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论与神创论

进化论与神创论
进化论与神创论

答:所谓科学,尤其自然科学,乃是经过观察和实验(重复的实验),再经过分析所得的结论,这是公众所接受的定义。但是有许多学科,例如历史,便不在科学范畴之内;因为历史是无法在实验室中重演的。因此,世界的起源(圣经所记的「创世记」)也是在科学研究的领域之外。我们无法知道当初宇宙是如何开始的,我们只能根据现在实存的许多现象去推测,只能从观察中得到一些证据。但这些证据仅仅是间接的证据,而不是结论性的证据。对世界的起源,这些间接的证据却和创世记第一、二章都是吻合的。所以不能说圣经创世记不合科学。首先,圣经描述到天文的经节,丝毫不含古代文化的错误。世界各民族都有创造的神话,试看世界四大古国对宇宙起源的认识:希腊古国认为天是圆盖,地是平面,中间有一大神名叫Altas,手掌天柱,叫天不致塌下。印度古国认为地是方形的,四角有四个鳌鱼背着地面浮在宇宙海上。中国古时皆谓天圆地方,地面倾斜,故有南下北上之说。再来看与创世记作者摩西极有关系的埃及古国,当时他们深信大地来源系由一有翼之卵变化而成,此卵飞翔太空之中,常经日光曝晒,逐渐苞育而出,这是他们那一代的金科玉律。摩西生长在埃及皇宫里,学了埃及的一切学问,但是在写创世记的时候,丝毫不含当代埃及文化的缺点。原因很简单,因为是神的启示,摩西在记录,与一般杜撰性质不同,所以句句都是真理,不受任何时代的限制。埃及人相信多神教,摩西写创世记则信独一真神。埃及人认为太阳发光是由于大地光线的反射,摩西在创世记第一章第17节说:「这些光摆列在天空,普照在地上。」正与现代的科学吻合。

即指按照预先设定,对某种现象进行的解释,即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所研究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提出的推测和说明,而且数据经过详细的分类、归纳与分析,得到一个暂时性但是可以被接受的解释。任何一种科学理论在未得到实验确证之前表现为假设学说或假说。有的假设还没有完全被科学方法所证明,也没有被任何一种科学方法所否定,但能够产生深远的影响。如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马克斯·普朗克为解决黑体辐射谱而首先提出量子论(量子假说)。

李子军:进化论是一种假说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进化论迅速传遍思想界,科学界,许多人把进化论视为真理,进化论因此走进课堂。进化论的核心思想就是地球生命是由低级向高级演化的,我们人类是猿猴变

的。事实是否如此?1984年在云南澄江发现了大片古生物化石群,年代是5.3亿年前的寒武纪。该化石群不仅种类繁多,还保存得特别精美,除了动物的肢体、触毛清晰可见外,软组织标本如水母类,连口腔,肠脏,神经都保存下来。这些5亿年前的水母同今天的水母毫无差异,从中根本看不到任何进化的痕迹。澄江化石群共有各类动物35-38门(全世界寒武纪化石共有50门),那么多的动物门类突然同时出现,震惊了古生物界,立即被誉为生命大爆炸。澄江也被誉为化石圣地。1987年《温州日报》发文《进化论的危机》,称:“进化论的内在重重矛盾正在使这种理论本身逐渐瓦解。”1995年南京召开“寒武纪生命演化大爆炸”国际讨论会,《人民日报》说:“可能对传统的进化论是个动摇。”后来该报又发表《向进化论挑战的澄江化石》。《国家地理》杂志也发文:最惊

人的发现,所有动物的祖先曾站在同一起跑线。詹腓力《审判达尔文》一书指出:化石记录问题之中最使达尔文主义者头痛的难处是“寒武纪大爆炸”。大约6亿年之前,几乎所有动物的“门”同时在地层中出现,完全没有达尔文主义者必须有的祖先的痕迹。其他的化石证据也不支持进化论,比如始祖鸟化石,曾被认为是爬虫类与鸟类之间的过渡化石,但不久发现该化石有人工的痕迹,而且在非洲发现了这种鸟类。腔棘鱼也被认为是鱼类与两栖类的过渡,1938年发现此类鱼没有陆地呼吸系统,不能在陆地上生活。达尔文承认化石的证据是“最明显的反对我的进化论的最大理由。”关于古猿的化石,也非常少。目前最早的古猿化石为埃塞俄比亚的古猿,距今400万年,另一个是曾被认为是人类祖母的“露西”,距今320万年,中国最早的古猿是“巫山人”,距今204万年,元谋人170万年(两颗牙齿),蓝田人80万年,北京人50万年。这么长的时间,只有这点证据,确实让进化论者感到捉襟见肘。而且最新的研究表明,这些古猿与人类无关,人类来自20万年前的非洲。对进化论的质疑 1.猿变人如果是一条生物进化的规律,那么现代猿类为什么不向人类进化? 2.如果直立行走标志着动物的进化,那么这种进化就不能仅仅发生在人类身上,而应在所有动物身上出现。这才符合地球动物进化的规律。

神创论的发展、谬误以及进化论的正确性

神创论的发展、谬误以及进化论的正确性 I01114353肖哲明 11级经济学类一班 神创论(Creationism 或 theory of special creation)是用来解释生命起源的一种理论。将生命起源归因于超自然力量的干预,并认为物种是互不相关的,且永恒不变的。现在绝大部分天主教、基督教及自然神学家都承认进化的基本事实(原教旨除外),但对生命的起源依旧围绕自然神学的中心教义——设计实例。 神创论起源于人类对大自然的无限敬畏。这种敬畏使人类在自然的改造与共存中,对自然的理解蒙上一层奇异的色彩。古犹太人将各种自然力赋予神的色彩,认为神与自然是一致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批犹太人摒弃了这种信仰,认为存在一个,且唯一至高的神,神凌驾于自然之上。在中世纪,犹太人、基督徒和穆斯林都相信为圣经所记载的历史是准确而毋庸置疑的。在欧洲、中东以及其他地区的穆斯林世界的多数人都认为,最高的神已经存在,并且永远存在,一切存在的事物都是由最到的神所创造,他有大家熟知的名字如:上帝、耶和华或安拉。 神创论按照类型主要可以划分为:通用神创论相信宇宙是上帝在没有预先存在实体的情况下创造出来的理论学说,与所有泛神论相对立。生物神创论相信各种生物是创造出来的而不是自然形成的产物的理论学说。通常创造者被称为上帝,宇宙的创造者,与进化论相对立。人类神创论相信人类灵魂是由上帝创造的理论学说,与遗传论相对立。宗教神创论是相信宇宙和地球上的生命是由全能的神所创造的理论学说,这种学说有着很深的根基,对世界的历史也有着很深的见解。在神创论里可以找到提倡的新地球和旧地球神创论。圣经神创论以圣经为基础。伊斯兰神创论以古兰经为基础。哲学神创论是以哲学理论对抗神创论的理论,哲学神创论依靠哲学论点争论上帝的存在并且成为自然神学的一部分。科学神创论神创论披上科学理论的外衣。在进化论产生之前,以圣经地质学家为例,是反对进化论和生物神创论的理论。这些包括了新地球神创论,旧地球神创论和智慧设计论。 1.年轻地球神创论 相信起源书记载,神在大约6,000年前一周的时间内创造了每“种”植物 和动物,他们争论所有物种来自一个共同的祖先而无需神的干涉,不同的年轻地球神创论学家为化石记录提供了不同的解释。(实际这是最荒谬的,化石记录 恰好证明地球更为古老的差异性)认为动物“各从其类”地繁殖,不存在进化,认为起源书的“六天”就是等于平常的六天。他们对地质化石的解释是源于一

(完整版)现代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单选)

一、单选 1、20世纪下半叶的科学、技术、生产三者相互作用的形式是科学技术生产。 2、20世纪下半叶以来,现代科学技术与生产力诸要素的关系用公式表示为: 生产力=(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科管)科学技术。 3、“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这是马克思对中国四大发明中的三大发明的一段生动描述。 4、为实现生产管理的科学化拉开序幕的是惠特尼。 5、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科学技术在知识形态上,是一般社会生产力。 6、邓小平最早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是在1988年。 7、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作用的关键是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意识。 8、“综合就是创造”是日本提出的科技立国的一个口号。 9、世界上首倡“科学是一种建制”的科学学家是贝尔纳。 10、1979年,美籍华人科学家丁肇中教授所作的三喷注实验,找到了胶子存在的遗迹。 11、中国的理论物理学家在60年代中期,从结构的角度出发,发展了计算方法,提出了层子模型。 12、目前,有些理论这家想建立称为“大统一”的理论,试图把弱-电-强统一起来。 13、目前世界上的高能加速器中最多的是正-负电子对撞机。 14、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大型高能加速器是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15、银河是由群星和弥漫物质集成的一个庞大天体系统,叫做银河系,大约有2000亿颗恒星。 16、造父变星的光变周期同光度之间存在确定的关系,它使测定包含这类变星的遥远恒星集团的距离成为可能。这一关系是勒维特发现的。 17、面向观察者运动的光源谱线将向蓝端移动,而背向观测者运动的光源谱线将向红端移动,这是多普勒效应。 18、广义相对论是关于时间、空间和引力的全新的理论,不仅正确地预言了日全食掠过太阳边缘的星光会发生1.75角秒的偏折,而且完满地解释了牛顿引力理论不能说明的水星近日点每百年前移43角秒的现象。 19、板块大地构造学说认为:地球上层的大地构造运动和地震活动主要是这些板块相互作用的结果。地球表面有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以及大西洋中一条很长的弱地震带,这些地震带正是板块的边界。 20、更深刻地认识影响所有时间尺度的地球演化的各种过程是地球系统科学的最终目标。 21、侏罗记、白垩纪属于中生代,鸟类哺乳动物出现。 22、地球上,有30多万种植物,十几万种微生物,还有100多万种动物。 23、“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这种存在方式本质上就在于这些蛋白质的化学组成部分的不断自我更新。”这句话是恩格斯说的。 24、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DNA(脱氧核糖核酸)的双螺旋模型,宣告了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新学科――分子生物学的诞生。 25、驱动自然世界朝着复杂性前进的动力是自然选择和自组织。 26、达尔文创立了进华论。他提出生物进化的原因和过程是自然选择。 27、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论”是根据恩格斯的:“生命的起源必然是通过化学的途径实现的。”思想完成的,这位科学家是奥巴林。 28、提供“生命可以在原始汤中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产生”证据的实验是米勒。

【高俗读书笔记】现代西方哲学新编

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 北大出版社2001年第1版 目录 第一章黑格尔之后 第二章世纪之交的各国哲学 第三章分析哲学的诞生 第四章现象学运动 第五章存在主义 第六章法兰克福学派 第七章分析哲学的发展 第八章英美科学哲学和政治哲学 第九章结构主义 第十章解构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结束语:西方哲学的危机和出路 第二章世纪之交的各国哲学 1.新旧哲学交替期。 2.生命哲学:德迪尔泰(W.Dilthey)、奥依肯(R.Eucken),英美怀特海(A.N.Whitehead),法柏格森。 (1)相似性:强调超理性、支配生命的创造力,模糊近代哲学物质与精神区分。赋予生命本质以本体论(不是生物学)意义。生命本质是一种有创造性的活力,称活力或生物能(Orgonon)。具不能被度量的连续性,非实体、非理性。思想是生命派生的形式,不是原初精神。只限于描述人类精神现象概【“直觉”“记忆”(柏格森)、“领悟”(怀特海)、“精神”(奥依肯)】。常被当唯心。 (2)世界观:中心是“生成”(Becoming)。 (3)影响:把科学概念有自然领域扩大至人文社会领域 ①把自然界看作过程的观点导致物理学“唯能论” ②理性产生于非理性、意识来源于无意识的猜测使心理学家注意下意识研究 ③生命本质看作创造进化引起达尔文进化论改造,进化论由强调自然选择转向变异 (4)迪尔泰(W.Dilthey):区分精神科学与自然科学,强调精神科学比自然科学更重要。(5)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最典型。拘泥于传统哲学问题,继承多于批判。《时间与自由意志》(博士论文)《物质和记忆:身心关系论》《创造进化论》《笑》《形而上学导论》《道德和宗教的两种起源》。 ①存在:不是实体,是流动和变化。 ②绵延(duration):无载体的生成,无有形物的运动。状态的连续,不分彼此,每个状态都包含过去,预示未来。真正的时间,生命状态是在时间中的连绵之流。 ③生命冲动(élan vital):《创造进化论》,变化的动力。类似古哲中“世界灵魂”,等同上帝,没人格的造世主。“神并没有创造任何事物,神只是一个永不止息的生命力。”后期接近万物有灵论和泛神论。 ④生命之流:顺着顺逆两方向运动,顺行时紧缩、凝聚,产生有机体;逆行时扩张、松弛、堕落,出现无机物。 ⑤时间: ●纯粹时间:真正时间,绵延、无形、超空间

否定进化论的科学事实

否定进化论的科学事实 【巴斯德的发现推翻了‘自然发生说’】物腐虫生是吾人常有的经验,所以自古以来许多人都相信,只要有合宜的环境,生物便可以由无生物自动而发生,这便叫作“自然发生说”(Spontaneous generation),或名“无生源论”(Abiogenesis);但另一些科学相信生物只能由生物而产生,叫作“生源论”(Biogenesis),双方争论非常激烈。自法国科学家巴斯德(Pasteur,1822~1895)等人的实验证明,在没有暴露含菌空气的瓶子里产生不出生物,于是自然发生说(无生源论)被推翻,“生源论”被确立;“生命来自生命”,便成为生物学中最基本的原则。 进化论者为要贯彻他们的唯物见解,必须说地球上第一个生命(细胞)必定由无生物而产生,并且猜想或许原始的环境与现在不同;但不管他们在实验室里怎样模拟原始环境,仍然无法从化学品中产生一个最小单位的生物。所以哈佛大学生物学教授诺贝尔得奖人华氏(George Wald)说:“现代生物学者大多满意于接受自然发生论之被推翻,但仍不愿接受二者必须择一的创造论,所以脑子里空空一无所是。” 【有害的基因突变】生物是借着基因(Genes)的DNA来遗传其特性;进化论者认为生物由于遗传基因的突变,因之产生许多不同的个体,以供自然环境的选择或淘汰。这是进化论的基本观念。但科学事实告诉我们:(一)突变是罕有的:生物学教科书上说:“某一基因在微生物中的自动突变,在一百万次至十亿次细胞分裂中仅有一次。”(二)而基因的突变

又是有害的:“大多的突变,远在百分之九十九以上,是在某一方面有害的,好似失事的效果相同。”(三)突变也是无定向的:“突变与重组系全属机械性,对于生物的需要毫无关系。” 遗传学家的研究结果证明,基因的突变只会使物种机能减弱,易受环境淘汰。也就是说,突变只会使物种退化而非进化,并且对原物种的数量无实质的影响,这个现象适与进化论者的想象相反。 【发现所谓‘退化器官’实则有用】人体中有些器官看来似乎没有用处,例如:盲肠、扁桃腺、副甲状腺、尾椎骨等。进化论者认为这是人类进化的遗迹,这些器官已往是有用的,后来人类渐渐进化,那些器官就因无用而退化萎缩,成为残余的器官,起头时他们共举出有二百七十七种之多。但是,现今医学已逐步澄清这项误会,从前以为无用的残余器官,其实都在人体上扮演与其它器官同等重要的角色。 盲肠(Appendix)控制肠内一部份的植物纤维,并担任大肠组织的抗菌工作;扁桃腺(Tonsils)提供白血球细胞到咽头去消灭对人体有害的细菌;副甲状腺(Parathyroid Glands)负责调节钙和磷酸盐在血浆中的平衡作用;至于曾被人误以为是尾巴退化证据的尾椎骨(Coccyx Bone),也在人体内辅助肛门括约肌(Sphincter),帮助大肠排泄。 【不曾见到任何新生的进化器官】进化论者认为进化作用是永不止息的,现在仍在进行中。这样,我们应该在生物体上普遍观察得到新生而

现代科学技术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关系

现代科学技术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关系 爱因斯坦曾说过:“科学的目的一方面是尽可能完备的理解全部感觉的经验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通过最小个数的原始概念和原始关系的使用来达到目的”。由此可以看出,自然科学在推进人类文明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进步标志着生产力的进步,生产力的改变标志着社会的进步,所以科技能推动社会进步,从而改变人类的物质生活,当人类的物质生活达到一定得水平,人们才能考虑精神文化生活,进而去改变我们的精神生活,那么科学技术又是如何去改变人类精神生活的呢 一.科学技术推动着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 马克思指出:“自然科学是一切知识的基础”。人们为满足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在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的长期实践中创造和积累起来的科学技术知识,是整个人类知识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在发展科学技术的同时,也开发锻炼了自己的认识能力,提高了自己的智力水平。这既包括对自然界的认识也包括对整个世界的认识,又提供了新的起点和新的手段。自然科学的进步不仅意味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起步,而且也为社会科学对社会的认识,思维科学对思维的认识提供了知识的基础和科学的方法。现代自然科学的知识和方法,正在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自然科学以外的各门科学中,并在这些科学领域获得了日益重要和卓有成效的应用。技术的进步不仅为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提供了更加有力的工具,而且也为一切科学认识的发展提供了越来越强大的研究手段。正是这些技术手段以其日益增强的信息获取,传递和处理功能,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使人类的感官和大脑得以延长,使人类的认识能力终于突破自身生理条件的局限得以不断提高和扩大,从而推进了整个人类认识的发展。 二.科学技术推动着哲学观念的变革和思维方式的进步 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必然把当代的自然科学成就荟萃于其中,每个时代的哲学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有那个时代的自然科学发展水平所决定的。恩格斯说过:“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历史上唯物主义哲学的三种发展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17到18世纪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以及19世纪中叶诞生的辩证唯物主义,都与当时自然科学的发展水平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现代自然科学的一系列新发现和新突破,一方面更加深刻地揭示出自然界的物质本性和辩证性质,为辩证唯物主义确证提供了一系列新的哲学问题和新的科学材料,为辩证唯物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前景和更加牢固的科学基石。宗教迷信和唯心主义哲学也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水平有关,它们是人们对自然界认识不足的一种反面表现,是基于这种认识不足而发生的惶恐和迷

进化论面临的挑战

进化论面临的挑战 (一) 自达尔文写出《物种起源》一书,比较详尽地提出进化论的观点以来,立即就面临着种种的挑战,首先进行挑战的是以基督教义为代表的教会和学术团体,最著名的一次是自命为“达尔文的斗犬”的赫胥黎与英国教会之间进行的一场公开的大辩论,赫胥黎用猿人化石为例,并通过雄辩的口才取得“伟大的胜利”。从此,进化论开始在欧洲并向世界各地传播开来,其“弱肉强食”、“生存竞争”、“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之类的“科学理论”逐渐扩散到所有的学术领域。。。。。。 (二)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以德国法西斯为首的军事集团,开始利用达尔文的进化论来疯狂屠杀他们认为需要“淘汰”的“劣等民族”,其中德国法西斯杀害了数以百万计的犹太人,日本法西斯在亚洲杀害数以十万计的朝鲜、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人民。这些都是借助达尔文的“弱肉强食”、“生存竞争”、“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之类的“科学理论”堂而皇之的进行的。身为犹太人的达尔文并没有想到,他提出的“伟大的”进化论竟给自己的民族带来如此深重的灾难。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人们开始总结这场战争的惨痛教训,彻底批判了“社会达尔文主义”对人类世界造成的严重危害。尤其禁止了以“优秀民族”的名义消灭“劣等民族”的“种族灭绝”的罪恶行径。达尔文的进化论从此很不光彩地撤出人类的政治历史舞台。 当然,目前人类社会仍在进行着种种的竞争,但己回归到理性、人道和共同遵守的“游戏规则”。不知在今后的世界里还会不会有人再次打起“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旗号来征服、统治这个小小的地球村?。。。。。。 (三) 地球上自诞生人类以来,人类就开始驯化野生动物和栽培野生植物,于是就有了六畜和五谷。这些畜禽和庄稼与原来的野生动植物相比,在生物性能上己发生明显的和重大的改变。其中主要的一点就是:畜禽和庄稼对野外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己明显地减弱甚至消失了,一旦脱离了人类的庇护,(除非重新恢复原来的野性)那就必然消亡无疑。

科学必然否定创造论吗

科学必然否定创造论吗?刘大卫[信仰之门] 科学与基督教信仰真的只能是二选一吗? 的确,科学没有办法用任何方式证明有上帝的存在,但是,科学也没有给我们任何方法去否证圣经所说的: 「上帝创造」。事实上,科学的进展甚至很可以给我们许多理由去断言: 宇宙及生物必有一位智能超绝的创造者。 因此,一个企图用科学否证信仰的人背后,往往依据的不是科学,而是其思想前设──不管是无神论的前设、或是「科学主义至上」的前设。 这正是东海大学刘大卫老师这篇文章背后的深意。 宇宙的特性 关于宇宙,至少有三项重要事实指出宇宙有个起始,而这起始无用现知的自然律来解释。 一: 热力学第二定律 这定律是十九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发现之一,说明了在任何普通过程中,任何封闭系统的熵(entropy)只会增加,最理想的状况是在某些非常特定的过程中,熵近乎不变。这表示混乱不断增加,有规律而可用的能量则不断减少。用统计和机率的术语来说,则是: 一个系统的状态倾向于日渐无序、越来越高机率的处境。这原则对我们来说都不陌生。我们今天整理、清扫了房间,明天这房间就乱些、脏些。比较科学的例子是: 热量总是由高温传向低温,而非低温传向高温。

宇宙这系统并不处于完全无条理的状态。宇宙的密度、温度、成份都非常不均匀,有大量能量可资运用。亦即若不是日益混乱的过程在时间上是有限的,就是宇宙的大小是无限的。 然而,一个无限大的宇宙无法解释稍后我们将提及的许多事。如果宇宙存在的年日是可推算的,则宇宙必有一个起始,这起始是个有条有理的过程或事件,和我们现在观察到的过程有所不同。这起始可不可以叫作「超自然的」,我们暂且不讨论。我们在这儿只说「起始」就好。 二: xx相对论 这套方程式是爱因斯坦在1915年发表的。相对论的重点之一是: 有一个不等于零的加速度。这表示宇宙不可能永远静止不动。爱因斯坦认为这不可能,因此认定这公式必须另加一项「宇宙常数」来和这加速度抵销。然而,这常数没有物理根据,只以唯物论的哲学观来做根据。爱因斯坦稍后放弃了这常数,且说这是他毕生「最大的失策」,因为在1920年代另有所发现。 三: 宇宙的膨胀 EdwinHubble和一些人在1920年代发现,从遥远星系传来的星光显现出红位移,越远则越大。他推算距离时假设: 越微小、越模糊的星系越遥远。截至目前为止,关于红位移唯一合理的解释是都卜勒位移,指出远方星系有一个远离的速度,一直离我们远去。结论就是,宇宙不断在膨胀,所有的远方星系都渐离渐远。在星系团内有局部运动,所以,一个星系有可能朝邻近那些星系越靠越近。 比方说M31(属仙女座)就正冲著我们来。同时,宇宙的膨胀对星系内部星球的运行并没有明显的效应,所以,在我们所处的银河系中,我们看得见的半数星球正朝我们靠近,而另外半数则正离我们远去,大致上取决于银河系的运转。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题库及答案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题库及答案 一、填空题 1. 按照研究过程的不同可将研究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开发研究。 2. 古希腊数学的最高成就体现在亚历山大时期的___________,他的不朽著作_____________,把前人的数学成果用公理化的方法加以系统的整理和总结。 3. 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是指造纸、______、印刷和______。 4. 近代科学革命是以________创立的日心说为开端,宣告了神学宇宙观的破产,比利时的解剖学家维萨里的___________一书,揭开了医学领域的革命序幕。 5. 拓扑学是用________研究几何图形在_____________下保持不变的性质。 6. 狭义相对论的两条基础原理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7. 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和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分别于1925年和1926年创立了两种不同形式的量子力学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8. ____和______,揭开了原子能时代的序幕,标志着原子核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9. 广义相对论表明:在引力场中,空间的弯曲程度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物质密度大的地方,引力场也大,空间的弯曲也__________。 10. 计算机系统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 11. 迄今为止的计算机都是基于匈牙利数学家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思想设计而成的。 12. 网络拓扑结构是指网络中计算机之间物理连接的方式,较常见的拓扑结构有___________、总线结构、环形结构、___________和树形结构。 13. 对应于研究的种基本类型可以将科学分为基础科学、_________和_________。 14. 古希腊成就最伟大的物理学家是___________,被誉为“力学之父”,他在静力学方面的主要成果是用逻辑方法证明了_____________并给出了数学表达式、发现浮体定律、提出计算物体重心的方法等,这在当时达到世界的最高水平。 15. 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_____________发现了圆周率,比欧洲早近1000年。明代时的李时珍著有_____________一书,记载有1892种药物,方剂11000个。 16. 中国古代著名的三大技术是指陶瓷技术、_________和__________。 17. 牛顿是提出了运动三定律和______________,使力学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誉为近代科学史上最伟大的著作。 18. 法国的科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燃烧的_________学说,牛顿和___________发明了微积分。 19. __________发明了蒸汽机,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意大利的___________发明了电池。 20. 1755年,康德和拉普拉斯提出了关于太阳系起源的___________。第一个提出生物进化论的是法国动物学家___________。 21. 新达尔文主义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他提出种质选择论,19世纪50-60年代,奥地利的科学家_________发现了遗传定律。 22. 突变理论主要以_________和奇点理论为工具,通过对稳定性和_________的研究,提出系列数学模型,以解释自然社会现象中所发生的不连续的变化过程。 23. 化学键主要有_________、共价键和_________。 24. 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__________,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___________。 25. 生殖细胞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柏格森的创化论

柏格森“创造进化论”的解说 【10哲学冯锦亮201031040104】 创造进化论是柏格森对进化论的解释和批判,他从研究生命进化的关键——内在生命开始,指出“生命之流”或“生命冲动”是生物总体进化的推动原则和基础,同时又是产生生命的繁多种类和多样性显现方式的源泉。 进化论理论发展的关键人物是达尔文。他在《五种起源中》提出,既存的所有生物样式都是依照生物进化的法则,从较早期、较原始的样式演变而来的。生物的进化乃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生物是从低级到高级、水生到陆生、简单到复杂分阶段不断地向前发展的。 而在柏格森那里,生命进化并不总是体现为一种分阶段的、不断向前发展的进化,而是向不同方向发展,它能战胜僵死物质。柏格森的这些观点是对机械的和决定论的批判。 柏格森将生命冲动解释为一种创造性力量,它不仅使新的生命形式成为可能,还构成进化过程的源泉,具有直觉的植物和具有智力的动物只不过是生命冲动的不同印记而已。虽然以工具性行为目标的直觉和智力为解决生命问题提供了两种可能性,但直觉离生命更近,因为智力以分析为基本结构,致使生命停留在僵死、不变和物质的立场上,他不能把握生命的真正本质。 体现生命基本特征的绵延、连续性和变化等以及生命的动力和创造性只有通过直觉才能把握。直觉虽然以智力为基础,但他超出了概念的范围和限制,能直接地洞察到生命的冲动和绵延。关于我们自由的意识,关于我们创造性的意识将成为理解宇宙本性的关键。宇宙不是封闭的,他始终处于变化之中,物质是它的堕落,生命则是它创造性向前运动的表现。柏格森还批评了传统形而上学以及达尔文和斯宾塞的进化论,认为他们误将真正的时间理解为绵延,还误解了生命的创造原则,他指出,只有无限的冲撞、纯粹自由和上帝才是生命的真正原则。 进化基本上不是用适应环境就可以说明的【在达尔文那里,适应就是进化的结果】;适应只能说明进化的迂回曲折,那就好比是一条经过丘陵地通往城镇的道路的迂曲。但是这个比喻并不十分恰当;在进化所走的道路的尽头没有城镇,没有明确的目标。机械论和亩的仑有同样的缺点:都以为世界上没有根本新的事物。机械论把未来看成蕴含在过去当中,而目的论既然认为要达到的目的是事先能够知道的,所以否定结果中包含着任何根本新的事物。 柏格森虽然对目的论比对机械论要同情,他的见解跟这两种见解都相反,他主张进化如同艺术家的作品,是真正创造性的。一种行动冲动、一种不明确的要求是预先存在的,但是直到这要求得到满足时为止,不可能知道那个会满足要求的事物的性

创 世 论 与 进 化 论 的 世 纪 之 争 ——二十世纪美国反进化论运动

创世论与进化论的世纪之争 ——二十世纪美国反进化论运动概述 张增一 在二十世纪这个“科学的世纪”里,尽管由于受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在一些国家先后发生了社会性的反科学运动,例如纳粹德国对相对论的批判、前苏联的“李森科”事件以及中国大陆在“文革”期间对“资产阶级学术权威”的批判等等,但是,在科学最为发达、最崇尚自由和民主的美国却发生几乎贯穿整个二十世纪的反进化论运动,并且至今仍未结束。与其它反科学运动不同,美国的这场反进化论运动既非出于科学上的无知,也不是主流意识形态的产物。而且,在这场争论中,双方都借助了法律程序捍卫己方的论点,从而导致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运用国家法律来禁止或捍卫一个具体的科学理论的一系列事件。本文试图对这场争论的发展线索进行梳理,希望引发人们对科学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予以更多的思考。 一、基要主义的兴起与二十年代的反进化论高潮 作为一种保守神学思潮,基督教基要主义产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南部。坚持从字面上解释圣经来抗拒现代性是基要主义的出发点和宗旨。在1910—1915年间,阿姆齐·狄克逊(Amzi.C. Dixon)组织出版了12卷本的小册子《基本原理》(The Fundamentals),平均每册的发行量大约25册,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目的是向大众宣传清教徒的基要主义教义,重申《圣经》的绝对权威,坚持《圣经》中的话句句都是真理,但几乎没有涉及到反进化论方面的内容。1 基要主义者从捍卫自己的宗教信仰转变到反对进化论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首先,在这一时期美国的公共教育特别是中学教育发展迅速,使更多的人关心中学教科书的内容。据统计,1890年美国在校中学生的人数大约是36万,1910年超过110万,1920年又增加到250万。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有如此多的出身于社会中、下层家庭的子女进入学校读书。其次,德国军国主义的出现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所带来的严重灾难,使一些保守的基督徒误认为是进化论所导致的结果,并且把伦理道德的丧失和社会对这类行为的容忍也归结为进化论带来的必然结果。2第三,约翰·德雷珀(John Draper)的《宗教与科学的冲突史》( History of the Conflict between Religion and Science, 1875)和安德鲁·怀特(Andrew D. White)的《基督教国家中科学与神学的战争史》(A History of the Warfare of Science with Theology in Christendom, 1896)所渲染的“冲突”和“战争”气氛,使美国公众尤其是保守的基督徒相信科学尤其是进化论,是宗教信仰的敌人。3第四,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共同体内围绕着达尔文进化论的争论特别是对自然选择的怀疑,这使得进化论更容易成为创世论者攻击的目标。例如,在1907年出版的《今日进化论》(Darwinism To-day)一书中,斯坦福大学的生物学家弗农·凯洛格(Vernon Kallogg)将第一章的标题起名为“达尔文学说的灵床”。4谈到20年代的基要主义反进化论运动,必须要提到的一个人就是威廉·布莱恩(William J. Bryan)。严格地说,他并不是一个基要主义者,他曾三次作为民主党的总统候选人全部落选,还担任过参议员和国务卿。由于他一贯提倡保护农场主、工人、妇女和儿童的权益,反对“强盗—大亨”的资本主义,人们称他为“伟大的平民”。但是,他的政治立场和社会声

浅谈物理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关系

题目:浅谈物理学与科学技术的关系姓名:李焘 专业:物理学类 学号:20112200207

浅谈物理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关系 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我们的生活水平、生活方式、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从日常的衣食住行中,处处可以感受到科学技术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各种合成纤维大大丰富了人们的衣着面料;农业的增产提供了丰富的食品,改善了人民的食品结构;至于汽车、飞机的发明和普及带给人们交通的方便、快捷;医学的进步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延长了平均寿命;教育的普及提高了人民的文化水平;电灯、电话、家用电器的普及大大方便了我们的生活……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而这些发展却离不开物理学…… 关键词:物理学科学技术关系 一、物理学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 现代科学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而在物理学中每一项科学的发现都成为了新技术发明或生产 方法改进的基础。 在18世纪以蒸汽机为动力的生产时 代,蒸汽机的不断提高改进,物理 学中的热力学与机械力学是起着相 当重要的作用的。 19世纪中期开始,电力在生产技术 中日益发展起来了,这是与物理中 电磁学理论建立与应用分不开的。 20世纪初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建立,诞生了近代物理,开创

了微电子技术的时代。半导体芯片,电子计算机等随之应运而生。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没有量子力学也就没有现代科技。 20世纪80年代高温超导体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为超导体的实际应用开辟了道路。磁悬浮列车等。80年代,我国高温超导的研究走在世界的前列。 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纳米技术,使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设计并重新排列原子或者原子团,使其具有人们希望的特性。纳米材料的应用现是一个新兴的又应用很广泛的前沿技术。秦始皇兵马俑的色彩防脱。 在牛顿力学和万有引力定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空间物理,能把宇宙飞船送上太空,使人类实现了飞天的梦想。 激光物理的进展使激光在制造业、医疗技术和国防工业中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生命科学的发展也离不开物理学。脱氧核糖核酸(DNA)是存在于细胞核中的一种重要物质,它是储存和传递生命信息的物质基础。1953年生物学家沃森和物理学家克里克利用X射线衍射的方法在卡文迪许(著名实验物理学家)的实验室成功地测定了DNA的双螺旋结构。 …… 物理学本身就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学实验既为物理学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了现代工农业生产技术的研究打下了物质基础。

创新:21世纪的精神

创新:21世纪的精神 【作者】夏保华 【作者简介】夏保华,石油大学社科系,山东东营257061 夏保华(1969—),男,河南商城人,石油大学副教授,科技哲学博士。 【内容提要】展示了杰出理论家,包括哲学家马克思、社会学家塔尔德、经济学家熊彼特、历史学家汤因比和管理学家德鲁克的创新观;揭示了创新的现实紧迫性,指出中国21世纪面临的挑战是十分严峻的,只有通过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才能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 【关键词】创新/21世纪/创新论 【正文】 中图分类号:B 029 文献标识码:A 人类已进入21世纪,我们要在新世纪发展得更好、更快,就不能不深切地洞察和领悟新世纪的精神。新世纪的主流精神是什么?本文的回答是创新。创新是21世纪的精神,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来揭示这个主题。 一、创新:杰出理论家的呼唤 创造、创新是人类能动性的最高表现,是人类文明的特色,亦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不竭动力。创造、创新虽是一个古老的现象,但直至现代,才日益成为理论家研究的对象。马克思首先从哲学高度揭示了创造、创新的本质和价值。随后,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历史学家、管理学家等从各自学科进一步确证了创造、创新的价值。 在马克思看来,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是“现实的、有形体的、站在稳固的地球上呼吸着一切自然力的人”[1],因此,人与动物一样,靠自然界生活。人必须参与自然界的物质、能量、信息的变换才能生活。然而,人同自然界的联系根本不同于动物对自然界的依赖。动物对自然界的依赖是通过单纯的生物适应来实现的。动物是在消极适应自然界的过程中维持自己生存的,动物的存在方式就是其本能活动。“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2]人面对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自然界,但人作为人的存在,就得进行创新实践,创造属人世界。人的存在方式就是创新实践,正是人的这种生命运动,展现了人的“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马克思说:“工业的历史和工业已经产生的对象性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3]。 在马克思之后,哲学家亨利·柏格森、伯特兰·罗素都十分肯定了创造、创新的价值。在《创造进化论》中,亨利·柏格森说:“时间意味着发明,意味着形态的创造以及新事物的不断产生。”他深刻地指出,“对有意识的存在者来说,存在就是变易;变易就是成熟,成熟就是无限的自我创造。”柏格森宣称:“我们是自己生活的创造者,每一瞬间都是一种创造。”生命是“持续不断的成长,永无止境的创造。”伯特兰·罗素在《自由之路》中说,拥有“旨在创造而非占有精神的人,自有一种特别的快乐,这种快乐不是任何艰难困苦的环境所能剥夺的,这是世界上所有伟大的人生导师所宣扬的人生哲学”。 19世纪末,法国著名社会学家G.塔尔德提出一套独特的社会学理论,主张个人的创造力是社会发展的动因。塔尔德社会学理论的核心是“社会模仿论”,他认为,不存在任何超越个人心理体验的实体,一切社会过程无非是个人之间的互动。每一种人的行为都在重复某种东西,是一种模仿。模仿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社会就是由互相模仿的个人组成的群体。他深刻指出,任何形式的模仿,其基础都应当是发明。他极其推崇“在社会变化过程中充分自由地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他说:“自我,或者说自己,既是信息的传播者,同时也是信息的接受者。正因如此,社会生活才会产生多种多样的创造物,并光芒四射。”塔尔德认为,发明是个人创见,也是通向富裕的首要条件,他说,“社会生活中变化的诸要素,即偶然性和原动力,是以个人的创见为基础的发明中体现出来的。”

进化理论的发展历史有图

进化理论的发展历史 一、从进化思想到进化学说 进化学说产生与发展是一漫长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分为两大阶段,即进化思想形成、发展阶段(从古希腊时期,中国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一直到18世纪)和进化学说产生、发展阶段(18世纪以来)。所谓进化思想,即是指对自然界的朴素的认识,认为自然界是变化的、可相互转化或演变的。进化学说则是指系统地阐述生物由来、变化、发展的原因及规律的理论或假说。 从进化思想发展到进化学说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可以具体地区分出如下几个时期,即古代演变论的自然观形成与发展时期,中世纪创世说和不变论占统治地位时期,18~19世纪进化学说产生时期,19世纪末以来进化论修正与发展时期(图4-1)。 1、古代的自然哲学——进化思想的萌芽

古代哲学思想中包含着一种近代人称之为演变或蜕变(transmutation)的概念,即认为自然界万物相互转变(由一种形式变化为另一种形式),认为今日的复杂的生物来自某种较简单的祖先,可以一直追溯到最原始的生物类型(一种传衍的概念)。这可以说是进化思想的萌芽。例如古希腊最早的自然哲学家之一、米利都的阿纳克西曼德(Anaximande of Miletus,BC 550年)就表达过一种生命起源观点。他认为生命最初是从海中软泥产生的,由海中软泥产生出来的原始生物经过蜕变而产生出陆地植物。 2、中世纪西方的宗教哲学——反进化思想 宗教的“创世说”(creationism)。基督教圣经中的《创世记》把世界万物描绘成创世主上帝的特殊创造物。从创世论的基本思想延伸出两个教条,即对自然界中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目的论”(teleology)的解释和物种不变论(fixitism)。创世说认为世界是一下子被创造出来的,而且一旦被创造出来就永远不变了:陆地、山川、海洋以及各种生物永远不变地存在着和存在下去,自然界无变化,无发展。 3、自然神学 宗教扼杀不了科学,神学家企图调和宗教与科学之间的矛盾。它包含这样的观点:整个自然界是按上帝制定的自然法则调节和安排的、和谐、完美的世界,一切自然现象都从属于使整个自然界保持和谐、秩序、平衡和完美的目的;生物是上帝直接的创造物,生物结构是按照它的功能要求而设计的,因而结构是严格对应于它的功能的;每一种生物都是绝对完美地适应其生存环境的;如果一种生

达尔文进化论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谁曾知道达尔文? 提及“进化论”人们都会联想到是主导世界的“科学”定律,而与神创论势不两立。深入研究,达尔文的假说显然对真正的生物科学无疑是个巨大的打击,对道德观念、和平意识的神学思想自然就是个死对头。完全地改变了生物科学的规范和方向,并且一直误导世界人类,引人走向无知。那么创始人达尔文真是这样无知的人吗? 2009年12月9日《参考消息》第12版转载【英国《新科学家》周刊11月23日一期文章】达尔文说:“以否认上帝存在的标准来衡量,我从不是一个无神论者,我认为,说我是不可知论者更恰当。” 这是达尔文本家,极有声誉和影响力的英国《新科学家》周刊,根据已故达尔文的原始信函所发表的。这就让人明白,世界人类感受到的达尔文与真的达尔文竟有如此180度的差距。 那么作为科学装进人们大脑的所谓生物学的“进化论”是否仅活100年的人要找的真知呢? 近代科学发现:人类天生一个免疫球蛋白IgG基因, IgG基因生产一大类免疫球蛋白,理论推算可抗原有180亿种之多,免疫球蛋白是针对外界抗原而生产的特异性抗体,外界抗原还没进来(甚至还没有发生),IgG基因己经预存了未知抗原的信息,备下了应对它的抗体制作法。这是太不可思议了!况且人的一生未必会遇上180亿种抗原, 这将把“自然选择”抛得无影无踪。因为它是未发生信息却先具备功能,而“自然选择”先有久而久之的适用后再保留。 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生物进化系的马西莫?皮戈刘希(Massimo Pigliucci)说:“就目前来说,我认为在生物学界,是否…自然选择?能够引发复杂生物体产生进化的唯一进程,这还是一个伟大的难解之谜,……。” 诺贝尔奖得主,首破DNA密码的弗兰西斯克里克推论说:“在这个地球,生命不可能靠任何自然过程起源。” 1995年7月19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向进化论挑战的澄江化石》文章】:“我们仿佛听到了达尔文进化论葬礼的钟声。” 一直“猿猴变人”的谎言,现今达尔文主义真正的科学家也公认:“人不是猿猴能进化的,因为基因学证明不可能”。所以近来真正达尔文主义的捍卫者们又公开承认:“进化论并不相信人是由猿或猴而来,而是人和猿有共同祖先。” 那么为什么现今人们还看到“人是猿猴变”的呢? 若有人以科学论证去质疑…进化论?恐怕立即有人会说:“不信…进化论? 你是属于文化低,没有受过多少文化教育……。” 一个人非常难得来到这个世上,仅仅也不足100年的日子里,若得到的都是假的,比如,买个纯金钻石戒指是玻璃的铜戒指、买支日本野山参是箩卜晒的干,而且哪人一定说,那是真货,强要你去信它,你感觉会怎么样呢? 那么“天外来客”都被人们发现的今天,人人需要真知的今天,若还有人要你相信完全错误的达尔文主义假说、你若不五体投地信仰他转手倒卖、真正“进化论”学家早已丢弃的陈旧过时“假说”,追求真知的人啊!你心中如何呢? 新华书店最畅销的【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万卷出版公司出版的《典藏外星人与UFO》】书214~219页文章说:“…进化论?仅仅构建了一个关于生物进化的粗略理论框架,而许多内在的细节至今也没有理出头绪。近200年来,…进化论?…垄断?了生物学研究的主导方向,但是今天人们发现,这种指导思想有可能引导人们走进了死胡同,这里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解剖医学。医学家们在神经传递、意识链以及经络穴位等方面都面临着无法破解的困惑。247页以科学论证的角度严肃地说,我们不禁要问:人类是地球上最高智慧生物吗? 生物“进化论”还是至高无上的神圣不可侵犯的“经典”吗? “进化论”误导了哲学、社会学和生物学,误导了人们的思想,误导了我们对飞碟和UFO科学的探索。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 9.3学术观点:关于戊戌变法的理论基础

学术观点:关于戊戌变法的理论基础 第一种观点认为,戊戌维新的理论基础是传统的今文经学,其代表作是《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这种见解由来已久,而且流传很广。近年有的学者重申,康有为正是汲取了今文经学“变”的哲学糅合了“三统”、“三世”说,基本上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认为康“借用儒家今文学说,制造出一套变法维新的理论”。同时康有为又利用今文经学“穷变通久”说,论证政治制度的可变性与改革的合理性。(汤志钧:《重论康有为与今古文问题》,载《近代史研究》1984年第5期) 第二种观点认为,戊戌维新的理论基础是西方进化论学说,今文经学只不过是这种理论的中国式外衣。应该肯定维新派利用今文经学发动改革运动的价值和文化意义,这是因为他们的思想必然受到中国近代经济、政治和文化客观条件的制约,也必然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中,受到中华民族特有的心理素质、民族性格和文化传统的影响。但也应该看到,今文经学与进化论分属两个不同的思想范畴,今文经学的“微言大义”虽然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但仍然是去完成对封建蒙昧主义的自我批判,而维新派学习和吸取的西方进化论学说,则是近代资产阶级的理论规范和思维方式。有学者指出,“进化论大大地开拓了维新派的眼界,使古老的‘三世’说不再是‘一治一乱’的僵化公式,而是过去、现在、未来的社会进化历程,以此为核心的群学(社会学)也就成为维新派组织力量、革新社会政治的实施学理。”(陈旭麓:《戊戌时期维新派的社会观──群学》,载《近代史研究》1984年第2期) 第三种见解认为,戊戌维新的理论基础已越过了斯宾塞庸俗进化论的河流,而走向“全变”进化论的新岸。学术界有人把康有为的进化论称为“庸俗进化论”,对此,有学者指出,康有为确实受过英国哲学家斯宾塞庸俗进化论的影响,但“从其哲学理论和政治实践判断,他主张渐进,但不反对飞跃,他从局部改革入手,最终走向全变的震撼”。应该承认,在“学问饥荒”的戊戌年间,西方创造的各种理论是“师范”,中国人是学习和接受这些理论的“学生”,维新派既无时间亦无能力分辨进化论的各种流派,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采取实用主义的方法博采众长为我所用,难免出现饥不择食、生吞活剥的弊病。(何金彝:《康有为的全变思想和创造进化论》,载《社会科学战线》1995年第6期)

创造论与进化论2唐崇荣

创造论与进化论(2)----唐崇荣 我们上个礼拜在这里思想到进化论基本的思想是根据变的可能性。在希腊的哲学里面对宇宙的解释,就有两个很重要的派系。一个派系就是一切的变都是现象,不变才是实质;另外一个派系告诉我们一切的不变是现象,变才是实质。这个辩论呢是变动跟不变动的对抗。这个 在苏格拉底以前跟以后都继续不断地存在着。 Heraclitus就是代表变动哲学的鼻祖;Zeno,Pamenider就是代表静止哲学的鼻祖。在历史中间两派就继续不断的影响了各自不同哲学的体系。当然当基督教向世界进军的时候,我们相信神是不变的,被造的世界是改变的。所以在变动的世界中间,我们抓住了永远不改变的上帝。那这样我们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今天我们知道真理的本身是不可改变的,真理的不变性就是他超时间超空间的本质。真理是放诸四海而皆准,历万代而长新。所以这样在时间的变动过程中间,真理是不受影响的,在地区的转移的界限里面,真理是不变动的。 基督教所信的真理,跟非基督徒所信的真理,最大的本质的不同,就是基督徒所信的真理是一个有位格,生命源头的上帝本体就是真理。而非基督教的真理乃是人想象中间那一些比较抽象的一些客观存在的真理。所以非基督徒的真理跟生命跟位格之间的关系是不存在的。基督教所信真理的本身是位格本身又是生命的源头,所以真理本身就不是我们讨论的一个题目。真理更不是我们理性的一个产品。真理乃是创造生命,有是产生理性的源头。所以我把我自己的哲学归纳起来就变成一个很重要的结论。真理不是客观存在的。真理是主体性存在的。我们相信真理是存在的。真理的存在和我对真理认识的存在之间的关系,他是主体,我是客体。当我说真理不是客观存在的,我不是否定真理是存在的,我只是认为真理不是一个客观的一个存在体。真理的本身是一切的主体,一切都是真理的客体。这样我们提到真理的意思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超越普遍对真理的看法,甚至超越了祁克果的主观性真理的讲论。 真理是主体。其他的都是客体。这个是观念中间的很大的革命。正好象从前认为地球是不动的,太阳是绕地球的。我们转过来,地球是绕太阳,太阳是不动的本体。当你这个观念转过来之后,那你整个对宇宙的概念,对真理的思想,对整个所有哲学的派系之间的分裂,你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