自主创作,提倡为实际工作和学习写作,鼓励学生为各级各类刊物投稿,对发表或录用文章的学生给予奖励。 5.对学生的作文、作业认真批改讲评,每学期作文评改课不得少于6次,其中包括学生互评与自评。 三、课程各章建议学时分配 章次内容建议学时

《基础写作议论》课程教学设计.doc

《基础写作?议论》课程教学设计 、教案头 本次课标题:议论 授课班级上课时间2学时上课地点教室 教学目标 能力(技能)目标知识目标 了解有关议论的基本知识。全面熟悉在 各类文体写作中都具有重要作用的这种表达 方式。熟练地识别辨认议论的具体写作要求 及其主要写作方法手段。 提高层:在认知的前提下,熟练地运用 这种表达方式。 深入学习理解议论这 种应用广泛的表达方式在 各类文体写作中具有的重 要作用。掌握叙述的具体表 达手法。 能 力训练任务及案例任务一:了解什么是议论 任务二:熟悉议论在各类文体写作中的作用 任务三:议论的具体要求 任务四:议论的手法 任务五:学习《忠臣之死王朝悲歌》,深入学习议论的写作手法。 参考资料《新编写作教程》,王瑜辉、王丽丽,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 《现代汉语》(上、下),黄伯荣、廖序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中国文学史》,袁行需,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语言文字实用手册》,于学礼、刘靖年,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二、教学设计 步骤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生活动时间分配 知教内目告{学治W)1、介绍议论文 2、如何写作议论文 3、文体写作中的格式 4、几种写作注意事项 讲授(口 述) 多媒体课 件 课堂讨论90, 入任项) 引{务目什么是议论文?讲授 多媒体课 件 3, 练掌初或本J) 力操{握步基能议论文的分类讲授 多媒体课 件 30’ 化加对本力体 深{深基能的G 几种议论文的写作讲授 多媒体课 件 27, 归纳 (知识和能力)论证方法讲授 多媒体课 件 12, 训练 巩固 拓展 检验 课堂讨论10,总结小结5,作业写一议论文,题目自拟。3,后记 第八章议论 第一节议论的含义

公开课——基础写作地点介绍教案

Teaching Plan Basic writing: How to introduce a place 英语基础写作复习——地点介绍 广东省新课标高考基础写作专题训练 I. Teaching aims Facilitate the students to learn to introduce a place with five sentences. II. Teaching important points 1. The organizations of sentences using the structure of five basic sentences. 2. The model and the useful words, expressions and sentence patterns needed to introduce a place.. III. Teaching difficult points The model, relevant logic, useful words and expressions to introduce a place with five sentences. IV. Teaching methods Task-based learning, inductive and deductive and cooperative learning. V. Teaching aids A multimedia and a blackboard VI. Teaching procedure

Purpose: To make the Ss’learn more about the theme of writing: how to introduce a place. Read the following passage and then discuss the two questions below. Australia Located in the smallest continent—Oceania, Australia is the sixth largest country in the world. / It covers a total area of 7,686,850 square kilometers with a population of about 20 million. / It is a mainly dry country with only a few coastal areas that have enough rainfall. / It is made up of 6 states, in which Melbourne and Sydney are the largest cities. / Because it is famous for its bright sunshine, countless sheep and cattle and its unique wildlife, the tourist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come to enjoy its scenery./ 1. 地点介绍通常写哪几方面的情况(写作要点)? 1.地理位置(location)及地位 2.人口(population) 3.面积(area) 4.气候(climate) 5.历史(history) 6. 名胜古迹(places of interest) 2. 地点介绍常用的词汇和句型有什么? Australia Located in the smallest continent—Oceania, Australia is the sixth largest country in the world. / It covers a total area of 7,686,850 square kilometers with a population of about 20 million. / It is a mainly dry country with only a few coastal areas that have enough rainfall. / It is made up of 6 states, in which Melbourne and Sydney are the largest cities. / Because it is famous for its bright sunshine, countless sheep and cattle and its unique wildlife, the tourist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come to enjoy its scenery./ Purpose:To highlight the important words and phrases that are needed in the translation by discussion. To make the students translate the sentences in the following, to help Ss solve the problems of vocabulary and sentence patterns.

基础写作课程教学大纲..doc

《基础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绪言 第一节第一节基础写作课的性质、任务 一、基础写作课的性质 二、基础写作课的任务 第二节第二节写作者的基本修养 一、加强思想修养 二、积累生活经验 三、扩展知识 四、学习语言 五、磨练写作技巧 第一章第一章作文过程 第一节写前的准备 一、感知和发现 二、确定写作目的 三、选取材料 四、形成构想 五、编写提纲 第二节起草 一、每段盘算好才能动笔 二、运用恰当的语言 三、注意文脉的贯通 四、初稿一气呵成 第三节第三节修改定稿 一、着眼于文章的内容 二、改好表现形式 三、用原稿纸誓清 第二章第二章确定写作目的 第一节写作必先确定目的 一、写作是有目的的言语行为 二、写作目的制导写作全过程 三、确定写作目的的两个条件 第二节第二节确定主题 一、主题及其相关的概念 二、确定主题的要求 三、主题的限定

第三节第三节明确读者 一、树立明确的读者意识 二、明确读者的要求

第三节 第三节 材料的使用 第四节 第四节 选择材料的要求 第四章 第一节 第四章 材料的安排 材料安排的基本类型 第四节第四节 发想 一、 发想的一般过程 二、 创意的整合 第三章第三章 材料的获取和使用 第一节材料及其相关的概念 一、材料 素材、题材 资料 第二节第二节 材料的获取和积累 一、材料的出处 材料的获取 材料的积累 一、 材料的解释和结论 二、 材料为文章提供内容,它是主题形成的基础 三、 材料为文章提供内容,它又是表现主题的支柱 一、 材料要确实 二、 材料要有力地支持主题 三、 材料要有魅力 四、 选材还要考虑文体和篇幅 一、 列举 二、 自然的顺序 三、 对应联系的顺序 四、 叙议结合的顺序 五、 阐述的顺序 六、 论述的基本顺序 七、 容易了解的顺序 八、 增强印象的顺序 九、 习惯的顺序 十、以上各种类型的交织运用 第二节第二节 编写提纲 一、 编写提纲的意义 二、 编写提纲的方法 第五章第五章 构段 第一节段及其相关的概念 一、 段

基础写作课资料

写作课资料季羡林谈写作 季羡林以一身而具有三种难能:一是学问精深,二是为人朴厚,三是有深情。三种难能之中,我以为,最难能的还是朴厚,因为,在我见过的诸多知名学者(包括已作古的)中,像他这样的就难于找到第二位。——张中行一位令当今学人高山仰止的国学大师,一位平易近人的敦厚长者,在他的写作生涯中有多少轶闻趣事?对于写作他又有着怎样的真知灼见?人们说,季老有弟子三千。身为北京大学的副校长,季老对后生晚辈的提携可谓不遗余力。现在,就让季老来告诉我们什么是写作的真谛吧!国学大师季羡林系列之《季羡林谈写作》,为您讲述季羡林的创作生活,伴您聆听大师的谆谆教诲。 学术大家季羡林,在写作方面也堪称大师,他撰写的学术著作,逻辑严谨,论证精当,又通俗易懂。他写的散文、小品文、游记,自然、洒脱,又包含着深刻的道理。写了一辈子文章的季羡林先生,在写作方面积累了好多经验。本书收入了季先生谈写作的文章,相信会对广大读者有所裨益。 《季羡林谈写作》季羡林的思想像一本厚厚的百科全书,读之使人明智,而他的品格却像一目见底的清水,大德大智隐于无形。 在文章的结构方面,最重要的是开头和结尾。在这一点上,诗文皆然,细心的读者不难自己去体会。——季羡林 在中国古代,抒情的文或诗,都贵在含蓄,贵在言有尽而意无穷,如食橄榄,贵在留有余味,在文章结尾处,把读者的心带向悠远,带向缥缈,带向一个无法言传的意境。——季羡林文章之作,其道多端;运用之妙,在乎一心。——季羡林 我写东西有一条金科玉律:凡是没有真正使我感动的事物,我绝不下笔去写。——季羡林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不该看作一件特殊的事情,犹如说话,本来不是一 件特殊的事情。作文又不该看作一件呆板的事情,犹如泉流,或长或短,或曲或直,自然各异其致。我们要把生活与作文结合起来,多多练习,作自己要作的题目。久而久之,将会觉得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发展,是一种享受,而无所谓练习:这就与文章产生的自然程序完全一致了。” 张化万老师指出:作文与生活相联系,不仅要让学生从五彩的生活中挖掘取之不尽的写作训练素材,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走进沸腾的生活,去认识生活、学习生活,提高思维和认识能力。要整合作文与生活,就必须关注儿童的游戏。应当想尽一切办法,开辟学生玩中学,做中学的渠道。 徐家良、徐鹄、顾维萍等的“生活中的作文”,也是基于“生活是作文之源,生活需要作文,作文要为生活所用”的基本认识,他们注重作文的实用价值,把作文教学与学生生活紧

介绍自己作文课教案[1]

介绍自己作文课教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文指导教案 介绍自己 一、教学内容: 1.本次习作要求我们介绍自己,写一写自己,向别人展示一个真实的你。 2. 写完以后再加一个题目,如《我给自己画张像》《这就是我》《爱哭鼻子的女孩》。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有条理地做自我介绍。 2.认识“自我介绍”的训练跟我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能自觉地学习做自我介绍。 3.了解自己的特点是什么:如:外貌、穿着、性格、兴趣爱好、优缺点;了解做自我介绍的一些方式方法,指导学生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特点的方法:先概括后具体。 4.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抓住外貌特征,通过神态的描写反映一个人的性格。 2.难点: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关于习作素材的搜集: 1、搜集自己的照片。 2、打开记忆的闸门。 3、搜集自我介绍的有关习作。 4、学习别人的习作方法。 五、教学过程: 一、猜一猜,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猜一猜1:有这样一个人,个子不高不矮,身体不胖不瘦,脸色不黑不白,眼睛不大不小,鼻子不高不低,嘴巴不宽不窄,耳朵不圆不长-------你猜他是谁?(同学们猜,猜不到。) 2、课件出示猜一猜2:有这样一个人,黑脸短毛,长嘴大耳,圆身肥肚,穿一领青不青、蓝不蓝的梭布直裰,提一柄九齿钉耙 ------你知道他又是谁(猪八戒)点拨:人物特点要选独特的来写。(板书:抓住特点) 二、指导写作 (一)指导习作开头 1、课件出示“我”外貌描写段落,让学生说说这段描写抓住了人物的哪些外貌特点? 2、课件出示外貌描写的例子。 3、学生选择一位同学抓住外貌特点进行描写,全班交流,同学猜,并评价。(板书:外貌描写) 4、教师总结开头的方法:可概括地介绍自己,如叫什么名字、几岁、在哪个学校上几年级等;也可以用幽默的语言讲出自己与众不同的外貌特点;或直接介绍自己,如我是一个喜欢画画的人。

基础写作教程教案·尉天骄主编·第一章绪论

基础写作教程 教案 第一课 授课课题:介绍、绪论(第一章) 授课时间:第1周授课班级:外语、体育 授课类型:理论课、讨论课 教学目标、要求: 知识与能力:了解“写作”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价值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构建写作知识框架,了解学习重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写作有正确认识,愿意尝试写作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为了达到确定的教学目的而必须着重讲解和分析的内容; 教学难点,是就学生的接受情况而言的,学生经过自学还不能理解或理解有困难的地方。教学方法:讨论、启发、讲练 教学手段:多媒体、幻灯片 教时安排: 2课时 参考资料:备注 教学过程: 新师生互相了解 1.老师自我介绍 2.学生自我介绍 3.整体告知 讲授计划:(附后) 考核办法:(分数比例20%、80% 或自主考核日常分数占更大比例) 授课方式:课本讲解、写作练习、篇章分析、投稿模拟 尝试使用电脑和手机端写作软件、语音输入软件、新媒体运营 4.推选课程助教(推选1-2名课程学生助教、分组教学小组划分) 内容教学 一、引言 人提升自我、创造价值的有效方法,同一份时间使用多次。稍后会给大家介绍一种很不错的选择。 写作的重要性:

1.社会发展需要高素质的写作人才; 2.素质教育要求提高写作能力,文武双全; 3. 考试和获取工作的需要; 4.写作可以作为自由职业谋生的手段; 了解本书: 《基础写作教程》第三版主编:尉天骄 2017年9月第三次修订 2019年印次约40万字 总序解读:(从中感受写作的“套路”) 1.很重要:开设的社会需求、教材整体目标要求; 2.很感谢:感谢出版方(金主)、感谢写作者(抬价、鼓气) 3.很专业:完整的课程体系、有什么缺漏 4.很特色:守正出新、狠抓实践、配套系统 5.很谦虚:再次感谢、谦虚接受 二、写作的内涵 1.什么是写作? 写作,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实践性的精神创造活动。以书面语言(文字符号)为主要媒介传递信息、表达思想、情感和认识,创造文字作品的精神劳动。 广义写作——关于普通文章的基础写作 狭义写作——作家的创作 2.同学们在生活学习中用什么来写作? 用“工具” 工具一:器具 刻刀、龟甲、兽骨、笔、墨、纸、砚、手、嘴(转文字)、电脑、写字笔…… 工具二:手段(媒介、介质) 主要是书面语言(不是的不称为为写作) 写作的工具不断发展,可以提高写作的效率,但工具对写作不具有决定意义,决定性的是主体(人)思维和表达能力。 3.写作和“说”的关系(两者都是表达的方式) 思考:写和说是否相同,或者是否同步? (1)两者概念不同,一方面好并不一定另一方面也好 (2)两者使用的媒介不同,表现出的效果也不同(一个是口头话语,一个是书面语言) “口头写作”、“作文如说话”的渊源: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为代表的“文学革命派”提倡说写结合。 合理之处:倡导反映社会人生,改造国民精神;语言上完全废除文言和僵化的,

基础写作复习资料大一上--

基础写作复习题 一、填空题(主要看笔记) 1、文章具有社会价值、实用价值、审美价值和经济价值。 2、体验的方式有亲身体验和感情体验两种。 3、宋代理学家朱熹有一首绝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说“清渠”指的是好文章,那幺“源头”指的是社会生活。 4、写作的特性有:社会性和个体性,综合性和实践性。 5、写作的双重转化律是指写作活动是一个由客体而到主体,再转到作品而读者的动态转化过程。 6、写作材料的内化过程就是构思主题的过程。 7、写作主体的修养主要有:思想品德、生活实践、文化知识和写作技巧。 8、文章语言使用的基本要求是:语言通顺、语言准确、语言简练、语言生动。 9、描写从对象和范围分主要有三种类型,即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景描写。 10、白描是指以简洁的文字直接描绘人物和景物特征的描写手法;而工笔则以细腻的文字描绘人物和景物的特征。 11、写作的特性有社会性、个体性、综合性和实践性。 12、写作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主题构思阶段、谋篇布局阶

段和语言表达阶段。 1 / 10 13、文章语言的基本要求是准确、鲜明和生动。 14、议论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 15、按文章的社会功能来分,文章可分为 16、社会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17、思维能力是写作者的核心能力,它主要有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等三种。 18、间接抒情的方法主要有:寓情于事、寓情于物、寓情于景、寓情于理。 19、叙述的四种方式是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20、写作的功能主要有记载传播、磨砺学习、提高审美、渲泄服务。 21、灵感思维具有突发性、偶然性、模糊性特点。 22、形象思维有形象性、普遍性特点。 23、观察的类别有科学观察、艺术观察。 24、新颖的材料的特点主要有具体形象、使读者感到亲切、富有情趣的细节。 25、材料的使用原则有立足于主题和寓意、有代表性、真实、新颖生动四点。 26、常见的照应方法有开头与结尾照应、正文与标题相照应、行文中相照应。 27、叙述的人称可分为第一人称、第三人称。 28、传统写作技巧有对比法、比兴法、衬托法、悬念法、巧合法。

《基础写作》教案 (2)

校级精品课程申报材料·基础写作·讲义 消息 一、消息的含义及类别 1、消息的含义 消息,是指以记叙为主要表现手段,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对国内外新近发生的具有传播价值的事实进行的及时的简短报道。 消息又称新闻,这是从新闻的狭义角度而言的。 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新闻评论等。 (新闻评论包含述评、评论。述评主要报道读者对新闻事实不太了解的内容。评论针对的是读者已知晓的,一般在此之前有叙述性质的报道出现过。) 我国最早出现在报纸上的消息,始见于8世纪初唐玄宗开元(公元713-741年)年间封建王朝政府创办的邸报。(官员办事或居住的处所)“揭帖” 16世纪以来拥有读者最多的一种文体。它报道迅速,传播面广,篇幅短小精悍,新闻性强,在新闻报道中被广泛使用,成为新闻体裁的代表。 消息是向社会及时传播信息的重要手段。我们正处于信息时代,每天都有关于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方面大量的信息发生。通过消息等形式的新闻报道,可传递信息,沟通情况 2、消息的类别 新闻事实发生的地域和范围:国际新闻、国内新闻、地方新闻。 报道内容:社会新闻、政治新闻、经济新闻、科技新闻、教育新闻、军事新闻、体育新闻、文艺新闻和娱乐新闻。 传播工具:报刊新闻、广播新闻、电视新闻、网络新闻。

从写作角度划分,可分为四类(区别): A动态消息:它迅速地报道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和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动向、新成就。 快、短、新,内容单一。 B经验消息:它是对具有代表性和含有普遍意义的典型经验或新闻人物的报道。 要求在叙述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综合,从中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经验来,以指导面上的工作。 C综合消息:是指把发生在不同地区或部门的具有类似性质的事件综合为一体的报道。反映全局性的情况、成就、趋势、动向、问题。 跨地区、跨部门,反映面广,声势大。要求有情况概述,又有典型事例的介绍,有点有面相结合。 D述评消息:是一种边述边评,评述合一的报道。它以报道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或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实为主,通过对事实的分析和评议,揭示其本质意义,指明其发展趋势,用以指导现实工作。 它往往在事件告一段落或转折时刻,就事件的因由、动向、是非、意义,作出分析、评价,以帮助人们开阔视野,提高认识。它以叙事为基础,以评论为目的,兼有叙事和评论之长。 二、消息的要素及特点 1.消息的要素: “五W”: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 T(何事)、WHY(何因)加HOW(如何)。 1898年美联社斯通提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