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原理第二章题库

第二章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题库)

一、单选题(70)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

A.只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只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C.是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

D.不仅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而且也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2.“人的感官是人认识外界事物的不可逾越的天然界限”,这种观点是( )。

A.辨证反映论

B.经验论

C.辩证唯物论

D.不可知论

3.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其不确定性是因为( )。

A.有些真理是根本无法通过实践来加以检验的

B.任何实践检验都需要一定的逻辑证明作为其补充的手段

C.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社会实践总要受历史条件的限制

D.只有明显的真理才能被实践检验出来

4.下列选项中,属于理性认识不同于感性认识的特点的是( )。

A.直接性

B.主观性

C.摹写性

D.抽象性

5.人的认识作为对某一事物的反映,必然是以这一事物为原型的,这是指反映具有( )。

A.客观性

B.现实性

C.摹写性

D.创造性

6.在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意义的飞跃是指( )。

A.从外在形象到内在本质的飞跃

B.从个性认识到共性认识的飞跃

C.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D.从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的飞跃

7.通过实践和调查,获得十分丰富的感性材料,然后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这些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从认识发展过程看,这是( )。

A.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B.从感觉到知觉的飞跃

C.从意识到物质的飞跃

D.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8.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根本对立是( )。

A.是否承认矛盾

B.是否重视实践

C.是否承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D.对世界本质的不同回答

9.片面强调理性认识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会导致( )。

A.经验论

B.教条主义

C.诡辩论

D.二元论

10.我们通过眼、耳、鼻、舌、身各种感官感觉到一个梨子的各种属性,在意识中把它们联系起来形成了关于这个梨子的感性形象,这种反映形式是( )。

A.感觉

B.知觉

C.表象

D.分析

11.在认识问题上,“跟着感觉走”是( )。

A.唯物主义思想的表现

B.不可知论思想的表现

C.机械唯物论的观点

D.否认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12.关于改造客观世界的说法,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包括改造自然界和改造人类社会

B.改造客观世界是认识客观世界的目的

C.改造客观世界必须遵循客观世界的规律

D.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没有关系

13.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是( )。

A.抽象、具体、历史

B.感觉、知觉、表象

C.分析、归纳、综合

D.概念、判断、推理

14.“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即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一观点说明( )。

A.感性认识对人认识事物本质没有实际意义

B、感性认识是整个认识的起点

C.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D.感性认识的局限性

15.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

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与书本

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16.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

A.感觉——知觉——表象

B.概念——判断——推理

C.实践——认识——实践

D.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

17.同一句格言,年轻人的理解没有饱经风霜的老人理解丰富。这说明( )。

A.感性经验支撑下的理性认识更丰富深刻

B.理性指导下的感性认识丰富

C.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D.感性认识依赖于理性认识

18.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世界同时得到了改变,并日益丰富。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 )

A.自然界自身的运动

B.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

C.人的实践活动

D.工具的制造与使用

19.“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体现的是( ) 。

A.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

B.唯物主义辩证法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20.认识运动是一个无限反复无限发展的过程,这一观点属于( )。

A.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B.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C.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D.机械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21.认识主体具有的突出特点是( )。

A.能动性

B.被动性

C.消极性

D.积极性

22.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 )。

A.社会政治实践

B.科学实验

C.生产实践

D.教育实践

23.理性认识的特点是( )。

A.对感性认识的综合

B.与客观事物无关的人的自由创造物

C.通过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的直接把握

D.借助于抽象思维达到对事物本质的把握

24.有人认为只有写到书本上的理论才是真实可靠的,便不顾实际情况,生搬硬套书本上的理论。这犯了( )

A.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B.直观被动反映论的错误

C.教条主义的错误

D.经验主义的错误

25.主观认识和客观实践的统一是( )。

A.必然和偶然的统一

B.抽象的不变的统一

C.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D.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6.把科学的实践观第一次引入认识论是( )。

A.费尔巴哈哲学的功绩

B.黑格尔哲学的功绩

C.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绩

D.法国唯物主义哲学的功绩

27.人们所从事的政治活动、社会改革、社会革命都属于( )。

A.物质生产实践

B.社会政治实践

C.意识活动实践

D.科学文化实验

28.“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这种观点属于( )。

A.实用主义观点

B.唯物主义观点

C.唯心主义观点

D.存在主义观点

29.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

A.唯物论的观点

B.辩证法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

D.可知论的观点

30.“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这是( )。

A.辩证唯物论与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C.唯物论与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31.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的反映,这是一种( )。

A.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B.机械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32.与感性认识相比较,理性认识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抽象性,另一个是( )。

A.能动性

B.直接性

C.间接性

D.客观性

33.下列各项中,正确表述客体含义的是( )。

A.客体是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

B.客体就是外部自然界

C.客体是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

D.客体就是客观存在的事物

34.有些同志在工作中单纯凭自己的经验办事,轻视理论的指导作用,他们在认识论上犯了( )。

A.类似机械唯物主义的错误

B.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C.类似客观唯心主义的错误

D.类似经验论的错误

35.“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 。

A.理论高于实践活动

B.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理论是革命工作的出发点

D.理论对实践起决定作用

36.认识的初级阶段是( )。

A.直接认识

B.全面认识

C.感性认识

D.理性认识

37.感觉、知觉、表象是( )。

A.反映论的三种形式

B.社会意识的三种形式

C.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D.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38.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其突出的特点是( )。

A.直接性

B.间接性

C.辩证性

D.能动性

39.整个认识过程的起点是( )。

A.感觉

B.知觉

C.概念

D.判断

40.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是( )。

A.前者是可知论,后者是不可知论

B.前者是直观反映论,后者是能动反映论

C.前者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后者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路线

D.前者反对反映论,后者坚持反映论

41.要正确实现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这是因为( )。

A.群众是人口中的大多数

B.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C.群众的意见都是正确的

D.群众的行动都是合理的

42.在实际工作中,片面夸大感性经验的作用,轻视理论,把局部经验当作普遍真理到处搬用,这倾向属于( )。

A.本本主义

B.经验主义

C.教条主义

D.人本主义

43.恩格斯说:“鹰比人看得远得多,但是人的眼睛识别的东西远胜于鹰。”人的感官的识别能力高于动物,除了人脑及感官发育得更完善之外,还因为( )。

A.人不仅有感觉还有思维

B.人不仅有理性还有非理性

C.人不仅有直觉还有想象

D.人不仅有生理机能还有心理活动

44.实践的主体是( )。

A.绝对精神

B.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C.优秀的人

D.人的意识

45.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说明( )。

A.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D.人具有认识自然的能力

46.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 )。

A.人类需要和欲望的不断增长

B.人类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

C.人类认识器官的逐渐发达

D.人类道德水平的不断提高

47.“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这种观点是( )。

A.强调认识对实践的作用

B.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

C.认为认识可以脱离实践

D.认为实践可以脱离认识

48.“马克思主义者承认,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是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相对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这表明( )。

A.人类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是从绝对真理走向相对真理的过程

B.马克思主义者坚持真理问题上的绝对主义观点

C.马克思主义者坚持真理问题上的相对主义观点

D.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性真理向绝对性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49.“实践标准实质上决不能完全地证实或驳倒人类的任何表象。”这句话揭示了( )。

A.实践标准并不是适用于任何人类认识的检验

B.实践标准具有不确定性

C.存在不可能检验的东西

D.实践标准是确定的,它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惟一标准

50.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至于使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这句话表明( )。

A.实践标准是不确定的

B.实践标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C.实践标准也不可靠

D.实践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51.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 )。

A.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决定的

B.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C.实践的具体性和历史性决定的

D.实践的有条件性和相对性决定的

52.人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在于( )。

A.它是否有用

B.是否能被大多数人接受

C.是否符合客观实际

D.是否清楚明白

53.“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 )。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诡辩论的观点

D.相对主义的观点

54.“真理是思维与它的先验形式相一致”是( )。

A.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论

B.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论

C.客观真理论

D.形而上学真理论

55.下列各项正确说明判断一种观点的是非对错标准的是( )。

A.以伟人之是非为是非

B.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

C.以众人的意见定是非

D.以实践中是否达到预想目的定是非

56.逻辑证明是( )。

A.实践标准的一个重要补充

B.实践标准以外的又一个检验真理的标准

C.先于实践标准的检验真理的标准

D.优于实践标准的检验真理的标准

57.对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这种正确态度的理论基础是( )。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的原理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的原理

C.能动的反映是摹写和创造统一的原理

D.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的原理

58.1633年,伽利略因宣传“日心说”被教廷判处终生监禁。1979年11月10日罗马教皇在公开集会上正式承认伽利略在350多年前受到教廷审判是不公正的,公开为伽利略平反。这说明( )。

A.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

B.真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谬误

C.真理是不断发展的

D.真理终将战胜谬误

59.谬误与真理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谬误( )。

A.永远也不能变为真理

B.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为真理

C.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D.包含在相对真理之中的

60.既承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又承认逻辑证明在认识和探索真理中的作用,就是认为( )。

A.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多元的

B.逻辑证明可以取代实践标准

C.逻辑证明可以最终证实或驳倒真理

D.被逻辑证明和证伪了的认识最终还要靠实践的检验

61.“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这是( )。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唯物主义的观点

C.诡辩论的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62.承认真理的绝对性就是( )。

A.承认永恒真理

B.绝对主义

C.否认真理的相对性

D.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和世界的可知性

63.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检验认识是否同( )。

A.已有的理论相符合

B.已被实践证明的真理相符合

C.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符合

D.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符合

64.真理就是( )。

A.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B.大多数人同意的观点

C.对人类生存有用的理论

D.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65.真理与谬误的统一的含义是( )。

A.真理中包含着谬误

B.二者互为因果

C.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二者没有确定的界限

66.真理多元论的错误实质在于( )。

A.否认人的认识能力和水平不同

B.否认真理的客观性

C.否认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

D.否认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

67.庄子曰:“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意思是指在这里是对的,在那里就是错的了。庄子的话( )。

A.强调了真理的客观性

B.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

C.强调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D.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