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胶体练习题及答案

第12章胶体练习题及答案
第12章胶体练习题及答案

胶体化学练习题2

1. 使用瑞利(Reyleigh) 散射光强度公式,在下列问题中可以解决的问题是:( ) (A) 溶胶粒子的大小(B) 溶胶粒子的形状 (C) 测量散射光的波长(D) 测量散射光的振幅 2. (1)超显微镜在胶体研究中起过重要作用,它的研制是利用的原理是:( ) (A) 光的反射(B) 光的折射(C) 光的透射(D) 光的散射 (2)超显微镜观察到的是:( ) (E) 粒子的实像(F) 粒子的虚像(G) 乳光(H) 透过光 3. 有人在不同pH 的条件下,测定出牛的血清蛋白在水溶液中的电泳速度,结果如下:pH 4.20 4.56 5.20 5.65 6.30 7.00 泳速/( m2/s·V) 0.50 0.18 -0.25 -0.65 -0.90 -1.25 由此实验数据可知:( ) (A) 该蛋白的等电点pH > 7.00 (B) 该蛋白的等电点pH < 4.20 (C) 该蛋白的等电点pH < 7.00 (D) 从上述实验数据不能确定等电点范围 4. 对电动电位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电动电位表示了胶粒溶剂化层界面到均匀相内的电位 (B) 电动电位的值易随少量外加电解质而变化 (C) 电动电位的绝对值总是大于热力学电位 (D) 电动电位一般不等于扩散电位 5. 溶胶有三个最基本的特性, 下列不属其中的是:( ) (A) 特有的分散程度(B) 不均匀(多相)性 (C) 动力稳定性(D) 聚结不稳定性 6. 用新鲜Fe(OH)3沉淀来制备Fe(OH)3溶胶时,加入的少量稳定剂是:() (A) KCl (B) AgNO3 (C)FeCl3 (D)KOH 7. 明矾净水的主要原理是:( ) (A) 电解质对溶胶的聚沉作用(B) 溶胶的相互聚沉作用 (C) 电解质的敏化作用(D) 电解质的对抗作用 8. 下列诸分散体系中,Tyndall 效应最强的是:( ) (A) 纯净空气(B) 蔗糖溶液 (C) 大分子溶液(D) 金溶胶 9. 沉降系数(S) 的物理意义是,在重力场中 和离心场中的表达式分别是和。 10. 当用白光照射有适当分散度的溶胶时,从侧面看到的是__________光,呈__________色,

第十二章胶体化学概念题

第十二章胶体化学 § 12.2 概念题 12.2.1 填空题 1. 胶体系统的主要特征(高分散、多相和热力学不稳定的系统)。 2. 丁达尔现象是指(将一束经聚焦的光投射到胶体系统,在与入射光垂直的方向上,可观 察到一法律的光锤的现象)。胶体系统产生丁达尔现象的实质是(胶体粒子对光的散射作用) 3. 晴朗的天空呈蓝色的原因是(在大气层中分散烟、雾和灰尘等微小粒子构成胶体系统(称气溶胶)。当包括各种波长的白光照射到大气层时,上述的微粒对光产生散射,根据瑞利公式可知,散射光的强度与入射光的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所以当白光照射到无色胶体上时,其散射光呈蓝紫色,透射光呈橙红色,这就是人们在白天晴朗天空看到天是蔚蓝色,而太阳下山时看到天空呈橙红色)。 4. 胶体的动力性质包括有(布朗运动、扩散和沉降与沉降平衡)。 5. 溶胶的电动现象说明分散相与分散介质两者(带有相反符号的电荷)。 6. 电势是指()电势差。电势的数值可以作为衡量溶胶稳定性的原因是()。 解:当分散相(胶粒)与分散介质发生相对运动时,胶粒的滑动面和与溶液本体之间的电势 差,称电势。电势之所以能作为衡量溶胶稳定性的原因,是因为溶胶能稳定存在的最重要的原因是溶胶的胶粒带相同的符号的电荷而存在着静电排斥力,阻止了胶粒的聚沉。 电势的大小是反映脱粒上所带电荷的多少,亦即电势越大则胶粒间静电排斥力越大,所 以电势的数值可以衡量溶胶稳定性。 7. 用AgI (s)制成多孔圆柱体,并将一玻璃管分隔成两部分。在柱体两端紧贴着两片电极。当多孔圆体中冲满KI 溶液,并将两电极与直流电源连通时,则溶液向()极流动。这一现象称()。解:向负极流动,称为电渗。溶液向负极流动的原因是因为AgI 溶胶中充满KI 溶液时,AgI 溶胶的胶团结构为[AgI] m (n x)K ]x xK 。当电极接通直流电源后,带负电荷的胶粒与带正电荷的溶液要发生相对移动,即胶粒向正极移动而溶液向负极移动,但因胶粒被固定,所以只看到负极处有液体流出。 8. NaNO3,NaCl,MgCl2和AlCl3 四种电解质对某溶胶的聚沉值(mmol dm -3)分别为300,295,25和0.5,根据以上数据可以说明该溶胶的胶粒是带()电荷。 解:题中溶胶的胶粒是带负电。根据NaNO3 与NaCl 的聚沉值看,两者基本相同,但从NaCl, MgCl 2及AlCl 3三者聚沉值看,这三种电解质的阴离子均为Cl ,而不同为阳离子, 而且随着阳离子价数增大,聚沉值明显下降,说明只有该溶胶的胶粒带负电荷时阳离子的聚沉作用才显著。从本题可以知道,利用电解质令深胶发生聚沉亦能判断深胶的胶粒带何种电荷。 9.DLVO 理论认为胶体稳定的因素是(胶体粒子之间存在范德华力和双电层重叠的排斥力)。

胶体性质及应用练习题及答案

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年级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 一、填空题(共4题,题分合计17分) 1.胶体溶液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原因是____。制备Fe(OH)3胶体时,可将____逐滴加入到____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若将得到的Fe(OH)3胶体加热至沸腾,出现的现象为____,原因是_____。 2.有一种桔红色的硫化锑(Sb2S3)胶体,装入U形管,插入电极后通以直流电,发现阳极附近桔红色加深, 这叫______现象。它证明Sb 2S 3 胶粒带______电荷,它之所以带有该种电荷,是因为______的缘故。 3.向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盐酸至过量,出现的现象是______。原因是______。 4.在陶瓷工业上常遇到因陶土里混有氧化铁而影响产品质量的情况,解决的方法是将陶土和水一起搅拌,使微粒直径处于10-9m~10-7m之间,然后插入两根电极,接通直流电源,这时阳极聚集______,阴极聚集______,理由是______。 二、单选题(共32题,题分合计96分) 1.为使氢氧化铁胶体凝聚,从下面选出需要物质的物质的量最小的电解质是 A.NaCl B.MgCl2 C.AlCl3D.Al2(SO4)3 2.铁酸钠(Na2FeO4)是水处理过程中使用的一种新型净水剂,它的氧化性比高锰酸钾更强,本身在反应中被还原为Fe3+。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Na2FeO4有强碱性,使细菌不能生存 B.Na2FeO4有强氧化性使细菌不能生存 C.Na2FeO4可水解生成Fe(OH)3胶体使水中的悬浮物凝聚沉降 D.Na2FeO4的还原产物可在水中生成Fe(OH)3胶体使水中的悬浮物凝聚沉降 3.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渗析法分离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的混合物 B.用结晶法提纯NaCl和KNO3混合物中的KNO3 C.有蒸馏法分离乙醇和苯酚的混合物 D.用加热法分离碘和氯化铵的混合物 4.在外电场作用下,氢氧化铁胶体微粒移向阴极的原因是 A.Fe3+带正电荷 B.Fe(OH)3带负电吸引阳离子 C.氢氧化铁胶体微粒吸附阳离子而带正电 D.氢氧化铁胶体吸附阴离子而带负电 5.一般情况下,胶体微粒不易聚集而稳定,主要是因为 A.胶体有丁达尔现象 B.胶体有布朗运动

第12章胶体练习题教学教材

第12章胶体练习题

第十二章胶体化学练习题 一、是非题(对者画√,错者画×) 1、溶胶是均相系统,在热力学上是稳定的。() 2、长时间渗析,有利于溶胶的净化与稳定。() 3、有无丁达尔效应是溶胶和分子分散系统的主要区别之一。() 4、亲液溶胶的丁达尔效应应比憎液胶体强。() 5、在外加直流电场中,碘化银正溶胶向负电极移动,而其扩散层向正电极移动。() 6、新生成的Fe(OH) 3沉淀中加入少量稀FeCl 3 溶液,会溶解,再加入一定量的硫酸盐溶液则 又会沉淀。() 7、丁达尔效应是溶胶粒子对入射光的折射作用引起的。() 8、胶束溶液是高度分散的均相的热力学稳定系统。() 9、胶体粒子的扩散过程和布朗运动本质上都是由粒子的热运动而发生的宏观上的定向迁移 现象。() 10、在溶胶中加入电解质对电泳没有影响。() 11、溶胶粒子因带有相同符号的电荷而相互排斥,因而在一定时间内能稳定存在。() 12、同号离子对溶胶的聚沉起主要作用。() 13、大大过量电解质的存在对溶胶起稳定作用,少量电解质的存在对溶胶起破坏作用。 () 14、由瑞利公式可知,分散介质与分散相之间折射率相差愈大,则散射作用愈显著。是不是? () 15、溶胶是亲液胶体,而大分子溶液是憎液胶体。() 16、乳状液必须有乳化剂存在才能稳定。() 17、晴朗的天空是蓝色,是白色太阳光被大气散射的结果。() 18、加入电解质可以使胶体稳定,加入电解质也可以使肢体聚沉;二者是矛盾的。() 19、溶胶在热力学和动力学上都是稳定系统。() 20、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统是溶胶。() 二、选择题: 1、大分子溶液分散质粒子的线尺寸为:() (1)>1μm (2)<1μm (3)1nm- 1μm

物理化学表面及胶体习题

界面与胶体化学习题课 (一) 界面与胶体化学主要公式 1. 表面张力(表面自由能) B n P T A G ,,)(??=γ(单位 N/m,J/m 2) 2. 弯曲表面下的附加压力(Young-Laplace ) gh R P s ργ?==2 (R 为曲率半径,?ρ为弯曲表面两边的物质密度差) (肥皂泡R P s γ4=) 毛细管中g R g R h ????=???=ρθγργcos 22,(R 毛细管半径,θ接触角) 3. 弯曲表面下的蒸气压(Kelvin ) )11(2ln 1 212R R M P P RT -?=ργ (小液滴,大液滴,土壤中的毛细管吸附水,不同粒度物质的溶解度) 4. 吸附等温式Langmuir ,BET 等(注意使用条件): 5. 吉布斯表面吸附等温式:da d RT a γ?-=Γ (讨论正、负吸附) 6. 接触角:0<θ<90o 固体被液体润湿; θ>90o 固体不为液体润湿。 7. 胶体中沉降平衡时粒子随高度分布公式: )()(3 4ln 120312X X N g r N N RT -??--=介质粒子ρρπ 8. Rayleigh 散射公式:散射光强度与入射光波长的四次方成 反比例。 胶团构造:(AgI ) [(AgI)m ·nI -,(n-x)K +]x-·xK + 胶核,胶粒,胶团,双电层,电泳,电渗,流动电势,沉降电 势。

(二) 习题 1. 293K 时,把半径为1.0mm 的水滴分散成半径为1.0μm 的小液滴, 试计算(已知293K 时水的表面Gibbs 自由能为0.07288J/m 2): (1)表面积是原来的多少倍? (2) 表面Gibbs 自由能增加多少? (3)完成该变化时环境至少需做多少功? 答:(1)1000; (2)A G ??=?γ=9.145×10-4J (3)Wf =9.145×10-4J 6. 在298K 和101.325kPa 压力下,将直径为1.0μm 的毛细管插入水中, 问需在管内加多大压力才能防止水上升?若不加压力,水面上升,平 衡时管内液面上升多高?(已知298K 时水的表面张力为0.072N/m , 水密度为1000kg/m 3,设接触角为0度,重力加速度g 为9.8m/s 2) 答:gh R P s ργ?==2,Ps=288kPa ,h=29.39m 8. 已知在298K ,平面水的饱和蒸汽压为3168Pa ,求在相同温度下, 半径为3nm 的小液滴的饱和蒸汽压,已知298K 时水的表面张力为 0.072N/m ,水密度为1000kg/m 3,水的摩尔质量为18g/mol ) 答; )11(2ln 1 212R R M P P RT -?=ργ主要密度,摩尔质量单位 得到P2=4489.7pa 10. 水蒸气骤冷会发生过饱和现象,在夏天的乌云中,用飞机撒干冰 微粒,使气温骤降至293K ,水汽的过饱和度(P/Ps )达4。已知在293K 时水的表面张力为0.07288N/m ,水密度为997kg/m 3,试计算:(1)在此 时开始形成雨滴的半径。(2)每滴所含水的分子数。 答:(1))11(2ln 1 212R R M P P RT -?=ργ (P1为Ps ,R1=∞)求得R2=7.79×10-10m ;(2)66343=??=L M R N ρπ

胶体界面熟记公式

《胶体与界面化学》常用公式 1. 比表面积(S0):S0 = s/m or S0= s/v 2.表面能σ=(δG /δA)T,P 3. Laplace方程 4.Kelvin公式凸液面 5.油滴在水中的溶解度 6.Gibbs 表面吸附公式 液-液界面: 气-液界面: 7..润湿方程 粘附功:(1-74a) 浸湿功:(1-75a) 铺展系数:(1-76a) 8. Clausius-Clapeyron方程式 https://www.360docs.net/doc/f110905737.html,ngmiur吸附等温式 10..Freundlich 吸附等温式 11..Henry 吸附等温式θ=H p 12..二常数BET吸附等温式 13..吸附剂在稀溶液中的吸附量: 14..布朗运动位移公式

15. Fick第一定律 第二定律 16.爱因斯坦扩散定律 17. 斯托克斯球体阻力:f球=6πηr, 18. 等效圆球阻力系数: 19. 粒子溶剂化效应: 20.Stokes球形粒子沉降速度方程式 21.沉降系数比 22.由沉降系数比S和扩散系数D, 求粒子的摩尔质量M的公式: 23.沉降-扩散平衡方程式 24.大分子的稀溶液渗透压: 25.德拜-尤格尔近似方程: (Ψ0<25.7mv, 距固体表面为x处的电位分布) 26. 扩散双电层的厚度 27. Hückel电泳淌度公式 (球形粒子κa<0.1)

28斯莫鲁霍夫斯基(Smoluchowski)电泳淌度公式 (κa>100) 29. 粒子表面上的ξ电位: 30.HLB值的计算 1、基数法:适用于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计算公式:HLB=∑H –∑L+7 (5-18) 2、重量百分数法适用于聚氧乙烯基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计算公式:(5-19)

胶体习题

第十二章 胶体化学练习题 一、简答题 1. 什么叫ζ电势它如何受电解质的影响 2. 什么是胶体分散体系它的基本特性是什么 3. 为什么说胶体系统具有热力学不稳定性和动力学稳定性 4. 胶体具有聚结稳定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 什么是布朗运动为什么粗分散系统和真溶液观察不到布朗运动 6. 为什么晴朗洁净的天空呈蓝色,而阴雨天时则是白茫茫的一片 7. 把人工培育的珍珠长期收藏在干燥箱内,为什么会失去原有的光泽 能否再恢复 8. 什么是ζ电势用ζ电势说明溶胶的电泳和电渗现象。 二、判断题 1. 加入电解质,使溶胶发生明显聚沉时所需电解质的最低浓度称为聚沉值,这时溶胶的ζ电位叫临界电位,其值为零。 2. 无论用什么方法制备溶胶,都要净化处理,所以制备的溶胶净化得越干净越好。 3. 电解质使溶胶发生聚沉时,反离子价数越高,聚沉能力越强,聚沉值越大。 4. 外加电解质的聚沉值越小,对溶胶的聚沉能力就越弱。 5.溶胶在热力学和动力学上都是稳定系统。 6.溶胶与真溶液一样是均相系统。 7.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统是溶胶。 8.通过超显微镜可以看到胶体粒子的形状和大小。 9.ζ电位的绝对值总是大于热力学电位φ的绝对值. 10.加入电解质可以使胶体稳定,加入电解质也可以使肢体聚沉;二者是矛盾的。 11.晴朗的天空是蓝色,是白色太阳光被大气散射的结果。 12.大分子溶液与溶胶一样是多相不稳定体系。 三、选择题 1. 下列措施中,不一定会使溶胶发生聚沉的是( ) A. 加热溶液; B. 加入电解质; C. 加入大分子溶液。 2. 用20×10-3dm 3 . dm -3的KI 和20×10-3 dm 3 . dm -3AgNO 3溶液制备的AgI 溶胶,结构式为( ) A. {(AgI)-.(n -x)K +}x -.xK + B. {(AgI)+.(n -x)NO 3-}x+.x NO 3- C. {(AgI)+.(n -x) NO 3-}x+.x NO 3- 3.能使胶体{[AgI]m n I - . (n-x )K +}x- . x K +发生聚沉的最强电解质是( )。 A.AlCl 3 ; B. K 3Fe(CN)6 ; C. Na 2SO 4; D. NaCl 。 4. 制备BaSO 4溶胶时,是用Na 2SO 4作为稳定剂,则BaSO 4溶胶的胶团结构为( )。 A. +++?-??+xNa Na x n nBa BaSO x m })2(]{[24 B. ++-?-??- xNa Na x n nSO BaSO x m 2})(2]{[2244 C. - -+?-??+ 2424242})(]{[xSO SO x n nBa BaSO x m D. --+?-??+2421 24421})21(]{[SO SO x n nNa BaSO x m 5. 胶体系统的电泳现象说明( )。 A. 分散介质带电; B. 胶粒带有相当数量电荷; C. 胶体粒子处在等电状态; D. 分散介质是电中性的。 6. 两烧杯中各放有25cm 3浓度为 的AgNO 3溶液,分别加入浓度为 的KBr 溶液60 cm 3和100 cm 3,两烧杯中均制 得AgBr 溶胶。如将这两杯AgBr 溶胶进行电泳实验时,则( )。 A. 两杯AgBr 溶胶的胶粒均向正极移动; B. 两杯AgBr 溶胶的胶粒均向负极移动; C. 用60cm 3KBr 溶液的AgBr 溶胶的胶粒朝正极移动,而另一杯溶胶的胶粒朝负极移动; D. 用60cm 3KBr 溶液的AgBr 溶胶的胶粒朝负极移动,而另一杯溶胶的胶粒朝正极移动。 7. 上题中,用60cm 3KBr 溶液制得的AgBr 溶胶装入到4支试管中,而且装入溶胶体积相同,然后往试管中分别 加入c 与V 均相同的下列电解质溶液,能令AgBr 溶胶最快发生聚沉的是( )溶液。 A. NaCl ; B. NaNO 3; C. Na 3[Fe(CN)6]; 。 8. 上题中,用100cm 3KBr 溶液制得的AgBr 溶胶装入到4支试管中,而且装入溶胶体积相同,然后往试管中分别 加入c 与V 均相同的下列电解质溶液,能令AgBr 溶胶最快发生聚沉的是( )溶液。 A. NaCl ; B. NaNO 3; C. Na 3[Fe(CN)6]; 。 9. 溶胶中的胶体粒子处在等电状态,是指该胶粒处在()的状态。 A. 热力学电势为零; B. 斯特恩电势为零; C. 电势为零; D. 无法判断的状态。

胶体练习题

胶体练习题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练习题姓名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胶体的是()A.云雾B.烟水晶C.石灰乳D.烟 2、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A.是否是大量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B.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 C.是否能通过滤纸或半透膜D.是否均一、稳定、透明 3、将某溶液逐滴加入Fe(OH) 3 溶胶内,开始产生沉淀,继续加沉淀又溶解,则该溶液是( ) A、2 mol/LNaCl溶液 B、2 mol/L HCl溶液 C、2 mol/L蔗糖溶液 D、硅酸溶胶 4、NaCl溶于水形成溶液,如果将NaCl溶于汽油中,形成的分散系是() A.溶液 B.胶体 C.悬浊液 D.乳浊液 5、除去鸡蛋白溶液中少量的Na 2CO 3 杂质,可采用的方法是 () A.过滤 B.渗析 C.蒸馏 D.萃取分液 6、下列各物质形成的分散系中,能发生丁达尔现象的是()A.稀盐酸中滴入硅酸钠溶液 B.植物油溶于汽油中 C.蔗糖溶解在水中 D.白磷溶解在CS 2 里 7、下列事实中,与胶体有关的是() ①水泥的硬化②用盐卤点豆腐③用FeCl 3 净水④河、海交汇处易沉积成沙洲

⑤ 制肥皂时在高级脂肪酸钠、甘油和水形成的混合物中加研细的食盐以析出肥皂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⑤ D .全部都是 8、胶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的原因是胶粒使光线发生了 ( ) A 、反射 B 、散射 C 、透射 D 、折射 9、有一种胶体溶液,在电泳实验中其胶粒向阴极移动,对这种胶体溶液分别进行 下列处理,不发生凝聚的是 ( ) A .加硫酸钠溶液 B .加热 C .加硅酸胶体 D .加氢氧化铁胶体 10. 已知土壤胶粒带负电荷,又有很大的表面积,因而具有选择吸附能力。在土壤里施用含氮量相同的下列肥料,肥效较差的是( ) A 、(NH 4)2SO 4 B 、NH 4HCO 3 C 、NH 4NO 3 D 、NH 4Cl 11、能证明胶粒比溶液中溶质微粒直径大的实验是 ( ) A 、电泳 B 、丁达尔现象 C 、布朗运动 D 、渗析 12、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第十二章 练习题

第十二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实现“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 A 台、港、澳享有高度自治权 B 中国坚持社会主义 C 一个中国 D 台、港、澳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2、“新形势下两岸同胞最重要、最紧迫的认为是() A 反对和遏制“台独” B 推进两岸“三通” C 促进两岸政治谈判 D 回到“九二共识” 3、“一国两制”构想是() A 从解决台湾问题开始提出的 B 从解决香港问题开始提出的 C 从解决澳门问题开始提出的 D 从解决港、澳、台问题开始提出的 4、我国实行“一国两制”不会改变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这是因为() A 特别行政区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行政区域 B 特别行政区政府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 C 特别行政区享有内地一般地方行政区域所没有的高度自治权 D 两种制度地位不同,社会主义制度是主体 5、第一次提出台湾和平统一后可以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的是( ) A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B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C 《告台湾同胞书》 D《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6、实行“一国两制”后,港澳台特别行政区( ) A 完全自治 B 高度自治 C 享有充分的自治权 D 可以有自己独立的防务 7、下列不正确的说法是( ) A 台湾问题是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 B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 C “一国两制”构想是从台湾问题开始的 D 台湾问题的解决必要时可以请国际社会帮助 8、在台湾问题上,我们的立场是( ) A 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B争取和平统一,不首先使用武力 C 只要台湾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统一日期可以拖延 D 实行“一国两制”后,台湾特别行政区与香港享受同等的待遇 9、根据“一国两制”构想,港澳台特别行政区必须由( )治理 A 港澳台人 B 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澳台人 C 中央政府委派的人员 D港澳台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爱国者 10、日本侵占我国台湾的时间是( ) A 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 B 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 C 1938年日本占领广州,武汉之后 D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之后 二、多项选择题 1、台湾问题是( ) A 中国国内战争的遗留问题 B 属于中国的内政问题 C中美关系的最大障碍 D殖民主义侵略中国遗留下来的问题 E “二战”遗留下来的问题 2、在台湾问题上,我们坚决反对( ) A “一中一台” B “两个中国” C “一国两府” D “台湾独立” E “外国插手”

第12章 胶体化学

思考题: 1.为什么加入与胶体粒子电荷异号离子能引起聚沉呢? 2.在进行重量分析实验时,为了尽可能使沉淀完全,通常加入大量电解质,或将溶胶适当 加热,为什么?试从胶体分散体系观点解释。 3.胶粒吸附稳定离子时有何规律? 4.影响胶粒电泳速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电泳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5.什么是ζ-电势?如何确定ζ-电势的正、负号? 选择题: 1.溶胶与大分子溶液的相同点是() A.热力学稳定体系 B.热力学不稳定体系 C. 动力学稳定体系 D. 动力学不稳定体系 2.稀的砷酸溶液中通入H 2S制备As 2 S 3 溶胶,H 2 S适当过量,则胶团结构为() A. [(As 2S 3 ) m ·nH+,(n-x)HS—]x+·xHS— B. [(As 2S 3 ) m ·nHS—,(n-x)H+]x-·xH+ C. [(As 2S 3 ) m ·nH+,(n-x)HS—]x-·xHS— D. [(As 2S 3 ) m ·nHS—,(n-x)H+]x+·xHS- 3.下列诸性质中,哪一个属于亲液溶胶() A.溶胶与凝胶作用可逆 B.需要第三种物质作稳定剂 C. 对电解质十分敏感 D. 丁达尔效应很强 4.关于ζ-电势,描述错误的是() A.是指胶粒的相对运动边界与液体内部的电位差 B.其值随外加电解质而变化 C. 其值一般高于热力学电势 D. 有可能因外加电解质而改变符号 5.有两种利用光学性质测定溶胶浓度的仪器:比色计和比浊计,它们分别观察胶体溶液的 () A.透射光、折射光 B.透射光、散射光 C. 透射光、反射光 D. 折射光、散射光 6.大分子溶液分散质的粒子尺寸为() A.> 1μm B.< 1 nm C. 1 nm ~ 1μm D. > 1 mm 7.下列分散系统中,丁达尔效应最强的是() A.空气 B.蔗糖水溶液 C. 大分子溶液 D.硅胶溶胶 8.向碘化银正溶胶中滴加过量的KI溶液,生成的新溶胶在外加直流电场中的移动方向为()A.向正极移动 B.向负极移动 C. 不移动 D.无法确定 9.用0.08mol·L-1的KI和0.1mol·L-1的AgNO 3溶液等体积混合制成水溶胶,电解质CaCl 2 、 Na 2SO 4 、MgSO 4 对它的聚沉能力顺序为() A.Na 2SO 4 > CaCl 2 > MgSO 4 B.MgSO 4 > Na 2 SO 4 > CaCl 2 C. Na 2SO 4 > MgSO 4 > CaCl 2 D. CaCl 2 > Na 2 SO 4 > MgSO 4 10.下面属于水包油型乳状液(O/W型)基本性质之一的是A.易于分散在油中 B.导电性强 C. 导电性弱 D. 乳化剂的特点是亲油性强 11.将两滴K 4[Fe(CN) 6 ]水溶液滴入过量的CuCl 2 水溶液中形成亚铁氰化铜正溶胶,下列四种 电解质聚沉值最大的是() A. KBr B.K 2SO 4 C. K 4 [Fe(CN) 6 ] D. NaCl 12.在相同的温度及浓度下,同一高分子化合物在良性溶剂中与在不良性溶剂中其散射强度 是()

#第十二章胶体化学作业题解

第十二章作业题解 12.11 Ba(NO 3)2的稀溶液中滴加Na 2SO 4溶液可制备BaSO 4溶胶。分别写出(1)Ba(NO 3)2 溶液过量,(2)Na 2SO 4溶液过量时的胶团结构表示式。 解:(1)Ba(NO 3)2 溶液过量,则Ba(NO 3)2为稳定剂,溶胶选择性吸附Ba 2+ 而带电,胶团结构式为{[Ba(NO 3)2]m nBa 2+·(2n – x) NO -3}x+ xNO -3 或 {[Ba(NO 3)2]m nBa 2+·2(n – x) NO -3}2x+ 2xNO -3 (2)Na 2SO 4溶液过量时,溶胶选择性吸附SO 42- 而带负电,胶团结构式为 {[Ba(NO 3)2]m nSO 42-·(2n – x) Na +}x- xNa + 或 {[Ba(NO 3)2]m nSO 42-·2 (n – x) Na +}2x- 2xNa + 12.13 以等体积的0.08 mol.dm -3 AgNO 3溶液和0.1 mol.dm -3 KCl 溶液制备AgCl 溶胶。 (1) 写出胶团结构式,指出电场中胶体粒子的移动方向; (2) 加入电解质MgSO 4,AlCl 3和Na 3PO 4使上述溶胶发生聚沉,则电解质聚沉能力大小顺序是什么? 解:(1)相同体积的两种溶液,KCl 溶液的浓度大于AgNO 3溶液,故KCl 过量,为稳定剂。所以胶团结构式为 [(Ag Cl )m n Cl -? (n -x )K +] x -x K + 该AgCl 溶胶带负电荷,电泳时向正极移动。 (2)对上述溶胶起聚沉作用的是正离子,根据价数规则,三种电解质的聚沉能力大小顺序为AlCl 3 > MgSO 4 > Na 3PO 4 12.14 某带正电荷溶胶,KNO 3作为沉淀剂时,聚沉值为50*10-3 mol.dm -3,若用K 2SO 4溶液作为沉淀剂,其聚沉值大约为多少? 解: KNO 3作为沉淀剂时,聚沉值为50*10-3 mol.dm -3 ,则聚沉能力为1/50*10-3 = 20dm.mol -3 电解质的聚沉能力之比可以近似地表示为反离子价数的6次方之比,即 Me - : Me 2- : Me 3- = 16 : 26 : 36 K 2SO 4溶液作为沉淀剂时,聚沉能力为20dm.mol -3 * 26 =1280dm.mol -3 则聚沉值为 1/1280dm.mol -3 = 7.81*10-4 mol.dm -3 12.15 在三个烧瓶中分别盛有0.020 dm 3的Fe(OH)3 溶胶,分别加入NaCl 、Na 2SO 4及Na 3PO 4 溶液使溶胶发生聚沉,最少需要加入:1.00 mol.dm -3的NaCl 溶液0.021dm 3;5.0*10-3 mol.dm -3 的Na 2SO 4溶液0.125dm 3;3.333*10-3 mol.dm -3的Na 3PO 4溶液0.0074dm 3。试计算各电解质的聚沉值、聚沉能力之比,并指出胶体粒子的带电符号。 解:NaCl 溶液的聚沉值 = ;33-dm mol 105120.021 0.0200.0211.00-??=+?;333-mol dm 1.953dm mol 105121--?=??=聚沉能力 Na 2SO 4溶液的聚沉值 = 333dm mol 10314125 00.020********---??=+??.... 333-mol dm 232.0dm mol 104.311--?=??=聚沉能力 Na 3PO 4溶液的聚沉值 = 333dm mol 109000074 00.02000740103333---??=+??....

界面与胶体

1.毛细管中形成的弯曲液面,无论是凸液面还是凹液面,所产生的附加压力恒为正值,方向均指向弯曲液面的曲率中心 2.湿润性液体在毛细管中上升的高度与毛细管内径成反比关系,与液面的表面张力成正比关系。 3.球形液滴的半径越小,饱和蒸汽压越大,溶液中的气泡半径越小,气泡内液面的饱和蒸汽压越小。 4.常见的亚稳态包括:过饱和蒸汽、过冷液体、过热液体和过饱和溶液。 5.在一定的T、P下,向纯水中加入少量表面活性剂,此时,表面活性剂在溶液表面层的浓度将大于其在溶液本体中的浓度。此时,溶液的表面张力将小于纯水的表面张力。 6.根据溶于水后是否解离可以极爱那个表面活性剂分为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两大类。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又可以按产生离子的电荷性质分为阳离子型、阴离子型和两性型表面活性剂。 7.固体在等温、等压下可以自发地吸附气体,则该过程的△G<0 ,△S<0 △H<0。 8.临界胶束浓度(CMC)和亲水亲油平衡(HLB)是表面活性剂的两个重要参数。 9.根据分散相和分散介质的聚集状态进行分类,胶体系统可以分为:固溶胶、液溶胶和气溶胶。 10.溶胶系统的电动现象:主要指电泳和电渗。 11.胶粒收到分散介质分子碰撞而处于不停息的、无规则的运动状态,这种现象是:布朗运动。 12.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介质里向阴极或阳极定向移动的现象叫做电泳。该现象证明了胶体粒子带点。 13.胶体系统的电动现象主要指:电泳和电渗。 14.把混有离子或分子的胶体装入半透膜袋中,并把这个袋放在溶剂中从而使离子或分子从胶体溶液里分离出来的操作叫做渗析。这个操作证明胶体粒子直径比离子或分子大。应用 该方法可以净化、精制胶体。 15.ζ电势越高,表面:胶粒带电越多,滑动面与溶液本体之间的电势差越大,扩散层厚度越厚。(结论) 16.溶液的丁达尔效应是其高度分散性和多相不均匀性的反映。 17.高分子化合物对溶胶同时具有絮凝和稳定作用。 18.使胶体聚沉的主要方法有:加入电解质、加入带相反电荷的胶体、加热。 19.使溶胶聚沉所需电解质最低浓度称为电解质对溶胶的聚沉值。聚沉值越小的电解质,其聚沉能力越强。 20.胶体的流变性质是指胶体在外力作用下变形和流动的性质。 21.将一束光线通过胶体,从侧面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的散射造成的,这种现象叫做丁达尔效应。利用该现象可以鉴别胶体和溶液。 判断: 1.表面活性分子开始形成一定形状的胶束所需的最低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CMC) T 2.表面活性剂的HLB值越大,表示该表面活性剂的亲水性越强T 3.溶胶是均相系统,在热力学上是稳定的 F 4.溶胶系统是指分散相的粒径大于1000nm的分散系统 F 5.胶体系统的主要特征是高度分散性、多相不均匀性和热力学不稳定性。 F 6.在加入少量大分子溶液时,会促使溶胶的聚沉,这种现象称为敏化作用。T 7.聚沉值越大的电解质其聚沉能力越小;反之,聚沉值越小的电解质其聚沉能力越强T 8.ζ电势越高,表明:胶粒带电越多T

物理化学下册第五版天津大学出版社第十二章 胶体化学习题答案

物理化学下册第五版天津大学出版社第十二章胶体化学习题答案 12.1 如何定义胶体系统?总结交替的主要特征。 解:分散相粒子在某方向上的线度在1~100nm范围内的高度分散系统成为胶体系统。胶体系统的主要特征是高度分散、多相性和热力学不稳定性。 12.2 丁铎尔效应的实质及其产生的条件? 解:丁铎尔效应实质是光的散射作用引起的。粒子的半径小于入射光的波长时才能观察到丁铎尔效应。 12.3 简述斯特恩双电层模型的要点指出热力学电势、斯特恩(stern)电势和ζ电势的区别? 解:Stern 模型:固定层+扩散层、三个面、三个电势。具体如下: 1924年斯特恩提出扩散双电层: 离子有一定的大小;部分反离子被牢固吸附,形成固定吸附层或斯特恩 固体面;Stern面:Stern层中反离子电性中心所形成的假想面;滑动面:固液两相发生相对移动时界面。 热力学电势0:固体面—溶液本体;Stern电势:Stern面—溶液本体;电势:滑动面—溶液本体 12.4 溶胶能在一定时间内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 解:分散相粒子的带电、溶剂化作用以及布朗运动是溶胶系统相当长得时间范围内可以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

12.5 破坏胶体最有效的办法是什么?说明原因。 解:破坏胶体最有效的办法是在溶胶中加入过量的含有高价相反号离子的电解质。这主要是因为电解质的浓度或价数增加时,都会压缩扩散层,是扩散层变薄,电势降低,斥力势能降低,当电解质的浓度足够大时就会使溶胶发生聚沉;若加入的反号离子发生吸附,斯特恩层内的反离子数目增加,使胶体粒子的带电量降低,而导致碰撞聚沉。过量的电解质加入,还将使胶体粒子脱水,失水化外壳而聚沉。 12.6 K、Na等碱金属的皂类作为乳化剂时,易于形成O/W型的乳状液;Zn、Mg等高价金属的皂类作为乳化剂时,易于形成W/O 型的乳状液。 解:乳化剂分子具有一端亲水而另一端亲油的特性,其两端的横截面不等。当它吸附在乳状液的界面面层时,常呈现“大头”朝外,“小头”向里的几何构型,就如同一个个的锲子密集的钉在圆球上。采用这样的几何构型,可使分散相液滴的表面积最小,界面吉布斯函数最低,而且可以使界面膜更牢固。当K、Na等碱金属的皂类作为乳化剂时,含金属离子的一端是亲水的“大头”,非极性的一端是亲油的“小头”,故易于形成O/W型的乳状液;而Zn、Mg等高价金属的皂类作为乳化剂时,非极性的一端是亲油的“大头”,含金属离子的一端是亲水的“小头”,故易于形成W/O型的乳状液。 12.7 某溶胶中粒子平均直径为 4.2×10-9m,设25℃时其黏度η=1.0×10-3 Pa·s。计算。

胶体化学练习题

胶体化学练习题 一、选择题 1. 在电泳实验中,观察到分散相向阳极移动,表明: ( ) (A) 胶粒带正电(B) 胶粒带负电 (C) 电动电位相对于溶液本体为正(D) Stern 面处电位相对溶液本体为正 2. 向FeCl3(aq) 中加入少量氨水,可制备稳定的氢氧化铁溶胶,此时胶体粒子带 电荷情况为:( ) (A) 总是带正电(B) 在pH 较大时带正电 (C) 总是带负电(D) 在pH 较大时带负电 3. 胶体粒子的Zeta 电势是指:( ) (A) 固体表面处与本体溶液之间的电位降 (B) 紧密层、扩散层分界处与本体溶液之间的电位降 (C) 扩散层处与本体溶液之间的电位降 (D) 固液之间可以相对移动处与本体溶液之间的电位降 4. 对超离心沉降平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沉降池中,某处的浓度与它所处位置离转轴距离有关 (B) 沉降池中,某处的浓度与时间有关 (C) 在测某物的摩尔质量时,超离心沉降平衡法的转动速度比超离心沉降速度法低 (D) 沉降平衡法测得的摩尔质量,随处理方法不同而不同,可得M n、M w、M z 5. 在H3AsO3的稀溶液中,通入过量的H2S 气体,生成As2S3溶胶。用下列物质 聚沉,其聚沉值大小顺序是:( ) (A) Al(NO3)3>MgSO4>K3Fe(CN)6(B) K3Fe(CN)6>MgSO4>Al(NO3)3 (C) MgSO4>Al(NO3)3>K3Fe(CN)6(D) MgSO4>K3Fe(CN)6>Al(NO3)3 6. As2S3负溶胶,若用AlCl3使其聚沉,所需AlCl3的最小浓度约为0.093 mol·m-3,若改用Al2(SO4)3聚沉,所需最小浓度约为:( ) (A) 0.188 mol·m-3(B) 0.094 mol·m-3(C) 0.047 mol·m-3 (D) 0.00013 mol·m-3 7. 将橡胶电镀到金属制品上,应用的原理是:( ) (A) 电解(B) 电泳(C) 电渗(D) 沉降电势 8. 在分析化学上,有两种利用光学性质测定胶体溶液浓度的仪器,一是比色计,另一个是比浊计,分别观察的是胶体溶液的:( ) (A) 透射光;折射光(B) 散射光;透射光 (C) 透射光;反射光(D) 透射光;散射光 9. 使用瑞利(Reyleigh) 散射光强度公式,在下列问题中可以解决的问题是:( )

第12章 胶体化学

第12章胶体化学 思考题: 1.为什么加入与胶体粒子电荷异号离子能引起聚沉呢? 2.在进行重量分析实验时,为了尽可能使沉淀完全,通常加入大量电解质, 或将溶胶适当加热,为什么?试从胶体分散体系观点解释。 3.胶粒吸附稳定离子时有何规律? 4.影响胶粒电泳速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电泳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5.什么是ζ-电势?如何确定ζ-电势的正、负号? 选择题: 1.溶胶与大分子溶液的相同点是() A.热力学稳定体系B.热力学不稳定体系 C.动力学稳定体系 D. 动力学不稳定体系 2.稀的砷酸溶液中通入H2S制备As2S3溶胶,H2S适当过量,则胶团结构 为() A.[(As2S3)m·nH+,(n-x)HS—]x+·xHS— B.[(As2S3)m·nHS—,(n-x)H+]x-·xH+ C.[(As2S3)m·nH+,(n-x)HS—]x-·xHS— D. [(As2S3)m·nHS—,(n-x)H+]x+·xHS- 3.下列诸性质中,哪一个属于亲液溶胶() A.溶胶与凝胶作用可逆B.需要第三种物质作稳定剂 C.对电解质十分敏感 D. 丁达尔效应很强 4.关于ζ-电势,描述错误的是() A.是指胶粒的相对运动边界与液体内部的电位差

B.其值随外加电解质而变化 C.其值一般高于热力学电势 D. 有可能因外加电解质而改变符号 5.有两种利用光学性质测定溶胶浓度的仪器:比色计和比浊计,它们分别 观察胶体溶液的() A.透射光、折射光B.透射光、散射光 C.透射光、反射光 D. 折射光、散射光 6.大分子溶液分散质的粒子尺寸为() A.> 1μm B.< 1 nm C. 1 nm ~ 1μm D. > 1 mm 7.下列分散系统中,丁达尔效应最强的是() A.空气B.蔗糖水溶液 C.大分子溶液 D.硅胶溶胶8.向碘化银正溶胶中滴加过量的KI溶液,生成的新溶胶在外加直流电场 中的移动方向为() A.向正极移动B.向负极移动 C.不移动 D.无法确定9.用0.08mol·L-1的KI和0.1mol·L-1的AgNO3溶液等体积混合制成水 溶胶,电解质CaCl2、Na2SO4、MgSO4对它的聚沉能力顺序为()A.Na2SO4 > CaCl2 > MgSO4B.MgSO4 >Na2SO4 >CaCl2 C.Na2SO4 > MgSO4 > CaCl2 D.CaCl2 > Na2SO4 > MgSO4 10.下面属于水包油型乳状液(O/W型)基本性质之一的是 A.易于分散在油中B.导电性强 C.导电性弱 D.乳化剂的特点是亲油性强 11.将两滴K4[Fe(CN)6]水溶液滴入过量的CuCl2水溶液中形成亚铁氰化铜 正溶胶,下列四种电解质聚沉值最大的是()

第12章胶体练习题

第十二章胶体化学练习题 一、是非题(对者画√,错者画×) 1、溶胶是均相系统,在热力学上是稳定的。() 2、长时间渗析,有利于溶胶的净化与稳定。() 3、有无丁达尔效应是溶胶和分子分散系统的主要区别之一。() 4、亲液溶胶的丁达尔效应应比憎液胶体强。() 5、在外加直流电场中,碘化银正溶胶向负电极移动,而其扩散层向正电极移动。() 6、新生成的Fe(OH)3沉淀中加入少量稀FeCl3溶液,会溶解,再加入一定量的硫酸盐溶液则又 会沉淀。() 7、丁达尔效应是溶胶粒子对入射光的折射作用引起的。() 8、胶束溶液是高度分散的均相的热力学稳定系统。() 9、胶体粒子的扩散过程和布朗运动本质上都是由粒子的热运动而发生的宏观上的定向迁移现 象。() 10、在溶胶中加入电解质对电泳没有影响。() 11、溶胶粒子因带有相同符号的电荷而相互排斥,因而在一定时间内能稳定存在。() 12、同号离子对溶胶的聚沉起主要作用。() 13、大大过量电解质的存在对溶胶起稳定作用,少量电解质的存在对溶胶起破坏作用。() 14、由瑞利公式可知,分散介质与分散相之间折射率相差愈大,则散射作用愈显著。是不是 () 15、溶胶是亲液胶体,而大分子溶液是憎液胶体。() 16、乳状液必须有乳化剂存在才能稳定。() 17、晴朗的天空是蓝色,是白色太阳光被大气散射的结果。() 18、加入电解质可以使胶体稳定,加入电解质也可以使肢体聚沉;二者是矛盾的。() 19、溶胶在热力学和动力学上都是稳定系统。() 20、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统是溶胶。() 二、选择题: 1、大分子溶液分散质粒子的线尺寸为:() (1)>1μm(2)<1μm (3)1nm- 1μm 2、溶胶和大分子溶液: () (1)都是单相多组分系统(2)都是多相多组分系统 (3)大分子溶液是单相多组分系统, 溶胶是多相多组分系统 (4)大分子溶液是多相多组分系统, 溶胶是单相多组分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