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哮喘指南

儿科哮喘指南
儿科哮喘指南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16年版)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二十余年来我国儿童哮喘的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1990年全国城市14岁以下儿童哮喘的累积患病率为1.09%,2000年为1.97%,2010年为3.02%[1-3]。哮喘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目前我国儿童哮喘的总体控制水平尚不理想[4],这与哮喘儿童家长对疾病的认知不足和临床医师的规范化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有关[5]。众多研究证明,儿童哮喘的早期干预和规范化管理有利于疾病的控制,改善预后。2008年修订的《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和防治指南》[6]充分体现了循证医学原则,对提高我国儿童哮喘的防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自2008年以来儿童哮喘的研究又取得了新的进展,本指南在2008年指南的基础上,参照近年来国外发表的哮喘防治指南[7-11]以及国内的哮喘诊治共识[12-16],汲取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同时结合国内防治儿童哮喘的重要临床经验进行修订,使其更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儿童哮喘的规范化诊断和防治提供指导性建议。

【定义】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以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促、胸闷为主要临床表现,常在夜间和(或)凌晨发作或加剧。呼吸道症状的具体表现形式和严重程度具有随时间而变化的特点,并常伴有可变的呼气气流受限。

【诊断】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过程,各年龄段哮喘儿童由于呼吸系统解剖、生理、免疫、病理等特点不同,哮喘的临床表型不同,哮喘的诊断思路及其具体检测方法也有所差异。

一、儿童哮喘的临床特点

(一)喘息、咳嗽、气促、胸闷为儿童期非特异性呼吸道症状,可见于哮喘和非哮喘性疾病。典型哮喘的呼吸道症状具有以下特征:①诱因的多样性:常有包括上呼吸道感染、变应原暴露、剧烈运动、大笑、哭闹、气候变化等诱因;

②反复发作性:当遇到诱发因素时突然发作或呈发作性加重;③时间节律性:常在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④季节性:常在秋冬季节或换季时发作或加重;⑤可

逆性:平喘药通常能够缓解症状,可有明显的缓解期。认识这些特征,有利于哮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二)湿疹、变应性鼻炎等其他过敏性疾病病史,或哮喘等过敏性疾病家族史,增加哮喘诊断的可能性。

(三)哮喘患者最常见异常体征为呼气相哮鸣音,但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患者可能没有异常体征。重症哮喘急性发作时,由于气道阻塞严重,呼吸音可明显减弱,哮鸣音反而减弱甚至消失(“沉默肺”),此时通常存在呼吸衰竭的其他相关体征,甚至危及生命。

(四)哮喘患者肺功能变化具有明显的特征,即可变性呼气气流受限和气道反应性增加,前者主要表现在肺功能变化幅度超过正常人群,不同患者的肺功能变异度很大,同一患者的肺功能随时间变化亦不同。如患者肺功能检查出现以上特点,结合病史,可协助明确诊断。

(五) 6岁儿童喘息的特点

喘息是学龄前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中常见的临床表现,非哮喘的学龄前儿童也可能会发生反复喘息。目前学龄前儿童喘息主要有以下两种表型分类方法。

1.按症状表现形式分为:

(1)发作性喘息:喘息呈发作性,常与上呼吸道感染相关,发作控制后症状可完全缓解,发作间歇期无症状。

(2)多诱因性喘息:喘息呈发作性,可由多种触发因素诱发,喘息发作的间歇期也有症状(如夜间睡眠过程中、运动、大笑或哭闹时)。

临床上这两种喘息表现形式可相互转化。

2.按病程演变趋势分为:

(1)早期一过性喘息:多见于早产和父母吸烟者,主要是由于环境因素导致肺的发育延迟所致,年龄的增长使肺的发育逐渐成熟,大多数患儿在生后3岁之内喘息逐渐消失。

(2)早期起病的持续性喘息(指3岁前起病):患儿主要表现为与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相关的反复喘息,本人无特应症表现,也无家族过敏性疾病史。喘息症状一般持续至学龄期,部分病人在12岁时仍然有症状。小于2岁

的儿童,喘息发作的原因通常与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感染有关,2岁以上的儿童,往往与鼻病毒等其他病毒感染有关。

(3)迟发性喘息/哮喘:这些儿童有典型的特应症背景,往往伴有湿疹和变应性鼻炎,哮喘症状常迁延持续至成人期,气道有典型的哮喘病理特征。

但是应该注意,在实际临床工作中,上述表型分类方法通常无法实时可靠地将患儿归入具体表型中,因此这些表型分类的临床指导意义尚有待进一步探讨[17]。

二、诊断标准

哮喘的诊断主要依据呼吸道症状和体征,及肺功能检查证实存在可变的呼气气流受限,并排除可引起相关症状的其他疾病。

(一)反复发作喘息、咳嗽、气促、胸闷,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呼吸道感染、运动以及过度通气(如大笑和哭闹)等有关,常在夜间和(或)凌晨发作或加剧。

(二)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三)上述症状和体征经抗哮喘治疗有效或自行缓解。

(四)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咳嗽、气促和胸闷。

(五)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哮鸣音),应至少具备以下1项:

1.证实存在可逆性气流受限:①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吸入速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压力定量气雾剂200~400μg)后15分钟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增加≥12%;②抗炎治疗后肺通气功能改善:给予吸入糖皮质激素和(或)抗白三烯治疗4~8周,FEV1增加≥12%;

2.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

3.最大呼气峰流量(PEF)日间变异率(连续监测2周)≥13%[7]。

符合(一)~(四)条或(四)、(五)条者,可以诊断为哮喘。

三、诊断注意点

(一)根据我国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城市儿童哮喘的漏诊率达30%[2],同时鉴于哮喘的规范控制治疗需要持续较长的时间,部分患儿可

能需要数年之久,因此,对于临床症状和体征提示哮喘,包括临床特征较典型的病例,均强调尽可能进行肺通气功能检查以获取可变呼气气流受限的客观诊断依据,避免诊断不足和诊断过度。

(二) 6岁儿童哮喘的诊断线索

儿童哮喘多起始于3岁前,具有肺功能损害的持续性哮喘患者,其肺功能损害往往开始于学龄前儿童,因此从喘息的学龄前儿童中识别出可能发展为持续性哮喘的患儿,并进行有效早期干预是必要的[18]。但是目前尚无特异性的检测方法和指标,可作为学龄前喘息儿童哮喘诊断的确诊依据。因此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者,主要依据症状/发作的频度、严重程度及是否存在哮喘发生的危险因素,评估患儿发展为持续性哮喘的可能性,从而判断是否需要启动长期控制治疗,并依据治疗反应进一步支持或排除哮喘的诊断。

临床实践中也可以通过哮喘预测指数(modified Asthma Predictive Index,mAPI)[19]和哮喘预测工具(Asthma Prediction Tool,APT)[20]等评估工具,对幼龄儿童喘息发生持续哮喘的危险度作出评估。

喘息儿童如具有以下临床症状特点时高度提示哮喘的诊断:①多于每月1次的频繁发作性喘息;②活动诱发的咳嗽或喘息;③非病毒感染导致的间歇性夜间咳嗽;④喘息症状持续至3岁以后;⑤抗哮喘治疗有效,但停药后又复发。

如怀疑哮喘诊断,可尽早参照哮喘治疗方案开始试验性治疗,并定期评估治疗反应,如治疗4~8周无明显疗效,建议停药并作进一步诊断评估。另外,大部分学龄前喘息儿童预后良好,其哮喘样症状随年龄增长可能自然缓解,对这些患儿必须定期(3~6个月)重新评估,以判断是否需要继续抗哮喘治疗。

四、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

咳嗽变异性哮喘(CV A)是儿童慢性咳嗽最常见原因之一,以咳嗽为唯一或主要表现。诊断依据:

(一)咳嗽持续>4周,常在运动、夜间和(或)凌晨发作或加重,以干咳为主,不伴有喘息;

(二)临床上无感染征象,或经较长时间抗生素治疗无效;

(三)抗哮喘药物诊断性治疗有效;

(四)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

(五)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和(或)PEF日间变异率(连续监测2周)≥13%;

(六)个人或一、二级亲属过敏性疾病史,或变应原检测阳性。

以上(一)~(四)项为诊断基本条件。

五、哮喘诊断和病情监测评估的相关检查

(一)肺通气功能检测:是诊断哮喘的重要手段,也是评估哮喘病情严重程度和控制水平的重要依据。哮喘患者主要表现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且为可逆性。多数患者,尤其在哮喘发作期间或有临床症状或体征时,常出现FEV1(正常≥80%预计值)和FEV1/FVC(正常≥80%)[7,15,21]等参数的降低。对疑诊哮喘儿童,如出现肺通气功能降低,可考虑进行支气管舒张试验,评估气流受限的可逆性;如果肺通气功能未见异常,则可考虑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评估其气道反应性;或建议患儿使用峰流量仪每日两次测定峰流量,连续监测2周。如患儿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或PEF日间变异率≥13%均有助于确诊[7]。

(二)过敏状态检测:吸入变应原致敏是儿童发展为持续性哮喘的主要危险因素,儿童早期食物致敏可增加吸入变应原致敏的危险性,吸入变应原的早期致敏(≤3岁)是预测发生持续性哮喘的高危因素[19]。因此,对于所有反复喘息怀疑哮喘的儿童,均推荐进行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变应原特异性IgE测定,以了解患者的过敏状态,协助哮喘诊断。也有利于了解导致哮喘发生和加重的个体危险因素,有助于制定环境干预措施和确定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方案。但必须强调过敏状态检测阴性不能作为排除哮喘诊断的依据。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分类计数对过敏状态的评估有一定价值。

(三)气道炎症指标检测:嗜酸性粒细胞性气道炎症可通过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分类计数和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等无创检查方法进行评估。

1.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分类计数:学龄期儿童通常能配合进行诱导痰检查操作。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增高程度与气道阻塞程度及其可逆程度、哮喘严重程度以及过敏状态相关。

2.FeNO检测:FeNO水平与过敏状态密切相关,但不能有效区分不同种类过敏性疾病人群(如过敏性哮喘、变应性鼻炎、变应性皮炎),且哮喘与非哮喘儿童FeNO水平有一定程度重叠,因此FeNO是非特异性的哮喘诊断指标。目前

中医治疗小儿哮喘断根

中医治疗小儿哮喘断根 【篇一:中医治疗小儿哮喘断根】 是不可以的,主要是从补益肺气和平喘抗感染等方面治疗。哮喘是 一个综合性因素引起的过敏性疾病建议血常规检查,肺部听诊,注 意肺部的保暖等。 2013-12-02 21:17 【篇二:中医治疗小儿哮喘断根】 支气管哮喘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四大顽疾之一,目前全球已有3亿 患者,而我国仅儿童哮喘患者就多达1000万。 哮喘治疗不规范很普遍 儿童哮喘发病往往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人们的预防意识再好,但仍 有发病的时候,因此规范的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2005年,中国工 程院院士钟南山曾撰文指出,国内仅有5%的哮喘患者接受了规范治疗。而姜毅根据临床实际估测,截至目前,仅有10%的患者获得过 规范治疗。姜毅指出,哮喘治疗不规范,已是一个十分普遍的问题。去年年底,姜毅接到一家地级市医院的求助。一名3岁患儿哮喘急 性发作,该院使用大剂量抗生素治疗无效,孩子生命危在旦夕。姜 毅赶到听诊后,判断是小气道的问题,立即进行扩管,改善通气, 结果15分钟后孩子就缓了过来。 姜毅说,治疗儿童哮喘,医生要注意区分不同的情况。对患者来说,更要坚持治疗,严格按照“阶梯式”的方式进行治疗。如用药后3~6 个月没有发作,便进入下一个阶段;使用最低剂量药物一年内没有发作,才可以停药。 对症下药可“断根” 姜毅强调,只要预防及时,治疗规范,儿童哮喘完全可“断根”。但 在治疗中一定要找准发病原因,否则治疗就不会有实质性的效果。 姜毅介绍,至少有五六种常见疾病都可导致患者出现咳喘,医学上 称之为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这些疾病包括过敏性鼻炎、变异性咳嗽、鼻后滴流综合征、胃食道反流、哮喘等。对这些疾病,一定要 规范诊断,找准病因实施治疗。如通过胸片检查排除肺部异物和结 核等;免疫学检查,确定是过敏性疾病还是免疫功能不全;皮试或采血 做过敏原检测;还有肺功能监测,只要患有支气管哮喘,发作与否都 可诊断出来。

2016年儿科哮喘指南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16年版)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二十余年来我国儿童哮喘的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1990年全国城市14岁以下儿童哮喘的累积患病率为1.09%,2000年为1.97%,2010年为3.02%[1-3]。哮喘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目前我国儿童哮喘的总体控制水平尚不理想[4],这与哮喘儿童家长对疾病的认知不足和临床医师的规范化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有关[5]。众多研究证明,儿童哮喘的早期干预和规范化管理有利于疾病的控制,改善预后。2008年修订的《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和防治指南》[6]充分体现了循证医学原则,对提高我国儿童哮喘的防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自2008年以来儿童哮喘的研究又取得了新的进展,本指南在2008年指南的基础上,参照近年来国外发表的哮喘防治指南[7-11]以及国内的哮喘诊治共识[12-16],汲取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同时结合国内防治儿童哮喘的重要临床经验进行修订,使其更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儿童哮喘的规范化诊断和防治提供指导性建议。 【定义】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以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促、胸闷为主要临床表现,常在夜间和(或)凌晨发作或加剧。呼吸道症状的具体表现形式和严重程度具有随时间而变化的特点,并常伴有可变的呼气气流受限。 【诊断】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过程,各年龄段哮喘儿童由于呼吸系统解剖、生理、免疫、病理等特点不同,哮喘的临床表型不同,哮喘的诊断思路及其具体检测方法也有所差异。 一、儿童哮喘的临床特点 (一)喘息、咳嗽、气促、胸闷为儿童期非特异性呼吸道症状,可见于哮喘和非哮喘性疾病。典型哮喘的呼吸道症状具有以下特征:①诱因的多样性:常有包括上呼吸道感染、变应原暴露、剧烈运动、大笑、哭闹、气候变化等诱因; ②反复发作性:当遇到诱发因素时突然发作或呈发作性加重;③时间节律性:常在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④季节性:常在秋冬季节或换季时发作或加重;⑤可

最新小儿哮喘的治疗

小儿哮喘的治疗

小儿哮喘的治疗 全网发布:2012-01-22 06:40 发表者:李明华 (访问人次:1553) 本文摘自李明华教授主编《哮喘病学》——儿童哮喘一章 有关小儿哮喘的免疫治疗、脱敏治疗等详见右侧的“儿童哮喘专栏” 原则上将小儿哮喘常用药物分为长期控制药物、快速缓解药物和免疫治疗三大类:长期控制药物有皮质类固醇、色甘酸纳、抗过敏药物、白三烯调节剂、长效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及缓释茶碱等;快速缓解药物常用有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茶碱及抗胆碱能药物,免疫治疗包括免疫调节药物和脱敏治疗。 一、皮质类固醇 气道炎症学说、长期抗炎治疗必要性以及皮质类固醇抗炎作用机理及效果已在本书有关章节进行了详细阐述,应用皮质类固醇治疗小儿哮喘无疑是最有效药物,关键是如何避免皮质类固醇副作用。对于长期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所引起副作用以及危害也已有大量论述。在皮质类固醇治疗小儿哮喘所有副作用中,诱发高血压、糖尿病、精神异常等威胁在儿童要比成人要小,但皮质类固醇对儿童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抑制而造成对生长发育影响要比成人更为明显,即对HPA抑制造成影响在儿童中更为重要。皮质类固醇给药途径一般有吸入、口服和静脉3种。 (一) 吸入皮质类固醇是小儿哮喘长期控制首选药物 吸入皮质类固醇优点是药物可直接作用于气道粘膜,局部抗炎作用强,全身不良反应少。通常需要长期规律吸入才能起到控制和预防气道炎症作用。在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时应先吸入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10-20分钟后再吸入皮质类固醇。对于季节性小儿哮喘发作儿童,可在预计发作前2~4周开始持续、规则吸入皮质类固醇。儿童吸入皮质类固醇安全剂量为每日200~400μg。 1.吸入皮质类固醇种类:该类药物全身不良反应较少,局部抗炎作用较强。其剂型可分3类:

儿科 小儿哮喘(支气管哮喘)诊疗方案(试行版)

小儿哮喘(支气管哮喘)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医儿科病症(哮喘)诊断疗效标准》(1994年)。 (1)发作前有喷嚏、咳嗽等先兆症状,或突然发作。发作时喉间痰鸣,呼吸困难,伴呼气延长;咯痰不爽,甚则不能平卧,烦躁不安等。 (2)常因气候转变、受凉,或接触某些过敏物质等因素诱发。 (3)可有婴儿期湿疹史,或家族过敏史。 (4)两肺布满哮鸣音,呼气延长,或闻及湿性啰音,心率增快。 (5)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正常,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可疑变应原皮肤试验常呈阳性。大部分患儿特异性IgE明显升高。伴肺部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可增高。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制定的《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08年)。 (1)反复发作喘息、咳嗽、气促、胸闷,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呼吸道感染以及运动等有关,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剧。 (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上述症状和体征经抗哮喘治疗有效或自行缓解。 (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咳嗽、气促和胸闷。 (5)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哮鸣音),应至少具备以下1项:[1]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激发试验阳性;[2]证实存在可逆性气流受限:①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吸入速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Salbutamol)]后15min 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增加≥12%或②抗哮喘治疗有效: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和口服(或吸人)糖皮质激素治疗1-2周后,FEV1增加≥12%;[3]最大呼气流量(PEF)每日变异率(连续监测1~2周)20%。 符合第1~4条或第4、5条者,可以诊断为哮喘。 3.分期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制定的《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08年)将哮喘分为三期: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 (1)急性发作期:突然发生喘息、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或原有症状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16年版)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16年版) 2016年3月 中华儿科杂志,第54卷第3期第167页-第181页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20余年来我国儿童哮喘的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1990年全国城市14岁以下儿童哮喘的累积患病率为1.09%,2000年为1.97%,2010年为3.02%[1,2,3]。哮喘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目前我国儿童哮喘的总体控制水平尚不理想[4],这与哮喘儿童家长对疾病的认知不足、临床医师的规范化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有关[5]。众多研究证明,儿童哮喘的早期干预和规范化管理有利于控制疾病,改善预后。2008年修订的《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和防治指南》[6]充分体现了循证医学原则,对提高我国儿童哮喘的防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自2008年以来儿童哮喘的研究又取得了新的进展,本指南在2008年指南的基础上,参照近年来国外发表的哮喘防治指南[7,8,9,10,11]以及国内的哮喘诊治共识[12,13,14,15,16],汲取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同时结合国内防治儿童哮喘的重要临床经验进行修订,使其更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儿童哮喘的规范化诊断和防治提供指导性建议。 【定义】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以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促、胸闷为主要临床表现,常在夜间和(或)凌晨发作或加剧。呼吸道症状的具体表现形式和严重程度具有随时间而变化的特点,并常伴有可变的呼气气流受限。 【诊断】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过程,各年龄段哮喘儿童由于呼吸系统解剖、生理、免疫、病理等特点不同,哮喘的临床表型不同,哮喘的诊断思路及其具体检测方法也有所差异。 一、儿童哮喘的临床特点 1.喘息、咳嗽、气促、胸闷为儿童期非特异性的呼吸道症状,可见于哮喘和非哮喘性疾病。典型哮喘的呼吸道症状具有以下特征:(1)诱因多样性: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变应原暴露、剧烈运动、大笑、哭闹、气候变化等诱因;(2)反复发作性:当遇到诱因时突然发作或呈发作性加重;(3)时间节律性:常在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4)季节性:常在秋冬季节或换季时发作或加重;(5)可逆性:平喘药通常能够缓解症状,可有明显的缓解期。认识这些特征,有利于哮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2.湿疹、变应性鼻炎等其他过敏性疾病病史,或哮喘等过敏性疾病家族史,增加哮喘诊断的可能性。 3.哮喘患儿最常见异常体征为呼气相哮鸣音,但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患儿可能没有异常体征。重症哮喘急性发作时,由于气道阻塞严重,呼吸音可明显减弱,哮鸣音反而减弱甚至消失("沉默肺"),此时通常存在呼吸衰竭的其他相关体征,甚至危及生命。 4.哮喘患儿肺功能变化具有明显的特征,即可变性呼气气流受限和气道反应性增加,前者主要表现在肺功能变化幅度超过正常人群,不同患儿的肺功能变异度很大,同一患儿的肺功能随时间变化亦不同。如患儿肺功能检查出现以上特点,结合病史,可协助明确诊断。 二、<6岁儿童喘息的特点 喘息是学龄前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中常见的临床表现,非哮喘的学龄前儿童也可能会发生反复喘息。目前学龄前儿童喘息主要有以下两种表型分类方法。 1.按症状表现形式分为: (1)发作性喘息:喘息呈发作性,常与上呼吸道感染相关,发作控制后症状可完全缓解,发作间歇期无症状。(2)多诱因性喘息:喘息呈发作性,可由多种触发因素诱发,喘息发作的间歇期也有症状(如夜间睡眠过程中、运动、大笑或哭闹时)。临床上这两种喘息表现形式可相互转化。 2.按病程演变趋势分为: (1)早期一过性喘息:多见于早产和父母吸烟者,主要是环境因素导致的肺发育延迟所致,年龄的增长使肺的发育逐渐成熟,大多数患儿在生后3岁之内喘息逐渐消失。(2)早期起病的持续性喘息(指3岁前起病):患儿主要表现为与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相关的反复喘息,本人无特应征表现,也无家族过敏性疾病史。喘息症状一般持续至学龄期,部分患儿在12岁时仍然有症状。小于2岁的儿童,喘息发作的原因通常与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感染有关,2岁以上的儿童,往往与鼻病毒等其他病毒感染有关。(3)迟发性喘息/哮喘:患儿有典型的特应征背景,往往伴有湿疹和变应性鼻炎,哮喘症状常迁延持续至成人期,气道有典型的哮喘病理特征。 但是应该注意,在实际临床工作中,上述表型分类方法通常无法实时、可靠地将患儿归入具体表型中,因此这些表型分类的临床指导意义尚待探讨[17]。 三、哮喘诊断标准

小儿哮喘的中医治疗方法

小儿哮喘的中医治疗方法 我们在生活当中也是能够看见一些疾病会侵害孩子们,这也是让很多家长们很痛心的事情,尤其是小儿患上哮喘会影响他们正常的呼吸和生活,所以家长们在发现后更是要及时的去进行治疗,那么,小儿哮喘的中医治疗方法?下面就是相关的解答。 引起哮喘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内因:由于小儿肺脾素虚,肺脏娇嫩,卫外能力差,皮肤腠理不致密,容易感受外邪。风寒、风热之邪由皮毛或口鼻侵入人体,阻于肺络,使肺的宣发功能失常,肺气不利,津液凝聚为痰。脾气虚,运化能力差,生湿酿痰,上贮于肺。所以古代医家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二是外因:气候寒温骤变,邪气乘虚而入,邪入肺经引动伏痰,致痰阻气道,气逆痰鸣而为哮喘。一般来讲,哮喘病的内因为伏痰,外因为外感,内因通过外因引发症状。 此外,也可由过敏因素引起,如嗜食海腥异味或者花粉刺激。所以对小儿哮喘病的治疗就要分两个步骤。 哮喘发作时要急则治其标,以宣肺化痰定喘为治疗原则,常用方药为麻杏石甘汤加味,如葶苈子、苏子、瓜蒌、鱼腥草、大贝、僵蚕、炒地龙、枇杷叶。 一旦哮喘停止,当从内因进行治疗。如果是肺气虚明显,患儿常表现面色苍白、疲乏无力、出汗多、易反复感冒,应以补肺固表为治疗原则;如果是脾气虚,患儿常表现面虚无华、食少纳差、倦怠乏力、便溏或大便量多,应以健脾化痰为治疗原则;如果是易因过敏因素引

起者,应以调理肺脾肾三脏功能为治疗原则。通过从本治疗来调理人体内环境,达到阴阳平衡,从而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增强抵抗力,也就是所谓的除夙根治疗。 专家提示:上面所讲的就是小儿患上哮喘后的中医治疗方法,我们大家也要有所了解,当然了孩子的身体出现状况做家长的也是比较着急的,因此家长们在面对这种病的时候更是要冷静的去面对和选择较好的办法来积极的进行治疗。

儿童哮喘

儿童哮喘 【定义】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以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促、胸闷为主要临床表现,常在夜间和(或)凌晨发作或加剧。呼吸道症状的具体表现形式和严重程度具有随时间而变化的特点,并常伴有可变的呼气气流受限。 【诊断】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过程,各年龄段哮喘儿童由于呼吸系统解剖、生理、免疫、病理等特点不同,哮喘的临床表型不同,哮喘的诊断思路及其具体检测方法也有所差异。 一、儿童哮喘的临床特点 1.典型哮喘的呼吸道症状具有以下特征:(1)诱因多样性: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变应原暴露、剧烈运动、大笑、哭闹、气候变化等诱因;(2)反复发作性:当遇到诱因时突然发作或呈发作性加重;(3)时间节律性:常在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4)季节性:常在秋冬季节或换季时发作或加重;(5)可逆性:平喘药通常能够缓解症状,可有明显的缓解期。 2.湿疹、变应性鼻炎等其他过敏性疾病病史,或哮喘等过敏性疾病家族史。 3.哮喘患儿最常见异常体征为呼气相哮鸣音,但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患儿可能没有异常体征。重症哮喘急性发作时,由于气道阻塞严重,呼吸音可明显减弱,哮鸣音反而减弱甚至消失("沉默肺"),此时通常存在呼吸衰竭的其他相关体征,甚至危及生命。 4.哮喘患儿肺功能变化具有明显的特征,即可变性呼气气流受限和气道反应性增加,前者主要表现在肺功能变化幅度超过正常人群,不同患儿的肺功能变异度很大,同一患儿的肺功能随时间变化亦不同。如患儿肺功能检查出现以上特点,结合病史,可协助明确诊断。 二、<6 岁儿童喘息的特点 目前学龄前儿童喘息主要有以下两种表型分类方法。 1.按症状表现形式分为: (1)发作性喘息:喘息呈发作性,常与上呼吸道感染相关,发作控制后症状可完全缓解,发作间歇期无症状。(2)多诱因性喘息:喘息呈发作性,可由多种触发因素诱发,喘息发作的间歇期也有症状(如夜间睡眠过程中、运动、大笑或哭闹时)。临床上这两种喘息表现形式可相互转化。 2.按病程演变趋势分为:

《儿童支气管哮喘规范化诊治建议(2020年版)要点

《儿童支气管哮喘规范化诊治建议(2020年版)要点 哮喘是儿童期最常见的呼吸道慢性疾病,国内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疾病负担严重。《儿童支气管哮喘规范化诊治建议(2020年版)》,结合国内儿童哮喘的临床诊治经验及研究数据,对儿童哮喘规范化诊治提出建议,有助于提高哮喘的临床管理水平。关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长期治疗和急性发作期的治疗,该建议主要提出以下内容。 长期治疗方案 1. 常用治疗药物: 治疗哮喘的药物主要分为缓解药物、控制药物和附加药物3大类: (1)缓解药物用于快速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症状,常用的有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吸入短效抗胆碱药物等。代表药物为吸入型SABA,在出现哮喘症状时按需使用,不宜单用。其代表药物沙丁胺醇能快速、强效舒张支气管,有效改善气道阻塞,缓解患儿症状。左旋沙丁胺醇是其发挥药物疗效的主要成分,疗效更好,不良反应更小,用药剂量更少。 (2)控制药物通过抗炎作用达到控制哮喘的目的,需每日用药并长期使用,主要包括吸入糖皮质激素(ICS)、白三烯受体拮抗剂(LTRA)、

ICS-长效β2 受体激动剂(LABA)复合制剂等。ICS是哮喘控制治疗的优选药物,但是长期使用时要注意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 LTRA可有效抑制半胱氨酰白三烯,改善呼吸道炎症,是儿童哮喘控制治疗的备选一线药物。我国仅有孟鲁司特可应用于儿科临床,LTRA 单药治疗方案适用于轻度儿童哮喘的控制治疗,该药也可与ICS 联合应用于中、重度儿童哮喘的治疗。 (3)附加药物主要以抗IgE单克隆抗体(奥马珠单抗)为代表的生物制剂、长效抗胆碱能药物(LAMA)如噻托溴铵等,主要应用于难治和重症哮喘。此类药物作为前述控制药物的附加治疗,不单独使用。 近年来生物制剂的研发和临床应用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奥马珠单抗已在我国儿科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抗白细胞介素5抗体(美泊利单抗)也已在国外被批准用于6岁及以上严重嗜酸粒细胞性哮喘儿童。 2. ≥6 岁儿童哮喘的长期治疗方案: 分为5级,通过对儿童哮喘症状控制水平及急性发作次数和严重度的综合评估,考虑适时升级或降级治疗。初始治疗1~3个月后,根据症

小儿哮喘病的防治(很全面)

小儿哮喘病的防治(很全面)

小儿哮喘病的防治(很全面) 从上周的节目里知道,每年5月第二周的星期二作为“世界哮喘日”,全球有三亿哮喘患者,而且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我国目前有很详细的全国流行病学资料,据估测有近两千万的哮喘患者,儿童的发病率更高,儿童大约有1%到6%的发病率,成人大约有1%的发病率。儿童哮喘发病,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儿童哮喘发作在生活中还有哪些诱因,以及呼吸道的感染与儿童哮喘发作有什么关系,带着这些疑问今天特地请到了铜梁县人民医院儿科XX医生座客健康铜梁,请她来和听众朋友们聊聊有关儿童哮喘病的防治的相关话题 主持人:X医生您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儿童支气管哮喘究竟是什么样的疾病呢? 医生:儿童的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的气道疾病,它的本质是一种炎症性疾病。这几年,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地的流调发现,支气管哮喘发病率大概在0.5%—2%之间,当然在儿童当中,他的发病率要比成人要高,有时甚至可以达到5.29%。我们国家,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也

在逐年上升。所以,儿童支气管哮喘还是一个比 较棘手的问题。 主持人:儿童支气管哮对儿童有什么危害? 医生: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如果不发病没有什么影响,各方面生活、劳动、学习都和正常人一样。但是发作起来,后果就比较严重。由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发作,导致儿童不能正常的上学、睡觉,还有不能正常的生长发育,更为严重的是引起死亡。现在发现,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死亡率还是蛮高的,国外有报道,大概是十万分之二十左右,我们国内的一个流调发现,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死亡率和成人死亡率差不多,大约是在万分之三十六左右。农村要比城市的死亡率还要 高一些。 主持人:X医生,刚才你提到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死亡率是相当高的,这是为什么? 医生:哮喘是当今世界最常见的呼吸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也是在发达国家中受累人群最多的疾病之一。据估计,全球已有3亿哮喘患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在不断上升,并以每10年20%~50%的比率上升。支气管哮喘可在任何年龄发生,成人哮喘的80%起病于儿童期,有80%~

支气管哮喘最新诊疗指南

---------------------------------------------------------------最新资料推荐------------------------------------------------------ 支气管哮喘最新诊疗指南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2008 年修订) 前言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慢性疾病,近十余年来我国儿童哮喘的患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众多研究证明,儿童哮喘的早期干预和管理有利于疾病的控制,改善预后。 本指南是在我国 2003年修订的《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试行)》的基础上,参照近年国内外发表的哮喘防治指南和循证医学证据,并结合我国儿科临床实践的特点重新修订,为儿童哮喘的规范化诊断和防治提供指导性建议。 [ 定义]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包括炎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 T 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气道结构细胞(气道平滑肌细胞和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易感个体气道高反应性,当接触物理、化学、生物等刺激因素时,发生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从而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剧,多数患儿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 诊断]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过程,各年龄段哮喘儿童由于呼 1 / 15

吸系统解剖、生理、免疫、病理特点不同,哮喘的临床表型不同,对药物治疗反应和协调配合程度等的不同,哮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 一、诊断标准 1.反复发作喘息、咳嗽、气促、胸闷,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呼吸道感染以及运动等有关,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剧。 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上述症状和体征经抗哮喘治疗有效或自行缓解。 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咳嗽、气促和胸闷。 5.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哮鸣音),应至少具备以下 1 项: (1)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激发试验阳性; (2)证实存在可逆性气流受限: ①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 吸入速效 2 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Salbutamol)]后 15min 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增加12%或②抗哮喘治疗有效: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和口服(或吸人)糖皮质激素治疗 1-2 周后,FEV1 增加12%; (3)最大呼气流量(PEF)每日变异率(连续监测 1 ~2 周)20%。 符合第 1 ~4 条或第 4、 5 条者,可以诊断为哮喘。 二、 5 岁以下儿童喘息的特点 1. 5 岁以下儿童喘息的临

儿童哮喘常规药物表一览表

药物种类 常用品种、剂量及用法 备注 控制类药物 ICS 低剂量100~200ug/d(<5岁250 ug/d) 中剂量~500 ug/d 高剂量>500 ug/d ICS是哮喘长期控制的首选药物 孟鲁司特(LTRA) ≥15岁,10mg,每日1次; 6~14岁,5mg,每日1次; 2~5岁,4mg,每日1次。 孟鲁司特颗粒剂(4mg)可用于1岁以上儿童。 可单独应用于轻度持续哮喘的治疗,尤其适用于无法应用或不愿使用ICS、或伴过敏性鼻炎的患儿,可部分预防运动诱发性支气管痉挛 LABA:(沙美特罗和福莫特罗) 吸入 沙美特罗(施立稳,施立碟)粉雾剂胶囊:50μg;气雾剂:每喷25μg(60喷、120喷)。 舒利迭(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规格:50ug/100ug×60喷,50 ug /250 ug×60喷,50 ug /500 ug×60喷 信必可(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规格:80ug/4.5ug/60吸 LABA目前主要用于经中等剂量吸人糖皮质激素仍无法完全控制的≥5岁儿童哮喘的联合治疗。福莫特罗起效迅速,可以按需用于急性哮喘发作的治疗。 ICS与LABA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抗炎和平喘作用,可获得相当于(或优于)加倍ICS剂量时的疗

效,并可增加患儿的依从性、减少较大剂量ICS的不良反应,尤其适用于中重度哮喘;患儿的长期治疗。 目前有限的资料显示了5岁以下儿童使用LABA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茶碱: 茶碱缓释片规格:0.1/片 成人和12岁以上儿童起始量从0.1开始 茶碱可与糖皮质激素联合用于中重度哮喘的长期控制,尤其适用于预防夜间哮喘发作和夜间咳嗽。 控制治疗时茶碱的有效血药浓度在28~55μmol/L(5~10mg/L)。最好用缓释(或控释)茶碱,以维持昼夜的稳定血液浓度。 长效口服β2受体激动剂 沙丁胺醇控释片、特布他林控释片、盐酸丙卡特罗、班布特罗 硫酸沙丁胺醇控释片(全特宁、惠百释):8mg/片,成人8mg bid 盐酸丙卡特罗(美喘清、美普清、扑哮息敏、异丙奎喘宁、普鲁卡地鲁):成人:50μg,q12h;>6岁:25μg或5ml,q12h;≤6岁:1.25μg/kg,qd~bid次; 班布特罗有片剂及糖浆,适用于2岁以上儿童。2~5岁:5 mg或5 m1;>5岁:10 mg或10 ml,每日1次,睡前服用。 口服β2受体激动剂对运动诱发性支气管痉挛几乎无预防作用。 盐酸丙卡特罗口服15~30min起效,维持8~10h,还具有一定抗过敏作用。 班布特罗是特布他林的前体药物,口服吸收后经血浆胆碱酯酶水解、氧化,逐步代谢为活性物质特布他林,口服作用持久,半衰期约13 h。 全身用糖皮质激素 为减少其不良反应,可采用隔日清晨顿服。但因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副作用大,尤其是正在生长发育的儿童,应选择最低有效剂量,并尽量避免长期使用。 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仅适用于重症未控制的哮喘患者,尤其是糖皮质激素依赖型哮喘。 抗IgE抗体

小儿哮喘最佳治疗方法

小儿哮喘最佳治疗方法 免疫疗法 脱敏疗法 防止病毒感染呼吸道感染尤其是RSV感染和小儿哮喘发作有密切关系,故防止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很重要,目前国内外有效抗病毒药 物较少,常采用: ①干扰素,有广谱抗病毒作用,有用干扰素气雾剂防治病毒性呼吸道感染,阻止哮喘发作的报道,但来源困难,价格昂贵,且疗程 越长,副作用日见增多; ②病毒唑气雾剂,对防治感染性哮喘取得一定疗效,可自鼻中滴入,或气雾吸入,每日2~3次。 发作期 1、寒性哮喘证 【治法】温肺散寒,涤痰定喘 【主方】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加减:咳嗽甚加紫菀、款冬花、旋覆花化痰止咳;哮吼甚加射干、僵蚕、地龙祛痰解痉;喘促甚加代赭石降逆平喘;若表寒不甚、寒饮 阻肺者,可用射干麻黄汤加减 2、热性哮喘证 【症见】气喘,声高息涌,喉间哮鸣,咳嗽痰壅,痰黏、色黄、难咯,胸闷,呼吸困难,鼻塞,流涕黄稠,身热,面红唇干,夜卧 不安,烦躁不宁,口渴,小便黄赤,大便干,咽红,舌质红,苔薄 黄或黄腻,脉浮数或滑数,指纹紫

【治法】清肺涤痰,止咳平喘 【主方】麻杏石甘汤合苏葶丸加减 【常用药】炙麻黄、杏仁、前胡、生石膏、黄芩、葶苈子、紫苏子、虎杖、桑白皮、射干、瓜蒌皮、枳壳等 3、外寒内热证 【症见】气喘,喉间哮鸣,咳嗽痰黏、色黄、难咯,胸闷,喷嚏,鼻塞,流清涕,恶寒,发热,面色红赤,夜卧不安,无汗,口渴, 小便黄赤,大便干,咽红,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紧或滑数,指纹浮红或沉紫 【治法】解表清里,止咳定喘 【主方】大青龙汤加减 【常用药】炙麻黄、桂枝、白芍、细辛、五味子、法半夏、生石膏、黄芩、葶苈子、紫苏子、鱼腥草、炙甘草等 加减:热重加栀子、虎杖清肺热;咳嗽重加桑白皮、前胡、紫菀 肃肺止咳;喘促甚加射干、桑白皮泻肺平喘;痰热重加地龙、黛蛤散、竹沥清化痰热 【症见】气喘,喉间哮鸣,持续较久,喘促胸满,动则喘甚,咳嗽,痰稀、色白、易咯,形寒肢冷,面色苍白或晦滞少华,神疲倦怠,小便清长,舌质淡,苔薄白或白腻,脉细弱或沉迟,指纹淡滞 【主方】偏于肺实者,用苏子降气汤加减;偏于肾虚者,用都气 丸合射干麻黄汤加减 【常用药】偏于肺实者给予紫苏子、杏仁、前胡、法半夏、陈皮、肉桂、丹参、紫菀、款冬花、党参、五味子等。偏于肾虚者用山茱萸、熟地黄、补骨脂、怀山药、茯苓、款冬花、紫菀、法半夏、细辛、胡桃肉、五味子、炙麻黄、射干等。肺实肾虚并重时二方配合 使用

小儿哮喘诊治指南

小儿哮喘诊治指南 疾病简介: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哮喘是一种表现反复发作性咳嗽,喘鸣和呼吸困难,并伴有气道高反应性的可逆性、梗阻性呼吸道疾病,哮喘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的常见慢性呼吸道疾病,其发病率高,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慢性病程,严重影响了患儿的学习、生活及活动,影响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不少儿童哮喘患者由于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最终发展为成人哮喘而迁延不愈,肺功能受损,部分患者甚至完全丧失体力活动能力,严重哮喘发作,若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可以致命,有关哮喘的定义、病因学、发病机制,免疫学、病理生理学及诊断和治疗原则等,儿童与成人基本上相似,但儿童和成人哮喘在某些方面仍然存在着差异。哮喘儿童正处于智能、身体,心理及免疫系统等不断生长发育过程,尤其在免疫学和病理生理学等方面,儿童哮喘有其特殊的方面。 小儿哮喘病因 (一)发病原因 世界各地哮喘的发病率在0.1%~32%之间,差异接近300倍,其原因可能与遗传基因,年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种族,工业化,城市化,室内装修,生活水平,饮食习惯等有关。 诱因 诱发支气管哮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常见因素包括如下: 1,过敏原:过敏物质大致分为三类: ①引起感染的病原体及其毒素,小儿哮喘发作常和呼吸道感染密切相关,婴幼儿哮喘中95%以上是由于呼吸道感染所致,主要病原体是呼吸道病毒,如合胞病毒 (RSV),腺病毒,流感,副流感病毒等,现已证明合胞病毒感染可因发生特异性IgE介导Ⅰ型变态反应而发生喘息,其它如鼻窦炎,扁桃体炎,龋齿等局部感染也可能是诱发因素, ②吸入物:通常自呼吸道吸入,国内应用皮肤试验显示,引起哮喘最主要过敏原为尘螨,屋尘,霉菌,多价花粉(蒿属,豚草),羽毛等,亦有报告接触蚕发哮喘,特别是螨作为吸入性变应原,在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中占有一定重要地位,儿童期对螨的过敏比成人为多,春秋季是螨生存地最短短适宜季节,因此尘螨性哮喘好发于春秋季,且夜间发病者多见,此外,吸入变应原所致哮喘发作往往与季节,地区和居住环境有关,一旦停止接触,症状即可减轻或消失, ③食物:主要为异性蛋白质,如牛奶,鸡蛋,鱼虾,香料等,食物过敏以婴

儿童哮喘管理和预防的指南袖珍本

儿童哮喘管理和预防的指南袖珍本 POCKET GUIDE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IN CHILDREN 供医护人员使用的指南袖珍本 2002年修订 依据全球哮喘管理和预防策略的工作报告 BASED ON THE WORKSHOP REPORT: GLOBAL STRATEGY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REVISED(2002)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心肺血液研究所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NATIONAL HEART,LUNG,AND BLOOD INSTITUTE 首都儿科研究所哮喘防治与教育中心译 全球哮喘防治创议国家心肺血液研究所国立卫生研究院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执行委员会(2002)传播委员会(2002) Tim Clark, M.D., U.K., Chair Martyn R. Partridge, M.D., U.K., Chair William Busse, M.D., U.S.A. Gabriel Anabwani, M.D., Botswana

Jean Bousquet, M.D., Ph.D., France Richard Beasley, M.D., New Zealand Stephen T, Holgate, M.D., DSc., U.K. Hisbello Campos, M.D., Brazil Claude Lenfant, M.D., U.S.A. Y uzhi Chen, M.D., China Paul O’Byme, M.D., Canada Frode Gallefoss, M.D., Norway Ken Ohta, M.D., Japan Michiko Haida, M.D., Japan Martyn R. Partridge, M.D., U.K Javaid A. Khan, M.D., Pakistan Soren Pedersen, M.D., Denmark. Ron Neville, M.D., U.K. Albert L. Sheffer, M.D., U.S.A. Albert L. Sheffer, M.D., U.S.A. Raj Singh,M.D., India Raj Singh, M.D., India Wan Cheng Tan, M.D., Singapore Jeyaindaran Sinnadurai, M.D., Malaysia Wan Cheng Tan, M.D., Singapore Ran Tomlins, M.D., Australia Onno van Schayck, M.D., Netherlands Heather Zar, M.D., South Africa 再版依据美国国立心肺血液研究所和世界卫生组织(NHLBI/WHO)的工作报告 全球哮喘防治创议1995年1月第一次发行 NIH 出版号02-3659 2002年的工作报告可在以下网址浏览:https://www.360docs.net/doc/f716110080.html, 翻译:沙莉刘传合赵京马煜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 小儿鼻鼽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儿鼻鼽 1 范围 本指南提出了小儿鼻鼽的诊断、辨证、治疗、预防和调护建议。 本指南适用于18周岁以下人群鼻鼽的诊断和防治。 本指南适合中医科、儿科、耳鼻喉科等相关临床医师使用。 2 术语和定义[1-4]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小儿鼻鼽allergic rhinitis in children 小儿鼻鼽是常见的小儿鼻部疾病。临床以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喷嚏、清水样涕、鼻塞等为特征。常伴发过敏性结膜炎、湿疹、哮喘、腺样体肥大、鼻窦炎、鼻出血、中耳炎及睡眠呼吸障碍等疾病。 本病的发病具有以下特点:同年龄段男性儿童发病率高于女性;6~18岁儿童青少年中,年幼儿童发病率高于年长儿童;城镇儿童比农村儿童更易罹患变应性鼻炎。本病还有鼽、鼽嚏等别名。本病包含西医学的变应性鼻炎、血管运动性鼻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非变应性鼻炎等疾病。 3 诊断 3.1 病史[2,3] 本病可常年发病,亦可呈季节性发作,春、秋、冬三季多发。具有反复发作的病史,部分病人可有荨麻疹、湿疹、支气管哮喘等过敏性疾病史或家族史。 3.2 临床表现[3] 症状:鼻痒、喷嚏、清水样涕、鼻塞等症状出现2项及以上,每天症状持续或累计约1小时以上。可伴有眼痒、结膜充血等眼部症状。症状严重的患儿可有所谓“变应性敬礼”动作,即为减轻鼻痒和使鼻腔通畅而用手掌或手指向上揉鼻。 体征:在发作期常见鼻黏膜苍白、水肿,少数鼻黏膜充血,鼻甲肿大,鼻腔水样分泌物。症状严重的患儿可出现:①变应性黑眼圈:由于下眼睑肿胀而出现的下睑暗影;②变应性皱褶:由于经常向上揉搓鼻尖而在鼻梁皮肤表面出现横行皱纹。在间歇期以上特征不明显。 3.3 实验室检查[2,3] 血常规:白细胞总数正常,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 鼻腔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检查可呈阳性,鼻腔分泌物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可呈阳性。 皮肤点刺试验、血清总IgE检测、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均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3.4 需与小儿鼻鼽鉴别的病种[1,2,5] 伤风鼻塞,鼻窒,鼻渊,鼻息肉。 4 辨证[1,5-10] 4.1 肺气虚寒证

小儿哮喘最佳治疗方法

小儿哮喘最佳治疗方法 小儿哮喘是一种表现反复发作性咳嗽,喘鸣和呼吸困难,并伴有气道高反应性的可逆性、梗阻性呼吸道疾病,那么,有什么治疗方法吗?接下来,就和大家分享小儿哮喘最佳治疗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免疫疗法 分非特异性免疫疗法和特异性脱敏疗法,近年来有用胸腺肽,灭活卡介苗,气管炎菌苗,核酪,麻疹疫苗,胎盘脂多糖等方法,这些治疗的目的是刺激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淋巴细胞增殖,产生非特异性IgG,从而提高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 脱敏疗法 适用于外源性哮喘,系针对引起机体过敏反应的某些变应原,采用自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浓度,使体内反应素IgE下降,达到病因治疗和病因预防的双重作用,脱敏疗法一般应坚持2~3年,对单一过敏原过敏者疗效较好,儿童效果比成人好,但由于过敏原种类繁多,平日有些变应原如尘土,螨,花粉及霉菌等几乎无处不在,防不胜防,故对其治疗地位仍有争论。 卡慢舒溶液是最近制成的免疫促进剂和调节剂,其主要成分为羧甲基淀粉钠,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显示对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及哮喘患儿有改善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从而增加机体抵抗力的作用,用法:

22.5%卡慢舒溶液1~4岁7ml/次,~7岁10ml,~14岁15ml,每日3次,3~6月为一疗程。 防止病毒感染呼吸道感染尤其是RSV感染和小儿哮喘发作有密切关系,故防止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很重要,目前国内外有效抗病毒药物较少,常采用: ①干扰素,有广谱抗病毒作用,有用干扰素气雾剂防治病毒性呼吸道感染,阻止哮喘发作的报道,但来源困难,价格昂贵,且疗程越长,副作用日见增多; ②病毒唑气雾剂,对防治感染性哮喘取得一定疗效,可自鼻中滴入,或气雾吸入,每日2~3次。 稳定细胞膜通过稳定肥大细胞细胞膜,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从而阻止化学介质释放,可达到预防哮喘发作的目的,①色甘酸钠是首选预防药,此药在肠道不吸收,需半粉剂20mg,置于喷雾吸入器吸用,每日3~4次,一般在2~4周后可发生作用,疗程4~6月,但此药无舒张支气管作用,对急性发作无效,有个别病儿吸入此药反可诱发支气管哮喘, ②酮替芬(ketotifen),可口服,亦有稳定肥大细胞细胞膜作用及抗组织胺作用,适用于所有类型哮喘,剂量为0.08~0.12mg/kg/d,至少服6~12月,但此药舒张支气管作用亦不强,目前已作为预防哮喘发作而广泛应用,副作用有嗜睡,头晕,困乏等,儿童比成人少见。 锻炼身体体格锻炼对长期患哮喘的儿童极为重要,可与药物治

解读 2012 年儿童哮喘国际共识

解读2012 年儿童哮喘国际共识 2014-05-26 11:06 来源: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作者:向莉字体大小-|+ 来自于欧洲变态反应和临床免疫学会(EAAcI)、美国变态反应哮喘和免疫学会(AAAAI)、美国变态反应哮喘和免疫学院(AcAAI) 以及世界变念反应组织(wAO) 的专家组成的哮喘变态反应和免疫国际联合会(IcAALL) 于20l2 年 6 月发表儿童哮喘国际共识(IcoN)。ICAAELL 的委员对:2006 年以来修订或颁布的国际代表性或区域性儿童哮喘指南分析比较,这些指南文件包括澳大利亚哮喘管理手册2006 版、哮喘管理和预防的全球策略20l1 年更新版、5 岁以下儿童哮喘诊断与管理的全球策略2009 年版、日本儿童哮喘指南2008 版、美国心肺血液研究所关于国家哮喘教育和预防计划的专家组报告一3 的2007 年版、儿童哮喘诊断和治疗的pRAcTALL 共识报告2008 年版、英国哮喘管理指南2011 年修订版(sIGN)。 IcON 强调了以上各项指南关于儿童哮喘管理理念的共同点一一哮喘治疗目标为疾病控制,达到哮喘控制的目标需要将教育患儿及其父母与卫生服务的专业人士的教育共同结合起来。应规律进行评估和监测以便精细调整治疗方案。大多数儿童经合理的药物治疗能控制症状和减少未来患病风险。表型特异性哮喘治疗是未来发展趋势。 1 哮喘的定义和分类 通过比较不同指南文件在定义哮喘的差异性和共性,指出在慢性炎症这一病理本质上已经达成共识。并在使用描述性定义中,不同程度地涵盖了症状、表现类型和潜在机制。但由于迄今为止,有关慢性呼吸道炎症、支气管高反应性、症状三者之问的关系仍小清楚,因此,IcON 认为在哮喘的定义中增加更加细化的描述,例如细胞类型、症状时程、可逆性及其触发因素,并不能增加在哮喘认知方面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因此住临床应用中,使用一个简化的哮喘的工作定义更为实用,即哮喘是与多变的气流阻塞和支气管高反应性相关的慢性炎症病变。症状表现为反复发作喘息、咳嗽、气促和胸闷。已有哮喘的分类体系包括年龄、严重度和持续性、控制、表型,基本反映了对哮喘分类体系的发展需求。南于按照严重性/持续性进行分类的方法不能区分以下原因:是由于疾病固有的严重程度抑或由于治疗抵抗性及其他因素(如治疗依从性) 导致严重度的差异,所以正在被动态评估“控制”这一分类体系所取代,成为指导治疗的依据。 早在2009 年更新的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 指南中,已经指出用轻度间歇、轻度持续、中度持续和重度持续这种分类体系不能体现哮喘严重程度存在可变性的特征,也不能反映对治疗的反应程度如何,建议哮喘严重度分级水平应以达到哮喘控制所需的治疗程发来进行分级。 与我们当前应用的中国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和治疗所不同的是,在控制评估上,Ic0N 列举了没有疾病活动的状态所谓“完全控制”的概念,以及控制评估的 2 个维度,一个维度是当前损害(评估条目 5 项即日间症状、夜间症状、缓解药糊的使用、活动受限、5 岁以上儿童肺功能),另一个维度是未来风险(评估条目2 项即哮喘急性加重频次、药物不良反应)。而在对于完全控制的定义上,各维度的各条目均为“零”门槛和正常肺功能,较之于原有的“控制”级明星提升,可谓控制级的最高水平。 对哮喘进行表型分类是一种指导疾病个体化管理的新理念,但其临床应用价值仍在研究中。根据确切的触发因素提出的表型分类方法(病毒诱发,运动诱发,变应原诱发,未确定因素) 提供了一种简单的表型分类系统,用于指导治疗策略,但这仅仅是表型分类体系的一个代表,更加精确的关于反映确切病理生理机制的内表型体系和表型特异性生物标志物的深入研究将更适宜于临床实践。 2 诊断流程和鉴别诊断

中医药防治小儿哮喘方法及意义探析

中医药防治小儿哮喘方法及意义探析 发表时间:2013-01-18T11:32:20.78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8期供稿作者:朱佳琪[导读] 中医认为,从不同的角度对小儿哮喘进行防治,分为从脾论治,从风论治,从瘀论治,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朱佳琪(安徽中医学院研究生部安徽合肥230038) 【摘要】哮喘是儿童期常见的呼吸道慢性疾病之一,具有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临床特征,严重危害小儿生长发育和健康。中医中药在防治小儿哮喘方面逐渐凸显出其独特的优势。中医认为,从不同的角度对小儿哮喘进行防治,分为从脾论治,从风论治,从瘀论治,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关键词】中医药小儿哮喘防治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儿童时期常见的慢性肺系疾病,其具有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临床特征,严重危害小儿生长发育和健康。现代医学认为,哮喘其本质是支气管抗体产生的一系列过敏反应,主要由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随着新型药物的研制成功,哮喘的治疗更加有效,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由于中医药具有多靶点、多环节疗效特点,在整体调节、控制复发、缓解症状等治疗哮喘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因此近年来不断总结探索中医药防治小儿哮喘有着广阔的前景。 1. 小儿哮喘的中医病因病机 (1)外邪侵袭:以风寒或风热最多见。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抵抗力差,易感受外邪。外感时邪,引动伏饮,壅阻肺气,宣降失职,气逆为喘。 (2)饮食失宜:我国民间有“鱼腥哮”、“咸哮”等记载,认为哮喘与饮食过咸、过酸等刺激有关。 (3)劳倦过度:疲劳也是小儿哮喘的重要诱因之一,尤多见于虚喘。 (4)情志影响:《证治心得》中记载:“夫肺居具焦而司气化,或暴怒所加,肝气上升,上焦闭郁,肺气失降,则奔迫为喘。” 2. 小儿哮喘的中医治法 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内治,外治,内外同治。内治进行临床辨证分型,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治疗,分为从脾论治,从风论治,从瘀论治。 2.1 健脾宣肺法:高淑清[1]等认为小儿支气管哮喘多由于小儿平素内有伏痰又复感外邪所致,然究其伏痰之因多由于肺气虚,卫外失固,腠理不密邪阻肺络,气机不利,津液凝聚为痰和脾虚不运而生湿酿痰。故治疗必须抓住本质,健脾宣肺使伏痰得消,气机通畅。方用茯苓、白术以健脾利湿;麻黄、杏仁以宣肺止咳。现代医学药理学表明,麻黄具有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的作用。 2.2 补气祛风法:小儿体内有伏痰,复加外感风邪,引起肺气不宣,耗伤气阴。此时,要防止以一味药专攻邪。《医宗必读》有载:“倘专于发散,恐肺气益弱,腠理益疏,邪乘虚而入。病反剧增也。”李惠群[2]认为应用补气祛风法治疗。自拟方:黄芪、太子参、白术、地龙、桑白皮各10g,防风、枇杷叶各6g,黄芩、蝉蜕各9g,桃仁3g.每日1剂,水煎2次,分次温服,连用7天。此方既可提高患儿抗病能力,又可减轻机体对过敏因素的应激反应,兼顾化痰活血,调畅气机,抗复发、防演变,相得益彰。 2.3 解毒化瘀法:“肺主气,司呼吸,朝百脉”、“久咳痰瘀终成哮”,外感于肺,甚久则伤肺络,进而瘀血乘肺,阻滞气道,妨碍气机升降,致咳逆喘息。马迪[3]予止哮、平喘、理肺、除痰常规治疗,佐用解毒化瘀之剂,即基于临床对哮喘儿病因病机的实际变化观察。与解毒相关的药物选用射干、白鲜皮、白花蛇舌草、重楼、苦参、紫草等,以解肺经之毒。化瘀之品则用侧柏叶、川芎、桃仁、牛膝、降香、丹参、郁金、刘寄奴等。现代药理学研究认为解毒剂重在对抗病原微生物。其中具有抗菌作用的有黄芩、重楼、白花蛇舌草、射干、苦参、白鲜皮,抗病毒作用的如紫草、黄芩、射干。 3. 中医药治疗小儿哮喘的意义 3.1《临证指南医案喘》[5]曾言:“若由外邪壅遏而致者,邪散则喘易止,后不复发,此喘证之实者也;若因根本有亏,肾虚气逆,浊阴上冲而喘者,此不过一二日之间,势必危笃,用药亦难奏效,此喘证之属虚者也。”《医宗必读喘》亦说:“治实者攻之即效,无所难也。治虚者补之未必即效,须悠久成功,其间转折进退,良非亦也。” 3.2 中医学在治疗哮喘时不但重视哮喘发作期的治疗,同样重视缓解期防治。随着现代医学对哮喘病因的不断深入研究表明,支气管哮喘发生的主要原因,即使在哮喘缓解期这种情况仍然存在。中医辨证治疗从整体观念出发,根据不同的证型,分别采用益气、健脾、滋阴、补肺等治法扶正固本,增强机体适应性和抗病能力,以消除生痰之源,这样改善了患儿的机体内环境,干预了高气道反应,抵御了某些炎症介质的释放和侵犯[4]。 哮喘是儿童期常见的呼吸道慢性疾病之一,随着中医对小儿哮喘发病机理认识的不断深入,中医中药在防治小儿哮喘方面逐渐凸显出其独特的优势。笔者通过对治疗小儿哮喘内治方法的简单整理和例举。可以看出中医药治疗小儿哮喘有着良好的临床疗效,不但具有效率高、复发率低的优势,而且具有副作用小、毒性低的特点。未来在中医防治小儿哮喘的方法不断成熟及完善的同时,中医“辨质论治”小儿哮喘的原则将贯穿于哮喘的诊断、治疗及预防保健等的全过程,力求建立一种防治小儿哮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参考文献 [1] 高淑清,辛艳红,孙晓慧.健脾宣肺法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40例[J].中医儿科杂志,2005,1(1):44. [2] 李惠群.补气祛风法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38例[J].中医儿科杂志,2008,4(3):23. [3] 马迪.解毒化瘀发治疗小儿哮喘(发作期)体会[J].江西中医药,2003,34(252):35. [4] 伍利芬.“加味芎蝎散”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30例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2007,26(10):665-666. [5] 郑军.小儿哮喘缓解期的中医辨证治疗[J].北京中医杂志,2002, 21(4):2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