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蝉》

人教版七年级上《蝉》
人教版七年级上《蝉》

1、积累:零落断续收敛宽恕。

2、学习本文欲扬先抑的写法。

能力目标:

1、培养学习的阅读能力。

2、结合本文学习写作理论知识,提高写作能力。

德育目标:

体会生命的真谛:虽然生命短暂弱小,但可以通过奋斗使她的意义和价值得以体现。教学重点:

通过蝉的一生体会生命的意义。

教学难点:

欲扬先抑,托物寓意的写法。

教学方法:

朗读法,启发式

教具准备:

录音机,朗读带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新的一课——蝉。

二、作者:

小思,原名卢玮銮,香港作家。

三、朗读:

1、跟录音朗读一遍课文。

2、再自由朗读一遍课文。

板书:聒噪

四、理解:

1、问:这篇文章可以分哪几个部分?

答:三部分。

第一部分(1),第二部分(2-6),第三部分(7)。

2、问:第二部分先讲对蝉声的厌烦,再讲对蝉的理解,这样可分哪几部分?

答:二部分,第二段为一部分,后面为一个部分。

3、问:这样课文可以分四个部分,各是什么意思?

(方式:先给时间让学生思考再做讨论总结)

答:第一部分(1):蝉鸣;

第二部分(2):厌烦;

第三部分(3-6):生命;

第四部分(7):宽恕。

五、思路:

点题——承接——转换——总结

六、鉴赏:

(先给时间让学生思考再做讨论总结)

1、思路清晰:起——承——转——合

2、层次分明,结构完整。

3、欲扬先抑:第一二部分厌烦,第三四部分赞扬,前后对比,立意更加鲜明突出。

4 、托物言志:蝉——生命感悟

七、主题:

本文赞扬了生命脆而短暂的蝉对生命意义的不懈追求,启发人们应该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创造生命。

八、练习:

讨论有关练习

板书设计

理解:思路:鉴赏:

一(1):蝉鸣点题1、思路清晰

二(2):厌烦承接2、结构完整

三(3-6):生命转换3、欲扬先抑

四(7):宽恕结论4、托物言志

人教版八年级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精读课文知识点复习 1.新闻的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2.新闻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事件的经过事件的结果 3.新闻的语言:准确、简明。 4.新闻的表达方式:记叙为主,兼有议论、描写、抒情。 5.新闻的特点:真实、及时、准确 6.新闻的电头组成及作用:组成:通讯社的名称、发电时间和地点。作用:强调材料真实可信,消息及时。 新闻体裁 ..分消息、通讯、新闻、特写等,其中用来考查考生的最具有可操作性的是消息。一篇消息稿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几部分组成,每一部分都要统一考虑,统一布局,层次清楚,逻辑严谨。 消息的标题,其作用是使读者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所需的信息。标题拟写要求是:准确概括,反映新闻事实,简要评价事实,语言表述简明得体。 消息的导语,就是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由消息中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最精辟的议论组成,以吸引读者。平常所说的消息的结构是“倒金字塔”式,原因就在于此。 主体是消息的主要部分。它承接导语,阐述导语所揭示的主题,或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对消息事实作具体的叙述与展开,将导语高度概括的事实具体化,或补足导语中未出现的新闻要素,以便读者全面、完整地了解消息的内容;同时在导语所概括的新闻事实之外,增补新的内容,用以扩充消息的信息量,扩大读者的视野,提升新闻主题的高度。 这种结构方式被称为新闻(消息)写作的“三度反复”。意思是,对同一新闻事件,从标题到导语再到主体,分三步呈递进式展开叙述: 标题:第一次用一句话报告事实,起索引作用。是导语的概括。 导语:第二次叙述事实,补充标题,吸引读者。是主体的概括。 主体:第三次叙述事实,展开、补充导语,完全打开包袱。 据此,考查该考点的常有题型主要有:①表述题:限定字数为新闻拟一个简洁的标题;找出一则消息的导语。②概述题:限定字数将一则消息概括成一句话新闻;限定字数用一句话概括一则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主要信息;从语段中筛选出两条主要信息;限定字数用一句话概括语段的观点。在新闻概括题中,考生只要抓住理解、概括、表述三个关键词就可以了。 例1.下面是一篇新闻报道的主体部分,请你用一句话概括它的主要信息,不超过10字。 汶川蓥华镇中学初一(1)班邓清清被武警水电三中队的抢险官兵救了出来,她说:“在下面,我怕。我又冷又饿,只能靠看书缓解心中的害怕。” 另一个被埋在废墟里的名叫罗瑶的女孩在手脚受伤的情况下,一遍遍地哼着乐曲,靠着“钢琴梦想”激励自己不要睡着,结果她战胜了死神。 答案:文学艺术(书和乐曲)使死神却步;或:文学艺术(书和乐曲)使生命更加坚强;或:她们靠书、乐曲战胜死神。 透视:这是一道概述题。试题材料来自汶川大地震中的一篇新闻报道,要求考生用不超过10字的一句话概括它的主要信息。报道中被压在废墟里的两名女孩,一名靠看书缓解心中的害怕;另一名则靠哼乐曲激励自己不要睡着。结果两人都凭顽强的意志战胜死神最终获救。正确答案(示例)为“文学艺术(书和乐曲)使死神却步”。解答这道题,考生要注意三点:一是题干要求:概括的信息不能超过10个字;二是两名女孩的共同点:两人都是凭坚强的意志战胜死神最终获救;三是用综合性强的术语包含“书”和“乐曲”。 题目演练 1.阅读下面文段,请你用简洁的语言给其拟一个新闻标题。 北京奥运会2008年8月8日隆重开幕,为了纪念这个日子,中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近日从月球轨道传回一段祝福语音。“嫦娥一号”的祝福语:“今天,全世界最灿烂、最夺目的城市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北京!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隆重开幕,绿色奥运、科技奥运和人文奥运的主题将在北京一一呈现!中华文明的光彩将随着‘新北京,新奥运’的理念展现给世界各国人民!‘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奥林匹克精神将在北京完美演绎。我们祝愿,北京奥运会将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一届奥运会!”“嫦娥一号”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发射升空,在此之前,科技人员录制好了一些语音数据储存在卫星中,每到一些特定的日子,如元旦、春节等,“嫦娥一号”就会发回相应的语音。 我拟的标题是: 2.下边这则新闻报道的核心信息是什么? 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5月18日发布公告,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在此期间,全国和各驻外机构下半旗致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外交部和我国驻外使领馆设立吊唁簿。5月19日14时28分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届时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地震) 答:

部编版初中语文《蝉》优质课教案

19 蝉 1.了解作者,理清说明思路,概括课文内容。 2.品味语言,学习作者用文学笔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3.学习作者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以及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 一、导入新课 由虞世南的《蝉》“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导入本课学习。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通读全文,理清说明顺序 1.法布尔从哪些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蝉?说说每一部分说明的内容及其说明顺序。 明确:全文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蝉的地穴”,介绍蝉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 虽然这一部分的小标题为《蝉的地穴》,但内容并不仅是介绍蝉的地穴的情况,只是表示对蝉的考察从地穴开始。这一部分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第1段),表明自己“有研究蝉的习性的很好环境”,并介绍考察蝉的季节和自己生活环境中的蝉的情况。 第二层(第2—7段),写蝉的地穴和幼虫的地底生活。(这一层写

对蝉的地穴考察,是按照由外到内的观察顺序进行的。第2—3段说明对地穴外部情形的考察,第4段说明蝉建穴,第5—7段写蝉伺机出穴) 第三层(第8—11段),写蝉出洞蜕皮的过程。(这一层写对幼虫蜕皮情形的考察,是按对事物的观察顺序进行的。第8段写对蝉的幼虫初次出现在地面上的活动情形的观察,第9—10段写对幼虫蜕皮情形的观察,第11段写对刚脱壳的蝉的情形的观察) 第二部分“蝉的卵”,介绍蝉从产卵到幼虫的生长过程。 虽然这一部分的小标题为《蝉的卵》,但内容并不仅是介绍蝉的卵的情况,只是表示对蝉的产卵、孵化和成虫的考察从介绍产卵开始。其说明顺序和“蝉的地穴”一样,也是按照对事物观察的进程进行说明。这一部分可分为六个层次。 第一层(第12—13段),介绍蝉的产卵,分别说明了产卵的地方、过程和数量等。 第二层(第14—17段),写蝉卵遇到的危险,首先说明产卵的数量多是为了在遭到破坏时能有幸存者,然后介绍蚋对蝉卵的破坏和蝉对此的茫然无知。 第三层(第18—20段),介绍蝉卵的孵化和幼虫出壳。 第四层(第21—23段),写幼虫落地。 第五层(第24段),写幼虫挖穴隐藏。 第六层(第25—26段),概括蝉的生活历程。既照应了“蝉的地穴”的介绍,又结束了对蝉卵生长过程的说明,也是对全文形象化的

【部8上】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蝉(教案)

蝉 知识与技能1.了解作者,理清说明思路,概括课文内容。2.品味语言,学习作者用文学笔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默读、品味、批注等方式,弄清蝉的习性和成长规律,感受作者孜孜以求的科学精神和细致严谨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作者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以及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 1.了解作者,理清说明思路,概括课文内容。(重点) 2.品味语言,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难点) 3.细读课文,感受作者孜孜以求的科学精神和细致严谨的科学方法。(重点) 一、导入新课 由虞世南的《蝉》“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导入本课学习。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通读全文,理清说明顺序 提问1:法布尔从哪几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蝉?说说每一部分说明的内容及其说明顺序。 明确:全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蝉的地穴”,介绍蝉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

虽然这一部分的小标题为《蝉的地穴》,但内容并不仅是介绍蝉的地穴的情况,只是表示对蝉的考察从地穴开始。这一部分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第1段),表明自己“有研究蝉的习性的很好环境”,并介绍考察蝉的季节和自己生活环境中的蝉的情况。 第二层(第2—7段),写蝉的地穴和幼虫的地底生活。 这一层次写对蝉的地穴考察是按照由外到内的观察顺序进行的。第2—3段说明对地穴外部情形的考察,第4段说明建穴,第5—7段写伺机出穴。 第三层(第8—11段),写蝉出洞蜕皮的过程。 这一层次写对幼虫蜕皮情形的考察是按对事物的观察顺序进行的。第8段写对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于地面上的活动情形的观察,第9—10段写对幼虫蜕皮情形的观察,第11段写对刚脱壳的蝉的情形的观察。 第二部分“蝉的卵”,介绍蝉从产卵到幼虫的生长过程。 虽然这一部分的小标题为《蝉的卵》,但内容并不仅是介绍蝉的卵的情况,只是表示对蝉的产卵、孵化和成虫的考察从介绍产卵开始。其说明顺序和“蝉的地穴”一样,也是按照对事物观察的进程进行说明。这一部分可分为六个层次。 第一层(第12—13段),介绍蝉的产卵,分别说明了产卵的地方、过程和数量等。 第二层(第14—17段),写蝉卵遇到的危险,首先说明产卵的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文概要梳理

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文概要梳理 一、课文理解 1、《藤野先生》这篇回忆性散文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赞扬了他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作者追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文中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本文依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移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记叙。文章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还有一条内在的暗线,就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文中具体写了四件事,从不同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 (1)主动关心“我”的学习,认真为“我”改讲义,表现了藤野先生自始至终认真负责的精神。 (2)为“我”改正解剖图,体现了藤野先生对学生严格要求和循循善诱。 (3)关心解剖实习,表现藤野先生对“我”的学习一直关心、一直惦记,既热情,又诚恳。 (4)向“我”了解中国女人裹脚,表现了他对骨学的兴趣和求实精神。文中还有白描的手法来勾画人物的特征。 2、《我的母亲》这篇文章写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如何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表现了母亲那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和优秀的性格品质,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和敬爱。从全文来看,课文写了母亲三个方面的事:一是对我的管教;二是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三是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写母亲作为后母当家之难,主要写了三件事: (1)如何在除夕之夜对付败家子大哥的债主,表现了母亲宽容的度量和善良的品性; (2)如何与我的大嫂、二嫂相处和如何对待他们妯娌之间的矛盾。这件事表现了母亲容忍、温和的性格。 (3)写母亲受人格上的侮辱非常生气,直到叫那个说了不负责任的话的五叔当面认错赔罪才罢休。这件事表现了母亲“刚气”的一面。因此在为人方面,母亲具有克己谦让,宽容善待,和睦仁慈的优秀品质。 3、《我的第一本书》文章从一位诗人来访谈起,自然引出话题,既点明“我的第一本书”指的是小学一年级国语课本,又表明这第一本书在我人生中的分量。这人生中的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我的第一本书”也是本文的叙事线索。 4、《列夫?托尔斯泰》本文是一幅列夫?托尔斯泰的“肖像画”,作者不仅为我们展现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更为我们揭示了托尔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无限崇敬与赞美之情。文章在艺术手法上的独特表现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

贝壳的阅读题答案

贝壳的阅读题答案 导读:贝壳,泛指软体动物的外壳,我们大家一起看看下面的贝壳的阅读题答案,欢迎阅读哦! 贝壳的阅读题答案 我一向喜欢贝壳,吵着让阿姨带我拾贝壳,阿姨答应了。 我们来到海边。啊,这里的景色真美!浪花轻轻拍打着海岸,发出“哗哗”的响声,蓝色的海面上航行着大大小小的帆船和“突突突”的汽艇。我望着无边无际的'大海,心情十分舒畅。 在海滩上,我们卷起裤管,俯下身子捡贝壳。这里到处是五颜六色的贝壳。有大的()小的()尖的()圆的()扁的()各种形(壮状)()各种色泽()真是千奇百怪()它们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 忽然,阿姨叫道:“小红,快来,这个贝壳多好看!”我跑过去一看,果真是一个好贝壳,它有小碗那么大,身上(A.印 B.映)着一条条(A.踪 B.棕)色花纹,和老虎身上的花纹一样。我急忙接过来,掏出手帕,小心翼翼地把它包好。 渐渐地,小(A.蓝 B.篮)子里装满了贝壳,我高高兴兴地准备回家。 离开海滩时,我不时回过头去。啊,我爱美丽的贝壳,我爱金色的沙滩,我更爱祖国(A.蓝 B.篮)色的海洋! 1.选择括号中不正确的字。

()色 A.蓝 B.篮 正确答案:B 2.选择括号中不正确的字。 ()子 A.蓝 B.篮 正确答案:A 3.选择括号中不正确的字。 ()色 A.踪 B.棕 正确答案:A 4.选择括号中不正确的字。 ()着 A.印 B.映 正确答案:B 5.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五颜六色[ 1 ] 无边无际[ 2 ] 舒畅[ 3 ]

参考答案:五光十色 ; 一望无际 ; 舒服 6.给第三自然段选择恰当的标点。 有大的()小的()尖的()圆的()扁的()各种形(壮状)()各种色泽()真是千奇百怪()它们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A.、、、、,、,。。 B.,,,,,,,。。 C.、、、、、、、,。 正确答案:A 7.本文是按( )顺序记叙的。“我”和阿姨捡贝壳,先来到( ),再来到( ),最后离开( )。 正确答案:空间转换海边沙滩沙滩 【贝壳的阅读题答案】 1.贝壳阅读题附答案 2.《蝉和贝壳》阅读题及答案 3.席慕容贝壳的阅读答案参考 4.贝多芬阅读题及答案 5.贝壳阅读题答案 6.贝壳的作文 7.贝壳的倾诉 8.有关贝壳的作文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蝉》原文阅读

部编版-初中语文-打印版 蝉 蝉是我的邻居。一到夏天,蝉就占据了我屋子前面的树。屋里我是主人,屋外却是蝉的天下。 我喜欢观察蝉脱壳。幼虫蜕皮是从背上开始的。外面的一层旧皮从背上裂开,露出淡绿色的蝉来。先出来的是头,接着是吸管和前腿,最后是后腿和折叠着的翅膀,只留下腹部还在那旧皮里。 蝉脱壳的时候,可以说是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它腾起身子,往后翻下来,头向下倒挂着,原来折叠着的翅膀打开了,竭力伸直。接着,尽力把身体翻上去,用前爪钩住那层旧皮,使它从那层旧皮里完全蜕出来。那些旧皮就只剩个空壳,成了蝉蜕。整个过程大约要半个小时。 刚蜕皮的蝉,用前爪把自己挂在蜕下来的空壳上,在微风里颤动,样子很柔弱,颜色还是绿的,直到变成棕色,就跟平常的蝉一样了。 雄蝉是天才的乐师。它的腹部有发声器,能发出声音。每年夏天,大概有两个月的时间,蝉的乐声总在我耳边。我常常看见一些蝉停息在树枝上,一动不动地狂饮树皮里的水分。夕阳西下时,它们才沿着树枝慢慢地走动。无论饮水的时候,还是走动的时候,它们从来没有停止过演奏。 蝉的视觉非常灵敏,它有5只眼睛,左右和上方发生什么事情,它都看得见,只要看见有什么东西来了,蝉就停止演奏,悄悄地飞开了。 蝉的听囊在体内,即使喧哗的声音也不能使它受到惊扰。站在蝉的背后,你尽管拍手,吹哨子,高声讲话,它都满不在乎,仍旧镇静地演奏它的音乐,好像没有事一样。 有一回,我借来两支土铳,装满火药,安好引线,搁在门外的树底下,还把窗户打开,怕把玻璃震碎。 砰!土铳响了,可是乐师们照常演奏它们的音乐,没有一个表现出受到惊扰的样子,乐声的音调和音量都没有丝毫变化。第二枪跟头一枪一样,对乐师们同样没有什么影响。 我想,经过这次试验,可以说明,蝉虽有听觉,可是它所能接受的声音和人是不一样的。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字词汇总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字词汇总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字词汇总 1、《消息二则》 溃kuì退泄xi è气督dū战要塞sài业已yè yǐ 摧cuī枯拉朽锐ru ì不可当dā ng 摧枯拉朽: 比喻腐朽势力或事物很容易被摧毁。锐不可当:锐:锐气;当:抵挡。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 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颁bān发遗嘱yí zhǔ建树仲裁zhò ngcái巨额é 3 、《“飞天”凌空》 凌l í ng空翘qi áo首酷似kùsì潇洒xi āosǎ轻盈 yíng 悄qi ǎo然由衷zhō ng新秀xi ù屏bǐng息敛li ǎn声眼花缭li áo乱如梦初醒 屏息敛声: 抑制语声和呼吸。形容畏惧、小心的样子。眼花缭乱:形容看见繁复新奇的事物而感到迷乱。如梦初醒:像刚从梦中醒来。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恍然醒悟。 4 、《一着惊海天》 桅wéi杆浩瀚hàn娴xi án熟咆哮pá oxi ào紧绷bē ng 镌ju ān刻一丝不苟gǒu白手起家殚dān精竭虑l ǜ 舰艉

wěi 一丝不苟: 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白手起家: 形容在没有基础和条件很差的情况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殚精竭虑: 殚:竭尽; 虑:思虑。形容耗尽精力,费尽心思(褒义词) 5 、《藤野先生》 挟xi é樱yī ng花绯f ēi红宛wǎn如掌故落第 畸j ī形不逊x ùn匿nì名诘ji é责呜呼凄qī然 教诲huì油光可鉴ji àn杳yǎo无信息抑yì扬顿挫cuò 正人君子深恶wù痛疾烂熳màn喝hè采油光可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杳无信息:一直得不到一点消息。抑扬顿挫:抑:降低;扬:升高;顿:停顿;挫:转折。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正人君子:旧时指品行端正的人。现多作讽刺的用法,指假装正经的人。 深恶痛疾:恶:厌恶;痛:痛恨。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6、《回忆我的母亲》 溺nì佃di àn农劳碌l ù私塾shú周济j ì宽厚 仁慈连夜慰wèi勉miǎn不辍chuò任劳任怨yuàn 为富不

《蝉》《贝壳》

3、短文两篇《蝉》《贝壳》 知识与能力: 积累字词,了解作者有具体细小的事物所引出的抽象深刻的人生哲理。过程与方法: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 2、对比探究阅读。 情感态度价值观: 联系生活实际,在熏陶感染中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了解作者有具体细小的事物所引出的抽象深刻的人生哲理 2、品读课文,揣摩句子,体会作者描写的特点及其反映的情感 教学难点: 1、了解作者有具体细小的事物所引出的抽象深刻的人生哲理 2、品读课文,揣摩句子,体会作者描写的特点及其反映的情感 教学方法:朗诵;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三、初读课文,弄清字词 收敛(liǎn):本课指收拢。 聒聒(ɡuō):持续嘈杂,本课指不停地叫。

宽恕(shù):宽容饶恕。 短暂(zàn)颤(chàn)动 一丝不苟:(gǒu)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小的地方也不马虎。 卑(bēi)微:卑贱微小,地位低下。 上苍:上天。 把玩:拿在手中玩赏。 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学生分组朗读,体会) 过渡:下面我们朗读课文,读的时候要吐字清晰,融入感情,同学们仔细体会文中作者的感情变化。 2、抽学生朗读(可以自己设计) 《蝉》{配乐} 《贝壳》,配乐。 3、全班齐读。 过渡:在读的过程中,请注意这样一个问题:作者对蝉的感情有没有变化?有什么变化?作者通过哪些语句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呢? 4、在读《贝壳》的过程中请大家注意,作者对贝壳是种怎样的感情? (评价:声音优美,融入了自己的感受。) 四、合作探究 1、把握两篇文章的感情脉络。 下面我们来分析课文,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虽然是一篇小的哲理散文,但是文章的结构脉络也是比较清晰的。文中是一条非常鲜明的线索就是作者的感情变化。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目录[整理版]名师优秀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目录[整理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目录 第一单元 阅读 1 新闻两则 2 芦花荡孙犁 3 蜡烛西蒙诺夫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雨果 5 亲爱的爸爸妈妈聂华苓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第二单元 阅读 6 阿长与《山海经》鲁迅 7 背影朱自清 8 台阶李森祥 9 老王杨绛 10 信客余秋雨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让世界充满爱 第三单元 阅读 11 中国石拱桥茅以升

12 桥之美吴冠中 13 苏州园林叶圣陶 14 故宫博物院黄传惕 15 说“屏”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说不尽的桥 第四单元 阅读 16 大自然的语言竺可帧 17 奇妙的克隆谈家帧 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19 生物入侵者梅涛 20 你一定会听见的桂文亚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走上辩论台 第五单元 阅读 21 桃花源记陶渊明 22 短文两篇刘禹锡周敦颐 23 核舟记魏学洢 24 大道之行也《礼记》 25 杜甫诗三首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莲文化的魅力

第六单元 阅读 26 三峡郦道元 27 短文两篇陶弘景苏轼 28 观潮周密 29 湖心亭看雪张岱 30 诗四首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怎样搜集资料 课外古诗词背诵 长歌行 野望 早寒江上有怀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黄鹤楼 送友人 秋词 鲁山山行 浣溪沙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名著导读 《朝花夕拾》: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 《骆驼祥子》:旧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理想主义的旗帜与人生的教科书

附录 欣赏王羲之书法 汉语词类表(虚词)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文目录 阅读 第一单元 1、藤野先生(鲁迅) 2、我的母亲(胡适) 3、我的第一本书(牛汉) 4、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 5、再塑生命(海伦?凯勒)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献给母亲的歌 第二单元 6、雪(鲁迅) 7、雷电颂(郭沫若) 8、短文两篇(巴金) 日月 9、海燕(高尔基) 10、组歌(节选)(纪伯伦) 浪之歌雨之歌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寻觅春天的踪迹 第三单元 11、敬畏自然(严春友) 12、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罗刚) 13、旅鼠之谜(位梦华) 14、大雁归来(利奥波德) 15、喂——出来(星期一)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科海泛舟 第四单元

第3课 蝉 和贝壳学案及答案

第3课蝉和贝壳 教师寄语: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孔子 学习目标 1、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轻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2、了解先抑后扬和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3、体悟生命的意义,引导积极,认真对待生命的态度。 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 1.查字典,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并读一读。 收敛()颤动()聒聒()宽恕() 短暂()脆弱()卑微()一丝不苟() 2.查字典或词典,弄清楚“读一读,写一写”中词语的含义,在此基础上,请揣摩下列句子的特点,在续写一句,表达你对四季的感受。 春天的雨,细腻而轻柔,给山野披上美丽的衣裳; 夏天的雷,迅疾而猛烈,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 秋天的风,凉爽而惬意,为落叶送去温馨的问候; 冬天的雪,,。 二、理解探究 1、《蝉》一文里有一句话是全文的文眼,请找出来,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2、《贝壳》一?文中,作者先对贝壳的精美作了一番描述,然后生发了哪些联想? 三、合作释疑 3、《蝉》一文中的“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噪”,“秋风颜色”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4、《贝壳》—文中的“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的—丝不苟呢”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5、《贝壳》最后一段说:在千年之后,也许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

看,反复把玩,并巳会忍不住轻轻地叹息:“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尸你怎样理解此处的“怎样固执而又怎样简学-的心”? 6、试比较两篇散文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 四、课内精读 1.作者从蝉。贝壳这些细小的事物中感悟出了怎样深刻的道理?又作了怎样的追问与思索? 2.文中,朋友说;那本来的生活历程就是这样.请问“这样”指什么?结合你的体验,你觉得它还有什么深刻含义? 3.蝉. 文中有了一些比如“却、竟、就、只、才”这样的字,请结合全文举例说说这些字在文中的作用。(分析2个即可) 4、结合你童年生活的经历,发挥想象,填写①段的最后一句,与上文衔接自然。 五、拓展延伸 第一次真好 路过人家的墙下,偶一抬头,看见一棵结实累累的柚子树。一颗颗硕大的黄绿色柚子,沉甸甸垂吊在枝头。这景色不见得很美,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 我是个生长在都市,从来不曾享受过田园生活的俗子。除了木瓜树以外,所有结实累累的果树,都只能够在图画、照片、电视和电影中看到。今天第一次看到这棵果实如此丰硕的柚子树,霎时间,心头充满了喜悦与新奇。 第一次真好,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细细回想:在你的生命中,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低回品位?有多少“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全部重要课文

1《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选自《人民日报》,《中原我军解放南阳》选自《东北日报》)。作者毛泽东,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新中国的缔造者。 2.《芦花荡》选自《孙犁文集》。作者孙犁,原名孙树勋,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小说散文结集《白洋淀纪事》之一《荷花淀》,之二《芦花荡》。 5.《亲爱的爸爸妈妈》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聂华苓,华裔旅美女作家,作品有小说集《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千山外,水长流》,散文集《三十年后》《梦谷集》等。 6.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奠基人之一,发表了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无论是散文、诗歌、杂文、小说还是文艺理论都有很高的成就,成就最高的是杂文,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文集》等,后都收在《鲁迅全集》中。 7.《背影》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作者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诗文集《踪迹》,代表作品有《背影》《欧游杂记》等,收在《朱自清全集》里。 8.《台阶》选自小说集《台阶》。作者李森祥。

9.《老王》选自《杨绛散文》。作者杨绛,原名杨季康,作家,文学翻译家。翻译有《堂?吉诃德》《洗澡》 钱钟书,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文学史家,古典文学研究家。作品《围城》 10《信客》选自《秋雨散文》。作者余秋雨,浙江余姚人,作品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等,后收在《秋雨散文》中,《信客》就出自《文化苦旅》。 11、《中国石拱桥》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茅以升,字唐臣,江苏镇江人。中国桥梁学家、教育家。他主持修建了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桥。著有《中国古桥与新桥》等。 12、《桥之美》选自《吴冠中人生小品》。作者吴冠中,江苏宜兴市人,当代世界画坛具有极大影响的画家、美术教育家、散文家。13、《苏州园林》选自《百科知识》。作者叶圣陶,原名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的作者、教育家、编辑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中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童话《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后都收在《叶圣陶集》里。 14、《故宫博物院》选自《地理知识》。作者黄传惕。 15、《说“屏” 》选自《陈从周散文》。作者陈从周,浙江杭州人,古建筑园林专家。著有《说园》等。 16、《大自然的语言》根据《科学大众》1963年第一期竺可桢的《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一文改写。作者竺可桢,浙江上虞人。气象学、地理学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短文两篇·蝉·贝壳》同步练习

初中语文试卷 鼎尚图文整理制作 第3课短文两篇 重庆南开中学侯加干【名师导读】 生命如此短暂,我们该怎样活着?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千年之后,我们又会给人们留下些什么?从蝉短暂的鸣叫中,从贝壳美丽的花纹中,我们深切感受到了平凡而又伟大的生命力量。如何看待生命,如何度过宝贵的生命,如何让生命绽放璀璨的光彩是值得每一个成长中的人思考的问题。 【积累运用】 (一)课内基础(★)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收敛.()贝壳.()零.()落卑.()微 2、给下列形似字注音并组词。 蝉()()敛()()恕()()微()()禅()()剑()()怒()()徽()() 3、根据下列的解释,在括号里填写出自本课的成语或短语。 ①收拢,合拢。() ②持续嘈杂,是人厌烦。() ③卑贱微小,地位低下。()

④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 4、对两篇短文理解有误 的一项是()。 .. A.《蝉》中写到蝉的叫声使人“很烦”“聒聒”,后面又说“那是蝉的生命意义”,这是前后矛盾的。 B.《蝉》这篇短文通过写蝉“17年埋在泥中”与蝉“活一个夏天”的对比,突出了蝉的生命意义。 C.《贝壳》通过写古人采用贝壳来做钱币,表现了人们对贝壳的珍视,突出了贝壳精致的特点。 D.《贝壳》一文从贝类死去而贝壳长存得到启示,引发了作者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表达了作者想要“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惊叹的东西”的美好愿望。 5、假如你是那只在地下埋了17年,却只能活一个夏天的蝉,你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 记下你的想法和做法。 6、请从课文中选择让你体会最深的句子或词语,写下你独特的感悟。 文中的词、句: 你独特的感悟: (二)中考链接(★★) 7、(2006年衡阳市中考题)下面句子中成语运用准确的一项是( ) 。 A.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 .... 的精神值得提倡。, B.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 .... ,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C.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 .... 已。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短文两篇《蝉》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学习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清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2、学习先抑后扬及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写作手法。 过程和方法 1、引导学生细品读课文,揣摩句子,体会作者描写的特点及其中表达的情感。 2、学习两篇文章细致入微地描写事物特点。 情感与价值观 体悟生命的意义,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生命。 【教学重点】 1、体悟生命的意义,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生命。 2、学习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1、两篇文章都是精致而内涵深刻的优美散文,引导学生对比欣赏。 2、引导学生注意两篇文章都是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特点。【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蝉》) 一、预习 1、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朗读课文,思考研讨与练习一。 3、就课文不理解的地方质疑。 二、导入 1、作者介绍。 本文选自《承教小记》,作息和小思,本名卢玮銮,另有笔名明川,祖籍广东番禺,1939年在香港出生。1964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1973年赴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当研究员,1981年或香港大学硕士学位。1978年任教于香港大学中文系。出版散文集《路上谈》、《日影行》、《不迁》、《彤云笺》等。 2、导语。

同学们对蝉一定很熟悉,蝉是儿童的伴侣,蝉是夏的歌手。但是你们知道蝉的一生,为了一个夏天的歌唱,甚至在黑暗地底下努力奋斗了六年,多则十七年。我们该向蝉学点什么? 三、正课 1、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探究质疑:作者写蝉,先抑后扬。抑在哪里?扬在哪里? 讨论归纳:文章开头写蝉使事忙的人听了很烦,再写病蝉的微弱、细小,都可以表现了蝉的惹人讨厌和微不足道的一面,这是抑。然而得知蝉17年埋在泥土下,出来就活一个夏天时,作者被蝉的生命的意义所感动,宽恕了那烦人的聒噪,这是扬。 3、探究质疑:蝉的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本来的生活历程就这样。它为了生命的延续,必须好好活着。 4、探究质疑:我们能从蝉身上得到什么启示? 讨论并归纳:不管生命短暂还是长久,都应该积极面对,全情投入,好好的生活。 5、探究质疑:最后一句“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噪”,“秋风”有颜色吗?作者这样说给人一种怎样的感受? 讨论并归纳:我们一般是听到秋风的声音,但是作者用了“秋风颜色”,巧妙地在听觉感受之外,增加了独特的视觉感受,很有新意。它赋予秋风一种“颜色”,把秋天的一些视觉形象加了进来,比如金黄的落叶、火红的枫叶、暗绿的松柏、疏朗的天空等等都融入秋风中,言少而意浓。 6、讨论: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栏目曾经播过一期感人肺腑的节目《感受坚强》,向我们大家讲述的是癌症少女张漠然的故事。张漠然年轻的生命被癌症折磨得痛苦不堪,但十七岁的花季少女却以顽强的毅力与病魔坚强的搏斗着。她感人的事迹,感动了医生、感动了亲友,感动了所有的人,尽管大家并没有挽留住张漠然的生命,但她勇敢地面对死亡、热爱生命的事迹,让人们再一次感受到了坚强。今天我们学习的《蝉》这篇课文,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生命。(学生自由发言,师生共同探究思考) 四、课堂小结 蝉虽然烦人、弱小、微不足道,但是蝉的一生的经历给人的启示确实是深刻的。不管生命短暂还是长久,都应该积极面对,全情投入,好好地生活。 五、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 第二课时(《贝壳》) 一、检查预习情况 二、导入 1、作者介绍。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蝉教案

19 蝉 教学目标: 1.理清说明顺序,了解说明方法。 2.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周密的特点。 3.联系生活实际,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与想象。 4.认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蝉的特点,把握蝉的习性。 2.理解作者对昆虫的感情,感受文中蕴含的科学精神。 3.学习本文的写法,体会文章科学性与文学性兼顾的特点。 一、导入新课 有一位作家出生于法国南部的一户农家,童年在乡间与花草虫鸟一起度过。由于贫穷,他连中学也无法正常读完,但他坚持自学,先后取得了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1880年,他终于有了一间实验室——一块荒芜但却是植物和昆虫钟爱的土地,他风趣地称之为“荒石园”。他就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在之后的35年中,法布尔就一直居住在“荒石园”里,一边进行观察和实验,一边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虫的观察笔记、实验记录、科学札记等资料,完成了《昆虫记》。1915年,92岁的法布尔在他钟爱的昆虫陪伴下,静静地长眠于“荒石园”。他被世人誉为“昆虫世界的维吉尔”。《蝉》这篇课文就选自《昆虫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蝉,了解蝉。 一、基础积累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防御.(yù) 罅隙..(xià xì) 跳蚤.(z ɑo ) 金蜣. (qiāng ) B.轧.扁(yà) 鱼鳍.(qí) 地穴.(xuè) 涂墁. (màn ) C.扒掘.(jué) 喧嚣.(xiāo ) 暴晒.(shài ) 车辙. (zhé) D.黏.土(nián ) 寻觅. (mì) 产卵.(lu ǎn ) 臃肿(yōng ) 2.找出下列语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A.我有研究蝉的习姓的很好环境。( ) B.蝉喜欢干躁、阳光多的地方。( ) C.做遂道的时候,泥土搬到哪里去了呢?( ) 3.下列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短文两篇·蝉·贝壳》

短文两篇——《蝉》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联系生活实际,在熏陶感染中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2.知识目标:积累字词,了解作者有具体细小的事物所引出的抽象深刻的人生哲理。 3.能力目标:通过“就”“只”等虚词,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理解欲扬先抑写作手法。教学重、难点: 1. 了解作者有具体细小的事物所引出的抽象深刻的人生哲理。 2. 通过“就”“只”等虚词,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理解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教学方法: 让学生在诵读中,品味作者所表达的抽象深刻的人生哲理感悟。通过句子对比,揣摩作者的内心独白。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用大屏幕展示蝉从出生到死亡的生命过程)这就是蝉从生到死的全部过程,通过了解它的生命历程,你觉得蝉的一生是怎样的呢?(短暂)在散文《蝉》中,一只小小的生命短暂的蝉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感悟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思的短文《蝉》。 二、感知课文 朗读课文,思考: 作者对蝉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你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烦人——宽恕) 明确: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三、感受“烦人”的蝉 1.(1)对比感受: A杜鹃花没零落,听见断断续续的蝉声了。近月来,窗外的蝉知知不休 B杜鹃花还没零落,就听见断断续续的蝉声了。近月来,窗外的蝉更知知不休,使事忙的人听了很烦。 (2)此时此刻,作者的内心独白是什么? 2.(1)对比感受: A它是曾知知不休地在树上过日子的小东西。身子小,叫的响,响彻一个夏天!曾这样问:为什么聒聒?那是一个夏天。 B它就是曾知知不休地在树上过日子的小东西。那么小,却那么响,竟响彻一个夏天!曾这样问:何必聒聒?那只不过是一个夏天罢了! (一个“就”字显示了作者发现鸣声很响很烦人的蝉竟然是这样子时的一种惊讶,一种不以为然。从“那么、却、竟”三个词语中,我觉得作者想表达的是一种惊讶的情感。)(2)用虚词演绎此刻作者的内心独白? (这只不过是一个平凡的夏天!你也只能活这么一个夏天,你大声鸣叫能延长你的生命吗?……) 3.对比感受: A它等了17年,等到一个夏天。这个夏天,它从泥土中出来,从幼虫成长过来。等秋风一吹,它的生命完结了。 B它等了17年,才等到一个夏天。就只有这个夏天,它从泥土中出来,从幼虫成长过

七年级语文下册虞世南《蝉》阅读答案及翻译

七年级语文下册虞世南《蝉》阅读答案及 翻译 七年级语文下册虞世南《蝉》阅读答案及翻译 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注释:虞世南:初唐重臣,诗人、书法家。唐太宗曾多次称赞其人格。 绥(音ruí):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 流响:连绵的声音。 疏桐:稀疏、高大的梧桐树。 (1)这是一首咏物诗,从形状、习性、声音等三个方面写出了蝉的特点。 (2)这首诗表面上是写蝉,其实是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表达含蓄,寓意深刻。 (3)虞世南的《蝉》中,借蝉鸣表现自己品格高洁的诗句是: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4)这首诗给我们以什么启示?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答]品格高尚的人,并不需要那些外在的凭借,像 地位、权势、吹捧等,他本身自然会有很强的昭示力, 能够声名远扬。 (5)作者借蝉的形象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①作者写蝉居于高处、鸣声远播,而不需借助 秋风, ②强调立身高洁的人,并不需要外在的凭借,自能 声名远播。 ③这首诗以蝉的形象表现了封建士大夫的志得意满 和清高。 二: 5.读这首咏物诗,你的眼前呈现出怎样一幅画面?请描绘出来。(2分) 6.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来刻画蝉,请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 5.一只蝉落在高拔疏朗的梧桐树上,垂下像帽带一 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不时自在地长鸣,声 音悦耳动听,传出很远(2分)。 6.本诗通过刻画人格化的蝉,热情地赞美了那种高

洁(高尚或洁身自好等)的人格(2分)。 三: 1.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说出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 2.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了蝉的特点?指出相应诗句并简要分析。 3.通过这首诗作者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答案 1.托物寓意,借助具体的对象表达丰富的含义,理趣情致跃然纸上,引人人胜。 2.饮清露:表达了诗人对蝉性高沽、栖高饮露品性的褒扬:流响:形象地写出了蝉的悦耳长鸣。 3.这首诗告诉我们:贤能之人,不需凭借权势,自然声名远扬。 四: 【注释】緌(ruí):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藉(jiè):凭借。 1.本诗前两句所写的蝉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

人教版初中语文背诵课文 八年级(上)

21.桃花源记东晋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huò)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yāo)(通“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suì)与外人间(jiàn)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wéi)具言所闻,皆叹惋(wǎn)。渔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wèi)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jùn)下,诣(yì)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qiǎn)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22.短文两篇 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爱莲说⑴(北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2】。晋陶渊明独爱菊【3】。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5】而不染【6】,濯清涟而不妖【7】,中通【8】外直【9】,不蔓不枝【10】,香远益清【11】,亭亭净植【1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13】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14】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15】;莲,花之君子【16】者也。噫【17】!菊之爱【18】,陶后鲜有闻【19】。莲之爱,同予者何人【20】?牡丹之爱,宜乎【21】众【22】矣!【23】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电子课本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1 藤野先生 2 我的母亲 3 我的第一本书 4 列夫·托尔斯泰 5 再塑生命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献给母亲的歌 第二单元 6 雪 7 雷电颂 8 短文两篇 9 海燕 10 组歌(节选)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踪迹 第三单元 11 敬畏自然 12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13 旅鼠之谜 14 大雁归来 15 喂——出来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科海泛舟 第四单元 16 云南的歌会 17 端午的鸭蛋 18 吆喝 19 春酒 20 俗世奇人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第五单元 21 与朱元思书 22 五柳先生传 23 马说 24 送东阳马生序 25 诗词曲五首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 第六单元 26 小石潭记 27 岳阳楼记

28 醉翁亭记 29 满井游记 30 诗五首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背起行囊走四方 课外古诗词诵读赠从弟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登幽州台歌 送元二使安西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无题 相见欢 登飞来峰 清平乐村居 名著导读《西游记》:一个奇幻的神话世界 《海底两万里》:科学与幻想之旅 《名人传》痛苦和磨难造就的伟人 附录欣赏唐人狂草 短语结构类型表 句子成分简表 标点符号用法 后记 1.鲁迅《藤野先生》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象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仙台是一个市镇,并不大;冬天冷得利害;还没有中国的学生。 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我到仙台也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