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

建立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
建立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

建立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

的综合表现。在传统幼儿教育中,教师是教育方案的设计者、执行者;是知识、技能的传递者;是幼儿生活的看护者;是幼儿行动的指挥者。幼儿往往是接受知识、技能的容器。这样的教育形式,虽然也能使幼儿掌握知识和技能,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但由于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被动的接受知识、技能和道理,良好的个性和宝贵的创造意识始终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能极大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幼儿个性的社会化发展。《纲要》中很多地方都体现出师幼互动的思想,如“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着”。在现代教学中,幼儿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向幼儿传授知识、技能和道理,更应该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幼儿教师应了解幼儿、尊重幼儿、理解幼儿、鼓励幼儿,促进幼儿身心和谐的发展。

一、教师是幼儿心声的倾听者。作为教师要以微笑和耐心倾听幼儿的需要、想法、问题和建议,并给予适时、积极的反馈。

教师工作重要的活动应该是“倾听”,即全神贯注地关注幼儿,倾听他们的语言,观察他们在各种情景中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分析他们的心智发展,找出他们当时所遇到的问题。教师必须把从幼儿那里听到的信息或观察到的具体行为方式记录下来,作为日后教育幼儿的资料。一次用餐时,我告诉孩子:“天气冷,我们要吃的快点,吃热饭热菜有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自从我说过以后,就有许多孩子一吃完饭就拿着空碗对我说:“我吃完了,我吃的是热饭热菜”,尤其是有一位名叫王菲的孩子,早点、午餐、午点吃完都会对我说:“我已经吃完了,我乖的?”我已不记得他问了多少遍了。我照例向他点点头,微笑着说:“当然乖啦,”望着她满意离去的背影, 我笑了。午点后,他来到我面前:“老师,我吃的好不好?”这次我不仅蹲下来,还摸着他的头对他说:“当然好啦,”这次交流后,他认真的看着我,甚至把身体靠向我,这一切无声的语言在向我泄露了一个秘密:王菲的提问是借口,渴望通过提问与老师交流才是他真正的用意。幸亏我发现了他的秘密,听懂了孩子的无声的语言,猜出了孩子的谜语。以后我更留心倾听孩子们的心声了!

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伴随着大量的言语谈话,信息交流,其中包含了许多能促进幼儿发展的内容,而这时教师就应该是一位细心的观察者,去倾听幼

儿谈论的热点话题,及时捕捉幼儿的兴趣热点,分析幼儿的探索需要,从而确立起幼儿感兴趣的主题。如在预设主题“妈妈的工作”活动中,当时,我只是让幼儿事先调查他们妈妈的职业,以便幼儿在交流介绍时丰富知识,在幼儿相互交流介绍时,当任子豪小朋友介绍“我妈妈是一名医药师”时,高千惠小朋友就很自然发出了提问:“是不是和医生一样的?”紧接着其他小朋友也发出了提问:你妈妈给病人看病吗?你妈妈本领大吗?等等,针对孩子好奇心,我就专门组织幼儿关于医生进行讨论,让幼儿自由提问你想了解医生的什么秘密?幼儿围绕这一话题提出了很多问题:如我想了解医生是怎样医治病人的?我想了解医生开什么药的?……根据孩子们的提问,我进行了归纳整理,寻找孩子们的关注热点,于是自主性游戏“医院”和“医生看病”,这一生成活动就生成了。正是由于教师的留心观察、倾听才发现了来自幼儿的活动主题。当活动的内容是他们所喜欢和感兴趣的时候,幼儿所表现出来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幼儿的潜能得到了真正的发挥。

二、教师是幼儿行为的观察者和分析者。教师应悉心观察并领悟幼儿的言行,分析了解其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

不用成人的角度观察幼儿,教师经常谈要观察幼儿,可是提的多,说的多,并不等于在实践中做的好,教师往往是从成人的角度而不是从幼儿的角度去观察幼儿,因此常常是“我想他是在干什么”,而不是“我看到他在干什么”。记得有一次吃点心前,两个孩子在一个水龙头上洗手,当水柱流下来时,李成用手按住水柱,但水还是从间缝里流下来,并且弄湿了在一边洗手的陈岩,从成人的角度来看幼儿的老师,可能的反应是这是在浪费水,不好好洗手而在玩水,接下来的行为可能就是批评指责, 我换好陈岩的衣服后,问李成“为什么这么做”,接着和这个孩子交流,原来孩子想通过手试试能不能按住水。孩子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可以带着孩子们的眼镜去观察他们,你会发现其中的奥妙。

三、教师是良好环境的创造者。教师要创设健康、丰富的物质环境,营造愉快、宽松的精神氛围。

《纲要.》中提到的“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充分显示了对安全、愉快、宽松的外部氛围的重

视。要形成这种氛围,教师角色定位是核心问题。教师必须按照求,将自己定位为良好师幼互动环境的创造者,交往机会的提供者,积极师幼互动的组织者和幼儿发展的支持者、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我们要放下老师的架子,以关爱他们的妈妈,喜欢他们的朋友的身份与他们一起游戏,生活,并努力做以下:创设让幼儿感到熟悉温馨的环境,让幼儿感到亲近和舒适;创设宽松开放的心理氛围,善待幼儿的行为,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生活背景,家庭教育方式,以便把握每个幼儿的发展方向;平等友善的沟通,主动去了解他们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谈论他们喜欢的话题,关注他们感兴趣的事物,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和他们交谈。平时有着亲近和谐的的师生关系,教育活动中才可能有自然良好的师幼互动。区域活动是幼儿自主的活动,教师是观察者。为了不妨碍幼儿的探索,在活动中教师要多观察,语言指导要适时、适度。针对小班幼儿语言表达不完整、不流畅的特点,我们经常采用让孩子互相交流、在个别交流时配以动作演示、教师配合幼儿总结等方法,特别是对于幼儿的成功予以肯定和鼓励。如:我班的一个男孩陈岩,性格非常扭捏,做任何事都放不开。在一次活动中,他非常兴奋而又害羞地把他在美工区涂的大苹果擎了起来让我看,虽然,颜色涂的不是很匀,效果也不太好,我还是为他拍起手来,肯定他的成功。他非常高兴,之后,他一直很有兴致地在美工区涂色。每涂完一种,我就把他的作品展示给周围的小朋友欣赏,通过激励这个孩子的性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得大胆、开朗,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区域活动,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灵活齐全的功能深深地吸引着不同层次的幼儿,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区域活动,发展了幼儿发散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幼儿之间交往与合作,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四、教师是交往机会的提供者。教师应给予幼儿充分的时间和机会,引导和鼓励幼儿与教师、同伴进行平等、自由的交往。

我们在开展语言活动的过程中,注重让幼儿在自己喜爱和熟悉的活动背景中,运用自己的表征语言,自主的表现表达,与老师、与同伴、与家长、与环境,共同建构认知,人格和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这样的活动,非常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宽松的氛围和自由度较高的空间,也非常有利于师幼互动的进行。此时,老师的角色也变了,以一个能让幼儿认同的身份参与活动,成为活动一分子。在幼儿园里,老师们都有这样的发现:孩子们太喜欢闲聊了,上课时交

头接耳,做操时说得眉飞色舞,活动区里欢声笑语……但只要老师一介入,往往不少孩子就闭上了嘴,孩子们有语言表达的需求和抒发情感、交流信息的愿望。所以应尊重、理解孩子,我总寻找机会加入交谈,为他们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慢慢地孩子们会在一定场合注意交谈的声音、方式、对象了,他们也慢慢把闲聊的话题转向了自己学习中的一些发现、不解,当然我既是一个忠实的听众又会是一个共同探讨争辩的对手噢!在与孩子们的交往中,特别是实施“探索型主题活动”以来,我发现与孩子间的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教师给幼儿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而现在的我和孩子们之间基本保持平等、自然的关系,形成了“同伴、朋友”的新型师生关系。幼儿不再作为知识的接受者,被动地听老师的指令,而是带着各自的兴趣需要,直接与事物现象进行对话、直接与老师对话,对话是以相互尊重为前提的,对话的过程让幼儿与教师共同体验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理解、合作、友爱。如一个多云的天气,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围在一起欣赏着变化多端的云彩,我们就可以抓住这个教育契机,随机组织一次有趣的云彩想象画,幼儿的积极性、创造性都得到充分的发挥。总之,对话是一种关注人的教学方式,在这样的氛围中,不但幼儿会获得真正的发展,而且教师也能学到许多。如此,我们的教学活动才具有了深远绵长的韵味。

班上,有一位陈妍小朋友由于父亲比较忙,难得与孩子亲密,母亲缺少教育经验。回老家,家中的爷爷奶奶更是宠爱他,样样事情都由着他做,让他养成了许多不良行为:自私、霸道、情绪极不稳定,稍不称心就打人,抢同伴的食物、玩具,我们对他的行为感到头疼,经常对他进行批评教育。由此,他对老师有一种抗拒、对立的心理,总觉得自己是一个不受老师喜爱的人。为了消除他与我的距离,我真心地和他试着做朋友。他喜欢跳舞,乐感不错,就经常提供和利用有利时机,让他在集体面前表现、展示。在角色游戏中,他做小小超市营业员,热情地招呼客人,我看见了忙走过去夸他热情、有礼貌,大家评他做最佳营业员,他不由地对我笑了一笑,流露出感激的目光。在自由活动时,我也经常与他聊天、讲故事,使他明白一些简单的道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我们之间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缩短了师生心灵之间的距离,本来不怎么乐意与老师交流的他开始主动来找我,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我,我也总以温和的眼神、和蔼的微笑、赞许的点头,给他送去温暖,从而为他营造一种更加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由此可见,建立对话关系、亲

近幼儿是促进幼儿发展的关键。

五、教师是幼儿发展的支持者、帮助者和指导者。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成长需要和现有水平来制定教育计划,选择和调整教育内容,并适时地把幼儿的兴趣和关注的问题生成为课程内容,引导幼儿主动、积极、富有个性地发展。多数情况下,教师是以指挥者、要求者也是主动者出现,他们的教育行为使幼儿的学习更多的处于被驱使、被命令,缺少主动性、自觉性。教师的教育行为应利于幼儿积极、主动、有效的发展,不仅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意教育方法、方式,更应该研究幼儿动态的学习过程和身心发展的特点,以观察幼儿入手,从幼儿的各种反馈中(包括语言、行为、情绪、神态等各种表现形式的反馈信息),了解幼儿的所思所虑和心理需要、自觉分析自身教育行为的适宜程度,从而及时调整教育措施达到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积极主动发展的最终目的。教师的角色定位直接影响积极师幼互动的建构。在活动中,经常会出现幼儿的反应与教师预设的情形不一致的情况,这时施教者常会感到困惑:是尊重孩子的权利,顺应孩子的需要,及时调整,构建师幼互动活动?还是强行把他们拉回预定的轨道?我们认为,教师应该在活动中真正关注幼儿,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和反应,捕捉他们在活动中发出的有价值的信息,及时调整教育行为。如果及时能够很好地把握机会和幼儿积极互动,那么活动不仅能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同时也能提高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的水平和能力。因此要了解幼儿活动过程,给予适当帮助。新奇的区域活动材料给幼儿带来了强烈的吸引力,但是要保持和推动幼儿与材料互动,教师还是要给幼儿适当的引导和帮助。当幼儿需要帮助时,教师作为游戏的伙伴,用儿童化的语言,以平等的身份与幼儿共同游戏,给予启发、点拨,依靠幼儿的积极活动帮助幼儿学习。如在操作区的一个“给小鱼喂饼干”活动,要求幼儿根据小鱼嘴巴的形状和颜色喂给小动物相应形状和颜色的“饼干”,这个操作活动孩子们都充满了兴趣,孩子们都在那里喂的不亦乐乎,但是有的孩子喂的时候只是对喂的动作感兴趣,给小鱼喂的“饼干”都没有按小鱼嘴巴的形状和颜色来, “啊呦”在旁观察一会的我此时道:“我的肚子好痛哦,有小朋友给我吃错饼干拉,我拉肚子了,我只爱吃和我嘴巴颜色和形状一样的饼干!”一下子在喂的小朋友都停下了喂的动作,仔细看了看小鱼的嘴巴,然后拿相应的饼干来喂了。“谢谢小朋友,你们现在喂的饼干对了,我很爱吃,我还想吃,再给我喂

一些好吗”?我笑眯眯地说着。于是孩子们兴致更加高昂的继续给小鱼喂“饼干”了。当然,教师的指导要掌握好“度”的问题,一旦过了“度”,就不利于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展。适时的指导幼儿遇到的困难,成为幼儿活动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幼儿是以他们的方式来理解事物的,教师应主动转变自己行为,充分理解幼儿,使学习任务与幼儿的意愿和谐共鸣。

综上所述,21世纪的基础教育应把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健康个性的发展、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变化所必须的自我教育、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初步形成作为最重要的任务。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根据新的基础教育理念来调整师生之间的关系,在社会和教育的整体架构中,正确而清醒地把握幼教的实践方向。教师也应以新的基础教育理念来审视和反思自己的工作,自觉地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理性地建构自己的教育观念

在集体活动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师幼互动

在集体活动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师幼互动 ——对案例《汪汪的生日派对》的实践体会 一、创设良好环境,有效促进师幼互动。 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在她的教育中把“给幼儿提供准备好的教学环境”做为其核心思想。可见良好教学环境的准备,是一个活动顺利进行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持着“让幼儿在适宜的环境中得到发展”这一理念,我们在进行教研活动的时候,在教学环境准备方面花了很多的功夫。 1.外部环境的创设。这里的外部环境包括各种教具与幼儿操作材料的准备。首先,是老师教具的准备非常充分。在《汪汪的生日派对》这个数学活动中,我们制作了白板课件。白板课件的好处是不仅老师可以随时在上面进行操作,还可以让孩子上来在白板上操作,在有效师幼互动中又体现了人机互动。另外,背景音乐的提供,使幼儿操作专注、安静。同时,音乐停,幼儿操作就停止,这样的提示更方便、有效。其次,是活动良好地情境环境。本活动的故事情境是“汪汪过生日”,而过生日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他们都有这样的经验,所以这样的故事情境,更能调动孩子的情绪,引起他们的共鸣,从而快速地进入到活动当中。最后,是幼儿操作材料的充分准备。皮亚杰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所以,材料提供的合适与否,关系着孩子能力的发展。在本活动中,我们将幼儿操作材料置于幼儿椅子下面,人手一份,方便幼儿取放。另外,由于一共有三次操作,我们将操作纸折了三下,第二次与第三次的操作时,幼儿只需翻一下

即可。这样的安排,既避免了干扰,又清楚方便。 2.心理环境的创设。这里的心理环境主要是指教师充分尊重幼儿,创设平等的师幼关系。不管是第一教,还是第二、第三、第四教,我们四位老师始终知道自己要做孩子的朋友,用最真的心对面对每位孩子,用亲切的话语,用鼓励的眼神、用信任的体态,来引导着、鼓励着、支持着幼儿的学习。正因为有了这样轻松愉快的心理环境,孩子们在活动中始终充满激情,能够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体现了很好地学习状态。 二、老师的提问,有效促进师幼互动。 提问,是艺术性很强的教学手段之一,是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幼儿间互相交流的一种方式。在师幼互动中,有效的提问是多向的,是师幼间“抛接球”的过程。 1.教师的提问要具有启发性,给幼儿一定的思考空间。设计提问内容要抓住教学内容的内在矛盾及其变化发展的思考,为幼儿提供思考的机会,让幼儿不但了解是“什么”,而且能发现“为什么”。如活动中的提问“蛋糕上有什么?它告诉我们什么?”在提问中其实已经暗示了答案与蜡烛有关系,通过问题的启发,可以让孩子们很快地回答出答案。再如当孩子们回答错误的时候,老师提问“今天是几日?再过4天,现在你想一想,有不同的意见吗?”启发幼儿从今天算起,从而很好地得到正确答案。 2.教师的提问要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老师抛出的问题有多种答案的时候,这时候,就需要老师运用提问技巧来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建构师幼互动的有效策略

建构师幼互动的有效策略 [内容摘要]师幼互动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发展水平。目前在幼儿园互动中本地区存在着班额过大、幼儿的主体地位得不到突现、较少顾及幼儿的情感表达及教师互动水平低,与幼儿对话质量不高等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幼儿园进行了实践探索,希望通过创设自由宽松的环境、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提高教师的教育机智、挖掘幼儿的兴趣点等有效方法来提高幼儿园师幼互动的质量。 [关键词] 师幼互动建构 实录1:在讲述“树朋友”这个故事时,教师问:“你们说,住在木头屋里感觉怎么样?”一幼儿回答:“不舒服”。教师脱口而出:“乱讲。”该幼儿低着头不再说话。事后,我问这孩子:“为什么不舒服?”他回答道:“那是猪住的地方!”这一小故事不正是我们目前在师幼互动中存在的大问题吗? 师幼互动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表现形态,存在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表现在幼儿园教育的各个领域,并对幼儿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陈鹤琴先生在创立“活教育”理论时,提出“教师要活”。所谓“活”,就是指教师在师幼互动中要具备活的教育思想﹑活的教学手段﹑寻找活的教材,培养活幼儿。但事实上受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围绕着自己的思路、预设的目标去引导幼儿,不许幼儿“乱说乱动”,表面上给幼儿提供自由活动的条件和机会,实际上是不允许超出教师限定的范围进行探索、发现和创造。所谓的师幼互动,大多是在重常规﹑形式﹑结果的基础上进行的,“活教师”的内涵得不到真正的体现,孩子的兴趣和需要也无法得到满足。《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下面简称《纲要》)中也明确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互动”。随着《纲要》理念不断深入及改革的浪潮不断推进,各地区教师都在探索如何有效地促进师幼互动。我们就针对师幼互动中存在的问题,谈谈我们在教育实践中所构建的积极有效师幼互动的行为策略。 一、存在的问题 教育本身往往表现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没有互动的教育是难以想象的,更谈不上是有效的。因此,师幼互动的质量直接决定教育的效果。近些年来,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念不断更新,教育行为不断改善,尊重幼儿、热爱幼儿的观念在教育实践中有了一定的落实,和谐的师幼关系正在形成之中,不少教师也开始有意识地通过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提高教育的有效性。但同时,对教师互动的深入研究也发现,目前在师幼互动方面,特别是在互动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 1.幼儿主体地位的缺失 实录2:大班沈老师为了体现环境与幼儿的互动,准备了很多材料让幼儿自己来设计布置墙面。 老师:“我们要把墙面打扮得很漂亮,老师请你们一起来参加,好不好?” 幼儿1:“老师,那我们画什么呢?” 老师:“你们喜欢什么呀?”

浅谈启动和谐的师幼互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浅谈启动和谐的师幼互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师幼互动主要指的是在幼儿园中教师与幼儿在认识、情感、意志及个性方面双方相互影响的过程。师幼互动的有效和谐与否,体现了幼儿园保教目标实现状况。教师与幼儿为师幼互动行为的两个主体,两主体都可以启动互动行为。但由于教师的地位,对于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启动有效和谐的师幼互动行为,居于重要的地位。由此,下面便谈谈教师在互动师幼互动中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建立平等和谐的师幼关系。 师幼关系是师幼互动行为的前提,有什么样的师幼关系就有什么样的师幼互动行为。因此,只有建立和谐的师幼关系,才可能启动有效和谐的师幼互动行为。这就要求教师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教师应把幼儿当作具有独立人格的人,爱护他们的自尊心,尊重他们的人格,才能建立和谐、平等、相互信赖的师幼关系,进而帮助幼儿建立安全感、归属感,促进他们与教师、与同伴正常交往。从而启动更多更有效和谐的师幼互动,更有效的实现保教目标。遗憾的是,在目前的幼教实践中,还存在着教师一般倾向利用自己的权威,为便于工作简单、轻松,往往采用高控制、高约束以及为完成一件任务,为了快速获得成效,不惜采用让幼儿产生恐惧体验的负向行为,借助幼儿的恐惧心理来建构起他们所希望见到的整齐划一的班级秩序的现象。在这样的环境下,可想而知,启动和谐的师幼互动便成为一句空话。因此,这种现状应引起幼教工作者重视,尤其是幼教管理者。在评估一个班级保教业绩时,不应简单地看某班级表面上做了些什么,是否有效地完成一件任务,幼儿行为整齐划一,更应该深入到保教工作的实质中,不是只看到做了什么,更要看到在活动中,幼儿发展了些什么,在发展中是否快乐。这有助于幼儿教师摆正保教工作的态度,有利于教师认识和树立科学地儿童观,把建立平等、和谐的师幼关系作为开展工作地基点,更有效地启动师幼互动行为,从而更有效地实现幼儿园保教目标。 二.不断提高幼儿教师对幼儿行为的洞察和感悟水平。 教师对幼儿行为的洞察和感悟水平所强调的根本在于理解幼儿,这种理解不仅是善于观察幼儿的某一个独立的行为,更要结合幼儿的个性特征及其所处的场景对他们的行为做出全面的认识;不仅包括对于幼儿某一种行为客观原因的了解,还涉及对他们行为理由的理解。不仅善于洞察幼儿行为发生,更要从中感悟幼儿行为发生的真正原因。在这种情况下,特别需要教师具备有一种开放的心态,充分了解幼儿外显的以及内在的行为线索,尽可能弄明白幼儿行为的意义与理由,以便保证对孩子的行为做出合适的反馈,或者是给幼儿提供恰当的要求。如果教师对幼儿的行为的感悟水平太低,只根据表面现象去判断幼儿的行为,就很可能造成幼儿极大伤害,甚至会影响幼儿的一生。毋庸讳言,在误解幼儿的基础上行使教师的职责,开启与幼儿之间的互动行为,并不能真正帮助幼儿,相反会给 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在师幼互动行为进程中,教师开启的本意是出于履行教育者职责的施动行为,很可能会由于教师对幼儿行为洞察与感悟水平偏低而变成伤害幼儿情感的一个根源。这样的事情在目前的幼儿教育实践中并不少见,如不尽全力加以改变,任何理想的教育方案都不过是表面文章。由此,提高幼儿教师对幼儿行为的洞察与感悟水平便显得极为重要与迫切。 三.学会对自身工作进行反思。 由于年龄、阅历等方面的差异,隶属于成人世界的教师与年幼的幼儿在行为方式与思想观念上总是存在着许多不同,在这种状态下的师幼互动中,这些不同最终总是以教师所希望的状态被统合在一起,很可能使幼儿教育本身成为看不见“幼儿”的教育。在这种背景下,教师特别需要放弃因为自己居于权威者地位而滋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行为方式,经常对自己在互动之中指向幼儿的行为做一些回想,把关注幼儿的需要,关注幼儿行为的意义,根据幼儿的特

有效的师幼互动策略

有效的师幼互动策略 一、敏感地察觉孩子的需要、给孩子以适宜的支持 (一)及时地捕捉孩子“需要发展”的时机 案例:“刘书昂没有对植物进行细致的观察”“在早操队列中让孩子们学习和感受方位” 策略:老师必须能客观地看到孩子的表现行为,并对孩子的行为做出积极客观的判断,判断孩子有什么样的需要、我们的方式是否还有能进一步引发孩子学习的价值,孩子是否需要援助、需要我们什么样的援助,然后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让孩子进行新经验的体验。 (二)引发孩子的学习需要 案例:“在我们的电视生活中出现了数字电视” 策略:积极地洞察身边的生活信息,选择和判断哪些信息与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有关系、对孩子的生活和学习能产生什么样的积极影响,然后围绕孩子的学习特点和教育目标,利用话题、行动、环境、材料等引发孩子的学习需要。 (三)抓住孩子的兴趣点、支持孩子学习需要 案例:“孩子们最近交流的话题是关于电视剧《猫狗》” 策略:积极地发现孩子们的兴趣点,根据我们为孩子们设计的发展目标判断孩子们的兴趣对孩子的发展有什么价值,然后围绕对孩子们的发展有价值的兴趣展开学习活动。 二、师幼建立激励性的、个性化的互动 (一)创设公平的师幼互动情境 案例:“大家都看到这幅图了” 策略:创设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看到的、摸到的、听到的、体验到的机会公平,在公平的机会中关注和促进孩子的不同发展。 (二)在平等的师幼关系中支持孩子的发展 案例:“用不声张的方式保护孩子的隐私”用“到隔壁去谈的方式帮助孩子建立自尊”“做接纳孩子与众不同的示范” 策略:了解每个孩子的处境,用行动、语言、态度、神态表现尊重,老师总是能出现在孩子们的身边。 (三)引发孩子主动学习的愿望 案例:用“约定”的方式帮助孩子建立守约的行为、用“小印章”调动孩子们参与活动的愿望

如何进行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复习过程

什么是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 一、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的含义 “互动”也称相互作用,是指在一定社会背景与具体情景下,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性质、程度的心理交互作用或行为的相互影响。“师幼互动”是指在幼儿园一日生活各环节中,教师与幼儿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性质、程度的心理交互作用或行为的相互影响。 “积极”是指师幼双方在互动过程中表现出的主动意识和互为主体的信息交流与情感沟通状态。 “有效”是指师幼互动过程倡导师幼主动发起有价值的互动,进而促进师幼情意发展,有效达成了活动目标。 “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是指在幼儿园一日生活各环节中,教师根据活动需要和幼儿实际,向幼儿(个人或群体)主动发起的有价值的互动,幼儿(个人或群体)向教师回应的有价值的互动。也指在幼儿园一日生活各环节中,幼儿根据活动需要和实际,幼儿(个人或群体)向教师主动发起的有价值的互动,教师向幼儿(个人或群体)回应的有价值的互动。 二、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要素包括师幼互动主体、时机、内容、行为、方式、形式、效应等师幼互动的要素。 三、积极有效互动的特征: 1、师幼互动主体的并重性:教师积极主动的发起与幼儿主动发起互动并重。 师幼互动主体:师幼互动开启者。如果由教师一方开启的互动,则教师为师幼互动的主体。如果由幼儿一方开启的互动,则幼儿为师幼互动的主体。教师: 教师根据幼儿的发展、兴趣、需要,设计师幼互动的内容(提问、小结等),运用语言、肢体、表情等激发幼儿互动?关注幼儿作为学习者的需要,创设有利于幼儿主动发起互动的空间和时间(宽松的环境、丰富的材料、合理的空间布局、充足的探索和质疑时间) 幼儿:主动投入活动,大胆发表见解和发问 教师关注幼儿作为学习者的需要,一句“有没有碰到什么困难?”,创设了有利于幼儿主动发起互动的空间和时间。有幼儿问:为什么是空的?也有幼儿问:马桶下面都有一个管子的,你的马桶怎么没有管子的?安安回答说:会发出光,把大、小便变成氧气,所以没有管子了。反映了幼儿主动投入活动,大胆发表见解和发问。提问并不仅仅是教师的专利,相反幼儿主动的提问恰恰显示了他们对话题交流的兴趣,反映了想对交流内容的进一步理解的愿望。所以不仅要

科学探索活动中的师幼互动模式和方法

科学探索活动中的师幼互动模式和方法 1.引言 师幼互动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表现形态,存在于幼儿生活之中,表现在幼儿园教育的各个领域,并对幼儿发展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互动是科学探索活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师幼互动可以说既是一种突出教师作用,又重视师幼合作的引导性互动,教师引导幼儿探索发现的走向,理解幼儿探索中出现的错误,鼓励倾听幼儿积极的表达、支持鼓励幼儿将探索活动推向深入。<<纲要>> 也指出:“为幼儿探索活动创设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诚然,为推动幼儿探索,师幼互动是一种相互对话、包容、欣赏、激励和共享的交互形关系。 2.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模式与方法 2.1通过教师的主体性发展幼儿的主体性 教师的主体性与幼儿的主体性是息息相关,相互促进的,在科学活动区教师应创造性的运用各种方式来影响幼儿主体性的发展。如:区域规则的制定,科学活动区是幼儿自主学习的场所,但也会出现随意丢放材料、带着材料到处跑、大声说话等现象。因此,活动区也需要规则的限制,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幼儿自律行为和责任感,针对区域活动中出现的现象,我们组织幼儿讨论,制定区域活动时应遵循的规则,并建议他们用绘画标记的形式画出来,贴在区域,提醒大家规范

自己的行为。 2.2教师要做幼儿探索行为的引导者和支持者 在幼儿科学探索活动中,教师关键是重视孩子活动的过程,引导幼儿自己探索世界,让他们在探索中去发现问题,并不断获得直接的体验,从而获得正确的认知和经验。 (1)注意观察、耐心倾听再指导或参与。教师在幼儿活动时不要急于打断幼儿的活动,而是要先观察幼儿在玩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寻找教育的切入点,然后再依据幼儿已有的思路开展教育,这样一来,幼儿的探索热情就会大大增加。如;小班幼儿在玩触摸游戏时常常分不出哪个物体是热的,哪个物体是冷的,游戏时有个幼儿把小手放到触摸箱中,摸出了一个玻璃玩具和一团棉花,他高兴的说:”“玩具和棉花一样热”老师没有立即纠正,而是参加了他的游戏。“他们真的一样热吗?我也来试试。”当老师从幼儿的手中接过两样东西的时候,发现他们真的一样热,因为幼儿在触摸箱时已经把他们捂热了,教师从中受到启发,把区分冷热的物品从触摸箱中拿出并引导幼儿一手拿一个物体同时贴在小脸上比。这下幼儿的探索兴趣更高了。另外,教师时刻关注幼儿的游戏过程,当幼儿探索过程中出现面对材料无所适从,探索活动有停顿或放弃迹象时,教师的及时介入起着引导幼儿探索活动走向的作用。如:“各种各样的镜子”的区域探

师幼互动的有效策略

有效师幼互动的策略 嘉定区昌吉路幼儿园丁一 教育本身就表现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没有互动的教育是难以想象的,更谈不上是有效的。因此,师幼互动的状况直接决定教育的效果。从孩子入园到离园,教师在一日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与幼儿的相互互动已经成为了我们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在平时实践中我们教师深深感到,师幼互动决不仅仅是幼儿主体建构和发展的过程和重要途径,对教师的主体发展,师幼互动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身为幼儿教师的我们最重要的就是以幼儿为主体。这正如昨天张博教授在关于“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的专题讲座中谈到的,教师的专业发展中所提及的“以幼儿为本”。如何以幼儿为本,我想并不是一句口号,需要我们一线教师落实于实践。我个人认为“以幼儿为本”,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游戏、生活活动中更要注意到师幼之间的相互互动性。那么,如何在我们的日常教学、生活、游戏中做到师幼互动,从而更好地促进我们的教育呢?我想可以从几个方面做起: 一、从幼儿一日生活活动中展开。 从幼儿的一日生活着手,将师幼互动贯穿到幼儿生活细节中。要密切观察幼儿的一日生活,从一点一滴着手,将师幼互动深入到幼儿的吃饭、睡觉、入厕、喝水、生活常规等。善于利用科研互动形式认真实施互动方案,锻炼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 1.将一日生活场景布置成供幼儿学习、探索、发展的环境。我们知道环境的创设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好的环境可以让幼儿在不经意中自主学习,探索,有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2.与幼儿互为朋友,用行动带动幼儿。新纲要中明确指出:在幼儿的游戏活动中,幼儿教师的角色是引导着、参与着。所以,我们教师要放低自己的身份,和幼儿成为朋友,在朋友交往中开展互动。 二、从幼儿一日教学活动中展开。

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构建有效的师幼互动

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构建有效的师幼互动科学活动是一种探究式活动,其潜在的教育价值也不断地被挖掘出来,在科学活动中,师幼的适时互动,能促进幼儿探索的积极性,提升幼儿探索的水平,从而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科学活动中师幼互动显得尤为重要,但在遇到不同的教育情景和探索过程中,教师的教育决策能力,怎样驾驭和调控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本学期我对教师在组织科学活动中的指导和有效的师幼互动等方面展开研究。 一、教师能从多角度理解、关注幼儿是构建有效师幼互动的关键 “师幼互动”应建立在尊重了解幼儿的基础上,要了解幼儿的想法,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了解幼儿的个体差异,关注孩子的所需,积极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氛围,让幼儿在心情愉快的情况下投入到活动中去,积极地寻找问题、发现解决问题,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孩子的兴奋点,捕捉孩子发出的积极有意义的信息,及时调整教育行为,有效地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教师应该正确认识、了解幼儿的能力。每个幼儿都是生动活泼的个体,我们会不断地去对周围环境进行探索,以发展自己的经验、能力、意志和态度,幼儿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他们的信息来源于思考、判断、评价,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必须时时刻刻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幼儿的潜能,学会站在幼儿的角度客观评价和反省自己的教育策略。 教师应积极关注幼儿的兴趣、需要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必须从幼儿的兴趣、需要出发,应当充分考虑到他们在活动中的地位,即抓住兴趣,挖掘有价值的教育内容,与幼儿共同学习,教师应追随幼儿,根据对幼儿的细致观察,从他们的反应中敏感地捕捉他们的兴趣点。 二、教师的角色定位是构建有效师幼互动的保证 师幼互动是幼儿教师角色扮演中最直接、最集中的体现,在实践中发现,我们要让幼儿真正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主动学习和发展,在教育活动过程的不同阶段,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倾听者、观察者、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因此,我们教师应善于在各种教育活动中充当各种角色,并从中把握好具体情境中转换角色,教师在角色转换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语言表达艺术:“要……”“必须……”等指令性语言转换为与幼儿平等的协商者角色的“能不能……”“可以吗……”“该怎么办呢……”等建议性语言或“应当注意什么”等提醒性语言,以启迪幼儿主动选择正确的活动行为或互动对象。如:谁愿意说一说,你的小玩具都会做些什么呢?开动脑筋想一想,怎样才能让瓶宝宝发出声音呢? 适时、适度的支持保证了幼儿一次次探究活动的成功,使幼儿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教师作为支持者,不但要给幼儿学习提供物质上的支持还要提供心理上、经验上的支持,在每次科学探索中,教师要给幼儿准备丰富的物质材料,提供自由活动的探索机会和条件,当幼儿急切想知道问题的答案时,教师及时与幼儿共同查阅图书寻找答案, 1

谈如何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

谈如何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 新纲要指出:教育本身就表现为教师和学生间的互动,没有互动的教育是难以想象的,更谈不上是有效的。在教学活动中对师幼互动的理解是:"师幼互动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在师幼之间的一种教 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幼儿而言,良好的师幼互动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题性的凸显,个 性的张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师幼互动意味着教学不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 分享理解;一种意义的构建,是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同时对教师的心智提出挑战。"近些年来,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念不断更新,教育行为不断改善,尊重幼儿、热爱幼儿的观念在教育实践中有了一定的落实,积极的师生关系正 在形成之中,不少教师也开始有意识的通过积极的互动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师幼互动作为 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表现形态,存在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表现在幼儿园教育的各个领域, 并对幼儿发展产生难以估量的重要影响,因此,努力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是势在必行的。那么如何才能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呢?下面就谈谈我对这方面的一些观点。 一、把握幼儿的情绪关 情感是人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有时候他会决定人的一种处事方式和态度。同样,幼儿 有着怎样的情绪也将会决定他在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中以一种怎样的态度和方式来参与。试想,如果幼儿带着一种紧张、胆怯的心情的话,那么我想,不管教师组织如何适宜精彩的 活动,也势必得不到幼儿对活动产生的共鸣,师幼互动更是无从谈起。由此,教育效果也 必定是令人叹息的。所以我觉得,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活动环境,调节好幼儿的 情绪按钮,才能有效促进师幼互动的形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妨让自己蹲下来,不要再 那么高高在上,让孩子在你面前显得唯唯诺诺,不敢有所表现,使他觉得你是那么陌生和 不可接近。当然,我这里所说的蹲下来并不是真的要你弯曲膝盖面对孩子,而是要你平等 的与孩子相处,让他觉得你和他是"一伙"的,是公平的,你们能够彼此互相的帮助和合作。所以只有在宽松、和谐的活动环境和良好的师幼关系中,幼儿才能够放松心情,消除紧张 和胆怯的情绪,使他们对教师有一种安全和信赖的感觉,那么在这样的情绪基础上,幼儿 才能够自然的有所表露,主动与教师进行交流。师幼互动这种形态也就自然而然的在不断 加深。 二、找准幼儿的活动焦点 所谓的焦点通常是受人关注的,因为它常常是联系着比较新鲜,比较奇特的事物。一 旦形成一个焦点,那么周边的人大半都会不由自主的被吸引过去,甚至是调起他们潜在的 注意力。其实,幼儿在这方面的这种特质表现得更为强烈和明显。心理学上表明:幼儿期 的理智感有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即好奇好问。他们特别喜欢问成人"这是什么?""那是为 什么?"在好奇感的驱使下,他们会主动的在活动中动脑动手,主动的与教师交流。所以在

师幼互动案例

师幼互动案例分析 小一班秀东 一、案例描述 午睡起床时,孩子们正在穿衣服,从活动室中传来了浩浩惊喜的声音:“肥皂?今天我们吃肥皂?” “吃肥皂,今天我们吃肥皂!”孩子们欢快地叫着。 “老师,今天的点心是肥皂。”航航和欣欣跑过来告诉我,语气中流露出一丝神秘。 “哎呀!真的吃肥皂?”我走到活动室一看,今天的点心是橘黄色的年糕,乍一看还真像彩色肥皂呢。我拿起一块年糕自言自语:“真奇怪,今天居然请我们吃肥皂!”同时故意露出一脸惊喜和疑惑。 “哈哈,老师真的以为是肥皂!”孩子们窃窃私语,那是他们在笑话我连年糕都认不出来呢。 我提了个问题:“看,这肥皂还像什么?” “像电脑中的键盘。”“像个小枕头。”“像一桌子。”“像一块毛巾。”…… 我说:“你们要是吃肥皂,可别边吃边吐泡泡哦!” “啊?吃肥皂,嘴里吐泡泡?”“我们的嘴里会吐肥皂泡?”孩子们被我的话逗乐了。 动动说:“我听过一个故事,小蜗牛吃了一块草莓形香皂后,从嘴里吐出来许多肥皂泡,泡泡还带着小蜗牛飞上天了呢。” “对哦,吃了肥皂会吐出泡泡。要是你们边吃肥皂边吐泡泡飞上了天,我可怎么办?”我紧锁眉头说。 “哈哈哈……我们要是飞上了天,老师就抓不住我们了。”孩子们大笑。

我更愁了:“那可糟了,中五班25位小朋友都吐着肥皂泡在天上飞,可老师只有一个。我怎么才能抓住你们呢?” 哲哲说:“老师别怕,你坐上直升飞机到天空去抓我们,把我们一个个抓回来!” 我连连点头:“这个主意好!” 文文说:“老师,你拿一渔网撒向天空,把我们都网住,带回来。” 我赶紧拍手:“这个办法不错,叫一网打尽。” 航航说:“老师,你拿一根长绳子抛到天空中,让我们抓住绳子,然后把我们一个个拉下来。” 我竖起大拇指称赞道:“这是个妙计,只是老师要花很大的力气。” 添添说:“我的办法是让老师坐上热气球,飞到天空中把我们抓回来。” 寅寅说:“让老师变成翼龙来抓我们。 浩浩说:“让老师变成奥特曼来抓我们。” 孩子们积极、投入地想着各种办法。我把年糕分给孩子们,他们吃得津津有味,似乎在期待着有肥皂泡把他们带到天空中去。 吃完点心后,我和孩子们一起到户外玩起了“飞飞抓抓”的游戏。孩子们乘着肥皂泡在天空中“飞舞”,我则想尽办法去抓他们…… 二、案例分析 这是一则随机教育的案例,体现了一日生活皆课程的教育理念和教师把握教育契机的能力。 案例中师幼互动积极、愉快,教师以孩子的视角看孩子所看,想孩子所想,达到了较好的互动效果,其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点。 1.认同孩子的联想,接纳孩子的情绪反应。

在语言活动中如何体现有效的师幼互动

地点:小二班 主持人:顾荣 记录人:飞 参加人:全体教师 主要容: 一、主持人介绍本次活动开展的背景,本次教研的目的、要求,引出教研议题。 主持人发言: “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的实施的根本目的是使幼儿园获得自我创造和不断发展及提高,从而有效促进幼儿和教师的共同发展。我园自申报园本教研项目成功以来,努力以行动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以教研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分析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和当前教师教研工作现状,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从而使保教质量得到提高。 本次活动研究的主题是“在语言活动中如何体现有效的师幼互动”。师幼互动主要表现为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其形式有很多种:有自上而下的互动——师幼互动;有自下而上的互动——幼师互动;有平行互动——幼幼互动;有师幼与环境的互动;有师幼与教学材料的互动;有师幼与教学情境的互动等。 那到底什么样的互动才是有效的呢?这又回到了我们的开头,所有的互动其实都是为幼儿的学习服务的,让幼儿学好了,学会了,学高兴了,在学中有了新的发现、新的思维闪光点,那我们就认为幼儿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承认、教师的主导地位没有越位,这样的师幼互动就是有效的。

二、听执教老师说课 下面,我们先听一听常瑶老师简单的说一下课,给我们介绍一下她准备在这堂课上使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达到有效的师幼互动。 常瑶老师说课(容附后)。 三、观摩现场活动《小兔子的亮石头》。 四、执教教师课后反思。 1、主持人发言: 请执教老师介绍她在本次教育活动中是通过哪些教学手段或者哪些活动环节来实现有效的师幼互动的。以及活动后的反思及困惑。 2、常瑶老师反思(容附后)。 五、主持人根据执教老师的反思及困惑进行小结式发言,并根据相关问题提出质疑,引导参研教师推进讨论,以期更好地实现有效的师幼互动。 主持人发言: 常瑶老师反思得很深刻、很到位。在她的反思以及课堂活动当中凸显出几个问题值得大家注意: 1、教学环节过渡是否符合幼儿的思维方式,能不能激发幼儿参与下一个环节的情绪? 2、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否精炼、生动有趣,是否具备诱发幼儿动脑的条件?

浅谈幼儿园集体教学中师幼互动的有效策略教案资料

浅谈幼儿园集体教学中师幼互动的有效策 略

浅谈幼儿园集体教学中师幼互动的有效策略 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认为:人的思维与智力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各种活动、社会性相互作用不断内化的结果。他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或者说人的高级心理活动起源于社会的交往。在幼儿园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更多地信赖于周围人们的帮助,儿童的知识、思想、态度、价值观都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发展起来的,儿童发展的情况取决于他们的学习的方式和内容。 集体教学是目前我国幼儿园教学的主要形式,集体教学中的师幼互动质量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效果,是教师教育观、儿童观、课程观以及教育智慧的外在反映,是幼儿教育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一、集体教学中的师幼互动现状分析 目前,很多教师对师幼互动没有有一个整体、全面的认识,这导致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重视程序忽视幼儿反应的现象。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常常是师幼互动行为的主导者,根据自己的计划与意图,开启与幼儿之间的行为往来,并且引导和控制着彼此行为的发展方向和速度。我们也会强调教学中的双主体地位,幼儿时而可以左右教师的行为,牵引师幼互动的进程,但绝大多数时间都只是处在被动状态。教学中常常存在教师对儿童回应方式单一、千篇一律、甚至刻意忽视幼儿反应不予回应等。这些问题是教师实践中的

困惑,是影响师幼关系,影响教育质量,影响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关键因素。 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笔者发现集体教学中的师幼互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互动问题和幼儿经验不匹配。 提问能不能影响孩子的发展,取决于问题与孩子发展水平的相差度。不符合孩子发展水平的问题,很难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互动。 如教师提问:“为什么螳螂是绿色的?”“茄子为什么是紫的”,这一类的问题当然很难得到科学的答案,因为它们远远超过了幼儿世纪发展水平。 再比如:教师提问“这个故事里藏了很多很多的反义词,谁能说说里边有那些反意词?”幼儿:“多、少”。教师:“有多和少。它是在什么时候形容的呢?”幼儿:“胖胖天使的云多,棒棒天使的云少。”实际上这一段互动的问题是:你在故事的什么地方听到哪些反义词。如果设计成一个问题,孩子获得的是一个完整的问题信息,他可以根据问题从两个层面回答。对于大班幼儿是完全可以达到的。可以请多个幼儿来回答,活动的层次也会非常清晰。 2、封闭性问题过多,不能引发深层次的思维碰撞。 封闭性问题是指答案固定或者比较少的问题,对这一类问题,幼儿只需要简单的判断、回忆就可以完成整个教学,完全是在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孩子的主体地位被忽视。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如何实现有效的师幼互动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如何实现有效的师幼互动 一、为什么确定“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如何实现有效的师幼互动”这个专题? .专题来自于教师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问题 在深入分析研究幼儿园教育教学各类问题的基础上,归纳、概括出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如何实现有效的师幼互动”。如“如何引导幼儿主动学习”的问题,这是有效的师幼互动应达到的教育目的之一;如“教师提问的策略、提问的有效性”本身就是师幼互动研究的内容;再如“音乐活动中如何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表现力”也是师幼互动的策略和方法的问题;还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失控”是师幼互动失去了效应;同时师幼互动这一问题涵盖了幼儿园教育教学和一日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很强的行为迁移功用。对此问题的研究可以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实际行动中的困惑和问题。 .专题鲜明地体现了《纲要》精神 《纲要》倡导的“教师要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要通过有效的师幼互动去实现。《纲要》明确提出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映,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和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这是对师幼互动提出的基本要求,同时也鲜明地表达了师幼互动对幼儿发展的支持、鼓励、引导、帮助、激励和促进作用。 .专题切中教育理念向行为转化进程中的关键要素 大家都能深切地感受到,在贯彻落实《纲要》精神,深化幼儿园课程改革的进

程中,教师是幼儿发展的“助推器”,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行为对幼儿发展的作用是深远的,幼儿教育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两年多来的园本教研实践我们感受到,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得到了有效的落实,绝大多数教师已经拥有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教育行为也有所改善。但是,在教育行动层面上仍大量地存在着一些“惯性运动”,即教师先进的教育理念向教育行为的转化仍有距离,甚至理念和行为脱节。究其原因,是教师缺乏在教育实践层面上的科学方法、行动策略和教育智慧。教师的教育智慧集中体现在教师与幼儿有效互动的策略上,因为师幼互动是伴随着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借助承载着教育理念、蕴含着教育意义的教学内容、活动材料和环境,通过与幼儿间语言和非语言的相互作用,促进幼儿与教师、与同伴、与教学内容、与活动材料和环境的对话,在此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使幼儿重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智慧,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对这个专题的研究能很好地改善教师的教育行为。 可见,专题的研究价值在于体现了《纲要》精神,抓住了教育理念向教育行为转化的关键要素,注重解决教师在教育实践层面上与幼儿互动的机智和策略不够的现实问题,丰富教师教育智慧,推动教师教育行为的跟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二、在本次教育行动研究中,有关本专题研究的收获和反思 (一)收获: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如何实现有效的师幼互动 .平等、民主的师幼关系,是实现有效互动的前提和保障。 相关研究表明:师幼互动行为与师幼关系相依而存。良好的师幼、同伴关系,营造了友爱、和谐、温馨、融洽的心理环境,让幼儿在集体中感到安全、愉快,幼

建构师幼互动的有效策略

建构师幼互动的有效策略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建构师幼互动的有效策略 [内容摘要]师幼互动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发展水平。目前在幼儿园互动中本地区存在着班额过大、幼儿的主体地位得不到突现、较少顾及幼儿的情感表达及教师互动水平低,与幼儿对话质量不高等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幼儿园进行了实践探索,希望通过创设自由宽松的环境、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提高教师的教育机智、挖掘幼儿的兴趣点等有效方法来提高幼儿园师幼互动的质量。 [关键词] 师幼互动建构 实录1:在讲述“树朋友”这个故事时,教师问:“你们说,住在木头屋里感觉怎么样”一幼儿回答:“不舒服”。教师脱口而出:“乱讲。”该幼儿低着头不再说话。事后,我问这孩子:“为什么不舒服”他回答道:“那是猪住的地方!”这一小故事不正是我们目前在师幼互动中存在的大问题吗 师幼互动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表现形态,存在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表现在幼儿园教育的各个领域,并对幼儿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陈鹤琴先生在创立“活教育”理论时,提出“教师要活”。所谓“活”,就是指教师在师幼互动中要具备活的教育思想﹑活的教学手段﹑寻找活的教材,培养活幼儿。但事实上受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围绕着自己的思路、预设的目标去引导幼儿,不许幼儿“乱说乱动”,表面上给幼儿提供自由活动的条件和机会,实际上是不允许超出教师限定的范围进行探索、发现和创造。所谓的师幼互动,大多是在重常规﹑形式﹑结果的基础上进行的,“活教师”的内涵得不到真正的体现,孩子的兴趣和需要也无法得到满足。《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下面简称《纲要》)中也明确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互动”。随着《纲要》理念不断深入及改革的浪潮不断推进,各地区教师都在探索如何有效地促进师幼互动。我们就针对师幼互动中存在的问题,谈谈我们在教育实践中所构建的积极有效师幼互动的行为策略。 一、存在的问题 教育本身往往表现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没有互动的教育是难以想象的,更谈不上是有效的。因此,师幼互动的质量直接决定教育的效果。近些年来,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念不断更新,教育行为不断改善,尊重幼儿、热爱幼儿的观念在教育实践中有了一定的落实,和谐的师幼关系正在形成之中,不少教师也开始有意识地通过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提高教育的有效性。但同时,对教师互动的深入研究也发现,目前在师幼互动方面,特别是在互动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 1.幼儿主体地位的缺失 实录2:大班沈老师为了体现环境与幼儿的互动,准备了很多材料让幼儿自己来设计布置墙面。 老师:“我们要把墙面打扮得很漂亮,老师请你们一起来参加,好不好” 幼儿1:“老师,那我们画什么呢” 老师:“你们喜欢什么呀” 幼儿2:“我喜欢宇宙。” 幼儿3:“我觉得有各种各样的小动物也很好看。”

师幼互动方法

题目四:请结合自身的教学案例,推荐两至三种有效的师幼互动方法。 实践中经验之师幼互动方式 首先我们应该明白师幼关系是师幼互动行为的前提,有什么样的师幼关系就有什么样的师幼互动行为。而且师幼互动不仅仅是一次次熟练教法的展示,或者是一次次花样繁多的教具的展示,师幼互动是快乐的、放松的、自由的,是教育者在教育行为上给予儿童的点点滴滴的爱。且在我看来我们首先应该必须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注意自身言行对幼儿的影响一般而言,幼儿喜欢和善、耐心、公平、对幼儿有兴趣的教师,不喜欢严厉、批评、责骂、惩罚儿童、脾气坏的教师。所以,教师应加强自身的心理卫生保健,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以积极的情绪、健康的人格影响幼儿。用我们的真心去打动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对你有信赖,喜欢,见到你有种安全、愉快、宽松心理。 1,开展积极的游戏中实现互动 开展积极的游戏中实现互动,提高在游戏中的评价实效,帮助幼儿逐渐发展并逐步独立,很多孩子看过在家里电视机里播放的各种动画片,如:<喜羊羊与灰太狼>,<光头强>等动画片,所以我们可以开展学生们都很熟悉的一些片段表演,在角色游戏中,幼儿们最感兴趣的是游戏的规则及角色扮演得是否逼真,他们往往采取合作游戏的方式展开游戏,组织性和集体意识明显增强。这时,教师的指导一般是在游戏的情节发展不利于幼儿、游戏内容贫乏、情节无法进行下去时,才进行指导。教师的指导要适时,并且要抓住关键的时机。并且在很多表演比较好的时候必须当即表扬孩子,由于该活动是由幼儿发起的,所以,幼儿在活动中所能达到的教育性目标,不是教师所能掌握的,而只能从幼儿自己的活动及教师的反馈刺激中实现。这也就直接确立了幼儿在师幼互动中的主动地位,激发了幼儿主体性的发挥。教师不是告诉幼儿该做什么,该怎么做,而是作为一个互动环境的创造者、交往机会的提供者、积极师幼互动的组织者、以及幼儿发展的支持者、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出现在活动之中。在活动中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幼儿主动学习和探究,在幼儿寻求指导时教师才适时给予引导帮助,鼓励幼儿自身主动的学习,来积极的建构自己的知识储备,教师作为一个支架,因帮助幼儿逐渐发展并逐步独立。 教师作为游戏伙伴的隐性指导。此时教师的指导意识并没有失去,但已不是作为教师,而是幼儿游戏的伙伴,共同处于幼儿愉快的游戏世界的指导。幼儿喜欢独自游戏,自由结伴游戏,他们不需要也不愿意成人的过分干预。但这并不意味着幼儿不需要或不喜欢和教师的共同游戏。我的经验是:当教师投入到幼儿的游戏活动中,往往更能够吸引幼儿,玩得更有兴致。因为幼儿年龄小,能力弱,游戏的玩法技能相对比较缺乏,教师的参与往往使游戏有更多的变化和情节的深化。但前提是教师此时是作为幼儿的游戏伙伴,是以平等的身份与幼儿共同游戏,共享快乐。教师的童心、游戏心会使幼儿备感亲切、自然、融洽,从而营造出宽松和谐的游戏氛围,有助于教师更深入细致地观察了解幼儿,更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 2,开展小发明等活动中实现互动 开展小发明等活动中实现互动,并根据孩子自己的作品角度给予表扬,而且在制作过程中适当予以指导帮助过程中得以实现互动。 开展小发明如:用纸做模型,画各种想象中的图像等活动中实现互动,让幼儿在此种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能力,并且部分好坏,根据孩子自己的作品角度给予表扬,而且在制作过程中适当予以指导帮助过程中得以实现互动, 让孩子从活动过程中赶到快乐,为自己的成果

有效的师幼互动策略研究(同名15254)

有效的师幼互动策略研究(同名15254)

有效的师幼互动策略研究 关键词:有效教师幼儿互动策略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教育学,教师与幼儿的关系,是总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它不仅是基本的教育观念问题,也是时时刻刻表现在教育行动中的实际问题。 著名的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教育的基本问题,不是教什么和学什么的问题,而是建立成人和儿童之间的关系问题。在开展“有效的师幼互动策略研究”中,教师和幼儿如何有效地互动,是一个重要因素。 新纲要指出:教育本身就表现为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互动,没有互动的教育是难以想象的,更谈不上是有效的。在教学活动中对师幼互动的理解是:“师幼互动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在师幼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幼儿而言,良好的师幼互动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题性的凸显,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师幼互动意味着教学不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一种意义的构建,

是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同时对教师的心智提出挑战。”近些年来,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念不断更新,教育行为不断改善,尊重幼儿、热爱幼儿的观念在教育实践中有了一定的落实,积极的师生关系正在形成之中,不少教师也开始有意识的通过积极的互动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师幼互动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表现形态,存在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表现在幼儿园教育的各个领域,并对幼儿发展产生难以估量的重要影响,因此,努力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是势在必行的。 那么在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执行)》(下称《纲要》)的今天,如何建立一种新型的师幼关系,如何使教师和幼儿在活动中真正的互动起来,这就是我们所需要去研究的问题。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外学者的研究: 国外学者在进行师幼互动问题研究时,多采用结构范式,他们的研究结果范围非常广泛。从师幼关系对幼儿发展的影响,到师幼关系本身的模式分类,到影响师幼关系的诸种因素分析均有设计。

有效的师幼互动策略研究

有效的师幼互动策略研究 关键词:有效教师幼儿互动策略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教育学,教师与幼儿的关系,是总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它不仅是基本的教育观念问题,也是时时刻刻表现在教育行动中的实际问题。 著名的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教育的基本问题,不是教什么和学什么的问题,而是建立成人和儿童之间的关系问题。在开展“有效的师幼互动策略研究”中,教师和幼儿如何有效地互动,是一个重要因素。 新纲要指出:教育本身就表现为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互动,没有互动的教育是难以想象的,更谈不上是有效的。在教学活动中对师幼互动的理解是:“师幼互动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在师幼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幼儿而言,良好的师幼互动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题性的凸显,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师幼互动意味着教学不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一种意义的构建,是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同时对教师的心智提出挑战。”近些年来,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念不断更新,教育行为不断改善,尊重幼儿、热爱幼儿的观念在教育实践中有了一定的落实,积极的师生关系正在形成之中,不少教师也开始有意识的通过积极的互动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师幼互动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表现形态,存在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表现在幼儿园教育的各个领域,并对幼儿发展产生难以估量的重要影响,因此,努力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是势在必行的。 那么在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执行)》(下称《纲要》)的今天,如何建立一种新型的师幼关系,如何使教师和幼儿在活动中真正的互动起来,这就是我们所需要去研究的问题。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外学者的研究: 国外学者在进行师幼互动问题研究时,多采用结构范式,他们的研究结果范围非常广泛。从师幼关系对幼儿发展的影响,到师幼关系本身的模式分类,到影响师幼关系的诸种因素分析均有设计。 研究者们普遍认为,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不是单纯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事务性的关系,而是带有明显的情感性特征,幼儿所经历的师幼关系状况对幼儿自身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1987年的研究中他们认为在教师与幼儿的交互作用中,教师的诚实以及他们对幼儿的尊重与细心照顾,对于幼儿的安全感、自信心的发展以及童年期对事物的积极探索都是必不可少的。 1988年他们研究证明幼儿所经历的师幼关系对社会性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当幼儿进入幼儿园开始接受正规的教育时,与教师建立积极的关系是他们适应新环境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不同的石油关系将直接造成幼儿不同的适应状况。这一结论又被一位研究者以400名幼儿为被式所做的研究进一步证实,幼儿园中形成的师幼关系特征,甚至预先决定了幼儿进入小学后前三年的适应能力与行为。 另一位研究者通过一项纵向研究得出结论:与教师有情感安全性关系的幼儿对同伴更为友好,更加爱交际也更容易为同伴接受,并且在与同伴交往时很少发出侵犯性行为,而过于依赖教师的幼儿则表现出更多地退缩性行为与侵犯性行为。 国内学者的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