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国际金融危机传染机制前沿理论问题探讨(马红霞)

11=国际金融危机传染机制前沿理论问题探讨(马红霞)
11=国际金融危机传染机制前沿理论问题探讨(马红霞)

经济学研究

国际金融危机传染机制前沿

理论问题探讨*

马红霞孙国华

提要|国际金融危机传染机制理论是金融危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10年来有关国际金融危机传染机制的理论研究出现了较大的进展。本文紧密结合2007 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的传染特点,从

危机传染的内涵、传染原因和传染机制三个方面对金融危机传染机制理论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评

价,旨在拓展我国危机传染理论以及干预对策的研究。

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危机传染机制贸易传染机制金融传染机制

中图分类号|F83

作者信息|马红霞,女,1965年生,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430072。

孙国华,男,1977年生,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430072。

*本文是200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09BGJ015)“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传导机制与对

策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①R.Dornbusch,Y.C.Park&S.Claessens,

Contagion:Understanding How It Spreads,The World

Bank Research Observer,Vol.15,No.2,2000,

pp.177 197.

随着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在全球蔓延

进而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金融危机的国际

传染性(contagion)再次令世人震惊。其实,

早在1926年,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

的学者米切尔(Mitchell)就撰文指出,金融危

机日益趋于国际化,既可能在各国同时爆发,

也可能以一种或几种方式从危机中心地带向

其他国家蔓延。但在1992年欧洲汇率机制

危机之前,国际金融危机传染问题没有引起

足够的重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接连

爆发了1992年欧洲汇率机制危机、1994

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 1998年亚洲

金融危机、19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1998

1999年巴西金融危机、2001年阿根廷金融危

机、2007 2009年美国金融危机和全球金融

危机。因此,这些金融危机在国家间的传染

机制理论问题成为国际经济学领域的热点和

前沿课题。①

国际金融危机传染机制理论研究的目的

是说明一国发生金融危机为什么以及如何传

染到其他国家或地区,该方面的研究内容主

要是国际金融危机传染的原因、传染(或传

导)机制或渠道和传染程度的度量等。国外

对国际金融危机传染机制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相对较早,较为系统和深入,已经从宏观经济

传染机制深入到了微观金融传染机制层面。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国内才开始关注金融危

机的国际传染问题。对国际金融危机传染问

题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加深了人们对危机传染

济学研究

现象的理解,为各国制定防范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我国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与传染,

必须从理论上深入研究国际金融危机传染机制的传导路径与根源,以找到切实有效的防范对策。

长期以来,学者们在对国际金融危机传染概念的界定、危机传染根源的认识、危机传染机制和传染渠道的理解上分歧较大。本文力图抛砖引玉,从危机传染的内涵、传染原因和传染机制三个方面对金融危机传染机制理论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评价,旨在反映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传染理论研究的前沿和焦点。

一、对金融危机传染内涵的界定

“国际金融危机传染”(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ontagion )(下文简称传染)一般指金融危机在国家之间的传播(international transmission ,或propagation )。其中,危机“传染”

(contagion )一词是在20世纪90年代借用医学名词而衍生出来的金融新名词,替代了以前的

“国际传播或传导”(propagation )一词。目前,

对国际金融危机传染内涵的界定分歧较大。我们把散见在学术文献中有代表性的定义归纳为6种

:“概率说”、“溢出说”、“净传染说”、“过度联动说”、“极值说”和“折衷说”

。下文按界定范围由宽到窄对这些定义进行归纳和评述。

“概率说”一般被认为是较早的现代传染定义之一。格拉赫(Gerlach )和斯梅茨(Smets )将传染定义为一国货币遭受投机攻击后导致他国货币受投机攻击压力增加的现象。戈尔茨坦(Goldstein )和波兹内(Pauzner )等人进一步明确地将传染定义为投资者从一国撤资而导致他国危机发生概率的增加。这种传染定义最为宽泛,

遭受货币攻击可能性增加的国家并不必然发生危机,因而不能说明一国危机是否传染到其他国家。

“溢出说”弥补了“概率说”的上述弱点,强调传染源(危机起源国,

Ground Zero )与传染对象(被传染国)之间的冲击溢出效应。普利茨克尔(Pritsker )将传染定义为由于危机传染国与被传染国之间的实体经济联系或者金融联系而发生的冲击,卡尔沃(Calvo )和莱因哈特(Reinhart )把这类危机的传染称为基本面传染,马森(Masson )则称之为“溢出效应”

。“净传染说”对传染进行了较为精确的界定。卡明斯基(Kaminsky )和莱因哈特(Reinhart )明确区分了“溢出”与“传染”这两个概念,从行为金融学角度对传染进行了界定,认为危机传染与传染源国、被传染国的宏

观经济基本面无关,而仅仅是由于投资者或其他经济人的行为导致危机在国家之间的蔓延才能称为“传染”,并称之为“净传染”(pure contagion )。

虽然“溢出说”和“净传染说”强调的传染渠道不同,

但二者有一个共同的前提———被传染国受到了传染源国的冲击并且发生了危机,这也是“溢出说”和“概率说”最大的差别。

一些学者如福布斯(Forbes )、罗戈宾(Rigobon )和陈楼(Chan-Lau )等学者另辟蹊径,从实证角度定义传染,分别提出了“过度联动说”

和“极值说”。“过度联动说”是福布斯和罗戈宾提出的、近年来被广为接受的一种实证定义,

他们将传染定义为一国(或区域)所引发的冲击造成他国与该国市场联动趋势的显著上升(或增加)。按照这种定义,贸易联系和金融联系造成的市场联动性被解释为实体经济的相互依赖(real interdependence ),除此之外的联动性增加才是由传染造成的,

被认为是真正的危机溢出效应。这一定义与溢出说相比更为精确,因而在实证研究中被广为应用。

陈楼的“极值说”将传染定义为可观测到的各国金融市场之间同时实现高额收益概率的增加而非金融市场之间联动性的增加,

经济学研究认为只有各国金融市场收益率极值同时出现

时,才能说明危机从一国蔓延到了他国,因为

收益率极值出现是金融泡沫或破灭或发生流

动性逆转的标志。

显然,“过度联动说”和“极值说”是方法

论层面的定义,可以更加精确地识别传染,但

其内涵最为狭窄,且忽略了国际金融危机传

染路径等深层次的根本因素,没有反映出危

机传染的本质。总体上,上述5种定义都是

在宏观层面上对传染内涵进行了界定。

第六种定义是“折衷说”。达斯古普塔

(Dasgupta)从宏观和微观结合的视角,将传

染定义为一地区、一国或者某金融机构发生

的危机向其他地区、国家或者金融机构蔓延

的过程。这种定义是在世界银行定义(2000

年)的基础上从宏观领域到微观领域的扩

展,也为研究危机传染的微观机制提供了

基础。

为广泛地涵盖各种危机传染理论,本文

采用“折衷说”定义对金融危机传染理论进

行归纳和评价。

二、国际金融危机传染的根源

金融危机的起因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

是国内宏观经济基本面的不稳定、金融机构

的脆弱性及其他因素造成的“自我实现”;二

是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和他国金融危机对本

国的传染。前者是第一代和第二代金融危机

理论的研究内容,后者已成为第三代金融危

机理论的研究焦点。然而,对国际金融危机

传染根源的研究至今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分

歧,主要有危机传染的“全球化说”、“国际金

融市场内在不稳定性说”、“微观基础说”三

派观点。

1.危机传染的“全球化说”

托雷(Torre)和施穆克勒(Schmukler)提

出了危机传染根源的“全球化说”。该理论

观点是,两国之间经济与金融一体化程度越

高,资产价格和其他经济变量变动的同步性

越强,基本面冲击和投资者行为冲击造成的

传染程度也会越深。相反,一体化程度较弱

的国家对危机传染的免疫力较强。他们考察

了拉美地区金融市场的历史变革及各国的经

济政策,认为拉美各国对“华盛顿共识”过度

乐观,忽略了金融全球化可能对这些国家带

来的负面影响,金融危机在这些国家间频繁

爆发和传染就是金融全球化的副产品。而多

恩布什(Dornbusch)等人则认为金融一体化

仅仅是危机传染的条件,而不是危机传染的

原因。他们认为,传染的原因有两大类:一类

是宏观经济基本面冲击,分为国家之间的贸

易联系、金融联系和共同冲击等。另一类是

其他非基本面的偶然因素,包括流动性因素、

投资者因素、政治因素、政策因素和文化因素

等。吴冲锋将上述宏观因素结合在一起,认

为贸易全球化、金融交易电子化、资本流动自

由化等9大因素的相互作用的叠加是造成危

机传染的原因。

2.危机传染的“国际金融市场内在不稳

定性说”

沿着明斯基的金融机构内在脆弱性理论

和金融市场内在不稳定性理论思路,林毅夫

等人提出了危机传染的“国际金融市场内在

不稳定性说”。林毅夫认为一场危机之所以

能够从一国爆发并迅速传染到其他经济体,

其共同外因是由下述三方面因素导致的国际

金融市场内在不稳定性:一是全球经济一体

化和资金流动容易受到市场预期和信心变化

的影响;二是科技进步使得大规模跨境交易

“即时”或迅速;三是出现大量国际风险投资

基金、投资银行等杠杆交易者的投资或投机

行为。

3.危机传染的“微观基础说”

近期对危机传染的研究着眼于微观角

度,一是为危机传染的根源寻找微观基础,二

是研究微观主体金融机构之间的危机传染机

制。流动性不足和资产价格的变化被认为是

导致危机传染的原因。艾伦(Allen)和盖尔

济学研究

(Gale )认为消费者流动性偏好的变化导致了金融机构流动性的不足,

在金融市场结构不完备的条件下促成了危机在金融机构之间的传播。受此启发,

很多学者从流动性需求变化造成的资产价格变化入手,分析消费者和金融机构资产组合的变动所导致的传染问题。帕夫洛娃(Pavlova )和罗戈宾(Rigobon )认为资产组合的变化造成的财富转移效应通过贸易渠道将金融危机从一国传染到他国。西富恩特斯(Cifuentes )等人和阿德里安(Adrian )等人认为资产价格变化是造成危机在银行间传染的主要原因。

2007年以来,为遏制美国次贷危机在全球的传染,欧洲央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美联储都采取了注入大量流动性的办法以阻断危机在国内蔓延和国际传染。比如,一方面,各国央行注入流动性或者降息,提高金融机构的融资能力;另一方面增加存款保险最高赔付额,对金融机构新负债(包括存款、债券等)无条件担保以促进私人流动性流入金融机构。在2009年伦敦G20峰会上,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同意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多边金融机构提供总额为1.1万亿

美元的资金。①可见,他们也发现流动性不足

是造成危机传染的直接原因,从而以补充流动性来遏制危机在国际或国内金融机构之间的相互传染。

我们认为,产生上述分歧的焦点是对危机传染的直接原因、

前提条件与根源缺乏区分。从被传染国角度而言,上述三派观点都仅仅探讨了危机传染的前提条件或是部分直接原因,而非危机传染的根源。上述第一派理论观点只探讨了危机在国家间传染的前提条件(即全球化),第二派观点强调的是外因而未深入到一国的内因或根源,

第三派观点是传染的微观层面原因(微观基础)。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与美国贸易金融最为密切的西欧国家有的被传染了,而有的国家没有被传染,欧洲汇率机制危机中只有德国没被传染。因此,如果把金融危机比喻为H1N1流

感病毒,“全球化”就像气候条件(传染的前提条件),

一国自身机体(经济与金融体系)的素质或免疫力低下(包括经济基本面、金融体系的稳健性和金融监管的健全性等)是受危机传染的根源,其自身机体(经济与金融体系)的素质或免疫力的高低决定了是否被传染,即一国经济与金融体系素质或免疫力高则不会被传染,反之则可能被传染。

三、国际金融危机传染机制

理论的新发展

金融危机在国传染要通过一定的渠道和作用机理,

我们将金融危机在各国之间传染的作用路径及其作用机理称为金融危机的国际传染机制。早期,

多数学者专注于宏观传染机制的研究,近年来国外学者研究重点转向微观传染机制及其作用路径(即传染渠道)。比如,

银行体系的传染与金融脆弱性、共同债权人的羊群行为、对冲基金、投资经理人行为等。

对危机传染机制的分类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比如福布斯和罗戈宾按照传染渠道在危机发生前后是否存在或者发生改变将传染机制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危机偶发性(crisis-contingent )传染机制,另一类是非危机偶发性(non-crisis-contingent )传染机制。这种划分仅限于理论意义上的归类,

它不能充分说明金融危机传染机制的实际作用路径与作用机制。萨默斯(Summers )将危机传染机制归纳为共同冲击(common shocks )、贸易传染机制、金融传染机制等7大传染机制。范爱军归结为汇率与外贸传染机制、游资与金融市场的传染机制、国际负债的传染机制、产业联动效应的传染机制4类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金融专家卡拉马扎(Caramazza )等人将主

①http ://https://www.360docs.net/doc/f614370426.html, /ldhd /2009-04/03/con-

tent_1276442.htm.

经济学研究要的危机传染机制归结为4类:贸易传染机

制、金融传染机制、投资者观点的改变和共同

冲击传染机制。我们沿着卡拉马扎等人的分

类思路,对金融危机国际传染机制的最新前

沿问题进行评述。

1.贸易传染机制理论的新进展

由于贸易是世界各国之间联系的主要纽

带,因此,贸易传染机制被认为是金融危机、

特别是国际货币危机的主要传染机制之一。

福布斯将贸易传染机制系统地归纳为贬值效

应(competitive effect)、①收入效应(income

effect)和廉价进口效应(cheap-import effect)。

贬值效应也称为相对价格效应(price

effect),即主要是通过贬值引起的相对价格

变化(贸易条件的变化)使得贸易伙伴在国

外市场上竞争力下降;收入效应是指本国发

生危机后,以外国货币衡量的本国收入下降,

从而造成对国外产品进口需求下降。廉价进

口效应则是指从危机传染源国进口的产品价

格下降,从而相当于造成本国国内积极的供

给冲击。其中,危机发生国的货币贬值效应

和收入效应导致其贸易伙伴国出口恶化、贸

易逆差扩大,在危机的传染中起主要作用。②

但是,贸易传染机制无法解释贸易关系不密

切的国家之间的危机传染,如1998年俄罗斯

金融危机与巴西金融危机之间的传染关系。

2.金融传染机制理论的新进展

在货币主义者看来,危机传染首先是一

种货币现象,国际之间的金融联系、资本流动

是导致危机传染的主要原因。近年来,越来

越多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也表明金融机制在传

染中起主要作用。

(1)宏观金融传染机制理论的发展

宏观金融传染机制理论的研究重点从一

般宏观金融传染机制(资本流动机制等)转

向具体的宏观金融传染机制,如共同债权人

传染机制和资本流入“突停”(sudden stop)

传染机制等。

A.共同债权人传染机制(common

creditor)

共同债权人理论又称为“金融溢出说”

(financial spillover),是由卡明斯基和莱因哈

特以及卡拉马扎最早提出的。卡拉马扎等人

将危机传染源国与传染对象国所共有的最大

的债权人定义为共同债权人,其实证结论是,

与那些没有共同债权人的国家相比,有共同

债权人的国家被传染的概率增加了31%。

共同债权人传染机制理论分别从保证金要

求、资本充足率要求、收益预期、③信息不完

全④和金融恐慌等多视角解释了共同债权人

导致危机传染的原因及其路径。前巴西央行

理事戈德费恩(Goldfajn)和巴尔德斯

(Valdés)以及卡尔沃用保证金要求理论

(margin calls)来解释共同债权人传染机制,

认为共同债权人在危机传染源国金融危机中

遭受很大损失,为满足保证金要求、恢复资本

充足率要求,共同债权人不仅会在已经发生

危机的国家出售资产,而且会在基本面类似

或宏观经济联系较为紧密的其他非危机国家

出售尚未缩水的资产,收回贷款且拒发新贷

款,从而导致危机传染到其他国家。

B.资本流入突停传染机制

卡尔沃(Calvo)在研究新兴市场国家危

机传染机制时发现,一国感染危机时通常伴

随着资本账户严重逆转,他把这种现象称为

“突停”。爱德华兹(Edwards)将“突停”定义

为流入一国的资本突然大规模地减少。罗滕

S.Gerlach& F.Smets,Contagious

Speculative Attack,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11,1995,pp.45 63.

L.H.Summers,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Causes,Prevention,and Cur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90,No.2,2000,pp.1 16.

I.Goldstein& A.Pauzner,Contagion of

Self-fulfilling Financial Crisis Due to Diversification of

Investment Portfolios,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119,2004,pp.151 183.

V.Vaugirard,Informational Contagion of

Bank Runs in a Third-generation Crisis Model,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26,2007,

pp.403 429.

济学研究

贝格(Rothenberg )和瓦诺克(Warnock )认为,突停的实质是资本抽逃,由于危机起源国投资者对本国经济前景的判断具有信息优势,他们主动退出国际市场而造成其他国家资本流入突停,导致危机传染。卡明斯基认为,一国发生危机后,

正是由于外资的突然大规模逆流造成了危机从一国传染到他国。门多萨(Mendoza )和史密斯(Smith )描述了突停的三个特征:一是资本流入的逆转和经常项目由盈余逆转为赤字;二是国内经济增长的严重衰退;三是资产价格下降。目前,

突停传染机制已被广泛应用于危机传染的预警信号。李稻葵和梅松用实证方法研究了美国金融危机国际传染的主因———资本流入突停,认为作为中心国的美国,其宏观经济状态的变化是导致其他新兴市场国家资本流动变化的主要决定因素。其实证结论是当美国M2/GDP 低于50%时,宏观经济基本面较差的新兴市场国家发生资本流入逆转的概率将提高12到30个百分点。

(2)微观金融传染机制理论的发展A.流动性偏好传染机制

艾伦(Allen )和盖尔(Gale )将戴蒙德(Diamond )和荻伯威格(Dybvig )的银行挤兑理论发展为银行间传染理论,构造了一个流动性偏好危机传染模型,发现银行危机是否传染取决于银行间信贷市场的完善程度:当该市场完善时传染的概率很小,而当该市场不完善时则传染的概率增大。这是由于两个地区的同质消费者根据自己的流动性偏好对各自的长期和短期资产进行投资组合最优化,在银行间信贷市场不完善的条件下,当一个银行发生危机导致消费者的流动性偏好突然发生变化时,银行持有的长短期资产转化的成本高昂而无法提供足够的流动性,银行会被迫撤回在其他地区的资产以满足流动性需要。因此,银行很可能发生破产,危机就从该银行传染到其他地区的银行。我们认为,该理论虽然研究的是美国不同地区银行危机的传染机制,但在银行国际化、全球化背景

下,同样也可以应用于解释危机的传染现象。

B.对流动性偏好传染机制的拓展———风险转移传染机制

2006年,艾伦和卡莱蒂(Carletti )对流动性偏好模型进行了扩展,加入了保险部门,发展为风险转移传染理论。银行部门和保险部门相互竞争买卖长短期资产,保险部门买卖长期资产作为风险转移的手段。当保险部门因冲击遭受损失时,

它们会将长期资产变现,从而使长期资产价格下降。银行由于面临不同期限偏好的消费者而持有短期和长期资产,长期资产价格的下降使保险部门面临的金融风险传染至银行部门,从而发生危机传染。库代尔(Coudert )和热克斯(Gex )考察了2007年金融危机前后美国和欧洲信用违约互换(credit default swap ,

简称CDS )市场风险溢价的相关性,为风险转移理论提供了实证支持。他们认为CDS 已经成为银行、对冲基金、保险公司和养老基金之间转移风险的工具,

充当了保险的作用。因此,当贝尔斯登和美国国际集团(AIG )濒临破产和雷曼倒闭后,整个金融系统的风险立刻开始在美国和欧洲金融市场之间传染。

C.资产负债表传染机制(direct balance sheet interlinkages contagion )

现有理论认为,银行间市场是危机传染的摇篮,而银行间信贷风险(credit exposures )、信贷限额制度(即最大授信额)和资产价格传染机制是冲击或危机在银行间传染的三大渠道,

也是资产负债表传染机制的三大路径。

①在金融市场不完善的情况下,如果一个银行偿债能力或流动性出现问题,通过银行间市场,与之有存款、信贷和支付体

①R.Cifuentes ,G.Ferrucci &H.S.Shin ,

Liquidity Risk and Contagion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 ,Vol.

3,No.

2/3,2005,

pp.556 566;J.Müller ,Interbank Credit Lines as a Channel of Contagion ,Journal of Financial Services Research ,29,2006,pp.37 60.

经济学研究系方面联系的其他银行很可能也会陷入流动

性危机。因此,银行间信贷敞口是冲击或危

机在银行间传播的主要渠道之一。在美国金

融危机中,主要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倒闭以及

商业银行遭受重大损失,引起了整个金融体

系的流动性紧缩,证实了银行间信贷敞口是

一条主要传染渠道。另一资产负债表传染渠

道,即信贷限额传染渠道(credit line)是米勒

(Müller)在研究瑞士银行之间风险传染时发

现的,如果一家银行陷入危机,可能下调其潜

在债务人的信贷限额,使其面临流动性枯竭

而感染危机。

3.(国际)投资者行为传染机制理论的

新进展

在宏观基本面、贸易、金融联系变化不大

的情况下,东南亚金融危机迅速蔓延,俄罗斯

金融危机波及南美,这表明投资者行为已经

逐渐成为国际金融危机传染的主要载体。在

经济和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投资者为规避风

险在全球范围内投资,便会随着国家或区域

风险预期的变化改变投资选择,在一国发生

危机后,投资者对其他国家投资的风险偏好、

预期会发生变化,重新优化其投资组合,引起

了流动性的突停或者逆转,从而导致了他国

资产价格的过度波动,使危机在国家间传染。

投资者行为传染机制与上述金融传染机制相

互结合、产生作用,加速了危机的传染。

(1)羊群行为机制(herding)

很多研究发现,羊群行为机制是一种重

要的危机传染机制。交易成本、信息成本等

因素导致投资者的从众行为,被称为“羊群

行为”。羊群行为分为非理性羊群行为和理

性羊群行为。非理性羊群行为理论认为,由

于信息不对称和信息成本的存在,跟风投资

者的投资(或撤资)行为不是依据自己对宏

观经济基本面的判断,也不是基于其他投资

者增加投资还是撤资比例的多少,而是依据

有影响力的投资者(即领头羊)的行为信号,

而进行跟风投资(或撤资),即为非理性羊群

行为。卡尔沃经过研究发现,某国货币贬值

和资产价格下降可能导致一些投资者面临巨

额损失,促使知情投资者变卖在其他新兴市

场国家的优质债券以应付流动性需要。不知

情的投资者可能会误读这个信号,认为这是

该国收益低下的征兆,因而也压价出售其他

宏观基本面良好的国家的证券或者资产,可

能使这些国家发生大规模外资抽离现象而被

传染金融危机,这便是非理性羊群行为传染

机制。

(2)风险规避传染机制(risk aversion)

库马尔(Kumar)和佩尔绍德(Persaud)

认为投资者风险态度改变而调整资产组合是

诱发危机传染的重要因素。凯尔(Kyle)等人

进一步说明了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投资者的

风险规避行为对资产价格的影响可能被放

大。他们将投资者分为三种类型:噪声交易

者(noise traders)、长期价值投资者(long-

term value-based investor)和短期套利交易者

(short-term convergence traders),一旦某国出

现危机的负面新信息使套利交易者的财富减

少,他们会减持其他国家的资产,导致其他国

家资产价格下降,从而迫使长期价值投资者

出售手中的资产,加速受波及国家资产价格

的下降幅度,这种放大效应可能导致危机传

染。布罗内尔(Broner)等构造了一个风险规

避模型,他们对国际共同基金在新兴市场的

交易进行了实证分析,有力地支持了该理论。

他们认为,投资者是有差异的,关心自己与其

他投资者收益率的差距,当投资者发现其资

产组合的相对收益率较差时,就会减持在高

风险国的资产,增持较低风险国的资产,投资

者资产组合的改变会影响资产价格,从而导

致危机的传染。投资者风险规避模型以财富

效应、信息透明为前提,是投资者主动根据信

息重新最优化资产组合的结果。戈尔茨坦和

波兹内的研究表明,传染源国因发生危机导

致其投资者财富减少,该国投资者会更加厌

恶在其他国家因其他投资者的未知投资行为

可能导致的战略风险,加速从他国的撤资,导

致他国发生危机的概率增加。

济学研究

(3)理性预期假说

科德雷斯(Kodres )和普利茨克尔(Pritsker )在格罗斯曼(Grossman )和施蒂格利茨(Stiglitz )的理论基础上发展了一个资产定价理性预期模型,认为危机是通过投资者重新调整其暴露在风险因子下的资产传染的。在他们的模型中,资产的长期价值是由一国宏观经济的风险因子(macroeconomic risk factors )决定的。当一国发生危机时,知情投资者根据掌握的私有信息对暴露在其他国家市场的风险投资进行重新最优化调整。当这种资产组合调整影响到其他国家时,虽然不知情投资者不能正确识别资产风险的变化,但只要资产需求变化与他们所投资的国家相关,他们就会立刻作出投资调整。其重要结论是,

只要A 、B 两国分别同C 国存在宏观经济风险因子,并导致投资者资产组合的变化,那么即使A 、B 两国之间并不存在共同的宏观经济风险因子,A 、B 两国之间危机传染还是可能发生。

4.共同冲击传染机制理论的新进展共同冲击一般是指国际利率的上升、世界资本供给总量的萎缩、

商品需求总量的下降、石油钢铁等不可再生资源价格的上升、国际社会拯救危机态度的变化等等,导致发生危机的国家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关性。马森称之为

“季风效应”(monsoonal effect )。欧洲央行的经济学家埃尔曼(Ehrmann )等人认为,

金融危机爆发之前雷曼兄弟公司倒闭等6大事件和随后的美国经济衰退的信号构成了对全球的共同冲击,造成了危机在全球的迅速传染和蔓延。有些学者持不同观点,认为共同冲击不是国际金融危机的传染机制,而是危机传染的诱因。在他们看来,两国或者多国之间发生危机的情况主要有三种:一是危机同时发生可能纯属巧合;二是这些国家或者金融机构都暴露在共同的冲击之下;三是危机从一个国家或金融机构蔓延到其他国家或金融机构。只有最后一种情况才是现在传染理论所研究的内容。

四、简评和启示

上述危机传染机制理论为世界各国应对危机传染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但理论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从研究内容上看,现有的危机传染机制理论尚缺乏系统的理论框架,每一个理论假说只能解释部分危机传染原因和传染机制。主要表现在:(1)不同类型金融危机的主要传染机制有所不同;(2)同种传染机制的作用效果在不同国家或地区也存在差异。

其次,从研究对象看,大都集中于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之间危机传染问题的研究,基本上以小国模型或者中心—外围模型作为理论基础。传染源国也一般为新兴市场国家,

而对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之间的危机传染机制的研究进展不明显。

①因此,难以根据这些理论来制定当前我国针对美国金融危机传染的对策。

再次,从研究方法上看,一般使用相关性检验、二元选择模型、GARCH 和Markov 转换模型等计量方法。由于模型设定、变量选取和实证方法的不同,可能出现不同的结果。

最后,从应用角度上看,现有文献多侧重于事后理论解释,

对于预防危机传染的国际应对措施研究较薄弱。因此,这些理论对于制定预防或遏制危机传染政策措施的指导性有限。

国际金融危机传染机制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我国预防危机传染提供了以下启示。

首先,从短期看,在应对金融机制传染和

①M. D.

Bordo & A.P.Murshid ,Are

Financial

Crises Becoming Increasingly

More Contagious ?What is the Historical Evidence

on

Contagion ?,NBER Working Paper ,2000,No.7900;B.González-Hermosillo ,Investors ’Risk Appetite and Global Financial Market Conditions ,IMF Working Paper WP /08/85,2008.

经济学研究投资者行为传染方面,各国实行了债务多元

化、资本暂时性管制或有限度的资本金融账

户开放以及加强最后贷款人的作用等措施;

为了避免因资产负债表传染机制导致金融机

构之间的危机传染,国际上正在酝酿会计制

度改革。我国应审慎推行资本金融账户的开

放和金融自由化进程。

其次,从长期看,为了避免因贸易联系过

于集中于某国或某地区而感染危机,很多国

家实施贸易对象多元化战略和政策,以预防

危机传染。对我国而言,我们应从目前贸易

伙伴过分集中于美欧的贸易格局,转向贸易

多元化格局,并且采取有效措施实施企业

“走出去”战略。

最后,国际货币金融合作是应对危机国

际传染的重要措施。在2009年G20伦敦峰

会和匹兹堡峰会上,有关各国提出了改革国

际货币金融体系、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等

措施来阻隔或预防金融危机在全球的传染。

我国应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信息共享和金融监

管合作。

参考文献:

1.林毅夫:《金融一体化和亚洲金融危机》,《金

融经济》2004年第10期。

2.李稻葵、梅松:《美元M

2

紧缩诱发世界金融

危机:金融危机的内外因论及其检验》,《世

界经济》2009年第4期。

3.马红霞:《金融危机国际传导机制的新特

点》,《经济参考报》2009年4月8日。

4. A.Dasgupta,Financial Contagion through

Capital Connections:A Model of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Bank Panics,Journal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Vol.2,No.6,2004.

5.A.D.Rothenberg& F.E.Warnock,Sudden

Flight and True Sudden Stops,NBER Working

Paper,No.W12726,2006.

6.A.Pavlova&R.Rigobon,Wealth Transfers,

Contagion,and Portfolio Constraint,NBER

Working Paper,No.11440,2005.

7. E.G.Mendoza&V.Quadrini,Financial

Globalization,Financial Crises and Contagion,

Carnegie-Rochester Conference Series on Public

Policy,2009.

8. F.Allen,E.Carletti,Credit Risk Transfer

and Contagion,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53,2006.

9. F.Caramazza,L.Ricci&R.Salgado,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ontagion in Currency

Crisi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23,2004.

10.G.A.Calvo,Explaining Sudden Stop,Growth

Collapse,and BOP Crisis:The Case of

Distortionary Output Taxes,IMF Staff Papers,

Vol.50,IMF Third Annual Research

Conference,2003.

11.G.L.Kaminsky&C.M.Reinhart,On Crises

Contagion,and Confusion,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51,2000.

12.G.L.Kaminsky,Crisis and Sudden Stops:

Evidence from International Bond and

Syndicated-Loan Markets,NBER Working

Paper,No.14249,2008.

13.K.J.Forbes&R.Rigobon,Measuring

Contagion,in S.Claessens&K.Forbes

(eds.),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ontagion,

Boston,MA.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000.

14.K.J.Forbes&R.Rigobon,No Contagion,

Only Interdependence:Measuring Stock

Market Co-movements,Journal of Finance,

Vol.57,No.5,2002.

15.L. E.Koders&M.Pritsker,A Rational

Expectations Model of Financial Contagion,

Journal of Finance,Vol.67,No.2,2002.

16.M.Goldstein,The Asian Financial Crisis:

Causes,Cures and Systemic Implications,

Peterson Institute,1998.

17.P.Krugman,Bubble,Boom,Crash:

Theoretical Notes on Asia’s Crisis,Mimeo,

1998.

18.W. C.Mitchell,Business Annals,New York: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1926.

(责任编辑:高媛)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教学实施细则

更多资料请访问.(.....)

开放教育(本科)《金融理论前沿课题》课程教学实施细则 重庆电大远程教育导学中心经管导学部 2011年8月修订 本课程是开放教育本科金融学专业的必修课。为搞好本课程的教学与管理工作,确保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实现开放教育本科的培养目标,特制订出本专业《金融理论前沿课题》课程教学实施细则。 一、课程性质、教学基本目的和要求 (一)课程的学科性质、学科特点与任务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是中央电大开放教育(本科)金融学专业的统设必修课。该课程介绍了金融经济理论发展的前沿,论述金融学科发展的动态和发展方向,为学生在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掌握前沿的金融经济研究理论和进一步从事该领域的研究和学习奠定了基础。因此,《金融理论前沿课题》是金融学专业的一门前沿理论性学科,具有理论性、专题性、研究性、方向性很强的特点。 作为对培养金融学专业人才起主要作用的核心课程,《金融理论前沿课题》的任务是为培养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的、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经济工作发展需要的专门型人才提供前沿的系统理论知识。 (二)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使学生做到: (1)掌握国际上金融研究的前沿问题,把握学科发展的动态和方向,追踪学科研究的热点; (2)掌握现代金融学研究的方法,开阔学生的眼界,为学生们进入更深入的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3)树立全新的研究思维,用新的研究视角分析金融经济领域的问题,用发展的眼光审视金融前沿问题,理论结合实际,分析中国的现实问题,并加以应用。 二、课程主要内容及教学要求 (一)教学主要内容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为专题性质,3学分,开设一学期。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的体例,本课程主要设有10个专题,包括:银行业的股东掠夺与经理人掠夺、国际货币体系与货币危机、经济数据偏差与货币政策、金融资产膨胀与金融系统稳定、铸币税及其测算、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银行业的结构与竞争、银行绩效外部评价体系比较分析、全球化背景下的商业银行跨国经营、菲利普斯曲线理论的演变及对货币政策实施的影响。 (二)各章节教学要求 第一章论银行业的股东掠夺与经理人掠夺 1、理解:股东掠夺问题提出的背景。掌握:股东掠夺、非红利掠夺的概念。 2、重点掌握:金融危机前后的经理人行为分析。 3、重点掌握:对中国的金融业如何加强监管,要掌握这些政策的选择依据。 第二章国际货币体系与货币危机 1、掌握:国际货币体系的概念。理解:国际金本位制、前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历史沿革。 2、掌握:货币危机的涵义及判断指标、货币危机的类型。理解:货币危机爆发的基本情况。重点掌握:货币危机的本质和根源以及货币危机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角色。 3、掌握:重建国际货币体系的必要性、充当国际货币的条件、国际货币体系重建的思路及现实

国际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研究

国际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研究 内容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金融危机的传导更加复杂、多变。研究其传导渠道,能够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产生并减弱危机的影响。本文首先回顾了金融危机传导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2008年金融危机在美国国内的传导过程,以及从美国传导至全世界的机制过程,以期为各国有效防范金融危机以及危机发生时减轻经济影响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传导机制研究 由2007年美国“次债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自从爆发以来迅速蔓延到全世界,至今经济复苏缓慢。此次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巨大,理论界与实务界基本上都认同这次危机是1929年世界性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全球性金融危机。然而:为何在美国发生的“次债危机”会逐渐衍变成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为何在美国本土发生的危机会如此迅速的蔓延至全世界,各个国家都无法避免?为何危机从影响虚拟经济到后来发展到对实体经济也造成巨大伤害?这当然不能简单的以经济全球化来一言以蔽之。其中,复杂与连续的传导机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试图对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作简单分析,以能更加清晰地理解整个金融危机的发展过程。 金融危机传导机制理论 从金融系统出现紊乱到实体经济全面衰退有一系列的过程与环节,所有这些过程和环节的集合即为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由于全球外汇市场和股票市场24小时不间断交易,金融市场全球化程度越高的国家和地区其接受和释放金融危机信号越快。因此金融危机一旦爆发,很快就从一国金融市场传导到另一国金融市场,进而再向实体经济蔓延。一般认为,金融危机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传导的。 (一)季风效应(Monsoonal Effect) 季风效应最早是由Masson(1998)提出的,是指由于共同的冲击引起的危机传导。比如主要工业国家实施的经济政策会对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政策产生相似的作用和影响。此次金融危机是在次债危机的共同冲击下而引发的全面的流动性危机,这也印证了季风效应是危机传导的途径之一。 (二)溢出效应(Spillovers) 溢出效应通常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金融溢出效应,另一种是贸易溢出效应。由于一国与他国的经济联系主要是通过贸易和金融,因此金融溢出和贸易溢出成为金融危机传导的两个重要途径。当一国发生金融危机时,该国出口、外国直接投资和国际资本流入都会大幅减少。比如1997年发生在亚洲的金融危机,泰国

金融危机理论文献综述

金融危机理论文献综述 前言 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危机不仅次数大大增加,破坏力也明显增强。理论界对金融危机的研究的热情也同时被激发。迄今为止,金融危机理论大致可分为三代:以Krugman (1979)和Flood and Garber (1984)为代表的第一代理论;以Obstfeld(1994、1996)为代表的第二代理论;第三代理论因出现较晚,争论很大,流派很多。第一代模型认为政府实行的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与固定汇率制的内在矛盾引起一国外汇储备的枯竭,当外汇储备降到临界水平就会引发投机性攻击,造成危机。第二代模型认为政府行为并不是线性膨胀的,而是理性的;所以政府会比较维持和放弃汇率制度的成本来选择措施,危机并不一定发生在储备耗完之后;另外这模型还强调“多重均衡”和“自我实现”性,当公众预期危机会发生时,“好”的均衡会转为“坏”的均衡从而引发危机。第三代模型的观点还不统一,研究者从而不同角度对危机形成原因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有的强调危机的传染性、有的强调金融市场的羊群效应、有的强调道德风险引起的过度借贷、有的强调金融机构的流动性不足,还有的强调企业的收支平衡恶化。三代金融危机模型都与现实事件相联系。第一代模型是对七八十年代拉美金融危机的解释,第二代模型以1992年EMS 金融危机为基础,第三代模型是对1997亚洲金融危机的解释。 1、第一代模型 1.1基本分析框架 0,>-=-αφαφt t t i y p m (1) 10)1(<<-+=r R r rD m t t t (2) 0>=μμt D (3) t t s p = (4) t t t s E i i +=* (5) 除了利率,其余的变量都为LOG 值。t m 表示名义货币,t D 国内信贷,t R 用本国货币表示的外汇储备的账面价值,t s 即期汇率,t p 价格水平,* i 国外利率(假定为常数),t i 国内利率。t E 表示t 时期可用信息的预期值。 方程(1)定义了实际货币需求与收入成正比,与国内利率成反比。方程(2)是将货币量与储备和国内信贷相联系的一个等式。(3)式表示国内信贷以速度μ增长。购买力平价和公开利率平价分别由(4)式(5)式表示。 在完美预期条件下,t t t s s E =。设0* ==i y 并结合方程(1)、(4)和(5)得到: t t t s s m α-= (6) 当汇率固定时,设为s ,则0=t s 。中央银行通过向公众购买或出售国际储备来调节国内货币需求。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作业讲评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一)与《期末复习指导》第一、二、三章复习要点 第一章论银行业的股东掠夺与经理人掠夺 1.股东掠夺:定义以及内涵 包括股东对于债权人的掠夺和大股东对于小股东的掠夺。指(大)股东利用自己的控制权地位,采取多种手段从公司获得巨大收益,超过企业价值本身的收益,侵占了债权人或者小股东的权益,给债权人或者小股东带来巨大损失。在金融领域,金融机构的所有者,利用金融机构破产牟利,获得了超过机构价值的巨大利益,却给债权人带来巨大的损失,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不稳定性。股东掠夺来自于股东利益与债权人利益、大股东利益与小股东利益的不一致性,来自于貌似合法的不同决策方式,可以改变股东和债权人、大股东和小股东之间的分配结构。 2.资本监管原则 资本监管原则是指,要求银行资本金必须达到一个一定的比例的规定。核心资本要达到4%,资本金比例要达到8%。资本监管原则并不是直接用于防止银行机构支付危机的,而是约束银行机构表内业务(贷款)的而过度扩张的,使得银行机构把所积累的风险控制在自己的控制能力之内。当然,就资本监管而言,还应该把银行机构的表外业务,也纳入资本监管的麾下,以防止表外业务的过度扩张。 3.红利掠夺方式和非红利掠夺方式的区别 (1) 非红利掠夺方式,主要是说通过掠夺利润分配之外的途径,获得超额收益,而给其他股东或者债权人带来损失。在银行机构中,大股东可以通过贷款方式获得非红利性的掠夺收益,带来“坏账”性收益,这是非红利掠夺方式的主要方式。而在上市公司中,操纵和控制上市公司,可以让“独大”的“一股”把上市公司变成自己的“金库”后者“提款机”,大股东通过占款,或者通过关联交易,可以侵占上市公司资源,给小股东带来的损失。股票发行时的虚假或者误导性陈述、同业竞争、以不公开价格与上市公司进行关联交易,挤占挪用上市公司资金、有时通过合法程序掠夺总校投资者,比如管理层随意决策、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与关联企业进行资产替换、在企业管理职位上任人唯亲、过高地向管理层支付报酬等,实现额外的收益。 (2)红利掠夺方式,主要是利润、税收以及坏账三种财务指标的当期和后期的分配结构的不同时性来实现的。利润是股东的,税收是股价的,下一期形成的“坏账”由谁承担?如果不能“利润冲抵”,那么只好由社会存款人和最后贷款人来承担。此时,通过分配结构的会计制度,而股东留下了“利润”留下,“税收”给当期政府拿走,但“坏账”转嫁给社会存款人和作为最后贷款任人的国家。 4.试论述股东掠夺对我国经济与金融的影响 (1)股东掠夺的定义和内涵(见第1题答案); (2)红利掠夺方式,表现在中国的银行机构在存在居高不下的不良资产率的同时,银行机构却是盈利的,以至于股东分配的利润,而不良资产却留给了社会公众。 (3)非红利掠夺方式,使得大股东通过从自己参股的银行机构借贷,然后再通过关联交易的方式,转移资产,当银行机构破产时,企业贷款也就成为银行不良资产的一个部分,而股东却从中获得巨大收益; (4)总的来讲,股东掠夺使得股东获得巨大收益,但造成了中国银行业的巨大不良资产漏洞,成为经济运行的不稳定因素,转嫁给了社会公众。 (5)中国的银行机构的大股东掠夺,存在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特征,该特征是由于中国银行业的制度安排决定的。 5.治理股东掠夺、经理人掠夺的可行性与政策选择 对于股东掠夺、经理人掠夺而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给予规避,但在信息不对称的博弈中,无法从根本上加以消除。一般认为,治理股东掠夺的根本途径是加强监管。诸如,加强民主监督;对经理人等实施薪酬政策;完善制度,对于经理人的收益进行管理;改变“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堵塞漏洞;对违规者采取更加严厉的惩罚措施等等,都是治理掠夺的政策选择。我国理论界提出了具体措施,改变坏账与利润分离的财务管理方式,分配利润必须要在以利润冲抵坏账后方能进行;严格执行资本监管原则,保证资本充足;通过资本监管,约束表内业务扩张,同时限制银行表外业务过度膨胀;增强银行业风险意识,防止

电大《金融理论前沿课题》2018-2019期末试题及答案

电大《金融理论前沿课题》2018-2019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1.内部化理论: 2.骆驼评级体系: 3.垄断优势理论: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货币危机有哪些类型? 2.经济数据偏差有什么必然性? 3.如何测算商业银行铸币税? 4.如何衡量银行业市场集中度? 三、论述题(20分) 简述中国商业银行的跨国经营战略。 四、材料分析题(25分) 材料1: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自诞生以来一直是西方宏观经济理论中的重要政策工具。半个世纪以来,菲利普斯曲线一直是不同学派争论的焦点,对曲线的评价也有很大差别。菲利普斯曲线曾经为正统凯恩斯主义干预宏观经济的“相机决策”提供了理论支撑,从而使资本主义变成了“可调控的资本主义”;同时,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又认为菲利普斯曲线根本不成立,政府的经济政策是无效的。围绕经济理论史上的供求之争,菲利普斯曲线实际上成为了各学 派争论的突破口和政策分析工具。 ——摘自李争宇“菲利普斯曲线的历史演变及政策意义”一文 材料2:菲利普斯曲线是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的曲线,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由英国经济学家W.菲利普斯于1958年在《1861-1957年英国失业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的关系》一文中最先提出。此后,经济学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理论解释,尤其是萨缪尔森和索洛将原来表示失业率与货币工资率之间交替关系的菲利普斯曲线发展成为用来 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请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1.菲利普斯曲线的演变对货币政策有什么影响? 2.你认为菲利普斯曲线的价值何在?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简答题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简答题 1■如何认识和测算通货膨胀税? (1)通货膨胀税是指当政府增长中央银行纸币并导致一般物价水平上升时,经济单位 持有的中央银行纸购买力下降,如同政府对持有中央银行纸币者征收税收。(4分) dp/dt M (t)M (t) (2)通货膨胀税可用公式表示为S T=p p(t)=n⑴ 丽,其中n (t)为通货膨胀率。 M (t)为中央银行纸币数量,P (t)为一般价格水平。(3分) (3)从本质上说,通膨胀税是从宏观经济角度考虑的通货膨胀对货币持有者的影响, 是中央银行纸币持有者由于一般物价上涨所遭受的损失。(3分) 2■简述骆驼评级体系在我国的发展。 (1)骆驼评级体系在我国的发展内为摸索阶段和不断完善改进阶段。(2分) (2)摸索阶段侧重于定量考核,从1994年开始,着手探索银行审慎监管新办法;1997 年出台了《商业银行资产比例管理办法》;2000年,制订了针对4家国有商业银行的《商业银行考核评价办法》。(4分) (3)不断完善改进阶段注重定性考核,2003年中四证监会成立以后,积极探索并不 断改进和完善评级办法。2004年出台了《股份商业银行风险评价体系(暂行)》、《外资银行风险评价手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风险评价和预警指标体系(暂行)》等若干风险评价体系;2005年未,出台了《商业银行监管评级内部指引(试行)》,取得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骆驼监管评级体系;2006年1月起试行《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4分) 3■概括人民银行铸币税测算的方法及其呈现的特点。 (1)人民银行铸币税测算使用了两种方法:机会成本铸币税测算、货币铸币税测算(5 分) (2)从测算结果看,呈现出四个特点,一是2001年以前,人民银行铸币税与GDP之比,机会成本铸币税与GDP之比比较高,货币铸币税、机会成本铸币税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也比较高;二是货币铸币税、机会成本铸币税与GDP之比在1986—2008年有下降趋势, 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也有所下降;三是准备金存款的铸币税收入占铸币税的比例较低,货币 发行是人民银行铸币税的主要来源;四是在多数年份,货币铸币税对于机会成本铸币税。

美元霸权的危机转嫁机制研究_一个简单的数理模型

Finance&Trade Economics,No.9,2011 美元霸权的危机转嫁机制研究 ———一个简单的数理模型* 白钦先 张 敖 内容提要:本文借助最优货币危机模型的推演方法,以美元霸权和影子银行为前提,构造了美国次贷危机向世界其他国家转嫁的数理模型,试图解释美国次贷危机的国际传染机制,并揭示美国如何将风险和危机转嫁给全世界。以此为基础,本文总结了相应的启示。 关键词:美元霸权 金融危机 金融传染 危机转嫁 影子银行 作者简介:白钦先,辽宁大学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10036; 张 敖,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助理研究员、博士,110001。 中图分类号:F830.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102(2011)09-0034-05 一、引言及文献评述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灾难,与以往发生的历次金融危机不同的是,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是全球性的。20世纪80年代美国储贷危机,90年代初期的欧洲货币危机、中期的墨西哥金融危机以及末期的亚洲金融危机,都是局部性的。美国储贷危机时,日本经济的强盛弥补了欧洲经济的疲弱;亚洲金融危机时,欧洲经济的良好增长弥补了亚洲经济的衰退。但本次金融危机的影响是全球性的,危机由美国迅速传染到全世界,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幸免。美欧金融体系陷入融资功能严重失效和流动性短缺的困境;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深陷衰退,美国、英国、日本、意大利、德国、法国等国家经济出现负增长,失业率与危机前相比明显提高,并进而引发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资金大量外流,经济形势严重恶化。受外部环境影响,中国实体经济增长也出现了下滑的趋势。针对发生在美国的次贷危机和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金融产生的巨大负面影响,本文拟从金融危机传导的角度,以美元霸权和影子银行为前提,构造美国次贷危机向全世界转嫁的数理模型,力图从理论层面解释美国是如何将风险和危机转嫁给全世界的。 关于金融传染,世界银行有三种定义:(1)广义的定义,指跨国界传递或一般的跨国界的溢出效应。(2)严格的定义,指向其他国家的传递,或者跨国界的相关性超过了国家之间的任何基本关联和共同冲击。(3)非常严格的定义,指相对于平稳时期,在危机时期跨国相关性的增加,这才称为金融传染。金融危机的国际传染机制包括溢出效应、季风效应和净传染效应,溢出效应又分为贸易溢出效应和金融溢出效应。(1)贸易溢出效应通过双边贸易和多边贸易实现,指由投机性冲击产生的一国的货币危机,造成与其贸易关系密切的国家宏观基本面出现恶化,从而导致金融危机。(2)金融溢出效应指当一国发生货币危机,导致市场流动性不足时,为规避风险,金融中介开始对其在其他市场上的资产进行清算,使与其密切相关的金融市场的流动性短缺,造成另一个国家金融市场上的资本大规模抽逃。(3)季风效应的传导机制是由共同的外部冲击和经济金融全球化形成的,季风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编号:07AJY014)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委托项目(编号:09JF001)的研究成果。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四次世界性金融危机的比较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四次世界性金融危机的 比较分析及其引起的思考 摘要:频发的金融危机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征,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总共发生了四次世界性的金融危机,本文通过对这四次金融危机的比较研究,从成因背景、影响程度、各国治理措施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共性和特性分析,从而为我国经济在日后如何应付金融危机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金融危机;比较研究;启示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共发生了四次比较大的世界性金融危机,分别是欧洲货币体系危机(1992—1993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4—1995年)、东南亚金融危机(1997—1998年)、美国次贷危机及衍生的金融危机(2007年至今)。从历史进程来看,金融危机频发已成为全球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面对金融危机后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普遍呼声,我国应当如何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以防范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可以从方方面面来分析探讨以前各时期、各个国家和地区金融危机的特点,以期发现其中的一些共通之处,来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上面提到的四次危机都是近期在国际上影响比较大的金融危机,其产生、发展都有其自身深刻的背景原因。因此,本文分别从危机的背景和成因、危机的传递和影响以及解决危机采取的对策三个大的方面来分别对上述四次危机进行了比较详尽的分析和比较,从中寻找一些经验和教训,希望能对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金融风险的防范等有所启示。 一、四次金融危机简介 第一次是1992年9月的欧洲货币危机,又称“9 月危机”。是年9月,在欧洲外汇市场出现了大量抛售英镑和里拉、抢购马克的风潮,一时间,英镑和里拉对马克的汇价急剧下挫,在官方干预无效的情况下,英镑和里拉先后退出欧洲货币机制,实行自由浮动。西班牙的比塞塔、葡萄牙的埃斯库多以及爱尔兰也受到重创。在这场危机中,英国、意大利、法国、西班牙以及瑞士等国的中央银行向外汇市场投人了近10 0亿美元的资金,损失约60亿美元。欧洲货币体系因此面临自建立13 年来最严重的一场危机,它迫使欧洲货币体系在短时间内两度调整汇率,这就给欧洲货币体系乃至经济与货币联盟蒙上了一层阴影。 第二次是1994岁末199 5年初的墨西哥金融危机。19 94年12月19日墨西哥财政部长突然宣布本国货币比索贬值15%。次日,政府又宣布中央银行不再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及其现实意义09经济一班郭建梅 200901402149 摘要: 早在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便开始考察资本主义周期性普遍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现象。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是资本主义社会重要的经济规律之一。理论的核心内容体现在导致经济危机的直接诱因,马克思生产过剩的危机的可能性、必然性以及经济危机的周期性规律。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对于时下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具有极强的解释能力,其中有关经济危机的本质、经济危机的根源以及危机的周期性发生等方面的科学论断,经受住了现实的考验,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现实性、有效性和借鉴性。基于上述分析得出该理论对于中国认识危机、应对危机的挑战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危机,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 在马克思的理论中,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一种与资本主义制度与生俱来的现象。每当经济危机爆发,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生活和整个社会生活就像受到一次瘟疫货战争一样被破坏,颓然陷入瘫痪和混乱的状态。资本主义社会进入大机器工业时期以后,从19世纪初叶开始,每隔若干年就要经历一次经济危机。在危机期间,商品流通停滞,有大量商品由于找不到销路而堆满仓库,有些甚至被成批的毁掉; 很多工厂减产、停工甚至倒闭,生产猛烈下降; 信用

关系遭到严重的破坏; 大批企业破产,失业人数急剧增长,劳动者的收入显著下降,生活困苦不堪。 在不同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不同的时期,危机的表现形式和具体进程虽然不同,但是一般来说,每一次经济危机都是生产过剩的危机。这种生产过剩不是绝对的生产过剩,而是相对的生产过剩。关于经济危机,马克思说:“生产很快就超过了消费。结果,生产出来的商品卖不出去,所谓商业危机就来到了。”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特点是: 一方面有着堆积如山的找不到销路的过剩商品,另一方面却是广大人民的饥寒交迫。这种相对的生产过剩,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 (二)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1.货币作为流通手段职能引起的。经济危机的最一般的额表现,是商品买和卖的脱节,也就是商品卖不出去。当商品交换还处于物物直接交换的时候,买和卖同时发生,商品所有者既是卖主同时又是买主,不存在买和卖的分离,也就不可能引发任何形式的经济危机。但是,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即商品流通出现以后,买和卖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分裂成了两个互相独立的行为,一些商品生产者出卖了自己的商品之后不继续实行购买,就会有另一些商品生产者的商品卖不出去。 2.货币作为支付手段职能引起的。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发展,商品买卖日益有更多的部分会采用赊购赊销的方式,即货币在两个不同的、彼此分开的时刻执行两种不同的职能。首先,货币作为价

全球金融危机传染效应研究

全球金融危机传染效应研究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进程的加快,金融危机在一国爆发后,不仅对本国、国内相关部门产生负面影响,而且会通过各种渠道和路径传染至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甚至导致其他国家或地区以不同的形式爆发金融危机。在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冰岛爆发了金融危机,希腊等欧洲多国也相继爆发了主权债务危机。在这一背景下,对金融危机传染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金融危机传染表现为市场间的相关性显著增加。 当今全球经济与金融联系日益紧密,金融市场面临的风险也更加复杂与多样,金融数据与市场间的相关性呈现非线性、非对称、尾部相关以及动态变化等特性。而线性相关系数仅限于度量两变量间的线性关系,并基于正态分布的假设;Granger因果检验也无法定量的度量相关性。因此,这些度量方法已不再适合度量金融市场间的相关关系。Copula模型不仅可以不限定边缘分布的形式,将边 缘分布与反映相关关系的Copula函数分开研究,而且可以捕捉到变量间非线性、非对称的相关关系与尾部相关性,是很好的度量相关关系的模型。 此外,动态Copula模型符合市场的动态发展的需要,为金融市场间相关性分析与金融传染研究提供了一种非常好的动态分析方法。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使用资产负债表的框架来研究宏观金融风险的国际与国内传染路径及相关机制。结合经济体自身的经济金融的发展特点以及全球危机形势的变化,使用动态Copula模型研究美国金融危机对全球亚洲、欧洲、美洲这三大洲中共21个国家的传染效应,验证了危机传染的存在性,并比较了各国受金融危机传染的强度,以及对一国国内金融部门与工业部门间受传染的强度进行了比较。这是在全球范围内,对金融危机传染效应的系统、全面的研究,研究中将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更为整体、全面的评价金融危机的影响与其传染效应。 本文的主要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为文献综述。主要就金融风险传染问题及copula方法在金融危机传染中的应用进行文献综述,这也是全文研究的基础。 第二章是金融风险传染路径和机制研究。提出了基于宏观资产负债表的金融风险国际传染研究方法,构建国际与国内各部门间金融风险传染路径及相关机制,并分析了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传染。

金融前沿讲座心得体会

金融前沿讲座心得体会 化工学院 XX 201200000000 在金融前沿讲座的课堂上,老师曾说过互联网金融将会是中国未来的金融发展走向,并且为我们讲解了许多关于互联网金融的专业知识。 最近,社会上对于互联网金融发展方向的评论多了起来,银监会也开了旁听会,一些专家学者也开始围绕互联网金融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我从网络上看了一起好年会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在首届湖北互联网金融高峰论坛暨一起好周年感恩会上的发言,结合自己结互联网金融的认识,也谈谈感想。 我始终感觉,传统金融的本质是解决不确定性,金融机构就是一个风险的配置机构。那么互联网优势在哪儿呢?在通过技术手段处理不确定性,其结果就是预测人们的行为偏好,以及描述未来,如果真的做到这点,以配置风险为使命的金融机构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也就是说,互联网最终替代金融服务,这才是互联网金融的可怕之处。也就是一般而言的,传统的金融如果不去改变自己,新兴的互联网金融就会倒逼传统金融去改变。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结果何时发生,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 当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之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平台老板跑路,自融圈钱,假标泛滥,投资者的资金血本无归,这些现象也不十发生,几亿,十几亿的资金在维权之中,投资者苦不堪言,这个现象也是暂时不能回避的,但另一方面,在前进中去修正,在发展中改进,这个主基调不会改变,企业需要资金,投资人投资无法实现多元化,这个问题短时间内无法解决,而互联网金融才是解决这个难题的最好手段和发展方向。我们相信,随着第三方支付的透明,随着监管手段的慢慢见效,互联网的前进道路是越来越宽广的,我们投资人期盼着那一天的到来。年会上茅老的精辟分析与论述,让冬日里的投资人见到了春日的阳光,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期待互联网金融的春天早日到来。 我心目中的平台应该象茅老说的那样,能承担起社会责任,树立起敢于发展,敢于创新,敢于担当的正确理念,在管理上更上一台阶,克服短视现象,以运营为基础,与时代接轨,与互联网最新技术接轨,多听投资人的心声,力求平稳发展,回报社会,回报所有的投资人。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基于网络考核试点课程考核方案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基于网络考核试点课程 考核方案 (本方案仅适用参加基于网络考核改革试点课程学生)一、考核改革的目的“金融理论前沿课题”是金融学专业中一门专题性质的课程,原来考核采取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以终结性考核为主。从本学期开始,课程考核改革在原来基础上,进一步改为完全的形成性考核,主要目的是:1.通过课程考核改革,深入探索既符合现代远程教育和成人学习特点,又兼顾课程性质的考核模式;2.通过课程考核改革,探索形成性考核的目标、形式、题型、题量、难易程度等,切实发挥形成性考核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3.通过课程考核改革,进一步落实对教学过程的监控,把远程教育传统的考试从环节转化为过程,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达到学习目标,保证并提高学习质量。 二、考核目标通过考核改革,既检测学生对金融理论前沿课题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程度,又要检测学生对基本前沿课题运行规律和具体运作机制的掌握程度,重点考核学生对这些前沿课题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地位作用、具体实践、发展变化等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三、考核方式本课程采取完全的形成性考核方式。终结性考核形式为材料分析基础上的课程小论文。每学期共安排10次,或针对每个专题,或综合几个专题,每次最高计分为10分。第一次作业(10分):《分析材料》:索罗斯投资理论的重要实用价值在于发掘过度反应的市场,跟踪市场在形成趋势后,由自我推进加强最后走向衰败的过程,而发现其转折点恰恰是可以获得最大利益的投资良机。 过度反应的市场其形成主要是由于顺势而动的跟风者所形成的主流偏见对市场所形成的推动,跟风者的行动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却同样能使市场自身的趋势加强。由于市场因素复杂,不确定的因素越多,随波逐流于市场趋势的人也就越多,这种顺势操作的投机行为影响就越大,这种影响本身也成为了影响市场走势的基本面因素之一,风助火势,市场被投资者夸大的偏见所左右,二者相互作用令投资者陷入了盲目的狂躁情绪之中,趋势越强,偏见偏离真相越远,实际上也使得市场变得越来越接近脆弱。过度反应的市场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盛衰现象的发生。要求:在认真阅读上述材料的基础上撰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短文;阐述过度反应及其在证券投资市场中的应用。写作思路:1、依据行为金融学中过度反应理论的主要内容;2、分析产生过度反应的主要原因;3、分析如何利用过度反应理论指导投资操作。第二次作业(10分):《分析材料》:专家认为,今天的亚洲不会再重复当时的危机。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Roubini认为,跟1997年可能不同的是,亚洲地区国际收支状况已经发生很大改变,外汇储备位居全球前列;亚洲地区的公司治理结构已经发生很大变化,金融

关于金融危机的论文

2008年下半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华尔街金融风暴,快速席卷整个国际金融市场,演变成全球性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出现明显下滑,进而使发达国家几乎整体陷入衰退。在同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条件下,我国经济受到的影响日益显现。为应对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中央迅速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增长的政策和措施。200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把“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推动又好又快发展”作为2009年的工作重点。 从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分析看,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仍然存在,不会因为这场金融危机而发生逆转。只要我们措施得力,狠抓落实,就一定能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国际金融危机起因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2003年以来,全球经济是典型的高增长、低通胀,同时呈现的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发展中国家是高储蓄、低消费;美国等发达国家是高消费、低储蓄,通过低利率政策扩张信用,靠借发展中国家的钱来过日子,在借钱的过程中扩大了进口,扩大了赤字,同时带动了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带旺了全球的需求,而背后是全球的供需失衡。这是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内部矛盾产生的必然结果。由于没有约束美元的供给,或者说由美元供给所引起的全球货币供给过快,先是通胀,后是美国的次贷危机。由次贷危机引发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源之一,就在于以金融业为代表的虚拟经济严重脱离实体经济而过度膨胀。最后把世界经济中的一系列问题全部暴露出来,引发国际金融危机。 国际金融危机已严重影响到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的实体经济,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也是存在的。由于对美欧的外贸出口约占我国对外出口的40%,现在外需减少对我们的影响已经很明显。从经济先行指标看,去年7月份以来,已连续五个月下滑,财政收入增长率下降。从货币角度来说,名义贷款增长率减去PPI 后的实际贷款增长,2008年7至9月份平均增长5%,2007年同期是14%左右。这表明,我国经济下滑势头不可小视。 二、2009年我国经济发展仍然趋好 尽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们的影响不能小看,尽管我们的政策选择也面临着很大挑战,但只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要求,政策调整及时、到位,2009年我国仍然有把握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势头,有希望保持8%以上的增长。 理由是:第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将会出台更多的有利于经济稳定增长的新政策。第二,农业是基础,2008年粮食又是连续第五个大丰收,创历史纪录。这为我们保持物价基本稳定提供了比较好的物质基础。第三,尽管2008年下半年来我国财政收入逐月下降,但财政整体实力仍是比较雄厚的。还有一个因素是财政规模占GDP的比例,已到了20%,财政支出对GDP的影响度已明显上升。这意味着在目前关键时刻,当需要出台更大的刺激增长的政策时,我国财政完全可以通过一定的赤字政策来保增长。第四,我国现在仍然实行的是资本项下的有

金融危机理论

金融危机理论 金融危机理论(Financial Crisis Theory) [编辑] 金融危机理论的概述 20世纪多次金融危机使社会经济蒙受了巨大损失,相应的研究催生了金融危机理论。金融危机理论呈现为经济金融视角→货币金融视角→技术金融视角的研究进程,折射出研究者从理论解释到防范危机的愿望。 1997年7月,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因为资本账户的高度管制,亚洲金融危机没有传染到我国的金融市场,对其稳定性没有造成重大影响。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金融体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更为合理的解释是,因为没有参加比赛(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市场的人为割裂),所以没有输掉比赛(国内金融稳定性未受重大打击)。然而,时过境迁,这种侥幸或运气恐怕难以为继:第一,我国已经滞后于整体经济改革的金融改革已经提速,长期积累的隐性金融风险开始显性化,并释放其积累已久的破坏能量;第二,由中国加入WTO导入的金融开放,在建立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的同时,也为国际投机商的攻击和国际金融动荡的传染提供了可能的通道,并由此可能触发国内金融危机。 [编辑] 金融危机的种类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将金融危机定义为“全部或部分金融指标——短期利率、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的和超周期的恶化”。根据IMF在《世界经济展望1998》中的分类,金融危机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大类: (1)货币危机(Currency Crises)。当某种货币的汇率受到投机性袭击时,该货币出现持续性贬值,或迫使当局扩大外汇储备,大幅度地提高利率。 (2)银行业危机(Banking Crises)。银行不能如期偿付债务,或迫使政府出面,提供大规模援助,以避免违约现象的发生,一家银行的危机发展到一定程度,可能波及其他银行,从而引起整个银行系统的危机。 (3)外债危机(Foreign Debt Crises)。一国内的支付系统严重混乱,不能按期偿付所欠外债,不管是主权债还是私人债等。 (4)系统性金融危机(Systematic Financial Crises)。可以称 为“全面金融危机”,是指主要的金融领域都出现严重混乱,如货币危

《金融前沿》期末要点重点整理

论商业银行利率风险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表外业务 随着市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无风险利率开始不断下降。在负债端,为了吸引客户资金,商业银行通过发行理财产品维持了原有成本水平,成本下降空间有限。市场化的实质是市场来决定各类要素的价格,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利率市场化意味着资金的价格由市场来决定。中国商业银行在资金融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金融市场的主要构成主体。因此,利率市场化意味着商业银行在资金借贷中,根据市场资金的供求等情况,结合自身经营的实际,自主决定资金价格,调节利率水平。 利率的变化是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变动的结果,利率水平应该由货币市场的货币流通量的供求关系来决定。罗伯逊的可贷资金利率理论认为,利率是由借贷资金的供给与需求的均衡点所决定的,应该以贷放资金的供给及需求来考察利率的决定。理论分析表明,资金价格应该由市场供求状况来决定。银行面临的货币供给需求状况不同,每家银行可贷资金供给需求不同,他们需要按照自己的资金实际情况来决定资金价格。 利率市场化可以优化资源资金配置,提升金融效率金融最重要的作用是调节各经济主体之间的资金余缺,优化资源配置。只有通过利率市场化,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充分发挥价格的调节和引导作用,才能达到优化资金配置的目的。麦金农的金融抑制理论认为,政府管制利率会使资金的配置效率低下。发展中国家想要消除金融抑制现象,需要实行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反映资金运用的真实成本利率的风险结构理论表明利率的风险结构是指期限相同的各种金融资产通过不同的利率水平所表现出来的风险结构。主要由信用工具的违约风险、流动性以及税收等因素决定。债券的期限结构是指具有相同风险,流动性和税收待遇,但期限不同的债券具有不同的利率水平,反映了期限长短对其收益率的影响。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对各种债券的市场预期,市场供求(市场分割)和期限选择不同,这三个因素在利率的期限结构决定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就是说,投资者的偏好,机构投资者的负债结构、以及就金融产品本身的期限等因素都会影响利率的高低和变化。 当利率受到政府管制时,政策因素和政府意志成为影响资金价格的主要因素,而难以把上述各因素的影响反映在定价中,不能真实的体现资金来源和运用的真实成本。各金融机构面临的具体经营条件和情况不同,资金成本不同,需要由金融机构自己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价格的把握来确定自己的价格,以弥补资金运用的真实成本。 中国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策略上述分析表明,要保证金融资源优化配置,必须实现利率市场化。关键在于商业银行如何应对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挑战,寻找相应的解决对策。 发展不受利率波动影响的表外业务来应对利率风险在利率管制未放开时,商业银行可以在存贷差中求生存,谋发展。利率市场化推进过程中,一方面,利率上升,银行融资成本增加:另一方面,银行业间竞争加剧,存贷差会缩小,银行最重要的贷款业务带来的收入会下降。当商业银行主要收入来源对利息依赖性较高时,面临利率市场化,必然会受到利率波动的>中击。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大力发展表外业务来规避利率风险。表外业务主要以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为基础,服务于客户的金融和信息咨询需要,具有不运用或不直接运用自己的资金,以收取手续费的形式获取收入的特点。因此,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大力发展表外业务,使营业收入多样化,提高服务费收入占比,以此来应对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存贷利差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辅导信用风险管理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辅导材料 (信用风险管理) (2007/9/14) 一、信用风险的定义 关于信用风险的定义,有许多不同的观点。 传统的观点认为,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未能如期偿还其债务造成违约而给经济主体经营带来的风险。随着现代风险环境的变化和风险管理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定义已经不能反映现代信用风险及其管理的本质。 现代意义上的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借款人或市场交易对手违约而导致的损失的可能性;更为一般地讲,信用风险还包括由于借款人的信用评级的变动和履约能力的变化导致其债务的市场价值变动而引起的损失可能性。 二、现代信用风险的成因 1. 信用风险的成因是信用活动中的不确定性。 2. 不确定性包括“外在不确定性”和“内在不确定性”两种。 3. 信用风险也是金融市场的一种内在的推动和制约力量。 金融市场上有大量的信用风险客观存在着。谁能有效度量信用风险的大小并对其采取有效管理规避负面影响,那么谁就能获得较好的收益,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胜利。 三、风险度量的专家制度及其缺陷 专家制度的主要内容:专家制度是一种最古老的信用风险分析方法,在该制度下,尽管 各商业银行对贷款申请人进行信用分析所涉及的内容不尽相同,但大多集中在借款人的“5C” 上即: 1. 品德与声望(Character) 2. 资格与能力(Capacity) 3. 资金实力(Capital or Cash) 4. 担保(Collateral) 5. 经营条件或商业周期(Condition) 银行在信用分析中经常使用的财务比率指标 类型比率 经营业绩息税前利润/销售收入 净收入/销售收入 实际有效税率 净收入/净值 净收入/总资产量 销售收入/固定资产 偿债保障程度息税前利润/利息支付 活动现金流量-资本支出/利息支付 活动现金流量-资本支出-股息/利息支付 财务杠杆情况长期债务量/资本总额 长期债务量/有形净值

国际金融危机传染机制前沿理论问题探讨

经济学研究 国际金融危机传染机制前沿 理论问题探讨* 马红霞孙国华 提要|国际金融危机传染机制理论是金融危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10年来有关国际金融危机传染机制的理论研究出现了较大的进展。本文紧密结合2007 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的传染特点,从 危机传染的内涵、传染原因和传染机制三个方面对金融危机传染机制理论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评 价,旨在拓展我国危机传染理论以及干预对策的研究。 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危机传染机制贸易传染机制金融传染机制 中图分类号|F83 作者信息|马红霞,女,1965年生,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430072。 孙国华,男,1977年生,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430072。 *本文是200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09BGJ015)“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传导机制与对 策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①R.Dornbusch,Y.C.Park&S.Claessens, Contagion:Understanding How It Spreads,The World Bank Research Observer,Vol.15,No.2,2000, pp.177 197. 随着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在全球蔓延 进而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金融危机的国际 传染性(contagion)再次令世人震惊。其实, 早在1926年,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 的学者米切尔(Mitchell)就撰文指出,金融危 机日益趋于国际化,既可能在各国同时爆发, 也可能以一种或几种方式从危机中心地带向 其他国家蔓延。但在1992年欧洲汇率机制 危机之前,国际金融危机传染问题没有引起 足够的重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接连 爆发了1992年欧洲汇率机制危机、1994 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 1998年亚洲 金融危机、19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1998 1999年巴西金融危机、2001年阿根廷金融危 机、2007 2009年美国金融危机和全球金融 危机。因此,这些金融危机在国家间的传染 机制理论问题成为国际经济学领域的热点和 前沿课题。① 国际金融危机传染机制理论研究的目的 是说明一国发生金融危机为什么以及如何传 染到其他国家或地区,该方面的研究内容主 要是国际金融危机传染的原因、传染(或传 导)机制或渠道和传染程度的度量等。国外 对国际金融危机传染机制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相对较早,较为系统和深入,已经从宏观经济 传染机制深入到了微观金融传染机制层面。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国内才开始关注金融危 机的国际传染问题。对国际金融危机传染问 题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加深了人们对危机传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