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救援队伍管理培训制度

应急救援队伍管理培训制度
应急救援队伍管理培训制度

应急救援队伍管理培训制度

一、应急救援队伍应当根据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事故、灾害类型和应急救援队伍的实际情况,制定培训工作计划,并建立培训档案,记录人员接受培训的情况。

二、应急救援队伍及其所在单位对应急救援人员进行培训,每年不得少于两次,考核不合格人员不得安排承担应急救援工作。

三、应急救援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有关应急救援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二)应急救援预案

(三);应急救援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

(四);应急装备、工具操作规程

(五);异常情况的鉴别和紧急处置方法;

(六)自救、互救知识

(七);应急通讯联络方法

(八);应急救援案例

四、应急救援队伍应当根据应急救援工作需要,制定应急演练计划和方案,明确应急演练种类、范围、目标、时间、参加人员、评审人员等具体内容和要求,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应急救援队伍每年组织应急演练不得少于一次。

五、应急救援队伍应当总结应急演练情况,编写应急演练书面报告,落实改进措施,并将方案、改进措施和总结报告及时报当地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部门和市生产安全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六、应急救援队伍应当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设立值班电话,安排带班负责人和应急救援人员24小时值班、备勤。

七、应急救援队伍负责应急救援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保证应急救援装备状况良好,运行正常,能够及时投入应急救援行动。

度应急救援培训工作计划完整版

编号:TQC/K200 度应急救援培训工作计划 完整版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time periods,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plan is put forward. At the same time, considering the cost, according to their own choice of appropriate way, in order to achieve low cost and achieve good results. 【适用制定规则/统一目标/规范行为/增强沟通等场景】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度应急救援培训工作计划完整版 下载说明:本计划资料适合用于根据不同时间段的特点,推出各项具体执行方案。主要特点是细致、周密,操作性强和不乏灵活性,同时考虑费用支出事项,根据自身力量选择合适的方式,以实现较低费用取得良好效果。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为了进一步增强职工安全意思,提高 现场应急处置能力,消除和减少安全事故 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中华人 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 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 难应急预案》等有关规定特制订本计划: 1、编制目的 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避险培训机 制,及时、有序、高效、妥善的处置安全 生产突发事件,使职工掌握应急避险知 识,最大限度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制度

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制度 为了加强救援队伍建设,提高救援队伍的专业素质和救援能力,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救援队伍的组建 (一)救援队伍的组建按着“平战结合、军地结合、专兼结合、专业对口、指挥灵便、反应快速、社会参与”的原则,构建以应急救援专业队伍为基本力量,以公安、消防、武警和驻军部队、民兵预备役及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总指挥部、各分指挥部组建的第一响应队伍为突击力量,以系统、行业、大型企业专业救援队伍为骨干力量,以社区、乡镇自救互救组织和应急志愿者队伍为补充力量的四级应急救援队伍体系。 (二)第一响队伍组建由指挥部各成员单位根据任务和要求组建,装备器材、技术人员素质以完成发生Ⅲ、Ⅳ级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为标准,人员一般不少于30人;第一响应队伍还是Ⅰ、Ⅱ、Ⅲ、Ⅳ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的突击和骨干力量。 (三)应急救援队伍由指挥部各成员单位根据任务和要求组建,装备器材、技术人员素质、数量以完成发生Ⅰ级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为标准,是Ⅰ、Ⅱ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的主要力量。 (四)各系统、行业、大型企业要组建专业救援队伍,装备器材、技术及人员以完成本系统、行业、企业的应急救援需求为标准;乡镇、社区要按应急管理部门要求组建自救互救和应急志愿者队伍。专业救援队伍、自救互救和应急志愿者队伍是应急救援的补充力量。 (五)第一响应救援专业队伍建设的综合要求是:人员素质好,装备器材数量、质量、技术含量高,满足Ⅰ级突发公共事件联合救援需要。要随时能集中、调得动、开得出、联得上、救得赢。 第二条应急救援队伍的管理 (一)第一响队伍由组建单位进行训练和管理,报各分指挥机构和县总指挥部备案;各成员单位的应急救援队伍要按照有关预案和县总指挥部、各分指挥机构的要求进行组建、训练与管理。 (二)县总指挥部、各分指挥机构负责检查、指导第一响应队伍的训练、管理,负责组织演练与演习; (三)各乡镇及组建第一响应救援专业队伍的单位每年年初向县总指挥部报告队伍组织、编成、人数、装备、训练、执行任务情况;重大变更要及时向县应急管理办公室报告备案。 第三条应急救援队伍的使用 (一)县总指挥部的第一响应队伍为各分指挥部组建、训练和掌握的第一响应队伍。 (二)各分指挥部组建的第一响应队伍,原则上在Ⅳ、Ⅲ级突发公共事件救援中使用,是Ⅳ、Ⅲ、Ⅱ、Ⅰ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的主要突击和骨干力量。 (三)县总指挥部在组织应急救援过程中,全权协调和统一调动、派遣各分指挥部的第一响应队伍、应急救援队伍、技术及相应装备器材,以及专业救援队伍、自救互救和志愿者队伍。 (四)各分指挥部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中,全权调遣使用本指挥部的第一响应队伍和应急救援队伍。 第四条应急救援队伍的准备 (一)当发生Ⅳ级预警事件时,乡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部、县相关分指挥部第一响应队伍进入戒备状态。 (二)当发生Ⅲ级预警事件时,县、乡镇第一响应队伍进入戒备状态。 (三)当发生Ⅱ、Ⅰ级预警事件时,县、乡镇第一响应队伍、应急救援队伍、志愿者队伍进入一级戒备状态。 (四)进入戒备状态的应急救援队伍必须认真地检查、检验装备器材,补充油料给养,做好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一声令下,出得快、联得上、救得赢。

大同煤矿集团同生安平煤矿应急救援管理制度

应急救援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汇总 大同煤矿集团同生安平煤业有限公司

目录 一、工作例会制度 二、应急救援职责履行情况检查制度 三、重大隐患排查与治理制度 四、重大危险源检测监控制度 五、预防性安全检查制度 六、应急宣传教育制度 七、应急培训制度 八、应急预案管理工作制度 九、应急预案演练与评估制度 十、应急救援队伍管理规定 十一、应急投入保障制度 十二、应急救援物资装备管理制度十三、应急救援档案管理制度 十四、应急救援责任追究与奖惩制度十五、其他管理制度

一.工作例会制度 为更好的学习、贯彻应急救援管理制度,加强应急救援管理工作,提高人员管理水平,及时准确的指导和解决应急救援中存在的问题,确保矿井安全生产,特制订应急救援工作例会制度。 一、会议时间: 煤矿每月月底组织一次应急救援工作例会制度,并制订工作例会制度。 二、组织单位:安监处 三、主持人:安全矿长 四、参加人员:矿长、总工程师、生产矿长、机电矿长、安全培训中心、生产技术部、通防部、机电部、调度室、安监处、综合办、设备部、供应部、财务部、保卫部、各区队负责人。 五、会议内容 1、传达上级部门有关应急救援管理工作的文件,会议精神。 2、通报矿井应急救援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3、由安监处对一个月来应急救援管理工作进行汇报。 4、对本阶段应急救援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对下月应急救援管理工作做出具体安排。 六、会议要求 1、与会人员必须按时参加会议,如遇特殊情况不能参加应向主

持人请假。 2、与会人员手机必须设为震动,并做好会议记录。 3、安监处负责点到,做好会议记录,并形成会议纪要。 4、要求各分管领导、业务科室及相关人员认真落实会议精神及内容,切实落实岗位责任制。 5、无顾不参加会议每次罚款100元,迟到罚款50元。 6、各项罚款交矿财务部,财务部出具票据。 7、本制度自即日起开始执行。 二.应急救援职责履行情况检查制度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规范公司应急管理制度,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障职工的安全健康和生命安全,最大限度的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根据矿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1、应急管理制度坚持“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居安思危,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职责明确,快速反应”的原则。 2、应急管理分“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过程。主要内容包括: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应急培训、应急演练、应急物资保障等。 3、成立以矿长为组长,主管安全生产副矿长为副组长,安全处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制度(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制 度(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制度(新版) 1目的 加强企业安全事故防范,及时做好事故发生后的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适用范围 本制度是为了预防和控制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时,作出应急准备和响应,最大限度地减轻可能产生的事故后果。 本制度适用于焦化厂生产经营中潜在的职业安全健康事件或事故等紧急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3职责、管理内容和要求 3.1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领导 3.1.1为加强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领导,实施应急救援预案,成立厂应急救援工作领导组。 3.1.2应急救援工作领导组职责

3.1.2.1负责发生事故后应急救援预案启动工作的领导,成员按照预案分工,开展应急救援抢险工作。 3.1.2.2负责组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及组织实际训练工作、建立通信与报警系统,储备抢险、救援、救护方面的装备和物资、督促做好事故的预防工作和安全措施的定期检查工作。 3.1.2.3发生事故时,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向上级有关部门通报事故的情况。必要时向上级有关部门发出紧急救援请求。负责事故调查的组织工作并总结事故的教训和应急救援经验。 3.1.2.4应急救援工作领导组成员要按照预案职责分工,尽职尽责。当接到事故报告后,成员要迅速到达指定岗位,因特殊情况不能到岗时,经组长同意,由所在部门按职务高低递补。 3.2应急救援体系 为保证应急救援预案的顺利实施,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3.2.1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部门(车间)在组织抢险、保护事故现场同时,按照有关规定迅速向厂部及相关部门报告;厂部必须以最快的方式,将事故简要情况向公司行政主管部门及安全管理部

应急救援队伍管理制度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队伍管理制度 (2017年) 一、应急救援队伍应当根据应急救援事故、灾害类型和应急救援队伍的实际情况,制定培训工作计划,并建立培训档案,记录人员接受培训的情况。 二、应急救援队伍及其所在单位对应急救援人员进行培训,每年不得少于两次,考核不合格人员不得安排承担应急救援工作。 三、应急救援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有关应急救援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二)应急救援预案 (三)应急救援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 (四)应急装备、工具操作规程 (五)异常情况的鉴别和紧急处置方法; (六)自救、互救知识 (七)应急通讯联络方法 (八)应急救援案例 四、应急救援队伍应当根据应急救援工作需要,制定应急演练计划和方案,明确应急演练种类、范围、目标、时间、参加人员、评审人员等具体内容和要求,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应急救援队伍每年组织应急演练不得少于一次。

五、应急救援队伍应当总结应急演练情况,编写应急演练书面报告,落实改进措施。 六、应急救援队伍应当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保持通讯正常,安排带班负责人和应急救援人员24小时值班、备勤。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要马上组织应急救援人员到岗待命。 七、应急救援队伍负责应急救援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保证应急救援装备状况良好,运行正常,能够及时投入应急救援行动。 八、应急救援队伍要负责相关档案的管理工作。 建立应急救援队伍人员档案,负责应急队伍人员基本信息的更新、维护工作; 负责应急物资库物资统计管理工作,整理物资清单,上报临近过期物资情况,以便及时购买补充; 负责将每次培训、应急演练相关资料以及其他资料整理归档。对所有档案应进行备份,以防丢失。 九、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时,由应急指挥部统一进行指挥,每个企业的救援队伍确定一名联络员,争取科学、有序开展救援工作。任何个人不得擅自行动,影响救援工作开展。 注意事项: 1)各应急救援小组尽可能在靠近现场应急指挥部的地方设点,有利保持与指挥部联系。到达现场后,各救援小组,有关单位领导必须及时向现场应急指挥部报到,以接受任务,了解现场情况,以便统一实施应急救援。

煤矿应急管理制度汇编

XXXX煤业有限公司 应急管理制度汇编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编制 二O一八年一月十五日

目录 一、事故监测与预警制度 (2) 为有效地辨识和提取事故和隐患信息,灵敏、准确地告示危险前兆、提前进行预测预警、采取有关措施,以便超前反馈、及时布置、防风险于未然,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3) 一、事故监测及预警的特点 (3) 1、快速性。即建立的预警系统能够灵敏快速地进行信息搜集、传递、处理、识别和发布,这一系统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必须建立在“快速”的基础上,失去了快速性,事故预警就失去了意义。 (3) 二、应急值守制度 (5) 三、应急信息报告和传递制度 (6) 四、应急投入及资源保障制度 (9) 五、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10) 六、应急演练制度 (13) 七、应急救援队伍管理制度 (14) 八、应急物资装备管理制度 (17) 九、安全避险设施管理和使用制度 (18) 十、应急救援档案管理制度 (18) 一、事故监测与预警制度

为有效地辨识和提取事故和隐患信息,灵敏、准确地告示危险前兆、提前进行预测预警、采取有关措施,以便超前反馈、及时布置、防风险于未然,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一、事故监测及预警的特点 1、快速性。即建立的预警系统能够灵敏快速地进行信息搜集、传递、处理、识别和发布,这一系统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必须建立在“快速”的基础上,失去了快速性,事故预警就失去了意义。 2、准确性。生产过程中的信息复杂多变,事故预警不仅要求快速搜集和处理信息,更重要的是要对复杂多变的信息做出准确的判断。判断是否正确,关系到整个预警的成败。要在短时间内对复杂的信息做出正确判断,必须事先针对各种事故制定出科学、实用的信息判断标准和确认程序,并严格按照制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判断,避免信息判断及其过程的随意性。 3、完备性。预警系统应能全面收集与事故相关的各类信息,据此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全过程地分析事故的发展态势。 4、连贯性。要想使预警分析不致因孤立、片面而得出错误的结论,每一次的分析应以上次的分析为基础,紧密衔接,才能确保预警分析的连贯和准确。 二、建立事故监测及预警的原则和要求 构建事故监测及预警需要遵循及时、全面、高效的原则。 1、及时性原则。实行事故监测及预警的出发点是“居安思危”,即事故还在孕育和萌芽的时期,就能够通过细致的观察和研究,提早做好各种防

应急管理培训材料

《总体国家安全观》 ★总书记在第四次亚信峰会上提出应该积极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创新安全理念,搭建地区安全和合作新架构,努力走出一条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之路。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就是要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国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创新理论到建设文化强国、网络强国的夯实举措,从打造安全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宣示到捍卫核心利益的立场表述,从中国特色现代化军事力量体系的积极构建到强有力的国家安全工作统筹平台的稳妥搭建,一直提到关于发展与安全并重、权利与义务并重、自主与协作并重、治标与治本并重的新型安全观。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创新并非偶然,它与我们党的国家安全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从安全模式看,新安全观强调以合作代替对抗,以共同安全代替单边安全。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把现实中总体存在的国家安全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的整体安全观,这当中涉及安全领域最多的是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构建了“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强调在对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对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双重压力下,国家安全委员会任务是“统筹国

家安全工作,加强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制定和实施国家安全战略,推进国家安全法治建设,制定国家安全工作方针政策,研究解决国家安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的转型期,公共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包括重特大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灾害、重特大公共卫生事件、重特大社会安全事件。 ★在“冷战”后期开始的安全探索中,形成了各式各样的安全观,包括综合安全观、共同安全观、合作安全观,后来人们又开始用“非传统安全观”来概括这些不同的安全观。 ★总体应急预案是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是政府组织应对突发事件的总体制度安排,由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制定。 ★我国的国家安全教育日是每年的4月15日。 ★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安全体系具体包括:外部安全与部安全,国土安全与国民安全,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发展问题与安全问题,自身安全与共同安全。 《应急管理涵与发展》 ★以综合应对突发事件为目的,应急管理基本流程可分为: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4个阶段。 ★根据突发事件成因、机理、过程、性质和危害的不同,我国将突发事件划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 ★我国应急管理发展趋势主要包括:应急管理专业化、应急管理一体化、应急管理全球化。

xx应急救援队伍管理制度

应急救援队伍管理制度 1、值班制度; 2、岗位工作制度; 3、教育学习制度; 4、培训演练制度; 5、装备维护保养制度; 6、下井预防检查制度; 7、奖优罚劣制度。 一、值班制度 1、值班人员必须时刻坚守工作岗位,一律不准脱离本队范围,不迟到、不早退、仪器要保持完好状态。在值班期间迅速完成各自的任务。 2、值班人员严禁饮酒,发现饮酒上岗者立即停止其工作,责令检查,按管理制度进行处理,酗酒闹事,情节严重者,加重处罚。 3、担任电话值班的人员按照《煤矿救护规程》履行自己的职责,电话值班室严禁闲杂人员入内。 4、值班装备必须时刻处于完好的战斗状态,并保持清洁,处理事故迅即出动。 5、每次转入值班前,要按时检修各种仪器、装备,使各种仪器、装备达到战斗准备的完好状态。 6、值班人员须24小时坚守岗位(就餐时间按照作息时间表进行);电话值班员轮流就餐。 7、值班人员职责是担任井下排放瓦斯、启封密闭、外出救灾、反风演习、处理矿井突发事件等工作。

二、岗位工作制度 1、要熟悉巷道,负责井下的预防检查,及演习训练、业务考核、矿临时性任务等。 2、矿井发生重大事故或突发事件,要听从指挥立即出发,完成抢险救灾及其他任务。 3、下井预防检查时间应不少于2小时,检查地点按照安排,不得随意改变检查地点,严格遵守上下井管理制度,违者按矿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4、严禁请假,特殊情况须经值班领导同意。 5、不得饮酒,发现饮酒停止工作,造成恶劣影响的或严重后果的严肃处理。 6、如因特殊工作,需要上岗时,接到命令后,应按时到位,听从指挥、服从命令,协同值班小队共同完成任务。 三、教育学习制度 1、业务理论学习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学习与矿山救护工作有关的煤矿专业理论知识及救护业务基本知识,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完成作战任务。 2、业务学习为“矿山救护理论知识500题”及救护相关专业知识;仪器装备为八大仪器和救护装备;救护技能为模拟人心肺复苏、包扎止血搬运、风帐等救护基本技术;体质训练为8项体育;战术训练为高温演习、急行军耐力训练;军事训练为军事队列演练。 3、在业务学习时间内,值班指挥员进行监督,小队长组织,队员不准迟到、早退、不准交头接耳、大声喧哗,要认真做好记录。

煤矿应急救援管理工作制度

关于印发《XXX煤矿事故监测与预警制度》 等制度的通知 各单位: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规范我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明确各单位和个人应急管理职责,确保发生事故后能够及时、有序、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特制定《XXX煤矿事故监测与预警制度》等9项应急管理制度,现予以印发,请各单位认真组织本单位人员学习并遵照执行。 附件:1. XXX煤矿事故监测与预警制度 2. XXX煤矿应急值守制度 煤矿应急信息报告和传递制度 煤矿应急投入及资源保障制度 煤矿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煤矿应急演练制度 煤矿应急救援队伍管理制度

煤矿应急物资装备管理制度 煤矿应急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二O一七年八月八日 附件1: XXX煤矿事故监测与预警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进一步强化我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工作,提高生产安全事故预警能力,最大限度地避免事故的发生,结合《XXX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各单位事故监测职责 第二条带班矿领导、跟班机关人员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制度,不间断巡视检查矿井各类隐患,监测各类事故,加强重点部位、关键环节巡视检查力度,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类隐患和事故;监督检查当班各岗位人员岗位职责落实情况。 第三条跟班队干、班组长严格落实跟班职责及岗位职责,不间断巡视检查管辖区域内各类隐患,监测各类事故,加强重点部位、关键环节、重点岗位盯防。

第四条安检员每班不间断巡视检查矿井各类隐患,监测各类事故,加强重点部位、关键环节、重点人员盯防工作,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类隐患和事故。 第五条瓦斯检查员按规定巡视监测矿井瓦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浓度情况及风速、温度、积尘情况,加强综采回风上隅角、掘进工作面、采空区密闭前、盲巷等重要地点巡视监测力度。 第六条各职能部门、区队、外委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岗位职责,落实好管辖范围内、作业区域内的危险源辨识、隐患排查治理和事故监测工作,做好系统、设备管理、维护和监测工作。 第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事故征兆时都有义务立即汇报矿调度室。 第三章事故预警行动 第八条事故预警按分级启动条件划分为区队级、专业级和矿井级三类。 (一)对于波及范围小,无人身伤亡、未造成较大损失,基层区队能够自行消除的突发事件,启动区队级预警。 (二)对于波及范围较大,无人员伤亡但造成较大财产损失,基层区队通过本队力量不能予以解决的突发事件,启动专业级预警。 (三)对于波及范围大,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突发事件,启动矿井级预警。

企业应急救援管理制度范本

内部管理制度系列 企业应急救援管理制度(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90651企业应急救援管理制度 Enterprise emergency rescue management system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1、目的 为了加强公司应急队伍管理,全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形成统一领导,协调有序,保障有力的战斗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故及其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规,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公司应急救援队伍的人员分工、素质要求、应急响应程序、应急保障和奖惩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应急救援队伍的管理。 3、职责与分工 3.1应急救援指挥部职责 3.1.1贯彻执行国家、当地政府、上级主管部门关于预

防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和环境应急救援的方针、政策及有关规定。 3.1.2组织制定、修订危险化学品事故环境应急救援预案,组建危险化学品事故环境应急救援队。 3.1.3审批用于危险化学品事故环境应急救援的检测仪器、防护器材、救援器材。 3.1.4检查、督促做好应急救援器材的维护和保养,做好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3.1.5发布和解除环境应急救援命令,组织指挥环境应急救援队伍开展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行动。 3.1.6向上级和友邻单位报告危险化学品事故及环境应急救援情况。 3.1.7组织事故调查,总结环境应急救援的经验与教训。 3.1.8负责公司内职工危险化学品事故及环境应急救援知识的培训。 3.2技术质量部职责 3.2.1负责应急救援过程内部和外部的通讯联络工作。 3.2.2编制危化品应急预案,负责组织公司应急救援演

应急培训制度

应急培训制度 一、为促进我矿干部培训工作有序开展,提高应急管理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促进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根据煤矿应急救援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和应急救援管理工作的要求,特制订如下管理制度: 二、应急管理教育培训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 2、坚持分级负责,分类管理的原则 3、坚持集中培训与在岗自学相结合的原则 4、坚持以人为本、按需施教的原则 5、坚持教学相长、保证质量的原则 三、安全培训中心负责矿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的组织、管理和考核工作。 四、应急管理培训的主要对象是:各部门负责人、应急管理人员、应急救援队伍。 五、培训工作分级分类进行,安全培训中心负责全矿领导干部、机关工作人员的应急管理培训、任职培训、新进人员的培训、工作需要时的岗位培训。 六、所有应急管理专职工作人员每年必须接受培训。 七、培训对象在参加上级的集中脱产培训期间,享受在 岗同等待遇。

八、培训的主要内容。围绕贯彻落国家应急管理工作的指示精神,重点学习应急管理有关法律法规、分析我矿应急工作形势任务、了解兄弟单位应急管理经验、熟悉掌握应急预案和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程序和方法、学习运用应急指挥新技术设备和指挥手段等。通过培训,强化培训对象对应急管理的宏观认识和依法实施管理意识,提高科学决策水平,提升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突发事件的处置应对能力。 九、各级各部门(单位)应急管理机构除组织或参加上级集中脱产培训外,还应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培训。 1、以岗代培。通过参加工作实践和接受指导,提高应急管理的规划组织能力和管理水平。 2、以学代培。大力倡导和鼓励工作人员自行组织学习和培训工作,通过自学不断更新观念、强化内在素质,提高工作能力。 3、以研代培。组织各种研究活动,安排有关人员参与,提高工作水平。 十、安全培训中心和各部门要加强协作,按照统一部署和要求,制订计划和实施意见,认真抓好培训工作。 十一、加大师资力量,建立相应的培训师资档案。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等多种方式培养培训教师,还可采取从集团公司应急管理工作专业人才库和专家组内聘请专家等办法,解决好培训的师资问题。

应急救援队伍管理办法

应急救援队伍管理办法 为强化我局应急救援队伍管理,加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工作,提高应急救援队伍的综合实战能力,根据《安全生产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1、运销分公司所属各厂(段)应急救援队伍的管理,适用本办法。 2、运销分公司安全监督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统一指导全公司应急救援队伍相关工作;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小组具体负责指导、综合协调、调度全公司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管理、应急救援工作: (1)指导全公司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工作。 (2)与有关部门协调,解决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管理中的重大问题。(3)根据应急救援工作需要,统一指挥、协调、调度全公司应急救援队伍。 (四)指导全公司应急救援队伍的培训和演练工作;(五)负责全公司应急救援队伍的信息统计管理工作;(六)负责全公司应急救援队伍评比工作;(七)负责全公司应急救援队伍的管理工作。 3、应急救援队伍所属厂(段)负责该应急救援队伍的日常管理工作:(1)负责各应急救援队伍投入建设工作; (2)整合所属应急救援队伍,及时调度、掌握应急救援队伍人员专业情况,保持应急救援队伍相对稳定,提高应急救援保障能力; (3)加强管理、监督检查应急救援培训和演练工作。机构建设和队伍管理 应急救援队组织机构 总指挥:;陈洪伦 成员:张锐王显忠齐长龙张海波王振江王艳丽辛明喜王增福栾德利秦绪良工务组: 组长:辛明喜刘红军副组长:马庆山 组员:许志刚吕国江牛勇周红吉宋宁良霍金忠高原邵德军孙树海车务组:组长:栾德利田忠义副组长:袁绍君组员:沙志强邵永胜刘伟张大文史永福李淑泉金巴图 孟文明张柏峰王正华 电务组: 组长:秦绪良郑会民 副组长:王振海 组员:张德林魏天鹏邢跃先戈宝红赵仕俊黄立平机辆组: 组长:王增福张伟英副组长:孙立军 组员:曲阜英任涛王国军张启峰董书敬李作峰张兴国李宝文段剑锋姜志浩 刘应强吴荣国张殿森谈永忠哈达聂永中张平全继超 队伍管理 1、对应急救援队伍管理方面推行“制度管理精细化、技能培训军事化、装备建设标准化、区域规划科学化、科技投入长期化、队伍管理常态化”的“六化”管理。 2、应急救援队伍要按照应急救援的要求做好日常训练、队伍管理和应急救援工作。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调动专职应急救援队伍的队员从事与应急救援无关的工作。应急救援装备管理 1、应急救援队伍主管部门或所在单位应当规定和应急救援工作实际需要,配备应急救援装备。

煤矿应急救援管理机构及职责正式版

Through the joint creation of clear rules,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mon values, strengthen the code of conduct in individual learning, realize the value contribution to the organization.煤矿应急救援管理机构及 职责正式版

煤矿应急救援管理机构及职责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通过共同创造,促进集体发展的明文规则,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培养团队精神、加强个人学习方面的行为准则,实现对自我,对组织的价值贡献。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根据国家及省市县相关规定要求,同时为了切实进一步强化安全管理,及时应付突发事件,避免及降低事故发生后造成的损失,渝兴煤矿相关领导组织召开了专题会议并,成立了相应的应急管理机构,明确了管理体系及各级部门的相应职责。 一、应急救援指挥机构 总指挥:矿长 副总指挥:总工程师 成员:各副矿长、调度室、技术科、机电科、安全科、运输队、通防队、供应科、劳资科、办公室、保卫科、医务室。

二、应急救援工作机构 组长:总工程师 成员:各副矿长、调度室、技术科、机电科、安全科、运输队、通防队、供应科、劳资科、办公室、保卫科、医务室。 三、应急救援办公室及指挥中心 应急救援管理机构办公室设在调度室,调度室主任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应急救援业务管理工作及落实,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设在调度室,负责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指挥机构领导成员组织协调工作及下达应急指令。 四、应急救援管理职责 指挥机构职责:负责发生事故后,组织全面抢险救灾工作,启动应急救援程

煤矿应急预案制度(新选版)

煤矿应急预案制度(新选版) Standard text of safety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规范 ) 单位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负责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适用于工作计划/工作汇报/新年计划/全文可改

煤矿应急预案制度(新选版) 为预防和控制环境和职业安全方面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并在重大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时迅速作出响应,以预防或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故的危害,制定本制度。 一、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露天矿调度室,主任由调度室主任担任。 调度室值班人员职责: (1)调度室值班人员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报告露天矿值班领导、矿长、安全机电矿长、生产矿长、总工程师、调度室主任。 (2)根据救援领导小组的指示立即向公司总调度室报告。矿长、值班领导接到通知后,下令启动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二、发生重特大事故抢救时各有关人员的职责 (1)矿长是负责处理灾害事故的全权指挥者。在总工程师、生

产矿长、调度室主任的协助下,制定营救遇难人员和处理事故的作战计划。 (2)总工程师:是矿长处理灾害事故的第一助手。在矿长领导下组织制定营救遇难人员和处理事故的作战计划,在矿长的全权指挥下参加抢救事故的指挥工作,矿长不在时总工程师全权负责。 (3)副矿长:根据营救遇难人员和处理事故作战计划,负责组织为处理事故所必须的工人待命,及时调集救灾必须的设备材料。 (4)安检科科长:根据批准的营救遇难人员和处理事故作战计划,以及按照《规程》规定对抢险救灾工作的安全实行有效监督。 (5)采剥段段长:在副组长的带领下负责指挥全段所有人员对事故现场遇难人员的转移和撤离工作。 (6)运输段段长:在副组长的带领下负责指挥全段所有人员对事故现场物资和遇难人员的运输工作。 (7)防排段段长:在副组长的带领下负责指挥全段人员对事故现场防灭火及水源的补给工作。 (8)机电科科长:在副组长的带领下负责指挥全科所有人员对

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制度

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制度 编制人:黄双荣 审核人:孙铁 审批人:史晓东 中铁二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大西铁路客运专线指挥部第二项目部 二0一0年四月

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规范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管理,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增强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7号)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制度。 2、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发布、备案、培训、演练和修订等工作。 3、应急预案的编制 3.1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3.1.1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 3.1.2结合本项目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 3.1.3结合本项目的危险性分析情况; 3.1.4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 3.1.5有明确、具体的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程序,并与其应急能力相适应; 3.1.6有明确的应急保障措施,并能满足本项目的应急工作要求; 3.1.7预案基本要素齐全、完整,预案附件提供的信息准确; 3.1.8预案内容与相关应急预案相互衔接。

3.2项目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以下简称导则),结合本单位的危险源状况、危险性分析情况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特点,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3.3项目部应急预案体系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3.3.1针对本项目存在的各种风险,由项目经理组织编制本项目的综合应急预案。综合应急预案包括本项目的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预案体系及响应程序、事故预防及应急保障、应急培训及预案演练等主要内容。 3.3..2对于某一种类的风险,由安质总监组织制定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 ①项目部专项预案包括:爆破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火灾事故应急预案、隧道坍塌事故应急预案、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②专项应急预案包括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预防措施、应急处置程序和应急保障等内容。 3.3..3对于危险性较大的重点岗位——关键岗位、重点部位(包括重大危险源),由所在施工队长组织制定现场处置方案。现场处置方案应当包括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应急处置程序、应急处置要点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3.4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之间应当相互衔接,并与所涉及的其他单位的应急预案相互衔接。

应急救援队伍管理培训制度

应急队伍管理培训制度 一、为促进应急队伍培训工作有序开展,提高应急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促进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根据国家、市应急管理相关规定,以及全矿应急管理工作发展的需要,制定本制度。 二、应急队伍培训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 (二)坚持分级负责、分类管理的原则; (三)坚持集中培训与在岗自学相结合的原则; (四)坚持以人为本、按需施教的原则; (五)坚持教学相长、保证质量的原则; (六)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原则。 三、矿安委办负责应急队伍管理培训工作的组织、管理和考核工作。 四、应急管理培训的主要对象是:应急管理干部、应急新闻发言人、培训教员、基层干部、企业负责人、应急救援队伍和应急志愿者。 五、所有应急管理专职工作人员每年必须接受培训,培训时间原则上为1至2周,一般每年累计不少于5天。 六、培训对象在参加上级组织的集中脱产培训期间,享受在岗同等待遇。

七、培训的主要内容:围绕贯彻落实党和国家、自治区以及市领导对应急管理工作的指示精神,重点学习国家和市应急管理有关规章制度,分析全市应急工作形势任务,了解外地和兄弟县应急管理经验,熟悉掌握应急预案和对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程序和方法,学习运用应急指挥新技术设备和指挥手段等。通过培训,强化培训对象对应急管理的宏观认识和依法实施管理意识,提高科学决策水平,提升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突发事件的处置应对能力。 八、各级、各部门应急管理机构除组织或参加上级集中脱产培训外,还应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培训。 (一)以岗代培。通过参加市、区岗位培训,实际工作指导,提高应急管理的组织能力和管理水平。 (二)以学代培。大力倡导和鼓励工作人员自行组织学习和培训工作,通过自学不断更新观念、强化内在素质,提高工作能力。 (三)以研代培。组织各种研究活动,安排有关人员参与,提高工作水平。 (四)以会代培。有计划有层次地组织工作人员参加区内外各级、各类学术研讨会,专题报告会,经验交流会等,通过交流实践经验、探索方法、交流成果来激发积极性和创造精神。 (五)以察代培。有计划有目的地分期分批组织有关人员外出学习、考察,开阔眼界,通过学习、比较,提出本地区、本部门和本单位今后发展的意见、建议、思路和方法。 (六)以演代培。预想情况和设置背景,组织有关单位、部门进

煤矿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管理机构、组织机构及管理职责

兴文县久庆镇桂花煤矿 关于成立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和管理机构的 通知 矿属各单位: 为应对突发性安全事故,确保矿井安全生产,做到管理规范,责任到人,保障抢险救援工作安全、有效、迅速、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的缩小事故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从根本上为增强矿井抵御风险的能力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经矿委研究决定,成立应急救援机构。 一、应急救援指挥机构: 总指挥:矿长 副总指挥:生产副矿长 成员:各分管矿长、副总工程师、调度室、安全科、技术科、机电科、防治水科、通风科、地测科、供应科、财务科、办公室主要负责人。 二、应急救援管理机构: 组长:矿长 成员:各分管矿长、副总工程师、调度室、安全科、技术科、机电科、防治水科、通风科、地测科、供应科、财务科、办公室主要负责人。 三、应急救援组及职责 1、抢险救援组

组长:矿长(兼) 常务组长:生产矿长 副组长:安全矿长机电矿长 成员:生产、后勤各科室负责人 主要负责:按照救援方案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紧急调用抢险物资、设备、人员和占用场地。根据事故情况,及周边工作地点和人员的有险情时,组织人员和物资的疏散工作。负责记录、保存救援过程资料,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参与和配合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的工作。 2、医疗救护组 组长:沁水县人民医院院长 副组长:沁水县人民医院常务副院长 成员:急救医护人员 主要负责:组织医疗救治,提供所需药品、医疗器械;负责灾区消毒防疫,确保灾区饮食卫生;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其他工作任务。 3、技术专家组 组长:矿总工程师 副组长:地测副总 成员:各科技术负责人及技术人员 主要负责:提供救援技术支持,参与抢险方案拟定;收集整理救援过程中的技术资料,为指挥部提出建议意见及相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管理制度

内江雄风道路运输集团鹏程长运有限公司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管理制度 一、目的及适用范围 1、为预防和控制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做出应急预警和响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可能产生的事故后果,特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经营中各类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和可能和已发生的安全生产事件的预防和处理。 二、应急管理原则 1、实行主要领导负责下的分级管理制:在公司安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线负责“的应急救援制度。健全应急救援组织体系,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制定完善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公司领导和管理人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充分发挥应急响应的指挥作用。 2、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旅客和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和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作为是要任务。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 3、预防为主,强化基础,快速反应: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常抓不懈,在不断提高安全风险辨识、防范水平的同时,加强现场应急基础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

备、队伍建设、完善装备、预案制定和演练等工作。消防等各级应急预案每年演练一次,修订一次,强化一线一员的应急处置和逃生能力,“早发现、早报告、迅捷处置“居安思危,预防为主。 4、科学实用:应急预案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进行编制;应急对策简练实用,通过演练不断完善改进。依法规范,加强管理。 三、分级响应 (一)、领导机构及职责 公司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指挥部)”。由总经理为组长(总指挥):分管安全总经理为副组长(副总指挥):安全部、技术部、运务部、财务部、行政办公司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全公司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其职责如下: 1、总指挥:总经理 负责组织相应救援预案的启动,实施及其演练,根据总结、评估的结果及时修改,不断完善更新预案,根据事故情况需要,调动各种应急救援力量和物资,及时掌握事故现场的形式,全面指挥救援工作。 2、副总指挥:分管安全副总经理 负责协助总指挥做好各级应急救援预案制定和启动以及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做好成员之间的联络、协调、配合工作,遇突发事故时因总指挥不在单位的,由副总指挥代行全面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1)、接到报案后,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迅速通知当地交警部

煤矿应急救援管理制度(DOC 34页)

煤矿应急救援管理制度广安鑫福煤业有限公司高顶山煤矿

目录 一、工作例会制度 二、应急救援职责履行情况检查制度 三、重大隐患排查与治理制度 四、重大危险源检测监控制度 五、预防性安全检查制度 六、应急宣传教育制度 七、应急培训制度 八、应急预案管理工作制度 九、应急预案演练与评估制度 十、应急救援队伍管理规定 十一、应急投入保障制度 十二、应急救援物资装备管理制度 十三、应急救援档案管理制度 十四、应急救援责任追究与奖惩制度 十五、其他管理制度 工作例会制度 为更好的学习、贯彻应急救援管理制度,加强应急救援管理工作,提高人员管理水平,及时准确的指导和解决应急救援中存在的问题,确保矿井安全生产,特制订应急救援工作例会制度。 一、会议时间:矿每月月底组织一次应急救援工作例

会,并制订工作例会制度。 二、组织单位:调度室 三、主持人:安全矿长 四、参加人员:矿长、总工程师、生产矿长、机电矿长、技术科、通防队、机电科、调度室、安全科、供应科、劳资科、办公室、保卫科、医务室、各区队负责人。 五、会议内容 1、传达上级部门有关应急救援管理工作的文件、会议精神。 2、通报矿井应急救援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3、由调度室对一个月来应急救援管理工作进行汇报。 4、对本阶段应急救援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对下月应急救援管理工作做出具体安排。 六、会议要求 1、与会人员必须按时参加会议,如遇特殊情况不能参加应向主持人请假。 2、与会人员手机必须设为震动,并做好会议记录。 3、调度室负责点名,做好会议记录,并形成会议纪要。 4、要求各分管领导、业务科室及相关人员认真落实会议精神及内容,切实落实岗位责任制。 5、无顾不参加会议每次罚款100元,迟到罚款50元。 6、各项罚款交矿劳资科,劳资科出具票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