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级应用系统权限管理规定

企业级应用系统权限管理规定
企业级应用系统权限管理规定

企业级应用系统权限管理

规定

Last updated at 10:00 am on 25th December 2020

企业级应用系统权限管理办法(暂行)

一、目的

为加强企业级应用系统权限管理,保证公司应用系统所涉及各类信息安全,不因系统权限设置发生信息泄密事故,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二、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上线的企业级应用系统。

三、权限设置原则

(一)公司各应用系统权限设置分为“功能权限”和“数据权限”。功能权限指应用系统中为完成某项业务所开发的系统功能,“数据权限”指使用某项功能时可获取的数据范围。

(二)功能权限原则上授予各工作岗位,按照岗位从事的业务范围和职责授予该岗位相应的功能权限,处于该工作岗位的员工自动获得该岗位的功能权限;公司总经理、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的功能权限为系统中所有查询、统计类权限;各业务主分管领导功能权限为所主分管各业务部门所拥有的查询、统计类权限合集。

(三)数据权限设置分主分管领导、系统管理员、总部部门、项目经理部分别设置。一般情况下,总经理、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系统管理员数据权限为系统所有数据;主分管领导数据权限为所主分管各业务部门数据权限合集;总部部门数据权限为相应系统功能中所有数据;项目数据权限为本项目数据。

(四)企业级应用系统上线时,应同时完成系统权限分配表的签发工作,系统权限设置以权限分配表为依据。

四、岗位人员设置

(一)应用系统中各岗位人员设置,公司有明确规定的,按照公司规定设置。

(二)应用系统中各岗位人员设置,公司无明确规定的,由各单位申报名单,按申报

名单设置。

五、权限管理职责

(一)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是信息化系统权限管理最高领导,全面负责信息化系统权限管理工作,负责信息化系统权限分配表的批准、签发。

(二)信息管理室作为企业级信息化系统权限管理的牵头部门,负责指定各应用系统系统管理员;负责制定权限分配表,并根据公司管理需要、系统功能调整、扩充对权限分配表进行变更维护;依据权限分配表对系统中各种权限进行检查,保证系统中权限设定符合权限分配表的要求。

(三)系统管理员负责依据权限分配表在系统中设定、维护各种权限设置。

(四)各相关业务部门负责根据系统具有的功能,申请相关功能和数据权限,并对权限分配表及权限分配表进行评审。

(五)各业务部门主分管领导负责评审权限分配表。

六、权限变更申请、授权

(一)如各单位因工作需要,需永久使用权限分配表规定的本部门权限之外的权限,需提出书面申请,说明申请的功能、使用的数据范围以及使用该功能的岗位,经主分管领导审核后,报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审批。

(二)信息管理室系统管理员依据批准的权限申请对权限分配表进行调整,并在系统中作相应权限设置。

七、临时权限申请、授权、撤销

(一)如各单位因工作需要,需临时使用系统权限分配表中规定的本人权限之外的权限,需提出书面申请,说明申请的功能、使用的数据范围、使用该功能的岗位或人员、使用的起始时间、截止时间,经主管领导审核后,报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审批。

(二)信息管理室系统管理员负责依据批准的权限申请在系统中设置临时权限,并在申请截止时间撤销临时权限。

(三)如遇各单位需求经系统管理员评估无法通过临时授权方式满足要求时,由系统管理员使用系统管理员具有的权限进行操作,将结果通过适当的方式交申请单位。

八、特批流程权限申请、授权、撤销:

(一)特批流程是指系统中用于处理特殊情况业务的相关功能。

(二)各单位需使用系统中特批流程权限时,需提出书面申请,说明申请使用特批流程的原因、理由,使用的起始、截止时间,涉及的业务范围,业务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后,报主分管领导批准。各单位将批准的申请交信息管理室及相关业务部门。

(三)信息管理室系统管理员依据批准的申请设置特批流程权限,并在截止时间撤销权限。

(四)相关业务部门依据批准的申请,进行相关业务处理。

九、本管理规定由信息管理室制定并负责解释。

附件:权限分配表样

二〇〇八年七月二十三日

管理系统权限分配表

说明:权限类别包括:新增、修改、查询,新增指填写新数据,修改指对已有数据进行修改,查询指不能对数据进行修改。

应用系统的角色、权限分配管理制度

应用系统的角色、权限分配管理制度 第一条、用户权限管理 一、用户类型 1.系统管理员: 为应用系统建立账号及分配权限的用户 2.高级用户: 具有对应用系统内的数据进行查询和修改的用户 3.普通用户: 只对系统内数据有查询功能的用户 二、用户建立 1.建立的原则 (1)不同类型用户的建立应遵循满足其工作需要的原则,而用户的权限分配则应以保障数据直报的高效、准确、安全为原则。 (2)用户的权限分配应尽量使用系统提供的角色划分。如需特殊的操作权限,应在准确理解其各项操作内容的基础上,尽量避免和减少权限相互抵触、交叉及嵌套情况的发生,经调试成功后,再创建相应的角色赋予本级用户或直报用户。 (3)通过对用户进行角色划分,分配报告用户权限,合理限制对个案数据的修改权限,将数据报告与数据利用剥离,即原始数据报告与统计加工后信息利用分开。 (4)系统内所有涉及报告数据的帐户信息均必须采用真实信息,即

实名制登记。 2.建立的程序 (1)用户申请 可由使用部门使用人填写应用系统用户申请表,经单位领导签字批准后,向本单位负责应用的相关部门提出申请。 (2)用户创建 负责应用系统的相关部门在收到用户申请表后,系统管理员根据用户申请的内容和实际的工作范围,为其建立用户帐号并授予相应的角色,再填写用户申请回执表,经部门主管领导签字批准后,反馈给申请单位。 创建用户的步骤:①建立用户帐号;②创建角色;③为角色配置权限; ④将角色授予用户。 第二条、用户安全 一、系统安全 1.用户必须遵守国家法律、单位规章制度,不得参加任何非法组织和发布任何反动言论;严守单位机密,不得对外散布、传播本系统内部信息;不得有诋毁、诽谤、破坏本系统声誉的行为。 2.用户必须按“传染病监测信息应用工作与技术指南”对系统进行操作,尽量做到专人、专机运行使用本系统,并避免使用公共场所(如网吧)的计算机使用应用系统。 3.用户应在运行本系统的计算机上安装杀毒软件、防火墙,定期杀毒;禁止在运行本系统的计算机上安装、运行含有病毒、恶意代码、木马

管理信息系统权限管理制度(定稿)

XXXXXX有限公司 管理信息系统权限管理制度 XXX-XX-XX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 为规范公司管理信息系统的权限管理工作,明确不同权限系统用户的管理职责,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定义 (一)管理信息系统:包含已经上线的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供应链、生产制造、CRM(客户关系管理)、决策管理和后续上线的所有管理信息系统模块。 (二)权限:在管理信息系统中用户所能够执行的操作及访问数据的范围和程度。 (三)操作员:上述软件系统使用人员。 第三条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XXXXXX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XXX、公司)、XXXXXXX有限公司、XXXXXX有限公司、XXXXXXXX有限公司。 XXXX股份有限公司控、参股的其他公司,应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参照本制度制定相应管理制度,报XXXX质量信息部备案。 第二章职责划分 第四条管理信息系统管理部门 公司的管理信息系统由质量信息部负责管理和维护,同时也是管理信息系统用户权限的归口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各系统内用户权限的审批、开通、监控、删除及通知等管理工作。 第五条管理信息系统操作部门 除管理信息系统管理部门外,其他使用管理信息系统的部门,均为管理信息系统的操作部门,使用人员为各岗位操作员。

具体岗位职责如下: (一)负责岗位信息系统权限的申请及使用,并对权限申请后形成的业务结果负责。 (二)负责所使用模块的数据安全。 第六条管理信息系统系统管理员 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管理员由质量信息部指派,并报公司管理层领导备案。 系统管理员负责用户帐号管理、用户角色权限分配和维护、各模块运行的安全监管及数据备份,并定期进行管理信息系统安全审计。 第三章用户权限管理 第七条用户权限申请 各部门依据实际工作情况,当需要新增/变更/注销管理信息系统的用户权限时,可由操作员本人或所在部门领导指派的专人,填写《ERP权限新增/变更/注销申请表》(参附件1)。 第八条用户权限审批 《ERP权限新增/变更/注销申请表》由申请人提交,经所在部门领导、分管领导及质量信息部部门领导审批同意后,报送系统管理员。系统管理员根据申请人填写内容并与申请人以及部门领导沟通后,填写申请表中系统管理员之相应内容并存档。 第九条用户权限配置 用户权限审批通过后,系统管理员将在两个工作日内完成权限新增/变更/注销工作,并以电子邮件通知申请人以及部门领导。 第十条用户权限测试 申请人在接到权限开通通知后,须在三个工作日之内完成系统权限测试,如有问题可通过电子邮件(包含问题的文字说明及截图)反馈到系统管理员。系统管理员应及时给予解决,并将处理结果通过电子邮件及时反馈给申请人。 在三个工作日之内无问题反馈的,系统管理员将视此权限设置正确,后续如有问题将按照用户权限申请流程处理。

XXXX公司信息系统用户帐号及权限管理制度

XXXX集团信息系统用户帐号及权限管理制度 管理要求 1.使用信息系统的各业务部门各岗位人员,除公司有特殊规定外,皆按本制度执行。 2.职责:网络管理部门负责用户的创建和权限分配,各业务部门根据各自岗位需求向信息系统管理部门提出用户创建需求和权限分配需求。 3.信息系统用户的管理:包括系统用户帐号的命名建立,用户帐号及相应权限的增加、修改,用户帐号及相应权限的终止,用户密码的修改,用户帐号及相应权限的锁定和解锁;用户帐号及相应权限的安全管理等。 4.信息系统管理员(以下简称系统管理员)在系统中不得任意增加、修改、删除用户帐号及相应权限,必须根据《XXXX集团信息系统申请表》和相关领导签字审批才能进行相应操作,并将相关文档留档备存。 5.用户帐号及相应权限的持有人,必须保证用户帐号及相应权限和用户密码的保密和安全,不得对外泄漏,防止非此用户帐号的所有者登陆系统。 6.公司用户管理员要定期检查系统内用户使用情况,防止非法授权用户恶意登陆系统,保证系统的安全。 7.帐号持有人要对其在系统内的行为负责,各部门领导要对本单位或本部门用户的行为负责。 8.用户帐号的命名由系统管理员执行,用户帐号命名应遵循易用性、最小重叠机率为用户帐号的命名规则,不得随意命名。 9.对用户申请表等相关文档各申请部门的用户管理员必须存档,不得遗失。 页脚内容1

增加、修改用户帐号及相应权限的管理 10.信息系统中增加、修改用户帐号及相应流程规范: 10.1 新增员工:新员需要使用公司内部通讯系统,首先填写《XXXX集团信息系统申请表》ERP系统用户申请填写《XXXX集团公司ERP权限申请表》,由主管部门负责人核定审批、人事部复核审批,交由网络部留档备存、执行相应操作。 10.2 系统组织结构调整:部门新建、合并、分离、撤消,组织结构需求变更的。需由部门主管领导提出书面说明文件,报人事部审核,各分公司总经理复核,交由网络部留档备存、执行相应操作。 11.用户帐号及相应权限的增加、修改,须由申请人填写《XXXX集团信息系统申请表》、《XXXX集团公司ERP权限申请表》,所在部门负责人审批,网络安全部门负责人审批后交由系统管理员留档备存、执行相应操作。 用户帐号及相应权限终止的管理 12.用户帐号及相应权限的终止应符合:①用户帐号持有人工作调动,②用户帐号持有人辞职。 13.用户帐户持有人因工作调动需要终止帐户的,自相应调动通知公布后。由所属公司人事部门以书面方式通知网络管理部门,网络管理部门负责人审批后交由系统管理员留档备存、执行删除或冻结操作。 14.对于辞职人员用户帐号及相应权限终止,离职人员办理离职申请表,其它部门手续办理完结签字后,转由网络部及时清理该员工各系统帐号。 用户帐号的安全管理 15.用户帐号持有人忘记密码必须填写《XXXX集团信息系统申请表》,所在部门负责人审批,网络管理部门负责人审批后经系统管理员执行相应的操作。 页脚内容2

信息系统帐号管理系统规章制度

信息系统帐号管理制度 第一节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用户帐号管理,规范公司信息系统用户帐号的使用,确保用户帐号的安全性,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中系统帐号是指应用层面及系统层面(操作系统、数据库、防火墙及其它网络设备)的用户帐号。 第三条用户帐号申请、审批及设置由不同人员负责。 第四条系统拥有部门负责建立《岗位权限对照表》(附件六)。 第五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总部和各分、子公司(含郑州研究院)。 第二节普通帐号管理 第六条申请人使用统一而规范的《帐号/权限申请表》(附件七)提出用户帐号创建、修改、删除/禁用等申请。 第七条帐号申请人所属部门负责人及系统拥有部门负责人根据《岗位权限对照表》对应用层面的普通用户帐号申请进行审批。 第八条信息部负责人根据《岗位权限对照表》对系统层面的普通用户帐号申请进行审批。 第九条帐号管理人员建立各种帐号的文档记录,记录用户帐号的相关信息,并在帐号变动时同时更新此记录,具体内容见《用户帐号记录》(附 件八)。具体流程参见《普通帐号管理流程》(附件一)。 第三节特权帐号和超级用户帐号管理 第十条特权帐号指在系统中有专用权限的帐号,如备份帐号、权限管理帐号、系统维护帐号等。超级用户帐号指系统中最高权限帐号,如root 等管理员帐号。

号。 第十二条信息部每季度查看系统日志,监督特权帐号和超级用户帐号使用情况。 第十三条尽量避免特权帐号和超级用户帐号的临时使用,确需使用时必须履行正规的申请及审批流程,并保留相应的文档。 第十四条临时使用超级用户帐号必须有监督人员在场记录其工作内容。 第十五条超级用户帐号临时使用完毕后,帐号管理人员立即更改帐号密码。 具体流程参见《特权帐号和超级用户帐号管理流程》(附件二)。 第四节临时帐号管理 第十六条使用临时帐号时(如内外部审计人员、临时岗位调动人员),须填写统一的《帐号/权限申请表》(附件七)。 第十七条帐号申请人所属部门负责人及系统拥有部门负责人根据《岗位权限对照表》对应用层面的临时用户帐号申请进行审批。 第十八条信息部负责人根据《岗位权限对照表》对系统层面的临时用户帐号申请进行审批。 第十九条帐号管理人员负责临时帐号的建立和记录。 第二十条临时帐号使用完毕后,申请人及时通知帐号管理人员注销临时帐号。 具体流程参见《临时访问帐号管理流程》(附件三)。 第五节紧急帐号管理 第二十一条根据紧急事件的等级建立相应权限的紧急帐号,专门处理紧急事件。第二十二条帐号管理人员负责紧急帐号的下发和记录。 第二十三条紧急帐号使用人员必须在事件处理完毕后补办相关手续。 第二十四条紧急帐号使用完毕后,紧急帐号使用人员及时通知帐号管理人员禁

企业级应用系统权限管理办法

企业级应用系统权限管理办法(暂行) 一、目的 为加强企业级应用系统权限管理,保证公司应用系统所涉及各类信息安全,不因系统权限设置发生信息泄密事故,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二、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上线的企业级应用系统。 三、权限设置原则 (一)公司各应用系统权限设置分为“功能权限”和“数据权限”。功能权限指应用系统中为完成某项业务所开发的系统功能,“数据权限”指使用某项功能时可获取的数据范围。 (二)功能权限原则上授予各工作岗位,按照岗位从事的业务范围和职责授予该岗位相应的功能权限,处于该工作岗位的员工自动获得该岗位的功能权限;公司总经理、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的功能权限为系统中所有查询、统计类权限;各业务主分管领导功能权限为所主分管各业务部门所拥有的查询、统计类权限合集。 (三)数据权限设置分主分管领导、系统管理员、总部部门、项目经理部分别设置。一般情况下,总经理、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系统管理员数据权限为系统所有数据;主分管领导数据权限为所主分管各业务部门数据权限合集;总部部门数据权限为相应系统功能中所有数据;项目数据权限为本项目数据。 (四)企业级应用系统上线时,应同时完成系统权限分配表的签发工作,系统权限设置以权限分配表为依据。 四、岗位人员设置 (一)应用系统中各岗位人员设置,公司有明确规定的,按照公司规定设置。 (二)应用系统中各岗位人员设置,公司无明确规定的,由各单位申报名单,按申报名单设置。 五、权限管理职责 (一)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是信息化系统权限管理最高领导,全面负责信息化系统权限管理工作,负责信息化系统权限分配表的批准、签发。 (二)信息管理室作为企业级信息化系统权限管理的牵头部门,负责指定各应用系统系统管理员;负责制定权限分配表,并根据公司管理需要、系统功能调

软件维护及使用管理规定

软件维护及使用管理规 定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日常办公软件及特殊软件维护及使用管理办法 1、目的:为有效使用及管理计算机软件资源,并确保公司计算机软件的合法使用,避免人员因使用非法软件,影响公司声誉或造成计算机病毒侵害,影响日常工作正常进行,特制定本办法。 2、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本公司软件使用的相关信息作业管理。 一、软件安装及使用 1.公司的各类计算机软件,应依据着作版权者为限,并统一由信息技术部负责安装 保管,信息管理软件及其它专用软件,需填制《IT资源申请单》(见附表info- 03)进行申请,获准后方可安装。 2.严禁个人私自在公司计算机上安装未获授权、非授权公司使用或超过使用授权数 量的软件,未经授权或同意,使用者不得擅自在计算机内安装任何软件或信息, 经授权同意者始得于计算机内安装合法授权的软件或信息。 3.各部门软件分配使用后,保管人或使用人职务变动或离职时,应移交其保管或使 用的软件,并办理交接。 4.禁止员工使用会干扰或破坏网络上其它使用者或节点的软件系统,此种干扰与破 坏如散布计算机病毒、尝试侵入未经授权的计算机系统、或其它类似的情形者皆 在禁止范围内。 5.网络上存取到的任何资源,若其拥有权属个人或非公司所有,除非已经正式开放 或已获授权使用,否则禁止滥用或复制使用这些资源。 6.禁止员工使用非法软件,或私人拥有的计算机软件安装使用于公司计算机上,也 不得将公司合法软件私自拷贝、借于他人或私自将软件带回家中,如因此触犯着 作权,则该员工应负刑事及民事全部责任,各部门应妥善保管正版软件,防止软 件授权外泄或被非法使用。 二、软件的相关维护升级管理

信息系统用户帐号和角色权限管理流程

信息系统用户帐号与角色权限管理流程 一、目的 碧桂园的信息系统已经在集团下下各公司推广应用,为了确保公司各应用信息系统安全、有序、稳定运行,我们需要对应用信息系统用户帐号和用户权限申请与审批进行规范化管理,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应用信息系统和信息服务,包括ERP系统、协同办公系统、各类业务应用系统、电子邮箱及互联网服务、数据管理平台等。 三、术语和定义 用户:被授权使用或负责维护应用信息系统的人员。 用户帐号:在应用信息系统中设置与保存、用于授予用户合法登陆和使用应用信息系统等权限的用户信息,包括用户名、密码以及用户真实姓名、单位、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内容。 权限:允许用户操作应用信息系统中某功能点或功能点集合的权力范围。 角色:应用信息系统中用于描述用户权限特征的权限类别名称。 四、用户管理 (一)用户分类 1.系统管理员:系统管理员主要负责应用信息系统中的系统参数配置,用户帐号开通与维护管理、设定角 色与权限关系,维护公司组织机构代码和物品编码等基础资料。 2.普通用户:指由系统管理员在应用信息系统中创建并授权的非系统管理员类用户,拥有在被授权范围内 登陆和使用应用信息系统的权限。 (二)用户角色与权限关系 1.应用信息系统中对用户操作权限的控制是通过建立一套角色与权限对应关系,对用户帐号授予某个角色 或多个角色的组合来实现的,一个角色对应一定的权限(即应用信息系统中允许操作某功能点或功能点 集合的权力),一个用户帐号可通过被授予多个角色而获得多种操作权限。 2.由于不同的应用信息系统在具体的功能点设计和搭配使用上各不相同,因此对角色的设置以及同样的角 色在不同应用信息系统中所匹配的具体权限范围可能存在差异,所以每个应用信息系统都需要在遵循《应 用信息系统角色与权限设置规范》基础上,分别制定适用于本系统的《碧桂园应用信息系统角色与权限

信息系统账号管理制度最新版

信息系统账号管理制度 第一节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用户账号管理,规范用户账号的使用,提高用户账号的安全性,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中系统账号是指应用层面及系统层面(操作系统、数据库、防火墙及其它网络设备)的用户账号。 第三条本规定所指账号管理包括: 1、应用层面用户账号的申请、审批、分配、删除/禁用等的管理。 2、系统层面用户账号的申请、审批、分配、删除/禁用等的管理 3、用户账号密码的管理。 第四条系统拥有部门负责建立《岗位权限对照表》(附件一),制定工作岗位与系统权限的对应关系和互斥原则,对具体岗位做出具体的权限管理规定。 第五条信息中心根据系统拥有部门提交的《岗位权限对照表》增加系统中进行必要有效的逻辑控制。 第六条用户账号申请、审批及设置由不同人员负责。 第二节普通账号管理 第七条申请人使用统一而规范的《账号/权限申请表》(附件二)提出用户账号创建、修改、删除/禁用等申请。 第八条账号申请人所属部门负责人及系统拥有部门负责人根据《岗位权限对照表》审核申请人所申请的权限是否与其岗位一致,确保权限分配的合理性、必 要性和符合职责分工的要求。 第九条在受理申请时,权限管理人员根据申请配置权限,在系统条件具备的情况下,给用户分配独有的用户账号或禁用用户账号权限,以使用户对其行为 负责。一旦分配好账号,用户不得使用他人账号或者允许他人使用自己的 账号。 第十条新员工入职或员工岗位发生变化时,应主动申请所需系统的账号及权限。 第十一条人员离职的情况下,该员工的账户应当被及时的禁用。离职人员的离职手续办理完毕后,人力资源部需通过邮件或书面的方式通知员工所属部门主

管负责该员工权限收回的工作。员工所属部门主管根据该用户的岗位申请 删除离职人员账号及权限。 第十二条账号管理人员建立各种账号的文档记录,记录用户账号的相关信息,并在账号变动时同时更新此记录。 第三节特权账号和超级用户账号管理 第十三条特权账号指在系统中有专用权限的账号,如备份账号、权限管理账号、系统维护账号等。超级用户账号指系统中最高权限账号,如administrator (或admin)、root等管理员账号。 第十四条只有经授权的用户才可使用特权账号和超级用户账号,严禁共享账号。 第十五条信息中心每季度查看系统日志,监督特权账号和超级用户账号使用情况,并填写《系统日志审阅表》(附件三)。 第十六条尽量避免特权账号和超级用户账号的临时使用,确需使用时必须履行正规的申请及审批流程,并保留相应的文档。 第十七条临时使用超级用户账号必须有监督人员在场记录其工作内容。 第十八条超级用户账号临时使用完毕后,账号管理人员立即更改账号密码。 第四节用户账号及权限审阅 第十九条系统拥有部门指定专人负责每季度对系统应用层面账号及权限进行审阅,并填写《账号/权限清理清单》(附件四)。 第二十条信息中心指定专人负责每季度对系统层面账号及权限进行审阅,并填写《账号/权限清理清单》。 第二十一条员工离职后,账号管理人员及时禁用或删除离职人员所使用的账号。如果离职人员是系统管理员,则及时更改特权账号或超级用户口令。

信息系统用户和权限管理制度

系统用户和权限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系统用户账号和权限的规范化管理,确保各信息系统安全、有序、稳定运行,防范应用风险,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管理的、基于角色控制和方法设计的各型信息系统,以及以用户口令方式登录的客户端。 第三条系统用户、角色、权限的划分和制定,以人力资源部对部门职能定位和各业务部门内部分工为依据。 第四条协同办公系统用户和权限管理由场办公室负责,其他业务系统的用户和权限管理由各业务部门具体负责。所有信息系统须指定系统管理员负责用户和权限管理的具体操作。 第五条信息系统用户和权限管理的基本原则是: (一)用户、权限和口令设置由系统管理员全面负责。 (二)用户、权限和口令管理必须按照要求进行分配管理。 (三)用户、权限和口令管理采用实名制管理模式。 (四)严禁杜绝一人多账号登记注册。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七条系统管理员职责 创建各类申请用户、用户有效性管理、为用户分配经授权批准使用的业务系统、为用户授权和操作培训和技术指导。 第八条用户职责 用户须严格管理自己用户名和口令,遵守保密性原则,除获得授权或另有规定外,不能将收集的个人信息向任何第三方泄露或公开。系统内所有用户信息均必须采用真实信息,即实名制登记。 第三章用户管理 第十条用户申请和创建 (一)申请人填写基本情况,提交本部门负责人; (二)部门负责人确认申请业务用户的身份权限,并在《用户账号申请和变更表》确认。

(三)经由部门经理进行审批后,由系统管理员创建用户或者变更权限。 (四)系统管理员将创建的用户名、口令告知申请人本人,并要求申请人及时变更口令; (五)系统管理员将《用户账号申请和变更表》存档管理。 第十一条用户变更和停用 (一)人力资源部主管确认此业务用户角色权限或变更原因。 (二)执行部门主管确认此业务用户角色权限或变更原因。 (三)系统管理员变更 系统管理员变更,应及时向上级系统管理员报告,并核对其账户信息、密码以及当时系统中的各类用户信息及文档,核查无误后方可进行工作交接。新任系统管理员应及时变更账户信息及密码。 (四)业务管理员变更 业务变更应及时向本级管理或上级业务管理报告,上级业务管理和系统管理员及时变更业务管理信息。 (五)用户注销 用户因工作岗位变动,调动、离职等原因导致使用权限发生变化或需要注销其分配账号时,应填写《用户账号申请和变更表》,按照用户账号停用的相关流程办理,由系统管理员对其权限进行注销。 第四章安全管理 第十二条使用各信息系统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确保国家秘密和企业利益安全。 第十三条口令管理 (一)系统管理员创建用户时,应为其分配独立的初始密码,并单独告知申请人。 (二)用户在初次使用系统时,应立即更改初始密码。 (三)用户应定期变更登陆密码。 (四)用户不得将账户、密码泄露给他人。 第十四条帐号审计 账号审计工作由信息系统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或者主管进行审计,并应定期向其领导进行汇报,由场信息系统管理部门负责人定期和不定期检查。 第十五条应急管理 (一)用户及业务管理员账户信息泄露遗失 用户及业务管理员账户信息泄露遗失时,.应在24小时内通知本级系统管理员。本级系统管理员在查明情况前,应暂停该用户的使用权限,并同时对该账户所报数据进行核查,待确认没有造成对报告数据的破坏后,通过修改密码,恢复该账户的报告权限。

信息系统帐户密码管理规定

信息系统帐户密码管理规 定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信息 账 户、密码管理规定 1.目的: 为进一步加强与规范公司信息系统帐户、密码的管理,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性,避免 信息系统权限的滥用以及机密信息的泄漏,特制定本规定。 2.范围: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国美电器有限公司信息系统平台上所使用的全部操作系统、应 用系统(包括但不限于邮件系统、OA系统、HR系统、NC系统、ERP系统等)以及各类网 络设备必须遵守本条例的规定。 发布范围:国美电器总部各中心、各大区所有人员。 3.名词解释: 信息系统帐户、密码:特指国美电器有限公司信息系统中所使用的各类用于系统身份识 别的账户及密码。 4.职责: 总部信息中心及分部IT部门: 总部信息中心负责规划和制定信息系统帐户、密码管理的相关流程和制度。 总部信息中心及分部IT部门负责信息系统帐户、密码的初始化生成。

总部信息中心信息安全部负责的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与监督。 其他部门及全体员工: 负责员工个人的系统帐户、密码的使用及管理,并对该帐户的所有行为负责。 5. 管理制度: 帐户、密码的管理: 信息管理中心信息安全部负责制定并管理信息系统账户密码管理制度、策略及具体落实。 信息系统账户、密码分为管理员账户、密码以及普通用户账户、密码两类。总部信息管理中心负责信息系统账户的命名、建立、分发以及初始密码的设置;信息管理中心信息安全部将负责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与复核。 总部信息管理中心授权各分公司、事业部系统部负责辖区内信息系统账户命名、建立以及分发工作,但必须遵守本条例的规定;总部信息管理中心信息安全部将进行不定期审计。 账户、密码的使用及维护: 网络设备、服务器设备以及应用系统的管理员账户(超级用户)由信息管理中心统一制定与分发,并授权相应的系统管理人员使用与维护,但必须遵守本条例的相关规定以及其他相关安全制度的要求,确保其安全性。 系统管理员账户(超级用户)的使用范围授权严格受限,所有系统中必须开启超级用户的使用日志审计功能。

XXXX商业银行应用系统开发安全管理办法

XXXX商业银行应用系统开发安全管理办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信息系统开发阶段、测试阶段、试运行阶段和上线阶段的管理内容与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XXXX商业银行(以下简称:本行)自主开发及委外开发信息系统的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国务院令(第339号)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国务院令(第14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Q/JYG/GL-SB -16-2013.a 《投资项目管理办法》 3 术语和定义 信息系统:是指由计算机及其相关的配套设备、设施(含网络)构成的,按照一定的应用目标和规则对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传输、检索等处理的人机系统。 信息系统一般由三部分组成:硬件系统(计算机硬件系统和网络硬件系统)、系统软件(计算机系统软件和网络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包括由其处理、存储的信息)。 4 职责 4.1 科技信息部门 4.1.1 负责本行信息系统开发各阶段文档的审批工作; 4.1.2 负责组织本行新开发信息系统的测试工作; 4.1.3 负责本行信息系统上线与终止的验收工作。

4.2 各实施部门或单位 4.2.1 负责本行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的需求提出、测试及验收等工作。 5 管理内容与要求 5.1 总体要求 5.1.1 信息系统开发须遵循《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5.1.2 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项目单位(承接信息系统开发的单位)须提交相应的安全需求、安全设计、安全测试等资料并经过科技信息部审批,否则不予立项或验收。 5.1.3 信息系统开发范围的变更(增加或缩减)、新技术的使用、新产品或新版本的采用、新的开发工具和环境须经过科技信息部审批。5.2 信息系统开发生命周期管理要求 5.2.1 系统需求收集和分析阶段 a)技术可行性分析 根据业务上提出的需求,信息系统归口管理部门应从技术开发的角度分析是否现有的技术手段和技术能力是否可以达到业务上要求的系统功能,主要包括:人员技术能力分析(指本行内的系统开发队伍是否有足够的软件开发的技术能力来完成系统开发的任务,或第三方外包的开发公司是否具有开发应用系统的技术能力)、计算机软件和硬件分析(指本行现有的软件和硬件的性能是否足够满足开发相应的系统的要求)、管理能力分析(指现有的技术开发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是否成熟且标准化,是否足够系统开发的要求)。 b)需求可行性分析:信息系统归口管理部门应对该申请部门所提需求进行可行性分析,以判断需求是否明确,是否符合实际,是否能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实现。 c)经济可行性分析:信息系统归口管理部门应根据业务需求和技术手段的分析,确认投资的数额在可控制和可承受的范围内。 d)安全可行性分析:信息系统归口管理部门应明确该系统的安全建设范围和内容,设定安全性指标要求,合理判定该信息系统是否符合公司的网络及信息安全要求。 5.2.2 设计阶段安全管理

信息系统权限分级管理制度

信息系统权限分级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规范我院的信息系统使用,保障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一、分级操作原则与级别划分 根据对信息系统安全性的威胁程度,以及各部门对电脑系统的应用需要,进行分级。对我院信息系统操作人员划分为以下级别: 1级:全局管理员,对医院信息化网络享有全面权限的人员。 本级权限由院信息化领导小组授权信息科科长,可对我院信息系统因业务需要开展的新建、部署、维护等各方面工作。 2级:专业管理员,具体包括: 2.1包括软件系统管理员:享有对操作系统及应用系统进行安装调试、修复、应用软件测试、部署、版本控制、文档等职能。 本权限由信息科赋予指定专人负责,在1级权限所有人指导与批准下开展工作。 2.2数据库管理员:享有对数据库系统的操作、备份、调整、测试等权限。 本权限由信息科科长指定专人负责,在1级权限所有人指导与批准下开展工作。 2.3操作员授权管理员:享有对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应用软件按规定流程设定操作权限的权利 本权限由信息科赋予指定专人负责,在1级权限所有人指导与批准下开展工作。 2.4网络授权管理员:享有对网络设备及网络管理软件的操作、备份、调整、测试等权限。 本权限由信息科赋予指定专人负责,在1级权限所有人指导与批准下开展工作。 3级:字典维护员,对信息系统中包括床位、费用、药剂、材料等基础数据字典按规定进行维护的权限,具体包括: 3.1诊疗维护员:享有对各项医技、治疗、材料等诊疗收费字典按规定进行新增、调价、变更、废止等权限。

本权限由信息科指定专人负责,经正常手续由2.3级权限所有人进行软件授权后开展工作。 3.2药品维护员:享有对西药、成药、草药等常规字典按规定进行新增、调价、变更、废止等权限 本权限由药剂科指定专人负责,经正常手续由2.3级权限所有人进行软件授权后开展工作。 3.3其他字典维护员:享有对除诊疗与药品之外的其他字典如床位、患者类别、付费方式等按规定进行新增、变更、废止等权限。 本权限由信息科指定专人负责,经正常手续由2.3级权限所有人进行软件授权后开展工作。 4级:部门管理员,部门主管或指定人员享有因本部门业务需要的部门及管理权限,具体包括: 1)门诊收费管理员:发票管理、重打印由于软件或硬件原因造成的错误单据、部门工作统计与审核等,本权限赋予门诊收费处指定人员。 2)药房、药库管理员:药品库存管理、部门工作审核等,本权限赋予药房及药库指定人员。 3)结账室收费管理员:住院发票及预交金数据管理、重打印由于软件或硬件原因造成的错误单据、部门工作统计与审核等,本权限赋予结账室指定人员。 4)其他部门管理人员:享有对本部门工作的信息系统数据审核、查询等权限的人员,由各部门领导或其指定人员享有。 5级:业务操作员,直接在电脑终端应用系统上进行包括门诊、医技、药剂、住院、护理等相关工作的普通工作人员。 本级人员包括除上述1-4级权限之外的所有电脑应用操作人员。 二、人员授权原则 在为操作人员分配权限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1、2级权限享有人不得同时享有3、4级权限;

系统账号管理制度

系统账号管理制度第一节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用户账号管理,规范用户账号的使用,提高用户账号的安全性,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中系统账号是指应用层面及系统层面(操作系统、数据库、防火墙及其它网络设备)的用户账号。第三条本规定所指账号管理包括: 1、应用层面用户账号的申请、审批、分配、删除/禁 用等的管理。 2、系统层面用户账号的申请、审批、分配、删除/禁 用等的管理 3、用户账号密码的管理。 第四条系统拥有部门负责建立《岗位权限对照表》(附件一),制定工作岗位与系统权限的对应关系和互斥原 则,对具体岗位做出具体的权限管理规定。 第五条信息技术部根据系统拥有部门提交的《岗位权限对照表》增加系统中进行必要有效的逻辑控制。 第六条用户账号申请、审批及设置由不同人员负责。

第二节普通账号管理 第七条申请人使用统一而规范的《账号/权限申请表》(附件二)提出用户账号创建、修改、删除/禁用等申请。 第八条账号申请人所属部门负责人及系统拥有部门负责人根据《岗位权限对照表》审核申请人所申请的权限是否 与其岗位一致,确保权限分配的合理性、必要性和符 合职责分工的要求。 第九条在受理申请时,权限管理人员根据申请配置权限,在系统条件具备的情况下,给用户分配独有的用户账号 或禁用用户账号权限,以使用户对其行为负责。一旦 分配好账号,用户不得使用他人账号或者允许他人使 用自己的账号。 第十条新员工入职或员工岗位发生变化时,应主动申请所需系统的账号及权限。 第十一条人员离职的情况下,该员工的账户应当被及时的禁用。离职人员的离职手续办理完毕后,人力资源部需 通过邮件或书面的方式通知员工所属部门主管负责该 员工权限收回的工作。员工所属部门主管根据该用户

信息系统权限及数据管理办法

******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系统权限及数据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公司)各运行信息系统权限和数据的管理,明确权限及数据管理相关责任部门,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和生产能力,规范公司业务系统权限申请及数据管理流程,防范业务系统操作风险,公司制定了信息系统权限及数据管理办法,以供全公司规范执行。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信息系统权限及数据包括,但不仅限于公司运行的OA 办公系统、业务作业系统、对外网站系统等涉及的系统用户权限分配、日常管理、系统及业务参数管理,以及数据的提取和变更。 第三条本办法遵循责权统一原则对员工进行系统授权管理,控制公司相关信息传播范围或防范进行违规操作。 第四条信息技术部是本办法主要执行部门,设立系统运维岗负责系统用户权限管理、部分基本参数设置、系统数据的提取和变更的具体技术实现。其它相关部门应指定专人(简称:数据权限管理员)负责统一按本办法所制定的流程执行相关操作,或通过工作联系单方式提出需要信息技术部或其它相关部门完成的具体工作内容。 第五条用户授权和权限管理应采取保守原则,选择最小的权限满足用户需求。 第二章系统权限管理 第六条系统权限管理由信息技术部系统运维岗和各业务部门数据权限管理员共同协作完成,风险与合规部数据权限管理员负责对业务部门提出的系统权限进行审批,信息技术部系统运维岗负责对权限进行变更。信息技术部系统运维岗拥有系统管理和用户管理权限(信息技术部可以拥有开发测试环境超级用户权限),风险与合规部拥有超级用户权限,风险与合规部数据权限管理员拥有对权限列表进行查询的权限,以方便行使监督职能。

信息系统帐号管理制度

信息系统帐号管理制度. 第一节总则 为加强用户帐号管理,规范公司信息系统用户帐号的使用,确保用第一条户帐号的安全性,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中系统帐号是指应用层面及系统层面(操作系统、数据库、第二条防火墙及其它网络设备)的用户帐号。 用户帐号申请、审批及设置由不同人员负责。第三条系统拥有部门负责建立《岗位权限对照表》(附件六)。第四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总部和各分、子公司(含郑州研究院)。第五条第二节普通帐号管理 申请人使用统一而规范的《帐号/权限申请表》(附件七)提出用户第六条帐号创建、修改、删除/禁用等申请。 帐号申请人所属部门负责人及系统拥有部门负责人根据《岗位权限第七条对照表》对应用层面的普通用户帐号申请进行审批。 信息部负责人根据《岗位权限对照表》对系统层面的普通用户帐号第八条申请进行审批。 帐号管理人员建立各种帐号的文档记录,记录用户帐号的相关信息,第九条并在帐号变动时同时更新此记录,具体内容见《用户帐号记录》(附件八)。具体流程参见《普通帐号管理流程》(附件一)。 第三节特权帐号和超级用户帐号管理 特权帐号指在系统中有专用权限的帐号,如备份帐号、权限管理帐第

十条号、系统维护帐号等。超级用户帐号指系统中最高权限帐号,如root等管理员帐号。 只有经授权的用户才可使用特权帐号和超级用户帐号,严禁共享帐 第十一条号。. 信息部每季度查看系统日志,监督特权帐号和超级用户帐号使用情 第十二条况。 尽量避免特权帐号和超级用户帐号的临时使用,确需使用时必须履 第十三条行正规的申请及审批流程,并保留相应的文档。 临时使用超级用户帐号必须有监督人员在场记录其工作内容。第十四条超级用户帐号临时使用完毕后,帐号管理人员立即更改帐号密码。第十五条具体流程参见《特权帐号和超级用户帐号管理流程》(附件二)。第四节临时帐号管理 使用临时帐号时(如内外部审计人员、临时岗位调动人员),须填写第十六条统一的《帐号/权限申请表》(附件七)。 帐号申请人所属部门负责人及系统拥有部门负责人根据《岗位权限 第十七条对照表》对应用层面的临时用户帐号申请进行审批。 信息部负责人根据《岗位权限对照表》对系统层面的临时用户帐号第十八条申请进行审批。 帐号管理人员负责临时帐号的建立和记录。第十九条临时帐号使用 完毕后,申请人及时通知帐号管理人员注销临时帐号。第二十条具体流程参见《临时访问帐号管理流程》(附件三)。 第五节紧急帐号管理

(完整版)应用系统权限及数据管理安全管理办法

用友系统权限及数据管理办法 一、总则 为了保障在用友系统使用及管理过程中因不安全的操作而导致的数据泄漏、被盗取等安全事件的发生,特制定本办法。 二、本管理办法仅适用于公司全员。 三、职责与分工 1、职能部门: (1)公司权限负责人:总经理 1)负责签批部门间的权限的授予; 2)负责对用友系统用户帐号及密码安全进行不定期抽查; (2)系统管理员:财务负责人 1)用友系统管理由财务部负责,除总经理及财务部指定的系统管理员外任何部门不得担任系统管理员一职。 2)负责帐号、各岗位权限分配、系统维护、各模块使用情况的安全运行监管。 3)负责根据《用友用户新增\变更\注销请示单》在系统中设置用户权限; 4)负责维护本单位用户和权限清单; 5)遵守职业道德,接受总经理权限负责人的抽查。 (3)各岗位系统操作员:负责所使用模块的权限管理和该模块的数据安全; A.采购部负责有关产品基础信息定义、系统采购模块使用。 B.销售部负责系统销售模块使用。 C.物流部负责仓库管理权限和销售单打印、查询权限; 2、用户帐号: 登录用友系统需要有用户帐号,用户帐号是由财务部系统管理员根据员工工作岗位员工的工作性质规定下进行系统岗位功能、权限分配和设置的。 (1)密码设置及更改: 1)第一次登录用友系统时,用户必须改变事先由管理员分配的初始密码; 2)系统管理员及操作员密码每三个月必须变更一次,密码不少于6位。 3、帐号与密码保管: 系统使用人必须保证用户ID和用户密码的保密和安全,不得对外泄漏,用户帐号不可转借他人使用;

3、责任承担及注意事项: (1)帐号的对应的使用者应对该帐号在系统中所做的操作及结果负全部责任。(2)系统管理员应该每天检查系统日志,对发现的非法登录、访问等行为。(3)管理帐号及管理权限的增加、删除必须经总经理书面批准,任何人不得任意增加、修改、删除。 (4)任何人除所负责权限岗位以外的信息数据不得随意导出:如客户资料、产品进价、销售数据等,如有需要需提交书面申请交总经理审批后统一由财务部导出打印,并建立打印档案。 (5)非财务部指定的系统管理人员未经许任何人不得擅自操作和对运行系统及各种设置进行更改。 四、用户申请\变更\注销流 (1)由用户本人提出申请(填写《请示单》)经部门主管审核交财务部并报总经理审核批示使用权限; (2)财务部系统管理员根据经总经理审批《请示单》在系统中进行权限设置后通知申请人; (3)申请人应在收到通知的当天修改初始口令。 (4)当用户由于工作变动、调动或离职等原因需要对用户的访问权限进行修改或注销时,应填写书面《请示单》经总经理审批后系统管理员应及时进行用户的变更、暂停或注销权限。 三、数据备份及安全管理 1、服务器数据库要设置每日自动备份,每周五财务部应进行一次介质数据的备份并异地存放,确保系统一旦发生故障时能够快速恢复,备份数据不得更改。 2、系统管理人员应恪守保密制度,不得擅自泄露中心各种信息资料与数据。 3、服务器是用友系统的关键设备,不得随意调试、挪作它用。 4、系统操作时,外来人员不得随意操作、靠近观看。对外来人员不合理要求应婉拒,外来人员不得未经同意不得查看、操作系统。 二、计算机病毒防范制度 1、系统管理人员应有较强的病毒防范意识,定期进行病毒检测。 2、不得在服务器上安装新软件,若确为需要安装,安装前应进行病毒例行检测。 3、经远程通信传送的程序或数据,必须经过检测确认无病毒后方可使用。 4、定期进行电脑杀毒,对电脑中毒后在各种杀毒办法无效后,须重新对电脑格

公司信息化系统用户权限管理制度

公司信息化系统用户权限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信息化系统的权限管理工作,明确系统用户权限的管理职责,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相关名词解释 信息化系统:公司ERP系统,炼钢生产管控系统、报表系统、在线质量判定系统、物资计量网、调度日报系统、能力计划系统、物资计量系统、热轧自动仓储、冷轧自动仓储、一卡通、OA、内网、文档管理、IT运行管理等系统。 权限:在信息化系统中用户所能够执行的操作及访问的数据。 第三条本制度的适用范围为公司各单位,其中派驻站、ERP权限变更按照其归属部门流程提报。 第二章职责分工 第四条运营改善部作为信息化系统用户权限的归口 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各系统内用户权限的命名、审批、上报、配置、监控、删除、通知和培训等管理工作。负责《公司信息化系统用户权限管理制度》的修订、培训、实施、检查。 第五条各相关部室和作业部负责指定本单位权限管理员和权限审批者参与权限管理工作,权限管理员负责本单位信息系统权限的收集、申请、下发、测试、反馈;权限审

批者负责本单位申请的系统权限进行审批把关,并对权限申请后形成的业务结果负责。 第六条系统用户负责本人权限测试、保管工作;负责权限密码泄密后的上报和密码更换工作;负责依据本人权限进行相应系统操作。 第三章系统用户权限管理 第七条用户权限的申请 业务部门根据实际业务,需要新建(变更)信息化系统用户的权限,由本部门权限管理员在公司IT运行管理系统中填报权限新增(变更)申请。 第八条用户权限的审批 信息系统用户权限新增(变更)申请在公司IT运行管理系统中由申请单位权限审批者进行审批。 第九条用户权限的系统实现 经公司IT运行管理系统申请的系统权限,由运营改善部权限管理员于收到权限申请后一个工作日内完成权限审批、配置、变更工作,对于审批通过的ERP权限申请,由运营改善部按照《R/3系统用户申请表》、《用户权限变更申请表》要求完成上报工作。 第十条用户权限的系统测试 申请单位权限管理员在接到权限配置完成的信息后,应及时通知相关用户,在两个工作日之内完成系统权限测试,存在问题的由权限管理员反馈运营改善部。申请单位权限管

信息系统帐号管理制度

信息系统帐号管理制度

第一节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用户帐号管理,规范公司信息系统用户帐号的使用,确保用户帐号的安全性,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中系统帐号是指应用层面及系统层面(操作系统、数据库、防火墙及其它网络设备)的用户帐号。 第三条用户帐号申请、审批及设置由不同人员负责。 第四条系统拥有部门负责建立《岗位权限对照表》(附件六)。 第五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总部和各分、子公司(含郑州研究院)。 第二节普通帐号管理 第六条申请人使用统一而规范的《帐号/权限申请表》(附件七)提出用户帐号创建、修改、删除/禁用等申请。 第七条帐号申请人所属部门负责人及系统拥有部门负责人根据《岗位权限对照表》对应用层面的普通用户帐号申请进行审批。 第八条信息部负责人根据《岗位权限对照表》对系统层面的普通用户帐号申请进行审批。 第九条帐号管理人员建立各种帐号的文档记录,记录用户帐号的相关信息,并在帐号变动时同时更新此记录,具体内容见《用户帐号记录》(附 件八)。具体流程参见《普通帐号管理流程》(附件一)。 第三节特权帐号和超级用户帐号管理 第十条特权帐号指在系统中有专用权限的帐号,如备份帐号、权限管理帐号、系统维护帐号等。超级用户帐号指系统中最高权限帐号,如root 等管理员帐号。 第十一条只有经授权的用户才可使用特权帐号和超级用户帐号,严禁共享帐号。

第十二条信息部每季度查看系统日志,监督特权帐号和超级用户帐号使用情况。 第十三条尽量避免特权帐号和超级用户帐号的临时使用,确需使用时必须履行正规的申请及审批流程,并保留相应的文档。 第十四条临时使用超级用户帐号必须有监督人员在场记录其工作内容。 第十五条超级用户帐号临时使用完毕后,帐号管理人员立即更改帐号密码。 具体流程参见《特权帐号和超级用户帐号管理流程》(附件二)。 第四节临时帐号管理 第十六条使用临时帐号时(如内外部审计人员、临时岗位调动人员),须填写统一的《帐号/权限申请表》(附件七)。 第十七条帐号申请人所属部门负责人及系统拥有部门负责人根据《岗位权限对照表》对应用层面的临时用户帐号申请进行审批。 第十八条信息部负责人根据《岗位权限对照表》对系统层面的临时用户帐号申请进行审批。 第十九条帐号管理人员负责临时帐号的建立和记录。 第二十条临时帐号使用完毕后,申请人及时通知帐号管理人员注销临时帐号。 具体流程参见《临时访问帐号管理流程》(附件三)。 第五节紧急帐号管理 第二十一条根据紧急事件的等级建立相应权限的紧急帐号,专门处理紧急事件。第二十二条帐号管理人员负责紧急帐号的下发和记录。 第二十三条紧急帐号使用人员必须在事件处理完毕后补办相关手续。 第二十四条紧急帐号使用完毕后,紧急帐号使用人员及时通知帐号管理人员禁用紧急帐号。具体流程参见《紧急用户帐号管理流程》(附件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