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管理暂行规定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管理暂行规定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管理暂行规定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管理暂行规定

为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基地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切实提高实践教学基地的产能和效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更好地为社会培养“双师型”和“高级应用型”人才,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实践教学基地的类型

第一条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经学校批准在校内建立,具有一定规模且相对稳定的实习、实训、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教学活动场所。

第二条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学校或院(系、部)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等有关单位共同协商建立的实践教学基地,或由学校在校外投资建设的实践教学场所。

第二章实践教学基地的级别

第三条校级实践教学基地。由学校根据各专业建设及发展情况对各二级学院申报的校级实践教学基地进行考察、审核,在审核合格的基础上,依据实践教学基地评审条例,由教学工作委员会评选,并经学校领导批准确定的实践教学基地,主要用于全校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活动。

第四条院(系、部)级实践教学基地。由各二级学院根据专业需求与有关企事业单位共同协商建立的实践教学基地,经学校评审、认定合格的实践教学基地,主要用于本(系、部)专业的实践教学。

第三章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基本原则

第五条基地建设本着双方互惠互利,义务分担的原则,在生产、教学、科研、培训等方面能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第六条基地建设本着专业对口,尽可能立足河北、就近优先的原则,既便于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又利于节约经费的开支。

第七条积极探索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管理的新模式,进一步加强实现产、学、研相结合,学工结合、校企联合,实习与就业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适应能力、社会责

任感和就业、创业意识。

第四章实践教学基地具备的基本条件第八条具有一定的规模,在建设与管理中特色鲜明、成效显著,能满足完成实践教学任务要求。

第九条基地的专业技术人员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精湛技能,且结构合理、素质高;指导教师应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或硕士及以

上学位。

第十条适合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能为学生的社会实践、生产实践、科学研究和教学活动提供最基本和必要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和安全保障等基本条件。

第五章实践教学基地建立的程序

第十一条专业所属单位对拟建的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初步的考察论证,在考察论证基础上与基地依托单位进行协商,达成协议,填写《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实践教学基地登记(申请)表》,报教务处审核备案。

第十二条教务处在各院(系、部)考察论证的基础上,组织相关专家对二级学院报送的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审核认定。

第十三条学校将根据院(系、部)意见和专家组评审结果进行审批。

第十四条学校批准后,院(系、部)与实践教学基地依托单位签订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协议书一式三份,分别由教务处、实践教学基地、院(系、部)保存。

第六章实践教学基地挂牌仪式

第十五条实践教学基地确定后,实行挂牌公开运行,举行挂牌仪式。挂牌仪式由各二级学院具体负责,教务处协助落实。经学校评选公布出来的实践教学基地标牌,由学校统一制作。

第七章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与管理

第十六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专业都要有足够数量、满足本专业实践教学需要的实践教学基地。院(系、部)要根据所属专业的教学需要,科学规划,做到立足专业实际,面向社会,积极创建和发展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

第十七条实践教学基地在主管校长的统一领导下,实行校、院(系、部)二级管理,学校本着“扶持发展、适当平衡”的原则,对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分类管理。

1.对于主要服务于教学、收入用于维持正常运转和再建设、不进行收益分配的实践教学基地,学院鼓励其走自我发展壮大、良性循环之路。

2.教务处负责基地的宏观管理,掌握基地的运行情况,为院(系、部)建立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提供必要的支持与服务。

3.对于教学、开发、经营一体化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将纯收入全部上交学校财务处,由学校留作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与发展基金。

4.学校对已建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每3年进行一次资产评估,对资产增值显著的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资产流失的,要追究基地负责人和当事人的责任。

5. 院(系、部)负责基地的日常管理,根据所辖基地的实际情况和性质,制定相应的管理细则和相关的管理规定,报教务处备案,自觉接受学校的监督。

第十八条检查和评估

1.为促进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与规范管理、教学质量和效益,学校将组织进行系列检查与评价,包括组织有关专家对基地及实践教学工作进行不定期检查,每学期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等,深入了解和掌握基地的现状和实践教学的基本情况。

2.学校按《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实践教学基地评估办法(试行)》每3年组织一次评估,评选优秀实践教学基地、优秀实践教学管理者和优秀指导教师,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对建设不好的、问题突出的,不能满足实践教学需要的实践教学基地要限期整改,如仍达不到要求,要依法解除协议,经学校批准收回基地牌匾和撤销实践教学基地称号。

第十九条经费划拨与使用

1.为保证实践教学基地的正常运行,对学校新认定的校级实践教学基地资助经费5000元人民币,作为实践教学业务联系和基地活动经费。

2.教务处统一划拨经费,各二级学院对此项经费必须专款专用,不得用于其它方面。此项经费的使用采取报销制度,报销前须到教务处审核登记。

3.对于校级综合实践教学基地,指两个院(系部)及以上单位共建的,其使用资金按学校文件公布的单位数,由教务处负责平均分配,具体建设项目由院(系、部)协商。

4.学校将定期检查基地建设和运行情况,对于没有按实习计划和大纲要求完成实习任务的实践教学基地,将根据实际情况酌情扣

减或延缓拨付实习经费;对不合格或有名无实的实践教学基地将追回经费并取消相关资格。

第八章附则

第二十条本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本规定自2011年10月1日起施行。

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实验实训部 2005年2月

一、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目标 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应围绕着培养学生具备高素质 的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使之主要成为高职教育实施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和载体。其建设的指导思想为:根据专业教学要求,使专业实践教学具有相对稳定性,与之配套的基础设施具有先进性,教育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示范性,管理模式和运作方式具有规范性,与理论教学和技术发展同步的结合具有紧密性。 1.基地建设的特点、功能与作用:努力建设好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使之具备以下功能、特点与作用: (1).使基地成为高职教育培养应用性人才的教学基地。 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完成就业岗位所需的岗位能力训练,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不仅成为学生掌握基本专业技能的场所,还应加强现场模拟教学的组织与设计,提供一个与实际职业岗位相贴近的技能训练空间,让学生在有目标的实践训练前提下,通过一些设计性、探索性、开发性、

工艺性和综合性等的模拟训练,使学生到达就业岗位后,不会对所处的环境,所遇到的工艺、技术、设备、生产组织管理等问题感到陌生,从而缩短了岗位适应期。同时培养并逐步使学生形成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良好的工作品质和职业道德的个人能力以及与人协作、交往的社会能力,使之具备实践性强和有利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特点。 (2).使基地成为科研项目开发的基地。 依据专业教学要求和专业发展的需要,以及科研的要求,投入必要的教学仪器与设备,并根据科技发展和技术工艺的更新,适时添置和更新仪器设备,注重不断提高仪器设备的现代科技含量;同时发挥学院科研人员和先进实验设备优势,鼓励教师参与技术创新、技术交流和技术转化,推动学院科研工作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科研,教师也让学生早接触先进的仪器设备,早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意识;通过基地全天开放,教师积极参与与科研,以科研带动教学,以教学促进科研,形成教学科研的有机结合,使之具备技术含量高新的特点。(3).使基地成为行业技术、信息资源和培训的中心。 加强与企业的联合与协作,及时把行业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反馈到实践基地,使实践教育能及时体现出经济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同时充分发挥基地高新设备的功能,开拓为社会提供技能鉴定、技能等级考核、材料检验检测、劳务培训、课题研究、产品开发等多方面的社会服务功能,使之具备开放性特点。 (4).使基地成为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多功能基地。

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管理暂行办法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管理暂行办法 为了不断适应高职教育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切实提高师资队伍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实践教学水平,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特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1、按照整体推进、突出重点、按需施教、科学管理的总体思路,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能力建设为主题,全面加强学院教师社会实践锻炼工作,在教学、科研及创新能力等各个环节上进行全面培养和训练,不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学、科研水平,提升教师实践和社会服务能力,努力造就一支思想素质高、业务水平精、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为学院不断深化改革和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2、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人才成长的规律,坚持奖惩并重,建立健全教师自主提高机制。建立完善教师社会实践管理办法,引入竞争机制,重点支持,定期考核,动态管理,择优汰劣。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 2、坚持立足省内,统筹安排,辅之以省外(境外)实践锻炼的“就近就地”原则。 3、坚持实践的目标贴切,实践过程有实效,实践内容要饱和的“贴切性、实效性、饱和性”原则。 4、坚持教育主体化、个性化原则。在社会实践锻炼的过程中, 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注重教师个性化的倡导, 使他们以积极的姿态、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来。 5、坚持系统性原则。与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省高校教师培训中心、承担教师培养工作的院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形成一个系统性的教育教学沟通交流体系。学校各部门及教师积极参与,形成教师培养教育的系统网络,共同做好教师的社会实践锻炼工作。 二、参加社会实践的对象及期限 1、在学院“十二五”期间,45周岁(含)以下特别是35周岁(含)以下的中青年专任教师,必须按照培养计划分期分批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时间累计至少为6个月。申请人应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能较好地完成教学科研任

江苏大学实习教学基地建设与管理条例

淮阴工学院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 (淮工院[2005]45号 2005年6月14日) 第一条实习基地是指具有一定实习规模并相对稳定的高等学校学生参加校内外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场所。实习基地建设直接关系到实习教学的质量,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实习基地的建设和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基地建设的基本原则 1、能够满足完成实习教学任务的要求。 2、基地建设双方应互惠互利、各施所长、互补所需、双方受益、义务分担。 3、就近就地、相对稳定、节约开支和提高实效。 4、能尽量满足实习学生食宿、学习、卫生和劳动保护等方面的条件。 第三条基地的基本类型 1、校级:凡能承担二个以上系的专业实习教学任务或在行业内有影响的大型企事业单位,由学校出面与之签订协议,作为校系两级管理的实习基地。 2、系级:只能承担一个系的实习教学任务的企事业单位,由系与之签订协议,报学校教务处备案,作为系级管理的实习基地。 实习基地的类型由校主管部门核查确定。 第四条基地建设的目标 建设一批市、内外校级基地,其中要有一批有影响的市外基地。系级基地应基本覆盖市内大型企业。建设一批校内实习基地,形成校内外、校系两级实习教学体系。 第五条学校的义务与职责 1、学校在人才培养、委托培养、课程进修、咨询服务、信息交流、技术转让、项目开发、实验检测等方面对实习基地共建单位应优先考虑。 2、在国家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许可范围内,对实习基地急需的专业人才,学校应将品学兼优的学生优先推荐给实习基地。 3、学校根据双方的协议可向基地单位交付一定的实习费用。 4、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切实做好实习学生的管理工作。 5、按教学要求制定出实习大纲、实习计划、实习指导书。每次实习提前一到两周,将实习计划送达基地并与有关部门主管人员共商实习安排。 6、每年年末与实习基地共同总结实习情况,并落实下一年度实习计划。 第六条实习基地的义务与职责

劳动基地建设规划方案

劳动基地建设规划方案 辉南县实验小学 劳动实践基地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资源。为全面落实国家三部委《关于加强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建设的意见》及省颁《吉林省中小学劳动教育技术大纲》,扎实有效开展好我校综合实践教育工作,丰富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内容并实现资源共享,发挥校外实践基地的多功能作用,搞好社会实践和劳动技术教育两部分内容的教学工作。根据省市县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和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订本规划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工作的有关精神,牢固树立勤工俭学“育人、服务”的工作宗旨,加强学生劳动实践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加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在劳动实践中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工作思路 加强宣传工作,提高师生对新形势下开展劳动技术教育工作的认识,进一步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努力促进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挖掘潜力,整合资源,使劳动实践场所建设步入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目标及任务: 1、提高基地的建设水平,使基地美观、实用。 2、提高基地的示范作用、育人功能和社会服务水平。 3、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家乡的情感。 4、“以育人为主,创收为辅”,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提高劳动技能。 四、领导机构: 为了保证我校劳动基地建设有序高效运行,学校建立了以一把手校长为组长,有关班子成员和相关专业教师为成员的领导机构,具体如下: 组长:薛娟 副组长:赵桂春 成员:姜英忠张冰钟妍 刘艳梅李冰郑立丽 董丽王晓勇 五、建设方案: (一)建设与规划目标 1、以学校原有的三处劳动实践基地——红领巾一条街、楼前楼后生态园、葡萄基地为学生劳动实践活动中心;坚持以实践基地为主要活动场所,广泛吸纳社会各界的资源支持,开发活动主题,搭建素质教育平台,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确保学生,开展校外劳动实践活动。

关于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意见

关于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管理的意见 (征求意见稿) 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在全面推进学生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学院应结合产学合作教育机制,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完善和优化实践教学体系,以保证和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为进一步加强我院校企合作,规范实践教学的管理,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特制定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以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突出加强学生基本实践技能的训练,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不断加大对实践教学的投入,理顺管理体制,统筹安排实践教学资源,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提高实践教学质量,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达到从业基本要求,最终实现顺利就业。 二、工作目标 通过教育观念的改革带动对实践教学的作用和地位的认同,按照实践教学活动的培养目标,结合专业特点,紧紧围绕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要求,与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相适应,注重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互相渗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调整更新实践教学内容,营造一个有利于开展实践教学工作的浓厚氛围和良好环境,建设一支具有较高素质和较强技能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企校合作办学和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和规定,对实践教学环节的检查和有关工作人员的考核,做到经常化、制度化。通过这种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使学生专业技能得到培养和锻炼,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

高,成为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三、主要措施 全院必须充分认识实践教学工作对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性,树立实践育人的观点,要在思想上、行动上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切实抓好实践教学,由注重理论教学转向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在全院营造一个良好的重视实践教学的氛围,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实践教学顺利展开。各院(部)要大力加强对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的组织领导,对每一项环节都要做到有培训动员,有总结考核,把各项环节落到实处。 (一)构建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应该坚持高起点、有突破,体现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将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贯穿于实践教学体系之中,体现我院的办学特色和优势。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按学生的认知规律,将实践教学活动的各环节——参观学习、课程实验、综合实训、综合水平测试、校外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组成一个贯穿学生学习全过程,相对独立于理论教学的新体系。各个环节都要有明确的教学要求和考核办法。 (二)制定实践教学大纲,规范实践教学方案 实践教学大纲应对各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目的要求、时间安排、教学形式和手段、教学所需设施条件、考核办法等做出明确规定。 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和实训内容,分别按实训项目制订出实训教学大纲。实训教学大纲要注意各课程实训内容的优化配置,避免重复或脱节;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训比重,使实训课真正发挥培养学生实训、动手能力、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作用。 (三)加强实训室和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社区医学实践教学基地教学管理制度

社区医学实践教学基地教学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做好社区实践教学工作,强化全科医师岗位培训,保证实践教学质量,完善社区医学实践教学基地管理制度,便于医院监督管理,特制订本制度。 一、实习学员应明确实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把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要求工作主动,责任心强,操作认真。认真完成病历书写,自觉遵守社区医学实践教学基地和实习医院的规章制度。尊敬师长,互相友爱,尊重病人,关心体贴病人。培训学员实习目的不明确、实习态度不端正、不尊重医院领导和职工,不讲礼貌,不参加学习和劳动,不注意清洁卫生,工作马虎,不虚心,医疗作风差等情节轻者,给予批评教育,情节较重者,给予从严处理,社区医学实践教学基地可做出停止实习的处理。 二、实习成绩主要依据实习学员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诊疗技术、政治思想表现等多方面综合评定,实习成绩评定一个或一个以上科室不合格或医院鉴定不合格,实习成绩记为零分。 三、实习学员必须认真履行《实习医师职责》,实习学员填写的处方、检验单、证明单等必须先由带教教师审阅、签字、盖章后生效。男实习学员在给女病人做体格检查时,应有第三者在场。 四、实习学员应严格遵守作息时间,不得迟到、总退,无故不上班。生病、有事请假须经社区医学实践基地教学管理办公室同意,并履行请假手续。实习学员上班考勤由社区医学实践教学基地具体负责。实习全过程中,累计旷习超过一周者,病事假累计超过5周,该实习学员必须在限定的时间内补足实习时间,并

将实习鉴定意见交回社区医学实践教学基地教学管理办公室,否则实习成绩记零。实习学员在实习期间,经查实犯有赌博、打架、酗酒,出现医疗差错事故或有其它重大问题,影响培训站声誉和扰乱社会治安,可停止学员实习。培训基地将依照情节轻重,给予从严处理。 五、爱护培训基地公物,做到正确使用,不损坏,不遗失。实习学员若有损坏、遗失药品器械等,应及时报告,并按有关规定处理。学员不得随意使用社区服务中心医护人员的工作服、口罩、帽子等。学员在社会上或医院犯有偷盗行为,一经查实,停止实习,并按相关规定处理。 科教科 2012年6月12日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方案

打造校外实习基地是学校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办学、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办学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校外实习基地是充分利用企业生产与经营的软硬件资源,着力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的实践教学场所。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顶岗实习, 在实际工作中教育自己, 掌握未来就业所需知识和职业技能,培养自身的职业素养。校外实习基地的良好运行是开展实习教学工作的基础和质量的保障,保持校外实习基地长期稳定发展, 对发挥校外实习基地应有的作用, 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具有重要意义。 一、总体目标 1.打造校外实训基地,满足专业学生的课程实训和专业实习需求。 2.拓展校外实训基地的功能,既要数量,更要质量,着实提高校企合作办学的水平。 3.加强校外实习实训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完善师资队伍结构。 4.在师资队伍培养、课程开发、教学资源建设、项目研发、技能竞赛等多领域开展合作。 5.建立和完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实践教学体系及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 6.通过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弥补校内教学资源的不足,为企业建立人力资源储备,促进企业经济增值,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多赢效果。 二、建设原则 1.互惠互利原则 学校和企业作为不同的利益主体,其社会责任、功能定位互不相同。学生在实习基地实习,虽然给企业解决了一些人力资源的问题。但直接利用实习基地的场地、设备以及接受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这必然给企业带来许多负担。为了建立稳定的合作办学关系,实现长效发展,在充分利用企业资源的同时,学校也要为企业创造利益。例如利用院校师资力量,为企业员工提供职业岗位培训。利用学校智力资源优势,为企业提供人才、技术、信息咨询等服务,甚至与企业联合做课题,与企业技术人员一起共同研究和攻克难题,为企业排忧解难,创造效益。 2.专业对口原则 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要充分考虑与学校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能满足相关专业培养的要求,实现较高的专业对口率,提高专业与行业的契合程度。在开发校外实习基地时,除考虑企业的规模和实力外,重点识别企业是否能为学生实习提供相应设备、实习环境以及相应的专业实习内容。避免出现专业不对口,学生在企业充当低技术含量的“廉价”劳动力的现象。 3.互补共享性原则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要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充分利用专业科系的技术、人才、文化、信息等资源优势,在开展实践教学的同时,加强与基地单位在人才培养、信息技术开发、课题开发、技术革新及成果转化、文化建设、管理改革等方面的合作,通过优势资源的共享,促进学校和实习基地单位共同发展。 4.动态发展性原则

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规划

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规划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规划 (2005—2010年) 实践教学是实现“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实践教学基地则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成效的重要条件。为了进一步深化“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工作,推动我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对我校实践基地建设进行科学规划。 一、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现状 针对目前我校开设的专业,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和教学辅助设施,要紧包括:财会模拟实验室、运算机组装修理实验室、运算机网络实验室、电子商务实验室、金融证券模拟实验室、艺术设计专业实验室、多媒体语言实验室、多媒体电脑机房、模拟法庭、模拟商务谈判室、文秘专业实训基地和物业治理实训基地及网络直播课堂、网络中心、双向视频教室、多媒体教室、演播厅、视听室、影视光盘资料室、影视光盘复制室、CAI课件制作室、多功能厅、广播闭路电视操纵室、EDA电路仿真实验室等(见附表一)。同时,校内设有职业技能鉴定站。 在加大校内实践基地建设的同时,充分利用厦门市一般高校的条件和社会资源,建立相对稳固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目前,与我校签定协议的实践教学基地有23个(见附表二)。 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差不多满足我校开办的各开放试点专业实践教学的要求,但在随着试点项目的进展,需对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进行科学规划,并加大建设的力度。 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原则和要求 按照“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和我校专业定位在现代服务业和电子信息业的实际情形,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规划中要遵循如下的原则和要求: (一)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原则

学院教学二级管理细则

两级教学管理实施细则 为强化院、系(部)二级教学管理职能,理顺教学管理体制,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制度,促进教学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切实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保障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总则 (一)学院教学工作由院长全面负责,分管教学的院长主持日常工作。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由院长办公会议讨论决定有关教学及教学管理的指导思想、中长期规划、重大改革举措等。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在院长领导下,研究决定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定期组织召开教学工作例会,其办公室设在教务处。 (二)学院教学管理机构包括院、系两级。教务处是在院长领导下的院级教学管理职能机构,各系、部由系、部主任全面负责教学工作。 (三)教务处对学院的教学工作进行组织、指挥、协调和监督,以确保教学过程顺利进行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主要负责全院的教学改革、教学建设、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等工作。系级教学管理主要负责本系教学工作的具体执行和落实,并根据各系具体情况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 二、院、系两级教学管理实施细则 (一)人才培养方案管理 教务处职责:

1.负责拟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制、修订的指导性意见。 2.负责布置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工作,组织对各系制定的培养方案进行审核、论证并提交院教学工作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报主管院长审批。 3.编印全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汇编》。 4.负责指导、监督各系执行人才培养方案,并完成对调整报告的审批。 5.负责审核各专业课程标准,并指导、监督各系执行。 系、部职责: 1.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整体要求,以及教务处对人才培养方案提出的原则性意见,及时调整专业课程结构和体系,制、修订本系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并组织人员进行初步论证,经系主任审核通过后报教务处审核。 2.负责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落实学期教学任务。如需调整,须事先报教务处审批。 3.根据课程标准编制原则,组织编写各课课程标准,报教务处审核后编印成册,并组织实施。 (二)教学运行管理 教务处职责: 1.开课计划: (1)编制学院学年校历和学期教学进程表。 (2)根据培养方案,每学期第12周下达下学期各系各专业教学任务。

重庆市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指南

重庆市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指南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推进全市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的健康发展,规范和引导中小学社会实践、研学旅行活动的组织实施,加强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课程化建设,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所称的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是学校根据中小学生身心特点和教育教学需要,引导中小学生到校外开展社会实践、研学旅行活动的场所。 第三条申报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的单位应是依法登记注册的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 第四条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服务于中小学集中开展社会实践教育活动,服务于中小学组织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基地是以课程建设为核心,实现育人功能的教育基地。 第五条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是从学生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以主题活动的开展,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使学生获得关于自我、社会、自然的真实体验,建立学习与生活的有机联系。 第二章基地建设 第六条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项目设置要根据地域环境、 - 1 -

特色资源实际,按照中小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研学旅行活动的需要,科学设置实践、研学活动项目。主要包括生存体验、素质拓展、科学实践、专题教育等活动项目。活动项目的设置要满足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时间不得少于1天及以上要求。 第七条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活动内容设置要有效衔接国家、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根据学生不同学段特点和规律,合理设置课程内容。应遵循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综合性、连续性。主要通过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等方式,促进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纵深发展,满足中小学生的个性需求。 第八条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活动主题要从学生自身成长需要出发,强化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提升综合素质。注重学生主动实践和开放生成,在主题活动中充分体现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阶段目标的实现。加强学生参加生产劳动、认识自然、了解社会、学会生存生活等实践、探究、体验主题活动。 第九条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课程建设应根据学生发展需要,结合基地特色和可用资源建立课程体系,制定具体的活动计划与实施方案。每个活动课程应有明确的活动内容、目标、重难点及活动准备要求,要有明细的活动实施过程、总结分享与反思环节,要有适宜的拓展延伸内容和活动评价量标及结果。 第十条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的建筑及附属设施要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设计规范、建筑规范、环保规范、安全规 - 2 -

社区基地建设方案2011.9.

社区基地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贯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 促进校内与校外教育相结合,积极引导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二、工作目标 1、建设以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为主的社会实践活动基地。主要是联系考察革命圣地、红色旅游点等在中国社会变革中有重大影响的地区, 缅怀革命先烈, 忆史铭志。如组织学生“参观辽沈战役纪念馆” 、“赴革命老同志家进行社会调查” 。使学生们亲身体验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以及人民对英雄的拥护与爱戴。 2、建设以考察国情社情为主的社会实践活动基地。这种形式较容易组织,既可以学校集体组织对特殊地区、特殊行业进行重点考察,也可以利用学生假期, 要求学生有专题地进行广泛的国情社情考察, 并写出考察报告。进行国情教育,使学生增强对国家改革开放的信心。 3、建设以参加志愿者活动和社区两个文明建设为主的社会实践活动基地。这种活动可由学校和政府共同组织的, 也有学生自发或学生社团与附近社区共同开展的,内容多种多样。 4、建设带有勤工俭学性质的社会实践活动长效机制。这种性质的活动有一定的经济报酬, 但其目的并不是只为报酬, 主要是通过这种方式来了解行业的运行和发展情况, 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提前进行实际工作体验, 在实践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发扬工作中的协作精神以及创新精神。 5、建设其他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基地。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情况, 开展其他的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听国际形势报告、时事报告等方式教育学生,促使他们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提高了学生的政治觉悟; 邀请道德模范给同学做报告; 针对学生特点, 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 使其在各自兴趣范围内多参加各类社团有读书兴趣的可以参加书社、有表演兴趣的可以参加演艺社等。由学生自发成

实习基地建设方案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校外实习基地是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增强劳动观念、练就实践能力、实现角色转换、培养综合职业素质的实践性学习与训练场所。建设校外实习基地是职业学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本内容。为进一步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规范基地管理,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校外实习基地的类型 学校根据专业设置及课程教学的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择能满足教学实习要求的各家企业,建立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其类型可分为: (一)专业教学需要的开发岗位实习基地; (二)专业教学需要的实施维护实习基地; 二、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的基本条件 (一)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应有利于促进学校与基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二)校外实习基地的领导应重视实习基地的建设。实习基地具备实习条件和管理环境;能帮助解决实习学生所需的食宿、劳动保护和卫生等条件。 (三)校外实习基地能够选派具有相应专业技术职务的指导教师(或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能有效地参与实践活动,顺利完成教学实习计划。(四)校外实习基地要求相对稳定,每学期或每学年有固定专业的学生进行实习。 三、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原则

(一)、满足教学需要的原则。实习基地建设要从满足教学需要的角度出发,针对专业设置及课程教学要求,制订科学合理的实习基地建设规划。 (二)、坚持互惠互利,双方受益原则。学校在与校外实习基地的合作过程中,学校可以利用基地的条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提前感受准职业人的素质要求,基地可以从实习生中优先选拔优秀人才,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用工需求,达到双赢的效果。 (三)、动态合作发展的原则。由于行(企)业竞争日趋激烈,产业结构在不断调整,行(企)业始终处于动态发展之中,因此,对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将实行动态的合作与发展。对于一些条件好、发展稳定并具有积极合作意向的行(企)业可以建立相对固定的基地,有的实习基地则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以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和实习基地使用效果。 四、校外实习基地组织管理 (一)、成立实习基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双方有关领导、技术人员和教师组成,由实习基地方任组长,学校方任副组长,定期研究基地建设事宜。(二)、成立由校主管领导和相关处室负责人组成的学校校外生产实习领导小组,负责对校外生产实习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协调有关实习方面的重要事项。(三)、学校委派实训处和实习班主任具体负责学生校外生产实习的管理工作。实训处主要负责与实习基地的联系、沟通、协调及生产实习过程的检查、督促。实习班主任是实习的第一责任人,直接负责管理该班学生在实习期间的一切事务。 (四)、学生到实习基地顶岗实习后,由实习基地领导,实习指导教师和技术指导教师等组成实习指导小组,帮助实习生制定实习计划,指导学生实习,组织管理实习过程,负责学生实习成绩的鉴定。 五、学校与实习基地职责

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泸县毗卢镇仙佛学校 劳动实践活动方案 (2014春期)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对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的工作意见,切实加强泸县毗卢镇仙佛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建设管理,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劳动技能和实践水平,增强学生动脑和动手相结合的能力,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品质。根据国务院、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1、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做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和创新精神。 2、坚持为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服务,为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成果服务,要使学校劳动实践场所成为补充教育经费,改善办学条件,有效地服务农村教育,为学生服务。 3、坚持与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相结合,务求实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服务。 二、目标及任务: 1、劳动基地一---九年级班均应达到0.3亩.通过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达到教育目的、改善办学条件 2、“以育人为主、创收为辅”,从小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提高劳动技能,改善办学条件、服务教育教学。 3、基地收入中划拨一部分资金资助贫困学生。 三、领导机构: 为保证基地建设有序高效的运行。学校建立了管理领导组,具体如下: 仙佛学校基地建设领导机构 组长:李中奎 副组长:邓能金、李鑫 成员:一至九年级班主任 四、实施办法: 1、继续提高基地建设的示范作用。加强学生的专业技术意识教育,提高基地的示范作用,提高基地生产繁育的科技含量。力争基地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上走在兄弟学校的前列。 2、继续提高基地育人功能和经济效益。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对农作物的培育能力,充分发挥基地的育人作用。 3、不断提高基地的建设水平,并对基础设施的布局做出合理的调整,使基地的建设上档次,规范化。 4、选择好主攻方向,确定学校劳动基地的实际任务和工作内容,仔细安排。 5、2014年重点放在抓好蔬菜基地建设,发挥学生自己种菜的积极性。 6、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要求,确定实践活动教学计划和内容。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劳动实践场所参加活动,不得随意增减劳动实践时间,要对学生的劳动出勤、劳动纪律、劳动态度、劳动安全和劳动技能等情况进行考察和评估。加强安全教

浙江传媒学院实践教学基地管理办法

浙江传媒学院实践教学基地管理办法 浙传院教〔2011〕15 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实践教学基地是具有一定规模且相对稳定的、供学生参加专业实习等各类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是加强学校与社会联系,促进产学研合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办学的重要途径,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之一,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规范和加强我校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实践教学基地的建立 第二条实践教学基地的类型 实践教学基地分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两类。 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是经学校批准在校内建立的实习(实训)、毕业论文(设计)、社会实践等实践教学活动场所。主要包括大学生创新教育实践基地、大学生创业基地、教学实验(实训)中心、各类培训中心等。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由学校有关部门或学院(部)与校外有关政府部门、学校、科研机构等企事业单位联合在校外建立的相关专业实习(实训)、毕业论文(设计)、社会实践等实践性教学场所。主要包括“实习基地”、“实践教学基地”、“教学科研实习基地”等。 第三条实践教学基地建立的要求 各教学单位应制定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规划,原则上每个专业(含方向)应建有2个以上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以保证实习环节的稳定性和有效性。每个学院重点建设1个以上示范性校内实践教学基地。 第四条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应具备的条件 一、具有适合开展实践教学的教学、科研、生产项目和技术装备,适度的生产经营规模和科学的经营管理模式,拥有一支素质较高的教学队伍、技术人员和职工队伍,具有对学生实践进行必要的组织、指导和管理的能力,能满足我校完成实践教学任务的要求。 二、根据专业特点,接受实习生要达到一定的数量,一般每次能接纳实习学生20人以上。 三、实践基地应专业对口,相对稳定,并就近设点,既便于开展工作,又节约经费开支。 四、交通较为便利,能满足学生学习、食宿、劳动保护和卫生安全等方面的要求。 第五条学校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共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 一、学校在人才培训、师资培养、课程进修、技术咨询、信息交流、科研合作、图书资料等方面对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共建单位优先提供支持和合作。 二、各学院(部)应加强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共建单位的联络工作,取得共建单位的协作。根据教学计划要求及共建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实践教学计划,提前送交共建单位,并选派责任心强、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实践指导教师,与实践基地指导人员共同指导和管理学生。 三、实践教学基地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实践活动实施计划。在实践教学活动期间,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应与学校加强对相关人员进行纪律、安全等方面的教育,确保学生、指导教师及生产人员的安全,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六条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协议书的签订 一、各学院(部)在考查待建基地的基础上,与基地所属单位协商,初步达成建立校外基地的合作意向后,由学院(部)向教务处提出申请,并填写“浙江传媒学院建立××××

在社区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重要意义及对策研究

在社区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重要意义及对策研究 ——“首都高校在北京学习型社区教育中作用的研究”课题子报告之四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社会面貌日新月异,国家的建设和民族的富强越来越需要更多的既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具有熟练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又有高尚的品德和坚定的理想信念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高标准渴求给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高校近年来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也更加重视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向着教学化和经常化的方向发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增加,一方面使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另一方面也给高校和接收单位带来了不小的负担。研究大学生社会实践如何更好的开展,研究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即人才培养基地如何更好的建设,已成为高校和社会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状况分析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现状与问题 我国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大规模地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20多年来,本着“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指导方针,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社会实践已成为大学生全面素质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社会实践,使一代又一代学生受到社会工作的锻炼,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了社会服务技能,使学生得到了全面成长。目前,每年的寒暑假都成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集中度最高的时期,实践活动的形式也从直接参加生产、公益劳动、企业参观、扶贫支教等发展出文化交流、文艺演出、专业实习、勤工助学、科技下乡、普法宣传、志愿服务、创业实践等多种形式。成千上万的学生集中深入企业、农村、社区开展实践活动,其足迹踏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有的高校还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进行了分级规划管理,如一年级是军政训练、二年级是社会公益和参观学习等、三年级是专业实践、四年级是毕业实习。研究生则更多参与扶贫支教、科技下乡等活动。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不可谓不是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但是,即使高校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搞得如火如荼,也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特别是不同高校的组织效果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的。 张秀芝教授在《高校社会实践社区化模式探析》一文中指出: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存在偏差,可以用“集中于专门时段,热衷于三类地区,终结于固定模式”来概括。集中于专门时段即社会实践教育一般安排在节假日、纪念日、“学雷锋活动月”,特别是在暑假期间进行;热衷于三类地区即社会实践教育一般在“历史文化遗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各种基地、大中型企业、偏远农村、老少边穷地区进行;终结于固定模式即指社会实践教育一般是由校团委、学生处或各系部发动组织,学生集体参加实践活动,并以座谈总结或书面小结形式结束。这就使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

XXX大学实验室、实践基地建设与发展规划(2016-2020)

根据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项目建设方案,稳步推进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新建国家级实验室1个,省、部级设置的研究所(院、中心)8个,总数达到14个。新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总数达到

12个。新建校级实验室3个,基础实验室达到8个、专业实验室达到25个,实训中心达到8个。新增实验室面积32100平方米,实验室与实习场所面积达到82186平方米。新增教学科研设备7749万元,设备总值达到15749万元。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等各类教室41850平方米,百名学生拥有教学用计算机18.7台,各类教学设施较好地满 利用奥地利政府贷款400万欧元,充实分析测试中心,新建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心,安装了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系统,实行网上预约,专业测试,提高了信息化管理水平和服务教学、科研、产业开发 通过校企合作积极构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与高校、研究所、事业单位、企业,新建校外实习基地98个,总数达到142个,覆盖51个专业,其中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

1.缺乏实验室建设长期规划,建设项目有随意性。实验室布局结构和资源配置不尽合理,缺乏对实验室资源的科学规划;精密贵重设备论证不够充分,造成使用率偏低; 2. 对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的认识不够到位,重建设、轻管理现象比较突出,维护保养的意识淡薄,致使仪器设备损坏率偏高;对开放共用、资源共享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以方便使用为由搞“小而全”,存在低水平重复性建设问题;办学规模的扩大导致了实验室用房的日趋紧张的局面逐步显现; 3. 二级学院大型仪器设备未进行科学规划和统一管理管理,运行机制不够健全,专兼职管理人员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考核办法,队伍不稳定,激励机制有待建立;大型仪器设备效益考核评价体系有待建立和加强; 4.实验教学改革内容不够深入,实验项目没能根据现代实验设备及技术及时更新,缺乏整体性、有显示度的成果; 5. 实验室之间相对封闭、相互之间交流较少,再加之“谁买谁管,谁管谁用”传统的守旧意识,实验室开放范围小、内容少,参与的学生数少; 6.实验技术队伍建设薄弱,缺乏长远目标和长期规划。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缺少对实验室和仪器设备具有丰富管理经验和创新研发能力的高水平人才;部分实验技术人员不是相应专业出身,而是从非相关专业、岗位转行而来,造成专业技能比较单一,无法保证仪器设备功能最大限度发挥。

实践教学经费管理办法

商丘师范实践教学经费管理办法(修订) 为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规范实践教学经费的使用与管理,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学校转型发展,学校决定在《商丘师范专业实习管理办法》、《商丘师范教育实习管理办法》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制订本办法。 第一条实践教学经费属于教学专项经费,纳入学校经费预算管理体系,设立实践教学专项经费,由学校统筹管理,实行专款专用,超支不补,节余经费下年度使用。学校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类别和参加实践教学学生数制定经费分配方案,经费划拨至实践经费账户。师范类专业的教育实习、见习等经费由教务处统一管理使用。 第二条实践教学经费主要用于支付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各类实习(专业实习、教育实习、认知实习、金工实习、综合实训)、课程实习(见习、考察、写生等)、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项目的开支。 第三条实践教学经费拨付的计算办法 1.经费拨付公式 实践教学经费=∑专业学生人数×生均经费数×专业系数 2.生均经费标准。按毕业生、非毕业生两类设定标准。(1)毕业生实习(专业实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经费,按本科 300元/生,专科元/生;(2)非毕业生各类实习按100元/生/年。

3.专业系数标准。专业系数按专业大类设定系数,一般控制在1.0—1.5之间。人文类专业原则上为 1.0,艺术类专业为1.2,理工类专业为1.5。 4. 有关说明。①每年拨付实践经费包含学生、带队教师、校外指导教师和校外实习单位等相关费用;②各实践教学经费额度按当年实际在校生人数预算,报销时以实际参加实习人数结算;③教务处可根据各类实践经费使用情况对生均经费数标准、专业系数适当调整。 第四条实践教学经费使用原则,是在保证完成各类实习任务和质量的前提下,本着厉行节约、合理使用和讲求效益的原则,“就近就地”安排各类实习活动。学生实习重修费用不包含本办法列支范围,由学生自行承担。 第五条实践教学经费年度支出实行学校划拨费用包干和单位自筹相结合,实践教学经费开支范围,包括各类实习教学指导教师及实习学生的交通费、住宿费、实习单位收取的实习教学管理费、实习观摩费、实习教学资料费、耗材费、聘请实习单位技术人员授课及指导费、保险费等。实践经费用于学生的不低于70%。具体开支项目要求如下: 1.交通费:指实习指导教师落实实习任务、实习师生往返学校与实习地点乘坐交通工具以及实习期间租用车、船等费用。学生在商丘市区内实习交通费补助控制在10元/天之内。 2.学生住宿费:指实习期间实习学生的住宿费用。 3.实习指导教师差旅费:指实习期间指导实习的教师和管理人员所发生的差旅费用。 (1)在商丘市区以外实习的指导教师差旅费,按照学校有关规定报销。

课题申报模板:运用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提升幼儿园教育能力的实践与研究

课题申报范例精选 【导语】课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体现中央有关精神和要求,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创新价值。应用对策类选题要有现实性、针对性和前瞻性;基础理论类选题要立足学术前沿,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跨学科类选题要体现学科交叉渗透的属性和特点。选题文字表述科学、严谨、规范。以下是课题优秀成果,是各类教师进行课题申报、开展课题研究、撰写研究报告的参考模板和范例。运用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提升幼儿园教育能力 的实践与研究 课题名称:运用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提升幼儿园教育能力的实践与研究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平台幼儿园教育研究 申报级别: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 课题类别:重点课题 学科分类:信息技术 研究类型:信息技术 预期研究成果: 立项号:

课题设计论证 现状、意义、价值 现状与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成为当今社会每个公民的基本素质。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育本身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新的教育媒体的出现,引起了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的飞跃。如今,信息化的教育手段也进入了幼儿园,但还是一个新的领域。而信息化的幼儿园综合管理平台为幼儿园、家庭、社会教育的三位一体化、为教育资源的多层次整合提供了有利条件。然而,这些新的信息技术对促进幼儿学习、发展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的提升,还是一个新的尝试和研究。因此,通过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的应用,探索适合幼儿发展的新型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以及对幼儿园课程评价,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价值: 在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下,运用数字技术可以为幼儿园教育评价提供管理支撑平台,建立完善的评估系统。数字平台可以使幼儿园的“师徒制培训”更开放,更好地实现由“一对一”到“多对一”的超越,借助数字技术的力量,形成新时期“虚实结合”的合作性“师徒制”。 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的应用可促使教师不断的提升自我的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