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

音乐教学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
音乐教学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

音乐教学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

一、信息技术能准确表现体裁和音色

法国一位著名演员说:“嗓音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任何图画的感染力,远远比不上舞台上正确发出的一声叹息那样动人。”由此看来,音乐教学使用电教手段显得非常重要,因为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以合奏为例,象《龟兔赛跑》,如教师一个人范奏是不能表现出生动、美妙的乐曲。但使用电教手段,播放合奏录音,这就能准确地表现体裁和音色,准确地表现音乐形象。

二、运用信息技术让童心在音乐的大世界里幻想

音乐的旋律,是幻想世界的载体。它充满着芳醇浓郁绚烂多彩的诗情画意,只有通过幻想和想象,才能亲临其境,有所观赏和领悟。那些极富想象力的儿童音乐作品,更是童心幻想的大世界。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这首具有浓郁幻想氛围的美丽童话。在讲述如何演奏这首曲目之前,老师放映事先做好的幻灯片,纯白的天鹅缓缓地从水面,她轻移双足,舞动双翅,体态轻盈,像微风中柔曼飘逸的轻纱,有行云流水般的流畅和奇幻……,如此美丽的画面伴随着美妙的乐曲,怎能不引起孩子们的极大兴趣而展开幻想的翅膀呢?“有人认为,只有诗人才需要幻想,这是没有理由的,这是愚蠢的偏见!幻想存在于生活中,存在于人类发展进程中,不仅成人有幻想,孩子?有幻想。这种幻想是思维的展翅,是想像力的飞翔。它是无止境无穷尽的,”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音乐教师要用动人的音乐艺术形象去陶治孩子们的心灵,去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去启迪他们美好的思想,更要为孩子们架起幻想的天梯。在课前教师要精心选取能够引起儿童幻想的音乐素材,抓住作品的构思,用儿童的视角,透过童心的折光,挖掘童心中的“海市蜃楼”,把孩子们带入童话般梦幻仙境,因势利导让他们燃烧起炽热的幻想之火。

三、信息技术的运用可全方位灌输德育和美育

音乐教师向学生传授乐理知识和演奏技能是其任务之一,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也是音乐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因为,音乐是一门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学科,在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音乐创造能力的同时,必须有机地融进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信息技术能够生动观地表现乐曲所描绘的美丽的自然风光、多彩的活动场景……具有丰富的美育因素,对深化音乐教学中的德育和美育,具有不可替代的多种作用。

(一)教育作用。说教对学生进行性格情操的陶治,思想感情的净化和道德行为的规范,远不及设计绘制幻灯片后来演示教学涉及的内容或录像来让学生观看所获得的效果好。

在教授弹奏《映山红》这首曲目时,我以电影《闪闪的红星》片段为主题,精心制作了幻灯片,再现了少年英雄潘东子的光辉形象……,使学生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民族自尊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感染作用。曲目的内容通过多媒体再现情景后,学生情感受到激发而产生共鸣。在弹奏《陕北民歌》曲目时,在幻灯片中映出的“黄土高坡、成群的牛羊、奔腾的黄河、延安的窑洞、壮观的安塞腰鼓”的画面,让学生置身于一个有声有色的有情有景的艺术氛围里,使学生的情绪受到感染,激发他们热爱那片有着光荣历史的热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三)美育作用。音乐除了声音的美之外,形式的美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能被人的感官所接受。《春天》这首曲子是寓意着一切美好开始,积极、向上。我把破土而出的嫩草、春花、春风、春雨做为画面,曲子贯穿其中,使学生们从心灵深处接受了美的教育,美的熏陶。使他们为这种美好的生活和未来而奋斗。

(四)丰富想象,激发学习兴趣。人的想象是靠语言、情景激发出来的。而这些通过电教媒体来实现是最好的方法之一。如在《牧民的一天》演奏上,我根据乐曲内容,制成草原日出、天似穹庐、奔腾而至的千军万马、策马扬鞭的牧民、变幻无穷的云彩、骤雨过后的琦丽彩虹、落日下成群牧归的牛羊的课件,让学生不出校园而享受到了草原的美景,为学生写下了一篇音乐作文。

(五)聆听经典、增长知识,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利用现有的经典作品引进课堂,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体验经典的魅力。音乐教学同其它学科的教学一样也有板书设计和作业,把这些内容在备课时放入课件中,把要求学生欣赏的篇目集中制作,使学生获得“人在画中游”的效果,让学生获得层次分明、生动完整的印象,加深对教学内容的记忆,增强教学效果。由于电教媒体声画并茂,视听结合,通过情景再现,能激发情绪,丰富情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因此,能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浅谈如何在音乐课堂中合理地运用多媒体

浅谈如何在音乐课堂中合理地运用多媒体 刘家店中心小学高威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作为一个全新的教学手段,正出现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在音乐课中充分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教学,能贴近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最佳状态,能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并能更好的使之与生动的教育技术相结合,给音乐教学增添无穷的魅力。本文从运用多媒体技术入手,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开启感知音乐之门”“教学情感审美化”“增强学生对音乐情景的了解与体验”“感受多元化文化”“增强音乐游戏、舞蹈直观性”“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等策略的实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动中学、学中乐。 【关键词】多媒体兴趣审美创新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是美的展现,而音乐课堂教学就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经,对于提高全民素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帮助学生体验美、感受美、表现美有着积极的作用。它不仅需要科学的教学方法与合理的课堂结构安排,更需要不断更新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辅助和提高教学水平。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作为一个全新的教学手段,正出现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在音乐课中充分合理的利用多媒体教学,能贴近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最佳状态,能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并能更好的使之与生动的教育技术相结合,给音乐教学增添无穷的魅力。那么,音乐课堂中应该怎样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呢?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音乐是听的艺术,也是情感的一种流露。在演唱或欣赏过程中,首先就必须理解音乐,否则就达不到音乐美育的目的。在这个前提下,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把音乐所要表现的情境用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学生对音乐形象一目了然,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情感效应的作用,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音乐教学活动。 例如:教学《热爱地球妈妈》这首歌曲。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首先运用多媒体放映大自然的美景,动物悠闲自在地生活,配以优美的旋律和教师有感情的朗诵解说,给学生带来美的陶冶。然后画面转换成展现荒山秃岭,水土流失、动植物死亡的内容,此时教师以低沉、惋惜的声音解说这些现象的成因,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感受对比,使他们的心灵受到震撼,由此感受到环保对人类、对大自然的重大意义。在这样的情感氛围中学习《热爱地球妈妈》这首歌曲,学生会全身心融入到音乐情感之中,学习过程中他们会主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保证了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运用多媒体,开启感知音乐之门。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一些有效教学方法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一些有效教学方法 东旺乡高门屯小学高杏以往的小学音乐教学,着重于反复单调的教学方式,教学模式陈旧,且一成不变的教法一直从小学被沿用到中、高等教学中。如要改变这一现状,取得音乐教学的真正实效,可以通过多方位、多角度的改革来实现。“有效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研究的热门课题,是各门学科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之一,广大小学音乐教师也在为寻求更有效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法与策略积极努力地进行着探索与实践。通过实践,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实施活动教学策略、实施全面关注策略,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合作、互动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音乐、体验音乐、感受音乐、欣赏音乐。 (一)教学目标有效——科学合理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是课堂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及归宿,要提高课堂效益,教学目标一定要有效,它关系到教学活动的导向、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学效果的评价等。只有明确、具体、科学、简明、切实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才会有的放矢,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一节课的成功与失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目标是否合理。让我们从设定有效的教学目标开始,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构建真正的、名副其实的“有效课堂”。 1.根据新课程标准制定学期目标。

为了更好的把握本学期的音乐教学方向,了解本册音乐教学的重点、难点,在开学之初,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制定了一份详细而清晰的学期总体教学目标。这将对每堂课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起到一个很好的导向作用。 2.根据学期目标制定课堂目标。 每堂课应有科学而明确的指向性、能反映教材的本质内容,而这个方向和目标必须以总体目标为依据。如在制定花城版第四册第2课中《美丽的朝霞》的教学目标时,根据第2课歌颂清晨的美丽景色,启示学生对光阴的珍惜这一总体目标,我通过制定强弱处理、感受三拍子的动律让学生体会音乐美、朝景美;并通过歌曲创编与拓展让学生感受时间的珍贵。 3.根据课堂目标制定环节目标。 抓住课堂目标的总体走向之后,细化每个教学目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根本途径。在每堂音乐课中,课堂是靠环节目标去实现,环节目标靠课堂目标去统一,这是目标有效教学的原则。它们的关系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没有总体课堂目标,课堂教学组织就不明了,会显得乱。那光有课堂目标,没有环节目标,教学会显得空洞。所以有了课堂目标后,制定环节目标必须注意,环节目标有若干,都为实现课堂目标而服务,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有坡度,让学生的思维经过“爬坡”的过程,不断激起学生“跳起来摘果子”的热情和欲望。 (二)训练定点有效——突出重点

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教学融合的应用探讨

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教学融合的应用探讨 摘要:随着现代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技术在教育界也开始属于各个科目 的独特渗透,在传统教育体制中,对于音乐学科并没有给予过多的重视,而随着 素质教育的提出,德、智、体、美、劳开始成为学生们新的发展目标,音乐教学 自然也被赋予全新的教育意义,而信息技术也开始渗透到音乐学科的教学当中, 本文主要探讨信息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和音乐学科教学融合之后的应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音乐学科;教学融合;应用探讨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对于各类科学的投入也不断增加,信息技术也成为主要受益者之一,而科学技术研究又离不开优秀人才的支撑,信息技术也不断渗透到教学当中, 三者形成良性循环,互相带来提升。在素质教育体制提出之后,音乐教学也开始寻求在教学 方式的转变,寻求给学生们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提升,而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当中的渗透, 音乐教学也开始和信息技术产生微妙联系,通过将二者融合,提升音乐学科的教学效果。 一、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教学的融合 信息技术是现代化的一项具体体现,而音乐学科教学在现代化背景之下,想要开展符合 学生们兴趣方向的教学,就需要和信息技术产生融合,通过二者融合之后的不断探索和实践 应用,让音乐学科教学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信息技术带来的改变和作用,通过信息技术 将音乐分割成多个部分的小学科,再利用信息技术将它们重新整合为一个主体,让二者之间 能够形成互相依存的模式,从而让音乐学科教学的教学模式能够得到根本上的转变。这个融 合过程是一个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过程,通过将学科分割之后,提取精华部分重新组织,达 成二者之间的有效融合,从而让音乐学科教学在现代化背景下被赋予全新的生命力,让教学 方式得到根本上的转变,有效的提升课堂教学效率[1]。 二、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的应用探讨 (一)利用信息技术让音乐教育变的更加动态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音乐学科教学,仅仅通过教师的演唱或乐器演奏来实现教学,对于教 师的个人素质要求较高,并且很难达成有效教学,学生们很容易感觉音乐教学枯燥无聊,而 在信息技术的融合之下,能让学生们感受到不同的学习体验,单单从音乐欣赏层面来讲,就 可以让学生们获取更加直观的音乐体验,教师在课堂上通过鼓励,让学生们增强音乐学习兴趣,让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从而促进信息技术和音乐教育的融合,想要做到这些需 要教师改变自身传统的教学观念,给学生们带来教学模式上的优化,让学生们能够更加简单 的学习音乐。比如,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们学习音乐索观看的曲谱都是教材上的静态曲谱,学生们很容易失去观看兴趣,降低学习效率,通过信息技术和音乐学科的融合,能够让 曲谱通过信息软件动起来,从而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或者是教师们利用信息技术当中的 音频制作软件,让曲谱能够以动态化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们能够从根本上理解曲谱。当 前在市场上经常使用的音乐学习软件,都可以在播放音乐的过程中通过移动光标来选择区域 播放,并且可以调整播放速度,这些改变可以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们和音乐之间产 生不同的交互,从而让音乐资源更加丰富,增强学生们的学习体验,学生们的学习压力和教 师的教学压力也可以同时得到降低,学生们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到提升,提升了学习兴趣,从而帮助教师在教学阶段更好的达成素质教育的要求[2]。 (二)信息技术在音乐作品配乐方面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当前的市面上,有很多模拟乐器的软件,通过模拟乐器,来发出不同乐器的声音,教师通过引导,可以帮助学生们学习到不同的演奏方法和演奏技巧,其 中Cubae是最为常见的虚拟乐器技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这一优势,给学生们带 来动态化的音乐学习体验,增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让音乐更加直观的立体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也可以通过使用这类软件来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乐器,了解乐器在音乐当中的重要性,并学会在音乐改变当中使用不同的乐器,让学生们能够在不需要接触乐器的情况下,大概了 解所有乐器的声音和演奏技术方法。比如,教师们在教学学生们学习《让我们荡起双桨》这 篇音乐作品时,就可以使用到这类软件,因为这篇曲子非常流畅,并且旋律动听,配器手法 非常复杂,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来介绍配器的使用。还有一些作品在力度和响度上也有着

音乐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音乐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师宗县竹基中学张琳 【关键词】音乐、语文教学、重要作用 【内容摘要】 单纯的语文教学,虽然会让学生学到知识但却觉得无趣;单纯的音乐,虽然会让学生感到快乐但却很少能学到知识。有没有一种方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呢?那就是把语文与音乐结合起来,让二者相互补充,相互强化。用音乐为语文课画龙点睛,用音乐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下获得丰富的语文知识。 音乐和语文有什么关系吗?我想有些人会不以为然,把音乐和语文拉到一起,能把语文学好吗?我认为,适当的音乐,对语文教学是很有帮助的。 在我刚走上语文讲台不久,发生了一件事,让我更加对这种看法确定,我们使用的教材,是由语文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是写人的记叙文,正好里面的文章都涉及到“爱”这个主题,我就想到了设计一次以“母爱”为主题的配乐朗诵的活动。因为这是一所乡镇中学,学生都来自农村,又刚进入初中不久,他们以前几乎没有搞过什么朗诵比赛,更何况配乐朗诵,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我先是指导学生写文章,然后再根据他们的文章帮他们找合适的音乐,我们整整准备了三个星期,配乐朗诵才真正开

始了! 台上的同学在优美的音乐中朗诵着自己的文章,情到深处,不禁落下了热泪,台下的同学也被深深感染,也不禁潸然泪下,整个教室都沉浸在对母爱感恩的情绪中。我作为一名老师,我也不禁为着这样一群可爱的孩子所感染。他们的感情,是如此的纯真;他们的内心,是如此的丰富。活动过后的很长时间,他们都还会对我说:“老师,那次活动真好,让我们知道了要多孝顺父母,我们什么时候再搞一次啊?”我想如果只是一次普通的朗诵,也许收不到这样良好的效果。为什么配乐朗诵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呢?我想是因为我把音乐与文字相结合,让语文走近音乐,让语文走近音乐,让他们相互补充,相互强化的作用。用音乐渲染教学情景,用音乐为课文画龙点睛,用音乐激起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下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学到丰富的知识。 《毛诗序》中曾说过:“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在原始社会,人类还没有文字,没有丰富的文学种类及表现手法,唱歌和舞蹈便是初民天然的表现和抒情方式。音乐就是通过有组织的、在时间上流动的音响所形成的艺术形象或意境,表达人们的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它最善于细腻地表达人们不同的情感,溶解各种思想。贝多芬说:“音乐能使人的灵魂爆发出火花”。 文字产生后,文学渐渐也成了人们表达感情的重要方式,《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文章实则

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教学整合

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教学整合 河北省涿州市西丁小学 石俐 摘要:构建现代化信息技术和小学音乐教学的整合,多媒体现代化技术凭借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等优点给我们的音乐教学带来了许多的便利与生机,使我们的音乐课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对音乐构成全新的诠释。使教师的教学观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有深刻的变化,从而打开学生学习音乐的通道,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音乐教学整合 现代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的整合,为音乐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教与学的空间,逐步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改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改善传统的教学方法带来的弊端,可以更好的使学生在课堂中和教师得到共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现代信息技术的利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差,他们的注意力往往取决于外界环境的影响。音乐是情感素质的培养过程,儿童的情感是容易被激起的,如果他们是有兴趣的学习,会对音乐这个学科认识更加丰富,更加深刻。 旧式音乐课中单独只靠听、唱教学,使得学生难免产生枯燥无味。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图片、音像的转变、色彩的变化及声响效果等,可以集文字、图形、动画、音频、视频、投影等媒体技术于一体,直观形象,新颖生动,能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快乐的学习、主动学习。信息技术。

在音乐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能使教学过程中情景交融,声形并茂。如在《祖国,祖国多美丽》一曲的学习的过程中,我运用信息技术首先用幻灯片展示了中国地形图,然后播放祖国壮丽山川的幻灯图片,有长江、黄河奔流的壮观情景,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图,险峻的华山,巍峨的泰山,秀美的苏州园林,最后是北京的故宫和庄严的人民大会堂,这些丰富的图片使同学们好似身临其境,在视觉和听觉中得到共鸣,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的感受到了乐曲中的节奏,并被其深深感染。再如:《歌唱二小放牛郎》是一歌颂爱国少年王二小的歌曲。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有表情的演唱这首歌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现代和平生活。由于这首歌曲有独特的时代背景的特点,我先向学生讲述歌曲发生的年代背景作为导入,然后引用Flash动画版的王二小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动画片一开始就深深地吸引了在场的学生,于是我便抓住了这一积极的情趣,开始了新课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这一实践证明:教师因势利导,有效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去创设丰富多彩的音乐情境,能激发学生兴趣,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主动的学习,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感受到了信息技术与音乐整合所带来的美的感受。 二、信息技术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音乐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努力创设情境,让学生融入到音乐情境中,从而主动思考、探索,以达到激发学生思维的目的,提高他们的想象能力,进而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在音乐教学中,乐曲的欣赏课没有文字的说明,完全靠学生内心的感受,信息技术能为欣赏教学创设形声兼备的音乐情景,极大的增强音乐的时空效应,激起学生的想象力和理解力,让学生对音乐产生了很深的兴趣,感知音乐的大门也就随之敞开了。 例如欣赏名曲《二泉映月》,此曲意境凄凉,音乐起伏,旋律抑扬顿挫而委婉深沉。在教学中,我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黑夜中,明月高悬,幽静的湖水,凄凉的湖中亭中孤寂的一个人手持二胡静坐湖边等画面,然后放录音用语言文字把这首曲子的意境描绘出来,又将作者刚强性格与坎坷一生做简短介绍。最后把曲子播放出来,那如泣如诉的乐曲,感染着每一一个孩子,扣动着他们的心弦……

音乐教学中的情境教学

音乐教学中的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中的“情境”,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共创的一种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场景,这种场景能把学生带入与教材内容相应的氛围中,师生在此情此景中进行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下面谈谈音乐教学中的情境教学。 一、生活展示情境“音乐源于自然”。 音乐教学不能只把学生拘泥于室内的学习,应当让他们回归生活,走进自然,在大自然中体味音乐的存在。比如:课外郊游时,带领同学们在森林里漫步,树叶沙沙作响,小溪欢快地流淌,鸟儿放声歌唱,这不就是大自然演奏出的美妙乐曲吗?在不知不觉中,同学们都随着这美妙的自然音响哼唱起来,曲调清新、自然、淳朴,脸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感受到了音乐的存在,生活的美好。 二、图画、录音再现情境 在歌曲教学中,适当给学生设置情境,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比如:我在教《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时,先让同学们想象春天的景色,然后播放春景幻灯片和“鸟语泉鸣”的录音。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学生们看到了碧绿的田野、烂漫的山花、快乐的小鸟、飞舞的蜜蜂,听到了潺潺的流水声,仿佛置身其间,感受到了浓郁的花香和青草气息,加深了对歌曲内容的理解。然后再教唱此歌,学生们很快进入了歌曲的意境之中,学的非常认真,曲调掌握也非常快。有的同学还能伴着音乐边歌边舞,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表演体会情境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音乐与表演是密不可分的,要想充分表现歌曲的内容,通过有声有色的表演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比如《大鹿》这首歌曲,从歌曲曲调上看比较平淡,而且音准不容易掌握的“4”多次出现,如果直接教唱,学生不易学会。根据这种情况,我先给同学们介绍了歌曲的内容,然后找两个同学分别扮成小兔和大鹿,随着优美的旋律进行表演。扮演小兔的同学充分表现了兔子为了逃命的那种急切心情,扮演大鹿的同学也表现出那种乐于助人的精神。游戏表演进行的顺利而愉快,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在分组表演后,同学们很快掌握了歌曲的旋律,随后教师在

浅谈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内容摘要:目前许多中小学生的音乐课堂上,并未突出音乐教学的艺术特点,采用的是其它学科相同的教学方法,重讲解、轻感受;重理智,轻情感;重被动接受,轻主动参与。教师多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掌握,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气氛严肃,教师讲得滔滔不绝,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课上听得似懂非懂,课后忘得一干二净。这种教学方法效果很差,也不受学生欢迎。要改变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把音乐学习的主动权让给孩子,让他们变被动为主动学习,这样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就主要针对怎样培养学生兴趣这个话题来展开讨论,通过引趣、激趣、增趣等方法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音乐课堂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让音乐真正走进学生心中,成为其心灵最美好的东西。 关键字:兴趣识谱引趣激趣增趣

浅谈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在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作为一名音乐教师,研究如何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这一课题,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的。 有一句话“艺术是不分国界,不分年龄的天堂。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走进这美丽的天堂,所以我们要珍惜这分属于你我的艺术灵感和情缘”。其实当我们最开始走进和接触艺术的那一瞬间,不过是因为我们怀捧一份好奇,而这份好奇心正是兴趣的根源。 那么兴趣究竟有多重要呢?他就好象我们学习过程中的催化剂,有了他我们就会举一反三,会乐此不疲,会多苦多累都心甘情愿。那么当我们如此主动的去探究,去学习,成功也一定会和我们付出的汗水成正比。 德国伟大的诗人歌德说:“不爱音乐的人,不配做人。虽然爱音乐,也只配称半个人。只有对音乐倾倒的人,才可完全称人”。可见一个个性完美的、全面发展的人应该把音乐作为自己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可有可无,更不是把音乐作为糊口谋生的手段。作为中国的青少年一代更应懂得:为实现祖国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必须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工作,必须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而广大人民群众的音乐文化水平,尤其是青少年一代的音乐文化水平,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及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每个青少年都有自觉提高自己音乐文化水平的责任。 一、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动力 兴趣是人对事物或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热情和肯定态度,并由此产生参与、认识和探究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引起和维持注意的重要因素,对感兴趣的事物,人们总会主动愉快地去探究它,使活动过程或认识过程不是一种负担。因此,兴趣是学习的巨大动力,是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和研究的精神力量。 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意义,应该说早已被人们所认识,爱因斯坦的“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即是一句至理名言。在基础音乐教育中,把学生的音乐兴趣培养作为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和目标。因为,没有兴趣做基础,包括传授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内的音乐教学的基本任务就难以完成;就终身教育而言,音乐兴趣是学生在音乐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即是学生在人生旅途中不断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发展自身音乐能力的动力催化剂。学校教育只是人生的一个学习阶段,已经步入终身学习时代的当今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比

音乐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音乐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自选课题(《牧歌》欣赏)案例自评 新建县第六中学余江红 课型:综合课 年级:初二年级 教学目标:能够感受音乐的意境,以及根据音乐即兴创编表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用MP3播放小提琴版音乐《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让学生闭目聆听,并想象一下音乐所描述的意境。(比起用录音机放磁带,mp3音响效果要更好。) 2.用多媒体出示这首音乐的歌词,并让学生整体齐唱一段。然后说说这首歌曲描述的是哪个地方?----内蒙古。(比起手写的歌词,多媒体幕布上出示的要更快更清晰。) 二、新课感受 1.用多媒体出示小提琴图片和文字简介小提琴音色并分别播放各种音色的音响片段。(传统方法不能做到‘图-字-音’如此灵活展示出来。)2.MP3播放小提琴曲《牧歌》,让学生感受小提琴所奏出的内蒙古风光。听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3.用多媒体展示几段内蒙古大草原的风光及那人们的生活习俗的视频画面。(多媒体向同学们展示了真实的内蒙古,比起传统说教来的更生动,更有真实感。) 三、体验 1.先让学生说说音乐所描述的意境,后用多媒体出示音乐的文字分析段落。 2. 再用MP3播放小提琴曲《牧歌》,让学生重复听一遍音乐,与此同时用多媒体幕布展示与音乐相似的画面,让学生更生动的感受音乐。 3.幕布出示音乐的曲谱,简单分析音乐的曲式结构。师生一起讨论得出结果——幕布出示A-B-A结构分析内容。(比传统手写展示来的更快捷更明了。)四、创编表演

1.学生创编诗歌表达对内蒙古的热爱,或向往,或祝福并有情感的上台朗诵出来。老师用多媒体录音器把学生的朗诵声音录下来。 2.学生即兴根据音乐编排舞蹈动作并跳出来。然后老师用多媒体播放蒙古族舞蹈视频,师生一起跟学几个标准动作。(多媒体视频可控制快进后退,跟学动作更方便。) 四、下课总结 学生说说这节课学到了哪些东西?听着音乐《牧歌》一起舞蹈直到下课铃响。 总结自评:音频、视频、图片等通过电脑教学课件整合在一起展示给学生,好像将整个音乐世界一下子展现在了学生的眼前和耳畔,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这在传统教学当中是不可能实现的。

最新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的音乐元素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的音乐元素 环城二小陈熠琳 如今,“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课堂模式已逐步被“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课堂模式所替代。然而我在工作实践中发现,在所谓的“新型课堂”中,一些课堂呈现出的仍旧是“听说读写”一贯到底。我们不可以否认“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主要手段,这就好比是厨师做菜,最重要的是得有鸡、鸭、鱼、肉之类的主料。然而,要想做出色香味俱全的好菜,还得依靠油盐酱醋姜葱蒜等调味品,同理,要想真正构建生动活泼、朝气蓬勃、学生乐此不疲的课堂模式,还得广泛辅以形式各样的教学手段。 此外,由于旧有的课程设置、学科教学专业化等等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师,特别是不同学科教师之间,在教学上颇有“老死不相往来”和“隔行如隔山”的味道。新课标强调:“课程的综合化不仅要求课程内容的综合,更为重要的是教学方式的综合。” 音乐,是人类心灵的诗章。它所独具的艺术魅力,有着强烈的感染力。科学研究表明,健康的音乐可以舒缓人的心情,放松紧张情绪,调节忧郁、繁闷,使人变得平静、安详;也能振作人的精神,提神醒脑,增强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那么,何不试试用音乐来辅助小学语文的教育教学呢? 今天我主要就语文朗读教学中音乐元素的运用进行探究。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包含在语音的高低快慢强弱之中,而朗读将书面语言转化成抑扬顿挫、声情并茂、轻重缓急的口头语言,再造了作品的意境和形象,传导了浓烈的感情因素,读者在朗读中将自已

的情感尽可能地与作品的情感融为一体。这样,文章思路、情感、意境才会自然浸润到读者内心深处,激起共鸣,使其语感、审美能力等等都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和提高。 为能准确指导学生朗读,引起学生朗读兴趣,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我常借助齐读、领读、分角色读、录音朗读、配乐朗读等多种朗读方式,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和谐婉转的韵律,呈现出作品的音韵美,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为语文的教学及学生语感的培养奠定基础。 音乐作为渲染情境的一种重要的手段,与语文也有相通之处:它们都是反映社会生活、表情达意的载体。如果选择与课文内容、感情相通的时代之音,把音乐和语言沟通起来,根据音乐的语音、旋律、节奏,通过教师的提示,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联想,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产生通感,就能在他们脑海中浮现生动的课文画面,并与作者在课文中抒发的情感产生共鸣。在审美追求中提升对作品的理解和演绎,陶治性情,升华思想,加深印象,在美文和音乐的旋律中得到美的熏陶。 配乐朗读较之于其他艺术更能沟通人的艺术感觉,使人的艺术素养、品位得到更有效提高。它使人在音乐的感染下,对文章意境和朗诵魅力的感受更直接、更真切,仿佛身临其境,心驰神往;从审美效果看,配乐朗诵好像把作家的情思、诵者的感受如画面一样呈现于眼前,淌入人们心田,使诗文与音乐在相互激发、生成的现场感中弥散出超强的感染力、穿透力,通过诵者的声音,把诗文送入听者的耳朵,从而把人的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感受全融进美好意境中,使无情者有情,麻木者动容,敏感者遐思万千而沉醉其中。我曾尝试将音乐元素运用到朗读教学中,在执教《七律·长征》时,音乐元素就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在长征路上所做,全文围绕“难”“只等闲”张开教学,突出了红军战士不畏艰险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由于学生距离那个历史时代已久,对于这种特殊历史时期下所体现的真挚情感很难真正深入地去体会。在朗读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由内而外的抒发情感,这是教学的难点。在教学中,我善用音乐资源,采取了这样几个步骤突破难点: (一)在电影视频《长征》中导入课文,在促人奋进的音乐中配合

信息技术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信息技术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随着音乐教改的不断深化,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信息技术合理地运用在音乐教学中,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音乐学习内容,使音乐教学内容并茂。在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音乐教师合理选择、灵活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能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和创新意识、加深师生高效便捷的沟通,提高教学效果。因此,研究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就信息技术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谈几点体会。 1、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优势主要表现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音乐学习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和创新意识、有利于师生高效便捷的沟通。 2、信息技术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存在很多问题,函待我们去解决,主要表现以下四个方面: (1)目前音乐教师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课前制作课件,课堂上运用此课件授课,教师成了操作者,学生成了观众,授课方式单一化,教师对课堂教学中产生的突发问题显得束手无策,使用信息技术教学时如果出现突然而至的灵感,这些灵感往往是教学艺术的动人之处,但往往无法添加到板书中去而生出许多遗憾。所以教师应该充分备课,注意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合理使用信息技术使课堂教学更加完美。 (2)音乐教师教育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音乐教师对现代教育教学理念,认识程度参差不齐,青年教师的认识明显好于老教师,

城市学校的教师好于农村学校的教师,所以教师要多参加相关培训,阅读相关教育理论书籍等途径了解先进教学方法和理论进行自我充电。 (3)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不够,教学中发现很多教师应用的并不熟练,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好,课件是板书的复制,鼠标取代了粉笔,认为用信息技术完全代替传统教学,就是课堂效率最优化。其实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各有优缺点,要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也要继承传统教学的合理部分,相互补充相互渗透来优化教学过程,实现整体优化目标。 (4)音乐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不够,有些教师虽然具有了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但对信息技术能力的掌握存在差异,实际的操作应用还有待提高,所以需要学校要制定培训计划,以帮助教师提高信息技术能力,达到新型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要求。 综上所述,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信息技术在作用越来越大,随着科技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信息技术也在教育领域不断深入,让每个受教育者都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和优越性。而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引起大家的广泛重视。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同样对音乐教学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和价值,值得我们借鉴和发扬。 2017年5月

音乐课中如何创设情境教学

音乐课中如何创设情境 教学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音乐课中如何创设情境教学 摘要:合理利用有效空间使学生在美的环境中领略美的音乐、美的意境、美的色彩是非常重要得。通过教师有目的、细致地安排每一个教学环节,重视有效利用情境教学,使学生能够根据每首歌曲的情绪投入,自然地表达出其情感,强化学生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创造、审美能力。对审美对象加深理解,可丰富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对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情境教学快乐情境和谐情境 情境教学是教师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一个美好的环境,使学生置身在美的环境中,感受美、理解美、增加学习情趣的教学。在音乐教学中,有效利用情境教学,能促进学生智力、性格、身心的发展,直接影响着人们得情感,所以音乐教育对于提供全民族素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都有重要作用。 一、有效利用空间,创设美的情境 好奇的儿童,对事物的认识首先是从感性开始的。合理利用有效空间使学生在美的环境中领略美的音乐、美的意境、美的色彩是非常重要的。

在歌曲教学中我还根据每首歌曲表达的情感内容装点布置。与之相适应的环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如在歌曲闪烁的小星教学中教师可事先。在教室内墙壁上贴满金色银色的小星。学生走进教室,就好像走进了浩瀚的夜空。在视觉上有一个整体印象,学会歌曲后请学生仰视“天空”。教师轻弹琴键,微风吹来,风铃“叮叮”作响,星星随风摆动,闪烁着星光。学生随着音乐作出哼鸣并一起想象:浩瀚的夜空,星星闪烁,可爱的星星好像眨着眼睛向我们问好呢!啊!多么美丽的夜空啊……学生们情不自禁就进入了歌曲的意境,自然而真情地演唱好歌曲。加入这样的情境教学,不仅表现了歌曲的意境,更把歌曲的情感化为学生自己得心声,这种审美感受成了整个美感活动得核心。 二、运用形象直观得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快乐的情境” 审美情感是审美感知过渡到审美想象的必要条件,感受获得的表象由于情感的融入而获得新的活力,表象开始活跃的重新组合,构成审美意象,要在音乐教学中创设“快乐的情境”,可合理恰当的运用现代电教手段,使音乐艺术成为听觉艺术与视觉艺术得完美结合,给学生以崭新得表象,使其在审美情感上得到充分得满足,产生对音乐的极大兴趣。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培养

“如何培养小学生音乐情感的研究”心得体会音乐是一种情感表达形式,通过音乐可以起到宣泄情感,疏导情绪的作用,在音乐欣赏、演唱、演奏过程中,通过引起学生的共鸣,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浸润他们的心灵,使他们受到某种道德情操、精神品质、意识观念的渗透,从而达到情感培养的目的。 小学生尚处于蒙昧之时,基本上没有什么生活阅历和经验,他们的审美情感、思想情感、道德情感都处于形成阶段,由于小学缺乏产生特定情感的生活体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结合音乐教学活动,采用各种适合的手段,从各方面来培养和促进小学生丰富而健康、积极而向上的情感。怎样更好的发挥小学音乐教育对学生进行情感的培养呢? 一、情感在音乐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 任何艺术都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同时,也可以反所用于生活。“当语言无法表达的时候请让音乐响起来吧。”这句话形象的告诉我们音乐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可以通过特定的形式,更集中、更强烈也更容易地表现人们在生活中的情感,柔美、慢速、稍弱的音乐使人心境平和、舒缓,激烈、快速和强劲的音乐使人心情激动、兴奋,而下行的旋律又会让人忧伤。因此,人们常常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小学音乐教育就是通过音乐教学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兴趣,打动学生的

情感,给他们一种熏,一种滋养,让他们在愉快欢乐的氛围中的不断地受到情感的教育。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人们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情往往借助于声音的表现,从喊叫、欢呼到引吭高歌都是感情的流露,而音乐则是最善于、也最适合于表现感情的艺术。 二、情感培养在音乐教学中的实施 (一)、培养审美情感。在小学音乐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掘音乐教材中美的因素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首先,要充分挖掘小学音乐教材中歌曲的歌词美、旋律美、节奏美、力度美等,以教师动情的演唱、演奏、生动有趣的讲解,结合直观形象的教具的使用及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启发学生对音乐中美的因素的鉴赏力及表现力。如在教唱《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时,要特别注重对学生审美情感的调动,“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在悠扬的演唱结束之后,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这些美丽的景色,老师轻轻的朗诵:舞动的船桨、粼粼的波浪、白塔、绿树、红墙、还有树上的夕阳,然后再让学生谈谈对这首歌的感受,在重新演唱中,要求学生把歌声唱的更加悠扬、更加优美,(如果有条件,也可以把这首歌的MTV在多媒体上播放一下)从而达到对学生审美情感的调动,让学生逐渐懂得欣赏美、发现美,并体会到生活中的美的存在。又如在《嘀哩嘀哩》一课时里面,老师通过边表演边朗诵:“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山林里。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这里有红花,有绿草,还有小黄鹂在嘀哩嘀哩的唱歌”。老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 音乐教学方法的分类,就是要建立音乐教学方法的次序和系统。从音乐教育的发展历史来看,由于音乐学习内容丰富必然决定了音乐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同时也决定了音乐教学方法的复杂性。把这些众多的教学方法,按照一定的标准、不同的特点区分开来,有利于音乐教师更好地分析和认识它们,掌握它们各自的特点,以便能够更好地将众多的音乐教学方法应用到实际的音乐教学之中。 根据不同的分类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种划分方式: 以学生学习活动内容领域来划分,音乐教学方法可以分为:歌唱教学法、器乐教学法、律动教学法、欣赏教学法、创作教学法等。 以音乐教育家创立的音乐教育体系和教学法命名来划分可分为:达尔克罗兹、奥尔夫、柯达伊等教学方法。 以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获得信息来源及主要活动方式来划分可分为:体验性音乐教学方法、实践性音乐教学方法、语言性音乐教学方法、探究性音乐教学方法等。 本书按照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将音乐教学方法分为:教师主导式教学方法、师生互动式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式教学方法。 1. 教师主导式教学方法 教师主导式教学方法主要是由教师向学生传授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它包括:讲授法、演示法、呈示法等。这种教学方法是传授型的教学方法,从表面上看是教师主动,学生被动,教师传授,学生接受。但在实际教学中是要求教师在充分激发、鼓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后,才可以实施的教学方法。 教师主导式教学方法主要特点是:①能够充分发挥教师音乐技能和语言能力方面的特长,是一种省时有效的音乐教学方法。②适用于在短期内系统传授大量音乐知识素材的教学。 ③能够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接受并逐渐把握系统的知识结构,养成系统的思考习惯。④能够有计划地发展学生接受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使学生能够不断地掌握并积累众多的音乐知识与技能。 (1)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递知识的教学方法,是音乐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目的是让学生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动地接受、掌握音乐知识素材的能力。在音乐实际教学过程中,讲授法又可分为讲述、讲解、讲评三种形式。 ①讲述。是指教师向学生对某个事件或某种事物以叙述或描绘的方式进行教学,其强有力的情绪作用能使学生获得深刻的体会和感动,如对音乐作品的作家生平、创作背景的介绍与描述。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现代信息技术和音乐教学现状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现代信息技术和音乐教学现状 现代信息技术是借助以微电子学为基础的技术和电信技术的结合而形成的手段,对声音的、图像的、文字的、数字的和各种传感信号的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处理、储存、传播和使用的能动技术。它的核心是信息学。以下是 ___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现代技术相关:现代信息技术和现状。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一)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提高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属于声音与图像的综合作用,高校学生可以在音乐教育教学中感受到更多的学习乐趣,学生的学习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对生动具体的新鲜事物更加容易提起探索欲望以及学习欲望,所以高校音乐教学应该结合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营造一个与其他不同的课堂环境与氛围。比如:在学生进入教室之后可以先播放一段音律优美、情感积极的乐曲,将学生带入到音乐的世界之中,更好的集中注意力,而且在教室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加入适当的背景音乐作为衬托,将枯燥的讲课内容与音乐的旋律融合在一起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丰富性以及独特性。 又如:在介绍西方音乐的过程中就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相同时期的音乐进行背景播放,像《土耳其进行曲》、《蓝色多瑙河圆舞曲》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可以一边了解中西方音乐发展历

程一边感受当时音乐的特点与形式,这对于提高教学效率可以起到一定的帮助,而且对于集中注意力也非常有效,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避免了过去那种枯燥的讲解式教学形式。 (二)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感受音乐 音乐是声音艺术,音乐教学的基本手段之一是聆听,音响美,是创造良好听觉环境的关键因素,音质清晰的音响给人的听觉带来快感并诱发美感的产生,而一个美好的视觉环境对音乐教学也非常重要。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协助下高校音乐教育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深入的感受音乐魅力,为音乐审美氛围的营造提供帮助。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对教材中的文字、符号、等形成了教学依赖,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感到乏味,这样也会使学生形成一种对音乐的偏见,不能很好的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音乐的美,而只是束缚在课本的知识点之中,产生一种上的消极应对,并且教学材料只能呈现文字、乐谱这些可以看和阅读的知识内容,而对于其中蕴含的关于音乐的实质性的却不能明确的、直白的表达出来,也就是通过听觉所感受到的音乐,它与通过看和读所感受的音乐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将色彩图片、新颖的谱面、重点强调的内容引入课堂,还可以利用计算机对构成音乐的各种声音进行形式的采集与,经过一系列处理之后得到自己想要的音乐内容,也可以让学生指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六种教法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六种教法 小学音乐教学在学校教学工作中占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怎样上好音乐课,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美的熏陶是每位小学音乐教师的责任。在课程改革的今天,传统的教学方法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音乐教学的需求。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六种教学方法。 一、激趣法 激趣是提高音乐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许多实践证明,决定学生学习态度的因素有两种:一是认识;二是兴趣。兴趣支配着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注意力集中而稳定。教育学家斯特金认为:“教学效果基本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的兴趣又调节着情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表现出巨大热情,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主要运用以下方法。 (一)创设情境: 学生的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是有机的整体。在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借助幻灯、录音、录像片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影视图片等艺术资料,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不仅可以映证和深化教学内容,而且可以调动学生的情绪,引发学生积极主动探究知识兴趣。 (二)巧妙设疑: 古语云:学贵有疑,小疑小进,大疑则大进。设置疑问,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刀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在音乐课中,巧妙设疑,才能激发学生认识上的冲突,造成强烈的求知欲望,点燃思维的火花,从而推进教学目的与任务的实现。例如:在教《国旗国旗真美丽》一课时,导课是这样设计的:为什么每当奥运会健儿取得金牌时,会升国旗、奏国歌?为什么中国北京天安门升国旗是旅游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 (三)实践操作: 音乐课上要用许多打击乐器。上课前,每生准备一份。根据小组特长在节奏学习中,各小组竞赛,每名学生利用自己手中的乐器练习节奏。在练习中,学生严肃认真唯恐自己组落后。通过学生边演边唱边击的教学形式,用朗读、拍手、拍腿、跺脚等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方法训练节奏。在实践操作中,增加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换位法 教师再也不是课堂的主宰。新课程实现了教师与学生的换位,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习者、参与者。在换位过程中,我努力研究认真思考认为换位决不是教师不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收获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收获 城关中学音乐组代虹转眼我已经在城关中学教学三年了,在这三年中,我收获很多,碰到了很多困难,遇到很多可爱类型的孩子,有的闪闪惹人爱,有的调皮的让你无奈,而有的真的让你想死的心都有……就是因为有这样的学生,才有了我们多彩的校园。和这在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教师。作为一名教师,我很知足,知足于拥有这份高尚的职业;知足于学生的爱戴和家长的信任;知足于清新而富有生机的校园氛围;知足于人生的平淡,平淡的人生也可点缀纷繁!应该学会知足,知足者常乐。有了工作本身就是快乐,幸福的。我们应该享受这份快乐,珍惜这份幸福。用感恩的心快乐的去工作去奉献。即使多舛的命运给你带来苦难,带来绝望,但我们仍要心怀感恩。一个人学会了感恩,才能托起世界的脊梁。“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世界的主宰―――人,更要充满感恩之情。一颗感恩的心,化干戈为玉帛,一颗感恩的心,化腐朽为神奇;一颗感恩的心,化冰峰为春暖。人生路上,缺少了感恩,就缺少了阳光雨露。心怀感恩,就能回报社会,报答自然。 作为一名教师,我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感谢学校,给我提供了工作的平台;感谢领导,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帮助;感谢同事,给了我兄弟姐妹般的温暖,更要感谢学生,给我自信,激发我无穷的工作热情。 作为一名教师,会义无反顾的选择敬业。因为我们拥有着培养祖国花朵的责任,教书育人是我们的天职和本分,也是我们的信念!每个人的心灵之花就会绽放最美丽的笑颜,我们的世界才会越变越美好!其实,奉献对任何人都不苛刻。常言道,播种善良,收获友爱;播种希望,收获未来。我们既然选择了讲台,就选择了默默奉献。 如今的教师,肩负着神圣的历史使命。教师的师德决定了教师的素质,又决定了教育的质量。因此,加强师德建设的工作是时代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搞好教育的行风建设,决定教师队伍建设成败与否的关键。通过我校师德建设的学习和探讨,是我懂得:一个为人师表的教师,只有认真的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才能成为学生的表率,成为学生思想的导航灯。 师德是一种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我们所以认为的教师的道德素质并不是指规范、准则本身,而是教师把这些规范、准则逐步内化,成为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准则。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业,因此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而教师的道德是教师的灵魂,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师魂”。 音乐的学习就是以学生为本,作为音乐教师,首先应该明确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和推进新课程改革,我认为,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先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逐渐喜欢音乐,从而才能对音乐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要积极引导学生,从而使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做到终身受益。因此在音乐课教学上,我会从下列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 1、根据音乐教室现有的乐器,通过音乐欣赏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各种乐器,并且让学生参与其中亲身实践,讲解各种乐器基本的演奏方法,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对乐器有了进一步的接触,而且还对我国的各种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 2、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活跃空气,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可调节情绪,有利于其他课的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