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九 一 美苏争锋

专题九 一 美苏争锋
专题九 一 美苏争锋

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一美苏争锋

课后篇巩固提升

学业水平引导

一、选择题

1.“冷战既不是苏联决策者也不是美国决策者制造的……这是因为战后的国际体系使苏联和美国决策者都感到对自己不利,他们都感到自己的国家安全受到自己所不能控制的力量的威胁。”该观点认为冷战的起源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雅尔塔体制的形成

D.经互会的成立

解析从“因为战后的国际体系使苏联和美国决策者都感到对自己不利,他们都感到自己的国家安全受到自己所不能控制的力量的威胁”可以看出,其认为冷战源于雅尔塔体制的形成,故C项正确。

答案C

2.1947年,杜鲁门指出:“如果我们在领导方面迟疑不决,我们就会使全世界的和平受到危害——肯定也会使我国的繁荣幸福受到危害。”其根本意图是()

A.遏制苏联

B.援助欧洲国家

C.称霸世界

D.建立“北约”

解析材料“1947年”“肯定也会使我国的繁荣幸福受到危害”体现的是1947年美国的“杜鲁门主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杜鲁门主义”的目的就是遏制苏联,从而称霸世界,故C项正确,A项错误;B、D两项是C项的具体措施,排除。

答案C

3.某西方学者明确指出:“马歇尔计划对冷战的激化和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负有更为直接的责任。”这主要是因为该计划的实施()

A.标志着战后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

B.使战后两大阵营的对峙完全激化

C.加强了西欧与美国的政治经济联系

D.导致美苏由同盟关系转为对抗关系

解析马歇尔计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欧洲及其盟友的经济援助计划,A、B、D三项均不符合史实。

答案C

4.1947—1948年,西方国家决定在德国的占领区发行新货币。苏联针锋相对,也发行了新货币并封锁了西方占领区通向西柏林的通道,从而引发第一次“柏林危机”。苏联这一做法()

A.表明苏联掌握战略优势

B.造成了北约与华约的全面对峙

C.加速了德国的分裂

D.揭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

解析根据材料“苏联针锋相对,也发行了新货币”可知,苏联是被迫反击,而非掌握战略优势,故A项错误;华约成立于1955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柏林危机,美苏尖锐对立,并各自发行新的货币,使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在货币等方面,各自走上不同的道路,加速了德国分裂,故C项正确;“铁幕演说”拉开了冷战的序幕,而非柏林危机,故D项错误。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波罗的海边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无一不处于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

——丘吉尔在富尔顿的演说材料二我相信美国之政策旨在支持自由之民族以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之征服企图。

——杜鲁门致国会的咨文材料三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材料四本公约各缔约国……协定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

——《北大西洋公约》(1)材料一中丘吉尔所说的“铁幕”下的国家和地区指的是哪些?根据材料二、材料三、材料四归纳杜鲁门采取了什么具体措施。

(2)这四则材料反映了战后初期美国的政策是什么?它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1)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提出“杜鲁门主义”;推行“欧洲复兴计划”;组织北约军事组织。

(2)反映了战后初期的冷战政策。说明:美国企图控制欧洲,称霸世界。

能力素养拓展

一、选择题

1.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重建世界”的主要原因是 ()

A.战后欧洲力图重建其中心地位

B.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掀起高潮

C.战后新的经济体系形成,刺激了贸易竞争

D.美苏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

解析题干中所说的“另一场战争的开始”是指美苏之间的冷战,“重建世界”是指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故其主要原因应是D项。

答案D

2.苏联《消息报》和《真理报》在杜鲁门主义发表后的第三天和第四天,就分别发表社论,指出这是“帝国主义扩张政策”。这是因为“杜鲁门主义”()

A.表明了美国公开与苏联对抗,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

B.表明了美国要发动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武装进攻

C.实质是马歇尔计划

D.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解析“杜鲁门主义”以“遏制共产主义”为核心,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因而引起苏联的极力反对。

答案A

3.美国学者亨廷顿指出:“冷战后的世界,文化既是分裂的力量,又是统一的力量。人民被意识形态所分离,却又被文化统一在一起。”下列史实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联合国的成立与壮大

B.德国的分裂与统一

C.欧共体的成立与发展

D.苏联的建立与解体

解析德国在冷战中因意识形态的对抗而分离,冷战后又被文化统一在一起,故选B项;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而冷战开始于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欧共体成立于1967年,并没有分裂,C项不符合题意;苏联建立于1922年,1991年解体,而冷战开始于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D 项时间不符合“冷战后的世界”,故排除。

答案B

4.杜鲁门说:“美国的政策必须支持那些人民,他们正在抵抗武装起来的少数人或是外来压力企图加在他们身上的奴役。我认为我们的帮助首先应该是经济和财政援助,这是达到经济稳定和有秩序的政治进程所必须的。”材料中杜鲁门的本质意图是()

A.促使西欧经济复兴

B.攫取战后世界霸权

C.抵抗苏联对外扩张

D.稳定欧洲政治秩序

解析由材料“美国的政策必须支持那些人民,他们正在抵抗武装起来的少数人或是外来压力企图加在他们身上的奴役”并结合“杜鲁门主义”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出杜鲁门的本质意图旨在遏制苏联,谋求战后世界霸权,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5.据统计,从1948年4月到1952年6月,美国共拨款131.5亿美元给西欧国家,其中90%是赠予。这一举措()

A.抑制了西欧经济的发展

B.促进了“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便利了美国对西欧的控制

D.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朝鲜的分裂

解析题干反映的是马歇尔计划,意图是帮助西欧恢复经济,故A项错误;“杜鲁门主义”提出是在1947年,故B项错误;马歇尔计划使美国可以控制西欧与遏制苏联,故C项正确;朝鲜的分裂是美苏大国强权政治的结果,故D项错误。

答案C

6.假如让你写一篇集中反映1946—1948年国际局势的专稿,需要一组能体现当时概况的“关键词”。请根据相关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

A.“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铁幕演说、关贸总协定、华沙条约组织

C.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

D.雅尔塔体制、德国分裂、古巴导弹危机

解析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古巴导弹危机均不属于1946—1948年的历史事件,所以集中反映1946—1948年国际局势的专稿最准确的一组只能是C 项。

答案C

7.下图是1947年美国人以马歇尔计划为题材创作的漫画[注:图中人物身上的文字是Europe(欧洲),绳子上写着Marshall-Plan(马歇尔计划)]。对其认识正确的是()

A.帮助欧洲恢复经济

B.使美国控制了欧洲

C.促进了欧洲的联合

D.计划脱离了欧洲实际

解析漫画的含义是马歇尔计划帮助欧洲避免了掉入深渊,这突出了马歇尔计划的积极意义。因此,A 项正确。

答案A

8.在美苏的冷战政策中,可喻之为苏联的马歇尔计划的行动是()

A.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B.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C.组织华约

D.提出“杜鲁门主义”

解析马歇尔计划是美国从经济上加强对西欧的援助以达到控制西欧的目的,所以与马歇尔计划相类似的应是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答案B

9.《中俄秘档里的朝鲜战争》记载:苏联通过战争成功把中国诱入与西方决裂的道路,日本通过战争订货而迅速繁荣,美国因为战争而重返朝鲜,中国因为战争而失去了统一的最佳时机。朝鲜战争的影响是()

A.亚洲地区意识形态对立加剧

B.促使美国全球战略重点转移

C.美国成功建立起对中国的军事包围

D.政治力量消长破坏雅尔塔体系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美国因为战争而重返朝鲜”可知,朝鲜战争促使美国全球战略重点转移,故B项为最佳选项;材料中“苏联通过战争成功把中国诱入与西方决裂的道路”只是表明这场战争使中国更加彻底地倒向苏联,并不足以说明亚洲地区意识形态对立加剧,故A项不正确;朝鲜战争并没有使美国成功建立起对中国的军事包围,也没有改变战后形成的雅尔塔体系,故C、D两项观点不正确。

答案B

10.20世纪50年代,艾森豪威尔政府组织一大批美国体育界知名人士到第三世界国家进行交流访问,希望通过美国文化人士与当地民众的面对面的接触,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民众心中美国形象的构建。该做法()

A.旨在与苏联争夺欧洲以外地区

B.主要目的是扩大美国文化影响

C.使得美国资本在当地迅速扩张

D.促进了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解析从材料反映的“到第三世界国家进行交流访问”,以及开展这种活动的目的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民众心中美国形象的构建”,说明艾森豪威尔政府的这一做法的目的是与苏联争夺欧洲以外的亚非拉地区,故答案为A项。B项没有考虑到当时美苏冷战格局,这一做法应当是服务于美苏对抗需要的,排除;材料没有涉及美国资本的扩张,排除C项;材料信息与不结盟运动无关,排除D项。

答案A

11.在那里时“我们没有逮捕任何人,因为人们非常团结”。但是现在人们“被一种失望、混乱和痛苦的感觉吞噬了”。格瓦拉对此更加气愤,他说美国人想消灭我们的身体,但赫鲁晓夫的退让却毁灭了我们的精神。这表明()

A.古巴成为导弹危机事件的受害者

B.古巴人民支持部署导弹打击美国

C.苏联军事实力有限难以抗衡美国

D.维护和平已成为三国人民的共识

解析由材料“被一种失望、混乱和痛苦的感觉吞噬了”“赫鲁晓夫的退让却毁灭了我们的精神”可见,古巴成为导弹危机事件的受害者,故选A项;材料没有体现古巴人民支持部署导弹打击美国,排除B 项;当时美苏两分天下,苏联军事实力可以抗衡美国,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维护和平的信息,排除D 项。

答案A

12.对于下面漫画的解读正确的是()

A.两极对峙推动科学技术发展

B.不同制度国家相互借鉴发展

C.两极对峙避免了“核战争”

D.美苏均势维护了世界和平

解析漫画不能表明冷战推动科学技术发展,故A项错误;漫画表明两种不同制度的国家在进行冷战对峙,而非借鉴发展,故B项错误。根据漫画译文:绝不使用,因为敌人会报复可知,双方都敌视对方,但又惧怕对方。结合所学,双方都拥有毁灭对方的核武器,不敢轻易动武,故C项正确。美苏均势,为扩张势力范围,打代理人战争,导致朝鲜半岛和德国的分裂,越南长期陷入战争中,故D项错误。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当前趋势的继续:苏联在经济上衰退,在政治上僵化如故,但在军事上保持强大;它小心翼翼

地保卫其正在衰落的东欧帝国;它与美国的关系没有重大变化,并与美国在三条中心战略战线继续进行竞争。

——摘编自[美]布热津斯基《未来十年

美苏关系展望》材料二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占支配地位了……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强、最富的国家,但是,现在我们面临着这样一种局面:另外四个潜在的经济力量有能力、有人可以在各个方面向我们挑战——即使没有可以那样做的政府,至少有可以那样做的人。

——《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1971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苏关系的基本状况。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占支配地位”的原因。为此,这一时期美国对亚洲外交政策作了怎样的调整?

参考答案(1)状况:苏联继续与美国竞争(或冷战或对抗或争霸)。

(2)原因:实力相对下降;美苏对抗(或军备竞赛)的拖累;来自潜在经济力量的竞争。调整:谋求同中国改善关系;从越南撤军。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47—1948年,苏联同东欧国家签订的协议

——据张建华《世界现代史》整理表格中的内容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请从中提取两项,并结合时代背景加以分析说明。

参考答案示例1:

信息:苏联对东欧国家的援助是针对美国采取的反制措施。说明:1947年,美国提出了杜鲁门主义,实施马歇尔计划,妄图加强对欧洲国家的控制,以遏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对此,苏联加

强了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援助,以促进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加强社会主义国家间的团结。

示例2:

信息:苏联对东欧国家的控制加强。说明:冷战开始后,为了反击美国通过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对欧洲的渗透和控制,苏联加大了对东欧国家的援助。苏联通过同东欧国家签署一系列的经济协定,加深了东欧国家对苏联的经济依赖,加强了对东欧国家的政治控制。

《美苏争锋》教学设计

《美苏争锋》教学设计 李翠霞 一、设计思想: 1、课堂设计理念: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尽情展示自我,积极体验感悟。加强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让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情境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加深感悟。 2、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本课内容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但线索较清晰,于是对本课经行整合,教学进程安排分成三个话题教学:话题一、所恃何长图争锋?话题二、龙争虎斗齐争锋?话题三、各抒己见议争锋?通过富有文学色彩语言的概括和设计教学情境,从中培养学生感知历史的能力,加深对这段历史的理解。美苏“冷战”造成战后初期世界形势局部不稳、动荡,从中感悟霸权主义给世界和平带来的危害,明确反殖、反霸应当成为多数国家的外交内容,感受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感性认知提高到理性认知水平。在落实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中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积极的态度取向和正确的价值判断中,引导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对能力要求的领悟。 二、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为必修Ⅰ最后一个专题《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中的第一课:《美苏争锋》。该内容主要讲述二战后初期美苏两个大国由于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不同而引起的一系列交锋,其交锋以“冷战”为主要形式,表现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方方面面,知识点较多。在结合历史课程标准和会考标准的基础上,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一定的整合与补充,并就冷战影响、霸权主义危害和如何维护和平引导学生得到一种心理上的感悟。本课处理主要是以“冷战”为中心,在引导学生认识“冷战”概念的基础上,逐步展开对为何冷战、如何冷战、冷战影响等相关问题的探讨,其中特别注重对冷战影响的探讨:美苏“冷战”威胁了人类安全与和平,造成世界局势的局部紧张,但同时也推进了世界的整体进步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的不断发展。 三、学情分析: 关于美苏争锋,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已涉及,因而对这段历史的认识是比较熟悉的。但并美苏争锋的原因和影响、实质的认识不够具体和深入,有待通过

[县公开课教学设计]美苏争锋

课题:美苏争锋 时间:2019年12月20日星期五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为必修Ⅰ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中的第一课:《美苏争锋》。本课主要讲述了美国和苏联由于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不同,从昔日的盟友反目为仇,引起一系列交锋并逐渐形成了两极对峙的局面,其交锋以“冷战”为主要形式,表现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方面,对当时的国际局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美苏“冷战”威胁了人类安全与和平,造成世界局势的局紧张,但同时也推进了世界的整体进步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的不断发展。通过本课的学习对我们现在国际关系的处理也有借鉴作用。 二、学情分析: 本校高一学生经过初中的学习,初步具备了查找和收集资料、获取有效信息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但基础知识,尤其是世界史知识薄弱,理解和分析史料的能力相对比较薄弱,缺乏全面看待问题的能力,给本课带来一定难度。 三、教学设计思路: 我的设计思路是利用时政热点话题引出问题:中美有无发生“新冷战”的可能,联系当下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希望学生能够利用历史知识来分析当下国际社会的实际问题。新课教学分为三个环节:冷战的缘起,冷战的表现以及冷战的影响。最后一个探究问题是本课的高潮,学生从政治、经济格局、外交等多个角度探究当下中美有无出现“新冷战”的可能,首尾呼应,以开放性的问题结束,升华主题,无论国际局势如何变幻,我们都相信在习总书记的带领下中国都有能力,有智慧应对所有挑战,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四、教学目标:核心素养目标 1.唯物史观:在梳理和概括美苏争霸的相关史实的基础上,认识和感悟实力于国家地位、和平于人类社会,部分于整体发展的重要性。 2.史料实证:通过史料辨析,提取相关有效信息,最后做到运用历史资料分析中美有无“新冷战”的可能,切实做到论丛史出,提高全面分析分析问题的能力。 3.时空观念:结合冷战是在二战的时间背景下发生的,理解欧洲优势地位下

1-9-1美苏争锋

1-9-1美苏争锋 一、选择题 1.(2011·锦州模拟)美国总统杜鲁门在1947年3月12日致国会咨文中说:“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造成一种局势,俾使我们和其他国家都能塑造出一种免于威胁的生活方式。在对德国和日本作战中,这是一个基本问题。我们的胜利乃是战胜那些想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这里,美国对“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采取了什么政策() A.罗斯福新政B.新经济政策 C.“冷战”政策D.“孤立主义”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解题时要抓住“1947年”、“塑造出一种免于威胁的生活方式”、“战胜那些想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等信息可知C 项正确。 【答案】C 2.(2011·广东增城一模)“1947年4月法国雷诺汽车厂工人掀起罢工浪潮,随即波及全国。英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工人运动也此起彼伏。”针对这种情况() A.英国丘吉尔发表了铁幕演说 B.美国政府制定了马歇尔计划 C.美国政府提出了杜鲁门主义 D.法国联合欧洲六国成立了欧洲煤钢联营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时注意时间1947年和法、英、意、比等西欧国家,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和马歇尔计划的目的(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即可选出B

项。 【答案】B 3.(2011·湖北黄石模拟)乔治·凯南说:“大家都会想起《伊索寓言》里太阳和北风比赛谁能使旅行者脱掉大衣的故事,这个旅行者就像是苏联,大衣就是它在东欧和其他地区的势力范围。使得那个旅行者最后脱去大衣的不是北风的直接威胁,而是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北风的直接威胁”喻指战争方式 B.“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喻指冷战 C.古巴导弹危机属于“北风的直接威胁” D.马歇尔计划属于“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 【解析】本题为逆向选择题,考查学生解读获取信息的能力。苏联的势力范围主要在东欧等地,结合教材知识可知A、B、D三项都正确。应排除。故选C项。 【答案】C 4.(2011·河北冀州仿真二模)下图为1947年法国共产党人针对马歇尔计划张贴的一张宣传画,其所表明的思想是“有偏袒的援助会使欧洲分裂”。这里所说的“欧洲分裂”指的是() A.由于援助数额的差别,会造成受援助国之间的矛盾 B.扶植和控制西欧,使之与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对抗 C.制造英法矛盾,以便美国操纵控制欧洲 D.通过援助一些国家的反政府力量,制造国家分裂

专题九_第1节_美苏争锋

专题九:第1节:美苏争锋 [知识结构]: 1.雅尔塔体制 (1)含义:二战后期,以为主导,按照等国际会议精神重新确立了的国际关系新体制。 (2)实质:美苏划分势力范围。 2.美苏两极对峙冷战

3.美苏两极对峙冷战造成的突出影响(主要事件) △事件之一:德国分裂△事件之二:朝鲜分裂△事件之三:古巴导弹危机 [典型例题]:(2006·上海历史·15)2006年5月,美国副总统切尼发表讲话批评俄罗斯的现状。讲话发表后,有关评论家认为切尼启动了第二波“冷战”。那么,第一波“冷战”全面开展的标志是( B ) A.丘吉尔的富尔顿演说 B.杜鲁门的国情咨文 C.马歇尔复兴欧洲计划 D.戴高乐的就职致辞 [基础演练]: 1.(2008·江苏历史·19).二战后,德国和朝鲜形成分裂局面的相同原因是( B ) A.国内民族矛盾的激化 B.美国和苏联的相互对抗 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演变 D.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2.(2006·江苏历史·21)下列关于两级格局形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C ) A.美苏两国利益和意识形态矛盾冲突加剧是两级格局形成的原因 B.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两级格局的基础 C.北约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 D.美苏两级格局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3.(08广东理科基础)1949年美国发起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其目的是( C ) A.拉拢东欧国家 B.压制殖民地独立运动 C.军事上遏制苏联 D.与华沙条约组织对抗 4.(08天津文综)在纽约,一群青年人狂喊:“与其让俄国人的原子弹来轰击,不如自己毁灭算了!”在莫斯科,几名女大学生躲在宿舍内相拥哭嚎,等待末日的到来。在哈瓦那,天空中的每一个黑影、声响都令市民心惊肉跳。上述情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D )A.1961年柏林危机 B 苏伊士运河战争 C.1964年越南战争 D.古巴导弹危机 5.有人说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C )A.都是美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B. 都是为了美国的利益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九第1课美苏争锋 (11)

第一课美苏争锋 【走进多彩的课堂】 二战期间,美苏两国是盟友,他们相互合作,但是彼此的利益追求,不同的社会制度的差异,对外政策着眼点不同使他们反目为仇,应该说他们的合作是暂时的,有条件的,不可能长久存在下去。大战时期他们在处置德国和对日作战问题上虽然没有产生太大的分歧,但是在东欧问题、亚洲问题和日本的处罚问题上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美国确立起霸主地位后实行冷战政策就显得顺理成章了。而雅尔塔体系作为二战后初期国际关系的表现形式,无疑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与和平有着重大影响。 问题一美苏同盟建立的标志是什么?简述同盟出现裂痕的原因和表现,这一裂痕对二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问题二“山姆大叔”何以能独霸全球?它是怎样从经济和政治方面来领导世界的?结果怎样? 问题三概述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实质、特点和过程及影响 问题四苏美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有哪些影响 问题五美国为什么要倡导建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最后仍然保留着什么条款?为什么? 【细说教材】 早在雅尔塔会议期间,历史就已经孕育着战后世界的对抗。国家利益的冲突必然会使它们从盟友转化为对手,无疑也埋下了大国冷战的伏笔,两大政治军事集团阵营的建立就是最好的注脚。而广袤的欧洲就是双方激烈争夺的全球战略重点区域或战场。 一二战结束前后,美苏同盟出现裂痕的焦点是什么?双方为此展开了怎样的哪些较量与争夺?结果如何?

应该说,美苏双方裂痕的焦点就是抢夺势力范围。 在战争末期,双方围绕着东欧国家走势问题产生了激烈的争论。西方国家希望东欧国家通过自由选举建立起民主国家维护美英利益。苏联则坚持东欧各国建立起对苏友好的政府以保障苏联的国家安全。这一争论表明东西方之间存在着意识形态领域和国家利益之间的尖锐矛盾。 杜鲁门上台后,大肆攻击苏联支持建立的卢布林政府采用的是高压和专制的手段,还在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成立了警察国家。所以至今仍有美国人认为是苏联人的极权主又,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以及斯大林的偏执狂,使美国被迫进行必要的反击。 在伊朗撤军问题上双方也剑拨弩张,激烈争夺甚至还闹上联合国。 苏土纠纷使得双方再度关系紧张。美国通过军事和经济手段并用的方式暂时取得了一种实际优势。 在对日占领问题上,美国断然拒绝了苏联的建议,单独占领了日本。即使是包括中国在内的远东委员会美国亦拥有最后的决断权。 此外,美国企图扶植亲美反共政权,控制中国,但是中共领导人民推翻了美国支持的蒋介石政府,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蒋介石率残部败逃台湾,台湾开始与祖国大陆分离。 应该说同盟间裂痕必然出现,因为美国随着自身力量膨胀和各种条件成熟是一定会有所作为,逐鹿于世界的。 实际上在二战后初期美苏双方的争夺与角逐中,美国是暂时占据了优势的[问题探究] 有人说,战后初期东西方之间不能和平相处的主要原因是苏联政府发出了咄咄逼人的攻势和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扩张引起的。对这种观点你持什么态度?为什么?请用史实简要说明。 [分析引导] 实际上,东西方之间不能和平相处的最主要原因在美国,而不在苏联。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9.1美苏争锋

《美苏争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作为必修一最后一个专题《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的第一课,主要讲述了二战后由于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分歧,美苏两国以“冷战”为主要形式的相互对峙,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本课与前后内容有直接的因果联系,处于承前启后的位置在世界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二战后初期国际关系发展的基本脉络,认识美苏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2、过程与方法根据教材和相关资料,运用丰富的想像力,再现战后国际舞台美苏争锋,两极对峙的画面,从多维的角度辩证地认识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战后初期国际关系的了解和分析,知道美苏冷战造成世界的动荡不安,培养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意识;加深对改革开放后中国在外交方针上明确提出反对霸权主义的理解,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过程 依据: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存在了近半个世纪,对世界局势产生了深远影响。今天两极格局虽然已经解体,但从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的角度而言,学习这段历史仍然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2、难点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冷战对世界的影响 依据:冷战出现的背景涉及到国家利益和综合国力在国际关系中的影响作用,理论性较强;冷战对世界的影响范围比较广,跨度大,学生难以从整体上把握二战后世界历史的发展。 四、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他们信息来源广泛,思想前卫活跃。因此学生可以根据教师要求和指导,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自主讲授和感知历史,并能互相合作,交流探讨,进行课堂讨论和辩论,达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五、教学方法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后同步强化训练专题九:第1课 美苏争锋

第1课美苏争锋 1.右侧为二战后国际关系变化的漫画,标题为《合不来》,它揭示出( ) A.意识形态分歧导致两大阵营形成 B.冷战导致欧洲国家分裂 C.冷战对峙格局产生的主要原因 D.美苏冷战的重心在欧洲 答案:C。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国家利益是导致二战结束后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主要原因,故选C项。 2.1945年4月,美驻苏大使哈里曼认为,苏联同时执行两个政策,一个是“与美、英合作的政策”,一个是“对邻国扩展苏联控制的政策”。他还认为,战后苏联重建需要美国,因而美国在重要问题上可以坚持,而不致碰到严重的危险。在此,哈里曼( ) A.强调美苏意识形态的差异较大B.意在加强美苏之间的合作关系 C.希望美国对苏联进行适度遏制D.说明美苏关系走向破裂的边缘 答案:C。根据材料“他还认为,战后苏联重建需要美国,因而美国在重要问题上可以坚持,而不致碰到严重的危险”可知,哈里曼认为美国不必对苏联采取战争手段或者强硬政策,适度地遏制即可达到目的,故选C项。 3.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实施“特洛伊计划”,组织一批科学家和工程师,研究“把‘真理’传到‘铁幕’后面的理论和方法”。其目的是( ) A.对社会主义阵营进行和平演变B.加强对西欧盟友的支持 C.促进与社会主义国家科技交流D.及时从朝鲜战场中抽身 答案:A。据题干材料可知,美国通过“特洛伊计划”开展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全面的心理宣传攻势,以期实现对社会主义阵营的和平演变,故选A项4.传统观点认为,美国是挑起冷战的罪魁祸首。冷战结束后,有学者认为冷战是战后美苏双方采取强硬政策的结果;还有学者认为,英国对冷战发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据此可知,关于冷战起源的认识( ) A.忽视了对意识形态斗争的研究B.时代越近越能接近历史的真相 C.随着研究视野拓宽而趋于全面D.只能有一种科学而合理的解释 答案:C。由“美国是挑起冷战的罪魁祸首”,到“冷战是战后美苏双方采取强硬政策的结果”和“英国对冷战发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说明对冷战起源的认识

美苏争锋

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级化趋势 第1节美苏争锋 美国总统杜鲁门在1947年3月12日致国会咨文中说:“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造成一种局势,俾使我们和其他国家都能塑造出一种免于威胁的生活方式。在对德国和日本作战中,这是一个基本问题。我们的胜利乃是战胜那些想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 请思考:这里,美国对“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采取了什么政策? 【答案】“冷战”政策。 1.“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 A.支持自由国家抵抗外来侵略 B.稳定希腊和土耳其的社会秩序 C.帮助受援国稳定资本主义制度,以抵制社会主义 D.干涉别国内政 【答案】C。 2.“马歇尔计划”的实质是( ) A.金元外交政策的延续 B.帮助欧洲经济复兴 C.引诱东欧各国摆脱苏联控制 D.以经济手段控制西欧 【答案】D。 3.20世纪50年代中期,欧洲政治格局的最大变化是( ) A.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 B.柏林墙的修筑 C.德国的分裂 D.经互会的成立 【答案】A。 4.“二战”后,出现美苏由盟友走向对抗的根源是( ) A.美苏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和冲突 B.以欧洲为中心的格局被战争打破 C.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形成

D.美苏政治军事力量形成抗衡 【答案】A。 1.“冷战”兴起的原因及过程是什么? 【答案】 (1)原因 ①美苏两国成为战后实力相当的超级大国。 ②二战的结束,两国失去了战时同盟的基础。 ③美苏两国扩大自己的影响,形成利益冲突。 ④美苏两国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根本对立。 (2)过程 ①冷战序幕: 1946年丘吉尔“铁幕演说”。 ②冷战标志: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③正式形成:“北约”和华约”的成立。 2美苏“冷战”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3.两极格局的形成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 【答案】 (1)消极影响 ①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相交织,国际局势长期紧张 ②导致世界整体发展的不平衡 (2)积极影响 ①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世界总体保持和平 ②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长期共存推动世界整体发展 ③促使亚非拉国家组成不结盟运动,第三世界崛起 【典例1】(2010年·广东卷22)1959年,美国国家展览会在莫斯科举办。对于榨汁机和洗碗机等展品。赫鲁晓夫表示工人阶级决不会购买这些无用的小器具,当场引起了美国副总统尼克松的反对。这反映了当时() A.美苏冷战的重点从军事领域转向经济领域 B.美国霸主地位动摇,急需打开苏联市场

美苏争锋(1)

专题九第1课美苏争锋 一、客观题 1.右图为雅尔塔会议上的照片,斯大林曾说道:战时,要保持团 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这一点谁都 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 同盟国分裂。当时的共同敌人是 A、德意日法西斯 B、美国所指的邪恶轴心国 C、南斯拉夫等不结盟国家 D、德奥同盟国集团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西欧各国普遍衰落 B、美、苏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矛盾 C、美国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动了“冷战” D、苏联军事实力、国际地位提高,与美国争夺霸权 3.美国“冷战”政策最基本的特征是 A、强调合作而不搞对抗 B、遏制共产主义但不诉诸武力 C、以军事结盟的方式稳定资本主义 D、组织军事集团但不进行战争 4.下列事件不属于“冷战”范畴的有 A、提出杜鲁门主义 B、建立北约组织 C、在越南将“特种战争”提升为“局部战争” D、对欧洲进行大规模经援的马歇尔计划 5.杜鲁门曾经说过: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马歇尔计划”实质上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因为该计划实际上是 A、美苏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相对峙的产物 B、导致当代世界政局不稳定和战争的根源 C、以经济手段稳定资本主义世界秩序 D、美国蓄意制造柏林危机

6.下列事件中、表明美国在亚洲外交上进行战略调整和收缩的是 A、北约成立 B、支持蒋介石集团 C、尼克松访华 D、欧共体成立 8.阅读右图,二战后最终造成德国分裂,是1871年统一后的再次分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战后对德国的分区占领 B、美、英、法同苏联矛盾加剧 C、俾斯麦在统一中发挥重要作用 D、普法战争中法国取胜 9.下列关于“冷战”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有 ①给世界带来了安宁②制止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③促使不同社 会制度的国家进行改革④制止了新的世界力量的产生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② 10.美国(“山姆大叔”)在二战后何以企图独霸全球主要依靠 A、单纯的军事实力 B、欧洲普遍衰落的时机 C、综合国力独占熬头 D、苏联无法与之抗衡 二,主观题 11、请认真阅读右图,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可以获得哪些历史 信息?(要求言之有利,论从史出) 答:美苏两国争夺世界霸权,大规模进行扩军备战,制造紧张局势;当时优势在美国方面;美苏争夺使世界很不安宁;反映了古巴导弹危机中的美苏紧张关系等。

美苏争锋教学设计说明

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教学设计 第1课《美苏争锋》 一、课程标准: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局面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 《美苏争锋》是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的第1课。《美苏争锋》即两极格局的形成,是二战前后国际关系中世界格局的重要转折点。它结束了一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到二战后的“雅尔塔体系”,形成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伴随着美苏两国的争夺和在各自羽翼下的内部力量的消长,加之其他国际力量的发展,世界政治格局最终从两极向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美苏为首的两极世界两极格局的形成背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遏制社会主义苏联的政策及苏联的对抗措施,双方在“冷战”方式下进行的激烈争夺及影响。 三、学情分析: 本课知识学生在初中学习阶段,对冷战、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和华约已经有了一定概念性认知,但是缺乏更深入的理解。 四、教学目标 ㈠知识与能力: 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局面形成的背景,归纳掌握美苏两极对峙局面的形成过程。

2、认识美苏“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全面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㈡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通过史料阅读、问题探究法等分析、理解美苏两极对峙局面形成的背景、杜鲁门主义实质和影响。 2、运用情景再现和活动讨论法让学生利用课堂讨论充分理解马歇尔计划的实质、美苏“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3、注重启发式教学,做到师生互动和谐、平等交流;运用唯物史观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主动探究。 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美苏“冷战”造成战后国际关系的长期紧张,培养热爱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的思想感情。 2、理解美苏争锋、两大阵营的对峙,实质是国家利益的争夺。 3、明确国家实力决定国际地位,当前我国主要任务是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 五、教学重难点: 1、重点是美苏对峙格局形成的过程; 2、难点是美苏对抗给世界带来的影响。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当今时代是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的时代。世界舞台上除各个国家之外,还活跃着许多有影响力的国际组织。教师用多媒体出示一组国际组

美苏争锋知识精讲及习题训练含答案

第一节美苏争锋 一、两极格局形成原因: 1、雅尔塔体制:二战后期,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即雅尔塔体制,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2、二战极大地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对比。 ①欧洲中心地位发生动摇; ②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和军事头号强国; ③苏联实力不断增强,社会影响力日益增大。 3、美苏同盟关系破裂(意识形态、国家利益) 4、美苏实力均衡: 美国: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和军事头号强国; 苏联: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二、两极格局的含义: 1、“冷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手段,以“遏制”共产主义。 2、“两级”: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两个旗鼓相当、界线分明的力量中心,双方全面对抗,但是又不能击败对手的世界权力划分形势。 3、两极格局特点: (1)美国、苏联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主导作用,两个阵线都服从于美苏战略利益大局。 (2)美国、苏联及其盟国阵线分明,以美苏为中心全面对抗。两大集团的全面对抗集中表现在:政治上表现为控制与反控制,经济上表现为封锁与反封锁(经济上的割据),军事上表现为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在意识形态上表现为“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 (3)相互对峙过程中不诉诸战争,即“冷战”是其对峙的主要方式。 (4)两极格局长期相对稳定。 三、序幕:1946年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揭开“冷战”的序幕。 四、表现:

1、美国的“冷战”措施: ①推行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美国总统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要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这些政策和纲领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实质:遏制苏联,称霸世界。这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政治上) ②推行马歇尔计划(1947年,为了帮助西欧恢复经济,美国开始实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的对欧洲经济援助计划,以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把西欧纳入美国对苏联“冷战”的战略轨道。实质: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以便共同遏制苏联。)(经济上) ③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49年,为了反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美、英等12个国家在华盛顿签订《北大西洋公约》,成立北大西洋组织(军事政治集团)。北约的建立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一个重要行动,加剧了“冷战”。)(军事上) 2、苏联应对“冷战”的措施: ①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政治上) ②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经济上) ③建立华沙条约组织。(1955年,为了打破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孤立、封锁和威胁,为了稳定东欧,保障苏联的利益和安全,苏联领导成立华沙条约组织(军事政治集团))(军事上) 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五、冷战下的国际关系: 1、国家分裂: (1)德国分裂: 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分别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即西德和东德。 (2)朝鲜分裂: 日本投降后,美苏军队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进驻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1948年南部和北部先后建立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从此朝鲜半岛处分

2019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一试题:91美苏争锋语文

一、单选题 1.“支持我们担当国际领导的支柱是我们的民主思想和价值观所产生的力量……因此,全世界走向民主和自由市场的走势有利于促进美国的利益”。材料反映了美国() A.致力于推进人类民主化进程B.积极承担领导世界的职责 C.打着“民主”旗号谋求霸权D.致力于推动全球一体化 2.有学者指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础是美国保证35美元兑换l盎司黄金的兑换比率。一方面,美元既是各国的储存货币,也是清偿手段,但是只有当美国的国际收支处于逆差时,各国才能取得美元;另一方面,美国的贸易逆差和预算赤字又会影响到美元信用。据此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 A.削弱了美国的霸主地位B.本身存在着严重的内部矛盾 C.导致世界经济加速恶化D.依赖于世界黄金产量的增长 3.1950年,美国麦卡伦法案规定:共产党各组织成员不得领取出国护照;司法部长认为国家处于紧急状况时,可以逮捕任何“可能阴谋进行间谍活动及破坏行为”的人。时任美国总统的杜鲁门否决了该法案,但国会以多数票再次通过。这反映出美国() A.把“冷战”的重心转移到国内B.在“冷战”中处于弱势地位 C.公民的权利受到严重侵犯D.抛弃了杜鲁门主义的原则 4.二战后,美国对亚太地区的日本、南朝鲜、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实行经济让步政策,促进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美国此举意在()A.扩大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影响B.帮助盟友恢复发展经济 C.争夺中间地带以巩固其霸权D.推动区域经济的集团化 5.1949年4月,苏共中央宣传部对什帕诺夫的小说《战争贩子》给予了特殊的关注,责成出版社在近期完成此书的出版因为此书认为美、英等国及其间谍组织挑起了二战并预谋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苏联的这一做法() A.体现了美苏争霸态势的不断加剧B.与冷战宣传的政治需要有关 C.有利于史学研究坚持真实性原则D.利于人们了解世界大战的原因6.1947年,苏联在柏林开设“文化会堂”,展示苏联的成就。美国军事占领当局的“心理战处”和中央情报局对此立即做出回应,也开设“美国会堂”,其目的是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九第一课美苏争锋 导学案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一课美苏争锋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2.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重点难点】 1.美苏冷战形成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2.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和冷战的关系。 【预习自学】 一、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历史背景 (1)二战后期,雅尔塔体制勾画出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 (2)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 (3)美国经济、军事实力急剧膨胀,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力图“领导世界”。 (4)苏联的军事力量空前壮大,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成为唯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思维点拨

雅尔塔体制的含义 是对1945~1991年间国际政治格局的称呼。是美、苏、英三大国(主要是美、苏两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为了各自的战略利益,在以雅尔塔会议为代表的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上,达成有关结束战争、安排战后世界、划分势力范围的一系列协议而确立的国际关系体制。2.过程 (1)序幕:1946年,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2)表现 二、冷战局面下的国际关系 1.表现 (1)全面冷战 ①欧洲: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德国的西部和东部分裂。 ②亚洲:1948年,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分裂,先后建立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③美洲: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发生。 (2)局部热战 ①朝鲜战争:1950~1953年,美国组织“联合国军”干涉朝鲜内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苏冷战为背景的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 ②越南战争:1961~1973年,美国在越南先后发动“特种战争”和“局部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大规模局部战争。 2.评价 (1)消极影响:美苏冷战,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造成国际局势的紧张。 (2)客观影响 ①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②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共存中互相吸取经验和教训,并用于内部的调整和改革,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 ③面对两极对峙局面,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兴起不结盟运动,第三世界由此崛起。 【知识拓展】 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冷战”三者之间的关系 (1)区别:雅尔塔体系是美、英、苏三国首脑通过雅尔塔会议所确定的二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其实质是美苏两分天下。两极格局是以美苏为中心、以两大军事政治集团、两大阵营全面对抗为特点的国际格局。“冷战”是美苏对抗的主要形式。 (2)联系 ①雅尔塔体系是二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 ②两极格局是雅尔塔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从属于雅尔塔体系。 ③两极格局下美苏对抗的主要形式是“冷战”,“冷战”又促进了两极格局的形成。 ④雅尔塔体系始终控制着“冷战”的发展进程,制约着“冷战”向“热战”的转变。 ⑤一般来说,两极格局的瓦解,也就意味着“冷战”的结束和雅尔塔体系的瓦解。 【课堂探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1949年4月,为实行集体“防御”,美、加及欧洲十国成立军事组织。 ——《试论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材料二有学者指出:“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为国际力量的对比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扩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1)根据材料一,指出在“杜鲁门主义”的影响下,美国又实施了哪些相应的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回答苏联为此采取了哪些对抗性措施,结果如何? (2)材料二中在冷战下“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会“受到撼动”。简要叙述冷战

2019-2020年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1专题9第1课 美苏争锋(教案2)(含解析)

2019-2020年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1专题9第1课美苏争锋(教案2) (含解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记住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原因、基本过程和具体表现。 2、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3、初步认识二战后至今世界和平的任重道远,由国家之墙的不断修筑到反思人与人之墙。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难点:对“冷战”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柏林墙的历史图片 师:请同学们先看一组的历史图片,图片中是一座什么建筑?这是一堵墙,有同学知道这座墙的与众不同之处吗? 一、德国——有形之墙(柏林墙) 师:这是著名的柏林墙其中的一段,它活生生地将一座城市一分为二,在墙的两侧是法律制度,意识形态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相互对峙数十年,随时想吞灭对方......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堵墙,是谁修了这堵墙呢? 生:自由发言。(呈现学生已有的知识信息。) 师:阅相关的资料,老师发现一个与柏林墙密切相关的会议,我们一起来找找,看看有没有一些相关的线索? 根据雅尔塔会议材料回答 生:回答。(考察从材料中概括和归纳能力) 师:柏林墙的建立与谁有关?英法美苏,主要是美苏,可以这么说,柏林墙的建立是大国强权的产物,是美苏冷战的产物。在德国这座有形的柏林墙背后更是当时世界范围内的一座无形之墙——美苏冷战。 那么,什么是冷战呢?(过渡。)

二、世界——无形之墙(“冷战”) 师:冷战是二战后美苏集团进行的除战争以外的各种形式的对峙和对抗。 师: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学习方法,学习历史我们可以从理解历史概念入手,理解了概念也就把握住学习的基本内容及其方向了。让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概念,关键词一是“美苏”,说明主导者是美苏。那为什么是“美苏”而不是其他国家呢?如传统的欧洲强国英国、法国等。关键词二是“除战争以外的各种形式的对峙和对抗”,说明形式是除战争外的一切形式,那为什么不发动战争呢?(老师通过对概念的逻辑推理,设置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探究的需求。) 师:很显然的一点是冷战的主角是美国和苏联。下面,我们就从分析美国和苏联入手,来理解冷战的形成原因与表现。(明确探究问题。) 通过材料(视频及文字)呈现:学生思考回答 1、美苏冷战的原因? 通过课本归纳和所学知识回答 2、美苏冷战的表现? 3、美苏冷战对世界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学生辩论) 正方:积极影响为主 反方:消极影响为主 提供冷战影响的相关史实和观点:从世界和平、日本欧洲崛起多极化趋势、区域化进程、中国的改革开放、从世界局势动荡、核战争的威胁。 师:冷战给世界带来了嚣张、动荡,但也孕育着和平的因素,促使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三、人与人——无形之墙 因为国家利益,国之墙不断修筑,使得国家关系紧张,国际形势动荡,国家之间如此,人与人之间又何尝不是呢...... 【课堂练习】 1.鉴于马歇尔计划推崇经济、私人、消费、无限制、可复制的生活模式,大众媒体倡导个人主义、脱离教会,鼓吹不信神。1946年教皇批评说,这与梵蒂冈和基督教民主党鼓励以社会为中心,集体的和福利的社会是相悖的。教皇的这一认识说明()

人民版-美苏争锋教学设计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学设计 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一课美苏争锋 姓名:肖和平专业:2011级学科教学(历史)学号:20111256 ★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属于二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一次重要的变化, 主要属于当代历史的范畴, 学生有一定的认知基础,但并不扎实。由于这一时期的内容离现在并不遥远,课文中许多重要事件,如北约、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对当今复杂多样的世界形势仍然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学生对于这一课的内容很感兴趣。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偏向,在这一课的课件设计中,插入了较多历史图片,通过历史图片的展示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加深学生对历史的感性认识。提前组织学生在网上下载精美图片,协助教师制作课件,这样既能满足学生的表现欲,也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冷战”的概念及背景,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2)通过分析“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的表现,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以及全方位观察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材料,分析“冷战”形成的背景,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实质,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2)通过地图、图片、视频的应用,引导学生理解两极格局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史料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认识“冷战”的形成过程及世界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理解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是由其综合实力决定的,特别是经济实力。 (2)通过对两极世界的形成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大国的争霸是两极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 (3)理解霸权主义的危害,体会人类和平的重要价值。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和平、为人类和平事业做贡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美苏“冷战”对峙的措施及表现。 (1)教学难点:“冷战”状态下的美苏关系及对国际局势的影响。 重难突破: 1、苏美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二战后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让位于美、苏两极主宰世界的“雅尔塔体制”。 (2)美国凭借大战中膨胀起来的政治、科技、经济和军事实力,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力图称霸全球,遏制共产主义,为此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冷战”政策,先后出台了“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并组织“北约”。 (3)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的军事力量空前提高,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美苏争锋》教案1 人民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美苏争锋》教案1 人民版必修1 课标要求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标 1.掌握重要概念:雅尔塔体系、杜鲁门主义、“冷战”、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古巴导弹危机等。 2.了解“冷战”局面的形成,认识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归根到底是由综合国力,特别是经济实力决定的。 3.概括美国的“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表现和苏联的反击措施,培养学生运用归纳比较的方法深入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4.通过对二战后初期国际关系的了解和分析,认识美苏“冷战”造成了二战后初期世界的动荡不安。理解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及多极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提高学生对维护世界和平的意识和责任感。 5.了解“冷战”局面的形成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重大影响,通过补充阅读材料和加强对课文的阅读指导,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全面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美苏对峙格局形成的过程; 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教学难点:“冷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教学内容分析: . 结合主题思路大胆取舍,重新整合教材内容。建议教师:以“冷战”的形成背景、具体表现及其影响为思路对课文内容进行整合。整合教材内容如下:

课前预习(填空) 一、两极格局对峙格局形成的背景 1、雅尔塔体制确立:二战后期,____等国际会议确立了以____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制,即_____体制,它勾画出战后世界____格局的基本轮廓,由于美苏两国在______和_____上的矛盾加剧,昔日同盟反目成仇。 2、__国成为世界_____资本主义强国 3、___成为唯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二、两极格局的形成 1、美国的“冷战”措施 ①“冷战”序幕:1946年丘吉尔在美国发表“_____”演说,主张遏制_____,对抗____运动 ②_____主义:1947年3月,是美国遏制苏联,_____世界的____战略,是美苏_____正式开始的标志。 ③______计划:1947年6月马歇尔提出了____经济援助计划,目的是美国利用____手段控制_____,是“冷战”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④北约成立:____年,美、加、英、法等国签订《_________》,建立了以____为首的_______集团。 2、苏联应对“冷战”的措施 ①1947年苏联等9国成立“______和_____情报局,以统一和协调各国党的行动 ②1949年苏联等6国成立________委员会,旨在建立一个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相对抗的__________市场 ③_____年苏联和东欧7国缔结《_________》,通称“______条约”。_____和_____的建立标志着以_____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三、“冷战”局面下的国际关系 1、国际局势紧张的表现 ①_____年,在美苏的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德国分裂。 ②____战争:日本投降后,美苏军队以北纬____度为界,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先后建立了________国和__________国。_____年朝鲜战争爆发,______年签订停战协定,这是二战后以美苏冷战为背景的第___次大规模_____战争。 ③______导弹危机,1962年,反映战略优势在______方面 ④_____战争:_____年到____年,美国发动了对越南的侵略战争,这是二战后持续时间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九第1课美苏争锋 (20)

2016年秋学期石河北省家庄区级公开课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的第一节《美苏争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美苏争锋》是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的第一节。《美苏争锋》即两极格局的形成,是二战前后国际关系中世界格局的重要转折点。它结束了一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到二战后的“雅尔塔体系”,形成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伴随着美苏两国的争夺和在各自羽翼下的内部力量的消长,加之其他国际力量的发展,世界政治格局最终从两极向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美苏为首的两极世界两极格局的形成背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遏制社会主义苏联的政策及苏联的对抗措施,双方在“冷战”方式下进行的激烈争夺及影响。 二、学情分析 本课知识学生在初中学习阶段,对冷战、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和华约已经有了一定概念性认知,但是缺乏更深入的理解。 三、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局面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局面形成的背景,归纳掌握美苏两极对峙局面的形成过程。 2、认识美苏“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全面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学生课下搜集、了解当今世界有重大影响力的国际组织及有关朝韩问题的报道。 2、美苏两极对峙局面形成的背景、杜鲁门主义实质和影响通过史料阅读、问题探究法。 3、马歇尔计划的实质、美苏“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采取情景再现和活动讨论法。 4、注重启发式教学,做到师生互动和谐、平等交流;运用唯物史观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主动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美苏“冷战”造成战后国际关系的长期紧张,培养热爱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的思想感情。 2、理解美苏争锋、两大阵营的对峙,实质是国家利益的争夺。 3、明确国家实力决定国际地位,当前我国主要任务是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美苏对峙格局形成的过程;难点是美苏对抗给世界带来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