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病学第八篇:羊病快速诊断与附录
羊快疫病的诊断与防治

统, 引起 急 性 休 克 , 羊 只迅 速死 亡 。常呈 地方 性 流 使
行, 发病 率 约 1%- 0 , 0 2 % 病死 率 为 9 %。 O
三 、 床症 状 临
可 疑病 羊全 群进 行预 防性 投药 ,如饮 水 中加入 蒽诺
沙星 或环丙 沙 星 。
羊 突 然发 病 ,往 往 未表 现 出 临床症 状 即倒 地 死 亡 , 常在 放 牧途 中或在 牧 场上 死亡 , 常 也有 死在 羊 圈 内 。 的病羊 离群 独居 , 有 卧地 , 愿 走动 , 不 强迫 其行走
七 、 防措 施 预
剖 检 4例 死 畜 , 可见 真 胃 出血 , 黏膜 尤 其是 胃底
浅谈羊常见疾病的快速诊断与防治

浅谈羊常见疾病的快速诊断与防治羊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动物之一,在养殖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疾病问题,这些疾病如果不能及时诊断和防治,会对养殖业产生很大的影响。
做好羊常见疾病的快速诊断与防治非常重要。
羊的常见疾病主要包括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寄生虫病和营养障碍等。
这些疾病的症状各异,但往往都会导致羊出现体温升高、食欲减退、精神不振、腹泻、呕吐等症状。
对于这些羊常见疾病的快速诊断,养殖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判断:养殖户应该留意羊群的体温变化。
羊一旦出现体温升高的情况,很有可能是患了细菌性感染或病毒性感染。
此时可以利用体温计测量羊的体温,正常的羊体温应在38-40摄氏度之间,如果超过40摄氏度,说明羊有发热的情况发生。
养殖户还应该关注羊的精神状态。
羊精神状态不佳,精神萎靡或不振,也是常见疾病的一个症状。
这可能是因为羊患了某种寄生虫病或者营养不良导致的。
此时,养殖户可以观察羊的行为,看是否存在异常,或者检查羊是否有明显的贫血症状。
养殖户还应该注意观察羊的排泄物是否正常。
羊患了某些疾病后,会导致排泄物的异常。
腹泻是很常见的一种症状,可能是由于羊患了细菌性疾病或某种寄生虫病所导致。
此时,养殖户可以观察羊的粪便是否变得稀薄,颜色是否异常等。
羊的尿液也可以反应出羊是否患了某种疾病,例如尿液颜色异常、尿液中有血尿等。
针对羊常见疾病的快速诊断之后,养殖户就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了。
对于细菌性疾病和病毒性疾病,养殖户可以使用相应的药物进行处理。
如果是寄生虫病,就可以进行驱虫处理。
而对于营养不良导致的疾病,养殖户可以对羊进行合理的饲养管理,保证羊的营养需求。
养殖户还应该加强羊的预防工作。
定期做好羊群的疫苗接种和驱虫工作,保证羊的身体健康。
养殖户还要做好环境卫生,保持场地的清洁,减少疾病的传播和发生。
羊常见疾病的快速诊断与防治对于养殖业来说非常重要。
通过观察羊的体温、精神状态和排泄物等方面的变化,可以初步判断羊是否患了某种疾病。
羊快疫发病特点和诊断方法

羊快疫发病特点和诊断方法羊快疫(sheep scab),又称疥癣病,是一种由疥螨引起的传染病。
该病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发生,特别是在温热潮湿的气候条件下更为常见。
羊快疫不仅对羊只的健康造成威胁,还会导致生产和经济损失。
了解羊快疫的发病特点和诊断方法对于预防和控制该病具有重要意义。
一、发病特点1. 疾病传播途径羊快疫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在羊只之间极易传播。
疥螨会通过直接接触传播,也可以通过受到感染的物体传播给其他羊只。
疥螨被子母牲畜感染后,即可在母羊快疫病疥虫病继成熟后出卵,然后越过羊毛再附着在新的宿主身上,这也是疾病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
2. 发病症状羊快疫的典型症状是皮肤严重瘙痒和脱毛。
患病的羊只会频繁地搔抓皮肤,甚至出现一些外伤。
随着病情的恶化,皮肤表面会出现粗糙、干燥、起泡、溃烂等症状。
在严重感染的情况下,患病的羊只会出现厌食、精神萎靡、体重下降等症状。
3. 疾病周期羊快疫的潜伏期约为2-4周,疾病周期根据感染的疥螨种类和个体免疫力的不同而异。
在适合的环境条件下,疥螨能够在羊只的皮肤上生存和繁殖数个月之久。
一旦发现有羊只患有羊快疫,就需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以免疾病继续传播。
二、诊断方法1. 皮肤剥取法皮肤剥取法是一种常用的诊断方法,可以通过在疑似患病的羊只身上剥取一小块皮肤组织,并镜检寻找疥螨蛋囊和成虫,确诊是否患有羊快疫。
2. 血清诊断血清诊断是通过检测患病羊只的血液样本,检测特定的抗体和抗原来判定羊是否感染了疥螨,这种诊断方法比较灵敏和快速。
3. 组织病理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是通过取被疥螨侵染的皮肤组织切片,镜检确定细胞和组织的改变,进而确诊是否患有羊快疫。
4. 疥螨检测方法疥螨检测方法包括直接镜检法、疥虫梳理法、粘合剥皮法、剥皮磨损涂片法和皮肤组织涂片检测法等。
这些方法能有效检测疥螨的存在和数量,帮助确诊羊是否感染了疥螨。
5. 病情综合诊断在实际的临床诊断中,通常需要结合临床症状、病史、实验室检查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诊断。
羊快疫的发病原因临床特征实验室诊断和防控措施

羊快疫的发病原因临床特征实验室诊断和防控措施羊快疫,又称为快羊病或快速失重症,是一种由快羊疫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绵羊和山羊中。
这种疾病对羊群的健康和生产力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对其发病原因、临床特征、实验室诊断和防控措施进行深入了解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羊快疫的发病原因、临床特征、实验室诊断和防控措施进行介绍,以帮助兽医和畜牧业者更好地控制和预防这种疾病的发生。
一、发病原因羊快疫是由快羊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该病毒属于摩擦病毒科,是一种单股RNA病毒。
传播途径主要有血吸虫、蜱虫和昆虫叮咬等。
在疫区的羊群和野生羊群中均有流行。
一旦发生疫情,往往可以在短时间内造成大量死亡。
对于该病毒的传播途径和感染机制的了解对于预防和控制疫情有着重要意义。
二、临床特征羊快疫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高热、食欲不振、呼吸急促、腹泻、体重急剧下降等。
受感染的羊群中,一般会有多只羊同时出现上述临床症状,病情发展迅速,5-10天内可造成大量死亡。
部分患病羊只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如抽搐、瘫痪等。
一旦发现羊群中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进行诊断并采取措施控制疫情的蔓延。
三、实验室诊断对于疑似羊快疫的病例,应及时采集患羊的血清和病死动物的组织标本送往实验室进行诊断。
目前常用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病毒分离和鉴定、抗体检测和核酸检测。
病毒分离和鉴定是最为直接的诊断方法,可以通过细胞培养和动物接种等方式进行病毒的分离和鉴定。
抗体检测主要包括血清学检测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可以通过检测患羊的血清中是否存在病毒特异性抗体来进行诊断。
核酸检测则是通过PCR技术检测病毒RNA的存在来进行诊断。
以上各种方法都可以帮助兽医对羊快疫进行及时、准确的诊断,有利于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四、防控措施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羊快疫的发生和传播,应采取以下防控措施:1. 加强畜群管理:定期对羊群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病例,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管理,避免疫情的蔓延。
2. 合理饲养管理:合理安排饲草和饲料,保证羊群的营养和健康。
羊快疫诊断与防治

6 . 1 加 强饲养管理 综合防控主要是加强 日常饲养管理 , 消 除冬季气候 、 环境等多种不利应激 因素 。羊舍饲 也要 讲究喂
法, 羊舍饲 期间 , 最好喂干草 , 不 喂青草或 湿草 , 注意不 突然 喂给大量苜蓿草 或饼类等 高含蛋 白质的饲料 ,消除 发病诱 因。特别对发病羊 , 不要喂青草 , 应改喂干草 , 以避免疫病 的
将采集 的病 死羊肝脏 、 肺脏、 脾脏分别 接种于普 通 肉汤
培养基 和营养琼脂 中 , 3 7  ̄ C 培养 2 4 h ,染色镜检 发现有革 兰 氏阳性粗大杆菌 。 将培养 的肉汤和营养琼脂再分别接 种于普 通 肉汤和营养琼脂 , 3 7 c 培养 4 8 h观察结果 ,染色镜检发 现 革 兰氏 阳性 的粗大杆 菌 , 单 在或 两三个 相连, 有 的呈 无关 节 长丝状 , 同时部 分细菌产生芽孢 , 芽孢 位于菌体 中央或一端 ,
羊快疫是 由腐败梭菌引起是一种急性传染病 , 以突然发
病, 病程 短促 , 真 胃出血性 、 炎性损害为特征。 多发生在深秋 、 寒冬和早春低温季节 , 常常发病快 、 死亡率 高 , 严重影响着商 品羊 的健康 , 会给养羊生 产带来严 重损失 , 应该 引起足够 的 重视 。 文章将对其流行病学 、 临床症状及 防控措施做一介绍 。
发生 , 停止“ 抢青 ” 或“ 抢 茬” 放牧 ; 并 给 病 羊 投 喂人 工盐 、 大黄
有痛感 , 排粪 困难 , 里 急后 重 , 有 的排黑 色稀粪 , 一般体 温不
高, 有 的可 升高 到 4 1 ℃, 数小 时 内痉 挛或 昏迷 而死 , 1 2 1 鼻有
浅谈羊常见疾病的快速诊断与防治

浅谈羊常见疾病的快速诊断与防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现代化养殖业。
而养殖羊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行业,因为羊肉不仅好吃,而且营养丰富。
但是,长期以来,羊常见疾病的快速诊断与防治一直是业内人士的一个难题。
本文将简介一些常见的羊疾病及其诊断和防治方法。
一、口蹄疫口蹄疫是一种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病毒性疾病。
其主要症状为口腔、舌头、乳头和蹄部的溃疡。
在疫情严重的情况下,口蹄疫可能导致羊只的死亡率高达90%。
预防口蹄疫的最好方法是接种疫苗。
在羊只接种疫苗后,应该加强卫生防护,减少羊只的密度,加强消毒等。
二、病毒性腹泻病毒性腹泻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病毒性疾病,其最常见的症状是羊只的腹泻和发热。
这种疾病的传染性极强,因此出现症状的羊只应该立即隔离。
为了预防病毒性腹泻,应该加强对羊只饮水和饲料的消毒,减少人员与动物之间的接触。
三、布鲁氏菌病布鲁氏菌病是一种由布氏菌引起的疾病。
其主要症状是羊只的发热和关节疼痛。
由于布氏菌是一种可以通过空气、水和食品传播的菌种,因此预防布鲁氏菌病的最好方法是加强消毒,防止羊只与受感染的动物接触,同时也要控制羊只的数量,减少密集饲养的情况。
四、肺炎肺炎是一种由细菌、病毒和真菌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
羊只感染肺炎后,其主要症状为咳嗽、喘息、鼻息粗重等。
为了预防肺炎,应该给羊只提供卫生、通风、透气的场所,保持干净的水源和饲料,增加羊只的运动量和营养健康。
总之,对于养殖业中的养殖户来说,了解和预防羊常见疾病,不仅可以提高对疾病的认识,还可以保证养殖业的有序进行。
虽然预防疾病需要一定的成本投入,但在保证羊只健康的同时,也可以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让养殖业得到发展和进步。
浅谈羊常见疾病的快速诊断与防治

浅谈羊常见疾病的快速诊断与防治
羊是我国重要的畜牧养殖动物之一,养殖羊可以提供丰富的肉类和羊毛资源。
羊也常
常受到各种疾病的困扰,这给养殖者带来了经济损失。
快速诊断和防治羊常见疾病对于保
障养殖业的稳定发展至关重要。
1.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疾病。
快速诊断该病的方法可以采用PCR技术,通过检测患羊体内的布氏杆菌特异性DNA序列,确定是否感染了该病菌。
1. 加强养殖环境管理
保持养殖场的清洁和卫生,定期清理羊舍和清除羊粪,减少病原体的传播和繁殖。
2. 合理饲养和饮水管理
要合理安排羊的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导致疾病传播。
要确保饲料的质量和适量,
提供清洁的饮水,保证羊的营养和水分需求。
3. 开展疫苗预防接种
根据当地的羊病流行情况和疫苗接种计划,定期对羊进行疫苗接种,提高羊的免疫力,减少疾病发生的可能性。
4. 加强疾病监测和早期发现
定期检查羊的身体状况,观察是否有异常现象,及时发现疾病的早期征兆。
一旦发现
有疑似疾病的羊只,要及时进行诊断和隔离,以避免疾病的扩散。
5. 合理使用药物治疗
当羊确诊患病后,要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使用药物进行治疗,严格遵守药物使用说明,避免误用和滥用药物。
快速诊断和防治羊常见疾病对于保障养殖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科学的诊
断方法确定疾病的类型,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才能有效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提高
养殖效益,保障养殖者的经济利益。
浅谈羊常见疾病的快速诊断与防治

浅谈羊常见疾病的快速诊断与防治羊是我国重要的家畜之一,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
由于环境、饲养管理等因素的影响,羊在饲养过程中很容易患上各种疾病。
常见的羊病包括传染性疾病、寄生虫病、营养不良等。
这些疾病不仅会影响羊的健康和生产性能,还会给畜牧养殖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及时诊断和防治羊的常见疾病对于提高养殖效益和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浅谈羊的常见疾病1. 传染性疾病传染性疾病是指可以通过感染源传播的疾病,包括病毒、细菌、真菌或寄生虫引起的疾病。
在羊的日常饲养过程中,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口蹄疫、疯牛病、肺炎等。
这些疾病会引起羊的食欲下降、体温升高、呼吸急促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导致死亡。
2. 寄生虫病寄生虫病是指由寄生虫引起的疾病,包括肠道寄生虫、肺部寄生虫等。
常见的寄生虫病包括肺囊虫病、肠道蠕虫病等。
这些疾病会导致羊体重下降、毛色枯黄、拉稀、精神不振等症状,影响羊的生长和生产性能。
3. 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是指由于饲料不足或饲料质量不良导致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元素缺乏。
营养不良会导致羊的生长迟缓、毛色暗淡、体重下降等症状,严重影响羊的生产性能。
传染性疾病的快速诊断对于控制疫情和防止疫情传播至关重要。
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如口蹄疫、疯牛病等,可以通过临床表现、病原学检测、血清学检测等方法进行诊断。
一旦发现羊出现传染性疾病的症状,应立即隔离患病羊只,对症处理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如加强饲养管理、做好消毒工作等,阻止疫情的传播。
寄生虫病常常会给羊饲养业带来较大的损失,因此及时诊断和有效防治寄生虫病至关重要。
常见的寄生虫病可以通过粪便检查、血液检测等方法进行诊断。
一旦发现羊患有寄生虫病,应及时进行驱虫或药物治疗,并加强饲养管理,防止寄生虫病的再次发生和传播。
营养不良是由于饲料不足或饲料质量不良引起的疾病,因此提高饲料质量、合理配制饲料是防止营养不良的关键。
一旦发现羊出现营养不良的症状,应及时调整饲料配方,增加饲料的营养成分,补充必要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以促进羊的生长和健康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六章 羊病临床快速诊断 在兽医临床实践中,往往遇到羊群发病较多或死亡较急时,畜主请兽医现场诊断或电话咨询,总是想要知道究竟是什么病?但他们所提供的资料主要是临床表现,但实际上许多疾病的临床表现往往是大同小异,这就很需要有一个简明区别诊断表。提供初诊时快速检查之用。为此,将羊病按临床主要表现分为12类。
第一类 流 产 疾病类别 疾 病 名 称 主 要 症 状
传 染 病
1.布鲁氏菌病 绵羊流产达30%~40%,其中有7%~15%的死胎。流产前2~3d,精神萎靡,食欲消失,喜卧,常由阴门排出黏液或带血的黏性分泌物。山羊敏感性更高,常于妊娠后期发生流产,新感染的羊群流产率可高达50%~60%。
2.沙门氏菌病 发生于产前6周,病羊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体温40.5~41.6℃,有时腹泻第一年损失约10%,严重者可高达40%~50%
3.胎儿弯曲菌病 发生于产前1月到6周,发病羊可达50%~60%
4.李氏杆菌病 有神经症状,昏迷,有时转圈子,流产发生于妊娠3个月以后,流产率达15%。
5.口 蹄 疫 口腔、蹄子有水泡,母羊常发生流产。 6.威尔塞斯布朗病 妊娠母羊发烧流产,娩出死羔,死羔率占5%~20%。 7.地方流行性流产 绵羊流产及早产最常发生于第二胎,多为死胎。山羊流产80%发生于第1、2胎,通常只流产1次。
8.土拉杆菌病 体温高达40.5~41.0℃,母羊发生流产和死胎。
9.衣原体病 以发热、流产、死产和产出弱羔为特征。流产通常发生于妊娠的中后期。羊群中首次发生时流产率可达20%~30%,流产前数日食欲减少,精神不振。流产后常发生胎衣不下
10.绵羊传染性阴道炎 体温增高达41.7℃,常引起流产。
11.裂谷热 体温升高,血尿、黄疸、厌食。孕羊流产有时为绵羊患病的唯一特征。
12.支原体性肺炎 除主要表现肺炎症状外,孕羊可发生流产。 13.Q热 流产损失为10%~15%,病羊发生肺炎和眼病。 14.内罗毕绵羊病 体温升高持续7~9d,母羊常发生流产。 15.边界病 有神经症状,表现抖毛。母羊最明显的症状是流产,常娩出瘦弱胎儿或干尸化胎儿。
寄 生 虫 病
1.弓形虫病 流产可发生于妊娠后半期任何时候,但多见于产前1月内,损失不超过10%
2.住肉孢子虫病 发热、贫血、淋巴结肿大、腹泻,有时跛行,共济失调,后肢瘫痪。孕羊可以发生流产,部分胎儿死亡。
3.蜱传热 体温升高到40~42℃,约有30%妊娠羊流产。
4.蜱性脓毒血症 体温升高到40~41.5℃,持续9~10d,可引起母羊流产和公羊不育。
普 通 病
1.中毒病 许多中毒都可引起流产,常常呈群发性。 2.灌药错误 发生于用药后1~2d。 3.妊娠毒血症 发生于产前1~2周。 4.维生素A缺乏 母羊发生流产、死胎、弱胎及胎衣不下。 5.安哥拉山羊流产 应激性流产发生于妊娠90~120d,胎羔常为活产,习惯性流产的胎儿水肿,死亡。
[注] 流产羔羊的胎龄估计 为了深入了解流产原因和及早采取适宜的防制措施,有时需要知道流产的发生妊娠时期,可以按照流产羔羊的体长和体表发育情况进行估计,体表发育情况的比体长可靠。下列妊娠各月发育情况具有参考价值。 1个月:体长为1~1.4cm。可以看到鳃裂。体壁已经合拢,各部器官均已形成。 2个月:体长5~8cm。硬颚裂至月末已封闭。 3个月:体长约15~16cm。唇部及眉部出现细毛。 4个月:长25~27cm。唇及眉部出现细毛。 130~140d:眼睛睁开。 145d:体长为43cm 5个月:胎儿体长视的品种不同而异,约为30~50 cm。全身密布卷曲细毛。乳门齿及前臼齿均已出现,有乳门齿4~6个。
第二类 死胎和羔羊死亡
传 染 病
1.败血症和恶性水肿
主要发生于剪号以后。病羊体温升高。剖检见心壁,肾脏
和其他器管出血,通常可看到剪号伤或脐部受感染。大腿内侧上部发黑,组织肿胀,含有血色血清和气体。
2.肠毒血症 抽搐、昏迷、髓样肾。肠子脆弱,含有乳脂样内容物。
3.黑 疫 见于有肝片吸虫的地区,剖检见肝脏内有坏死组织,皮肤发黑,心色内液体增多。 4.黑腿病 本病与恶性水肿相似,但当切开肌肉时,可见肌组织有时较干。
5.破伤风 主要发生于羔羊剪号之后。
6.口 疮 有并发症时可引起死亡,特征是唇部、鼻镜及小腿上有黑痂。
7.脐 病 脐部发炎,可引起败血症和关节跛行。 8.羔羊痢疾 下痢带血。 9.钩端螺旋体病 产死羔,受感染的羊可达到三月龄,有血尿、黄疸、贫血,体温升高。
10.梭菌性感染 包括肠毒血症、黑疫、黑腿病、痢疾,也包括其他梭菌感染。
11.布氏杆菌病 产死羔或弱羔,流产,弱羔常因冻食妥而死。 12.胎儿弧菌感染 流产出死羔或将死的羔羊。 13.李氏杆菌感染 流产出死羔或将死的羔羊,有转圈子症状。 14.弓形体病(Ⅱ形流产) 流产出死羔或将死的羔羊,在子叶绒毛的末端有白色针尖状的坏死灶。
15.链球菌性子宫感染 流产出死羔或将的羔羊,体温升高,阴门有排出物。
16.坏死性肝炎 持续性拉稀。肝肿大,且有许多坏死区。 寄 生 虫 病
1.绿头苍蝇侵袭 主要发生于剪号之后或狗、狐狸、乌鸦咬喙之后。
2.球虫病 拉血粪,剖检可见肠道发炎。
普 通 病
1.肺 炎 体温升高痛苦的咳嗽,呼吸困难,喘息。 2.饲喂紊乱 母羊患乳房炎或其他疾病,以致羔羊不能吃奶,会导致死亡。
3.关节炎 主要发生于剪号之后,有时也见于剪号之前。
4.麻 痹 羔羊剪号之后,一周至二周,也可发生于断尾或去势之后,都是由于脊柱内形成脓肿。
5.酚噻嗪中毒 妊娠最后两周给母羊灌药,可导致产生死羔(未足月或足月)。
6.碘缺乏和甲状腺肿 有时甲状腺肿大。
7.地方性共济失调 步态蹒跚、麻痹、以至死亡。 8.分娩时受到损伤 大的健康羔羊可因分娩时受到损伤,而使肝、脾、肺破裂或发生窒息。
9.产羔过程中:冻饿、天气不好或发生急症 均可导致羔羊死亡。
第三类 突然死亡(先兆症状很少或者没有) 疾 病 名 称 主 要 症 状
传 染 病
1.羊快疫 病羊痛苦、胀气、昏迷而死亡,第四胃发炎或坏死,肾和脾变软而呈髓样,腹腔有渗出液。
2.肠毒血症 主要危害青年羊,受染羊数多,见于饲料丰富或吃多汁饲料的时期,可死于痉挛(主要为羔羊)或昏迷(主要为成年羊),肾脏肿大或呈髓样肾。小肠几乎是空的,内容是乳酪样,肠子容易破裂。心包液增多,心肌出血。体温不升高。
3.黑 疫 发生于有肝片吸虫的地区,在体况良好的青年羊最为典型。在肝脏上有小面积的灰色坏死区。
4.炭 疽 通常一发现即死亡——尸体膨胀,口鼻及肛门流出血液。禁止打开尸体,如果已错误地作了剖检,可发现脾肿大而柔软,在身体各部分有许多出血点,胃、肠严重发炎。大多数发生在夏季。
5.公羊肿头病 肝脏显有新近的肝形片吸虫感染。剥皮以后,可见皮肤内面呈深红色或黑色(因为充血)。病羊死前无挣扎,心包有积液,主要见于公羊。组织内有黄色液体,体温高。通常发生于抵架之后。先是眼皮肿胀,以后由头、颈下部延至胸下。
6.沙门氏菌感染 肝脏充血,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脾脏肿大。有不同程度的胃肠炎。呈流行性。有些病羊可缠绵2~3d。
7.破伤风 主要见于羔羊,常发生在剪号或剪毛以后。特点是肌肉僵硬和牙关紧闭,接着发生强直性痉挛,常常胀气而迅速死亡。
8.急性水肿和黑腿病
感染部位的周围肿胀、发黑,最常见于剪毛、药浴、剪号
以后。可能发生胀气,鼻子有泡沫。有时生殖道排出黑色而有不良气味的液体。
9.类鼻疽 很少。摇摆、侧卧、眼鼻有分泌物、肺脾有绿色脓肿,鼻黏膜有溃疡。关节有感染,转圈,迟钝而死亡。
10.羔羊痢疾 拉痢中带血,迅速死亡。 11.败血病 与不同微生物引起的恶性水肿相似。有全身性出血,特别是淋巴结和肾脏。
寄 生 虫 病
1.急性片形吸虫病 患羊贫血(结膜苍白),肝脏肿大发黑。肝内有肝片吸虫造成的出血通道,腹腔有大量血色液体。
2.严重的寄生虫感染 显著贫血,第四胃有大量捻转胃虫(长至在肥胖的情况下可因出血而死亡)。一般见于羔羊及青年羊。如果是在湿热季节,在严重感染的牧场上可因为突然严重感染而出血至死亡。
普 通 病
1.胀气病 腹围胀大,特别是左侧更为明显。见于大量饲喂青草的情况下。
2.急性肺炎 流鼻、咳嗽、急者突然死亡,但常常是延滞数日而死。
3.低血钙症 主要发生于产羔母羊,见于吃青草情况下。大多为突然发病,跌倒、挣扎、麻痹、昏迷而死。家庭饲养(饲养不良)或者用含有草酸的植物饲喂均可促进病的发生。有的突然死亡,有的可能延迟数日死亡。注射钙剂可以挽救。
4.草地抽搐 与低血钙症相似,但更易兴奋,对单独用钙无效,需加用镁。
5.植物中毒 吃了产生氢氰酸的植物或含有硝酸钠的植物。主要症状是口流泡沫,臌气,呼出气中带有杏仁气味,死前黏膜发红或发绀。刺激性植物可引起胃肠炎。其他杂草可引起蹒跚、痉挛、疯狂和昏迷。
6.中 毒 砷中毒较常见,主要见于腐蹄病的浸浴,特征是胃肠炎,下痢。
7.全身性中毒 其症状依化学性质而不同:刺激剂会引起胃肠炎,士的年会引起抽搐等等。
8.蛇咬伤 主要见于奇蹄动物,羊发生很少。特征是昏迷、死亡。 9.毒血性黄疽(急性) 皮肤及内部器官黄染,步态蹒跚,迅速消瘦,尿呈褐色或红色。尸体发黄,肝呈桔黄色,肾脏呈黑色。
10.卡车运输死亡 肥羊在用卡车运输时,常于卸下时发生死亡。特征是麻痹,后肢跨向后外方,取爬卧姿势。乃由于低血钙所致。
11.结 石 主要见于阉羊,有时发生于种公羊,病羊由精神沉郁到死亡。剖检可发现结石。
12.鸦喙症 发生于眼窝,一般见于产羔之后。
13.热射病 毛厚的羊,如果赶留于日光暴晒之下或密闭拥挤的羊舍内,均容易发生。
第四类 延迟数日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