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分析化学上册) 一至三章课程的基本内容及重点

(大学分析化学上册) 一至三章课程的基本内容及重点
(大学分析化学上册) 一至三章课程的基本内容及重点

一至三章课程的基本内容及重点、难点

第一章分析化学概论

1.基本内容:分析化学的定义、分类、任务和作用;分析化学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定量分析过程和分析方法。

2.重点:分析化学的分类,定量分析过程和分析方法。

3.难点:定量分析过程和分析方法。

第二章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

1. 基本内容:固体、液体和气体试样的采集方法与采集量,试样的制备程序和方法,试样的分解方法(溶解法,熔融法,半熔法,干式灰化法,湿式消化法,微波消解法等。),常用的溶剂和熔剂,测定前的预处理。

2. 重点:试样的采集方法和分解方法,常用的溶剂和熔剂。

3. 难点:试样的分解方法。

第三章分析化学中的误差和数据处理

1. 基本内容:误差的基本概念,准确度与精密度及其关系;误差的分类、特点及其减免测定误差的措施;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平均值的置信区间,t 检验法、F检验法、Q检验法的应用;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2. 重点:误差的特点及其减免测定误差的措施,平均值的置信区间,t检验法、F检验法、Q检验法的应用。

3. 难点:误差的分布规律,显著性检验

第二章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 - 章节小结

1.基本概念及术语

准确度:分析结果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其大小可用误差表示。

精密度:平行测量的各测量值之间互相接近的程度,其大小可用偏差表示。

系统误差:是由某种确定的原因所引起的误差,一般有固定的方向(正负)和大小,重复测定时重复出现。包括方法误差、仪器或试剂误差及操作误差三种。

偶然误差:是由某些偶然因素所引起的误差,其大小和正负均不固定。

有效数字:是指在分析工作中实际上能测量到的数字。通常包括全部准确值和最末一位欠准值(有±1个单位的误差)。

t分布:指少量测量数据平均值的概率误差分布。可采用t分布对有限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置信水平与显著性水平:指在某一t值时,测定值x落在μ±tS 范围内的概率,称为置信水平(也称置信度或置信概率),用P表示;测定值x落在μ±tS范围之外的概率(1-P),称为显著性水平,用α表示。

置信区间与置信限:系指在一定的置信水平时,以测定结果x 为中心,包括总体平均值μ在内的可信范围,即μ=x±uσ,式中uσ为置信限。分为双侧置信区间与单侧置信区间。

显著性检验:用于判断某一分析方法或操作过程中是否存在较大的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的检验。包括t检验和F检验。

2.重点和难点

(1)准确度与精密度的概念及相互关系准确度与精密度具有不同的概念,当有真值(或标准值)作比较时,它们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准确度表示测量结果的正确性,精密度表示测量结果的重复性或重现性。虽然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但高的精密度不一定能保证高的准确度,因为可能存在系统误差。只有在消除或校正了系统误差的前提下,精密度高的分析结果才是可取的,

因为它最接近于真值(或标准值),在这种情况下,用于衡量精密度的偏差也反映了测量结果的准确程度。

(2)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的性质、来源、减免方法及相互关系系统误差分为方法误差、仪器或试剂误差及操作误差。系统误差是由某些确定原因造成的,有固定的方向和大小,重复测定时重复出现,可通过与经典方法进行比较、校准仪器、作对照试验、空白试验及回收试验等方法,检查及减免系统误差。偶然误差是由某些偶然因素引起的,其方向和大小都不固定,因此,不能用加校正值的方法减免。但偶然误差的出现服从统计规律,因此,适当地增加平行测定次数,取平均值表示测定结果,可以减小偶然误差。二者的关系是,在消除系统误差的前提下,平行测定次数越多,偶然误差就越小,其平均值越接近于真值(或标准值)。

(3)有效数字保留、修约及运算规则保留有效数字位数的原则是,只允许在末位保留一位可疑数。有效数字位数反映了测量的准确程度,绝不能随意增加或减少。在计算一组准确度不等(有效数字位数不等)的数据前,应采用“四舍六入五留双”的规则将多余数字进行修约,再根据误差传递规律进行有效数字的运算。几个数据相加减时,和或差有效数字保留的位数,应以小数点后位数最少(绝对误差最大)的数据为依据;几个数据相乘除时,积或商有效数字保留的位数,应以相对误差最大(有效数字位数最少)的数据为准,即在运算过程中不应改变测量的准确度。

(4)有限测量数据的统计处理与t分布通常分析无法得到总体平均值μ和总体标准差σ,仅能由有限测量数据的样本平均值和样本标准差S来估计测量数据的分散程度,即需要对有限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再用统计量去推断总体。由于和S均为随机变量,因此这种估计必然会引进误差。特别是当测量次数较少时,引入的误差更大,为了补偿这种误差,可采用t分布(即少量数据平均值的概率误差分布)对有限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5)置信水平与置信区间的关系置信水平越低,置信区间就越窄,置信水平越高,置信区间就越宽,即提高置信水平需要扩大置信

区间。置信水平定得过高,判断失误的可能性虽然很小,却往往因置信区间过宽而降低了估计精度,实用价值不大。在相同的置信水平下,适当增加测定次数n,可使置信区间显著缩小,从而提高分析测定的准确度。

(6)显著性检验及注意问题 t检验用于判断某一分析方法或操作过程中是否存在较大的系统误差,为准确度检验,包括样本均值与真值(或标准值)间的t检验和两个样本均值间的t检验;F检验是通过比较两组数据的方差S2,用于判断两组数据间是否存在较大的偶然误差,为精密度检验。两组数据的显著性检验顺序是,先由F 检验确认两组数据的精密度无显著性差别后,再进行两组数据的均值是否存在系统误差的t检验,因为只有当两组数据的精密度或偶然误差接近时,进行准确度或系统误差的检验才有意义,否则会得出错误判断。

需要注意的是:①检验两个分析结果间是否存在着显著性差异时,用双侧检验;若检验某分析结果是否明显高于(或低于)某值,则用单侧检验;②由于 t与F等的临界值随α的不同而不同,因此置信水平P或显著性水平α的选择必须适当,否则可能将存在显著性差异的两个分析结果判为无显著性差异,或者相反。

(7)可疑数据取舍在一组平行测量值中常常出现某一、两个测量值比其余值明显地偏高或偏低,即为可疑数据。首先应判断此可疑数据是由过失误差引起的,还是偶然误差波动性的极度表现?若为前者则应当舍弃,而后者需用Q检验或G检验等统计检验方法,确定该可疑值与其它数据是否来源于同一总体,以决定取舍。

(8)数据统计处理的基本步骤进行数据统计处理的基本步骤是,首先进行可疑数据的取舍(Q检验或G检验),而后进行精密度检验(F检验),最后进行准确度检验(t检验)。

(9)相关与回归分析相关分析就是考察x与y两个变量间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越接近于±1,二者的相关性越好,实验误差越小,测量的准确度越高。回归分析就是要找出x与y两个变量间的函数关系,若x与y之间呈线性函数关系,即可简化为线性回归。

3.基本计算

(1)绝对误差:δ=x-μ

(2)相对误差:相对误差=(δ/μ)×100% 或相对误差=(δ/x)×100%

(3)绝对偏差:d = x i-

(4)平均偏差:

(5)相对平均偏差:

(6)标准偏差:或

(7)相对标准偏差:

(8)样本均值与标准值比较的t 检验:

(9)两组数据均值比较的t检验:

(10)两组数据方差比较的F检验:(S1>S2)

(11)可疑数据取舍的Q检验:

(12)可疑数据取舍的G检验:

2009秋药用分析化学期末自测题

2009秋药用分析化学期末自测题 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有关药物杂质及杂质限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杂质限量是指药物中所含杂质的最大容许量 B、杂质的来源主要是由生产过程中引入的,其他方面不考虑 C、杂质限量通常只用百万分之几表示 D、杂质是指药物中的有毒物质 2.5位有烯丙基取代的巴比妥类药物是()。 A、巴比妥B、苯巴比妥C、含硫巴比妥D、司可巴比妥 3.用酸碱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含量,为使供试品易于溶解及防止酯在滴定时水解,使用()做溶剂溶解样品。 A、冰醋酸B、乙醇C、丙酮D、乙醚 4.下列药物中能与三氯化铁试液发生显色反应的是()。 A、肾上腺素B、盐酸普鲁卡因C、盐酸丁卡因D、苯佐卡因 5.下列药物,在酸性介质中可用硫酸铈标准液直接滴定的是()。 A、盐酸氯丙嗪B、异烟肼C、尼可刹米D、麻黄碱 6.提取中和法最常用的碱化试剂为()。 A、氢氧化钠 B、碳酸氢钠 C、氯化铵 D、氨水 7.测定维生素C注射液的含量时,为了消除抗氧剂焦亚硫酸钠的干扰,滴定前需加入()做掩蔽剂。 A、丙酮B、三乙醇胺C、邻二氮菲D、丙醛 8.四氮唑比色法测定甾体激素含量,用()做溶剂。 A、冰醋酸B、水C、95%乙醇D、无水乙醇 9.下列药物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因而具有旋光活性的是()。 A、青霉素B、链霉素C、庆大霉素D、四环素 10.下列有关药物杂质及杂质限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杂质限量是指药物中所含杂质的最大容许量 B、杂质的来源主要是由生产过程中引入的,其他方面不考虑 C、杂质限量通常只用百万分之几表示 D、杂质是指药物中的有毒物质

大学有机化学B知识点总结(精编版)

有机化学期末复习总结 一、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命名是学习有机化学的“语言”,因此,要求学习者必须掌握。有机合物的命名包括俗名、习惯命名、系统命名等方法,要求能对常见有机化合物写出正确的名称或根据名称写出结构式或构型式。 1.俗名及缩写:要求掌握一些常用俗名所代表的化合物的结构式,如: 甘油、石炭酸、蚁酸、水杨醛、水杨酸、草酸、呋喃、吡咯、吡啶、甘氨酸、丙氨酸、葡萄糖、果糖等。 2、习惯命名法:要求掌握“正、异、新”、“伯、仲、叔、季”等字头的含义及用法,掌握常见烃基的结构,如:烯丙基、丙烯基、正丙基、异丙基、异丁基、叔丁基、苄基等。 3、系统命名法:系统命名法是有机化合物命名的重点,必须熟练掌握各类化合物的命名原则。其中烃类的命名是基础,几何异构体、光学异构体和多官能团化合物的命名是难点,应引起重视。要牢记命名中所遵循的“次序规则”。 4、次序规则:次序规则是各种取代基按照优先顺序排列的规则 (1)原子:原子序数大的排在前面,同位素质量数大的优先。几种常见原子的优先次序为:I>Br>Cl>S>P>O>N>C>H (2)饱和基团:如果第一个原子序数相同,则比较第二个原子的原子序数,依次类推。常见的烃基优先次序为:(CH3)3C->(CH3)2CH->CH3CH2->CH3(3)不饱和基团:可看作是与两个或三个相同的原子相连。不饱和烃基的优先次序为: -C≡CH>-CH=CH2>(CH3)2CH- 次序规则主要应用于烷烃的系统命名和烯烃中几何异构体的命名 烷烃的系统命名:如果在主链上连有几个不同的取代基,则取代基按照“次序规则”依次列出,优先基团后列出。 按照次序规则,烷基的优先次序为:叔丁基>异丁基>异丙基>丁基>丙基>乙基>甲基。 (4)、几何异构体的命名:烯烃几何异构体的命名包括顺、反和Z、E两种方法。简单的化合物可以用顺反表示,也可以用Z、E表示。用顺反表示时,相同的原

大学无机化学期末试卷及问题详解

《无机化学》试题 学号: 姓名: 座号: 系别: 年级: 专业: 总分合计人: 复核人: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正确选项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涂黑。多涂、少涂、错误均无分。每小题1分,共40分) 1、对于Zn 2+ /Zn 电对,增大Zn 2+ 的浓度,则其标准电极电势将 (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2 、 Cu 2 + 离子的外层电子构型为 ( ) A 8e B 18e 型 C 18+2e D 9~17e 型 3、设氨水的解离平衡常数为θb K 。浓度为m mol ·L -1 的氨水溶液,若将其用水稀释一倍,则溶液中OH -的浓度(mol ·L -1 )为 ( ) A m 21 B θb K m ?2 1 C 2/m K b ?θ D 2m

4、已知θ K(Ag3PO4) = 1.4×10-16,其溶解度为 sp ( ) A 1.1×10-4mol?L-1; B 4.8×10-5mol?L-1; C 1.2×10-8mol?L-1; D 8.3×10-5mol?L-1 5、下列各组物质,能自发发生反应的是() A Cu、Cu2+; B Cr2O72-、Cr3+; C MnO2、Mn2+; D SnCl4、Sn 6、3d轨道的磁量子数可能是() A 1,2,3 B 0,1,2 C 0,±1 D 0, ±1, ±2 7、下列各分子中,以sp3不等性杂化轨道成键的是() A BeCl2 B PCl3 C BF3 D SiH4 8、熔化下列晶体时,只需克服色散力的是() A HF B Ag C KF D CO2 9.已知V E A/θ:Cr2O72- +1.36 Cr3+ -0.41 Cr2+ -0.86 Cr,则判断发生歧化反应的是() A 都不能 B Cr2O72- C Cr3+ D Cr2+ 10.下列各物质中,熔点最高的是() A K2O B MgO C CaO D Na2O

大学无机化学教案全

无机化学教案 说明 一、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学生自学,讨论课、实验、习题、答疑和期中、期末 考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热力学、化学平衡(酸碱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平衡,配合离解平衡)和化学反应速率等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知识;理解和掌握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反应规律和用途,训练和培养学 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初步的科学研究方法,帮助学生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观点,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方法、手段 主要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注重在教学中实践“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素质 教育指导思想,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多元化、全方位的教学手段,努力提高教 学质量。 三、考核方式 本课程分两学期讲授,第一学期讲授化学基础理论,第二学期讲授元素化学每学期考核一次,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20%期末考试(闭卷)成绩80%成。 四、学时分配(共计144学时)

五、目录 绪论 (4) 第1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4)

第2章分子结构 (9)

第3 章晶体结构 (13) 第4 章化学热力学基础 (23) 第5 章化学平衡 (30) 第6 章化学动力学基础 (32) 第7 章水溶液 (36) 第8 章酸碱平衡 (41) 第9 章沉淀平衡 (51) 第10 章电化学基础 (56) 第11 章配合物与配位平衡 (66) 第12 章氢和稀有气体 (73) 第13 章卤素 (74) 第14 章氧族元素 (80) 第15 章氮磷砷 (87) 第16 章碳硅硼 (97) 第17 章非金属元素小结.............................. 第18 章金属通论 (104) 第19章S区金属................................. 第20章P区金属................................. 第21 章ds 区金属............................... 第22章d 区金属(一)............................ 课程的主要内容绪论学时1[教学基本要求]介绍本课程的学习内容、目的、任务和方法。 [重点与难点]103 105 109 114 121

《药用分析化学》期末综合练习二

《药用分析化学》期末综合练习二 填空题 1.有效数字为加一位可疑数字。 2.系统误差是由原因造成的,所以其大小和方向是固定的。 3.增加平行测定次数,可以减少测定的误差。 4.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差值称为误差。 5.绝对误差与真实值的比值称为误差。 6.常量分析一般要求位有效数字,以表明分析结果的准确度是0.1% 。 7.根据系统误差所具有的特性,可用的方法对测定结果给予校正,从而消除系统误差。 8.H3PO4的共轭碱是。 9.由于氢氧化钠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CO2,所以其标准溶液应采用法配制。 10.配位滴定法是以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 11.常用的滴定分析方法包括直接滴定、、置换滴定等。 12.非水酸碱滴定所用的标准溶液高氯酸是用为基准物质进行标定的。 13.标定HCl标准溶液常用的基准物质是和硼砂。 14.在非水滴定中,通常采用做为滴定碱的标准溶液。 15.在非水滴定中,弱酸的滴定常采用溶剂。 16.由于浓盐酸,其标准溶液用间接方法配制。 17.滴定突跃范围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它是选择的依据。 18.标定氢氧化钠溶液通常使用作为基准物质。 19.在沉淀滴定中,突越范围的大小取决于沉淀的K sp和滴定溶液的浓度,K sp越小,突越范围。 20.在氧化还原滴定法中,电对的条件电位差越大,滴定突越范围。 21.在配位滴定法中,酸效应系数与溶液的pH值有关,随pH值的增大而。 22.电位滴定是根据滴定过程中的变化来确定滴定终点的。 23.在电位法中,电极电位不受溶液中待测离子浓(活)度的影响,其电位值固定不变的电极称为。 24.用色谱法分离能形成氢键的组分一甲胺、二甲胺、三甲胺,应选用

大学普通化学复习知识点

配浙大普通化学第五版复习,根据注册结构师考试摘选课本内容编辑。 .1物质的结构和物质状态 原子结构的近代概念;原子轨道和电子云;原子核外电子分布;原子和离子的电子结构;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周期;族;元素性质及氧化物及其酸碱性。离子键的特征;共价键的特征和类型;杂化轨道与分子空间构型;分子结构式;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分子间力与氢键;晶体与非晶体;晶体类型与物质性质。 3.2溶液 溶液的浓度;非电解质稀溶液通性;渗透压;弱电解质溶液的解离平衡;分压定律;解离常数;同离子效应;缓冲溶液;水的离子积及溶液的pH值;盐类的水解及溶液的酸碱性;溶度积常数;溶度积规则。 3.3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 反应热与热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速率;温度和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活化能的物理意义;催化剂;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断;化学平衡的特征;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3.4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 氧化还原的概念;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还原电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原电池的组成和符号;电极反应与电池反应;标准电极电势;电极电势的影响因素及应用;金属腐蚀与防护。 3.5;有机化学 有机物特点、分类及命名;官能团及分子构造式;同分异构;有机物的重要反应:加成、取代、消除、氧化、催化加氢、聚合反应、加聚与缩聚;基本有机物的结构、基本性质及用途:烷烃、烯烃、炔烃、;芳烃、卤代烃、醇、苯酚、醛和酮、羧酸、酯;合成材料:高分子化合物、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工程塑料。;第1章 热化学与能源 系统环境 按照系统与环境之间有无物质和能量交换,可将系统分成三类: (1)敞开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有物质交换又有能量交换的系统,又称开放系统。 (2)封闭系统与环境之间没有物质交换,但可以有能量交换的系统。通常在密闭容器中的系统即为封闭系统。热力学中主要讨论封闭系统。 (3}隔离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无物质交换又无能量交换的系统,又称孤立系统。绝热、密闭的恒容系统即为隔离系统。 系统中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均匀部分称为相。所谓均匀是指其分散度达到分子或离子大小的数量级。相与相之间有明确的界面,超过此相界面,一定有某些宏观性质(如密度、折射率、组成等)要发生突变。 系统的状态是指用来描述系统的诸如压力P、体积V温度T、质量M和组成等各种宏观性质的综合表现。用来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称为状态函数。

大学有机化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

大学有机化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学院:专业:学号:姓名: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 1. 2. 3. 4. 5. 二、选择题

1、SP2杂化轨道的几何形状为() A.四面体B.平面形C.直线形D.球形2、甲苯在光照下溴化反应历程为() A.自由基取代反应B.亲电取代 C.亲核取代D.亲电加成 3、下列化合物中最容易发生硝化反应的是()

六、推断题(14分) 1、某烃A,分子式为C5H10,它与溴水不发生反应,在紫外光照射下与溴作用只得一种产物B(C5H9Br)。将化合物B与KOH的醇溶液作用得到C(C5H8),化合物C经臭氧化并在Zn 粉存在下水解得到戊二醛。写出化合物A的构造式及各步反应。 2、某化合物A的分子式是C9H10O2,能溶于NaOH溶液,易与溴水、羟胺、氨基脲反应,与托伦(Tollen)试剂不发生反应,经LiAlH4还原成化合物B(C9H12O2)。A及B均能起卤仿反应。A用锌-汞齐在浓盐酸中还原生成化合物C(C9H12O),C用NaOH处理再与CH3I煮沸得化合物D(C10H14O)。D用KMnO4溶液氧化最后得到对-甲氧基苯甲酸。推测A、B、C、D 的结构式。 -------------------附参考答案--------------- 一、命名(共10分) 1、Z –3-甲基-4-乙基-3-庚烯 2、7, 7-二甲基双环[2,2,1]-2-庚烯 3、Z-12-羟基-9-十八碳烯酸 4、N, N-二甲基甲酰胺 5、N-乙基-N-丙基苯胺 二、选择题(共20分)BACBD CBACB 三、完成下列反应,写出主要产物(每空2分,共20分)

大学基础化学II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基础化学II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一)课程名称、所属专业、课程性质、学分; 大学基础化学II——有机化学;物理学院材料化学专业,主干基础课;4学分; (二)课程简介、目标与任务; 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相互转化、合成以及与此相关的理论问题的学科,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课程。有机化学课程是高等学校化学、材料、生物专业教学计划中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 《有机化学(第二版)》共17章,按照以官能团分章的方式编排,每章最后都设置了相应的习题。教材内容精练,重点突出。在选材和举例方面,注重实用性和前沿性,许多实例都来自于科研。在内容设置上,在教授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和探究能力,几乎每个章节都设立了思考、引导和探究项目,可供学生讨论。还设置了拓展阅读部分,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有机化学(第二版)》的另一特色是,引入理论计算,对每种官能团的代表化合物都拟合出形象的电子分布密度图,便于读者形象地理解化合物结构与反应性的关系。 课程任务: 要求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验能够掌握并运用一些常见重要有机物的化学性质,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本学科范围内重大的科学技术新成就,培养学生具有分析和解决有机化学一般问题的初步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和培养造就应用型人才打好一定基础。 (三)先修课程要求,与先修课与后续相关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内容衔接; 无机化学与化学原理。先修课程对学生在掌握学习有机化学结构理论和立体化学、反应动力学和化学平衡等化学理论方面具有重要的学习意义。可通过前期的基本了解

学习,为后续学习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四)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李艳梅等,有机化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14. 参考资料: 高坤、李瀛等,有机化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11. 李瀛等,有机化学质疑暨考研指导,兰州大学出版社,2011. 古练权等,有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伍越寰等,有机化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0. 邢其毅等编著,基础有机化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二、课程内容与安排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 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的特征 第三节共价键 第四节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第五节有机反应中的酸碱概念 第六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第七节有机化合物构造式的写法 第八节有机化合物命名的基本原则 第九节有机化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饱和烃:烷烃和环烷烃 第一节通式、同系列和同分异构

药物分析试题

1.下列药物中,能与氨制硝酸银产生银镜反应的是()。 A、异烟肼 B、地西泮 C、阿司匹林 D、苯佐卡因 2.用直接电位法测定水溶液的pH值,目前都采用( ) 为指示电极. A、玻璃电极 B、甘汞电极 C、金属基电极 D、银-氯化银电极3.下列关于药物中杂质及杂质限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杂质限量是指药物中所含杂质的最大容许量 B、杂质的来源主要是由生产过程中引入的,其他方面不考虑 C、杂质限量通常只用百万分之几表示 D、检查杂质,必须用标准溶液进行对比 4.衡量色谱柱效能高低的指标是()。 A、相对保留值 B、分离度 C、分配比 D、有效塔板数5.药物中属于信号杂质的是()。 A、氰化物 B、氯化物 C、重金属 D、砷 6.用色谱法分离非极性组分,应选用()固定液。 A、强极性 B、中等极性 C、非极性 D、氢键型7.下列反应属于链霉素特征鉴别反应的是()。 A、坂口反应 B、茚三酮反应 C、有N-甲基葡萄糖胺反应 D、硫酸-硝酸呈色反应 8.盐酸普鲁卡因常用的鉴别反应有()。 A、重氮化-偶合反应 B、氧化反应 C、磺化反应 D、碘化反应 9.甾体激素类药物最常用的鉴别方法是()。 A、荧光分析法 B、红外光谱法 C、衍生物测定熔点法 D、电位滴定法 10.四氮唑比色法可用于测定的药物是()。 A、醋酸可的松 B、甲睾酮 C、雌二醇 D、黄体酮 11.硫喷妥钠在碱性溶液中与铜盐反应的生成物显()。 A、紫色 B、兰色 C、绿色 D、黄色

12.下列药物在碱性溶液中与铜离子反应显绿色的是()。 A、巴比妥 B、苯巴比妥 C、含硫巴比妥 D、司可巴比妥 13.下列药物中加稀盐酸呈酸性后,再与三氯化铁试液反应即显紫红色的是()。 A、苯甲酸钠 B、氯贝丁酯 C、布洛芬 D、对氨基水杨酸钠 14.用古蔡氏法检查药物中砷盐时,砷化氢气体遇()试纸产生黄色至棕色砷斑。 A、氯化汞 B、溴化汞 C、碘化汞 D、硫化汞 15.硫酸—亚硝酸钠与()反应生成橙色产物,随即转为橙红色,可用于巴比妥类药物的鉴别。 A、司可巴比妥 B、硫喷妥钠 C、苯巴比妥 D、异戊巴比妥 16.黄体酮在酸性溶液中可与()发生呈色反应。 A、四氮唑盐 B、三氯化铁 C、重氮盐 D、2,4-二硝基苯肼17.对乙酰氨基酚中的特殊杂质是()。 A、对氨基酚 B、间氨基酚 C、对氯酚 C、对氨基苯甲酸 18.下列药物中,能与茚三酮缩合成兰紫色缩合物的是()。 A、四环素 B、链霉素 C、青霉素 D、金霉素 19.下列药物中,能发生硫色素特征反应的是()。 A、维生素A B、维生素C C、维生素B1 D、维生素E 20.使用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已知维生素C的分子量为176.13,每1ml碘滴定液(0.1mol/L),相当于维生素C的量为()。 A、8.806mg B、88.06mg C、176.1mg D、17.61mg 21.四氮唑比色法测定甾体激素含量,用()做溶剂。 A、冰醋酸 B、水 C、95%的乙醇 D、无水乙醇 22.下列药物中,加氨制硝酸银能产生银镜反应的是()。

北京大学化学系课程要求级

化学学院2013级本科生课程设置 总学分:147学分,其中: 1.必修课程:化学专业、材料化学专业、应用化学专业(104.5学分) 化学生物学专业(118.5学分) 全校公共必修课程:32学分 课程号课程名称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04831410 计算概论B 3 3 秋季 04831420 数据结构与算法B 3 3 春季 60730020 军事理论 2 2 秋季 ———— 大学英语系列课程— 8 ———— 政治系列课程— 12 ———— 体育系列课程— 4 全院必修课程:69.5学分 课程号课程名称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01030201 高等数学(B)(一) 6 5 秋季 01030202 高等数学(B)(二) 6 5 春季 00431132 普通物理( I ) 4 4 春季 00431133 普通物理( II ) 4 4 秋季 00431215 普通物理实验 4 2 秋季 01034310 普通化学 4 4 秋季 01034321 普通化学实验 5 2.5 秋季 01030200 化学实验室安全技术 1 1 秋季 01031100 今日化学 1 1 秋季 01034350 定量分析 2 2 春季 01034360 定量分析实验 4 2 春季 01034371 有机化学(一) 3 3 春季 01034373 有机化学(二) 2 2 秋季 ⅠⅡ)7 3.5 春、秋季01035002 有机化学实验(+

01035140 无机化学 4 4 秋季 01034390 仪器分析 2 2 春季 01034400 仪器分析实验 4 2 春季 01030120 结构化学 5 4 春季 01032860 无机化学实验 4 2 春季 01034460 高分子化学 2 2 春季 01034930 物理化学 4 4 秋季 01035020 物理化学实验7 3.5 秋季 01034450 化工基础 2 2 秋季 01034480 化工实验 2 1 春季 01035040 综合化学实验 4 2 秋季 化学专业必修课程:3 学分 课程号课程名称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01034500 生命化学基础 3 3 春季 材料化学专业必修课程:3 学分 课程号课程名称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01034490 材料化学 3 3 春季 应用化学专业必修课程:3 学分 课程号课程名称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01034660 化工制图 1 1 春季 01034990 化学开发基础 2 2 春季 化学生物学专业必修课程:17学分 课程号课程名称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01139380 普通生物学A 3 3 春季 01132020 遗传学 5 5 春季 01130210 遗传学实验 2 1 春季 01130150 细胞生物学 3 3 秋季

《药用分析化学》期末综合练习一

《药用分析化学》期末综合练习一 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 2.050×10-2是几位有效数字()。 A、一位 B、二位 C、三位 D、四位 2.下列各项定义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绝对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值之差 B、偏差是测量值与平均值之差 C、相对误差是绝对误差在真值中所占的百分率 D、平均值就是真值 3.用25ml移液管移出的溶液体积应记录为()ml。 A、25.00 B、25 C、25.0 D、25.000 4.用碘量法进行氧化还原滴定,应用最多的指示剂是() A、淀粉 B、铬黑T C、甲基橙 D、铁铵钒 5.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差值称为()。 A、系统误差 B、偶然误差 C、绝对误差 D、相对误差 6.在非水滴定中,给出质子能力较强的溶剂称为()溶剂。 A、酸性 B、碱性 C、中性 D、两性 7.在分析过程中,通过()可以减少偶然误差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A、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B、作空白试验 C、对照试验 D、校准仪器 8.在酸碱滴定中,凡是变色点pH()的指示剂都可以用来指示滴定的终点。 A、等于7 B、与化学计量点完全符合 C、处于滴定突跃范围之内 D、处于滴定突跃范围之外 9.下列物质不能用0.1000mol/L NaOH标准溶液直接滴定的是()。 A、邻苯二甲酸(K a2=3.9×10-6) B、硼酸(K a=7.3×10-10) C、乙酸(K a=1.75×10-5) D、蚁酸(K a=1.77×10-4) 10.在非水滴定中,接受质子能力较强的溶剂称为()溶剂。 A、酸性 B、碱性 C、两性 D、中性 11.用来标定KMnO4溶液的基准物质是() A、K2Cr2O7 B、KBrO3

大学化学期末试题

大学化学期末试卷加答案 学院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24分) 1、某反应的ΔrHmΘ<0 ,当温度升高时,其平衡常数的数值将<)。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2、当主量子数n=3时,则角量子数l的取值为<)。 A、1、2、 B、 0、1、2 C、0、1 D、0、±1、 3、某温度下,反应2NO(g>+O2(g>=2NO2(g>达到平衡,是因为<)。 A、反应已停止 B、反应物中的一种已消耗完 C、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4、下列化合物晶体中,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的是<)。 A、H2O B、 NaBr C、 CH3OH D、Na2O2 5、蔗糖的凝固点为<)。 A、0℃ B、高于0℃ C、低于0℃ D、无法判断 6、已知某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该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属的分区为<)。 A、 s区 B、d区 C、 f区 D、 p区 7、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 A、实际上能进行的反应 B、一步完成的简单反应 C、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和产物的化学式系数均为1的反应 8、对于反应 Cr2O72- + 6Fe2+ + 14H+ = 2Cr3+ + 6Fe3+ + 7H2O,其ΔrGm= –nFE,式中n等于<)。b5E2RGbCAP A、1 B、6 C、3 D、12 9、下列物质中熔点最高的是<) A、Si B、CO2 C、ZnS D、Fe3C 10、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原电池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B、原电池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能变为电能 C、原电池的能量变化是由电能变为化学能 D、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11、某元素原子的外层电子构型为3s23p3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为<)。 A、1 B、2 C、3 D、0 12、等温等压下且不做非体积功条件下,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据是 A、ΔHΘ<0 B、ΔSΘ<0 C、ΔG<0 D、ΔfHmΘ<0

大学化学课程标准

军队院校本科大学化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大学化学课程是从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与认识物质世界的组成、结构及其变化规律,是军队院校一门重要的基础课,是学员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员科学的自然观、宇宙观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以及良好的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提高学员综合素质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大学化学课程的教学,使学员系统地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等知识;具有比较熟练的化学基本计算能力;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操作;提高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掌握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学员的化学意识和运用化学观点思考、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员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打下扎实的科学知识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 课程教学遵循以教员为主导、学员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积极贯彻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思想,从关注“教”转向关注“学”,突出学员学习的主体地位。根据学员特点因材施教,积极开展启发式、导学式和研究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员思维方向,拓宽学员思维空间,鼓励学员大胆提出疑问;加强对化学理论背景资料和应用前景的介绍,讲清化学思想和方法,鼓励学员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强对学员自主学习的指导,不断提出新问题,培养学员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设计思路

大学化学课程以化学原理为经,从物质的化学组成、化学结构和化学反应三条主线展开,突出能量变化;以化学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为纬,从材料、能源、环境、生命五个领域入手,突出化学原理、化学知识的应用;加强化学与工程学的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相互揉合。密切联系现代工程实际,从物质的化学组成入手,分别讲述物质的结构和材料的性质、化学反应和能源、水溶液的化学反应和水体保护,金属材料的腐蚀和防护等内容,并根据学员未来工作的实际需要,组成和取舍内容。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以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为指导,注重实验教学,采用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思路,积极探索科学的综合评定考核成绩的方法,采用期末考试与全程考查相结合、口试与笔试相结合、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验考核相结合、大作业与小论文相结合等多种考核形式,不仅考察学员的掌握基本知识情况,更要注重考核综合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学知识和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享受学习化学的乐趣,体会化学的思想和思维方式,初步形成客观、求实而精确的化学思维和化学素质;激发求知热情和创造欲望,敢于提出新问题、新见解、新思路、新方法,培养为追求真理和科学而牺牲的精神,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坚韧不拨的科学品格。 (二)分类目标

药物分析期末复习题

《药用分析化学》期末复习题 一、选择题 1.《药品生产质量规范》简称( )。 A.GLP B.GMP C.GSP D.GCP 2.以下关于偶然误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小误差出现的几率相等 B.正负误差出现的几率相等 C.正误差出现的几率大于负误差 D.负误差出现的几率大于正误差两性 3.非水酸碱滴定法测定下列物质,宜选用碱性溶剂的是( )。 A.NaAc B.苯酚 C.吡啶 D.乳酸钠 4.普通玻璃电极测定溶液的pH范围为( )。 A.1~14 B.1~9 C.<1 D.>9 5.下面有关荧光分析法错误的是( )。 A.以紫外或可见光为激发源碱性 B.所发射的荧光波长较激发光波长要长 C.应用范围比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范围广 D.主要优点是测定灵敏度高和选择性好 6.对理论塔板高度没有影响的因素是( )。 A.填料的粒度、均匀程度 B. 载气流速 C. 固定相液膜厚度 D. 柱长 7.有关药物中的杂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能是生产过程中引入的 B.可能是在贮藏过程中产生的 C.杂质的限量通常用百分之几或百万分之几(ppm)来表示 D.氯化物、硫酸盐、重金属等都属于信号杂质 8.下列药物在碱性溶液中与铜离子反应显绿色的是( )。 A.巴比妥 B.苯巴比妥 C.含硫巴比妥 D.司可巴比妥

9.酸性最弱的是( )。 A.盐酸 B.苯甲酸 C.水杨酸 D.硫酸 10.下列药物中能与三氯化铁试液发生显色反应的是( )。 A.肾上腺素 B.盐酸普鲁卡因 C.盐酸丁卡因 D.苯佐卡因 11.戊烯二醛反应可用来鉴别下列哪种药物( )。 A.尼可刹米 B.盐酸异丙嗪 C.奋乃静 D.肾上腺素 12.生物碱类药物通常具有碱性,可在冰醋酸或酸酐等非水酸性介质中,用( )滴定液直接滴定。 A.高氯酸 B.硫酸 C.盐酸 D.碳酸 13.测定维生素C 注射液的含量时,在操作过程中要加入丙酮,这是为了 ( )。 A.保持维生素C 的稳定 B.增加维生素C 的溶解度 C.消除注射液中抗氧化的干扰 D.加快反应速度 14.四氮唑比色法测定甾体激素含量,用( )做溶剂。 A.冰醋酸 B.水 C.95%乙醇 D. 无水乙醇 15.下列药物中,能与茚三酮缩合成蓝色缩合物的是 ( )。 A.四环素 B.链霉素 C.青霉素 D.金霉素 16.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差值称为( ) A.系统误差 B.偶然误差 C.绝对误差 D.相对误差 17.下列各项定义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绝对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 B.偏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 C.相对误差是绝对误差在真值中所占的百分率 D.平均值就是真值 18.用来标定4KMnO 溶液的基准物质是( ) A.722O Cr K B.3KBrO C.Cu D.422O C Na

大学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期末试卷考卷A卷附答案

大学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期末试卷考卷A卷附答案 Revised by Liu Jing on January 12, 2021

合分人: 复查人: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恒温恒压下,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的化学反应能够自发进行。 2. 在CaCO 3饱和溶液中,加入Na 2CO 3溶液,结果导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___。 3. 某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5,其外层电子构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位于周 期表_____区_____族,其+3价离子共有_________个不成对电子。 4. NH 3、PH 3、AsH 3三种物质中,分子间色散力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沸点最 低的是____________。 5. C 2H 2中,存在_____个σ键和_____个π键,键角HCC =______。 6. 根据分子轨道理论,分子轨道是由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原子轨道________而 成,这些原子轨道必须满足________________原则、________________原则和________________原则。 7. 在下列六种化合物:NaCl ,KCl ,BaO ,H 2O ,SiF 4,SiI 4中,熔点最高的是 ________,晶体熔化时需克服______________;熔点最低的是________,晶 1. 下列不属于状态函数的是: 2. A . U B . Q C . S D . p 3. 若升高温度后,反应的K 升高,则在此温度下此反应: 4. A . Δr G m >0 B . Δr S m >0 C . Δr H m >0 D . Δr U m >0 5. 在298K ,下列反应中r H m 与r G m 最接近的是: 6. A . CCl 4(l ) + 2H 2O (g ) = CO 2(g ) + 4HCl (g ) 7. B . CaO (s ) + CO 2(g ) = CaCO 3(s ) 8. C . Cu 2+(aq ) + Zn (s ) = Cu (s ) + Zn 2+(aq ) 9. D . 2Na (s ) + 2H +(aq ) + 2H 2O (l ) = 2Na +(aq ) + 2OH -(aq ) + H 2(g )

大学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生物与化学学院《大学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生物与化学学院有机化学教研室制订 二○一四年八月

《大学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大学化学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考核类别:考试适用对象:本科 适用专业:非化学类专业总学时、学分:72学时4学分一、课程教学目的 通过对《大学化学》课程的学习,掌握现代化学的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了解化学在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中的作用。了解化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的角色,培养学生用现代化学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工程技术上遇到的化学问题,并能和化学工作者解决之,为今后继续学习和工作打下必要的化学基础。二、课程教学要求 以高中化学和物理教学大纲教学为起点,用现代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为基础,渗透与化学密切相关而又被社会特别关注的环境、能源、材料和生命等学科的交叉内容。 1.化学基本理论部分。包括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分子结构、晶体结构及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这一部分要求建立正确的概念,学会进行有关的近似计算,依据基本概念、一般规律和计算结果对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粗略分析、判断。 2.化学基本知识部分。包括化学与环境保护、化学与能源、无机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化学与生命、化学研究的新领域等在科学技术和社会文明中的重大而又贴近生活的相对独立的课题。这一部分要求把对元素周期律、元素单质及化合物性质的理

解与科学技术、生产生活的若干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们看到他们身边的化学世界。 三、先修课程 高中化学、高中物理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分子结构、晶体结构、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教学难点:用杂化轨道理论判断分子构型,分子间作用力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五、课程教学方法(或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 六、课程教学内容 第1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8学时) 一、教学内容 (一)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过程; (二)核外电子运动的波粒二象性; (三)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近代描述; (四)各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五)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二、重、难点提示 (一)各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二)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第2章分子结构(8学时)

大学化学相关知识点整理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 无机化学 元素化学、无机合成化学、无机高分子化学、无机固体化学、配位化学(即络合物化学)、同位素化学、生物无机化学、金属有机化学、金属酶化学等。 有机化学 普通有机化学、有机合成化学、金属和非金属有机化学、物理有机化学、生物有机化学、有机分析化学。 物理化学 结构化学、热化学、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电化学、溶液理论、界面化学、胶体化学、量子化学、催化作用及其理论等。 分析化学 化学分析、仪器和新技术分析。包括性能测定、监控、各种光谱和光化学分析、各种电化学分析方法、质谱分析法、各种电镜、成像和形貌分析方法,在线分析、活性分析、实时分析等,各种物理化学性能和生理活性的检测方法,萃取、离子交换、色谱、质谱等分离方法,分离分析联用、合成分离分析三联用等。 无机化学 第一章:气体 第一节:理想气态方程 1、气体具有两个基本特性:扩散性和可压缩性。主要表现在: ⑴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⑵不同的气体能以任意比例相互均匀的混合。⑶气体是最容易被压缩的一种聚集状态。 2、理想气体方程:nRT PV = R 为气体摩尔常数,数值为R =8.31411--??K mol J 3、只有在高温低压条件下气体才能近似看成理想气体。 第二节:气体混合物 1、对于理想气体来说,某组分气体的分压力等于相同温度下该组分气体单独占有与混合气体相同体积时所产生的压力。 2、Dlton 分压定律:混合气体的总压等于混合气体中各组分气体的分压之和。 3、(0℃=273.15K STP 下压强为101.325KPa = 760mmHg = 76cmHg)

第二章:热化学 第一节:热力学术语和基本概念 1、 系统与环境之间可能会有物质和能量的传递。按传递情况不同,将系统分为: ⑴封闭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只有能量传递没有物质传递。系统质量守恒。 ⑵敞开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有能量传递〔以热或功的形式进行〕又有物质传递。 ⑶隔离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没有能量传递也没有物质传递。 2、 状态是系统中所有宏观性质的综合表现。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称为状态函数。状态函数的变化量只与始终态有关,与系统状态的变化途径无关。 3、 系统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而与其他部分有明确界面分隔开来的任何均匀部分叫做相。相可以由纯物质或均匀混合物组成,可以是气、液、固等不同的聚集状态。 4、 化学计量数()ν对于反应物为负,对于生成物为正。 5、反应进度νξ0 )·(n n sai ke t -==化学计量数 反应前反应后-,单位:mol 第二节:热力学第一定律 0、 系统与环境之间由于温度差而引起的能量传递称为热。热能自动的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系统的热能变化量用Q 表示。若环境向系统传递能量,系统吸热,则Q>0;若系统向环境放热,则Q<0。 1、 系统与环境之间除热以外其他的能量传递形式,称为功,用W 表示。环境对系统做功,W>O ;系统对环境做功,W<0。 2、 体积功:由于系统体积变化而与环境交换的功称为体积功。 非体积功:体积功以外的所有其他形式的功称为非体积功。 3、 热力学能:在不考虑系统整体动能和势能的情况下,系统内所有微观粒子的全部能量之和称为热力学能,又叫内能。 4、 气体的标准状态—纯理想气体的标准状态是指其处于标准压力θP 下的状态,混合气体中某组分气体的标准状态是该组分气体的分压为θP 且单独存在时的状态。 液体(固体)的标准状态—纯液体(或固体)的标准状态时指温度为T ,压力为θ P 时的状态。 液体溶液中溶剂或溶质的标准状态—溶液中溶剂可近似看成纯物质的标准态。在溶液中,溶质的标准态是指压力θP P =,质量摩尔浓度θb b =,标准质量摩尔浓度11-?=kg mol b θ,并表现出无限稀释溶液特性时溶质的(假想)状态。标准质量摩尔浓度近似等于 标准物质的量浓度。即11-?=≈L mol c b θθ 5、 物质B 的标准摩尔生成焓θm f H ?(B,相态,T )是指在温度T 下,由参考状态单质生成物质B (1+=B ν)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 6、 参考状态一般指每种物质在所讨论的温度T 和标准压力θP 时最稳定的状态。个别情况下参考状态单质并不是最稳定的,磷的参考状态是白磷4P (s,白),但白磷不及红磷和黑磷稳定。O 2(g)、H 2(g)、Br 2(l)、I 2(s)、Hg(l)和P 4(白磷)是T=298.15K ,θP 下相应元素的最稳定单质,即其标准摩尔生成焓为零。 7、 在任何温度下,参考状态单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均为零。 8、 物质B 的标准摩尔燃烧焓θ m c H ?(B ,相态,T )是指在温度T 下,物质B(1-=B ν)完全氧化成相同温度下指定产物时的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 第四节:Hess 定律 1、 Hess 定律: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或分几步完成,其总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总是相等的。其实质是化学反应的焓变只与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途径无关。 2、 焓变基本特点: ⑴某反应的θm r H ?(正)与其逆反应的θm r H ?(逆)数值相等,符号相反。即

大学无机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无机化学》试题 学号:姓名: 座号: : 复核人: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就 是符合题目要求得,请选出正确选项并在“答题 卡”得相应位置上涂黑。多涂、少涂、错误均无分. 每小题1分,共40分) 1、对于Zn2+/Zn电对,增大Zn2+得浓度,则其标准电极电势将() A 增大B减小 C 不变D无法判断 2、Cu2+离子得外层电子构型为() A8 B 18型C18+2 D 9~17型 3、设氨水得解离平衡常数为。浓度为mol·L-1得氨水溶液,若将其用水稀释一倍,则溶液中OH-得浓度(mol·L-1)为() AB C D 2 4、已知(Ag3PO4)=1、4×10-16,其溶解度为

( ) A1、1×10-4mol?L-1; B 4、8×10—5mol?L-1; C1、2×10-8mol?L—1; D8、3×10-5mol?L-1 5、下列各组物质,能自发发生反应得就是() ACu、Cu2+;B Cr2O72—、Cr3+; CMnO2、Mn2+;D SnCl4、Sn 6、3d轨道得磁量子数可能就是() A 1,2,3 B 0,1,2C0,±1 D 0,±1,±2 7、下列各分子中,以sp3不等性杂化轨道成键得就是() ABeCl2BPCl3 C BF3 D SiH4 8、熔化下列晶体时,只需克服色散力得就是( ) AHF BAg CKF D CO2 9、已知:Cr2O72— +1、36 Cr3+ -0、41Cr2+—0、86 Cr,则判断发生歧化反应得就是()

A 都不能 B Cr2O72- C Cr3+ D Cr2+ 10、下列各物质中,熔点最高得就是( ) A K2O B MgO C CaO DNa2O 11稀溶液依数性得本质就是() A、渗透压B、沸点升高C、蒸汽压下降D、凝固点降低 12要降低反应得活化能,可以采取得手段就是()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移去产物 D、使用催化剂 13如果一个反应得吉布斯自由能变为零,则反应( ) A、能自发进行B、就是吸热反应C、就是放热反应D、处于平衡状态 14、反应A+ BC,焓变小于零,若温度升高10℃,其结果就是() A、对反应没有影响B、使平衡常数增大一倍C、不改变反应速率D、使平衡常数减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