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9S12XS128开发板实验指导手册

MC9S12XS128开发板实验指导手册
MC9S12XS128开发板实验指导手册

MC9S12XS128 AD转换详解

A/D转换模块详解 1、A/D转换原理 A/D转换的过程是模拟信号依次通过取样、保持和量化、编码几个过程后转换为数字格式。 a)取样与保持 一般取样与保持过程是同时完成的,取样-保持电路的原理图如图16所示,由输 入放大器A 1、输出放大器A 2 、保持电容C H 和电子开关S组成,要求 A V1 * A V2 = 1。原 理是:当开关S闭合时,电路处于取样阶段,电容器充电,由于 A V1 * A V2 = 1,所以 输出等于输入;当开关S断开时,由于A 2输入阻抗较大而且开关理想,可认为C H 没有 放电回路,输出电压保持不变。 图16 取样-保持电路 取样-保持以均匀间隔对模拟信号进行抽样,并且在每个抽样运算后在足够的时间内保持抽样值恒定,以保证输出值可以被A/D 转换器精确转换。 b)量化与编码 量化的方法,一般有舍尾取整法和四舍五入法,过程是先取顶量化单位Δ,量化单位取值越小,量化误差的绝对值就越小,具体过程在这里就不做介绍了。将量化后的结果用二进制码表示叫做编码。 2、A/D转换器的技术指标 a)分辨率 分辨率说明A/D转换器对输入信号的分辨能力,理论上,n位A/D转换器能区分的输入电压的最小值为满量程的1/2n 。也就是说,在参考电压一定时,输出位数越多,量化单位就越小,分辨率就越高。S12的ATD模块中,若输出设置为8位的话,那么转换器能区分的输入信号最小电压为19.53mV。 b)转换时间

A/D转换器按其工作原理可以分为并联比较型(转换速度快ns级)、逐次逼近型(转换速度适中us级)、双积分型(速度慢抗干扰能力强)。 不同类型的转化的A/D转换器转换时间不尽相同,S12的ATD模块中,8位数字 量转换时间仅有6us,10位数字量转换时间仅有7us。 S12内置了2组10位/8位的A/D模块:ATD0和ATD1,共有16个模拟量输入通道,属于逐次逼近型A/D转换器(这个转换过程与用天平称物的原理相似)。 1、功能结构图 图17 A/D 模块功能结构图 图17所示的是A/D 模块的功能结构,这个功能模块被虚线划分成为图示所示的虚线所隔离的三个部分:IP总线接口、转换模式控制/寄存器列表,自定义模拟量。 IP 总线接口负责该模块与总线的连接,实现A/D 模块和通用I/O 的目的,还起 到分频的作用; 转换模式控制寄存器列表中有控制该模块的所有的寄存器,执行左右对齐运行和连 续扫描。 自定义模拟量负责实现模拟量到数字量的转换。包括了执行一次简单转换所需的模 拟量和数字量。 2、HCS12中A/D转化模块特点 8/10 位精度;7 us, 10-位单次转换时间.;采样缓冲放大器;可编程采样时间;左/ 右对齐, 有符号/无符号结果数据;外部触发控制;转换完成中断;模拟输入8 通道复用;模拟/数字输入引脚复用;1到8转换序列长度;连续转换模式;多通道扫描方式。 ATD 模块有模拟量前端、模拟量转换、控制部分及结果存储等四部分组成。其中模拟前端包括多路转换开关、采样缓冲器、放大器等,结果存储部分主要有8个16 位的存储器和反映工作状态的若干标志位。 A/D转换应用实例 要让ATD 开始转换工作,必须经过以下三个步骤: 1.将ADPU 置1,使ATD 启动;

实训指导手册仅供参考

第二部分实训指导手册(仅供参考) 项目一: 转向系统工作原理及检修 一、实训目的与要求 掌握液压转向系统工作原理及组成 二、使用教具、仪器设备和工、量具 1、转向系维修常用工具、游标卡尺、万用表。 2、转向系维修专用工具及设备(转向系拆装工具)一套。 3、汽车底盘系统实验台架,科鲁兹小汽车一辆 三、实训内容及步骤 1.科鲁兹转向系统组成 转向油壶原车安装位置

液压转向助力泵原车安装位置

动力转向系统排气: 1. 用油液将泵储液罐加注至最小系统液位、冷态充满液位或储液罐盖油尺上液位指示器斜线标志的中间。 注意: 仅液压助力时,如果液压助力储能器油液没有完全注满,油位会错误地显示为高。发动机关闭时,不要踩下制动踏板。这将排空液压助力储能器。 2. 如果装备液压助力装置,使用以下程序将液压助力储能器注满: 2.1. 起动发动机。 2.2. 用力踩下制动踏板10 至15 次。 2.3. 关闭发动机。 3. 举升车辆,直到前轮离开地面。参见“提升并举升车辆”。 4. 点火钥匙置于ON 位置,发动机关闭,将方向盘在两个极限位置之间来回转动12 次。 注意: 如果车辆装备液压助力系统或更长的动力系统软管,则可能需要在两个极限位置之间来回转动15 至20 次。 5. 确认动力转向液液位符合工作规格。 6. 起动发动机。从左到右转动方向盘。检查是否存在气蚀或液体充气迹象(泵噪音/呜呜声)。 7. 检查液位。必要时,重复排气程序。 四、实训操作注意事项 1.台架检修时,注意380V高压电触点,防止高压伤人或损坏低压线路元器件; 2.动力转向台架正常工作时,注意不断观察油压表压力,不要用力打尽方向,防止损坏方向机和油压表; 3.发现轮胎气压不足时应充足气再运行台架,否则会影响转向力的大小; 4.使用过程中,定时检查三相电机的发热情况,防止电机负载过重; 5.三相电机运转时,特别提醒学生注意安全,防止电机高速旋转伤到学生; 五、实验报告 雪佛兰科鲁兹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组成及结构

实验指导手册

《数据结构》实验指导手册 计算机教研室

1.实验教学的目的:通过实验,加深对算法与数据结构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数据结构的理论和设计技术及其使用,培养学生数据结构的设计、开发能力。 2.实验教学的要求:学生每次实验前必须根据实验指导手册,设计出实验方案(程序和实验步骤);在实验过程中要求独立进行程序调试和排错,必须学会使用在线帮助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必须应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实验内容: 实验1:VC6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理解和掌握如何使用Visual C++环境编写C/C++程序。 二、实验环境 装有Visual C++的计算机。 本次实验共计4学时。 三、实验内容 1、熟悉VC6环境 掌握如何创建控制台应用程序。 掌握一些常用快捷键,例如编译F7,运行Ctrl+F5,调试运行F5,单步运行F10/F11,设置断点F9,格式化代码Alt+F8。 2、掌握如何编译程序 理解编译过程中的错误信息,并掌握如何排错。 3、掌握如何调试程序 掌握如何通过设置断点来单步调试程序,如何查看当前变量的值。 4、实验题: 完成实验教材的实验题、、。要求: 实现该实验结果。通过该实验题,熟悉VC6环境下的程序编写、编译、调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顺序表的各种基本运算的实现。 (2)能够利用基本运算进行顺序表的操作。 二、实验环境 装有Visual C++的计算机。 本次实验共计2学时。 三、实验内容 1、顺序表基本运算 实现顺序表的各种基本运算;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一个主程序,完成如下功能:(1)初始化顺序表L(元素类型为char型) (2)依次采用尾插法插入a, b, c, d, e元素 (3)输出顺序表L (4)输出顺序表L的长度 (5)判断顺序表L是否为空 (6)输出顺序表L的第3个元素 (7)输出元素’a’的位置 (8)在第4个元素位置上插入’f’元素 (9)输出顺序表L (10)删除顺序表L的第3个元素 (11)输出顺序表 (12)释放顺序表 提示:可以参考上课教材、实验教材的实验题。 2、顺序表的应用(选做) (1)设计通讯录(也可为其他应用)文件的存储格式和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2)设计在通讯录(也可为其他应用)中添加、删除、查找某个节点信息程序(3)调试程序

51开发板说明书

开发板开发板简介简介简介 硬件:供电方式采用USB 取电和外部电源(5V)供电。带有多种品牌(Atmel,Winbond,SST,STC )单片机的ISP 电路,均通过下载接口或USB 线和PC 相连,简单方便稳定,速度快。有常用的LCD 接口,数码管显示电路,等等。

一、STC单片机的程序烧写与运行 1.1 打开STC-ISP V483软件的exe 文件,如下图所示: 步骤1:选择要下载的单片机型号,如下图所示: 步骤2:打开要下载的程序文件,注意这里下载的需要是扩展名为.hex或.bin的文件,这里的图片是默认的测试文件

再双击test-hex文件夹得到以下图片:

选择twoball-2k.bin,点击打开。 步骤3:选择端口 首先把实验板通过USB延长线连接到电脑上,然后右击“我的电脑”,选择“管理”,单击设备管理器,点击端口前的加号将其展开,当发现这个时,说明驱动的安装和实验板的下载电路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这里的可以看出端口是COM14。 其次是选择好端口,如下图所示: 步骤4:下载程序到单片机(注意的是STC的单片机需要重新给系统上电才能下载到单片机)点击下图所示的Download/下载按钮 当出现下图所示的提示时,如果实验板是在通电的情况下,则按一下实验板的开关稍等两秒左右,再按一下开关重新给实验板上电,稍等片刻就下载成功。如果实验板是在不通电的情况下,则按一下实验板的开关重新给实验板上电,稍等片刻就下载成功 下载成功的提示如下图: 下载过程中如果端口选择对的情况下,出现如下图所示: 原因在于连电脑USB插口松动。解决办法:1、重新把延长线从实验板上拔掉,然后再插上。

KR-51开发板使用说明

KR-51/AVR开发板使用说明 声明: 本指导教程和配套程序仅在开发和学习中参考,不得用于商业用途,如需转载或引用,请保留版权声明和出处。 请不要在带电时拔插芯片以及相关器件。自行扩展搭接导致不良故障,本公司不负任何责任。产品不定时升级,所有更改不另行通知,本公司有最终解释权。 一、开发板硬件资源介绍 1 .开发板支持USB 程序下载(宏晶科技STC系列单片机) 2. 开发板支持AT89S51 ,AT89S52 单片机下载(需要配合本店另外下载器下载) 3. 开发板支持ATmega16,ATmega32 AVR 单片机下载(需要配合本店另外转接板和下载器使用) 4. 开发板供电模式为:电脑USB 供电(USB 接口)和外部5V 电源供电(DC5V接口) 5. 开发板复位方式:上电复位和51按键复位 6. 外扩电源:通过排针外扩5路5V 电源,3路3.3V电源方便连接外部实验使用 7. 所有IO 引脚全部外扩,方便连接外部实验使用 8. 开发板集成防反接电路,防止接反,保护开发板 二、开发板功能模块介绍 (1 )8 位高亮度贴片led 跑马灯; (2) 4 位共阳数码管显示; (3)LCD1602 和LCD12864液晶屏接口; (4) 1 路无源蜂鸣器; (5) 1 路ds18b20 温度测量电路(与DHT11 温湿度接口共用); (6) 1 路红外接口电路 (7) 4 路独立按键 (8) 1 路CH340 USB转串口通讯电路(全面支持XP/WIN7/WIN8系统); (9)1路蓝牙模块接口(可做蓝牙测试板,USB转蓝牙); (10)1路2.4G模块接口; (11)1路WiFi模块接口(可做WiFi测试板,USB转WiFi) 三开发板跳线选择 本开发板接线简单,适合初学者使用,开发板各模块的跳线使用注意事项:烧写程序时,拔掉蓝牙模块,WiFi模块,J10处用跳线帽短接1,3和2,4。蓝牙模块和WiFi模共用串口,不能同时使用。使用1602、12864液晶接口时请拔下数码管J4 跳线帽。以下是几个主要跳线的使用说明;

飞思卡尔MC9S12XS128技术手册翻译AD

飞思卡尔MC9S12XS128技术手册(AD转换部分) 英文资料:飞思卡尔MC9S12XS256RMV1官方技术手册 1.1 XS12系列单片机的特点 XS12系列单片机特点如下: ·16位S12CPU —向上支持S12模糊指令集并去除了其中的MEM, WAV, WAVR, REV, REVW 五条指令; —模块映射地址机制(MMC); —背景调试模块(BDM); ·CRG时钟和复位发生器 —COP看门狗; —实时中断; ·标准定时器模块 —8个16位输入捕捉或输出比较通道;; —16位计数器,8位精密与分频功能; —1个16位脉冲累加器; ·周期中断定时器PIT —4具有独立溢出定时的定时器; —溢出定时可选范围在1到2^24总线时钟; —溢出中断和外部触发器; ·多达8个的8位或4个16位PWM通道 —每个通道的周期和占空比有程序决定; —输出方式可以选择左对齐或中心对其; —可编程时钟选择逻辑,且可选频率范围很宽; ·SPI通信模块 —可选择8位或16位数据宽度;

—全双工或半双工通信方式; —收发双向缓冲; —主机或从机模式; —可选择最高有效为先输出或者最低有效位先输出; ·两个SCI串行通信接口 —全双工或半双工模式 ·输入输出端口 —多达91个通用I/O引脚,根据封装方式,有些引脚未被引出; —两个单输入引脚; ·封装形式 —112引脚薄型四边引线扁平封装(LQFP); —80引脚扁平封装(QFP); —64引脚LQFP封装; ·工作条件 —全功率模式下单电源供电范围3.15V到5V; —CPU总线频率最大为40MHz —工作温度范围–40 C到125 C 第十章模拟—数字转换 10.1 介绍 ADC12B16C是一个16通道,12位,复用方式输入逐次逼近模拟—数字转换器。 ATD的精度由电器规格决定。 10.1.1 特点 ·可设置8位、10位、12位精度 ·在停止模式下,ATD转换使用内部时钟 ·转换序列结束后自动进入低耗电模式 ·可编程采样时间 ·转化结果可选择左对齐或右对齐

学前教育专业实训指导手册

学前教育与艺术系 (学前教育专业) 教学实习手册 班级: 学号: 姓名: 实习地点: 学前教育与艺术系编印

前言 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具有专业特色和职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幼儿园教师是一种专业化的职业,多元化社会要求我们培养全面发展的幼教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技能型幼儿教育人才。实训是高职高专学生培养过程中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技能、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关键。作为培养学前教育机构所需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幼教人才更需加强实训工作,为提高实训教学的质量,加强对实训环节的规范和和对实习学生的指导和管理,特制定本实训指导手册。 本指导手册是将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的教育思想为基本思路,将职业技能训练贯穿于整个专业教学过程中,根据实训教学大纲与计划编制而成,以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系近几年实训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初步探讨出较成熟的实训教学环节,形成较完善的实训内容与实训要求。具体内容包括两大部分:课程实训与集中实习。 第一部分课程实训,分为基本理论课程和教育能力领域课程。基本理论课程包括:学前教育概论、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育能力领域课程包括:科学、社会、健康、语言、艺术。每门课程实训内容再细分为校外见习和校内实训两部分,分别在校外实习基地与校内实训基地完成。 第二部分实训内容是集中实习,包括:保育实习、教育实习和顶岗实习。

目录 第一部分:课程实训 (4) 一、教育能力领域课程的实训 (4)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4)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 (6)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8)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9)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 (10) 二、基本理论课程的实训 (13)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 (13)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14) 《学前教育概论》 (15) 第二部分:集中实训 (16) 一、保育实习 (16) 二、教育实习 (22) 三、顶岗实习 (29)

RK3188开发板使用手册v1.0

RK3188开发板使用手册v1.0 一.安装RockUsb驱动 (2) 二.查看串口输出信息 (5) 三.烧写/下载固件 (8) 四.Kernel开发 (11) 五.Android开发 (12) 六.制作固件升级包update.img (13) 七.Recovery系统 (14) 八.Android系统USB操作 (17)

一.安装RockUsb驱动 Rockusb驱动放在RK3188\tools\RockusbDriver文件夹中 当你第一次使用RK3188SDK开发板时,接好USB线,按住“VOL+(RECOVERY)”按键上电,会要求安装驱动,按下面的图示步骤进行安装: 图1 选择“否,暂时不(T)”,点击“下一步”进入图2所示界面

图2 选择“从列表或指定位置安装(高级)”,点击下一步,进入图3界面 图3 选择你的驱动所存放的目录,点击“下一步”开始安装驱动,如图4所示

图4 完成以后可以在设备管理器看到设备已经安装成功 图5

二.查看串口输出信息 RK3188SDK开发板没有使用普通的串口,而是使用USB口来输出串口信息,你可以用一根特殊的USB调试线将开发板上的USB口连接到你的电脑中来查看串口信息。 1、在连接USB口之前,请先安装PL-2303USB转串口驱动 2、驱动安装完成后,再使用USB线将开发板上名为“UART0”的USB口连接到PC 中,然后你应该可以在设备管理器中看到一个新设备,如下所示: 3、使用串口工具查看开发板的输出信息。 在这边我以Windows自带的超级终端为例说明串口的配置: a、点击开始->所有程序->附件->通讯->超级终端 点击确定 b、选择正确的COM口:

实训指导手册

****专业 实训指导手册 学院 班级 姓名 Xxx大学教学事业部制 年月日

前言 前言部分应该写一段综述。就好比课程标准中的定位,为什么要开设本手册所列实训项目?开设这些实训项目,可以培养学生哪个方面的具体专业技能。这些技能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学生从业或者是创新创业)可发挥什么样的支撑作用。 手册编制组织+教师个人姓名 2017年月6日

目录 一、课程实训 (1) (一)XX课程实训项目 (1) 1. 实训项目一:XXXX实训 (1) 2.实训项目二:XXXX实训 (8) (二)XX课程实训项目 (8) 1.实训项目一 (8) 2.实训项目二 (9) 3.实训项目三.....................................................................................................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综合实训 (9) (一)实训项目一 (9) (二)实训项目二 (10) 三、岗前培训 (10) (一)实训目的 (10) (二)实训基本要求 (10) (三)实训设备、器材及耗材 (10) (四)实训内容 (10) (五)项目考核 (10)

一、课程实训 (一)XX课程实训项目 1.实训项目一:XXXX实训 (1)实训目的 (2)实训基本要求 (3)实训器材,设备和耗材 工作任务所用工具或设备台套数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 注:如果需使用耗材可以增加下表。 工作任务所用耗材名称用量耗材指标要求和注意事项

(4)实训内容 任务一…………………………………………………… 任务情景描述: 步骤1: 步骤2: 任务二…………………………………………………… 任务三…………………………………………………… ……………………………… (5)项目考核 在实训项目考核中,要做到成绩考核与评定的“标准统一、方法科学、过程公正、结果客观”,在实训成绩考核与评定时,主要考核以下内容: ①考核学生的学习和实训态度、遵守操作规程、安全文明生产实训情况。 ②对相关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技巧理解和运用的程度。 ③考核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④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实训取得的成果。

51单片机开发板使用手册

STU_MAIN单片机开发板使用手册 第一章STU_MAIN 单片机开发板简介 (2) 1.1 单片机开发板概述 (2) 1.2 单片机开发板载资源介绍 (2) 1.3 STU_MAIN 单片机开发板接口说明 (4) 1.4 如何开始学习单片机 (5) 第二章软件使用方法 ......................... . (6) 2.1 KEIL 软件的使用方法 (6) 2.2 STC-ISP 软件的安装与使用 (13) 2.3 使用USB 口下载程序时设置步骤 (18) 第三章STU_MAIN 开发板例程详细介绍 (21) 3.1 准备工作 (21) 3.2 安装STC-ISP下载程序 (21) 3.3 闪烁灯 (22) 3.4 流水灯 (23) 3.5 单键识别 (25) 3.6 利用定时器和蜂鸣器唱歌 (28) 3.7 DS18B20 温度测量显示实验 (31) 3.8 LCD1602 字符液晶显示 (36) 3.9 串口通讯实验 (39) 3.10 基于DS1302的多功能数字钟实验 (41) 3.11 EEPROM X5045 实验 (47)

第一章STU_MAIN 单片机开发板简介 1.1 单片机开发板概述 STU_MAIN 单片机开发板是经过精心设计开发出的多功能MCS-51 单片 机开发平台。该开发板集常用的单片机外围资源、串口调试下载接口于一身,可以让您在最短的时间内,全面的掌握单片机编程技术。该开发板特别适合单片机初学者、电子及通信等专业的课程设计以及电子爱好者自学使用。 STU_MAIN 单片机开发板可作为单片机课程的配套设备,课程从最基本的预备知识开始讲起,非常详细的讲解KEIL 编译器的使用,包括软件仿真、测定时间、单步运行、全速运行、设置断点、调试、硬件仿真调试、变量观察等,整个过程全部用单片机的C 语言讲解,从C 语言的第一个主函数MAIN 讲起,一步步一条条讲解每一个语法、每条指令的意思,即使对单片机一巧不通,对C 语言一无所知,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也可以让你轻松掌握MCS-51 单片机的C 语言编程。全新的讲课风格,跳过复杂的单片机内部结构知识,首先从单片机的应用讲起,一步步深入到内部结构,让学生彻底掌握其实际应用方法,把MCS-51单片机的所有应用、每个部分都讲解的非常清晰明了,授课教师在教室前面用电脑一条一条写程序,旁边用STU_MAIN 单片机开发板逐个实验的演示,给学生解释每条指令的意思及原理,通过一学期的学习让学生完全掌握单片机的C 语言编程及单片机外围电路设计的思想。以实践为主、学生现场写程序、直接下载到开发板观察现象。 1.2 单片机开发板载资源介绍 一. STU_MAIN单片机开发板(串口直接下载程序) 本开发板以STC 公司生产的STC90C54RD+ 单片机做核心控制芯片,它是 一款性价比非常高的单片机,它完全兼容ATMEL 公司的51/52系列单片机,除此之外它自身还有很多特点,如:无法解密、低功耗、高速、高可靠、强抗静电、强抗干扰等。 其次STC 公司的单片机内部资源比起ATMEL 公司的单片机来要丰富的多,它内部有1280 字节的SRAM、8-64K 字节的内部程序存储器、2-8K 字节的ISP 引导码、除P0-P3 口外还多P4 口(PLCC封装)、片内自带8路8位AD(AD 系列)、片内自带EEPROM、片内自带看门狗、双数据指针等。目前STC 公司的单片机在国内市场上的占有率与日俱增,有关STC 单片机更详细资料请查阅相关网站。 STU_MAIN单片机开发板可完全作为各种MCS-51单片机的开发板,用汇编语言或C 语言对其进行编程。当用STC 公司的单片机时,直接用后面介绍的串口线将开发板与计算机串口相连,按照STC 单片机下载操作教程便可下载程序,

MC9S12XS128终极例程

SCI程序 串行通信时MCU与外部设备之间进行通信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硬件方法。 无论用查询方式还是中断方式进行串行通信编程,在程序初始化时均必须对SCI进行初始化。初始化主要包括波特率设置、通信格式的设置、发送接收数据方式的设置等。 对SCI进行初始化,需要设置如下几部分: (1)定义波特率 一般选内部总线时钟为串行通信的时钟源。通过设置SCI波特率寄存器SCI0BD的波特率选择位SBR[12:0],来选择合适的分频系数。 (2)写控制字到SCI控制寄存器1(SCI0CR1) 设置是否允许SCI、数据长度、输出格式、选择唤醒方法、是否校验等。 (3)写控制字到SCI控制寄存器2(SCI0CR2) 设置是否允许发送与接收、是中断接收还是查询接收等。 串行通信程序如下: /** write in “Init.h” **/ #include /* common defines and macros */ #include "derivative.h" /* derivative-specific definitions */ //void InitBusClk(void); //可以不使用锁相环 void InitSci(void); /** write in “Init.c” **/ //初始化程序 #include "Init.h" /* //------------初始化Bus Clock------------// void InitBusClk(void) { DisableInterrupts; CLKSEL=0X00; //PLLSEL 1 : Bus Clock=PLLCLK/2 // 0 : Bus Clock=OSCCLK/2 PLLCTL_PLLON=1; //开启PLL SYNR=0; //OSCCLK=16MHz REFDV=0X0F; //PLLCLK=2*OSCCLK*[(1+SYNR)/(1+REFDV]=32/16=2MHz while(!(CRGFLG_LOCK==1)); //直到LOCK=1,when PLL is ready,退出循环 CLKSEL_PLLSEL=1; //PLLSEL 1 : Bus Clock=PLLCLK/2=2MHz/2=1MHz // 0 : Bus Clock=OSCCLK/2=16M/2=8MHz } */

最新FPGA开发板使用说明书

F P G A开发板使用说明 书

目录 第一章综述 (1) 第二章系统模块 (2) 第三章软件的安装与使用 (11) 第四章USB 电缆的安装与使用 (28)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6

第一章综述 THSOPC-3型 FPGA开发板是根据现代电子发展的方向,集EDA和SOPC系统开发为一体的综合性实验开发板,除了满足高校专、本科生和研究生的SOPC教学实验开发之外,也是电子设计和电子项目开发的理想工具。 一、实用范围: ●自主创新应用开发; ●单片机与FPGA联合开发; ●IC设计硬件仿真; ●科研项目硬件验证与开发; ●高速高档自主知识产权电子产品开发; ●毕业设计平台; ●研究生课题开发; ●电子设计竞赛培训; ●现代DSP开发应用; ●针对各类CPU IP核的片上系统开发; ●DSP Biulder系统设计。 二、硬件配置: THSOPC-3型 FPGA开发板基于Altera Cyclone II 器件的嵌入式系统开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硬件平台,它可以为开发人员提供以下资源: ●支持+5V 电源适配器直接输入或者USB接口供电, 5V、3.3V、1.2V混合电压源;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6

●FPGACycloneII FPGA EP2C8,40万门,2个锁相环; ●isp单片机AT89S8253。isp单片机AT89S8253及开发编程工具,MCS51兼容,12KB isp可编程Flash ROM,2KB ispEEPROM,都是10万次烧写周期;2.7-5.5V工作电压;0-24MHz工作时钟;可编程看门狗;增强型SPI串口,9个中断源等。此单片机可与FPGA联合开发,十分符合实现当今电子设计竞赛项目的功能与指标实现; ●EPM3032 CPLD; ● 4 Mbits 的EPCS4 配置芯片; ●512KB高速SRAM; ●20MHz 高精度时钟源(可倍频到300MHz); ● 4 个用户自定义按键; ●8 个用户自定义开关; ●8 个用户自定义LED; ● 2 个七段码LED; ●标准AS 编程接口和JTAG调试接口; ●两个标准2.54mm扩展接口,供用户自由扩展; ●RS-232 DB9串行接口; ●PS/2键盘接口; ●VGA接口; ●4X4键盘;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6

百问网精智JZ2440开发板使用手册 S3C2440

百问网·精智JZ2440使用手册提示:除了QT外,可以不看本手册,参考《嵌入式Linux应用开发完全手册》及视频即可

第1章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构建 (4) 1.1 安装Ubuntu 9.10 (4) 1.1.1 安装VMware (4) 1.1.2 安装Ubuntu 9.10 (13) 1.2 安装Ubuntu下的开发工具 (20) 1.3 安装Windows下的开发工具 (22) 第2章精智JZ2440开发板烧写程序方法 (23) 2.1 使用JTAG工具烧写开发板 (23) 2.1.1 Windows下并口JTAG驱动安装 (23) 2.1.2 Windows下OpenJTAG驱动安装 (29) 2.1.3 Ubuntu下驱动程序的安装 (29) 2.1.4 JTAG烧写软件oflash的用法 (29) 2.2 通过u-boot烧写整个系统 (29) 2.2.1 在Windows下使用dnw和u-boot烧写系统 (30) 2.2.2 在Linux下使用dnw和u-boot烧写系统 (31) 第3章板上Linux系统搭建 (33) 3.1 修改、编译、使用u-boot (33) 3.1.1 使用补丁修改、编译u-boot (33) 3.1.2 u-boot使用方法 (33) 3.2 修改、编译、使用Linux内核 (36) 3.2.1 使用补丁修改、编译内核 (36) 3.2.2 使用uImage (36) 3.3 修改、编译QT (36) 3.3.1 编译依赖的软件 (36) 3.3.2 使用补丁修改、编译QT (39) 3.4 构造根文件系统 (39) 3.4.1 基于最小根文件系统制作QT文件系统 (39) 3.4.2 制作YAFFS2、JFFS2文件系统映象文件 (42)

交换与路由技术实验指导手册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交换与路由技术实验指导手册 (内部资料) 鲁东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编制

实验一思科路由模拟软件Packet Tracer基本使用 1.实验目的 掌握Cisco Packet Tracer软件的使用方法。 2.实验过程及主要步骤 (一)安装模拟器 1、运行“PacketTracer_setup”文件,并完成安装,汉化; ●进入页面。 (二)熟悉模拟器的各个界面 ●对用户界面中各项功能进行掌握。包括菜单栏、编辑、选项、视图、工具、扩展、主工具栏、公共工具栏、工作区、工作区选择栏、模式选择栏、设备类型选择栏等。 ●对工作区分类、操作模式、设备类型和配置方式进行了解和熟悉。 ●掌握IOS命令模式 1.用户模式 2.特权模式 3.全局模式 ●掌握IOS帮助工具 1.查找工具 2.部分字符 3.历史命令缓存 ●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方式——控制台端口配置方式 (三)使用模拟器 ●运行Cisco Packet Tracer软件,在逻辑工作区放入一台集线器(HUB)和三台终端设备PC,用直连线(Copper Straight-Through)按下图将HUB和PC工作站连接起来,HUB端接Port口,PC端分别接以太网(Fastethernet)口。

2、分别点击各工作站PC,进入其配置窗口,选择桌面(Desktop)项,选择运行IP地址配置(IP Configuration),设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分别为PC0:,;PC1:,;PC2:, 3、点击Cisco Packet Tracer软件右下方的仿真模式(Simulation Mode)按钮,如图1-2所示。将Cisco Packet Tracer的工作状态由实时模式(Realtime)转换为仿真模式(Simulation)。 图1-2 按Simulation Mode按钮 4、点击PC0进入配置窗口,选择桌面Desktop项,选择运行命令提示符Command Prompt,如图所示。 进入PC配置窗口

单片机开发板操作手册.

单片机开发板操作手册 一、概述 1,多功能单片机开发板,板载资源非常丰富,仅是包括的功能(芯片)有:步进电机驱动芯片ULN2003、 八路并行AD转换芯片ADC0804、 八路并行DA转换芯片DAC0832、 光电耦合(转换)芯片MOC3063、 八路锁存器芯片74HC573、 实时时钟芯片DS1302及备用电池、 IIC总线芯片A T24C02、 串行下载芯片MAX232CPE, 双向可控硅BTA06-600B、 4*4矩阵键盘、 4位独立按键、 DC5V SONGLE继电器、 5V蜂鸣器、 八位八段共阴数码管 5V稳压集成块78M05 八路发光二极管显示 另还有功能接口(标准配置没有芯片但留有接口,可直接连接使用):单总线温度传感器DS18B2接口、 红外线遥控接收头SM003接口8、 蓝屏超亮字符型液晶1602接口、 蓝屏超亮点阵图形带中文字库液晶12864接口、 2(4)相五线制小功率步进电机接口、 外接交流(7V-15V)电源接口 USB直接取电接口 镀金MCU晶振座 40DIP锁紧座 外接电源和5V稳压电源的外接扩展接口及MCU所有IO口扩展2,可以完成的单片机实验: 1、LED显示实验(点亮某一个指示灯、流水灯), 2、八位八段数码管显示实验(你可以任意显示段字符和数字以及开发板所有功能芯 片的显示), 3、液晶显示(1602液晶显示、12864点阵中文图形液晶显示、可以显示出开发板所 有功能芯片的操作), 4、继电器的操作 5、蜂鸣器的操作(你可以编写程序让它发出美妙动听的歌声) 6、可控硅的操作(胆大的朋友就利用这一独有的功能吧,你见过实验室温度实验箱 没有,它的驱动就是这样的;聪明的朋友就可以自己写个程序把把加热温度温 度恒定在(X±0.5)度的范围内了 7、步进电机的操作(这个是迈向自动化控制的第一步,现在的数控机床、机器人呀

MC9S12XS128单片机简介

MC9S12XS128 单片机简介 1、HCS12X 系列单片机简介 Freescale 公司的16 位单片机主要分为HC12 、HCS12、HCS12X 三个系列。HC12核心是16 位高速CPU12 核,总线速度8MHZ;HCS12 系列单片机以速度更快的CPU12 内核为核心,简称S12 系列,典型的S12 总线速度可以达到25MHZ。HCS12X 系列单片机是Freescale 公司于2005 年推出的HCS12 系列增强型产品,基于S12 CPU 内核,可以达到25MHz 的HCS12 的2-5 倍性能。总线频率最高可达40 MHz。S12X 系列单片机目前又有几个子系列:MC9S12XA 系列、MC9S12XB 系列、MC9S12XD 系列、MC9S12XE 系列、MC9S12XF系列、MC9S12XH 系列和MC9S12XS 系列。MC9S12XS128 就是S12X 系列中的一个成员。 2、MC9S12XS128 性能概述 MC9S12XS128 是16 位单片机,由16 位中央处理单元(CPU12X)、128KB 程序 Flash(P-lash)、8KB RAM、8KB 数据Flash(D-lash)组成片内存储器。主要功能模块包 括: 内部存储器 内部PLL 锁相环模块 2 个异步串口通讯SCI 1 个串行外设接口SPI MSCAN 模块 1 个8 通道输入/输出比较定时器模块TIM 周期中断定时器模块PIT 16 通道A/D 转换模块ADC 1 个8 通道脉冲宽度调制模块PWM 输入/输出数字I/O 口 3、输入/输出数字I/O 口 MC9S12XS128 有3 种封装,分别为64 引脚、80 引脚、112 引脚封装。其全名分别为MC9S12XS128MAE、MC9S12XS128MAA、MC9S12XS128MAL。MC9S12XS 系列具有丰富的输入/输出端口资源,同时集成了多种功能模块,端口包括PORTA、PORTB、PORTE、PORTK、PORTT、PORTS、PORTM、PORTP、PORTH、PORTJ 和PORTAD 共11 个端口。端口引脚大多为复用口,往往具有多重功能,所有端口都具有通用I/O 口功能。 PORTA、PORTB、PORTK 为通用I/O 口 PORTE 中的IRO 和XIRQ 引脚可作为外部中断输入 PORTT 集成了TIM 模块功能 PORTS 集成了SCI 和SPI 模块功能 PORTM 集成了CAN 总线模块 PORTP 集成了PWM 模块功能 PORTH、PORTJ 可作为外部中断输入口 PORTAD 集成了ATD 模块功能 在MC9S12XS128 单片机中有些特殊功能可定义为多个引脚,如PWM、SCI1 模块。对于这些具有相同功能的引脚定义,由端口T 路径寄存器PTTRR 和模块路径寄存器MODRR 确定。MC9S12XS128 的 3 种封装的引脚数目不一样,所具有的通用端口的引脚和功能有

Unity 3d 实验指导手册

6.实验6Unity3d基本操作 1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利用软件开发工具unity3d进行三维模型的创建,以及掌握 Unity3d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 2实验环境 Windows10操作系统、Unity2017.1.1 (1). (2) (3). 标,该图标用于建立无极限高的山峰,该图地平台,使用该图标可平滑山峰,通过改变 击选择; 图4-错误!未指定顺序。平行光示意图 图4-4贴图示意图 图4-3山峰水池示意图

(5). 该图标分别可用于给场景添加树木和草,方法为点击菜单 Assets->Importpackage->SpeedTree和TerrainAssets 分别导入树木和草的数据库,点击 或,选择AddTree 在弹窗中点击 来添加已导入的树木和草材料(如下图所示);草材料通过EditDetail添加,属于细节部分,放大后方可看见。 图4-5添加草木 (6).打开Project菜单下的Assets文件夹,找到前面导入的Environment包文件夹,找到Water 去AssetStore下载导入) “,右 “组件添加到MainCamera上面。要注意的是,点击前必须在Hierarchy视图中选中MainCamera,否则无法添加。如果选中了别的对象,会添加到别的对象上去。 d)点击上图中圆圈处,选择一个skyboxs文件模型,调整摄像机的位置和角度,可以在 游戏效果预览框”Game“中看到效果,运行后也将会有天空盒背景效果。 图4-6添加水模型 图4-7天空盒加在主摄像机上 图4-8天空盒子效果图

(8).添加树木的阴影效果,点击Hierarchy面板的提添加的平行光材质(DirectionalLight),在Inspector面板修改ShadowType的类型为SoftShadows,可为场景添加场景物体的影子效 果(如图4-9); (9).导入游戏人物模型或其他物品3d模型包文件(可自行网上下载模型文件包 *.unitypackage),点击Assets->ImportPackage->CustomPackage导入游戏人物,把导入的材料 拖拽进场景即可(如图);

EXCD1开发板使用手册

EXCD‐1开发板参考手册 北京中教仪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2010年3月

目录 1 概述 (1) 2 板上资源 (2) 3 使用说明 (3) 3.1使用前准备 (3) 3.2输入时钟 (4) 3.3LED,拨码开关和按键 (5) 3.47段数码管 (9) 3.5VGA接口 (10) 3.6RS232串口 (12) 3.7PS/2鼠标键盘接口 (13) 3.8I/O扩展接口 (14) 3.9SRAM和F LASH存储器 (16)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4号C座邮编:100120 客户服务热线:4006061700 传真 : 010- 58582440 销售Email : ECsales@https://www.360docs.net/doc/f26085137.html, 技术支持Email:Ecservice@https://www.360docs.net/doc/f26085137.html, 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f26085137.html,

1 概述 EXCD-1是一款易于使用的开发板,它能够实现大量基于FPGA 的数字系统。开发板采用Xilinx Spartan 3E FPGA 器件,板上资源丰富,有2Mbytes 的Flash 和1Mbytes 的快速SRAM ,以及各种输入输出设备,可以方便的设计具有各种功能的数字系统,也可设计含有Xilinx MicroBlaze 软核的嵌入式处理器系统。EXCD-1开发板有5个扩展接口,可灵活的扩展各种功能模块,如数模转换模块,模数转换模块,LCD 显示模块等。 VGA 接口RS232PRom PS2LEDs 晶振 图1-1 EXCD-1开发板

2板上资源 displays 4 buttons port2 图2-1 EXCD-1板上资源框图 1.Xilinx Spartan 3E XC3S500E PQ208 FPGA器件 z10,476 逻辑单元 z1,164 CLBs z73Kbits分布式RAM z360Kbits块RAMs z20个专用乘法器 z4个DCMs z158个用户I/O管脚 z PQ208管脚封装 2.时钟:50MHZ晶振输入 3.高速异步SRAM z512K × 16bits 4.Flash存储器 z1M ×16bits 5.配置Flash: XCF04S

学生实验指导手册

用平均差误法测定长度差别阈限 1引言 平均差误法又称均等法或调整法,是测量差别阈限的一种方法。其最典型的形式是:让被试去调整一个变异刺激直到他感觉到与所给的标准刺激相等,如此反复实验。这个方法的主要特点有:(1)测量差别阈限所呈现的变异刺激是连续变化的,不象极限法那样是以等距离,间断变化的,也不象恒定刺激法那样是几个固定刺激按随机顺序呈现的。(2)平均差误法的变异刺激大都是由被试操作或调整而产生的连续的量的变化。由于被试参与操作,因而容易产生动作误差。(3)被试调整得到在感觉上相等的两个刺激值,其物理强度之差的绝对值的平均数(即平均误差,AE),就是所求的阈限值。其计算公式如下:AE=∑|X-S i|/N。式中,X——每次测定所得数据;S i——标准刺激;N——测定总次数。平均差误法就是因此而得名的。 由于平均差误法获得数据的标准和计算方法与其他方法不同,它所测得的结果可以说只是阈限的一个接近值。因此,用此法测得的阈限不能直接与其他方法测得的阈限进行比较。 长度估计测量器是一种能调整白背景上的黑色水平线长度的仪器。它分左右两半,各有一条水平线,并各有一个可以活动的套子套在表面上。套子来回移动可以调整露出黑线的长度,通过背面的刻度可读出露出的长度是多少毫米,实验时可固定任何一边黑线的长度作标准刺激,以另一边的长度作变异刺激,被试可移动这边的套子,改变该黑线的长度,以便把它调整得在感觉上与标准刺激相等。本实验通过长度差别阈限的测定,学习如何用平均差误法测量差别阈限。 2方法 2.1被试 ------被试2人,年龄,性别,视力 2.2仪器 长度估计测量器 2.3程序 用长度估计测量器呈现白背景上的黑色线条,线条分左右两半,分别用活动的套子盖住。背面是以毫米为单位的刻度。主试移动一个套子使该边的直线露出10厘米作为标准刺激。用同法使另一边的直线露出明显短于或长于标准刺激的长度作变异刺激,被试移动套子,调整变异刺激,直到在感觉上与标准刺激相等为止。主试记下被试调好的长度。 为了消除动作误差,在全部实验中应有一半的次数呈现的变异刺激长于标准刺激(套子向内移动,简称“内”),另一半次数呈现的变异刺激短于标准刺激(套子向外移动,简称“外”)。 为了消除空间误差,在全部实验中应有一半的次数在中线的左边呈现变异刺激(简称“左”),另一半的次数在中线的右边呈现变异刺激(简称“右”)。这样呈现变异刺激的方法组合为“左外”、“左内”、“右外”、“右内”。 为了消除系列顺序的影响,实验如下进行:右外→右内→左内→左外→左外→左内→右内→右外,共8组,每组做5次,共做两个循环,共计80次。每做完20 次,休息两分钟。 让被试坐在仪器前面,使仪器上的水平线与被试的双眼等高。然后给被试的指导语如下:“这个仪器的左边(或右边)有一条黑色的水平线,现在请你向外(或向内)移动右边(或左边)的套子,让右边(或左边)露出来的黑线看起来和左边(或右边)的黑线一样长。请你慢慢的移动套子,到你刚刚感觉到左右两边的水平线一样长时为止,并且说一声‘一样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