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制剂之散剂的制备

中药制剂之散剂的制备
中药制剂之散剂的制备

中药制剂之散剂的制备

散剂是指药物与适宜辅料经粉碎,均匀混合制成的干燥粉末状制剂。散剂是传统剂型之一,临床上主要用于内服和外用,经粉碎的药物也是制备其他制剂的原料。

散剂由于分散度高具有易分散、起效快;内服可分布于胃肠粘膜表面,避免局部刺激;外用保护伤口,促进伤口愈合;剂量灵活,易于吞服等特点而广泛用于儿科、外科。散剂高度分散易吸潮、挥发性成分易失散,含结晶水易风化影响质量,制备时注意防潮,选择合适包装。

散剂的制备包括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包装等。其中混合是制备散剂的重要单元操作之一,它直接关系到剂量准确,用药安全与有效。药物混合的均匀度与各组分量的比例、堆密度、混合时间及方法等有关。实验室多用研磨混合法与过筛混合法,而工业生产采用容积旋转混合法和搅拌混合法。

一些毒、剧药物因剂量小,常在制备时添加一定比例的辅料(乳糖、淀粉、蔗糖、糊精等)制成稀释散或倍散。倍散的浓度多为1:10或1:100,为保证倍散的均匀性,常加入着色剂,如胭脂红、亚甲蓝等。配制倍散时应采用等量递加法,即配研法。

1.配药

1.1核对原辅料的品名、规格、批号与生产指令相符。

1.2检查原辅料质量,发现原辅料外观、色泽不合格,有霉斑或异物应退回仓库,

不得投料。

1.3粉碎备料,按各品种工艺规程选择安装粉碎机筛网。

1.3.1原辅料分别磨粉备用。

1.3.2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辅料准确称量混合。

1.3.3经过粉碎的原辅料均要贴上标贴,写明品名、规格、重量、操作者和操作

日期。

2.过筛

2.1按品种工艺规程选择安装振动机筛网。

2.2原料过筛后贴上标贴备用。

2.3辅料过筛后贴上标贴备用。

2.4贵重药品、微量药物应用分样筛过筛。

3.称量

3.1衡器每次使用前都必须调零。

3.2称量10kg以上者用感量0.2kg的磅秤,1~10kg用感量0.1的磅秤1kg以下用

感量0.1kg的托盘天平,称量麻醉药品、剧毒及微量药物应用感0.01kg的扭力天平。

3.3按各种工艺规程处方将原辅料逐一称出,并有专人核对。

3.4按效价或含量计算主药投料量。

3.5将原料析干后投料。

4.配料、总混

4.1方式一:按处方将原辅料称量后混匀;方式二:按处方将原辅料称量后混匀,

再一起磨粉一次或多次;方式三:微量药物应等量递增混合。

4.2将配好的物料送入槽型混合机进行总混,除另有规定外,一般为

30分钟。

4.3总混结束将粉装桶,检验合格后方可分装

5.分装

5.1分装前核对品名、规格与生产指令一致。

5.2机器开动前应在有关部位加油一次,操作应保持机器清洁,并注意运转情况,

如发现杂音,运转反常,应立即停车处理。

5.3根据使用的包装材料,调整纵封、横封温度,一般纵封140℃,横封温度

230℃之间,但使用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

5.4操作时发现不合格品,应及时处理,不得将不合格品混入合格品中。

6.注意事项:

6.1保证生产在严格监督管理下进行,若发现异常或重大质量问题及时报告车间,

配合处理。

6.2生产过程有专人记录,检查内容是否真实、及时、准确。

6.3生产区域卫生管理项目发现不合格时,应重新处理,直至检查合格。

1.七厘散的制备

【处方】

血竭 100g、

乳香(制) 15g、

没药(制) 15g、

红花 15g、

儿茶 24g、

冰片 1.2g、

麝香 1.2g、

朱砂 12g

制成散剂 122包

【制备】

(1)朱砂水飞成极细粉。

(2)血竭、乳香、没药、红花、儿茶等五味粉碎成细粉。

(3)麝香、冰片研细粉。

(4)上述粉末配研混匀,过筛,分装。

【操作注意】

(1)朱砂“飞水法”是将朱砂碎块置于乳钵中,加入适量清水,用乳锤重力研磨,当部分细粉研成时,旋转乳钵使细粉混悬于水中被倾泻出来,如此反复几次,直至全部研细为止。合并混悬液,沉降,再将湿粉干燥,研散,得极细粉。

(2)当处方中各组分的比例量相差悬殊时,采用常规方法不易混匀,因此采用配研法即等量递加法混合。方法:取量小组分与等量量大组分同置于混合器中混匀,再加入与混合物等量的量大组分稀释均匀,如此倍量增加,直到加完全部组分为止。

2.痱子粉

【处方】

樟脑 0.1g、

薄荷脑 0.1g、

硼酸 1g、

氧化锌 1g、

水杨酸 0.3g、

升华硫 0.4g、

薄荷脑 0.1ml、

滑石粉适量

混合制成散剂 20.0g

【制备】

(1)取樟脑、薄荷脑混合研磨至共溶液化,加入薄荷油与少量滑石粉研

匀;

(2)另将硼酸与氧化锌、水杨酸、升华硫分别研细,混合均匀;

(3)按等量递增法将此混合物加入步骤(1)制备的混合物中混合均

匀;

(4)最后加入滑石粉至20g研匀,过120目筛,既得。

【操作注意】

(1)滑石粉用前宜于180oc干热灭菌1h。

(2)处方中薄荷脑、樟脑为共熔组分,研磨混合时产生液化现象,需先

以少量滑石粉吸收后,再与其他组成分混匀。

风钻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最新版)

The prerequisite for vigorously developing our productivity is that we must be responsible for the safety of our company and our own live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风钻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最新 版)

风钻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最新版)导语:建立和健全我们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指引我们生产劳动的方向。而大力发展我们生产力的前提,是我们必须对我们企业和我们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可用于实体印刷或电子存档(使用前请详细阅读条款)。 1.风钻工进入工作面要求: 1.1进入工作面,要先开启局扇进行通风,并对工作面顶板、两帮等处进行安全检查,在确认安全可靠的情况下进行作业。 1.2在作业面要和爆破手一起,根据岩石性质、断层、节理等情况,商讨和决定掏槽方法以及其他炮眼的布置,保证打眼方向和角度,努力提高爆破效率。 1.3在作业地点发现有死炮残药、雷管时应通知爆破手进行处理。在没有处理之前,不准作业。 1.4保证工程质量: 1.4.1采场:要根据圈定的采幅布置炮眼,严格控制采幅,降低贫化、损失;采场梯段层次要分明,同一梯段的炮眼深度、方向、眼距要一致,不要破坏上盘。 1.4.2平巷:检查中、腰线是否正确,保证巷道的规格、方向、坡度、水沟等达到设计要求。

1.4.3天井:要保证规格、方向、斜度、掏槽方法等,采准天井要沿脉掘进,崩矿方法要尽量转向溜矿格。 1.5对所使用的风钻型号、一般构造、主要技术性能,易损零件的名称、规格等要熟悉了解,并能进行一般维护修理。 2.凿岩过程 2.1凿岩前的准备: 2.1.1把凿岩机、气腿支架、钎杆等搬到工作地点。 2.1.2检查凿岩机、气腿支架各部件是否完整齐全,各操纵手柄是否都灵活,在接风、水绳之前,要打开风水管上的开关,把风水绳接头处的杂物筹吹洗干净。 2.1.3向凿岩机注入润滑油。 2.1.4按照凿岩炮孔深度,要求钎头安装要先大后小(指钎头直经)。 2.2正常凿岩 2.2.1开眼时为防止粉尘飞扬,必须先开水后开风,先小风后大风;停占时先关风后关水,禁止打干眼。 2.2.2凿眼时注意掌握炮孔方向、角度、严禁套老眼。 2.2.3随时观察排粉情况,供水量要适合,随孔深的增加,水量要

钻机维护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钻机维护工安全技术操作 规程(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8630-90 钻机维护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正 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 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 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使用中的维护 1、钻机应使用液压油,如果没有液压油,可用相当粘度的机械油作为代用,但元件的使用寿命将受到影响。 2、初次加油时,应认真清洗油箱,所加的液压油必须用滤油机过滤。 3、在井下不允许打开油箱盖和随便拆卸液压元件,以免混入赃物。 4、使用中应经常检查油位高低,发现油量不足可打开空气滤清器盖加入清洁油。 5、应定期更换油器滤心,以免因滤心堵塞造成回油阻力大。 6、定期检查液压油的污染和老化程度,(可采用

与新油相比较的方法)如发现颜色变暗发混浊、发臭(即老化)或明显混浊呈乳白色,(混入水)则应全部更换。 7、开机前应注意检查油温,油温在10℃以下时要进行空载运转提高油温。 8、机身的导轨表面,每次起钻前加润滑油一次。 9、使用泥浆泵时,要经常用清水冲洗卡盘卡片,夹持器卡瓦周围的泥浆。 10、定期检查变速箱中齿轮润滑情况。 二、搬迁时注意的问题 11、长距离的搬迁,拆下的油管要盘绕整齐,所有接头用布包严,在免脏物进入。 12、运输中,可将立柱与机身解体以便搬运。 13、在起重、装卸、运输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压力表,操作手把,手轮,外露油管接头,特别是油缸接头,机身导轨,滤油器等零部件。 14、在搬运过程中,决不允许顺坡滚动,也不能从水中通过。

橘子的种植操作规程

有机橘子生产技术规程 1品种选择 应选择抗病、抗逆性好且品质优良的橘子品种树苗。 2栽培方式 采取保护地栽培方式。在使用塑料薄膜时,只允许选择聚乙烯、聚丙烯或聚碳酸酯类产品,并且使用后应从土壤中及时清除,禁止焚烧,禁止使用聚氯类产品。 3植株管理 有机橘子树的管理同常规橘子生产,如根据品种特性、树龄、产量等确定结果母枝的剪留强度及更新方式,进行合理的修剪;在橘子生长季节,采用抹芽、定枝、新梢摘心、副梢处理等夏季修剪措施对树体进行整形控制,增强通风透光,以减轻病害发生。 4花果管理 采用疏花、疏果等常规方式对橘子进行处理,以控制产量、提高果实的品质。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绝不使用任何激素如赤霉素、CPPU等对果穗进行拉长或膨大处理。 5土、肥、水管理 5.1土壤管理 5.1.1中耕与深翻橘子生长季节及时中耕松土,保持土壤疏松,松土深度10cm ~20cm;每年果实采收后结合秋施基肥进行全园深翻,将栽植穴外的土壤全部深翻,深度30cm~40cm。 5.1.2生草与覆草有机橘子应提倡生草覆草技术,这样既有利于保墒

和保持土壤肥力,减轻日灼、气灼等生理病害的发生,又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为天敌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有机橘子园区进行生草时,一方面可以直接利用橘子园区的草资源,对高杆杂草加强管理,使其不影响橘子的生长,另一方面可以在4月份前后,在橘子行间种植不含转基因的白三叶草。覆草时间一般在7月份前后,将其刈割后覆盖在树根周围。 5.2施肥管理 5.2.1肥料要求生产前期可购买认证过的有机肥;持续有机橘子生产区应制定土壤有机培肥计划,如在自身橘子种植园区,结合“园区生草-养殖业”等进行绿肥或堆肥。绝对不能使用化学肥料、不能使用含有转基因的物质如转基因豆粕或经任何化学处理过的物质作为肥料,使用菜籽饼、大豆,应当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充分腐熟和无害化处理。补充钾肥可用草木灰,补充磷肥可使用高细度、未经化学处理的磷矿粉。在施用磷矿粉时应与农家肥经充分混合堆制后使用。 5.2.2施肥在生长季节培肥的基础上,以施基肥为主,秋季施入,每66 6.7m2施入1000kg~1500kg充分腐熟的有机农家肥。采用沟施,在行间挖条状沟; 5.3水分管理 5.3.1补水时期一是萌芽到开花期,当土壤湿度过低时,定期补水。 5.3.2补水方法以采用滴灌法为宜。水质在符合GB5084规定的基础上,应加强有机橘子生产周边水质的监控,以免由于水质受污染而影响有机橘子生产。

中药制剂分析总结版

中药制剂分析复习 一、选择或填空: 1. 中药制剂分析的任务:对中药制剂的原料进行质量分析;对中药制剂的半成品进行质量分析;对中药 制剂的成品进行质量分析;对中药制剂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分析;对中药制剂的体内代谢过程进行质 量检测。 2. 中药制剂分析的特点:中药制剂化学成分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原料药材质量的差别;用中医药理论为 指导原则,评价中药制剂质量;中药制剂工艺及辅料的特殊性;中药制剂的杂质来源多途径性;有效 成分的非单一性;中药质量控制方法的多元性 3. 国家药品标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局颁药品标准 4. 取样必须科学性、真实性和代表性。取样的基本原则:均匀合理,所取样品具代表性。 5. 粉末状样品可用圆锥四分法取样。 6. 常用提取方法:溶液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升华法、超临界流体萃取 7. 常用净化方法:液—液萃取法、色谱法、沉淀法、盐析法、固相微萃取 8. 鉴别包括: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 9. 检查包括:制剂通则检查、一般杂质检查、特殊杂质检查、微生物限度检查 10. 一般杂质检查包括:水分、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重金属、砷盐、残留农药及残留溶剂等。 11. 性状鉴别包括:颜色、形态、形状、气、味、其他(光泽感、滑腻感等) 12. 显微鉴别:观察中药制剂中原药材的组织碎片、细胞或内含物等特征。适用于含原生药粉的制剂鉴别。 13. 理化定性鉴别方法有:化学反应法、升华法、光谱法和色谱法等。其中以薄层色谱法(TLC )最常用。 14. 杂质限量计算: 15. 中药材、中药制剂和一些有机药物中重金属的检出通常先将药品灼烧破坏,温度需控制在500-600℃ 16. 硫代乙酰胺试液与重金属的反应最佳pH 值是3.5。 17. 砷盐检验法中古祭法基本原理: 锌和酸作用产生初生态氢与供试品中微量砷盐化合物反应生成挥发性砷化氢 AsO3 + 3Zn+9H →AsH3↑+3Zn +3H2O 砷化氢与溴化汞试纸作用(颜色) AsH3+2HgBr2→2HBr+AsH(HgBr)2 (黄色) AsH3+3HgBr2→3HBr +As(HgBr)3 (棕色) 18. 醋酸铅棉花的作用:吸收除去H 2S 19. 砷盐检验法中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Ag-DDC 法)既可作为作为砷盐的限量测定方法又能作为 砷盐的含量测定。 20. 干燥失重:药品在规定的条件下,经干燥后所减失的重量,主要是指水分、结晶水,也包括其他挥发性的物质如乙醇等。 21. 甲苯法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的药品。采用甲苯法测定水分时,测定前甲苯需用水饱和,以避免其与微量水混合。 22. 生理灰分(总灰分)与酸不溶性灰分(总灰分加盐酸处理后,不溶于盐酸的灰分)的组份差别在于钙盐。 23. 西洋参中人参的检查、乌头酯型生物碱(附子理中丸中乌头碱的检查)属于特殊杂质的检查 24. 制川乌中酯型生物碱的检查:比色法:双酯型生物碱在碱性条件下与盐酸羟胺反应,生成异羟肟酸, 再与三价铁离子反应,生成红色的异羟肟酸铁。 25. 农药残留的提取最常用乙腈和丙酮,现在丙酮被广泛利用,提取方法有索氏提取和振荡提取。 26. 农药残留的测定以色谱分离方法为主,其中气相色谱在农药残留分析使用更广泛。 27. 样品的粉碎必须反复粉碎或碾磨,让其全部通过筛孔,以保证样品的代表性。 28. 样品的分离纯化中消化法常用的破坏方法有湿法消化和干法消化法。湿法消化加热灼烧时,温度控制 在420℃以下,避免被测金属化合物挥发。 %100%100??=??=S C V L S C V L )样品量()标准溶液的浓度()标准溶液的体积()杂质限量(%100?=样品量杂质最大允许量杂质限量

(完整版)中药专业中药制剂检验技术复习题

09函授专科中药专业中药制剂检验技术复习题 一、填空题 1.《中国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____________。现行药典为____________年版。 2.相对密度系指在相同的温度下,某物质的密度与___________的密度之比。 3.《中国药典》规定,乙醇没特指浓度,一律是指___________。 4.《中国药典》多选择___________方法鉴别中药制剂中的有效成分。 5.硅胶薄层板活化的温度为___________,时间为___________。 6.硫代乙酰胺试液与重金属反应的最佳pH是___________。 7.若总灰分超过限度范围,则说明___________。 8.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中药制剂含量时,大多采用___________洗脱。 9.中药制剂中的杂质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10.《中国药典》规定,试验用水,除另有规定外,均是指___________。 11.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又称__________柱或_________柱;在分离分析时一般使用极性流动相,所以属_________色谱法;洗脱时极性________的成分先出柱。 二、单项选择题 1.杂质限量是指药品中所含杂质的() A、最大允许量 B、最小允许量 C、含量 D、含量范围 E、以上都不对 2.吸收池装盛溶液以池体的()为佳 A、1/2 B、1/3 C、2/3 D、3/4 E、4/5 3.若总灰分超过限度范围,则说明有() A、杂质 B、一般杂质 C、特殊杂质 D、掺杂物 E、钠盐 4.检查重金属,如须炽灼,则炽灼的温度应为 A、105~110℃ B、500~600℃ C、700~800℃ D、大于100℃ E、大于500℃ 5.比重瓶法测定相对密度,操作顺序为() A、空比重瓶重→(比重瓶+供试品)称重→(比重瓶+水)称重 B、(比重瓶+水)称重→(比重瓶+供试品)称重→空比重瓶重 C、(比重瓶+供试品)称重→(比重瓶+水)称重→空比重瓶重 D、空比重瓶重→(比重瓶+水)称重→(比重瓶+供试品)称重 E、任意顺序 6.紫外区的波长范围是() A、200~400nm B、100~300nm C、600~900nm D、100~400nm E、100~900nm 7.Ag-DDC法检查砷盐的原理:砷化氢与Ag-DDC吡啶作用,生成的物质是() A、三氧化二砷 B、砷斑 C、胶态银 D、气态银 E、固体银 8.《中国药典》采用()方法测定中药材和中药制剂中残留的有机氯类农药的含量 A、气相色谱法 B、液相色谱法 C、酸碱滴定法 D、紫外分光光度法 E、以上方法均可 9.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应选择()来作测定波长 A、最大吸收波长 B、最小吸收波长 C、中间波长

钻床安全操作规程

钻床安全操作规程 1.开机前应检查各手柄及锁紧机械是否正常,用手转动主轴并挂档,进行空车试转,然后检查钻床的润滑状况。 2.装、拆钻夹头、钻套、钻头时必须使用合适工具,不得随意用锤或铁块敲打。 3.工件必须夹装牢固,严禁不装夹而只用手去固定工件进行钻削;不便夹装的工件要用钳子(或手虎钳)挟持,并在下方垫板后方可开机操作。 4.上机操作前应按规定戴防护眼镜,女同志还应戴工作帽,严禁戴手套操作,不得用手掣动仍在旋转的主轴。 5.在钻削过程中应用合适工具或提升钻头的方法经常清除钻屑,严禁直接用手去清除钻屑。 6.钻削时应加注适当的润滑剂或冷却液,运转过程中不得用手巾、棉弥擦拭工作钻头或主轴。 7.钻削过程中发现夹头松动,工作不稳和发生其它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检查处理。 8.工作完毕后,应及时清洁工作台和虎钳,擦拭及润滑钻床,并将手柄工具正确认置,切断总电源。 砂轮机安全操作规程 1.开机前应用手转动砂轮,检查砂轮是否有裂纹,防护罩及各部件是否正常。2.过大、过长工件不得在砂轮上磨削,所磨工件必须拿稳,不得单手持工件进行磨削。 3.操作时必须戴防护眼镜,不准戴手套,不准用棉纱或布包着工件进行磨削。4.操作者应站在砂轮一侧,不得正对砂轮操作;同一砂轮不准两人同时进行磨

削。 5.更换新砂轮时应切断总电源,轴端螺母垫片不得压的过紧,以免压裂砂轮。6.磨削完毕后应关闭总电源。 7.应经常消除防护罩内积粉。 8.应定期检修更换主轴润滑油脂。 轮胎拆装机安全操作规程 1.使用操作前应认真检查拆装机的电源、气源、机械传动部分是否正常。2.拆装轮胎前应将轮胎的胎压泄掉,并将轮胎清洗干净。 3.拆装轮胎前应严格检查轮毂的具体尺寸。 4.轮毂卡位要准确,气源要稳定良好。 5.要定期严格检查和维护轮胎拆装机,出现意外情况应及时处理并向主管部门汇报。 机修工安全操作规程 1.工作时不得随便离开岗位,不得在工作区域内打闹,非工作需要不得随便到其它部门走动,不准带小孩进入工作区域。 2.按规定穿着劳动保护用品,不得穿拖鞋上班。 3.工作区域内严禁吸烟。 4.非工作需要不得动用任何车辆。 5.车辆在工作区域内行驶速度不得超过5KM/H,不准在工作区域内试刹车。6.加强对易燃物品的管理,除在用的以外,应存放在指定位置并由专人保管。7.工作照明时应采用低压(36伏以下)安全灯,并不得冒雨或拖经有水面名使用,要经常检查导线及插座是否良好。 8.手湿时不得扳动电力开关或插拔电源,电源线路保险丝应按规定安装,不得

水稻种植技术操作规程完整

绿色水稻种植技术操作规程 为确保生产出绿色食品优质大米,特制定此技术规程。对水稻生产基地的规管理和技术指导,严格控制各种污染。 一、水稻栽培管理 (一)育秧 1、品种选择 选择适宜地区的优质高产新品种,不带病菌、虫源、无破粒、无秕粒、优质高产新品种。 经两年实验示,选出绥粳4,龙洋16,180,旱香74,旱香52等优质品种。这些品种抗病性强、生产性好、米质优良(一级米)、适口性好。 2、种子处理 晒种 3月25日——3月30日,室外晒种1—2天,增加种子活力。 盐水浸种,浸种4—5天后捞出控干进行催芽,有50%种子露白后方可播种。

3、营养床土配制 根据当地条件选用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偏酸、无草籽的腐殖土或旱田土,风干过筛,最好加15-20%草碳土,按照每平方米苗床需要20kg原土,加入适量75%浓硫酸使PH值达到5-6.0,制成营养土。 4、秧床整理 选取无盐碱、土地肥沃、平坦的壤土为育秧地块, 田要泡透使土质松软。秧床设置宽1.5米、长15米,秧沟宽30厘米,将秧床精细整理,达到平整一致,无作物根茬、杂草。 5、播种 4月5日——4月12日,首先在浇透水的置床上铺有孔地膜或软盘,然后铺撒3cm厚的营养土,刮平,浇透水,盘育苗每盘播70克左右,合理密植,稀播育壮秧。 6、秧田管理 温度管理 出苗前密封保温,棚温控制在30℃左右,苗出齐后及时撤去地膜。2叶1心时,温度控制在20—25℃左右,低温大床苗,严防高温烧苗和徒长。降温主要靠通风大小来调节。 水分管理

6、整地 11月上旬,水稻机收后,秸秆全部还田深翻,亩秸秆还田量在600公斤以上。 按照绿色食品优质米要求,四月下旬在耙地时施用em 菌发酵好的农家肥2吨/亩,施底肥磷酸二胺5公斤/亩,农家肥要施均匀,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进土壤理化性状。 一次性深施,这样不仅节省施肥次数,而且有利于提高有效分蘖率和有效穗数及穗大粒饱,减少垩白率,提高稻米品质。 4月25日——5月1日泡田。 耙地 春季耙地以旱耙为主,泡田后水耙找平为辅,水耙地以寸水不露泥为准。 (二)插秧 5月9日——5月28日,当气温稳定在13℃时,就可开始插秧,插前3—5天整好地耙细耙平,寸水不露泥,沉淀适宜时,就可以插秧,插秧时要保证插秧质量,浅插,插秧

钻床工安全操作规程要点

钻床工安全操作规程 1、工作前对所用的钻床和工、卡具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无误方可操作。 2、工件夹装必须牢固可靠。钻小件时,应用工具夹持,不准用手拿着钻。工作中严禁戴手套。 3、使用自动走刀时,要选好进给速度,调整好行程限位块。手动进刀时,一般按照逐渐增压和逐渐减压原则进行,以免用刀过猛造成事故。 4、钻头上绕有长铁屑时,要停车清除。禁止用嘴吹、用手拉,要用刷子或铁钩清除。 5、精绞深孔时,拔取圆器和稍棒;不可用力过猛,以免手撞在刀具上。 6、不准在旋转的刀具上,翻转、卡压或测量工件。手不准触摸旋转的刀具。 7、使用摇臂钻时,横臂回转范围内不准有障碍物。工作前,横臂必须卡紧。 8、横臂和工作台上不准有浮放物件。 9、工作结束时,将横臂降到最低位置,主轴箱靠近立柱,并且都要卡紧。

机修钳工安全操作规程 1、工作开始前,先检查电源、气源是否断开。如果机器与动力线未切断时,禁止工作。必要时在开关处挂“不准合闸”、“不准开气”的警示牌。 2、在装拆侧面机件时,如齿轮箱的箱盖应先拆下部螺丝,装配时应先紧上部螺丝;重心不平衡的机件拆卸时,应先拆离重心远的螺丝,装时先装离重心近的螺丝;装拆弹簧时,应注意弹簧崩出伤人。 3、拆卸下来的零件,应尽量放在一起,并按规定安放,不要乱丢乱放。 4、用人力移动机件时,人员要妥善配备。工作时动作要一致。抬轴杆、螺杆管子和大梁时,必须同肩要稳起、稳放、稳步前进。搬动机床或吊运大型、重型机件,应严格遵守起重工、搬运工的安全操作规程。 5、铲刮设备或机床导轨面时,工件底部要垫平稳。用千斤顶时,下面要垫枕木,以保安全。 6、刮研操作时,被刮工件必须稳固,不得串动,校准工具必须装有固定拿手环或吊环,较大和较重的校准工具不准一人搬动;两人以上做同一工件时,必须注意刮刀方向,不准对人操作;搬动工件和校准工具时,要统一行动,统一步调,往复研合时,手指不准伸向吻合错动面或有危险的地方。 7、使用工具时,应按钳工常用工具安全操作规程正确操作。使用设备时,应严格遵守该处略去的操作规程。 8、工作地点要保持清洁,油液污水不得流地上,以防滑倒伤人。 9、清洗零件时,严禁吸烟、打火或进行明火作业。不准用汽油清洗零件、擦洗设备或地面。废油要倒在指定容器内,定期回收,不准倒入下水道。 10、机器设备上的安全防护装置未安装好之前,不准试车,不准移交生产。 11、遵守“一般钳工”安全规程。

油菜高产栽培技术操作规程

油菜高产栽培技术操作规程 (直播油菜) 一、目标单产: 平均单产125公斤,高产田块150公斤以上,其产量结构是:每亩密度13000—15000株,单株角果数230—240个,角粒数16.5—17粒,千粒重 2.8— 3.0克。 二、品种选择: 选择“双低”产量潜力大的中油杂7819、华油杂62、华油杂9号、中双9号、中双12号、圣光77和希望528等油菜品种。 三、播期安排: 直播油菜适宜播种期为9月下旬—10月上旬,每亩播量0.25公斤,水田比旱地适当加大播量。 四、平衡施肥: 根据测土配方施肥通知单的要求科学平衡施肥。一般每亩底施30%复合肥50公斤或40%复合肥40公斤加优质硼肥1—2公斤或“油菜伴侣”2包。 五、间苗定苗: 三叶前及时间苗定苗,直播杂交油菜每亩留苗1.3万株左右,间苗时留大苗留壮苗,间小苗间弱苗。 六、化学调控: 为防止冬前旺长、早苔,三叶期对播种较早、长势较旺的田块实施化学调控,每亩大田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30克兑水50公斤均匀喷雾,培育矮化壮苗。 七、早施追肥: 定苗后及时追施提苗肥,一类田块亩施尿素7.5—10公斤,二、三类田块适当加大用量,每亩施用尿素10—12.5公斤,促进平衡生长。 八、重施腊肥: 腊肥要早施、重施,在元旦前后每亩施用40%或45%复合肥15—20kg,培育壮苗越冬。越冬壮苗标准是:苗高35cm左右,绿叶数12片以上,根颈粗1.5cm以上,开盘直径40cm以上。

九、加强春管: 开春后雨水较多,应及时清理三沟,减轻渍害和冻害。进入初花期,选用40%菌核净或70%百菌清粉剂防治油菜菌核病2次以上。同时,开展叶面施肥2—3次,每亩每次用磷酸二氢钾150—200克加优质硼肥100克,防止“花而不实”,促进籽粒饱满。 十、适时收脱: 在油菜达到八.九成熟时适时收割。采取人工收割加机械脱粒的方式,既可提高工效,又可减少损失。 双低油菜高产栽培技术操作规程 1、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双低杂交油菜的高产栽培技术规范。本规程适合于湖北省郧县二熟制地区育苗移栽油菜。 2、产品目标及品种选择 2.1 产量目标:每667m2(亩)产量125-175kg。 2.2 品质目标:芥酸≤5%,硫苷≤40μmol/g(饼)。 2.3 品种选择优质高产双低油菜中油杂7819、华油杂62、华油杂9号、中双9号、中双12号、圣光77和希望528等油菜品种。 华油杂62 。 3、技术措施 3.1 育苗 3.1.1 苗床条件:土质松软肥沃,排灌方便,地势平坦。 3.1.2 苗床面积::按苗床与大田按1:5备足。 3.1.3 苗床耕整与投肥:播种前一周内耕整2-3次。结合耕整每667m2(亩)除施腐熟有机肥100kg外,另施纯氮1.3-2.6kg,五氧化二磷4kg,硼砂0.5kg。 3.1.4 播种期:一般在9月15日左右。 3.1.5 播种量:亩播0.4-0.5kg,均匀撒播,并薄盖一层细土。 3.1.6

抹灰工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抹灰工安全操作规程 1、建筑施工过程中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2、用工单位要严格用工制度,对抹灰工进行必要的安全和技能培训,未经培训或考试不合格者,不得上岗作业。更不得使用童工、身体有疾病的人员作业。 3、用工单位要为抹灰工配备适用的、有效的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带、套袖、手套、风镜等。作业人员要正确佩带和使用防护用品。 4、班组(队)长每日上班前,要有针对地作好安全技术交底,并对作业环境、设施、设备等进行认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作业中对违章操作坚决制止。下班后做到断电、灭火、活完料净场地清。对全天情况作好记录。 5、作业人员必须熟知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制度,不违章作业、对违章作业的指令有权拒绝,并有责任制止他人违章作业。 6、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正确戴好安全帽,系好下颌带,按照作业要求正确穿戴个人防护用品,着装要整齐。在没有可靠安全防护设施的高处施工时(2米以上。含2米)必须系好安全带,高处作业不得穿硬底鞋和带钉易滑的鞋,不得向下投掷物料、严禁赤脚穿拖鞋、高跟鞋进入施工现场。 7、作业人员要服从领导和安全检查人员的指挥,工作思想集中,坚守作业岗位,未经许可,不得从事非本工种作业,严禁酒后作业。 8、作业中出现危险征兆时,作业人员应暂停作业,撤至安全区域,并立即向上级报告。未经施工技术管理人员批准,严禁恢复作业。紧急处理时,必须在施工技术管理人员指挥下进行作业。 9、脚手架使用前应检查脚手板是否有空隙、探头板、护身栏、挡脚板、确认合格,方可使用。吊篮架子升降由架子工负责,非架子工不得擅自拆改功升降。 10、作业过程中遇有脚手架与建筑物之间拉接,未经领导同意,严禁拆除。必要时由架子工负责采取加固措施后,方可拆除。 11、手架上的工具、材料要分散、放稳,不得超过允许荷载(结构架不得超过300公斤,装修架不得超过200公斤,集中荷载不得超过为150公斤)。 12、采用井字架、龙门架、外用电梯垂直运输材料时,预先检查卸料平台通道的两侧边安全防护是否齐全、牢固,吊篮(笼)内小推车必须加挡车板,人员不得向井内探头张望。

农场水稻种植技术操作规程

农场水稻种植技术操作规程 送审稿 、尸■、亠 前言 我国是世界上栽培水稻最古老的国家。据对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的炭化稻谷进行的同位素示踪分析,我国水稻栽培至今已经有六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了。早在汉代,就盛行用直辕犁耕田,文献中已开始记载插秧。古农书《齐民要术》中已提到排水晒田技术,《沈氏农书》中已论述了看苗施肥技术。 新的中国成立以来,广大劳动人民和科技工作者一方面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的稻作栽培技术,如总结、推广“南陈北崔”的经验,既促进了水稻生产,又丰富和发展了农业科学。另一方面,围绕水稻生产上的重大问题,开展科学实验,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指导稻作实践,使血多科研成果在水稻生产中发挥了作用。除普及矮秆良种和杂交水稻外,在栽培方面,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的稀少栽培、湖南省连源地区的水稻规范化栽培、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的氮调法施肥技术、辽宁省的水稻高产、高效益栽培、江苏省的叶龄模式栽培、黑龙江等地的旱育稀植栽培等,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的“水稻栽培计算机模拟优化决策系统”(RCSODS江西农业大学的“水稻生长日历模型”(RICMA等的 研究和应用,都不同程度地推进了稻作技术的改革。因此,我国稻区有所扩展。全国水稻栽培面积由 1949 年的 3.8 亿亩发展到现在的将近 5亿亩地。各稻区还出现了许多高产单位和小面积的高产典型。然而,不同

年份、不同地区、不同单位之间,发展不平衡,产量波动较大,同世界最先进水平比,存在一定差距,就是同我国自然条件下的水稻潜在生产力及高产典型所达到的现实生产力相比,差距也很大;优质稻比重较小,稻米加工档次低,稻米品质急需提高;水稻生产结构单一,劳动生产效率较低。 2001 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水稻生产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总体分析,是机遇大于挑战。即入世以后,市场开放,减少贸易壁垒,利于大米净出口;公平竞争,国内外加个接轨,利于降低成本和增加收入;贸易和交流增多,容易引进先进技术和经验,促进稻作产业化。根据市场需求和水稻生长发育的需要,在实现均衡增产的同时,生产安全优质稻米,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并扩大出口,是我国水稻栽培的努力方向。 随着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广大农村对水稻种植机械化的要求日益迫切,机械插秧、抛秧面积迅速增加。新设计的水稻工厂化育秧成套设备可为解决水稻机械化问题提供可靠的保证。工厂化育秧,即在室内采用机械化的方法,将种子经催芽、播种、适温避光催苗及大棚育秧等过程 , 成批生产出适于机插、机抛、手抛和机摆使用的水稻秧苗。特制定操作规程,以期望水稻产前与产后达到四个化(机械化、产业化、标准化、现代化)。第一章总述 美国、意大利、日本、韩国的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均已达到 97% 以上,实现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国内外的实践证明,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不仅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有效争抢农时,提高了水稻产量,而且

中药制剂检验技术题库

中药制剂检验技术题库 说明:此题库适用于36学时、72学时、108学时、144学时的课程,题库分为容易、中等难度、难三类,出题时针对不同学时适当调整不同难度题量。名词解释为每题2分,判断为每题1分,填空为每空1分,选择为每空1分,综合题每题5分,英译汉每题1分。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1中药制剂检验技术 2.药品标准 3.中国药典 4.药品质量 5.取样 二、判断 ()1.精密称定系指准确至所称重量的1∕100. ()2.药典是进行中成药药品检验的唯一标准。 ()3. Chinese pharmacopoeia的中文含义是中国药典。 ()4.中药制剂质量检验一般程序为:取样——预处理——分析(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报告(填写检验报告,给出结论) ()5.取样的原则为均匀、合理、随机 三、填空 1.对中成药进行检验的法定依据是和。 2.各级是国家设立的专门负责药品检验的法定机构。 3.取样的要求是:取样要有性、性和性。取样的原则是。 4.中药制剂鉴别主要包括、和等。 5.中国药典的主要内容是、和。 6.药品标准中需进行实际检测的项目有、、和。 7. 中国药典规定取某样品约1g,精密称定。其称量范围是;其称量精度是;应使用天平。

8. 我国现行的药品标准有和。 9. 药品检验应坚持的原则,只要有项检验不符合规定,即判定为不合格药品。 10. 样品的提取方法有、、、、等。 四、选择 1. 药品标准中的鉴别项用于药品的————;检查项用于药品的————;含量测定项用于药品的————。(A优劣评价 B纯度和品质检定 C真伪判断) 2.下列项目中不属于检验内容的是(A药品名称 B处方C.性状D.含测E.功能主治) 3.配制100ml50%的乙醇应量取95%乙醇 ml(A.52.6 B.50.0 C. 58.4 ) 4.在精密量取5ml溶液时应采用的量具是(A.量筒 B.量杯 C. 刻度试管 D.移液管) 5.取样前应注意检查的内容有(A生产批号、品名、厂家、规格、包装样式是否一致 B 检查包装的完整性 C.清洁程度及有无水迹 D.霉变或其它物质污染) 6.至今为止我国共颁布发行了版中国药典(A.7 B.8 C.9 D.10)。 7. 大蜜丸的破碎(分散)方法是,水丸的粉碎用。(A.小刀切成小块 B.小刀刮去糖衣层置研钵中研细 C.直接置研钵中研细 D.用小刀或剪刀剪切成小块,加硅藻土研磨分散) 8.片剂的粉碎可用,栓剂的分散可用。(A.小刀切成小块 B.小刀刮去糖衣层置研钵中研细 C.直接置研钵中研细 D.用小刀或剪刀剪切成小块,加硅藻土研磨分散)

钻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通用版

操作规程编号:YTO-FS-PD622 钻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钻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操作规程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工作前要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长发必须在工作帽里,操作中不许戴手套。 2、开车前,首先要检查设备是否有故障。机床安全装置是否灵活可靠。 3、钻削操作时,工件、刀具要装卡牢固。 4、钻孔时,工件必须压牢,严禁手持工件钻孔。 5、用手动给进钻小孔及盲孔时进入不能太猛,机动给进时要防止钻头折断伤人。 6、使用摇臂钻床,当高速好钻头位置时,要把摇臂紧固后再开钻。 7、工作中不要把工具发具等放在工作台上防止掉下伤人。 8、测量工件,上下工件要停车。清理钻屑时必须使用工具严禁用手直接清除钻屑。 9、徒工操作时,师傅要监护,使用天车时要把工件捆牢,手势要正确。 10、使用砂轮机时要遵守砂轮机的安全操作规程。

钻床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钻床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钻床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使用钻床必须执行“机床保养制度”。 二、工作时要穿工作服,袖口要扎紧,不准戴手套, 要戴工作帽。 三、钻床工作台的位置要适当调整好,并加以紧固。 四、钻孔前必须将工件在工作台上钻卡紧固,不便装 卡的小件应用钳子夹住,不准直接拿手着钻。 五、开车前摩认真检测机床各部,工作台上禁止放置 没有固定的物件,没有问题时,方可空转试车,然后再钻 孔。 六、钻孔将透时,不要涌力过大,钻薄板工件时要掂 木板。 七、机床运转中注意振动和声音,如有异常必须立即

用钥匙或楔铁,不准敲打钻杆。 八、钻床的主轴转动时,必须停车,卸钻头时,不得变换转速,不得变换送刀量,需要变换时必须停车。 九、工作完毕取下钻头,送还工具室,清除钻屑时不得用手拿,不然用嘴吹,应使用适当的工具。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

绿色食品番茄种植操作规程

绿色食品番茄种植操作规程 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达到绿色食品番茄产品质量要求的产地环境条件和生产技术措施等项管理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朝阳天宁现代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绿色食品番茄的生产、栽培及田间管理。 二、规范性应用文件 NY/T39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655-2012 绿色食品茄果类蔬菜 NY/T394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NY/T39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1055 绿色食品产品检验规则 NY/T658 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 三、要求 3.1 产地环境 选择空气清新、地下水质纯净、土壤肥沃未受污染,并远离工业区,农业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的要求。 3.2 茬口安排及品种选择 茬口安排:一年一茬,每年7月下旬育苗,9月中旬定植,下一年1月中旬开始采收,下一年6月拉秧。 品种选择:番茄选择早熟、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的品种。常见的品种有优抗98、瑞特粉娜、奥菲、贝利、新百利等。 3.3培育壮苗 采用基质工厂化育苗,苗龄30-35天左右。

育苗前,先用室温水预浸种子2~3小时后换水反复搓洗把种皮粘液洗净为止,然后将种子装入纱布袋放入100℃水中浸5-10秒钟,并不断搅动,然后立即移入冷水中冷却,反复3-5次。由于不同品种的耐热力不同,事先要进行试验,以免影响发芽率。处理完后用干净湿毛巾包起至恒温箱催芽,每隔12小时翻动并用30℃温水淋湿毛巾一次,使之受热均匀,以利发芽齐壮,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壮苗标准:子叶完整、茎杆粗壮、叶片深绿、无病斑、无虫害、节间短、株高在16-18cm、5-6片叶、根系布满基质,可以移栽。 3.4移栽:移栽前,将棚内作物彻底清除,并施腐熟农家肥5000kg,磷酸二铵15kg。深翻土壤,高温闷棚10-15天后,按大行距80cm、小行距50cm起垄,垄高15-20cm,株距40cm,行距40-45cm,密度为每棚3000-3200株。下午3点后开始定植,定植后浇足定植水,覆膜,采用遮阳网遮荫,遮盖时间长短以当时光照强弱而定,促进快速发生新根。保证每日8小时光照,白天温度28-30℃,不宜太高,空气相对湿度60%-70%。 3.5田间管理 缓苗后至开花前,日温24-26℃,夜温15℃左右。结果期,日温25-28℃,夜温13-15℃。冬季30℃以上开始放风,20℃时彻底关闭风口。 在浇水过程中,要掌握阴天不浇晴天浇,下午不浇上午浇的原则,苗期要控水,连阴天要控水,低温期要控水,冬季10天左右一水,春秋季7天左右一水,夏季4-5天一水。一般8-9点左右浇水,浇水后闭棚增湿2个小时左右,当温度升到35℃左右时,再由小到大逐渐通风排湿,以减少夜间结露。

中药制剂分析实例 (1)

沉香化气丸:本品为灰棕色至黄棕色的水丸;气香,味微甜、苦 伤湿止痛膏:本品为淡黄绿色至淡黄色的片状橡胶膏;气芳香。 甘草浸膏:本品为棕褐色的固体,有微弱的特殊臭气和持久的特殊甜味;遇热软化,易吸潮。 薄荷油:“折光率应为1.456-1.466(附录VII F )旋光度取本品,依法测定(附录VII E),旋光度应为-17°至-24 °” 马钱子散中马钱子鉴定 “取本品10g,加浓氨试液数滴及氯仿10ml,浸泡数小时,滤过,取滤液1ml蒸干,残渣加稀盐酸1ml使溶解,加碘化铋钾试液1-2滴,即生成黄棕色沉淀。” 大黄流浸膏中大黄的鉴定 “取本品1ml,加1%氢氧化钠溶液1ml,煮沸,放冷,滤过.取滤液2ml,加稀盐酸数滴使呈酸性,加乙醚10ml,振摇,乙醚层显黄色,分取乙醚液,加氨试液5ml,振摇,乙醚层仍显黄色,氨液层显持久的樱红色.” 牛黄解毒片中冰片的微量升华鉴别 取本品1片,研细,进行微量升华,得到白色的升华物,加新制的1%香草醛硫酸溶液1-2滴,液滴边缘显玫红色 大黄流浸膏中升华物的鉴别 取本品1ml,进行微量升华,升华物置显微镜下观察,有菱形针状结晶、羽状和不规则状结晶,滴加氢氧化钠试液,溶液显紫红色 复方丹参滴丸中丹参的鉴别 “取本品15丸,加少量水,搅拌使溶解后用水稀释至100ml,摇匀,取2ml,加水至25ml,摇匀,照分光光度法测定,在283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1.西洋参中人参的检查 西洋参主要含人参皂苷Rb1、Rb2、Rc、Rd、Re、Rf、Rg1、F3、F11等以及挥发性成分、有机酸、糖类,人参主要含人参皂苷R0、Ra、Rb1、Rb2、Rc、Rd、Rg1、Rg2、Rh1、Rh2、Rh3等及有机酸、糖类等, 检查方法:取人参药材1g、西洋参药材1g依法分别制制成对照溶液,去西洋参供试品和对照品溶液各2ul,分别点于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a甲醇?a水(13:7:2)的下层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在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不得显与人参对照药材完全一致的斑点。 2.大黄中土大黄苷的检查 正品大黄主要含蒽锟苷及其苷元,质差大黄(如河套大黄)含少量土大黄苷元,波叶大黄(土大黄)含土大黄苷成分较多,药典规定大黄中不得检出土大黄苷成分,在紫外灯下不得呈亮蓝紫色荧光。 3.阿胶中碱性挥发性物质的检查 驴皮腐烂过程中,在酶和细菌的作用下,使蛋白质分解产生一种碱性含氮物质,即游离氮和挥发性低链胺、芳香胺类,如三甲胺、尸胺、吲哚等。这些物质对人体是有害的。药典规定100g样品中挥发性碱性物质的含量以氮计,不得超过100mg。 测定方法:精密称取样品5g,置100ml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凯氏蒸馏瓶中,立刻加1%氧化镁混悬溶液5ml。迅速密塞,通入水蒸气进行蒸馏,以2%硼酸溶液为接收液,加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5滴,从滴出第一滴凝结水珠时起,蒸馏7分钟停止,馏出液用硫酸液(0.005mol/L)滴定至溶液由蓝绿色变为灰紫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实验校正即得。

钻床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通用版)

( 操作规程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钻床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通用 版) Safety operating procedures refer to documents describing all aspects of work steps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that comply with production safety laws and regulations.

钻床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通用版) 一、使用钻床必须执行“机床保养制度”。 二、工作时要穿工作服,袖口要扎紧,不准戴手套,要戴工作帽。 三、钻床工作台的位置要适当调整好,并加以紧固。 四、钻孔前必须将工件在工作台上钻卡紧固,不便装卡的小件应用钳子夹住,不准直接拿手着钻。 五、开车前摩认真检测机床各部,工作台上禁止放置没有固定的物件,没有问题时,方可空转试车,然后再钻孔。 六、钻孔将透时,不要涌力过大,钻薄板工件时要掂木板。 七、机床运转中注意振动和声音,如有异常必须立即用钥匙或楔铁,不准敲打钻杆。 八、钻床的主轴转动时,必须停车,卸钻头时,不得变换转速,

不得变换送刀量,需要变换时必须停车。 九、工作完毕取下钻头,送还工具室,清除钻屑时不得用手拿,不然用嘴吹,应使用适当的工具。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栽植乔木施工作业指导书

栽植乔木施工作业指导书 栽植乔木绿化 施工作业指导书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DK138+000,DK174+800段适于植物生长的路堤坡脚至用地界区域,挖穴栽植乔木。 二、作业准备 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施工组织设计,阅读施工图纸,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核查地质资料,根据设计参数要求,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平整场地,清除障碍物。 三、施工工艺 施工工序:放线定点?挖种植穴?施基肥?苗木起运?修剪?栽植?浇水?养护。 施工方法: 1、人工清除坡面至平整、无砖头石块及其它杂物,放线定点确定种植穴的位置。根据设计图比例,将设计图纸中各种树木的位置布局,反映到工程实际场地的相应位置。如场地的一些具体情况或与设计图纸原立地条件有冲突时,应在征得监理工程师同意的前提下,作适当的调整。 2、挖种植穴。种植穴的大小、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条款规范的规定,一般以适合所选乔木栽植为宜。 种植穴检验项目表 序号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值检查方法 1 内壁高 (cm) ?5 尺量

2 底部长(cm) ?2 尺量 3 坑穴坡面尺寸(cm) ?5 尺量 4 回填种植土(cm) ? 5 尺量 3、施基肥。挖好种植穴后,应根据土壤肥力情况,施放适量的基肥,肥料以复合肥为主。基肥施于种植穴四周(或穴边),以保证苗木成活后正常生长的需要。 4、苗木的挖掘和起运。苗木由工地负责人在植穴挖掘工序完成以前,按设计规格要求 第 1 页共 18 页 选择并作标记确认。苗木根据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起苗、包装、栽植前的保护及运输的要求。起苗前1-3天应适当浇水,使泥土松软,常绿树或落叶树破季栽植,必须带土球移植,要有完整土球,落叶树在落叶期可采用裸根栽植,但也应多带宿土,少伤根系。 5、修剪。凡主轴明显的树种,修剪时应注意保护中央领导枝,使其向上直立生长。原中央领导枝受损、折断,应利用顶端侧枝重新培养新的领导枝。 6、栽植乔木。栽植的方式为:路堑选用1种乔木以5m间距栽距栽植成1排,路堤选用2种乔木以5m间距间植成1排,使其与自然相容,与周边协调。根据设计要求,乔木为黄花槐、夹竹桃、羊蹄甲。 7、如现场实际情况需要,待苗木栽植完毕、种植穴回填好种植土后,设防风支架避免大风将苗木吹倒或者连根拔起,支架应牢固。 8、浇水。栽植完成后灌一次足量的定根水。灌定根水时,水压不宜过大,避免直接冲刷土球造成根系外露,要求土球及土壤吸足水分,并适量喷洒树干及枝叶,一般隔1天浇第二次水,再隔2天浇第三次水。在栽植时,如现场实际情况需要,可以在种植穴周围砌筑围堰。围堰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主要作用为在种植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