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SA-Cx通信管理机用户手册(端子式)

PowerSA-Cx通信管理机用户手册(端子式)
PowerSA-Cx通信管理机用户手册(端子式)

目录

1.概述 (2)

1.1主要特点 (2)

1.2 主要功能 (2)

2. 技术指标 (4)

2.1容量指标 (4)

2.2性能指标 (4)

2.3抗干扰性指标 (4)

2.4 电源 (5)

2.5 环境 (5)

3. 装置说明 (6)

3.1装置的前后面板 (6)

4.装置设置 (7)

4.1 装置的组态环境 (7)

4.2 装置的镜像文件下载 (7)

5. 装置的软件组态 (16)

5.1 TBE软件配置准备 (16)

5.2装置的配置 (17)

6. 装置操作 (20)

7. 常见故障处理 (21)

8. 装置安装 (22)

8.1 装置尺寸 (22)

9. 装置接口及端子定义 (23)

9.1 电源及接地端子定义 (23)

9.2 通信接口端子定义 (23)

9.3 I/O信号端子定义 (24)

9.4 通讯管理机施工时注意事项 (24)

附录.水晶头(RJ45)接线方法 (25)

RJ45水晶头的正确接线方法 (26)

1.概述

NCM-16E2通信管理机具有强大通信管理功能的通信装置,可以为不同的后台SCADA系统、电力保护装置、各种智能设备、不同的管理系统等提供包含以太网、标准RS232、RS485、RS422、光纤接口等不同通信接口的综合数据通信处理功能;其主要功能是处理上行、下行的信息;完成不同规约协议、保护信息的处理,实现通信管理、数据网关、数据转发、规约转换、前置处理等各种角色;可以按需组合成分布网络、分层级联、双以太网、双机冗余的灵活通信处理方案。

该设备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变电站、火电发电厂、集控站、水电厂、石油化工、冶炼、轨道交通等领域。

1.1主要特点

●采用军用、航天领域的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VxWorks 为平台,一流的实时性、稳定性;

●采用高性能高可靠性嵌入式低功耗硬件平台,使产品的稳定性和宽温运行得到可靠保证;

●32位高速嵌入式CPU双核芯片,一个CPU核是装置的核心处理元件;CPM——通信专用的CPU,数据处理+

通信处理双核心,解决网络数据瓶颈;

●高品质的工业级元件,高水准的电气设计,高密度集成的电路结构,使装置拥有优异的电气隔离和电

磁屏蔽表现,极大提高了装置的抗干扰性能与可靠性保障;

●与智能采集装置、继电保护具有相同等级的EMC;

●内置丰富规约库IEC 870-5-101、102、103、104,DNP3.0 CDT、MODBUS SPABUS SC1801 COURIER DL645

及国内外各主要电力厂家各设备通讯规约,根据现场需求进行特殊规约的开发;

●提供双机冗余,双以太网等多种级联工作方式。为系统的扩展组合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性和灵活性;

●具有以太网、串行口、光纤接口等多种高速可靠的通信接口用于系统扩展,使得装置的扩展性和配置

灵活性大大增强;

●装置的工作电源输入电压为交直流85~264V,可广泛适用于各种供电环境;

●宽温运行,运行温度-25℃~70℃

●标准的1U高度19 英寸机架式外型安装方式,造型美观,组屏方便;

1.2 主要功能

1)NCM-16E2通信处理机的可满足不同的应用功能;可以为不同的后台SCADA系统、电力保护装置、各种

智能设备、不同的管理系统等提供包含以太网、标准RS232、标准RS485、光纤接口等不同通信接口的综合数据通信处理功能。

2)实现通信管理、数据网关、数据转发、规约转换、前置处理等各种角色;可以按需组合成分布网络、

分层级联、双以太网、双机冗余的灵活通信处理方案。

3)主站通信功能:装置内部集成了多个主站规约(可选择);能够实现与16个主站通信功能。

4)智能装置通信功能:装置可通过不同的规约实现与不同的各种保护装置、智能设备进行通信。

5)实时数据库功能:装置内部自用的模拟量输入、数字量输入、累加量输入、控制输出、设点输出、通

用数据块输入、通用数据块输出。

6)内置丰富规约库:装置内部IEC 60870-5-101/102/103/104、DNP3.0 CDT、MODBUS SPABUS SC1801 COURIER

等,可根据现场需求进行特殊规约的开发;

7)内部通信功能:装置可实现与NCM-C系列测控系统及其他NCM-C系列通信管理机之间实现通信功能;

采用NCM-C系列分布平台提供的消息机制交互通信。

8)透明传输功能:装置可实现与不同的装置之间实现其应用软件的透明传输功能。

9)计算功能:实现模拟量和数字量的各种算术、逻辑、条件和函数运算,可实现各种闭锁逻辑,特别适

用于控制和设点输出的闭锁。

10)多种通信接口功能:装置提供串口、10/100M 网口、光纤接口等与各级调度、集控中心数据网通信。

11)具有灵活的在线、离线调试手段,可靠的程序升级、下载参数及数据查询、报文监视、原始值、工程

值等功能;

12)具备强大的自我诊断与自恢复功能,在受到外界干扰或其它原因导致程序运行出错时,系统能在极短

的时间内自行恢复;

13)模拟量仿真:仿真物理AI 输入和物理AO 输出,模拟测试和调试数据。

14)数字量仿真:仿真物理DI 输入和物理DO 输出,模拟测试和调试数据。

15)外部输入IRIG-B 对时时钟,对装置进行精确对时。

2. 技术指标

2.1容量指标

●以太网接口:2个10/100M以太网口;

●串行通信接口数: 16个RS232/RS485/RS422;

●通信主站规约数: <=16个/每台;

●每一路均可为独立的全双工串行通道;

●数据传输速率,300bps - 38.4kbps,软件可编程、可配置;

●数据传输方式,全双工或半双工;

2.2性能指标

●串口可接智能设备数:小于3s时96台以内取决于规约,最大可挂160台;

●以太网口接智能设备数:≤80台

●数据处理相应时间≤0.3秒

●IRIG-B对时,B码 TTL 精度:1ms

●双机切换时间≤5s ,保证报警信号、数据不丢失

●数据容量(单台):

模拟量: <= 6000;数字量: <= 12000;

控制量: <= 1000;设点量: <= 500;

累加量: <= 300 计算量: <= 300;

注:保护定值单独处理不包括在数据库里

●MTBF——大于50,000小时

2.3抗干扰性指标

●静电放电 GB/T17626-4-2 4级

●快速瞬变 GB/T17626-4-4 4级

●冲击涌流 GB/T17626-4-5 3级

●串口光电隔离 2500V光电隔离绝缘

●绝缘电源输入对机壳 2500 VAC

通信信号对机壳 500 V

2.4 电源

●工作电源:AC80-264V或DC110-220V,工作频率:45-55HZ

●功耗 15瓦

2.5 环境

●工作温度:-25℃- +70℃,相对湿度5-95%,无凝结

3. 装置说明

NCM-16E2嵌入式装置是一种紧凑结构的通用通信装置,具有2个以太网接口、16个RS232/485/422串口,具有高抗干扰性能;外观设计美观。

3.1装置的前后面板

装置前面板

装置背面板

4.装置设置

4.1 装置的组态环境

要进行NCM-16E2通信管理机配置,需要一定的软硬条件。首先需要的能够运行配置软件的计算

机,NCM-16E2通信管理机配置软件是TBE 。

TBE在如下操作系统环境安装:

a)WINDOWS XP;

b)WINDOWS 2003;

c)WINDOWS 2000;

硬件要求:

任何能够运行上述操作系统的PC;

4.2 装置的镜像文件下载

NCM-16E2通信管理机使用的镜像文件“vxworks”是装置运行的必备软件。由我公司开发人员根

据每个厂家网络功能及规约的不同需求而生成,它是NCM-16E2通信管理机核心软件。

在配置工程前将“vxworks”软件镜像写入装置中,装置才能正常运行。

将修改装置的IP地址及“vxworks”镜像文件的写入做以下详细介绍,使用维护笔记本或者台式

机通过网线及串口线进行维护调试。

4.2.1镜像文件下载工具

1) 笔记本或者台式机电脑;

2) Tbe维护软件专用维护程序

wftpd32.exe 源程序烧写时的配套软件(通过FTP方式把VXWORKS镜像文件下载到装置中)超级终端 PC机自带的串行口应用程序

vxworks 源程序映像文件

3) 9DIN RS232 串口线(维护线)

维护线制作

串口线:“超级终端”与装置维护口通信时使用。

4) 以太网连接线(RJ45维护线)

网络线:tbe维护工具与装置通信时使用

A)直通线:通过HUB连接装置时使用。

B)交叉线:与装置直连时使用。

5) 100M网络口长距离传输信息时的接线方式:

1、2脚一对线,3、6脚一对线。

100M网络口网络线压线方式不标准将引起网络联通问题,按下标准方式压线,才能保证网络联通通畅,并且在干扰环境中尽量采用带屏蔽层的网线。

4.2.2 “超级终端”的设置

我们用Windows系统的“超级终端”通过串行口对装置进行一些基本设定和软件下载操作。

1) “超级终端”与装置的连接“超级终端”串口设置;

●将PC机的串口用串口“维护线”连接到装置前面板上的RS232维护口,

●运行“超级终端”并建立连接。

●运行装置(若已运行则按复位键)。当“超级终端”出现Press key to stop

auto-boot...时会有3秒钟到计时,在3秒内按下键,进入 [VxWorks Boot]状态。

2) “超级终端”[VxWorks Boot]状态下可用的命令(命令小写):

“p”命令:显示引导参数,确认参数正确

“c”命令:逐行修改“p”命令显示的参数

“b”命令:设置装置节点号,IP地址及对时状态

“d”命令:查看设置,0x3800000

“x”命令:清除配置参数

“l”命令:把软件镜像文件下载到装置内存中

“w”命令:把软件镜像烧到Flashrom中

4.2.3 镜像文件“vxworks”的烧写过程:

1)确认硬件连接

确认以下硬件已正确连接。

1、PC机串口与装置的维护口已用串口维护线连接。

2、PC机网络口与装置网络口已用网络维护线连接

A)PC机直接与装置连接时用交叉线。

B)PC机通过HUB与装置连接时用直通线。

C)若您使用的是NCM-C系列装置,您需要将网络线连接到第一个网口上。

2)运行应用软件

确认以下软件已正确运行。

1、软件镜像“vxworks”已放入“WFTPD32”默认的路径下。

我公司提供给用户的“vxworks”镜像程序一般是没有后缀的名为“vxworks”的文件。

若你收到的文件名不是“vxworks”,请在拷入默认路径下后将文件名改为“vxworks”。

2、运行“WFTPD32.EXE”,选中Security / Users/rights菜单项,弹出窗口的“User Name”

项选择“vxworks”,点击“Done”。

3、运行“超级终端”,建立连接,进入[VxWorks Boot]状态。

3)下载“vxworks”操作

软件镜像“vxworks”下载的所有操作都在超级终端[VxWorks Boot]状态下进行。

“p”命令,显示引导参数,确认参数正确。

执行“p”命令后窗口中显示下载引导参数,其中部分解析如下:

file name : vxWorks 软件镜像文件名

inet on ethernet (e) : 162.168.8.100 装置IP地址(为虚拟地址,为FTP下载用)host inet (h) : 162.168.8.124 计算机 IP地址

user (u) : vxworks FTP用户名

ftp password (pw) : vxworks FTP 密码

注意:

a、“inet on ethernet (e)”项是装置IP地址,为虚拟地址,只是为了下载镜

像软件使用,用户可自己修改。

b、“host inet (h)”项是计算机 IP地址,是与装置相连的PC机的IP地址,

与装置IP地址必须是同一网段的地址,用户可自己修改。

c、一般用户只需要修改以上两项,其它项请不要轻易改动。尤其初次使用时不

要轻易更改系统默认值。

“c”命令修改IP地址

修改虚拟IP地址如下:

1、用“c”命令修改装置中IP地址选项,与PC机网段的IP在同一个网段内。

2、输入c后,用“回车”键将光标移动到要修改的选项后,直接输入新值,多次回车后回到

[VxWorks Boot]状态,用“p”命令查看是否修改正确。

在原值后输入“.”可将此项值清为空。

“l”命令(小写的L),把软件镜像文件下载到装置内存中

“w”命令,把软件镜像烧到Flashrom中

“b”命令,设置装置节点号,IP地址。

输入格式: b 节点号,对时标志,装置IP1 装置IP2

1)节点号:可自行定义数字代码(十进制)用于标识通信管理机(一般为IP地址的第四个字节的对应十进制数)。

2)对时标志:1-本装置为对时源,向下对时;0-本装置不向下对时。

3)Cx有2个以太网口,故下图中有2个IP地址。(可自行定义不同的IP地址,采用十六进制格式)“d”命令,查看装置的节点号、IP地址

输入格式 d 0x3800000

此命令可查看装置的节点号、IP地址。显示为16进制。

设置完成,输入g 0x10000重启装置,当”VXWORKS”烧写成功后, 重启装置后会在液晶显示屏中显示-装置节点号.

至此,镜像文件下载完成。

5. 装置的软件组态

TBE是NCM系列产品的专业配置维护工具,是一个功能强大的组态软件,以工程项目为单位,管理项目内的多个装置和装置的各种应用模块,为用户及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了高效且简单易学的项目工程化手段。

TBE软件在NCM-16E2通信管理机工程配置使用如下:

TBE软件的详细使用说明请阅读《tBE组态软件使用说明书》

5.1 TBE软件配置准备

5.1.1)首先,要安装TBE配置工具软件,(本手册使用的配置软件是TBE V2)

5.1.2)其次,在“tbauto.ini”文件中根据网络结构配置路由表中的节点:tbe”是通过网络与装置进行通讯,“Tbauto.ini”文件中定义了“tbe”与装置通讯的一些基本参数,在运行“tbe”前首先要修改“Tbauto.ini”文件的相关定义使他与本地计算机和装置的定义相同。“Tbauto.ini”文件存放在安装后的“tbe”目录下(默认为C:\TBE)。

用Windows的“记事本”打开“Tbauto.ini”文件,修改以下几项。

1).本地计算机配置

[LoCxlNode] 本地节点配置组

NodeID=121 节点号

NodeType=Little-endian 节点类型

NodeIP=162.168.008.121 节点IP

各项定义如下:

A)、“[LoCxlNode]”:本地节点组。标记此组为本地节点的配置。不可修改。

B)、“NodeID”:节点号。计算机的节点号,一般取IP地址最后一个字节的十进制数。

C)、“NodeType”:节点类型。计算机为“Little-endian”

D)、“NodeIP”:节点IP。计算机IP地址。

修改B、D两项使其与本地计算机的设定相同。

2).装置配置

只有配置表中配置了的装置,才能与“tbe”通信。

[RemoteNode1] 远程节点配置组号

NodeID=68 节点号

NodeType= Big -endian 节点类型

NodeIP=162.168.008.68 节点IP

各项定义如下:

A)、“[RemoteNode1]”:远程节点组号。标记此组为远程节点1(即装置)的配置。不可修改。

B)、“NodeID”:节点号。装置的节点号,一般取IP地址最后一个字节的十进制数。

C)、“NodeType”:节点类型。计算机为“Little-endian”,装置为“Big-endian”。除NCM-C104T 是小端。其他型号的通讯机均为大端。

D)、“NodeIP”:节点IP。装置IP地址

修改B、D两项使其与通讯机的设定相同(第一部分中“b”命令写入装置中的参数)。

5.2装置的配置

5.2.1 TBE V2软件的工作界面

a)工程树视图--------以树型结构分层组织装置逻辑结构,按照“工程项目--节点(装置)

--应用(数据库,主站协议,内部应用,数据源)”组态;

b)通讯状态监视-----用于在线监视通信管理机通信状态;

c) 编辑区域----------编辑应用的工作区域;

d) 操作提示状态------对操作过程进行记录

e) 菜单栏-----------允许你使用鼠标或键盘进行命令和工具操作;

f).工具栏-------------提供常用的操作工具

5.2.2 TBE工具软件工程配置

在运行TBE后,按“项目工程→添加装置→添加应用模块→配置各个应用模块”就可实现装置应用功能的参数组态。

a) 创建新建工程—在工具栏点击“新建”,弹出“打开”窗口确定工程文件的存放地址;

b) 在“视图窗口”的工程文件的路径下,点击右键选择“添加装置”弹出如下窗口:

装置名称:用于标识通信机的功能明,一般写通信机的功能用途;

装置节点号:对应镜像文件下载中在超级终端里使用“b”命令已设置;

IP地址:NCM-16E2通信管理机的以太网口的IP地址,在镜像文件下载中在超级终端里使用“b”命令已设置;

数据类型:NCM-16E2通信管理机的数据类型是“大端”;

装置类型:NCM-16E2通信管理机的装置类型是“通讯装置”。

c) 在添加的装置上,点击右键,选择“添加应用”弹出如下窗口:

DB(数据库)---用于规范化实时的数据库管理;它包括AIDB(模拟量输入数据库),DIDB(开关量输入数据库),DODB(开关量输出数据库),AODB(模拟量输出数据库);

DPA(主站规约)----用于管理主站规约(例如:IEC104规约),通过配置可以通过以太网口或串口可同时上传到16个主站。

DCX(数据源)------用于管理数据源(例如:MODBUS规约);

DTA(内部应用)----用于配置仿真源(AIO,EDIO和GPS-B码理;(AIO,EDIO);

SSOFT(支持软件)-----可用于配置装置的路由功能(AGENT)和报文监视工具SIO;

d) 添加应用,在“应用类型”中选择,工程中的各种应用(详细说明见《TBE使用手册》

e) 使用TBE组态完成后,在视图窗口右键点击添加的装置,选择“功能操作”---“离线下载。装置重新启动正常后标志配置完成。

注意:要熟悉TBE的使用请见《tBE组态软件使用说明书》

6. 装置操作

NCM-16E2通信管理机在镜像下载完成后,重新启动装置在液屏幕上会出现装置的节点号,按翻页键可进入:

Nodeld

按翻页键可进入下一个界面,

IP1:指通讯机的第一个网口的IP的地址。

IP2:指通讯机的第二个网口的IP的地址。

按下翻页键后:

时间和日期的显示

按下翻页键后:

CHAN:01 通道01无配置

按下翻页键后:

CHAN:01 通道01有配置,

PowerSA-104t通信管理机用户手册

目录 1.概述1 1.1主要特点2 1.2 主要功能2 2. 技术指标3 2.1容量指标3 2.2性能指标3 2.3抗干扰性指标4 2.4电源4 2.5环境4 3. 装置说明4 3.1装置的前后面板4 4. 镜像文件下载5 4.1相关命令格式说明5 4.2系统文件下载10 4.3应用文件下载12 4通信管理机的组态14 5.1. TBE软件配置准备(本手册使用的配置软件是TBE V2)15 5.2. PowerSA-C104T通信管理机的配置16 6 常见故障处理19 7 装置安装20 8装置接口及端子定义20 8.1 电源及接地端子定义20 8.2 通信接口端子定义20 8.2.1 以太网口端子定义20 8.2.2 串口端子定义21 8.3 通讯管理机施工时注意事项21 附录.水晶头(RJ45)接线方法22 1.概述 PowerSA-C104t通信管理机是为满足工业自动化需求所设计,具有体积小、低耗电、无风扇、宽温运行、高抗干扰性等特性,是一款真正的工业级产品。该设备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石油、化工、水处理、工厂自动化、交通等工业控制领域。 PowerSA-C104t通信管理机应用于采集智能设备分散、监视采集数据量少的小型规模的监控系统中,

可实现实时数据的综合处理功能、通信管理、数据网关、数据转发、规约转换、前置处理等各种角色等 功能,可以作为功能子站、间隔层,通过层层级联实现数据的分类别、分方向传送。 1.1主要特点 ●采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Linux为平台; ●采用高性能高可靠性嵌入式低功耗硬件平台,使产品的稳定性和宽温运行得到可靠保证; ●高品质的工业级元件,高水准的电气设计,高密度集成的电路结构,使装置拥有优异的电气隔离和电 磁屏蔽表现,极大提高了装置的抗干扰性能与可靠性保障; ●与智能采集装置、继电保护具有相同等级的EMC; ●内置丰富规约库IEC 870-5-101、102、103、104,DNP3.0 CDT、MODBUS SPABUS SC1801 COURIER DL645 及国内外各主要电力厂家各设备通讯规约,根据现场需求进行特殊规约的开发; ●单个串口通过RS485总线方式连接多台IED设备; ●装置的工作电源输入电压为交直流85~264V,可广泛适用于各种供电环境; ●宽温运行:运行温度-25℃~70℃ ●导轨安装方式,造型美观,组屏方便; 1.2 主要功能 1)PowerSA-C104t通信处理机的可满足不同的应用功能;可以为不同的后台SCADA系统、电力保护装 置、各种智能设备、不同的管理系统等提供包含以太网、标准RS232、标准RS485等不同通信接口的综合数据通信处理功能, 2)具有USB接口,可直接连接打印机,实时打印相关报警信息等,可作为实时报警打印服务处理中心, 弥补了国外保护不具备打印的功能。(该功能仅PowerSA-C104tp具有) 3)实现通信管理、数据网关、数据转发、规约转换、前置处理等各种角色;可以按需组合成分布网络、 分层级联灵活通信处理方案。 4)主站通信功能:装置内部集成了多个主站规约(可选择);能够实现最多与4个主站通信功能。 5)智能装置通信功能:装置可通过不同的规约实现与不同的各种保护装置、智能设备进行通信。 6)实时数据库功能:装置内部自用的模拟量输入、数字量输入、累加量输入、控制输出、设点输出、 通用数据块输入、通用数据块输出。 7)内置丰富规约库:装置内部IEC 60870-5-101/102/103/104、DNP3.0 CDT、MODBUS SPABUS SC1801 COURIER 等,可根据现场需求进行特殊规约的开发;

T101通讯管理机使用说明

T101通讯管理机 使用说明 上海宝临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第一章概述- 2 - 第二章硬件选型- 2 - T101硬件配置:- 2 - 第三章应用场合- 2 - 第四章主要技术指标- 3 - 第五章组网与应用- 3 - 组网1 - 4 - 组网2 - 5 - 组网3 - 6 - 组网4 - 7 - 组网5 - 8 - 组网6 - 9 - 第六章接口分配- 9 - 第七章端口信号定义- 10 - 1、网络接口(标准以太网口,RJ45接口):- 10 - 2、串口信号定义(RJ45接口,RS232\485\422一体串口):- 10 - 3、调试口信号定义(RJ45接口,232串口):- 10 - 4、CAN口信号定义(RJ45接口):- 10 - 第八章开孔尺寸- 11 - 第九章文件管理- 11 - 文件描述:- 12 - 参数目录(ini)管理- 13 - 第十章用户登陆:- 14 - 第十一章T101通讯管理机助手安装- 16 - 第十二章工程数据组态- 16 - 第十三章通讯监视- 26 - 第十四章实时数据监视- 28 -

第一章概述 目前,电力行业与通讯技术、工业总线、计算机及电子技术不断结合,越来越多的发电、配电及用电系统用户、工业企业、楼宇用户已经或将要使用以提高电力系统、工厂、楼宇自动化水平为目标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系统。而配网自动化子站或供配电现场的通讯处理单元是所有系统和电力现场的智能设备相互连接的枢纽,担负着供配电现场设备的通讯数据处理、自动化控制、设备监视人机界面等任务,在自动化系统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二章硬件平台 T101: CPU: S3C2440 ARM920T-300MHz低功耗,无风扇设计 存储:64M 网口: 4路10/100M 串口: 14路RS-232/422/485,带抗干扰保护, RJ45接口 CAN: 2路标准CAN,RJ45接口 面板LCD:有 按键:有 电源:AC220V或DC220V(订货时说明) 安装:19英寸1U标准上架安装,230mm深度 系统:嵌入式linux 温度: 宽温, -20~60℃ 第三章应用场合 ?高中低各个电压等级变电站监控系统 ?工厂配电监控 ?体育运动会场配电监控 ?工厂PLC数据集中器 ?无人值守变电站、配电房 ?一体站、集控站

Z通信管理机用户手册完整版

Z通信管理机用户手册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DMP501Z通信管理机 () 用 户 手 册 南京力导保护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前言 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出于复杂性和重要性的考虑,保护单元节点不会设置太多的通信端口和通信功能.考虑到变电站智能设备的接入和远动规约的实现以及多媒体多协议之间交换数据和信息的需要,一般会设置专门的通信单元节点,该单元在系统通信网络构成方面起主导地位,称之为通信管理机(网关).DMP501Z是完成上述功能的节点机,在该单元上集中了使用不同介质和不同协议的多个通信端口,实现了协议转换和现场设备的互连。 本手册的主要目的是帮助用户和现场服务人员了解 DMP501Z通信管理机的硬件组成和软件结构及其主要功能.手册简单列举了DMP501Z的系统菜单,阐述了它与DMP5XX节点之间的网络配置,并对DMP501Z的相关组件作了简要介绍.手册的附录部分列出了DMP501Z特有的远动协议和调试接口.

目录前言 一、功能概述 二、性能指标 三、硬件组成 3.1.基本配置 电源模件 开入开出模件 液晶显示模件 CPU模件 3.2.扩展部件 四、软件结构 4.1.软件层次结构 4.2.软件结构 4.3.消息机制 4.4.程序流程图 引导程序(BIO) 系统监控程序(SYS) 用户进程 4.5.系统数据库 系统库 用户数据库 五、系统配置及网络结构5.1.单管理机单网络配置5.2.单管理机双网络配置5.3.多管理机单网络配置5.4.多管理机双网络配置5.5.通信网络的连接 六、使用说明 6.1.一般术语 6.2.键盘布局及按键功能

CS5000 通讯管理机使用手册

COMMSERVER通讯管理机 使用手册 深圳市西格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10-03-16

目录 1.概述 ....................................................................................................................... 5 1.1 简介 ................................................................................................................................ 5 1.2 产品简介 ........................................................................................................................ 5 1.3 使用环境 ........................................................................................................................ 5 1.4 技术特点 ........................................................................................................................ 6 1.5 安全标准 ........................................................................................................................ 62.技术数据 ............................................................................................................... 7 2.1 电气参数 ........................................................................................................................ 7 2.2 通信端口 ........................................................................................................................ 7 2.2.1 以太网接口......................................................................................................... 7 2.2.2 串口通信接口..................................................................................................... 8 2.3 绝缘性能 ........................................................................................................................ 8 2.3.1绝缘电阻.............................................................................................................. 8 2.3.2介质强度.............................................................................................................. 8 2.4 冲击电压 ........................................................................................................................ 9 2.5 耐湿热性能..................................................................................................................... 9 2.6 抗电磁干扰性能............................................................................................................. 9 2.6.1 高频干扰............................................................................................................. 9 2.6.2 静电放电干扰..................................................................................................... 9 2.6.3 快速瞬变干扰..................................................................................................... 9 2.7 机械性能 .................................................................................................................... 10 2.7.1振动.................................................................................................................. 10 2.7.2冲击.................................................................................................................. 10 2.7.3碰撞.................................................................................................................. 10 2.8 环境条件 .................................................................................................................... 10 2.9 重量 ............................................................................................................................ 103.结构和安装 ....................................................................................................... 11 3.1面板 ............................................................................................................................. 11 3.1.1 前面板............................................................................................................. 11 3.1.2 背面板............................................................................................................. 11 3.2通讯口接线定义.......................................................................................................... 12 3.2.1 RS232接线方式.............................................................................................. 12 3.2.2 RS485/RS422接线方式.................................................................................. 12 3.2.3以太网口管脚定义.......................................................................................... 12 3.2.4调试口管脚定义.............................................................................................. 13 3.3电源接口 ..................................................................................................................... 13 3.4安装尺寸 ..................................................................................................................... 13 4. 工作原理 ........................................................................................................... 14

DMP3301通信管理机使用说明书

DMP3301通讯管理机 使 用 说 明 书 南京磐能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系统工程部 2009.7

目录 前言............................................................................................................. - 2 - 一、系统介绍与安装.................................................................................................... - 3 - 1 系统硬件配置................................................ - 3 - 2 系统运行环境................................................ - 3 - 3 系统安装方法................................................ - 3 - 4 系统路径分类................................................ - 4 - 5 系统首次启动................................................ - 4 - 二、系统使用说明........................................................................................................ - 5 - 1 文件....................................................... - 5 - 1.1 规约配置................................................................................................ - 5 - 1.2 系统配置.............................................................................................. - 11 - 1.3 启动连接.............................................................................................. - 12 - 1.4 停止连接.............................................................................................. - 13 - 1.5 重启管理机 .......................................................................................... - 13 - 1.6 密码管理.............................................................................................. - 13 - 1.7 退出..................................................................................................... - 13 - 2 FTP工具.................................................. - 1 3 - 2.1 上传文件.............................................................................................. - 13 - 2.2 下载文件.............................................................................................. - 13 - 2.3 FTP工具.............................................................................................. - 13 - 3 数据检索 ................................................. - 13 - 3.1 遥测数据.............................................................................................. - 13 - 3.2 遥信数据.............................................................................................. - 13 - 3.3 遥脉数据.............................................................................................. - 13 - 3.4 遥信变位.............................................................................................. - 13 - 3.5 事件顺序.............................................................................................. - 14 - 3.6 系统事件.............................................................................................. - 14 - 4 通讯监视 ................................................. - 14 - 4.1 报文显示.............................................................................................. - 14 - 4.2 原码显示............................................................................................. - 14 - 4.3 装置状态............................................................................................. - 14 - 5 其它工具 ................................................. - 15 - 5.1 装置类型表 .......................................................................................... - 15 - 5.2 规约类型.............................................................................................. - 16 - 5.3 定值管理.............................................................................................. - 17 - 5.4 文件属性修改....................................................................................... - 17 - 6 窗口...................................................... - 1 7 - 三、DMP3301通信管理机接线说明 ........................................................................... - 18 - 1 DMP3301A接线说明........................................... - 18 - 2 DMP3301B接线说明........................................... - 21 -

通讯管理机调试人员使用手册

珠海万力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通讯管理机调试大纲 前言 适用范围 M G L J-300L型通讯管理机 硬件部分 一、上电前硬件安装检测 1.主板元器件是否全部装好□是□否 2.主板是否有虚焊□有□无 3.面板元器件是否全部装好□是□否 4.面板是否有虚焊□有□无 5.背板元器件是否全部装好□是□否 6.背板是否有虚焊□有□无 7.主板电池是否装好□是□否 8.PC104CPU板是否插好□是□否 9.PC104板是否有DOC电子盘□是□否 10.CSD/CAN卡是否插好□是□否 11.检查主板和面板之间的连接是否正确□是□否 12.检查主板与后板之间的连接是否正确□是□否

13.装上整个机箱后查看机箱是否能正常安装□是□否 14.RS485/ RS232转换设置:(出厂时8路RS485、2路RS232) 16、确认DOC上已经安装有Linux系统,并且能够正常运行起来。DOC的Linux系统的安装方法参见附录。 二、上电检测 1.电源指示灯POWER/RUN是否常亮□是□否 2.查看管理机能否正常启动□是□否 3.接上网络线使其连入网络查看面板指示灯ETHER是否不停的闪烁 ETH1 □是□否 ETH2 □是□否 4.通过网络配置各个端口,然后连接设备测试通道通讯正常与否,通讯正常表现为COM 口和CAN口分别对应的指示等会根据发送和接收交换显示不同的颜色,不正常则表示为对应端口指示灯不亮或者常亮(COM口不是为不亮,CAN口表现为常亮或者不亮)

软件部分 一、适用人员 本公司MGLJ-300L通讯管理机调试人员。 二、功能 MGLJ-300L通讯管理机的配置文件(和)以及应用程序(run和CAN驱动)的上传和下载。 三、需要的文件及工具 文件: 1、、(通道、RTU及转发等的配置文件,工程部提供) 2、run (管理机运行主程序,MGLJ-300L开发小组提供) 3、(CAN驱动,MGLJ-10K开发小组提供) 工具: 1、配置文件生成程序 2、通讯管理机监控程序 3、(FTP上传下载工具) 4、带网卡的计算机(一台) 5、两台计算机之间网络通讯的直连线 6、telnet (远方访问MGLJ-10K,可以查看、运行管理机,计算机操作系统自 带) 四、软件设置步骤 (一)生成配置文件、 (二)传配置文件

PowerSA104t通信管理机用户手册

PowerSA104t通信管理机用户手册 1.概述 (2) 1.1要紧特点 (2) 1.2 要紧功能 (2) 2. 技术指标 (3) 2.1容量指标 (3) 2.2性能指标 (4) 2.3抗干扰性指标 (4) 2.4电源 (4) 2.5环境 (4) 3. 装置说明 (5) 3.1装置的前后面板 (5) 4. 镜像文件下载 (6) 4.1相关命令格式说明 (6) 4.2系统文件下载 (10) 4.3应用文件下载 (12) 4 通信治理机的组态 (15) 5.1. TBE软件配置预备(本手册使用的配置软件是TBE V2) (15) 5.2. PowerSA-C104T通信治理机的配置 (16) 6 常见故障处理 (19) 7 装置安装 (20) 8 装置接口及端子定义 (20) 8.1 电源及接地端子定义 (20) 8.2 通信接口端子定义 (20) 8.2.1 以太网口端子定义 (20) 8.2.2 串口端子定义 (21) 8.3 通讯治理机施工时注意事项 (21) 附录.水晶头(RJ45)接线方法 (22)

1.概述 PowerSA-C104t通信治理机是为满足工业自动化需求所设计,具有体积小、低耗电、无风扇、宽温 运行、高抗干扰性等特性,是一款真正的工业级产品。该设备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石油、化工、水处理、工厂自动化、交通等工业操纵领域。 PowerSA-C104t通信治理机应用于采集智能设备分散、监视采集数据量少的小型规模的监控系统中,可实现实时数据的综合处理功能、通信治理、数据网关、数据转发、规约转换、前置处理等各种角色等 功能,能够作为功能子站、间隔层,通过层层级联实现数据的分类别、分方向传送。 1.1要紧特点 ●采纳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Linux为平台; ●采纳高性能高可靠性嵌入式低功耗硬件平台,使产品的稳固性和宽温运行得到可靠保证; ●高品质的工业级元件,高水准的电气设计,高密度集成的电路结构,使装置拥有优异的电气隔离和电 磁屏蔽表现,极大提高了装置的抗干扰性能与可靠性保证; ●与智能采集装置、继电爱护具有相同等级的EMC; ●内置丰富规约库IEC 870-5-101、102、103、104,DNP3.0 CDT、MODBUS SPABUS SC1801 COURIER DL645 及国内外各要紧电力厂家各设备通讯规约,依照现场需求进行专门规约的开发; ●单个串口通过RS485总线方式连接多台IED设备; ●装置的工作电源输入电压为交直流85~264V,可广泛适用于各种供电环境; ●宽温运行:运行温度-25℃~70℃ ●导轨安装方式,造型美观,组屏方便; 1.2 要紧功能 1)PowerSA-C104t通信处理机的可满足不同的应用功能;能够为不同的后台SCADA系统、电力爱护装 置、各种智能设备、不同的治理系统等提供包含以太网、标准RS232、标准RS485等不同通信接口的综合数据通信处理功能, 2)具有USB接口,可直截了当连接打印机,实时打印相关报警信息等,可作为实时报警打印服务处理 中心,补偿了国外爱护不具备打印的功能。(该功能仅PowerSA-C104tp具有) 3)实现通信治理、数据网关、数据转发、规约转换、前置处理等各种角色;能够按需组合成分布网络、 分层级联灵活通信处理方案。

通信管理机用户手册

目录 1.概述 PowerSA-C104t通信管理机是为满足工业自动化需求所设计,具有体积小、低耗电、无风扇、宽温 运行、高抗干扰性等特性,是一款真正的工业级产品。该设备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石油、化工、水处理、工厂自动化、交通等工业控制领域。 PowerSA-C104t通信管理机应用于采集智能设备分散、监视采集数据量少的小型规模的监控系统中,可实现实时数据的综合处理功能、通信管理、数据网关、数据转发、规约转换、前置处理等各种角色等功能,可以作为功能子站、间隔层,通过层层级联实现数据的分类别、分方向传送。 主要特点 采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Linux为平台; 采用高性能高可靠性嵌入式低功耗硬件平台,使产品的稳定性和宽温运行得到可靠保证; 高品质的工业级元件,高水准的电气设计,高密度集成的电路结构,使装置拥有优异的电气隔离和电磁屏蔽表现,极大提高了装置的抗干扰性能与可靠性保障; 与智能采集装置、继电保护具有相同等级的EMC; 内置丰富规约库IEC 870-5-101、102、103、104, CDT、MODBUS SPABUS SC1801 COURIER DL645 及国内外各主要电力厂家各设备通讯规约,根据现场需求进行特殊规约的开发; 单个串口通过RS485总线方式连接多台IED设备; 装置的工作电源输入电压为交直流85~264V,可广泛适用于各种供电环境; 宽温运行:运行温度-25℃~70℃ 导轨安装方式,造型美观,组屏方便; 主要功能 1)PowerSA-C104t通信处理机的可满足不同的应用功能;可以为不同的后台SCADA系统、电力保护装 置、各种智能设备、不同的管理系统等提供包含以太网、标准RS232、标准RS485等不同通信接口的综合数据通信处理功能, 2)具有USB接口,可直接连接打印机,实时打印相关报警信息等,可作为实时报警打印服务处理中心, 弥补了国外保护不具备打印的功能。(该功能仅PowerSA-C104tp具有) 3)实现通信管理、数据网关、数据转发、规约转换、前置处理等各种角色;可以按需组合成分布网络、

新版海康威视管理机门口机室内机配置操作手册V2文件.doc

管理机+ 别墅门口机+ 室内机配置 操作手册V2

目录 1、操作流程(配置流程) (1) 2、操作步骤(配置步骤) (1) 3、适用型号 (3) 4、版本说明 (3) 5、关于海康威视 (1)

1、操作流程(配置流程) 1) 确认网络通讯良好,管理机,室内机与别墅门口机在同一局域网; 2) 管理机,室内机与门口机设置sip 服务器; 3) 门口机与室内机添加管理机IP; 4) 管理机添加门口机; 5) 管理机,室内机与门口机两两呼叫测试。 2、操作步骤(配置步骤) 1) 确认网络通讯良好,管理机,室内机与门口机在同一局域网。 2) 管理机,室内机与门口机设置sip 服务器。 批量配置工具或4200软件设置(远程配置—关联网络设置—SIP服务器IP) 备注:管理机,室内机与门口机设置sip 服务器方式相同,测试时可用管理机IP 作为sip 服务器测试。管理机和sip 服务器都可以作为sip 服务来源,如果用sip 服务器,必须通过平台下发sip 服务。 3) 门口机与室内机添加管理机IP。方 法同步骤2),此处不作重复截图 4) 管理机添加门口机(A、B 二选一) A、本地设置(工程设置—设备管理—添加设备)

B、批量配置工具4200软件设置(远程配置—对讲—监控信息) 5) 管理机呼室内机、室内机呼管理机、门口机呼室内机、门口机呼管理机测试; 6) 多门口机和多室内机的拓扑架构中,门口机的编号和室内机的房间号管理需要提 前整理规划。 注意:1.4.0 以前版本不支持别墅门口机呼叫管理机,1.4.0 及以后版本可在批量配置工具或4200 按键配置中配置呼叫管理机方式:

BR Link 通讯管理机 技术手册(修改版2)20160408

BR LINK系列通讯管理机 技术手册 2016-04-13 河北博锐科技有限公司

索 引 1.概述 ....................................................................................................................... 4 1.1 简介 ................................................................................................................................ 4 1.3 使用环境 ........................................................................................................................ 4 1.4 技术特点 ........................................................................................................................ 4 1.5 安全标准 ........................................................................................................................ 52.技术数据 ............................................................................................................... 6 2.1 电气参数 ........................................................................................................................ 6 2.2 通信端口 ........................................................................................................................ 6 2.2.1 以太网接口......................................................................................................... 6 2.2.2 串口通信接口..................................................................................................... 6 2.3 绝缘性能 ........................................................................................................................ 7 2.3.1绝缘电阻.............................................................................................................. 7 2.3.2介质强度.............................................................................................................. 7 2.4 冲击电压 ........................................................................................................................ 7 2.5 耐湿热性能..................................................................................................................... 8 2.6 抗电磁干扰性能............................................................................................................. 8 2.6.1 高频干扰............................................................................................................. 8 2.6.2 静电放电干扰..................................................................................................... 8 2.6.3 快速瞬变干扰..................................................................................................... 8 2.7 机械性能 ........................................................................................................................ 8 2.7.1振动...................................................................................................................... 8 2.7.2冲击...................................................................................................................... 9 2.7.3碰撞...................................................................................................................... 9 2.8 环境条件 ........................................................................................................................ 9 2.9 重量 ................................................................................................................................ 93.结构和安装 ........................................................................................................... 9 3.1面板 ................................................................................................................................. 9 3.1.1 前面板................................................................................................................. 9 3.1.2 背面板............................................................................................................. 10 3.2通讯口接线定义.......................................................................................................... 10 3.2.1 RS232接线方式.............................................................................................. 10 3.2.2 RS485接线方式.............................................................................................. 11 3.2.3以太网口管脚定义.......................................................................................... 11 3.2.4调试口管脚定义.............................................................................................. 11 3.3电源接口 ..................................................................................................................... 12 3.4安装尺寸 ..................................................................................................................... 12 4. 工作原理 ........................................................................................................... 12 5. 用户安装调试 ................................................................................................... 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