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陵导游词_黄帝陵景区导游词_1

黄帝陵导游词_黄帝陵景区导游词_1
黄帝陵导游词_黄帝陵景区导游词_1

( 陕西导游词)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12332

黄帝陵导游词_黄帝陵景区导游Tour guide of Huangdi Mausoleum_ Tour guide of Huangdi

黄帝陵导游词_黄帝陵景区导游词

黄帝陵导游词篇1

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黄帝轩辕氏的陵墓,位于黄陵县城北桥山。1961年,国务院将黄帝陵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号称“天下第一陵”。黄帝陵墓之前的“黄帝陵”三个大字为蒋介石所提。黄帝陵古称“桥陵”,为中国历代帝王和著名人士祭祀黄帝的场所。据记载,最早举行祭祀黄帝始于公元前442年。陵区景点包括:天下第一陵、轩辕桥、陵墓区、轩辕庙、黄帝手植柏、诚心亭、挂甲柏等。

乔山山体浑厚,气势雄伟,山下有沮水环绕。山上有千年古柏,四季常青,郁郁葱葱。整个陵区宏大磅礴。天下第一陵陵墓封土高3,6米,周长48米,环冢砌以青砖花墙,陵前有明嘉靖十五年碑刻“桥山龙驭”,意为黄帝“驭龙升天”之处。在前为一祭亭,歇山顶,飞檐起翘,气宇轩昂。亭内立有郭沫若手书“黄帝陵”碑石。陵园区周围设置红墙围护,东南侧面为棂星门,两侧有仿制的汉代石阙。

陵前正南,陵园围墙以外是土筑高台,即“汉武仙台”。《史记?封禅书》载:“汉武帝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桥山。”汉武仙台,即汉武帝祭祀黄帝所筑,台高20余米,现已用块石砌筑并建有登台石阶及云板,护栏等。黄

帝庙前区气势恢宏,面积约10000平方米的入口广场的地面。选用5000块大型河卵石铺砌,象征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文明史。

黄帝手植柏位于陕西省中部黄陵县轩辕庙院内,高20余米,胸径11米,苍劲挺拔,冠盖蔽空,叶子四季不衰,层层密密,像个巨大的绿伞。相传它为轩辕黄帝亲手所植,距今5000多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柏树。当地有民谚:七搂八揸半,圪里圪垯不上算。谓七人合抱犹不围。

黄帝陵导游词篇2

黄帝陵相传是中华民族的始祖玄远黄帝的陵园,它位于黄陵县城北的桥山顶上。黄帝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一位伟大的部落首领,是开创中华民族文明的祖先。他用玉作兵器,造舟车弓矢。他的妻子能养蚕,其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其臣大挠创造了干支历法,其乐官伶伦制作了乐器。我国后来能巍然屹立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列,这与黄帝的赫赫殊勋是分不开的。

黄帝还以他惩罚邪恶,首次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据说黄帝活了118岁。有一次,在他出巡河南期间,突然晴天一声霹雳,一条黄龙自天而降。它对黄帝说:“你的使命已经完成,请你和我一起归天吧。”黄帝自知天命难违,便上了龙背。当黄龙飞越陕西桥山时,黄帝请求下驾安抚臣民。黎民百姓闻讯从四面八方赶来,个个痛哭流涕。在黄龙的再三催促下,黄帝又跨上了龙背,人们拽住黄帝的衣襟一再挽留。黄龙带走了黄帝之后,只剩下了黄帝的衣冠了。人们把黄帝的衣冠葬于桥山,起冢为陵。这就是传说中的黄帝陵的由来。但是也有人说,黄帝死后就安葬在桥山。

黄帝陵区约4平方公里,山水环抱,林木葱郁。参观者到达桥山山顶,首先看见路立的一块石碑,上刻“文武百官到此下马”。陵前有一座祭亭,亭中央立

黄帝陵导游词精品范文

黄帝陵导游词精品范文 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是《史记》记载的唯一一座黄帝陵,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下是WTT 整理的黄帝陵导游词精品范文,欢迎大家参考!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 我们今天游览被誉为世界中华第一陵的---黄帝陵。我是你们本次旅游的导游,我姓蒋,也可以叫我蒋导。如果在旅游中遇到了问题,大家可以向我提出,我会帮助大家。祝大家旅游愉快!为了让大家对黄帝陵有一个深刻的了解,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申华民族的始祖——黄帝。 黄帝,是距今5000年左右的原始社会末期的一位杰出的部落联盟领袖。据古籍记载,黄帝为少典之子,姓公孙,因长于姬水,又姓姬。封于有熊,号有熊氏。曾居于轩辕之丘,又号轩辕。因崇尚土德,土色黄,所以又称为“黄帝”。 传说中,黄帝不但是一位英雄的领袖人物,而且也是智慧的化身。人们把许多发明创造都归功于黄帝或他的妻子、臣下。如造舟车、制衣冠、务蚕桑、创医学、定音律、造文字、布五谷、烧彩陶及政治生活中的典章制度、风俗习惯中的婚丧礼仪等,后人以黄帝时代作为中华民族迈人文明社会的开始,所以,黄帝被尊为“人文初祖”。

关于黄帝埋在哪里?现在有很多说法。但是,从历史资料的记载以及历代政府的态度上看,大家马上就要看到的黄帝陵就是黄帝百年后唯一的安寝之地。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明确说“黄帝崩,葬桥山”。而黄帝陵历史上就称为“桥陵”,1944年才改称今名。在中国古代文献记载中,黄帝是在黄陵县的桥山骑龙升天的,后人们将黄帝衣冠埋葬在这里,起冢为陵,这就是黄帝陵的由来。另外,黄帝陵一带被考古证明曾经是这一带原始氏族的聚居地,出土的陶器和石器,带有鲜明的仰韶文化的特征。 黄帝陵位于陕西省黄陵县,北距西安约180公里。黄陵县原名中部县,1944年经呈请原民国政府批准,更名为黄陵县。1997年6月,黄帝陵被中宣部公布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大家现在所处的位置是轩辕广场。这里是谒陵的起点。轩辕广场的地面是用秦岭天然河卵石铺就而成的,共计5000块,含义是代表着中华民族5000年的悠久历史。眼前的池子叫印池,相传是黄帝洗笔的地方。印池之水来自沮河。在古汉语中,沮通“祖”,故而沮河也被看成是祖先之河。夜晚来临,这里会出现“沮水月夜”的美丽景观。 现在,我们所经过的这座桥叫轩辕桥。这座桥横跨印池,为全花岗岩石材建造,被誉为“中国近代全石材第一桥”。轩辕桥北端通向庙院的龙尾道共有95级台阶,寓意黄帝“九五之尊”的

武夷山水帘洞导游词

武夷山水帘洞导游词 水帘洞是福建省武夷山最大的洞穴,高、宽各一百多米。洞顶斜覆而出,宛如一道飞檐,遮住了半边天。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武夷山水帘洞导游词,供大家参考学习。 武夷山水帘洞导游词1 武夷山的游览时间以头尾3--4天为宜。武夷山的常规景区为:天游峰--武夷宫景区、九曲溪漂流、一线天--虎啸岩景区、自然保护区、大红袍--水帘洞景区、桐木溪漂流、青龙大瀑布40元、龙川大峡谷36元、下梅自然村古民居20元、城村汉城遗址80元、莲花峰—遇林亭窑址20元。 游览时间超过3天以上,门票可以买景区统票(111元),即一票包干到底,4日内有效,景区统票可以游览的景点,可以查阅“景区门票价格”。景区统票,在任何一个景区售票口都可以购买。买散票也可以,大部分的散票是1日有效的,买单个景点票有个缺点就是有效期问题,比如,如果是第一天下午去玩一线天景区,就必须把虎啸岩景区也玩完,要不第二天门票就作废了,大红袍景点和水帘洞景点雷同。统票的好处是方便,只要买一次就可以了,可以省下不少排队买票的麻烦。不过我还是建议您买散票,

一则按上面的行程安排散票会相对统票便宜6元,游玩后的门票也不怕丢失,另多几张门票作纪念了。 武夷山目前拥有航空、铁路、陆路三大交通系统,其中武夷山机场为国家一类口岸,并已开辟了二十几条旅游航线,横南铁路贯通全境。其实,武夷山的近邻城市福建邵武市和江西上饶市分别只有90多公里和140多公里。 武夷山酒店主要分布在度假区,度假区离景区只有6分钟车程,离机场7公里,离火车站10公里,离市区13公里,环境好,傍山依水,交通方便。且度假区所有酒店(经济等、标准等、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酒店)均与本中心签订有订房协议,各位网友尽管放心入住.。建议大家首先选择入住度假区内的酒店,从位置、环境及交通上都比市区好许多。度假区—风景区2-5公里,市区—风景区15-20公里。由于风景区内酒店很少,仅在武夷宫景区内有2-3家酒店,分别为武夷山庄、幔亭山房等。度假区内大约有30多家酒店,一般档次都在准二星--三星级档次(武夷山最高级的酒店只为三星级,另武夷山庄大王阁和华国际大饭店待评4星)。酒店标准房的房价,标牌价一般为260元--528元/间。如果没有提前预订,直接到前台入住登录,价格都在8折以上。所您出行前,最好是提前预订酒店了,本网站的价格基本保持在3-4折之间。市区的酒店不多,多为旅社。酒店有武夷大饭店、崇武山庄、

骊山导游词

骊山导游词 骊山是我国古今驰名的风景游览胜地,因系西周时骊戎国国地,因此称为骊山,唐时临潼名昭应、会昌,骊山又曾因此改名为昭应山、会昌山。周秦汉唐以来,这里一直是皇家园林地,离宫别墅众多。骊山是秦岭山脉的一个支脉,东西绵亘25公里,南北宽约13.7公里,海拔1302米,山上松柏长青,壮丽翠秀,似一匹青苍的骊驹而得名。《古迹志》云:骊山“崇峻不如太华,绵亘不如终南,幽异不如太白,奇险不如龙门,然而三皇传为旧居,娲圣既其出冶,周、秦、汉、唐以来,多游幸离宫别馆,绣岭温汤皆成佳境。” 骊山美如锦绣,又名绣岭,以石瓮谷为界分为东绣岭、西绣岭。骊山曾是帝王游幸之地,山上山下古迹随处可见,神话传说层出不穷。“渭水秋天白,骊山晚照红。”每当夕阳西下,骊山在落日斜阳里红霞万状尤显壮观,“骊山晚照”被誉为“关中八景”之一。 “骊山云树郁苍苍,历尽周秦与汉唐,一脉温汤流日夜,几抔荒冢掩皇王”,郭沫若在此对骊山胜景及其历史地位做了恰当而准确地概括。远在上古时期,这里曾是女娲氏“炼石补天”之处;西周时,周幽王又在此演出了一幕“烽火戏诸侯,褒姒一笑失天下”的历史闹剧;威震天下的秦始皇将他的陵墓建于骊山脚下,还留下了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军阵;唐朝时期,唐玄宗、杨贵妃在此演绎了一场凄美的爱情故事,就连逃难而来的慈禧太后也不忘在此游玩享乐,这是骊山沧桑的经历,也是中华民族前进的历史见证。 ~小三峡导游词·陕西大雁塔·黄帝陵导游词·司马迁墓导游词 骊山不仅自然景观秀丽,而且有几十个驰名的文物景点胜迹,古往今来,骊山给人们留下美好的回忆,登骊山别有一番情趣。青石台阶路把著名的周烽火台、老母殿、老君殿、晚照亭、兵谏亭、石瓮谷、举火楼、遇仙桥、秤锤石、鸡上架、三元洞、鹞子翻身等古迹连在一起。游人可拾级而上或乘坐骊山索道缆车登山至烽火台。极目远眺,在茫茫八百里秦川上,渭河如一条玉带飘动在绿野之间,俯视山下,风景如画,游人熙攘。 骊山半山腰有一块上有金黄菌锈的巨石,远望像老虎身上的斑纹。因此叫虎斑石,又因形状似一只蹲卧的老虎,也叫卧虎石。石上有一座水泥凉亭。这里是西安事变

福建武夷山一线天景区导游词

福建武夷山一线天景区导游词 [导游内容]一线天——>楼阁岩——>虎啸岩——>兜鍪峰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座山岩,长数百丈,高千仞,名灵岩。岩端倾斜而出,覆盖着三个毗邻的岩洞:左边这个灵岩洞,中间这个是风洞,右边这个是伏羲洞。现在请随我从伏羲洞进入岩内。由于岩内较黑暗,请大家注意走好。现在我们已到达岩内的深处,请大家抬头看,岩顶有一裂罅,就象利斧劈开一样,相去不满一尺,长约一百多米,从中漏进天光一线,宛若跨空碧虹。这就是令人叹为“鬼斧神工之奇”的一线天。 关于一线天的由来,民间传说很多。有的说这是桃花女用绣花针划出的;有的说这是伏羲大神用玉斧所劈。但据科学分析则认为,武夷山的红色岩层,是由砂岩、砾岩和页岩交间成层的。岩性比较松脆。在地壳抬升的过程中,岩层由于受到不均匀的应压力的影响,就会产生轻微的断裂,形成所谓的“节理”。这种垂直的节理,在流水的长年累月的溶解和侵蚀下,就逐渐地扩大、延长。而岩层底部质地松软的页岩,也就逐渐侵蚀而去,成为扁浅的岩洞。于是,三洞并列,一线天的自然景观就出现了。 从伏羲洞观赏完一线天,沿石罅前行数十步,就可折入风洞,进入风洞,大家会感觉到凉风从石罅中习习吹来,即便是盛夏酷暑时节到此,只要稍坐片刻,就会感到肌骨透凉。洞口石壁上的“风洞”二字,系宋景定元年廿六日建安郡人省斋徐自强所书。出风洞,再绕过一道石廊,就是灵岩洞。相传先前有个性葛的仙人曾在此降妖,故此洞又称葛仙洞。洞内这口古井,叫圣水井。 出灵岩洞,往前行约百余米,可见一座壁立如屏的石岩,岩壁石洞较多,似高楼窗户,相传这就是所谓的神仙楼阁,故此岩名为阁岩。岩的左边这一石岩,名兰岩。岩壁石刻纵横。岩下可见一石倚于崖壁,石径伸入其间,如同一道关隘,号称天门。岩前乱石堆中的这个洞,叫螺蛳洞。从楼阁岩入山谷数里,可见路左有山岩峻峭,巍然独立,这就是虎啸岩。相传虎啸岩是因为有仙人骑虎吼啸其上而得名。其实"虎啸"之声,是来自岩上的一个石洞,山风穿过洞口,有如虎吼,声传空谷,震撼群山。 各位网友,大家是否发觉虎啸岩与我们游览过的大王峰秀相似,四壁陡峭,屹然独耸。其登山的路径,宛转曲折,仿佛是登天的天梯。从岩度盘折而上,到了半壁,岩下向前伸出这块小平台,大家看像有像一条小船的舱面甲板,这就是虎啸八景之一的"不浪舟"。古人有诗道:"波涛满尘界,一叶能知止;还嫌架壑船,下临不测水。"紧邻"不浪舟"的这个上覆危崖,下临绝壑的岩洞,就是驻真洞。眦洞可容数十人,清康熙年间崇安县令王梓游此,见其洞前临西溪,便改名虎溪洞,刻"虎溪灵洞" 四字于石壁。从虎溪洞再往上,大家看到的这处旧址,就是武夷山久久盛名的天成祥院遗址。这里岩壁斜覆,山溪回流,地势既高敞,又幽深。所建房屋,仅有四堵土墙,不施片瓦,风雨不侵。夜晚身居屋内,抬头可见星月,侧耳可闻水声,仿佛"置身星月上,濯魄水云中"。祥院前的石门,即虎啸八景之一的"普门兜" ,意为慈航观世音普度众生之门。这尊手托如意的观世音菩萨岩雕,建于1994年。雕像高十余米,依岩倾俯,端庄慈祥。禅院右侧这道泉水,即虎啸八景之一的"语儿泉" 。它进出于石隙,循崖而流,因其水流相激之声,若小儿呀呀学语,故名。据明吴拭《武夷杂记》记述,这道泉水"浓若停膏,泻杯中鉴毛发,味甘而博,啜之有软顺意"。故以往有饮茶嗜好的,每每携带茶具来此,取泉烹茶,有天然真味。清代著名诗人袁枚,品味了祥院僧人用语儿泉水冲泡的武夷岩茶后,生动地论述道:"先其香,再味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芳扑鼻,舌有余甘。一杯之后,再试一杯,令人释躁解矜,怡情悦性,始觉龙井虽清而味薄矣,阳羡虽佳而韵逊矣,颇有玉与水晶不同之致。"前面有个茶亭,请大家在此品茗歇息一会儿。从语儿泉前行,大家是否有感觉水珠不时滴落头顶,这就是崖顶落下来的"岩溜"。有时一整排嘀嗒不停,这就是虎啸八景之一的"法雨悬河"。

连云港渔湾风景区导游词

江苏的小九寨沟:渔湾景区 【景区概况】 渔湾,顾名思义是渔船停泊的港湾。它三面环山一面向海,是一个天然的避风港。 渔湾风景区在山水自然的自然风韵、环境的清幽秀丽、民风的古老纯朴、文化的深厚积淀等诸多方面,都与九寨沟有异曲同工的地方,尤为是“水景”,一年四季流水不断,春夏秋冬瀑布垂挂,涧内潭、洞、汪、瀑、林、景景相连,闹中有静、静中有动,赏心悦目,被誉为江苏的九寨沟、苏北的张家界。 渔湾风景区位于云台山南麓,是由两条大涧一道山梁组成,远在明朝的时候,便以它独具一格的“水景”著称,被列为云台山三十六景之一,叫做“三潭汲浪”。 主要景点有神鱼化龙铜制雕塑九孔桥、龙潭涧、龙祈洞、金得鸡、千年龟、老龙潭、上天梯、听瀑亭、藏龙洞、神仙崖、凤凰洞。 龙王三太子睡觉的上下龙床,藏身的水帘洞,绝壁相映的神仙崖,还有灵气十足的小瀛洲等景点,其中老龙潭瀑布为全省之最,落差达四十米。 【神鱼化龙铜制雕塑】 神鱼化龙铜制雕塑被誉为“天下第一龙首”。整个雕塑高8·2米,龙首高达3·5米。这座鱼身龙头的雕塑讲述的是古时东海有大鱼化身成龙的故事。在我国古代《长安谣》就记载了神鱼化龙的传说。而这座雕塑的整体造型取自汉代古墓出土的神鱼化龙玉雕的造型。 【九孔桥】 相传古时候渔湾还在海中时,九条山涧在此汇聚流向大海,因此在这里建的这座桥叫九孔桥。该桥由九个桥孔构成,护桥栏杆被雕成盘龙石柱的样子,而龙嘴相对喷出水柱形成一道水廊。 【龙潭涧、三龙潭】 经过九孔桥,进入的这条山涧叫龙潭涧。它主要有三龙潭、二龙潭和老龙潭组成。 三龙潭是大涧最下面的一个潭,瀑布高达20多米,过去三龙潭上有一块招头崖,飞流从崖上洒落,形成一道水帘,挂在潭水中间。1985年夏天一个暴风雨的深

西安旅游介绍导游词

西安旅游介绍导游词 各位领导、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古城西安观光游览。西安,一个被人们赐予太多太多美妙称谓的地方。尤其通过今年世园会的召开,西安再一次把她特有的魅力展示给世人。今天我将带领大家一步步走近这座古老的城市,这可是一个看不完、听不尽、吃不烦、逛不够的地方,希望您带着轻松的心去聆听、去观察、去感受、去品味。一起去品古都上下五千年历史神韵,尝老城街头巷尾美食七滋八味,阅西安改革三十年城市全新风貌,观新区科学规划建设热火朝天。 【地理位置】 西安是陕西省省会、副省级城市,是陕西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安位于黄河流域中部的关中盆地,北临渭河,南面是秦岭山脉,山脊海拔2000-2800米,是我国地理上北方与南方的重要分界。西安市辖9区【新城、碑林、莲湖、雁塔、灞桥、未央、阎良、临潼、长安】4县【蓝田、周至、户县、高陵】,总面积10108平方公里,总人口843万,其中市区面积3782平方公里,人口大概646万左右。 西安属于暖温带半湿润的季风气候区,雨量适中,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春秋两季是旅游黄金时期。大家远道而来,也许您是带着自己潜意识中的“西安印象”【古老陈旧、黄土飞扬、干旱缺水、满目苍茫】来的,现在看见西安是否有出乎意料的感觉呢?其实这里历史上素有“八水绕长安”之说,指的是西安城四周的八条河流:渭河、泾河、沣(fēng)河、涝(lào)河、潏(yù)河、滈(hào)河、浐(Chǎn)河、灞(bà)河。渭、泾是其中两条大的河流。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在著名的辞赋《上林赋》中写道“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描写了汉代上林苑的巨丽之美,之后就有了“八水绕长安”的描述。大家现在能看到西安这般的景象和市政府的重视和规划是分不开的,这些河流流经于此也让这座城市有了勃勃的生机和灵气。【君未睹夫巨丽也,独不闻天子之上林乎?左苍梧,右西极。丹水更其南,紫渊径其北。终始灞浐,出入泾渭;酆镐潦潏(fēnghàolàoyù),纡馀委蛇,经营乎其内。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上林赋》】 【陕西得名于西周,是大西北的门户,面积20.56万平方公里,所在的位置兼具南北,联通东西,所以陕西所处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渭河虽发源于甘肃,但是流经陕西,联接灞河、泾河、浐河等最后汇入黄河,因此渭河是黄河上最大的支流,它和它的分支流冲击而成的平坦台面就是今天陕西省的中部,我们也把它叫做关中平原也可称为渭河平原。渭河与长安关系十分密切,在古代有很多物资就是通过渭河运到长安,而“泾渭分明”这一成语也来源于这条大河。】 【历史背景】 在中国旅游界有几句俗话:二十年中国看深圳,一百年中国看上海,一千年中国看北京,而五千年中国则看西安。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首站来到西安,他对西安的评价就很高,他说:“要了解一个民族,首先要了解它的历史”。由此可以看出,西安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在这片物华天宝的土地上,五千年的古国文明从这里发祥。 早在《广博物志》《述异志》《山海经》中就有所记载,传说中的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等故事都发生在这里;据考古证实,早在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是蓝田猿人的聚居区;新石器时代早期,这里哺育了“华胥古国”“姜寨”等半坡先民。到了汉唐时期,西安更是发展成为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交流的中心,是当时人口最早超过百万的国际大都市。“西有罗马,东有长安”是当时西安在世界历史地位的真实写照。 至今,西安与世界名城希腊的雅典、埃及的开罗、意大利的罗马齐名,同被誉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而且,西安也是中国七大古都之首,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

介绍武夷山的导游词500字_导游词

介绍武夷山的导游词500字 以下是由橙子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介绍武夷山的导游词500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介绍武夷山的导游词500字一 大家好!我姓张,大家可以叫我张导游!现在我为你们讲解。 福建武夷山1988年被列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 1999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市境内,在市区以南约15公里,处在武夷山脉北段的东南麓,景区面积约70平方公里。这里是典型的丹霞地貌,亿万年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形成了奇峰峭拔、秀水潆洄、碧水丹峰、风光绝胜的美景,古人说它“水有三三胜,峰有六六奇”,被誉为“奇秀甲东南”。 武夷山风景区内有三十六峰、七十二洞、九十九岩及一百零八景点。不仅全年有景,四季不同,而且阴晴风雨,其山川景色亦幻莫测,瑰丽多姿。现全区分为武夷宫、九曲溪、桃源洞、云窝天游、一线天——虎啸岩、天心岩、水帘洞七大景区。它兼有黄山之奇、桂林之秀、泰岱之雄、华岳之险、西湖之美。 武夷山风景的精华在九曲溪。九曲溪源于三保山,溪水碧清,折复绕山,形成“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抱流”的九曲之胜,武夷山中最著名的一些山峰和高插于悬崖峭壁上的神秘悬棺都列在九曲溪边。景1 / 3

区内还有遇林亭宋代瓷窑遗址、武夷宫等游览景点,极具人文价值。武夷山也有众多名胜古迹,如冲佑万年宫、虹桥和架壑船棺等,还有世界罕见的动植物,是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这里并建有武夷山自然博物馆。 武夷山还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古人称:“东周孔丘,南宋朱熹,北有泰岳,南有武夷”。南宋理学家朱熹在此居住四十多年,设帐授徒,著书立说,使这里成为我国东南文化的中心,被誉为“道南理窟”。道家也把这里称为“第十六洞天”。历代文人雅士在此写下的赞美诗文不下二千多篇,题镌摩崖石刻有四百多处,这些丰富的人文史迹,也为名山增添风采。而古越人的架壑船棺、汉代的古城墟、宋代的古瓷窑遗址和元代的御茶园等,使武夷山更成为人们访古探奇,寻幽览胜之地。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东南现存面积最大、保留最为完整的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区内峰峦林立,原始森林茂密,景色融雄浑、古朴、隽秀于一体,而且有着极为丰富的生物资源,被纳入联合国“人与自然”保护区。 以上都是我的导游词,谢谢大家! 介绍武夷山的导游词500字二 大家好,我叫刘怡辰,大家可以叫我“刘导”,欢迎各位女士和先生来武夷山游玩,你们肯定会对这里流连忘返,永远记住这美丽的风景。总之,你们会非常爱这里的。 2 / 3

全国导游资格考试-连云港市导游词

目录 江苏省连云港市导游词 (2) 一、连云港花果山导游词 (2) 二、连云港连岛海滨旅游度假区导游词 (4) 三、连云港渔湾景区导游词 (6) 四、连云港孔望山景区导游词 (8) 五、连云港抗日山景区导游词 (11) 六、连云港老街导游词 (13) 七、连云港大伊山景区导游词 (15) 八、连云港海上云台山景区导游词 (17) 九、连云港二郞神文化遗迹公园导游词 (19) 十、连云港桃花涧景区导游词 (21) 十一、连云港温泉旅游度假区导游词 (23)

江苏省连云港市导游词 一、连云港花果山导游词 尊敬的各位考官!您好!我是考生XXX,我已经准备好了,可以开始了么!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花果山景区参观游览。我是此次花果山景区的导游员小赵,我很荣幸陪同大家一起参观游览,下面将由我来为大家讲解花果山景区。 花果山古称羽山、郁洲山、郁郁山、郁林山、东海山、苍梧山、云台山等,一直被人们视为古代传说中的蓬莱、瀛洲、方丈三神山。其人文景观源远流长,文化底蕴十分厚重。中国最早的历史文献汇编《尚书·禹贡》上,就有关于这里人类活动的记载,五千多年前少昊氏族的遗迹也很多。花果山下的大圣湖底,就是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的大村遗址。隋唐以来的古遗址、古建筑以及历代文人墨客如孔子、李白、石曼卿、李清照、吴承恩、吴敬梓、李汝珍以及林则徐的游踪手迹更是遍布山中。 花果山自古就有“东海第一胜境”、“海内四大灵山”的美誉。明嘉靖年间道教复兴,又被誉为“七十一福地”。万历三十年(1602年)神宗皇帝敕封花果山三元宫为“天下名山寺院”。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皇帝为它亲题“遥镇洪流”匾额,以表示对花果山神灵的敬意。昔日的花果山孤悬海上,迷蒙飘渺,海市蜃楼屡屡出现,所以被视为海中的仙山。到了康熙五十年(1711年)后,海涨沙淤,游人才能“骑马上云台”了。 花果山气候湿润,土壤肥沃,山里林木葱茏、涧水潺潺、花果飘香、猕猴嘻闹、奇峰异石、怪石云海、景色神奇秀丽。野生植物资源十分丰富,计有植物种类1700余种,其中中草药就占了1190余种,众多的金镶玉竹、千年银杏,又是国内罕见的古树名木,因此成为江苏省重要的野生植物资源库,每年吸引了国内许多高校、科研单位、专家学者来此考察研究。 名著为仙山扬名,仙山为名著添色。如今花果山以古典名著《西游记》所描述的“孙大圣老家”而著称于世,因美猴王的神话故事而家喻户晓,名闻海内外。现实生活中的花果山与《西游记》里的花果山,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形成了独特的景观风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一部西游未出此山半步”,与《西游记》故事相关联的水帘洞、娲遗石、南天门、七十二洞、唐僧崖、猴石、八戒石、沙僧石等景点,都会给人带来无限遐想。浓郁的自然风光与灿烂的历史文化,奇异的山水特色与多彩的神话传说,使花果山充满了神奇的魅力。 这里是大村遗址.花果山下的大村,是座具有七千年历史的古老山庄,从原始先民的部落到商代奴隶主的大墓,从西汉的“宣梁里”到今天的花果山乡,在这块依山傍水的土地上,古迹处处,沧桑历尽。 大圣湖(原名大村水库)里,是一处原始社会部落村庄的遗址,主要分布着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两种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龙山文化,也称之为黑陶文化,距今约四千年,相当于夏代之前的原始

陕西黄帝陵导游词_导游词

陕西黄帝陵导游词 黄帝陵相传是中华民族的始祖玄远黄帝的陵园,它位于黄陵县城北的桥山顶上。下面是橙子整理了黄帝陵导游词,欢迎欣赏与借鉴。 黄帝陵导游词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 我们今天游览被誉为世界中华第一陵的---黄帝陵。我是你们本次旅游的导游,我姓蒋,也可以叫我蒋导。如果在旅游中遇到了问题,大家可以向我提出,我会帮助大家。祝大家旅游愉快!为了让大家对黄帝陵有一个深刻的了解,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申华民族的始祖——黄帝。黄帝,是距今5020xx年左右的原始社会末期的一位杰出的部落联盟领袖。据古籍记载,黄帝为少典之子,姓公孙,因长于姬水,又姓姬。封于有熊,号有熊氏。曾居于轩辕之丘,又号轩辕。因崇尚土德,土色黄,所以又称为“黄帝”。 传说中,黄帝不但是一位英雄的领袖人物,而且也是智慧的化身。人们把许多发明创造都归功于黄帝或他的妻子、臣下。如造舟车、制衣冠、务蚕桑、创医学、定音律、造文字、布五谷、烧彩陶及政治生活中的典章制度、风俗习惯中的婚丧礼仪等,后人以黄帝时代作为中华民族迈人文明社会的开始,所以,黄帝被尊为“人文初祖”。 关于黄帝埋在哪里?现在有很多说法。但是,从历史资料的记载以及历代政府的态度上看,大家马上就要看到的黄帝陵就是黄帝百年1/ 6

后唯一的安寝之地。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明确说“黄帝崩,葬桥山”。而黄帝陵历史上就称为“桥陵”,1944年才改称今名。在中国古代文献记载中,黄帝是在黄陵县的桥山骑龙升天的,后人们将黄帝衣冠埋葬在这里,起冢为陵,这就是黄帝陵的由来。另外,黄帝陵一带被考古证明曾经是这一带原始氏族的聚居地,出土的陶器和石器,带有鲜明的仰韶文化的特征。 黄帝陵位于陕西省黄陵县,北距西安约180公里。黄陵县原名中部县,1944年经呈请原民国政府批准,更名为黄陵县。1997年6月,黄帝陵被中宣部公布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大家现在所处的位置是轩辕广场。这里是谒陵的起点。轩辕广场的地面是用秦岭天然河卵石铺就而成的,共计5000块,含义是代表着中华民族5020xx年的悠久历史。眼前的池子叫印池,相传是黄帝洗笔的地方。印池之水来自沮河。在古汉语中,沮通“祖”,故而沮河也被看成是祖先之河。夜晚来临,这里会出现“沮水月夜”的美丽景观。现在,我们所经过的这座桥叫轩辕桥。这座桥横跨印池,为全花岗岩石材建造,被誉为“中国近代全石材第一桥”。轩辕桥北端通向庙院的龙尾道共有95级台阶,寓意黄帝“xx之尊”的崇高地位。拾级而上则是宽阔的庙前广场,近年来的公祭活动大都在此举行,现代传媒已使它广为人知。站到宽阔的庙前广场,请大家再回头看轩辕广场,你一定会感受到一种“雄伟、庄严、肃穆、古朴”的恢弘气势。 拜祭黄帝,一般为“先祭庙,后谒陵”。轩辕庙坐落在沮水以北,2/ 6

关于福建的导游词怎么写_导游词

关于福建的导游词怎么写 关于福建的导游词怎么写?橙子带来一些关于福建的导游词分享给你们,希望你们喜欢。 福建泉州安平桥导游词 大家好,很高兴今天能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参观安平桥。 安平桥是国家第一批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位于晋江市的安海镇,安海古称安平,因此,此桥又称:安平桥,由于桥长有五华里(即二公里半)人们便称它为五里桥位于安海镇西畔,俗称西桥。 整座桥上面的东、西、中部分别置有五座憩享,以供人休息,并配有菩萨像。两翼水中筑有对称方形石塔四座,圆形翠堵婆塔一座,塔身雕刻佛祖,面相丰满慈善。中亭二尊护桥将军,躯高1.59至1.68米,头戴盔,身着甲,手执剑,雕刻形象威武,这都是宋代石雕艺术的精华。 当时主持建桥的赵令衿筑成天下长桥而高兴地写下一首诗: 为问安平道,驱本夜已分; 人家无犬吠,门巷有炉熏; 月照新耕地,山收不断乡; 梅花迎我笑,书报小东君; 有安平桥原有篆书丰碑,已废。据清人龚显增《亦囱脞牍》载:1 / 9

丁丑由安平趋漳郡,道出西桥,见篆书丰碑,几立桥上碑题安平桥篆书三字,字径二尺,配搭匀整,气象崚嶒,旁款一行,正书云右迪功郎南安县尉陈大方立,刊者刘长岳,大方绍兴末任南安县尉。 安平桥这一伟大的桥梁工程是继闻名天下的海内第一桥的洛阳桥(又名万安桥),以工程之艰巨,为世界首创的筏型基础,而产生泉州府地之建桥热,成为泉州桥梁甲天下。安平桥则以长度上被历代所赞誉,以卧龙、巨虹的壮丽称号,闻名海内外。在明代被泉州人称为学问最通陈紫峰,有一天集诸文人周游安平桥,正遇聚雨,他们都在桥上闲聊长桥胜景,随即作对联:暴雨骤倾万斛珍珠浮水面,长虹多挂一条金带束天腰。您正浏览的文章由()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在桥头还有一座砖塔和观音堂,塔高达22米,为五层六角形空心建筑,南宋时所创建。为什么在南宋,晋江的一镇有这么多资财创建这么伟大的桥梁工程,据有关史料记载:安海镇于府南六十里,古名湾海,宋初始改为安、曰安海市,西曰新市,东曰旧市。海泊至,州遣吏攫税于此,号石开津,又据明代编号的《安海志》称,古时安海人善于漂洋过海发展海上贸易,宋元时期,商则襟带江湖,足迹遍天下,南海明珠,越裳翡翠,无所不有,文身之地,雕题之国,无所不到这都说明宋时安海海外通商之繁荣景况,安平桥之兴更是当时海外交通发达,社会经济繁荣的实物标志。同时也看出泉州劳动人民的建筑智慧。 2 / 9

连云港市概况

连云港市,江苏省辖地级市。位于江苏省东北部,东濒黄海,与朝鲜、韩国、日本隔海相望;北与山东接壤;东西长129公里,南北宽约132公里,土地总面积7444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759.4平方公里。辖东海、赣榆、灌云、灌南4县和新浦、海州、连云、云台、开发区5区,计47镇、72乡和8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443.53万。新浦区为市政府所在地。港口作为一种资源是连云港市最具有特色的一大优势。其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连云港与海州湾沿岸附近的燕尾港、海头港、小丁港乃至石臼港等,构成中国未来大型的港口群体,具有较强的对外贸易能力。同时,燕尾港、小丁港、海头港3个港地势开阔,可容纳大规模的临海工业,特别是建设大型港口电站、钢厂、化工基地和运输机械、拆修造船及农副产品加工等企业。这样,不但可以形成以连云港为中心的港口群体,带动沿海工业发展,而且可以形成以连云港为中心,通联全国的海河水陆运输体系;二是连云港拥有辽阔、稳定的经济腹地,即整个“陇海-兰新”经济地带,对中国腹地丰富的物产资源及广大的消费市场有着较强的凝聚力和消化力。长期以来,连云港港口一直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泊位设计靠泊能力3.5万吨级,实际靠泊已达7万-8万吨级。现有21条国际航线,与154个国家地区的962个港口有往来。长达6.7公里的中国沿海最长的拦海大堤已全线贯通。27个泊位的半封闭式的港湾使连云港港口成为名副其实的“东方鹿特丹”。连云港市,江苏省辖地级市。位于江苏省东北部,东濒黄海,与朝鲜、韩国、日本隔海相望;北与山东接壤;东西长129公里,南北宽约132公里,土地总面积7444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759.4平方公里。辖东海、赣榆、灌云、灌南4县和新浦、海州、连云、云台、开发区5区,计47镇、72乡和8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443.53万。新浦区为市政府所在地。港口作为一种资源是连云港市最具有特色的一大优势。其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连云港与海州湾沿岸附近的燕尾港、海头港、小丁港乃至石臼港等,构成中国未来大型的港口群体,具有较强的对外贸易能力。同时,燕尾港、小丁港、海头港3个港地势开阔,可容纳大规模的临海工业,特别是建设大型港口电站、钢厂、化工基地和运输机械、拆修造船及农副产品加工等企业。这样,不但可以形成以连云港为中心的港口群体,带动沿海工业发展,而且可以形成以连云港为中心,通联全国的海河水陆运输体系;二是连云港拥有辽阔、稳定的经济腹地,即整个“陇海-兰新”经济地带,对中国腹地丰富的物产资源及广大的消费市场有着较强的凝聚力和消化力。长期以来,连云港港口一直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泊位设计靠泊能力3.5万吨级,实际靠泊已达7万-8万吨级。现有21条国际航线,与154个国家地区的962个港口有往来。长达6.7公里的中国沿海最长的拦海大堤已全线贯通。27个泊位的半封闭式的港湾使连云港港口成为名副其实的“东方鹿特丹”。 在中国的沿海港口城市中,连云港市古迹较为丰富,历史久远。全市有风景区14个,风景点116处,构成了“海、古、神、幽、奇、泉”6大特色,素有“东海第一胜境”之称,是全国49个重点旅游城市和江苏3大旅游区之一。据考古学研究结果证实,远在1万年以前,古朐山即现在的锦屏山地区就有古人类活动。1959年和1978年在锦屏山南麓二涧和东海县山左口乡大贤庄,均发现了迄今为止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唯一的有明确地层关系的旧石器时代遣址。锦屏山地带新石器时代遣址有19处,二涧遣址为中国原始农业最早开发区之一。1979年发现的长20米、宽10米的“将军崖岩画”,国家文物局鉴定为“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文物,是一项难得的重大发现,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天书”。

黄帝陵导游词

黄帝陵导游词 黄帝陵相传是中华民族的始祖玄远黄帝的陵园,它位于黄陵县城北的桥山顶上。黄帝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一位伟大的部落首领,是开创中华民族文明的祖先。他用玉作兵器,造舟车弓矢。他的妻子能养蚕,其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其臣大挠创造了干支历法,其乐官伶伦制作了乐器。我国后来能巍然屹立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列,这与黄帝的赫赫殊勋是分不开的。 黄帝还以他惩罚邪恶,首次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据说黄帝活了118岁。有一次,在他出巡河南期间,突然晴天一声霹雳,一条黄龙自天而降。它对黄帝说:“你的使命已经完成,请你和我一起归天吧。”黄帝自知天命难违,便上了龙背。当黄龙飞越陕西桥山时,黄帝请求下驾安抚臣民。黎民百姓闻讯从四面八方赶来,个个痛哭流涕。在黄龙的再三催促下,黄帝又跨上了龙背,人们拽住黄帝的衣襟一再挽留。黄龙带走了黄帝之后,只剩下了黄帝的衣冠了。人们把黄帝的衣冠葬于桥山,起冢为陵。这就是传说中的黄帝陵的由来。但是也有人说,黄帝死后就安葬在桥山。 黄帝陵区约4平方公里,山水环抱,林木葱郁。参观者到达桥山山顶,首先看见路立的一块石碑,上刻“文武百官到此下马”。陵前有一座祭亭,亭中央立一高大石碑,碑上

刻有“黄帝陵”3个大字。祭亭后面又有一块石碑,上书“桥山龙驭”4字。再后面便是黄帝陵。黄帝陵位于山顶正中,面向南,陵冢高约4米,周长约50米,陵前40米处有一约20米高台,其旁一石碑上书有“汉武仙台”四字。此台系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刘彻巡游朔方归来时,祭奠黄帝,祈仙求神时所筑。 黄陵下的轩辕庙里面尚有一些建筑、古柏和石碑等文物。跨进庙门,左边有一棵巨大的柏树。相传此柏为黄帝亲手所植,故称“黄帝手植柏”,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庙门北有一过厅和一碑亭,碑亭里陈放着47块石碑。最北边坐落着大殿,大殿前还有一株高大的古柏,叫“挂甲柏”。据传,这是汉武帝挂金甲印烙所致。大殿雄伟壮丽,门额上悬挂有“人文初祖”四字大匾。大殿中间有富丽堂皇的黄帝牌位,其周围殿墙下还有一些陈列品。 ~小三峡导游词·陕西大雁塔··司马迁墓导游词

黄帝陵导游词

黄帝陵导游词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们今天游览被誉为世界中华第一陵的---黄帝陵。我是你们本次旅游的导游,我姓胡,也可以叫我胡导。如果在旅游中遇到了问题,大家可以向我提出,我会尽全力帮助大家。祝大家旅游愉快!为了让大家对黄帝陵有一个深刻的了解,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 黄帝,是距今5000年左右的原始社会末期的一位杰出的部落联盟领袖。据古籍记载,黄帝为少典之子,姓公孙,因长于姬水,又姓姬。封于有熊,号有熊氏。曾居于轩辕之丘,又号轩辕。因崇尚土德,土色黄,所以又称为“黄帝”。 传说中,黄帝不但是一位英雄的领袖人物,而且也是智慧的化身。人们把许多发明创造都归功于黄帝或他的妻子、臣下。如造舟车、制衣冠、务蚕桑、创医学、定音律、造文字、布五谷、烧彩陶及政治生活中的典章制度、风俗习惯中的婚丧礼仪等,后人以黄帝时代作为中华民族迈人文明社会的开始,所以,黄帝被尊为“人文初祖”。 关于黄帝埋在哪里?现在有很多说法。但是,从历史资料的记载以及历代政府的态度上看,大家马上就要看到的黄帝陵就是黄帝百年后唯一的安寝之地。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明确说“黄帝崩,葬桥山”。而黄帝陵历史上就称为“桥陵”,1944年才改称今名。在中国古代文献记载中,黄帝是在黄陵县的桥山骑龙升天的,后人们将黄帝衣冠埋葬在这里,起冢为陵,这就是黄帝陵的由来。另外,黄帝陵一带被考古证明曾经是这一带原始氏族的聚居地,出土的陶器和石器,带有鲜明的仰韶文化的特征。 黄帝陵位于陕西省黄陵县,北距西安约180公里。黄陵县原名中部县,1944年经呈请原民国政府批准,更名为黄陵县。1997年6月,黄帝陵被中宣部公布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大家现在所处的位置是轩辕广场。这里是谒陵的起点。轩辕广场的地面是用秦岭天然河卵石铺就而成的,共计5000块,含义是代表着中华民族5000年的悠久历史。眼前的池子叫印池,相传是黄帝洗笔的地方。印池之水来自沮河。在古汉语中,沮通“祖”,故而沮河也被看成是祖先之河。夜晚来临,这里会出现“沮水月夜”的美丽景观。 现在,我们所经过的这座桥叫轩辕桥。这座桥横跨印池,为全花岗岩石材建造,被誉为“中国近代全石材第一桥”。轩辕桥北端通向庙院的龙尾道共有95

南平武夷山导游词

南平武夷山导游词 经历了2个多小时,大家终于爬上天游峰的山顶了。大家看看脚下 的风景,有没有觉得这2个多小时是十分值得的呢,大家休息一下观观 景拍拍照,我们30分钟后就要准备下山了啊 各位来自山东青岛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在这里,我谨代表我们 华厦旅行社,欢迎大家在这秋高气爽的季节,来到我们海峡西岸、有着“福建粮仓”之称的——南平旅游观光,今天,有幸为大家提供导游服务,我感到非常的高兴 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地方,就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 与自然遗产名录的武夷山风景名胜区。 它位于福建省的北部,面积2802.8平方公里,人口22万。是我国 茶叶生产基地之一。武夷山茶久负盛名,被誉为茶中之王的大红袍,就 是我们参观的对象。相信各位已经迫不及待地要看到传说中的茶王。究 竟是什么样的?那就随小×的脚步一同去拜偈这位茶王。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座山岩,长数百丈,高千仞,名灵岩。岩端倾斜而出,覆盖着三个毗邻的岩洞:左边这个灵岩洞,中间这个是 风洞,右边这个是伏羲洞。现在请随我从伏羲洞进入岩内。由于岩内较 黑暗,请大家注意走好。现在我们已到达岩内的深处,请大家抬头看, 岩顶有一裂罅,就象利斧劈开一样,相去不满一尺,长约一百多米,从 中漏进天光一线,宛若跨空碧虹。这就是令人叹为“鬼斧神工之奇”的 一线天。

关于一线天的由来,民间传说很多。有的说这是桃花女用绣花针划 出的;有的说这是伏羲大神用玉斧所劈。但据科学分析则认为,武夷山 的红色岩层,是由砂岩、砾岩和页岩交间成层的。岩性比较松脆。在地 壳抬升的过程中,岩层由于受到不均匀的应压力的影响,就会产生轻微 的断裂,形成所谓的“节理”。这种垂直的节理,在流水的长年累月的 溶解和侵蚀下,就逐渐地扩大、延长。而岩层底部质地松软的页岩,也 就逐渐侵蚀而去,成为扁浅的岩洞。于是,三洞并列,一线天的自然景 观就出现了。 好了,今天的游览就到此结束了,希望大家能够度过一段愉快的旅行,美丽的大自然欢迎你们的到来,也希望优美的武夷山给你留下美好 的回忆。 从伏羲洞观赏完一线天,沿石罅前行数十步,就可折入风洞,进入 风洞,大家会感觉到凉风从石罅中习习吹来,即便是盛夏酷暑时节到此,只要稍坐片刻,就会感到肌骨透凉。洞口石壁上的“风洞”二字,系宋 景定元年廿六日建安郡人省斋徐自强所书。出风洞,再绕过一道石廊, 就是灵岩洞。相传先前有个性葛的仙人曾在此降妖,故此洞又称葛仙洞。洞内这口古井,叫圣水井。 名胜区面积为321平方千米,有众多的自然胜景和人文胜景,主要 包括三潭、九泉、九井、九台、十池、十石、十一洞、二十四洞、三十 六崖和七十二峰等,构成一幅瑰丽无比的丹青画卷。 武夷山是世界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俗话说: “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及武夷一小丘。”你们真的很荣幸能够一睹武夷

江苏连云港导游词5篇合集2020

江苏连云港导游词5篇合集2020 连云港因面向连岛、背倚云台山,又因连云港港,得名连云港,江苏省下辖地级市。下面是连云港导游词,欢迎大家阅读了解。 江苏连云港导游词1 大家好!欢迎来到连云港来游玩! 渔湾位于云台山东南,距市区约20公里。这里以瀑布、峭壁、怪石叠化而成,自然景观十分优美。山涧峡谷幽深独特,四季飞瀑不绝。因其自然纯净,淳朴险峻而被游人称誉为“江苏的张家界”。渔湾过去曾是个渔村码头,后来海水东退,山下才逐渐变为良田。这里山僻人稀,自然环境很少遭到破坏,民风淳朴,有浓郁的田园风味。《镜花缘》中对山林风光的描述,多取材于这一带。渔湾在云台山三十六景中叫做三潭汲浪。进入山谷,首先碰到的是三龙潭,潭水清澈,游鱼可数,旁边巨石斜立如棚,岌岌可危,令人不敢近前。 雨季涧水湍流入潭,犹如一幅宽宽的银幕。沿山间石板小路上溯,但见怪石无数,虽都被涧水冲刷得圆润异常,但却各具形态,排列有致。至二龙潭,潭水面积较大,水寒彻骨。再继续向

上,两岸山崖笔立,人行如在狭巷中。几经曲折,便可看到飞流直下的老龙潭瀑布,潭水暗蓝,深不见底,水沫横溅,若雾若烟。 两百多年前,渔湾只是云台山脉延伸到大海中的一个岛,偶有渔船停泊。在明代《云台山志》中,“渔湾龙潭”是云台三十六景汲浪”的景致,因道路陡险而少人探及。随着该景区的不断开发,“老龙潭”的天造地设的无穷神韵令无数游客流连忘返。游览渔湾循“三潭、一洞、三汪”为主线。即三龙潭、二龙潭、老龙潭、藏龙洞、绿水汪、清水汪、黄水汪。其中以老龙潭最有神采,瀑布落差40多米,游人至此伸手可及。瀑布轰轰纷泻,飞珠溅玉。半山腰的藏龙洞是名副其实的水帘洞,参差怪石环绕洞门,洞口水帘倒挂,洞庭可容下20多人。在临近洞口的“观虹台”上远眺,还可见到老龙潭瀑布折射的巨大彩虹,景色十分壮观。徐州诗人徐书信先生赋诗《七绝·渔湾观瀑》赞曰:涓涓细水出云台,滴翠渔湾聚俊才。汇集山中化成瀑,如链如幔过桥来。 江苏连云港导游词2 赣榆依山傍海,素有“黄海明珠”之美名,这里环境优美,风光独特,像抗日山、秦山岛、海州湾……是数不胜数呀!让我给你介绍介绍抗日山吧。抗日山是国家级烈士陵园,始建于1941年。整个烈士陵园上下分为八个坡段,气势雄伟,亭塔耸峙,碑碣林立,松柏常青,花木峥嵘,从下往上看去,很有南京中山陵的味道。

黄帝陵 月

黄帝陵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参观的地方是号称“天下第一陵”的黄帝陵,黄帝陵位于陕西省黄陵县,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园。自唐代宗大历五年建庙祭祀以来,这里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的场所。景区由黄帝陵园、轩辕庙和桥山古柏群等构成,内有诸多中华之最,堪称华夏“风水宝地”。现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黄帝,是距今5000年左右的原始社会末期的一位杰出的部落联盟领袖。据古籍记载,黄帝为少典之子,姓公孙,因长于姬水,又姓姬。封于有熊,号有熊氏。曾居于轩辕之丘,又号轩辕。因崇尚土德,土色黄,所以又称为“黄帝”。传说中,黄帝不但是一位英雄的领袖人物,而且也是智慧的化身。人们把许多发明创造都归功于黄帝或他的妻子、臣下。如造舟车、制衣冠、务蚕桑、创医学、定音律、造文字、布五谷、烧彩陶及政治生活中的典章制度、风俗习惯中的婚丧礼仪等,后人以黄帝时代作为中华民族迈人文明社会的开始,所以,黄帝被尊为“人文初祖”。 关于黄帝埋在哪里?现在有很多说法。但是,从历史资料的记载以及历代政府的态度上看,黄帝陵就是黄帝百年后唯一的安寝之地。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明确说“黄帝崩,葬桥山”。而黄帝陵历史上就称为“桥陵”,1944年才改称今名。在中国古代文献记载中,黄帝是在黄陵县的桥山骑龙升天的,后人们将黄帝衣冠埋葬在这里,起冢为陵,这就是黄帝陵的由来。 各位游客,大家现在所处的位置是轩辕广场。这里是谒陵的起点。轩辕广场的地面是用秦岭天然河卵石铺就而成的,共计5000块,代表着中华民族5000年的悠久历史。眼前的池子叫印池,相传是黄帝洗笔的地方。印池之水来自沮河。在古汉语中,沮通“祖”,故而沮河也被看成是祖先之河。夜晚来临,这里会出现“沮水月夜”的美丽景观。 现在,我们所经过的这座桥叫轩辕桥。这座桥横跨印池,全长66米,宽8.5米,为全花岗岩石材建造,被誉为“中国近代全石材第一桥”。轩辕桥北端通向庙院的龙尾道共有95级台阶,寓意黄帝“九五之尊”的崇高地位。拾级而上则是宽阔的庙前广场,近年来的公祭活动大都在此举行,现代传媒已使它广为人知。站到宽阔的庙前广场,请大家再回头看轩辕广场,你一定会感受到一种“雄伟、庄严、肃穆、古朴”的恢弘气势。 拜祭黄帝,一般为“先祭庙,后谒陵”。轩辕庙坐落在沮水以北,坐北朝南、雄伟壮观。请大家跟我走进这个神圣之地。这座祭祖黄帝的古老庙宇,相传初建于汉代。原来在桥山西麓,宋代移至这里。轩辕庙由四进院落构成,庙门为汉代建筑风格,庑殿顶,白墙,黑琉璃瓦,高大巍峨,古朴大方。“轩辕庙”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是由原国民党陕西省主席蒋鼎文先生书写的。在他任职期间,先后三次代表国民党政府致祭黄帝陵,1938年祭陵时,亲笔题写了“轩辕庙”山门大匾。 跨入轩辕庙大门,左侧有一株参天古柏映入眼帘。古柏枝干苍劲,苍翠欲滴。该树树龄已有约4700年,相传为黄帝亲手栽植,所以称“黄帝手植柏”,树高19.3米,下围10.67米。当地谚语称“七搂八拃半,疙里疙瘩不上算”。意思是7个人手拉手还搂不住它。1982年,英国林学专家罗皮尔等人在考察了世界27个国家之后来到我国,惊叹它是“世界柏树之父”。1998年,该树被第一批认定为“中华一百棵古树名木”之列。 这座亭叫“碑亭”。共有四通碑石。右手第一通碑文是孙中山先生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所作祭词一首:“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可惜,这份祭文手迹己经遗失,但他写的“世界文明,唯有我先”这首诗词,至今却牢牢刻在人们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