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核酸教案.doc

高一生物核酸教案.doc
高一生物核酸教案.doc

高一生物核酸教案

本节内容是苏教版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内容。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本节主要包括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等内容。核酸是一切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它对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节的内容还是学习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中“基因的本质与基因的表达”的重要基础。这些内容与本书后面的“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等章关系密切。为配合这些重点知识的学习,教科书安排了一系列活动,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组织安排好这些活动,使学生在积极动手动脑的探索实践中深刻理解有关核酸结构特点、功能,同时得到实验、探究、观察、比较、分析等专业技能的训练。

高一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综合思维能力,以及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同时,他们对生命本质的探究,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学生通过报刊、杂志等多种传播媒体的介绍以及初中生物课的学习,对核酸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认识还是很浮浅的,没有深入到核酸物质结构的水平上,因此,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的知识基础并遵循学生的认

识规律,通过实验及适当的教学策略尤其是加强直观,从感性认识入手使新知识有效地整合

进学生原有的知识网络中,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丰富和发展。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说出核酸的组成结构及基本组成单位;

2.说出核酸的种类及功能。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DNA的发现过程的推理,锻炼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同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重点:

核酸的种类及功能

难点:

比较DNA和RNA的异同

多媒体教学法、小组讨论法、图形拼接法、自主阅读法。

采用多媒体导入的方式,利用多媒体展示某一刑事案件背景,警察从犯罪现场发现了非受害人的一根头发,运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DNA指纹法,很快找到了犯罪嫌疑人。

生:为什么利用DNA指纹法就能找到犯罪嫌疑人呢?

师:人的细胞中含有DNA,而每个人的DNA都不完全相同,因此,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显示出来的人的DNA模样就会因人而异,人们就可以像指纹那样分辨人与人的不同了,

这也就是DNA指纹一词的由来。其实DNA是属于我们说到的核酸的一种,今天就一起来学习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板书)(警察利用DNA指纹法抓犯人,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1.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及其组成物质

师:核酸是细胞中的一类重要生物大分子,它可以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两类。那么核酸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呢?化学上常运用降解法研究物质的组成,人们研究发现核酸的降解产物是核苷酸,将核苷酸进一步降解可生成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酸。

师:(1)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什么?(2)画出组成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的三种小分子物质连接示意图。(3)组成核酸的基本元素有哪几种?

生:(1)核苷酸(2)(学生板演)(3)C、H、O、N、P。教师利用投影显示以上三个问题的答案。(通过提问的方式学习核酸的基本单位以及其组成元素,是因为这个知识点比较简单,而且提问的方式能够引发学生的思维,去思考理解这个知识点)

2.DNA和RNA的异同点-小组讨论法

【过渡:那DNA和RNA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用多媒体呈现两者的结构示意图,让学生比较。分组讨论5分钟,小组代表回答。提示从以下两个方面思考:DNA

分子和RNA分子的化学组成有什么相同之处?有哪些主要的不同之处?。

生:相同之处是组成核苷酸的磷酸相同,有三种碱基相同;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含有的五碳糖和一个碱基不同,DNA 含有脱氧核糖而RNA含有核糖,DNA含有胸腺嘧啶而RNA中含有尿嘧啶。

师:阅读教材P22事实1,讨论如何判断某样品核酸是DNA还是RNA?

生:测定样品核酸中碱基数目,若核酸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相等,鸟嘌呤与胞嘧啶相等则为DNA,若不含胸腺嘧啶,而含有尿嘧啶则为RNA。(因为DNA和RNA的异同点是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小组讨论能够促进学生的共同学习,从而突破重点。)

3.DNA的双螺旋结构—拼接法

【过渡:我们已经知道了组成DNA的基本元素以及其基本组成单位了,那DNA的分子结构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五边形代表五碳糖,圆代表磷酸,正方形代表含氮碱基,拼拼接DNA分子的结构。小组示范,评价。

老师讲解双螺旋结构的特点及其发现特点的科学家:两条链按反向平行的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链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随后多媒体呈现结构模型。(采用图形拼接的

方式,既新颖也实用,对于学生理解DNA的双螺旋结构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4.核酸的分布及其功能

师:(1)DNA与RNA在细胞中分布有什么区别?(2)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是否相同?(3)遗传物质有什么功能?

生:(1)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内。(2)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少数病毒只含RNA,遗传物质是RNA。(3)遗传功能是遗传信息的载体。(通过提问的方式学习核酸的基本单位以及其组成元素,是因为这个知识点比较简单,而且提问的方式能够引发学生的思维,增强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的生物意识。) 师生共同回忆核酸的组成单位、基本元素,两种核酸的异同点及其功能。(师生共同回顾,有利于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再次对于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加深)

(1)课后单项选择题(必做题)

(2)DNA鉴定技术还可以在哪些方面应用?(选做题)(因为学生的基础存在差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因材施教,注意学生的水平差异,这一举措符合新课标的理念。)

精品文档

高中生物必修一教学设计

篇一:高一生物必修一教案 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举例说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2.教学难点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三、教学策略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生物圈中的生物尽管多种多样,千姿百态,但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并且有的生物就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即使是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也必须依赖活细胞生活。因此,从宏观的生物圈逐级深入到微观的细胞,有利于学生用全局的、系统的观点来认识生物界。同时,从细胞到生物圈这些生命系统的各个结构层次,是本模块和其他模块将要逐一研究和学习的内容。 本节教学建议用1课时。 本节在教学上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选择sars病毒作为“问题探讨”的素材,是基于以下两点理由。(1)sars病毒给人类的健康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是学生经历过并且相对比较熟悉的一类病毒,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病毒不是一个细胞,不具有细胞的结构,但它不能离开活细胞而独立生活,选择sars病毒侵害人体肺部细胞作为“问题探讨”的素材,有助于服务“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主题。因此,在教学时应注意将病毒与细胞联系起来,但不宜要求学生深入学习sars病毒的相关知识。 教师可以展示sars病毒的电镜照片或模式图、sars患者肺部x光片示弥漫性阴影图,引导学生回顾初中学习过的病毒的结构组成,并与细胞作简单比较。同时探讨教材中的两个问题,达成“像病毒那样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也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的认识。关于让学生理解“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观点,教材中的资料分析已比较全面,分别是从生命特征的不同方面,不同生物体的不同生命活动等来论证这一观点的。下表反映了编者的意图。 表3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实例 由于本资料中的一些事例是义务教育阶段七年级涉及的内容,因此,在分析本资料时,除按照教材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外,教师还可以补充一些问题供学生思考。例如,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它具有生物的哪些基本特征?人类发育的起点是从什么细胞开始的?新生儿逐渐发育长大是由于细胞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等等。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本节的难点,教师应引导学生系统地理解这几个层次,在理解这些结构层次时,教师可以适当地补充各个层次的名词解释,以利于学生从微观到宏观,步步紧扣地理解生命系统的严密性、层次性和多样性。教师可以按下表的方式呈现这几个层次的递进关系。 表4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这些层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这些层次中,只有种群和群落这两个名词是学生陌生的,需要教师用具体的事例补充讲解。例如,在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鲫鱼就是一个种群,而池塘中的全部生物就构成了一个群落。这两个概念不需要掌握,只需要学生能通过具体的事例理解就行。 2.除种群和群落外,其他的几个层次都是学生在义务教 育阶段七年级接触过的概念,可 以让学生分组回忆、讨论。 3.除教材列举的事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列举其他的事例。例如,与心肌细胞同层次的还有平滑肌细胞、骨骼肌细胞、上皮细胞、神经细胞,等等;与心肌组织同层次的有上皮组织、

核酸教案(高一生物)

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课前自主预习】 1.核酸的功能 核酸是细胞内携带_____________的物质,在生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核酸包括两大类: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每个人的脱氧核苷酸序列_____________,因此,DNA可以为案件的侦破提供证据。 2.核酸的分布——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_____________不同,甲基绿使DNA呈_____________,吡罗红使RNA呈_____________,利用这二者的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也含有少量的DNA。RNA 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 3.核酸的结构 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____,该单位是由一分子__________、一分子_____________和一分子_____________组成的。根据五碳糖的不同,可以将核苷酸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DNA由____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链构成,RNA由_____条________________链构成。DNA含有的碱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NA含有的碱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绝大多数的生物,其遗传信息就储存在_____________中。部分病毒的遗传信息直接储存在_____________中,如____________。 【课前预习自测】 1.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酸简称DNA B、除病毒外,一切生物都有核酸存在 C、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D、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2.下列试剂中能使DNA呈现绿色的是() A、吡罗红 B、盐酸 C、双缩脲试剂 D、甲基绿 3.细胞内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是() A 、DNA B、脂肪C、蛋白质D、氨基酸 4.烟草叶片细胞中核酸所含有碱基、核苷酸的种类数依次是() A、5,5 B、8,8 C、5,8 D、8,5 5.请回答有关核酸的几个问题: (1)小麦叶肉细胞的DNA主要存在于___________,并与蛋白质结合构成__________;此外,还存在于细胞质中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中。 (2)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它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 (3)脱氧核糖核酸(DNA)中的糖是_________,核糖核酸(RNA)中的糖是________。 【课堂合作探究】 问题探讨1:学生阅读教材P26“问题探讨”,并讨论回答相关问题。 问题探讨2: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 观看“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录像,并尝试总结结论 1.实验原理: (1)DNA和RNA的染色剂是什么? (2)盐酸的作用是什么? 2.材料用具 3.方法步骤:要求掌握各步的操作,并请思考: ①为什么要用0.9%的NaCl? ②载玻片烘干的目的? ③用蒸馏水冲洗什么?为什么要用缓水流?

高中生物核酸知识点梳理

高中生物核酸知识点梳理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2、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对光→低倍物镜观察→移动视野中央(偏哪移哪) →高倍物镜观察:①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调节大光圈、凹面镜 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根本区别为: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①原核细胞:无核膜,无染色体,如大肠杆菌等细菌、蓝藻 注:病毒无细胞结构,但有DNA或RNA 5、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统一性体现在二者均有细胞膜和细胞质 6、细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耐人寻味的曲折 8、组成细胞的元素 ①大量无素:C、H、O、N、P、S、K、Ca、Mg ②微量无素:Fe、Mn、B、Zn、Mo、Cu ③主要元素:C、H、O、N、P、S ④基本元素:C ⑤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元素为C,鲜重中含最最多元素为O

9、生物(如沙漠中仙人掌)鲜重中,含量最多化合物为水,干重 中含量最多的 化合物为蛋白质。 10、(1)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 砖红色沉淀;脂肪可苏丹III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IV染成红色);淀 粉(多糖)遇碘变蓝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2)还原糖鉴定材料不能选用甘蔗 (3)斐林试剂必须现配现用(与双缩脲试剂不同,双缩脲试剂先加 A液,再加B液) 1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结构通式为NH2—C—COOH,各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 12、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叫肽键。 13、脱水缩合中,脱去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条数 14、蛋白质多样性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多肽链盘曲折叠方式千差万别。 15、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 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因。 16、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核酸,它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作用,核酸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一类是核糖核酸,简称RNA,核酸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 17、蛋白质功能: ①结构蛋白,如肌肉、羽毛、头发、蛛丝 ②催化作用,如绝大多数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2.3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1优质教案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2课时) 教学目标 1.说出核酸的种类,简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以特定的染色剂染色,观察并区分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教学重点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 动 引入以利用DNA侦破案件、寻找灾难死难者或者亲子鉴定为例子,并 以问题作为引导,激发学生的兴 趣:1、DNA是什么?2、为什么DNA 能比较精确地定位一个人的身 份?3、你还了解那些关于DNA鉴 定的应用?在老师的引导下,思考问题,并尝试作出回答。

问题探讨 1.提示:脱氧核糖核酸。DNA是主 要的遗传物质,而每个人的遗传物质都有所区别,因此DNA能够提供犯罪嫌疑人的信息。 2.提示:DNA鉴定技术还可以运用 在亲子鉴定上。在研究人类起源、不同类群生物的亲缘关系等方面,也可以利用DNA鉴定技术。 3.提示:需要。因为DNA鉴定只是提供了犯罪嫌疑人的遗传物质方面的信息,还需要有嫌疑人是否有作案动机、时间,是否在犯罪现场,是否有证人等其他证据。如果有人蓄意陷害某人,也完全有可能将他的头发、血液等含有DNA的物质放在现场。因此 案件侦察工作应在DNA鉴定的基础上,结合其他证据确定罪犯。

核酸的种类和分布 阐述核酸的种类:DNA的中文 名称是脱氧核糖核酸,是核酸的一 种,还有一种叫做核糖核酸的物 质,简称RNA。这两种核酸就是细 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核酸与 生物的遗传、变异、蛋白质合成有 重要的关系(为后面的留下伏笔) 实验:使用染料对细胞进行染 色,观察DNA、RNA在细胞的分布。 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但是叶 绿体、线粒体中也有DNA,RNA主要 分布在细胞质。 旁栏思考题 原核细胞的DNA位于拟核区域。 完成实 验,并根 据观察, 提出推 断:DNA、 RNA主要 分布在 细胞的 什么位 置。 核酸的结构 为什么核酸很储存遗传信息 呢?那还得从学习核酸的结构入 手。(设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阐述核酸的结构:核酸也象蛋白质 一样,是一种大分子,而且也是由 阅读相 关教材, 讨论并 回答问 题;

高中生物备课组教学计划简易版

When The Goal Is Established, It Analyzes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nditions Of Organiza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Organizational Goals To Be Achieved And The Ways To Achieve Them. 编订: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高中生物备课组教学计划 简易版

高中生物备课组教学计划简易版 温馨提示:本计划文件应用在目标确立时,根据对组织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分析,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组织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案途径。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一、指导思想和目的要求 本学期我们备课组以研究的心态对待生物学教学工作,以学校教学工作实施方案为指南,努力推进高中生物课程改革,改变原有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究、乐于合作的精神,以课堂教学“三个环节”为突破口,使生物教学上一个新台阶。 二、本学期重点工作与措施 (一)、注重理论学习 我备课组计划开展各种形式的理论学习。如组织本组教师阅读学校订的《中学生物教

学》等教学刊物,积极参加市教研室举办的各种交流年会、教改研讨会等学术活动,把自己通过学习和实践中获得的技巧、经验进行整理,撰写教学论文在备课组内交流,好的推荐上送到《克拉玛依教育》。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活动,提高理论知识,正确把握的教改方向,为搞好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做好集体备课 我备课组有李秀娟、徐洋、赵赞三位老师担任高三教学工作;芬丽、孙楠两位老师担任高二教学工作;刘媛媛、王文德、檀华三位老师担任高一的教学工作。虽然我们分别担任不同年级的教学任务,但由于生物教学的特殊性,高一高二的教学衔接十分紧密,与高考的联系也非常密切。根据这一特点,我们计划部分专题

最新高中生物教案电子版

高中生物教案电子版下载 教学目的与要求:1、使学生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2、使学生理解生物的应激性、适应性及反射的概念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1、生物的基本特征; 2、生物的应激性、适应性及反射的概念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具:幻灯片。 教学程序:地球从诞生至今大约有46亿年了。在这46亿年中,生物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逐渐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生机盎然,多姿多彩的生物世界。 也正因为有了这多姿多彩的生物世界,使地球上充满了无限的生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同各种各样的生物息息相关。在现代社会,生物科学在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学习生物科学,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非常重要。 一、生物科学: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二、生物体都具有以下特征: 物质:蛋白质、核酸; 1 、共同的物质基础 结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实质:活细胞中全部有序化学变化的总称; 2、新陈代谢自我 更新过程 分解自身物质→排除废物;放能; 定义:对刺激发生反应,以适应环境; 3、应激性实例: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 与适应性的关系:应激性是生物产生适应性的生理基础。 注:应激性:生物对刺激反射:是指多细胞高等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所发生的反应。可见,反射是应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激性的一种表现形式,隶属于应激性的范畴。 适应性: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与环境相适应的现象。动物对各种 刺激发生的反应的应激性也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现象,植物的 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等生理功能也是一种适应。生物体所表现出的适应 特征,通过遗传传给后代,并非生物接受刺激后才产生的。这是与应激性不 同的。应激性、反射属于生物的适应性,但并不是所有的适应具应激性。

高中生物选修3教案

第一章基因工程 一.基本工具 (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1.分布:原核生物 2.作用: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在特定部位 进行切割,使两个核苷酸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 3.作用结果:产生黏性末端或平末端 (二)DNA连接酶 1.分类(1)E.coliDNA连接酶来源:大肠杆菌 功能:只能连接黏性末端 (2)T4DNA连接酶来源:T4噬菌体 功能:连接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2.作用:将DNA连接起来 (三)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载体 1.条件(1)具有多个限制酶切割位点,供外源基因插入 (2)可自我复制或整合到染色体DNA中进行同步复制。 (3)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2.种类:λ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质粒 质粒:双链环状DNA分子,最常用,要人工改造 二。基本操作程序 (一)目的基因的获取 1.目的基因:编码蛋白质的基因或具有调控作用的因子 2.获取方法(1)从基因文库中获取 **基因组文库,部分基因文库 (2)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3)化学方法直接人工合成:基因小,核苷酸序列已知(二)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核心步骤) 1.目的(1)稳定存在,遗传给下一代 (2)表达和发挥作用

2.结构:启动子、目的基因、终止子、标记基因、复制原点 **启动子: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驱动基因转录 **终止子:使转录在所需要的地方停止; **标记基因:鉴别受体细胞中是否含目的基因。 (三)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1.转化: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并且在受体细胞内 维持稳定和表达 2.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1)农杆菌转化法(2)基因枪法 (3)花粉管通道法 3.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显微注射法 4.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Ca+处理使细胞处于感受态 **原核细胞特点:繁殖快,单细胞,遗传物质相对较少(四)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1.分子水平的检测 (1)检测受体细胞中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2)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 mRNA:DNA分子杂交技术(3)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法 **检测成功会出现杂交带 2.个体生物学水平的鉴定:接种实验 三.基因工程的应用 1.动物、植物基因工程的成果 (1)植物:提高抗逆性、改良品质、生产药物; (2)动物:品种改良、建立生物反应器、器官移植; 2.基因工程药物:细胞因子、抗体、疫苗、激素; 3.基因治疗(1)概念: (2)方法体外基因治疗体内基因治疗 四.蛋白质工程的崛起 1.理论推测,人工合成 2.基因工程,蛋白合成(自然界没有的蛋白质)

新课标人教A高中生物必修1教案2.3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1 [人教版] 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一、知识结构 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说出核酸的种类,简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能力目标:以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为材料,进行特定的染色,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情感目标:认同生命的物质性,认同生物界在物质组成上的统一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 [教学重点]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解决方法] ⑴让学生看懂脱氧核糖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的结构图解,利用化学知识,理解核酸的结构。 ⑵联想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理解核酸的功能。 2、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解决方法] 教师精心准备好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观察1——2种材料,归纳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特点。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方法 实验法、讲述法 六、教具准备 实验材料 七、学生活动 ⑴通过实验观察,获得感性认识,解决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 ⑵学生阅读教材,思考讨论回答相关问题。 八、教学程序 (一)明确目标 见教学目标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问题探讨]出示教材P26DNA指纹检测图提出下列问题: ⑴DNA指纹是不是平时说的手指印? ⑵怎样知道DNA来自同一个人? ⑶DNA可以做身份证吗? ⑷DNA的中文全名是什么? ⑸核酸有几类? ⑹核酸存在于细胞的哪些部位? 教师归纳总结。 引言:我们能否通过实验来观察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呢? 一、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 [实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教师指导每个小组的学生分别观察1——2种材料,通过归纳总结,得出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特点。 ⑴实验目的分析 本实验是利用特殊的染色剂对DNA、RNA的不同着色反应来探究DNA、RNA在真核细胞中的分

高中生物必修1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教案 第1章走近细胞 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第4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第5节细胞中的无机物 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第2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第4节能量之源——光和光合作用 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1节细胞的增殖 第2节细胞的分化 第3节细胞的衰老与凋亡 第4节细胞的癌变

探索生物大分子的奥秘 一、教学目标: 【知识】:初步了解分子与生物学之间的关系 了解中国合成牛胰岛素事件。 【技能】;培养分析分析资料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了解中国是首个人工合成有生物活性的有机物的国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初步了解分子生物学的成果,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目标; 阅读访谈,学习科学家们实事求是、艰苦钻研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对高中生物的兴趣是本课的重点。 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 四、教学准备 五、教学过程: (一)以概述《细胞与分子》模块作为引入。 师:比较初中阶段所学习的生物知识特点,大家拿到课本可能会想,初中的时候不是已经学过细胞了吗?为什么高中还要再学呢?初中的生物知识着重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的大概情况,而且因为学生没有相关的化学知识和足够的空间想象能力,所以很多知识在初中阶段是没有办法说明白的。就拿细胞结构来说吧,初中的时候,老师只能让学生知道动物细胞是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至于细胞为什么是有生命的,细胞是怎么样生活的,都没有办法说得清楚。只有在同学们在初三、高一学习了化学的基础知识后我们才可以对生命进一步的学习。学习科学就是这样,当你掌握的知识越多时候,反而觉得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就更多。 这个学期开设的《分子与细胞》模块,将为我们在化学分子的层面上,解释细胞的结构以及生命活动。解答在初中阶段没有办法解开的谜团,也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二)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事件以及科学家访谈录 师:要了解分子与生物学之间的关系,我们先来看一个我们国家在这方面的杰出成果。(展示出我国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背景资料)。 学生阅读背景资料和阅读课文中的访谈录,以问题引导: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在生物学上有什么重大的意义?从访谈录中,你认为造就了这次成功的因素是什么?阅读完了这些资料,你觉得对于你学习高中生物,在方法上有什么启发呢? (三)简单介绍高中生物的教材、学习方法和意义 1.教材分为必修3个模块、选修3个模块。必修: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简述三者之间知识结构上的关系;必修: 1.高中新教材的特点:需要学生更多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增加了探究活动(什么是探究活动、探究活动的流程:发现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作出结论)、模 型制作等,这些都要求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 2.学习生物学的意义:生物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相关领域的成果,各个学科之间的边界已经模糊,而出现了多学科的交叉;学习生物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互动,更加 是能力培养和思维方式不断完善的过程。

高中生物《2.3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核酸》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

人教版必修一 2.3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一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核酸的种类及在细胞中的分布、核酸的结构和功能、学会观察DNA 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方法。本节内容的重点放在细胞层面,让学生了解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以及核酸能成为遗传信息携带者的原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出核酸的种类以及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 (2)掌握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DNA和R 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学会观察细胞中的DNA和RNA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三、通过分析DNA的结构和功能联系形成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四、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没有实验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水平有差距。有些学生对于 临时装片的制作都不熟练,所以讲解时需要详细。 五、教学方法 1.实验法:观察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 2.学案导学:见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实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初步把握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步骤。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血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两人一组,实验室内教学。课前打开实验室门窗通风,课前准备好显微镜、生理盐水、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消毒牙签、酒精灯等材料用具。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境导入、展示目标。 利用“问题探讨”唤起学生对遗传物质的记忆,激发学习兴趣。多媒体展示目标,然后展示探究的第一个问题,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观察DNA 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多媒体展示该实验的的目的要求、材料用具。重点讲解实验原理。 [实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教师指导每个小组的学生分别观察1——2种材料,通过归纳总结,得出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特点。 ⑴实验目的分析 本实验是利用特殊的染色剂对DNA、RNA的不同着色反应来探究DNA、RNA在真核细胞中的分布位置。 ⑵实验原理分析 甲基绿+DNA→呈现绿色 吡罗红+RNA→呈现红色 两种染色剂不是单独使用,而是混合使用。 ⑶几种液体在实验中的作用 0.9%NaCl溶液……保持口腔上皮细胞正常形态 8%盐酸……①改变细胞膜等的通透性 ②使染色体中DNA与蛋白质分解 蒸馏水……①配制染色剂;②冲洗载玻片 ⑷实验现象及相关结论 探究二: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 教师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教材P28——29相关问题。 ⑴核酸的组成元素有哪些? ⑵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什么? ⑶核苷酸又是由什么组成的?

高中生物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教案教学设计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高中生物教案教学设计》的内容,具体内容: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欢!一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简... 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欢! 一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简述生物膜的结构 过程与方法 以细胞膜分子结构的探究历程为主线,动脑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并构建模型,体验科学的实验思想和实验方法。尝试提出问题做出假设。情感态度方面 探讨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实验技术的进步所起的作用;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二.教材分析 本节以较多的篇幅介绍了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并安排了两个思考与讨论,让学生在认识细胞膜结构的同时,了解这些知识的来龙去脉,认

识到可以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分析提出假说,假说仍然需要观察和实验来验证。随着技术手段的改进不断发现新的证据,原有的观点或理论还会不断得到修正和完善,并归纳总结出生物膜模型建构的基本方法。此外,还应重点理解和掌握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学会运用该模型解释相应的生理现象。 三.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认知能力,但是对问题探索的动力主要来自对相关问题的好奇与有趣水平,目的性不十分明确。所以教师的思维导向就显得十分重要。本节课利用科学史实验资料,设计学生要探究的问题。让学生在问题引导下进行基于资料和问题的课堂探究活动。问题的设计层层深入.按照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能力达到一定深度,使学生顺利由感性认 识向理性认识过渡。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难点: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1、引入新课 2.讲述膜的磷脂排布 3.演示电镜照片 4.演示实验过程 5.引导构建模型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全套精品教案

第一章生物科学和我们 【课题】第1节身边的生物科学 【教学目标】 1、尝试说出人类健康面临的挑战 2、了解癌症的病因和预防措施,了解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几种传染病。 3、了解基因诊断、基因治疗的知识。 4、举例说出生物科学与社会的关系。 【教学重点】基因治疗 【教学难点】基因治疗 【教学媒体】PPT课件 【教学方法】讲解和讨论结合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激发疑问 (1)人类社会现在面临哪些问题?(学生答后)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人类面临的健康问题。 (2)人类健康面临哪些挑战? 结合以往知识回答: (1)人类面临着粮食、人口、环境、资源和能源、健康等问题 (2)人类健康面临着各种疾病的威胁,有癌症、心血管疾病、传染病、心理疾病。 观察讨论、探究新知 一、癌症对人类的威胁 1.提供信息资料 (1)20世纪70年代癌症死亡人数每年70万,90年代114万,21世纪初150万每年。(2)世界卫生组织预测,21 世纪全球80多亿人,将有1亿人死于癌症,癌症将成为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 2.首先我们一起来了解癌症对人类的威胁。请结合以下问题,阅读书本P2的内容。(1)哪些因素会导致癌症的发生? (2)事实1中发病率上升较快的有哪些?你认为是什么原因? (3)为什么农村发病率上升比城市的高的多? (4)事实2归纳的癌症发病率上升原因有哪些?结合事实分析癌症的预防措施。 分析、讨论,表达见解: (1)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都可能导致癌症的发生。 (2)发病率上升较快的是肺癌和肝癌,肺癌的原因是吸烟、环境污染,肝癌的原因是不健康的饮食、压力大、劳累。 (3)可能是农村环境污染加剧、化工厂、健康知识少、防癌意识淡薄…… (4)增长的原因主要是人口老龄化、吸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缺乏体育锻炼。预防措施主要是禁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减少三分之一的发病率,还有三分之一可以通过早期诊断得到有效治疗。 3.进一步说明知识,与生活联系 (1)生物因素是病毒等,侵入人体导致组织发生肿块等;物理因素主要是各种辐射;化学因素有烟中的烟碱、尼古丁,腌制食品中的亚硝酸,一些化学药品。 (2)讨论题3的原因可能还有农村原来的发病人数少,这两年增长的人数比起原有基数比例就显得大。

生物化学(二)试卷-3电子教案

生物化学(二)试卷-3 一、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里.答案选Array错或未选全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5分) 1.下述核苷酸中哪种核苷酸的碱基不具有碱性解离性质?() ① 5'-AMP;② 5'-GMP;③ 5'-UMP;④ 5'-CMP 2.在下列酶催化的反应中,需要辅酶或辅基种类最多的酶是() ①NADH脱氢酶复合物; ②琥珀酸-CoQ还原酶复合物; ③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物; ④丙酮酸羧化酶。 3.鸟氨酸循环与柠檬酸循环是通过两者共有的中间物相联系的。这个中间物是() ①天冬氨酸;②α-酮戊二酸;③延胡索酸;④草酰乙酸。 4.在下述核酸分子中,稀有碱基主要存在于() ① DNA;② tRNA ;③ mRNA;④ 5S rRNA 5.下述维生素衍生物中不含嘌呤的是。() ① FMN;② CoASH;③ FAD;④ NADP+ 6.下述氨基酸中,除何者外都能阻止或减轻氨中毒。() ①精氨酸;②鸟氨酸;③瓜氨酸;④天冬氨酸 7.下面是关于DNA的某些描述,正确的是() ①迄今所发现的DNA分子都是双股的; ②反平行的双股DNA意味着两条链的碱基组成是相同的; ③在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具超螺旋结构的DNA分子的浮力密度大; ④DNA分子的转录链与它的转录产物的碱基顺序是一样的。 8.在固定温度条件下,关于E.coli DNA复制的下列论述除何者外都是正确的。() ①复制叉移动的速度不随着营养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② DNA复制的总速度是可以改变的; ③每一轮复制都是在Ori C起始; ④即使在营养丰富的介质中也只有两个复制叉作相反方向的移动。 9.下述转录抑制剂中,能对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转录都有抑制作用的是。() ①放线菌素D;②利福平;③利链霉素;④α-鹅膏覃碱 10.下面关于酮体代谢的论述,何者对?() ①酮体是在脂肪酸组织中形成的; ②酮体可在肝外组织中完全氧化产生能量; ③酮体不能被氧化,只能随尿排出; ④酮体是α-酮酸的总称。 11.下述DNA分子中,除何者外都具有双链环状结构?() ① E. coli DNA;②质粒DNA;③噬菌体Φ174 DNA;④线粒体DNA 12.关于GTP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作用,下述过程除何者外都涉及GTP?() ① 30S起始复合物的形成;②氨酰-tRNA进入A部位; ③核糖体沿mRNA的移动;④肽键的形成。 13.下述RNA在细胞内含量最高的是() ① tRNA;② rRNA;③ mRNA;④ mtRNA 14.下述基因除何者外都属于多拷贝基因?() ①组蛋白基因;②tRNA基因;③胰岛素基因;④免疫球蛋白基因。15.链终止法是测定DNA核苷酸顺序的有效方法。该方法利用5'-dNTP类似物2',3'-ddNTP随机终止DNA新链的合成,获得一组大小不同的DNA片段。为了获得以腺苷酸残基为末端的一组大小不同的片段,你认为选择下述哪种双脱氧类似物来达到这一目的?() ① 5'-ddATP;② 5'-ddGTP;③ 5'-ddCTP;④ 5'-ddTTP。

高中生物《蛋白质和核酸》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对于课堂导入环节:温故知新导入,回顾细胞里面的元素和化合物,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基本元素,最重要的元素。细胞的化合物,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分别包括什么,引 出蛋白质,核酸。 对于课程讲授环节:因为是复习课,先请学生到黑板上写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氨基, 羧基的写法,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写。然后,利用课件,讲授氨基酸的相关知识,包含的元素,结构通式,结构特点,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 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氨基酸的种类。重点 讲解脱水缩合过程。脱水缩合是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水的过程。同时,引出蛋白质计算的相关公式。 (1)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肽链数、肽键数和脱去水分子数的关系 ①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数。 ②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各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脱去水分子数×18。 (2)蛋白质中游离氨基或羧基数的计算 ①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 ②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R 基中含有的氨基或羧基数=各氨基酸中氨基或羧基 的总数-肽键数。 (3)蛋白质中各原子数的计算 ①碳原子数=氨基酸数×2+R 基上的碳原子数。 ②氢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氢原子的总数-脱去水分子数×2。 ③氧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氧原子的总数-脱去水分子数=肽键数+2×肽链数+R 基上 的氧原子数。 ④氮原子数=肽链数+肽键数+R 基上的氮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氮原子的总数。 (4)假设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由n 个氨基酸分别形成1 条肽链或m 条肽 链: 请学生回答出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 不同,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是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直接原因。蛋 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具有催化、运输、运动、结构、免疫、调节等许多功能。 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 讲授完后,做练习题,PPT 上展示出来。15 个判断题。

生物化学教案

基础生物化学教案 [说明:◆对于生物技术、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第一类授课对象):授课学时70-76,实验44-50学时;对于农学、园艺、资环、林学、食品科学本科生(第二类授课对象):授课学时54-60,实验30-46学时;?第一类授课对象理论学时取上限,第二类授课对象,理论学时取下限,具体由授课教师按照学员实际情况合理掌握内容讲解的难易程度,合理布置课外作业,准确把握进度,按期完成教学任务。] 第一部分:理论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1学时) 1.阐明生物化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及发展,使学生了解生物化学学科基本内容; 2.介绍生化知识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简要介绍学习方法(具体到某个章节)。 第二章蛋白质(10~12学时) 本章重点:蛋白质的分子结构、重要性质及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明确蛋白质结构的不同层次之间的联系,为进一步学习酶和信息代谢奠定基础 1.关于氨基酸重点讲授20种基本氨基酸的结构及重要性质,注意: (1)要求学生记住20种基本氨基酸的结构及三字母缩写。近年发现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中存在硒代半胱氨酸,有证据表明此氨基酸由终止密码UGA编码,可能是第21种蛋白质氨基酸。 (2)氨基酸的滴定曲线以丙氨酸为主来讲,简单介绍两种侧链可解离的氨基酸(组氨酸和谷氨酸)滴定曲线。 提问:pH=pK a时,缓冲能力最大,等电点时缓冲能力最小,为什么?His在生理pH条件下为什么是唯一具有缓冲能力的氨基酸? (3)氨基酸的等电点计算公式应用 提问:不同pH下的组成分析和电泳行为? pH>pI时,氨基酸带负电荷,Aa-COOH解离成Aa-COO-,向正极移动。pH=pI时,氨基酸净电荷为零,溶解度最小pH

(完整版)高二下学期生物备课组计划

高二生物备课组计划 2013.3 一、工作思路 本学期继续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实现教师教学方法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创建符合生物学科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加强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研究,积极建立基于学校特点的教研制度,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以研究的心态对待生物学教学工作,注重对教学各个环节进行反思,并采用行动研究法,站在新课程改革的高度来重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选修三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体会生物科技的美妙与神奇,探索生命的奥秘。 二、参与组员 组长:徐芳侠 组员:曹森林、许慧、何妮、马宁 三、备课时间与地点: 高二生物组办公室(202),大周末周三上午,小周末周二上午 四、工作任务 (一)务实创新,继续进行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 1、学习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新课程的具体要求,利用备课组活动时间,认真学习新课程教学理念,深入研究教学方法。 2、利用备课组活动时间,开展集体备课,每次研讨备课都有中心内容和中心发言人。 3、积极开设公开课、研讨课。我组老师坚持每个学期每人至少开一次公开课。 4、开发课程资源,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经组内讨论后统一编写相应的导学案。 (二)坚持不懈做好常规教学 1、按照学校教学常规、教学计划认真开展活动。 2、按照学校和教学要求,深入研究教材教法,认真备好、上好每一节课。 3、坚持认真说- 听- 评- 案例分析,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4、每周一次集体备课,有内容,有中心发言人,有确定的时间(周一)地点(202办公室),并有记载。 5、做到全组“三统一”,即教学进度、内容、教学案做到统一。 6同心协力,互帮互学,信息、资料共享,教学研究气氛浓厚。 五、工作程序 采用“个体初备一一集体研讨一一个体修正一一课堂实施一一课后反思”五步操作法 1.备课组长按照教学计划,选定主讲教师;主讲教师及组内其他教师个人根据自己的理解自行备课,设计教案。 2?备课组长组织教师集体备课,主讲教师简要介绍讲课内容的整体构想、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训练习题及理论依据等,然后由大家集体讨论研究,提出改进意见,完善讲授、训练内容及评价标准。 3?任课教师根据集体备课意见,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修改、制定教案、课件。 4?认真填写集体备课记录,经备课组长签名后存档。 5?备课组成员全体参与听课,课后由备课组长主持评课,大家一起反思,提出解决办法,并结合新课程改革,将发现的问题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然后,将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去。 六、工作安排

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套教案

新课程高中生物必修1全套教案 第1章走近细胞 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第4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第5节细胞中的无机物 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第2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第4节能量之源——光和光合作用 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1节细胞的增殖 第2节细胞的分化 第3节细胞的衰老与凋亡 第4节细胞的癌变

探索生物大分子的奥秘 一、教学目标: 【知识】:初步了解分子与生物学之间的关系 了解中国合成牛胰岛素事件。 【技能】;培养分析分析资料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了解中国是首个人工合成有生物活性的有机物的国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初步了解分子生物学的成果,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目标; 阅读访谈,学习科学家们实事求是、艰苦钻研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对高中生物的兴趣是本课的重点。 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 四、教学准备 五、教学过程: (一)以概述《细胞与分子》模块作为引入。 师:比较初中阶段所学习的生物知识特点,大家拿到课本可能会想,初中的时候不是已经学过细胞了吗?为什么高中还要再学呢?初中的生物知识着重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的大概情况,而且因为学生没有相关的化学知识和足够的空间想象能力,所以很多知识在初中阶段是没有办法说明白的。就拿细胞结构来说吧,初中的时候,老师只能让学生知道动物细胞是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至于细胞为什么是有生命的,细胞是怎么样生活的,都没有办法说得清楚。只有在同学们在初三、高一学习了化学的基础知识后我们才可以对生命进一步的学习。学习科学就是这样,当你掌握的知识越多时候,反而觉得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就更多。 这个学期开设的《分子与细胞》模块,将为我们在化学分子的层面上,解释细胞的结构以及生命活动。解答在初中阶段没有办法解开的谜团,也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二)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事件以及科学家访谈录 师:要了解分子与生物学之间的关系,我们先来看一个我们国家在这方面的杰出成果。(展示出我国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背景资料)。 学生阅读背景资料和阅读课文中的访谈录,以问题引导: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在生物学上有什么重大的意义?从访谈录中,你认为造就了这次成功的因素是什么?阅读完了这些资料,你觉得对于你学习高中生物,在方法上有什么启发呢? (三)简单介绍高中生物的教材、学习方法和意义 1.教材分为必修3个模块、选修3个模块。必修: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简述三者之间知识结构上的关系;必修: 1.高中新教材的特点:需要学生更多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增加了探究活动(什么是探究活动、探究活动的流程:发现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作出结论)、模 型制作等,这些都要求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 2.学习生物学的意义:生物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相关领域的成果,各个学科之间的边界已经模糊,而出现了多学科的交叉;学习生物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互动,更加 是能力培养和思维方式不断完善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