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周期评估技术应用之介绍

生命周期评估技术应用之介绍
生命周期评估技术应用之介绍

生命週期評估技術應用之介紹

江玄政

健峰企業管理顧問公司

顧問師一、前言

近年來國際環保議題倍受關切,對於環境管理事務的要求,也由污染預防觀念導入落實到清潔生產及綠色設計等方向。也就是說,從產品生產概念階段,即要去考量綠色設計,在生產製造階段,即要以清潔生產技術來輔助,而到了使用階段,除要考量無害性及無毒性外,丟棄時亦要考量能否進行回收等問題。在眾多的評估技術工具中,生命週期評估實為企業產品「由搖籃到墳墓」( Cradle-to-Grave ) 的完整環境衝擊分析之一項利器。

本文將介紹生命週期估之程序與方法與國內發展生命週期評估之現況,並舉生命週期評估用於環保政策之案例,以及中小型工廠如何將生命週期評估應用於環境品質的改善,詴圖說明該評估工具提供於產品綠色設計及污染預防與污染防治之改善建議及應用,使產業界瞭解其內容並進而能自行規劃及執行,使其理念能與既有之環境管理制度相結合,達成企業永續發展策略。

二、生命週期評估簡介

1970年前後在美國、德國、英國、瑞典及瑞士均幾乎同時開始興起了一些早期對於工業產品「由搖籃到墳墓」(From Cradle to Grave)之環境負荷研究。第一件較完整之生命週期評估計畫可追溯至1969年。當年可口可樂公司(Coca-Cola Co.)評估是否使用塑膠容器取代大容量之玻璃容器,以及研議是否自行生產飲料容器時,首次將生命週期理念納入。其研究之成果於1972年首次確切地提供可口可樂公司以保特瓶取代玻璃填裝可樂之可行性及可重覆填充之決策和評估。

1990年8月,美國SETAC (Society of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nd Chemistry) 正式推動生命週期評估(Life-Cycle Assessment, LCA) 技術工具之建立。到了1991年,美國環保署確定生命週期評估不易用於管制目的,但宜由政府發展各項作業準則及資料庫,以提供產業界和公眾使用(1993年以後並與能源部配合)。1992年ISO TC207成立,將生命週期評估標準納入ISO 14040系列中。

目前最廣為各界應用的生命週期評估程序為SETAC提出的四個單元步驟:

1.評估目標與範疇界定:在每一個生命週期評估作業開始之初,必頇先依照分析

模式建立的範疇、作業目的或利害相關者之需求,來做目的與範疇界定的決

定。當目的與範疇明確地決定之後,再進行該作業之盤查分析,做資料的蒐集、運算及連結。

2.生命週期盤查分析:盤查分析階段旨在做資料蒐集,以提供分析之開頭,將各

製程原料以及能源之需求與產生之產品、副產品、廢棄物等污染物做細部記

錄,而蒐集的範圍大小以及詳細的程度,即依設定的目的與範疇而定。

表1. 生命週期評估工具之選擇建議

三、國內發展生命週期評估之現況

生命週期評估係研究產品從原料取得、生產製造、消費使用與最終處置階段的環境考量面以及潛在衝擊,可用來作為產品環境化設計的技術工具,其與產業界的關係頗為密切。鑒於國際環保趨勢及歐美日等國家對配合廠商在廢棄物管理上之要求日益殷切,產品環保化設計重要評估工具之一的生命週期評估已成為現階段的重點研究工作。近年來,在政府相關單位的支持下,國內已有研究與學術單位在生命週期評估技術工具的發展與應用上投入許多心力。

以往的研究方向大致可分為(1)生命週期架構分析;(2)生命週期評估技術研發;(3)生命週期基礎資料建立;(4)特定產業或產品(保麗龍、瓦楞紙品、機動車輛、汽車製造業、洗衣粉、飲用水包裝、筆記型電腦、廢輪胎等)個案之生命週期分析。而研究項目與範圍也正逐年累積中。由於生命週期評估所牽涉之相關議題甚為廣泛且影響深遠,各相關機構及專家學者莫不以其專業知識,提出各種看法及見解,並應用此概念進行相關研究。

我國相關產品之實例雖已持續研究中,但卻常因國內本土性背景資訊及行業數據的完整性或正確性之不足而致無法進一步研究。若欲擴大生命週期評估技術在國內的研究與應用範圍,除了以建立本土性環境資料庫為當務之急外,未來在盤查分析方法、衝擊評估模式分析軟體之引進與改良、本土性衝擊指標系統的建立,以及生命週期評估結果與清潔生產技術之關連性探討等,均為使技術研發更為精進的主要方向;而產、官、學、研各界整合機制之建立亦應為本階段工作的最主要目標。

四、生命週期評估用於環保政策之案例

生命週期評估可做為評估產品環保程度的工具,用以比較產品生命週期各階段或整體生命週期造成環境衝擊的大小,進而評估產品在環境影響考量上的優劣表現。

政府主管單位運用生命週期評估闡釋之結果,可用以訂定相關防治或預防的策略,將重點污染或產生重大環境衝擊的項目,於法規制訂或修訂時予以規定消除或逐漸降低其影響。例如近年來空污費的開徵、廢棄物減量與資源回收、回收獎勵金制度、環保標章制度的建立、毒性化學物質或特定有害物質逐項公告與管制等,皆可經由不同的生命週期考量而演變成管制或約束的規定;隨著不同產品與不同產品生命週期的產生,鑑別出之環境衝擊也會隨之改變,亦將持續影響未來法規與政府政策之制訂方向。除了環境策略規劃、產品設計等應用方向外,採購程序與規格制定、環境稽查標準、回收獎勵金訂定、污染付費等都可進一步予以明確化。

雖然於ISO 14040標準中對執行生命週期評估之嚴謹性要求十分嚴格,過程偏重在定量而非定性。尤其為避免造成產業與廣大消費者的誤導,對於後續評估結果的闡釋與應用條件必頇更為小心謹慎,如環保標章制度的推動可說是一項初步的應用。以下就針對環保標章制度之生命週期考量應用作說明。

以生命週期評估的嚴謹性來說,環保標章制度並非一項完整生命週期評估的應用。環保標章制度是一定性的評估過程,是依照特定產品類別所訂定出的個別標準。引用生命週期考量的觀念,國內在政府機關多年來的相關環保標章計劃的推動,已經對廣大消費者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響。雖然不像生命週期評估所需投入資源之大,環保標章制度仍準確地掌握了生命週期評估的重點,大致提出了產品的分類依據:(1)低污染類:如無磷洗衣粉、清潔劑等;(2)可回收類:如再生紙製品;及(3)省資源類:如省水馬桶、省電冰箱等。環保標章的授予目的在強調經由改變生產與消費的方向,以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減少對環境的負荷,以鼓勵生產廠商於原料取得、產品製造、行銷、使用、回收再利用及廢棄物處置等生命週期過程中,能節省資源耗用並降低環境衝擊。

例如在制定環保冷氣機的規格標準時,執行該產品的審查單位首先組成委員會,並邀請各界與冷氣機產業相關之團體代表,根據生命週期的考量以及上述三項產品分類的依據,以表列查核項目進行評鑑,如表2所示。發現冷氣機於使用階段的耗電、壓縮機使用冷媒、機身材質以及銷售過程所產生之包裝廢棄物為最大的環境衝

擊。因此必頇在上述可預期的環境衝擊項目上,於該產品環保標章規格標準中特別加以規範。這樣的評估過程制訂了研擬產品環保規格標準的大方向。利用類似的方法也可以制定不同產品類別之環保規格標準。

表 2.冷氣機之生命週期考量

標示●者代表預期有顯著的環境衝擊,應列入環保標章規格標準

五、中小型工廠如何將生命週期評估應用於環境品質的改善

隨著產業界對ISO14000系列環境管理系統的接受並瞭解其重要性之後,下一波重點資訊的衝擊將逐漸移轉到技術性評估工具應用的領域。生命週期評估是一種評估產品在環保設計上重要的工具,在ISO14000系列標準中亦為非常重要的標準,而中小型產業所面對的外在環境保護與綠色產品的壓力有:

(一)、消費大眾環保意識的提昇

隨著消費者環保意識的提昇,「綠色消費」的購物理念已漸漸成為價錢以外的優質附加價值。

(二)、ISO14000環境管理之國際潮流

隨著環境保護議題受到的重視以及民眾逐漸建立對產品環保條件製造壓力的共識,企業界已必頇對其利益關係者(interest party) 提供更多產品評估的資訊。

(三)、環保標章的需求

歐美各國近兩年來大量的提出相關之規定,諸如電腦塑膠成份之要求、衣物偶氮染料之禁用、不織布之回收比例要求、電腦元件之電鍍條件等等,對於我國廠商已經形成了莫大的壓力。產品環保標章規格標準制定的原則將以生命週期評估作為基本依據,協助企業界掌握其原料及生產過程中各項污染及耗能的基本數據,並考量衝擊環境最重要的因素與各國環境策略優先順序,在兼顧產品功能與品質的前提下,提出具嚴格性、透明性與一致性的規格標準。

為此本文將以過去輔導工廠建立生命週期評估模式之經驗,提出生命週期評估建立流程,如圖1所示,以協助廠商了解現階段產品由製造、生產、使用到丟棄的過程對於環境的相關衝擊分析,並尋求整合低污染、低耗能之可能生產技術,應用在產品的環保設計上,以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一般而言,導入完整的生命週期評估,需要許多人力、物力、財力和時間的投入。但實際上,導入生命週期評估並不一定要以速成的方式進行。雖然有些高科技的產品會面臨生命週期很短的限制,然而建立基本的生命週期盤查資料卻是可逐步完成(如本文目標、標的與跨年度之管理方案所示),而且基本生命週期盤查資料建立後,將是往後一切生命週期衝擊評估分析的基礎。因此,本文提出兩項建立生命週期評估的基礎工作,強烈建議中小企業可引進廠內,以及早因應未來綠色革命之壓力,分述如下:

(一)、生命週期評估目的與範疇界定

首先決定生命週期評估要在環境管理系統中扮演的角色為何,如前文所述導入生命週期評估是為了協助鑑別重大考量面、協助設定目標標的方案或是作為選擇供應商承包商之依據,亦或是更進步作為未來導入綠色設計、環境會計或生態足跡

(Eco-Footing)之用。在此,可先為屬於自發性的生命週期評估找到一個動心起念的衝鋒發起線。

(二)、產品投入原料及製程相關盤查資料收集

其次,可於原先廠內已有之物質平衡表及物質流資料中,加添依循目的與範疇界定而所需之資料數據,如產品構成與原物料投入之種類材質、能資源投入之量及種類、污染物排放及產品運輸、撥銷及分布等等。甚至購入原料、零件或半成品之金額,還有相關可回收、可再利用之情形,都可在現有廠內運作的相關表單中予以增列蒐集建檔。如果廠內無適當之表單可運用,建議可使用簡易的盤查清單,如表3所示,進行相關產品投入原料及製程盤查資料的蒐集。

圖1. 生命週期評估執行工作流程

六、結論

生命週期評估是由環境考量面的角度,評估產品的生產、服務及棄置等不同的生命週期階段,從最原始原物料的取得,經由製造、產品使用到最終廢棄回收,即包括由搖籃到墳墓所有生命週期階段,經各生命週期階段各類輸出量化數據之蒐集,並透過環境衝擊評估模式之分析,評析每一生命週期階段對個別及整體環境生態之影響以及潛在的環境衝擊。中小企業業業者經由推行生命週期評估,進而能先行規劃及執行,結合既有之環境管理制度;並進一步規劃評估之模式與方法,以提供產品綠色設計及污染預防與污染防治之改善建議,並可因應未來有關環保標章之申請取得,清潔生產、生態效益、環境績效評估及責任照顧制度等永續發展策略之規劃。

表3. 簡易之生命週期盤查清單

七、參考資料

1.Todd JA and Curran MA, Streamlined Life-Cycle Assessment: A Final Report from

the SETAC North America Streamlined LCA Workgroup, SETAC, July 1999.

2.Graedel TE , Allenby BR, and Comrie PR, Matrix approaches to abridged life-cycle

assessment,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9(3):134–139, 1995.

3.魏連邦,「產品生命週期簡要評估法之發展及應用」,1994工業污染防治暨工程實務技術研討會,1998年12月。

4.呂穎彬,資料庫應用與比較,生命週期評估研討會,經濟部、工業技術研究院,1998年1月。

5.江玄政、黃國恭、黃雪娟,ISO 14000系列-生命週期評估與應用手冊,經濟部工業局,2001年12月。

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概述

1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的概念和起源 生命周期评价(LCA)是一种评价产品、工艺或活动,从原材料采集,到产品生产、运输、销售、使用、回用、维护和最终处置整个生命周期阶段有关的环境负荷的过程。它首先辨识和量化整个生命周期阶段中能量和物质的消耗以及环境释放,然后评价这些消耗和释放对环境的影响,最后辨识和评价减少这些影响的机会。 生命周期评价(LCA)最早出现于二十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当时被称为资源与环境状况分析(REPA)。作为生命周期评价研究开始的标志是1969年由美国中西部资源研究所针对可口可乐公司的饮料包装瓶进行的评价研究,该研究使可口可乐公司抛弃了过去长期使用的玻璃瓶,转而采用塑料瓶包装。随后,美国ILLIN0IS大学、富兰克林研究会、斯坦福大学的生态学居研究所以及欧洲、日本的一些研究机构也相继开展了一系列针对其它包装品的类似研究。这一时期的工作主要由工业企业发起,研究结果作为企业内部产品开发与管理的决策支持工具。1990年由国际环境毒理学与化学学会(S ETAC)首次主持召开了有关生命周期评价的国际研讨会,在该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了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的概念。在以后的几年里,SETAC又主持和召开了多次学术研讨会,对生命周期评价(LCA)从理论与方法上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对生命周期评价的方法论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993年SETAC根据在葡萄牙的一次学术会议的主要结论,出版了一本纲领性报告“生命周期评价(LCA)纲要:实用指南”。该报告为LCA方法提供了一个基本技术框架,成为生命周期评价方法论研究起步的一个里程碑。 2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的主要内容 1993年SETAC在“生命周期评价纲要:实用指南”中将生命周期评价的基本结构归纳为四个有机联系的部分:定义目标与确定范围、清单分析、影响评价和改善评价,如图1所示。

生命周期评价

第二章产品清洁生产 第一节生命生命周期评价的理念 生命周期评价的理念 生命周期评价 Life Cycle Assessment Life Cycle Analysis (一)定义 国际环境毒理学与化学学会(SETAC):通过识别和量化能源和材料的消耗和废物的排放,评价产品(和服务)在其生命周期中的环境负荷,并提出预防和改进措施。 评价面向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包括原材料的获取和加工、生产、运输分配、使用、维护和再使用、循环再生、以及处理处置。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生命周期评价是对一个产品系统的生命周期中的输入、输出及潜在环境影响进行的综合评价。 美国环保局(EPA):通过对特定产品、过程或服务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分析,对产品或活动进行整体评价的概念或方法。 生命周期评价包括三个组成部分-清单、影响和改进,是一个交互式发展的程序。 Procter & Gamble公司:显示产品制造商对其产品从设计到处置全过程中造成的环境负荷承担责任的态度,是保证环境确实而不是虚假地得到改善的定量方法。 美国3M公司:在从制造到加工、处理乃至最终作为残留有害废物处置的全过程中,检查如何减少或消除废物的方法。 (二)特点 全过程化 定量化 体现环境保护手段由简单、局部、粗放向复杂、全面、精细方向发展的趋势。 (三)分类 概念型LCA:定性的清单分析评估环境影响,不宜作为公众传播和市场促销的依据,但可以帮助决策人员认识哪些产品在环境影响方面具有竞争和优势。 简化型或速成型LCA:涉及全部生命周期,但仅限于简化的评价,着重主要的环境因素、潜在环境影响等,多用于内部评估和不要求提供正式报告的场合。 详细型LCA:包括目的和范围确定、清单分析、影响评价、结果解释4个阶段。 (四)生命周期评价的发展 生命周期评价是20世纪70年代初至90年代发展起来的理论。当前生命周期评价已形成了基本的概念框架和技术框架。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负责生命周期评价理论的完善和方法的国际标准化工作。 1、起源 生命周期评价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开展的一系列针对包装品的分析、评价,当时称为资源与环境状况分析(REPA)。 标志:1969年美国中西部资源研究所(MRI)开展的可口可乐饮料包装瓶评价。 起源阶段的特征: (1)由工业企业发起,秘密进行,研究结果作为企业内部产品开发与管理的决策支持工具。--可口可乐玻璃瓶转向塑料瓶。《SCIENCE》发表文章(1976年4月)。 (2)大多数研究的对象是产品包装品。 (3)采用能源分析方法。由于能源分析方法在当时已比较成熟,而且很多与产品有关的污染物排放显然与能源利用有关。 2、发展 随着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出现的全球性固体废弃物问题,资源与环境状况分析法(REPA)逐渐成为一种资源分析工具。 这时期的REPA着重于计算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和原材料消耗量。 发展阶段的特征: (1)政府积极支持和参与。欧洲经济合作委员会开始关注生命周期评价,要求工业企业对其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能源、资源以及固体废弃物排放进行全面的监测与分析。(2)案例发展缓慢,方法论研究兴起。REPA缺乏统一的研究方法论,分析所需的数据常常无法得到,对不同的产品采取不同的分析步骤,同类产品的评价程序和数据也不统一。这些都促进对评价方法的研究。 3、趋于成熟 80年代末以后,区域性与全球性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普及以及可持续行动计划的兴起,促使大量的REPA研究重新开始。 REPA涉及研究机构、管理部门、工业企业、产品消费者,但是使用REPA的目的和侧重点各不相同,所分析的产品和系统也变得越来越复杂,急需对REPA的方法进一步研究和统一。 1989年荷兰“国家居住、规划与环境部(VROM)”针对传统的“末端控制”环境政策,首次提出了制订面向产品的环境政策。提出了要对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所有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同时也提出了要对生命周期评价的基本方法和数据进行标准化。 1990年“国际环境毒理学与化学学会(SETAC)”首次主持召开有关生命周期评价的国际研讨会,首次提出了“生命周期评价”的概念。在以后的几年里,SETAC主持和召开了多次学术研讨会,对生命周期评价理论与方法进行了广泛研究。 1993年SETAC根据在葡萄牙的一次学术会议的主要结论,出版了一本纲领性报告:“LCA纲要:实用指南”。该报告为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提供了一个基本技术框架,成为生命周期评价研究出现飞跃的一个里程碑。 目前生命周期评价在方法论上还不十分成熟。SETAC和ISO 积极促进生命周期评价方法论的国际标准化研究。 ISO14040标准《生命周期评价-原则与框架》已于1997年颁布,该标准体系目的是对生命周期评价的概念、技术框架及实施步骤进行标准化。 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制定了一些促进LCA的政策和法规,如“生态标志计划”、“生态管理与审计法规”、“包装及包装废物管理准则”等。因此,这一阶段出现了大量LCA案例,如日本已完成数十种产品的LCA,丹麦用3年时间对10种产品类型进行了LCA等。 1996年,第一份专门关注生命周期评价的学术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 Cycle Assessment》

生命周期评价案例1

Life Cycle Assessment – Example 1 Why has this study been selected as an example?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Life Cycle Assessment method provided by the ISO/DIN 14040 et sqq. standards are sometimes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The study “Life Cycle Assessment of selected raw materials for paints: a comparison between vehicles based on renewable and petrochemical raw materials” was chosen to make the abstract statements of this norm more clearly. The study was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the ISO standard. Differently from this, the parts “Life Cycle Impact Assessment” as well as “critical review” were not included into the balance. Nevertheless, the necessary steps the Life Cycle Assessment method (without Impact Assessment) can be conceived within this example. Background of the study The usuage of renewable resources [see also “Renewable Resources”, glossary] will become more important in future. For being competitive, products made by refining these renewable resources have to be technically and economically equal to products made from petrochemical raw materials. In addition, they have to be more sustainable. The study contains a comparison of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petrochemical coating binders for wood and wooden materials with binding agents based on renewable resources. With it the competitiveness should be checked from the ecological point of view. Fig. 1: parquet surface, sealed with UV-hardening varnishes 1

市场营销案例分析之产品生命周期

市场营销作业 之 产品生命周期案例分析 辅导老师: 姓名: 学号: 专业:

摩托罗拉“V998和V8088”的产品策略 案例思考? 1、公司针对V998手机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分别采取了哪些不同的营销策略?试分析评价这些策略。 2、公司在推出V998手机的情况下,继续发展V8088手机,这两种产品既相似又有区别,试用产品生命周期的相关理论解释并评价这种策略。 分析、评价1: 针对V998——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㈠引入期:快速掠取策略 文段依据:公司推出V998手机的市场背景是:摩托罗拉、诺基亚和爱立信三家公司雄踞手机市场的前三位,西门子、三星等品牌还没有引人注意,而国产手机更是悄无声息。 V998款手机是公司在1999年春天推向中国市场的,其特点是:双频、体积小、大显示屏和大键盘。这些特点在市场上是绝无权有的,再加上摩托罗拉先进的市场推广手段,很快便凭借功能和品牌,受到市场青睐。当时的市场定价是¥13000左右。 一、具备相应的市场条件(市场背景): (1)中国市场有较大的需求潜力。中国市场庞大,发展迅速。 (2)V998在市场上绝无仅有,功能奇特,具有较强吸引力。 (3)企业面临西门子、三星等潜在竞争者,需要在市场中保持或增强竞争力。 二、具体策略: (1)针对消费者对该产品不太了解——高促销 运用本公司先进的市场推广手段,以功能与品牌为砝码,引起目标市场的注意,加快市场渗透。 (2)针对广告费和其他营销费用开支较大;推出初期的产品产量和销售量少,单位成本相应较高——高价格 以此获取最大利润。 三、评价: 以快速掠取策略,迅速打开市场,获取最大利润,尽快收回新产品开发的投资。 但是高价格限制了更多消费者的购买,高促销加大成本,风险较大。

苹果公司产业生命周期分析

苹果公司产业生命周期分析 产业的生命周期指产业从出现到完全退出社会经济活动所经历的时间。行业的生命发展周期 主要包括四个发展阶段:幼稚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行业生命周期可以从成熟期划为成熟前期和成熟后期。在成熟前期,几乎所有行业都具有类似S形的生长曲线,而在成 熟后期则大致分为两种类型。 :识别 识别行业生命周期所处阶段的主要指标有:市场增长率、需求增长行业生命周期理论一率、产品 品种、竞争者数量、进入壁垒及退出壁垒、技术变革、用户购买行为等。 F面分别介绍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征。 幼稚期 这一时期的产品设计尚未成熟,行业利润率较低,市场增长率较高,需求增长较快, 技术变动较大,行业中的用户主要致力于开辟新用户、占领市场,但此时技术上有很大的不 确定性,在产品、市场、服务等策略上有很大的余地,对行业特点、行业竞争状况、用户特点等方面的信息掌握不多,企业进入壁垒较低。 成长期 这一时期的市场增长率很高,需求高速增长,技术渐趋定型,行业特点、行业竞争状 况及用户特点已比较明朗,企业进入壁垒提高,产品品种及竞争者数量增多。

成熟期 期衰退 这一时期的行业生产能力会出现过剩现象,技术被模仿后出现的替代产品充斥市场, 市场增长率严重下降,需求下降,产品品种及竞争者数目减少。 从衰退的原因来看,可能有四种类型的衰退,它们分别是: (1) 资源型衰退,即由于生产所依赖的资源的枯竭所导致的衰退。 (2) 效率型衰退,即由于效率低下的比较劣势而引起的行业衰退。 (3) 收入低弹性衰退。即因需求--收入弹性较低而衰退的行业。 (4) 聚集过度性衰退。即因经济过度聚集的弊端所引起的行业衰退。 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中的成功关键因素 阶段幼稚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市场 广告宣传,争取了 解,开辟销售新渠道建立商标信誉, 开拓新销售渠道保护保护现有市场, 渗入别人的市场 选择市场区域,改善 企业形象 生产经营 提咼生产效率,开发 产品标准改进产品质量,增加 花色品种 加强和顾客的联 系,降低成本 缩减生产力,保 持价格优势 财力利用金融杠杆 集聚资源以支持生 产控制成本提高管理控制系 统的效率

从实例探讨对生命周期评价的理解

从实例探讨对生命周期评价的理解 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是产品或服务的生命周期全过程来评价其潜在环境影响的方法,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用来评估产品或服务潜在环境影响的有效方法,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潜力的可持续发展支持工具,并在中国探索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篇论文将通过对生命周期评价基本理论的认识以及通过塑料购物袋的具体实例对生命周期评价进行探讨。 一、生命周期评价的基本理论: 生命周期评价通过对能量和物质的利用以及由此产生的环境废物排放进行分析和评估,即一种评价产品(包括服务或活动)从原材料开始,到产品制造、运销、使用、报废和最终处置全过程环境影响的方法。从而达到使人们对资源消耗和造成的环境影响有一个彻底、全面、综合的了解,为人们寻求和利用改善影响的机会提供有益的帮助。其本质是检查、识别和评估一种材料、过程、产品或系统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的环境影响。 生命周期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①由于原料开采造成的大气、水和固体废物污染;②开采过程中的能量消耗;③产品生产过程中造成的污染;④产品分配和使用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 ⑤产品最终处置产生的环境影响。 生命周期评价的目的:确定产品或服务的环境负荷,比较产品和服务环境性能的优劣,从而以生命周期思想为依据对产品和服务进行设计。产品生命周期评价具有以下特点:①面向的是产品系统②是对产品或服务“从摇篮到坟墓”的全过程的评价③是一种系统性、定量化的评价方法④是一种充分重视环境影响的评价方法⑤是一个种开放性的评价体系。 生命周期评价的技术框架如下: 即生命周期评价的实施步骤分为目标与范围确定(确定评价的目的,并按照评价目的来界定研究的范围)、清单分析(即列出一份与研究系统相关的投入-产出清单,要对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所有投入和所有产出,即对产品从“摇篮”到“坟墓”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消耗的原材料、能源及固态废弃物、大气污染物、水质污染物等,根据物质平衡和能量平衡定律进行正确的调查)、影响评价(即对清单分析中所识别的环境负担的潜在影响进行定性或定量地确定、表征和评价)、结果解释(即系统地评估在产品、工艺或活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削减能源消耗、原材料使用以及环境释放的需求与机会)四个部分。 生命周期评价的意义: ⑴与产业生态学的关系:生命周期评价作为一个量化产品系统的所有能量和物质流动、废物排放,以及环境影响的工具,无疑是产业生态学不可或缺的研究手段。人们借助它的思想对

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手机游戏价值评估探究

目录 中文摘要 (2) Abstract (3) 一、传统手机游戏价值评估方法相关内容 (4) (一)手机游戏相关概念和发展状况 (4) (二)传统手机游戏评估方法 (4) 1.成本法 (4) 2.市场法 (5) 3.收益法 (5) 4.实物期权法 (5) (三)对传统手机游戏价值评估方法的总结 (5) 二、手机游戏产品的生命周期特征分析 (6) (一)手机游戏产品具备显著的生命周期特征 (6) 1.导入期 (7) 2.成长期 (7) 3.成熟期 (7) 4.衰退期 (7) 三、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手机游戏价值评估体系构建 (8) (一)成熟期前手机游戏价值的评估方法 (8) 1.导入期的价值评估方法 (8) 2.成长期的价值评估方法 (8) (二)成熟期手机游戏价值的评估方法 (9) 1.评估模型的确定 (10) 2.主要模型参数的确定 (10) 四、《王者荣耀》的案例分析 (12) (一)《王者荣耀》概况 (12) 1.《王者荣耀》运营收益状况 (13)

2.评估模型对于《王者荣耀》的适用性分析 (17) (二)《王者荣耀》的价值评估过程 (17) 1.《王者荣耀》剩余生命周期的确定 (17) 2.《王者荣耀》预期收益的确定 (18) 3.活跃用户数 (18) 4.活跃用户付费率和每付费用户平均收入 (21) 5.后续运营成本C (22) 6.所得税率T (22) 7.预测期内《王者荣耀》各期的预期收益 (23) 8.折现率的确定 (25) 9.计算《王者荣耀》的价值 (25) 五、研究结论与不足 (26) (一)结论 (26) (二)不足 (27) 参考文献 (29) 致谢 (30)

诺基亚产品的生命周期分析

诺基亚产品的生命周期分析 为了分析诺基亚的产品生命周期,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生命周期是指产品从进入市场开始,知道最终退出市场为止所经历的市场生命循环过程。典型的产品什么周期一般分为介绍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4个阶段。其判断主要依据销售额与利润额,如图1。据此,我们可以对诺基亚产品的生命周期进行简单分析。 一、诺基亚的介绍期(1985~199) 据了解,从20世纪50年代起,诺基亚就与中国建立了贸易关系。而诺基亚一开始并没有在中国推广,原因是在当时中国尚无手机。介于中国的电子通讯技术起步较晚,诺基亚并未首先占领中国市场。而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诺基亚发现中国的手机市场潜力巨大,1985年,诺基亚在北京开设了第一家办事处。 90年代中期,在华发展期间,诺基亚建立并秉承“携手通行、开创未来”的宗旨。诺基亚通过在中国建立合资企业,实现本地化生产,并逐步将其发展成为诺基亚全球主要的生产基地。1991年首次全球通话开始,诺基亚就一直是全球通技术的主要开发商。此后,在摩托罗拉于1993年抢先进入中国手机市场后,诺基亚很快便跟进。 二、诺基亚的成长期(1996~2004年) 手机市场报告显示,2004年诺基亚成功超越摩托罗拉成为全球第一大手机厂商。在拥有了大量的消费群体的同时,诺基亚牢牢把控了Symbian系统S60平台,并且迅速成为产品线,最终让S60平台成为Symbian系统的头牌。2007年在中国,消费者对摩托罗拉还停留在刀锋V3上,诺基亚6600、7610、n73、5700、E53等一系列产品已经成为中国消费者耳熟能详的产品。这充分证明了此时的诺基亚正处于成长期。 在此期间,诺基亚在价格方面的优势就使得其成功战胜了其他较高端的品牌,这不是偶然。从2000年到2004年,诺基亚凭借着较低的价格、较高的性价比一路卖好。同时又通过能够吸引人的创意广告给消费者以极大的震撼,树立了良好品牌的形象。而通过利润回报可以发现,诺基亚前期的巨额投入是很有价值的。此时诺基亚的品牌定位是中层收入者,所以其广告宣传均是贴近生活类型的。准确的市场定位与巧妙的宣传是诺基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

软件生命周期案例分析报告

软件生命周期案例分析[编辑] 案例一:利用软件生命周期创建B2C电子商务网站[1] 一、软件生命周期 任何事物都有产生、发展、成熟、消亡或更新几个阶段,电子商务网站也不例外。 [2]任何一个电子商务系统在使用过程中随着其生存环境的变化,都需要不断维护、修改,当它不再适应的时候就要被淘汰,就要由新系统代替旧系统,这种周期循环称为生命周期。 根据软件生命周期的原理,电子商务网站可以划分为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

计、系统实施、系统测试、系统运行和维护等几个阶段。 二、B2C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的一般过程 (一)系统规划阶段 系统规划阶段的任务是对企业的环境、目标、现行系统的状况等进行初步调查,根据企业目标和发展战略,确定信息系统的发展战略,研究新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在这个阶段给出备选方案,并进行可行性分析,写出可行性分析报告。待可行性分析报告审议通过后,编制系统设计任务书。 1、需求分析

为了进行可行性研究分析,首先对电子商务系统的需求进行分析。通过对企业的需求进行调查,明确电子商务网站需要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在此,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观察、业务专题报告等方法将该电子商务网站的需求归纳为功能需求和性能需求。 功能需求:B2C电子商务网站就是Business To Consumer,也就是企业借助于Internet建立网点进行交易的一个系统。流程上,店家发布产品信息,消费者在线选购、在线支付,通过物流最后达成交易。所以从购买方看,需满足消费者在线选购、在线支付等;从销售方看,要能让店家整理网上商品、管理订单等。

性能需求:系统运行要稳定,在不同的系统中能正常运行,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可移植性。系统要有可扩展性,当出现新的需求时,能将其纳入系统,而不必改变原有的基本结构。 2、可行性分析 在电子商务网站需求已确定的情况下,对系统的进行判定,决定有无必要、有误可能完成系统的建设。在此,包括如下几个方面:运行可行性分析:考查方案在企业中合适程度,避免一个可以工作的方案由于最终用户和管理层的抵制而落选。 经济可行性分析:建立电子商务网站需要经费支出,所以在建站前要评估该开发项

生命周期评估实施细则

太原市烟草公司 品牌生命周期管理实施办法 为进一步提升品牌管理水平,充分应用科学的系统评估手段实现对品牌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管理与分析评估工作,为工作整体品牌经营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按照省局(公司)整体工作思路,制订太原市《品牌生命周期管理实施办法》如下: 一、指导思想 1、贯彻执行国家局“大企业、大品牌、大市场、大网络”的发展战略; 2、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品牌管理机制; 3、在发展百牌号的基础上,为培育两个10多个营造良好的环境; 4、努力解决卷烟产品结构性矛盾,集中力量和资源做大、做精、做强若干重点品牌,当好工业企业的“品牌保姆”; 5、为全省品牌发展的业务操作提供政策依据努力; 6、实现工业企业、零售客户、消费者“三个满意”。 二、实施指导原则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原则: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努力克服非市场因素,以商品的市场表现来说话,通过调研消费者和零售客户,判断商品是否能适应当地市场需求,产品的发展前景如何等。 2、以量化评估为手段的原则: 紧密结合《山西省烟草公司品牌评估标准》,商品生命周期

管理应以量化数据分析为基础,努力克服人为因素,根据数据来判商品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并采取对应的不同策略。 3、以工商协同培育品牌为重心的原则: 注重工商互动。在品牌规划的前提下,通过协同营销,共同培育品牌,在新品引进、商品培育、商品维护和商品退出上均需要工商协同互动,双方共同制定产品策略,达到双赢。 4、与品类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要与品类管理相结合。需要考虑品类策略和产品组合策略。如,某品类市场需求在萎缩,就需要控制该品类中新品的引进;同一品类中产品过多也需要主动将淘汰一些产品。 三、总体执行流程 商品从考察引进到最后退出分孕育期、导入期、培育期、成熟期、衰退期五个阶段,按照五个阶段的划分,对品牌生命周期管理对应分为五个阶段,具体流程为: 商品考察——商品引进——商品培育——商品维护——商品退出 四、各阶段具体执行办法 (一)、商品牌考察阶段 1、提出新品牌引进意向 公司决策管理层根据经营需求提出新品引进意向,品牌管理部门根据引进意向开始组织评估。 2、新品初步评估

期末论文生命周期评价

生命周期评价 摘要:生命周期评价是一种用于评估产品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即从原材料的获取、产品的生产直至产品使用后的处置,对环境影响的评估技术和方法。生命周期评价的 出现是由于需要调查、生产与提供商品和服务的活动与过程中整个体系潜在的环境影响。它已演变成为一个完整的方法结构,能够评价一个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 关键词: 生命周期评价,LCA原则,生命周期影响评价 一、背景与定义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进入自然生态环境的废物和污染物越来越多,超出了自然界自 身的消化吸收能力,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影响。同时工业化也将使自然资源的 消耗超出其恢复能力,进而破坏全球生态环境的平衡。因此人们越来越希望有一种方 法对其所从事各类活动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有一个彻底、全面、综合的了解,以便 寻求机会采取对策减轻人类对环境的影响。 但是,确定满足环境需求的产品设计方案需要指导改善措施下使用能够量化开发 产品环境绩效的工具。此外,只有对产品生命周期持系统观念才可确保这些措施减少 对环境的风险,并避免简单地将环境影响从一个生命周期阶段转移到另一个生命周期 阶段。于是,就产生了生命周期评价。 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Assessment简称LCA)是指“对一个产品系统的生命周期中输入、输出及其潜在环境影响的汇编和评价,具体包括互相联系、不断重复进 行的四个步骤:目的与范围的确定、清单分析、影响评价和结果解释。 生命周期评价是一种用于评估产品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即从原材料的获取、产 品的生产直至产品使用后的处置,对环境影响的技术和方法。 二、生命周期评估的前提与简介 (1)LCA最基本的定义是SETAC提案的一个简要总结,可被理解为“投入、产出,以及产品系统整个生命周期的潜在环境影响的汇编和评价”(IS014040,1997)。 这个方法的结构基于以下几个前提: 1.从“摇篮到坟墓”的观点分析产品系统基本活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2.生命周期的方法在前几讲中得到了全面充分的讨论。 3.对环境影响的分析是基于多方面的,它评估了所有的环境影响和损失,可能是 因为产品系统间的相互作用。

分析顺丰的市场定位-并分析现阶段顺丰物流服务的产品生命周期阶段以及市场特点和应对的市场营销策略。

10物流2班李佩仪 10140924 问题:分析顺丰的市场定位,并分析现阶段顺丰物流服务的产品生命周期阶段以及市场特点和应对的市场营销策略。要求:背景资料、分析内容、启发。字数:2000 一、市场细分(Segmentaiton) 1)地理区域。一般可以将快递市场分为区域快递和跨区域快递。顺丰速运经历了由区域经营到跨区域经营直至 跨国经营的发展。 2)客户行业。一般可以将市场细分为农业、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等细分市场。顺丰速运专注于商业和服务业市 场。 3)客户业务规模。按照客户对快递需求的规模细分市场,可以将客户分为:1、大客户;2、中等客户;3、小客 户。顺丰快递致力于服务大客户、中等客户和中高端小客户。 4)客户所有制性质。客户所有制性质对企业开发市场的成本、合作的欢易程度、客户维护成本、合作层面的决 定和利润空间等都有效直接的影响。 5)物品属性。快递公司在进行快递活动过程中,由于物品属性的差异,使得企业快递作业的差别也很大。顺丰 速运一直定位于“小件快递”,不做大件。 6)服务方式。根据客户所需快递服务功能的实施和管理的要求不同而细分市场,按服务方式可将快递市场分为: 1、综合方式服务; 2、单一方式服务。顺丰速运针对不同的客户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方式,既有单一的,也 有综合的。 7)外包动因。按客户选择第三方快递公司的动因进行细分,可将市场细分为:1、关注成本型;2、关注能力型; 3、关注资金型; 4、复合关汪型。选择顺丰速运的客户,一般都是“关注能力型”。 二、目标顾客(Targeting) 顺丰的目标客户锁定在月结客户,对象主要是:企业;白领或者是金领;国外快递客户。 目标客户被锁定,所有的营销,运营,服务策略都要以目标客户的利益点进行。什么是目标客户最关心的利益点?顺丰对此进行了细致的调研与分析。企业客户利益点:便利,安全,快速,全国性网络,经济成本,优质服务。白领或者是金领:便利,安全,准确,优质服务;国外客户:准确、安全、经济,便利。最终顺丰准确定位点为快速、准确、安全、经济、便利,优质服务。顺丰所有的市场营销策略,运营,资源整合,产品和服务都是围绕定位点展开。在这个目标市场了顺丰不仅发挥了竞争优势,更打造了持续的竞争力。 (1)产品定位(Position)

生命周期评价

生命周期评价(LCA) --------针对污水处理厂 [2013-1-10]

目录 1 生命周期评价的概念 (1) 2 生命周期评价的发展演变 (1) 2.1萌芽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 (1) 2.2探索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末) (2) 2.3 迅速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 (2) 3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 (3) 4 LCA的应用 (5) 4.1在企业中的应用 (5) 4.2在清洁生产中的应用 (5) 4.3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5) 4.4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6) 5 城市污水处理厂生命周期评价应用案例 (6) 5.1研究方法 (6) 5.2评价过程 (8) 6 LCA的展望 (12)

生命周期评价(LCA) --针对污水处理厂 1 生命周期评价的概念 生命周期评价( 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 )是一种评价产品、工艺过程或活动从原材料的采集和加工到生产、运输、销售、使用、回收、养护、循环利用和最终处理整个生命周期系统有关的环境负荷的过程。ISO14040对LCA的定义是:汇总和评价一个产品、过程(或服务)体系在其整个生命周期的所有及产出对环境造成的和潜在的影响方法。LCA突出强调产品的生命周期有时也称为“生命周期分析”、“生命周期方法”、“摇篮到坟墓”、“生态衡算”等。产品的生命周期有4个阶段:生产(包括原料的利用)、销售/运输、使用和后处理,在每个阶段产品以不同的方式和程度影响着环境。 2 生命周期评价的发展演变 生命周期评价( LCA)的思想萌芽最早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经过4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纳入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而成为国际上环境管理和产品设计的一个重要支持工具。从其发展的历程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萌芽阶段、探索阶段和迅速发展阶段。 2.1 萌芽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 生命周期评价最早出现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美国。生命周期评价研究开始的标志是1969年由美国中西部资源研究所(MRI)所展开的针对可口可乐公司的饮料包装瓶进行评价的研究。该研究试图从最初的原材料采掘到最终的废弃物处理,进行全过程的跟踪与定量分析(从摇篮到坟墓)。这项研究使可口可乐公司抛弃了它过去长期使用的玻璃瓶,转而采用塑料瓶包装。当时把这一分析方法称为资源与环境状况分析(REPA)。自此,欧美一些国家的研究机构和私人咨询公司相继展开了类似的研究。这一时期的生命周期评价研究工作主要由工业企业发起,秘密进行,研究结果作为企业内部产品开发与管理的决策支持工具。并且大多数研究的对象是产品包装品。从1970年到1974年,整个REPA的研究焦点是包装品和废弃物问题。由于很多与产品有关的污染物排放与能源利用有关,这些

第八讲 生命周期评价

第八讲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 1.生命周期 产品生命周期的概念来自工业生态学中的生物代谢,亦即生物体在能量的推动下从环境中吸取营养物质,产出生物质,直至向环境中排出废料的全过程。 产品生命周期不仅是经济学术语,而且涉及环境、技术、经济、社会等多个领域的概念,指产品从自然中来到自然中去的全部过程,也有的称“生命循环”或“寿命周期”,均是指产品从“摇篮到坟墓”的整个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总和,包括了产品的从自然中获取最初资源,经过原料采集和处理、加工制作、运销、使用复用、再循环,直至产品最终处置和废弃等环节组成的生命链。 产品生命周期示意图 取自自然 不同产品的生命周期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可以有很大的差别。如一座建筑物,它的生命周期可能长达1-2百年,而某些包装材料只有数周或数月的寿命。产品的生命周期可以局限于同一地区,也可以遍及世界五大洲,如在澳大利亚开采铁矿石,在亚洲冶炼成钢材,输入欧洲制成汽车,出口北美洲销售,汽车报废后进入汽车坟场,或作为废铁运向南美洲。 产品生命周期分为5个阶段: 原材料加工; 产品生产制作; 包装运销; 产品使用; 再生处置。 相关环境问题归成5 类: 原材料选择;

能源消耗; 固体废料; 废液排放; 废气排放。 2、生命周期评价的由来 生命周期最早用于实际的例子可追溯到1969年美国研究人员对可口可乐公司的饮料包装容器开展的一项能耗研究,这项研究试图从最初的原材料开采到最后的废弃物处理进行全过程的追踪和定量分析,为后来的生命周期分析方法奠定了基础。分析工作涉及玻璃、钢铁、铝、纸和塑料等40种材料。 70年代美国、欧洲和日本的一些公司开展了类似的比较性的研究,作为企业内部产品开发和管理的决策支持工具。80年代环境管理关注的焦点逐步转向危险废物和固体废物的管理,进一步推动了这一领域研究工作的发展。 1990年由国际环境毒理学与化学学会首次召开了有关生命周期评价的国际研讨会,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了“生命周期评价”的概念。 我国于1999年和2000年相继推出了《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原则与框架》和《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目的与范围的确定和清单分析》等国家标准。2002年又出版了《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生命周期影响评价》、《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生命周期解释》。 至今有关LCA的研究已经积累了不少文献资料,但是对于它的理论、方法和应用方面的研究仍在不断继续之中,目前我国LCA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3.生命周期评估(LCA) ?国际标准化组织对LCA的定义是:汇总和评估一个产品(或服务)体系在其整个生命周期间的所有投入及产出对环境造成的和潜在的影响的方法。 ?国际环境毒物学和化学学会对LCA的定义是:通过对能源、原材料消耗及废物排放的鉴定及量化来评估一个产品、过程或活动对环境带来的负担的客观方法。 ?(ISO14040,1997):对产品或服务系统整个生命周期中,与产品或服务 系统功能直接相关的环境影响、物质和能源的投入产出进行汇集和测定的一套系统方法。 ?美国环保局(EPA):对自最初从地球中获得原材料开始,到最终所有的残留物质返归地球结束的任何一种产品或人类活动所带来的污染物排放及其环境影响进行估测的方法。 举例说明: 饮料瓶选择复用式玻璃瓶还是一次性金属易拉罐? 由于人们往往只看到它们被消费后被抛弃的一瞬间,于是很容易产生玻璃瓶一定比易拉罐有利于环境的判断.但其实消费和抛弃仅仅是这些包装容器整个生命周期中一个环节,从它们各自的原料被采掘、加工成容器,到用来包装食品,再将包装好的食品运输分销到消费者,乃至在消费者家中如何储藏等所有环节,都对环境造成影响。

生命周期评价

生命周期评价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第二章产品清洁生产 第一节生命生命周期评价的理念 生命周期评价的理念 生命周期评价 Life Cycle Assessment Life Cycle Analysis (一)定义 国际环境毒理学与化学学会(SETAC):通过识别和量化能源和材料的消耗和废物的排放,评价产品(和服务)在其生命周期中的环境负荷,并提出预防和改进措施。 评价面向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包括原材料的获取和加工、生产、运输分配、使用、维护和再使用、循环再生、以及处理处置。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生命周期评价是对一个产品系统的生命周期中的输入、输出及潜在环境影响进行的综合评价。 美国环保局(EPA):通过对特定产品、过程或服务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分析,对产品或活动进行整体评价的概念或方法。 生命周期评价包括三个组成部分-清单、影响和改进,是一个交互式发展的程序。 Procter & Gamble公司:显示产品制造商对其产品从设计到处置全过程中造成的环境负荷承担责任的态度,是保证环境确实而不是虚假地得到改善的定量方法。 美国3M公司:在从制造到加工、处理乃至最终作为残留有害废物处置的全过程中,检查如何减少或消除废物的方法。 (二)特点 全过程化 定量化 体现环境保护手段由简单、局部、粗放向复杂、全面、精细方向发展的趋势。 (三)分类 概念型LCA:定性的清单分析评估环境影响,不宜作为公众传播和市场促销的依据,但可以帮助决策人员认识哪些产品在环境影响方面具有竞争和优势。简化型或速成型LCA:涉及全部生命周期,但仅限于简化的评价,着重主要的环境因素、潜在环境影响等,多用于内部评估和不要求提供正式报告的场合。详细型LCA:包括目的和范围确定、清单分析、影响评价、结果解释4个阶段。 (四)生命周期评价的发展 生命周期评价是20世纪70年代初至90年代发展起来的理论。当前生命周期评价已形成了基本的概念框架和技术框架。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负责生命周期评价理论的完善和方法的国际标准化工作。 1、起源 生命周期评价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开展的一系列针对包装品的分析、评价,当时称为资源与环境状况分析(REPA)。 标志:1969年美国中西部资源研究所(MRI)开展的可口可乐饮料包装瓶评价。 起源阶段的特征: (1)由工业企业发起,秘密进行,研究结果作为企业内部产品开发与管理的决策支持工具。--可口可乐玻璃瓶转向塑料瓶。《SCIENCE》发表文章(1976年4月)。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概述

生命周期评价(LCA)是一种评价产品、工艺或活动,从原材料采集,到产品生产、运输、销售、使用、回用、维护和最终处置整个生命周期阶段有关的环境负荷的过程。它首先辨识和量化整个生命周期阶段中能量和物质的消耗以及环境释放,然后评价这些消耗和释放对环境的影响,最后辨识和评价减少这些影响的机会。 生命周期评价(LCA)最早出现于二十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当时被称为资源与环境状况分析(REPA)。作为生命周期评价研究开始的标志是1969年由美国中西部资源研究所针对可口可乐公司的饮料包装瓶进行的评价研究,该研究使可口可乐公司抛弃了过去长期使用的玻璃瓶,转而采用塑料瓶包装。随后,美国ILLIN0IS大学、富兰克林研究会、斯坦福大学的生态学居研究所以及欧洲、日本的一些研究机构也相继开展了一系列针对其它包装品的类似研究。这一时期的工作主要由工业企业发起,研究结果作为企业内部产品开发与管理的决策支持工具。1990年由国际环境毒理学与化学学会(S ETAC)首次主持召开了有关生命周期评价的国际研讨会,在该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了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的概念。在以后的几年里,SETAC又主持和召开了多次学术研讨会,对生命周期评价(LCA)从理论与方法上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对生命周期评价的方法论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993年SETAC根据在葡萄牙的一次学术会议的主要结论,出版了一本纲领性报告“生命周期评价(LCA)纲要:实用指南”。该报告为LCA方法提供了一个基本技术框架,成为生命周期评价方法论研究起步的一个里程碑。 2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的主要内容 1993年SETAC在“生命周期评价纲要:实用指南”中将生命周期评价的基本结构归纳为四个有机联系的部分:定义目标与确定范围、清单分析、影响评价和改善评价,如图1所示。 图1 生命周期评价的基本结构 2.1 目标定义和范围界定 确定目标和范围是LCA研究的第一步。一般需要先确定LCA的评价目标,然后根据评价目标来界定研究对象的功能、功能单位、系统边界、环境影响类型等等,这些工作随研究目标的不同变化很大,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可以套用,但必须要反映出资料收集和影响分析的根本方向。另外,此研究是一个反复的过程,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可能修正最初设定的范围来满足研究的目标。在某些情况下,由于某种没有预见到的限制条件、障碍或其它信息,研究目标本身也可能需要修正。 2.2 清单分析

全生命周期评估框架

生命周期評價原則與框架(ISO14040:1997) 前言 本標準等同採用國際標準ISO14040:1997《環境管理--生命周期評價--原則與框架》。 本標準是環境管理系列國家標準中關於生命周期評價的第一個標準。 ISO關於生命周期評價標準1)還有: ISO14041環境管理--生命周期評價--目標與範圍的確定,清單分析 ISO14042環境管理--生命周期評價--生命周期影響評價 ISO14043環境管理--生命周期評價--生活周期解釋 本標準的附錄A是提示的附錄。 本標準由中國標準化與資訊分類編碼研究所提出並歸口。 本標準由中國標準化與資訊分類編碼研究所負責起草。 本標準起草單位:中國標準化與資訊分類編碼研究所、清華大學環境工程系、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范與華、張天柱、段寧、劉忠、饒一山、楊建新、吳雲。 ISO前言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是由各國標準化團體(ISO成員團體)組成的世界性聯合會。制定國際標準的工作通常由ISO的技術委員會完成,對某技術委員會工作感興趣的成員團體有權參加該技術委員會。國際上的其他組織,無論是官方的或非官方的,也可透過與ISO的聯絡參加其工作。在電工技術標準化方面,ISO與國際電工委員會(IEC)保持密切的合作關係。 由技術委員會正式透過的國際標準草案提交各成員團體表決,國際標準須取得至少75%參加表決的成員團體同意才能正式透過。 國際標準ISO14040是由ISO燉TC207環境管理技術委員會生命周期評價分委員會(SC5)制定的。 附錄A為提示的附錄。 引言 隨著環境保護意識的提高和對產品1)生產與消費中可能伴隨的影響的進一步了解,人們希望建立一些方法,來更好地認識和減少這些影響。生命周期評價(LCA)就是出於這一目的而發展起來的一門技術。本標準規定了開展和報告LCA研究的原則和框架,並包括一些最低要求。 LCA是一種用於評估與產品有關的環境因素及其潛在影響的技術,其作法為: --編制產品系統中有關輸入與輸出的清單2); --評價與這些輸入輸出相關的潛在環境影響; --解釋與研究目的相關的清單分析和影響評價結果。 LCA研究貫穿產品生命全過程(即從搖籃到墳墓)--從穫取原材料、生產、使用直至最終處置的環境因素和潛在影響。須要考慮的環境影響類型包括資源利用、人體健康和生態後果。 LCA能用於幫助: --識別改進產品生命周期各個階段中環境因素的機會; --產業、政府或非政府組織中的決策(如戰略規劃、確定優先項、對產品或過程的設計或再設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