蠕形螨睑缘炎诊治的探索
当归苦参丸治疗蠕形螨病的临床观察

当归苦参丸治疗蠕形螨病的临床观察目的:观察当归苦参丸治疗蠕形螨病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将7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对照组41例。
对照组口服奥硝唑分散片,外用甲硝唑凝胶。
治疗组除使用上述药物外加用口服当归苦参丸。
总疗程6周,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6.32%、51.22%,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归苦参丸对于蠕形螨病的治疗安全有效。
标签:当归苦参丸;蠕形螨病;临床观察蠕形螨又称毛囊虫,属蛛形纲,是一类永久性寄生虫。
蠕形螨病是指由毛囊虫寄生在人体皮脂腺或毛囊引起的慢性炎症。
人体蠕形螨较多寄生在额头、脸颊、鼻翼、下颌、眼睑周围等部位的毛囊和皮脂腺内,有超过140种和亚种,与人类密切相关的主要是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
病变皮损为鼻翼、额、面颊部红斑以及红斑上丘疹、脓疱、结痂、脱屑。
临床上表现为酒渣鼻或寻常座疮样的表现。
蠕形螨病病程长,复发率高。
我科利用中成药当归苦参丸治疗面部的蠕形螨病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所有病例都来自本院门诊,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蠕形螨病的病人。
排除标准:近期系统或外用类固醇激素、抗生素者,有严重的肝肾功能受损、严重的胃病、胃溃疡者,孕妇、哺乳期妇女。
将79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配为两组。
治疗组38例,男性2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35.7岁,平均病程1.5年;对照组41例,男性23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35.9岁,病程1.4年。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1.2 治疗方法所有入选病例治疗前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BUN、Scr)、肝功能(AST、ALT)、心电图,治疗结束复查一次。
对照组口服奥硝唑分散片500mg bid,连续口服2周停1周;外用甲硝唑凝胶,每日3次。
治疗组除使用上述药物外加用口服当归苦参丸6g bid。
总疗程6周。
治疗同时嘱患者忌酒、辛辣油腻食品,注意生活规律。
伊维菌素对犬蠕形螨病的治疗效果研究

伊维菌素对犬蠕形螨病的治疗效果研究一、背景犬蠕形螨病是由犬蠕形螨寄生在犬皮肤表皮层内引起的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红斑、脱屑等症状。
该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尤其在温暖潮湿的地区更为常见。
犬蠕形螨病对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也给宠物主人带来了困扰。
目前,针对犬蠕形螨病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疗效参差不齐。
伊维菌素作为一种广谱抗寄生虫药物,已被用于治疗多种寄生虫病,但在犬蠕形螨病的治疗方面尚缺乏系统性研究。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将60例诊断为犬蠕形螨病的犬分为三组,每组20例。
分别为伊维菌素治疗组、对照组和安慰剂组。
伊维菌素治疗组犬每日给予伊维菌素注射液0.2mg/kg,连续给药7天;对照组犬给予甲硝唑片剂,每日20mg/kg,连续给药7天;安慰剂组犬不给予任何治疗。
在治疗前和治疗后7天,对三组犬进行临床症状评分、皮肤刮片检查和寄生虫学检查。
三、研究结果经过7天的治疗,伊维菌素治疗组犬的临床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安慰剂组(P<0.05),皮肤刮片检查和寄生虫学检查结果显示,伊维菌素治疗组犬的蠕形螨寄生数量明显减少,且未发现其他病原体感染。
而对照组犬的临床症状评分虽有所下降,但与伊维菌素治疗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安慰剂组犬的临床症状评分和蠕形螨寄生数量无明显变化。
四、讨论本研究结果表明,伊维菌素在治疗犬蠕形螨病方面具有显著疗效,能够有效缓解犬的临床症状,减少蠕形螨寄生数量。
与甲硝唑相比,伊维菌素具有更快的疗效,且未发现其他病原体感染。
这可能是因为伊维菌素具有广谱抗寄生虫作用,能够杀灭多种寄生虫,从而降低病原体的感染风险。
伊维菌素的治疗剂量对人体和犬的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较少,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然而,本研究样本量较小,治疗时间较短,未能对伊维菌素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估。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延长治疗时间,以验证伊维菌素在治疗犬蠕形螨病方面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
抗炎除螨方治疗蠕形螨感染相关性睑板腺功能障碍的疗效

抗炎除螨方治疗蠕形螨感染相关性睑板腺功能障碍的疗效发表时间:2020-11-26T07:48:31.933Z 来源:《医药前沿》2020年21期作者:段海霞1 蒋兆荣1 李丹2 董超1 张艺曦1[导读] 通过对蠕形螨阳性的MGD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模式(常规治疗、常规治疗联合中药熏蒸治疗)的观察,探讨自制抗炎除螨方在此类患者治疗中的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1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眼科广东珠海 519000)(2北京师范大学(珠海)附属高级中学广东珠海 519080)【摘要】目的:通过对蠕形螨阳性的MGD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模式(常规治疗、常规治疗联合中药熏蒸治疗)的观察,探讨自制抗炎除螨方在此类患者治疗中的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选取2019年8月1日—2020年2月29日来我院就诊的MGD患者,进行睫毛蠕形螨检查,选择蠕形螨阳性的MGD患者100例进入临床研究,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常规治疗组与中药熏蒸组,每组50例,常规治疗组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聚乙烯醇滴眼液,睑缘清洁和局部热水热敷;中药熏蒸组在此基础上使用自拟抗炎除螨方进行熏蒸眼睑,治疗周期为4周。
分别于治疗前后对两组进行主观症状评分,同时记录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泪液分泌试验(SIt)及睫毛蠕形螨检查,同时进行临床疗效评定。
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主观症状评分、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及泪液分泌试验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不同方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有所优化,BUT和SIaT指标值高于治疗前,FL和主观症状评分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药熏蒸组的各项相关检查均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联合自拟的抗炎除螨方熏蒸治疗法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常规疗法,更能改善蠕形螨的感染情况及睑板腺功能,从而更好的治疗MGD。
角膜共聚焦显微镜联合眼表综合分析仪在蠕形螨感染所致眼表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角膜共聚焦显微镜联合眼表综合分析仪在蠕形螨感染所致眼表疾病诊治中的应用1.沧州眼科医院眼科,河北沧州,0610002.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眼科,广东广州,510000【摘要】目的探究角膜共聚焦显微镜联合眼表综合分析仪在蠕形螨感染所致眼表疾病诊治中发挥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2年6月在本院经角膜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确诊蠕形螨感染的60例眼科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其使用眼表综合分析仪检测,对其干眼程度进行分级,并评估睑板腺缺失程度。
结果睑缘炎患者合并干眼、睑板腺缺失者占比均高于非睑缘炎患者(P<0.05)。
结论蠕形螨感染所致眼表疾病诊治中应用角膜共聚焦显微镜联合眼表综合分析仪,可全面评估患者睑板腺情况及功能,为临床诊治提供相关数据。
【关键词】角膜共聚焦显微镜;眼表综合分析仪;蠕形螨;眼表疾病;睑缘炎蠕形螨是一种可寄生于睫毛毛囊、睑板腺内的寄生螨,其寄生于眼部会引发细菌感染,随着睑缘腺体、毛囊等部位感染程度的加重,感染者继发睑缘炎、干眼症等疾病的可能性逐渐上升[1]。
为有效防控蠕形螨感染所致各类眼表疾病形成及发展,临床倾向于采取高精度眼表观察仪器及时明确病变情况。
角膜共聚焦显微镜及眼表综合分析仪均为眼表组织观察分析仪器,前者可对角膜、睑板等眼表组织进行活体多层次观察,后者可清晰呈现眼表组织图像[2]。
现本研究围绕上述两种仪器联合诊治蠕形螨感染所致眼表疾病的效果进行分析,望为临床提供相关的诊治依据,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1年6月-2022年6月在本院经角膜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确诊蠕形螨感染的60例眼科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包括34例睑缘炎患者及26例非睑缘炎患者。
睑缘炎患者中,男16例,女18例;年龄为27~63(49.32±10.25)岁。
非睑缘炎患者中,男13例,女13例;年龄为27~66(48.81±11.30)岁;病症类型:7例为慢性结膜炎,10例为过敏性结膜炎,9例为麦粒肿。
强脉冲光治疗蠕形螨睑缘炎相关性干眼症

87
强脉冲光治疗蠕形螨睑缘炎相关性干眼症
王梓冰, 侯丽敬, 刘丹
( 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辽宁 锦州 121000)
摇 摇 摘要: 目的摇 对蠕形螨睑缘炎相关性干眼症的患者进行不同方式治疗, 观察强脉冲光 ( intense pulsed light, IPL) 对蠕 形螨睑缘炎相关性干眼症的患者是否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方法摇 选取锦州市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于锦州医科大学 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就诊的蠕形螨睑缘炎相关性干眼症患者 60 名 ( 双眼患病选取临床症状较重的一侧眼睛) , 其中男性 22 名, 女性 38 名。 年龄 51 ~ 79 岁, 平均年龄 (62郾 65依7郾 59) 岁, 随机分为 3 组, 每组 20 人。 分别是实验组 1、 实验组 2 及 对照组。 实验组 1, 给予 IPL 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进行治疗。 实验组 2, 给予 5% 茶树油除螨湿巾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进行 治疗。 对照组给予单纯玻璃酸钠滴眼液进行治疗。 检查方法: 对 3 组患者均采用我院眼表综合分析仪 ( oculus keratograph) 及光学显微镜进行检查, 并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眼表情况。 观察对象: 包括平均泪膜破裂时间 ( average noninvasive ker鄄 atograph break-up time, NIKBUTav) 、 泪河高度 ( tear meniscus height, TMH) 、 临床主观症状评分、 临床体征评分及显微镜 下螨虫计数。 结果摇 治疗前实验组 1、 实验组 2 及对照组 3 组在泪膜破裂时间、 泪河高度、 临床主观症状评分、 临床体征 评分及螨虫感染计数均无明显差异。 3 组泪膜破裂时间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明显延长, 实验组 1 较实验组 2 及对照组有明显 延长。 3 组泪河高度治疗后较治疗前有延长, 但治疗后 3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 1 及实验组 2 临床主观症状 评分及临床体征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 且实验组 1 较实验组 2 有更明显的降低。 对照组临床主观症状评分及临 床体征评分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 实验组 1 及实验组 2 的蠕形螨计数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减少, 且实验组 1 较实验组 2 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无明显差异。 结论摇 IPL 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对蠕形螨睑缘炎相关性干眼治疗 效果优于 5% 茶树油除螨湿巾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和单纯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效果。
宠物蠕形螨虫怎么引起的-可能是螨虫引起的睑缘炎

宠物蠕形螨虫怎么引起的-可能是螨虫引起的睑缘炎可能是螨虫引起的睑缘炎大家家对螨虫都不陌生,床单被罩、凉席沙发、毛绒娃娃、宠物毛发,甚至是我们的皮肤,都是螨虫的理想寄居地。
如果寄居在皮肤上的螨虫过多,可能会引发皮肤发炎,造成酒糟鼻、青春痘等皮肤病。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我们眼睛里也“住着”着螨虫。
如果寄居在眼睛里的螨虫数量较多,就会引发眼部的炎症,导致干眼、麦粒肿,甚至是蠕形螨睑缘炎等。
病例睫毛上“住”着大量螨虫最近,市民马女士发觉眼睛不舒服,经常发干发痒,有时揉一揉眼睛还会有痛感。
这两天,她发现情况越发严重了,开始频繁地掉眼睫毛。
一查发现,眼睛上竟有大量的螨虫。
除螨虫外,她的眼睛还出现了睑缘炎以及干眼症。
医生仔细询问才知道,原来马女士很喜欢宠物,家里养了两只狗。
而她有个不好的习惯,平时摸完小狗后,不注意洗手,之后又去揉眼睛,这才导致眼睛感染螨虫。
但是当蠕形螨数量明显增加,而人体免疫力下降或是受熬夜、眼部清洁不好等因素影响时,这种平衡会被打破,蠕形螨可成为致病病原体,从而引起疾病。
“比如会出现蠕形螨睑缘炎、睑缘炎相关性角结膜炎、睑板腺功能障碍、麦粒肿等眼科相关疾病。
”螨虫可诱发多种眼病螨虫诱发的干眼是干眼症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它的致病原理是聚集成群的螨虫及代谢物由睫毛根部排出,引发睑板腺阻塞,导致能够锁住泪液的油脂分泌不足,眼球水分流失加剧,导致干眼。
同时,伴随黏液分泌物增多,眼部黏糊糊的感受,造成视力波动。
除了诱发干眼,影响视力,蠕形螨还可能会引发蠕形螨性睑缘炎。
“蠕形螨寄生后,吃喝拉撒全在睫毛上。
它啃食我们的睫毛根部,造成睫毛脱落。
而它一天的排泄物比自己的身体还大两倍,堆积并堵塞睑板腺,影响油脂分泌,引起睑板腺功能障碍,甚至还会诱发免疫反应,引起感染。
”杨伟主任解释称,普通人眼中都会有少量螨虫存在,不必过于担心,然而一旦寄生,螨虫数量众多、人体免疫功能失调时就会出现眼干眼红、眼部分泌物增多、睫毛脱落等症状。
山西医科大学新生面部蠕形螨感染状况调查

山西医科大学新生面部蠕形螨感染状况调查蠕形螨是人和哺乳动物的小型永久性寄生虫,有较强的宿主特异性,寄生于人体的有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
蠕形螨感染可引起皮炎、皮肤丘疹脓疱性损伤、红斑痤疮样肉芽肿[1-2]、毛囊炎、酒渣鼻、痤疮、外耳道瘙痒、外耳炎和鼓膜炎、慢性睑缘炎等,也是眼睑基底细胞癌的致癌因子之一,影响健康和美容。
为了解山西医科大学新生蠕形螨感染状况,探讨有效的防治措施,笔者于2009年10月进行了本次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在山西医科大学新生中随机抽取1 200人进行调查,收回问卷和标本1 176份,回收率为98.0%;有效问卷和标本为1 159份,有效率为96.6%,其中男生505份,女生654份。
年龄17~22岁,平均18.7岁。
1.2 方法1.2.1 调查内容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包括一般信息、皮肤类型、是否有面部疾患、洗脸习惯等。
提前将透明胶纸剪成载玻片等长,粘贴在载玻片上,使胶纸一端稍长于载玻片,便于剥离,载玻片一端留出贴标签纸位置,以便记录检查者的姓名、编号、检查日期等。
检查时对受检人员进行简单的,嘱其晚上睡前清洗干净颜面部油污,将透明胶纸贴在鼻尖、颊部或前额处,次日清晨轻轻揭下,平贴于载玻片上。
收集标本后作显微镜检查。
1.2.2 诊断标准查到成虫、若虫、幼虫或虫卵均判为阳性,其感染度按每份标本中蠕形螨检出数分为:1~3条为轻度,4~6条为中度,6条以上为重度。
1.3 统计分析问卷填写和载玻片完好者予以统计,问卷题目漏答题者或载玻片打碎者不予统计。
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2.1 蠕形螨感染情况1 159名新生中,阳性人数为426人,总感染率为36.76%。
男、女生感染率分别为41.39%(209/505)和33.18%(217/6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sup>2</sup>=8.25,P0.05)。
犬蠕形螨病治疗进展:伊维菌素疗效分析

犬蠕形螨病治疗进展:伊维菌素疗效分析犬蠕形螨病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主要由犬蠕形螨寄生在犬的毛囊和皮脂腺内引起。
该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脱毛、红斑和皮肤炎症等症状,严重影响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目前,犬蠕形螨病的治疗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其中伊维菌素是常用的治疗药物之一。
伊维菌素对犬蠕形螨具有较高的杀灭作用。
研究表明,伊维菌素可以有效地杀灭犬蠕形螨,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其他药物。
伊维菌素对其他常见的犬皮肤寄生虫也具有杀灭作用,可以有效预防其他皮肤病的发生。
伊维菌素的疗效持久。
伊维菌素一次性给药后,可以在犬体内持续发挥治疗作用,有效时间长达数周甚至数月。
这大大降低了犬蠕形螨病的复发率,提高了治疗效果。
然而,伊维菌素治疗犬蠕形螨病也存在一些问题。
伊维菌素的副作用较大。
长期使用伊维菌素可能导致犬出现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不良反应。
伊维菌素可能导致犬体内的寄生虫产生抗药性。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犬的病情和体重合理调整剂量,避免过量使用。
尽管存在一些问题,但伊维菌素仍然是当前治疗犬蠕形螨病的重要药物。
为了提高伊维菌素的疗效,减少副作用,近年来,研究人员对伊维菌素的给药方式进行了改进。
例如,将伊维菌素制备成悬浮剂、乳剂等剂型,以提高犬的口服顺应性;同时,通过调整剂量和给药间隔时间,降低副作用的发生。
为了防止犬蠕形螨病的发生和传播,犬主人需要加强对犬的护理。
主要包括:保持犬舍清洁卫生,定期给犬洗澡,避免过度繁殖;给犬提供充足的营养,增强其免疫力;避免犬与其他患有皮肤病的动物接触等。
伊维菌素在犬蠕形螨病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是当前首选的治疗药物。
然而,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合理调整剂量,避免副作用的发生。
同时,加强犬的护理,预防犬蠕形螨病的发生和传播。
在未来,期待有更多的研究为新型的抗寄生虫药物和治疗方法提供依据,以进一步提高犬蠕形螨病的治疗效果。
治疗过程的细致管理对于提高伊维菌素的疗效至关重要。
通常,治疗犬蠕形螨病会采用口服伊维菌素的方式,但由于伊维菌素对幼犬的发育有一定影响,因此需要在兽医的指导下,根据犬的体重和年龄,精确计算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