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科学试题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试题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试题

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

一、填空题

1、细菌、霉及病毒,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所以通常把它们称作(微生物)。

2、在适宜的温度(35℃~40℃)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变成酸奶。

3、青霉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青霉素)。

4、物体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5、(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5、(荷兰)的(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英国)的(弗莱明)发现(青霉素),(英国)的(胡克)发现(细胞)。

7、人的身体是由(皮肤)、(骨骼)、(肌肉)、(血液)和(脂肪)等组成。

8、细菌体积(微小),几万个细菌合在一起才有头发那么粗,它们有三种形态:(杆菌)、(球菌)、(螺旋菌)。

9、霉喜欢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生长,防止发霉的方法有:(真空包装)、(放干燥剂)、(低温保存)、(太阳曝晒)等。

10、服用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治疗因(细菌)导致的疾病。

11、细菌、霉、病毒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12、细胞有不同的(形状)、(大小)和(功能)。

13、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和细菌叫做(病菌)

14、许多传染病是由(病菌)引起的。

15、绝大多数的微生物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二、判断题

1、在空气中、水中、地下、动植物和人体里,都有微生物。(√)

2、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害的。(×)

3、电冰箱能保鲜食物,主要是利用它产生较冷的环境,创造使食物不容易发霉的条件。(√)

4、服用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治疗因病毒导致的疾病。(×)

5、生命体在都由细胞构成。(√)

6、注射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方法。(√)

7、大肠杆菌、变形虫、啤酒酵母菌都是微生物。(√)

8、病菌会通过各种途径侵入人体。(√)

9、在空气、土壤、动植物体内以及食物中都可以找到霉。(√)

11、电冰箱能保鲜食物,主要是利用它产生较冷的环境,创造使食物不容易发霉的条件。(√)

12、霉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13、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

三、选择题

1、下面的细菌对人类有益的是(A)。

A、乳酸细菌

B、结核杆菌

C、双球菌

2、细菌对人类(C)。

A、有益

B、有害

C、有益和有害

3、“脓”就是死亡的(B)和病菌等的尸体。

A、红血球细胞

B、白细胞

C、神经细胞

4、生物体的衰老、死亡是由(A)衰老、死亡引起的。

A、细胞

B、细菌

C、病毒

5、霉有(C)种颜色。

A、1

B、2

C、多

6、生命体大都由(A)构成。

A、细胞

B、细菌

C、霉

7、熟透的苹果掉在地上,开始腐烂,主要是泥土里的(A)分解苹果。

A、细菌

B、虫

C、水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

一、选择题

1、第一个用实践证明脚下的大地是球形的科学家是(C)。

A、哥白尼

B、布鲁诺

C、麦哲伦

2、你的家乡的主要地形地貌是(B)。

A、平原

B、山地

C、沙漠

3、目前人类在探地研究中最深的深度是(A)。

A、14千米

B、20千米

C、100千米

4、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A)

A、地壳的运动

B、地下的温度太高

C、人类的活动

5、(C)的做法是正确的。

A、向大海倾倒垃圾

B、乱伐森林

C、改造沙漠

6、地球内部是(A)。

A、运动的

B、宁静的

6、地球内部是(B)的。

A、冷

B、热

7、世界上第一台监测地震的地动仪是我国科学家(A)发明的。

A、张衡

B、祖冲之

C、沈括

8、第一个用实践证明脚下的大地是球形的科学家是(C)。

A、哥白尼

B、布鲁诺

C、麦哲伦

9、我国宇航员杨利伟搭载“神舟5号”飞船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了(A)圈。

A、14

B、15

C、16

10、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在太空中拍摄了第一张(B)照片。

A、太阳

B、地球

C、月球

11、我国唐山大地震发生在(B)年。

A、1967

B、1976

C、1980

二、填空题

1、古代人们认为地球的形状是(平的)。

2、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地貌有(高原)、(平原)、(山地)、(峡谷)、(海洋与岛屿)。或(高原)、(平原)、(湿地)、(峡谷)、(沙漠)、(海洋和岛屿)。

3、地球的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

4、当地震发生时,如果你在屋里,你应该(立即离开屋子);如果你在屋外,你应该(到空旷的地方去)。

5、沧海变桑田指的是地表发生的变化,引起地表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填海造陆)、(地层运动)等。

6、地球的半径有(6000多千米),地球赤道半径有(6378千米),地球赤道周长有(40091千米),表面积有(510067866平方米)。

7、1800年前,我国(东汉)时期大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自动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候风地动仪)。

8、我国(北宋)时期科学家(沈括),他的著作《梦溪笔谈》阐述了关于(地球演变)、(地质变化)的精辟见解。

9、(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珠穆朗玛峰)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海拔(8844.43千米)。

10、人类的(拦河筑坝)、(砍伐森林)、(围海造田)、(开采矿石)等活动改变了地表。

11、地震是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的。

12、风化后的岩石被风、水、冰或重力磨蚀、搬运的过程叫做(侵蚀)。

13、按照火山活动的历史,可分为:(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14、古代的人们凭直觉来认识地球,提出了(天圆地方)的猜想。

15、麦哲伦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

16、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过程叫做(风化)。

三、判断题。

1、地球表面的形态是高低起伏、千姿百态的。

2、地球表面主要由岩石、水、大气等物质构成。(√)

3、地球内部存在着不同的物质。(√)

4、地壳中岩层在巨大压力下会不断发生震动。(√)

5、地震波在坚硬的岩石中传播较慢,在较软的岩石中传播较快。(×)

6、科学家根据火山、地震、地热等现象来推测地球内部的情况。(√)

7、地震灾害可分为直接灾害和次生灾害。(√)

8、1957年,美国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9、地震和火山是人类有益无害的现象。(×)

10、地球的地壳是静止不动的。(×)

四、问答题。

从前人们有“三山六水一分田”的说法,结合“地球的表面”的知识,你能解释这句话的意思吗?

答:“三山六水一分田”指的是地球的表面大部分是海洋占60%,陆地占40%,而陆地上三分是高山、沙漠,不适合人居住;只有一分土地供人们居住生活。

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

一、填空题。

1、蜡块在加热时,会从(固体)变成(液体),冷却时会从(液体)变成(固体)。

2、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形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另一类是(会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3、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泡)、以及(发光发热)、(性质改变)等现象加以判断。

4、铁生锈的原因是铁与(水)和(空气)接触。

5、一块铁完全生锈后,(体积)可胀大8倍。

6、防止铁生锈的基本方法有:(擦去水分)、(喷漆)、(覆盖搪瓷)、(电镀)、(制成不锈钢)。

7、能够使紫甘蓝水变红的物质,称为(酸性物质),能够使紫甘蓝水变绿的物质,称为(碱性物质)。

8、水的三态是指(液体)、(固体)、(气体)。

9、你剧烈运动时,会感到肌肉酸痛,那是因为肌肉里产生了(酸性物质)。

10、指示剂的作用是能够分辨物质的(酸碱性)。

二、判断题。

1、加热蜡烛和点燃蜡烛是同一种变化。(×)

2、水在三态变化中,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3、自然界中所有物质都是在不断变化的。(√)

4、自行车生锈与潮湿的环境有关,与空气无关。(×)

5、在绝对无水的空气中,铁放几年也不会生锈。(√)

6、盐碱地上长不好植物;可以通过加硫酸亚铁改良土壤。(√)

7、杜鹃花喜好酸性土壤,而竹子喜好碱性土壤。(√)

8、化肥有酸性的,没有碱性的。(×)

9、不同的污物,需要用不同洗涤用品清洗。(√)

10、对于油污,单用水是洗不净的,用肥皂则可以洗净。(√)

11、使紫甘蓝水变红的物质是碱性物质。(×)

12、树叶变黄,这是形态的变化。(×)

13、家用清洁剂大多是酸性物质。(×)

14、往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是一种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三、选择题。

1、下面的变化有新物质产生的是(C)。

A、蜡烛融化

B、铁块变铁水

C、馒头发霉

D、木材做家具

2、下面的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的是(B)。

A、火柴燃烧

B、木材做家具

C、白糖加热至焦黑

3、紫甘蓝水是(C)。

A、碱性物质

B、酸性物质

C、指示剂

D、去污剂

4、要使食用的小苏打或碱块起泡,需加入(B)。

A、自来水

B、橘子汁

5、下面属于酸性物质的是(A)。

A、西红柿

B、肥皂

C、清洁剂

D、小苏打

6、与铁生锈无关的因素是(D)。

A、水分

B、空气

C、水分和空气

D、温度

7、火柴燃烧的变化是(B)。

A、形态变化

B、产生新物质

8、橙子、西红柿中含有维生素C,蔬菜中含有叶酸,它们都是(A)物质。

A、酸性

B、碱性

C、中性

9、判断下面现象是属于哪一种变化,把正确答案填空在括号里。

A、形态的变化

B、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1)、蜡烛燃烧。(B)

(2)、蜡烛受热熔化或冷却凝固。(A)

(3)、生鸡蛋变成熟鸡蛋。(B)

(4)、面粉做成馒头。(B)

(5)、铁水变成钢锭。(A)

(6)、树叶颜色变化。(B)

(7)、火柴燃烧。(B)

(8)、盐酸滴在石灰石上。

(9)、水的三态变化。(A)

(10)、在装有白醋的玻璃杯中放入一个生鸡蛋。(B)

(11)、压扁可乐罐。(A)

(12)、在碱中倒入少量白醋。(B)

(13)、往澄清的石灰水吹气。(B)

(14)、将白糖加热至溶化。(A)

(15)、将白糖加热至焦黑。(B)

第四单元探索宇宙

一、填空题。

1、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绕着(太阳)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圈的时间为(一年)。

2、月球绕着(地球)公转,是地球的(卫)星,公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7.3)天,月球上的引力只有地球上的(1/6)。

3、人们把星空分成88个区域,称为(星座)。

4、月球上没有(空气),也没有(液态水)。

5、月球表面(温差)很大,最高可达(100℃),最低可降至(零下170℃)。

6、(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一部分,(北极星)是小熊星座中最亮的恒星。

7、当太阳的直射点照在斜向太阳的半球时,该半球是(夏)季,另外半球就是(冬)季。

8、九大行星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或八大行星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9、银河又称(天河)是由许许多多(恒星)构成的。

10、像太阳这样发光、发热的天体,叫做(恒星),像地球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叫做(行星),像月球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地球运行的天体,叫做(卫星)。

11、2003年10月15~16日,我国宇航员(杨利伟)搭载“神舟5号”飞船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了(14)圈,他是中国第(一)个进入宇宙空间的。

12、2005年10月12~17日,中国“神舟6号”在太空中经过(115)小时的安全飞行,航天员是(费俊龙)和(聂海胜)。

13、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宇宙空间的是(苏联)航天员(加加林)。

14、1969年,世界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是(美国)航天员(阿姆斯特朗)。

15、世界上制作第一架天文望远镜的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现在有(光学望远镜)、(射电望远镜)、(空间天文望远镜—哈勃太空望远镜)。

二、判断题。

1、太阳总是直射地球的赤道。(×)

2、不能用望远镜直接看太阳。(√)

3、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有关。(√)

4、银河,我国民间又称“天河”。(√)

5、月球上的引力只有地球上的1/4。(×)

6、北斗七星是小熊星座的一部分。(×)

7、银河是从东南向西北方向划开整个天空。(×)

8、地球是月球的卫星。(×)

二、选择题。

1、(A)专门接收天体发出的无线电波。

A、射电望远镜

B、光学望远镜

C、天文望远镜

2、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是(C)。

A、金星

B、土星

C、木星

3、太阳系中第二大行星是(B)

A、金星

B、土星

C、火星

4、太阳是一颗(A)。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5、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B)。

A、水星

B、金星

C、火星

6、当运载火箭的速度达到(C)千米/秒时,它才会脱离地球的引力而飞向太空。

A、5.9

B、6.9

C、7.9

7、观察发现星座在不同时期的同一时刻的位置(B)。

A、是固定不变的

B、会慢慢向西移动

8、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B),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A)。

A、水星

B、金星

C、火星

D、木星

9、最亮的行星是(B),最热的行星是(B)。

A、水星

B、金星

C、火星

D、木星

10、最大的行星是(D),最小的行星是(A)。注:九大行星最小的行星是冥王星。

A、水星

B、金星

C、火星

D、木星

11、没有行星的卫星是(A)。

A、水星

B、金星

C、火星

D、木星

第五单元假设与实验

一、填空题。

1、(好奇心)总是驱使我们不停地提出问题,找出答案。

2、(假设)是有依据的猜想。

3、(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

4、实验主要有两种类型:(模拟实验)、(对比实验)。

5、反映事物的内部结构、运动变化过程的实验是(模拟)实验。

6、对比实验有(1)个条件是不相同的。

7、对比实验是一种特别的(收集证据)的方法。通过有意识地改变某个条件来证明(改变的条件)和(实验结果)的关系。

8、(提出假设)是科学探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

二、判断题。

1、一种探究方法能解决所有问题。(×)

2、假设不需要证据来验证,所有的假设都正确的。(×)

3、很多重要的结论都是从提出假设开始的。(√)

4、收集证据是一个比较容易的过程。(×)

5、同一个假设可以被多次验证。(√)

6、做对比实验,要学会控制变量。(√)

7、所有恐龙灭绝的理论都是正确的。(√)

8、实验只有两种类型。(×)

9、做对比实验可以改变几个因素。(×)

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检测试卷 (含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检测卷(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一、填空(15分,每空1分) 1、物体在( )和( )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2、科学家是通过( )在地球内部的不同传播速度来打探地球内部的构造的。 3、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和细菌叫做( )。 4、()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第一个发现和提出这个的人是英国科学家( )。 5、地球从地表到地心可以分为( )、( )、( )。 6、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7、古代人凭直觉来认识地球,提出了()的猜想。 8、2003年,我国宇航员()乘坐()飞船绕地球飞行了14圈。 9、青霉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 10、在适宜的温度下,()会使牛奶发酵变成酸奶。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请将正确答案相对应的题号下方的表格里,共10分,每小题1分) 1、在空气中、水中、地下、动植物和人体里,都有微生物。( ) 2、注射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方法。( ) 3、电冰箱能保鲜食物,主要是利用它产生较冷的环境,创造使食物不容易发霉的条件。( ) 4、喜马拉雅山在几千万年前是河流。( ) 5、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害的。( ) 6、目前人类在探地研究中最深的深度是14千米。( ) 7、地震波在坚硬的岩石中传播较慢,在较软的岩石中传播较快。( ) 8、火山喷发非常漂亮,我们可以近距离地欣赏,不会有危险。( ) 9、第一个用实践证明脚下的大地是球星的科学家是哥白尼。( ) 10、侵蚀是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过程。()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在相对应的题号下方的表格里,10分,每小题1分) 1、地震和火山爆发主要发生在( ) A、地壳板块边缘 B、地壳板块中间 C、和地壳板块没有关系2、( )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里。 A、病毒 B、细菌 C、昆虫 3、“脓”就是死亡的( )和病菌的尸体。 A、红血球细胞 B、白细胞 C、神经细胞 D、霉菌 4、被称为搭建生命体的“积木”的是( ) A、骨骼 B、细胞 C、肌肉 D、血液 5、造成岩石风化所需的时间是( ) A、长期的 B、短期的 6、晚上刷牙的主要目的是( ) A、牙齿变白 B、容易睡觉 C、清理微生物 7、动物的卵( ) A、就是一个细胞 B、是一组细胞 C、是一块脂肪 8、研究鱼缸里的水为什么发绿需要借助( )来观察。 A 、显微镜B、放大镜C、平面镜 9、( )不是探测地震的仪器 A 、地震仪B浑天仪C、地动仪 10、下列不是危险、可怕的自然灾害的是( ) A、地震 B、火山喷发 C、阵雨 四、连线题(10分,每小题2分) 列文虎克发现了青霉素 弗莱明发现细胞 胡克发现微生物 张衡人类第一次从太空看到地球尤里.加加林候风地动仪 五、将下列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补充完整,将答案填写在下边相对应的横线上。(共10分,前面六空每空1分,最后一空4分) 1、 2、 3、 1、在铁盒子里放一些土豆泥(或黏土)做成( ), 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一个( )。 2、往洞里倒入一定量的( ),用薄薄的一层土豆泥( ) 3、将铁盒子放到铁架台上,用酒精灯( ),观察受热后番茄酱的( )现象。 上述现象说明:( ) 1

[科学]六年级毕业班科学测试题

[科学]六年级毕业班科学测试题 一、填空。(每题2分,计20分) 1.光线从空气进入凸透镜时会发生而_________,而人认为从物体反射的物体反射的光是__________传播的,所以通过凸透镜看物体会感觉放大了。 2.通过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_________。 3.目前,对待垃圾最积极,最科学的手段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4.请按距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写出它的九大行星:________、________、地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得到可靠的观察结果,我们可以像科学家那样采取__________的方法。 6.燃烧需要的条件有:、、。 7.我所知道的能量有:、、、、等。 8.实验表明,口的螺丝刀更容易将螺丝钉从木头里起出来。 9.向螺丝刀那样,由一个较大的与一个较小的组合在一起的简单机械叫做。 10.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这种滑轮可 以。 二、判断。(每题2分,计20分) 1.晶体的形状很有规则,有的是立方体,有的象金字塔。…………()2.今天的显微镜可以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3.菌落是很多细菌聚集到一起形成的。………………………………()4.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5.人类利用酵母发面的历史已有5000多年。………………………()6.所有垃圾都可以回收利用。…………………………………………()7.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和分装,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8.月球地形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环形山。……………()9.月球引力大约为地球的六分之一。…………………………………()

科教版小升初科学考试试题(含答案)

科教版小升初考试科学试题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满分4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机械或工具的使用,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羊角锤B.筷子 C.钢丝钳 2.2017年开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绿色环保的“共享单车”出行,“共享单车”上使用了一些不同的简单机械,其中利用斜面的是() A.车把B.脚踏板C.螺丝钉 3.我们使劲举哑铃时,前臂上的肌肉() A.变软了B.变硬了C.没有变化 4.将一只塑料饮料瓶放置在平整的桌面上,下列几种情况下最稳定的是()A.将塑料饮料瓶装满水,正放在平整的桌面上 B.将塑料饮料瓶装半瓶水,正放在平整的桌面上 C.将一只空塑料饮料瓶正放在平整的桌面上 5.图中,电磁铁()的磁力最强。 A.B.

C. 6.下列不属于能量控制装置的是() A.变色镜B.窗帘C.电灯 7.在“调查校园里的动植物”活动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小梅同学发现几株未见过的小花,将它们拔起来,准备问老师 B.小强同学的调查记录中有蟋蟀,看到其他同学的记录中都没有,便将它删去 C.小浩同学拨开草丛,一只蚱蜢跳了出来蹦到栅栏外,于是将它记录下来 8.脊椎动物中,行为方式和生理功能最复杂、生殖发育特点是胎生、哺乳的种类是()A.鱼类B.鸟类C.哺乳类 9.在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观察到物体的图象位于视野的左上方,如果要使物体的图象移到视野的中央,应将玻片标本移动的方向是() A.右上B.左上C.左下 10.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的科学家是() A.罗伯特?胡克B.列文虎克 C.达尔文 11.下列物质变化中,属于可逆变化的是() A.把木材做成桌子B.种子发芽 C.水变成冰 12.下列日常生活利用化学变化的是() A.酿制白酒B.用榨汁机做果汁饮料 C.把西瓜放在冰箱里冰冻 13.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工程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太阳系中卫星最多的行星是() A.木星B.土星C.金星D.天王星 14.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织女星所在的星座是()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毕业考试试题及答案【新】

A C D E 甲 乙 人教数学六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仔细填空:(每空1分计18分) 1.据统计,2016年底我国总人口为1428925482人,读作( ),四舍五入到亿位约是( )亿人,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是( )人。 2.边长是2厘米的正方形按3:1的比放大后,得到的图形与放大前的图形的面积比( )。 3.在 3 1 、3.3、33.3%、0.3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4.12的因数有( ),选择其中的四个数组成一个比例是( )。 5.边长是6分米的正方形纸围成一个圆柱形纸筒(接头处不计),这个纸筒的侧面积是( )平方分米。这个圆柱的高是( )米。 6.工厂生产一批零件,合格的和不合格的数量比是24 :1,这批零件的合格率是( )%。 7.把1.2千克∶24克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 8.宿迁到南京大约250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得两地之间的距离是5厘米。这幅地图的数值比例尺是( )。线段比例尺是( )。 9.一个圆锥形容器盛满水,水深为18厘米。将圆锥形容器的水倒入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形容器中,水深为( )厘米。 10.“神舟”五号飞船于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成功升空,绕地球飞行14圈后,10月16日凌 晨7时23分安全着陆。它在空中共飞行了( )小时( )分。 二、精心选择。(每题1分,共5分)。 1.如果a×b=0,那么( )。 ① a=0 ② b=0 ③ a 、b 都为0 ④ a 、b 中一定有一个为0 2.1、3、7都是21的( )。 ① 质因数 ② 公约数 ③ 奇数 ④ 约数 3.两根同样2米长的铁丝,从第一根上截去它的 43,从第二根上截去4 3 米。余下部分( )。 ① 无法比较 ② 第一根长 ③ 第二根长 ④ 长度相等 4. 在右图的三角形ABC 中,AD :DC=2:3,AE=EB 。 甲乙两个图形面积的比是( )。 ①1 :3 ②1 :4 ③2 :5 ④以上答案都 不对 5.某校六一班有45人,男女生的比可能是( ) ①3:5 ②3:2 ③4:3 三、认真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5分) 1.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左移动两位,再向右移动一位,这个小数缩小了10倍。( ) 2.把5克盐放入100克水中配成盐水,盐水的含盐率是5%。( ) 3.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与两个内项的积的比是1 :1。( ) 4.小明应完成的作业量一定,他已完成的作业量和未完成的作业量成反比例。( ) 5.圆柱的体积比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多 3 2。

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期中试卷苏教版含答案.doc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综合测试题 一、填空题 1. 人的一生分为幼年期、青春发育期、成年期和()。 2. 我们在()阶段不仅身体发生很大的变化,而且心理也会发生很 大的变化。 3. 从出生到成年,身体各部分发育是()的,头只增长了 1 倍,躯干增长了 2 倍,上肢增长了 3 倍,下只增长了 4 倍。 4.子女和父母之间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叫做 ()。 5.花丛里的丁香花一般都是四个小瓣,小明却发现了一朵五瓣的丁香花,这可能是由于丁香花()所导致的。 6. 有“现代遗传学之父”之称的是科学家()。 7. 用人工的方法也可以使遗传物质发生变异,如用()照射种子能培育出新的品种。 8. 恐龙()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现今所有的恐龙制品都 是根据它而制作的。 9. 现代马是由()不断进化而来的,在5000 万年的进化过程中,马的趾由 4 个变成 1 个,牙齿也改变了。 10.生物的形态与其所处的环境是相适应的,这是()的结果。 二、判断题 1. 我们可以从不同时期的照片上发现自己成长的证据。() 2.测量身高时不需要脱掉鞋子,但是身体应直立,眼平视,压板轻压头顶的最高处。() 3. 从身高和体重的变化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自己在成长。() 4. 拔胡须会损伤毛囊,会使细菌侵入身体。() 5. 注意个人卫生是养成健康生活的习惯之一。() 6. 我们应该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保证每天可以睡15 个小时。() 7. 生物的变异都是有利于生物生长和繁殖。() 8.袁隆平是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 9.《物种起源》一书阐述了进化论的思想,是科学家达尔文的著作。 () 10.人类是有别于其他动物的高级动物,所以人类不是由其他生物进化而来 的。() 三、选择题 1.人一生的第一次生长高峰是出生到1 岁的婴儿期,第二次生长高峰是 ()。 A.青春期 B.成年期 C.老年期 2. 下列行为中,()是不良的生活方式。 A. 合理膳食 B.参加体育锻炼 C.吸烟

科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科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学期 期末测试卷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我会填(每空1分,共28分) 1. 认为生物的种是不变的,认为生物的种是可以改变的,达尔文提出的得到了全世界的赞同。 2.生物的进化规律是:由到,由到,由到。 3.太阳系是由太阳、、、和等构成的天体系统。 4.科学家发现300万年前的的化石,能直立行走;距今115万–65万年前的,能;距今70万-23万年前的,会。 5.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和三大类。 6. 是植树节,是世界环境日,是世界水日。 7.1609年,意大利天文学家制作出了第一架天文望远镜。 8.北斗七星属于座,北极星属于座,发生流星雨特别有名的是座。 二、我会选(每小题3分,共36分) 1.科学家在()年前的生物化石中,发现只有海洋生物。 A.3.60亿 B.4.08亿 C.5亿 D.1.44亿 2.太阳系中有着巨大光环的行星是() A.金星 B.火星 C.水星 D.土星 3.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是() A.金星 B.土星 C.木星 D.火星 4.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没有() A.水 B.岩石 C.气体 D.生命 5.流星发光的原因是() A.太阳的反射光 B.闯入地球时与地球上的空气摩擦燃烧产生光 C.星光的照射 D.自己发出的光 6.银河系以外还有许许多多像银河系一样的()集团。 A.星系 B.恒星 C.行星 D.卫星 7.生物进化演变以及人类的起源最可靠的证据是()。 A.古生物的化石 B.科学家的理论 C.解剖 D.外貌特征 8.下列不属于现代类人猿的是()。 A.大猩猩 B.黑猩猩 C.猴子 D.长臂猿 9.太阳系里有()。 A.银河系 B.火星 C.河外星系 D.仙女大星系 10.秋季,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 A.东方 B.南方 C.西方 D.北方 11.天空中的星星,除北极星之外,其他的都会向() A.东移 B.南移 C.西移 D.北移 12.下列不能证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小学科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科学复习资料 (一)、填空(20分,每空1分) 1、科学素养的四个核心因素是科学兴趣、科学精神_、科学概念_、科学方法。 2、凸透镜有放大、成像_、聚光_的作用。 3、我国"神州"五号载人飞船首次发射成功,首位航天员是杨利伟。 4、植物的叶一般可以分为叶片_、叶柄_、叶脉_三部分。 5、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_。要精确测量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温度计_。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_的性质制成的。 6、人类生长发育和其他一切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全部来自食物,食物中主要含有蛋白质、糖类_、脂肪_、维生素_、矿物质_五种营养成分。 7、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我国科学家是袁隆平_。 8、沉淀_、过滤_和消毒_是三种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 9、热空气受热上升,冷空气流过来补充,就形成了风_。 (二)、选择(10分,每题1分) 1、解剖白菜花的正确顺序是(A)。 A、萼片、花瓣、雄蕊、雌蕊 B、萼片、花瓣、雌蕊、雄蕊 C、萼片、雄蕊、雌蕊、花瓣 D、萼片、雄蕊、花瓣、雌蕊 2、世界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多的动物是()。 A、鸟类 B、哺乳动物 C、爬行动物 D、昆虫 3、下列物体,能溶解于水的是()。 A、白糖、油 B、食盐、沙 C、氧气、白糖 D、白糖、沙 4、用眼睛、鼻子、舌头辨别物体时的顺序,依次为()。 A、先看后闻再尝 B、先看后尝再闻 C、先尝后看再闻 5、月球的引力,比地球的小得多,只相当于地球引力的()。 A.二分之一 B.六分之一 C.十分之一 6、我们在灯光下能看到物体,是光的()。 A、反射现象 B、折射现象 C、辐射现象 D、直射现象 7、彩虹的颜色一般可以分为()。 A、五种 B、六种 C、七种 D、无数种 8、下列不属于果实的是() A、无籽西瓜 B、香蕉 C、向日葵籽 D、萝卜 9、磁铁中吸铁本领最强的部分是在()。 A、中间和两端 B、中间或两端 C、两端 D、中间 10、使用酒精灯的正确步骤是()。 A、打开灯帽竖放,从下往上点火,用内焰加热,从正面盖上灯帽 B、打开灯帽竖放,从上往下点火,用外焰加热,从侧面盖上灯帽 C、打开灯帽竖放,从下往上点火,用外焰加热,从侧面盖上灯帽 (三)简答。(40分,每题8分) 1、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2、日食的成因是什么? 3、雷电是怎样形成的? 4、什么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对人类有何意义? 5、在《沉与浮》一课教学时,老师发现有些学生是先放盐,后加水,再放土豆;而另一些同学先放水,后放土豆,再加盐;都使土豆浮起来了,你如何看待学生这一实验步骤? (四)、案例分析(10分) 对于下述课堂上的师生对话,你有何感想? 小学科学课上,老师在介绍木星时,按照教材指出它有13颗卫星。突然,有个学生否定了老师的说法:"不,老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4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考试试题 班级姓名分数 第一部分:识字写字(20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看谁写得正确、规范、匀称。(5分) Ling lìbào yuàn líng hún shǎn shuò máo dùn ()()()()() pái huái jīng zhàn jié gòu chāng shèng zǔ náo ()()()()() 二、书法作品展示。(2分+2分) 1.在方格里抄写下面的字,要求字体匀称、美观。 誉娱御燃遂履寓藐鼎荆寨涕 廉惩辱舅兜霉魅谨巢粥摩缩 2.请你发挥书法才能,在方格里写出自己喜欢的字、词、句。 三、先读字音再组成词语。(4分) 四、请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各三个。(2分) 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找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把正确的字写在括号里。(2分) 省吃检用()迫不急待()赞叹不己()震奋人心() 六、读一读,比一比再组词。(3分) 愉()券()嘲()坑() 喻()卷()潮()炕() 凉()挠()竣()咨() 谅()浇()俊()资() 第二部分:阅读与积累(40分) 一、根据你平时的学习积累,完成下面的填空。(10分) 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写出三个自己喜欢的成语。(3分) 精兵()政全神()注同心()力张冠李()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四个带有“龙”字的成语。(2分,多写一个加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这句格言告诉我们:学习贵有疑问,我们读书要学会提出疑问,并独立思考。你一定也积累了不少有关学习的格言吧,请写出两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词填空。(3分) 严厉严峻严肃严格 (1)老师()地说:“时光不等人啊,你们一定要()要求自己,做时间的主人。” (2)完成这项任务,对我来说是一次()的考验。 (3)我们要()打击各种犯罪活动。 二、按要求写句子。(3分) 1.扩写下列句子。(至少扩两处) 学校开展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写成带“被”字的句子。 守门员扑住了好几个险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修改病句。坚持多读多写,语文水平就会不断进步。 三、根据学过的课文做下面的题。(7分) 1.读课文片断,联系课文内容答题。(3分)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伶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1)这两段话选自课文《》,作者是________。 (2)读了这段话你想到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从积累的古诗中选一首最喜欢的写下来,并写出你喜欢的原因。(4分)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喜欢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短文,回答下面的问题。(20分) 友情提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先把文章多读几遍,读懂后再回答问题。 (一)北国的雪 佳木斯的第一场雪我怎能把它忘记呢?‖ 记得那一天早晨,天气变冷,阴云一块一块地在天空移动。到了中午,大片大片的雪花便从天上落下来了。 雪纷纷扬扬地下着,它像玉一样润,像雾一样轻,被风刮得在天空中打转。它们无拘无束地游荡着,大地慢慢地换上了洁白的银装。 啊,北国的雪,令人陶醉…… 过了一段时间,雪停了,整个大地好像被一层轻纱裹住,又好像被一层银雾笼罩住了。太阳出来了,佳木斯成了水晶般的城市。我们走在街上,像走在童话中的仙宫一样神奇异常。路旁的松树上,挂满了雪球,亮晶晶的。远方一望无垠,洁白万里。皑皑白雪在太阳的照射下,发射出耀眼的光芒。 街上的雪不怎么厚,踩上去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构成一曲美妙的音乐。孩子们

2017年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六年级科学(上) 期中测试卷(附答案) 一、填空 1、细菌、霉、病毒是不同种类的()。 2、利用细菌可以()、()、()、()。 3、物体在()和()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4、细胞有不同的()、()和()。 5、按照火山活动的历史,可分为()、()和()。 6、青霉菌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各物质叫做()。 7、地球表面有()的面积被水覆盖。 8、科学家是通过()在地球内部的不同传播速度来打探地球内部的构造的。 9、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和细菌叫做()。 10、地壳剧烈变动时,岩浆可能侵入岩层,它们有的冷却,有的沿裂缝猛烈地喷出地面,就出现了()的现象。 11、地球从地表到地心可以分为()、()、()。 12、生物体都是由()组成的,第一个发现和提出这个名称的人是英国科学家()。 二、判断题 1、在空气中、水中、地下、动植物和人体里,都有微生物。() 2、服用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治疗因病毒导致的疾病。()

3、电冰箱能保鲜食物,主要是利用它产生较冷的环境,创造使食物不容易发霉的条件。() 4、各种细胞的大小、形状差异很大。() 5、喜马拉雅山在几千万年前是河流。() 6、利用网格画地图是为了尽量标准。() 7、大多数细菌圣人类是有害的。() 8、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 9、目前人类在探地研究中最深的深度是14千米。() 10、地震波在坚硬的岩石中传播较慢,在较软的岩石中传播较快。() 11、火山喷发非常漂亮,我们可以近距离地欣赏,不会有危险。() 12、高山都是由地球板块移动时挤压形成的。() 三、选择 1、地震和火山爆发主要发生在() A、地壳板块边缘 B、地壳板块中间 C、和地壳板块没有关系 2、()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里。 A、病毒 B、细菌 C、昆虫 3、防止食物发霉的方法是() A、将食物放在冰箱里 B、将食物放在柜子里 4、使用显微镜时,首先() A、对光 B、安放 C、观察 5、因为地壳的岩层是坚硬的,所以() A、不会发生变动 B、不断发生变动

六年级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期终测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3分) 1、常用的简单机械有杠杆、滑轮、、。 2、提高材料的弯曲能力,可以增加材料的厚度,还可以改变材料的。 3、建筑物的框架结构最基本的形状是四边形和。 4、杠杠是一种简单的机械,利用杠杠工作时,在杠杠上用力的点叫用力点,承受重物的点叫,起支撑作用的点叫。 5、 __在各个方向都是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 6、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 7、菌类不能进行来制造养料,而靠吸收其他生物或土壤里的来生存。 8、我们可以用、等方法来增强物体抵抗弯曲的能力。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9、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 A、机械能 B、化学能 C、生物能 10、只改变电磁铁线圈的缠绕方向,这时电磁铁()。 A、南北极改变 B、南北极不变 C、磁力强弱发生变化 11、下列哪个框架不易变形()。 A、B、C、D、 12、梁的横截面一般是()的。 A、平放 B、立放 13、下列哪种情况最省力()。 A、B、C、 14、用力点离支点近,阻力点离支点远的杠杆是 ()。 A、省力杠杆 B、费力杠杆 C、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15、对于同一物种来说,生活在越热的环境中,它的个体就()。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16、以下哪种因素不会影响电磁铁的磁场强度?()

A、增加电池数量 B、增加线圈圈数 C、改变电池的正负极 17、同样粗细的螺丝钉,螺纹越密,拧起来就越()。 A、费力 B、省力 C、既不费力也不省力 18、下列哪种情况能平衡()。 A B C BB 三、判断题(每空2分,共20分) 19、蕨类植物属于绿色不开花植物。() 20、改变材料的形状不可以增大它的抗弯曲能力。 ( ) 21、框架铁塔结构具有底面大,下面重,风阻小等特点。 ( ) 22、拱形与其他形状相比,增加了材料的厚度。 ( ) 23、轮轴的轮越大,轴越小,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能越省力 ( ) 24、圆顶形的龟壳,主要是让乌龟更加漂亮。 ( ) 25、煤、石油、天然气所具有的能量最终都来自太阳。 ( ) 26、电磁铁没有南北极。 ( ) 27、狗尾草、凤仙花都属于草本植物。 ( ) 28、电磁现象是丹麦科学家奥斯特最先发现的。 ( ) 四、连线题(8分) 29-30电池太阳能31-32汽车方向盘斜面核电站化学能螺丝钉省力杠杆风力发电机原子能羊角锤费力杠杆光电池机械能镊子轮轴 科学探究 一、图形题 1、(1-3)画出下面工具的力点、重点、支点,并填空。(5分)

教师招聘考试科学试题

教师招聘考试科学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下列做法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A ) A.铁路钢轨铺在枕木上 B.缝衣针做得很细 C.注射器针尖做得很尖 D.菜刀的刀刃磨得很锋利 2.分析复杂电路时,为了将电路简化,通常先把电路中的电流表和电压表进行理想化处理,正确的处理方式是( D ) A.把电流表看成是一个大电阻B.把电压表看成是一根导线 C.把电流表看成是断开的D.把电压表看成是断开的 3.汶川发生大地震后,救援人员争分夺秒抢救被埋在废墟中的幸存者时,使用了一种先进的生命探测仪,这种仪器可以隔着厚厚的掩埋层探测到仅有微弱呼吸、心跳的人体,你认为这种仪器的工作原理最没有可能的是( A ) A.碳-14测定B.声波探测C.电磁波探测D.红外线探测 4.以下四种实际应用中,利用了光的反射的是( C ) A.手持放大镜B.近视眼镜C.奥运采集圣火的凹面镜 D.紫外线验钞机 5.“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诗中描述的月相( C ) A.是新月B.弓背向东C.出现在西方天空D.出现在农历初一6.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下列现象:①温室效应;②赤潮;③酸雨;④光化学污染;⑤臭氧空洞;⑥潮汐;⑦大脖子病,其中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 C )A.②⑥B.①③⑤C.⑥⑦D.④⑤7.如图所示,一根长为L的木棒的B端放在截面直径为D的圆柱体上,且木棒保持水平,用水平力F推木棒的A端,圆柱体在水平地面上向前滚动,设木棒与圆柱体、圆柱体与地面间均无滑动现象,当把木棒从图甲位置匀速推至图乙位置时,推力F做的功是( C ) A.FL/2 B.FL +πD C.2FL D.2FL +πD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A.一切物质的化学性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不锈钢不是纯净物 C.硫酸在水中电离出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其水溶液呈电中性 D.加到双氧水里的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变 9.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B ) A.为防止液体外洒,应将滴管伸入试管内 B.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酒精灯,继续通H2使Fe2O3冷却至室温C.密度空气大的气体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小学语文六年级毕业考试试题

小学毕业年级学业水平考试(语文) 第1页 共6页 小学毕业年级学业水平考试 六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会听能说(5分) 1.先看题,认真听老师念短文,再做题。(5分) ①这是一次 运动会。一个男孩子在跑道上 ,在连续几次爬起来 又跌倒之后,他终于 。患有腰疾的弱智女孩在他脸上 。(4分) ②当听到男孩的哭声之后,赛场上的另外8个孩子是怎么做的?(1分) 二、积累运用(30分) 2.在田字格里工整美观地写汉字。(6分) shèng dàn y án j ùn du àn li àn q īn sh í d à m íng d ǐng d ǐng 3.用横线标出正确的读音或汉字。(2分) 糊(h ú h ù)弄 追悼(d ào di ào ) 荣(誉 誊) 板(粟 栗) 4.按要求完成词语练习。(5分) ①照样子写成语。(2分) 鼠.目寸光 左顾.右盼. ②按要求写成语,再从中选择两个成语写一句话。(3分) 集思广( ) 群( )群力 独出心( ) 各( )己见 5.按要求写句子。(4分)

①小溪从山上流下来。(写拟人句)(1分) ②居里夫人那种乐于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改为反问句)(1分) ③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就;如果你是,就。(写排比句)(2分) 6.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一段话中的5处错误。(5分) 今年的“六·一”儿童节,我们全校同学和所有少先队员欢聚一堂,载歌载舞,庆祝我们自己的节日。联欢会结束后。还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猜迷语”游园活动。今天,我过得难受极了! 7.根据积累填空。(8分) ①原文填空。人总是要死的,但。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 的说过:人固有一死,,。(2分) ②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关于诚信的名言是“ 。”(1分) ③“多实践才能出真知”,《文心雕龙》中有一句话告诉了我们这个道理: (2分) ④我读过刘知侠的革命题材小说《》,还从黑柳彻子的《》了解了人的美好心灵。(1分) ⑤回顾课文内容,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四字词语。(2分) 在小学语文学习之旅中,许多人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的孔子,有的张思德,有的李大钊,有的鲁滨孙。 三、阅读理解(30分) (一)古诗文阅读(5分) 8.理解文言文。(2分)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以:去: 这句话的意思是: 9.补写古诗词。(2分) A.《七步诗》中,曹植面对兄弟之间互相残杀而发出的内心悲叹是“,小学毕业年级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第2页共6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试卷 苏教版(含答案)

六年级科学期末测试 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 1、人的生长发育最显著的变化是(身高)长高了;(体重)增加了。 2、青春期是我们由(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 3、人在一生中的两次生长高峰为(出生后一年)、(青春期)。 4、女生的青春期大约从(10岁)开始,男孩大约从(11)岁开始进入青春期,(14)岁开始变声。 5、在青春期,我们的(身体形态)(心理)方面都发生着巨大变化。 6、(吸烟)和(酗酒)是少年健康的大敌。 7、青春期男女(身高)最先出现快速生长。 8、把人的一生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四条腿走路”指幼年时期,“两条腿走路”指壮年时期,“三条腿走路”指老年时期。人的一生大约可分为这样几个阶段:胎儿期、婴幼儿期、学龄期、青春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 9、预测自己长大后的身高有三种方法:根据(父母的身高预测);根据(自己现在的身高预测);根据(自己的脚长预测)。 10、为了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应该怎样做? (1)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洗澡、不挖鼻孔) (2)讲究营养并注意饮食卫生(不暴饮暴食、不吸烟、不酗洒、合理安排每天进餐次数和时间) (3)注意学习姿势和用眼卫生(眼离书本一尺、胸离课桌一拳、注意采光和照明) (4)加强体育锻炼(游泳、跑步、踢球) (5)保证充足的睡眠(小学生1-2年级10-11小时 3-6年级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5小时、成人7-9小时) (6)不迷恋电脑(适当使用丰富业余生活,并不是坚决远离电脑,当能尽情玩网络游戏) (7)科学用脑(科学用脑五要素:课程交替、动静结合、反复强化、勤于思考、适当休息) 11. 连线 牙牙学语—婴幼儿期努力工作—青年期十月怀胎—胎儿期 生长迅速—青春期抚育后代—成年期颐养天年—老年期 勤奋求学—学龄期 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 1、遗传:(子女)和(父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叫遗传。 2、(遗传)和(变异)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3、(孟德尔)是著名的遗传学家,也是(现代遗传学之父)。 4、种豆得豆,种瓜得瓜;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子会打洞就是遗传现象。 5、变异:(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不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叫变异。 6、生物除父母的结合会出现变异外,生物自身也会产生变异,有的变异对生物有(害),有的变异对生物有(益),有的变异对生物即(无害也无益)。 7、有关变异的谚语或俗语如:一颗之果,有苦有甜;黄鼠狼生鼠辈,一代不如一代;一母之子,有愚有贤;龙生九子,个个不同;一猪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8、三叶草通常有三片叶子,但也有极少数是四片,这是因为(变异现象)。 9、变异现象的两种形式:(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可遗传的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变异。如:高茎碗豆和矮茎碗豆播种出新苗。 不可遗传的变异:是在(不同环境下)产生的变异,其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如:用眼不当造成近视。10、(袁隆平)是我国著名(水稻专家),他经过多年选育培育杂交水稻新品种,2001年2月,他荣获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1、用人工的方法可以使遗传物质发生变异,比如用X射线照射种子。科研人员利用人工变异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如:(无籽西瓜、新型草莓、太空椒、瘦肉型猪)。 12、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所以变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而遗传是个别存在的(×) 13、生物的后代不会也不可能与祖先一样(√) 14、生物的每一个特征都是能遗传的。(×) 15、生物界,各种各样的昆虫都是遗传和变异的结果。(√) 16、父母都是高个子,因为遗传的缘故,子女一定是高个的。(×) 第三单元《进化》 1、第一块恐龙化石是(1822年)被人们发现的。 2、恐龙已经灭绝了,人们主要通过(化石)来了解恐龙。恐龙的模型、图形和影片是根据(化石)复制出来的。恐龙属于(爬行动物),恐龙是(卵生的)。 3、写出你所知道的五种恐龙(霸王龙、梁龙、剑龙、三角龙、鸟龙) 4、化石是在地层岩石中保存几百万年以前死亡生物的(残骸)或(遗迹),如:骨骼、外壳、叶子、脚印等。 5、大自然中的化石如:恐龙化石、植物化石、三叶虫化石、鱼化石。 6、如果把不同年代的地层比作一本书,那么(化石)就是书页中特殊的文字。人们对各种化石以及生命进化感到困惑已有(数百年)。 7、有些生物在地球已经不存在了如:(恐龙、奇虾、渡渡鸟)。 8、现在一些生物与远古的生物很相似,变化不太,我们称为(“活化石”)如:(大熊猫、银杏、蟑螂、白鳍qí豚)。 9、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鱼类的化石)在比较古老的地层中就出现了,而(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则依次在越来越晚的地层中才出现。 10、化石的形成过程。(28页。注意顺序) 动物死亡→被沉积层包围→矿物化→地壳运动→接近地表 11、(达尔文)是世界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生物学家)之一,他出版了现代生物学的经典理论著作(《物种起源》),他认为生物是由(非生物)发展起来的,现在的各种生物拥有(共同的祖先)。达尔文的观点已成为(现代生物学)的经典理论。 12、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而(不适应者)则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 13、(云南澄江动物化石)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绝大多数脊椎动物祖先的化石。(云南澄江生物群)对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提出了挑战。 14、极地狐狸的耳朵短而圆的原因是(减少热量的流失,有利于在寒冷的环境中保暖)。 15、化石是生物进化最直接最可靠的证据。(√) 16、化石就是生物。(×) 17、1850年左右,英国曼彻斯特城地区的黑色尺蠖蛾数量要比浅色心蠖蛾的数量多,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8、古代的长颈鹿因为经常吃高处的树叶,因而颈部不断地变长了,就变成了我们现在今天看到的长颈鹿。(×) 19、在自然选择过程中,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 20、科学家做出的解释都是正确的(×) 21、所有的生物经过漫长的年代都会形成化石(×) 22、现代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已经知道了恐龙灭绝的原因。(×)只是推测. 23、不同年代地层之间的生物是没有联系的。(×) 24、关于恐龙灭绝的各种假设都有一定的根据和道理,但对全球性的恐龙灭绝问题至今还不能做出令人信 1 2

人教版六年级科学全册测试题带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科学全册测试题带答案 六年级科学测试题人教版 一、填空 1、(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螺丝刀)、(钉锤)、(剪子)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2、使用(钉锤)能轻松地拔起铁钉. 3、天平是根据(杠杆)的原理工作的。 4、象水龙头这样,(轮)的(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5、定滑轮的作用是(能改变用力方向)(不能改变力的大小。) 6、动滑轮的作用是(能改变力的大小)(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7、滑轮组的作用是(能改变用力方向)(省力。) 8、在我们喝玻璃瓶饮料的时候,常会用到(开瓶器。) 9、旗杆上的滑轮是(定滑轮),起重机上的滑轮是(滑轮组),拉高重物常用的是(定滑轮) 10、在轴粗细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 11、通向山顶的公路,总是盘山而上的,盘山公路实际上是相当于加长了通向山顶的(距离),这样车轮在行驶或送货物时(省力)。 12、自行车是一种以(人)为动力的代步机器。 13、自行车的车把,脚蹬手应用了(轮轴)原理,闸、车轮应用

了(杠杆)原理,连接各部分的螺丝应用了(斜面)原理。14、古稀腊科学家(阿基米德)说,只要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用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地球)撬起来。 15、地球平均半径有(6371)千米,重量约为(60)万亿吨。 16、用力推动房门,力的作用点离门轴越远越(省力),所以门的把手总是安装在(远离)门轴一侧。 17、人们从井里提水的装置叫辘轳,属于(轮轴)。 18、自行车的车把应用了(轮轴)原理,所起作用(掌握和改变行驶方向)。 19、自行车的车闸应用了(杠杆)原理,所起作用(刹车)。 20、如何增强(横梁)抗弯曲能力是建筑上很重要的问题。 21、横梁一般是(立)放的。 22、纸的抗弯曲能力与纸的(宽度、厚度)有关。 23、古代域门都做成拱形(因为拱形能承受很大的压力)。 24、西瓜皮拱之所以不垮(因为拱脚面边各有一个物体抵住了拱形受压向外的推力)。 25、同样柔软的纸,作成(拱)的形状就变“坚硬”了。 26、要使拱能承受巨大的压力,就要抵住(拱的外推力)。 27、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有(拱形承载压力大)的特点,而且不产生(向外推力)。 28、球形在各个方面上都可以看成(拱形),这使得立比任何形状都(坚固)。

初中科学学业考试试题选编

1、 一、试题描述: 履带式拖拉机的履带是由一块块金属板做成的,每块板上都有一、二条凸起的棱,则:(▲) A、金属板和它上面的棱都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强和摩擦。 B、金属板和它上面的棱都是为了增加对地面的压强和摩擦。 C、金属板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强,棱是为了增大对地面的摩擦。 D、金属板是为了增大对地面的压强,棱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摩擦。 答案:C 一、试题描述: 1、小轿车上大都装有一个指示灯,用它来提醒司机车门是否关好。四个车门中只要有一个车门没关好(相当于一个开关断开),该指示灯就会发光。下列几幅模拟设计电路图中,你认为最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 ▲ ) 答案( D ) 一、试题描述: 2.区别盐酸和稀硫酸最好使用……………………….....................( D ) A.指示剂 B.碳酸钠溶液 C.硝酸银溶液 D.氯化钡溶液 5、 一、试题描述: 3.坐在逆水行驶的船中的乘客 ,我们说他静止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 ........................................................................... ................... ( B ) A.河岸上的树 B.船舱 C.迎面驶来的船 D.河水 一、试题描述: 1、电磁炉是利用高频电流在电磁炉内部线圈中产生磁场,磁化铁质铁锅,从而形成无数个小涡流(即电流),加速锅底分子运动,使锅底自身发热达到加热食品的目的,它具有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等优点,是现代家庭中理想的灶具。下列有关电磁炉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炉在使用中利用了电流的磁效应和化学效应。 B、电磁炉在事业中会产生烟尘和废气。 C、电磁炉加热食物时把电能转化为内能。 D、铁、铝、铜锅都可以在电磁炉上使用。 答案(C) 一、试题描述: 2.如图所示,在B木块上放有铁块A,A、B两块物体间用绳子相连,在水面处于平衡状态;当把木块B翻转后,铁块A落入水中并处于平衡状态(A没有碰到底),这时候容器内的水面将()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期末试题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试卷 一、填空: 1、在同一年龄组中,()占多数,()占少数。 2、充足的()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3、生物的变异不仅来自()的结合,生物体自身也可能产生变异。 4、()和()骨骼排列基本相同。 5、同一栖息地上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动物之间会形成()关 系或()关系。 6、自然界中的生物,适应者生存下来,而不适应者则被淘汰掉,这就是()。 7、化石是在地层岩石中保存的几百万年以前死亡生物的()或(),如骨胳、外壳、叶子等。 8、()是现代遗传学之父。 9、人类的很多行为直接破坏了生态平衡,如()、(),以及过度捕捞等。 10、电水壶是将()通过电热管转换为(),从而烧开 了水。 11、在人们生活和工业生产所需的总能量中,()所占 的比重相当大,要经过漫长的年代才能形成。 二、判断: 1、焰火是利用了热流原理。() 2、大气没有压力。() 3、地热能来自海洋。() 4、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认为地球生命演变是一个十分突然的过程。() 5、保存在地层岩石中的动物脚印不是化石。() 6、斑马身上的条纹可起警戒作用,吓退天敌。()

7、蚯蚓、蜘蛛和屎壳郎都属于食物链中的分解者。() 8、将一杯水静静地放在无风的教室后,它没受到能量的作用。() 9、木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 10、只有科学家才能进行发明创造。() 三、选择: 1、人类用的能源主要来自()。 A 石油 B 电 C 太阳 2、在“草→兔→鹰”这个食物链中,如果鹰被大量捕杀,则草的数量会()。A、增加B、减少C、先少后多D、先多后少 3、5000万年前,马有()个脚趾。 A、1 B、2 C、3 D、4 4、人类的活动对生物()。 A 没有影响 B 影响很大 C 毫不相干 5、根据达尔文进化学说,当今丰富多彩的生物界形成原因是() A、生存斗争 B、自然选择 C、人工选择 D、遗传变异 6、哪个生物属于分解者?() A、秃鹰 B、螃蟹 C、香菇 D、蜘蛛 7、当演奏电风琴时,电能被转换成()。 A、潜能和热能 B、声能 C、光能和声能 D、热能 8、沼气是二次能源,它是由()经加工、制造得到的。 A、太阳能 B、水能 C、核能 D、生物质能 四、实验: 白炽灯和荧光灯哪个效率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