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护理循环

pdca护理循环
pdca护理循环

PDCA护理质量循环模式

1.概述

PDCA管理循环就是按照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4个阶段来进行质量管理,并循环不止进行下去的一种管理工作程序,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提出,又称戴明循环。

2.PDCA的四个阶段

?P (计划 PLAN) :从问题的定义到行动计划

?D (实施 DO) :实施行动计划

?C (检查 CHECK) :评估结果

?A (处理 ACT) :标准化和进一步推广

3.特点

(1)大环套小环,互相促进:整个医院是一个大的PDCA循环,护理部是其中一个中心PDCA循环,各护理单位如病区、手术室等又是小的PDCA循环。大

环套小环,直至把任务落实到每一个人;反过来小环保大环,从而推动质量管理不断提高。

(2)阶梯式运行,每转动一周就提高一步:PDCA四个阶段周而复始地运转,每循环一圈就要使质量水平和管理水平提高一步,呈阶梯式上升。PDCA循环的关键在于处理阶段,就是总结经验,肯定成绩,纠正失误,找出差距,避免在下一循环中重复错误。

4.PDCA的八个步骤

步骤一:分析现状,找出题目;

强调的是对现状的把握和发现题目的意识、能力,发现题目是解决题目的第一步,是分析题目的条件。

步骤二:分析产生题目的原因;

找准题目后分析产生题目的原因至关重要,运用头脑风暴法等多种集思广益的科学方法,把导致题目产生的所有原因统统找出来。

步骤三:要因确认;区分主因和次因是最有效解决题目的关键。

步骤四:拟定措施、制定计划;(5W1H),即:为什么制定该措施(Why)?达到什么目标(What)?在何处执行(Where)?由谁负责完成(Who)?什么时间完成(when)?如何完成(How)措施和计划是执行力的基础,尽可能使其具有可操性。

步骤五:执行措施、执行计划;高效的执行力是组织完成目标的重要一环。

步骤六:检查验证、评估效果;"下属只做你检查的工作,不做你希望的工作"IBM 的前CEO郭士纳的这句话将检查验证、评估效果的重要性一语道破。

步骤七:标准化,固定成绩;标准化是维持企业治理现状不下滑,积累、沉淀经验的最好方法,也是企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的基础。可以这样说,标准化是企业治理系统的动力,没有标准化,企业就不会进步,甚至下滑。

步骤八:处理遗留题目。所有题目不可能在一个PDCA循环中全部解决,遗留的题目会自动转进下一个PDCA循环,如此,周而复始,螺旋上升。

PDCA循环实际上是有效进行任何一项工作的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在质量管理中,PDCA循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有人称PDCA 循环是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

5.如何将PDCA运用到护理质量管理中

1)护理质量:

是指护理工作及服务效果满足护理服务对象需要的优劣程度。

2)护理质量管理:

是指按照护理质量形成的过程和规律,对构成护理质量的各要素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保证护理服务达到规定的标准,满足服务对象需要的活动过6.案例

双手回套针头套引起扎伤

原因分析:

1、物品:无盖回收盒。

2、护士缺乏防护意识引起:

(1)针头回收盒不好用;

(2)不回套无法将针头分开;

(3)怕其他人员受伤;

(4)未使用治疗盘

(5)觉得不回套更危险。

3、组织:

(1)没有针头处理流程标准

(2)未定期监测

(3)缺乏有关针扎在职教育

P计划 : 从问题的定义到行动计划

确定目标:

1、掌握预防血源性传播知识达到100%

2、双手回套扎伤率为0

3、使用物品有盖回收盒100%

4、针头处理流程标准落实率100%

改进计划:(具体工作流程、要求)

1、病区建立有盖回收盒

2、培训:因扎伤引起HBV、HCV、HIV感染对护理人员的危害性及预防与处理知识的培训。

3、制定针头处理流程标准。

4、公布流程一周,阅读后签名

D实施 : 实施行动计划

准备用物

(包括治疗盘、利器盒等)

去除针头外套进行抽血或注射

直接分离针头入利器盒

针筒放在治疗车下层的套有黄色袋的容器

集中放置于科

室规定的处置处

按照既定的计划执行措施 (协调和跟进)

1、培训相关控感知识

2、与针头有关的操作配备有盖利器盒。

3、制定针头处理流程:

C检查 :评估结果

1、检查评估结果同确定目标相符吗? □达到

2、每项措施的有效性如何?

(1)掌握预防血源性传播知识达到100%

(2)双手回套扎伤率为0

(3)使用物品有盖回收盒100%

(4)针头处理流程标准落实率97%

3、哪里还存在着距离? 第4项还未能达标100%

4、我们学到了什么?控感学习自我保护……….

A处理: 标准化和进一步推广

1、巩固成果,采取措施以保证长期的有效性,将新规则文件化。

2、处理遗留问题,将未达标的问题在下一个改进机会中重新使用PDCA循环7.PDCA循环管理模式理念

?做一件工作首先以计划开始,不是盲目的,而是有备而战

?再好的计划不执行,不统一行动,结果也为零

?我们按指定的方案或按要求做事——做了又怎么样?做的好否需要检查?检查了不改善也为零,得再次确定改善的方案

?所以循环管理模式告诉我们——凡事依计划而为之

?不断检讨执行的好坏是我们工作中不可缺的重要环节

?只有保持不断改进的心态,我们的工作、生活才会越来越好。

pdca护理循环

PDCA护理质量循环模式 1。概述 PDCA管理循环就就是按照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4个阶段来进行质量管理,并循环不止进行下去得一种管理工作程序,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提出,又称戴明循环。 2。PDCA得四个阶段??P (计划 PLAN):从问题得定义到行动计划 ?D (实施 DO) :实施行动计划??C (检查CHECK) :评估结果??A(处理 ACT) :标准化与进一步推 广? 3。特点 (1)大环套小环,互相促进:整个医院就是一个大得PDCA循环,护理部就是其中一个中心PDCA循环,各护理单位如病区、手术室等又就是小得PDCA循环。大环套小环,直至把任务落实到每一个人;反过来小环保大环,从而推动质量管理不断提高。

(2)阶梯式运行,每转动一周就提高一步:PDCA四个阶段周而复始地运转,每循环一圈就要使质量水平与管理水平提高一步,呈阶梯式上升。PDCA循环得关键在于处理阶段,就就是总结经验,肯定成绩,纠正失误,找出差距,避免在下一循环中重复错误。 4。PDCA得八个步骤 步骤一:分析现状,找出题目; ?强调得就是对现状得把握与发现题目得意识、能力,发现题目就是解决题目得第一步,就是分析题目得条件。 步骤二:分析产生题目得原因; 找准题目后分析产生题目得原因至关重要,运用头脑风暴法等多种集思广益得科学方法,把导致题目产生得所有原因统统找出来、

步骤三:要因确认;区分主因与次因就是最有效解决题目得关键、 步骤四:拟定措施、制定计划;(5W1H),即:为什么制定该措施(Why)?达到什么目标(What)?在何处执行(Where)?由谁负责完成(Who)?什么时间完成(when)?如何完成(How)措施与计划就是执行力得基础,尽可能使其具有可操性、步骤五:执行措施、执行计划;高效得执行力就是组织完成目标得重要一环。 步骤六:检查验证、评估效果;”下属只做您检查得工作,不做您希望得工作"IBM 得前CEO郭士纳得这句话将检查验证、评估效果得重要性一语道破、 步骤七:标准化,固定成绩;标准化就是维持企业治理现状不下滑,积累、沉淀经验得最好方法,也就是企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得基础。可以这样说,标准化就是企业治理系统得动力,没有标准化,企业就不会进步,甚至下滑。 步骤八:处理遗留题目。所有题目不可能在一个PDCA循环中全部解决,遗留得题目会自动转进下一个PDCA循环,如此,周而复始,螺旋上升。 ?

pdca护理循环汇总

PDCA护理质量循环模式 1.概述 PDCA管理循环就是按照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4个阶段来进行质量管理,并循环不止进行下去的一种管理工作程序,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提出,又称戴明循环。 2.PDCA的四个阶段 ?P (计划 PLAN) :从问题的定义到行动计划 ?D (实施 DO) :实施行动计划 ?C (检查 CHECK) :评估结果 ?A (处理 ACT) :标准化和进一步推广 3.特点 (1)大环套小环,互相促进:整个医院是一个大的PDCA循环,护理部是其中一个中心PDCA循环,各护理单位如病区、手术室等又是小的PDCA循环。大

环套小环,直至把任务落实到每一个人;反过来小环保大环,从而推动质量管理不断提高。 (2)阶梯式运行,每转动一周就提高一步:PDCA四个阶段周而复始地运转,每循环一圈就要使质量水平和管理水平提高一步,呈阶梯式上升。PDCA循环的关键在于处理阶段,就是总结经验,肯定成绩,纠正失误,找出差距,避免在下一循环中重复错误。 4.PDCA的八个步骤 步骤一:分析现状,找出题目; 强调的是对现状的把握和发现题目的意识、能力,发现题目是解决题目的第一步,是分析题目的条件。

步骤二:分析产生题目的原因; 找准题目后分析产生题目的原因至关重要,运用头脑风暴法等多种集思广益的科学方法,把导致题目产生的所有原因统统找出来。 步骤三:要因确认;区分主因和次因是最有效解决题目的关键。 步骤四:拟定措施、制定计划;(5W1H),即:为什么制定该措施(Why)?达到什么目标(What)?在何处执行(Where)?由谁负责完成(Who)?什么时间完成(when)?如何完成(How)措施和计划是执行力的基础,尽可能使其具有可操性。 步骤五:执行措施、执行计划;高效的执行力是组织完成目标的重要一环。 步骤六:检查验证、评估效果;"下属只做你检查的工作,不做你希望的工作"IBM 的前CEO郭士纳的这句话将检查验证、评估效果的重要性一语道破。 步骤七:标准化,固定成绩;标准化是维持企业治理现状不下滑,积累、沉淀经验的最好方法,也是企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的基础。可以这样说,标准化是企业治理系统的动力,没有标准化,企业就不会进步,甚至下滑。

浅谈PDCA循环管理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浅谈PDCA循环管理在护理质量管理中 的应用 (作者: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_ ) 【摘要】现代管理科学的不断发展为强化护理质量管理提供了许多值得引用、推广的方法和手段。PDCA循环管理是一种 科学的确认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本文就PDCA循环管理方法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护理质量目标管理管理方法 PDCA循环管理方法是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ACLION总结处理)四个英语单词的编写,又称“戴明循环管理法”。它的基本原理是:任何工作都必须有个设想,根据这个设想提出计划、确定目标,然后按计划目标和规定去执行、检查和总结,最后通过工作循环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PDCA循环管理方法是一个科学的工作程序。在推行标准化目标管理中,PDCA循环转动过程(计划-执行-检查-总结)就是目标管理活动展开和提高的过程。这是PDCA循环管理方法可以应用于护理质量管理的理论基础。这个过程是通过四个阶段来实现的。 1在目标管理的P阶段

护理工作主管部门应根据本医院的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护理质量控制标准。这一过程包括制订质控目标,确定实现目标的途径、方法等。在制订目标体系的过程中,必须周密详尽地了解本医院的现状,通过ABC等管理方法绘制出巴雷特图,从中找出影响护理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同时通过因果分析图等管理方法找出造成这些关键因素的原因。经过上述步骤,制订的计划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切实可行。 制订计划时,应注意且必须做到在总目标的指导下,将总目标进行层层分解、逐级落实。使总目标变成每个护理单元乃至每个护理人员的具体计划。同时所有的计划项目,都必须有明确的进度要求和具体的完成期限。 2在目标管理的D阶段 应根据护理工作质量要求,认真执行所制订的计划。由于护理工作的复杂性和具体性,D阶段要 特别注意两点:(1)通过对护士长的委任权限,让她们明确自己在实现目标管理中应负的责任,并在工作中实行自我管理;(2)护理主管部门要加强与下属科室的意见交流并进行指导。下属科室在执行过 程中,应当在系统分析现状的基础上,制订各自实施计划的“系统对策表”即列出问题,并对问题提出具体对策,其目的在于能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保证预定目标的实现。 3在目标管理的C阶段

PDCA循环在医院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观察

PDCA循环在医院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观察 目的阐述PDCA循环在医院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观察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12月—2018年1月将该院患者随机分为管理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管理,管理组采用PDCA循环法管理。结果管理后,管理组护理人员护患沟通(24.19±0.05)分、操作安全(24.00±0.13)分、环境安全(23.45±0.17)分、文书书写(23.87±0.20)分、患者护理风险发生率2.04%、满意度95.9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PDCA循环法应用到医院护理安全管理中,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预防护理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医院的信誉与形象。 标签:PDCA循环;护理安全管理;护理风险 医院各科室患者数量较多,且病情复杂。不同年龄及病情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要求同样不同。常规护理管理方法,缺乏全面性,护患矛盾等风险的发生率较高。有研究指出,将PDCA循环法,应用到医院护理安全管理中,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该文于该院2016年12月—2018年1月收治的患者中,随机选取98例作为样本,观察了PDCA循环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该院患者随机分为管理组与对照组。管理组患者共49例,性别:男:女=25:24。年龄6~91岁,平均(58.52±3.91)岁。科室分布:神经内科10例、骨外科14例、儿科11例、妇科10例、其他4例。对照组患者共49例,性别:男:女=24:25。年龄(8~88)岁,平均(58.71±3.80)岁。科室分布:神经内科11例、骨外科13例、兒科10例、妇科11例、其他4例。两组比较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管理,管理组将PDCA循环法,应用到护理管理过程中,旨在提高医院的护理安全性。护理管理流程,包括计划(plan,P)、实施(Do,D)、检查(Check,C)、总结(Action,A)4个方面,管理方法如下。 1.2.1 计划①成立小组:由各科室的护士及护士长,成立PDCA循环小组。小组内成员,需通过召开会议的方式,采用头脑风暴法分析科室常见的护理风险。 ②风险分析:医院常见的护理风险,包括护患矛盾、操作风险、环境风险、护理文书书写风险等内容。③制定护理方案:结合常见风险,及诱发因素,通过护理培训等方式,加强护理管理。 1.2.2 实施①护理培训:每月一次组织护理人员参与培训,根据科室常见风

5.4.3.1-运用PDCA提高护理不良事件的报告率

5.4.3.1—运用PDCA提高护理不良事件的报告率 (眼科) 护理作为高风险的行业系统,发生差错缺陷有时难以避免,保障患者安全是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要目标,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则是护理安全管理的核心和重点。将PDCA循环运用到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使各层护理人员能够从已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中吸取经验教训,对未发生事件进行有效干预,从而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本院是一家三级综合性医院,根据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中的医疗不良事件管理 C条款要求:三级医院不良事件要达到每 100张固定床位上报≥10 件,上报率达到100%。 一、计划阶段 P (一)发现问题 我科在2016年全年上报了4例护理不良事件,包括护理安全隐患,上报率为40%,见表1。 表1 2016年7-12月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 时间发生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 2016.7-12月10 4 40% (二)原因分析 对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低进行具体原因分析,发现原因如下: 1.原因之一(人) ①护理人员对不良事件上报存在认知上的偏差。 ②护理人员害怕惩罚,有意漏报、隐瞒不报。 ③护理人员不知道怎样上报。 2.原因之二(料) ①没有完善的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系统。 3.原因之三(环) ①病房病人较多,工作繁忙; ②床护比未达标;

③缺乏安全无责的上报环境。 4.原因之四(法) ①对存在的风险不知晓; ②未进行上报流程的培训; ③相关制度不完善、流程不清晰。 绘制成鱼骨图分析如下: 人 主班护士 责任护士 新转科护士 不知道上报流程 责任心不够 害怕惩罚,有意隐瞒、漏报 责任心不够 对上报存在认知上的偏差 科室培训不到位 相关制度不完善 环境 病人较多,工作繁忙 流程 床护比不达标 料 上报系统不完善 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低的原因 (三)目标设定 2016年的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为40%,未达到合格率100%,目标设定为2017年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为100%。 (四)改进计划: 1、改变护理人员对不良事件上报认知上存在的偏差; 2、在管理上改进制度,优化上报流程; 3、建立完善的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系统; 4、在全院营造积极、安全、无责的上报环境; 5、加强相关制度和流程的培训,人人知晓。 二、实施阶段DO 1、改变护理人员对不良事件上报认知上存在的偏差,培养主动上报意识,重视安全教育,提高全体护理人员的安全风险意识,①每季度选取典型案例(隐去当事人和上报人)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护理不良事件教育;②每月科室对发生的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