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DM系统信道估计和自适应分配算法的研究

合集下载

OFDM系统的信道估计和信号均衡技术的研究

OFDM系统的信道估计和信号均衡技术的研究

OFDM系统的信道估计和信号均衡技术的研究一、本文概述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是现代无线通信系统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高效调制技术,它通过将高速数据流分割成多个较低速度的子数据流,并在多个正交子载波上并行传输,从而实现了在复杂和多径环境中高速数据传输的能力。

然而,这种并行传输方式也使得OFDM系统对信道失真和干扰非常敏感,因此,信道估计和信号均衡技术成为提高OFDM系统性能的关键。

本文旨在全面深入地研究OFDM系统中的信道估计和信号均衡技术,包括其基本原理、算法实现以及在实际系统中的应用。

我们将首先概述信道估计和信号均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分析它们对OFDM系统性能的影响。

然后,我们将详细介绍几种常用的信道估计和信号均衡算法,包括最小均方误差(MMSE)估计、最大似然(ML)估计、线性均衡和非线性均衡等,并比较它们的性能和复杂度。

本文还将探讨信道估计和信号均衡技术在不同应用场景中的优化方法,例如,在高速移动环境、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以及认知无线电系统中的应用。

我们将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评估这些优化方法在不同场景下的性能,并提出可能的改进方案。

本文将总结信道估计和信号均衡技术在OFDM系统中的重要性和挑战,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我们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OFDM系统的性能提升和实际应用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OFDM系统基本原理正交频分复用(OFDM)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它将高速数据流分割成多个较低速度的子数据流,然后在多个正交子载波上并行传输。

这种技术结合了频率分集和多路复用,显著提高了频谱利用率,增强了系统对多径干扰和频率选择性衰减的鲁棒性。

OFDM的基本原理在于,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将频域信号转换为时域信号,然后在时域中插入循环前缀(CP),以减少多径干扰产生的干扰。

每个子载波上的数据符号都是经过调制的,可以独立地进行检测和解码,从而实现了子载波之间的正交性。

OFDM系统的信道估计技术讨论

OFDM系统的信道估计技术讨论

OFDM系统的信道估计技术讨论
OFDM(正交频分复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现代通信系统中的调制技术,它具有高效率、抗多径衰落干扰和抗频率选择性衰落干扰等优点。

在OFDM系统中,信道估计是一项关键技术,用于通过估计信道的时变特性来提高系统性能。

信道估计技术在OFDM系统中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将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给发送端,用于实现信道编码和自适应调制等技术;二是用于接收端的信号检测和解码。

1.导频插入法:导频插入法是OFDM系统中最简单直接的信道估计方法。

它将已知的导频序列插入到发送数据中,接收端通过观测导频序列和接收到的信号,来估计信道的时变特性。

导频插入法虽然简单易实现,但由于导频序列的插入会导致传输效率的下降。

2.最小二乘法:最小二乘法是一种基于误差最小化的信道估计方法。

通过解决最小二乘问题,可以得到信道估计的最优解。

最小二乘法能够适应多种信道环境,但对于非线性和非高斯信道效果有限。

3.线性插值法:线性插值法是一种基于线性插值的信道估计方法。

它通过已知导频序列的线性插值,来实现对未知导频位置和连续频谱的信道估计。

线性插值法具有较好的估计性能,但对于高速移动和快速衰落的信道环境效果较差。

4.基于子载波信道估计:OFDM系统中的子载波可以看作是一个独立的小带宽信道。

基于子载波信道估计方法通过对每个子载波上的信号进行估计,得到整个信道的估计。

基于子载波信道估计方法可以通过频域信道估计和时间域信道估计两种方式实现。

OFDM系统的信道估计技术讨论

OFDM系统的信道估计技术讨论

OFDM系统的信道估计技术讨论
OFDM(正交频分复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数字通信的调制技术。

它把高速数据流分成多个低速子信号进行传输,使得每个子信号都有更小的带宽,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

然而,OFDM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离不开信道估计技术。

在OFDM系统中,信道会受到多径传播和噪声干扰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OFDM 系统需要进行精确的信道估计,以便精确调整信号相位和幅度,从而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OFDM系统信道估计技术主要分为两种:基于训练序列和基于数据的技术。

基于训练序列的信道估计技术采用预定义的训练序列,向接收端发送已知的信号,接收端接收后,通过检测接收的训练序列,从而得到信道参数。

这种技术的优点是简单易操作,不需要对数据进行干扰,但缺点是需要消耗大量的训练序列资源,导致了数据传输速率的降低。

基于数据的信道估计技术则是利用已经传输的数据序列进行信道估计。

通常采用等化器对OFDM接收端所接收到的复杂信号进行处理,然后利用等化器估计出信道参数。

这种技术的优点是可以充分利用数据资源进行信道估计,提高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但缺点是对于复杂的信道环境,由于估计误差较大,会影响OFDM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综合选择这两种技术进行信道估计。

为了提高OFDM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还可以采用多种补偿技术,诸如信道编码、多天线技术和反馈技术等,来提高信道估计的精确度。

总之,OFDM系统信道估计技术是影响OFDM系统性能和可靠性的重要因素。

根据不同的应用环境,可以选择合适的信道估计方法,并采用附加的技术手段来提高估计的精确度和可靠性。

基于OFDM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信道估计的毕业设计

基于OFDM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信道估计的毕业设计

基于OFDM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信道估计的研究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目录1绪论 (1)1.1 研究内容及背景意义 (1)1.2 本论文所做的主要工作 (2)2 OFDM系统简介 (3)2.1 单载波通信与多载波通信 (3)2.2 OFDM基本原理 (5)2.3 OFDM的优缺点 (6)2.4 OFDM系统的关键技术 (7)3 OFDM信道估计及其性能仿真 (9)3.1 信道估计概述 (9)3.2 信道估计的目的 (10)3.3 OFDM信道特性 (10)3.4 信道估计方法 (13)3.4.1 插入导频法信道估计 (13)3.4.2 最小平方(LS)算法 (15)3.4.3 最小均方误差估计(MMSE) (17)3.4.4 线性最小均方误差(LMMSE)算法 (19)3.4.5 基于DFT变换的信道估计 (20)3.5性能比较与分析 (21)4 改进的DFT算法及其性能仿真 (25)4.1 算法简介 (25)4.2 性能仿真 (26)5 结论与展望 (33)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单天线OFDM系统的信道估计算法研究

单天线OFDM系统的信道估计算法研究
进 的方 法称 为 D F T校正 。
( a )信道冲激响应的理想值
图 1 L S估 计 受噪 声 的 影 响
( b )L S 估计得到的信道冲激响应
线性最小均方误差准则的含义是使信道估计的 均方误 差 ( M S E ) 值最 小 , 所 以它是 基于统计 意义
的 。L MMS E估计 的公式 为 :
最大似然准则 的含义是使信道 的似然 函数最 大, 由于其 结构 复杂 , 所 以实 际 中很少使 用 。
图 2是 对 以 上 三 种 准 则 性 能 的 比 较 , 其 中 图 2 ( a ) 是误 码 率 曲线 , 图2 ( b ) 是 MS E值 与信 噪 比的 关 系 曲线 。可 以看 出 , L s的性 能 最差 , L MMS E的性 能最 优 , 而 ML的 性 能 介 于 它 们 之 间 , 且 十 分 接 近
图 3是对 L S准则 的 D F r校 T校正之后 , L S 估计的性能有 了很大的提高 , 其误码性 能已经很接近 L M M S E的 误码性能; 但是 由于它没有使用信道 的二阶统计特 性, 只使用了信道长度的信息 , 所以它的性能依然没


有L MMs E的性能好 。
1 . 2 非导频 位置信 道信 息 的获 取
在得到了导频处的信道信息后 , 一般使用插值
/ 4 '
、 一1
L M M S E = R p p ( R p p + ) ,
( 3 )
的方法恢复出非导频处的信道信息。常用的插值方 法有线性插值和三次样条插值。线性插值是最简单 的插值方法 , 在每两个插值节点之间使用直线进行 拟合 ; 但是其结果在插值节点处不可导 , 即在插值节 点处不平滑。三次样条插值可以保证所有的节点都 连接成一条平滑( 二阶导数连续 ) 的曲线 , 具有很好

非理想CSI下基于OSTBC的MIMO—OFDM系统中自适应资源分配算法研究

非理想CSI下基于OSTBC的MIMO—OFDM系统中自适应资源分配算法研究

反馈 存在错 误都会 导致 C I S 的非理 想 , 而降低 自适 应 资源 分 配所 带来 的性 能提 高 , 至消失 。因此 , 从 甚 在
发送 端获得 非理想 C I 系统 中 , S的 出现 了一 个 问题 , 即在给定 的场景 及信 道质量 下 , 自适 应传输 ( T 模 式 A )
7 ( ,)= ・l ”( ,) : nk H nk l
() 1
2 A T及 N nA o 。 T模 式下 的平 均 数 据速 率 及 误码 率 的数 学 表示
2 1A . T及 N n A o — T模 式
当应用 A T模 式时 , 在基站 端可根 据 获得 的 C I 行 自适 应子 载 波 分 配及 自适 应 调制 。对 于 自适 应 S进 子载 波分配 , 采用 Ma—N xS R算法 即将 子载波 分配给 信噪 比最大 的用 户。如果 几个 用 户 同时拥 有最 好 的信 道 条件 , 么就把 子载波 随机 分配给 它们其 中 的一 个 。假设每 个用户 经历 相同 的平均 信 噪 比 , 那 对于所 有 用 户获得子 载波 的概率相 等 ” , P 即 =l U / 。在 子载波 分配完 成之后 , 每个 子载 波可根据 C I 择调 制方 S选 式, 并假设 每个子 载 波 传 输 功率 相 等 。本 文 所 考 虑 的调 制 方 式 表 示 如 下 : P K, P K,-S 1 Q M, B S Q S 8P K,6 A 3 Q M,4 A 1 8 A 2 6 A 5 2 A 2 A 6 Q M,2 Q M,5 Q M,1 Q M。最后 , 在发 送端 使用 O T C把 用户 数据 发 送 到 MI SB MO信道
Ke y wo d M I O ; r s: M OFDM ;S TBC ;a a i e r s u c lo a i n; i p r e t f e b c d pt e o r e a l c to v m e c e d a k f

OFDM系统理论及基于导频的动态信道估计算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OFDM系统理论及基于导频的动态信道估计算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OFDM系统理论及基于导频的动态信道估计算法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正交频分复用(OFDM)是一种多载波调制技术,其通过将高速数据流分成多个低速数据流,使得每个低速数据流对应一个不同的正交子载波,从而达到提高频谱利用率和传输效率的目的。

目前,OFDM系统被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数字电视、无线局域网等领域。

但在实际应用中,OFDM系统受到信号传输途中动态多径信道所带来的影响,从而导致接收端的信号失真,进而影响信号的解调。

因此,对于OFDM系统的动态信道估计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对OFDM系统的理论分析,结合常用的导频技术,提出一种新的动态信道估计算法,从而提高OFDM系统在动态多径信道下的传输性能。

三、研究内容1. OFDM系统理论分析,包括OFDM系统的原理、调制方式和发射接收原理等。

2. 多径信道模型,包括瑞利衰落信道模型和高斯脉冲信道模型等。

3. 导频技术分析,包括传统的导频技术和基于压缩感知的导频技术等。

4. 基于导频的动态信道估计算法研究,分析不同情况下的信道估计方法,包括基于最小均方差估计的方法、线性开环估计的方法等,并对比不同的算法效果。

5. 仿真实验验证,设计不同场景(如高速移动情况下的信道估计效果)的OFDM系统仿真实验,验证基于导频的动态信道估计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将提出一种新的动态信道估计算法,为OFDM系统在动态多径信道下的传输提供更好的保障。

同时,本研究所涉及的OFDM系统理论、多径信道模型和导频技术等,对于OFDM系统的优化设计也具有借鉴意义。

五、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对OFDM 系统的理论分析,探讨其在动态多径信道下的传输机制,进而提出一种新的动态信道估计算法。

同时,通过设计不同场景的OFDM系统仿真实验,验证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六、预期成果本研究将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导频的动态信道估计算法,为OFDM系统在动态多径信道下的传输提供更好的保障。

TDS-OFDM系统信道估计算法研究及逻辑实现

TDS-OFDM系统信道估计算法研究及逻辑实现

TDS-OFDM系统信道估计算法研究及逻辑实现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 TDS-OFDM研究背景 (1)1.2 论文研究意义和内容安排 (4)第二章T DS-OFDM传输技术 (6)2.1 OFDM简介 (6)2.2 OFDM信号传输模型 (7)2.3 TDS-OFDM在DTMB系统的应用 (8)2.3.1 DTMB系统结构 (8)2.3.2 帧结构 (10)第三章T DS-OFDM信道估计算法 (12)3.1 TDS-OFDM信道估计算法基础 (12)3.1.1 多径对帧头PN序列的影响 (12)3.1.2 OFDM系统中的能量泄漏现象 (13)3.2 基于循环相关的信道估计算法 (15)3.3 基于滑动相关的信道估计算法 (17)3.3.1干扰成分分析 (17)3.3.2 迭代门限检测与帧体循环恢复 (19)3.4 频域PN变换法 (22)3.5 TDS-OFDM对抗长时延的技术 (24)3.5.1 避免ISI干扰的信道估计 (24)3.5.2 以帧头为中心的迭代算法 (25)3.5.3 以帧体为中心的迭代算法 (28)3.6 本文对信道估计算法的改进 (28)III3.6.1 检测小功率多径的改进算法 (28)3.6.2 ISI消除的改进算法 (32)第四章信道估计的逻辑设计 (37)4.1 信道估计的整体结构 (37)4.2 内部子模块的设计 (38)4.2.1 存储器子模块 (38)4.2.2 CE_CTRL子模块 (40)4.2.3 CE_COARSE子模块 (41)4.2.4 CE_FINE子模块 (44)4.2.5 CE_FORM_CIR子模块 (45)第五章仿真验证与逻辑综合 (47)5.1 ESL设计与验证方法简介 (47)5.2 仿真验证的结果 (51)5.3 逻辑综合结果 (54)第六章总结 (56)致谢 (58)参考文献 (59)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62)IV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1.1 TDS-OFDM研究背景时域同步正交频分复用(TDS-OFDM)是我国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传输标准所采用的一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宽带无线传输技术,我国于2006年8月18日正式颁布了《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帧系统、信道编码和调制》(GB20600-2006),即DTMB标准,2007年确定为中国地面广播电视信号的强制标准,这是我国地面广播电视数字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 cr m f ce c fOF e p tu e in y o DM y tm n s il infc ty b t rp roma c . i s se a d a o yed sg i a l et e r n e s l in e f Ke r s:OFDM ; c n e si t n; a a tv lo ih ; b ta o ral t y wo d ha n le tma i o d p ie a g rt m i nd p we l o
Si c c n e& T h o g , a j g2 04 , hn ) e c e n l y N ni 10 4 C ia o n
Absr c t a t: I lip t a i gc a ne ,t e u eo x d mo  ̄a o e h iu n OF n mut— ah fdn h n l h s faf e d t n tc n q e i DM y tmswi a s i i s se l c u e l wa t fr s u c s se o eo r e .Ho t a e te a a tv d lt n tc nq e n OF w o tk d p e mo u ai e h i u s i DM y tm s t e k y tc n lg h i o s se s i h e e h oo y fri r vn e mo i o o mp o i t b l c mmu ia o g h e n c t n.An a a t e ag rtm a e n d n mi NR w th n e es i i d p v l oih b s d o y a c S i s c i lv l s i g gv n i i p r ie n t sp e .Toe sr e BER fc mmu ia in q ai h a nuet h o o n c t lt h sag r h c n d srb t isa d p we o u y,ti l o i m a ti ueb t o r t i n i c od n e、i t e s t fv ro sc a n l n c iv e o t m .u d rt e a v tg s o S a d n a c r a c v山 h t e o a iu h n esa d a he e t p mu a h i n e h d a a e fP K n n
噪 比 S R切换 门限的 自适应算 法,该 算法在保证通信质 量所 需 B R的前提 下,结合 O D N E F M和 PK s/
Q M调制方式的优 势,按照各 个子信道的状 态分配比特信息量和功率大小,使 所需要的发射功率达到 A
最优 化。本算法能提 高 O D 的频谱利用率,也能使 系统获得更优 的性 能。 FM
Q M t s to t e fm d l o .T e s uao eut so a ti a o tm cu m rv e A ee w y so oua n h i lt n rs s h w t t hsl rh o d i poe t h p i t m i l h gi l h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 院 , 南京 2 04 ) 10 4

要 :在 多径 衰落的信道 中,用 固定调制方式的分 配技术可能会造成 O D 系统资源浪费,考虑如 FM
何将 自适应分配技术与 O D F M相 结合成为提 高移动通信性能的关键技 术。本文 中提 出一种基于动态信
O 引 言
正交频 分 复用 O D 系 统 将 宽 带 信 道 划 分 为 FM 许 多相互正 交 的子 信 道 , 将 高 速数 据 流 分 散 到多 并 个正交 的子信 道上 进行 传 输 , 方法 对 时 延 扩展 和 该
地 调节传输参数 , 以获得最好 的匹配信道容量 。 在 自适 应 O D 技 术 中 , 经 有 很 多 典 型 算 FM 已 法 , : u hsH r g 、 h w 、 i h r 等 著 名 如 H g e— at s C o Fs e o c 学 者 已将 自适 应 信 道 估 计 和 O D 以各 种 方 式 结 FM 合起 来 , 是上 述几 种 算法 都 需 要 大量 的迭 代 运 算 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关键 词 :正交 频分 复用 O D 信 道估 计 ;自适应算 法 ;比特功率 分配 F M;
Re e r h o h n le tm a i n a d a a tv l c to s a c n c a ne s i to n d p i e a l a i n o a g rt m 0 l o ih f r oFDM y t ms s se
21 0 1年第4 期
中 图 分 类 号 :N 1.3 T 94 5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9— 5 2 2 1 )4— 0 9— 5 10 2 5 (0 1 0 00 0
O D 系统信 道 估 计 和 自适 应 分 配 算 法 的研 究 FM
吕 波 ,王 移 ,周 杰
L o W ANG Yi Z VB . . HOU Je i
( o e eo l t nc& I f r t n E g e r g a j g U i ri f n o ma o C Hg f e r i E co no ma o n i ei ,N n i nv s y o f r t n i n n n e t I 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