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一元二次方程》全章讲义

初中数学《一元二次方程》全章讲义
初中数学《一元二次方程》全章讲义

初中数学《一元二次方程》全章讲义

内容简介:1. 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及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2

0(0)ax bx c a ++=≠. 2. 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四种解法,并能灵活运用.3. 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并能运用它解相应问题.4. 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会用它们解决有关问题.5. 会解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题.

知识点一: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及一般形式

【知识要点】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2

0(0)ax bx c a ++=≠ 例1、下列方程中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A ()()12132

+=+x x B

021

12

=-+x x

C 02

=++c bx ax

D 122

2

+=+x x x

变式:当k 时,关于x 的方程322

2

+=+x x kx 是一元二次方程。 例2、方程()0132=+++mx x m m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则m 的值为 。

针对练习:

1、方程782

=x 的一次项系数是 ,常数项是 。

2、若方程()112

=?+

-x m x m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知识点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知识要点】

1、 当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时,要熟练地将这个根代入原方程,并灵活运用得到的等式。

2、 在2

0(0)ax bx c a ++=≠中,x 取特殊值时,a 、b 、c 之间满足的关系式。 例1、已知322

-+y y 的值为2,则1242

++y y 的值为 。

例2、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422

2

=-++-a x x a 的一个根为0,则a 的值为 。

例3、一元二次方程()002

≠=++a c bx ax 的系数满足b c a =+,则此方程必有一根为 。

例4、已知b a ,是方程042

=+-m x x 的两个根,c b ,是方程0582

=+-m x x 的两个根,则m 的

值为 。

针对练习:

1、已知方程0102

=-+kx x 的一根是2,则k 为 ,另一根是 。

2、已知m 是方程012

=--x x 的一个根,则代数式=-m m 2

3、已知a 是0132

=+-x x 的根,则=-a a 622

4、方程()()02

=-+-+-a c x c b x b a 的一个根为( )

A 1-

B 1

C c b -

D a -

5、若=?=-+y

x

则y x 324,0352 。

知识点三: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知识要点】

一元二次方程的常用解法有(1)直接开平方法,(2)配方法,(3)求根公式法,(4)因式分解法。

通常可以这样选择合适的解法:

(1)当方程一边为含有未知数的完全平方式,另一边为非负数时,可用直接开平方法。 (2)当方程的一边为0,而另一边可以分解为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的形式时,运用因式分解法求解。

(3)当方程的一边较易配成含未知数的完全平方式,另一边为非负数时,常用配方法。 (4)当不便用上面三种方法时,就用求根公式法。

例1、解方程:();08212

=-x ()();09122

=--x

例2、若()()2

2

21619+=-x x ,则x 的值为 。

例3、()()3532-=-x x x 的根为( )

A 25=

x B 3=x C 3,2

521==x x D 52=x 例4、若()()044342

=-+++y x y x ,则4x+y 的值为 。 变式1:()()

=+=-+-+2222

2

2

2,06b 则a b a

b a 。

变式2:若()()032=+--+y x y x ,则x+y 的值为 。

变式3:若142

=++y xy x ,282

=++x xy y ,则x+y 的值为 。

例5、方程062=-+x x 的解为( )

A.232

1=-=,x x B.232

1-==,x

x C.332

1-==,x

x D.222

1-==,x

x

针对练习:

1、若实数x 、y 满足()()023=++-+y x y x ,则x+y 的值为( )

A 、-1或-2

B 、-1或2

C 、1或-2

D 、1或2

2、方程:21

22

=+

x x 的解是 。 3.解方程:122

44212=-+-++x

x x x

知识点四:配方法运用

【知识要点】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例:用配方法解2

4610x x -+= 第一步,将二次项系数化为1:231

024

x x -+=,

(两边同除以4) 第二步,移项: 231

24

x x -

=- 第三步,两边同加一次项系数的一半的平方:2223313

()()2444

x x -+=-+ 第四步,完全平方:2

3

5()4

16

x -=

第五步,直接开平方:354x -

=±,即:1534x =++,2534

x =-+ 例1、试用配方法说明322

+-x x 的值恒大于0,47102

-+-x x 的值恒小于0。

例2、已知x 、y 为实数,求代数式7422

2

+-++y x y x 的最小值。

例3、已知,x、y y x y x 013642

2

=+-++为实数,求y

x 的值。

变式:已知04112

2

=---+

x x x x ,则=+x x 1

.

知识点五:降次思想的应用

【知识要点】

利用因式分解或整式的变形,巧妙地在运算中进行变形,从而达到降次的目的。 例1、已知0232

=--x x ,求代数式()1

1

123

-+--x x x 的值。

例2、如果012

=-+x x ,那么代数式722

3

-+x x 的值。

例3、已知a 是一元二次方程0132

=+-x x 的一根,求1

1

522

23++--a a a a 的值。

知识点六:根的判别式理解与应用

24b ac ?=-

【知识要点】

(1)一元二次方程2

0(0)ax bx c a ++=≠根的情况:

①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②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③当0?<时,方程无实数根. (2)判定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 (3)确定字母的值或取值范围。

例1、若关于x 的方程0122=-+x k 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例2、关于x 的方程()0212

=++-m mx x m 有实数根,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10≠≥且m m

B.0≥m

C.1≠m

D.1>m 例3、已知关于x 的方程()0222

=++-k x k x

(1)求证:无论k 取何值时,方程总有实数根;

(2)若等腰?ABC 的一边长为1,另两边长恰好是方程的两个根,求?ABC 的周长。 例4、已知二次三项式2)6(92

-++-m x m x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试求m 的值.

针对练习:

2、当k 取何值时,二次三项式k x x 2432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这个完全平方式是什么?

3、已知方程022

=+-mx m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m 的值是 .

4、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

210x x -+=有实数根,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1m < B. 1m <且0m ≠ C.m ≤1 D. m ≤1且0m ≠ 5、 一元二次方程2210x x --=的根的情况为( )

A.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只有一个实数根

D. 没有实数根

6、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410x x m ++-=.请你为m 选取一个合适的整数,当

m =____________时,得到的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7、若关于x 的方程227

(21)04

x k x k +-+-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求k 的取值范围。

8、已知关于x 的方程2(2)2(1)10m x m x m ---++=,当m 为何非负整数时:

(1)方程只有一个实数根; (2)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3)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

9、已知,,a b c 是三角形的三条边,求证:关于x 的方程2

2

2

2

2

2

()0b x b c a x c ++-+=没有实数根.

10、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x m 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1

m >- B.

2

m <- C.

m ≥0 D.0m <

11、一元二次方程2

(1)210k x 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12、求证:关于x 的方程2

(21)10x k x k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知识点七: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

【知识要点】

韦达定理:如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的两根为12,x x ,则12b x x a +=-,12c x x a

?= 适用题型:(1)已知一根求另一根及未知系数;

(2)求与方程的根有关的代数式的值;

(3)已知两根求作方程;

(4)已知两数的和与积,求这两个数;

(5)确定根的符号:(12,x x 是方程两根);

(6)题目给出两根之间的关系,如两根互为相反数、互为倒数、两根的平方和或平方差

是多少、两根是Rt ?的两直角边求斜边等情况.

注意:(1)222

121212()2x x x x x x +=+-? (2)22

121212()()4x x x x x x -=+-?;

(3)①方程有两正根,则1212

00x x x x ?≥??

+>???>?;

②方程有两负根,则1212

000x x x x ?≥??

+? ;

③方程有一正一负两根,则12

0x x ?>???

(4)应用韦达定理时,要确保一元二次方程有根,即一定要判断根的判别式是否非负;求作一元二次方程时,一般把所求作得方程的二次项系数设为1,即以12,x x 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为

21212()0x x x x x x -++?=;求字母系数的值时,需使二次项系数0a ≠,同时满足?≥0;求代数式

的值,常用整体思想,把所求代数式变形成为含有两根之和12x x +,?两根之积12x x ?的代数式的形式,整体代入。

1、已知方程0132=+-x x 的两根是21,x x ,则:=+21x x ,21x x = ,

2、已知方程022=-+kx x 的一个根是1,则另一个根是 ,k 的值是 .

3、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

+px+q=0的两根互为相反数,则p=______,若两根互为倒数,则q=_____. 4、已知一元二次方程 2 x 2 + b x + c = 0的两个根是 – 1 、3 ,则 b= ,,c= . 5、若方程02=++n mx x 中有一个根为零,另一个根非零,则n m ,的值为 ( ) (A ) 0,0==n m (B ) 0,0≠=n m (C ) 0,0=≠n m (D ) 0≠mn 6、两根均为负数的一元二次方程是( )

A.4x 2

+21x+5=0 B.6x 2

-13x-5=0 C.7x 2

-12x+5=0 D.2x 2

+15x-8=0 7、已知方程22x x -=,则下列说中,正确的是 ( ) (A )方程两根和是1 (B )方程两根积是2

(C )方程两根和是1- (D )方程两根积是两根和的2倍 8、已知方程062=--kx x 的两个根都是整数,则k 的值可以是( )

(A ) —1 (B ) 1 (C ) 5 (D ) 以上三个中的任何一个 9、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之和是3,两根之积是2-,则这个方程是( )

(A )0232=-+x x (B )0232=++x x (C )0232=--x x (D )0232=+-x x

10、 如果方程062=--bx ax 与方程01522=-+bx ax 有一个公共根是3,求a ,b 的值,并求方程的另一个根.

11、已知关于x 的方程 ( a 2 – 3 ) x 2 – ( a + 1 ) x + 1 = 0的两个实数根互为倒数,求a 的值.

12、在解方程x 2+px+q=0时,小张看错了p ,解得方程的根为1与-3;小王看错了q ,解得方程的根为4与-2。这个方程的根应该是什么?

知识点八: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题

【传播问题】

例1:有一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有121人患了流感,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几个人?

【分析】:设平均一个人传染了x 个人。 最开始有一人患流感,

第一轮传染时,传染源是 人,新感染了 人,共有 人感冒。 第二轮传染时,传染源是 人,新感染了 人,共有 人感冒。 你发现题目的等量关系了吗?请试着列出方程并求解。(教师注意点评)

例2:某种树木的主干长出若干支杆,每个支杆又长出同样数目的小分支,主干、支杆和小分支的总数为91,每个支杆长出多少小分支?

巩固练习:

1、生物兴趣小组的学生,将自己收集的标本向本组其他成员各赠送一件,全组共互赠了182件,如果全组有x名同学,那么根据题意列出的方程是()

A.x(x+1)=182 B.x(x-1)=182

C.2x(x+1)=182 D.x(1-x)=182×2

2、一个小组若干人,新年互送贺卡,若全组共送贺卡72张,则这个小组共().

A.12人B.18人C.9人D.10人

3、学校组织了一次篮球单循环比赛(每两队之间都进行了一次比赛),共进行了15场比赛,那么有几个球队参加了这次比赛?

4、一个多边形有35条对角线,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

5、一个两位数等于它的个位数的平方,且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小3,求这个两位数。

6、三个连续奇数,其中最小的数的平方的3倍减去25等于较大两个数的平方和,试求这三个数。

7、一个两位数,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之和是5,把这个数的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对调后,所得的新数与原数的乘积为736,求原来的两位数。

8、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为连续偶数,求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变化率问题】

例:两年前生产1吨甲种药品的成本是5000元,生产1吨?乙种药品的成本是6000元,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现在生产1吨甲种药品的成本是3000元,生产1吨?乙种药品的成本是3600元,哪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率较大?

分析:甲种药品的成本由5000元降至3000元是经历了几年下降?

乙种药品的成本由6000元降至3600元是经历了几年下降?

①、设甲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率为x,则:

一年后甲种药品的成本是元,两年后甲种药品的成本是元,

依此可列方程并求解:

②、设乙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率为x,则:

一年后乙种药品的成本是元,两年后乙种药品的成本是元,

依此可列方程并求解:

③、通过上面的求解,请作答:

点评:经过计算,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成本下降额较大的药品,它的下降率一定也较大吗?应怎样全面地比较几个对象的变化状态?

巩固训练:

1、随县2008年农民人均年收入为7800元,计划到2010年,农民人均年收入达到9100元,求人均年收入的平均增长率。

2、某电脑公司2010年的各项经营中,一月份的营业额为200万元,第一季度的营业额共950万元,如果平均每月营业额的增长率相同,求这个增长率。

3、某种药品零售价经过两次降价后的价格为降价前的81%,则平均每次降价()

A、10%

B、19%

C、9.5%

D、20%

4、国家实施惠农政策后,某镇农民人均收入经过两年提高44%,这两年,该镇农民人均收入平均年增长率是()

A、22%

B、20%

C、10%

D、11%

5、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力争国民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在本世纪的头20年,要实现这一目标,以10年为单位计算,每个10年的国民生

A 、(1+2x )2=2

B 、(1+x )2=4

C 、1+2x=2

D 、(1+x )2+(1+x )=4

6、某电动自行车厂三朋份的产量为1000辆,由于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五月份的产量到1210辆,求该厂四、五月份的月平均增长率。

7、商场将某种商品的售价从原来的每件40元经两次调价后调至每件32.4元,若该商场两次调价的降价率相同,求这个降价率。

8、2008年,A 市投入600万元用于改水工程,计划以后每年以相同的增长率投资,2010年该市计划投资1176万元。

①、求A 市投资改水工程的年平均增长率。

②、从2008年到2010年,A 市三年共投资改水工程多少万元?

9、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出发,某地制定了三年规划,投入资金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并以此发展旅游产业,根据规划,第一年度投入资金800万元,第二年度比第一年度减少3

1

,第三年度比第二年度减少

2

1,第一年度当地旅游业收入估计为400万元,要使三年内的投入资金与旅游业总收入持平,则旅游业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应是多少?(以下数据供选用:2≈1.414,13≈3.606,计算结果精确到百分位)

【市场营销问题】

例1:李先生将1000元存入银行一年,到期后取出2000元购买彩电,剩余8000元及利息又全部按一年定期存入银行,若存款的年利率不变,则到期后本息和是8410元,试求不计利息税时这种存款的年利率(精确到0.01)

(解题前教师引导学生熟悉存款问题中“本金、利率、利息、本息和”之间的关系,学生自已解决,教师注意点评) 本 金 × (1+利率)× 时 间 = 本 息 和

例2:某商场销售一批名牌衬衫,平均每天可售出20件,每件盈利40元,为了扩大销售,尽快减少库存,商场决定采取适当的降价措施。经调查发现,如果每件衬衫降价1元,商场平均每天可多售出2件,若商场平均每天销售这种衬衫的盈利要达到1200元,每件衬衫应降价多少元? 分析:设每件衬衫应降价x 元,则可用含x 的式子表示下面等量关系中的各个量:

单 利 润 × 销 量 = 总 利 润

注意:营销问题中关于利润的另一个等量关系式:总收入-总支出=总利润

巩固练习:

1、某水果批发商城经销一种高档水果,如果每千克盈利10元,每天可售出500kg 。经市场调查发现,在进货不变的情况下,若每千克涨价1元,日销售量就减少20kg ,现该商场要保证每天盈利6000元,同时又要顾客得到实惠,那么每千克应涨价多少元?

2、某商品的进价为每件30元,现在的售价为每件40元,每星期可卖出150件。市场调查反映: 如果每件的售价每涨1元(售价每件不能高于45元),那么每星期少卖10件。如何定价才能使每 星期的利润为1560元?每星期的销量是多少?

3、某西瓜经营户以2元每千克的价格购进一批西瓜,以3元每千克的价格出售,每天可出售200 千克。为了多销售,他决定降价销售,市场调查反映:如果每千克的售价降0.1元,那么每天可多 卖40千克,另外,每天的房租等固定成本共24元,若每天的利润为200元,每千克的售价应降 多少元?

4、某商店购进一种商品,单价30元。试销中发现这种商品每天的销售量p (件)与每件的销售价x (元)满足关系:1002p x =-。若商店每天销售这种商品要获得200元的利润,那么每件商品的售价应定为多少元?每天要售出这种商品多少件?

5、某宾馆有客房90间,当每间客房的定价为每天140元时,客房会全部住满.当每间客房每天 的定价每涨10元时,就会有5间客房空闲.如果旅客居住客房,宾馆需对每间客房每天支出60元 的各种费用。设某天的利润为8000元时客房定价应为多少元?

6、某车间要生产220件产品,做完100件后改进了操作方法,每天多加工10件,这样一来共用4天完成了任务。求改进操作方法后,每天生产多少件产品?

7、A B ,两地相距18公里,甲工程队要在A B ,两地间铺设一条输送天然气管道,乙工程队要在A B ,两地间铺设一条输油管道。已知甲工程队每周比乙工程队少铺设1公里,甲工程队提前3周开工,结果两队同时完成任务,求甲、乙两工程队每周各铺设多少公里管道?

8、某种新产品进价是120元,试销阶段发现每件售价(元)与产品的日销量(件)始终存在下表中的数量关系,请你帮助商场经理策划每件商品定价为多少元时,每日的盈利可达到1600元。

【形积问题】

1、如图,在宽为20m,长为32m的矩形地面上,?修筑同样宽的两条平行且与另一条相互垂直的道路,余下的六个相同的部分作为耕地,要使得耕地的面积为500m2,道路的宽为多少?

2、如图,某中学为方便师生活动,准备在长30 m,宽20 m的矩形草坪上修两横两纵四条小路,横纵路的宽度之比为3∶2,若使余下的草坪面积是原来草坪面积的四分之三,则路宽应为多少?

3、一块长方形草地的长和宽分别为20m和15m ,在它的四周外围环绕着宽度相等的小路,已知小路的面积为246m2,求小路的宽度。

4、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7cm,一条直角边比另一条直角边长1cm,求两条直角边的长度。

5、一个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和是10cm,面积是12cm2,求菱形的周长。(精确到0.1cm )

https://www.360docs.net/doc/f17219133.html,

照片面积的四分之一,镜框便的宽度是多少?(精确到0.1cm )

7、要做一个容积为750cm 3,高是6cm ,底面的长比宽多5cm 的长方形盒子,底面的长及宽应该各是多少(精确到0.1cm )?

8、一次函数6+-=x y 和反比例函数x

k y =

,(1)k 满足什么条件时,这两个函数在同一坐标系 中的图象有两个交点?(2)设(1)中的两个公共点为A 、B ,AOB ∠是锐角还是钝角?

9、有一块面积为150米2的长方形场鸡场的一边靠墙(墙长18米),另一边用竹篱笆围成,如果竹篱笆长35米,鸡场的长与宽各是多少?

单元小结:

最新初中数学教师工作总结

初中数学教师工作总结 初中数学教师工作总结,一年对于整个人生历史长河来说,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作为一个数学老师也是,那么在这个时候我们怎么写教师工作总结?下面就是教师工作总结,欢迎阅读哦! 初中数学教师工作总结[1] 数学是家长和学生一直很重视的学科。 数学学习除了要认真学习外,更重要的是掌握方法。 一年的教学工作即将结束,想就这一年的数学教学工作做一个总结。 一、班主任工作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做到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重视班风、学风的培养,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思想动态。 严格管理,积极与家长配合,研究教育学生的有效方法。 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在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针对学生常规工作常抓不懈,实施制度量化制度的管理。 培养学生养成学习、清洁卫生等良好的习惯。 努力创造一个团结向上,富有朝气的班集体。 二、教学工作 在教学工作中,我根据学校的工作目标和教材的内容,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钻研教材、研究具体教学方法,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学期工作计划,为整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定下目标和方向,保证了整个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教学之前,认真贯彻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教学大纲》的精神,认真细致地研究教材,通过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不断探索,尝试各种教学的方法。 积极参加市教研室及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通过参观学习,外出听课等教学活动,吸取相关的教学经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在教学工作中,有意识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各种游戏、比赛等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

让他们的天性和个性得以自由健康的发展。 三、其它工作 除了日常的教学工作之外,我还负责校内部分的德育工作,为了能做好学校的德育工作,不计酬劳,任劳任怨、加班加点,按时保质完成学校安排的工作。 总之,在这一学年的工作中,我通过努力提高了自己的数学教学水平,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在教学工作中,自身尚有不足之处,还需继续虚心向各位老教师和优秀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 初中数学教师工作总结[2] 20XX年本人本学期担任初二数学课教学和数学兴趣小组活动。 一学期的工作已经结束,为了总结经验,寻找不足。 现将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业务学习 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新的理念。 坚持每周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紧紧围绕学习新课程,构建新课程,尝试新教法的目标,不断更新教学观念。 注重把学习新课程标准与构建新理念有机的结合起来。 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既是挑战,又是机遇。 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以全新的素质结构接受新一轮课程改革浪潮的“洗礼”。 二、新课改 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使自己逐步领会到“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学理念。 树立了学生主体观,贯彻了民主教学的思想,构建了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条件的理念落到实处。

2020-2021备战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题初中数学 旋转的经典综合题附详细答案

2020-2021备战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题初中数学旋转的经典综合题附详细答案 一、旋转 1.操作与证明:如图1,把一个含45°角的直角三角板ECF和一个正方形ABCD摆放在一起,使三角板的直角顶点和正方形的顶点C重合,点E、F分别在正方形的边CB、CD上,连接AF.取AF中点M,EF的中点N,连接MD、MN. (1)连接AE,求证:△AEF是等腰三角形; 猜想与发现: (2)在(1)的条件下,请判断MD、MN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得出结论. 结论1:DM、MN的数量关系是; 结论2:DM、MN的位置关系是; 拓展与探究: (3)如图2,将图1中的直角三角板ECF绕点C顺时针旋转180°,其他条件不变,则(2)中的两个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请加以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答案】(1)证明参见解析;(2)相等,垂直;(3)成立,理由参见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正方形的性质以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证明出CE=CF,继而证明出△ABE≌△ADF,得到AE=AF,从而证明出△AEF是等腰三角形;(2)DM、MN的数量关系是相等,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一半和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即可得出结论.位置关系是垂直,利用三角形外角性质和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相等性质,及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即可得出结论;(3)成立,连接AE,交MD于点G,标记出各个角,首先证明出 MN∥AE,MN=AE,利用三角形全等证出AE=AF,而DM=AF,从而得到DM,MN数量相等的结论,再利用三角形外角性质和三角形全等,等腰三角形性质以及角角之间的数量关系得到∠DMN=∠DGE=90°.从而得到DM、MN的位置关系是垂直. 试题解析:(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AD=BC=CD,∠B=∠ADF=90°,∵△CE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90°,∴CE=CF,∴BC﹣CE=CD﹣CF,即BE=DF, ∴△ABE≌△ADF,∴AE=AF,∴△AEF是等腰三角形;(2)DM、MN的数量关系是相等,DM、MN的位置关系是垂直;∵在Rt△ADF中DM是斜边AF的中线,∴AF=2DM,∵MN 是△AEF的中位线,∴AE=2MN,∵AE=AF,∴DM=MN;∵∠DMF=∠DAF+∠ADM, AM=MD,∵∠FMN=∠FAE,∠DAF=∠BAE,∴∠ADM=∠DAF=∠BAE,

初中数学骨干教师培训计划

初中数学骨干教师培训计 划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初中数学骨干教师培训计划 根据《成都市教育局关于全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大邑县教育局关于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结合我县初中数学教师的特点,制定大邑县中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标 骨干教师成长计划,是建设高层次、高素质教师群体的重要举措。为进一步提高我县中学骨干教师队伍素质和能力,通过培训使他们具备良好的思想业务素质,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课堂教学有效性得到较大提高,教育教学实绩突出,能够熟练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和实践研究,加快他们专业发展,为全县教育发展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教育教学实绩突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中学数学骨干教师队伍,全面提高各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 二、培训对象:县级初中数学骨干教师。 三、培训办法: 1. 以班级或者小组学习方式进行集中培训,以小组方式开展问题讨论和研究,以个人实践方式进行实践探索。 2. 培训分为理论学习、经验感受、问题研究三个部分。理论学习以专题讲座为主,自学为辅;经验感受用专题交流、示范课展示、观摩学习三种方式进行;问题研究以小组合作或个人独研方式开展。 四、培训课程设置:

培训课程的设置遵循实践性、针对性、有效性的原则,每一年针开展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培训课程的设置为: (一)、第一学年 培训内容: 1、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学习与解析; 2、教材的解读,教学重难点的分析 3.教育教学的理论学习和培训,名师专题讲座。 4、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交流,学习,探讨。 5、通过微格研练,总结自己的教学心得. 6、承担公开课。听课,评课。 (二)、第二学年 培训内容: 1、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与实践。 2、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培训,名师专题讲座。 3、开展上汇报课,说课,评课,指导课活动。 4、通过微格教学探讨教学实效性。 5、开展指导教师一对一的指导活动。 (三)、第三学年

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题复习——旋转的综合含详细答案

一、旋转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如图1,在□ABCD中,AB=6,∠B= (60°<≤90°). 点E在BC上,连接AE,把△ABE沿AE折叠,使点B与AD上的点F重合,连接EF. (1)求证:四边形ABEF是菱形; (2)如图2,点M是BC上的动点,连接AM,把线段AM绕点M顺时针旋转得到线段MN,连接FN,求FN的最小值(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1)详见解析;(2)FE·sin(-90°) 【解析】 【分析】 (1)由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得AF∥BE,所以∠FAE=∠BEA,由折叠的性质得 ∠BAE=∠FAE,∠BEA=∠FEA,所以∠BAE=∠FEA,故有AB∥FE,因此四边形ABEF是平行四边形,又BE=EF,因此可得结论; (2)根据点M在线段BE上和EC上两种情况证明∠ENG=90°-,利用菱形的性质得到∠FEN=-90°,再根据垂线段最短,求出FN的最小值即可. 【详解】 (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 ∴∠FAE=∠BEA, 由折叠的性质得∠BAE=∠FAE,∠BEA=∠FEA, BE=EF, ∴∠BAE=∠FEA, ∴AB∥FE, ∴四边形ABEF是平行四边形, 又BE=EF, ∴四边形ABEF是菱形; (2)①如图1,当点M在线段BE上时,在射线MC上取点G,使MG=AB,连接GN、EN.

∵∠AMN=∠B=,∠AMN+∠2=∠1+∠B ∴∠1=∠2 又AM=NM,AB=MG ∴△ABM≌△MGN ∴∠B=∠3,NG=BM ∵MG=AB=BE ∴EG=AB=NG ∴∠4=∠ENG= (180°-)=90°- 又在菱形ABEF中,AB∥EF ∴∠FEC=∠B= ∴∠FEN=∠FEC-∠4=- (90°-)=-90° ②如图2,当点M在线段EC上时,在BC延长线上截取MG=AB,连接GN、EN. 同理可得:∠FEN=∠FEC-∠4=- (90°-)=-90° 综上所述,∠FEN=-90° ∴当点M在BC上运动时,点N在射线EH上运动(如图3) 当FN⊥EH时,FN最小,其最小值为FE·sin(-90°) 【点睛】 本题考查了菱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求最短距离的问题,解题的关键是分类讨论得出∠FEN =-90°,再运用垂线段最短求出FN的最小值.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0,4),B(4,4),点M,N是射线OC上两动点(OM<

一对一辅导方案_初中数学

初中数学一对一辅导方案 一、学生情况概括 由于每个学生的特点、学习能力和对课本知识掌握程度等各个方面都不尽相同,所以针对不同的学生要根据具体情况设计不同的辅导方案。可以通过谈话交流的方式了解学生是不是能够主动学习、学习态度等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让其做一套综合测试试卷的方式了解其对课本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各个章节的掌握情况,以便在制定具体的辅导计划中做到查缺补漏、区别对待,节约时间。 二、按课程标准达到相应的程度(包括了解、理解、掌握、学会、形成等等) 课本中的知识点对学生的学习要求是不同的,我们在做辅导时要根据具体的要求使学生做到理解并掌握课本中所涉及的相关知识点,形成自己的学习方式和习惯,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自信心,形成良好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三、具体辅导过程中采用的方法 初中数学是一个环环相扣的整体,,每一次的课程学习不好都有可能会影响到接下来的学习。根据“初一的基础知识点多,初二的难点多,初三的考点多”的情况以及学生具体的特点,先从基础知识开始学习,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数学不是那么的困难,从而对数学感兴趣,进而能够使其成绩得到提升。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复习初一知识点,在此过程中构建学生的学习框架,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熟悉中考难度的题型,进行强化训练等。 第二阶段,对初二知识进行详细认真的复习指导,掌握解题规律和技巧,各个击破知识点,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从而对学习数学充满信心。 第三阶段,由于初三知识中考考点较多,对初三内容要进行重点辅导,使其能够全面把握所考知识点。全部学习完之后对其进行大规模的中考模拟测试,中考内容难易分明,重点突出,最后的大题讲究数行结合,是难点中的难点。通过模拟测试再一次做到查缺补漏。 教学过程中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并适时灵活改变教学思路,结合以点带面的方法,进行系统性和总结性的复习指导。 四、学目标与课时分配 章节内容 (包括阶段检测)课时 数 教学目标 1、有理数的运算1、数轴; 2、相反数、倒数、绝对值; 3、有理数的加减乘除; 4、有理数的乘方; 5、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6、科学计数法、有效数字。 1、理解有理数的意义; 2、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3、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 义; 4、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法则; 5、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灵活使 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2、整式的运算1、认识整式,单项式,多项式 2、弄清楚整式中次数的概念 3、同类项的运算规律 4、整式的加减; 1、了解单项式、多项式、同类项和整 式的概念; 2、会确定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3、 会确定多项式的项数和次数. 4、能够熟练地对整式进去运算; 5、能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去对付较难的 变式题。

初中数学教研组教师培训记录1

初中数学教研组教师培训记录1 第一篇初中数学教研组教师培训记录 初中数学教研组教师培训记录1 时间:2011年9月15日 内容:中青年教师培训。 授课人:刘祥伟 参加培训人:马静袁思涛庞启霞隆万琴刘其彦 刘建徐家英 培训内容: 会议由本校教师刘祥伟老师主持~他介绍了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本次活动主要内容分两部分~首先由青年教师成长较快的隆万琴教师:谈了她的成长过程和成长体会~结合自身成长的经历~谈了青年教师成长的收获和不足~对自我成长的过程作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总结了一线青年教师在一线成长过程的得与失~并做了《读书+实践+反思+总结=教师专业成长》的发言~读书:是青年教师成长的前提准备,实践:是磨励自己的唯一途径,反思:衡量自己的教学行为 ,总结:与自己共勉~与大家共勉。她还从青年教师怎样上课:怎样上好课两方面介绍了青年教师应坚持认真备课,增强上课技能 ,听课与评课 ,在实际教学中要让学生发现数学美,勤记教学日记,及时总结和提炼教学经验~该教师的成长提供了实实在在的经验和榜样~留给在座每位老师很多思考与启迪。 随后~刘祥伟老师以《勤研善教~启智育人》为主题~对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出建议~主要从青年教师基本功~青年教师培养两个方面作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主要有:一、书写基本功要做到“五要”既书写要端正~作图要规范~批改要认真~字迹要美观~速度要适中。二、掌握课程标准的基本功要做到“四清”既弄清

知识体系和各册的内在联系,弄清知识体系和单元知识的内在联系,弄清限定的知识 范围,弄清限定的知识深度。三、使用教材的基本功要做到“三准一活”~既对知 识点的认识要准,对重点的把握要准,训练的目的掌握要准,组织教材和选择教法要活。四、备课和写教案的基本功要做到“三清、四明”~既备课时教师对学生的认 知水平要清,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清,预测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要清。写教案时 要目标明确,难点明确,程序明确~方法明确。五、课堂讲授基本功要做到口头表达 清楚、生动~ 2 第一篇初中数学教研组教师培训记录 课堂教学的导入过渡、讲解、总结等教学环节严密、系统、准确、连贯。六、 运用先进教学手段基本功要做到尽量使用现代教学手段于课堂中~逐步改变“粉笔 +黑板”的教育方式。 接着~刘祥伟对青年教师培养提出了“四有”~一、青年教师要有目标~既 “一年入门~三年成型~五年成材~八年成器”。二、有培训~集体培训和自我培 训相结合。三、有榜样~既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和骨干教师表率作用。四、有“传 帮带”~既要拜名师学艺。 本次教研活动在刘老师的精心安排和组织下~充实而富于实效~为各校教研组 教研工作的开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和要求~使与会的每位组长获 益匪浅。相信新的一学期在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区的数学教研工作会更进一步: 初中数学教研组教师培训记录2 时间:2011年9月29日 内容:学习数学教研员陈文娣老师的《三步五环教学设计模式》 授课人:刘建 参加培训人:马静袁思涛庞启霞隆万琴刘其彦

初中数学旋转专题

旋转证明 一. 利用旋转添加辅助线 例1. 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点E ,F 分别为DC ,BC 边上的动点,且始终0 45=∠EAF .过点A 做 AP ⊥EF.(1)求证:EF=DE+BF.(2)求证:AP=AD. (3)若△EFC 周长为a ,求正方形的面积. 变式1:如图,点M 、N 分别在正方形ABCD 的边BC 、CD 上,已知AB=a ,△MCN 的周长为2a , 求证:∠MAN=45° 1.如图,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AB ⊥BC,AD=2,BC=3,将腰CD 以D 为中心逆时针旋转90到ED ,连结AE 、CE,则△ADE 的面积是 。 2.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点E ,F 分别为DC ,BC 边上的动点,且始终满足AF 平分BAE ∠, 探究:BF 、DE 与AE 的关系. 5.如图1,在正方形ABCD 中,E 、F 分别是BC 、CD 上的点,且∠EAF=45°,则有结论EF=BE+FD 成立。 (1)如图2,在四边形ABCD 中,AB=AD ,∠B=∠D=90°,E 、F 分别是BC 、CD 上的点,且∠EAF 是∠ BAD 的一半,那么结论EF=BE+FD 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2)若将(1)中的条件改为:在四边形ABCD 中,AB=AD ,∠B+∠D=180°,延长BC 到点E ,延长CD 到点F ,使得∠EAF 仍然是∠BAD 的一半,则结论EF=BE+FD 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写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A B C D E F A B D C E F A D M B C N A E D

初中数学一对一学习辅导方法

青岛初中中考数学考前一对一辅导,是有很多的口诀的,能够掌握好这些口诀,运用得当,能让我们的效率事半功倍,希望博思给出的一些口诀能够对靠前的同学有所帮助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同号两数来相加,绝对值加不变号。异号相加大减小,大数决定和符号。互为相反数求和,结果是零须记好。注:“大”减“小”是指绝对值的大小。 合并同类项 说起合并同类项,法则千万不能忘。只求系数代数和,字母指数留原样。 去、添括号法则 去括号或添括号,关键要看连接号。扩号前面是正号,去添括号不变号。括号前面是负号,去添括号都变号。 整式的运算 单项式,多项式,二者统称为整式;单项式,求几次,字母指数和即是;多项式,是几次,项中老大它就是;同底幂,做乘法,幂的指数要相加;同底幂,做除法,指数相减别忘啦;幂乘方,积乘方,牢记法则不要慌,前者指数要相乘,后者因数各得方,计算后,想一想,幂的底数不变样;零指数,负指数,指数为零结果1,指数为负变倒数;性质法则容易混,用心领会用心悟。巧运用,勤记勤练十日功。 完全平方公式 二数和或差平方,展开式它共三项。首平方与末平方,首末二倍中间放。

学生进入八年级后,“因式分解”、“分式方程的解法”及“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又是一个难点,教学时我们可结合一下口诀进行记忆。 因式分解 一提二套三分组,十字相乘也上数。四种方法都不行,拆项添项去重组。重组无 望试求根,换元或者算余数。多种方法灵活选,连乘结果是基础。同式相乘若出现, 乘方表示要记住。 注:一提(提公因式)二套(套公式) 解分式方程 先约后乘公分母,整式方程转化出。特殊情况可换元,去掉分母是出路。求得解 后要验根,原留增舍别含糊。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先去分母再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1”有讲究,同乘除负要变向。先 去分母再括号,移项别忘要变号。同类各项去合并,系数化”1”注意了。同乘除正 无防碍,同乘除负要变号。 学生进入九年级后,“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及“圆”又是一个难点,我们可结 合一下口诀进行记忆。 解一元二次方程

初中数学教师培训总结(2)

初中数学教师培训总结 【初中数学教师培训总结】 幸福是什么,也许每个人的说法不同,我认同“幸福是一种心态,幸福的意义在于幸福是人生最终的目的,幸福不仅是一种状态,而是一种感受”这种说法。当前,由于种种原因,许多教师都会觉得过得很累,都不会感到自己过得幸福。在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努力创造幸福,怎样才能创造幸福呢?应从这三方面入手:转变幸福观念,寻求幸福的感受,培养幸福的能力;调整生存取向,明确生存意义;树立享受教育,感谢生活的情怀。 参加完3月29日的考试,回想去年8月暑期开始的浦东新区数学教师专项培训,感触很深。首先,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极好的机会,作为一个年轻教师,除了第一年有过一次新教师培训,这样系统有针对性的培训从没有接触过。我参加的是初级班培训,主要是针对初中教师存在的一些常见的问题如: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师生沟通的技巧、怎样写教育案例、如何做教学反思等课程,也有提高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如:数学命题试卷分析、初中函数与分析、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数学思想与方法论等课程。本次培训共开展了21次活动,主要分了3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的都各有收获,现总结如下:

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必须具备一桶水。这几天几位辅导教师讲的课就充分印证了这句话。他们用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旁征博引给我们讲述深奥的理论知识,讲得通俗易懂,让我们深受启发。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孩子,将他们教育好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这就要求我们加强教育艺术的学习,加强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 经过一个阶段的小学四年级数学新课程教材培训,使我受益匪浅,感受很多。教师要适应新课程教学,就必须接受继续教育。应对新课程充分理解,诚心接受,热情投入,有效实施并根据新课程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新课程实施中实现自身发展,教师的发展又将构成新课程实施的条件。 第一阶段是专家和骨干教师的讲座和交流,之间听了一些生动的报告。黄俊岭老师的师生沟通技巧让我知道了和学生交流方式的重要性,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总觉得和学生的沟通不是最有效,而通过黄俊岭老师的讲座,我了解到师生间不良的沟通方式,师生有效沟通的原则,教师课堂管理解决问题的策略,优秀教师的几条人格魅力等等。确实使我受益非浅。;顾志跃老师的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让我了解当前一名教师专业发展的各方面要求;恽敏霞老师的教学反思研究,让我理解了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

初中数学专题:旋转问题

专题二旋转 学习要点与方法点拨: 出题位置:选择、填空最后一道题和倒数第二道题,压轴题最后两道 “旋转”在苏教版中是一个独立章节,在中考和平时的考试张经常出现,结合三角形,四边形等基本图形考察学生对旋转的应用。同时,旋转对解决动点问题有极大的帮助。 一、基本图形一: 将∠AOB旋转至∠A’OB’,图①、②分别可以得到结论? ①② 旋转点会有一组对角相等(考题规律,如果已知条件为较小的角度相等,则题目一定需要较大的角相等;如果条件给出较大的角相等,则一定需要较小的角相等) 二、基本图形二: 将△AOB旋转至△A’OB’,连接AA’与BB’,分别在图①、②中证明△OAA’与△OBB’相似。 旋转后连接得到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因为旋转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连接后出现等腰三角形,顶角相等;则底角亦相等;或根据夹角成比例证明相似。 三、解题步骤 (1)第一步:找旋转点,角相等; (2)第二步:证全等、相似; (3)第三步:利用全等、相似得到边、角条件。 模块精讲 例1.在锐角△ABC中,AB=4,BC=5,∠ACB=45°,将△ABC绕点B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得到△A1BC1.(1)当点C1在线段CA的延长线上时,如图1,求∠CC1A1的度数; (2)如图2,△ABC绕点B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连接AA1,CC1,若△ABA1的面积为4,求△CBC1的面积; (3)点E为线段AB中点,点P是线段AC上的动点,在△ABC绕点B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过程中,点P的对应点是点P1,求线段EP1长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例 2.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 (1)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角(0°<<180°),得到△ADE,BD和EC所在直线相交于点O. ①如图a,当 =20°时,△ABD与△ACE是否全等?(填“是”或“否”), ∠BOE= 度; ②当△ABC旋转到如图b所在位置时,求∠BOE的度数; (2)如图c,在AB和AC上分别截取点B′和C′,使AB=AB′,AC=AC′,连接B′C′,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角(0°<<180°),得到△ADE. BD和EC所在直线相交于点O,请利用图c探索∠BOE的度数,直接写出结果,不必说明理由. 例3.(一)如图,在△ABC和△ADE中,AB=AC,AD=AE,∠BAC=∠DAE=90°. ①当点D在AC上时,如图(1),线段BD、CE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直接写出你猜想的结论; ②将图(1)中的△ADE绕点A顺时针旋转α角(0°<α<90°),如图(2),线段BD、CE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请说明理由. (二)当△ABC和△ADE满足下面甲、乙、丙中的哪个条件时,使线段BD、CE在(1)中的位置关系仍然成立?不必说明理由. 甲:AB:AC=AD:AE=1,∠BAC=∠DAE≠90°; 乙:AB:AC=AD:AE≠1,∠BAC=∠DAE=90°; 丙:AB:AC=AD:AE≠1,∠BAC=∠DAE≠90°. 例4.【2016·扬州】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一个以点A为顶点的45°角绕点A旋转,角的两边分别与 边BC、DC的延长线交于点E、F,连接EF。设CE=a,CF=b。 (1)如图1,当∠EAF被对角线AC平分时,求a、b的值;

初二数学一对一辅导方法 (2).doc

初二数学一对一辅导计划 学员:年级:八年级下预计课时:10 学校:辅导科目:数学难易度:基础 学生基本情况:基础知识基本掌握,但一次函数、一元一次方程、几何三者综合的题目解答存在困难,而综合性题目恰是期末考试,各种大型考试中常见的一类题型,只有将这种在考试中出现的重点,难点一类题型给学生深度解析后,才能在数学成绩上显著提高。 授课出发点工作目标指导思想 详细描述 认真落实工作计划,做好参加对象的辅导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加强对学生课时工作的常规管理和检查,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克服自卑的心理。使学生学有所长、学有 所用。 通过数学课的教学,使学生切实学好从事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必需 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1. 阐述学习数学重要性,激发学习动机,形成学习数学动力。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好

数学达到学习目的的内在动力,直接影响学习 效果。 2.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思想情感 工作措施3. 通过对学生进行恰如其文的分析,深入观 察,查漏补缺,因材施教,耐心教育,晓之以 理,动之以情,促使他们把外部动机转化为内 部动机,把“你要我学” 变为“我自己要学” ,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使学困生发生根本性的 转化。 4.表扬鼓励为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课时计划 辅导内容预计课时备注 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摸清学生薄弱环节,对学生基本情数,全等三角形,一课时 1 况进行了解,做好对学生针对性辅元一次方程组导的计划 掌握一次函数与几何的相互联系, 一次函数与几何深课时 2 了解一次函数的求解,以及各种三度解析课时 3 角形,四边形,菱形的规则和定理 的掌握 探索多项式各项公因式的过程,依实数,因式分解课时 4 据数学化归思想方法进行因式分 解,探索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

初中数学教师个人工作总结5篇

初中数学教师个人工作总结(5篇) 篇一:初中数学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本人本学期担任初二数学课教学和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一学期的工作已经结束,为了总结经验,寻找不足。现将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业务学习 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新的理念 . 坚持每周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紧紧围绕学习新课程,构建 新课程,尝试新教法的目标,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注重 把学习新课程标准与构建新理念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 学习新的《课程标准》,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解放思想,更 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以全新的素质结构接受 新一轮课程改革浪潮的洗礼。 二、新课改 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使自己逐步领会到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树立了学生主体观,贯彻了 民主教学的思想,构建了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 关系,使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承认学生个性 差异,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条件的理 念落到实处。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

宿。重视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收到了 良好的效果 . 三、教学研究 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也是检验一个教 师工作成败的关键。一学期来,在坚持抓好新课程理念 学习和应用的同时,我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充分运 用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大胆改革课堂教学,加大 新型教学方法使用力度,取得了明显效果,具体表现在: (一)发挥教师为主导的作用 1 、备课深入细致。平时认真研究教材,多方参阅 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在制 定教学目的时,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 2 、注重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初二年级学生特点, 以愉快式教学为主,不搞满堂灌,坚持学生为主体,教 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在教学中注意 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3 、坚持参加校内外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汲取他人 的宝贵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经常向经验丰富的 教师请教并经常在一起讨论教学问题。听公开课多次, 自己执教二节公开课,尤其本学期,自己执教的公开课 , 学校领导和教师们给我提出了不少宝贵的建议,使我明

给初中数学教师培训的讲义,主题:代数式

代数式问题选讲 第一部分:多项式问题 一.多项式相等: 定义1:我们把形如211210(0)n n n n n n n a x a x a x a x a a n N x ----+++++≠∈ ,,为变量的式子称为一元多项式.通常记作:211210()(0)n n n n n n n f x a x a x a x a x a a ----=+++++≠ . 例如:432()242f x x x x x =-+-+称为一元四次多项式. 定理1 如果两个多项式: 211210()(0)n n n n n n n f x a x a x a x a x a a ----=+++++≠ 211210()(0)m m m m m m m f x b x b x b x b x b b ----=+++++≠ 恒等,那么一定有m=n ,且(123)i i a b i n == ,,,,. 例如:22 321x x ax bx c -+≡++,则必有321a b c ==-=,,. 例1 已知多项式432222(1)(2)x x x x mx x nx +++≡++++,求m 与n 的值. 例2 已知221 231ax bx x x ++-+,两个多项式的积不含3 x ,也不含x ,求a b ,的值. 例3 已知2267314(23)(3)x xy y x y a x y b x y c --+++≡-+++,试确定a b c ,,的值. 例4 如果2570x kx -+=被52x -除后余6,求k 的值和商式. 例5 已知多项式32ax bx cx d +++能被2x p +整除,求证:ad bc =. 例6 设22222252(2)(1)2(2)1 x x B Cx D x x x x x -++≡++-+--+,求A B C D ,,,的值.

中考数学《旋转》专题提高训练及答案

3C. 3 D.1 【中考专研】图形的旋转专题提高训练 1、如图,直角梯形ABCD中,∠BCD=90°,AD∥BC,BC=CD,E为梯形内一点,且∠BEC=90°,将△BEC绕C点旋转90°使BC与DC重合,得到△DCF,连EF交CD于M.已知BC=5, CF=3,则DM:MC的值为() A.5:3 B.3:5 C.4:3 D.3:4 A D E M F B 第一题 C 2、如图,已知Rt△ABC≌Rt△DEC,∠E=30°,D为AB的中点,AC=1,若△DEC绕 点D顺时针旋转,使ED、CD分别与Rt△ABC的直角边BC相交于M、N,则当△DMN 为等边三角形时,AM的值为() A.3B.233 3、将直角边长为5cm的等腰直角Δ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15°后,得到ΔAB’C’,则图中阴 影部分的面积是cm2 4、在矩形ABCD中,AD2A B,E是AD的中点,一块三角板的直角顶点与点E重合, 将三角板绕点E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当三角板的两直角边与AB,BC分别交于点M,N时,观察或测量BM与CN的长度,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并证明你的结论. A E D M B F N C (4题图) 5、在矩形ABCD中,AB=2,AD=3.

(1)在边CD上找一点E,使EB平分∠AEC,并加以说明;(3分) . (2)若P为BC边上一点,且BP=2CP,连接EP并延长交AB的延长线于F. ①求证:点B平分线段AF;(3分) ②△P AE能否由△PFB绕P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而得到,若能,加以证明,并求出旋转度 数;若不能,请说明理由.(4分) 6、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ABC(∠B=30°)绕直角顶点C沿逆时针方向旋转角α(∠α<90),再沿∠A的对边翻折得到△A'B'C,AB与B'C交于点M,A'B'与BC交于点N,A'B'与AB相交于点E. (1)求证:△A CM≌△A'CN. (2)当∠α=30时,找出ME与MB'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说明. A B' M C E N B A' 7、如图①,已知在△ABC中,AB=AC,P△是ABC内部任意一点,将AP绕A顺时针旋 转至AQ,使∠QAP=∠BAC,连接BQ、CP,

初中数学一对一辅导

初中数学相比小学数学难度提高了很多,很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由于不适应这种难度的跨越,数学成绩直线下滑,家长们对此十分苦恼,毕竟数学是一门可以将成绩差距拉开很大的学科。针对很多学生数学成绩不能提高的情况,笔者来告诉您家有学霸一对一辅导是怎么辅导学生突破高分瓶颈的。主要方法有以下五点: 一、针对性教学思路。比如讲:老师以朋友的身份,做学生的学习小伙伴;采用3+x教学策略,针对性帮助学生解决思维障碍等。 二、成功上好第一次课。利用:3+x教学、思维导图等方法成功上好第一次课。 三、制定教学计划并严格执行 1、分阶段制定辅导计划 第一阶段,辅导计划是与学校同步巩固为主,以基础为主,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第二阶段,继续巩固基础,专题训练,适当拓展提高。 2、坚持执行计划,培养学习习惯

每次坚持课前诊查,课中精准导学,课末限时训练,全面展示,最后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结构图,课后完成作业。 3、定期检测 在学习中,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测。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同时还能避免学生边学边忘的弊端。 四、总结分析 对于如何提高一个学生的数学成绩,家有学霸一对一老师觉得离不开以下几点: 1、教师的充分备课。备课除了备知识点、备内容外,还要备学生,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做到有针对性地备课。 2、双方地位的平等性。在一对一教学模式中,师生关系的融洽非常重要。如果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那么学生的成绩自然会提升得很明显。 3、持之以恒,培养学习习惯。在一对一的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很重要,但是习惯的养成是离不开老师持之以恒的监督的。

家有学霸是一款真人1对1在线学习辅导软件,它支持老师用手机给学生上课,类似于一个超级中小学在线课堂,学生可以通过手机找到家有学霸上的老师对自己进行1对1线上辅导;老师通过家有学霸给学生上课,可以极大地提高上课的效率,更好地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孩子辅导作业,解决各种课业难题。

老师教你怎样学好初中数学

老师教你怎样学好初中 数学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同学们都想学好数学,最好是快乐的学好数学,对吗?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怎样学好初中数学。 一、初中数学学什么?要求大家具备怎样的能力? 1、数与代数——计算能力 2、空间与图形——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3、统计与概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理解能力 二、怎样学好数学?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第一章我们学习“负数”(就是比0还小的数),这在生活中常用的温度计上经常见到。再比如,大家在商场买东西,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打折优惠活动,我们将在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第五节打折销售中学到计算方法。如果你细心观察,你就会发现生活中到处都会用到数学知识,你会越来越喜欢数学。喜欢数学了,每天都认真学习数学了,自然你就会学好数学了! 2、改变观念 小学阶段,特别是五六年级,通过大量的反复练习,就可以使你的成绩有明显提高。有的同学认为这样就可以学好数学。其实这是因为小学数学知识相对比较浅显,知识量比较少,通过反复练习,就可以提高熟练程度、提高数学成绩。初中数学不仅知识量增加了几倍,而且更加抽象、理论性更强。因此,临阵磨枪的方法不再适用。我们需要在大量练习的基础上再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上下功夫,多思考,多研究,这样才可能取得好成绩。初一的第一学期,是小学和初中的过渡期,过渡的好与不好,将直接决定同学们的数学成绩。 3、学+思=成功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学而不思则殆”。这句话极为精辟的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既要学而且思,又要思而且学。学不好数学的人只有两种:(1)只看不学的人。(2)只闭着眼睛学而不思考的人。同学们学习数学的过程主要是自己不断深入思考的过程。。希望大家今后在上数学课时,不论老师讲新课,还是复习课、讲评作业、习题课,都能使自己注意力高度集中,边听边积极思考问题,捕捉有用的信息,随手记录,随时抓住萌发出的灵感。对于没弄明白的问题,一定要当天解决,主动解决,直到彻底

九年级数学: 旋转基础知识及专题练习(含答案)

旋转及综合专题 一、旋转相关定义 1、定义: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 O 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点 O 叫做旋转中心,转 动的角叫做旋转角。 2、如果图形上的点 P 经过旋转变为 P 1 ,那么这两个点叫做这个旋转的对应点。 3、(1)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即旋转中心在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2)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 (3)旋转前、后图形全等。 4、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 ,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 这个点对称或中心对称,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这两个图形的对称点叫做关于中心的对称点。 5、(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所连线段都经过对称中心,而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 6、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 ,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 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就是它的对称中心。 二、旋转相关结论 如 图 , 将 ?ABC 绕 点 A 逆 时 针 旋 转 α 角 到 ?AB 1C 1 。点 B 和点 B 1 为对应点,点 C 和C 1 为对 应点。 结论 1:旋转中心为对应点所连线段垂直平分 线的交点,也即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均经过旋转中心。如图,线段 BB 1 的垂直平分 线l 1 、线段CC 1 的垂直平分线l 2 都经过旋转中心 点 A 。利用这个结论我们可以利用对应点坐标 求出旋转中心的坐标。由于对应点所连线段的 垂直平分线均经过旋转中心,因此只需求出两 组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解析式,然后 联立即可求出旋转中心坐标。 结论 2: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构成的三角形均为等腰三角线,且等腰三角形顶角均等于旋转角α。 如图, ?ABB 1 和 ?ACC 1 均为等腰三角形, ∠BAB 1 = ∠CAC 1 = α。

初中数学(一对一)

2018年初中毕业综合测试数学试题(预测卷) 数 学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三大题25小题,共4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班级、姓名、座位号;填写考号,再用2B 铅笔把对应号码的标号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涉及作图的题目,用2B 铅笔画图.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1.6-的绝对值是( ). A .6- B .6 C . 1 6 D .1 6 - 2.下列四边形中,是中心对称而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平行四边形 B .矩形 C .菱形 D .正方形 3.若a=b ,下列等式不一定成立的是( ) A .a-5=b-5 B .a+3=b+3 C .ac=bc D . c b c a = 4、若分式 1 1+-x x 的值为0,则( ) A .1x = B .1x =- C .1x =± D .1x ≠ 5、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a a =2 B 、00 =a (0≠a ) C 、a a 11 -=(0≠a ) D 、b a b a =22(0≠ b ) 6.如右图是由几个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的小立方块的个数,那么这个几何体的主视图是( ) A . B . C . D .

省培 初中数学骨干教师 培训方案

河北省2013年中小学教师省级培训项目 中数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项目---培训方案 沧州师范学院 一、培训目标 立足于初中数学教育的实际,引导、激励、帮助学员在现有起点上持续发展,力争在职业道德水准,现代教育观念,素质教育技巧、科学研究能力等方面有一个质的飞跃。为使他们成为高素质,高水平,符合时代要求,能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的初中数学教育专家型人材创造条件。深化职业理解与学生发展认识,激发积极实践新课程的动力。使参训初中数学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得到明显提高,教育教学中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整体把握初中数学课程目标、内容主线和教学关键,提高整体把握数学课程的能力和数学素养。根据整体把握的理念进行单元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设计的能力。知识结构有较大改善,教师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使接受过培训的农村教师在推进素质教育和教师培训方面能真正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手段的优势,远程培训跟踪指导研修一年,帮助农村初中数学教师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培养教师远程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同时充分发挥远程培训资源的辐射作用,让更多初中数学教师共享优质培训资源。 二、培训内容 主要内容有:以学生发展为本,关爱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以公正对待学生,融洽师生关系的策略、案例;形成积极认知,改变思维偏差,转变不良心绪,回归平和心态;教师与家长交往中的角色规范,对家长的教育引导,有效沟通策略、案例;解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基本理念的内涵、发展、作用;终身教育,团队学习,合作精神的养成,合作机制的建立,合作研究的开展;数学的文化价值,专题选讲;课程目标在设计中的整体实现;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引导;课堂教学观察的目的和意义,课堂教学观察的手段和方法,课堂教学观察的信息采集,课堂教学观察的有效诊断;在导师指导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