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预防医学会入会申请表

福建省预防医学会入会申请表
福建省预防医学会入会申请表

附件1:福建省预防医学会入会申请表

会员证号:

注:年度、编码、代码一律不用本人填写。总会是指中华预防医学会。

医学转专业申请书范文

医学转专业申请书范文 尊敬的各位校领导,院领导,系领导; 你们辛苦了,我是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生科系的学生缪茂建,现在,我郑重的提出申请,希望可以进入临床专业学习。 我从高中时期就对临床医学有着浓厚的兴趣,经常搜集和临床医学有关的各种资料,在高考填报志愿时也一心要学习临床医学,但因为种种原因而未能如愿。 随着对自己兴趣的发掘,对自己特长的认识以及对未来职业的规划, 我认为临床专业更适合我。我更喜欢喜欢自己思考,动手实践、探索,寻找答案。相信强烈的求知欲使我更适合临床。临床专业,我相信它能提供给我更大的发展空间,也相信能更好的展现自己的能力。如今,经过半年的学习,我对现在所学的专业有了很多的了解,发现自己确实不喜欢这个专业,根本无法用心学习。如果一定要我学习这个专业,最终也就只能是在戈壁滩上掘井,掘的再深也掘不出水;即使偶然加碰巧有了一点,到那时所付出的代价也已远远超过了水的价值。 因此上个学期,自己觉得在学习上面,没有学深,相关知识掌握的不是很牢固。我觉得是没有赶上自己喜欢的,偏离了我梦想的道路。 高考填报志愿时,多是听的别人的意见填的专业选择,自己那时对未来的感觉还是相当模糊的。而现在,终于找到

自己喜欢的.,想要抓住的东西了。父母也都很支持我,希望我是真正的为自己的兴趣,自己的爱好学,而不是人云亦云的在生科专业里。经过再三的思索,我下了转专业的决心。因此,申请转专业是我最终的决定,相信我会好好把握住这个机会。 我希望自己的四年大学生活能够充实和有意义,而不是被白白浪费在一个我不喜欢的专业上。我愿把自己的青春献给挚爱的临床医学,为了自己的梦想,也为了临床医学的明天。 s(“content_relate”);

中华医学会各主要分会领导名单(最新)

A中华医学会各主要分会领导名单(最新) (说明:前一个数字指第几届,后面是换届年代,[重]代表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委员按照地域分布排列,先写内科的) 8心血管2009 主任委员:胡大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重] 前任主任委员:高润霖(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重] 候任主任委员:霍勇/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委员:马长生/首都医科大学安贞医院[重],韩雅玲/沈阳军区总医院,葛均波/复旦大学中山医院[重],张运(院士)/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重] 8呼吸2010 主任委员:王辰/首都医科大学朝阳医院[重] 前任主任委员:刘又宁/解放军总医院[重] 副主任委员:沈华浩/浙江大学第二医院,其余不详 9消化2009 主任委员:樊代明(院士)/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重] 侯任主任委员:杨云生/解放军总医院 副主任委员:钱家鸣/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院[重],张澍田/首都医科大学友谊医院[重],袁耀宗/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重],陈旻湖/中山大学第一医院 8肾病2009 主任委员:陈香美(院士)/解放军总医院[重] 候任主任委员:刘志红(院士)/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副主任委员:章友康/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重],陈楠/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梅长林/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余学清/中山大学第一医院[重] 8血液2010 前任主任委员:阮长耿(院士)/苏州大学第一医院[重] 候任主任委员:黄晓军/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重] 副主任委员:王健民/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其余不详 8内分泌与代谢2009 主任委员:宁光/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重] 前任主任委员:曾正陪/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院[重] 候任主任委员:滕卫平/中国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重] 副主任委员:李光伟/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母义明/解放军总医院,赵家军/山东大学省立医院,廖二元/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重] 8风湿2010(作为“临床免疫学”成为国家重点学科) 主任委员:栗占国/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重] 前任主任委员:张奉春/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院[重] 候任主任委员:曾小峰/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院 副主任委员:黄烽/解放军总医院,邹和建/复旦大学华山医院,鲍春德/上海交通大学仁济医院, 9感染病2010 主任委员:李兰娟(院士)/浙江大学第一医院[重] 候任主任委员:侯金林/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副主任委员:李太生/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院,王贵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缪晓辉/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王宇明/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重]

3、福建省医学系统高级职称评审论文要求

福建省医学系统高级职称评审论文要求 (一)申报晋升副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属省级单位的申报人员,须在国家级(被SCI或MEDLINE数据库收录的刊物及中华医学会等一级学会主办的医药卫生类刊物,下同)医药卫生类刊物发表本专业有价值的学术论文1篇(限第一作者,下同)以上,或在省级及以上出版社出版本专业有较高水平的学术专著(含译著),字数达10万字以上,或在省级(省、市、自治区学会及其以上单位主办的,下同)及以上医药卫生类刊物发表本专业有价值的学术论文2篇以上; (2)属设区市级及区级单位的申报人员,须在省级以上医药卫生类刊物发表本专业有价值的学术论文1篇以上; (3)属县(市)级及以下单位的申报人员,论文不作必备条件,应提交本人聘期内病例分析报告或业务工作总结报告作为代表作送审。 (二)申报晋升正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属省级单位的申报人员,须在国家级医药卫生类刊物发表本专业有价值的学术论文2篇以上,或在省级及以上出版社出版本专业有较高水平的学术专著(含译著),字数达15万字以上,或在省级医药卫生类刊物发表本专业有价值的学术论文3篇以上; (2)属设区市级单位的申报人员,须在国家级医药卫生类刊物发表本专业有价值的学术论文1篇以上,或在省级以上医药卫生类刊物发表本专业有价值的学术论文2篇以上; (3)属县(市、区)级以下单位的申报人员,须在省级以上医药卫生类刊

物发表本专业有价值的学术论文1篇以上。 (三)申报对象在国家级和省级医药卫生类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须有国内统一的CN刊号(不含增刊、专刊、特刊等,下同),不包括个案报道、综述、科普性文章和论文摘要等。 (四)所有申报晋升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均应按规定进行业务面试(见附件),同时提交一篇专业学术论文(代表作)进行论文鉴定(县(市)级及以下申报副高级人员除外)(见附件)。对不具备规定学历或未满规定任职年限(不含临床医师类别),破格申报正、副高级职务任职资格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须进行论文答辩(见附件)。凡经鉴定或鉴别,确有剽窃、抄袭等弄虚作假行为的,取消其评审资格,并按情节轻重给予严肃处理。

福建省医学会专科分会管理办法

福建省医学会专科分会管理办法 (2013年修订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专科分会的能力建设,根据《福建省医学会章程》,参照《中华医学会专科分会管理规定》及《中华医学会专科分会学术会议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本会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福建省医学会专科分会是福建省医学会理事会领导下负责组织本学科学术活动的非独立法人的分支学术机构。专科分会的正式名称为“福建省医学会某某分会”,对外交往时,可使用“中华医学会福建分会某某分会”的名称。 第二章专科分会任务、职责和工作制度 第三条福建省医学会专科分会承担下列任务: 一、协助秘书处抓好专科分会的组织建设,包括成立新的专科分会、专科分会的换届选举和考核评价工作; 二、组织本专科分会的学术交流活动,组织评议、审定学术论文,推荐优秀论文和科普作品; 三、协助省医学会承担全省医药卫生科技成果评审鉴定、医

疗技术鉴定及福建医学科技奖的评审工作; 四、组织本专科的专科医师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推广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 五、发现、推荐、培养本专科优秀中青年人才,团结本专科技术人员,及时反映他们的意见、要求和建议; 六、掌握本专科的国内外科技动态,承接有关学术咨询任务,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学科发展和医学科技发展建议; 七、完成专科分会临床研究资金的募集、立项、考核评议工作; 八、指导、协助并积极参与全省医疗卫生机构及各设区市医学会相关专科分会的学术活动,及时总结通报各设区市专科分会的工作经验; 九、领导本专科分会下设的青年委员会和专业学组工作; 十、完成省医学会交办的其他任务。 第四条专科分会设立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常务委员会负责专科分会的日常工作。专科分会委员会职责包括: 一、根据省医学会的总体规划和专科分会承担的任务,制定本专科分会管理办法、本届任期的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二、组织领导本专科分会学术交流、专科医师培训、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和科学普及工作; 三、组织实施本专科分会自身建设,发展专科会员,受理本专科分会会员的建议和意见; 四、组织编发本专科分会工作总结、会议纪要、工作简报、

吉安市医学会团体会员入会申请表(DOC)

宝山区医学会团体会员入会申请表 说明:单位等级指医院评审等级,由医院填写;性质填写行政单位或事业单位或企业单位;填写机构类型时,如果既是教学医院,又是综合医院,应在“教学医院”和“综合医院”两项中以“√”表示,非医院单位选“其它”项。

吉安市医学会普通会员登记表 填表日期:20 年月日

吉安市医学会会员与会费管理办法(2008年3月28日第七届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审议通过) 根据《江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学会组织工作条例》和《吉安市医学会章程》的规定,为加强本会会员与会费的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会员管理工作的目的和任务: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吸纳具备资格和条件的医学科技工作者和与医药卫生相关的事业、企业单位及依法登记成立的社团入会,壮大学会队伍;认真落实会员的权利和义务,增强会员意识;密切学会与会员的关系,充分调动个人会员和单位会员的入会和参会积极性,把学会办成会员之家、医学科技工作者之家。 第二条会员的类别和条件: (-)会员的类别分为: 1.普通会员; 2.团体会员; 3.名誉会员。 (二)会员的条件: 1.普通会员: (1)高等医学院校毕业,获得(执业)医师、助教、实习研究员、助理编辑、技师以上职称者; (2)从事与医学有关学科的工作,具备以上相应技术职称者;

(3)积极支持本会工作,从事有关医疗、预防、卫生管理工作的领导干部和一般干部; (4)科学技术其他方面的学会、协会或研究会的会员,符合以上三项条件之一者可跨会申请成为本会普通会员。 2. 团体会员: 承认本会章程,积极参加本会活动,支持本会工作,并有一定数量专业技术人员的医疗卫生、医学教育、医学科研机构及依法成立的社会团体,提出申请,经审查同意即可成为本会团体会员。 3. 名誉会员: 承认本会章程,积极参加本会活动,支持本会工作的领导,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或重大科研成果,在市内外有较大学术影响的专家、学者和业绩显著的企业高级管理人士。 第三条会员的权利。 (一)个人会员:包括普通会员和名誉会员 1.享有本会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2.拥有对本会工作的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 3.优先参加本会举办的各类学术活动、学习班,凭会员证(须有缴纳会费的注册记录)可享受适当的优惠; 4.优先取得本会编印的有关学术资料; 5.优先参加本会举办的各种评选、奖励活动;

福建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导师信息

杨叔禹 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 性别男 技术职称主任医师 工作单位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糖尿病防治 学术专长 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师奖”,“中国优秀院长”获得者。长期从事糖尿病等代谢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创建厦门市糖尿病研究所,擅长治疗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提出消渴病“经纬辨证”学说,探索糖尿病辨证量化,研制出“平糖浓缩胶囊”等系列方药临床疗效好。主持课题1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科技支撑计划各1项。发表SCI及核心刊物论文30余篇;主编《糖尿病中西医研究进展》等6部专著。 导师姓名李学军 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 性别男 技术职称副主任医师 工作单位厦门市第一医院 研究方向糖尿病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 学术专长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糖尿病科主任,中心实验室副主任,厦门市糖尿病研究所副所长。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高级访问学者,长期从事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血脂异常、肥胖等内分泌代谢疾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基础及临床研究。发表SCI及核心论文近30篇,出版专著2部,获得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导师姓名陈健 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性别男

技术职称主任医师 工作单位厦门市中山医院研究方向骨质疏松 学术专长 陈健:男,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分会理事,厦门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厦门市医学会骨质疏松分会副主任委员。长期从事老年骨质疏松、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研究,获得厦门市科技进步奖共四项(第一作者2项,第三作者2项)。目前主要承担研究课题3项。近年来,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篇,其中SCI收录4篇。主编大学规范教材1部,参编3部。 导师姓名杜好信 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性别男 技术职称主任医师 工作单位厦门市中医院 研究方向食管癌乳腺癌研究 学术专长 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厦门市政府引进人才(2006年)、林巧稚奖章获得者。中华中医药学会乳腺病防治协作工作委员会常委。厦门市胸心外科学会副主委。在三甲医院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医学著作4部,承担厦门市科技局资助课题两项,福建省卫生厅资助课题一项。擅长乳腺癌早期诊断、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等综合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胸部微创手术以及食管癌、肺癌、气胸等胸部疾病的外科诊治和临床研究。 导师姓名管昌益 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 性别男 技术职称主任医师,教授 工作单位厦门市中医院 研究方向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

中华医学会2018年一类学术会议计划一览

中华医学会2018年学术会议计划 (一类学术会议) (申报学术会议的专科分会及部门按拼音排序) 中华医学会编制

关于2018年中华医学会一类学术会议计划有关情况的说明 各位常务理事: 按照《中华医学会专科分会学术会议管理办法》中的有关规定,我会学术会务部于2017年7月向中华医学会所有专科分会及中华医学会相关业务部门发出了关于报送2018年学术会议计划的通知。根据通知要求,截止到2017年12月,共有81个专科分会上报了学术会议计划,其中一类学术会议96项,包括国际会议12项,年会/全国会72项,中青年会12项;二类学术会议174项;杂志社学术会议45项,音像出版社6项,共计321项。 有8个专科分会(公共卫生分会,科学普及分会,地方病学分会,高原医学分会,航海医学分会,医学细胞生物学分会,医疗保险分会,组织再生学分会)2018年没有安排学术活动。 按照《中华医学会专科分会学术会议管理办法》中有关学术会议审批的规定,一类学术会议计划提交中华医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及常务理事会审批通过,二类学术会议计划提交中华医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审批通过。我会于2018年1月10日召开了学术工作委员会会议,对上报的2018年学术会议计划进行了讨论和审议。 经学术工作委员会审议,同意批准专科分会和学会上报的2018年二类学术会议计划,并将一类学术会议计划

提交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会审议。 2018年上报的一类学术会议情况如下: 1、国际学术会议12项,包括了国际学术组织的学术会议和自主主办的国际会议。 2、学术年会或全国学术大会72项,绝大部分为各个专科分会连续举办的学术年会。 3、中青年学术会议12项,均为各专科分会为中青年医生专门组织的学术交流活动。随着专科分会青年委员会的成立,中青年学术会议逐年增多,得到了广大中青年医生的欢迎。另有部分专科分会在全国学术大会中设立中青年医生会场,因此没有单独上报此项学术会议计划。 中华医学会 2018年1月

中华医学会分会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各主要分会领导名单(最新) (说明:前一个数字指第几届,后面是换届年代,[重]代表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委员按照地域分布排列,先写内科的) 8心血管2009 主任委员:胡大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重] 前任主任委员:高润霖(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重] 候任主任委员:霍勇/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委员:马长生/首都医科大学安贞医院[重],韩雅玲/沈阳军区总医院,葛均波/复旦大学中山医院[重],张运(院士)/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重] 8呼吸2010 主任委员:王辰/首都医科大学朝阳医院[重] 前任主任委员:刘又宁/解放军总医院[重] 副主任委员:沈华浩/浙江大学第二医院,其余不详 9消化2009 主任委员:樊代明(院士)/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重] 侯任主任委员:杨云生/解放军总医院 副主任委员:钱家鸣/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院[重],张澍田/首都医科大学友谊医院[重],袁耀宗/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重],陈旻湖/中山大学第一医院 8肾病2009 主任委员:陈香美(院士)/解放军总医院[重] 候任主任委员:刘志红(院士)/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副主任委员:章友康/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重],陈楠/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梅长林/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余学清/中山大学第一医院[重] 8血液2010 前任主任委员:阮长耿(院士)/苏州大学第一医院[重] 候任主任委员:黄晓军/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重] 副主任委员:王健民/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其余不详 8内分泌与代谢2009 主任委员:宁光/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重] 前任主任委员:曾正陪/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院[重] 候任主任委员:滕卫平/中国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重] 副主任委员:李光伟/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母义明/解放军总医院,赵家军/山东大学省立医院,廖二元/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重] 8风湿2010(作为“临床免疫学”成为国家重点学科) 主任委员:栗占国/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重]

福建省医学基础知识考试试卷

福建省医学基础知识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29 题,每题得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二氮嗪用于降压得主要原理就是: A.降低细胞外液与血容量 B.抑制血浆肾素活性 C.阻断交感神经突触前膜β受体 D.降低外周阻力 E.降低心率 2、增加机体对钙离子得通透性,使虫体肌肉痉挛性麻痹: A.灰黄霉素B.吡喹酮C.磺胺D.乙胺嗪E.伊维菌素 3、麦角新碱不用于催产与引产得原因就是: A.对子宫颈得兴奋作用明显小于子宫底B.作用比缩宫素弱而短,效果差C.以上都不就是D.易致子宫强直性收缩E.口服吸收慢而完全,难以达到有效浓度 4、中晚期胃癌最常见得肉眼类型就是: A.溃疡型B.息肉型C.皮革胃D.局限浸润型E.胶样癌 5、正常人尿液中细菌数量一般不会超过 A.103 B.104 C.105 D.106 E.107 6、肺气肿叩诊音() A.实音 B.浊鼓音 C.鼓音 D.过清音 E.空瓮音 7、氯丙嗪引起得不良反应口干、便秘、心动过速等就是由于: A.阻断中枢多巴胺受体B.阻断外周多巴胺受体C.阻断外周α受体D.阻断外周M受体E.阻断外周β受体 8、治疗克林霉素引起得假膜性肠炎应选用: A.林可霉素B.万古霉素C.羧苄四林D.氨苄西林E.氯霉素 9、有关射体性腹痛得特点,错误得就是 A.常伴有恶心、呕吐与出汗等症状 B.疼痛剧烈而持续 C.可有局部腹肌强直 D.定位准确,可在腹部一侧 E.可因咳嗽、体位变化而加重 10、脊柱肿瘤得腰背痛特点不正确得就是 A.休息与药物均难以缓解B.顽固性腰背痛,剧烈而持续C.有放射性神经根痛D.以上都不就是E.以转移性恶性肿瘤多见 11、不会引起血钙升高得就是 A.Burkitt淋巴瘤B.急性白血病C.多发性骨髓瘤D.肾癌E.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12、以下哪项不就是华支睾吸虫得传染源

血液病临床路径(2019年版)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原始细胞增多 (MDS-EB)临床路径 (2019年版) 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原始细胞增多(MDS-EB)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原始细胞增多(MDS-EB)(ICD-10:D46.2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血液病诊断和疗效标准》(沈悌、赵永强主编,科学出版社,2018年,第4版),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lassification of Tumors. Pathology and Genetic of Tumors of Haematopoietic and Lymphoid Tissue(2016),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V.1.2019),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国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中华血液学杂志,2019年版)。 诊断标准 1. MDS-EB-1 (1)外周血:①血细胞减少;②原始细胞2%~4%;③无Auer小体;④单核细胞<l×l09/L。

(2)骨髓:①1系或多系发育异常;②原始细胞5%~9%;③无Auer小体。 2.MDS-EB-2 (1)外周血:①血细胞减少;②原始细胞5%~19%;③ 有或无Auer小体;④单核细胞<l×l09/L。 (2)骨髓:①1系或多系发育异常;②原始细胞10%~19%;③有或无Auer小体。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邓家栋临床血液学》(邓家栋主编,上海科学技 术出版社,2001年,第1版),《内科学》(叶任高、陆再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第6版),《内科学》(王吉 耀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第2版),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V.1.2019),中国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与治 疗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中华血液学杂志,2014年)。 首先进行诊断分型,然后根据MDS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表1)进行预后分组。 表1 评价MDS预后的国际积分系统(IPSS)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基地介绍

福建医科大学协和医院心血管内科暨福建省冠心病研究所是福建省首批医疗领先特色专业、国务院批准的内科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为首批卫生部冠心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目前,学科的整体临床、教学、科研水平居于省内领先、有些领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设备条件心内科现有核定的专科病床94张,实际开放病床112张。其中重症监护室床位7张,设置规范,达到III级洁净辅助用房标准,有空气层流设施、多功能监护仪和呼吸机,能够开展有创监测项目和有创呼吸机治疗;并配备有专职医护人员,能够满足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专业需要。心内科介入手术室现拥有数字平板DSA造影机3台,具备良好的医学影像成像系统和处理系统;同时配备有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器、床边心脏超声机、麻醉机、除颤器、吸引器、中心供氧、多导电生理仪等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 人员条件心内科现有专业从事冠心病介入诊疗技术人员16人,其中手术医师8人(按学历分布,62.5%具有博士学位;按职称分布,62.5%具有高级技术职称)、技术人员3人、护理人员5人。 技术条件心内科早在上世纪80年代在陈春光主任的带领下率先在福建省内、很早在国内开展了多种心血管介入治疗新技术。1999年陈良龙主任学成归国后,率先在省内开展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手术(并开通生命绿色通道),2000年起率先在我省及较早在国内开展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开展冠状动脉斑块旋磨手术、复杂及分叉病变介入治疗术,2001年率先在省内开展切割球囊冠状动脉成形术、支架再狭窄切割球囊再成形术及无保护冠脉左主干介入治疗术。目前,包括各种复杂及分叉病变在内的90%以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经由桡动脉途径完成。 除了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外,我科在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先天性心脏病导管介入治疗方面也取得较好成绩。目前完成包括房颤的各种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治疗350-400例/年,完成包括CRT、ICD及CRTD的各类起搏器植入术220-250例/年,完成各种先天性心脏病导管介入120-150例/年。 至今我科累计完成各类心血管介入诊疗手术8000余例。近5年来,冠心病介入治疗均居全省第一或前列。

中华医学会各分会组织名录

说明:前一个数字指第几届,后面是换届年代,[重]代表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委员按照地域分布排列,先写内科的 8心血管2009 主任委员:胡大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重] 前任主任委员:高润霖(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重] 候任主任委员:霍勇/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委员:马长生/首都医科大学安贞医院[重],韩雅玲/沈阳军区总医院,葛均波/复旦大学中山医院[重],张运(院士)/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重] 8呼吸2010 主任委员:王辰/卫生部北京医院[重] 前任主任委员:刘又宁/解放军总医院[重] 副主任委员:沈华浩/浙江大学第二医院,其余不详 9消化2009 主任委员:樊代明(院士)/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重] 侯任主任委员:杨云生/解放军总医院 副主任委员:钱家鸣/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院[重],张澍田/首都医科大学友谊医院[重],袁耀宗/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重],陈旻湖/中山大学第一医院 8肾病2009 主任委员:陈香美(院士)/解放军总医院[重] 候任主任委员:刘志红(院士)/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副主任委员:章友康/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重],陈楠/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梅长林/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余学清/中山大学第一医院[重] 8血液2010 前任主任委员:阮长耿(院士)/苏州大学第一医院[重] 现任主委:赵永强/协和医院 候任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重]

副主任委员:王健民/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其余不详 8内分泌与代谢2009 主任委员:宁光/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重] 前任主任委员:曾正陪/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院[重] 候任主任委员:滕卫平/中国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重] 副主任委员:李光伟/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母义明/解放军总医院,赵家军/山东大学省立医院,廖二元/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重] 8风湿2010(作为“临床免疫学”成为国家重点学科) 主任委员:栗占国/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重] 前任主任委员:张奉春/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院[重] 候任主任委员:曾小峰/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院 副主任委员:黄烽/解放军总医院,邹和建/复旦大学华山医院,鲍春德/上海交通大学仁济医院,孙凌云/南京大学鼓楼医院 9感染病2010 主任委员:李兰娟(院士)/浙江大学第一医院[重] 候任主任委员:侯金林/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副主任委员:李太生/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院,王贵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缪晓辉/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王宇明/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重] 15儿科2009 主任委员:桂永浩/复旦大学儿科医院[重] 侯任主任委员:申昆玲/首都医科大学儿童医院[重] 副主任委员:秦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重],赵正言/浙江大学儿童医院[重],毛萌/四川大学第二医院[重] 5神经病学2010 主任委员:贾建平/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重] 候任主任委员:蒲传强/解放军总医院 副主任委员:王拥军/首都医科大学天坛医院,陈生弟/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

关于《福建医学科技奖奖励办法》的说明

关于《福建医学科技奖奖励办法》的说明 福建医学科技奖是福建省医学会设立的面向全省医药卫生行业的科学技术奖。省卫生厅、省医学会可从获得福建医学科技奖的项目中,择优推荐申报福建省科学技术奖或中华医学科技奖。 福建医学科技奖是授予科技工作者和单位的荣誉,授奖不决定科学技术成果的权属。 凡涉及保密的项目和已获得省级以上(含省级)科技奖励以及著作、软科学的项目,不得推荐福建医学科技奖。 在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中从事管理和辅助工作的人员或者单位不得作为主要完成人或主要完成单位。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一般不得作为主要完成单位。 福建省医学会在福建省境内享有依法开展医学科学技术奖励活动和在公开出版物、媒体上如实宣传报道及编辑、整理、印制汇编、光盘的权利,不受任何组织和个人非法干涉。未经省医学会授权的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开展任何涉及福建医学科技奖的宣传活动。 为做好福建医学科技奖的推荐工作,根据《福建医学科技奖奖励办法》做出以下说明。 一、奖励内容 福建医学科技奖授予在医学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促进科学技术进步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和单位,包括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学技术进步等奖励内容(各单位在推荐时,无需明确分类)。 福建医学科技奖主要授予: 1、在医学基础研究、临床应用研究及疾病防治研究中有重要发现、技术发明及其他有一定先进性、科学性和实用价值的科学技术成果的科技工作者和单位。 2、在健康教育、医学科学普及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

和单位。 3、推广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在疾病防治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和单位。 4、运用科学技术知识研制出医药卫生方面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等医学技术成果的发明者。 5、由专科分会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共同推荐的福建省医学会会员在国际著名杂志(SCI源期刊)上发表优秀论文作者。 (一)福建医学科技奖自然科学类 1、《奖励办法》第六条所称“重要发现”应具备下列条件: (1)前人尚未发现或尚未阐明; (2)具有重要科学价值; (3)得到国内外医学界公认。 其中“前人尚未发现或尚未阐明”,是指该项自然科学发现为国内外首次提出,或者其科学理论在国内外首次阐明,且主要论著为国内外首次发表; “具有重要科学价值”,是指该发现在医学科学理论、学说上有创见,或者在研究方法、手段上有创新;在学术上处于国内领先或者先进水平,对于推动学科发展有重要意义,或者对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得到国内外医学界公认”,是指主要论著已在省内期刊或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核心期刊上发表或者作为学术专著出版一年以上,其重要科学结论已为国内外同行引用或已应用。 2、福建医学科技奖自然科学类方面的主要完成人应当是科学技术论著的主要作者,并具备下列条件: (1)提出总体学术思想、研究方案,并指导工作; (2)发现与阐明重要科学现象、特性和规律,并创立科学理论和学说; (3)提出研究方法和手段,解决关键性学术疑难问题或者实验技术难点以及对重要基础数据的系统收集和综合分析等。

中华医学会规章制度

目录 第一部分:会章、会费标准 中华医学会章程 中华医学会各类会员会费标准 第二部分:议事规则 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会会议议事规则 中华医学会理事会工作委员会议事规则 第三部分:组织管理 中华医学会专科分会管理办法 中华医学会专科分会专业学组管理办法 中华医学会专科分会青年委员会管理办法 第四部分:业务活动 学术交流 中华医学会专科分会学术会议管理办法 继续教育 中华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办法 中华医学科技奖奖励条例 中华医学科技奖奖励条例实施细则 财务管理 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科研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科研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 (试行) 网络信息服务

中华医学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试行) 中华医学会网络支付平台使用管理办法 编辑出版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管理办法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编辑委员会通则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评估体系 中华医学会电子版系列杂志管理办法 中华医学会电子版系列杂志编辑委员会通则

中华医学会章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会名称为中华医学会,英文名称为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缩写为CMA。 第二条中华医学会(以下简称本会)是全国医学科技工作者自愿组成并依法登记的公益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医学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是发展我国医学科学技术和卫生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 第三条本会的宗旨是:团结组织广大医学科技工作者,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贯彻国家科学技术和卫生工作方针为宗旨,崇尚医学道德,弘扬社会正气。坚持民主办会原则,依法维护会员与医学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扬学术民主,提高医学科技工作者专业技术水平,促进医学科学技术的繁荣与发展,促进医学科学技术的普及与推广,促进医学科学技术队伍的成长,促进医学科技与经济建设相结合,为会员和医学科技工作者服务,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第四条本会办会方针: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围绕国家各个时期的科学技术研究重点和卫生工作有关任务开展工作。树立依靠科技进步,面向经济建设的思想。提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反对学术不端行为。

福建省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实施细则

福建省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实施细则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根据卫生部、人事部颁发的《继续医学教育规定(试行)》和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印发的《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办法》,结合本省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学分要求 继续医学教育实行学分制。继续医学教育对象(具有中、高级医药卫生及护理专业“师”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者)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所获得的学分不低于25学分/年。 按照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层次,学分分为Ⅰ类学分和Ⅱ类学分两类,Ⅰ类学分可以取代Ⅱ类学分,反之则不能取代。 各级医疗卫生单位继续医学教育对象学分要求: (一)省级医疗卫生单位:Ⅰ类学分须达10分/年,总分不低于25分/年。在每一任职周期须取得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10学分。 (二)各设区的市级医疗卫生单位:Ⅰ类学分须达8分/年,总分不低于25分/年。 (三)县(市)级及卫生部门以外达到二级及其以上医疗卫生单位:Ⅰ类学分须达5分/年,总分不低于25分/年。 (四)乡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卫生部门以外一级及其以下的医疗卫生单位(含民营、个体医疗机构):在每一任职周期应参加全科医学继续教育60学时(折合10学分),总分须达到25分/年。 (五)各级医疗卫生单位的护理专业“师”级专业技术职务者,不要求取得Ⅰ类学分,但总分须达到25分/年。 二、学分授予范围 (一)Ⅰ类学分授予范围 1.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1)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评审,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和公布的项目。 (2)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举办,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项目。 2. 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1)国家人事部或省人事厅批准举办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研修班。 (2)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评审,由省卫生厅批准和公布的项目。 (3)中华医学会、中华口腔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护理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等一级学会和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院协会(以下简称指定社团组织)举办,并向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备案及统一公布的项目和学术活动按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授予学分。 3. 推广项目 推广项目是为适应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含省卫生厅批准举办的医药卫生科技新成果、新技术推广应用学习班)、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培训以及面向全体在职卫生人员开展的培训需要(如职业道德、法规教育),由卫生部或省卫生厅组织和批准的项目(包括现代远程教育项目)。 4. 经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批准的远程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5. 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举办,由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公布的项目。

福建省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实施细则

./福建省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实施细则 作者:医政科信息来源:福建省卫生厅、人事厅点击数:2406 更新时间:2008-1-7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根据卫生部、人事部颁发的《继续医学教育规定(试行)》和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印发的《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办法》,结合本省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学分要求 继续医学教育实行学分制。继续医学教育对象(具有中、高级医药卫生及护理专业“师”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者)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所获得的学分不低于25学分/年。 按照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层次,学分分为Ⅰ类学分和Ⅱ类学分两类,Ⅰ类学分可以取代Ⅱ类学分,反之则不能取代。 各级医疗卫生单位继续医学教育对象学分要求: (一)省级医疗卫生单位:Ⅰ类学分须达10分/年,总分不低于25分/年。在每一任职周期须取得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10学分。 (二)各设区的市级医疗卫生单位:Ⅰ类学分须达8分/年,总分不低于25分/年。 (三)县(市)级及卫生部门以外达到二级及其以上医疗卫生单位:Ⅰ类学分须达5分/年,总分不低于25分/年。 (四)乡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卫生部门以外一级及其以下的医疗卫生单位(含民营、个体医疗机构):在每一任职周期应参加全科医学继续教育60学时(折合10学分),总分须达到25分/年。 (五)各级医疗卫生单位的护理专业“师”级专业技术职务者,不要求取得Ⅰ类学分,但总分须达到25分/年。 二、学分授予范围 (一)Ⅰ类学分授予范围 1.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1)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评审,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和公布的项目。 (2)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举办,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项目。 2. 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1)国家人事部或省人事厅批准举办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研修班。 (2)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评审,由省卫生厅批准和公布的项目。 (3)中华医学会、中华口腔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护理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等一级学会和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院协会(以下简称指定社团组织)举办,并向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备案及统一公布的项目和学术活动按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授予学分。 3. 推广项目 推广项目是为适应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含省卫生厅批准举办的医药卫生科技新成果、新技术推广应用学习班)、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培训以及面向全体在职卫生人员开展的培训需要(如职业道德、法规教育),由卫生部或省卫生厅组织和批准的项目(包括现代远程教育项目)。 4. 经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批准的远程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5. 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举办,由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公布的项目。 6. 由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统一组织的学术讲座。 (二)Ⅱ类学分授予范围 省人事厅统一要求的全省专业技术人员公共必修课,公共课的学分其他学分不可替代。发表论文、科研立项、自学、通讯继续教育、县级及其以上医药卫生学术团体(含协会)和单位组织的学术活动以及设区市卫生局批准举办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等可授予Ⅱ类学分。 三、学分授予标准 (一)Ⅰ类学分计算方法 1. 参加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活动,经考核合格,按3小时授予1学分,主讲人每小时授予2学分。每个项目所授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专业学组

白血病、淋巴瘤学组名单 组长:沈志祥 副组长:王建祥 组员:陈芳源,陈国安,陈幸华,陈元仲,方美云,付蓉,郭晓楠,黄晓军,金洁,李建勇,刘霆,罗绍凯,马军,孟凡义,彭志刚,任汉云,沈晓梅,宋永平,孙自敏,王椿,王冠军,王季石,王健民,王晓敏,吴德沛,肖镇,徐从高,张连生,张巧花,张王刚,赵谢兰,周道斌,邹萍, 红细胞疾病(贫血)学组名单 组长:邵宗鸿 副组长:徐从高,林凤茹,金洁,孙秉中 秘书:何广胜,付蓉 成员:陈国安,陈钰,仇红霞,方美云,富玲,冯建明,韩冰,赖永榕,李津婴,李绵洋,李薇,刘代红,刘红,刘新月,孙汉英,孙慧,孙竟,王小钦,姚红霞,展昭民,张凤奎,张连生,张梅,张王刚,钟华,周晋,周郁鸿,朱焕玲 血栓与止血学组名单 组长:阮长耿 副组长:王学锋,赵永强,宋善俊,陈方平 成员:邓新立,丁秋兰,冯莹,顾健,韩忠朝,侯明,胡均培,胡豫,雷平冲,李晓静,刘敏娟,马西,麦文渊,牛挺,潘峻,彭军,彭黎明,王建中,王兆铖,吴方,吴竞生,吴润晖,徐建民,许俊堂,杨林花,杨仁池,尹俊,余自强,张广森,张晓辉, 顾问组成员:李家增、王鸿利、邓承祺 造血干细胞移植应用学组名单 名誉组长:陆道培 组长:黄晓军 副组长:王健民,吴德沛,黄河,刘霆 成员:艾辉胜,白海,陈虎,达万明,郭坤元,韩明哲,江明,李薇,赖永榕,梁益民,刘开彦,刘启发,欧阳健,任汉云,宋永平,沈晓梅,孙自敏,王椿,王恒湘,王玲,吴彤,许兰平,徐雅静,杨林花,于力,张伯龙,张学军,周道斌,周郁鸿,邹萍 实验诊断学组名单 组长:达万明 副组长:陈协群,陈子兴,朱平 秘书:李绵洋,童春容 成员:陈幸华,房佰俊,高子芬,顾健,侯明,胡翊群,黄慧芳,贾永前,李薇,刘鸿,刘新月,罗建民,秘营昌,裴雪涛,邱林,孙竞,童向民,王存邦,王季石,王书杰,肖若芝,徐卫,杨波,杨建民,姚红霞,翟明,张国平,周剑峰,周郁鸿,

福建省2018-2019年中药资源

福建省2018-2019年中药资源 普查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中医药法》与《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等若干法律和文件的精神,促进中药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合理利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前期试点工作和2017年普查工作的基础上,2018年下达我省36个县(市、区)中药资源普查工作任务,为进一步做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特制定《福建省2018-2019年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实施方案》。 一、普查工作项目县(市、区)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8年安排我省普查项目县36个。福建省中医药管理局根据国家中药资源普查项目县遴选原则,按中药资源种类丰富程度和我省道地药材、珍稀濒危野生中药资源分布情况,结合我省前期普查工作项目县启动情况,确定以下36个县(市、区)为2018年普查项目县: 福州:闽侯县、福清市、闽清县、晋安区、连江县、罗源县、马尾区(7个) 厦门:同安区、集美区、海沧区、思明区、翔安区(5个)莆田:涵江区、城厢区、荔城区、秀屿区(3个注:因普查面积小荔城区、秀屿区合算1个普查单位) 三明:清流县、沙县、明溪县、三元区、梅列区(5个) 泉州: 永春县、洛江区、鲤城区(3个)

漳州:漳浦县、南靖县、诏安县、华安县、龙海市、云霄县、芗城区(7个) 南平: 邵武市、顺昌县(2个) 宁德:福鼎市、屏南县、寿宁县、蕉城区(4个) 二、工作目标 1.在福建省中医药管理部门的领导下,福建中医药大学作为技术牵头单位,组织开展本次普查工作; 2.按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实施方案和技术方案,由技术牵头单位配合省中医药管理局组建普查队,完成福建省36县(市、区)的中药资源普查工作; 3.在省中医药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制定合理的经费预算,并按相关财务要求合理安排和使用经费,监督36县(市、区)完成中药资源普查工作; 4.掌握36县(市、区)中药资源种类、分布、蕴藏量、资源变化趋势、传统知识、市场经营流通、栽培品种与栽培方法等中药资源本底资料; 5.汇总36县(市、区)中药资源普查数据,完成阶段性成果总结。 三、组织管理机构 成立了福建省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组建了省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专家委员会及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福建中医药

关于申办“国际自然医学学会”年会的申请报告

关于申办2018年“国际自然医学学会”年会的 申请报告 项目名称:2018年“国际自然医学学会”年会申办项目 申请人:中国自然医学学会(筹) 联系电话: 通讯地址: 申报日期:2017年4月22日 ADMINISTRATOR

关于申办“2018年国际自然医学年会”的 申请报告 国际自然医学学会、尊敬的主席先生: 我们是中国自然医学学会(筹)。至此,谨代表中国自然医学学会,正式申请在中国广州举办2018年国际自然医学学会年会。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现代医学也在高速发展,在以“治病救人”为目标、高科技医疗手段应用的同时,大量药物的应用、过度医疗现象的盛行,致使在疾病治疗的同时,也给患者带来莫名的伤害。这让医学、科学界产生众多疑虑。且这些疑虑及莫名伤害的隐患,愈来愈受到各界有识之士的重视和担忧。在此环境下,“自然医学”这种“顺天道,呈自然”符合“中国古典哲学”的方法,一定会深得世界各民族人民的爱戴,并随着传播与教育普及率的提高,将逐渐走入人们生活! 全人类从生存到健康有着种种危机,这也导致了国际自然医学应运而生。国际自然医学学会,汇聚全球健康理念和智慧,聚集全球健康产品和服务,联合全球健康组织及致力于健康事业的各方人士,充分展示、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索解决全球健康问题的有效途径与方法。与此同时,在现代生活和医疗保健等领域,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自然医学这朵古老的奇葩再度成为全世界人们关注的焦点。 自然医学,这个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民族共有的、符合天地运行规律、源远流长的学科,自成体系,具有蕴义深邃而有广博的概念。就其内容的深度、广度和反映的科学思维水平来看,足以与西方现代医学并列。自然医学和现代医学,这世界两大医学体系,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终于在十九世纪相逢,在二十世纪携手,也必将在生命科技的二十一世纪,得到空前的发展和迅猛的前进。 我们崇尚“自然医学”这种行之有效、自觉自防、简单自治的理论和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