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城镇空间格局(4):谋略国家城镇空间格局

国家城镇空间格局(4):谋略国家城镇空间格局
国家城镇空间格局(4):谋略国家城镇空间格局

国家城镇空间格局(4):谋略国家城镇空间格局

国家城镇空间格局(全国城镇体系)是国家参与全球竞争、推进社会经济全面进步的重要载体。空间格局的建立,战略棋子的落地,需要历史视野、地理视角、开放眼光的全面审视,并以系统思维来谋略。承接以上论述,我们需要重塑空间发展的对外与对内的关系。

对外方面,城镇空间格局需要顺应全球经贸环流及政治格局发展趋势。对外关系将由过去30年的“发达国家消费—中国生产模式(Made in China)—内生资源消耗”逐步转向未来30年的“发达国家技术合作—中国消费—东南亚、南亚制造—全球资源利用”模式。

对内方面,城镇空间格局需着眼于开放格局下的区域相对均衡发展,尤其注重缩小南北差距,并激活胡焕庸线东侧既有城市潜力。由此,对内关系从过去30年注重东西方向的“沿海-腹地”的产业梯度转移与人口流动格局,逐步向“沿海+内陆”的相对增长和“陆桥+南北大通道”网络化格局转变。

此外,还有至关重要的一点是,首都地区在国家城镇空间格局的地位需要有更为清晰的表述,无论陆权还是海权的地缘政治格局下,首都地区都是我国最为重要的对外国际门户和对内联系中枢。

一、开放的全国城镇发展格局

观点1——构建“亚洲脊梁”,打通连接北京,贯穿中国西南-东北方向的城镇发展脊梁。这条“脊梁”的构建与胡焕庸线和潜在的“亚洲之

弧”人口分布密切相关。

对内来说,胡焕庸线贯穿的我国第二级地理大台阶东部100-300公里,是历史上人口十分稠密的区域,分别串联了自北京、大同、太原、西安、成都、重庆所在的古都或重镇,是历史上向西开放的中心枢纽;同时,东北的沈阳-哈尔滨城镇走廊和西南的环滇池周边地区,分别是重要的区域性城镇发展密集地区。

观察近100年的国家战略选择,会发现,这条走廊上的城镇,同样受到国家重大产业、交通项目的支持,特别是在民国时期、新中国“一五”和“三线建设”时期。这条走廊上是我国老工业基地聚集最多的区域,借势提振这些工业城市,也是国家所需。未来,这条城镇走廊上既有的国防军工和大科学实验基地,未来将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此外,这条“亚洲脊梁”的贯通,对平衡我国南北经济格局也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对外来说,这条城镇发展走廊紧密呼应“亚洲之弧”。我们不能忽视这条线以南地区的人口规模与整体经济的崛起,除了中日韩的东亚经济圈(人口规模约15.5亿)以外,还有以印度为核心的南亚印巴经济圈(人口规模约16.2亿,其中印度13.3亿),以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为主体的东南亚经济圈(人口规模约5.6亿)。

未来,这三大经济圈的贸易分工格局将逐步显现——尤其是,公认进入黄金增长时代的印度,2015年以经济增速7.9%列居全球第一。由此,东亚、南亚与东南亚之间互联互通的陆路大通道建构,对破除马六甲海峡的瓶颈、实现区域共同繁荣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家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以北京首都串联几大古都,将构筑起我国参与全球文化、政治事件交往的重要窗口。因此,“亚洲脊梁”的建构具有长远战略意义。当年抗战最艰难时期的滇缅公路和“驼峰航线”,未来将是国家保持兴盛繁荣的重要基石。

“一五”时期我国重点城市开发建设示意图(底图来源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课题《“一带一路”空间战略研究》)

观点2——向海延伸,串联起环太平洋西部城镇密集带。过去30年里,全球产业链分工重构,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形成了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为核心,山东半岛、海峡西岸和辽宁沿海为支撑的国际化门户地区及城镇群,造就了一批新兴开放城市和制造业重镇。若从当前经济联系格局看,更多体现出“沿海-腹地”的产业分工协作关系,京津冀、

长三角和珠三角分别代表了华北-西北、长江流域、华南地区的经济重心和对外交往门户。随着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对国际事务全面参与,这些城镇群之间的交流合作将显著增强。当前京沪之间密集的航空、高铁班次和人口流动数量充分说明这种沿海的横向联动关系。

因此,在构筑世界级城市群城市、全球化城市地区的同时,未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将成为环太平洋西部的城镇密集带。再扩展到整个亚太地区,这条沿海城镇密集带将进一步与日韩、东盟之间产生更紧密的交流合作。

观点3——海陆联动,打造跨国的开放发展走廊。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最直接载体就是建立起中心城市与内陆边境口岸地区(或边境中心城市)的交通大通道。除了“亚洲脊梁”形成的向西南(连接印度-巴基斯坦、东南半岛)和向东北(连接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两个大通道以外,以绥芬河-珲春、黑河、满洲里、二连浩特、霍尔果斯、喀什、亚东为主的口岸地区,也是若干条重要国际大通道的连接节点。尤其是我国纵深腹地的亚欧陆桥,历史上以丝绸之路为主要通道,未来仍将是重要的贸易与交往通道。但其格局将有巨大改变。

首先,在胡焕庸线以西将形成多通道并行格局,未来将在其北侧(自京津冀连接内蒙古西部、新疆北部)、南部(自成渝地区连接青海北部、新疆南部)拓展出新的国际能源、物资运输大通道;而在胡焕庸线以东,将以网络化交通格局,加强与沿海地区的互联互通,这些通道包括传统的陇海线、西安-郑州-青岛(日照)、银川-太原-石家庄-天津(黄骅)、西安-郑州-南京、西安-武汉-福州、兰州-成都、重庆-贵阳-广州等多条

大通道。

二、人文开放的首都地区与多元繁荣的边疆地区

人文、开放与包容的首都是大国发展的重要支撑。大国的京畿之地,代表一个时代的核心精神与空间精粹。当前国家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既有历史发展的线索,也有时代发展赋予的新使命,这就是肩负起整个北方地区的繁荣稳定与对外开放。从全球视野来看,未来首都地区应具备核心文化弘扬、国际交往、科技创新、经贸发展和全国性政治军事中枢管理等核心职能。无论是从历史线索还是国际经验来看,我国的首都地区在扩展布局这些核心职能方面,需要以区域观统筹,既要构建多元人文的首都中心城,又要营建开放包容的新城、区域中心及特色小城镇,共同构建大首都城镇体系。

要构建这样的大首都地区,必须站在国家战略层面,来整合重大设施和空间资源。未来的首都地区应该是连通亚欧的洲际高铁网枢纽,是全球航空枢纽。要构建洲际高铁网枢纽,需要充分发挥京津两个城市的联动效应,将北京东部、天津西部及其走廊地区整合成通达四方的枢纽地区;要建立全球航空枢纽,应借鉴日本东海道地区、美国波士华城镇群和欧洲西北部城镇群的航空港布局经验,立足京津石构建国际机场体系,协同布局入境口岸及跨境电商基地。同样,首都地区应将国内所有城镇密集地区(人口规模过1亿的8个地区)紧密串联在一起。为此,京沪、京广(京九)都应该构筑双通道高铁格局,未来应实现京沪3小时可达、京广7小时可达;“亚洲脊梁”上应连接北京到边疆中心城市的8小时交通可达。

再将视角回到北京中心城,要保持多元人文活力冲击世界城市,必须吸引各类专业人才和国际人才。因此,有两方面工作需要亲力亲为,一方面可适度疏解部分经济管理、区域性管理职能到天津及区域其它中心城市;另一方面大力营造宜人的城市活力空间,在街区、社区尺度做好工作,既要便民,又要有人文氛围。

立足首都(京津冀)的洲际高铁网系统构建设想

元明清时期的京畿地区:

基本格局是环绕首都的两大功能圈层。北京作为国家首都,客观上对周围辅助城市的布局与功能产生显著影响,形成了两个差异化的功能圈层。

第一个圈层是距北京一二百里之间的各个县邑,大体相当于元代大都路和明、清顺天府所辖诸州县。西北部是军事屏障,东部、南部为粮油瓜果供给基地,东南是商业物资集散地区。

第二个圈层大约距北京150-200公里,包括保定、张家口(宣化)、承德、唐山、秦皇岛、天津等地区,承担一定首都职能或区域职能。天

津为漕运交通和商贸门户,保定是重要军镇、文化辅助城市,张家口是军事重镇和商贸城市,承德则在清代为政治陪都,唐山在清末发展成工业城市。近现代时期“京师门户腹地”的功能分区形成。河北腹地由中央直隶,天津则于清咸丰十年( 1860 年) 开埠后发展成近代中国重要的对外开放口岸。

“京师”—北京作为全国性的政治中心、消费中心,对京畿地区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推动作用;天津作为门户城市,作为参与全球化重要跳板,对辐射整个京津冀和北方地区具有重要作用。

清直隶范围及京畿地区功能分工

多元繁荣的边疆是大国长期发展稳定的基石。历史上强大的两汉、盛唐、明清时期,国家的边疆地区呈现出多民族和谐共存局面,边疆的繁荣、

与周边国家地区的睦邻友好,才能不断推进交往互信;同时,边疆防御稳固也关乎全国安全,正如140多年前左宗棠指出新疆“塞防”与“海防”并重,若丢新疆,甘陕危机;甘陕丢失,内蒙危机,没有了屏障,京城也就充满危机。

过去几十年里,我国边疆地区随着人口迁入和国家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普及,发展相对较快。但是,当前,除了部分开放内陆口岸以外,边疆地区由于自然环境退化、交通不畅、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出现了人口数量下降、社会经济发展停滞的局面。

要改变这种局面,不仅要大力扶持边疆地区的产业经济,引导人口适度聚集,加强对外开放,更重要的是,要强化边境口岸、地区中心城市与区域中心城市的联动发展,通过构建城镇体系来维持边疆地区的长治久安与民族稳定繁荣。

尤其是,为应对当前整个北方地区经济发展全面下滑的局面,应进一步强化整个北方地区的互联互通和对外大通道系统建设,构建起“口岸地区-边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首都地区”的城镇空间格局。在这套城镇体系中,如哈尔滨、呼和浩特、西安、兰州、呼和浩特、酒泉-格尔木等城市的区域联动作用就尤为突出。

广义的边疆是包括国家海洋的边境地区。海域的稳固同样不可忽视。笔者这里提出“北攻南建”海洋基石战略,以呼应内陆边疆战略。“北攻”指在东海地区采取相对积极的巡航与防御性进攻状态,以积极应对周边地区的政治军事危机。“南建”指的是积极推进南海地区的开发与开放。南海海域及岛屿对我国经济运输至关重要,其丰富的海洋资源也

是发展经济的重要依托。不妨以海南岛为据点、南海诸岛为支撑,构建南海经济圈,积极发展南海国际休闲旅游、海洋科技产业;适时依托某些岛屿,建设面向东南亚及全球的离岸金融中心与自由贸易岛,充分吸引世界各国资本在南海地区参与建设。

北方地区的互联互通安全保障格局

面向“一带一路”的内陆地区开放城市体系构建

三、国家中心城市与重要城市群(走廊)

全国城镇空间格局的关键在于,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相应的重要城市群(走廊),共同支撑国家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

“国家中心城市”[1],是全国城镇体系的“顶端”城市,肩负着引领中国融入全球化、全方位参与国际竞争力的关键职责,是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推动对外开放合作、引领国际交流合作向纵深推进的重要门户;同时,国家中心城市也是引导中国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同步发展、推动区域创新转型发展的核心城市。无论从历史上强盛时期的国家核心城市分布,还是当今发达国家的全球城市分布规律来看,全国层面布局相对均衡的国家中心城市,都会更有利于全面对外开放,有利于扭转不均衡发展的局面。未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应保持或进阶全球城市前十位,其他有潜力的城市应积极争取进入全球城市前二十序列。为此,国家在一系列政策制度设计上应给予倾斜,包括自由贸易区、国家级新区、自主创新示范区、跨境电商示范区等,同时在国际门户枢纽设施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文化中心建设方面补短板。

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建设需要一定区域腹地的强力支撑。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健全区域产业体系、减少因人口跨区域大规模流动带来的不稳定因素,需要围绕国家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一批城市群或城镇发展走廊。国家在“十三五”时期已明确了相关城市群建设。这里主要就几个需要培育或国家支持的重要城市群(走廊)做些建议。

晋冀豫城市群(郑州-太原-邯郸-石家庄)、关中-兰白西城镇走廊和昆明-贵阳城镇走廊,这三个城市群(走廊)位于“亚洲脊梁”之上,当

前虽然处于各城市相对独立发展局面,但随着国际大通道和区域性交通通道完善,城市之间的经济联动格局将进一步强化。

如前所述,这几个城市群(走廊)中的中心城市将迎来发展新机遇期。以乌鲁木齐为核心的城市群,虽然当前人口、经济与其它地区相比差距还十分明显,但考虑到其重要的地缘战略意义和边疆地区的稳定繁荣,国家需要努力完善其产业体系,提高国际知名度与影响力,并在多元民族包容方面有更大作为。

从国家层面的十二大城市群(走廊)构建看,关中-兰白西城镇走廊和乌鲁木齐城市群是位于胡焕庸线以西的重要支撑,某种意义上,要突破胡焕庸线向西发展,不能脱离这两个地区。

最后说一点,由于我国面临老龄化社会的风险,以及劳动力大龄化的趋势,尤其是,当前有5000万50岁以上的外出务工人员,未来进一步落户这些城市群(走廊)地区,有利于其发挥“余热”并享受更好的公共服务。而对于广大人口流出地区,则应进一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集中度,提高服务效能。

构想的十二大城市群(走廊)与当前人口迁移格局叠加示意

注:识别城镇群采用人口非农就业中心和交通廊道综合分析叠加,以5公里为基本统计单元,工作日与春节初一的差值比为正的区域,且明显属于非农就业中心的区域分布。

未来这些城镇群将围绕国家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形成若干都市区、大都市,形成若干现代服务业聚集中心,其它生产、休闲、研发等功能,

相对被网络化组织在都市区内部。尤其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等城镇群内,这些功能单元一同构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网络空间。

《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20年)》(2009年完成)

非农就业中心分布(2016)

四、后记

国家城镇空间格局的建构是一个长期动态过程。历史视野、地理视角、开放眼光让我们能够捕捉到以世纪为时间单元的影响因素。近100年来的城市,尤其是内陆地区人口稠密地区的中心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在国际经贸双环流下有着独特的后发优势。

而在地理空间上,无论国家宏观战略政策如何变,都需要把握胡焕庸线、

首都地区、边疆地区、国家中心城市等战略性空间。胡焕庸线是国家空间发展的重要线路,如何缩小南北差距、平衡东西两侧发展,是国家政策落脚点;首都地区永远是国家对接全球事务、统领国内城镇体系的核心——但首都不等于北京,构筑大首都地区,是历史发展逻辑使然。边疆地区是一个大国与世界各国交往的前哨,但同时肩负重要的防务安全重任,多元繁荣的边疆是长治久安的基石。国家中心城市关乎我国的全球综合竞争力,国家文化价值的输出,其格局应符合国家层面的人口分布实际,空间上相对均衡。

未来开放格局下的城镇空间

[1]关于国家中心城市参见澎湃新闻市政厅《谋略国家中心城市布局》一文,2016.04.12。

城市社会学2017

城市社会学2017

一、多项选择题 1(5分) 治理的基本特征包括 ?A)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涉及私人部 门√ ?B)治理是一个过程√ ?C)治理是一整套规则 ?D)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 的互动√ ?E)治理是协调√ 治理的特征主要包括: ?A)治理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B)治理不是一种正是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 ?C)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涉及私人部门√ ?D)治理是自上而下的 ?E)治理不是一整套规则,而是一个过程√2(5分)

制度的文化主要由哪些层面构成? ?A)精神文化、社会意识等概念 ?B)传统、习惯、经验与知识积累形成的 基本层面√ ?C)理性设计和建构的制度文化的高级层 面√ ?D)民风民俗 ?E)机构、组织和设备等的实施机制层面 √ 3(5分) 现代化的城市危机的影响因素主要表现为 ?A)商业化 ?B)信息化√ ?C)全球化√ ?D)知识化 ?E)城市化√ 4(5分) 城市文化传播的过程包括 ?A)采纳阶段√ ?B)接触阶段√

?C)显现阶段√ ?D)融合阶段√ ?E)选择阶段√ 5(5分) 城市社会福利的内容主要包括 ?A)针对外来人口的社会福利体系 ?B)满足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求的服务体 系√ ?C)满足社会共同生活需要的服务体系 √ ?D)针对军人家属的设置福利体系 ?E)针对特殊困难者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 √ 6(5分) 城市文化冲突具有的主要特征包括 ?A)经济型 ?B)时代性√ ?C)民族性√ ?D)社会性

?E)区域性√ 7(5分) 治理和统治的区别在于 ?A)权力的时限不同 ?B)行为主体不同√ ?C)权力运用的方式不同√ ?D)服务的对象不同 ?E)权力配置的形式不同√8(5分) 城市公共危机的基本特征包括 ?A)两面性√ ?B)紧迫性√ ?C)不确定性√ ?D)高风险性 ?E)社会性√ 9(5分) 城市文化的功能主要包括 ?A)娱乐休闲的功能√ ?B)社会规范的功能√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全省石化等七类产业布局的指导意见》答记者问 [福建日报]2014-01-07字号:T | T 2013年12月23日,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全省石化等七类产业布局的指导意见》,近日由省政府印发实施。昨日,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我省出台《指导意见》的背景、意义等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省政府制定《指导意见》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答: 近年来,我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突出工业支撑作用,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集群(基地)建设、推动一批重大项目建设,着力“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工业经济呈现出增速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的良好运行态势。但是在工业快速发展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产业布局分散、低水平重复建设、同质化竞争加剧、创新能力不足、招商引资缺乏统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在局部地方比较突出,以及部分产业全国性产能过剩矛盾加剧带来企业效益下滑等方面。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省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对我省产业的空间布局进行深入研究论证。在起草过程中,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十次全会精神,依据国家对产业发展和产业布局的总体要求,紧密结合我省实际和省领导的多次指示精神,力求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对一般竞争性产业,尊重市场规律,引导产业集中、集聚、集约发展;对电子信息、新兴战略性等目前尚在培育发展中的产业,发挥各地特色和优势,因地制宜,加快发展;对资源环境依赖性强和邻避效应突显的产业,应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省发展改革委在文件起草过程中,广泛征求各设区市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和省直有关部门意见,先后进行7次修改和论证,选择对环保、生产要素具有较高要求的石化、汽车、船舶、冶金、水泥、制浆造纸和印染等七类产业和平潭综合实验区等十大重点区域的重点产业发展提出合理布局的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充分贯彻落实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和省委九届十次全会精神,对加快产业集聚发展,培育和壮大龙头骨干企业,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对统筹区 域协调发展、错位发展、特色发展,防止同质竞争,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对促进我省重大经济结构协调和生产力布局优化,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和邻避效应,增强宏观调控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对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保护生态环境,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具有重要的意义。 问:《指导意见》对七类产业布局是如何考虑的? 答: 坚持统筹规划,优化布局,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 石化产业:石化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产业关联度高,产品覆盖面广,对经济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各地发展积极性很高。但石化又是资源依赖性强,环境占用量大,物料互为供需,装置相互关联,布局密不可分,需要合理布局,一体化建设。 按照国家对炼化一体化、装置规模化、产业园区化、生产清洁化和产品高端化的要求,通过石化基地建设促进全国石化产业布局调整,引导石油化工项目在基地或园区集聚发展,以及我省环境承载能力,我省石化产业重点布局建设湄洲湾和古雷石化基地,适度发展江阴化工新材料专区,除以上三个区域外,其他地区不再布局新的石油化工中上游项目;同时明确全省新建的化工项目必须进入石化基地或化工园区(专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调查实例报告

成都国际金融中心IFS调查及分析 1、FIS平面功能分布及出入口形式 (1)FIS 1楼有共有5个出入口,红星路、江南馆街和纱帽街各一个,大慈寺路两个。3层停车场,1700个停车位,设有1个出口,1个入口和1个出入口。 下沉式广场

(2)连廊的设置,每隔一段距离(约5米左右)设有连廊,连接两边的商铺,方便顾客来回购物。 (3)负1层有1个地铁出入口;负2层1个地铁出入口,并没有专门的落客区,乘客可直接乘车至此。 (4)采用“回”字型动线,围绕中间商铺形成单一动线,简单清晰,形成人流回路,可有效避免商业死角。 2、竖向分层 (1)主入口设置跨层式电梯,直接将 客流带上3F ,下沉式广场连通-1F ,左 侧大门可以直接进入1F 。从入口处便 将客流引入3F 和-1F ,一方面实现客 流的最大化集中,另一方面也满足了 消费者的喜好需求。 (2)内部设有6各中庭,每层至少有 5部扶梯、3部观光电梯,保障楼层间 的通达性;并设有跨层电梯,连接-2F 至1F 、1F 至3F 、3F 至5F ,让客户能够快速到达目的地。 负1层 负2层

(3)水平动线:采用回字型动线,人流动线较简单。 (4)垂直动线:商场内设置众多扶梯和观光电梯,保障商场垂直通达性。 3、人车流向 (1)IFS地面交通发达,四通八达,十分便捷,通过红星路、纱帽街可进入东大街和大慈寺路的快速通道。 (2)公交线路:周边有4个公交站台,19条公交线路途径本项目,能便捷通向成都各地区,出行便利。 (3)地铁:地铁上盖物业,与地铁2、3号线实现无缝对接,地铁线出入口春熙站位于IFS主入口南端,地铁人群也可通过地下通道直达IFS,为IFS带来大量人流。 观光电梯

市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调整规划

市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 调整规划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前言 “十一五”时期(2006年—2010年)是首都抓住奥运会举办、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首都资源优势,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走高端产业发展之路,提升“四个服务”的水平和能力的关键时期。《北京市“十一五”时期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调整规划》提出了“十一五”时期首都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调整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提出了发展高端、高效、高辐射力产业的重点任务、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及若干特色产业集聚区的产业布局,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是首都“十一五”时期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调整优化的重要依据。 本规划的主要编制依据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的批复。 一、回顾与展望 (一)发展回顾。

“十五”期间,北京市认真贯彻落实“十五”规划的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布局调整,经济总量显着增长,为“十一五”时期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经济总量显着增长。 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457美元,突破5000美元。第三产业成为拉动首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增加值达到亿元。第二产业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工业成为首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2005年增加值达到亿元。第一产业进一步优化,成为首都经济发展的重要补充,2005年增加值为亿元。 2.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从2000年的%、%和%,变化为2005年的%、%和%。以金融保险、商贸物流、信息服务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北京服务业发展的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在首都经济中的地位得到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软件、显示、集成电路等附加值较高的产业领域逐渐成为新的增长点。以现代制造业为基础、以都市型工业为重要补充的新型工业结构已初步形成。 3.重点产业加速发展。 以金融、商务服务、信息服务、软件、汽车等为代表的重点产业成长迅速,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一个多领域支撑的新型产业格局正逐步形成。按照2004年经济普查统计,金融业主营收入超过4100亿元,商务服务业主营收入实现1100亿元,信息服务业主营收入实现537亿元,软件业主营收入实现313亿元,汽车产业销售收入超过550亿元。

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1.国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现代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通常是以1863年英国伦敦建成的第一条地下铁道为起点,进入20世纪后,一些大城市普遍陆续修建了地下铁道,城市的地下空间开始为改善城市交通服务,交通的发展又促进了商业的繁荣。自本世纪六十年代初至七十年代末,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建设进入一个高潮,在数量和规模上发展很快。日本东京、大阪的地下商业街,美国曼哈顿的高密度空间的出现,都是在这一时期,以1973年石油危机为转折点。从七十年代中期起,发展势头渐趋平缓。 国外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⑴经济方面:高密度市中心区地价的高涨使地下空间开发有利可图(投资上的赢利性);雄厚的物质基础,经济实力使地下空间的建设成为可行(投资上的可行性)。 ⑵地理因素:北欧、北美气候寒冷,广泛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形成一个四季温暖的地下世界,人口的无限制增长需要不断地拓展新的生活空间,同时在质量上寻求高密度环境下的秩序性和高效率的交通联系。 ⑶社会和城市方面:节能抗灾的考虑;保护历史性风貌和复苏城市中心活力之间折衷的产物;城市中心凝聚性和吸引力客观上产生建筑和人口的高密度和立体化交通的需要;同时,进入信息化社会,人和人之间的联系更为广泛和密切,需要更多功能化和集约高效的综合空间。此外,大型城市地下空间的建设对有效地使用土地,节省市政,公用设施的投资,提高城市的交通效率,减少城市经营管理费,保护和改善城市景观都具有综合效益。 国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 国外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成就较高的是日本、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 1.1.1日本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

优化空间布局 北碚区规划

优化空间布局北碚区规划“五区四带” 北碚区辖5个街道、12个镇,全区面积755平方公里。作为都市功能拓展区,这些土地如何规划使用?街镇各自扮演什么角色?北碚区委书记龙华说,按照集聚发展、错位发展、产城互动、节约集约原则,北碚区将布局为“五区四带”。 “五区”作为重点板块 “五区”是北碚今后一个时期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的重点板块,集聚了全区最先进、最活跃的生产力要素,将科学规划、准确定位、加快建设。 北碚城市功能中心区 包括天生街道、朝阳街道、龙凤桥街道、东阳街道、歇马镇全域,北温泉街道部分区域。该区域定位为北碚政务、文化、金融、商务商贸中心。重点突出历史文化风貌,完善城市功能,提升现代都市形象,加快发展高品质生态商住、商务商贸、科技研发、文化创意、人文休闲等产业,积极营造宜商、宜居、宜游、宜业的人居环境。 蔡家半岛综合功能区 包括蔡家岗镇、施家梁镇、童家溪镇,具有居住区、商业区、办公区与科技园区的综合功能。重点是坚持产城互动、集约发展和集群发展,加快完善城市主干路网和配套市政基础设施,大力发展高新技术、高端商务、高档次娱乐、高品质生态商住产业,调整升级产业结构,建成高新技术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高端商务服务区和两江半岛宜居新城。 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区 包括水土镇、复兴镇和静观镇。该区域是未来北碚新的就业居住中心和全市科技创新中心。重点强化产城互动,进一步完善城市配套功能,注重城市建设与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步推进,重点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

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科技研发、总部经济、信息服务、高端商务等高端服务业,打造高新技术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研发服务聚集区。 澄江生态休闲旅游区 包括以金刚碑为界的北温泉街道部分区域和澄江镇全域。该区域集中体现北碚都市休闲旅游区的特色形象,是集休闲度假、温泉养生、会议和高品质生态商住为一体的都市文化型生态休闲养生区域。重点打造十里温泉城等精品项目,建设一批国内一流主题公园,进一步完善相关旅游配套设施和特色商贸服务设施,大力发展登山运动、生态湿地、水上娱乐等特色旅游,打造国际温泉休闲旅游目的地。 柳荫都市农业发展区 包括金刀峡镇、柳荫镇和三圣镇。该区域不仅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也具有发展都市农业的坚实基础。重点依托都市周边乡村独特的田园风光、生活风情、生产形态和人居环境,大力发展花卉苗木、蔬菜林果、体验农业、农产品加工等产业,打造全市重要的都市农业示范基地。 “四带”提供生态安全屏障 “四带”是四条生态走廊,其重点是保护性发展,为北碚区构筑生态安全屏障。“四带”的提出,是为了保护好境内缙云山、中梁山、龙王山和金刀峡大景区一带的生态环境,促进特色旅游业发展。 缙云山自然保护带 以缙云山山脉为主,从北向南纵贯北碚西部的重要绿色生态屏障。重点是突出保护生态的首要任务,维护生物多样性,充分发挥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时,深挖养生文化,围绕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发展特色旅游产业;依山建设低密度高品质住宅,打造主城区独具特色的高端住宅区域。

天津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专题】天津空间发展战略和文化中心设计方案 总体战略 以深化落实国务院确定的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的城市定位为目标,依托京津冀, 服务环渤海,面向东北亚,用区域和国际视野,着眼天津未来长远发展,着力优化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功能,提岀了双城双港、相向拓展、一轴两带、南北生态”的总体战略。 总体战略示意图:双城双港、相向拓展、一轴两带、南北生态 -双城是指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是天津城市功能的核心载体。 -双港是指天津港的北港区和南港区,是城市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是天津发展的独特优势

总体战略示意图双城双港 (一)双城双港 双城是指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是天津城市功能的核心载体。 中心城区通过有机更新,优化空间结构,发展现代服务业,传承历史文脉,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滨海新区核心区通过集聚先进生产要素,实现城市功能的跨越,成为服务和带动区域发展新的经济增长极。 双港是指天津港的北港区和南港区,是城市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是天津发展的独特优势。北港区包括北疆港区、南疆港区、东疆保税港区以及临港工业区(含临港产业区),重点发展集装箱运输、旅游和客 运等综合功能以及重型装备制造业。南港区是指独流减河以南规划建设的新港区,近期主要依托石化、冶金等重化工,建设工业港区,远期将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综合性港区。 通过双城”战略,加快滨海新区核心区建设,与中心城区分工协作、功能互补,实现市域空间组织主体由主副中心”向双中心”结构转换提升,构成双城发展的城市格局,促进北方经济中心建设。 通过双港”战略,加快南港区建设,扩大天津港口规模,培育壮大临港产业,调整优化铁路、公路集疏运体系,促进港城协调发展,更好地发挥欧亚大陆桥优势,进一步密切与三北”腹地和中西亚地区的交 通联系,加快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增强港口对城市和区域的辐射带动功能。

城市地下空间利用情况调研报告精选文档

城市地下空间利用情况 调研报告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城市地下空间利用情况调研报告 ——以西安市为例 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班级:城地111 学号:15 姓名:李荣 前言:21世纪是属于地下空间的世纪,尤其是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化的中国,对所有城市这都无疑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西安,作为西部发展的区域核心的同时,更兼有历史文明古都的厚重身份。结合世界各地的发展实例,想要解决好“城市综合症”,想要解决好发展变革与历史保护的矛盾,必须做好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工作。 一、西安的发展现状与开发地下空间的必要性 1. 西安的双重身份 1.1既是区域发展引擎,又是历史文化中心 西安是中国六大国家区域中心城市之一,亚洲知识技术创新中心,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和黄河流域最大的中心城市,中国大飞机的制造基地。科技实力仅次于北京、上海,居全国第三位。中国政府正着力将打造西安为国际化大都市。

同时,西安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十三个朝代均建都于此。西安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早确定的“世界历史名城”和国务院最早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世界着名旅游胜地,被誉为“天然历史博物馆”。 1.2保护古迹所带来的对中心城区发展的必然阻碍 目前来看,西安的区域中心位于明城墙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贯穿钟楼形成辐射带。这样的现实情况对地上建筑提出了两条限制措施: 限高:城墙内100 m 范围内建筑限高24 m , 城墙内200m范围内建筑限高448 m , 依次类推, 城内建筑最高不能超过100 m , 且钟楼周边建筑不能超过钟楼高度, 即古城中心商圈附近建筑不能超过25 m 城墙: 西安旧城区不仅在地面纵向空间上受限高影响, 在横向扩展上也毫无余地。西安城墙是在唐皇城的基础上建成的, 至今己有6 0 多年历史, 是中世纪后 期中国历史上最着名的城垣建筑之一, 不仅城墙需要完整保留, 而且城墙内侧20m 到10m的区域和护城河外沿180m以内区域都为建设控制地带。 这样严格的控制措施的确很好的保护了历史古迹,但却也严重阻碍了商业氛围的形成和区域活力的提升。同时,西安快速发展为老城带来的巨大人流车流量导致古城内交通情况不断恶化,而在寸土寸金的本区域进行道路改造的成本巨大,极难实现。 古城内低密度建设现状

福田区产业事业空间布局规划

福田区产业事业空间布局规划为了更集约、高效地利用有限的产业空间引入总部经济、现代服务业等高端产业,大力促进辖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优化,促进产业规划布局与城市更新改造相衔接,统筹产业发展空间,引导辖区产业集聚化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研究制定了《福田区产业事业空间布局规划》。 一、产业空间结构 (一)产业结构 近年来,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总部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推动下,福田区产业结构逐步优化、效益持续提升、特色产业集聚,促进了经济快速稳定增长。2011年,福田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098.6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920.34亿元,占GDP的比重超过90%,服务经济是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其中,总部经济657.00亿元,占31.31%;现代服务业1411.45亿元,占67.26%;金融业769.41亿元,占36.7%;高新技术产139.59亿元,占6.65%;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135.00亿元,占6.43%。CBD和环CBD高端产业带实现增加值1347.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64.2%。 (二)空间结构 福田产业发展的总体空间结构主要由轴带地区以及重点单元组成,寻求产业空间供给增加,城市产业空间统筹,以及在全市乃至区域空间发展的整体框架下的“产城一体”发展。 一心:深圳CBD中心区。深圳的行政、文化、信息、金融、国际展览和商务中心,也是城市发展的动力内核。 纵轴:深圳中轴线。以福田中心区为核心,向北连接莲花山、大脑壳山,并向龙华延伸;向南连接皇岗村、深圳河、福田口岸。该中轴线是深港合作的纽带,深港双城的脊梁,既是展现深圳城市建设标准和精神气质的空间线索,也是实现城市发展目标的示范地区。 横轴:深南大道发展轴。依托东西向贯穿原特区内的深南大道积聚了包括深圳CBD。、车公庙、罗湖蔡屋围、华侨城、科技园等深圳高端功能的经济发展带,是深圳经济要素流动的主通道。 北部:电子信息产业带。依托北环大道福田段。通过梅林工业区的更新改造,进一步集聚多样化和创新型的电子信息产业,形成具有创新活力和增长潜力的信息产业发展带。 西部:国际城市发展带。沿广深高速福田段走向,北连安托山地区,南至福田保税区。汇聚包括国际社区、高新科

宁波三门湾区域空间布局规划

宁波三门湾区域空间布局规划 文本目录 一、总 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总体战略 . (2) 三、空间布局 (3) 四、生态人文资源保护 (6) 五、综合交通规划 (10) 六、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11) 七、防灾规划 (15) 宁波市规划 局 二O 一六年六月

一、总则 第一条编制背景与目的 宁波三门湾区域是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将该区域列为全省十大海洋产业集聚区之一。2013年宁波市政府发布实施《宁波三门湾区域发展规划》,2014年浙江省发改委编制完成了《三门湾区域统筹发展规划》。作为上位规划的深化,市规划局编制了宁波三门湾区域空间布局规划,无论是从生态文明战略的落实,还是从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推进来看,都有重要意义。 《宁波市三门湾区域空间布局规划》以《宁波三门湾区域发展规划》为依据,主要落实发展目标、总体规模、产业引导,深化生态保护、城镇空间布局、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等内容。空间布局规划在编制过程中,与相关部门同步编制的宁波三门湾区域综合交通、旅游发展、产业发展规划进行对接协调,成果内容一致。 第二条规划依据及参考文件 本次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有《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浙江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浙江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长三角地区区域发展规划》、《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宁波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宁波市海洋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宁波三门湾区域发展规划》、《三门湾区域统筹发展规划》、《宁波三门湾区域综合交通规划(2012-2040)》、《宁波三门湾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宁海三门湾新区总体规划(2011-2030)》,以及省、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海洋功能区规划等。 第三条规划指导思想 保护与利用宁波三门湾的港口资源、滩涂资源、岸线资源、海岛资源,保证该地区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1、明确宁波三门湾区域的发展目标、功能定位和发展战略。 2、构筑宁波三门湾区域的空间布局框架,统筹安排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满足不同主体的发展需求。 3、提出重点区域的开发与保护战略。 4、构筑合理的区域基础设施体系,进一步优化区域交通基础设施。 5、确立科学、安全的区域生态格局,全面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保证环三门湾区域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6、落实规划保障措施,提出跨行政区协调规划的实施机制。 第四条规划范围

032.市域非城镇建设空间规划研究初探——以《临沂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为例

市域非城镇建设空间规划研究初探 ——以《临沂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为例 黄蕾 摘要:长期以来,在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及总体规划层面,市域范围的规划,缺乏对全域空间资源管控,更会出现重城镇建设空间,轻非城镇建设空间的管控研究的现象。本文以临沂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规划编制过程中对于市域非城镇建设空间规划的研究为关注点,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下,对于协同城乡均衡发展、营造高品质的生态环境空间、彰显城市独特人文魅力的重要意义。在技术内容方面,首先,从区域空间角度切入,从区域自然生态、历史文化格局分析入手,确定城市生态、文化发展战略。其次,在保护生态底线的基础上,对非城镇建设空间中生态、文化资源布局研究。最终提出以生态保育基底、核心山水田园群、外围山水田园组团、滨水生态廊道、环中心城休闲带等全方位构建全域山水田园空间规划。并加强对规划分阶段的时序安排,实现规划的空间落位与实施管控的实施策略研究。 关键词:空间规划,非城镇建设空间,山水田园,生态文化资源 1引言 1.1.以市域空间规划加强全域空间资源管控 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作为总体规划的前期研究,可以确定未来城市空间发展方向和框架,空间规划的目标就是确保战略发展研究可以落地。 以往市域范围的规划,主要为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侧重于市域结构管控,但对全域空间资源管控不足。由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转变为市域空间规划,可加强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对全域空间资源的统筹配置能力,对全域建设空间和非建设空间的整体导控。从而指导城市总体规划明确市域空间规划的方向,从而实现市域空间规划的“一张蓝图”。 1.2.同等重视“城镇建设空间”与“非城镇建设空间” 在《新时期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要点和要求》(暂行),“编制要点”—“加强空间开发管制”一节中,提出“在市域层次的规划,需合理确定生态、农业、城镇三类空间比例和格局,确定市域城乡建设用地开发强度控制指标,对各类空间中的建设活动提出管理要求。统筹安排城镇各项建设,以及生态、农业空间中的区域性基础设施、乡和村庄的规划建设”。 本文中所指的“非城镇建设空间”,即上述描述中除去“城镇空间”外的空间,主要以市域范围内大面积的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农田、乡村)为主。 一直以来,城市总体规划层面相对重建设用地的管控研究,而轻非建设用地的管控研究。而新时期的空间规划体系需要秉持“综合性思维”,对于非城镇建设空间的规划研究,在保护生态底线的基础上,更需要以人的需求为核心,实现空间上“保护”与“发展”间的均衡。

城市社会学名词解释

3.城市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是城市空间范围内居民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是人类在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环境基础建立起来的人工生态系统,是一个自然、经济、社会的复合生态系统。 4.城市性: 沃斯把城市特有的生活方式叫做城市性,沃斯认为城市性是从人口规模、人口密度和人口异质性三个因素及其交互的关系中发展出来的。 5.韦伯 早期城市社会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6.凯文林奇 林奇并非学院意义上的城市社会学家,但作为20世纪城市设计最具灵感的学者,他对城市空间与人类行为的关系有着深刻的洞解。林奇相信环境对人有教化作用,城市意象能够给人带来心理的愉悦和激发人的行为和组织人的经验。人对环境的感知也绝非被动的接受。城市的经验本身就是一个有深度和完整的教育过程,认知发展的重点是建构秩序。 7.芝加哥学派 美国本土社会学创始于芝加哥大学,而芝加哥学派最早的一批学者所从事的工作就是城市社会学研究。芝加哥是美国19世纪发展最快的城市,城市的快速发展使芝加哥成为“社会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芝加哥学者研究的多与移民、城市扩张有关。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理论有:帕克的人类生态学、伯吉斯的城市扩张与同心圆理论、沃斯的作为生活方式的城市性。此外芝加哥学派开创了生态学方法。 8.城市域模型 1977年美国社会学家万斯提出城市域模型,其主要观点有两个: 第一、远方城市核的独立。人口向郊外扩展,使城市的郊外中心(核)得以独立,使城市中心与郊区相互作用的等级和强度降低了。 第二、外郊城市的兴起。由于降低了与城市中心联系的强度和等级,外郊城市加强了“自我维持”的能力,并最终脱离中心商业区,其功能甚至超过了原来的城市中心。 10.家庭结构: 是指家庭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这种状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模式。家庭结构包括两个基本的方面:一是家庭人口要素,二是家庭模式要素 11.城市化 城市化:是指人口、地域、产业结构、生活方式等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变的过程 12. 逆城市化:指人口由城市向农村地域的迁移,是城市化达到一定的阶段后出现的城市人口反向流动,是郊区化的发展。逆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的新阶段,

城市地下空间利用情况调查研究报告

城市地下空间利用情况调研报告 ――以西安市为例 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班级:城地111 学号:3111651015 姓名:李荣

前言:21世纪是属于地下空间的世纪,尤其是在城市化进程不 断深化的中国,对所有城市这都无疑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西安,作为西部发展的区域核心的同时,更兼有历史文明古都的厚重身份。结合世界各地的发展实例,想要解决好“城市综合症”,想要解决好发展变革与历史保护的矛盾,必须做好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工作。 一、西安的发展现状与开发地下空间的必要性 1. 西安的双重身份 1.1既是区域发展引擎,又是历史文化中心 西安是中国六大国家区域中心城市之一,亚洲知识技术创新中心,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和黄河流域最大的中心城市,中国大飞机的制造基地。科技实力仅次于北京、上海,居全国第三位。中国政府正着力将打造西安为国际化大都市。 同时,西安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 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十三个朝代均建都于此。西安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早确定的“世界历史名城”和国务院最早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世界著名旅游胜地,被誉为“天然历史博物馆”。 1.2保护古迹所带来的对中心城区发展的必然阻碍 目前来看,西安的区域中心位于明城墙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贯穿钟楼形成辐

射带。这样的现实情况对地上建筑提出了两条限制措施: 限高:城墙内100 m范围内建筑限高24 m ,城墙内200m范围内建筑限高448 m ,依次类推,城内建筑最高不能超过100 m ,且钟楼周边建筑不能超过钟楼高度,即古城中心商圈附近建筑不能超过25 m 城墙:西安旧城区不仅在地面纵向空间上受限高影响,在横向扩展上也毫无余地。西安城墙是在唐皇城的基础上建成的,至今己有60多年历史,是中世纪后期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筑之一,不仅城墙需要完整保留,而且城墙内侧20m到10m的区域和护城河外沿180m以内区域都为建设控制地带。 这样严格的控制措施的确很好的保护了历史古迹,但却也严重阻碍了商业氛围的形成和区域活力的提升。同时,西安快速发展为老城带来的巨大人流车流量导致古城内交通情况不断恶化,而在寸土寸金的本区域进行道路改造的成本巨大,极难实现。

[参考范文]空间发展战略规划论文

[参考范文]空间发展战略规划论文空间发展战略规划论文 摘要:基于产业研究和产业空间发展策略,确定北辰区“一心三片、组团发展、西连东进、生态环绕”的空间发展战略。 前言 国内外城市发展的实践经验表明,产业的发展与城市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他们之间是互为因果的关系。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了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的变化,用地结构的优化和城市空间的重组又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供载体。鉴于产业发展与城市空间结构变化之间的这种双向因果关系以及产业发展具有可以把握的一般规律性,本文主要探讨基于产业研究的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的编制方法,目的在于抛砖引玉,引发城市规划师们在工作中注意多学科之间的联系,加强对规划编制方法的研究和探索,特别是推动我国战略规划研究的理论体系和编制的方法体系的不断成熟。 1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的起源 战略规划兴起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60年代以来各种战略规划被广泛采用。例如英国的结构规划(Structure Planning)、新加坡的概念规划(Concept Planning)和美国的综合规划(Comprehensive Planning)等等。 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在国内的兴起,缘于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发展计划与城市空间规划之间的剥离。编制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的城市,上版总体规划基本上都是九十年代初开始修订的,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就是如何促进经济的发展,缺乏与整体空间结构的协调,难以落实,

区域发展战略和经济政策不能有效的落实和体现在空间上,未能有效规范空间布局。随着区域经济、都市圈以及各大城市群的迅速崛起,使得各大区域性中心城市重新审视自身在区域中的空间作用,即如何站在更高的层面上更大程度上发挥其在区域内的核心作用,促进自身与整个大区域的空间协调发展,进而带动全区域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就产生了一个全新的规划层次,即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2战略规划的特点与研究方法概述 战略规划不同于以往的规划类型和规划实践,它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通过研究借鉴国外城市规划的成功案例和经验成果,对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内容、方法、程序进行的大胆尝试和创新,为总体规划提供前期研究基础和原则性指导。具有目标导向性、问题导向性、对象综合性等特征,强调规划的宏观性、战略性和超前性。 战略规划的自身特点决定了战略规划的研究方法不应该限制在固定的规划范式内,而应加强与其他学科相关技术方法的融合,因地制宜、重点突出,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体系。目前国内实践来看,运用比较多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区域分析法、问题导引法、目标论证法、多方案必选法、目标—途径分析法、结构研究方法、问题存真法、目标去伪法、战略环境评价法等等。战略规划的研究方法仍在不断完善的过程当中,在吸取和借鉴其他学科理论方法的基础上,战略规划编制方法会逐步多样化,具有真正意义的战略规划方法体系正在走向成熟。 3研究框架和理论基础 3.1研究框架 3.2产业发展与城市空间的关系 国内外城市发展的实践经验表明,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之间是互为因果的关系。一方面产业的竞争力是城市发展的源泉,另一方面,城市是其产业发展的基础和空间载体。

城市公共服务社会空间分异的形成机制_以广州市公园为例_周春山

P u b l i c F a c i l 城市规划 CITY PLANNING REVIEW 2013年 第37卷 第10期 VOL.37 NO.10 OCT. 2013 84 【作者简介】 周春山(1964-),男,博士,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江海燕(1973-),女,博士,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高军波(1979-),男,博士,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讲师。【修改日期】2013-09-18 【文章编号】1002-1329 (2013)10-0084-06【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B 【摘要】我国转型期城市公共服务存在供给总量不足、需求分化、结构失衡等问题,进而与社会群体相互作用形成公共服务的社会空间分异和社会不公平现象。弄清影响分异的因素和形成机制对公共服务的公平构建和效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广州公园服务的社会空间分异特征为基础,选取公园服务水平和人口社会经济地位指数相重叠的双高型(高SES、高服务区)和双低型(低SES、低服务区)街道,从城市发展历程、公园建设及服务特征、人口构成特征等方面总结形成公园服务水平两极分化的机制,包括城市发展的历史惯性与累积、城市选择性更新与滤出、城市扩张中的城乡二元分化、居民消费需求与能力的分化等四类。基于各类公共服务的共性和个性,有必要进一步对教育、医疗、公交等其他公共设施进行相关深入研究。 【关键词】城市公共服务;社会空间分异;形成机制;公园 ABSTRAC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China’s urban public services during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such as inadequate supply, differentiated demand, and structural imbalance. Due to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ublic services and social groups, social inequity and social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occur, and consequently, to guarantee social equity and the efficiency in terms of public services, it is important to examine the factors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differentiation mechanisms. By analyzing the “double high (high SES and high service level)” and “double low (low SES and low service level)” streets, this paper summarizes four types of mechanisms that contribute to such polariz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city’s development process, the features of park services, and population composition. To be speci ? c, the four types include the historical inertia and accumulation during the urban development, its selective renewal and filtration, the urban-rural dualization during the urban expansion, and the differentiation of the citizens’ consumption demand and ability. Based on the commonalities and individualities of those public services, the paper proposes further studies on other public facilities such as schools, hospitals, public transport, and so on. KEYWORDS: urban public service; differentiation of social spaces; mechanism; park 1 引言 近40年来,国外学者对于城市公共服务分配的评价研究,主要集中在居民的满意度[1]、服务的社会分异[2~4]和空间公平[5~7]等方面。其中,涉及公平影响因素的研究有:费赞(E.B.Feyzan)将影响公平的因素总结为可用资源的数量、人口的构成与分布、政策要求的数量和强度以及居民需求[8];特伦(E.Talen)则认为包括城市形态、组织规则、居民联系和种族[2];也有人认为经济和社会因素如收入和居民价值观是主要动因[3],人们为了追求优美的居住环境,愿意付出更高的通勤距离成本[9]。在国内,由于公共服务设施的外部性,其空间分布也成为转型期以来居住区位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特别是学校、公园绿地、文化设施、医院和地铁等公共设施最容易通过房价形成居住空间的社会分异[10~11]。总体而言,高收入家庭和高社会经济地位群体能够享受更多更优质 城市公共服务社会空间分异的形成机制* ——以广州市公园为例 周春山 江海燕 高军波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城市公共 设施服务水平的社会公平性动态变化研究”(10YJC840036);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城市公共交通公平的定量评价与公平规划研究——以广州为例”(2011KB08)。 FORMATION MECHANISM OF SOCIAL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OF THE URBAN PUBLIC SERVICES: A CASE STUDY ON THE PARKS OF GUANGZHOU ZHOU Chunshan; JIANG Haiyan; GAO Junbo

广州市餐饮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规划

广州市餐饮产业发展及空间布局规划 (初稿) 广州市经济贸易委员会 广州市商道咨询有限公司 二〇一一年九月三十日

目录 一、总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规划背景和目的 ...................................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规划范围和期限 ...................................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规划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四)规划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发展基础 ................................................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发展历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现状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存在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发展环境和趋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发展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发展趋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发展定位和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发展定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发展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产业发展策略.........................................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加强产业链延伸 ...................................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打造餐饮名企集群 ...............................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加强餐饮文化品牌建设 ....................... 错误!未定义书签。(四)满足差异化消费需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五)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