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世南《蝉》中赏析试题集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蝉》虞世南

1.主题内容:这首咏物诗,从形状、习性、声音等三个方向写出了蝉的特点。古人以蝉居高饮露象征高洁,作者以比兴和寄托的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操。

2.读这首咏物诗,你的眼前呈现出怎样一幅画面?请描绘出来。

一只蝉落在高拔疏朗的梧桐树上,垂下像帽带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不时自在地长鸣,声音悦耳动听,传出很远。

3.垂緌,是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带子,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蝉用细嘴吮吸清露,由于语义双关,暗示着冠缨高官要戒绝腐败,追求清廉。“饮清露”象征人的品格高洁。“饮清露”,表达了诗人对蝉性高洁、栖高饮露品性的褒扬。蝉居住在挺拔疏朗的梧桐上,与那些在腐草烂泥中打滚的虫类自然不同,因此它的声音能够流丽响亮。“流响”:形象地写出了蝉的悦耳长鸣。“出”字,把蝉声传送的意态形象化了,仿佛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疏”,更见其枝干的高挺清拔,且与末句“秋风”相应。用“疏桐”可见蝉居处高洁。

4.诗人笔下的蝉是人格化了的蝉,热情地赞美了那种高洁(高尚或洁身自好等)的人格。

三、四句借蝉抒情(抒怀):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议论;“高”有两层含义:①实指蝉所居的梧桐树高②暗指“饮清露”的品格之高。

两句中的“自”字、“非”字,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

5.这首诗表面上是写蝉,其实是用了托物言志(托物寓意)的写法,表达含蓄,寓意深刻。诗人巧妙地借蝉的饮食清露、居住疏桐的习性,寄托着诗人高洁清远、追求清廉的志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