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小树叶》

中班音乐:《小树叶》
中班音乐:《小树叶》

中班音乐:《小树叶》

中班音乐《小树叶》一设计意图秋风起了,天气渐渐凉了,一片片树叶从树枝上落下来,会飘到哪里去呢?歌曲《小树叶》旋律优美,内容生动形象,幼儿对它充满了想象和欢乐,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对自然界中的变化也充满了好奇和探究欲,能通过老师的引导把自己感受到的变化用歌曲动作表现出来。

因此,我设计了这一活动,让幼儿在会唱歌曲的基础上,引导幼儿体验两段歌词所表达的不同情感,激发幼儿大胆地用歌曲动作表现小树叶和大树妈妈的情感。

二活动目标:引导幼儿理解歌曲中两段歌词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大胆的用歌声和动作表现歌曲。

体会小树叶和大树妈妈的情感。

三活动重点:理解歌曲所表达的不同情感,大胆的表演歌曲。

四活动难点:体会小树叶和大树妈妈的情感。

五活动准备:课前了解秋季,观察秋风起树叶飘落的景象。

两幅挂图(两种表情不一的小树叶图片)大树妈妈头饰一个,小树叶头饰若干。

六活动过程:(一)准备部分:幼儿听音乐做律动进入活动室。

幼儿进行发声练习。

(二)基本部分:幼儿复习感受第一段歌曲。

()出示第一幅图,让幼儿观察小树叶的表情。

()教师根据幼儿观察到的表情范唱歌曲。

()根据教师的要求,幼儿听音乐集体唱第一段歌曲,帮幼儿记忆。

引导幼儿学唱第二段歌曲。

()出示第二幅图,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想法。

()教师根据第二幅图的表情进行范唱歌曲。

()鼓励幼儿说一说第二段歌词说的是什么事?()幼儿跟教师分句学唱第二段歌曲。

教师随音乐完整的表演歌曲,幼儿初次体会两段歌曲的不同变化。

幼儿带头饰分角色进行表演唱,感受两段歌曲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幼儿进行表演唱,感受两段歌曲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小结:今天,小朋友和老师一起表演了小树叶离开妈妈时的伤心,和来年打扮树妈妈的欢乐心情。

体现了小树叶非常爱大树妈妈。

那我们小朋友也要向小树叶一样,学会爱自己的妈妈。

游戏:打扮树妈妈()教师戴头饰扮大树妈妈,幼儿扮小树叶。

()师幼听音乐进行游戏。

(三)结束部分:幼儿随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出活动室。

教学反思本节课中,幼儿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在熟悉歌曲之后,他们就能深刻的体会小树叶比较害怕,小树叶比较高兴的两种情绪。

可见,老师的示范使孩子们得到了最直观的认识。

我和孩子们边唱边游戏,在玩中就掌握了歌曲,而且他们表演时显得并不乱,看来这一过程设计的符合幼儿的特点。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的准备工作做得比较到位。

首先,在活动前,我让幼儿了解了秋季树叶飘落的景象。

让幼儿真切感受到秋天的美。

因此,幼儿兴趣浓,创编动作很新颖。

其次,在活动中我把情感目标定位在体会小树叶爱妈妈的情感上,为了让幼儿感受这一情感,我采用的方法是配合曲调所进行的肢体动作表演和根据歌词内容展示丰富的表情,在我的带动下,幼儿表现积极,以热情饱满的情绪表演小树叶爱妈妈的情感。

孩子们的情感始终围绕爱妈妈而展开。

可见,老师的引导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小树叶教案(附教学反思)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小树叶教案(附教学反思)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小树叶教案(附教学反思) 中班音乐活动小树叶教案(附教学反思)主要包含了设计背景,活动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延伸活动,教学反思等内容,感受小树叶对妈妈的依恋、亲密之情,能用同样的情感表达对父母的爱,能用连贯,舒缓与断顿、跳跃的吐字方法来表现歌曲的不同情绪,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音乐活动课,快来看看小树叶教案吧。设计背景:有一次,我带孩子们到幼儿园后面的小山坡去玩,刚走出校门不远,突然刮起了一阵大风,吹得路边银杏树的叶子沙沙作响,有的叶子飘落到地上,有的叶子在空中飞舞,有的叶子在地上打转转,孩子们一下被这里的情境吸引住了。老师,你看那空中的叶子好漂亮,像黄蝴蝶在飞舞;老师,你看那些叶子飞的好远哟,他们要飞到哪里去?孩子们议论开了。我看孩子们对秋风吹树叶飘落这一情景很感兴趣,于是我就设计了小树叶这个活动。这个活动是大班的唱歌活动,通过这次活动,让孩子们学会产生联想,体会小树叶秋天离开妈妈时的心情:伤心,难过与无赖,春天要回到妈妈怀抱时欢快与喜悦的心情,让孩子的情感与小树叶产生情感共鸣,体验用不同的声音表现歌曲中不同的情感。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孩子对父母的爱。 活动目标: 1.感受小树叶对妈妈的依恋、亲密之情,能用同样的情感表达对父母的爱。 2.能用连贯,舒缓与断顿、跳跃的吐字方法来表现歌曲的不同情绪。 3.进行拟人情境的联想,产生与树叶宝宝的心情共鸣,用有情绪变化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2020幼儿园大班活动教案《树叶》大班音乐小树叶教案

2020幼儿园大班活动教案《树叶》大班 音乐小树叶教案 活动目标: 1.能用不同形状的树叶进行拼图、组合,并能表现出物体的主要形象特征。 2.通过拼拼、贴贴、粘一粘、变一变等方法,表达对拼贴活动的喜爱之情。 3观察各种树叶,知道它们大小形状不同。 4.尝试通过动作和色彩来感知美、创造美。 活动准备: 前期有一些拼贴树叶的经验,PPT,各种形状的树叶,画纸,浆糊,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观看PPT,观察各种树叶,知道它们大小形状不同,能组合成各种图形。 ——散步的时候我们在地上捡了好多好多的落叶,这些树叶的名称和形状我们都认识了。今天啊,这些树叶要给我们来变魔术了,我们他们变了什么魔术? ——你们看,他们变成了什么?(金鱼,伞) ——被你们猜出来了,树叶又要变了,这回变成了什么?(小猫) ——那如果把这片树叶换一下呢,又变成了什么?(帆船) 师小结:树叶形状有桃形、卵形、扇形、柳叶形、枣核形、圆形、掌形,……每一片树叶和不同的树叶组合就会有不同的图形。 二、教师师范树叶的组合,幼儿一起想象。 ——那今天老师也想来变一变这个魔术,把几片树叶放在一起,看看会变成什么。 ——我们一起来帮老师想想看应该怎么变,好吗? 三、教师交代拼贴树叶的方法和操作要求。 1

——小朋友可以先挑出树叶,在画纸上拼出图形,拼图时要注意,如果是拼一个物体,可以布置在画纸的中间部位,如果是几个图形,就要想好每个图形的位置,要有疏有密,这样才好看。图形拼好后,再一片片在树叶后面抹上糨糊,贴在画纸上,再用手压一压。最后,可以用彩笔添画和装饰,但不能太多,但不要涂在树叶上,要突出树叶拼图的特点。 ——幼儿操作,教师在旁指导。 四、讲评,说说你的树叶变成了什么。 ——你的树叶变成了什么? ——是由几个树叶在一起变成的? ——你是怎么变的? ——有没有谁也是变成了这个东西的,但是用了不用的树叶变的呢? 幼儿百科:树叶是树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叶子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形状、大小、颜色和质感。叶子可以聚成一簇,也可以遍地散落。叶子的边缘可以是光滑的,也可以是锯齿状。 2

小娃娃跌倒了(一).doc

小娃娃跌倒了(一) 活动内容:歌曲:《小娃娃跌倒》(一)活动目标:1、反复感受歌曲,初步了解歌曲的性质,知道名称,了解内容。2、在活动过程中萌发爱同伴的情感。活动准备:录象、课件、鸡、鸭、狗等动物图片。活动过程:1、听音乐进教室。律动:找朋友2、语言节奏:动物乐园老师出示节奏卡片X X | X X|幼儿拍出后,老师启发幼儿想象是哪些动物来了。(出示课件)幼儿用四分音符的节奏说出小动物名称。 3、发声练习: 5 6 5 4 3 1 | 2 1 2 3 5 — | 3 3 3 5 5 5 | 3 3 2 2 1—||我爱我的小羊,小羊怎样叫?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我爱我的小猫,小猫怎样叫?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我爱我的小鸡,小鸡怎样叫?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我爱我的小鸭,小鸭怎样叫?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 4、新授:(1)让幼儿听课件里小孩的哭声。老师问:“听!什么声音呀?谁在哭呢?为什么要哭?”(让幼儿自由说)(2)欣赏情景表演,感受歌曲的旋律,了解歌曲的内容。老师问:①“是谁在哭呀?”(小娃娃在哭)②“小娃娃为什么哭呀?”(摔疼了,喊妈妈)③“后来,谁来帮助小娃娃了?”(小朋友帮助他)(3)欣赏分解图片,进一步了解歌曲的内容。老师问:①“路边有个小娃娃跌倒了,哇啦哇啦哭着喊妈妈,这时候谁来帮助小娃娃呢?”(我)②“我是怎样帮助小

娃娃的?”(用歌词内容小结)③“歌曲里的小朋友为什么要帮助小娃娃呢?”(因为小娃娃摔痛了,哭了……)(4)老师清唱歌曲,幼儿再次欣赏,完整感受歌曲内容。(5)老师出示4幅图片,启发幼儿按歌词内容进行图片排序,加深对歌曲内容的理解。“今天,我带来了4幅图片,图片上画的画就是歌曲里的内容,我们一起来帮图片排排队。(老师唱一句,幼儿找一幅图片,将图片按顺序排队。)幼儿跟着图片顺序学说歌词。(6)给歌曲取名称。幼儿讨论,老师小结歌曲名称《小娃娃跌倒了》。幼儿重复。5、游戏《三条鱼》:听音乐做游戏,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内容:歌曲:《小娃娃跌倒》(一)活动目标:1、反复感受歌曲,初步了解歌曲的性质,知道名称,了解内容。2、在活动过程中萌发爱同伴的情感。活动准备:录象、课件、鸡、鸭、狗等动物图片。活动过程:1、听音乐进教室。律动:找朋友2、语言节奏:动物乐园老师出示节奏卡片X X | X X|幼儿拍出后,老师启发幼儿想象是哪些动物来了。(出示课件)幼儿用四分音符的节奏说出小动物名称。 3、发声练习: 5 6 5 4 3 1 | 2 1 2 3 5 — | 3 3 3 5 5 5 | 3 3 2 2 1—||我爱我的小羊,小羊怎样叫?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我爱我的小猫,小猫怎样叫?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我爱我的小鸡,小鸡怎样叫?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我爱我的小鸭,小鸭怎样叫?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 4、新授:(1)

音乐教案-小娃娃跌倒了(一)

音乐教案-小娃娃跌倒了(一) 音乐教案-小娃娃跌倒了(一)音乐教案-小娃娃跌倒了(一)活动内容:歌曲:《小娃娃跌倒》(一) 活动目标: 1、反复感受歌曲,初步了解歌曲的性质,知道名称,了解内容。 2、在活动过程中萌发爱同伴的情感。 活动准备: 录象、、鸡、鸭、狗等动物图片。 活动过程: 1、听音乐进教室。 律动:找朋友 2、语言节奏:动物乐园 老师出示节奏卡片X X | X X|幼儿拍出后,老师启发幼儿想象是哪些动物来了。(出示课件)幼儿用四分音符的节奏说出小动物名称。 3、发声练习: 5 6 5 4 3 1 | 2 1 2 3 5 —| 3 3 3 5 5 5 | 3 3 2 2 1—|| 我爱我的小羊,小羊怎样叫?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 我爱我的小猫,小猫怎样叫?喵喵喵,喵喵喵,

喵喵喵喵喵。 我爱我的小鸡,小鸡怎样叫?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 我爱我的小鸭,小鸭怎样叫?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 4、新授: (1)让幼儿听课件里小孩的哭声。老师问:“听!什么声音呀?谁在哭呢?为什么要哭?”(让幼儿自由说) (2)欣赏情景表演,感受歌曲的旋律,了解歌曲的内容。 老师问:①“是谁在哭呀?”(小娃娃在哭)②“小娃娃为什么哭呀?”(摔疼了,喊妈妈)③“后来,谁来帮助小娃娃了?”(小朋友帮助他) (3)欣赏分解图片,进一步了解歌曲的内容。 老师问:①“路边有个小娃娃跌倒了,哇啦哇啦哭着喊妈妈,这时候谁来帮助小娃娃呢?”(我)②“我是怎样帮助小娃娃的?”(用歌词内容小结)③“歌曲里的小朋友为什么要帮助小娃娃呢?”(因为小娃娃摔痛了,哭了……) (4)老师清唱歌曲,幼儿再次欣赏,完整感受歌曲内容。 (5)老师出示4幅图片,启发幼儿按歌词内容进行图片排序,加深对歌曲内容的理解。 “今天,我带来了4幅图片,图片上画的画就是歌曲里的内容,

【幼儿园精品教案】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小娃娃跌倒了》

【幼儿园精品教案】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小娃娃跌倒了》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小娃娃跌倒了 活动目标: 1、反复感受歌曲,初步了解歌曲的性质,知道名称,了解内容。 2、在活动过程中萌发爱同伴的情感。 活动准备: 木偶、图片4幅、情景表演,鸡、鸭、狗动物图片。 活动过程: 1、游戏《小动物找家》:幼儿根据不同的小动物的音乐,做相应的小动物的律动,音乐结束,幼儿用心听音乐:356 | 356 | 356 |……6(53)根据最后一个长音的唱名,分别找到小动物的家。 2、动物大合唱。 (1)老师出示节奏卡片X X | X X|幼儿拍出后,老师启发幼儿想象是哪些动物来了,幼儿说出后,老师逐个出示该动物的图片(鸭、鸡、狗)按节拍演示小动物,幼儿用四分音符的节奏学小动物叫。 (2)老师把三个小动物按左、中、右分成三组贴在黑板上,幼儿分成三组各看着代表自己组的小动物边听音乐边在一定的速度下学动物叫声。 3、发声练习: 1 3 1 3 5 5 5 | 5 4 3 2 1 — | (老师)娃娃跌倒了(幼儿)快快抱起他。 我们抱起他快快送回家。 4、新授:

(1)让幼儿听录音机里小孩的哭声。老师问:“听!什么声音呀?谁在哭呢?为什么要哭?”(让幼儿自由说) (2)欣赏情景表演,感受歌曲的旋律,了解歌曲的内容。 老师问:①“是谁在哭呀?”(小娃娃在哭)②“小娃娃为什么 哭呀?”(摔疼了,喊妈妈)③“后来,谁来帮助小娃娃了?”(小 朋友帮助他) (3)欣赏木偶表演,进一步了解歌曲的内容。 老师问:①“路边有个小娃娃跌倒了,哇啦哇啦哭着喊妈妈,这 时候谁来帮助小娃娃呢?”(我)②“我是怎样帮助小娃娃的?” (用歌词内容小结)③“歌曲里的小朋友为什么要帮助小娃娃呢?”(因为小娃娃摔痛了,哭了……) (4)老师清唱歌曲,幼儿再次欣赏,完整感受歌曲内容。 (5)老师出示4幅图片,启发幼儿按歌词内容进行图片排序,加 深对歌曲内容的理解。 “今天,我带来了4幅图片,图片上画的画就是歌曲里的内容, 我们一起来帮图片排排队。(老师唱一句,幼儿找一幅图片,将图片 按顺序排队。)幼儿跟着图片顺序学说歌词。 (6)给歌曲取名称。 幼儿讨论,老师小结歌曲名称《小娃娃跌倒了》。幼儿重复。 5、游戏《洒水车》:听音乐做游戏,遵守游戏规则。

《小树叶》大班音乐活动教案.

《小树叶》大班音乐活动教案 2019-05-13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旋律,体验大树和树叶之间的亲密关系。 2、理解两段歌词所表达的不同情绪,学习用舒缓、跳跃声音来演唱不同的.段落。 活动准备:磁带以及录音机教师自备秋天背景图;自制活动教具小树叶若干片;幼儿人手一份小树叶道具。 重点与难点活动过程(预设): (一)换位移情。 提问:小朋友,你们离开妈妈心里会有什么感觉呢? (二)学唱歌曲。 1、熟悉歌词。 (1)秋天到了,许多小树叶离开了树妈妈,它们心里会有什么感觉呢?我们去问问它。 教师朗诵第一段歌词,并将小树叶粘贴在秋天背景图上。 (2)“我们一起来问问小树叶吧!”幼儿学习按节奏朗诵第一段歌词。 (3)猜想:小树叶会怎么说呢? (4)我们来听听小树叶是怎么说的,引入第二段歌词。 幼儿学习按节奏朗诵第二段歌词。 2、欣赏歌曲。 (1)教师有表情的演唱整首歌曲,提问:听了歌曲你有什么感觉? (2)教师分段范唱,让幼儿进一步感受理解歌曲不同段落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提问:(第一段)离开了妈妈的小树叶心里是不是很害怕?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唱出对小树叶的关心呢?(教师引导幼儿用舒缓、连贯的声音演唱第一段。)(第二段)离开妈妈的小树叶非常勇敢、坚强、乐观、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唱出小树叶的坚定、勇敢?(教师引导幼儿用跳跃、断顿的声音演唱第二段。) 3、幼儿学唱。 (1)幼儿随弦律哼唱两遍。 (2)幼儿边唱边尝试用“小树叶”道具做动作表达自己的感情。 (三)尝试领唱和伴唱。 1、教师领唱,幼儿用“啦”伴唱旋律。 2、个别幼儿领唱,其他幼儿用“”伴唱旋律。

中班音乐小娃娃跌倒了

中班音乐小娃娃跌倒了(一) 活动目标: 1、反复感受歌曲,初步了解歌曲的性质,知道名称,了解内容。 2、在活动过程中萌发爱同伴的情感。 活动准备: 木偶、图片4幅、情景表演,鸡、鸭、狗动物图片。 活动过程: 1、游戏《小动物找家》:根据不同的小动物的音乐,做相应的小动物的律动,音乐结束,用心听音乐:356|356|356|……6(53)根据最后一个长音的唱名,分别找到小动物的家。 2、动物大合唱。 (1)老师出示节奏卡片XX|XX|拍出后,老师启发想象是哪些动物来了,说出后,老师逐个出示该动物的图片(鸭、鸡、狗)按节拍演示小动物,用四分音符的节奏学小动物叫。(2)老师把三个小动物按左、中、右分成三组贴在黑板上,分成三组各看着代表自己组的小动物边听音乐边在一定的速度下学动物叫声。 3、发声练习: 1313555|54321—| (老师)娃娃跌倒了()快快抱起他。 我们抱起他快快送回家。 4、新授: (1)让听录音机里小孩的哭声。老师问:“听!什么声音呀?谁在哭呢?为什么要哭?”(让自由说) (2)欣赏情景表演,感受歌曲的旋律,了解歌曲的内容。 老师问:①“是谁在哭呀?”(小娃娃在哭)②“小娃娃为什么哭呀?”(摔疼了,喊妈妈)③“后来,谁来帮助小娃娃了?”(小朋友帮助他) (3)欣赏木偶表演,进一步了解歌曲的内容。 老师问:①“路边有个小娃娃跌倒了,哇啦哇啦哭着喊妈妈,这时候谁来帮助小娃娃呢?”(我)②“我是怎样帮助小娃娃的?”(用歌词内容小结)③“歌曲里的小朋友为什么要帮助小娃娃呢?”(因为小娃娃摔痛了,哭了……) (4)老师清唱歌曲,再次欣赏,完整感受歌曲内容。 (5)老师出示4幅图片,启发按歌词内容进行图片排序,加深对歌曲内容的理解。 “今天,我带来了4幅图片,图片上画的画就是歌曲里的内容,我们一起来帮图片排排队。(老师唱一句,找一幅图片,将图片按顺序排队。)跟着图片顺序学说歌词。 (6)给歌曲取名称。 讨论,老师小结歌曲名称《小娃娃跌倒了》。重复。 5、游戏《洒水车》:听音乐做游戏,遵守游戏规则。

大班音乐活动小树叶

大班音乐活动《小树叶》说课稿 五指山市嘉佳幼儿园姚成慧 一、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纲要》明确指出:根据我国的教育方针和总的培养目标,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园的教育任务应是向幼儿进行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使其身心健康活泼的成长,为造就一代新人打好基础。而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作为提高幼儿素质的重要学科,是对幼儿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近几年,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教音乐教育领域中掀起热潮,已被有些教师运用于教学,而且越来越受老师和孩子们的喜爱。我学习后,受益匪浅。所以在认真贯彻新《纲要》的同时,借鉴奥尔夫音乐教育理论,在对幼儿音乐教育方面进行了一些思考和实践。在教学中大胆尝试和运用,致力通过游戏式,即兴行的教学方式,让幼儿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在唱唱跳跳,拍拍奏奏,敲敲打打中学习音乐,愉悦身心培养其活泼的个性。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这便是我设计这个活动的初衷。 二、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小树叶》是一首AB段式的歌曲,是富有情感教育意义的音乐教材。歌曲表现了两种不同的情感体验。歌曲的第一段主要讲树妈妈看到树叶娃娃们飘走了,心里很难过,音乐缓慢忧伤;第二段主要写小树叶变勇敢了,树妈妈很高兴。音乐欢快跳跃,与第一段的音乐形

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引起幼儿情感上的强烈共鸣,幼儿容易感受、理解和表达。而且大班幼儿对“喜怒哀乐”已有一定的生活体验,通过学习歌曲,可以让幼儿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丰富幼儿的内心情感。 (二)教学目标 大班幼儿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对嗓音的控制能力有所提高,对音乐的再认和记忆能力也逐渐增强。在对教材有了充分的分析后,根据大班幼儿在音乐技能技巧和认知、常识等方面的实际水平,结合我对新《纲要》的理解,从情感态度、知识和能力的角度出发,我确立了以下目标: 1、体验歌曲中小树叶依恋大树妈妈的情感,学习小树叶勇敢的精神。(重点) 2、在感知和理解音乐形象的基础上,初步学习用不同的歌声(轻缓连贯、欢快跳跃)、表情、动作,演奏等来表现音乐的内容。(难点) 以上目标的制定,体现了艺术教育由倾听—感受—表达的审美过程。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艺术教学过程应该是在教师引导下,幼儿积极主动地体验与感悟艺术美的过程。因此我将本活动的教学重点定为:充分调动幼儿的听觉视觉,去感受歌曲所表达的不同情感,体验其中的乐趣。 难点:由于幼儿已具有一定的音乐记忆和再现能力。学唱一首新歌对于他们来说并不难。但是在对歌曲有了自己的内心体验后,如何

【幼儿教案】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小树叶》.doc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 【幼儿教案】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小树叶》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风中的童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歌曲中两段歌词所表达的不同情感,学习小树叶勇敢的精神。 2、启发幼儿根据自己对歌词的理解,用连贯、缓慢与断顿、跳跃的歌声表现歌曲。 3、学习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1、户外活动时,引导幼儿观察树叶被风吹落飘动的样子,倾听树叶发出的“沙沙”声,与幼儿共同讨论小树叶离开大树妈妈的心情。 2、课件、图谱。 活动过程: 1、激趣 观看课件《两片树叶的故事》。 2、指导认知 1)教师手拿一片树叶深情的讲述“小树叶”的故事:秋天到了,秋风吹来了,小树叶一片片从大树上落下来,离开了树妈妈。小树叶,小树叶,你要飘向那里?你可害怕?小树叶沙沙沙,勇敢的说:

“春天会回来,打扮树妈妈!”教师讲完故事就唱起“小树叶”的歌,将歌曲介绍给小朋友。 2)出示图谱,教师指导幼儿随音乐朗读歌词。 3)教师带领幼儿根据图谱的提示一起唱歌。 3、复习巩固 指导幼儿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教师导语:“第一段讲小树叶离开妈妈多么难过,我们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唱?(连贯、缓慢)第二段讲小树叶勇敢坚强,我们又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唱?(断顿、跳跃) 4、迁移运用 鼓励幼儿变换演唱形式,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习指挥他人演唱。如:第一段由一个小朋友唱,表现对小树叶的亲切关心,第二段全体唱,突出坚定勇敢的情绪。 教师导语:“《小树叶》这首歌除了大家一起唱,还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唱?” 5、扩展放松 请幼儿自由创编动作进行表演。

中班歌曲:小树叶

中班歌曲:小树叶 中班歌曲:小树叶 活动设计背景 有一次,我带孩子们到幼儿园后面的小山坡去玩,刚走出校门不远,突然刮起了一阵大风,吹得路边银杏树的叶子沙沙作响,有的叶子飘落到地上,有的叶子在空中飞舞,有的叶子在地上打转转,孩子们一下被这里的情境吸引住了。“老师,你看那空中的叶子好漂亮,像黄蝴蝶在飞舞;老师,你看那些叶子飞的好远哟,他们要飞到哪里去?”孩子们议论开了。我看孩子们对秋风吹树叶飘落这一情景很感兴趣,于是我就设计了“小树叶”这个活动。这个活动是大班的唱歌活动,通过这次活动,让孩子们学会产生联想,体会小树叶秋天离开妈妈时的心情:伤心,难过与无赖,春天要回到妈妈怀抱时欢快与喜悦的心情,让孩子的情感与小树叶产生情感共鸣,体验用不同的声音表现歌曲中不同的情感。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孩子对父母的爱。 活动目标: 1.感受小树叶对妈妈的依恋、亲密之情,能用同样的情感表达对父母的爱。 2.能用连贯,舒缓与断顿、跳跃的吐字方法来表现歌曲的不同情绪。 3.进行拟人情境的联想,产生与树叶宝宝的心情共鸣,用有情绪变化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难点: 1.用不同声音演唱歌曲情绪的变化体现出小树叶对树妈妈的依恋和乐观表现。 2.掌握不同情绪的表现和不同情绪演唱方法。 活动准备: 1.图片两张:(1)秋天落叶图片(2)春天长新叶图片 2.《小树叶》音乐磁带

3.知道落叶树到了春天会长出新叶的有关知识。 4.具有了解歌唱中的轻柔、舒缓、断顿、跳跃的含义。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谈话导入,情景感受 孩子们,昨天我们看过了秋风吹落叶的情景,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吧!(幼儿闭目联想)出示图片,让孩子们看看与你们刚才想像的一样吗?幼儿自由讨论鼓励不同说法,你们猜猜小树叶片片飘落的状态,引导幼儿说出连贯、缓慢、柔软等状态,并模仿小树叶的这些状态。孩子们,再猜猜小树叶离开妈妈时心情是怎样的?(伤心、难过、害怕)出示图片(2)让孩子猜猜这是什么季节,小树叶又回到树妈妈的怀抱?这时他们的心情又会怎样?(高兴、欢喜)今天老师给孩子们带来一首的歌,名字叫《小树叶》,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演唱这首歌,体会小树叶不同的心情吧! 基本部分: 一、完整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情景,了解歌曲内容 1.完整播放第一遍音乐,了解歌曲内容。 欣赏完后提问:你们听到这首歌唱的是谁呀?(小树叶)小树叶在秋天时候要要到哪里去,什么时候回来?猜想小树叶离开妈妈和回到妈妈的怀抱心情一样吗?为什么?引导孩子进行拟人情景的联想:孩子们,如果你们离开了妈妈,到一个不熟悉的地方去,你愿意吗?心里有什么感受?过了一段时间又回到妈妈的身边,你的心情又有怎样的变化?幼儿自由回答。接下来请孩子们欣赏第二遍音乐。 2.完整播放第二遍音乐,尝试用不同的动作来表达不同的心情。 欣赏完后提问:孩子们,秋天到了,小树叶要离开妈妈,它们离开时的情景是怎样的?(慢慢飘落,落下的时候很缓慢,轻轻地飘下来。)引导幼儿说出这个过程是连贯的,缓慢的。那我们用怎样的动作来表现呢?请孩子们自由表现一下吧。请表现好的孩子示范一下。提问:小树叶发出“沙沙沙沙”的声音,好像是在说什么?(好像在说、、、)它们说话时心情怎样?引导幼儿感受说出当时的心情状态(勇敢、欢快、愉悦、高兴、、、)请孩子们也用动作来表现它们当时的心情。请表现好的示范一下。师小结:对比小树叶不同心情的动作表现。现在我们按自己的意愿分两组,一组孩子用动作表现小树叶飘落时候的情景,另一组用动作表现小树叶回到妈妈怀抱的情景。(幼儿表现) 二、分段欣赏歌曲,感受歌曲里两段歌词的不同吐字的方法:连贯、缓慢与断顿、跳跃。 1.听歌曲第一段,然后提问:你听到歌里唱了一片怎样的小树叶?你怎么听出来的?秋风起来了,小树叶怎么了?你听到歌里是用怎样的声音唱出伤心、害怕的心情?可以怎样唱才能让别人听起来感到伤心害怕?引导幼儿用连贯、缓慢、低沉的的声音,轻轻地

大班歌唱活动:小树叶

大班歌唱活动:小树叶 一.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旋律和落叶在秋风中飘落的意境,体会小树叶和树妈妈亲密的情感。 2.能够运用简单的动作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小树叶。 二.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2.经验准备:认识到树叶会随着季节凋落和生长 三.活动过程: 1.手指游戏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引导语:小朋友们,老师有一个好玩的手指游戏分享给你们。“秋风秋风吹吹,秋叶秋叶飞飞,好像一只小蝴蝶,飞在空中追追追”(边念边做动作,重复两边) (2)提问:是谁像小蝴蝶一样在空中飞呀?(落叶,小树叶)你们听到了这是什么季节?(秋季) 2. 分段欣赏歌曲,理解小树叶飘落的心情 (1)播放第一段歌曲,感受小树叶凋落的心情。 1.1引导语:你们想知道小树叶在飘落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情吗?它会害怕吗?它会开心吗?我们一起来听听歌曲《小树叶》里它都说了些什么。 1.2提问:听到了什么?你觉得小树叶会是什么心情?(伤心,难过,害怕)为什么?(离开了树妈妈)树妈妈会是什么心情?(难过悲伤)(2)播放第二段歌曲,体会小树叶的勇敢坚强。 2.1引导语:你们都觉得小树叶会伤心害怕难过,我们接着来听一听它是怎么来回答的。 2.2提问:小树叶怎么做?(小树叶勇敢地说春天它会继续回来装扮树妈妈。)这是一片怎么样的小树叶?(勇敢,坚强乐观的小树叶) 3.学唱歌曲,体验小树叶和妈妈的情感 (1)完整地欣赏一遍歌曲,感受优美抒情的旋律美 (2)哼唱歌曲,用“em”的发音哼唱第一段歌曲旋律,体验树妈妈看到小树叶飘走是略带悲伤的心情;用“la”的发音哼唱第二段歌曲旋律,表达小树叶渐渐变得勇敢坚定的情感。 2.1引导语:第一段歌词讲述秋天来了,小树叶离开了树妈妈,我们要用 什么声音来表示小树叶和树妈妈离别的心情?(舒缓,连贯)第二段歌词讲述小树叶勇敢地说自己春天还会回来装扮妈妈,我们要用什么声音来表现小树叶的乐观勇敢?(跳跃,断顿) (3)跟唱歌曲:引导幼儿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第一遍)可边唱边做与歌词相关的动作来表现歌曲。(第二遍) 3.1引导语:我们一起跟着这勇敢的小树叶,用好听的声音,一起来学习 一下这首歌曲吧~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小树叶》含反思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小树叶》含反思 设计意图: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活动中,歌曲教学一直被认为是比较枯燥的、最不容易出彩的教学活动,只要教师会唱,幼儿自然会跟着模仿。而今,在认真贯彻新《纲要》的过程中发现,新歌教学并非像以往单一的”老师唱一句,幼儿跟一句”,只将幼儿是否能够完整地把歌词唱出来为教学目的,而应是让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这便是我设计这个活动的初衷。 活动目标: 1.掌握歌曲节奏与歌词,能唱准附点音符。 2.理解歌曲中两段歌词所表达的不同情感,用优美连贯、欢快跳跃的歌声表现歌曲。 3.知道秋天来临树叶的变化,理解大树和树叶之间的亲密关系。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5.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课前结合认识秋天,观察秋风起树叶飘落的景象。 2、物质材料准备:1.图片。2.歌曲伴奏。3.图谱。

活动过程: 一、好听的歌曲,我准备。 1.激发学习兴趣。 (1)秋天到了,秋风吹来了,瞧,小树叶一片片从大树上落下来,它飘下来时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沙沙沙)好,听着音乐我们一起学小树叶来唱歌。 2.熟悉歌曲旋律。 (1)随音乐用”沙”字伴唱,熟悉旋律。 二、好听的歌曲,我来学。 1.分段学习歌曲。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首歌,请你认真听一听,说说你听到歌里唱了些什么? (2)秋风起来啦,小树叶离开了谁?小树叶离开了妈妈心里会怎么样呢? (3)请小朋友跟老师把歌词说一说好吗? (4)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唱,老师唱一句,小朋友跟着唱一句。 (5)你们学的可真快,现在请你跟着老师把这一段完整的唱一唱好吗? (6)现在请小朋友再来听一听,感受小树叶此时此刻的心情是怎样的呢?为什么? (7)请你跟着老师把第二段歌词说一说,你就明白为什么小树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娃娃跌倒了》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学计划《小娃娃跌倒了》 带反思 中班课程《小娃娃跌倒了》包含对适用于中班的安全主题教学活动的反思。让孩子知道流血时不要害怕。他们应寻求成年人的帮助,并积极配合急救治疗。他们知道跌倒,撞伤,碰撞,鼻子等都会导致流血。因此,在活动期间,我们必须注意安全,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来看看幼儿园中班《小娃娃跌倒了》,对课程计划进行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跌落,瘀伤,撞鼻等可能会引起出血,因此,您应该在活动中注意安全。 2.不要害怕知道何时流血。向成年人寻求帮助,并积极配合紧急治疗。 3.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4.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5.愿意探索,交流和分享。 教学重点,难度 可以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经历或感受,并愿意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活动准备

洋娃娃跌落在图片上,红色标记处有受伤的部分,创可贴等。 活动程序 1.老师展示了图片,并问图片中的孩子们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呢?让孩子们回忆起经历,并知道要避免受伤和流血。 2.通过讨论,知道如何正确应对出血。(您可以寻求成人的帮助或使用创可贴等)。 3.学习歌曲。老师又唱了一遍,请孩子们学习唱歌。 4.情景游戏。老师要求一个孩子扮演一个快乐的小兄弟或(姐姐),一个孩子扮演一个坠落的小洋娃娃,最后,小兄弟捡起了堕落的洋娃娃,高兴地把她送回家。 5.教师总结:乐于助人的孩子将受到称赞,他们应注意安全并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随附歌词: 掉在路边的一个小洋娃娃。哇,哇,哭泣和哭泣,我的母亲跑过去,捡起了那个小娃娃,然后高兴地把她送回家了。 教学反思 1.安全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安全教育的有效性并帮助儿童形成自我保护意识,教师需要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 2.关注幼儿的现有经验,并通过分享和讨论促进互动交流。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小树叶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小树叶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 秋天来了,秋风送来凉意,把树木吹得摇来晃去。一片片树叶从树 上飘呀飘落下来,象在跳舞,象在说话。天真烂漫的孩子们岂会忽视这 无形中的变化,他们好奇、兴奋,甚至会随落叶一起飞舞,一起唱歌,内 心的情感流于言表,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情不自禁的参与。为此,我设计 了这次音乐艺术活动《小树叶》,旨在让幼儿在探究的同时,学会去感受,学会去倾听,并真正学会表征自己。 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多种方式、途径,唤起幼儿内心的情感,激发对 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态度目标: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创造和表现,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口语表达能力和表现力。 3、能力目标:能大胆表达自己所得知识,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 4、知识目标:了解落叶知识,感受优美旋律,了解歌曲内容,学会演 唱歌曲,体验大自然的奥秘。 5、技能目标:培养幼儿亲近自然,勇于探索的技能,以及善发现美、创造美、表现美的能力。 活动准备: 带幼儿到附近参观树叶的变化,体验和感受落叶的情境。收集各种 各样的树叶。争取家长配合,让幼儿了解有关树叶的知识。 重点难点: 幼儿对整首歌曲的感受能力,两段乐曲的不同表情与表现形式,以 及歌曲的创编。

活动过程: 一、环境激发,引发主题。带幼儿随音乐进入活动室,让幼儿感受落叶的情景。教师问:小朋友们,我们看到了什么? 树叶有什么样的变化?小树叶是怎样落下来的?为什么会落下来?呢幼儿自由发言。 二、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歌曲内容。(幼儿自由坐) 故事:秋天来了,秋风吹起来了,吹到了草地上,吹到了花园里,吹到了树林里。一天,小兔米尼到树林里玩,忽然,它发现一个秘密,什么秘密呢?不知什么时候,地上已经落下了好多好多的树叶。米尼好奇的捡起一片树叶,(拿落叶)小心的问道:“小树叶,小树叶,你怎会离开了妈妈?”小树叶回答:“秋天来啦,秋风起来啦,我就会离开妈妈”“你呀,你要飘向哪?心里可害怕?”小树叶“沙沙,沙沙沙沙,沙”,非常勇敢的回答:“放心吧。春天,春天我还会回来,打扮树妈妈!”然后提问:米尼发现了什么?小树叶怎么会离开妈妈?怎样离开了妈妈?心里是否害怕?小树叶发出什么声音?说了什么话?或:秋风起来啦,谁就会离开妈妈?你们想它会飘向哪?心里可害怕?为什么呢?(了解知识:树叶是缺水才落下来的;不是风把树叶吹下来,而是地球引力把树叶吸下来的;树叶不是被摇下来的,而是大树妈妈为了明年春天能有更多的新树叶,才使树叶落下来的。) 三、幼儿完整的欣赏歌曲,倾听歌曲的节奏,感受优美的旋律。一起随音乐打节拍。(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打出来) (一)集体完整的欣赏歌曲。提问: 1、听了歌曲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2、歌曲中你听到了什么? 3、歌曲叫什么名字?

大班音乐活动:小树叶

大班音乐活动:小树叶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对歌词的理解,学习用缓慢、轻柔与欢快、跳跃的歌声表现歌曲。 2、引导幼儿感受歌曲所表达的不同情感,激发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 3、知道秋天来临树叶的变化,理解大树和树叶之间的亲密关系。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感受歌曲《小树叶》第一段和第二段音乐中所表达的不同情感,激发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 活动难点: 在感知和理解音乐形象的基础上,初步学习用不同的歌声(缓慢轻柔、欢快跳跃)表情、动作来表现音乐的内容。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带领幼儿观察过秋风吹,树叶落的现象。 2、多媒体课件《小树叶》。 3、没有树叶的大树图片,(前面和背面各画有哭泣和微笑的脸)

黄树叶、绿树叶若干。 4、录音机、磁带《小树叶》。 活动过程: 一、师幼谈话,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出示哭泣的大树图片(盖住树冠):这儿有一棵大树,你们看,这棵树怎么了?(让幼儿大胆猜测) 二、播放视频,幼儿看课件: 师:大树妈妈到底怎么了?我们一起看看吧! 总结:因为秋天到了,秋风一吹,小树叶就会从树妈妈身上飘落下来。 师:小树叶是怎么飘的呢?让我们来学一学。 (听伴奏,幼儿做飘的动作) 三、学习第一段音乐。 1、幼儿欣赏第一段音乐。师:小树叶飘向了哪里呢?让我们一起静静的听一听,音乐会告诉我们的!交流:你从音乐中听到了什么?(请幼儿用歌词里话回答) 师:大家说的都对,我们一起来念一念吧!(出示图片,幼儿听伴奏边看图边念歌词)

2、引导幼儿感受第一段音乐。 教师提问:如果你离开了妈妈,你心里会难过吗?做一做伤心、难过的样子(可以请个别幼儿表演)。 小树叶舍不得离开妈妈所以他飘得很慢,我们该用什么样的速度和声音来表现歌曲呢?(缓慢、轻柔) 就让我们用缓慢、轻柔的声音哼唱歌曲第一段(播放第一段伴奏)。 3、学唱第一段音乐。 师:小朋友的声音真美,我们把歌词也带入音乐,一起唱吧!(播放歌曲) 师:小朋友的唱的真好听,这次我们要把小树叶的难过也表演出来好吗?(播放歌曲,听音乐表演第一段) 四、学习第二段音乐。 1、幼儿欣赏第二段音乐。 师:我们来听听这段歌曲有什么不一样? 交流:你听到了什么?小树叶是怎么说的?谁能学一学?歌曲中用了一个好听的词语――勇敢,你觉得勇敢是什么意思?对!勇敢就是什么也不害怕(有勇气、有胆量)的意思。(说的真好,简直就是勇敢的小树叶)共2页,当前第1页12

中班音乐小娃娃跌倒了(一)【幼儿园中班精品】

活动目标: 1、反复感受歌曲,初步了解歌曲的性质,知道名称,了解内容。 2、在活动过程中萌发爱同伴的情感。 活动准备: 木偶、图片4幅、情景表演,鸡、鸭、狗动物图片。 活动过程: 1、游戏《小动物找家》:幼儿根据不同的小动物的音乐,做相应的小动物的律动,音乐结束,幼儿用心听音乐:356 | 356 | 356 |……6(53)根据最后一个长音的唱名,分别找到小动物的家。 2、动物大合唱。 (1)老师出示节奏卡片X X | X X|幼儿拍出后,老师启发幼儿想象是哪些动物来了,幼儿说出后,老师逐个出示该动物的图片(鸭、鸡、狗)按节拍演示小动物,幼儿用四分音符的节奏学小动物叫。 (2)老师把三个小动物按左、中、右分成三组贴在黑板上,幼儿分成三组各看着代表自己组的小动物边听音乐边在一定的速度下学动物叫声。 1

3、发声练习: 1 3 1 3 5 5 5 | 5 4 3 2 1 —| (老师)娃娃跌倒了(幼儿)快快抱起他。 我们抱起他快快送回家。 4、新授: (1)让幼儿听录音机里小孩的哭声。老师问:“听!什么声音呀?谁在哭呢?为什么要哭?”(让幼儿自由说) (2)欣赏情景表演,感受歌曲的旋律,了解歌曲的内容。 老师问:①“是谁在哭呀?”(小娃娃在哭)②“小娃娃为什么哭呀?”(摔疼了,喊妈妈)③“后来,谁来帮助小娃娃了?”(小朋友帮助他) (3)欣赏木偶表演,进一步了解歌曲的内容。 老师问:①“路边有个小娃娃跌倒了,哇啦哇啦哭着喊妈妈,这时候谁来帮助小娃娃呢?”(我)②“我是怎样帮助小娃娃的?”(用歌词内容小结)③“歌曲里的小朋友为什么要帮助小娃娃呢?”(因为小娃娃摔痛了,哭了……) (4)老师清唱歌曲,幼儿再次欣赏,完整感受歌曲内容。 2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反思:小树叶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反思:小树叶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学习用连贯、舒缓与断顿、跳跃的演唱方法表现歌曲。 2、根据对歌词的理解,创造性地选择演唱形式。 3、注意与同伴声音和谐一致地歌唱。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2、幼儿会玩音乐游戏《秋天》。 3、扫帚一把。 活动过程: 1、音乐游戏《秋天》。幼儿扮成小树叶,教师带领幼儿表演唱歌曲《秋天》。“小树叶” 四散地蹲在活动室里,教师扮演扫落叶的人,清扫落叶。师生共同开展游戏活动1—2 遍。 2、学习歌曲《小树叶》。 (1) 倾听教师讲述“小树叶”的故事。教师将《小树叶》歌词编成连贯的故事,让幼儿熟悉歌词内容。 (2) 欣赏教师有表情地表演歌曲《小树叶》。 (3) 带领幼儿随着音乐的伴奏念歌词。 (4) 教师带领幼儿演唱歌曲。 3、学习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1) 第一段讲小树叶离开了妈妈在空中飘荡,小树叶的心情是怎样 的?我们用什么声音来唱呢? (2) 带领幼儿用连贯、舒缓的声音演唱歌曲第一段。

(3) 第二段讲述了勇敢的小树叶,它在说什么呢?我们用什么声音来 唱呢? (4) 带领幼儿用断顿、跳跃的声音演唱第二段歌曲。 (5) 完整地演唱歌曲《小树叶》。 4、探索不同的演唱方法。 (1) 这首歌除了大家一起唱,还可以用什么方式唱? (2) 根据幼儿的建议,带领幼儿采用分男、女声唱第一和第二段等形式演唱歌曲。 在此环节中我是先引导幼儿欣赏散文《落叶》,感知小树叶飘落以及 与树叶妈妈之间的亲情,然后再清唱歌曲《小树叶》,让幼儿感知了解歌曲内容。 活动反思:在欣赏歌曲《小树叶》时,我引导孩子闭目聆听音乐,并跟随我富有感情的配乐讲解,启发孩子回忆秋游时看到的“落叶飘飘”的美景,在脑中展现出一幕幕树叶飘的动人画面,使孩子情不自禁地与音乐融为一体,更深刻地感受乐曲的旋律美与意境美。 由于之前开展“拾落叶”、“我眼中的落叶”等相关活动的经验铺垫,孩子立马对“小树叶离开妈妈”该句歌词,有强烈的表现欲望,创编了许多树叶飘落的动作:有螺旋飞舞式、有慢悠悠飘落式、有轻盈起伏飘扬式、有狂飞乱舞式……通过创编表现叶子飘落的不同状态,孩子理解性地记忆歌词,很快地学会演唱。 反思本次歌唱教学,给我留下的启示:歌唱活动不应只将掌握演唱技 能作为最终学习目标,通过整合社会、语言、游戏等相关课程领域内容的手段进行辅助教学,充实音乐活动,让音乐更具生气与活力。这样,孩子在整合理念下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开心、开口、开窍,获得情绪情感,从而快乐地

幼儿儿歌小树叶教案

幼儿儿歌小树叶教案 【篇一:中班歌曲:小树叶】 中班歌曲:小树叶 中班歌曲:小树叶 活动设计背景 有一次,我带孩子们到幼儿园后面的小山坡去玩,刚走出校门不远,突然刮起了一阵大风,吹得路边银杏树的叶子沙沙作响,有的叶子 飘落到地上,有的叶子在空中飞舞,有的叶子在地上打转转,孩子 们一下被这里的情境吸引住了。“老师,你看那空中的叶子好漂亮, 像黄蝴蝶在飞舞;老师,你看那些叶子飞的好远哟,他们要飞到哪 里去?”孩子们议论开了。我看孩子们对秋风吹树叶飘落这一情景很 感兴趣,于是我就设计了“小树叶”这个活动。这个活动是大班的唱 歌活动,通过这次活动,让孩子们学会产生联想,体会小树叶秋天 离开妈妈时的心情:伤心,难过与无赖,春天要回到妈妈怀抱时欢 快与喜悦的心情,让孩子的情感与小树叶产生情感共鸣,体验用不 同的声音表现歌曲中不同的情感。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孩子对父母 的爱。 活动目标: 1.感受小树叶对妈妈的依恋、亲密之情,能用同样的情感表达对父 母的爱。 2.能用连贯,舒缓与断顿、跳跃的吐字方法来表现歌曲的不同情绪。 3.进行拟人情境的联想,产生与树叶宝宝的心情共鸣,用有情绪变 化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难点: 1.用不同声音演唱歌曲情绪的变化体现出小树叶对树妈妈的依恋和 乐观表现。 2.掌握不同情绪的表现和不同情绪演唱方法。 活动准备: 1.图片两张:(1)秋天落叶图片(2)春天长新叶图片 2.《小树叶》音乐磁带 3.知道落叶树到了春天会长出新叶的有关知识。 4.具有了解歌唱中的轻柔、舒缓、断顿、跳跃的含义。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谈话导入,情景感受

孩子们,昨天我们看过了秋风吹落叶的情景,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吧!(幼儿闭目联想)出示图片,让孩子们看看与你们刚才想像的一 样吗?幼儿自由讨论鼓励不同说法,你们猜猜小树叶片片飘落的状态,引导幼儿说出连贯、缓慢、柔软等状态,并模仿小树叶的这些 状态。孩子们,再猜猜小树叶离开妈妈时心情是怎样的?(伤心、 难过、害怕)出示图片(2)让孩子猜猜这是什么季节,小树叶又回 到树妈妈的怀抱?这时他们的心情又会怎样?(高兴、欢喜)今天 老师给孩子们带来一首的歌,名字叫《小树叶》,下面让我们一起 来学习演唱这首歌,体会小树叶不同的心情吧! 基本部分: 一、完整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情景,了解歌曲内容 1.完整播放第一遍音乐,了解歌曲内容。 欣赏完后提问:你们听到这首歌唱的是谁呀?(小树叶)小树叶在秋天时候要要到哪里去,什么时候回来?猜想小树叶离开妈妈和回 到妈妈的怀抱心情一样吗?为什么?引导孩子进行拟人情景的联想:孩子们,如果你们离开了妈妈,到一个不熟悉的地方去,你愿意吗?心里有什么感受?过了一段时间又回到妈妈的身边,你的心情又有 怎样的变化?幼儿自由回答。接下来请孩子们欣赏第二遍音乐。 2.完整播放第二遍音乐,尝试用不同的动作来表达不同的心情。 欣赏完后提问:孩子们,秋天到了,小树叶要离开妈妈,它们离开 时的情景是怎样的?(慢慢飘落,落下的时候很缓慢,轻轻地飘下来。)引导幼儿说出这个过程是连贯的,缓慢的。那我们用怎样的 动作来表现呢?请孩子们自由表现一下吧。请表现好的孩子示范一下。提问:小树叶发出“沙沙沙沙”的声音,好像是在说什么?(好 像在说、、、)它们说话时心情怎样?引导幼儿感受说出当时的心 情状态(勇敢、欢快、愉悦、高兴、、、)请孩子们也用动作来表 现它们当时的心情。请表现好的示范一下。师小结:对比小树叶不 同心情的动作表现。现在我们按自己的意愿分两组,一组孩子用动 作表现小树叶飘落时候的情景,另一组用动作表现小树叶回到妈妈 怀抱的情景。(幼儿表现) 二、分段欣赏歌曲,感受歌曲里两段歌词的不同吐字的方法:连贯、缓慢与断顿、跳跃。 1.听歌曲第一段,然后提问:你听到歌里唱了一片怎样的小树叶? 你怎么听出来的?秋风起来了,小树叶怎么了?你听到歌里是用怎

幼儿园中班音乐《小树叶》

幼儿园中班音乐《小树叶》 教材分析: 这是中班上学期的一个音乐活动。歌曲节奏平稳,旋律柔和优美,歌词生动有趣,表现了小树叶勇敢、坚强的意志和热爱妈妈的情感。 活动目标: 1.根据图谱掌握歌曲节奏和歌词,能唱准附点音符。(重点) 2.知道秋天来临树叶的变化,理解大树和树叶间的亲密关系。(难点) 教学准备: 1.两份与歌曲绘制内容相结合的图谱 2.若干枯叶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 初步探讨树叶离开树妈妈的原因。 提问:小朋友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树叶为什么会落下来呢?(观察树叶枯萎变成什么颜色)离开了谁? 小结:秋天的树叶慢慢变黄了枯萎了,就离开了大树妈妈。 二.理解图谱。 1.教师出示两份图谱(分别为上、下段) 师:今天呐,我们就要来学一首歌跟小树叶有关的歌,余老师已经把这首歌画了出来,请你看一看,在这两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回答方式:我从这张图片上看到……)

小结:在这上面的每一张图片就代表一句歌词,今天啊我们就是用看“图谱”的方式进行学唱歌。小朋友们刚刚说的都很棒,那请你们竖起耳朵听一听,余老师看图谱念的歌词,跟你们说的一不一样。 2.教师有完整、有节奏的念歌词一遍。(把附点念出来) 3.提问:这首歌的题目叫什么?歌词共有几段?第一段(在上面黄色的),第二段(在下面绿色的) 4.分段解读:第一段秋风起来了,小树叶怎么了?飘向哪里知道吗?心情怎样?第二段小树叶有没有害怕,它怎么说的?最后能回到妈妈身边吗?(初步感受两段歌词的不同情绪) 5.教师带领幼儿跟念歌词一遍。 三.学习歌曲。 1.教师完整范唱歌曲一遍。 .师:余老师啊还把它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想不想听?(注意唱出附点音符) 2.引导幼儿观察图谱上的附点音符,解释附点音符的意思。 3.教师带领幼儿根据图谱学唱歌曲,重点提示幼儿唱准附点音符。 4.请幼儿创编动作,尝试边做动作边唱歌。 5.男女分段唱歌,尝试表达两种不同的情绪。 四.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要学习小树叶勇敢的精神,虽然离开了妈妈,但是它的心永远都跟妈妈在一起,相亲相爱永不分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