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金匮肾气丸修改版

合集下载

金匮肾气丸的配方

金匮肾气丸的配方

金匮肾气丸的配方金贵肾气丸组方出自金匮要略.汉张仲景所处方.地黄108g 山药27g 山茱萸(酒炙) 27g 茯苓 78g 牡丹皮 27g 泽泻 27g 桂枝 27g 附子(炙) 4.5g 牛膝(去头) 27g 车前子(盐炙)27g 为黑褐色的水蜜丸或大蜜丸;味酸、微甘、苦。

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

【用法与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4~5g(20~25粒),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并具有降糖降脂和增强免疫力的功能编辑摘要金贵肾气丸 - 金匮肾气丸拼音名:Jinkui Shenqi Wan英文名:书页号:Z20-191 标准编号:WS3—B—3892—98批准文号:金贵肾气丸 - 【处方】地黄 108g 山药 27g 山茱萸(酒炙) 27g 茯苓 78g 牡丹皮 27g 泽泻 27g桂枝27g 附子(炙)4.5g 牛膝(去头)27g 车前子(盐炙)27g金贵肾气丸 - 【制法】以上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

每100g粉末加炼蜜35~50g与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110~130g制成大蜜丸,即得。

金贵肾气丸 - 【性状】本品为黑褐色的水蜜丸或大蜜丸;味酸、微甘、苦。

【鉴别】取本品10g,研细,加乙醚15ml,浸泡12小时,滤过,滤液挥去乙醚,残渣加丙酮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丹皮酚对照品,加丙酮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一醋酸乙酯(3: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盐酸酸性5%三氯化铁乙醇溶液,在105℃烘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褐色斑点。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 A)。

金贵肾气丸 - 【功能与主治】温补肾阳,化气行水。

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

【用法与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4~5g(20~25粒),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浅析肾气丸中牡丹皮的应用

浅析肾气丸中牡丹皮的应用

浅析肾气丸中牡丹皮的应用
杨梅;陶汉华;吕翠霞
【期刊名称】《河南中医》
【年(卷),期】2016(36)6
【摘要】《金匮要略》一书中,用肾气丸者共有5处,分别为脚气、虚劳、痰饮、消渴、妇人转胞等,虽病证不一,但都有小便异常的症状表现,或小便不利,或尿频量多,方中重用干地黄为八两,山茱萸、山药各四两,滋补肾阴,配桂枝、附子各一两温补肾阳,又加茯苓、泽泻、牡丹皮各三两,用以利水活血。

无论是小便不利还是尿频量多,其病机皆为肾气虚衰,前者为肾之气化不利,后者是肾之固摄失职,二者皆为肾气虚所导致,偏重于肾主水液代谢功能的减退。

肾气丸所治五种病证中,虚火证候不明显,牡丹皮"清泻相火"的功能缺乏理论依据,而水液代谢失调证候较著,从仲景"血不利则为水"的学术思想出发,牡丹皮的活血利水作用不言而喻。

【总页数】3页(P942-944)
【关键词】肾气丸;牡丹皮;清泻相火;活血利水;《金匮要略》;张仲景
【作者】杨梅;陶汉华;吕翠霞
【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22.2
【相关文献】
1.浅析肾气丸在《金匮要略》中的运用 [J], 职小飞
2.金匮肾气丸的古、今临床应用浅析 [J], 黄美丽
3.薄层扫描特征图谱在牡丹皮饮片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J], 章睿;王成永
4.计算分光光度法应用于牡丹皮中丹皮酚的测定考察 [J], 饶伟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金匮肾气丸加减治疗脾肾阳虚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肾功能的影响研究

金匮肾气丸加减治疗脾肾阳虚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肾功能的影响研究

金匮肾气丸加减治疗脾肾阳虚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肾功能的影响研究目的对脾肾阳虚型糖尿病肾病应用金匮肾气丸加减治疗的效果及对肾功能的影响进行探讨。

方法选取82例脾肾阳虚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分析,给予金匮肾气丸加减治疗治疗者设定为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者设定为对照组,每组41例患者。

结果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7.56%、75.61%,肾功能指标(24小时尿蛋白定量、内生肌酐清除率Ccr、24小时UAER)方面,治疗后,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对脾肾阳虚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金匮肾气丸加减治疗,可有效改善肾功能,方案疗效显著,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标签:脾肾阳虚型;糖尿病肾病;金匮肾气丸;肾功能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人口人均寿命延长,以及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糖尿病的患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而且上升态势十分明显。

在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也发现,随着患者生存时间的延长,治疗方法的不断改善,导致的肾脏及其它并发症也增加。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也是糖尿病引起的一种慢性并发症,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与严重最大,是糖尿病全身性微血管病变表现之一。

其最显著的临床特征为蛋白尿,对肾功能渐进性损害,从而导致出现高血压,水肿,晚期出现严重肾功能衰竭,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发病时,患者的典型特征是肾小球病变,病变不断进展,导致尿白蛋白排出量增加,使得损伤越来越严重,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效果欠佳,极有可能发展为终末期肾病,增加治疗难度,影响患者的预后[1]。

据统计,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高达30%,为探讨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

本组实验特意选取82例脾肾阳虚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分析,旨在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性高,可行性高的方案。

现将具体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6月间收治的脾肾阳虚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共82例进行临床分析,将其随机分组,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金匮肾气丸加减治疗,该组41例患者中,女和男分别:19例,22例,平均年龄为(54.13±0.62)岁,平均病程为(3.15±0.24)年,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该组41例患者中,女和男分别:18例,23例,平均年龄为(53.48±0.57)岁,平均病程为(3.09±0.26)年,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金匮肾气丸方义发挥

金匮肾气丸方义发挥

金匮肾气丸方义发挥【关键词】金匮肾气丸;周易;八卦;象数摘要:运用周易八卦象数分析金匮肾气丸方证的本质及组方配伍、选药用量。

认为该方囊括乾坤天地之道,阴阳气血升降之机,脏腑气化之理,五行制化之妙。

凡肾之阴阳不足,水火不交诸证均可选用。

倘能潜心揣摩,认真体会,明了其中滋味,则医道思过半矣。

关键词:金匮肾气丸;周易;八卦;象数金匮肾气丸(下简称肾气丸)是汉代医圣张仲景创制的一首著名方剂,该方组方配伍、选药用量均严谨有度,深合易经原旨。

今不揣浅陋,试用易理探究其奥义,以期烛幽发微,昭明医圣未言之义,以广其方之用。

1 肾气丸方证的本质肾气丸在《金匮要略》中凡五用:治脚气入腹、虚劳腰痛、短气有微饮、男子消渴和妇人转胞。

上述病证虽各不相同,然究其病机则一,均可用未济卦释之。

该卦上离下坎。

离者,火也:坎者,水也。

火性炎上,水性润下。

今火上水下,水火不能相交,是为未济。

在人身,心为离属火,肾为坎属水,水火不交即心肾不交。

正如《类经附翼・医易义》所云:“……未济一卦,坎上离下,即火在上,水在下,以烹饪来说则食物不能熟,以救火来说则火不能灭,故象征心火肾水不相交济之象。

”而造成心肾不交的原因在于肾之阴阳俱不足。

阴无阳而不升,水不足以济火,则病消渴,烦热不得卧。

阳无阴而不降,火不足以温水,则见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或短气有微饮诸证。

故《千金方衍义》认为本方为“治虚劳不足,水火不交,下元亏损之首方”;《摄生众妙方》则曰本方“阴阳双补”[1]。

本方仲景冠之以肾气丸,不曰补肾,而曰肾气,其义深刻。

盖气即为易学之关键,也是中医学的根本。

人之一身,不外乎一气之旋转。

肾位居下,为黄泉之分,于象为水,于卦为坎。

坎卦外阴内阳,一阳陷于二阴之中,恰似阳气藏于黄泉之中,暖暖而生辉,是阴平阳秘之象。

故古人以肾为水火之宅,元气之根,精气之海,生死之窦。

肾气强则高下相召,水火既济,金木和谐,升降不息,斡旋脾土,灌溉四旁。

肾气常盛不衰,则康泰健壮,生命常驻。

千古名方医圣张仲景制金匮肾气丸调五脏补阴阳

千古名方医圣张仲景制金匮肾气丸调五脏补阴阳

千古名方医圣张仲景制金匮肾气丸调五脏补阴阳古方金匮肾气丸为医圣张仲景(东汉)创制,载于《金匮要略》,在该书中有两个名,即该书《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篇中的“崔氏八味丸” 和《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篇中的“肾气丸” 。

处方由干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牡丹皮、桂枝、附子(炮)八味药组成,用于治疗“脚气上入,少腹不仁” 及妇女“转胞” 。

宋代陈师文等人奉敕所撰《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成书于1110年)对该方进行了改进,将桂枝改为肉桂,干地黄改为熟地,且加大肉桂及制附子的用量,使该药药效有了质的提高,更主要用于肾气虚乏,取名“八味丸” ,收载于该书《卷之五 ? 治诸虚(附骨蒸)》。

由于该方最早出自《金匮要略》,且与六味地黄丸相比,多了肉桂、制附子两味药,所以后世又习称其为金匮肾气丸、桂附地黄丸、八味地黄丸。

金匮肾气丸组方有三妙:肾为水火之脏,有调和阴阳之功,阳动则气化,阴静则精生,阴阳协调以化生肾气。

故金匮肾气丸组方有以下几个特点:阴阳互根:肾为先天之本,是水火同居之脏,肾中阴阳互相制约,互为依附,互相转化。

阴没有阳不能化,同样,阳没有阴不能长。

即所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由于肾中阴阳相互维系,因此在补阳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在补阴的基础上补阳,从而使阳气温温而生,如此便可使阴阳相合,少火生气,阳也不会暴生而成壮火以食气而生后患。

五脏同调:肾藏精气,它所藏的精气乃肾之精气,但它要不断依靠后天脾胃来补养,五脏之精有余则下藏于肾,从而使肾中精气保持旺盛。

反之,五脏精气不足,则必然消耗肾精,造成肾精亏损,所谓“久病及肾”。

因此肾兼有储藏精气和调节精气的作用。

金匮肾气丸用药除了补肾之外,同时补充了脾、肺、肝、心之精气,有五脏同调之意。

方中生地补肝肾之阴,山萸肉补心、肝之气,山药补气养阴、涩精,补中兼涩,补脾肺肾之精气,具有收摄阴阳,以成冲和之气的功能;丹皮清热泻火,茯苓甘淡利水,泽泻淡渗利水,分消三焦之邪水;妙在用少量附子、肉桂,温五脏之阳,宣通十二经,纳五脏之气归于肾,化阴精为肾气,再布于周身,而成阴阳相济,气化氤氲之妙。

金匮肾气丸的功效与作用,肾气丸的临床应用

金匮肾气丸的功效与作用,肾气丸的临床应用

金匮肾气丸的功效与作用,肾气丸的临床应用金匮肾气丸方剂原载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是历来治肾的祖方。

【组成】干地黄八两(240g) 薯蓣(即山药) 山茱萸各四两(各12 0g) 泽泻茯苓牡丹皮各三两(各90g ) 桂枝附子炮各一两(各30 g)【用法】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酒下十五丸(6g),日再服。

现代用法:将药物混合研细,炼蜜和丸,每丸重9克,早、晚各服1丸,温开水送下。

或根据原方用量比例酌情增减,水煎服。

现代尚有片剂、口服液等剂型。

【功效与作用】本方具有温化肾气、温补肾阳的功能,主治因肾阳不足之腰痛脚软,下半身常有冷感,少腹拘急,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小便不利或小便过多,阳痿精冷,舌质淡而胖,脉虚弱,尺部沉微,以及痰饮、消渴、脚气等症。

归纳起来有三,即:一为肾虚,二为阳气不足,三为水液失调。

金匮肾气丸是为肾阴阳两虚、肾阳虚偏重者而设。

肾阳虚者得之,可收“阴中求阳之效”,肾阴阳两虚者得之,则有阴阳并补之功。

肾气丸中用六味地黄丸滋补肝肾之阴,用附子、肉桂壮肾中之阳,用阴中求阳之法,以达到温补肾阳之目的,“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体现了“少火生气”的中医理论,也说明本方意在徐生肾气,而不为速壮肾阳。

【主治】肾阳不足证。

腰痛脚软,身半以下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入夜尤甚,阳痿早泄,舌淡而胖,脉虚弱,尺部沉细,以及痰饮,水肿,消渴,脚气,转胞等。

现代药理研究显示,本方具有抗衰老、增强免疫、改善微循环、类性激素样作用,对糖、蛋白质、脂肪代谢有改善作用。

肾阳不足,辨清可用本方治症的主要病位在肾。

其基本病理变化是肾气不足,水液代谢失常。

其基本效用是改善水液代谢,调畅小便。

应用肾气丸应具备的基本症状是:腰酸脚软,小便不调,舌质淡胖,尺脉沉细。

临床多用汤剂,灵活加减。

根据中医的传统理论和临床实践,结合现代药理和临床研究,现多用肾气丸加减治疗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性功能障碍、更年期综合征、腰痛、前列腺增生、慢性肾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慢性支气管哮喘、慢性肺心病、复发性口腔溃疡等属肾阳不足者。

《金匮要略》肾气丸新解

《金匮要略》肾气丸新解

《金匮要略》肾气丸新解
江泳;陈建杉
【期刊名称】《四川中医》
【年(卷),期】2006(24)1
【摘要】本文从现行《金匮要略》教材和《方剂学》教材对肾气丸的主治、功效误解入手,详细论述了肾气丸针对的病机、功效,仲景制方的特点以及临床加减运用要点,提出“肾气丸乃补肾气而非补肾阳之方”、“肾气丸非‘阴中求阳’的代表方”等创新性论点,以期对后学者正确理解肾气丸,把握仲景原意,更好地于临证中活用肾气丸这一经典名方起到一定启发作用。

【总页数】2页(P36-37)
【关键词】《金匮要略》;肾气丸;新解
【作者】江泳;陈建杉
【作者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成都中医药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22.3
【相关文献】
1.肾气丸在《金匮要略》中异病同治的思考 [J], 申宝林
2.论肾气丸在《金匮要略》中的异病同治 [J], 凌霞;孟楠
3.从《金匮要略方论》肾气丸的应用论异病同治 [J], 赵凌杰;张群燕;蔡辉;
4.从《金匮要略方论》肾气丸的应用论异病同治 [J], 赵凌杰;张群燕;蔡辉
5.肾气丸在《金匮要略》中的描述及临床运用 [J], 杨文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金匮肾气丸加减治疗脾肾阳虚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肾功能的影响

金匮肾气丸加减治疗脾肾阳虚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肾功能的影响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试验组 642.05 ̄326.02 ̄ 5.06 ̄ 3.86± 2.59士 1.68 ̄ 2.07士 2.02 ̄ (n=38) 97.17 25.17 O.84 0.32 0.41 0.2l 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1 O.O8
对照组 640.82 ̄468.25 ̄ 5.02士 4.62 ̄ 2.57 ̄ 2.3钍 2。05 ̄ 2.1 l土 (n=38) 95.05 81.11 0.71 0.35 0.38 O.33 O.O9 O.13
0.05;治 疗后 试验组 的显 著较 对照组 高 ,具统 计学 差异 ,P< O.O5,见表 2。
表 2 两组营养指标对 比
极 为密 切的联 系 刊。临床上普遍 以 口服含钙磷 结合剂的形 式 治疗 ,长期 大量 的使用 也会增 加高钙血 症 的发生率 。在 Il缶床工 作 中 ,很 多 透析 患 者 同时 存在 高 血磷 、高 血钙 、高 PTH,钙磷乘积 明显增 高 (>4.52 mmol 2/L2),存在转 移性 钙 化风险 ,钙磷代谢 紊乱加重 了血液透析患者 心肌梗死 、血管 钙化等并 发症的发生率 ,严 重威 胁到 了患者 的生命安全【7_8]。 鲑 降钙 素会 与食物 中的碳 酸根结 合成碳 酸钙 ,并不易被 机 体 吸收 ,同时会升 高机体 中的血 钙水 平 ,促 进钙磷物质在 组 织 中沉积 ,减少磷类物质在 血液 中的释放 ,对于 PTH的分 泌 具 有 明显的抑 制作用 ,更 好地 预防及 治疗继 发性 甲状旁腺 功能亢 进或 肾性骨 病 。本 文研究 示 :试验 组的钙磷 代谢 显 著低 于对 照组 ,营养 指标 明显 比对照 组 的高 ,具 统计 学 差 异 ,P<0.05。证实 了鲑 降钙素 联合 醋酸 钙在血 液透 析患 者 预防钙磷代谢紊 乱 中的可行性 、有效 性 ,在 临床 中具有较 高 的借 鉴价值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金匮肾气丸
肾气丸出自《金匮要略》,乃张仲景设立的方剂,该方制方严谨,配伍精当,疗效显著,对古今临床均起着广泛的指导作用。

本人就本方的组方意义、配伍特点、临床应用、加减变化略谈一点肤浅认识。

1、金匮肾气丸的组方、主治功效
金匮肾气丸由附子、桂枝、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丹皮八味药物组成;各药物剂量比例为1:1:8:4:4:3:3:3。

以熟地黄补肾阴,泽泻泻肾浊,山茱萸补肝阴,丹皮泻肝火,山药补脾阴,茯苓渗脾湿,三阴并补并泻;再以少量桂、附温补肾中之阳,意在微微生长少火以生肾气。

补中有泻,寓泻于补,故补而不滞,是补通开合之剂;阴中求阳,阳中求阴,实为阴阳双补之剂。

一方面发挥滋补肾阴、温补肾阳的作用,同时又照顾到肾主水,参与水液代谢方面的功能,与肾脏的生理病理特点最为相符。

肾为水火之脏,内藏真阴真阳而主水液代谢。

肾阳蒸化肾阴,生成肾气。

肾阴肾阳的盛衰决定了肾气的强弱,肾之阴阳宜以平秘,相互为用,化生肾气,若肾阴肾阳偏盛或偏衰,则病证可偏阴偏阳,若阴阳两虚则肾气不足,整体机能下降,而产生各种升降失常之病证。

肾之主水的功能是由肾气来完成的。

肾阴虚或肾阳虚皆可导致肾气虚,从而影响水液代谢发生小便不利或小便过多,短气微饮等水气病,故其治水气病重在温化肾气。

[1]
2、金匮肾气丸的配伍特点
2.1补少火以生肾气
肾阳虚是肾气丸基本适应证,故桂枝、附子当为君药。

肾内寄真阴真阳,真阳即肾内寄之阳气,包含命门之火与肾间动气所指内容。

肾阳虚用桂枝、附子直补命火生阳气,阳生则肾之气化、固摄、开合、作强等功能随之而振。

桂枝是樟科常绿植物肉桂的嫩枝,辛、甘、温,气清味薄,本方用以补命火,通阳化气。

桂枝也可用其同属植物肉桂,肉桂是干皮或粗枝皮,辛、甘、热,气味俱厚,补命火强于桂枝,《本草汇言》谓肉桂“壮命门之阳,植心肾之气。

”附子辛热,补命火,助阳化气,《本草纲目》引张元素日:“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则便溺有节,乌附是也”。

肾气丸桂枝、附子各用一两,合计二两,与干地黄八两成1:4之量。

[2]
2.2重用滋阴补肾之品
肾气丸重用干地黄八两、淮山药四两、山茱萸四两、炮附子一两、桂枝一两,滋阴补肾药的用量是温壮肾阳药的八倍。

既然重用滋阴补肾之品,为何说该方为温肾助阳之方,而不是滋补肾阴之剂?这种配伍方法与肾的生理、病理特点密切相关。

其一,肾为先天之本,为水火之脏,内寄元阴元阳。

阴与阳看起来是相互对立的,但实际上是相互依存、相互资生、互相转化的,即阳气的化生,要以阴精为物质基础,而阴精的生成又要靠阳气的功能活动来完成,所谓“阳生(根)于阴,阴生(根)于阳”,“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

可见肾阴肾阳,合则为一,分则为二。

故在用药配伍上,张景岳深得其中要旨,在《类经》中提出“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之高见。

方中以干地黄、淮山药、山茱萸滋补肾之阴精,炮附子、桂枝以温壮肾阳,即于阴中求阳之意。

其二,阴精是可以化生阳气的。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精生气”、“精化为气”。

而肾气的化生,是肾阴(精)与肾阳互相作用的结果,实质就是肾阳蒸化肾阴(精)而化生肾气。

故方中以大量的干地黄、淮山药、山茱萸滋补肾阴(精),使化生阳气的物质基础丰盈;再以小量炮附子、桂枝以温壮肾阳,助肾以气化,使肾阳蒸化肾阴,化生肾气。

其三,少火生气,壮火食气。

附子、桂枝用量较小,仅是滋补肾阴药的八分之一,是取其微微生火,蒸化肾阴,以生肾气。

【3】
2.3泽泻、茯苓淡渗利湿的意义
肾气丸配伍茯苓、泽泻不是单纯为了水饮内停而利水渗湿,其主要目的在于制约滋阴药之腻滞。

故单把泽泻、茯苓单纯作为治水饮为患是说不通的。

因为肾阳不足,肾的气化功能
虚弱,在这种情况下,方中又重用滋补肾阴药,最恐腻滞不化,生湿碍脾。

滋阴须防留湿为患,故方中配伍淡渗泻浊之品,滋补肾阴中寓以渗湿泻浊,则可制约滋阴药之腻滞。

滋补而不腻滞,则更有益于补。

3、肾气丸在《金匮要略》中的运用,体现异病同治思想
肾气丸乃仲景设立治疗脚气上冲、虚劳腰痛、消渴、短气有微饮、妇女转胞五类病证的方剂。

具体条文如下:(1)《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载:“崔氏八味丸治脚气上入,少腹不仁。

”(2)《血痹虚劳病脉并治第六》载:“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

”(3)《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载:“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

肾气丸亦主之。

”(4)《消渴小便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四》载:“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

”(5)《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载:“问日: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者,何也?师日:此名转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则愈,宜肾气丸主之。

”以上五病虽病名不同,症状不同,但病机都是肾阳不足,气化功能失常。

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因而采用同一种治疗方法的原则,称为异病同治。

肾气丸的临床应用充分体现了张仲景的“异病同治”思想,对中医治疗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4、金匮肾气丸开拓一片新天地
肾气丸的发展虽繁多,但它的发展宗旨不外乎助肾阳、补肾阴两大类,即均以扶“先天之本”为法则。

【4】后人更仿效仲景立方之法而立新方有:济生肾气丸、十补丸、右归丸、右归饮等皆取其“扶阳以配阴”之意。

【5】多年来,经众多医家临床实践与科学研究,本方还出现了新用途,可用于多种疾病,如慢性肾炎、肾性水肿、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症、慢性支气管哮喘、更年期综合征、腰痛、小便失禁、早泄、性功能低下、糖尿病等等。

[1] 王小琴,冯宏汉.金匮肾气丸异病同治探究[J]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8,10(2)
[2] 张建荣, 肾气丸配伍特点探微[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29(1)5-7
二1006年1月第卷第1期
【3】易自刚.肾气丸主要配伍特点探疑[J] 广西中医药2011, 34(6) 35-36
【4】
【5】马文全.《金匮》肾气丸义理及衍变[J] 河南中医2003,23(9)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