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有机化学邢其毅复习经验分享

基础有机化学邢其毅复习经验分享
基础有机化学邢其毅复习经验分享

基础有机化学邢其毅复

习经验分享

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基础有机化学邢其毅复习经验分享

下面的是比较广泛的一个经验当时写个别人的参考一下吧

暑假的时候,很多人都会留在学校为考研积极备战。其实这个时候更大的是心理战,很多人回家呆久了之后,一想到正在学校努力学习的竞争对手就会有自己输在起点的感觉。暑期在校虽然不能保证复习多少内容,但起码能给自己一个心理安慰,一个警示:我要考研了。有一部分人还没最终确定自己要考哪里,但是已经有几个备选的学校或研究所,其实这都不是特别重要,毕竟可以先看看英语、政治等公共课,但有一点越早确定目标对后面的复习计划越有利,并且目标确定了不要轻易更改(我们班一回族同学当时要考上海XX,复习了挺长时间了才发现那的餐厅没有清真窗口,又临时改考上海**了)。这个时候可以适当腾出些坐在自习室的时间,上网查一查到底哪个更适合自己,不仅从学科兴趣、师资、地理、以后的出路等等,不过好像更多的时候更多的人对某个要报考的地方是一见钟情……每一年考研过后都会有很多考的好的师兄师姐出来讲成功的经验,我觉得成功的经验不能听太多,尤其是讲自己如何在几天内突破某一科,非常轻松之类的话,那都是扯淡,即使真有也是运气成分……当一个人成功了,再讲他的成功之路时,经常会居高临下的面对一群崇拜者描述的很easy,因为他现在的心情就是很easy的,很难找到当时处于困境的感觉。都说考研难,首先表现心理上。虽然暑期时候大家见面都在抱怨考试内容多,但这都不是真正的抱怨。见面抱怨考试难是学生的通病,就好像街坊邻居见了面总爱问:“吃了没?”。考研最考验一个人心理承受能力是在最后的那几天,现在没还必要细想这个。(通常越临近考试越烦躁,越紧张,去年我们那个时候很多人就不在自习室学习了,嫌气氛压抑,受不了……话说回来了,紧张还是因为心里没底,要是每一科都认真复习了,习题认真做了,真题认真研究了,就会很淡定地盼着考试来证明自己,抑或是结束现在的痛苦生活呵呵。)考研复习时有可能会跟当学期的课冲突,很多人选择逃课,我觉得上不上课问题不大,关键是要下定决心:我这节课铁定不上了,就安心复习;或者是我这节课去好好听听老师都讲些什么。忌讳想逃课又怕点名或者上课时候只低头看自己的考研书,因为这样基本都是在浪费时间,正所谓一心不可二用。考研重在坚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肯定不行。既然总觉的内容多,有时候还老爱忘,那就要连续复习,勤翻,勤看,勤写。复习过程的放松也很必要,我说的不是一上午放松几回,而是一周,一个月的问题,我那时候基本上是两个星期打一次球,一个多小时就够了,因为老觉得时间不够呵呵。关于复习的方法问题,每个人的习惯不一样,所以没有固定的模式。只要自己觉得有效,觉得舒服、不枯燥、不烦躁就行。我当时喜欢拿整个的时间来复习某一科,比如一上午只看有机,一晚上只看物化。其实我巴不得一整天都看有机,不过那样确实不太合理呵呵。而有的人喜欢一天里把所有的科目都照顾一遍。根据我个人的经验,有机需要连续看的时间长一点才能看的透彻,一个小时肯定是不行的;物化也是这样甚至需要更久(如果你也考物化的话)。复习方法的问题可以边复习边摸索。

有机化学的知识点比较多,但总起来说有机化学用来考试的题型不外乎以下几种:1、命名。因学校而异。医工院考得不多可以放到过了十二月再开始看2、选择题:这部分题主要是基础知识,常见的有比较题(酸碱性、芳香性、稳定性、反应活性、氨基酸等电点等)。3、完成反应:大多在习题集上能找到类似的反应。要注意周环反应,还要辨清相似的反应。4、机理:反应机理有几个经典的模式,像SN1、SN2亲核取代,构型翻转与保持,Claisen缩合与逆Claisen缩合,[3,3]-σ迁移,还有一些开环、关环机理的组合。机理题中一般默认H+和H2O是随手捏来的。做机理题忌眼高手低,需认真体会每一步骤的电子转移与结构变化,因为机理题是按步骤给分的。

5、合成:合成是有机化学取得高分的关键。一般都会有长链烷烃化合物、羰基化合物的合成,杂环化合物的合成也是一大热点。做合成题的关键是基础反应了然于胸、运用得当,这几个字看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比较耗时。每一道合成题的路线必然都是最常见反应的组合,如果你的答案自己都觉得很勉强,那多半是有问题的。

6、结构推断:这部分10-30分不等。因为研究生做实验,结果的判定依靠的就是核磁、质谱等,因此结构推断就几乎等于波谱题(一般只涉及红外和核磁,

其他的波普不需要看)。这部分最难不过是同时给出氢谱、碳谱、质谱、红外、紫外,然后推断结构。注意写出化合物质谱的裂解途径也是常见的题型。7.举例名词解释人名反应

掌握了考试的题型,复习起来就会有很大的针对性。当然不排除一些个别的学校的个别新颖题型,虽说万变不离其宗,但多看一点怪题、偏题,确实能从中得到不少启发。就《有机化学》邢其毅三版来说,比较重要的有:1、烷烃的亲核取代,β-消除。2、有机金属化合物。主要是格式试剂的应用范围。基团选择性反应,一般只出选择题。3、烯烃、炔烃的亲电加成,包括马氏/反马氏等规则,以及加成机理。其实硬记一个反应的产物是什么,不如去理解一类反应的机理,因为这样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4、苯环上的反应。包括芳香亲电取代(硝化、卤化、磺化等),F-C反应等。这里还包括芳香性的判断,综合杂环部分来看,要分清在什么情况下不饱和键的π电子才算数(需环状连续共轭体系),一个不饱和键算几个π电子(双键算2个,三键仍然算2个,因为三键的两个p轨道是垂直的,有且只有一个p轨道与共轭不饱和键的p轨道平行),杂原子的孤电子对算不算作这里的π电子(吡咯的N原子算,吡啶的N原子则不算,算与不算要看哪种方式能形成4n+2电子结构,因为4n+2的芳香结构是稳定的。一个环状结构不符合4n+2电子结构,它就是反芳香结构,是不稳定的),了解了这几点就比较容易判断了。5、醇、醛、酮、羧酸四类化合物都比较重要。把它们放在一起是因为它们之间的转化往往仅需一步,互为前体,并且这4类化合物的性质很活泼,代表反应很多,都是经常考到的。每一章的最后都会讲该类化合物的制备,看这一部分对合成题是个不错的补充。6、缩合反应。非常重要的一章。上述6种题型都出现过缩合反应,尤其是机理与合成。7、周环反应。这部分只需看一遍内容,很少会考。但最好好好看,因为分子轨道理论的东西理解的越深刻,对前边的知识点理解的也越深刻。8、含氮化合物。这部分涉及到胺和含氮芳香化合物,经典反应比较多,会经常考到。所谓经典反应、重点反应就是经常考的,试卷上出现很频繁的反应,习题做多了自然就分的清那是重点。9、杂环。杂环内容比较多,但常考的无非是反应时,杂环上的区域选择性,再有就是杂环的合成,反应不多,但是较难理解,多看就边就好了。10、其余的一些糖、氨基酸、甾体之类的有时间就看,实在没时间就算。11、波谱题。红外、核磁爱出题,规律性还比较明显。核磁基本就是考解谱。差不多整个有机化学就这些内容。一般只需要看前20章,2122看一下基本的概念就可以了

基础有机化学反应总结

基础有机化学反应总结 一、烯烃 1、卤化氢加成 (1) CH CH 2 R HX CH CH 3R X 【马氏规则】在不对称烯烃加成中,氢总是加在含碳较多的碳上。 【机理】 CH 2 C H 3+ CH 3 C H 3X + CH 3 C H 3 +H + CH 2 +C 3X + C H 3X 主 次 【本质】不对称烯烃的亲电加成总是生成较稳定的碳正离子中间体。 【注】碳正离子的重排 (2) CH CH 2 R CH 2CH 2 R Br HBr ROOR 【特点】反马氏规则 【机理】 自由基机理(略) 【注】过氧化物效应仅限于HBr 、对HCl 、HI 无效。 【本质】不对称烯烃加成时生成稳定的自由基中间体。 【例】 CH 2 C H 3Br CH CH 2Br C H 3CH + CH 3 C H 3HBr Br CH 3CH 2CH 2Br CH CH 3 C H 3 2、硼氢化—氧化 CH CH 2 R CH 2CH 2R OH 1)B 2H 62)H 2O 2/OH -

【特点】不对称烯烃经硼氢化—氧化得一反马氏加成的醇,加成是顺式的,并且不重排。 【机理】 2 C H 33H 32 3H 32 CH CH 2C H 3 2 CH CH=CH (CH 3CH 2CH 2)3 - H 3CH 2CH 2C 22CH 3 CH 2O CH 2CH 2CH 3 3CH 2CH 2C 2CH 2CH 3 + O H - O H B - OCH 2CH 2CH 3CH 2CH 2CH 3 H 3CH 2CH 2B OCH 2CH 2CH 3 CH 2CH 2CH 32CH 2CH 3 HOO -B(OCH 2CH 2CH 3)3 B(OCH 2CH 2CH 3)3 + 3NaOH3NaOH 3HOCH 2CH 2CH 33 + Na 3BO 3 2 【例】 CH 3 1)BH 32)H 2O 2/OH -CH 3 H H OH 3、X 2加成 C C Br /CCl C C Br Br 【机理】

基础有机化学知识整理

基础有机化学知识整理 (1) 烷烃 卤代——自由基取代反应 链引发: ??? →?? X X hv 2/2 链转移: ?+?→? +?R HX RH X ?+?→?+?X RX X R 2 链终止: RX R X ?→? ?+? 2X X X ?→??+? R R R R -?→??+? 反应控制:H H H ?>?>?123 (2) 热裂解——自由基反应 ?'+??→?'-? R R R R 2222CH CH R CH CH R =+??→??---断裂:β 2. 硝化、磺化(自由基)——与卤代类似。 3. 小环开环 (1) 2H 引发的开环:自由基机理,区域选择性小。 CH 3 H 2 C 3CH 3 + CH 3 C H 3H 3 (2) 2X 、HI 引发的开环:离子机理,倾向于生成稳定的碳正离子。 I - C H 3CH 3 I C H 3H 3I 优势产物 (仲碳正离子比伯碳正离子稳定) 在断键时,一般断极性最大的键(如取代最多的C 原子和取代最少的C 原子之间的键)。 二、 亲核取代 1. 共轭效应和诱导效应:要区别对待。H Cl 原子的吸电子诱导效应使双键整体电子云密 度降低,表现在反应性降低;给电子共轭效应使双键π电子云向C -β迁移,C -β相对 C -α带部分负电荷。判断基团共轭效应的性质: (1) 吸电子基团中直接相连的原子电负性较小且与电负性较大的原子相连,电子云密度 低;直接相连的原子多没有孤对电子。如:2NO -,CN -,COOH -,CHO -, COR -等。 (2) 给电子基团中直接相连的原子电负性较大且与电负性较小的原子相连,电子云密度 大;直接相连的原子均有孤对电子。如:2NH -,NHCOR -,OH -,OR -, OCOR -等。 (3) 苯环的共轭效应:相当于一个电子“仓库”,与电子云密度小的原子相连时给电子,与电子 云密度大的原子相连时吸电子(如苯酚显酸性)。在共轭体系中,判断双键的极性时仅考虑共轭效应。

区块链技术深度剖析课程大纲_1.1

课程名称:区块链技术深度剖析 课程编码: 课程学分:2学分 课程学时:32学时 适用专业: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 《区块链技术深度剖析》 The Depth of Analysis Blockchain Technology 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性质:本课程属于网络空间安全专业的兴趣选修课程。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和了解区块链的起源、发展以及各行业的应用需求;理解和掌握区块及链、密码技术、共识机制、激励机制、智能合约、P2P网络等的基本原理和实践应用,掌握比特币源码及典型密码算法的应用;领会区块链中安全机制的设计思想、区块链未来的应用价值和发展趋势。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区块链中安全设计与分析的基础知识,培养其应用区块链原理,准确分析各行业中存在的去中心化信任、公开透明、不可篡改、不可伪造以及跟踪溯源等安全问题,设计和使用区块链技术解决各行业应用问题。二、教学基本内容及基本要求 通过课堂教学结合实践应用使学生了解区块链的发展及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掌握区块链的主要知识体系、基本理论;学会使用典型的密码算法,解决各行业应用的安全问题;通过课堂讲解、讨论和学生课下阅读、思考以及上机调试代码,了解区块链在各行业中的应用需求,能够把密码思想融入到社会生活中,把密码工具应用到区块链系统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第1章区块链概述 (一)基本要求 1、掌握:区块链安全思想,区块链分类,区块链技术原理; 2、理解:区块链和信息安全、密码技术的关系; 3、了解:区块链的发展史、能解决的行业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二)教学及考核内容 1.1 构建信任社会 1.2 区块链与密码学 1.3 区块链技术原理

有机化学反应总结

有机化学反应总结

有机化学 一、烯烃 1、卤化氢加成 (1) CH CH 2 R HX CH 3 R X 【马氏规则】在不对称烯烃加成中,氢总是加在含碳较多 的碳上。 【机理】 CH 2 C H 3CH + CH 3 C H 3X + CH 3 C H 3+H + CH 2 +C 3X + C H 3X 主 次 快 慢 【本质】不对称烯烃的亲电加成总是生成较稳定的碳正离子中间体。 【注】碳正离子的重排 (2) CH CH 2 R CH 2CH 2 R Br HBr ROOR 【特点】反马氏规则 【机理】 自由基机理(略) 【注】过氧化物效应仅限于HBr 、对HCl 、HI 无效。 【本质】不对称烯烃加成时生成稳定的自由基中间体。 【例】

CH 2 C H 3HBr Br H + CH CH 2Br C H 3CH + CH 3 C H 3HBr Br CH 3CH 2CH 2Br CH CH 3 C H 3 2、硼氢化—氧化 CH CH 2 R CH 2CH 2R OH 1)B 2H 62)H 2O 2/OH - 【特点】不对称烯烃经硼氢化—氧化得一反马氏加成的醇,加成是顺式的,并且不重排。 【机理】 CH 2C H 3CH CH 3C H 3BH 2 H CH CH 3C H 3BH 2 H CH CH 2C H 32 CH CH=CH (CH 3CH 2CH 2)3O OH B - H 3CH 2CH 2C 22CH 3 CH 223 B O CH 2CH 2CH 3 H 3CH 2CH 2C 2CH 2CH 3 + O H - O H - B - OC H 2CH 2CH 3CH 2CH 2CH 3 H 3CH 2CH 2C OH B OC H 2CH 2CH 3 CH 2CH 2CH 3H 2CH 2CH 3 HOO -B(OCH 2CH 2CH 3)3 B(OCH 2CH 2CH 3)3 + 3NaOH 3NaOH 3HOC H 2CH 2CH 33 + Na 3BO 3 2 【例】

邢其毅《基础有机化学》(第3版)(上册)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第4章~第6章【圣才出品】

第4章烷烃自由基取代反应 习题4-1查阅下列化合物的沸点,将它们按大小排列成序,并对此作出解释。 解: 对于正烷烃及其卤代物,相对分子质量越高,其沸点也越高。 对于分子式相同的烷烃,正烷烃的沸点最高,叉链烷烃的分子沸点较低;碳原子相同的链烷烃沸点低于环烷烃的沸点。 习题4-2化合物A转为化合物B时的焓变为一7kJ·mol-1(25℃),可忽略不计,请计算平衡常数,并指出A与B的百分含量。 解:根据热力学,平衡常数与势能变化的关系为 可忽略不计,得

所以, 设A的百分含量为a,B的百分含量为b,则 解得, 习题4-3下列反应在某温度的反应速率常数k=4.8×10-6mol-1·L·s-1,请根据已给的浓度计算反应速率。 解:

习题4-4将下列自由基按稳定性顺序由大到小排列。 解: 因为既是烯丙型自由基,又是苯甲型自由基,离域范围很大,比单纯的烯丙型自由基和单纯的额苯甲型自由基更稳定;解离能越低的碳自由基越稳定,因此有。 习题4-5溶剂的极性、酸或碱性催化剂对自由基反应有无影响?为什么? 解:没有影响。因为自由基的反应是由于键的均裂产生自由基而引起的,而溶剂的极性、酸性催化剂、碱性催化剂利于键的异裂,而对键的均裂没有影响,所以对自由基反应也不会产生影响。 习题4-6写出新戊烷在光作用下溴化产生溴代新戊烷的反应机理。 解:链引发: 链转移:

链终止: 习题4-7写出C5H11Br的所有可能异构体的结构式(如有构型问题,须用伞形式表示),写出每个异构体的中英文系统名称。指出与溴原子相连的碳原子的级数。 解:

习题4-8定性画出溴与甲基环己烷反应生成1-甲基-1-溴代环己烷链转移反应阶段的反应势能变化图。标明反应物、中间体、生成物、过渡态的结构及其相应位置,并指出反应的速控步是那一步。(溴的键解离能:192.5kJ﹒mol-1,三级碳氢键的键解离能:389.1kJ ﹒mol-1) 解:查表得知键的键解离能为192.5kJ·mol-1,所以 H—Br键的键解离能为366.1kJ·mol-1,三级碳氢键的键解离能为389.1kJ·mol-1所

大学有机化学人名反应总结

有机化学 一、烯烃 1、卤化氢加成 (1) CH CH 2 R HX CH CH 3R X 【马氏规则】在不对称烯烃加成中,氢总是加在含碳较多的碳上。 【机理】 CH 2 C H 3+ CH 3 C H 3X + CH 3 C H 3 +H + CH 2 +C 3X + C H 3X 主 次 【本质】不对称烯烃的亲电加成总是生成较稳定的碳正离子中间体。 【注】碳正离子的重排 (2) CH CH 2 R CH 2CH 2 R Br HBr ROOR 【特点】反马氏规则 【机理】 自由基机理(略) 【注】过氧化物效应仅限于HBr 、对HCl 、HI 无效。 【本质】不对称烯烃加成时生成稳定的自由基中间体。 【例】 CH 2 C H 3Br CH CH 2Br C H 3CH + CH 3 C H 3HBr Br CH 3CH 2CH 2Br CH CH 3 C H 3 2、硼氢化—氧化 CH CH 2 R CH 2CH 2R OH 1)B 2H 62)H 2O 2/OH - 【特点】不对称烯烃经硼氢化—氧化得一反马氏加成的醇,加成是顺式的,并且不重排。 【机理】

2 C H3 3 H3 2 3 H3 2 CH CH2 C H3 2 CH CH=CH (CH3CH2CH2)3 - H3CH2CH2C 22 CH3 CH2 B O CH2CH2CH3 3 CH2CH2C 2 CH2CH3 +O H- O H B-OCH2CH2CH3 CH2CH2CH3 H3CH2CH2 B OCH2CH2CH3 CH2CH2CH3 2 CH2CH3 HOO- B(OCH2CH2CH3)3 B(OCH2CH2CH3)3+3NaOH3NaOH3HOCH2CH2CH33+Na3BO3 2 【例】 CH3 1)BH 3 2)H 2 O 2 /OH- CH3 H H OH 3、X2加成 C C Br 2 /CCl 4 C C Br Br 【机理】 C C C C Br Br C Br +C C Br O H2+ -H+ C C Br O H

基础有机化学(邢其毅、第三版)第九章

§9 醇、酚、醚
简单含氧化合物

§9.1 醇、酚、醚的分类及命名
1、醇的分类:
A.按分子内所含羟基的个数分类 a.一元醇 b.二元醇 c.多元醇
CH3OH 甲醇 H2C
OH
CH2
OH
CH2CHCH2
OH OH OH
CH3CH2OH 乙醇
乙二醇 OH-
丙三醇(甘油)
CH2OH
CH3CHO + HCHO (过量)
HOH2C
C
CH2OH
CH2OH
季戊四醇

B.按羟基所连的碳分类
主要用于一元醇的细分 a. 1°(伯)醇 b. 2°(仲)醇 c. 3°(叔)醇 羟基所连的碳为伯碳 羟基所连的碳为仲碳 羟基所连的碳为叔碳

如:
CH3CH2CH2OH CH3CHCH3 OH CH3 CH3C OH CH3
1
o
2o
3o

2、酚的分类:
A. 单酚--分子中只含一个酚羟基
OH OH OH CHO OH COOH
B.多酚--分子中含两个或两个以上酚羟基
OH OH
CH3
HO
OH
OH HO
OH

3、醚的分类:
?
?
A.(简)单醚-O两侧连两个相同的烃基 CH3CH2OCH2CH3 CH3CH2CH2OCH2CH2CH3 B. 混(合)醚-O两侧连两个不同的烃基
CH3 OCH2CH3 CH3 CH3OC CH3
CH3OCH2CH3

有机化学推导总结

高中化学有机推断题突破口总结对于有机推断题首先要熟悉各种官能团的性质,其次对各类有机反应的条件要记牢。解答有机推断题的常用方法有: 1.根据物质的性质推断官能团,如:能使溴水反应而褪色的物质含碳碳双双键、三键“-CHO”和酚羟基;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含有“-CHO”;能与钠发生置换反应的物质含有“-OH”;能分别与碳酸氢钠镕液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的物质含有“-COOH”;能水解产生醇和羧酸的物质是酯等。 2.根据性质和有关数据推知官能团个数,如:-CHO→2Ag→Cu20;2-0H→H2;2-COOH(CO32-)→CO2 3.根据某些反应的产物推知官能团的位置,如: (1)由醇氧化得醛或羧酸,-OH一定连接在有2个氢原子的碳原子上;由醇氧化得酮,-OH接在只有一个氢原子的碳原子上。 (2)由消去反应产物可确定“-OH”或“-X”的位置。 (3)由取代产物的种数可确定碳链结构。 (4)由加氢后碳的骨架,可确定“C=C”或“C≡C”的位置。 能力点击:以一些典型的烃类衍生物(溴乙烷、乙醇、乙酸、乙醛、乙酸乙酯、脂肪酸、甘油酯、多羟基醛酮、氨基酸等)为例,了解官能团在有机物中的作用.掌握各主要官能团的性质和主要化学反应,并能结合同系列原理加以应用. 注意:烃的衍生物是中学有机化学的核心内容,在各类烃的衍生物中,以含氧衍生物为重点.教材在介绍每一种代表物时,一般先介绍物质的分子结构,然后联系分子结构讨论其性质、用途和制法等.在学习这一章时首先掌握同类衍生物的组成、结构特点(官能团)和它们的化学性质,在此基础上要注意各类官能团之间的衍变关系,熟悉官能团的引入和转化的方法,能选择适宜的反应条件和反应途径合成有机物. 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1.需水浴加热的反应有: (1)、银镜反应(2)、乙酸乙酯的水解(3)苯的硝化(4)糖的水解 (5)、酚醛树脂的制取(6)固体溶解度的测定 凡是在不高于100℃的条件下反应,均可用水浴加热,其优点:温度变化平稳,不会大起大落,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2.需用温度计的实验有: (1)、实验室制乙烯(170℃)(2)、蒸馏(3)、固体溶解度的测定 (4)、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5)、中和热的测定 (6)制硝基苯(50-60℃)

学习区块链必看!区块链小知识(第三期)

学习区块链必看!区块链小知识(第三期) ▌今日币价:Btc$6,610 / Eth$370现如今,区块链已经成为全民关注的领域,不少企业也早已深入其中研究该技术的落地情况。但目前仍有很大一部分人对区块链技术的相关概念并不熟悉。近日,维京研究院和甲子智库联合出品了《区块链行业词典》,区块链福利社作为媒体合作方,将每天为 大家普及区块链的相关小知识。区块链小知识第(9)话: 分布式存储的相关定义介绍1、分布式存储/ Distributed Data Store / DDS传统上的分布式存储本质上是一个中心化的系统,是将数据分散存储在多台独立的设备上,采用可扩展的系统结构、利用多台存储服务器分担存储负荷、利用位置服务器定位存储信息。而基于P2P 网络的分布式存储是区块链的核心技术,是将数据存储于区块上并通过开放节点的存储空间建立的一种分布式数据库,解决传统分布式存储的问题。2、P2P 存储/ Peer-to-Peer Storage / P2P StorageP2P 存储是一种不存在中心化控制机制的存储技术。P2P 存储通过开放节点的存储空间,以提高网络的运作效率,解决传统分布式存储的服务器瓶颈、带宽而带来的访问不便等问题。 3、分布式/ Distributed分布式是通过区块链的P2P 技术实现,分布式是描述一个计算机系统具有在多台计算机上同时运行和维护的完整副本,没有任何人或组织来控制这个系统。

4、账本/ Ledger账本是指包括区块链的数据结构、所有的 交易信息和当前状态的数字记录。5、分布式账本/ 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 / DLT分布式账本是指一种在网络成员 之间共享、复制和同步的数据库,分布式账本在区块链中是一个通过共识机制建立的数字记录,区块链网络中的参与者可以获得一个唯一、真实账本的副本,因此难以对分布式账本进行篡改。更改记录的方式非常困难,技术非常安全。6、节点/ Node节点是区块链分布式系统中的网络节点,是通过网络连接的服务器、计算机、电话等,针对不同性质的区块链,成为节点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以比特币为例,参与交易或挖矿即构成一个节点。7、全节点/ 完整节点/ Full Node 全节点是是拥有完整区块链账本的节点,全节点需要占用内存同步所有的区块链数据,能够独立校验区块链上的所有交易并实时更新数据,主要负责区块链的交易的广播和验证。区块链小知识第(10)话:共识机制的相关定义介绍Ⅰ1、共识机制/ Consensus由于点对点网络下存在较高的网络延迟,各个节点所观察到的事务先后顺序不可能完全一致。因此区块链系统需要设计一种机制对在差不多时间内发生的事务 的先后顺序进行共识,这种对一个时间窗口内的事务的先后顺序达成共识的算法被称为“共识机制”。2、工作量证明/ Proof of Work / PoW工作量证明简单理解就是一份证明,用来确认节点做过一定量的工作。监测工作的整个过程通常是

大学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总结较全

大学有机化学反应方程 式总结较全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有机化学 一、烯烃 1、卤化氢加成 (1) CH CH 2 R HX CH 3R X 【马氏规则】在不对称烯烃加成中,氢总是加在含碳较多的碳上。 【机理】 CH 2 C H 3+ CH 3 C H 3X + CH 3 C H 3 X +H + CH 2 +C 3X + C H 3X 主 次 【本质】不对称烯烃的亲电加成总是生成较稳定的碳正离子中间体。 【注】碳正离子的重排 (2) CH CH 2 R CH 2CH 2 R Br HBr ROOR 【特点】反马氏规则 【机理】 自由基机理(略) 【注】过氧化物效应仅限于HBr 、对HCl 、HI 无效。 【本质】不对称烯烃加成时生成稳定的自由基中间体。 【例】

CH 2 C H 3Br CH CH 2Br C H 3CH + CH 3 C H 3HBr Br CH 3CH 2CH 2Br CH CH 3 C H 3 2、硼氢化—氧化 CH CH 2 R CH 2CH 2R OH 1)B 2H 62)H 2O 2/OH - 【特点】不对称烯烃经硼氢化—氧化得一反马氏加成的醇,加成是顺式的,并且不重排。 【机理】 2 C H 33H 32 3H 32 CH CH 2C H 3 2 CH CH=CH (CH 3CH 2CH 2)3 - H 3CH 2CH 2C 22CH 3 CH 2B O CH 2CH 2CH 3 H 3CH 2CH 2C 2CH 2CH 3 + O H - O H B - OCH 2CH 2CH 3CH 2CH 2CH 3 H 3CH 2CH 2C B OCH 2CH 2CH 3 CH 2CH 2CH 32CH 2CH 3 HOO -B(OCH 2CH 2CH 3)3 B(OCH 2CH 2CH 3)3 + 3NaOH 3NaOH 3HOCH 2CH 2CH 33 + Na 3BO 3 2 【例】

基础有机化学 邢其毅 复习经验分享

基础有机化学邢其毅复习经验分享 525616659(2011-06-20 14:16) 下面的是比较广泛的一个经验当时写个别人的参考一下吧 暑假的时候,很多人都会留在学校为考研积极备战。其实这个时候更大的是心理战,很多人回家呆久了之后,一想到正在学校努力学习的竞争对手就会有自己输在起点的感觉。暑期在校虽然不能保证复习多少内容,但起码能给自己一个心理安慰,一个警示:我要考研了。有一部分人还没最终确定自己要考哪里,但是已经有几个备选的学校或研究所,其实这都不是特别重要,毕竟可以先看看英语、政治等公共课,但有一点越早确定目标对后面的复习计划越有利,并且目标确定了不要轻易更改(我们班一回族同学当时要考上海XX,复习了挺长时间了才发现那的餐厅没有清真窗口,又临时改考上海**了)。这个时候可以适当腾出些坐在自习室的时间,上网查一查到底哪个更适合自己,不仅从学科兴趣、师资、地理、以后的出路等等,不过好像更多的时候更多的人对某个要报考的地方是一见钟情…… 每一年考研过后都会有很多考的好的师兄师姐出来讲成功的经验,我觉得成功的 经验不能听太多,尤其是讲自己如何在几天内突破某一科,非常轻松之类的话,那都是扯淡,即使真有也是运气成分……当一个人成功了,再讲他的成功之路时,经常会居高临下的面对一群崇拜者描述的很easy,因为他现在的心情就是很easy的,很难找到当时处于 困境的感觉。都说考研难,首先表现心理上。虽然暑期时候大家见面都在抱怨考试内容多,但这都不是真正的抱怨。见面抱怨考试难是学生的通病,就好像街坊邻居见了面总爱问:“吃了没?”。考研最考验一个人心理承受能力是在最后的那几天,现在没还必要细想这个。(通常越临近考试越烦躁,越紧张,去年我们那个时候很多人就不在自习室学习了,嫌气 氛压抑,受不了……话说回来了,紧张还是因为心里没底,要是每一科都认真复习了,习题认真做了,真题认真研究了,就会很淡定地盼着考试来证明自己,抑或是结束现在的痛苦生活呵呵。) 考研复习时有可能会跟当学期的课冲突,很多人选择逃课,我觉得上不上 课问题不大,关键是要下定决心:我这节课铁定不上了,就安心复习;或者是我这节课去好好听听老师都讲些什么。忌讳想逃课又怕点名或者上课时候只低头看自己的考研书,因为这样基本都是在浪费时间,正所谓一心不可二用。考研重在坚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肯定不行。既然总觉的内容多,有时候还老爱忘,那就要连续复习,勤翻,勤看,勤写。复习过程的放松也很必要,我说的不是一上午放松几回,而是一周,一个月的问题,我那时候基本上是两个星期打一次球,一个多小时就够了,因为老觉得时间不够呵呵。关于复习的方法问题,每个人的习惯不一样,所以没有固定的模式。只要自己觉得有效,觉得舒服、不枯燥、不烦躁就行。我当时喜欢拿整个的时间来复习某一科,比如一上午只看有机,一晚上只看物化。其实我巴不得一整天都看有机,不过那样确实不太合理呵呵。而有的人喜欢一天里把所有的科目都照顾一遍。根据我个人的经验,有机需要连续看的时间长一点才

醛酮知识要点—邢其毅基础有机化学

十醛、酮知识点 [知识要点] 一、醛酮的结构和命名 二、醛酮结构、光谱性质(羰基的特征吸收峰) 三、化学性质(重点) 1.亲核加成反应 1.与HCN的加成,产物为丙烯腈,在水解产物为羧酸。 2.与NaHSO3加成 3.与H2O的加成,生成偕二醇,但不稳定。只有当羰基碳上连有吸电子基时,产物才稳定。 4.与ROH加成,发生醛缩反应,产物为缩醛或缩酮。反应可逆,可以用来保护羰基。 5.与金属有机物加成,主要与格氏试剂,有机锂试剂反应,水解最终产物为醇。 6.与氨及其衍生物的加成反应。 7.Wittig 试剂加成:即与磷叶立徳的加成反应,此反应也叫维西蒂反应。 2.还原反应 1.金属氢化物的还原(LiAlH4 NaBH4); 2.催化加氢(氢化):分子中的双键、三键、羰基、氰基、硝基也一并被还原。 3.麦尔外因—庞多夫—维尔莱还原:醛酮在异丙醇和异丙醇铝的作用下,被还原为醇的反应。 4.克莱门森还原:醛酮在Zn/Hg +HCl的条件下被直接还原为烃的反应。 5.凯希尔—伍尔夫—黄鸣龙还原:醛酮与NH2-NH2在强OH-的条件下还原为烃的反应。该方法与上述克莱门森还原法互补使用,一个适用于耐酸醛酮,一个适用于耐碱醛酮。 3. 氧化反应 1.O2氧化。 2.高锰酸钾、重铬酸钾法氧化:高锰酸钾的氧化性通常强于重铬酸钾,高锰酸钾的还原产物复杂,如果是二氧化锰将很难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来。 3.醛的托伦试剂(新制的银氨溶液)和斐林试剂(新制的斐林试剂)氧化反应,氧化产物为羧酸,或羧酸盐。 4.酮与过氧酸发生贝耶尔—维林格反应:产物为酯。

4.歧化反应 康尼查罗反应:无α-H的醛与强OH-共热时,会歧化,其中一分子被还原为醇,另一分子被氧化为羧酸。 5.α-H 的酸性 1.互变异构:酮式与烯醇式的互变异构 2.α-H 的卤代反应:醛酮分子中有多少个α-H,就可以被多少个卤原子取代。如果分子中有3个α-H是被I取代,生成物叫“碘仿”,发生碘仿反应,而碘仿是黄色晶体,水溶性极小。所以可以用来鉴别甲基酮、甲基仲醇。 3.羟醛缩合反应: 4. Perkin 反应 5.安息香缩合 四、亲核加成反应历程及影响因素(电子效应、空间位阻) 1.简单的亲核加成反应历程 2.复杂的亲核加成反应历程 3.羰基加成反应的立体化学 4.羟醛缩合反应历程 五、醛酮的制法 1.醇的氧化 2.烃的氧化 3.羧酸及其衍生物的还原(酰氯、酰胺、腈、酯的还原) 4.偕二卤代物的水解 5.Friedel-Crafts 酰基化 5.Gattermann-Koch 反应:加特曼—科克反应,苯、甲醛、氯化氢在三氯化铝的催化下合成苯甲醛。 6.Vilsmeyer 反应:维路斯梅尔反应,指用N,N—二取代甲酰胺和POCl3使芳环甲酰化的反应。 六、重要的醛酮:甲醛、乙醛、丙酮、苯甲醛、环己酮。 七、不饱和羰基化合物:( 1 ,4- 加成、Michael 反应)

区块链基础知识点整理

一、区块链技术 1.什么是区块链? 去中心化的、分布式的、区块化存储的数据库 存储全部账户余额及交易流水的总账本 每个节点有完整的账本数据 账本数据记录了全部的历史交易数据 交易数据存储在区块上 每个区块包含前一区块ID及HASH,形成链 2.区块链基本原理 如果把区块链作为一个状态机,则每次交易就是试图改变一次状态,而每次共识生成的区块,就是参与者对于区块中所有交易内容导致状态改变的结果进行确认。 交易(Transaction):一次操作,导致账本状态的一次改变,如添加一条记录 区块(Block):记录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交易和状态结果,是对当前账本状态的一次共识 链(Chain):由一个个区块按照发生顺序串联而成,是整个状态变化的日志记录。3.区块链要解决的问题 如何去中心化地共享数据? 如何确保账户不被冒用? 如何确保账户余额足够? 如何确保交易记录不被篡改? 谁负责记账? 怎么保障记账者的可信? 怎么保障记账者的积极性? 4.区块链特性 去中心化 开放性(没有限制,开源,数据公开) 去信任(仅信任机器) 自治性,集体维护 可靠的数据库(不可更改,永远可访问) 匿名性,隐私保护 5.核心技术 P2P网络、数字签名、区块化数据库,竞争记账权、共识算法、交易回溯。 二、P2P网络及通讯技术(分布式技术网络) 1.自动发现 通过种子文件,获取初始节点(地址及端口) 连接初始节点,获取初始节点知道的Peer 把自己的地址及端口广播给各个Peer 接收各个Peer广播的地址信息,构建出网络的全貌或片段 2.技术领域 分布式存储、分布式计算、分布式协同 组播 流媒体

搜索引擎 3.通信协议 napster、Gnutella、eDonkey、Bittorrent(文件分发协议) XMPP、Jabber(即时通信协议) Paxos、Gossip(分布式系统状态同步协议) JXTA 4.使用HASH算法及非对称加密及签名技术 每个节点、每个人有唯一的一对公钥及私钥 公钥同时也是每个节点、个人的地址和账号 私钥是证明”我就是我“的唯一手段 HASH算法对数据进行规整 5.算法 RSA、Elgamal、D-H、ECC SHA256、RIMPED160 6.通常使用椭圆曲线算法生成密钥对 比特币密钥长度:256位 公钥哈希值=RIMPED160(SHA256(公钥)) 比特币地址=1+Base58(0+公钥哈希值+校验码) 校验码=前四字节(SHA256(SHA256(0+公钥哈希值))) 7.加密 发送方使用接收方的公钥加密数据 接收方使用本方的私钥解密数据 通常使用本方面交换对称加密的Key 8.签名 发送方使用HASH算法计算数据的HASH值 发送方使用本方的私钥加密HASH值,得到签名 接收方使用HASH算法计算数据的HASH值 接收方使用发送方的公钥解密签名得到发送的HASH值 比较两个HASH值的一致性 9.参考 ElGamal算法,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加密算法,它是基于1984年提出的公钥密码体制和椭圆曲线加密体系。既能用于数据加密也能用于数字签名,其安全性依赖于计算有限域上离散对数这一难题。在加密过程中,生成的密文长度是明文的两倍,且每次加密后都会在密文中生成一个随机数K,在密码中主要应用离散对数问题的几个性质:求解离散对数(可能)是困难的,而其逆运算指数运算可以应用平方-乘的方法有效地计算。也就是说,在适当的群G中,指数函数是单向函数。 椭圆曲线密码体制是目前已知的公钥体制中,对每比特所提供加密强度最高的一种体制。解椭圆曲线上的离散对数问题的最好算法是Pollard rho方法,其时间复杂度为,是完全指数阶的。其中n为等式(2)中m的二进制表示的位数。当n=234,约为2117,需要1.6x1023 MIPS年的时间。而我们熟知的RSA所利用的是大整数分解的困难问题,目前对于一般情况下的因数分解的最好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子指数阶的,当n=2048时,需要2x1020MIPS年的时间。也就是说当RSA的密钥使用2048位时,ECC的密钥使用234位所获得的安全强度还高出许多。它们之间的密钥长度却相差达9倍,当ECC的密钥更大时它们之间差距将更大。更ECC密钥短的优点是非常明显的,随加密强度的提高,密钥长度变化不大。

常见有机化学方程式归纳

常见有机化学方程式归纳 物质类别性质反应方程式 一、烷烃 1、燃烧 CH4 + 2O2CO2 + 2H2O 2、取代反应 CH4 + Cl2CH3Cl + HCl CH3Cl + Cl2CH2Cl2 + HCl(或CH4 + 2Cl2CH2Cl2 + 2HCl) CH2Cl2 + Cl2CHCl3 + HCl(或CH4 + 3Cl2CHCl3 + 3HCl) CHCl3 + Cl2CCl4 + HCl(或CH4 + 4Cl2CCl4 + 4HCl) CH3CH3 + Br2CH3CH2Br + HBr 3、高温分解CH4 C + 2H2↑ 二、烯烃 1、燃烧 C2H4 + 3O22CO2 + 2H2O 2、加成反应

3、加聚反应 4、氧化反应 三、炔烃 1、燃烧 2C2H2 + 5O24CO2 + 2H2O 2、加成反应 四、芳香烃 1、卤代 2、硝化

3、加成 4、氧化 五、醇 1、与活泼金属反应2CH3CH2OH +2 Na2CH3CH2ONa + H2↑ 2、消去反应 3、脱水成醚 4、取代反应 5、氧化

6、酯化反应 六、醛1、氧化 2C2H4O + 5O24CO2 + 4H2O

2、还原 七、酮1、加氢还原 八、羧酸 1、酸性 2CH3COOH + 2Na = 2CH3COONa + H2↑ CH3COOH + NaOH = CHCOONa + H2O 2CH3COOH + Na2CO3 = 2CH3COONa + H2O + CO2↑ CH3COOH + NaHCO3 = CH3COONa + H2O + CO2↑ 2、酯化反应参考醇的性质 九、酯1、水解 十一、卤代烃 1、水解反应 2、消去反应 十二、酚1、弱酸性

区块链基础知识(一)

一、区块链技术 1. 什么是区块链? 去中心化的、分布式的、区块化存储的数据库 存储全部账户余额及交易流水的总账本 每个节点有完整的账本数据 账本数据记录了全部的历史交易数据 交易数据存储在区块上 每个区块包含前一区块ID及HASH,形成链 2. 区块链基本原理 如果把区块链作为一个状态机,则每次交易就是试图改变一次状态,而每次共识生成的区块,就是参与者对于区块中所有交易内容导致状态改变的结果进行确认。 交易(Transaction):一次操作,导致账本状态的一次改变,如添加一条记录 区块(Block):记录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交易和状态结果,是对当前账本状态的一次共识 链(Chain):由一个个区块按照发生顺序串联而成,是整个状态变化的日志记录。 3. 区块链要解决的问题 如何去中心化地共享数据? 如何确保账户不被冒用? 如何确保账户余额足够? 如何确保交易记录不被篡改? 谁负责记账? 怎么保障记账者的可信? 怎么保障记账者的积极性? 4. 区块链特性 去中心化 开放性(没有限制,开源,数据公开) 去信任(仅信任机器) 自治性,集体维护 可靠的数据库(不可更改,永远可访问) 匿名性,隐私保护 5. 核心技术 P2P网络、数字签名、区块化数据库,竞争记账权、共识算法、交易回溯。 二、P2P网络及通讯技术(分布式技术网络) 1. 自动发现 通过种子文件,获取初始节点(地址及端口) 连接初始节点,获取初始节点知道的Peer 把自己的地址及端口广播给各个Peer 接收各个Peer广播的地址信息,构建出网络的全貌或片段 2. 技术领域 分布式存储、分布式计算、分布式协同 组播 流媒体 搜索引擎

(完整版)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总结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总结 一、烃 1. 烷烃 —通式:C n H 2n -2 (1)氧化反应 ①甲烷的燃烧:CH 4+2O 2 CO 2+2H 2O ②甲烷不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及溴水褪色。 (2)取代反应 一氯甲烷:CH 4+Cl 2 CH 3Cl+HCl 二氯甲烷:CH 3Cl+Cl 2 CH 2Cl 2+HCl 三氯甲烷:CH 2Cl 2+Cl 2 CHCl 3+HCl (CHCl 3又叫氯仿) 四氯化碳:CHCl 3+Cl 2 CCl 4+HCl (3)分解反应 CH 4 C+2H 2 2. 烯烃 —通式:C n H 2n 乙烯的制取:CH 3CH 2OH H 2C=CH 2↑+H 2 (1)氧化反应 ①乙烯的燃烧:H 2C=CH 2+3O 2 2CO 2(2)加成反应 与溴水加成:H 2C=CH 2+Br 2 CH 2Br —CH 2与氢气加成:H 2C=CH 2+H 2 CH 3CH 3 与氯化氢加成: H 2C=CH 2+HCl CH 3CH 2 与水加成:H 2C=CH 2+H 2O CH 3CH 2OH (3)聚合反应 乙烯加聚,生成聚乙烯:n H 2C=CH n 3. 炔烃 —通式:C n H 2n-2 乙炔的制取:CaC 2+2H 2O HC ≡(1)氧化反应 ①乙炔的燃烧:HC ≡CH+5O 2 4CO 2+2H 2(2)加成反应 与溴水加成:HC ≡CH+Br 2 HC=CH Br CHBr=CHBr+Br 2 CHBr 2— 与氢气加成:HC ≡CH+H 2 H 2C=CH 2 与氯化氢加成:HC ≡CH+HCl CH 2=CHCl (3)聚合反应 氯乙烯加聚,得到聚氯乙烯:n CH 2 n 乙炔加聚,得到聚乙炔:n HC ≡ n 点燃 光 光 光 光 浓硫酸 170℃ 点燃 催化剂 △ 催化剂 加热加压 2-CH 2 图1 乙烯的制取 点燃 图2 乙炔的制取 催化剂 △ 催化剂 △ Br 2—CH Cl CH=CH 催化剂 △ 高温

有机化学的学习心得体会

有机化学的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有机化学也已经有一个学期了,虽然说以前高中也学习过有机化学,但是到了大学再学有机化学发现高中学的基本连皮毛也说不上,真正的有机化学涉及的反应是那么多。所以我认为有机化学就是用两个词来形容--多和变化。 先来说说多,有机化学的多最多体现在有机物多,有机反应多,反应的机理也有不少。所以说有机化学在我学了一个学期以后明白了有机化学的最大难处就是化合物多,有机反应多,十分难以掌握。但是有机老师的课件做得十分巧妙,把几种有机物进行了分类,学起来可以沿着各种有机物的特性了进行研究,可以掌握到同一种物质不同反应的一些特点,分类记忆这样比较方便了,也减轻了有机化学的反应的部分负担,也可以研究出不同反应的一些共同的特点。这样就大大地减轻了学习有机化学的负担。也使得在我们初学者的眼中看来很难学的有机化学一下子也简单了很多,有了许多规律的记忆方法,这样我们就可以掌握规律,从而可以更加简单地掌握这一类反应。而有机化合物,虽然有很多种,但是为我们现在所用的还不多,在不同的分类中都可以找到的,这样有机化学学起来就还是减轻了许多的负担。 有机化学的另外的一个特点就是变化复杂。变化中可能

还有变化,有的比较简单的题目,但是稍加变化以后就会很复杂。比如说许多炔烃的反应要联系到烯烃的反应,一些不同的物质却有着相同的反应规律,还有命名中有许多小的细节上的变化都可以出题。所以这些变化更加难学,有机化学的反应多但是及不上变化多,无论有多少的机理,规律,只要把几个融合一下就可以产生不同的变化,出来不少的题目,这样就难住的大家。所以有机化学最难学的就是学习规律,学习机理,学习到了以后还要把这些机理融合起来,要知道如何地变化,这样才能把一些机理题和合成题作好,我们学习有机化学才有实用的价值。 所以我们可以说有机化学最难的不是那些方程式,而是那些方程式变化了以后你还知道吗的问题,只要在学习的时候多多地总结,多多地复习,多多地了解不同的变化,并且用这些不同的变化来丰富自己的有机化学的知识,这样才是学习好有机化学的正道。最后来说说有机化学和其他我学过的象分析化学,无机化学,结构化学来进行一个比较吧。无机化学涉及的范围十分的广,其实无机化学也就是为其他的一些化学课打下一个基础;分析化学主要侧重于计算和一些离子反应;而结构化学是一个结合理论和计算为一体的学科。 但是有机化学和这些科目不同的是涉及的反应和化合

邢其毅《基础有机化学》(第3版)(下册)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14-15章)【圣才出品】

第14章羧酸衍生物酰基碳上的亲核取代反应 14.1复习笔记 一、羧酸衍生物的结构 羧基中的羟基被-X,,—OR,—NH2(或—NHR、—NR2)置换后产生羧酸衍生物,包括酰卤(acylhalide)、酸酐(acid anhydride)、酯(ester)、酰胺(amide)。 1.酰胺中的C—N键较胺中的C—N键短,主要因为: (1)酰胺与胺中C—N键的碳分别采用是sp2与sp3杂化轨道与氮成键,前者杂化轨道中的s成分比后者多; (2)羰基与氨基的氮共轭,从而使C—N键具有某些双键的性质。 2.由于共轭作用,酯基中的C—O键也比醇中的C—O键短。 3.酰氯中C—Cl键比氯代烷中的C—Cl键长,这是因为氯在酰氯中的吸电子诱导效应远远强于与羰基的共轭效应。 4.这种具有相反电荷的偶极结构在羧酸衍生物中的重要性:酰胺>酯>酰氯。 二、羧酸衍生物的物理性质 1.低级酰氯与酸酐是有刺鼻气味的液体,高级的为固体;酰氯与酸酐不溶于水,低级

的遇水分解。 2.低级酯具有芳香的气味,存在于水果中,可用作香料;十四碳酸以下的甲酯、乙酯均为液体,酯在水中溶解度很小。 3.酰胺除甲酰胺外,均是固体,脂肪族的N-取代酰胺常为液体,低级的酰胺可溶于水。 酸酐与酰胺的沸点比相应的羧酸高,酰氯和酯的沸点比相应的羧酸低。 这些羧酸衍生物都可溶于有机溶剂,而乙酸乙酯是很好的有机溶剂,大量用于油漆。 三、羧酸衍生物的反应 1.酰基碳上的亲核取代反应 (1)酰基碳上的一个基团被亲核试剂所取代: ①碱催化的反应机理: 四面体中间体 反应分为两步: a.羰基碳上亲核加成,形成一个带负电荷的四面体中间体(tetrahedral intermediate)。 b.消除一个负离子。消除反应决定于离去基团的性质,越易离去的基团,反应越易发生。 在羧酸衍生物中,基团离去能力的次序是:

大学有机化学复习总结

有机化学复习总结 有机化学复习总结 一.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1. 能够用系统命名法命名各种类型化合物: 包括烷烃,烯烃,炔烃,烯炔,脂环烃(单环脂环烃和多环置换脂环烃中的螺环烃和桥环烃),芳烃,醇,酚,醚,醛,酮,羧酸,羧酸衍生物(酰卤,酸酐,酯,酰胺),多官能团化合物(官能团优先顺序:-COOH >-SO3H >-COOR >-COX >-CN >-CHO >>C =O >-OH(醇)>-OH(酚)>-SH >-NH2>-OR >C =C >-C ≡C ->(-R >-X >-NO2),并能够判断出Z/E 构型和R/S 构型。 2. 根据化合物的系统命名,写出相应的结构式或立体结构式(伞形式,锯架式,纽曼投影式,Fischer 投影式)。 立体结构的表示方法: 1 )伞形式:COOH 3 2)锯架式:CH 3 OH H H OH 2H 5 3) 纽曼投影式: 4)菲舍尔投影式:COOH 3 OH H 5)构象(conformation) (1) 乙烷构象:最稳定构象是交叉式,最不稳定构象是重叠式。 (2) 正丁烷构象:最稳定构象是对位交叉式,最不稳定构象是全重叠式。 (3) 环己烷构象:最稳定构象是椅式构象。一取代环己烷最稳定构象是e 取代的椅 式构象。多取代环己烷最稳定构象是e 取代最多或大基团处于e 键上的椅式构象。 立体结构的标记方法 1. Z/E 标记法:在表示烯烃的构型时,如果在次序规则中两个优先的基团在同一 侧,为Z 构型,在相反侧,为E 构型。 CH 3C H C 2H 5 CH 3 C C H 2H 5 Cl (Z)-3-氯-2-戊烯(E)-3-氯-2-戊烯 2、 顺/反标记法:在标记烯烃和脂环烃的构型时,如果两个相同的基团在同一侧,则为顺式;在相反侧,则为反式。 CH 3C C H CH 3H CH 3C C H H CH 3顺-2-丁烯 反-2-丁烯3 3 3顺-1,4-二甲基环己烷反-1,4-二甲基环己烷 3、 R/S 标记法:在标记手性分子时,先把与手性碳相连的四个基团按次序规则排序。然后将最不优先的基团放在远离观察者,再以次观察其它三个基团,如果优先顺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