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TR红外光谱仪确认方案

FITR红外光谱仪确认方案
FITR红外光谱仪确认方案

广西浦北制药厂质检部

FTIR-650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确认方案

---------制药厂

目录

1确认目的

2确认人员及时间表

3仪器介绍

4确认内容及可接受的标准5仪器校准要求

6确认过程中的培训

7相关SOP制定和完善

8异常和偏差处理

9 确认的结果和分析10确认报告的编写11附录

一.确认目的:按照GMP 的要求,需要对该仪器进行安装确认、运行确认、性能确认,以确定目前的实验室环境能否满足该仪器的正常操作和使用,仪器是否具有良好的检测性能,能否满足验证可接受标准和我们日常分析测试工作的需要。

二. 确认小组人员职责及时间计划

1. 时间计划: FTIR-650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是根据质量控制的目的和要求,在调研的基础上,公司于 2015年2月购置的精密仪器,所以仪器的确认为新购安装调试确认,由厂商技术人员和企业确认小组人员共同组成确认小组现场安装、调试、校正,进行确认。

2. 确认小组人员职责

三. 仪器介绍

仪器名称: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仪器型号:FTIR-650(调配)

厂商:天津港东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仪器类别:C类安装地点:精密仪器室

厂商仪器编号:M6HB0202 使用单位仪器编号:YQ-C-009

四.确认内容及可接受的标准

1.IQ(安装认证)

安装环境

(1)环境温度:15~35℃;

(2)室内相对湿度:<70%;

(3)供电电源:电压220V,频率为50Hz;

(4)本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及其附件都是在的室内使用的,仪器应安装

在清洁无尘、无振动、远离电磁干扰、无腐蚀性气体、通风良好、恒温恒湿的实验室。

检查仪器安装与使用所处的环境条件,是否符合上述要求。

软件安装系统配置要求

FTIR-650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软件要求计算机要达到一定的配置才可以运行,要求计算机的配置如下(满足条件画√):

□ CPU主频在500MHz以上;

□内存在128M以上;

□要求计算机具有接口。

□硬盘空间在1 G以上;

□显存在4M以上;

□支持VGA模式的显示器,支持分辨率在1024×768以上;

□鼠标键盘和CD-ROM;

□打印机;

□ Windows 98,Windows 2000,Windows XP操作系统。如果是Windows 98操作系统,必须具有Internet Explorer 或更高版本。

安装人员签字用户签字或盖章

年月日年月日

安装列表

□开箱,检查装箱清单,按清单验收。

□确认安装环境。

□将仪器平稳地放在安装台上。

□用USB接线将红外光谱仪连接到电脑。

□确认所有设备都备都已经连接好,例如:打印机或者电脑等,打开光谱仪的开关。

□将安装光盘插入CD-ROM,安装仪器操作软件。

□运行仪器。

安装人员签字用户签字或盖章

年月日年月日

2. OQ、PQ(操作认证、性能认证)

测试准备

(1)聚苯乙烯薄膜标准样品。

(2)开机预热15min。

本底光谱能量分布(测试条件:采集空气本底光谱,4cm-1, 32次)能量指标要求在E4000cm-1/E max≥10%。

100%T线倾斜范围(测试条件:采集空气本底光谱和空气样品光谱,4cm-1, 32次)

3200cm-1~2800cm-1,要求100%T线倾斜范围为~%T;

2200cm-1~1900cm-1,要求100%T线倾斜范围为~%T;

800cm-1~500cm-1,要求100%T线倾斜范围为~%T;

信噪比(测试条件:采集空气本底光谱和空气样品光谱,4cm-1, 32次)

在2100 cm-1处,SNR≥15000:1(p-p)

分辨率(测试条件:采集空气本底光谱和空气样品光谱,, 32次)

采用空气中水峰测定,采集本底光谱,获得本底光谱能量图,采用峰的半高宽定义,计算所选择1900~1700cm-1范围内对称水峰谱线的半高宽。

波数准确度(测试条件:采集空气本底光谱和聚苯乙烯标样光谱,4cm-1, 32次)设定仪器分辨率4cm-1,扫描32次,采集空气本底光谱,然后放入厚的聚苯乙烯薄膜标样,采集样品透过率光谱,测量聚苯乙烯薄膜的3个特征峰位的实测值。测量3次,计算每次测量值与特征峰位之差并取最大值,最大值不超过±2cm-1。

表一聚苯乙烯薄膜峰位

波数重复性(测试条件:透过率、正常、正常、正常)

设定仪器分辨率4cm-1,扫描32次,采集空气本底光谱,然后放入厚的聚苯乙烯薄膜标样,采集样品透过率光谱,测量聚苯乙烯薄膜的3个特征峰位的实测值。连续重复测量6次,测量聚苯乙烯薄膜的3个峰位(表一)的实测值,每个峰位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最大差值不超过±1cm-1。

五、仪器校验要求:确认该红外光谱仪的校验情况,结果记录在附录中的仪器校验检查记录中。应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定期校验,应在校验有效期内使用。

六、确认过程中的培训,包括仪器操作,校准和维护标准操作规程

1仪器操作培训:由厂商技术人员现场培训并有培训记录

2仪器的检验和维护培训:由厂商技术人员现场培训并有培训记录

七、相关SOP 的制定和完善,包括仪器操作和维护保养标准操作规程

1仪器标准操作规程:在确认过后制订,并在仪器使用前批准

2 仪器校验和维护操作规程:在确认过后制订,并在仪器使用前批准

八、异常与偏差处理:若确认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或确认的数据结果与正常范围出现偏差需按照《检验结果超标及超趋势管理规程》采取相应的措施,详见确认报告。

九.确认的结果及分析:通过对确认结果和数据进行分析,确认该红外光谱仪有操作和维护保养规程,安装、运行和性能是否正常,是否满足日常检验工作的要求,是否达到了最初的确认目的,详见确认报告。

十.确认报告的编写。

·对确认结果的总结概述

·确认结果和记录

·确认支持性文件,如标准品和仪器标准证书,厂工程师的证书应附于确认报告

·对确认过程中偏差的总结报告

·确认结论经,是否满足使用要求

·制订仪器操作维护校验SOP, 有仪器使用维护培训情况。附上厂家工程师培训记录

·仪器再确认要求

十一附录

附录1 仪器的校验、检查、维护记录

附录2 仪器安装环境检查记录

附录3. OQ、PQ(操作认证、性能认证)记录

附录4 再确认项目和周期

附件5仪器确认操作的原始检测图谱

制药设备与工程设计练习题答案

综合练习题 填空题 1. 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 2. GMP 的基本点是为了要保证药品质量,必须做到防止生产中药品的混批、混杂污染和交叉污染,以确保药品的质量。 3.对制药设备进行功能设计,其功能包括:净化功能、清洗功能、在线监测与控制功能和安全保护功能 4. 破碎的施力包括:压缩、冲击、剪切、弯曲和摩擦等5 种类型。 5. 气流磨包括扁平式气流磨、循环式气流磨、对喷式气流磨和流化床对射磨等4 种类型 颗粒分级可分为机械筛分和流体分级两大类。 湿法制粒包括:挤压制粒、转动制粒、搅拌制粒和流化制粒。 8 流体输送通过向流体提供机械能的方法来实现。流体获得机械能之后常表现为压力提高(静压头升高)。 9. 搅拌机施加于液体的作用力使液体产生径向流、轴向流和切向流等三种基本流型。 10. 中药制剂的浸出通常采用煎煮法和浸渍法等。(渗漉法、回流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等) 11. 按浸出方法进行分类,浸出设备有煎煮设备、浸渍设备、渗漉设备和回流设备。 12. 结晶过程包括成核过程和晶体成长过程。 13. 结晶方法包括蒸发结晶法、冷却结晶法和加入第三种物质改变溶质溶解度结晶法。 14. 结晶一旦开始,溶液的温度出现上升的原因是放出结晶热。 15. 片剂的制备方法包括湿法制粒压片、干法制粒压片和(粉末或结晶)直接压片。 16. 包衣方法主要有滚转包衣法(普通滚转包衣法、埋管包衣法、高效包衣法)流化包衣法、和压制包衣法。 17. 根据胶囊的硬度和封装方法不同,可将胶囊剂分为硬胶囊剂和软胶囊剂两种。 18. 软胶囊剂用滴制法或滚磨压制法将加热熔融的胶液制成胶皮或胶囊,并在囊皮未干之前包裹或装入药物。 19. 溶液型注射剂包括溶液型(水溶性注射剂和非水溶性注射剂)、混悬型、乳剂型注射剂及临前配臵成液体的注射用无菌粉末等。 20. 目前我国液体制剂用安瓿的规格有:1mL 、2mL 、5mL 、10mL 和20mL 五种。 21. 灌封区域是整个注射剂生产车间的关键部位,应保持较高的洁净度。22. 药品包装分为单剂量包装、内包装和外包装三类。 23. 袋成型装臵的主要部件是制袋成型器,它使薄膜由平展逐渐形成袋型,是制袋的关键部件。 24. 纵封滚轮有两个作用是对薄膜进行牵引输送和对薄膜成型后的对接纵边进行热封合。 25. 横封装臵能对薄膜横向热封合和切断包装袋。 26. 热封有辊压式和板压式两种。 27. 泡罩包装机按结构形式分有平板式、辊板式和辊筒式三大类。 28. 印包机包括开盒机、印字机、装盒关盖机和贴签机等四个单机联动而成。 29. 药品的生产单位必须严格遵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标准要求。 30. 药品生产企业可分为原料药生产和药物制剂生产 31. 工程设计的三个主要阶段:设计前期工作(包括项目建议书、厂址选择报告、预可行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再确认方案

题目:FTIR-650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再确认方案 FTIR-650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再确认方案 起草人起草日期 审核人审核日期 审核人审核日期 审批人批准日期 新疆全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题目:FTIR-650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再确认方案 目录 一、引言 (3) 1概述 (3) 2确认目的 (3) 3确认范围 (3) 二、确认准备 (3) 1确认小组成员及职责 (3) 2确认方案培训的确认 (4) 3确认相关文件 (5) 4仪器仪表校验的确认 (5) 5确认项目的的风险评估分析及控制措施 (5) 三、确认实施 (8) 1运行确认 (10) 2性能确认 (12) 四、偏差处理 (15) 五、最终评价与建议 (15) 六、再确认周期 (16) 七、附件 (17)

题目:FTIR-650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再确认方案 一、引言 1.概述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简称FTIR)是利用干涉调频的工作原理,根据干涉图和光谱图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测量干涉图和对干涉图进行傅里叶变换来获得光谱图;它能同时测量、记录来自光源所有谱元的信息,高效率地采集来自光源的辐射能量。检测器接收到的随光程差变化的信号强度便是光源所有谱元的贡献。数据处理系统通过对干涉图函数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按频率(波数)分布的物质的吸收光谱。由于具有多通道的优点,因有具有较高的信噪比、分辩率、检测灵敏度和较快的扫描速度,广泛应用于物质的定性定量及结构成分分析,是测量、研究分子振动、转动光谱的重要工具。 2.确认目的 确认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定数据准确可靠,符合检验要求。 3.确认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质量控制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确认。 质量控制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确认。 二、确认准备 1.确认小组成员及职责 1.1设备部 1.1.1负责所需仪器 1.1.2负责建立设备档案 1.1.3负责设备的安装、调式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1.2质量管理部 1.2.1负责确认方案和确认方案的审核 1.2.2负责确认工作实施监督检查 1.2.3负责设备标准SOP及有关管理制度的起草 1.2.4负责确认文件的归档保管 1.2.5负责确认实施中的取样及检验 1.2.6负责仪器、仪表的校验 1.3 QC化验室 1.3.1负责设备的操作、设备的维修和保养 1.3.2负责确认方案和确认方案的起草 1.3.3负责设备确认过程的记录,数据的收集 1.4确认小组工作人员名单 姓名部门职务职责 质量管理部QC 起草方案,实施确认,起草方案

压滤机安装方案

项目:8万吨/年钛白粉项目(硫、钛一体化热能利用)Ⅰ标段项目 压滤机安装施工方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2-2 第二章安装原则···········3-5 第三章安装方案···········5-17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设备简介 此次安装为8万吨/年钛白粉项目(硫、钛一体化热能利用)Ⅰ标段项目中的七台压滤机,其中一台酸渣压滤机(M1601)、二台泥浆压滤机(M2201A/B)、二台热滤压滤机(M2202A/B)、二台精滤压滤机(M3301A/B)。 1.2设备特性 表1.2-1 设备特性一览表 序号名称位号外观尺寸(m)重量(T)1酸渣压滤机M160113×2.525 2泥浆压滤机M2201A13×2.525 3泥浆压滤机M2201B13×2.525 4热滤压滤机M2202A12×2.523 5热滤压滤机M2202B12×2.523 6精滤压滤机M3301A12×2.523 7精滤压滤机M3301B12×2.523

第二章安装原则 2.1 施工流程 表2.1-1安装流程表 2.2 设备就位次序 七台压滤机均位于506楼东面EL 12.00平面沿南北向依次排列。 EL12.00平面共有三个设备通道,分别正对M1601、M2202A、M3301B,考虑吊装方便,两边的通道进相邻的两台,中间通道进镜像对称的三台,且遵循先里后外的原则。具体安装顺序见详图2.2-1中的序列号。

图2.2-1 安装顺序图 2.3 设备吊装方案简述 2.3.1 吊装机械 1 吊机:主吊-型号TG-700E的70T汽车吊;附吊型号TR-250M的25T吊车 2 葫芦:六个10T(两个备用) 3钢丝绳和卡环(与葫芦配套的相应等级) 2.3.2吊装方案 第一步设备垂直提升:利用2台吊车将设备在厂房外提升至设备所在楼层的高度 EL12.00 第二步送入楼内:两台吊车配合着将设备送入楼内,当设备的头部落至楼层上时,附吊摘钩,由主吊和楼内的牵引装置(葫芦)相互配合继续运设备 入楼内,设备全体进入楼内后,主吊车摘钩由楼顶的葫芦牵引设备。第三步楼层水平运输:通过楼内的牵引装置(葫芦)将设备运至安装地点。第四步设备就位。

近红外光谱仪主要性能指标及研究进展

综 述 近红外光谱仪主要性能指标及研究进展 张 琳1 周金池2 (11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森林保护系,北京,100083;21北京林业大学分析测试实验中心,北京,100083) 摘 要 介绍了近红外光谱仪的主要性能指标;对国内外在仪器硬件、测样附件、软件开发及新型仪器研制等方面的进展作了评述。总结了我国近红外光谱仪发展的成就与不足。讨论了近红外光谱仪的发展趋势,特别是我国近红外光谱仪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仪 性能指标 国内外进展 资助项目:北京林业大学/211工程0三期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建设计划子项目。 作者简介:张琳,女,北京林业大学森林保护系在读硕士生。E -mail:Zhanglin20051986@https://www.360docs.net/doc/f46025540.html, 通讯联系人:周金池,男,汉族,1971年出生,山东省德州市人,副教授,专业方向:仪器分析与造林新技术的应用。E -m ail:zjc@https://www.360docs.net/doc/f46025540.html, 1 引 言 近红外(NIR)光谱仪是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的一种高新分析测试技术,是光谱测量技术、计算机技术、化学计量学技术与基础测量技术的有机结合。与传统分析技术相比,近红外光谱仪具有无损检测、分析效率高、分析速度快、分析成本低、重现性好、样品测量一般勿需预处理、光谱测量方便、适合于现场检测(如大批量抽检)和在线分析等独特优势[1] 。 NIR 光谱仪的类型较多,主要有滤光片型、发光二极管(LED)型、光栅色散型、傅里叶变换干涉仪型、声光可调滤光片型(AOTF)、多通道检测型(二极管阵列PDA 、电荷耦合器件CCD)等[2]。光栅色散型仪器又可分为扫描-单通道检测器和固定光路-阵列检测器两种类型。除了采用单色器分光以外,也有仪器采用多种不同波长的发光二极管(LED)作光源,即LED 型近红外光谱仪。尽管我国NIR 光谱仪硬件研制相对较晚,但以上提到的6种类型NIR 光谱仪,在我国都有相关单位进行研发[3]。 2 近红外光谱仪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211 分辨率 近红外光谱仪的分辨率是指仪器对于紧密相邻 的峰可以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表示仪器实际分开相邻峰的能力,即M /$M 或(K /$K ),M 为两峰中任一峰的波数,$M 为两峰波数之差。它是仪器的最主要指标之一,也是仪器质量的综合反映。仪器的分辨率主要取决于仪器分光系统的性能。对于色散型仪器而言,其分辨率取决于分光后狭缝截取的波段精度,狭缝越小截取的波段越窄,分辨率越高。但随之而来的是能量急剧下降,灵敏度不断降低,为了兼顾检出灵敏度,就不能以无限制地缩小狭缝来提高分辨率,因此,要想让色散型仪器既能分辨率达到0.1cm -1,又能得到一张质量良好的谱图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而对于傅里叶变换型的近红外光谱仪,由于有多路通过的特点,无狭缝的限制,因此仪器的分辨率仅取决于干涉采样数据点的多少,即取决于动镜移动的距离,由于动镜的移动由激光控制,因此可以很轻松地得到一张高质量、高分辨率的谱图。212 波长准确性 光谱仪波长准确性是指仪器测定标准物质某一谱峰的波长与该谱峰的标定波长之差(傅里叶变换型红外光谱仪习惯用波数cm -1来表示)。波长准确度一般用波长误差,即上述两值之差来表示。由于近红外分析是用已知样品所建立的模型来分析未知样品的,如果仪器的波长准确度不能保证,则不同测定光谱就会因仪器波长的移动(即x 轴发生了平

制药设备验证中的设计确认

浅析制药设备验证中的设计确认

————————————————————————————————作者:————————————————————————————————日期: 2

浅析制药设备验证中的设计确认 摘要:目的:提出制药企业正确开展设备设计确认工作的对策。方法:通过阐述设备设计确认的重要性、分析企业现行的设计确认工作存在问题,从而提出设计确认如何开展的对策。结果与结论:良好的设备设计确认是制药企业完整并完善设备验证的关键,因此设计确认必须得到制药企业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设计确认;设备验证;用户需求标准GMP 设备验证是指对生产设备的设计、选型、安装及运行的正确性以及工艺适应性的测试和评估,证实该设备能达到设计要求及规定的技术指标。设计确认(Design Qualification,以下简称DQ)又称为预确认,是制药企业开展设备验证工作的第一步,是指企业根据自身药品生产工艺的设计情况,对生产所用的设备设计和选型,从设备的性能及设定的参数等方面,参照说明书加以考查,并由企业相关部门写出验证报告,经审核批准,然后选定设备供应厂商.。简而言之,就是制药企业评价设备技术指标并遴选最优设备供应商的过程。 一、设备DQ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1.1 现代GMP质量理念的需要 “药品的质量是生产出来的,更是设计出来的”,如果产品在工艺设计过程中就出现了问题,后续的生产控制再严密都是徒劳的。这里提到的设计不仅仅指产品本身的设计和生产工艺的设计,也包括和生产工艺密切相关的制药设备的设计。药品的质量不仅取决于生产工艺的设计质量,也受到生产设备设计质量的影响。换句话说,设计良好的生产工艺只有依托于与该工艺具有良好适应性的制药设备才能生产出质量符合标准的产品。因此,制药企业从自身的生产工艺出发,根据工艺对设备的性能、材质、结构的特定要求开展设备DQ工作,通过执行在设备开发设计制造阶段的确认,有助于将GMP管理理念在设计阶段就融人药品的生产系统中,从而真正体现“质量是设计和生产出来的”现代质

红外分光光度计确认方案

红外分光光度计确认方案 确认报告 确认名称:红外分光光度仪确认

红外分光光度计确认方案

1.概述 2.确认目的 3.确定范围 4.职责 5.人员组成 6.风险评估 7.确认方案内容 7.1设计确认及相关文件7.2安装确认 7.3运行确认 7.4性能确认 8.偏差处理 9.确认结果及评价 10.再确认周期

1概述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简称FT-IR)是利用干涉调频的工作原理,根据干涉图和光谱图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测量干涉图和对干涉图进行傅里叶变换来获得光谱图;它能同时测量、记录来自光源所有谱元的信息,高效率地采集来自光源的辐射能量。检测器接收到的随光程差变化的信号强度便是光源所有谱元的贡献。数据处理系统通过对干涉 图函数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按频率(波数)分布的物质的吸收光谱。由于具有多通道的优点,因有具有较高的信噪比、分辩率、检测灵敏度和较快的扫描速度,广泛应用于物质的定性定量及结构成分分析,是测量、研究分子振动、转动光谱的重要工具。 2.确认目的 确认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定数据准确可靠,符合检验要求。 3.确认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确认。 4.职责 4.1质量控制部职责 负责起草确认方案、总结报告; 负责整个确认方案的实施,并做记录、总结报告; 负责该确认得出可靠的确认结论,适用于产品检验。 4.2质量保证部职责 做好过程监控,确保方案执行过程符合法规要求; 负责确认方案的审核; 负责确认实施的协调;负责确认档案的管理。 5.人员组成 6.风险评估 6.1风险识别 6.1.1注意仪器是否稳定牢固,防止仪器不稳定。 6.1.2注意样品室的光学系统及温湿度,防止性能下降。 6.2风险控制

压滤机施工方案

乙炔系统优化技改项目滤机搬迁施工组织方案 编制: 审定: 审批: 2016年8月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一、工程概况: 1、项目名称: 2、建设地点: 3、建设单位: 4、设计单位: 5、施工单位: 6、工程内容简介: 我公司承建该工程的乙炔系统优化技改项目滤机搬迁,包括:设备顶棚拆除,滤板拆除安装,3台压滤机拆除,钢结构制作安装,渡槽制作安装,工艺管道安装,设备安装等。 二、编制依据: 1、《化工工艺设计施工图内容和深度统一规定》HG/T20519-2009 2、《化工装置设备布置设计规定》HG/T20546-2009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4、《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 5、《化工管道设计规范》HG20695-1987 6、《钢制管法兰、垫片、紧固件》HG/T20592-2009 7、《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1992 8、《化工、石油化工管架、管墩架设计规定》HG/T20670-2000 9、《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规程》HG/T20675-1990 10、《化工设备,管道外防腐设计规范》HG/T20679-1990 11、《工业设备,管道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HGJ229-1991 12、《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50264-1997 13、《工业管道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规范》GB50126-2008 14、《管架标准图》HG/T21629-1999 15、《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50316-2000(2008年版) 16、《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GB50235-2010 17、《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1998

红外光谱仪再验证方案

EXECUTION APPROVAL SIGNATURES 批准执行签名 The signatures below indicate approval of this protocol and its attachments and indicate that it is ready for execution. Any changes or modific a tio n s to the intent or the acceptance c rit e ria of this protocol, following approval, requires the generation of an amendment which must be approved prior to execution. 下面的签名表示批准本文件及其附件,且表明已经为执行作好了准备。在批准后,对本文件的目的或验收标准进行的任何改变或修正都必须起改善的作用,在执行以前就必须取得批准。

1. 适用范围(SCOPE) (3) 2. 目的(PURPOSE) (3) 3. 介绍(INTRODUCTION) (3) 4. 参考书目(REFERENCES) (3) 5. 责任方及其责任(RESPONSIBLE PARTIES AND RESPONSIBILITIES) (3) 6. 程序 (PROCEDURE) (4) 6.1 标准物质确认 (4) 6.2 测试程序 (4) 6.3测试结果 (5) 7. 验收标准(ACCEPTANCE CRITERIA) (8) 8. 再验证(REVALIDATION) (8) 9. 附件目录(ATTACHMENTS) (8)

板框压滤机吊装方案

通州区益民水处理有限公司迁扩建设项目厂内及中途提升泵站设备安装总承包工程 板框压滤机吊装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编制单位:南通安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二O一五年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编制依据-------------------------------------------------------------- 三、吊装准备-------------------------------------------------------------- 3.1技术准备------------------------------------------------------------- 3.2现场条件准备--------------------------------------------------------- 3.3施工机具准备--------------------------------------------------------- 3.4施工人员准备--------------------------------------------------------- 四、吊装实施-------------------------------------------------------------- 4.1进行试吊------------------------------------------------------------- 4.2设备吊装------------------------------------------------------------- 4.2.1吊装布置----------------------------------------------------------- 4.2.2设备吊装----------------------------------------------------------- 4.2.3设备就位和收尾工作------------------------------------------------- 五、吊装安全注意事项------------------------------------------------------

压滤机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压滤机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1 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带式压滤机,箱式(或室式)压滤机和板框式压滤机的安装。 2 施工准备 2.1 技术准备 2.1.1 施工技术资料 2.1.1.1 设计资料(施工图、设计说明及技术规定等)。 2.1.1.2 随机技术资料(使用安装说明书、产品质量证明书、设备装箱单等) 2.1.2 现行施工标准规范 2.1.2.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 2.1.2.2《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GB50231 2.1.2.3《厢式压滤机和板框压滤 机技术条件》 J B/T4333 2.1.2.4《污泥脱水用带式压滤机》 CJ/T31 2.1.2.5《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SH3505 2.1.2.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 2.1.3 施工方案 2.1. 3.1《压滤机施工技术方案》 2.2 作业人员 2.3 设备的检查、验收、存放、保管 2.3.1设备的开箱检查、验收:设备的开箱检查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备制造与供货厂商、施工单位等有关人员参加下,按下列项目进行检查,并做好开箱验收记录: 2.3.1.1 箱号、箱数以及包装情况; 2.3.1.2 设备名称、型号和规格; 2.3.1.3 装箱清单、设备技术文件、资料及专用工具; 2.3.1.4 设备有无缺损件、表面有无损坏和锈蚀等;金属辊表面的镀层或涂层应均匀,牢固,耐蚀,耐磨,衬胶的金属辊其胶层与金属表面应紧密贴合、牢固、不得脱落。 2.3.2 设备的存放、保管:设备的保管由专人负责。存放在露天仓库的设备采用道木或专用垫块进行垫

高,并采用帆布或防雨布进行覆盖。其零部件和专用工具进行标识存放于室内仓库,同时应采取防变形、防锈蚀措施。 2.3.3 到货设备及其附件,必须附有出厂合格证明书、装箱单和使用说明书等技术文件。 2.4 主要施工机具 2.4.1 主要施工机械:汽车起重机、焊机、空压机等 2.4.2 主要施工工具:活动扳手、套筒扳手、千斤顶、剪子、锯弓、手锤、扁錾、台虎钳、大锤、链式手葫芦、索具、卸扣和轧头、钢钎撬棍等。 2.5 测量及计量器具:水准仪、塞尺、框式水平仪、游标卡尺、钢卷尺、钢板尺等。 2.6 作业条件 2.6.1 施工场所已具备施工条件,所需的图纸资料和技术文件齐备,图纸会审已进行,施工方案已经编制好且审核批准,并进行技术交底。 2.6.2 现场安装施工应具备下列条件: 2.6.2.1 设备基础施工完毕,基础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75%,具备交接条件; 2.6.2.2 基础表面的浮浆层必须铲除,放置垫铁的基础表面应铲平。 2.6.2.3 基础表面需灌浆的部位应铲出麻点,基础表面、地脚螺栓预留孔内的杂物和积水应清除干净。 2.6.2.4 施工现场的水、电、道路畅通。安装施工地点及附近的建筑材料、泥土、杂物等已清理干净。 2.6.2.5 滤机安装现场应有足够空间,在平面上压滤机四周无障碍物的最小距离不小于滤板边长的3倍,离压滤机的上方不小于滤板边长的2倍。 3 施工工艺 3.1 工艺流程 3.2 工艺操作过程 3.2.1 压滤机的安装按下列顺序进行。 3.2.1.1 压滤机体积大,零件多,故在安装前,首先核查产品质量证明书,同时必须逐一按装箱单查点各零部件有否缺损,以免影响安装进度; 3.2.1.2 按图纸要求校对各基础中心距离和预留螺孔位置。然后,用扁铲剔平基础表面残留高低不平的

近红外光谱仪器比较

近红外光谱仪器比较  一 基本构成   近红外光谱仪的光学部分由:光源、分光系统、测样附件和检测器等部分构成。  (1)光源 近红外光谱仪器最常用的光源是卤钨灯,性能稳定,价格也相对较低。发光二 极管LED是一种新型光源,波长范围可以设定,线性度好,适于在线或便携式 仪器。  (2)测样附件:液体多使用透射式测量池,也可采用透射式光纤探头。  (3)检测器:可分为 单点检测器和阵列检测器 金陵石化汽油调和的是单点检测器。 在短波区域多采用Si检测器或CCD阵列检测器。  在长波区 多采用PbS 或 InGaAs 或其阵列检测器。InGaAs 检测器的响应速 度快,信噪比和灵敏度高,但响应范围相对较窄,价格也较贵。PbS 检测器的 响应范围较宽,价格约为InGaAs检测器的1/5,但其响应呈较高的非线性。为 了提高检测器的灵敏度,扩展响应范围,在使用时往往采用半导体或液氮制冷, 以保持较低的恒定温度。  二 光谱仪的类型   色散型光谱仪由于固有的缺点:扫描速度慢、分辨率低、信噪比低、重复性差。   检测器的作用:检测光通过样品后的能量。选用检测器要满足下面三点要求:  (1)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2)快的响应速度(3)较宽的测量范围   按单色器分类,市场上存在的NIR光谱仪可分为:滤光片型、光栅色散型、傅里叶变换型(FT)、声光可调滤光器型(AOTF)四类。   除采用 单色器 分光外,也有仪器采用多个不同波长的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即 LED型近红外光谱仪。  1.滤光片型  滤光片型仪器采用干涉滤光片进行分光。光学滤光片是建立在光学薄膜干涉原理上的精密光学滤光器件,利用入射和反射之间相位差产生的干涉现象,得到带宽相当窄的单色光,其半波宽可在10nm以下,基本能达到单色器的分光质量。  优点:采样速度快、比较坚固、可制造现场分析的手提式仪器。  缺点:只能在单一或少数几个波长下测定,波长数目有限,若样品的基体发生变化,往往会引起较大的测量误差。  2.光栅扫描型  原理:光源发出的复色光束,经准直后通过入射狭缝,照射到单色器(光栅)上,将复色光色散为单色光,从单色器出射的不同波长单色光的出射角度不同,通过转动光栅按照波长顺序依次通过出射狭缝,与待测样品发生作用后,到达检测器被检测。  优点:结构不复杂、容易制造。与中红外相比,由于近红外光谱仪区可采用高能量的光源和高灵敏度的检测器,其信噪比较高。  缺点:仪器的分辨率较傅里叶变换型仪器稍差,波长的准确性也有所下降。因光栅转动,不利于仪器的稳定性。  光栅型的新进展:基于MEMS(微电子机械系统)开发出来的新型的近红外光谱仪 3.阵列检测器  固定光路阵列检测器型仪器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仪器。  原理:此类仪器多采用后分光方式,即光源发出的光首先经过样品,再由光栅分光,光栅不需要转动,经过色散后的光聚焦在阵列检测器的焦面上同时被检测。

制药机械(设备)验证导则(DOC)

制药机械(设备)验证导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制药机械(设备)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进行制药机械(设备)验证的术语和定义、验证的原则、目的、范围、程序、验证方案、验证内容与实施及制造方应提供的技术文件资料。 本标准适用于制药机械(设备)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所涉及产品验证的设计确认(DQ)、安装确认(IQ)、运行确认(0Q)和性能确认(PQ)工作的指导。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 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9969.1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JB20067-2005 制药机械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通则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 修订)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国家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局 3. 术语和定义 3.1 制药机械(设备)验证Pharmaceuticals equipment Validation 制药机械(设备)验证是药品生产企业证明设备的任何程序、生产过程、物料、活动或系统确实能导致预期结果的有文件证明的一系列确认的活动。 3.2 用户需求标准(URS )User Requirement Specification 用户对产品功能、使用、服务等提出的特殊要求,并在购销合同中经双方确认。 3.3 设计确认(DQ) Design Qualification 设计确认(预确认)指使用方对所选制药机械(设备)满足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用户需求标准(URS)及制造商的确认。 3.4 制药机械(设备)新产品设计确认Pharmaceuticals Equipment Design Qualification 制药机械(设备)新产品的设计符合产品标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满足用 户需求标准(URS)要求等方面的核实及文件化工作。

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工作原理

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工作原理 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工作原理 2011年02月08日 20世纪90年代初,外国厂商开始在我国销售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器产品,但在很长时间内,进展不大,其原因主要是:首先,近红外光谱分析要求光谱仪器、光谱数据处理软件(主要是化学计量学软件)和应用样品模型结合为一体,缺一不可。但被分析样品会由于样品产地的不同而不同,国内外的样品通常有差异,因此,进口仪器的应用模型一般不适合分析国内样品。如果自己建立模型,就需要操作人员了解和熟悉化学计量学知识和软件,而外商在中国的代理机构缺乏这方面的专业人才,不能有效地根据用户的需要组织培训,因此,用户对这项技术缺乏全面了解,影响到了它的推广使用。其次,进口仪器价格昂贵,售后技术服务费用也往往超出大多数用户的承受能力。 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技工作原理 近红外光谱主要是由于分子振动的非谐振性使分子振动从基态向高能级跃迁时产生的。近红外光谱记录的是分子中单个化学键的基频振动的倍频和合频信息,它常常受含氢基团X-H(X-C、N、O)的倍频和合频的重叠主导,所以在近红外光谱范围内,测量的主要是含氢基团X-H振动的倍频和合频吸收。 由于倍频和合频跃迁几率低,而有机物质在NIR光谱区为倍频与合频吸收,所以消光系数弱,谱带重叠严重。因此从近红外光谱中提取有用信息属于弱信息和多元信息,需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光机技术、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进行处理。计算机技术主要包括光谱数据处理和数据关联技术。光谱数据处理是消除仪器因素(灯及测量方式等)环境因素(如温度等)和样品物态(如颜色、形态等)等对光谱的影响。常采用的方法有平滑、微分、基线漂移扣减、多元散射校正(MSC)和有限脉冲响应滤波(FIR)等也可以用小波变换来进行部分处理。数据关联技术主要是化学计量学方法。化学计量学的发展使多组分分析中多元信息处理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解决了近红外光谱区重叠的问题。通过关联技术可以实现近红外光谱的快速分析。在近红外光谱的应用中我们所关心的是被测样品的组成或各种物化性质,因此,如何提取这些有用信息是近红外光谱分析的技术核心。现在的许多研究与应用表明,

仪器分析高效液相色谱试题及答案

高效液相色谱习题 一:选择题 1、在液相色谱法中,提高柱效最有效的途径就是(D ) A、提高柱温 B、降低板高 C、降低流动相流速 D、减小填料粒度 2、在液相色谱中,为了改变柱子的选择性,可以进下列那种操作(C ) A、改变固定液的种类 B、改变栽气与固定液的种类 C、改变色谱柱温 D、改变固定液的种类与色谱柱温 3、在液相色谱中,范第姆特方程中的哪一项对柱效的影响可以忽略( B ) A、涡流扩散项 B、分子扩散项 C、流动区域的流动相传质阻力 D、停滞区域的流动相传质阻力 4、在高固定液含量色谱柱的情况下,为了使柱效能提高,可选用 (A ) A、适当提高柱温 B、增加固定液含量 C、增大载体颗粒直径 D、增加柱长 5、在液相色谱中, 为了提高分离效率, 缩短分析时间, 应采用的装置就是 ( B ) A、高压泵 B、梯度淋洗 C、贮液器 D、加温 7、在液相色谱中, 某组分的保留值大小实际反映了哪些部分的分子间作用力?( C ) A、组分与流动相 B、组分与固定相 C、组分与流动相与固定相 D、组分与组分 8、在液相色谱中, 通用型检测器就是 (A ) A、示差折光检测器 B、极谱检测器 C、荧光检测器 D、电化学检测器 9、在液相色谱中, 为了获得较高柱效能, 常用的色谱柱就是 (A ) A、直形填充柱 B、毛细管柱 C、U形柱 D、螺旋形柱 10、纸色谱的分离原理, 与下列哪种方法相似? ( B) A、毛细管扩散作用 B、萃取分离 C、液-液离子交换 D、液-固吸附 二:简答题 1、在液相色谱中,色谱柱能在室温下工作,不需恒温的原因就是什么? 答:由于组分在液-液两相的分配系数随温度的变化较小,因此液相色谱柱不需恒温

红外分光光度计确认方案

红外分光光度计确认方案 ****药业有限公司

确认报告确认名称:红外分光光度仪确认

红外分光光度计确认方案 ****药业有限公司

目录 1.概述 2.确认目的 3.确定范围 4.职责 5.人员组成 6.风险评估 7.确认方案内容 7.1设计确认及相关文件 7.2安装确认 7.3运行确认 7.4性能确认 8. 偏差处理 9.确认结果及评价 10.再确认周期

1.概述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简称FT-IR)是利用干涉调频的工作原理,根据干涉图和光谱图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测量干涉图和对干涉图进行傅里叶变换来获得光谱图;它能同时测量、记录来自光源所有谱元的信息,高效率地采集来自光源的辐射能量。检测器接收到的随光程差变化的信号强度便是光源所有谱元的贡献。数据处理系统通过对干涉图函数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按频率(波数)分布的物质的吸收光谱。由于具有多通道的优点,因有具有较高的信噪比、分辩率、检测灵敏度和较快的扫描速度,广泛应用于物质的定性定量及结构成分分析,是测量、研究分子振动、转动光谱的重要工具。 2. 确认目的 确认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定数据准确可靠,符合检验要求。 3. 确认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确认。 4. 职责 4.1质量控制部职责 负责起草确认方案、总结报告; 负责整个确认方案的实施,并做记录、总结报告; 负责该确认得出可靠的确认结论,适用于产品检验。 4.2质量保证部职责 做好过程监控,确保方案执行过程符合法规要求; 负责确认方案的审核; 负责确认实施的协调; 负责确认档案的管理。 5.人员组成 6.风险评估 6.1风险识别 6.1.1注意仪器是否稳定牢固,防止仪器不稳定。

浅析制药设备验证中的设计确认

浅析制药设备验证中的设计确认 摘要:目的:提出制药企业正确开展设备设计确认工作的对策。方法:通过阐述设备设计确认的重要性、分析企业现行的设计确认工作存在问题,从而提出设计确认如何开展的对策。结果与结论:良好的设备设计确认是制药企业完整并完善设备验证的关键,因此设计确认必须得到制药企业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设计确认;设备验证;用户需求标准GMP 设备验证是指对生产设备的设计、选型、安装及运行的正确性以及工艺适应性的测试和评估,证实该设备能达到设计要求及规定的技术指标。设计确认(Design Qualification,以下简称DQ)又称为预确认,是制药企业开展设备验证工作的第一步,是指企业根据自身药品生产工艺的设计情况,对生产所用的设备设计和选型,从设备的性能及设定的参数等方面,参照说明书加以考查,并由企业相关部门写出验证报告,经审核批准,然后选定设备供应厂商.。简而言之,就是制药企业评价设备技术指标并遴选最优设备供应商的过程。 一、设备DQ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1.1 现代GMP质量理念的需要 “药品的质量是生产出来的,更是设计出来的”,如果产品在工艺设计过程中就出现了问题,后续的生产控制再严密都是徒劳的。这里提到的设计不仅仅指产品本身的设计和生产工艺的设计,也包括和生产工艺密切相关的制药设备的设计。药品的质量不仅取决于生产工艺的设计质量,也受到生产设备设计质量的影响。换句话说,设计良好的生产工艺只有依托于与该工艺具有良好适应性的制药设备才能生产出质量符合标准的产品。因此,制药企业从自身的生产工艺出发,根据工艺对设备的性能、材质、结构的特定要求开展设备DQ工作,通过执行在设备开发设计制造阶段的确认,有助于将GMP管理理念在设计阶段就融人药品的生产系统中,从而真正体现“质量是设计和生产出来的”现代质

食品仪器分析-高效液相色谱参考答案

高效液相色谱习题 一、填空题 1.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是将流动相用高压泵输送,使压力高达 5 MPa以上,并采用新型的化学键合固定相,是分离效率很高的液相色谱法。 2.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特点是分离性能高、分析速度快、检测器灵敏度高、应用范围广。 3.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的共同之处是分离功能、分析功能、在线分析。 4.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根据分离机理不同可分为四种类型,即液固色谱、 液液色谱、键合相色谱、凝胶色谱。 5.高效液相色谱中的液一液分配色谱采用的新型固定相叫化学键合相,它是利用 化学方法将固定液官能团键合在载体表面上的。 6.通常把固定相极性大于流动相极性的一类色谱称为正相色谱。反之称为 反相色谱。 7.高效液相色谱仪通常由储液器、输液泵、梯度淋洗器、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色谱工作站七部分组成。 8.高效液相色谱仪中使用最广泛的检测器为紫外检测器,另外还有折光检测器、 荧光检测器等等。 9.高效液相色谱主要用于分析沸点高的、分子量大的、受热易分解的以及具有生理活性物质的分析。 二、判断题

√、√、?、?、√、√、?、√、?、√、?、√、√、?、√、?、?、√、?、√、√、?、?、?、?、?、?、?、√、? 1.液一液色谱流动相与被分离物质相互作用,流动相极性的微小变化,都会使组分的保留值出现较大的改变。 (√) 2.利用离子交换剂作固定相的色谱法称为离子交换色谱法。(√)3.紫外吸收检测器是离子交换色谱法通用型检测器。(×)4.检测器性能好坏将对组分分离产生直接影响。(×)5.高效液相色谱适用于大分子,热不稳定及生物试样的分析。(√)6.高效液相色谱中通常采用调节分离温度和流动相流速来改善分离效果。(×)7.键合固定相具有机械性能稳定,可使用小粒度固定相和高柱压来实现快速分离。(√) 8.在液相色谱中为避免固定相的流失,流动相与固定相的极性差别越大越好。(×)9.正相分配色谱的流动相极性大于固定相极性。(×)10.反相分配色谱适于非极性化合物的分离。(√)11.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梯度洗脱,是为了改变被测组分的保留值,提高分离度(×)12.液相色谱柱一般采用不锈钢柱、玻璃填充柱。(×) 13.液相色谱固定相通常为粒度5~10μm。(×) 14.示差折光检测器是属于通用型检测器,适于梯度淋洗色谱。(×) 15.离子交换色谱主要选用有机物作流动相。(×) 16.体积排阻色谱所用的溶剂应与凝胶相似,主要是防止溶剂吸附。(×) 17.在液一液色谱中,为改善分离效果,可采用梯度洗脱。(√)

红外光谱仪验证方案

第1 页共4 页1主题内容 本方案规定了FTIR—8300红外光谱仪的验证方案及实施。 2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FTIR—8300红外光谱仪的到货后的首次验证。 3职责 工程部计量管理员:负责安装确认。 QC仪器验证责任人:参与安装确认,并负责功能试验及适用性试验。 验证协调员:组织协调验证工作的开展,并根据验证情况,出具验证报告。 4内容 4.1简介 本仪器为日本岛津制作所生产,该公司生产科学仪器及材料试验的工厂均已取得ISO9001认证,产品在国内及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该仪器型号为FTIR—8300,它以MS—Windows 为基础,操作简便,数据处理功能齐全,并可进行光谱图库检索,可用于定性及定量测试。 我公司现主要用于西药原料、中间体或成品的定性分析。因其性能直接关系到分析结果的可信度,故依据我公司验证管理程序(1205·001)及GMP要求,制定本方案对该仪器进行验证,以保证应其能满足使用要求。制定依据为《中国药典》1995年版二部附录P19页及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1999年1月编《药品检验仪器检定规程》P12页。 4.2安装确认 4.2.1建立完整的设备档案,专人妥善保管。并记录设备档案编号。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文件

4.2.3仪器应置于平稳的工作台上,安放处无强振动源,无强光直射。室内应清洁,无腐蚀性气 体,无强电磁场干扰。室温15~30℃;相对湿度≤65%;供电电源:电压为AC(220±22)V,频率为(50±1)Hz。安装及安装环境其他方面也应符合GMP要求及仪器供应商要求。 4.2.4 是否建立相应的仪器使用SOP、维护保养SOP等文件。 4.2.5是否对操作人员进行了必要的培训,并记录培训人员名单。 4.2.6维修服务单位 单位名称: 地址: 联系人:电话: 4.2.7仪器校验情况 4.2.8安装确认结论 检查人:复核人:日期: 4.3运行确认 4.3.1功能试验(应在开机预热稳定后进行) 4.3.1.1按仪器使用说明书,运行仪器各项功能,要求每种功能至少运行一次,各项功能均应能正常运行,无误操作或死机等异常现象。

近红外光谱仪器的发展现状

电子知识 现代近红外光谱仪器从分光系统可分为固定波长滤光片、光栅色散、快速傅立叶变换和声光可调滤光器(AOTF)四种类型。光栅色散型仪器根据使用检测器的差异又分为扫描式和固定光路两种。在各种类型仪器中,光栅扫描式是最常用的仪器类型,采用全息光栅分光、PbS 或其他光敏元件作检测器,具有较高的信噪比。由于仪器中的可动部件(如光栅轴)在连续高强度的运行中可能存在磨损问题,从而影响光谱采集的可靠性,不太合适于在线分析。 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是目前近红外光谱仪器的主导产品,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扫描速度,这类仪器的弱点同样是干涉仪中存在移动部件,且需要较严格的工作环境。AOTF 是90年代初出现的一类新型分光器件,采用双折射晶体,通过改变频率来调节扫描的波长,整个仪器系统无移动部件,扫描速度快,具有较好的仪器稳定性,特别适合在线分析。但目前这类仪器的分辨率相对较低,AOTF 的价格也较高。随着多通道检测器件生产技术的日趋成熟,采用固定光路、光栅分光、多通道检测器构成的NIR 仪器,以其性能稳定、扫描速度快、分辨率高、性能价格比好等特点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与固定光路相匹配的多通道检测器中,常用的有二极管阵列(Photodiode-array 简称PDA)和电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s 简称 CCD)两种类型。 国外NIR 光谱仪发展状况:国外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的研制工作开展的较早,技术也比较成熟。从厂家的网上材料看,NIR 仪器不断向小型化、固态化、模块化和快速实时方向发展。其中典型的有美国的ASD公司的可见/近红外便携式光谱分析仪

Labspec Pro 系列,可选择光谱测量范围1000-1800nm、1000-2500nm、350-2500nm,光纤探头,并配以用于化学计量学模型编程的Unscrambler 标准软件。澳大利亚Integrated Spectronics Pty Ltd 的PIMA (Portable Infrared Mineral Analyzer)是典型的便携式野外岩石矿物NIR 分析仪器。PIMA 系光栅扫描型,光谱范围1 300~2500 nm,仪器重2.5Kg,野外电池供电,外接笔记本电脑。 Ocean Optics Inc.研制生产的USB2000 微型光纤光谱仪(USB2000 Miniature Fiber Optic Spectrometer),有标准组件的光谱仪系统,配以不同的光栅、狭缝、不同的光纤设备等,可检测吸收、反射、发射光谱等,范围200-1100nm。USB2000 整体尺寸为89mm×64mm×34mm,重量在270克左右。 我国NIR仪器的研制起步较晚,90 年代中期,有的厂家在生产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基础上,开发生产了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器。北京北分瑞利分析仪器有限责任公司(原北京第二光学仪器厂)研制出傅立叶变换型NIR 光谱仪。在多通道近红外光谱仪器的研制方面,石油化工科学研究所研制、深圳英贤仪器公司生产的NIR-2000 型近红外光谱仪已于1998 年9 月通过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鉴定,并进入批量生产。该仪器采用硅基2048 像素CCD 作检测器,波长范围700~1100nm,主要用于多种石油产品组成和性质的分析。 IBIS模型是一种基于V/I曲线对I/O BUFFER快速准确建模方法,是反映芯片驱动和接收电气特性一种国际标准,它提供一种标准文件格式来记录如驱动源输出阻抗、上升/下降时间及输入负载等参数,非常适合做振荡和串扰等高频效应计算与仿真。 IBIS本身只是一种文件格式,它说明在一标准IBIS文件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