钗头凤(陆游)

钗头凤(陆游)
钗头凤(陆游)

一个握不紧的爱情金苹果

钗头凤(陆游)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读《宋史》,让我失望,《宋史》为你陆游立传的文字有近千言,遗憾的是无片言只语提及你的爱情。

二十四史原本就是为帝王将相树碑立传的,普通臣民的闺阁秘情怎能进入正史?能进入正史就已经是一种恩赏与荣耀了,爱情只能交付野史村言!

诗人陆游你的爱情是一部催人泪下的传奇。人说真正的诗人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心中永远藏着真爱。鲁迅就说过:“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爱怜子女是大丈夫,怜妻更是大丈夫,尤其在你那样一个时代。《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就曾大言不惭地说过:“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据说直到今天还为很多人所激赏。

敬佩你陆游的理由有很多,之所以说你陆游是大丈夫,有一条很重要的理由,就是因为你生活在一个视“妻子如衣服”的道德评判标准主宰的时代,仍能对被休弃的前妻唐婉一往情深,你将似水的柔情倾泻在一曲曲怀念的诗行中。你用笔、用墨、用泪、用血、用追悔、用痛悼,将一个凄婉的爱情故事永远题写在浙江绍兴一个名叫沈园的墙壁上,为自己的逝去的爱情大胆地吟出了一曲让人嘘唏不已的不朽的挽歌。

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是可以预先订做的,衣服可以度身定作,楼台可以事先规划,惟有婚姻不可以,尤其是在那样一个婚姻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左右的时代。也难怪几年来,许多神秘“活计”的祖师爷都失去了传承人,今天的大街与小巷却依然有为算命卜卦的人预留的一块领地。

诗人陆游你与唐婉的爱情也是由你们的父母赐与的。二十岁的那年,你与唐婉携手。可以想象那是一个多么欢悦的日子,你的母亲一定也是喜笑颜开,因为你的新娘也是你母亲的亲侄女啊。

那是怎样的一个属于你们的温馨甜美的三年啊,你们一定伫立过庭前,在春天的东风里同看桃花绽放,共赏杨柳吐絮。你们一定在明媚的春光里对着双飞的燕子,在斑斓的星辉下指着牵牛织女,一次又一次地许下了长相守的海誓山盟。你

们天真地以为,在东风催绿的每一条柳枝上,整个世界里还藏着无数个新鲜的明日,还藏着许许多多未知的幸福。

你们哪里知道,你们手中握着的是一个你们俩个人都不能握紧的爱情金苹果。

在《钗头凤》的诗歌中,诗人陆游你没有明说你的爱妻唐婉是怎样失去了你母亲的宠爱,你只淡淡地用“东风恶”三个字就将一切不便言说也不能言说的理由为你们的分手的缘由作了一个交待。

封建礼教赋予了公公婆婆一项特权,儿媳妇的表现只要构成《仪礼》“七出”中规定的任何一条事实,就可以将儿媳妇扫地出门。“无子、淫佚、不事舅姑、口舌、盗窃、妒忌、恶疾”就是那“七出”的内容,最荒唐的是,不能生孩子身患重病都成了女人的过错,这让谈论女人的地位的人从何谈起?

也许唐婉本来就没有任何过错,如果有过错,我想那就是“不事舅姑(不能好好孝敬公婆)”。你生活的年代,婆婆凭籍《礼仪》朝唐婉掷去的一纸休书就是最高的也是最终的判决,因为《礼仪》就是基督徒的《圣经》,穆斯林的《古兰经》。一个弱女子一个儿媳妇面对婆婆的休书,是永远找不到被告的,也永远找不到可以上诉的法庭。

身为儿子的陆游也不能抗命不遵,否则就得背上一个“不孝”的恶名。那样的年代,一个人如果被人从街头巷尾朝你不设防的背后贴上一个“不孝”的标签,那就意味着你的一切就从此划上了一个句号,包括你的仕途。

“孝”只一字,却有时重若千斤。诗人你也许记得唐代那位天才诗人李贺,他的父亲名“晋肃”,“晋”与“进”谐音,如果参加考试,那就是没有“避讳”,那就是不孝,一位诗歌天才就这样被剥夺了进士的考试资格。多么荒唐啊,由此我们也足见一个“孝”字的斤两。《三国》中的曹操在“孝”字上也做足了文章,以一个“孝”字赚得了徐庶。诸葛亮同样也在“孝”字上设下了“陷阱”,最终赢得了姜维的归附。

生活在那样一个时代,明明是棒打鸳鸯,诗人你于是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心爱的妻子的背影在你的视线中渐行渐远,直到模糊。

我们无法想像诗人你是怎样与唐婉洒泪而别的,但你用一连串的“错、错、错”表达了自己的不尽的痛苦。

谁之错?你的母亲,还是你自己?

离散了,你们各自又都有了自己的婚姻和归宿。诗人你娶了一位王姓的姑娘,唐婉改嫁了赵士程,一切仿佛又复归平静了。

诗人你和唐婉都小心地将痛苦的记忆收藏,为了不再触及那永远不能愈合的伤口,就像将一把滴血的利剑收入剑鞘,让它永远尘封。

命运之神却最喜欢恶作剧。几年后的一个春天的日子,一个春柳春花满画楼的日子,一个满城花香四溢的日子,它又让你们不期而遇地相遇在一座名叫沈园的花径上。可以想像你们都是那样地猝不及防,那样地不容回避,那样的尴尬不已。什么叫不可逃避的命运,这就是。

真想闪避,可能吗?假装从未相识,形同路人,如被流放的人试图遮掩黥首的脸低头侧身而过。

不能!那就只有面对!

那一个瞬间,你们一定在想,世界真大,可是命运之神在那一刻又让你们坚信世界真小。

你们只能以不能描述的心情致意、寒暄,唐婉甚至还让诗人你向程士程作了简单的介绍,然后就是挥手告别!

不多时,唐婉托人送来了一坛封着黄滕的官酒,告诉你三年美好的情愫永远都没有离她远去。

有位诗人说,“用月光取暖的人永远不会受伤!”用美酒或许也能暂时慰藉你受伤的心。在沈园的亭台,你一次次的举杯,醉意朦胧中你真的仿佛又回到了几前年的温馨的日子。在那样的日子里,唐婉在书桌旁无数次地用她红润温婉的手为你递过温热的酒,泡过浓香的茶,铺过宣纸,碾过徽墨。但是,这一切都离你而去了,陪伴你的只有东风中坠落的桃花。

你曾经深爱的唐婉,她也许比你更伤心,此刻的她是那样的形容憔悴,她肯定也在风中暗自流泪!传说中说,海底的美人鱼,为了报答自己的恩人,曾化为美丽的姑娘以身相许。当命运之神召唤她不得不离开相爱的郎君时,临行前她将晶莹的泪洒在一块玉盘上,于是滴滴眼泪成了一粒粒的夜明珠。

你们的爱情故事与传说中的鲛人鱼的故事多么相似!凄婉而哀绝!

你真想寄一封书信交到唐婉的手中,但你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何必再给她送去一份痛苦呢?

她的世界已在冰雪封盖的雪域线上,给你送信的大雁纵然再多情、再殷勤,翅膀纵然再矫健,她的世界也是你的信使不能到达的地方。

陆游《钗头凤》的赏析及注释

陆游《钗头凤》的赏析及注释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译文 ] 满园的桃花已经凋落,幽雅的池塘也已干阁,永远相爱的誓言虽在,可是 锦文书信靠谁投托。深思熟虑一下,只有莫,莫,莫! [出自 ] 南宋 陆游 《钗头凤》 钗头凤(陆游)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 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 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注释: 唐琬,原是陆游的妻子,后因陆母反对而分开。陆游独游沈园,无意中遇到 唐琬和丈夫赵士程,不由感慨万分,写下了著名的《钗头凤》一词。唐琬看后, 失声痛哭,回家后也写下了这一首《钗头凤》,不久就郁郁而终了。他们二人大 概是“有缘无分”最典型的例子了。 钗头凤:词牌名,取自诗句 “可怜孤似钗头凤”。 红酥手:一种类似面果子一样的下酒菜。 黄滕酒:又名黄封酒。因官酒以黄纸封口得名。 离索:离群索居。 浥:沾湿。鲛绡:神话中鲛人所织的纱绢。 山盟:指盟约。古人盟约多指山河为誓。 锦书:前秦窦滔妻苏氏织锦文诗赠其夫,后人以锦书喻爱情书信。 译文 1 红润柔软的手, 捧出黄封的酒, 满城荡漾着春天的景色, 宫墙里摇曳着绿柳。 东风多么可恶,把浓郁的欢情吹得那样稀薄,满怀抑塞着忧愁的情绪,离别几年 来的生活十分萧索。回顾起来都是错,错,错! 美丽的春景依然如旧,只是人却白白相思得消瘦,泪水洗尽脸上的胭红,把

薄绸的手帕全都湿透。满园的桃花已经凋落,幽雅的池塘也已干涸,永远相爱的 誓言虽在,可是锦文书没有人可以投托。深思熟虑一下,只有莫,莫,莫! 译文 2 品着红酥手(一种点心),饮着黄藤酒,满城荡漾着春天的景色,宫墙里摇 曳着绿柳。东风多么可恶,把浓郁的欢情吹得那样稀薄,满怀都是忧愁的情绪, 离别几年来的生活十分萧索。 错了!错了!错了!所有的一切都错了! 美丽的春景依然如旧,只是人却白白相思得消瘦,泪水洗尽脸上的胭红,把 薄绸的手帕全都湿透了。满园的桃花已经凋落,幽雅的池塘也已荒废,永远相爱 的誓言虽在,可是这份深情再也无法用书信来传递了。 罢了!罢了!罢了!所有的一切都结束了! 译文 3: 桌上摆着红酥手,捧出黄封的酒,满城荡漾着春天的景色,宫墙里摇曳着绿 柳。春风多么可恶,把浓郁的欢情吹得那样稀薄,满怀抑塞着忧愁的情绪,离别 几年来的生活十分萧索。回顾起来都是错,错,错! 美丽的春景依然如旧,只是人却白白相思得消瘦,泪水洗尽脸上的胭红,把 薄绸的手帕全都湿透。满园的桃花已经凋落,幽雅的池塘也已干阁,永远相爱的 誓言虽在,可是锦文书信靠谁投托。深思熟虑一下,只有莫,莫,莫! 译文 4: 红润细腻的玉手,敬上一杯黄封美酒.满城春色一片,宫墙禁锢着杨柳,东风 胁迫,欢情短暂微薄,只留下满腔愁恨,几年孤独离索.错上更加错! 春光依然如旧,人儿日见消瘦,泪水将手帕浸透.桃花开又落,亭台楼阁愈加 寂寞.爱情的誓言如山河,传递书信却无人可以拜托.莫说更莫说。 【评点】 这首 《钗头凤》 记述了陆游与表妹唐琬的一次别后重逢。 唐琬是陆游的表妹, 也是著名的才女。她自小与陆游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长大后结为夫妇,感情深 厚。但陆母却极为厌恶唐琬,并强行拆散两人。陆游迫于母命,万般无奈,便与 唐琬忍痛分离。后来,陆游依母亲的心意,另娶王氏为妻,唐琬也迫于父命嫁给 同郡的赵士程。几年过后,两人在沈园相见,陆游感慨万千,忍痛挥笔写就了这 首《钗头凤》,抒发了词人幽怨而又无处言说的苦痛。 上片感慨往事。起首三句,“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主要记 述了两人婚后浓情蜜意的感情生活。 “东风恶”四句, 在深刻批判当年拆散自己 与表妹婚姻的恶势力的同时, 也深切表达了词人与爱妻分离后的苦痛, 这是全词 的高潮部分。最后三个“错”字,三字三叹,无限悲情和怨恨尽在其中。

陆游《钗头凤》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陆游《钗头凤》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陆游《钗头凤》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原文】: 《钗头凤?红酥手》 陆游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注释】 【1】红酥手:形容女性手的柔软红润。 【2 【3】宫墙:南宋以绍兴为陪都,因此有宫墙。 【4】离索:离群索居的简括。 【5 【6】鲛绡:传说中鲛人所织的绡。范指薄绢、轻纱。此处指手帕。 【7】山盟:古人为了表示爱情的坚定不移,常常指山为誓,即山盟。 【8】锦书:写在锦上的书信。此处指表达爱情的书信。 【翻译】 美丽的春景依然如旧,只是人却白白相思地消瘦。泪水洗尽脸上的胭脂红,又把薄绸的手帕全都湿透。满春的桃花凋落在寂静空旷的池塘楼阁上。永远相爱的誓言还在,可是锦文书信再也难以交付。遥想当初,只能感叹:莫,莫,莫! 【赏析】 《钗头凤?红酥手》是南宋诗人、词人陆游的词作品。此词描写了词人与原配唐氏的爱情悲剧。全词记述了词人与唐氏被迫分开后,在禹迹寺南沈园的一次偶然相遇的情景,表达了他们眷恋之深和相思之切,抒发了作者怨恨愁苦而又难以言状的凄楚痴情,是一首别开生面、催人泪下的作品。

词的上片通过追忆往昔美满的爱情生活,感叹被迫离异的痛苦,分两层意思。 开头三句为上片的第一层,看到眼前情景回忆往昔与唐氏偕游沈园时的美好情景:“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虽说是回忆,但因为是填词,而不是写散文或回忆录之类,不可能把整个场面全部写下来,所以只选取一个场面来写,而这个场面,又只选取了一两个最富有代表性和特征性的情事细节来写。“红酥手”,不仅写出了唐氏为词人殷勤把盏时的美丽姿态,同时还有概括唐氏全人之美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它具体而形象地表现出这对恩爱夫妻之间的柔情密意以及他们婚后生活的美满与幸福。第三句又为这幅春园夫妻把酒图勾勒出一个广阔而深远的背景,点明了他们是在共赏春色。而唐氏手臂红润,酒的黄封以及柳色的碧绿,又使这幅图画有了明丽而又和谐的色彩感。 “东风恶”几句为第二层,写词人被迫与唐氏离异后的痛苦心情。上一层写春景*,无限美好,到这里突然一转,激愤的感情潮水一下子冲破词人心的闸门,无可遏止地渲泄下来。“东风恶”三字,一语双关,含蕴很丰富,是全词的关键所在,也是造成词人爱情悲剧的症结所在。本来,东风可以使大地复苏,给万物带来勃勃的生机,但是,当它狂吹乱扫的时候,也会破坏春容春态,下片所云“桃花落,闲池阁”,就正是它狂吹乱扫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因此说它“恶”。然而,它主要是一种象喻,象喻造成词人爱情悲剧的“恶”势力。至于陆母是否也包含在内,答案应该是不能否认的,只是由于不便明言,而又不能不言,才不得不以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出之。下面一连三句,又进一步把词人怨恨“东风”的心理抒写了出来,并补足一个“恶”字:“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美满姻缘被迫拆散,恩爱夫妻被迫分离,使他们两人在感情上遭受巨大的折磨和痛苦,几年来的离别生活带给他们的只是满怀愁怨。这不正如烂漫的春花被无情的东风所摧残而凋谢飘零吗?接下来,“错,错,错”,一连三个“错”字,连迸而出,感情极为沉痛。但这到底是谁错了呢?是对自己当初“不敢逆尊者意”而终“与妇诀”的否定吗?是对“尊者”的压迫行为的否定吗?是对不合理的婚姻制度的否定吗?词人没有明说,也不便于明说,这枚“千斤重的橄榄”留给了我们读者来噙,来品味。这一层虽直抒胸臆,激愤的感情如江河奔泻,一气贯注;但又不是一泻无余,其中“东风恶”和“错,错,错”几句就很有味外之味。 词的下片,由感慨往事回到现实,进一步抒写妻被迫离异的巨大哀痛,也分为两层。 词的最后几句,是下片的第二层,写词人与唐氏相遇以后的痛苦心情。“桃花落”两句与上片的“东风恶”句前后照应,又突出写景虽是写景,但同时也隐含出人事。不是么?桃花凋谢,园林冷落,这只是物事的变化,而人事的变化却更甚于物事的变化。象桃花一样美丽姣好的唐氏,不是也被无情的“东风”摧残折磨得憔悴消瘦了么?词人自己的心境,不也象“闲池阁”一样凄寂冷落么?一笔而兼有二意很巧妙,也很自然。下面又转入直接赋情:“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这两句虽只寥寥八字,却很能表现出词人自己内心的痛苦之情。虽说自己情如山石,痴心不改,但是,这样一片赤诚的心意,又如何表达呢?明明在爱,却又不能去爱;明明不能去爱,却又割不断这爱缕情丝。刹那间,有爱,有恨,有痛,有怨,再加上看到唐氏的憔悴容颜和悲戚情状所产生的怜惜之情、抚慰之意,真是百感交集,万箭簇心,一种难以名状的悲哀,再一次冲胸破喉而出:“莫,莫,莫!”事已至此,再也无可补救、无法挽回了,这万千感慨还想它做什么,说它做什么?于是快刀斩乱麻:罢了,罢了,罢了!明明言犹未尽,意犹未了,情犹未终,却偏偏这么不了了之,而在极其沉痛的喟叹声中全词也就由此结束了。

陆游钗头凤赏析

陆游《钗头凤》赏析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这首词写的陆游自己的爱情悲剧。陆游的原配夫人是同郡唐氏士族的一个大家闺秀,结婚以后,他们“伉俪相得”,“琴瑟甚和”,是一对情投意和的恩爱夫妻。不料,作为婚姻包办人之一的陆母却对儿媳产生了厌恶感,逼迫陆游休弃唐氏。在陆游百般劝谏、哀求而无效的情况下,二人终于被迫分离,唐氏改嫁“同郡宗子”赵士程,彼此之间也就音讯全无了。几年以后的一个春日,陆游在家乡山阴(今绍兴市)城南禹迹寺附近的沈园,与偕夫同游的唐氏邂逅相遇。唐氏安排酒肴,聊表对陆游的抚慰之情。陆游见人感事,心中感触很深,遂乘醉吟赋这首词,信笔题于园壁之上。全首词记述了词人与唐氏的这次相遇,表达了他们眷恋之深和相思之切,也抒发了词人怨恨愁苦而又难以言状的凄楚心情。词的上篇通过追忆往昔美满的爱情生活,感叹被迫离异的痛苦,分两层意思。开头三句为上篇的第一层,回忆往昔与唐氏偕游沈园时的美好情景:“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虽说是回忆,但因为是填词,而不是写散文或回忆录之类,不可能把整个场面全部写下来,所以只选取一个场面来写,而这个场面,又只选取了一两个最富有代表性和特征性的情事细节来写。“红酥手”,不仅写出了唐氏为词人殷勤把盏时的美丽姿态,同时还有概括唐氏全人之美(包括她的内心美)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它具体而形象地表现出这对恩爱夫妻之间的柔情密意以及他们婚后生活的美满与幸福。第三句又为这幅春园夫妻把酒图勾勒出一个广阔而深远的背景,点明了他们是在共赏春色。而唐氏手臂的红润,酒的黄封以及柳色的碧绿,又使这幅图画有了明丽而又和谐的色彩感。 “东风恶”几句为第二层,写词人被迫与唐氏离异后的痛苦心情。上一层写春景春情,无限美好,到这里突然一转,激愤的感情潮水一下子冲破词人心的闸门,无可遏止地渲泄下来。“东风恶”三字,一语双关,含蕴很丰富,是全词的关键所在,也是造成词人爱情悲剧的症结所在。本来,东风可以使大地复苏,给万物带来勃勃的生机,但是,当它狂吹乱扫的时候,也会破坏春容春态,下篇所云“桃花落,闲池阁”,就正是它狂吹乱扫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因此说它“恶”。

陆游唐婉《钗头凤》对比鉴赏练习

《陆游的侠骨柔情》 一段有缘无分的爱情,两首感人泣下的凤词,看爱国诗人之侠骨柔情。 ——题记 钗头凤(陆游)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注】①黄滕酒:以黄纸封口的酒。②离索:离散独居。 ③浥:沾湿,④鲛绡:代指丝帕。 ⑤锦书:写满相思的情书。 钗头凤(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询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写作背景】 陆游的《钗头凤》词,是一篇“风流千古”的佳作,它描述了一个凄美动人的爱情悲剧。据《历代诗馀》载,陆游年轻时娶表妹唐婉为妻,感情深厚。但因陆母不喜唐婉,威逼二人各自另行嫁娶。十年之后的一天,陆游沈园春游,与唐婉不期而遇。此情此景,陆游怅然久之,在沈园的粉壁上题下《钗头凤》一词。这便是这首词的来历。 传说,唐婉见了这首《钗头凤》词后,感慨万端,亦提笔和《钗头凤?世情薄》词一首。不久,唐婉竟因愁怨而死。又过了四十年,陆游七十多岁了,仍怀念唐婉,重游沈园,并作成无比优美的《沈园》诗二首。 (1)两首《钗头凤》是怎样抒情的?请结合诗句谈谈这两首词所使用的艺术手法的主要相同和不同之处。(4分) (2)这两首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词赏析。 接抒情,其中间接抒情多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用典故、借古喻今等;描写手法有比兴、对比、衬托、象征、联想、想象、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等;结构安排常用的模式有首尾照应、开门见山、铺垫、层层渲染、先总后分、过渡、先景后情、卒章显志、伏笔。此外还有各种修辞手法。二要了解各种表现手法、艺术技巧的作用和表达效果。 【典例1】(2008-广东卷)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木芙蓉吕本中

陆游《钗头凤》赏析教案

钗头凤 ——陆游 导入新课 大家可知道,有一位生活在宋代的诗人也集豪放与婉约于一身,他不仅有“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豪壮理想,也有“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的凄婉低回。他是谁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陆游的婉约之词《钗头凤》。 作者及背景介绍 作者介绍: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杰出爱国诗人。少年时即深受家庭亲友间爱国思想的熏陶。年轻时中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后官至宝章阁待制。在政治上,主张坚决抗金,一直受到投降集团的压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 陆游创作力非常旺盛,是我国古代作品最多的诗人,仅在他的诗集《剑南诗稿》中保存至今的就有9300多首,所以他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他的诗内容极为丰富,风格雄浑豪放。陆游生活在祖国分裂的年代,恢复中原既是他一生奋斗目标,也是他诗作中的重要内容和情感。一直到死,他念念不忘的仍是祖国的统一。 背景介绍: 据史料记载,南宋年间,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因在科场上秉笔直言,抒发抗金忧国之情,而名落孙山。陆游父母遂安排他与表妹唐琬成婚。陆游和唐琬结婚后,生活非常幸福。但是陆游母亲对此不悦,她认为唐琬成天弹琴吟诗,不但有失妇道,而且有误儿子的功名前程。在母亲压力下,陆游被迫休妻,无由的孝道、世俗功名和虚玄的命运八字活活拆散这对夫妻,唐琬另与赵士程结婚。绍兴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春天,他们在沈园偶然重逢,唐琬为陆游送去酒菜,陆游“怅然久之,为赋《钗头凤》一词,题园壁间。”这便是这首词的来历。相传,唐琬看了这首词后非常伤感,回家后也和词一首,不久便忧郁去世了。 朗读该词,整体感知 钗头凤 红酥手,黄藤(téng)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yì)鲛(jiāo)绡(xiāo)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注: 浥:音(yì),沾湿。 鲛绡:传说鲛人织绡,极薄,后以泛指薄纱;鲛音(jiāo),传说居海之人,坠泪成珠。 黄藤(téng)酒:宋时官酒上以黄纸封口,又称黄封酒。 ㈠:题解 《钗头凤》词调是根据五代无名氏《撷芳词》改易而成。《撷芳词》中原有“都如梦,何曾共,可怜孤似钗头凤”,陆游用“钗头凤”这一调名有何用意呢? 一是指自与唐氏仳离之后“可怜孤似钗头凤”;二是指仳离之前的往事“都如梦”一样的倏然而逝,未能共手偕老。 ㈡:该词主要运用什么手法? 对比:例“红酥手”与“人空瘦”;“满城春色宫墙柳”与“桃花落,闲池阁”等。 ㈢:分析诗词的意境、语言、形象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钗头凤赏析

钗头凤赏析 【原文】 其一: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其二: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询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写作背景】 陆游的《钗头凤》词,是一篇“风流千古”的佳作,它描述了一个凄美动人的爱情悲剧。据《历代诗馀》载,陆游年轻时娶表妹唐婉为妻,感情深厚。但因陆母不喜唐婉,威逼二人各自另行嫁娶。十年之后的一天,陆游沈园春游,与唐婉不期而遇。此情此景,陆游怅然久之,在沈园的粉壁上题下《钗头凤》一词。这便是这首词的来历。

传说,唐婉见了这首《钗头凤》词后,感慨万端,亦提笔和《钗头凤?世情薄》词一首。不久,唐婉竟因愁怨而死。又过了四十年,陆游七十多岁了,仍怀念唐婉,重游沈园,并作成无比优美的《沈园》诗二首。 【鉴赏】 这两阕词虽然出自不同的人之手,前一首为南宋著名词人陆游所作,后一首为其前妻唐婉所作,却浸润着同样的情怨和无奈,因为它们共同诉说着一个凄婉的爱情故事——唐婉与陆游沈园情梦。 陆游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他出生于越州山阴一个殷实的书香之家,幼年时期,正值金人南侵,常随家人四处逃难。这时,他母舅唐诚一家与陆家交往甚多。唐诚有一女儿,名唤唐婉,字蕙仙,自幼文静灵秀,不善言语却善解人意。与年龄相仿的陆游情意十分相投,两人青梅竹马,耳鬓厮磨,虽在兵荒马乱之中,两个不谙世事的少年仍然相伴度过一段纯洁无暇的美好时光。随着年龄的增长,一种萦绕心肠的情愫在两人心中渐渐滋生了。 青春年华的陆游与唐婉都擅长诗词,他们常借诗词倾诉衷肠,花前月下,二人吟诗作对,互相唱和,丽影成双,宛如一双翩跹于花丛中的彩蝶,眉目中洋溢着幸福和谐。两家

陆游《钗头凤》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陆游《钗头凤》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 附答案 本文是关于陆游《钗头凤》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感谢您的阅读! 陆游《钗头凤》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原文】: 《钗头凤?红酥手》 陆游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注释】 【1】红酥手:形容女性手的柔软红润。 【2 【3】宫墙:南宋以绍兴为陪都,因此有宫墙。 【4】离索:离群索居的简括。 【5 【6】鲛绡:传说中鲛人所织的绡。范指薄绢、轻纱。此处指手帕。 【7】山盟:古人为了表示爱情的坚定不移,常常指山为誓,即山盟。 【8】锦书:写在锦上的书信。此处指表达爱情的书信。 【翻译】

美丽的春景依然如旧,只是人却白白相思地消瘦。泪水洗尽脸上的胭脂红,又把薄绸的手帕全都湿透。满春的桃花凋落在寂静空旷的池塘楼阁上。永远相爱的誓言还在,可是锦文书信再也难以交付。遥想当初,只能感叹:莫,莫,莫! 【赏析】 《钗头凤?红酥手》是南宋诗人、词人陆游的词作品。此词描写了词人与原配唐氏(一说为唐婉)的爱情悲剧。全词记述了词人与唐氏被迫分开后,在禹迹寺南沈园的一次偶然相遇的情景,表达了他们眷恋之深和相思之切,抒发了作者怨恨愁苦而又难以言状的凄楚痴情,是一首别开生面、催人泪下的作品。 词的上片通过追忆往昔美满的爱情生活,感叹被迫离异的痛苦,分两层意思。 开头三句为上片的第一层,看到眼前情景回忆往昔与唐氏偕游沈园时的美好情景:“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虽说是回忆,但因为是填词,而不是写散文或回忆录之类,不可能把整个场面全部写下来,所以只选取一个场面来写,而这个场面,又只选取了一两个最富有代表性和特征性的情事细节来写。“红酥手”,不仅写出了唐氏为词人殷勤把盏时的美丽姿态,同时还有概括唐氏全人之美(包括她的内心美)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它具体而形象地表现出这对恩爱夫妻之间的柔情密意以及他们婚后生活的美满与幸福。第三句又为这幅春园夫妻把酒图勾勒出一个广阔而深远的背景,点明了他们是在共赏春色。而唐氏手臂红润,酒的黄封以及柳色的碧绿,

《钗头凤》赏析

不如不见 ——《钗头凤》赏析 钗头凤 ——陆游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都如梦,何曾共,可怜孤似钗头凤”,《钗头凤》词调正是根据五代无名氏《撷芳词》改易而成。毫无疑问,陆游的《钗头凤》是宋代词史上流传最广的爱情词之一。与其他爱情主题的诗词相比,这首词有一个特殊之处,那就是这首词不仅仅抒发了爱情,还因为这首词背后的凄美的爱情故事,正如唐诗中的“人面桃花”一样,往日的一切都只是一场梦,正是因为这种悲剧的美,才促就了这首词的不朽的地位。 这首词写的是陆游自己的爱情悲剧。陆游的原配夫人是同郡唐氏士族的一个大家闺秀,结婚以后,他们“ 伉俪相得”,“ 琴瑟甚和”,是一对情投意和的恩爱夫妻。不料,作为婚姻包办人之一的陆母却对儿媳产生了厌

恶感,逼迫陆游休弃唐氏。在陆游百般劝谏、哀求而无效的情况下,二人终于被迫分离。几年以后,陆游在仕途上遭受挫折,回到家乡排遣抑郁的心情,家乡风景依旧,但人面已新,睹物思人,心中倍感凄凉。为了排遣愁绪,陆游时时独自徜徉在青山绿水之中,或者闲坐野寺探幽访古;或者出入酒肆把酒吟诗;或者浪迹街市狂歌高哭。就这样过着悠游放浪的生活。在一个繁花竞妍的春日晌午,陆游随意漫步到禹迹寺的沈园。沈园是一个布局典雅的园林花园,园内花木扶疏,石山耸翠,曲径通幽,是当地人游春赏花的一个好去处。在园林深处的幽径上迎面款步走来一位锦衣女子,低首信步的陆游猛一抬头,竟是阔别数年的前妻唐婉。在那一刹间,时光与目光都凝固了,两人的目光胶着在一起,都觉得恍惚迷茫,不知是梦是真,眼帘中饱含的不知是情、是怨、是思、是怜。此时的唐婉,已由家人作主嫁给了同郡士人赵士程,赵家系皇家后裔、门庭显赫,赵士程是个宽厚重情的读书人,他对曾经遭受情感挫折的唐婉,表现出诚挚的同情与谅解。使唐婉饱受到创伤的心灵已渐渐平复,并且开始萌生新的感情苗芽。这时与陆游的不期而遇,无疑将唐婉已经封闭的心灵重新打开,里面积蓄已久的旧日柔情、千般委屈一下子奔泄出来,柔弱的唐婉对这种感觉几乎无力承受。而陆游,几年来虽然借苦读和诗酒强抑着对唐婉的思念,但在这一刻,那埋在内心深处的旧日情思不由得涌出。四目相对,千般心事、万般情怀,却不知从何说起。这次唐婉是与夫君赵士程相偕游赏沈园的,那边赵士程正等着她。在好一阵恍惚之后,已为他人之妻的唐婉终于提起沉重的脚步,留下深深的一瞥之后走远了,只留下了陆游在花丛中怔怔发呆。

钗头凤全词翻译赏析

钗头凤全词翻译赏析 导读:钗头凤 陆游 红酥手,黄籘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注释 钗头凤:词牌名,取自诗句“可怜孤似钗头凤”。 红酥手:一种类似面果子一样的下酒菜。 黄滕酒:又名黄封酒。因官酒以黄纸封口得名。 离索:离群索居。 浥:沾湿。鲛绡:神话中鲛人所织的纱绢。 山盟:指盟约。古人盟约多指山河为誓。 锦书:前秦窦滔妻苏氏织锦文诗赠其夫,后人以锦书喻爱情书信。 【参考译文】 红润细腻的玉手,敬上一杯黄封美酒.满城春色一片,宫墙禁锢着杨柳,东风胁迫,欢情短暂微薄,只留下满腔愁恨,几年孤独离索.错上更加错! 春光依然如旧,人儿日见消瘦,泪水将手帕浸透.桃花开又落,亭 台楼阁愈加寂寞.爱情的誓言如山河,传递书信却无人可以拜托.莫说

更莫说。 【译文二】 红润柔软的手,捧出黄封的酒,满城荡漾着春天的景色,宫墙里摇曳着绿柳。东风多么可恶,把浓郁的欢情吹得那样稀薄,满怀抑塞着忧愁的情绪,离别几年来的生活十分萧索。回顾起来都是错,错,错! 美丽的春景依然如旧,只是人却白白相思得消瘦,泪水洗尽脸上的胭红,把薄绸的手帕全都湿透。满园的桃花已经凋落,幽雅的池塘也已干涸,永远相爱的誓言虽在,可是锦文书没有人可以投托。深思熟虑一下,只有莫,莫,莫! 【赏析】 这首《钗头凤》记述了陆游与表妹唐琬的一次别后重逢。唐琬是陆游的表妹,也是著名的才女。她自小与陆游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长大后结为夫妇,感情深厚。但陆母却极为厌恶唐琬,并强行拆散两人。陆游迫于母命,万般无奈,便与唐琬忍痛分离。后来,陆游依母亲的心意,另娶王氏为妻,唐琬也迫于父命嫁给同郡的赵士程。几年过后,两人在沈园相见,陆游感慨万千,忍痛挥笔写就了这首《钗头凤》,抒发了词人幽怨而又无处言说的苦痛。 上片感慨往事。起首三句,“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主要记述了两人婚后浓情蜜意的感情生活。“东风恶”四句,在深刻批判当年拆散自己与表妹婚姻的恶势力的同时,也深切表达了词人与

陆游唐婉钗头凤原文

陆游唐婉钗头凤原文 陆游《钗头凤》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翻译: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红润柔软的手,捧出黄封的酒,满城荡漾着春天的景色,宫墙里摇曳着绿柳。东风多么可恶,把浓郁的欢情吹得那样稀薄,满怀抑塞着忧愁的情绪,离别几年来的生活十分萧索。回顾起来都是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绵书难托。莫,莫,莫! 美丽的春景依然如旧,只是人却白白相思得消瘦,泪水洗尽脸上的胭红,把薄绸的手帕全都湿透。满园的桃花已经凋落,幽雅的池塘也已干阁,永远相爱的誓言虽在,可是锦文书信靠谁投托。深思熟虑一下,只有莫,莫,莫! 这首《钗头凤》曾被写在绍兴沈园的墙壁上,是陆游在休离唐婉几年之后,再遇唐婉,突发感慨,写下来送给唐婉的诗。《钗头凤》以陆游家中所传下来的凤钗为题,缓缓诉说着当中的无奈与辛酸。 后来在一次游览沈园的途中,陆游看见了自己日日思念的唐婉,然而此刻的唐婉已经不是自己的妻子,她的手也只是为自己的丈夫倒酒,陆游忽发感慨,唐婉如同那绿柳一样遥远,即使当初的誓言还存在,可是现在却不能再交书信了。唐婉在看到陆游所写的第一部分的《钗头凤》后,留下了第二部分,将自己对陆游的感情表露了出来,也因此唐婉郁闷,不久之后就离开了人世。 陆游对于唐婉的感情是真挚的,然而在孝的面前,陆游不得不选择了屈从,但是他却为唐婉留下了诗作,以此纪念他们两人之间的感情与誓言。 钗头凤·世情薄 朝代:宋代 作者:唐婉 原文:

《钗头凤·红酥手》原文及翻译

《钗头凤·红酥手》原文及翻译 导读:一、《钗头凤·红酥手》原文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二、《钗头凤·红酥手》原文翻译 你红润酥腻的手里,捧着盛上黄縢酒的杯子。满城荡漾着春天的景色,你却早已像宫墙中的绿柳那般遥不可及。春风多么可恶,欢情被吹得那样稀薄。满杯酒像是一杯忧愁的情绪,离别几年来的生活十分萧索。遥想当初,只能感叹:错,错,错! 美丽的春景依然如旧,只是人却白白相思地消瘦。泪水洗尽脸上的胭脂红,又把薄绸的手帕全都湿透。满春的桃花凋落在寂静空旷的池塘楼阁上。永远相爱的誓言还在,可是锦文书信再也难以交付。遥想当初,只能感叹:莫,莫,莫! 三、《钗头凤·红酥手》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

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钗头凤 陆游读后感

《钗头凤》__陆游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钗头凤》这首词非常有名,自然是许多专家学者都研究赏析过。把词分成上阕、下阕,每一小节描写的是什么场景,带着什么意蕴,这些多半都研究透了。说到底,这首词吸引我不是单单词句的运用,而是这首词背后的故事和其中蕴含的真情。 陆游的原配夫人是同郡唐氏士族的一个大家闺秀,结婚以后,他们“伉俪相得”,“琴瑟甚和”,是一对情投意和的恩爱夫妻。不料,作为婚姻包办人之一的陆母却对儿媳 产生了厌恶感,逼迫陆游休弃唐氏。 在陆游百般劝谏、哀求而无效的情况下,二人终于被迫分离,唐氏改嫁“同郡宗子”赵士程,彼此之间也就音讯全无了。几年以后的一个春日,陆游在家乡山阴(今绍兴市)城南禹迹寺附近的沈园,与偕夫同游的唐氏邂逅相遇。唐氏安排酒肴,聊表对陆游的抚慰之情。陆游见人感事,心中感触很深,遂乘醉吟赋这首词,信笔题于园壁之上。 《钗头凤》全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可以说是“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中第一句“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是为诗人对过往的美好追忆。曾今的相携同游,把酒言欢,曾今的巧笑倩兮,柔荑倾酒,都道是过往了。当初的缠绵缱绻,更显得如今的形单影只,是那般的难以忍受,可是,又能如何呢?唐婉已是他人的妻子,纵然有千般柔情,都已是枉然!只叹一声“东风恶,欢情薄”。第二阙第一句“春如旧,人空瘦”,都道是人面桃花相映红,满园春色,依旧如往昔般,这旧人,却是瘦了,最是相思磨人啊!“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就连潇洒风流的李太白,也会为相思所苦。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当时只道是寻常罢了。他想怨,想恨,可他能怨谁?恨谁?他的母亲吗?他是孝子,母命难为,他做不出违抗母亲这般大逆不道的事情,只好将一别经年的愁绪寄予那三个“错,错,错”,是“错误,错过,亦或是错责”。而这一错,就是一辈子。一年之后,唐婉就因思郁成疾,香消玉殒。而他,远在天涯,不曾知道她的死讯。认为他的小婉,他心心念念的女子,依旧幸福。 这般凄美的爱情,入骨的相思,总能让我掩卷,唏嘘不已。

陆游《钗头凤·红酥手》宋词原文及译文

陆游《钗头凤·红酥手》宋词原文及译文 钗头凤·红酥手 《钗头凤·红酥手》,南宋词人陆游 所作,抒写陆游自己与唐婉的爱情悲剧。两阂词出自不同的人之手,却浸润 着同样的情怨和无奈,因为它们共同诉说着一个凄婉的爱情故事 ——唐婉与陆游沈园情梦。 全首词记述了词人与唐氏的这次相遇,表达了 他们眷恋之深和相思之切,也抒发了词人怨恨愁苦而又难以言状的凄楚心情。 钗头凤(陆游)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 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 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译文】 红润柔软的手, 捧出黄封的酒, 满城荡漾着春天的景色, 宫墙里摇曳着绿柳。 东风多么可恶,把浓郁的欢情吹得那样稀薄,满怀抑塞着忧愁的情绪,离别几年 来的生活十分萧索。回顾起来都是错,错,错! 美丽的春景依然如旧,只是人却白白相思得消瘦,泪水洗尽脸上的胭红,把 薄绸的手帕全都湿透。满园的桃花已经凋落,幽雅的池塘也已干涸,永远相爱的 誓言虽在,可是锦文书没有人可以投托。深思熟虑一下,只有莫,莫,莫! 【评点】 这首 《钗头凤》 记述了陆游与表妹唐琬的一次别后重逢。 唐琬是陆游的表妹, 也是著名的才女。她自小与陆游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长大后结为夫妇,感情深 厚。但陆母却极为厌恶唐琬,并强行拆散两人。陆游迫于母命,万般无奈,便与 唐琬忍痛分离。后来,陆游依母亲的心意,另娶王氏为妻,唐琬也迫于父命嫁给 同郡的赵士程。几年过后,两人在沈园相见,陆游感慨万千,忍痛挥笔写就了这 首《钗头凤》,抒发了词人幽怨而又无处言说的苦痛。 上片感慨往事。起首三句,“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主要记 述了两人婚后浓情蜜意的感情生活。 “东风恶”四句, 在深刻批判当年拆散自己 与表妹婚姻的恶势力的同时, 也深切表达了词人与爱妻分离后的苦痛, 这是全词 的高潮部分。最后三个“错”字,三字三叹,无限悲情和怨恨尽在其中。 下片从感慨往事回到现实。“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是词人再

陆游与唐婉《钗头凤》赏析

陆游与唐婉《钗头凤》赏析 陆游《钗头凤》 红酥手,黄籘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唐婉《钗头凤》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泪痕残, 欲笺心事,独语斜栏。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 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 在陆游的众多诗篇中,我偏偏喜欢它与唐婉的那一首《钗头凤》。除了文字的优美外,那种情感上的溢于言表也是值得品味的。 放翁一代词雄,后人评论他“一扫宋词纤艳之风”,居然也写出了如此缠绵绯侧之作,未免有英雄气短、儿女情长之惑。 几年后,渐渐地多读了一些文字,渐渐地品味和阅历了生活中许多的人情世故,渐渐的,明白了感情并不是像想象中那样花前月下,对于放翁与唐婉间那段委惋凄绝的爱情故事也渐渐有所了解。这才越来越读出了蕴藏于这两首《钗头凤》深处的、那滴着泪水甚至热血的深深的感动...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这三句抚今追昔,所表现的情感是极其丰富而又复杂的。“红酥”言其细腻而红润。李清照《玉楼春》(红梅)词:“红酥肯放琼苞碎,探看南枝开遍末?”词中以“红酥”形容红梅蓓蕾之色,是个令人陶醉的字眼儿。陆游用“红酥”来形容肤色,其中便寓有爱怜之意。词人为什么只写手如红酥?这是因为手最能表现出女性的仪态。 词转下阕,却另起一意。这里是用代言体「世情薄,人情恶」两句,抒写了对于在封建礼教支配下的世故人情的愤恨之情。「世情」所以「薄」,「人情」所以「恶」,皆因「情」受到封建礼教的腐蚀。《礼记?内则》云:「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陆母就是根据这一条礼法,把一对好端端的恩爱夫妻拆散了。用「恶」、「薄」两字来抨击封建礼教的害人本质,极为准确有力,作者对于封建礼教的深恶痛绝之情,也借此两字得到了充分的宣泄。 「雨送黄昏花易落」,采用象征的手法,暗喻自己备受摧残的悲惨处境。阴雨黄昏时的花,原是陆游词中爱用的意象。其《卜算子?咏梅》云:「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陆游曾借以自况。唐琬把这一意象吸入己作,不仅有自悲自悼之意,而且还说明了她与陆游心心相印,息息相通。 「晓风干,泪痕残」,写内心的痛苦,极为深切动人。被黄昏时分的雨水打湿的了花花草草,经晓风一吹,已经干了,而自己流淌了一夜的泪水,至天明时分,犹擦而未干,残痕仍在。这是多么的痛心啊!以雨水喻泪水,在古代诗词中不乏其例,但以晓风吹得干雨水来反衬手帕擦不干泪水,借以表达出内心的永在倚栏沉思独语。

陆游钗头凤 陆游唐婉钗头凤原文

陆游钗头凤陆游唐婉钗头凤原文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陆游《钗头凤》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翻译: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红润柔软的手,捧出黄封的酒,满城荡漾着春天的景色,宫墙里摇曳着绿柳。东风多么可恶,把浓郁的欢情吹得那样稀薄,满怀抑塞着忧愁的情绪,离别几年来的生活十分萧索。回顾起来都是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绵书难托。莫,莫,莫! 美丽的春景依然如旧,只是人却白白相思得消瘦,泪水洗尽脸上的胭红,把薄绸的手帕全都湿透。满园的桃花已经凋落,幽雅的池塘也已干阁,永远相爱的誓言虽在,可是锦文书信靠谁投托。深思熟虑一下,只有莫,莫,莫! 这首《钗头凤》曾被写在绍兴沈园的墙壁上,是陆游在休离唐婉几年之后,再遇唐婉,突发感慨,写下来送给唐婉的诗。《钗头凤》以陆游家中所传下来的凤钗为题,缓缓诉说着当中的无奈与辛酸。 因为陆唐两家相交极好,所以陆游与唐婉经常来往,以诗词相交,陆家以凤钗作证,定下了唐家的婚事。陆游与唐婉成婚之后更是情意浓浓,本应将功名放在首位的陆游却因为爱妻在旁而将此事忘记,这让母亲大为不满。在母亲多次从旁敲打无效的情况下,母亲终于

用自己的性命作为威胁,要求陆游将唐婉休掉,并为他重新娶了另外一名妻子。 后来在一次游览沈园的途中,陆游看见了自己日日思念的唐婉,然而此刻的唐婉已经不是自己的妻子,她的手也只是为自己的丈夫倒酒,陆游忽发感慨,唐婉如同那绿柳一样遥远,即使当初的誓言还存在,可是现在却不能再交书信了。唐婉在看到陆游所写的第一部分的《钗头凤》后,留下了第二部分,将自己对陆游的感情表露了出来,也因此唐婉郁闷,不久之后就离开了人世。 陆游对于唐婉的感情是真挚的,然而在孝的面前,陆游不得不选择了屈从,但是他却为唐婉留下了诗作,以此纪念他们两人之间的感情与誓言。 钗头凤·世情薄 朝代:宋代 作者: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陆游钗头凤赏析

钗头凤陆游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诗词译文】: 红润柔软的手,捧出黄封的酒,满城荡漾着春天的景色,宫墙里摇曳着绿柳。东风多么可恶,把浓郁的欢情吹得那样稀薄,满怀抑塞着忧愁的情绪,离别几年来的生活十分萧索。回顾起来都是错,错,错! 美丽的春景依然如旧,只是人却白白相思得消瘦,泪水洗尽脸上的胭红,把薄绸的手帕全都湿透。满园的桃花已经凋落,幽雅的池塘也已干阁,永远相爱的誓言虽在,可是锦文书信靠谁投托。深思熟虑一下,只有莫,莫,莫! 【故事背景】: 陆游的原配夫人是同郡唐氏士族的一个大家闺秀,结婚以后,他们「伉俪相得」,「琴瑟甚和」,是一对情投意和的恩爱夫妻。不料,作为婚姻包办人之一的陆母却对儿媳产生了厌恶感,逼迫陆游休弃唐氏。在陆游百般劝谏、哀求而无效的情况下,二人终于被迫分离,唐氏改嫁「同郡宗子」赵士程,彼此之间也就音讯全无了。几年以后的一个春日,陆游在家乡山阴(今绍兴市)城南禹迹寺附近的沈园,与唐氏邂逅相遇。唐氏安排酒肴,聊表对陆游的抚慰之情。陆游见人感事,心中感触很深,遂乘醉吟赋这首词,信笔题于园壁之上。全首词记述了词人与唐氏的这次相遇,表达了他们眷恋之深和相思之切,也抒发了词人怨恨愁苦而又难以言状的凄楚心情。 【诗词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陆游自己的爱情悲剧。 陆游的原配夫人是同郡唐氏士族的一个大家闺秀,结婚以后,他们“伉俪相得”,“琴瑟甚和”,是一对情投意和的恩爱夫妻。不料,作为婚姻包办人之一的陆母却对儿媳产生了厌恶感,逼迫陆游休弃唐氏。 在陆游百般劝谏、哀求而无效的情况下,二人终于被迫分离,唐氏改嫁“同郡宗子”赵士程,彼此之间也就音讯全无了。几年以后的一个春日,陆游在家乡

《钗头凤·红酥手》原文及翻译

《钗头凤·红酥手》原文及翻译 本文是关于《钗头凤·红酥手》原文及翻译,感谢您的阅读! 一、《钗头凤·红酥手》原文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二、《钗头凤·红酥手》原文翻译 你红润酥腻的手里,捧着盛上黄縢酒的杯子。满城荡漾着春天的景色,你却早已像宫墙中的绿柳那般遥不可及。春风多么可恶,欢情被吹得那样稀薄。满杯酒像是一杯忧愁的情绪,离别几年来的生活十分萧索。遥想当初,只能感叹:错,错,错! 美丽的春景依然如旧,只是人却白白相思地消瘦。泪水洗尽脸上的胭脂红,又把薄绸的手帕全都湿透。满春的桃花凋落在寂静空旷的池塘楼阁上。永远相爱的誓言还在,可是锦文书信再也难以交付。遥想当初,只能感叹:莫,莫,莫! 三、《钗头凤·红酥手》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

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钗头凤·红酥手》

《钗头凤·红酥手》 宋代·陆游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译文及注释 译文 你红润酥腻的手里,捧着盛上黄縢酒的杯子。满城荡漾着春天的景色,你却早已像宫墙中的绿柳那般遥不可及。春风多么可恶,欢情被吹得那样稀薄。满杯酒像是一杯忧愁的情绪,离别几年来的生活十分萧索。遥想当初,只能感叹:错,错,错!美丽的春景依然如旧,只是人却白白相思地消瘦。泪水洗尽脸上的胭脂红,又把薄绸的手帕全都湿透。满春的桃花凋落在寂静空旷的池塘楼阁上。永远相爱的誓言还在,可是锦文书信再也难以交付。遥想当初,只能感叹:莫,莫,莫! 注释 黄縢(téng):酒名。或作“黄藤”。 宫墙:南宋以绍兴为陪都,因此有宫墙。 离索:离群索居的简括。 浥(yì):湿润。鲛绡(jiāo xiāo):神话传说鲛人所织的绡,极薄,后用以泛指薄纱,这里指手帕。绡,生丝,生丝织物。 池阁:池上的楼阁。 山盟:旧时常用山盟海誓,指对山立盟,指海起誓。 锦书:写在锦上的书信。 鉴赏 这首词写的是陆游自己的爱情悲剧。 词的上片通过追忆往昔美满的爱情生活,感叹被迫离异的痛苦,分两层意思。 开头三句为上片的第一层,回忆往昔与唐氏偕游沈园时的美好情景:“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虽说是回忆,但因为是填词,而不是写散文或回忆录之类,不可能把整个场面全部写下来,所以只选取一个场面来写,而这个场面,又只选取了一两个最富有代表性和特征性的情事细节来写。“红酥手”,不仅写出了唐氏为词人殷勤把盏时的美丽姿态,同时还有概括唐氏全人之美(包括她的内心美)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它具体而形象地表现出这对恩爱夫妻之间的柔情密意以及他们婚后生活的美满与幸福。第三句又为这幅春园夫妻把酒图勾勒出一个广阔而深远的背景,点明了他们是在共赏春色。而唐氏手臂的红润,酒的黄封以及柳色的碧绿,又使这幅图画有了明丽而又和谐的色彩感。 “东风恶”数句为第二层,写词人被迫与唐氏离异后的痛苦心情。上一层写春景春情,无限美好,到这里突然一转,激愤的感情潮水一下子冲破词人心灵的闸门,无可遏止地宣泄下来。“东风恶”三字,一语双关,含蕴很丰富,是全词的关键所在,也是造成词人爱情悲剧的症结所在。本来,东风可以使大地复苏,给万物带来勃勃的生机,但是,当它狂吹乱扫的时候,也会破坏春容春态,下片所云“桃花落,闲池阁”,就正是它狂吹乱扫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因此说它“恶”。然而,它主要是一种象喻,象喻造成词人爱情悲剧的“恶”势力。至于陆母是否也包含在内,答案应该是不能否认的,只是由于不便明言,而又不能不言,才不得不以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出之。下面一连三句,又进一步把词人怨恨“东风”的心理抒写了出来,并补足一个“恶”字:“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美满姻缘被迫拆散,恩爱夫妻被迫分离,使他们两人在感情上遭受巨大的折磨和痛苦,几年来的离别生活带给他们的只是满怀愁怨。这正如烂漫的春花被无情的东风所摧残而凋谢飘零。接下来,“错,错,错”,一连三个“错”字,连迸而出,是错误,是错落,更是错责,感情极为沉痛。但这到底是谁错了呢?是对自己当初“不敢逆尊者意”而终“与妇诀”的否定吗?是对“尊者”的压迫行为的否定吗?是对不合理的婚姻制度的否定吗?词人没有明说,也不便于明说,这枚“千斤重的橄榄”(《红楼梦》语)留给了读者来噙,来品味。这一层虽直抒胸臆,激愤的感情如江河奔泻,一气贯注;但又不是一泻无余,其中“东风恶”和“错,错,错”几句就很有味外之味。 词的下片,由感慨往事回到现实,进一步抒写妻被迫离异的巨大哀痛,也分为两层。 换头三句为第一层,写沈园重逢时唐氏的表现。“春如旧”承上片“满城春色”句而来,这又是此时相逢的背景。依然是从前那样的春日,但是,人却今非昔比了。以前的唐氏,肌肤是那样红润,焕发着青春的活力;而此时的她,经过“东风”的无情摧残,憔悴了,消瘦了。“人空瘦”句,虽说写的只是唐氏容颜方面的变化,但分明表现出“几年离索”给她带来的巨大痛苦。像词人一样,她也为“一怀愁绪”折磨着;像词人一样,她也是旧情不断,相思不舍。不然,就不会如此消瘦。写容颜形貌的变化来表现内心世界的变化,原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很常用的手法,而在“人”“瘦”之间加一个“空”字却另有深意。“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古诗·陌上桑》)从婚姻关系说,两人早已各不相干了,事已至此,那这个“瘦”就是白白为相思而折磨自己。著此一字,就把词人那种怜惜之情、抚慰之意、痛伤之感等等,全都表现了出来。“泪痕”句通过刻画唐氏的表情动作,进一步表现出此次相逢时她的心情状态。旧园重逢,念及往事,她不能不哭,不能不泪流满面。但词人没直接写泪流满面,而是用了白描的手法,写她“泪痕红浥鲛绡透”,显得更委婉,更沉着,也更形象,更感人。而一个“透”字,不仅见其流泪之多,亦见其伤心之甚。上片第二层写词人自己,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这里写唐氏时却改变了手法,只写了她容颜体态的变化和她痛苦的心情由于这一层所写的都是词人眼中看出的,所以又具有了“一时双情俱至”的艺术效果。可见词人,不仅深于情,而且深于言。 词的最后几句,是下片的第二层,写词人与唐氏相遇以后的痛苦心情。“桃花落”两句与上片的“东风恶”句前后照应,又突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