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的认识 张德

组织行为学的认识  张德
组织行为学的认识  张德

参考教材

?《组织行为学》第二版

–张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组织行为学》第三版

–(美)德博拉·安科纳等著机械工业出版社?《组织行为学精要》第九版

–(美)斯蒂芬·P·罗宾斯等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课程内容纲要:

?1、组织行为导论:

?2、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3、组织承诺与个体行为:

?4、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

?5、非正式组织及其行为:

?6、群体动力与激励:

?7、组织文化与组织行为:

?8、行为的有效性:

1、组织行为导论

重点内容:

?1、组织和组织行为含义;关于组织的几个问题;?2、组织行为学研究的道德问题;

?思考题:

–说明组织行为的内涵

–组织行为学的发展经历哪些阶段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涉及哪些道德问题

1?1组织与组织行为

?一、组织:组织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的系统性安排。关于组织的说法很多:组织是为了实现目标;组织是开放的输入-产出系统;组织是契约集合体;组织是权力集团的组合,是权力平衡体;等等。

–组织存在的必要:满足人的需要;超越个体能力极限;技术的不可分性;

更高的效率;

–作为组织必须具备的条件:人的集合(主体);实现个体和群体目标(凝聚力);分工与协作(作业和管理)

–关于组织的几个问题:

?组织与环境:一方面组织依赖于环境(决定性的),另一方面组织会影响环境(非

决定性的)

?组织与管理:组织活动即作业加管理,管理使资源有效利用,保证组织

的效率和效能。不同的组织目标不同,管理特点也不同。

?组织与组织中的人:1要理解和把握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激励等);2

组织管理者要具备相应技能(技术、概念、人际);3明确组织成员的

各种角色;4管理者的成功与有效。

?组织与规模:规模大或小各有特点,适度。

?组织的演变:任何组织都有自我稳定倾向,减少组织与外界的交流联系。

但环境的变化会促进组织演变。

1?1组织与组织行为

?二、组织行为:探讨组织的结构和活动规律,研究组织中个体和群体的行为因素,增进组织活动的有效性。

?组织行为研究的三个层次:

–个体:以心里学为基础,研究人性、需要、动机、价值观、态度、个性、情感等;

–群体:以社会心理学为基础,研究群体成员的合作、协调,群体结构、特征、凝聚力等;

–组织:以社会学为基础,研究组织结构、绩效、技术、规模、沟通、气氛等;

1?1组织与组织行为

?三、组织行为学: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其它多种说法:

–威廉.迪尔(美):是一门应用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组织中个人、团体和组织的行为问题。

–安德鲁.J.杜布林(美):是系统研究组织环境中所有成员的行为,以成员个人、群体、整个组织及其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写成的行为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

–乔.凯利(加):是对组织的性质进行系统研究:组织是怎样产生、成长和发展的,它怎样对各个成员、对组成这些组织的群体、对其他组织以及更大些的机构发生作用。

1?1组织与组织行为

?研究范围和目的:

研究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

其目的是预测、引导、控制人的行为。所以实质上它是一种管理理论--行为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用科学代替“常识”。

1?2组织行为学的演进和发展

?一、组织行为的早期研究与实践:有了人类的群体活动就有了对组织活动的

管理和行为研究,人类辉煌的古代文明和历史奇迹就是有力的证明。

–早期的组织管理是以个人观察、判断为基础的传统经验管理,适应当时的生产力状况和社会发展水平。当时的生产力处于手工劳动阶段,经济组织规模小、技术分工和结构简单;社会交通、通信不发达,群体关系松散、封闭、自给自足,社会化程度低,社会组织简单(家庭、部落、教会、行会、军队和国家)。

–早期的组织行为研究没有独立出来,与其他研究结合在一起,如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哲学等。

–工业革命(18世纪)出现了大规模经济组织,人们开始研究组织的管理问题(19世纪),专题性研究,如劳动分工、工资、标准、个人需求及保障等。19世纪组织行为研究方面有代表性的人物是罗伯特.欧文(R o b e r t O w e n)

1?2组织行为学的演进和发展

?二、古典管理理论时代:

–19世纪四五十年代:股份制出现--大规模生产经营、复杂化、经理人;

技术和电能运用--交通、通信发展、交易效率提高、社会化程度提高;

导致“管理运动”。

–到19世纪中期以后:出现大量新的管理思想和生产组织方法,尤其是20世纪初的科学管理、一般管理、行政组织理论等古典理论。

–在古典管理理论的指导下:导致两种不良倾向--利益分配进一步向资本家和经营管理层倾斜;对劳动者和组织成员的管理控制越来越严格。进而导致了劳资关系紧张、罢工不断。所以有人进行了工资设计、福利待遇、工作环境、生活条件等方面研究,同时开展了对工人的挑选和培训,在企业中设立福利和人事管理职位和部门,以期改善劳资关系,合理利用资源,提高效率。

1?2组织行为学的演进和发展

–在管理运动进行的同时:心理学方面的研究也在进行,德国的胡格·明茨博格开创了工业心理学研究领域,他从科学管理和工业心理学的关系出发,研究工作效率,认为通过科学的工作分析和提高工作技能与工作的适应度,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建议甄选员工时要进行心理测验,对员工进行理论方面的培训,根据人的行为采取激励方式。

–总之,这一时期人力资源管理在实践上得到了重视,个体行为研究开始出现。但是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局限于通过静止的制度进行挑选、配备、培训、考评,发给报酬和福利,没有把人看做组织中最重要的资源,没有从人的心理、社会需要等方面动态地研究人的行为,调动人的积极性、开发人的潜力。但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无疑是组织行为研究的先声。

1?2组织行为学的演进和发展

?三、从人群关系运动到组织行为学的产生:

–20世纪20年代,由霍桑试验产生的人群关系理论,揭示了人群关系是提升

劳动生产率的重大因素,以及群体规范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掀起了一场人群关系运动,代表人物观点:卡耐基-只有赢得他人的合作才能赢得成功,并给出了建议;福莱特-组织应该建立在群体道德而不是个人主义的基础上,管理人员和工人应该将对方视为合作伙伴,管理者的工作就是协调群体努力,管理者应该依靠专业技能和知识,而不仅依靠职权;巴纳德-组织是一个需要人际协作的社会系统。组织成功主要依赖于员工的合作程度,也依赖于与组织外有定期联系的机构和人员维持良好的关系,所以管理者的主要任务是沟通和激励,而且必须审视环境并调整组织以保持组织和环境的均衡状态;

–人群关系理论的不断发展和丰富,同时借鉴其他科学研究成果,终于形成了行为科学这一新兴学科(20世纪40年代末正式命名),研究涉及员工需要、动机等方面。

1?2组织行为学的演进和发展

?三、从人群关系运动到组织行为学的产生:

–20世纪60年代后期,尤其是最近30年,行为科学的研究逐渐侧重于组织行为方面的研究,即对组织内人和群体的行为进行研究,其特征是既注意人的因素又注意组织的因素,如工作任务、组织结构等,所以目前称为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产生,对管理理念产生了重大影响:不再仅仅以盈利性组织--

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对非盈利性组织(学校、医院、政府等)的研究越来越多,所以不再简单的把人和其他资源一样当做生产要素,视为实现利润的手段,而是把人当做组织的最重要资源,把满足人的需要、提高人的生活质量看做是组织活动的终极目的。所以在管理理论和实践上由原来的以“事”为中心,发展到以“人”为中心,由原来的“监督”管理,发展到“激励”管理,由对“纪律”的研究,发展到对“行为”的研究。

1?2组织行为学的演进和发展

?四、组织行为学的发展:

–1、人力资源学派的出现: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研究和实践上主要通过改善工作条件、为员工提供福利、缩短劳动时间、设计工资报酬制度、挑选培训工人等方法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属于外部激励)。组织中对人的管理还是静止的、工具性的,充其量是强调搞好人际关系。到20世纪中叶,由于经济环境和技术环境的变化,人们开始对人际关系理论进行反思,而且心理学的研究逐步深化,职工的需要和期望正发生深刻变化,于是人们开始深入探讨激励员工积极性的途径,人力资源学派出现了。其核心思想是:组织中发生的种种问题的根源在于未能发挥员工的潜力。代表人物是阿吉雷斯和麦格雷戈,认为应鼓励员工多负责任,让他们有成长、成熟的机会。发挥员工潜力,可以开发出难以想象的人力资源。

1?2组织行为学的演进和发展

–2、权变观点的进入――组织行为学形成:在人力资源学派成长过程中,权变观点逐渐显现,认为由于对象和环境变化多端,所以不存在普遍适用的管理方案,必须视具体情况而采取办法。在权变思想的基础上,组织行为学关于人的研究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近十余年来对领导行为、激励方式、组织和工作设计等研究,都是在权变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如,有学者认为人的心理状态是复杂的,不仅人与人之间有差别,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也会有差异,所以不能把人简单的看做是“理性-经济人”

(科学管理学派)、“社会人”(人群关系学派)或者“自我实现人”(人力资源学派)。不能把所有的人视同一样,用一个模式进行管理,而是要区别对待,对症下药。这是典型的权变观点。

1?2组织行为学的演进和发展

–3、组织文化的兴起――组织行为学的深入:组织文化是组织长期活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组织成员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组织文化可以激发员工的自觉性、责任感和成就欲望,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认同感、凝聚力,使所有人同心协力实现组织目标,从根本上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对企业文化的研究,使人们对企业是人群的有机协作体这一观念的认识日益深刻,人们对组织管理本质的认识从硬性的制度方法转变为软硬兼备的艺术技巧。从而使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更为深入和成熟。组织文化的研究确立了管理理论的两个基本假设:

1?2组织行为学的演进和发展

其一:观念人假设。人们确有本能需求并追求满足,但最重要的是有信仰和价值观。信仰和价值观是人们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自然人--进入群体--学习接受行为模式和规范--接受社会期待--内化为自我行为判断标准行为指南--形成并实践信念和价值观--获得自尊--社会人。所以如果把企业的目标变成职工的信仰和价值观,其激励力量是无穷的。

其二:生活组织。企业不只是“工作组织”(生产、销售等),也是人的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场所、时间、内容等);人的生活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人到企业的目的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所以企业是兼具社会

性和经济性的组织。经济方面,企业要生产产品、获利,在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在社会方面,企业要承担一定社会责任,提供就业机会和物质报酬,建立行为规范、基本观念、价值观等共识。

1?2组织行为学的演进和发展

?五、组织行为学面临的挑战:20世纪80年代以后,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趋势加强,推动了组织变革,其深度和广度前所未有,出现了一些与“科层制”根本不同的“新组织”特点:

–网络化:关系、信息、依赖性、协作、竞争、战略联盟

–扁平化:加大管理幅度,减少管理层次,信息传递快,决策重心移动(上下)容易–灵活性:组织结构的弹性、适应性

–多元化:人、利益、文化

–全球化:工作的联系、范围、事件影响

1?3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一、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分类:(自学)

–1、按应用广度分类:

理论性研究;应用性研究;服务性研究;行动性研究;

–2、按研究目标分类:

描述性研究;因果性研究;预测性研究;

–3、按照可控程度分类:

案例分析;实验室实验;现场研究;

1?3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二、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常用技术方法:(自学)

–1、调查研究法:

–2、实验方法:

–3、数量统计方法:

1?3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三、组织行为学研究的道德问题:组织行为学中的个人、群体和组织

三个层次都涉及道德问题。

–个体――职业道德与社会道德的协调问题,员工要扮演多种角色,既要遵守组织规范、完成工作任务,又要符合社会伦理、承担社会责任。如组织和家庭关系。

–群体――组织内人和人之间必然存在决策、监督、指挥、权威、责任(组织效率)等与自由、平等、尊严、服从、隐私(个人权利)等的矛盾。即组织效率与道德的矛盾。如教练与运动员;福特对员工的控制;

–组织――组织结构和制度设计的公平合理问题也是道德问题。如员工目标、利益与集体目标利益;老员工与新员工;组织活动的“外部性”更是道德问题。

?道德是历史概念--发展性;是文化概念--文化不同,道德内容不同,如小费;受环境条件限制--影响道德水平和标准,如紧急状态、革命和变革时期。

2、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重点内容:

–1、行为、需要、动机的涵义及相互关系

–2、激励的涵义与激励机制的重要性

–3、价值观的作用

–4、态度、知觉、个性、意志、情感的涵义及对行为的影响

?思考题:

–解释需要、动机、行为的关系

–什么是价值观,举例说明其作用

–说明社会知觉中的效应及其偏差

–态度对人的行为有何影响

–什么是意志,意志如何影响行为

2·1需要、动机与行为

?需要、动机与行为的涵义:

–行为:是人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映,也是通过一连串动作实现其预定目标的过程。

–需要:是指客观的刺激作用于人们的大脑所引起的个体缺乏某种东西的状态。

–动机:心理学上把引起个人行为、维持该行为并将此行为导向

满足某种需要的欲望、愿望、信念等心理因素称为动机。2·1需要、动机与行为

?需要、动机与行为的关系:

2·1需要、动机与行为

?需要、动机与行为的关系:

–动机是在需要基础上产生的,但有需要不一定就能产生动机。

需要转变为动机的条件:一是需要达到一定强度,二是需要目标明确。

–行为是由动机决定的,但有某种动机不一定就产生某种行为。

只有优势动机可以引发行为。

–同一动机可以引发多种不同行为,同一行为可能出自不同动机,一种行为可能为多种动机推动。因此,积极的行为可能掩盖着错误的动机,良好的动机可能产生错误行为。

2·2价值观与行为

?一、价值观:

–内涵:是一系列基本信念。从个人或社会的角度看,某种具体的行为类型或存在状态比与之相反的行为类型或存在状态更可取。其中包含判断的成分,即反映了个人或社会关于正确与错误、好与坏、可取与不可取的观念。

包含内容和强度两种属性,内容属性表明什么行为或存在方式是重要的,强度属性表明其重要程度。根据内容和重要程度,每个人都会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体系。简单说,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一种总体看法和评价,是个人基本的信念和判断。

–重要性:非常重要,是了解员工态度和动机的基础;也影响我们自己的知觉和判断;

2·2价值观与行为

–形成:从社会历史来看,是人类文明、文化的一部分;从个体

来看,受家庭、社会、经济、教育等方面影响,受人物和自身

经验影响;价值观是稳定和持久的,但是对价值观的置疑或重

要事件可能会导致价值观的变化,即强化或改变已有的价值观。?二、价值观的分类:

2·2价值观与行为

?三、价值观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总结为:

–1影响人的态度和看法,如:人、事、社会、成就等;

–2影响人际关系;

–3影响手段和方法,如:决策方法、规章制度等;

–4影响标准、选择问题,如:制定标准、选择目标方案等。2·3知觉与行为

?一、感觉与知觉

–感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或个别部分在人脑中的反映。

–知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或各个部分在人脑中的反映。

–感觉主要是生理行为,包括视觉、听觉等。知觉整理并组织感

觉到的信号,所以,知觉是对自己所处环境赋予意义而解释感

觉印象的过程,是解释而不是记录。知觉高于感觉。

2·3知觉与行为

?二、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是对人和社会群体及其社会行为的知觉。

–社会知觉分类:

?对人的知觉:通过对他人的外部特征(容貌、穿戴、仪表、风度等)的知觉来了解其

动机、感情、意图的认识活动。第一印象很重要。

?人际知觉: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觉。以交际行为为知觉对象,如动作、态度、表情、

语言、礼节等。感情因素起作用,产生友好或对立等情感。

?自我知觉:对自己行为或心理状态的自我感知,自己对自己的看法,即自悟。自我知

觉和知觉别人同时交叉进行,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角色知觉:对人们所表现出来的社会角色行为的知觉。目的是掌握角色标准,形成角

色意识,使行为合乎规范。

2·3知觉与行为

?三、影响知觉准确性的因素:

–知觉者自身的因素:兴趣爱好、需要和动机、知识和经验、个性特征

–知觉对象的特征:颜色、形状、高低、大小、长短、动静、重复、远

近、熟悉等。一般人们会按照特征对对象进行组织整合,使知觉简便有效,更迅速的把握对象,这个组织整合过程遵循一定的规则,即“简明性规则”,如接近律、相似律、闭锁律、连续律等。

–知觉的情景因素:适应、对比、敏感化、感受性降低等

–社会知觉中的若干效应:首因和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像我效应、对比效应、定型效应等

?接近律

相似律、颜色

2·3知觉与行为

?四、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是探求人的行为的因果关系的理论,研究三方面

问题:心理活动归因、行为归因、未来行为预测。

–美国心理学家维纳(B.W e i n e r)的观点:人们成功或失败一般归因于四个因素:努力、能力、任务难度和机遇,这四个因素可以按照内外因、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来划分:内外因:努力和能力属内因,任务和机遇属外因;稳定性:能力和任务属稳定,努力和机遇不稳定;可控性:努力属可控的,其他属不可控的。

2·3知觉与行为

?四、归因理论:

–归因偏见:

基本归因偏差:人们在解释他人行为时往往会忽视情景的巨大影响。

自利性偏差:人们倾向于更好的表现自己,即对成功进行自我认可,将错误归因于情景。

2·4态度与行为

?一、态度:个体对事物的较为持久、一致的心理和行为倾向。

–态度由三种成分构成: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

–态度可以支配和决定人的行为,但行为不一定表明态度。2·4态度与行为

?二、态度的一致性与认知失调:

–态度的一致性:人们总是寻求态度之间以及态度与行为之间的一致性,以便使自己表现出理性和一致。当出现不一致时,个体会采取措施使态度与行为重新一致,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如改变态度、改变行为,或找到理由解释。

–认知失调:人们感受到的态度之间或态度与行为之间的不一致、不和谐,这会给人带来不安,所以人们会努力减少这种不一致,消除不安或不稳定状态。没有人会完全消除不协调状态。降低态度不协调性的努力,受三个因素影响:

导致不协调的原因的重要程度;个人对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控制程度);不协调的后果的重要程度(好处或坏处)。

?导致不协调的因素的重要程度:如果不协调的因素相对而言不太重要,则改变这种不平衡的压力就小,反之,压力就大。如环保问题,离婚问题等。

?个人认为自己对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控制程度):如果认为自己无法控制这些因素,则压力小。如开除员工的决定是上级做出的。?不协调的后果的重要程度(好处或坏处):如果不协调的后果非常重要,则压力大。如贩毒、走私等。

2·4态度与行为

?三、态度对行为的影响:

–影响认知与判断:

–影响行为效果:

–影响忍耐力:

–影响相容性:

–影响工作效率:关系比较复杂。工作效率是一个高度综合的指标。

2·5个性与行为

?一、个性:在先天生理素质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区别于他人的个体

倾向和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人的总的精神面貌。包括个性倾向

和个性心理特征两方面:

–个性倾向包括志向、兴趣、动机、信念、理想和价值观等,表示个体对事物的不同态度和行为方式,是个体进行社会活动的基本动力。

–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性格等,体现的是个体稳定的、典型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其中个性心理特征具有决定意义。

?个性的特点:组合性、稳定性和可变性、一般性和独特性、

生物制约性和社会制约性。

2·5个性与行为

?二、气质: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指个体典型的、稳定的表现于心理活动过程的强度、速度和稳定性以及心理活动指向性等动力方面的特征,特别是在情感和动作中的特征。

?心理活动过程的强度是指情绪、情感和意志的强弱程度;速度和稳定性是指思维的灵活性、知觉的速度、情感发生的快慢和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长短;指向性是指有的人心理活动指向外部世界,从外界获得新印象,有的人心理活动指向内部世界,经常体验自己的情绪和思想。如内向和外向。

2·5个性与行为

?气质类型:略。

?气质在组织活动中的作用:

–根据气质合理用人;

–构建气质互补的团队;

–根据气质做好思想工作;

?气质是人的个性的自然属性,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也具有可塑性。气质无好坏之分,要学会自觉掌握、控制自己的气质,发展积极方面,限制改变消极方面,逐渐完善。气质让每个人都具有独特色彩,

张扬的、敏捷的、外向的、精力旺盛的等等。

2·5个性与行为

?三、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是一个人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和心理认知活动,逐渐形成、巩固下来的,在以后的社会活动中自然的、反复的表现出来的、个人化的一种习惯行为方式。性格是一个人现实态度和行为方式的统一。性格对气质和能力影响很大,在个体心理特征中起核心作用,是人的个性中最重要、最显著的行李特征,是一个人区别于另一个人的集中体现。?性格反映了人的社会属性,与世界观、品德等有关,带有意识倾向性,作用于客观现实,有直接的社会意义。所以性格有好坏之分。2·5个性与行为

?性格的结构特征:

–态度:

–情绪:

–意志:

–理智:

?性格的形成和发展:

–生理因素;

–社会环境因素;

2·5个性与行为

?性格在组织活动中的作用:

–性格是个体的品德和世界观的具体标志、精神风貌的综合反映、社会本质的集中体现。直接影响人际关系、活动效果,具有直

接的社会意义,有好坏之分。

–注意培养良好的职业性格。

–对选人用人和做好人的工作有影响。

2·5个性与行为

?四、能力:是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与知识、技能不同,但相互影响和促进。?能力类型:

–一般能力:包括思维、观察、语言、想象、记忆、操作能力。

这些能力稳定、综合就是智力,其核心是抽象概括能力。

–特殊能力:从事某种专业活动的能力。

2·5个性与行为

?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先天素质:

–环境和教育:

–社会实践:具有决定意义。

–其它方面:生活状况、勤奋程度、兴趣爱好等。

2·5个性与行为

?能力差异:

–发展水平差异:智力测验,正态分布。

–类型差异:知觉差异-有分析型、综合型和分析综合型;

记忆差异-听觉型、视觉型、动觉型和混合型;思维差异-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发展早晚差异:

2·5个性与行为

?五、兴趣:是人积极认识客观事物的心理倾向,给某事物以优先注意和反应,属于人的一种重要内部动力。

?引起兴趣的原因:一是事物对主体的重要意义,二是事物对主体情绪的吸引力。

?兴趣的意义:调动积极性、增加投入、提高效率、选择方向等。

2·6意志与行为

?意志:自觉坚持实现预期目的心理活动。具有主观性和能动性。

?意志对行为的影响:

–自觉性――按目的重要性规划自己行为。

–果断性――适时作出抉择并实施的心理过程。

–坚持性――不轻易放弃的心理过程。

–自制性――控制自己行为、抵制干扰的心理过程。

2·7情感与行为

?情感:在认识客观事物过程中,人们还会产生喜怒哀乐等心理体验,

这种心理体验就是情感。情感具有社会性、由内及外性和实践性。

?情感表现的四种形态:

–心境――微弱而持久的情感状态。

–热情――强烈、稳定而深刻的情感状态。

–激情――迅速、猛烈而短暂的情感状态。

–应激――出乎意料的情况引起的紧张情感状况。

?情感的作用:积极方面-情感号召;情感联络;情感感化。消极方面-干扰判断;偏离规范和目标;

3、组织承诺与个体行为

?重点内容:

?1、组织承诺的概念和结构、其它承诺;

?2、组织承诺的形成与对个体的影响;

?思考题:

1、什么是承诺、组织承诺

2、什么是职业承诺

3、组织承诺是如何员工离职行为的和工作绩效的

4、组织承诺和工作满意度是什么关系

3·1组织承诺的概念和结构

?一、组织承诺:使个体行为指向组织利益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约束力。

?二、组织承诺的结构:

–情感承诺:个体对组织的认同程度(愿意不愿意),包括组织的价值观、目标、自豪感等。

–连续承诺:个体在组织中连续工作预期得到的利益,包括报酬、地位、人际关系、退休保障等。

–规范承诺:社会规范的压力,即忠诚于组织的行为是好的。

3·1组织承诺的概念和结构

?三、组织承诺的测量:有两种测量量表,一是默德德的单因素量表――O C Q

量表;二是梅耶和艾伦的三因素量表。(略)

?四、组织承诺的两种重要指向:

–职业承诺:对职业的认同和情感依赖;对职业的投入和转换职业的难度;

由于社会规范而导致的不愿变更职业的程度。

?职业承诺的一致性:

?对知识工作者的管理:

–上司承诺:对上司的认同和情感依赖;变更上司可能带来的损失;由于社会规范而导致不愿变更上司的程度。我国很重视上司承诺,而且上司就是组织,承诺具体化、人情化。西方则有很大不同。

3·1组织承诺的概念和结构

?五、不稳定环境中的组织承诺:随着技术步、劳动力结构变化、经济全球化竞争加剧,组织环境和组织自身越来越不稳定,重组、兼并、裁员、外包、生产流程和技术革新等等,都会对组织承诺产生影响。使得连续承诺和规范承诺程度会降低。明天将为谁工作?

这种情况下:要强化职业承诺,提供职业技能发展的条件,进而建立情感承诺:要重视组织文化建设,同化价值观,密切人际关系,巩固情感承诺:

3·2组织承诺的形成

?一、影响组织承诺的因素:

–影响情感承诺:有五类因素,相关性由强到弱依次为:工作特征、领导与成员关系、角色特征、组织结构特征、个体特征。

–影响连续承诺:受教育的程度、所掌握技术的应用范围、改行的可能性、投入的多少、福利因素等。

–影响规范承诺:组织对承诺的要求程度、所接受的教育类型、

个性特征等。

3·2组织承诺的形成

?二、组织承诺的形成机制:

–员工-组织匹配:

–期望满足:

–因果归因:

–组织公平和组织支持:

–回顾性文饰作用:

–个体职业发展阶段:

3·2组织承诺的形成

?我国文化对员工组织承诺的影响:

–对长远利益承诺:远景好。

–对权威承诺:对决策和层级认同。

–保全面子与和谐:

–集体主义:圈内、圈外。

–关系承诺: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个人信任。

–情感和规范结合:强调礼尚往来和回报。

3·3组织承诺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一、对离职的影响:组织承诺越高,离职倾向越小。从组织承诺三个方面看,影响由高到低依次为:情感、规范和连续承诺。?二、对工作绩效的影响:情感承诺、规范承诺与绩效正相关,但其

《组织行为学》重点知识张德

#组织的含义:为了达到个体和共同的目标而一起工作的人的集合,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的系统性安排。 条件;1人组成的集合2成员通过实现个体需要和完成共同目标而凝聚3通过专业分工和协调实现目标 组织和环境:环境:人、财、物、气候、市场、技术、文化、政策、经济。不同组织对其依赖程度不同;组织和环境二者相互作用。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 #组织和管理关系1任何组织度需要管理2管理的目标是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3管理工作的效果通过组织效率和组织效能来衡量4组织的发展演变是管理思想发展管理技术提高的源泉 #组织管理中人的因素:1管理职能中人的因素:因人成事2管理技能中人的因素:技术、概念、人际3管理角色中人的因素:人际关系、信息传递决策制定4成功管理要重视人的因素:管理应对人事。 #组织行为1个体:价值观、知觉、归因、态度、个性、意志、情感 2群体:特征、行为、凝聚力、团队 3组织:结构、效率、文化、领导、变革”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的含义: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组织行为学”的演进与发展 “组织行为学”的产生古典管理理论:科学管理、人际关系、“社会人”理论、行为科学、”组织行为学”的研究 “组织行为学”的发展 现代管理理论:战略管理、人力资源、权变理论、文化管理 “组织行为学”面临的挑战;网络化.扁平化.灵活性.多元化.全球化。 第二章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感觉是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或个别部分在人脑中的反眏。知觉是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或各个部分在人脑中的反眏。 社会知觉的分类:对人的知觉.人际知觉.自我知觉.角色知觉 #影响知觉准确性的因素;一知觉者主观因素(兴趣爱好.需要动机.知识经验.个性特征)二知觉对象的特征(人们会对对象特征进行整合组织,包括接近率.相似率.闭锁率.连续率。知觉对象的颜色形状大小声音强度高低运动状态)三直觉的情景因素(适应.对比.敏感化.感受性降低) 社会知觉的若干效应(第一印象/首因效应.晕轮效应.近因效应.对比效应.

组织行为学复习笔记--张德版

组织行为学期末考试要点----张德版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一是在组织内部的组织行为,即怎样的组织行为才能更好的、更有效的组织管理;二是对组织外部的组织行为,即怎样的组织行为才能使组织在社会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概括起来,及组织中的个体、群体、整个组织及其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行为。组织:含义:是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和使命,一些人按照一定的方式相互合作构成的有机整体。 组织具有什么功能?答:1、能够满足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的许多需要。2、能够形成比单独个人力量简单相加的强大得多的整体力量,完成单个人完成不好的任务。3、组织能够更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 良好组织所具有的特点:1、通个个体需要和完成共同目标而把组织成员紧紧凝聚在一起。2、通过科学的分工和有效的协调来合法完成任务,实现组织目标。 组织管理和人的管理有何区别?答:组织管理包括对物(组织财产)的管理和对人的管理,但人是组织最重要的资源,因此对人的管理是组织管理的核心。 管理技能中人的因素:通常而言,作为一名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的管理技能包括技术技能、概念技能、人际技能三个方面。技术技能是指能使用某一专业领域内的有关的工作程序、技术和战士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如工程师。概念技能是指综观全局、洞察企业与环境相互影响的复杂性能力。概念技能对高层管理者尤其重要。人际技能是指与处理人事关系有关的技能,即理解、激励他人并与他人工事的能力。 组织行为学与管理科学现代化:组织行为学对管理科学现代化的影响:1、从忽视人的作用变为重视人的作用。2、管理由以事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中心。3、由注重“纪律”变为注重人的“行为”的研究。4、由“监督”管理发展为“激励”管理。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目的:在掌握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的基础上,提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已达到组织既定目标。 第二章:个体心理和个体行为 一:需要与行为问题:男女之间为什么会有相互表达爱慕的行为?这些行为为什么又因人、因时代不同而有所不同?答:1、生物本能论:行为是个体的生物本能,2、环境决定论:强调行为是由社会环境决定的。德国生物学家卢因认为:人的行为是环境与个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决定,动机是由需要和环境支配。需要:是指客观的刺激作用于人们的大脑所引起的个体缺乏某种东西的状态。注意:客观刺激不只是指身体外部的也包括身体内部的心理学上吧引起个人行为、维持该行为并将此行为导向满足某种需要的愿望、欲望、信念等心理因素叫动机。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但需要并不必然产生动机。需要转变为动机条件有二:一是需要到一定程度,产生满足需要的愿望;而是需要对象目标的确定。需要在某种水平以上,才可能成为动机并引发行为。 不同人有不同的需要结构,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也会有不同的需要结构。不同的需要结构,必然导致不同的动机结构。有的动机比较强烈而稳定,而另一些动机比较微弱而不稳定,那种最强烈而又稳定的动机,叫优势动机,其他动机叫辅助动机动性。一个人的行为是受又是支配的,辅助动机对行为存在着影响,但不起支配作用。 行为科学认为,人的行为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目标导向行为,指为了达到目标所表现的行为,有了动机就要选择和寻找目标,目标导向行为代表寻求、到达目标的过程。二是目标行为,指直接满足需要的行为,也即实现目标,达到满足的程度。三十间接行为,指与当前目标

张德《组织行为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一章导论 1.1 复习笔记研究组织行为,涉及两个基本问题:一是组织 对其成员的思想、感情和行动的影响方式,二是组织各个成员 的行为方式及其绩效对整个组织绩效的影响。一、组织与 组织行为 1.组织 (1)组织的含义组织是一群人的集合,为了完成共同的使命和目标,组织成员按照一定的方式相互合作结成有机整体,从而 形成单独的个人力量简单加总所不能比拟的整体力量。组织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的系统性安排。不同学派对组织的定义见仁见智。任何一个组织的存在都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①组织是人组成的集合组织由人构成,组织活动需要一定的物质资源。组织既是物质结构,又是社会结构 。 ②组织是适应于目标的需要任何组织都有其基本的使 命和目标。 ③组织通过专业分工和协调来实现目标组织的存在是由于有自身的使命和目标。为了完成目标,组织中的 活动实现了专业化分工——作业和管理两 大类。 分工和协作使组织活动形成互相联系的层次网络结构,组织的成员也根据各自的权利、责任制度形成正式的层级指挥体系,即组织的层级制内部结构。 (2)组织和环境 ①组织环境任何组织的生存和发展都依赖于特定的客观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存在于组织之外并对组织产生 一定影响作 用的外部事物和现象构成组织环境,包括:人、财、物、气候、市场、技术、文化、政策、法律等自然、科技、人文、经济、政治等方面的要素。 ②组织和环境相互作用,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 a.组织的产出、服务为环境所接受的程度是限制组织活动的边界条件。组织活动的效率受制于环境条件的优劣。组织活动必须适应环境的需要。 b.组织和环境相互作用具体表现为:组织和环境中的各种要素、其他组织和个人的相互作用,这些其他组织和个人构成了组织的利益相关者。组织和环境之间进行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实际是通过和它的利益相关者进行交换实现。 c.组织要适应环境的变化,必须有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及时、准确地感知环境变化,不断调整、改革,同时要始终保持结构的灵活性,才能获得发展。 d.组织也会影响环境。组织的存在是为了增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组织活动的结果必然会对环境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组织对环境不可能产生决定性的影响,都必须以对环境的适应为前提。 (3)组织的演变 ①组织形态:结构和过程、存在和演变是组织的两种形态。 a.静态地看,组织的存在表现为在某些特定目标下形成的职位、个人之间的关系网络式结构。它一经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b.动态地看,组织结构形成后,必然展开活动以完成组织目标,同时为了适应环境变化而不断调整,提高组织的效能,这种运作、变革、发展的过程即为组织的演变过程。因此组织既是一种维持结构,又是一种创造结构,并使结构发挥作用的过程。 ②组织的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a.取决于它与环境(实际上是利益相关者)协调、适应的程度,它决定 了组织工作成果的有效性;b.取决于组织内部的制度和工作效率,它决定了组织能否以较少的资源耗费实现较多,较好的工作成果。 ③组织演变中分工结构日益复杂的内在机理:改进提高工作效率、有效完成组织目标必然要求组织内部分 工的深化度、专业化程度的提高,而分工的深化

组织行为学张德第三版考试笔记整理

管理者的工作和角色 管理的功能观: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管理的角色观:1人际角色:头面人物,领导者,联络者2信息传递角色:传播者,发言人,3决策者,创业者,混乱处理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技能观: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1、组织的定义 组织是为了达到个体和共同目标而在一起工作的人的集合。具备三个条件:1)组织是人组成的集合。2)组织是适应于目标的需要。3)组织通过专业分工和协调来实现目标 组织和环境相互作用,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 组织活动必须适应环境的需要。许多组织失败的原因在于不能适应环境。 当然,组织也会影响环境。成功的组织会对社会产生示范效应,组织失败的教训也会增进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但是,在一般的意义上,组织对环境都不可能产生决定性的影响,都必须以对环境的适应为前提。 动态地看,组织结构形成后,必然展开活动以完成组织目标,同时要为适应环境变化而调整,提高组织的效能,这种运作、变革发展的过程即为组织的演变过程。 行为是指生命体由内在心理支配和外在目标驱使而形成的行动和作为。 组织行为是指各类组织的每位成员在工作过程中表现出的所有行为。组织行为的研究以组织中的人的行为的研究为核心。 组织三层次:个人、群体、组织 组织行为学定义为: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有三层含义:1)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是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的规律。3)组织行为学研究的目的是在掌握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的基础上,提高预测、引导、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达到组织既定的目标。 (二)新组织的特点1、网络化2、扁平化3、灵活性4、全球化5、多元化 (三)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的分类:有效性、可信性、普遍性

张德版组织行为学大纲

《组织行为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组织行为学 课程类别:专业课程、必修课程 学分/学时:2学分/32课时 适用对象:财务管理管理、市场营销专业 开课单位/教研室:经济与管理学院/财务管理教研室 二、课程设置目的与教学目标 1、课程设置目的 《组织行为学》是教育部制定的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又是管理学科体系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主要是从一般理论、一般原理、一般特征的角度对个体行为、群体行为、领导行为、组织行为活动加以研究,从中找出一般规律性。组织行为学是本专业的一门的专业理论课。 2、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员掌握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使学员对组织中人的行为的规律有较明确的了解,并能结合实践解决管理中涉及到组织中人的行为的各种问题,在实现组织目标中,成为一个合格的管理者。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四、教学基本要求 闭卷考试,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卷面成绩占80%,平时成绩占20%。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选用教材: [序号]主编.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名称.出版时间) [1]张德主编组织行为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2第三版 2、参考资料: [1]周三多等.管理学(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1月 [2]孙彤.组织行为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8月 [3]苏东水.管理心理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年

[4]黄速建.现代企业管理.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 [5][美]P.Senge.第五项修炼.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 [6][美] 斯蒂芬.罗宾斯.组织行为学(第四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 [7][英] E.C.Eyre.管理基础(第2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11月 [8][美] 哈罗德.孔茨等.管理学.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4年 [9]徐国华,赵平.管理学基础(第1版).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7月 六、大纲说明 本大纲依据张德主编《组织行为学》编制。对于课程中部分内容与管理学课程内容重复部分,建议课堂授课时带领学生复习方式进行。对于实验部分内容不在此大纲之列。 执笔:邹纯和审核:制(修)订时间:2011/9/1

组织行为学__资料_张德

第一章导论 组织的含义: 为了达到个体和共同的目标而一起工作的人的集合,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的系统性安排。 条件: 1人组成的集合 2成员通过实现个体需要和完成共同目标而凝聚 3通过专业分工和协调实现目标 组织和环境 环境:人、财、物、气候、市场、技术、文化、政策、经济。不同组织对其依赖程度不同;组织和环境二者相互作用。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 #组织和管理的关系 1任何组织都需要管理 2管理的目标是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3管理工作的效果通过组织效率和组织效能来衡量 4组织的发展演变是管理思想发展、管理技术提高的源泉 #组织管理中人的因素: 1管理职能中人的因素:因人成事 2管理技能中人的因素:技术、概念、人际 3管理角色中人的因素:人际关系、信息传递决策制定 4成功管理要重视人的因素:管理应对人事。 #组织行为: 1个体:价值观、知觉、归因、态度、个性、意志、情感 2群体:特征、行为、凝聚力、团队 3组织:结构、效率、文化、领导、变革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的含义: 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组织行为学的演进与发展 组织行为学的产生古典管理理论:科学管理、人际关系、“社会

人”理论、行为科学、组织行为学的研究 组织行为学的发展 现代管理理论:战略管理、人力资源、权变理论、文化管理 组织行为学面临的挑战:网络化.扁平化.灵活性.多元化.全球化。 第二章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感觉是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或个别部分在人脑中的反眏。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或各个部分在人脑中的反眏。社会知觉的分类:对人的知觉.人际知觉.自我知觉.角色知觉 #影响知觉准确性的因素: 知觉者主观因素(兴趣爱好.需要动机.知识经验.个性特征)、知觉对象的特征(人们会对对象特征进行整合组织,包括接近率.相似率.闭锁率.连续率。知觉对象的颜色形状大小声音强度高低运动状态)、直觉的情景因素(适应.对比.敏感化.感受性降低) 社会知觉的若干效应(第一印象/首因效应,晕轮效应,近因效应,对比效应,与我相似效应,严格、宽大与平均效应,定型效应)归因理论: 1人们心理活动发生的因素关系 2社会推论问题 3行为的期望与预测 判断个体行为的原因(即归因时考虑的因素):区别性、一致性、一贯性。 考虑这些因素的原因: 个体在不同情境下有表现不同的行为; 个体面对相同情境的相同反映程度不同; 个体行为的一贯性程度不同。 人格的特征: 1整体性和层次性 2独特性和一致性

组织行为学的认识 张德

参考教材 ?《组织行为学》第二版 –张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组织行为学》第三版 –(美)德博拉·安科纳等著机械工业出版社?《组织行为学精要》第九版 –(美)斯蒂芬·P·罗宾斯等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课程内容纲要: ?1、组织行为导论: ?2、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3、组织承诺与个体行为: ?4、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 ?5、非正式组织及其行为: ?6、群体动力与激励: ?7、组织文化与组织行为: ?8、行为的有效性: 1、组织行为导论 重点内容: ?1、组织和组织行为含义;关于组织的几个问题;?2、组织行为学研究的道德问题;

?思考题: –说明组织行为的内涵 –组织行为学的发展经历哪些阶段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涉及哪些道德问题 1?1组织与组织行为 ?一、组织:组织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的系统性安排。关于组织的说法很多:组织是为了实现目标;组织是开放的输入-产出系统;组织是契约集合体;组织是权力集团的组合,是权力平衡体;等等。 –组织存在的必要:满足人的需要;超越个体能力极限;技术的不可分性; 更高的效率; –作为组织必须具备的条件:人的集合(主体);实现个体和群体目标(凝聚力);分工与协作(作业和管理) –关于组织的几个问题: ?组织与环境:一方面组织依赖于环境(决定性的),另一方面组织会影响环境(非 决定性的) ?组织与管理:组织活动即作业加管理,管理使资源有效利用,保证组织 的效率和效能。不同的组织目标不同,管理特点也不同。 ?组织与组织中的人:1要理解和把握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激励等);2 组织管理者要具备相应技能(技术、概念、人际);3明确组织成员的 各种角色;4管理者的成功与有效。 ?组织与规模:规模大或小各有特点,适度。 ?组织的演变:任何组织都有自我稳定倾向,减少组织与外界的交流联系。 但环境的变化会促进组织演变。 1?1组织与组织行为 ?二、组织行为:探讨组织的结构和活动规律,研究组织中个体和群体的行为因素,增进组织活动的有效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