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的智能仓库温湿度控制系统-精品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的智能仓库温湿度控制系统-精品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的智能仓库温湿度控制系统-精品

第一章引言

1.1 课题背景

在现代工业现场,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自动化发展,温、湿度监测系统在某些行业中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大中型仓库管理系统中,由于温湿度过高或过低引起的仓库储藏物本身的水分过高或连续的高湿天气将导致储藏物新陈代谢加快而放出热量,放热引起的温升又是代谢进一步加剧以至发霉变质,因此仓库必须重视对空气温湿度精确的而又方便的实时监测,长期以来,由于受经济条件限制,我国仓库环境较差,而且管理落后。

仓库管理的重点之一就是要合理布置测温点,经常检查温度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储藏物发热点,减少损失。然而,堆积物的热传递又是那样的缓慢,使人感知极差,需要管理人员经常进入闷热、呛人的仓库内观察温、湿度,不断进行翻仓、加湿、通风和降温设备来控制温湿度,这样不但控制精度低、实时性差,而且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这种繁重的体力劳动,不仅对人体有极大的伤害,而且不科学、不及时。所以,仓库储藏物虫蛀、霉变的情况时有发生。

我国的储藏物现均集中存放在地方或国家的仓库中。按照国家储藏物保护法,必须定期抽样检查粮食的温、湿度,以确保储藏质量。这就迫切需要温湿度监控系统来控制仓库。

本课题即以上述问题为出发点,设计仓库温、湿度监控系统,该系统不仅能采集仓库内的温、湿度值,而且能够迅速做出相应的处理,并将数据及处理结果显示给用户,并储存数据以方便以后的对比研究。

1.2 仓库温、湿度控制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近年来,由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是监控系统在工农业生产等领域得到广泛引用,因此,仓库温、湿度监控技术的研究在软、硬件等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1.2.1 硬件技术

早期仓库温湿度检测主要采用温度计量算法,它是将温度计放入特定的插杆中,根据经验插入仓库的多个测温点,工作人员定期拔出读数,决定采取相应的措施。这种方法由于温度计精度、人工读数的人为因素等原因,温度检测不仅速度慢而且精度低,抽样不彻底,局部粮食温度过高不易被及时发现,局部粮食发

霉变质引起大面积坏掉的情况时有发生。

随着科技的发展,温、湿度检测系统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系统在布线上采用矩阵式布线技术,简化了数据采集部分的线路;在传感器方面应用了热电偶、半导体等器件;在数据传输方面减少了传输线的根数,采用串行传输方式,他可对仓库的各个测试点进行巡回检测,检测的速度、精度大大提高,但由于电阻传感器灵敏度低,使检测精度不够理想。

然后仓库使用单板机进行温、湿度监控,并采用各种手段提高数据传输及检测速度,通过软硬件技术的结合,检测的精度和可靠性有较大提高,能满足一般中小型仓库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网络通信技术和微处理器芯片的发展,为了简化仓库温、湿度监控系统的设计并降低成本,各公司的科研机构开始致力于相关领域的探索,是的仓库温湿度监控系统数字化,网络化成为可能。其中,美国达拉斯公司推出的单总线接口协议采用单根信号线,既可传输数据又可传输时钟,而且数据传输是双向的,因此单总线技术具有线路简单,硬件开销小,便于总线扩展和维护等优点。该公司所生产的单总线器件具有无需另附电源、在测试点直接将模拟信号数字化等特点,一方面减少了系统环节,另一方面也保证了系统的精度。同时各公司开发的可视化软件开发工具,更是向着效率高、功能强大的方向努力,从而为获得良好的用户界面奠定了基础。

国外仓库的监控技术已经发展的很成熟,高科技的数字传感器广泛应用于仓库温、湿度监控系统。这种传感器采用微控制器与半导体集成电路的最新技术,在一个芯片上集成了温度检测芯片、数据信号转换芯片、计算机接口芯片,存储芯片等,除完成温度检测功能外,还可完成预置范围温度、报警、多路A/D转换、温度补偿等功能。由于数字温度传感器直接输出数字量,从而解决了温度信号长距离传输问题及传输过程中因干扰和衰减而导致的精度降低等问题。

目前,国内出现了丰富的数字传感器配套产品,如中继器、分线器、插接器、远程控制模块等。数字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已成为当今计算机技术的三大基础,计算机监控技术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1.2.2软件技术

近年来,各种计算机软件开发平台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基于Windows环境下的Delphi、Power Builder、Visual Basic、Visual C++的不断升级,数据功能增强,能够使用ODBC驱动程序访问各种数据系统,并可使用ADO、DAO等各种应

用程序开发接口,操纵数据库中的数据,管理数据库,数据库对象与结构方便地对监测系统进行显示、打印、查询、自动控制等操作,为高性能的测控软件设计提供了基础。

1.3 课题设计目标

仓库温湿度控制系统是以AT89C52系列单片机为核心构成的监控系统。本课题提出了一种可以应用于中小型粮仓的温湿度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

系统主要包括输入和输出两个大的模块,每个模块有包括几个小的功能模块。其中,输入模块主要包括电源模块、键盘设定模块、温湿度检测模块;输出模块主要包括LCD显示模块、报警模块、控制模块及串口通信模块。

第二章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1 系统功能、组成及工作原理

2.1.1 总体方案

根据设计功能要求,系统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键盘设定模块:设置温度的上限及下限,湿度的上限及下限来调整仓库温湿度控制范围。

2.温湿度检测模块:检测仓库内的温、湿度。

3.报警模块:当温度或湿度越限时报警。

4. 控制处理模块:当温度或湿度越限时,采取一定的手段控制。

5.显示模块:LCD显示设定的温度的上限及下限、湿度的上限及下限、测得的温湿度值及各种调整信息。

6. 串口通信:将测得的温湿度上传给PC机保存。

7. 电源模块:给系统供电。

2.1.2 实施措施

1.键盘设定模块:因为键盘要有输入温湿度的范围、小数点、百分号,复位等功能,所以用4×4矩阵键盘。

2.温湿度检测模块:温湿度传感器的选择见下面的方案论证。

3.报警模块:当温度或湿度越限时声音报警,用蜂鸣器实现。

4. 控制处理模块:实际环境温度超过设定的最高温度时,继电器控制空调的加热设备工作;实际环境温度低于设定的最低温度时,继电器控制空调的制冷设备工作;实际环境湿度超过设定的最高温湿度时,继电器控制风机工作降湿;实际环境湿度低于设定的最低湿度时,继电器控制加湿器工作;

5.显示模块:用户输入温湿度的上下限,测得的温湿度值及各种调整信息的显示编程实现。

6. 串口通信:用电平转换芯片MAX232实现。

7. 电源模块:采用线性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方法。

2.2 温湿度传感器的方案论证和选择

当单片机用作测控系统时,系统总要有被测信号进入输入通道,由单片机拾取必要的输入信息。对于测量系统而言,如何准确获得被测信号是其核心任务;而对测控系统来讲,除对被控对象状态的信号测试外,还要将测试数据与控制条件对比并实时控制相应执行设备。

传感器是实现测量与控制的首要环节,是测控系统的关键部件,如果没有传感器对原始被测信号进行准确可靠的捕捉和转换,一切准确的测量和控制都将无法实现。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测量和控制,几乎主要依靠各种传感器来检测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参量,使设备和系统正常运行在最佳状态,从而保证生产的高效率和高质量。

2.2.1数字式温度传感器的类型

随着温度传感器集成化、智能化技术的进步,世界上很多公司推出了新型的数字温度传感器,并得到广泛应用。对器件的选择应把握以下几点:测温的精度、分辨率要合适,以便减少不必要的电路和软件开发成本;外围电路应尽量简单;温度传感器的总线负载能力如何,能否满足多点测温的需要;占用单片机引脚情况如何,因为MCU引脚资源有限,多点测温时,如果测量的点数超过输入通道的个数,就要添加多路复用电路,这将增加成本;与单片机的通信协议应尽量简单,成本、温度测量的软件开发难度要尽量小。目前在数字温度传感器中采用的串行总线主要有Motorola公司的SPI总线,Dallas公司的1-wire总线,Phillips 公司的I2C总线等。

常用的数字温度传感器主要有:

1. 数字温度传感器AD7418是件ADI公司推出的单片温度测量与控制用集成电路。其内部包含有带隙温度传感器和10 位模数转换器,可将感应温度转换为0.25°C 量化间隔的数字信号,测温范围为-55°C~+125°C,具有10 位数字输出温度值,分辨率0.25°C,精度为±2°C ,转换时间为15~30ms ,工作电压范围为+

2.7V~+5.5V,具有低功耗模式(典型值为1μA)。AD7418 片内寄存器可以进行高/低温度门限的设置。当温度超过设置门限时,过温漏极开路指示器(OTI)将输出有效信号。可与单片机(微控制器)接口,通过I2C 接口对AD7418 的内部寄存器进行读/写操作。该温度传感器可广泛应用于数据采集系统中的环境温度监测、工业过程控制、电池充电以及个人计算机等系统。

2.LM74是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推出的集成了带隙式温度传感器、

Delta-Sigma型模/数转换器、并具有SPI/Microwire兼容总线接口的数字温度传感器。在传感器通电工作后,自动按一定速率对温度进行检测, 并在片内寄存器中存储转换的温度值,主机可以在任意时刻读出传感器温度值。LM74具有休眠模式, 在休眠时消耗的电流不超过10mA, 适用于对功耗有严格限制的系统。LM74的模/数转换器为12位外加符号位,有效工作范围为-55℃~+155℃,分辨率可达0.0625℃的分辨率。由于采用了SPI/ Microwire兼容总线接口, 可以将多个传感器挂接在总线上, 通过片选信号对特定器件进行读写操作。LM74采用3.0V~5.5V的供电电压。

3. DS18b20是Dallas公司推出的新一代数字温度传感器。通过一个单线接口发送或接收信息,因此在中央微处理器和 DS1820 之间仅需一条连接线(加上地线)。用于读写和温度转换的电源可以从数据线本身获得,无需外部电源。因为每个 DS1820 都有一个独特的片序列号,所以多只 DS1820 可以同时连在一根单线总线上,这样就可以把温度传感器放在许多不同的地方。这一特性在 HVAC 环境控制、探测建筑物、仪器或机器的温度以及过程监测和控制等方面非常有用

2.2.2 数字湿度传感器的类型

近年来,国内外在湿度传感器研发领域取得了较大发。湿敏传感器正向集成化、智能化、多参数监测的方向迅速发展。集成湿度传感器的选择应考虑以下几点:感湿性能好、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测量范围宽,线性度要好,要有较好的一致性、可重复性,湿滞小,有较强的抗污染能力,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使用寿命长。

目前,国外生产湿度传感器的主要厂家及典型产品主要有:

Honeywell公司(HIT3602、HIT3605、HIT3610型),Humeral公司(HM1500、HM1520、HF3223、HTF3223型),Sensirion公司(SHT11、SHT15型)。

常用的集成湿度传感器主要有:

1. HIH-3610是Honeywell公司生产的具有信号处理功能的热固聚酯电容式相对湿度传感器,线性放大输出、工厂标定,独特的多层结构能非常有效地抵抗环境的侵蚀。工作范围:温度-40~+85℃,相对湿度0~100%RH,精度达到±2%RH,激光修正互换性至5%RH,低功耗驱动电流设计为200μA,反应时间为15s,稳定性好,较低的飘移、抗化学腐蚀性能强。

2. HM1500是法国Humeral公司采用Humeral专利湿敏电容HS1101设计制造的相对湿度传感器。带防护棒式封装,5VDC恒压供电,1~4VDC放大线性电压输出,便于用户使用。湿度测试量程为0~100%RH,精度达到±3%RH(10~95%RH 范围),防灰尘,可有效抵抗各种腐蚀性气体物质,非常低的温度依赖性,长期稳定性好,反应时间5s。

3. 与传统的温湿度传感器不同,SHT11是瑞士Sensirion公司推出的基于CMOSensTM技术的新型智能温湿度传感器,它将温湿度传感器、信号放大调理、A/D转换、二线串行接口全部集成于一个芯片内,融合了CMOS芯片技术与传感技术,使传感器具有品质卓越、超快响应、抗干扰能力强、极高的性价比、使用方便、接口简单等优点,从而发挥出它们强大的优势互补作用。

2.2.3 温湿度传感器的确定

综上所述,以上介绍的大都是单个的温、湿度传感器,而SHT11集温度传感器与湿度传感器于一体,并且采用SHT11进行温湿度实时监测的系统具有精度高、成本低、体积小、接口简单等好处;另外SHT11芯片内部集成14位A/D转换器,且采用数字信号输出,因此抗干扰能力也比同类芯片高。该芯片在温湿度监测、自动控制等领域均已得到广泛应用,所以选用SHT11。

第三章系统硬件设计

本系统硬件包括:单片机最小系统、LCD1602液晶显示、键盘、SHT11温湿度检测、报警电路、通讯芯片MAX232、通信串口、控制接口(空调、风机、加湿机)、电源模块。系统整体电路框图如图3-1所示。

图3-1 系统整体电路框图

3.1 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

3.1.1 AT89C52简介

AT89C52 是一种低功耗、高性能CMOS 8位微控制器,具有8K 在系统中可编程的Flash 存储器。使用Atmel 公司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器技术制造,与工业80C51 产品指令和引脚完全兼容。片上Flash允许程序存储器在系统可编程,亦适于常规编程器。在单芯片上,拥有灵巧的8 位CPU和在系统可编程 Flash,使得AT89C52为众多嵌入式控制应用系统提供高灵活、超有效的解决方案。

AT89C52具有以下标准功能:8k字节Flash,256字节RAM,32 位I/O 口线,看门狗定时器,2个数据指针,三个16 位定时器/计数器,一个6向量2级中断结构,全双工串行口,片内晶振及时钟电路。另外,AT89C52可降至0Hz 静态逻辑操作,支持2种软件可选择节电模式。空闲模式下,CPU 停止工作,允许RAM、定时器/计数器、串口、中断继续工作。掉电保护方式下,RAM内容被保存,振荡器被冻结,单片机一切工作停止,直到下一个中断或硬件复位为止。具体引脚图如图3-2所示。

图3-2 AT89C52引脚图

3.1.2 时钟电路和复位电路

3.1.2.1 时钟电路

1. 内部时钟方式

在 XTAL1 和 XTAL2 之间跨接晶体振荡器和微调电容,组成并联谐振电路,构成稳定的自激振荡器,如图3-3所示,晶体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决定单片机的时钟频率。

2. 外部时钟方式

在由多片单片机组成的系统中,为了各单片机之间时钟信号的同步,应当引入惟一的公用外部脉冲信号作为各单片机的振荡脉冲。这时,外部的脉冲信号是经 XTAL2 引脚注入,如图3-4所示。

3.1.2.2 复位电路

常见的复位电路有下列三种形式,如图3-5所示。

1. 上电自动复位方式——是在单片机接通电源时,对电容充电来实现的。

上电瞬间,RST 端的电位与 VCC 相同。只要在 RST 端有足够长的时间保持阈值电压,单片机便可自动复位。

2.按键电平复位方式——通过使RST 端经电阻与VCC 电源接通而实现。

图3-3 89C58RD+的内部时钟电路

图3-4 89C58RD+的外部时钟电路

(1)上电自动复位方式(2)按键电平复位(3)按键脉冲复位

图3-5 常见的复位电路

3. 按键脉冲复位方式——利用微分电路产生的正脉冲实现复位。

3.1.3 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图

其中时钟电路为内部时钟电路,复位电路为上电自动复位方式与按键电平复位方式的结合。

图3-6单片机最小系统

3.2 LCD1602液晶显示

3.2.1 1602简介

1. 主要技术参数:

表3-3 主要技术参数

2. 接口信号说明

1602LCD采用标准的14脚(无背光)或16脚(带背光)接口,如表3-6所示。

表3-4 接口信号说明

3.2.2 1602与单片机连接图

图3-9 1602与单片机连接图

3.3 矩阵键盘

由于控制键位较多,方便程序设计,硬件安全可靠,本设计采用4×4矩阵键盘,与单片机P1口相连,电路图如图所示。

图3-10 矩阵键盘与单片机连接图

矩阵键盘的工作原理:

当无按键闭合时,P10~P13 与 P14~P17 之间开路。当有键闭合时,与闭合键相连的两条 I/O 口线之间短路。判断有无按键按下的方法是:第一步,置列线P14~P17 为输入状态,从行线 P10~P13 输出低电平,读入列线数据,若某一列线为低电平,则该列线上有键闭合。第二步,行线轮流输出低电平,从列线P14~P17 读入数据,若有某一列为低电平,则对应行线上有键按下。综合一二两步的结果,可确定按键编号。但是键闭合一次只能进行一次键功能操作,因此须等到按键释放后,再进行键功能操作,否则按一次键,有可能会连续多次进行

同样的键操作。

本设计矩阵键盘的功能图如图所示

图3-11 矩阵键盘的功能图

3.4 温湿度检测

3.4.1 SHT11简介

1. 概述

SHTxx 系列单芯片传感器是一款含有已校准数字信号输出的温湿度复合传感器。它应用专利的工业COMS 过程微加工技术,确保产品具有极高的可靠性与卓越的长期稳定性。传感器包括一个电容式聚合体测湿元件和一个能隙式测温元件,并与一个 14 位的 A/D 转换器以及串行接口电路在同一芯片上实现无缝连接。因此,该产品具有品质卓越、超快响应、抗干扰能力强、性价比极高等优点。

每个 SHTxx 传感器都在极为精确的湿度校验室中进行校准。校准系数以程序的形式储存在 OTP 内存中,传感器内部在检测信号的处理过程中要调用这些校准系数。两线制串行接口和内部基准电压,使系统集成变得简易快捷。超小的体积、极低的功耗,使其成为各类应用甚至最为苛刻的应用场合的最佳选则。产品提供表面贴片 LCC (无铅芯片)或 4 针单排引脚封装。特殊封装形式可根据用户需求而提供。

2.引脚

SHT11温湿度传感器采用SMD(LCC)表面贴片封装形式,管脚排列如图1所示

图3-12 SHT11外形及引脚排列

(1)GND :接地端;

(2)DATA :双向串行数据线;

(3)SCK :串行时钟输入;

(4)VDD 电源端:0.4~5.5V 电源端;

(5~8)NC :空管脚。

4. 输出转换为物理量

(1)相对湿度

为了补偿湿度传感器的非线性以获取准确数据,建议使用如下公式修正输出数值:1212[][][][]T d d d SO d ℃℃℉℉

2123linear RH RH RH c c SO c SO =+?+?(RH SO 表示传感器的相对湿度输出数值,大约范围在9~3400)

表3-10 湿度转换系数

对高于 99%RH 的那些测量值则表示空气已经完全饱和,必须被处理成显示值均为 100%2RH 。湿度传感器对电压基本上没有依赖性。

图3-18 从RH SO 转换到相对湿度

1) 湿度传感器相对湿度的温度补偿

实际测量温度与25℃ (~77℉)相差较大时,应考虑湿度传感器的温度修正系数:

12(-25)()ture RH linear RH T t t SO RH =?+?+℃

表3-11温度补偿系数

(2)温度

由能隙材料 PTAT (正比于绝对温度) 研发的温度传感器具有极好的线性。可用如下公式将数字输出转换为温度值:

12T Temperature d d SO =+?

表3-12 温度转换系数

在极端工作条件下测量温度时,可使用进一步的补偿算法以获取高精度。可参阅应用说明“相对湿度与温度的非线性补偿”。

3.4.2 SHT11与单片机相连的电路图

图3-19 SHT11与单片机连接电路图

3.5 报警电路

报警电路如图3-20所示,当P2.5口输出高电平时蜂鸣器响,当P2.5口输出低电平时蜂鸣器不响。

图3-20 报警电路

3.6 控制电路

本次设计以P2^6控制加热设备,P2^7控制制冷设备,P3^6控制加湿设备,P3^7控制降湿设备,它们的控制接口电路相同,就以控制加热设备的电路为例讲解,下图为控制加热设备的接口电路。

图3-21 控制加热设备的电路

P5的1,3引脚接220V交流电源,当测得的温度低于设定的最低温度时,P2^6

口为低电平,继电器线圈得电,P5的1,3接通,加热设备工作,同时LED指示灯D8亮,表示当前处于加热状态;当测得的温度大于设定的最低温度时,P2^6口为高电平,继电器线圈断电,P5的1,2接通,加热设备停止工作,同时LED 指示灯D8灭。

其它三个控制接口电路的工作原理与此类似。

3.7 单片机与PC之间的通信

PC内部通常都装有一个RS-232异步通信适配器版,其主要器件为可编程的UART芯片,如8250等,从而使PC有能力与其他具有标准RS-232串行通信接口的计算机设备进行通信。AT89C52单片机本身具有一个全双工的串行口,但单片机的串行口为TTL电平,需要外接一个TTL-RS-232电平转换器才能够与PC的RS-232串行口连接,组成一个简单可行的通信接口。

由于RS-232的逻辑电平与TTL电平不兼容,为了与TTL电平的AT89C52单片机器件连接,必须进行电平转换。美国MAXIM公司生产的MAX232系列RS-232收发器是目前应用较为普遍的串行口电平转换器件。

3.7.1 电平转换芯片MAX232简介

1.概述

MAX232芯片是美信公司专门为电脑的RS-232标准串口设计的单电源电平转换芯片,使用+5V单电源供电。图所示为MAX232芯片的引脚排列和典型工作电路,芯片内部包含两个收发器,采用“电荷泵”技术,利用4个外接电容C1~C4(通常取值为1μF)就可以在单+5V电源供电的条件下,将输入的+5V电压转换为RS-232输出所需要的±12V电压。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器件对电源噪声很敏感,因此必须在电源Vcc与地之间加一个去耦电容C5。收发器在短距离(电缆容量<1000pF)通信时,通信速率最高可达120kbit/s。

3.7.2 串口通信电路

采用三线制连接串口,即单片机只连接电脑9针串口的3根线;第5脚的GND、第二脚的RXD、第三脚的TXD,具体电路如下图:

图3-23 串口通信电路

3.8电源电路

3.8.1线性直流稳压电源的基本原理

线性稳压电源是指调整管工作在线性状态下的直流稳压电源,该类电源的优点是稳定性高,纹波小,可靠性高。

1. 线性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

线性直流稳压电源通常由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和稳压电路等几部分组成如图3-24所示。

图3-24 直流稳压电源结构框图

变压器的初级一侧一般为 220V 交流电压,次级一侧电压可以根据所需直流电压的大小,通过选择适当的变压比来得到。整流电路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将交流电变换成脉动直流电,利用滤波电路将脉动直流电压滤为较平滑的直流电压。由于整流、滤波电路输出的直流电压稳定性较差,当电网电压波动或负载变化时输出电压也随之而变化,采用稳压电路后,输出电压的稳定程度将大为提高。

2. 集成稳压器介绍

仓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本科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 题目:仓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人工智能在物联网中的应用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 设计(论文)题目:人工智能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专业班级:物联网141 学生姓名:周钟婷 指导教师:李生好 设计时间:2017.5.8——2017.6.9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任务下达日期:2017.5.8 设计(论文)题目:人工智能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设计(论文)主要内容和要求: 1.显示器件:引领TFT-LCD技术的创新和发展,致力于加快AMOLED、柔性显示、增强 现实、虚拟现实等新型显示器件及薄膜传感器件的进步。 2.智慧系统:以“物联网和人工智能”为主要方向,以用户为中心,基于在显示、人 工智能和传感技术优势,发展智能制造、智慧屏联、智慧车联、智慧能源四大物联网解决方案。 3.智慧健康服务:将显示技术、信息技术与医学、生命科技跨界结合,发展信息医学, 提供物联网智慧健康产品及服务。 教学团队主任签字: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年月日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评语评语: 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

目录 摘要................................................... (1) 第一章目前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和发展状况......... . (2) 第二章显示器件事业技术应用 (2) 第三章智慧系统事业技术应用 (2) 3.1智能制造 (2) 3.2智慧屏联 (2) 3.3智慧能源 (2) 3.4智慧车联 (3) 第四章智慧健康服务事业技术应用.................... .. (3) 第五章目前人工智能发展中所面临的难题.......... . (3) 5.1计算机博弈的困难................... .. (3) 5.2机器翻译所面临的问题................... . (4) 5.3自动定理证明和GPS的局限.......... (4) 5.4模式识别的困惑 (5) 第六章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 (5) 6.1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 (5) 6.2人工智能的发展潜力大 (5) 结束语 (6) 参考文献 (6)

仓库管理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仓库管理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前言 随着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发展,网络及计算机的引入使管理跃上了一个新的发展平台。企业的各项管理都将向信息化方向扩展,仓库的管理对于企业来说尤为重要,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我把毕业设计的方向定在了企业的仓库管理上。 仓库管理系统是一个企业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企业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所以仓库管理系统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但一直以来人们使用传统人工的方式管理产品,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效率低、保密性差等。另外,由于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这对于查找、更新和维护产品都带来了不少的困难。 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使用计算机对仓库信息进行管理,有着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仓库管理的效率。 由于时间紧迫,加之水平有限,设计中的缺点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导师批评指正,不胜感激。 摘要 仓库管理系统是为了实现企业产品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从而提高企业管理效率而设计的。它完全取代了原来一直用人工管理的工作方式,避免了由于管理人员的工作疏忽以及管理质量问题所造成的各种错误,为及时、准确、

高效的完成仓库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和管理手段。仓库管理系统是一个中小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它界面美观、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基本满足了仓库管理的要求。整个系统由基本信息、单据中心、查询统计、报表打印、维护设置、帮助等模块组成。 本系统是在以ACCESS2000作为后台数据库,以Visual Basic为编程语言来开发的。仓库管理系统在运行阶段,效果好,数据准确性高,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实现了仓库管理计算机化。 关键字:仓库,管理系统,数据库 目录 前言 (1) 摘要 (1) Abstract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目录 (2) 1 仓库管理系统开发环境简介 (4) 1.1 中文Visual Basic 6.0 简介 (4) 1.2 ACCESS2000简介 (5) 2 系统可行性分析 (6) 3 系统总体设计 (7) 3.1 系统目标设计 (7) 3.2 开发设计思想 (7) 3.3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8) 3.4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8) 4 数据库设计 (9)

自动化物流立体仓库方案毕业论文

自动化物流立体仓库方案毕业论文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绪论 (2) 1.1序言 (2) 1.2应注意的仓库作业问题 (2) 1.3立体仓库实现的目标 (3) 第二章自动化物流立体仓库方案的确定 (5) 2.1货位编号 (5) 2.2出/入库程 (5) 2.3软件设计 (6) 2.4立体仓库相关参数的确定 (7) 第三章工艺流程及库区置 (15) 第四章设备零件的选择与校核 (16) 4.1输送机 (16) 4.2双工位穿梭车 (16) 4.3计算机管理与控制系 (17) 4.4经济性分析 (18) 4.5电机转速 (18) 第五章进料典型设备 (20) 5.1数据采集器 (20) 5.2进料设备应具备的条件 (22) 5.3轴的强度计算 (22) 第六章结论 (24) 致谢 (25) 参考文献 (26) 附录 (27) 前言 自动化立体仓库是现代物流中心的一项核心技术装备。60年代初发达国家开始

应用自动化立体仓库。在我国90年代以来以合资或独立开发等形式,得到了一定的推广和应用,其市场随着我国经济不断的发展,呈现出不断扩大的势头。 本技术是采用当代国际最先进的自动化立体仓库设计与应用技术。具有效率高,安全性可靠,寿命长等综合技术特点。其中,货叉采用多段齿轮同步伸缩结构,伸缩量长,动作迅速可靠,噪音低。货台架上安置检测装置判断货物尺寸规格和位置的准确性之后,再执行下一步动作,以确保设备的运行安全。在货架出入口处设有自动升降设备,自动运输小车将货物送往指定地点。 利用此项设计技术开发制造的产品在国外销售多台,已投入了正常使用,证明了其实用性和可靠性。该项技术经过充分的消化吸收,已具备了在国推广的条件。 适用大中型机电设备厂。 高层货架仓库简称高架仓库。一般是指采用几层、十几层乃至几十层高的货架储存单元货物,用相应的物料搬运设备进行货物入库和出库作业的仓库。由于这类仓库能充分利用空间储存货物,故常形象地将其称为“立体仓库”。 立体仓库的产生和发展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生产和技术发展的结果。50年代初,美国出现了采用桥式堆垛起重机的立体仓库;50年代末60年代初出现了司机操作的巷道式堆垛起重机立体仓库;1963年美国率先在高架仓库中采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建立了第一座计算机控制的立体仓库。此后,自动化立体仓库在美国和欧洲得到迅速发展,并形成了专门的学科。60年代中期,日本开始兴建立体仓库,并且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成为当今世界上拥有自动化立体仓库最多的国家之一。 体仓库及其物料搬运设备的研制开始并不晚,1963年研制成第一台桥式堆垛起重机(机械部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1973年开始研制我国第一座由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化立体仓库(高15米,机械部起重所负责),该库1980年投入运行。到目前为止,我国自动化立体仓库数量已超过200座。立体仓库由于具有很高的空间利用率、很强的入出库能力、采用计算机进行控制管理而利于企业实施现代化管理等特点,已成为企业物流和生产管理不可缺少的仓储技术,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 架仓库应用围很广,几乎遍布所有行业。在我国,自动化高架仓库应用的行业主要有机械、冶金、化工、航空航天、电子、医药、食品加工、烟草、印刷、配送中心、机场、港口等。

《人工智能及应用》论文

重庆理工大学 专业选修课课程考察报告《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的思考》 课程名称:《人工智能及应用》学生姓名: 学号: 提交时间:2016年12月12日

[摘要] 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可以超过人脑的运算速度,同时出现了诸如进行人机对弈等高度智能的计算机,那么是否意味着人工智能能够达到或超过人类智能的程度呢?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思考。 [关键词] 计算机;人类智能;人工智能;算法;思维 进入2l世纪,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计算机这个以往总给人以冷冰冰的机器的形象也得到了彻底的改变。人机交互的情形越来越普遍,计算机被人类赋予了越来越多的智能因素。伴随着人类把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各个学科,对这些学科的认知也进入了日新月异的发展阶段,促使大量的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例如:“人机大战”中深蓝计算机轻松的获胜、人类基因组排序工作的基本完成、人类大脑结构性解密、单纯器官性克隆的成功实现等等。随着计算机这个人类有史以来最重要的工具的不断发展,伴随着不断有新理论的出现,人类必须重新对它们进行分析和审视。由于近几年生物学和神经生理学等许多新的研究成果的出现,对于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之间的关系引起了人们更多的思考。本文以比较的方法分析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二者的异同,并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再次对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进行了分析。 一、人类智能与人脑思维 我们知道所有的动物都有中枢神经控制系统,有了这一套系统也就有了思维。思维在不同的生物之间具有不同的功能,在低等动物中思维的作用更多的是本能控制,高等动物除了本能控制以外还有为适应环境所工作,人类思维则具有了改造环境所进行的工作。人类的思维起源于对周围事物的认识,最初是形象思维过程,等人们发现各个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之后,就开始了逻辑思维过程,随着对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分门别类和对周围世界认识的加深,又有形式逻辑,数理逻辑,抽象逻辑等等。人类自身的智能是人类思维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大脑是人类认知和智能活动的载体,思维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的概括和反映。人类智能的也就是人类思维的结果。但是直到现在,科学家对于人脑的结构以及人脑的思维过程一直处于研究阶段,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有一天人类应该会破解自身的思维过程。

(仓库管理)计算机毕业设计仓库管理系统

仓库管理系统 仓库管理是整个物资供应管理系统的核心。本实例着重讲解仓库管理模块,给出数据库设计和程序实现过程。 1、系统设计 1、1系统设计目标 系统开发的总统任务是实现企业物资设备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从而达到仓库管理效率的目的。 1、2开发设计思想 在本系统的设计过程中,为了克服仓库管理信息处理量大的困难,满足计算机管理的需要,采取了下面的一些原则: ●●统一各种原始单据的格式,统一帐目和报表的格式。 ●●删除不必要的管理冗余,实现管理规范化、科学化。 ●●程序代码标准化,软件统一化,确保软件的可维护性和实用性。 ●●界面尽量简单化,做到实用、方便,尽量满足企业不同层次员工的需要。 ●●建立操作日志,系统自动记录所进行的各种操作。 1、3系统功能分析 本例中的仓库管理系统需要完成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点: ●●仓库管理各种信息的输入,包括入库、出库、还库、需求信息的输入等。 ●●仓库管理各种信息的查询、修改和维护。 ●●设备采购报表的生成。 ●●在库存管理中加入最高储备和最低储备字段,对仓库中的物资设备实现监 控和报警。 ●●企业各部门的物资需求的管理。 ●●操作日志的管理。 ●●仓库管理系统的使用帮助。 1、4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在系统功能分析的基础上,结合Visual C++程序编制的特点,得到如图1-1所示的系统功能模块图。 图1-1 系统功能模块图 2、数据库设计

2、1数据库需求分析 在仔细调查企业仓库物资设备管理过程的基础上,得到本系统所处理的数据流程如图1-2所示: ● ● 现有库存信息,包括的数据项有设备、现有数目、总数目、最大库存和最 小库存。 ● ● 设备使用信息,包括的数据项有使用的设备、使用部门、数目、使用时间 和出库时状态等。 ● ● 设备采购信息,包括的数据项有采购的设备、采购员、供应商、采购数目 和采购时间等。 ● ● 设备归还信息,包括的数据项有归还设备、归还部门、归还数目、归还时 间和经手人等。 ● ● 设备需求信息,包括的数据项有需求的部门、需求设备、需求数目和需求 时间等。 2、2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本实例根据上面的设计规划出的实体有库存实体、入库实体、出库实体、采购实体、还库实体和需求实体,各实体的E-R 图及其关系描述如下:

数据库毕业设计论文——仓库管理系统

【摘要】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越来越受到企业重视。本文主要分析了库存管理系统的一些基本功能和组成情况,包括系统的需求分析、系统结构,功能模块划分以及数据库模式分析等,重点对应用程序的实际开发实现作了介绍。达到了数据的一致性和安全性,且应用程序功能完备,符合了库存管理系统作为典型的信息管理系统(MIS)的要求。同时简单介绍了Visual C++编程环境和SQL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特点,库存管理系统是企业物流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使用计算机对产品仓库信息进行管理,具有着人工管理无法比拟的优点,它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可减少更多的人力物力,这些都能够极大地提高货品库存的管理效率,也是企业库存管理科学化、正规化,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因此,开发一个仓库管理系统是很有必要的,具有其特有的技术意义和管理意义。 【关键词】仓库管理;信息管理;数据库;VC++;产品管理

目录 引言 (1) 第一章绪论 (2) 1.1管理信息系统的概述 (2) 1.2仓库管理系统 (2) 第二章数据库理论基础及应用系统开发工具 (6) 2.1SQL语言介绍 (6) 2.2应用系统开发工具 (7) 第三章仓库管理系统需求分析及总体设计 (10) 3.1系统需求分析 (10) 3.2系统功能描述 (111) 3.3系统设计的E-R图 (133) 3.4系统流程分析 (14) 第四章详细设计 (15) 4.1主界面设计 (15) 4.2基本信息管理模块 (15) 第五章备份和还原数据库 (21) 5.1数据库的备份 (21) 5.2还原数据库 (22) 结论 (24) 致谢 (25) 参考文献 (26)

仓库管理系统毕业设计任务书

××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题目:仓库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完成期限:年月日至年月日 教学中心年级及层次 专业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 学生学号 接受任务日期批准日期_____________

一、原始依据(资料)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全面进步,计算机事业的飞速发展,以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为基础的信息系统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随着经济文化水平的显著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及工作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通过计算机为我们完成更多的事情,进而达到办公自动化和优化日常工作的目的,也就成了一个大众化的课题。 仓库管理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大到公司、超市的仓库管理,小到图书馆的藏书管理,都可以认为是各种各样的仓库管理需求。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飞速的发展,企业要想生存、发展,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没有现代化的管理是万万不行的,仓库管理的全面自动化、信息化则是其中极其重要的部分。为了加快仓库管理自动化的步伐,提高仓库的管理业务处理效率,建立仓库管理系统,尽可能地减少仓库管理的重复性和低效性,已变得十分必要。 数据库技术产生于60年代,40多年来数据库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一大批实用系统。并且,近年来,随着World Wide Web(WWW)的猛增及Internet技术的迅速发展,数据库技术成为最热门技术之一。面向对象软件的开发技术,也大大保障了软件开发的速度和效果。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等硬件价格也已经不再是什么天文数字。因此,不管是从技术上,还是经济上,设计和开发一个仓库管理系统都已经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完整版)小型立体仓库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毕业论文设计

综合毕业实践报告(论文) 综合毕业实践题目:小型立体仓库电气控制系统的设 计 系部: 电气工程系所学专 业: 现代应用电器与电 子 学生姓名:*** 班 级: 440310 学号: ******** 起迄日期:2006.2至2006.6 实践地点:江苏省移动通信第二话务中心 指导教师:*** 专业技术职 务: 讲师

顾问 教师: 2006 年 6 月

摘要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自动化立体仓库必然会在各行各业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自动化立体仓库是现代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多层存放货物的高架仓库系统,由自动控制与管理系统、高位货架、巷道堆垛机、自动入库、自动出库、计算机管理控制系统以及其他辅助设备组成。 本课题的电气控制是由日本三菱公司生产的FX2型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步进电机驱动电源模块、开关电源、位置传感器等器件组成。该电气控制系统分手动和自动两种方式。它实现的功能主要有:取(由零位出发到指定仓位号取货并送到入货台);入(到零位取货并送入指定仓位号)等等,在执行完任务后自动返回到零位等待下一个指令。 本文首先对该课题的可行性及课题实现的现实意义和价值进行了介绍;其次对该系统的硬件组成、结构、原理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再次对本控制系统的核心——软件进行了编写,论文中即有梯形图又有相应的语句表;最后对设计本课题所学到的知识和结论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对本论文有待完善的地方进行扼要的说明。 关键词:立体仓库电气控制 PLC 步进电机物流管理

目录 第1章绪论 (1) 1.1 立体仓库在自动化生产过程中 (1) 1.2 此课题的设计内容及主要思路 (1) 1.3 设计此课题的可行性 (2) 1.4 设计此课题的实用价值及现实意义 (3) 第2章硬件部分 (4) 2.1 立体仓库的基本结构 (4) 2.2 立体仓库的硬件原理 (5) 2.2.1 步进电机的原 理 (5) 2.2.2 步进电机驱动器的原理 (5) 2.2.3 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6) 2.2.4 开关型稳压电源的原

人工智能论文3500字

研究生课程论文 人工智能前沿 论文题目:人工智能技术在求机器人工作 空间的应用 课程老师:罗亚波 学院班级:汽研1602班 学生姓名:张小涵 学号:15 2016年10月

人工智能技术在求机器人工作空间的应用 摘要 人工智能的发展迅速,现在已经渗透到机器人的全方位分析与机器人的工作空间的计算中,其对机器人的应用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元素限制法由三个限制元素构成,分别为杆长限制、转角限制、连杆的干涉。在初步确定限制元素后即可得到边界条件,即可得到工作空间。圆弧相交法由运动学反解过程、工作空间的几何描述以及工作空间的计算过程组成。两者各有其优缺点,都就是可取的求工作空间的方法。 关键词:人工智能元素限制圆弧相交工作空间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t has been applied to the analysis of the robot and the working space of the robot、It plays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robot、The element restriction method is composed of three elements, which are the length of the rod, the restriction of the angle and the interference of the connecting rod、 Boundary conditions can be obtained after the preliminary determination of the limiting element、 The arc intersection method is composed of the process of the inverse kinematics of the kinematics, the geometric description of the working space and the calculation process of the working space、 Both have their ow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re desirable for the working space of the method、Key word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lement limit arc intersection working space

仓库管理系统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 设计题目基于B/S的仓库管理系统设计研究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工业工程 指导教师 院系名称 2013 年6月2日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2013届) 设计(论文)题目基于B/S的仓库管理系统设计研究 学院名称 专业(班级)工业工程 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 系(教研室)负责人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及要求(任务及背景、工具环境、成果形式、着重培养的能力) 【背景】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科学管理理念的传播,是企业经营者逐渐认识到:现代管理应该建立在真实有效的信息上。而仓库管理系统便是企业进销存问题与计算机强大数据统计功能相结合的产物。 仓库管理系统解决了企业库存的进,销,存等一系列操作流程中的数据信息的处理问题,提供了一系列的数据分析,帮助经营者合理调配资金、资源,从而调整经营环节的运作节奏。它的全面应用将进一步规范业务流程、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加速资金流转,进而全面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仓库管理系统是企业信息系统中的一个相当重要组成部分。仓库管理系统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物流管理的效果,并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当今的企业,尤其是制造业来说,仓库管理方法研究及系统开发是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影响着企业的整体发展。 【主要任务】 (1)收集与查阅仓库管理方法研究及其系统开发的相关技术资料; (2)对已有的仓库管理方法进行理论分析,并结合市场实际情况提出新的方法。 (3)借助C#等语言、SQL数据库等工具,针对装配制造过程构建B/S架构。 (4)基于B/S架构进行仓库物料管理系统开发。 【成果形式】仓库管理系统,毕业设计论文和英文翻译。 【着重培养的能力】资料的查阅和分析能力、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系统规划和设计能力、外文的翻译和论文撰写能力。 二、应收集的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 [1]朱耀祥,朱立强.设施规划与物流[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2. [2]申作兰,王波.仓储与库存管理[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3]李堡春,喻丹丹,曾慧,曾平https://www.360docs.net/doc/f67905771.html,动态网站设计教程[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344-345. [4]靳华,洪石丹https://www.360docs.net/doc/f67905771.html, 4.0编程技术大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9. [5][美]Matthew https://www.360docs.net/doc/f67905771.html, 3.5从入门到精通(C#2008版)[M].施宏斌,马煜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 [6]常倬林等https://www.360docs.net/doc/f67905771.html,标准教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1. [7]何玉洁.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程[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8][美]Silberschatz Abraham.,Korth Henry F.,Sudarshan S..数据库系统概念(原书第5版)[M].杨冬青,马秀莉,唐世渭等.1版5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9]罗福强,白忠建,杨剑.Visual C#.NET程序设计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3. [10]炎士涛,陈文臣,胡荷芬,张彬https://www.360docs.net/doc/f67905771.html,项目开发案例精粹[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6. [11]黄梯云.管理信息系统(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4. 三、毕业设计(论文)进度计划

仓库管理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前言 随着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发展,网络及计算机的引入使管理跃上了一个新的发展平台。企业的各项管理都将向信息化方向扩展,仓库的管理对于企业来说尤为重要,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我把毕业设计的方向定在了企业的仓库管理上。 仓库管理系统是一个企业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企业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所以仓库管理系统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但一直以来人们使用传统人工的方式管理产品,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效率低、保密性差等。另外,由于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这对于查找、更新和维护产品都带来了不少的困难。 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使用计算机对仓库信息进行管理,有着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仓库管理的效率。 由于时间紧迫,加之水平有限,设计中的缺点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导师批评指正,不胜感激。 摘要 仓库管理系统是为了实现企业产品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从而提高企业管理效率而设计的。它完全取代了原来一直用人工管理的工作方式,避免了由于管理人员的工作疏忽以及管理质量问题所造

成的各种错误,为及时、准确、高效的完成仓库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和管理手段。仓库管理系统是一个中小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它界面美观、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基本满足了仓库管理的要求。整个系统由基本信息、单据中心、查询统计、报表打印、维护设置、帮助等模块组成。 本系统是在以ACCESS2000作为后台数据库,以Visual Basic为编程语言来开发的。仓库管理系统在运行阶段,效果好,数据准确性高,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实现了仓库管理计算机化。 关键字:仓库,管理系统,数据库 Abstract The administrative system of the warehouse is designed for realizing the systematization , standardization and automization of enterprise's products management and improving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s management. It completely replaces the working way of artificial management originally , prevents from various kinds of mistakes because of administrative staff neglect and the quality problem of management and offeres powerful tool and management way to complet storehouse management for prompt , accurate , high-efficient . The administrative system of the warehouse is a medium and small-scale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it has not only beautiful interface, but also the high security and the simply operation , and meet the demand for storehouse management basically. Whole system is made up by basic information, document in the center, inquire statistics , report form type ,set up to maintain and module of helping etc.

自动化立体仓库毕业设计论文部分1

1.1自动化立体仓库的简介 自动化立体库系统最早在美国诞生。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开发了世界上第一个自动化立体仓库,井在60年代即采用计算机进行自动比立体仓库的控制与管理。日本制造出第一座自动化立体仓库,并在此后的20年间使这一“技术得到广泛应用。进入20世纪80年代,自动化立体仓库在世界各国发展迅速,使用范围涉及几乎所有行业。 我国于1973开始研制自动化立体库,北京起重与运输机械研究所与北京自动化研究所共同研制我国第一座自动化立体仓库,并在北京汽车制造厂应用*但我国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发展速度比较缓慢,这主要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很大关系。 在自动化立体仓库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自动化、集约化、集成化和智能化几个发展过程。 自动化时期主要在20世纪初一7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自动化立体仓库得到了迅猛发展,日本建设厂很多套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 集成化的标志是随着信息系统的发展,立体仓库信息系统与信息系统共享信息,在网络的概念下集成。 智能化发展表现在物料的处理智能化和故障处理智能化。在分布式系统中,物料调度的智能化为物流提供了最佳的解决方案。 自动化仓库是生产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物流是从原材料采购开始,并最终将产品送达用户。物料经过采购运输、入库、存放、生产出库/再人库,加工制造,最后进入成品库以及成品外运等一系列过程。 1.2自动化立体仓库的特点及研究意义 物流系统中的自动化立体仓为又称立库、高层货架仓库、自动仓储要SA/RS,是以高层立体货架(托盘系统)储存物资,用电子计算机控制管理和自动控制堆垛运输车进行存取作业的仓库。仓库的功能从单纯地进行物资的储存保管,发展到担负物资的接受、分类、计量、包装、分拣、配送、存档等多种功能,实现高效率物流和大容量存储,以满足现代化生产和商品流通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为了发展经济,各地都在大力发展交通,海、路、空并举,进行大规模的基本项目的投资建设,成为现代化经济发展建设的主旋律。而交通事业发展的最终 目的,就是使物资能够迅速流通,促进经济的发展。在现代社会中,物资流通领域的供应链在信息、网络的冲击下发生了各个交通枢纽上的结点,仓储设备的发展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为满足

人工智能结课论文

内蒙古科技大学2014/2015 学年第一学期《人工智能》结课报告 课程号:76807376-01 考试方式:结课报告 使用专业、年级:计算机应用2012-3,4 任课教师:陈淋艳 班级:12级计算机3班 学号:1276807336 姓名:王志鹏

目录 前言 (3) 一、专家系统简介 (4) 二、关键字: (5) 三、专家系统概念和理论 (6) 四、专家系统的发展概况 (7) 五、专家系统的应用分析 (8) 六、专家系统的发展前景 (12) 七、专家系统的总结 (13) 八、学习心得 (14) 参考文献 (15)

前言 人工智能是经过40多年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旨在研究如何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工具设计模拟人类智能行为的系统。在众多的人工智能应用领域中,专家系统是30多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最具代表性的智能应用系统,它旨在研究如何设计基于知识的计算机程序系统来模拟人类专家求解专门问题的能力。专家系统是人工智能中最活跃的一个分支,是人工智能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 由于人类对自身的思维规律和智能行为仍在探索中,因此,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仍然是一门开放的年轻学科。近几年来,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新的思想、新的理论以及新的方法与技术不断涌现,新的研究成果不断充实着这一研究领域,尤其是模糊逻辑与神经网络及其结合的研究已成为当前人工智能或智能模拟的重要研究方向,学术论文数以千计,应用成果迭出。

一、专家系统简介 摘要:自从1965年世界上第一个专家系统DENDRAL问世以来,专家系统的技术和应用,在短短的30年间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知识工程技术的日渐丰富和成熟,各种各样的实用专家系统如雨后春笋般地在世界各地不断涌现。构建专家系统用到的思维方式可能是各种认知工具中最难的,因为它需要形式推理与逻辑推理,建构专家系统需要智力上的参与和挑战。本文首先介绍了专家系统的概念和理论及发展概况,并着重分析他们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仓库管理系统 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 由于在实习中每天都要接触仓库管理系统,所以决定以“仓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为题。利用VB与Access来完成我的毕业实践综合报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不断发展,其强大的功能已经被人们深刻认识,它已经进入了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使用计算机对产品仓库信息进行管理,具有着人工管理无法比拟的优点,它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可减少更多的人力物力,这些都能够极大地提高货品仓库的管理效率,也是企业仓库管理科学化、正规化,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因此,开发一个仓库管理系统是很有必要的,具有其特有的技术意义和管理意义。 关键字:仓库管理,数据库access,信息管理,VB 目录 第1章系统概述 (3) 1.1开发工具介绍 (2) 1.2仓库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 (3) 1.3仓库管理系统的研究和背景意义 (3) 1.4系统配置要求 (4) 第2章系统总体设计 (4) 2.1功能结构图 (5) 2.2模块功能简介 (5) 第3章详细设计 (6)

3.1用户登陆功能 (7) 3.2 库存管理模块 (8) 3.2.1入库管理 (8) 3.2.2出库管理 (8) 3.2.3借出管理 (8) 3.2.4调库管理 (8) 3.2.5退库管理 (8) 3.2.6归还管理 (9) 3.2.7盘点管理 (9) 3.3基本档案模块 (9) 3.3.1操作员档案管理 (9) 3.3.2供应商档案管理 (9) 3.3.3仓库类别管理 (9) 3.3.4货物类别管理 (9) 3.4系统功能模块 (9) 3.4.1库存初始化设置子模块 (9) 3.4.2数据库备份和恢复子模块 (9) 3.4.3系统日志子模块 (9) 3.5 数据库设计 (9) 第4章设计与实现 (12) 4.1用户登陆 (12) 4.2库存管理界面 (12) 4.3基本档案管理 (13) 4.4系统功能 (13) 第5章结论 (15) 致谢 (16) 参考文献 (17) 第1章系统概述 1.1开发工具介绍 Visual Basic(VB)是一种由微软公司开发的包含协助开发环境的事件驱动编程语言。从任何标准来说,VB都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不仅是盛赞VB的开发者还是抱怨VB的开发者的数量。它源自于BASIC编程语言。VB拥有图形用户界面(GUI)和快速应用程序开发(RAD)系统,可以轻易的使用DAO、RDO、ADO连接数据库,或者轻松

自动化立体仓库的设计毕业设计

摘要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利用立体仓库设备可实现仓库高层合理化,存取自动化,操作简便化。自动化立体仓库的主体由货架、巷道式堆垛起重机、入(出)库工作台和自动运进(出)及操作控制系统组成。本课题的电气控制主要由西门子公司的PLC、步进电机驱动器、步进电动机、直流电动机等器件组成。 对本课题进行简要的介绍,包括背景,研究意义,现状等;其次对该系统的硬件组成、结构、原理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再次对本系统用到的器件进行分别介绍,重点对PLC程序进行了编写;最后对设计本课题所学到的知识和结论进行归纳和总结。 关键词:立体仓库电气控 PLC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odern enterprise production scale expanding and competition intensifies day by day, market of enterprise logistics system proposed new requirements, automated warehouse more and more by concern and has been widely used.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tructure and features of the double column stacking machine with the rail roadway, and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main design points of the double column stacking machine with the rail roadway Keywords: automated warehouse; stacking machine; design

基于PLC的立体仓库堆垛机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基于PLC的立体仓库堆垛机控制系统 设计毕业论文 目录 1 绪论 (2) 1.1 自动化立体仓库的概述 (2) 1.2 堆垛机概述 (2) 1.3 本设计主要研究容 (3) 1.4 堆垛机技术的研究现状 (4) 2 系统总体设计 (4) 2.1 控制技术要求和系统总体设计 (4) 2.2 位置定位 (5) 2.3 堆垛机的控制方式 (7) 3 硬件设计 (7) 3.1 硬件设计控制原理分析 (7) 3.2 硬件设计PLC选型及其资源配置 (8) 3.3 元器件的选型 (9) 4软件设计 (19) 4.1控制系统PLC程序流程 (19) 4.2 PLC的I/O资源配置 (20) 4.3控制系统软件设计及其程序说明 (21) 5 系统调试 (26)

5.1 硬件部分的调试 (26) 5.2 软件部分的调试 (26) 6总结 (27) 参考文献 (28) 附录 (29) 致谢 (33) 1 绪论 1.1 自动化立体仓库的概述 在现代物流系统中,自动化立体仓库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一种新型的仓储技术。自动化立体仓库又称为自动存储/检索系统(Automated Storage &Retrieval System,AS/RS)。它是物料搬运和仓储科学中的一门综合科学技术工程。它以高层货架为主要标志,配以成套的先进搬运设备,以先进的计算机控制技术为主要手段,由此组成高频率、大容量的科学存储,以适应现代化生产、物资交流和仓储的需求。 1.2 堆垛机概述 堆垛机是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整个系统的执行部件,存货时将货物从出入货台准确的存放到货位里,取货时将货物从货位中取回到出入货台。无论何种类型的堆垛机,一般都由水平行走机构、起升机构、载货台及货叉机构、机架和电气设备等基本部分组成。它是在所谓高层、高速、高密度储藏的概念下的产物。尽管各厂家各有独创,结构形式有些差异,但可以说小异,所有的堆垛机都不外乎由机架、载货台、伸缩货叉、轨道和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 1.2.1 堆垛机的发展 初期的立体仓库使用的堆垛机以桥式起重机为基础,这种堆垛机是从起重机的大梁上悬挂一个门架,利用门架的上下和旋转来搬运货物。1960年左右在美国出现了巷道式堆垛机,随后巷道式堆垛机逐渐替代了受重量和跨度限制的桥式堆垛机。1967年日本安装了高度10~15米的高层堆垛机,1969年出现了联机全自动化仓库,我国是在上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研究采用巷道式堆垛机的立体仓

人工智能论文

重庆理工大学 专业选修课课程考查报告 《AI的发展与未来》 课程名称:《人工智能及应用》 专业:软件工程 学号: 学生姓名: 提交时间:2017年5月5日

进入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的话题,在近年尤其火热,很多人是因为在2016年看到AlphaGo打败了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这使得大家对人工智能非常感兴趣,同时也有很多人思考人工智能是否应该继续无节制地发展下去?人们会担忧将来人工智能发展到一定的高度可能会取代人类。包括霍金、比尔·盖茨这样伟大的人物也怀疑人工智能。 我们谁都无法下结论说到底该不该发展人工智能,所以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人工智能,否则我们只会在对人工智能的恐惧中无法获得理性认知。 人工智能似乎没有明确的定义。人工智能就是研究如何使计算机去做过去只有人才能做的智能工作[1],这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温斯顿教授认为的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大概来说可能是有几个部分,首先是感知,感知是包括视觉、语音、语言;然后是决策,做一些预测,做一些判断;那当然如果你要做一套完整的系统,就像机器人或是自动驾驶,它会需要一个反馈[2]。 人工智能的发展 通过了解人工智能发展的主要里程碑,可能会更加直观的了解人工智能。在感知方面,比如我国的科大讯飞。该企业使命是让机器能听会说,能理解会思考;用人工智能建设美好世界[3]。正如他们的企业使命,讯飞语音识别软件现在已经能听懂人们所说的,而且正确率相当高,如果要打很多字完全可以不动手,直接念一遍就都以文字的形式输出来。以前电视里播的现场直播都是没有字幕的,现在已经可以在直播的时候也可以看到实时字幕。可见语音识别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还如微软的小冰,你可以在微信关注她,并且同她聊天,还可以和她语音聊天,她甚至可以为你唱歌。现在小冰会的东西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智能。 决策方面,从早期MicrosoftOffice里的工具到Google广告的推荐,然后到金融行业的很多智能决策公司的出现,进步迅速。现在的gamil,有时候收到email,Google会跳出来问要不要发回复,有时候它连回复都帮你写好了,而且写的很精确。这也是人工智能的体现。可能以后我们讲话都不用,助理能帮我们搞定。最后是反馈,比如无人驾驶汽车,它通过车载传感系统感知道路环境,并根据感知所获得的道路、车辆位置和信息,控制车辆的转向和速度,自动规划行车路线并控制车辆到达预定目标的。从而使车辆能够安全、可靠地在道路上行驶。 深度学习及其应用领域 提到人工智能就不得不提深度学习,它是一种神经网络,它的特点是使用了多层网络,能够学习抽象概念,同时融入自我学习,而且收敛相对快速。收敛快速可能是一种技巧,不见得是一个理论,但是有一批人通过它解决了很多重要的问题。简单的来说,如果我们有很多笑脸,然后我们把笑脸的像素输入到一个神经网络里面去,最后你那儿希望让机器能识别这是姚明,那是马云,但是因为你这个深度学习的网络很深,要一次性学会这么多也会比较困难,所以就需要用到一个比较快速收敛的技巧——自我学习。通过自我学习,机器会逐步从大量的样本中逐层抽象出相关的概念,然后做出理解,最终做出判断和决策。深度学习或者是任何的机器学习,它是不是超越人类的能力表现,如果超越的话,可能很多应用就会产生。比如在机场,如果机器识别人脸的准确度超过人,那么那些边防的人就可能不需要那么多。这并不是说机器不会犯错,而是说既然人不能比机器做的更好,那不妨就用机器取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