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鱼机器人课设(说明书)

慧鱼机器人课设(说明书)
慧鱼机器人课设(说明书)

课程设计报告

学生姓名:XXX 学号:201131xxxx

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班级: 机械xx班

题目: 慧鱼组合机器人的组装设计

指导教师:陈国君职称: 高级工程师 2014年 12 月 31 日

目录

1.绪论 1

1.1课题背景 1

1.2 慧鱼机器人 2

1.3 走进实验室 2

1.4 按键式传感器 3

1.5 设计工作原理 3

1.6慧鱼模型操作规程 5

2.四足仿生机器人(乔)5

2.1四足仿生机器人简介 5

2.2四足仿真机器人模型 6

2.3四足仿生机器人仿真程序 7

2.4四足仿生机器人连线图和结构简图 7

3. 双足步行仿生机器人(吉姆)8

3.1双足步行机器人简介 8

3.2机械部分设计 8

3.3工作原理和系统线路图 9

3.4双足步行机器人结构简图和仿真模型 9

3.5双足步行机器人仿真程序 10

4.1任务分配 11

一、绪论

慧鱼创意组合模型是一种技术含量很高的工程技术类拼装模型,是展示科学原理和技术过程的理想教具。本设计是以德国慧鱼创意积木所组成的仿生模拟机器人为其基本架构,透过人机界面LLwin,经由智慧型微电脑界面去驱动机器人,使机器人细部动作很容易达到我们的需求,进而取代以往由硬件描述语言所驱动架构。通过慧鱼模型的组装,程序的编制,任务的完成,阐述机械机构之间的配合关系,各种传感器的安装和使用,以及软件程序的编制思维,实现对伺服电机的控制,不但操作简单,更可使我们了解机械运作的原理。

由于机器人的发展和快速广泛地被使用,可知科学家对于机器人的功能要求也相对提高,除了超强的逻辑运算、记忆能力,另外在机器人的外表及内部结构,科学家更希望模仿人类。对于外在资讯的选集,也透过各种传感器,企图达到类似人类各种触觉的功能,选集了外在环境的资讯,一旦外在环境变化,机器人也要随之变化,做出该有的动作,更新自己的资料库,达到类似人类学习的功能。

1.1课题背景

1964年,慧鱼创意教学组合模型(fischertechnik)诞生于德国,是由德国发明家Arthur Fischer 博士在 1964 年从其专利“六面拼接体”的基础上发明的。它是技术含量很高的工程技术类智趣拼装模型,是展示科学原理和技术过程的理想教具,也是体现世界最先进教育理念的学具,为创新教育和创新实验提供了最佳的载体。

慧鱼创意组合模型的主要部件采用优质尼龙塑胶制造,尺寸精确,不易磨损,可以保证反复拆装的同时不影响模型结合的精确度;构件的工业燕尾槽专利设计使六面都可拼接,独特的设计可实现随心所欲的组合和扩充。它由各种型号和规格的零件构成,类似于积木。零件的种类很多,几乎包括了机械课程和日常生活中的所有零件,如机械零件:连杆、凸轮、齿轮(普通齿轮、锥齿轮、斜齿轮、内啮合齿轮、外啮合齿轮等)、蜗轮、蜗杆、螺杆、铰链、带、链条、轴(直轴和曲轴)、联轴器、弹簧、减速器、齿轮箱、车轮等;电气零件:直流电机、灯泡、电磁气阀、行程开关、传感器(光敏、热敏、磁敏、触敏)、可调直流变压器、电脑接口板、PLC 接口板、红外线发射接收装置等;气动零件:储气罐、汽缸、活塞、气弯头、手动气阀、电磁气阀、气管等。

由这些零件的不同组合便可构造出各式各样的模型,这些模型主要可分为两大类:技术组和机器人组。技术组又包括传感器技术组、气动技术组、汽车技术组、太阳能技术组、万能组合包、机器人组又包括3D机器人、计算机器人、实验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移动机器人和气动机器人。

1.2慧鱼机器人

由机器人的发展和快速广泛的被使用,可知科学家对于机器人的功能也相提高,除了超强的逻辑运算、记忆能力及具备类似的自我思考能力,另外在机器人的外表及内部结构,科学家更希望能模仿人类。对于外在资讯的选集,也透过各种感应器,企图达到类似人类各种触觉的功能,选集了外在环境的资讯,一旦外在环境起了改变,机器人一定要能随着变化,做出该有的反应动作,更新自己的资料库,达到类似人类学习的功能。

本设计是以德国慧鱼创意积木所组成的仿生模拟机器人为其基本架构,透过人机介面LLWin,经由智慧型微电脑介面板去驱动机器人,使机器人细部动作很容易达到我们需求,进而取代以往由硬体描述语言所驱动架构,不但操作简易,更可使我们了解机械运作的原理。

学生在慧鱼实验过程中,通过对各类模型的认识和组装,从而可以熟悉并掌握各类机械设备和自动化装置的常用结构和工作原理。在模型的组建中,学生将运用到机械加工、气动技术、电子电路和软件编程等知识,从而加深了对这些相关课程的理解。另外通过慧鱼模型的搭建和组装也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动手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设计的能力。

1.3走进实验室

先从一个简单测试安装来检查接口板和各个传感器的基本功能,然后,搭建出简易模型,让其具备特定的功用,再渐渐尝试越来越复杂的系统。

你是不是觉得有时候编制自己的程序要么太难,要么太浪费时间?你可以先下载软件中提供的一些现成程序到接口板,控制机器人。该接口板的最重要的作用在于输入量的逻辑连接。这就需要程序来完成,程序决定输入数据和传感器信号如何处理并转换为适当的输出数据,电机控制信号等等。有了ROBO接口板,我们就有足够的计算能力来设计和处理最复杂的程序。

搭建和最初控制机器人,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一定要格外认真才行。连接各

个电气元件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然后检查两三遍以确保准确无误。在进行机械构件搭接时,我们要特别注意连接的平滑度,尤其是齿轮与紧固件的连接,不要太用力。好了,现在让我们发挥自己无穷的创造力为机器人“谱写”新的动作程序啦!

1.4按键式传感器(接触传感器)

举例说明,将一个接触传感器接在数字输入口I1,当按键按下时,

输入端状态框的变化。

虽然极性在连接电机或接触传感器不起作用(充其量电机旋转方向错误),准确接通光电传感器是至关重要的。晶体管有红标的接点应连接红色接头,没有标注的接点连接绿色接头。第二个绿色接头要插在输入端AX的插孔中(靠近接口板边缘的那个孔),第二个红色的插头要插在靠近里面的AX的插孔中。(注意:连接光电传感器到数字输入端I1——I8,红色接头需插在紧靠接口板边的插孔中。

现在,我们用一个手电来改变光电传感器光的亮度。这将改变AX蓝色状态条的读数。如果指示器从其最大值没有变动,那就得检查一下光电传感器的连接情况。如果即使手电筒灭掉,指示仍为零,那有可能是房间里的光太亮了。我们遮住光电传感器,状态条的位置就会变化。

再回到红绿接线头上来:装配时,要红色接头接红线,绿色接头接绿线。当电路配线时必需极性正确的话,通常我们将红线作为正,绿线为负。这样,非常细心的配线,将使得线路走势更系统,更一目了然,自然更方便了我们排除故障。

1.5设计工作原理

机器人指的是可程式控制的机械,整体来说可分为两大部分,分别为机械架构及软体的控制的两大部分。

(一)机械架构:

本设计移动机器人之机械构架采用德国慧鱼创意积木所组成,它的优点在于方便组装,能在设计阶段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减少设计成本以及更好的观察到设计的可行性及其优缺点,以便更好改进设计中的缺点。一般机械所用到的零组件如齿轮、马达、光电开关等,都可以在慧鱼创意积木中找到,且功能毫不逊色。

首先针对我们所需的机械架构做规划,收集所需用到之慧鱼创意积木零件,将其组装机械架构。该架构主要是由两个丝杆与一个马达连接,两丝杆再平均接上传动齿轮实现此仿生机器人的运动及其开关所组成,而这个开关主要用于判断机器人的开关及其运动方向。

(二)软体控制:

程序的整体采用了主/从结构的编程方式,主要是为了解决多个不同频率的循环和循环之间的信息交互。程序中嵌入了并联机器人的反解模型及控制算法,采用全局变量、局部变量、共享变量等实现各程序模块之间及模块内部的信息交互,充分利用用户事件技术、通知或队列技术实现各界面之间的切换,为了避免诸如两个循环同时操作一个对象之类的竞争问题,采用了同步技术。因为程序比较大,所要反映的信息多,因此在程序的管理上,我们也充分利用了LabVIEW 的高级编程技巧,如为了节省内存和清晰化程序框架及前面板,我们采用了动态VI控制技术,不但实现了子VI的即用即调,而且实现了多面板程序设计的动态载入和界面重用。

面向机器人的轨迹控制与I/O逻辑控制的程序集合,如回零点、连续运行、单轴调整、轨迹曲线选择、系统自检等。该层软件一方面负责完成机器人各关节驱动电机的精确同步运动控制,实现末端执行器在操作空间中的精确轨迹;另一方面,该层软件还需要完成一组通用I/O的输入输出控制,实现对机构运动的过程控制以及对外围设备的协调控制等,以适应复杂的控制任务需要。

驱动软件是实现单轴与多轴运动控制、D/A转换和硬件I/O控制的函数集合,包括轴配置、运动类型设置、电机运行和停止等操作函数。该层软件主要进行运动轴参数设置、电机加减速控制、起停控制、D/A转换和运动I/O的设置与控制等。该层的函数主要是控制板卡所带有的底层功能模块,可以用这些函数很方便的根据自己设定的控制方案编程实现上一级的核心控制软件层。LabVIEW 图形化语言等相关的NI工具包开发应用程序不但使得软件程序的开发效率大大提高,而且使得软件的功能齐全、人机界面友好。

注:图1为智慧型微电脑界面板,它的主要功用在于储存LabVIEW程式使程式经由此介面板驱动机器人,达到预设之动作。

图1—1

智慧型微电脑介面板细部说明如下:

(1)此装置是所有电脑控制套件的控制逻辑核心,他负责与PC间通讯和运算,将电脑所编辑的程式转换成控制命令来控制马达等。

(2)此装置有八个数位输入,两个类比输入可接收0~5欧姆的电阻值,四个可逆马达输出控制,控制马达dc relay等。

(3)电源供应电池或充电器的方式,大小为9伏特5瓦。

(4)可在On-line(以传输线与PC连线),也可在Off-line(不需与电脑连线)两种模式下作业。

(5)与电脑连接时不需额外插卡,利用CMOM2通讯即可。

1.6慧鱼模型操作规程:

(1)实验前先按照清单清点零件个数;

(2)熟悉零件分装方式,了解零件分装的大致规律;

(3)每次仅取出要用到的零件;

(4)拆除模型后将零件放回相应的袋子;

(5)按照清单清点零件。

二、四足仿生机器人(乔)

2.1四足仿生机器人简介

仿生机器人,是一种基于仿生学原理研制开发的新型足式机器人,我们此次组装的第一个机器人是以“狗”为生物原型的四足仿生机器人,其外形明显特点是腿部是由“髋关节”和“膝关节”两部分组成,分别实现腿结构中大腿和小腿的摆动。

四足仿生机器人比传统的轮式机器人有更好的移动性,自动化程度高,具有丰富的动力学特性。此外,四足式机器人采用类似生物的机构进行运动,比其他机器人具有更多的优点:它可以较易的跨过比较大的障碍,并且机器人足所具有的大量自由度可以是机器人的运动更加灵活,对凹凸不平的地形的适应能力更强;足式机器人的立足点是离散的,跟地面的接触面积较小,因而可以在可达到的地面上选择最优支撑点。

2.2四足仿生机器人模型

图2 —1 四足仿生机器人(乔)仿真模型

2.3四足仿生机器人仿真程序

图2—2 四足仿生机器人(乔)仿真程序2.4四足仿生机器人连线图和结构简图

图2—3 四足仿生机器人(乔)结构简图

图2—4 四足仿生机器人(乔)连线图

衡量该四足仿生机器人运动能力的重要指标是其足端工作空间,即该机器人足末端参考点所能达到的空间点的集合,该集合代表了机器人足端的活动范围。而且四足步行机器人比二足步行机器人承载能力强,稳定性好,同时又比六足、八足步行机器人结构简单,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三、双足步行机器人(吉姆)

3.1简介

在仿生学原理的基础上,对双足步行机器人步态的行走原理和稳定性进行了分析。采用慧鱼仿生机器人工具,搭接出双足步行机器人,并对其进行了一系列地步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机器人能够严格按进行行走,实现如直线、转弯、躲避障碍物等行走功能,具有良好的机动性。

3.2机械部分设计

动力源的选择:电动

机械传动装置的确定:齿轮传动和蜗轮蜗杆传动

机械执行部件的设计:行走机构

控制部分硬件选型:接口电路板及PLC接口板,行程开关

控制部分软件的编制:LLWin软件

驱动方式:双边单独驱动,电机驱动

运动参数:根据工作要求确定,回转角度0~360°

3.3工作原理和系统线路图

图3—1 双足步行机器人(吉姆)系统连线图3.4双足步行机器人结构简图和仿真模型

图5移动机器人仿真设计

3.5双足步行机器人(吉姆)仿真程序

图3-4 双足步行机器人仿真程序图

四、任务分配和心得体会

4.1任务分配

1、xx:小组长,组织和策划;

2、xxxx:设计电路图和搭接电路;

3、xx:资料的查阅及整理;

4、xxx:编程和调试,器材清点;

5、xxx:元件的选择及分析和协助安装;

6、xx:画结构简图,拍照,协助拆装;

7、 xxxx:论文的整理和编写。

4.2心得体会

通过此次的课程设计,我们从中收获颇多。这次课程设计使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紧密相结合,使我们的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同时,使我们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升华。总的来说,我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1)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要端正态度,严肃认真对待设计中每一个细节,耐心设计好每个步骤;主动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次课程设计是在老师辛苦指导下完成的,有老师的指导,我们少走很多弯路,但我们必须发挥主动思考能力,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原因所在,最后解决问题。

2)对理论知识在实际中应用有了更深的理解本次设计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相结合。但理论与实际是有差距的,平时学得很好的理论知识,要用到实际中,总有些手忙脚乱的,这迫切需要加强实践。要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融合到实际中,从实践中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才能更好用理论指导实践。

3)团队意识增强,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个人不可能什么都知道。人与人之间相互合作,能够加速问题的解决,还能培养我们团队精神,对我们以后工作将有很大帮助。

4)激发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设计,我们要找出我们薄弱的理论知识环节,激发我们去重温以前学过的知识,也能激发我们学习新的知识,来完善课程设计。

这次课程设计的实践,让我们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都有了一定的锻炼与提高,但对我们来说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团队合作精神,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团队的力量是无限。总之,它不仅仅使我们综合地将所学的理论知识

运用到设计和创新中,还使我们的凝聚力增强,为将来我们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五、参考文献

[1] 朱世强,王宣银.机器人技术及其应用.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2] 张剑平,王益.机器人教育:现状、问题与推进策略.中国电化教育,2006(12).

[3] 熊有伦.机器人技术基础.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

[4] 顾震宇.全球工业机器人产业现状与趋势.机电一体化,2006.

[5] 张效祖.工业机器人得现状与发展趋势.相关产业,2004,10.

[6] 杨锋.JJR1 型机器人运动学分析及其控制系统的研究:[硕士学术论文].兰州:兰州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2006.

[7] 王庭有.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

[8] 廖常初.FX 系列 PLC 编程及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9] 陈维山,赵杰.机电系统计算机控制.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

[10] 龚振邦、陈振华等.机器人机械设计.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5.

[11] 熊有伦.机器人技术基础.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

[12] 诸静.机器人与控制技术.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1991.

最新西华大学机器人创新设计实验报告(工业机械手模拟仿真)

实验报告 (理工类) 课程名称: 机器人创新实验 课程代码: 6003199 学院(直属系): 机械学院机械设计制造系 年级/专业/班: 2010级机制3班 学生姓名: 学号: 实验总成绩: 任课教师: 李炜 开课学院: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实验中心名称: 机械工程基础实验中心

一、设计题目 工业机器人设计及仿真分析 二、成员分工:(5分) 三、设计方案:(整个系统工作原理和设计)(20分) 1、功能分析 工业机器人由操作机(机械本体)、控制器、伺服驱动系统和检测传感装置构成,是一种仿人操作、自动控制、可重复编程、能在三维空间完成各种作业的机电一体化自动化生产设备。特别适合于多品种、变批量的柔性生产。它对稳定、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劳动条件和产品的快速更新换代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机器人技术是综合了计算机、控制论、机构学、信息和传感技术、人工智能、仿生学等多学科而形成的高新技术,是当代研究十分活跃,应用日益广泛的领域。机器人应用情况,是一个国家工业自动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机器人并不是在简单意义上代替人工的劳动,而是综合了人的特长和机器特长的一种拟人的电子机械装置,既有人对环境状态的快速反应和分析判断能力,又有机器可长时间持续工作、精确度高、抗恶劣环境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也是机器的进化过程产物,它是工业以及非产业界的重要生产和服务性设备,也是先进制造技术领域不可缺少的自动化设备。 本次我们小组所设计的工业机器人主要用来完成以下任务: (1)、完成工业生产上主要焊接任务; (2)、能够在上产中完成油漆、染料等喷涂工作; (3)、完成加工工件的夹持、送料与转位任务; (5)、对复杂的曲线曲面类零件加工;(机械手式数控加工机床,如英国DELCAM公司所提供的风力发电机叶片加工方案,起辅助软体为powermill,本身为DELCAM公司出品)

码垛机器人说明书

码垛机器人说明书

前言 本说明书阐述了此四自由度码垛机器人使用方法。请仔细阅读并理解此说明书后使用机器人。打开包装请先对照装箱清单检查配件是否齐全,若有遗漏请尽快与我们联系。

目录 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机器人的搬运及安装................................. 错误!未定义书签。 警告标示.......................................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器人安装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器人运动范围及安全围栏安装...................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器人的搬运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座安装尺寸...................................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器人端持器的安装............................. 错误!未定义书签。 气路连接....................................... 错误!未定义书签。机器人控制柜的搬运与安装........................... 错误!未定义书签。 注意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器人控制箱安装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器人控制箱的内部电气接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器人控制箱的搬运.............................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器人控制箱的外部连接......................... 错误!未定义书签。机器人系统与生产线的连接........................... 错误!未定义书签。机器人操作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器人的开关机.................................. 错误!未定义书签。 操作界面的认识.................................. 错误!未定义书签。 操作界面的使用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器人无法运行.................................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器人未按既定规划运行.........................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器人系统提示“系统正在运行”................. 错误!未定义书签。机器人保养与维护...................................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械部件的养护.................................. 错误!未定义书签。 控制系统的维护..................................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器人实验报告

一、机器人的定义 美国机器人协会(RIA)的定义: 机器人是一种用于移动各种材料、零件、工具或专用的装置,通过可编程序动作来执行种种任务的、并具有编程能力的多功能机械手。 日本工业机器人协会(JIRA—Japanese Industrial Robot Association):一种带有存储器件和末端执行器的通用机械,它能够通过自动化的动作替代人类劳动。(An all—purpose machine equipped with a memory device and an end—effector,and capable of rotation and of replacing human labor by automatic performance of movements.) 世界标准化组织(ISO):机器人是一种能够通过编程和自动控制来执行诸如作业或移动等任务的机器。(A robot is a machine which can be programmed to perform some tasks which involve manipulative or locomotive actions under automatic control.) 中国(原机械工业部):工业机器人是一种能自动定位控制、可重复编程、多功能多自由度的操作机,它能搬运材料、零件或夹持工具,用以完成各种作业。 二、机器人定义的本质: 首先,机器人是机器而不是人,它是人类制造的替代人类从事某种作业的工具,它能是人的某些功能的延伸。在某些方面,机器人可具有超越人类的能力,但从本质上说机器人永远不可能全面超越人类。

说明书识别搬运机器人汇总

作品名称:识别搬运机器人 指导老师:吴爱梅、刘永平 作者:谢春伟、杜存忠、董航、高军林机器人综合了机械学、电子学、计算机科学、自动控制工程、人工智能、仿生学等多个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代表了机电一体化的最高成就,是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一、作品组成 1.BASIC Stamp 微控制器 BASIC Stamp微控制器是以PBASIC为编程语言,通过解释器对PBASIC应用程序进行解释执行的微型计算机,具有 8路或 16路 I/O 通道,每个 I/O 通道接脚可以直接连接发光二极管、蜂鸣器、颜色识别传感器等各种传感器。通过增加一些额外元器件,可以实现不同的功能。 BASIC Stamp由一个5伏特电压调节器、晶振器、Serial EEPROM、及一个PBASIC 解释器组成。

2.伺服马达伺服马达有三根不同色线,分别为:黑、红、白,其中红色的为电源线; 黑色为地线;白色的为控制信号线,通过对这信号线输入脉冲序列来控制电机的运动, 可以控制电机的运动速度,运动方向。 3.传感器 TCS230 颜色传感器属于图像传感器,图像传感器可分为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CMOS)图像传感器和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两类。CMOS型和 CCD 型固态图像传感器在光检测方面都利用了硅的光电效应原理,采用感光元件作为影像捕获的基本手 段,感光元件的核心都是一个感光二极管(photodiode),该二极管在接受光线照射之 后能够产生输出电流,而电流的强度 则与光照的强度对应。每个感光元件对应图像传感器中的一个像点,由于感光元件只能 感应光的强度,无法捕获色彩信息,因此必须在感光元件上方覆盖彩色滤光片。 TCS230颜色传感器是由一个颜色检测器组成,包括一个TAOS TCS230 RGB 的传感器 芯片,白色的发光二极管,瞄准镜,板卡上的插槽和连接线。 TCS230 颜色传感器通过插 槽或直接相连来与其他 BASIC Stamp模块接口,在其固定的范围内对可见光颜色进行检 测。 4■机械手 主要有手爪支架,手爪臂,及手爪组成,用来模拟人手用来抓取已识别的物体,然后进行搬运指定区域。 二、创新来源 该作品启示于生活当中港口码头对不同颜色的集装箱搬运。从而联想到机器 人根据不同颜色自动分拣的目的,以提高搬运工作效率。 三、实现功能 机器人从指定区域启动后,到达设定目的地用机械手对不同色块进行分捡和搬运。 机器人在得到指令后启动,不需再次接触机器人,由机器人自主运行完成任务,每次任务机器人连续运行。 四、调试说明 1.将机器人放置于启动区的中心位置,此位置相对比较重要(此位置关系到整体的运动结果)。保证机器人在第一次行走后能到达正五边行的中间位置。 2.调整传感器的位置,与水平面夹角约为 75度。(可根据实际的情况调整) 3.若机器人经测试未能达到指定位置,可进行参数的调整。

外国牛人教你一步步快速打造首台机器人

外国牛人教你一步步快速打造首台机器人 (超详细) 这是一个方法最简单,入门最快速的机器人制造教程。 这里面说到的东西都非常简单,看过这些教程以后,你可以在几个小时内制造出一个机器人。何乐而不为呢? 由于有很多细小的东西需要你们去了解,以下就给你介绍这些东西,而没有其他。如果你对所要求的掌握的东西有两年的应用经验的话,你可以快速跳过这些介绍,然后个小时完成一个机器人的制作。尽管都很容易,但学习还是要花费时间的,为了有一个美好的周末,让我们花一些时间,去了解这全部的资料。 此处还有一起关于怎样建造机器人的另外一些资料。这主要是集中在如何使你更快速的建造机器人。你不需要了解任何的知识?你将会将所有基础性的东西做的很好。 材料需求 以前购买这些材料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没有一个专门的网店能提供所有的东西,你需要从不同的店里购买。 但幸运的是有一些网店已经根据说明提供了他们的整套装备,如: Jaxx’s shop(美国网店) Solarbotics shop(加拿大网店) Hobby2go (印度网店) 如果你从哪些网店购买东西,你还可以成为https://www.360docs.net/doc/f53642087.html,的会员,因为要成为上面名单的一员,他们要和我们联系,我们之间就会达成了一种交易。 如果你不想买LMR套装,你可以通过google从网店购到你所需要的任何配件。只要在网店上有得卖,无论你在任何国家,你都想得到你想要的产品。 无论你通过什么途径得到配件,以下这些是必须的: 一个PICAXE-28开发板

这个28针的开发板就像马里奥兄弟一样有趣,充满着各种附带的和隐蔽的功能,这会使你有兴趣在上面多次玩弄。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板子,会令你迫不及待的去做机器人, 排针

慧鱼机器人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慧鱼机器人实验报告 篇一:隧道机器人慧鱼实验报告 慧鱼综合性实验报告 实验课题:隧道机器人的组装和控制器 控制运行原理 一、实验类型:综合性实验 二、实验课题:隧道机器人的组装和控制器控制运行原理。 任务一:机器人要能沿着离墙约20厘米的一条路径行走。 任务二:令机器人在运行过程期间遇到障碍物时,懂得应如何处理。当距离障碍物约60厘米时,它会将速度减到一半,距离40厘米时,它会暂停,如果遇到障碍物走近机器人,在距离20厘米时他会慢慢后退,若距离只有10厘米,它会快速后退。 三、实验器材 1、“慧鱼”创意模型组合包;

2、“慧鱼”专用电源; 3、个人计算机; 4、“慧鱼”专用控制器; 5、RobopRo软件; 四、问题分析: 在基本模型的基础上安装上距离传感器,通过距离传感器判断障碍物与履带机器人的距离,从而调整自己的运动状态。 五、实验方案设计: 1、实验主要元件:编码马达、履带、齿轮、控制器、距离传感器 2、程序代码: 任务一: 程序启动后,若距离传感器感应到距离履带机器人约20厘米处有障碍物,则小车以一定的速度直行,当障碍物与小车距离不是20厘米时,小车停止。 任务二: 程序启动后,机器人在运行过程期间遇到障碍物, 当距离障碍物 约60厘米时,它会将速度减到一半,距离40厘米时,它会暂停,如果遇到障碍物走近机器人,在距离20厘米时他会慢慢后退,若距离只有10厘米,它会快速后退。

六、实验总结: 做完了这个实验课题我有许多感悟,首先,对于机械组装方(:慧鱼机器人实验报告)面我们充分了解到了齿轮的巨 大作用,齿轮可以实现物体间的减速加速变向换向,以及本课题中的实现平动和转动之间的转化,实现了将电动机的转动转化为履带的平动这一功能,可以说齿轮是最有实际用途的机械元件之一;其次这次组装的机器人中应用到了距离传感器,距离传感器接收装置安装在履带机器人侧面位置,当有障碍物移动到侧面遮挡住距离传感器时,传感器感受到有障碍物,信号会发生变化,以此向控制器传输信号,以便于控制器控制电机的转动进而控制隧道机器人的运动。 通过慧鱼课程的学习,是我们不但增强了动手能力,还增强了创新能力。在这个实验中,我所在的小组主要是根据要求完成机器人的组装,在实验中我充分发挥了我的领导才能给队友们合理分工和鼓励他们努力,最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老师交给我们的任务,使得机器人按要求进行。 经过隧道机器人的组装实践活动,学习和理解了机器人的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传动系统和控制反馈系统。也使得我们更加了解传动部分和控制反馈系统之间的协作运行,弄清楚了它动作的顺利进行的原理,使得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巩固了机电一体化的理论知识,同 时也使我们更加了解自己在学习上的不足和以后学习

说明书—识别搬运机器人

作品名称:识别搬运机器人指导老师:吴爱梅、刘永平 作者:谢春伟、杜存忠、董航、高军林

机器人综合了机械学、电子学、计算机科学、自动控制工程、人工智能、仿生学等多个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代表了机电一体化的最高成就,是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一、作品组成 1.BASIC Stamp微控制器 BASIC Stamp微控制器是以PBASIC为编程语言,通过解释器对PBASIC应用程序进行解释执行的微型计算机,具有8路或16路I/O通道,每个I/O通道接脚可以直接连接发光二极管、蜂鸣器、颜色识别传感器等各种传感器。通过增加一些额外元器件,可以实现不同的功能。 BASIC Stamp由一个5伏特电压调节器、晶振器、Serial EEPROM、及一个PBASIC 解释器组成。 2.伺服马达 伺服马达有三根不同色线,分别为:黑、红、白,其中红色的为电源线;黑色为地线;白色的为控制信号线,通过对这信号线输入脉冲序列来控制电机的运动,可以控制电机的运动速度,运动方向。 3.传感器 TCS230颜色传感器属于图像传感器,图像传感器可分为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图像传感器和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两类。CMOS型和CCD型固态图像传感器在光检测方面都利用了硅的光电效应原理,采用感光元件作为影像捕获的基本手段,感光元件的核心都是一个感光二极管(photodiode),该二极管在接受光线照射之后能够产生输出电流,而电流的强度则与光照的强度对应。每个感光元件对应图像传感器中的一个像点,由于感光元件只能感应光的强度,无法捕获色彩信息,因此必须在感光元件上方覆盖彩色滤光片。 TCS230颜色传感器是由一个颜色检测器组成,包括一个TAOS TCS230 RGB 的传感器芯片,白色的发光二极管,瞄准镜,板卡上的插槽和连接线。TCS230颜色传感器通过插槽或直接相连来与其他BASIC Stamp模块接口,在其固定的范围内对可见光颜色进行检测。

全国大学生机器人搬运比赛部分程序(aw60)

全国大学生机器人搬运比赛部分程序(aw60)

图1比赛场地示意图

图2机器人出发区示意图4 //-------------------------------------------------------------------------* //机器人搬运比赛程序如下: // 项目名: 基于Freescale AW60的* // 硬件连接: * // 程序描述: 定时器2作为颜色传感器计数器;定时器1通道0-1作为PWM输出;通道2作为颜色传感器的定时器溢出中断 // 超声波计数用定时器 1 *

// 说明: * // ? * // * // 作者信息? * // 版本信息? * // 完成时间? * // 修订记录:* // 时间:* // 内容:? * //-------------------------------------------------------------------------* //调用头文件 #include "Includes.h" void main(void) { //定义变量,不管在主程序还是子函数,都

需要把变量的定义放在最前面,否则会报错 int D=0; int m=0; char num1=0; //用于计数用 char num2=0; //用于转弯计数用char flag_forward=1; //前进的标志位char flag_backward=1; //后退的标志位 //用到的端口,一定要记得初始化端口数据方向寄存器 //液晶模块 //PTGDD |= 0b00011111; //液晶模块IO 的输入输出配置 //颜色传感器模块 //PTCDD |= 0b00101100; //配置颜色传感器模块 // PTFDD &= 0b11111110; //红外传感器模块及驱动模块 PTDDD = 0b00000111; // PTDD4作为定时器2的外部时钟输入 PTBDD = 0b01000000; //前五个是红外传感器,最后两个是超声波的发送和接收

机器人课程设计报告范例.

**学校 机器人课程设计 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院系电子信息工程系 班级10电气3 _____ 姓名_______ 学号107301336 指导教师 _________ 宋佳______

目录 第一章绪论 (2) 1.1课程设计任务背景 (2) 1.2课程设计的要求 (2) 第二章硬件设计 (3) 2.1结构设计 (3) 2.2电机驱动 (4) 2.3传感器 (5) 2.3.1光强传感器 (5) 2.3.2光强传感器原理 (6) 2.4硬件搭建 (6) 第三章软件设计 (8) 3.1 步态设计 (8) 3.1.1 步态分析: (8) 3.1.2程序逻辑图: (9) 3.2用NorthStar 设计的程序 (9) 第四章总结 (11) 第五章参考文献 (12)

第一章绪论 1.1课程设计任务背景 机器人由机械部分、传感部分、控制部分三大部分组成.这三大部分可分成驱动系统、机械结构系统、感受系统、机器人一环境交互系统、人机交互系统、控制系统六个子系统现在机器人普遍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如汽车制造,医疗领域,如远程协助机器人,微纳米机器人,军事领域,如单兵机器人,拆弹机器人,小型侦查机器人(也属于无人机吧),美国大狗这样的多用途负重机器人,科研勘探领域,如水下勘探机器人,地震废墟等的用于搜查的机器人,煤矿利用的机器人。如今机器人发展的特点可概括为:横向上,应用面越来越宽。由95% 的工业应用扩展到更多领域的非工业应用。像做手术、采摘水果、剪枝、巷道掘进、侦查、排雷,还有空间机器人、潜海机器人。机器人应用无限制,只要能想到的,就可以去创造实现;纵向上,机器人的种类会越来越多,像进入人体的微型机器人,已成为一个新方向,可以小到像一个米粒般大小;机器人智能化得到加强,机器人会更加聪明 1.2课程设计的要求 设计一个机器人系统,该机器人可以是轮式、足式、车型、人型,也可以是仿其他生物的,但该机器人应具备的基本功能为:能够灵活行进,能感知光源、转向光源并跟踪光源;另外还应具备一项其他功能,该功能可自选(如亮灯、按钮启动、红外接近停止等)。 具体要求如下: 1、根据功能要求进行机械构型设计,并用实训套件搭建实物。 2、基于实训套件选定满足功能要求的传感器; 3、设计追光策略及运动步态; 4、用NorthStar 设计完整的机器人追光程序; 5、调试; 6、完成课程设计说明书,内容:方案设计、硬件搭建过程(附照片)、控制算法流 程、程序编写、调试结果、心得体会。

工业机器人技术及应用(教案)5-搬运机器人及其操作应用

第五章搬运机器人及其操作应用 5.1 搬运机器人的分类及特点 5.2 搬运机器人的系统组成 5.3 搬运机器人的作业示教 5.3.1 冷加工搬运机器人 5.3.2 热加工搬运机器人 学习目标导入案例课堂认知扩展与提高本章小结思考练习 5.4 搬运机器人的周边设备 5.4.1 周边设备 5.4.1 周边设备 课前回顾 如何使用在线示教方式进行工业机器人任务编程? 如何进行工业机器人离线作业示教再现? 学习目标 认知目标 了解搬运机器人的分类及特点 掌握搬运机器人的系统组成及其功能 熟悉搬运机器人作业示教的基本流程 熟悉搬运机器人的周边设备与布局 能力目标 能够识别搬运机器人工作站基本构成 能够进行搬运机器人的简单作业示教 导入案例 机器人助力机床上下料,国产高效智能压铸装备研制成功 智能压铸岛是以压铸机为核心设备构成的一组智能化生产单元,以无人化生产管理方式自动完成从原材料到合格铸件成品间的工艺生产流程,实现压铸生产的程序化、数字化和远程控制。高效智能压铸岛以压铸机为核心,配备 3-10 个机器人和多部 AGV 小车,集成多个控制系统、伺服系统、检测系统于一体,包括铝液智能熔化系统、伺服定量浇注系统、炉料回收系统、智能熔体含气量检测系统、真空压铸系统自动模温机、自动三维伺服喷涂机械手、耐高温抗腐蚀的装件

取件机器人、镶嵌自动快速加热和均温装置、自动型芯冷却系统、自动余料去除及飞边清理装置、大型精密压铸模具、输送带、冷却装置、在线智能检测系统、激光打标机、智能转运小车、压铸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嵌入式专用控制器、压铸专家系统等设备和系统。 课堂认知 5.1 搬运机器人的分类及特点 搬运机器人具有通用性强、工作稳定的优点,且操作简便、功能丰富,逐渐向第三代智能机器人发展,其主要优点有。 动作稳定和提高搬运准确性。 提高生产效率,解放繁重体力劳动,实现“无人”或“少人”生产。 改善工人劳作条件,摆脱有毒、有害环境。 柔性高、适应性强,可实现多形状、不规则物料搬运。 定位准确,保证批量一致性。 降低制造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从结构形式上看,搬运机器人可分为龙门式搬运机器人、悬臂式搬运机器人、侧壁式搬运机器人、摆臂式搬运机器人和关节式搬运机器人。 龙门式搬运机器人 其坐标系主要由 X 轴、 Y 轴和 Z 轴组成。其多采用模块化结构,可依据负载位置、大小等选择对应直线运动单元及组合结构形式,可实现实现大物料、重吨位

《工业机器人》实验报告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工业机器人实验名称:实验一:工业机器人认识 教师:时间:班级:姓名:学号: 一、实验目的与任务 了解6自由度工业机器人的机械结构,工作原理,性能指标、控制系统,并初步掌握操作。了解6自由度工业机器人在柔性制造系统中的作用。 二、实验设备 FMS系统(含6-DOF工业机器人)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1、描述工业机器人的机械结构、工作原理及性能指标。 2、描述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3、描述机器人的软件平台及记录自己在进行实际操作时的步骤及遇到的问题以及自己的想法。教师批阅: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工业机器人实验名称:实验二:机器人坐标系的建立 教师:时间:班级:姓名:学号: 一、实验目的与任务 了解机器人建立坐标系的意义;了解机器人坐标系的类型;掌握用D-H方法建立机器人坐标系的方法与步骤。 二、实验设备 FMS系统(含6-DOF工业机器人)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1、描述机器人建立坐标系的意义以及机器人坐标系的类型。 2、深入研究机器人机械结构,建立6自由度关节型机器人杆件坐标系,绘制机器人杆件坐标系图。

教师批阅:

实验课程:工业机器人实验名称:实验三:机器人示教编程与再现控制 教师:时间:班级:姓名:学号: 一、实验目的与任务 了解机器人示教编程的工作原理,掌握6自由度工业机器人的示教编程与再现控制。 二、实验设备 FMS系统(含6-DOF工业机器人)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1、描述机器人示教编程的原理。 2、详细叙述示教编程与再现的操作步骤,记录每一个程序点,并谈谈实验心得体会。教师批阅:

搬运机器人结构设计与分析设计说明

搬运机器人结构设计与分析 摘要 在当今大规模制造业中,企业为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工业机器人作为自动化生产线上的重要成员,逐渐被企业所认同并采用。工业机器人的技术水平和应用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工业自动化的水平。目前,工业机器人主要承担着焊接、喷涂、搬运以及堆垛等重复性并且劳动强度极大的工作。 本课题主要对搬运机器人的机械部分展开讨论,对原有的机械结构提出了新的改进方法,并把现在的新技术应用到本课题中,从而使得搬运机器人更加适用于现在的工业工作环境。通过详细了解搬运机器人在工业上的应用现状,提出了具体的搬运机器人设计要求,并根据搬运机器人各部分的设计原则,进行了系统总体方案设计以及包括:机器人的手部、腕部、臂部、腰部在的机械结构设计。此搬运机器人的驱动源来自液压系统,执行元件包括:柱塞式液压缸、摆动液压缸、伸缩式液压缸等。通过液压缸的运动来实现搬运机器人的各关节运动,进而实现搬运机器人的实际作业。 关键词:搬运机器人;液压系统;机械结构设计;操作

Abstract In the modern large-scale manufacturing industry,enterprises to improve productivity, and,guarantee product quality,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automation production line, industrial robots are gradually approved and adopted by enterprises. Industrial robot technology standards and application level, to a certain extent, reflect a level of national industrial automation. Currently, Industrial robot mainly tasked with welding, spraying, handling and stacking, repetitive and intensity of significant work. The subject of the main part of the handling of their machinery discussions, and on the original mechanical structure proposed for the new improved method, which makes the handling robot is more applicable to the present industrial working environment.Through a detailed understanding of the robot in the industrial application,to propose specific handling robot design requirements,and according to the robot design principles of various parts, for the system as well as including:the robot's hand, wrist, arm, waist, the design of mechanical structures.The transfer robot driven by the source from the hydraulic system,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ponents including:plunger hydraulic cylinders, hydraulic cylinders, swing, telescopic hydraulic cylinders, etc.Through the hydraulic cylinder movements to implement the joint transport robot motion,And realize the operational handling robot. Keywords:Transfer robot;Hydraulic System;Mechanical Design;Operating

广数机器人视觉搬运码垛程序注释

广数机器人视觉搬运码 垛程序注释 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

确保变位机中每个格中只能放6块物块,且每格中颜色必须一致,,其中0度,60度,180度中分别放不同颜色的三种物块, #Modification Date:2044-3-5 #Copy Source:[******] #Sub Type:BY #Size:1024 byte #Comment:This is a job #Write protect:FALSE #Axis Num:7 U1=,,,,,,,0,0; U8=,,,,,,,0,0; T9=,,,,,,,0,0; P0=,,,,,,,,9,1; P13=,,,,,,,,9,8; P100=,,,,,,,,9,8; P101=,,,,,,,,9,8; P102=,,,,,,,,9,8; P103=,,,,,,,,9,8; P104=,,,,,,,,9,8; MAIN; SET R3 ,3 ; //设定红色物块取料次数,例如3次 SET R4 ,3 ; //设定蓝色物块取料次数,例如3次 SET R5 ,3 ; //设定黄色物块取料次数,例如3次 SET R0 ,0 ; //红色物块取料次数,计数累加变量

SET R1 ,0 ; //蓝色物块取料次数,计数累加变量 SET R2 ,0 ; //黄色物块取料次数,计数累加变量 SETE PX20 (0) ,0 ; //取料时向下的平移累加位姿变量清零 SETE PX20 (3) , ; //平移位姿变量平移累加量Z方向每次偏移 SETE PX21 (0) ,0 ; //放料时向上的平移累加位姿变量清零 SETE PX21 (3) ,19 ; //平移位姿变量平移累加量Z方向每次偏移19mm SETE PX22 (0) ,0 ; //取料平移变量 SETE PX23 (0) ,0 ; //放料平移变量 MOVJ P*,,,,,,,,9,8),V20,Z0;//安全等待点位置 DOUT OT12 ,ON ; //夹爪气缸夹紧信号打开夹爪夹紧 DOUT OT13 ,OFF ; //夹爪气缸松开信号关闭 LAB90 : //红色物块取料标签号 MOVL P*,,,,,,,,9,8),V100,Z0,E1,EV10;//红色物块取料点上方,变位机角度移至0度SHIFTON PX22 ; //平移开始 MOVL P*,,,,,,,,9,8),V100,Z0;//红色物块取料点 DOUT OT12 ,OFF ; //夹爪气缸夹紧信号关闭 DOUT OT13 ,ON ; //夹爪气缸松开信号打开夹爪开取料 DELAY ; //延时秒 SHIFTOFF; //平移结束标志 ADD PX22 ,PX20 ; //取料处每红色物块执行取料一次,平移变量PX22=PX22+PX20 MOVL P*,,,,,,,,9,8),V100,Z0; //取料点上方 JUMP LAB80 ; //跳转指令JUMP ,跳转到标签80处 LAB91 : //蓝色物块取料标签号 MOVL P*,,,,,,,,9,8),V100,Z0,E1,EV10; //蓝色物块取料点上方,变位机角度移至60度SHIFTON PX22 ; //平移开始

机器人课程设计报告范例

机器人课程设计报告范例

**学校 机器人课程设计名称 院系电子信息工程系 班级10电气3 姓名谢士强 学号107301336 指导教师宋佳

目录 第一章绪论 (2) 1.1课程设计任务背景 (2) 1.2课程设计的要求 (2) 第二章硬件设计 (3) 2.1 结构设计 (3) 2.2电机驱动 (4) 2.3 传感器 (5) 2.3.1光强传感器 (5) 2.3.2光强传感器原理 (6) 2.4硬件搭建 (7) 第三章软件设计 (8) 3.1 步态设计 (8) 3.1.1步态分析: (8) 3.1.2程序逻辑图: (9) 3.2 用NorthStar设计的程序 (10) 第四章总结 (12) 第五章参考文献 (13)

第一章绪论 1.1课程设计任务背景 机器人由机械部分、传感部分、控制部分三大部分组成.这三大部分可分成驱动系统、机械结构系统、感受系统、机器人一环境交互系统、人机交互系统、控制系统六个子系统现在机器人普遍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如汽车制造,医疗领域,如远程协助机器人,微纳米机器人,军事领域,如单兵机器人,拆弹机器人,小型侦查机器人(也属于无人机吧),美国大狗这样的多用途负重机器人,科研勘探领域,如水下勘探机器人,地震废墟等的用于搜查的机器人,煤矿利用的机器人。如今机器人发展的特点可概括为:横向上,应用面越来越宽。由95%的工业应用扩展到更多领域的非工业应用。像做手术、采摘水果、剪枝、巷道掘进、侦查、排雷,还有空间机器人、潜海机器人。机器人应用无限制,只要能想到的,就可以去创造实现;纵向上,机器人的种类会越来越多,像进入人体的微型机器人,已成为一个新方向,可以小到像一个米粒般大小;机器人智能化得到加强,机器人会更加聪明 1.2课程设计的要求 设计一个机器人系统,该机器人可以是轮式、足式、车型、人型,也可 以是仿其他生物的,但该机器人应具备的基本功能为:能够灵活行进,能感知光源、转向光源并跟踪光源;另外还应具备一项其他功能,该功能可自选(如亮灯、按钮启动、红外接近停止等)。 具体要求如下: 1、根据功能要求进行机械构型设计,并用实训套件搭建实物。 2、基于实训套件选定满足功能要求的传感器; 3、设计追光策略及运动步态; 4、用NorthStar设计完整的机器人追光程序;

搬运机器人设计说明书

目录 1绪论 (2) 1.1机器人的论述 (2) 1.2机器人的历史现状 (4) 1.3机器人的发展趋势 (5) 2搬运机器人的总体设计 (6) 2.1搬运机器人原理设计 (6) 2.2搬运机器人的机械系统设计 (6) 3手臂设计及计算 (9) 3.1搬运机器人臂部的驱动计算 (10) 3.2臂部上零件的选型及其校核 (13) 4结论 (15) 5参考文献 (16)

阶段,例如,美国通用汽车公司1968年订购了68台工业机器人;1969年该公司又自行研制出SAM新工业机器人,并用21组成电焊小汽车车身的焊接自动线;又如,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32条冲压自动线上的448台冲床都用工业机器人传递工件。 (3)1970年至今一直处于推广应用和技术发展阶段。1970-1972年,工业机器人处于技术发展阶段。1970年4月美国在伊利斯工学院研究所召开了第一届全国工业机器人会议。据当时统计,美国大约200台工业机器人,工作时间共达60万小时以上,与此同时,出现了所谓了高级机器人,例如:森德斯兰德公司(Sundstrand)发明了用小型计算机控制50台机器人的系统。又如,万能自动公司制成了由25台机器人组成的汽车车轮生产自动线。麻省理工学院研制了具有有“手眼”系统的高识别能力微型机器人。 其他国家,如日本、苏联、西欧,大多是从1967,1968年开始以美国的“Versatran”和“Unimate”型机器人为蓝本开始进行研制的。就日本来说,1967年,日本丰田织机公司引进美国的“Versatran”,川崎重工公司引进“Unimate”,并获得迅速发展。通过引进技术、仿制、改造创新。很快研制出国产化机器人,技术水平很快赶上美国并超过其他国家。经过大约10年的实用化时期以后,从1980年开始进入广泛的普及时代。 我国虽然开始研制工业机器人仅比日本晚5-6年,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比较慢。目前我国已开始有计划地从国外引进工业机器人技术,通过引进、仿制、改造、创新,工业机器人将会获得快速的发展。 1.3机器人发展趋势 随着现代化生产技术的提高,机器人设计生产能力进一步得到加强,尤其当机器人的生产与柔性化制造系统和柔性制造单元相结合,从而改变目前机械制造的人工操作状态,提高了生产效率。 就目前来看,总的来说现代工业机器人有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a)提高运动速度和运动精度,减少重量和占用空间,加速机器人功能部件的标准化和模块化,将机器人的各个机械模块、控制模块、检测模块组成结构不同的机器人; b)开发各种新型结构用于不同类型的场合,如开发微动机构用以保证精度;开发多关节多自由度的手臂和手指;开发各类行走机器人,以适应不同的场合; c)研制各类传感器及检测元器件,如,触觉、视觉、听觉、味觉、和测距传感器等,用传感器获得工作对象周围的外界环境信息、位置信息、状态信息以完成模式识别、状态检测。并采用专家系统进行问题求解、动作规划,同时,越来越多的系统采用微机进行控制。

机器人知识教案

教案: 认识机器人(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机器人的概念、产生、发展、种类与应用。 技能目标:熟练利用网络查找信息和处理信息。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机器人的兴趣,培养学生关心科技、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机器人的概念及应用 难点分析:机器人的概念 三、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21世纪被信息技术专家誉为智能机器人的时代,机器人在各行各业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机器人技术综合机械工程、电子工程、传感器应用、信息技术、数学、物理、等多种学科,它代表着一个国家的高科技发展水平,例如我国首例远程遥控机器人手术就是由北京的医生通过电脑遥控着沈阳机器人“黎元”进行脑外科手术。 那究竟什么是机器人?我们要学习使用的机器人是什么样子?机器人能够做些什么?我们如何控制机器人?今天开始我一起走进机器人世界去寻找上述问题答案。 观看有关机器人的视频片段 2 、教学内容 机器人的概念 各国科学家对机器人的定义有所不同,而且随着时代的变化,机器人的定义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中国的科学家们把机器人定义为一种自动化的机器,具备一些与人或生物相似的能力,如感知能力、规划能力、动作能力、协同能力等,是一种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自动化机器,它的外形不一定象人。 判断一个机器人是否是智能机器人我们可以根据下面三个基本特点: (1)具有感知功能,即获取信息的功能。机器人通过“感知”系统可以获取外界环境信息,如声音、光线、物体温度等。 (2)具有思考功能,即加工处理信息的功能。机器人通过“大脑”系统进行思考,它的思考过程就是对各种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决策的过程。 (3)具有行动功能,即输出信息的功能。机器人通过“执行”系统(执行器)来完成工作,如行走、发声等。 机器人的产生、发展、种类与应用 对这些内容请大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互联网、光盘等媒体检索信息,并设计一个关于机器人的有关知识的演示文稿。 1)成立小组,分工合作,制定活动计划。 小组成员 姓名 特长 任务 (2)确定“机器人世界探索”活动的探索主题,构建问题框架。 (3)评价要求 (1)展示 在小组内展示“机器人世界探秘”项目。

机器人课程设计报告

机器人课程设计报 告

苏州市职业大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名称会追光的机器人 12月31日至 1月4日共 1 周 院系电子信息工程系 班级 10电气3 姓名谢士强 学号 系主任张红兵 教研室主任邓建平 指导教师宋佳 目录 第一章绪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课程设计任务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课程设计的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硬件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结构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电机驱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传感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1光强传感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2光强传感器原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硬件搭建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软件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步态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1步态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2程序逻辑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用NorthStar设计的程序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总结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