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下册第一次月考模拟测试题

合集下载

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人教版高二全册历史试题

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人教版高二全册历史试题

某某某某市奈曼旗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1.关于古希腊城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附近的若干村落组成B.城邦独立自主,赋予了古希腊“多中心”的特点C.最著名的城邦是雅典和斯巴达D.城邦之间以平原植被与河流为自然边界2.公元前8~前6世纪,雅典贵族把持的权力机关有()①首席执政官②长老会议③公民大会A.①③③B.①②C.①③D.②③3.关于公元前632年雅典武装暴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平民与贵族矛盾尖锐的结果B.暴动的参加者主要是平民C.起义曾一度占领了雅典卫城D.暴动成功地推翻了贵族政治4.雅典公民基本上分为三派,其中,工商业奴隶主属于()A海岸派 B.平原派 C.山地派 D.高原派5.“解负令”的内容包括()○1废除所由于债务,禁止借贷以人身做抵押○2由于欠债而卖身为奴的公民一律释放○3因欠债而被卖到外邦做奴隶的公民,由城邦拨款赎回○4废除“六一汉”制度A.○1○2○3○4B.○2○3○4C.○1○3○4D.○1○2○46.梭伦颁布“解负令”、规定土地最高限额和制定“遗嘱法”的后果是()①贵族的土地兼并受到制约②使贵族的地位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③使雅典走上了奴役外邦奴隶的道路④使希腊各邦相继废除了债务奴隶制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7.梭伦改革确立财产等级制度的主要目的不包括()A.维护贵族的统治地位B.打破贵族的世袭特权C.提高非贵族出身的工商业奴隶主的政治地位D.给予下层平民以参政机会8.下列关于财产等级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把所有公民按照财产划分为四个等级B.第四等级无权担任公职,有选举权而无被选举权C.在军事义务方面,第一、二等级提供骑兵,自备军械、军装和马匹D.四个等级享受的权利不一样,但承担的义务都一样9.在财产等级制改革中,收益最大的阶层是()A贵族 B.平民 C.工商业奴隶主 D.第三、四等级10.雅典城邦的最高权力机关是()A四百人会议 B.首席执政官 C.公民大会 D.陪审法庭11.为鼓励发展农业和工商业,梭伦采取的措施不包括()A提倡种植经济作物 B.鼓励橄榄油等产品出口C.鼓励粮食出口D.吸引有技术的外国人迁居雅典12.梭伦注重在制度上和社会风气上为经济发展创造条件,主要表现在()①改革币制与度量衡制②确立私有制,承认财产继承自由的原则③倡导节俭,抑制奢侈浪费④惩罚游手好闲之徒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13.梭伦改革后,雅典僭主政治建立的原因有()○1梭伦改革没有消除平民与贵族的根本矛盾○2贵族在改革中利益损失较多,对改革日益不满○3下层平民因利益得不到满足也有较大的意见○4所论放弃权力,被迫出走A.○1○2○3B.○1○3○4C.○1○2○4D.○1○2○3○414.奠定了城邦某某政治基础的是()A.梭伦B.伯利克里C.庇西特拉图D.克里斯梯尼15.克里斯梯尼改革的内容包括()①把雅典划分为10个地域部落,取代4个氏族部落②建立了“五百人会议”③建立了“十将军委员会”④实行“陶片放逐法”⑤设立“四百人会议”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16.梭伦改革的目的是()A.消除矛盾,稳定雅典的社会秩序B.给予平民足够的政治权利C.削弱贵族势力D.消除氏族制度的残余17.梭伦改革的历史局限性表现在()①下层公民没有充分的参政议政的权利②以财产资格确定公民的不同政治权利③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没有根本解决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18、春秋战国时期,标志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的是A、铁农具的使用B、牛耕的运用C、水利的兴修D、曲辕犁的发明19、我国古代的“私学”兴起于A、西周时期B、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20、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初税亩”,实质都是要A、建立地主阶级政权B、发展封建经济C、逐步承认土地私有D、消灭奴隶制残余21、《诗经•大田》诗的大意是:“乌云遮满了半天,井田上润遍了雨点,这场旱的甘霖啊!多多洒上我的私田。

重庆市天星桥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

重庆市天星桥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

重庆天中高2023届高二(下)第一次月考历史学科试题卷面满分:100 分第Ⅰ卷(选择题,共 66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3 小题,每小题2 分,共计66 分,在列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商周时期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充分展示出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

下图所示青铜器物()图1司母戊鼎图2三星堆青铜礼器A.彰显着统治阶级的权力和地位B.都是西周时期青铜器的代表C.体现出民营手工业的精美工艺D.在社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2.董仲舒曾向汉武帝建议:“古井田法虽难卒行,宜少近古,限民名田(名田:名下的土地),以赡不足。

”对上述建议理解正确的是董仲舒主张()A.平均分配土地以缓和矛盾B.复兴儒家学派的文化传统C.取消土地私有以恢复井田D.限制豪强地主的土地兼并3.《史记》中关于汉代地方特产的记载明显增多,如西北的畜产、安邑的枣、秦燕之粟、蜀汉江陵之橘、淮北常山河济间之萩、齐鲁之桑麻、渭川之竹、山西木材等。

这从侧面反映了当时()A. 工商业市镇的出现B. 全国性商业流通增强C. 重农抑商成果显著D. 手工业技艺水平较高4.东汉王朝开国的“云台二十八将”“三百六十五功臣”之中,大多数是“世吏二千石”的官僚世家和“世为著姓”的地方豪强。

东汉王朝从各个方面保护他们的利益,这表明当时()A.社会阶层的流动已经完全固化B.抑制兼并的政策遭到彻底放弃C.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D.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5.唐代士人将“始不以进士擢第,不娶五姓女,不得修国史”称为“平生有三恨”。

宋代士人把“入翰林,加金紫,知贡举”,叫做“平生美事三者并集”;把“不历中书、未拜相”,叫做“生平不足”。

据此可知唐宋社会()A.由世俗贵族社会逐渐向平民社会转化B.商品经济发展促进了价值追求的变化C.科举制发展使传统宗法观念日益淡化D.从以门阀为中心转化为以品官为本位6.《中华文明史》在评述某朝代的官僚制度时,写道:“(其)对于效率与制衡的追求,并非体现于运作流程的分割与制约;而基本上是按照所处理政务的范围——民政、军政、财政,以‘依事系任’为原则进行事权分割。

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版本

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版本

山西省怀仁县 2016-2017 学年高二历史放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 32* 1.5=48 )1.西汉时斯董仲舒提出“天人合一” 和“天人感觉” 学说,东汉期间谏官成为定官,谏官制度(专职督查皇帝的制度)获取发展;唐代时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美。

这反应出汉唐期间A.中央集权制度有必定的民主性 B .君主专制制度不停地完美C.翼图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D.开始限制君主的权益2. 春秋先期,列国主要政务官和军队高级长官均由世袭的卿医生充任,三家分晋此后,“贵为列侯者,不令在相位;自将军以上,不为近医生(卿医生)”。

这一变化说明当时A. 分封制度已经崩溃B. 血缘和政治相分别C. 官僚制度正在形成D.专制皇权大大增强3.南宋出现相当多的平常教醉读本. 如《劝孝文》、 mt-x^ (^xh ?. 偷俗文》等,这呰读物开导公众溴循长幼有序、男女有剐、恺守安分等生活珲念,这说明(}A. 到学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B: 理学看法普及到公众牛. 活C. 商品经济推动理学的繁华D.理学思想莨世俗化的偏向4.明朝中后期,有愈来愈多的念书人经过诗文,书面、民歌时曲、平常小说,许多能工巧匠、名医名卜等则经过技艺,获取了社会地位、政治身份或经济效益。

这反应了当时A. 重农抑商政策废弛B. 社会价值系统多元化C. 市民阶层队伍状大D. 社会文化的高度繁华5. 经济学博士女张仲礼在《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中说上海,1850 年入口货物为390.8万元,其中鸦片占54%,棉布为34%,棉纱为6%.1870 年,入口货物为6457.4万元,鸦片占34%,棉布为50%,棉纱为6%。

”这类现象反应出A. 传统手工业已消逝B. 近代中外国贸格局发生变化C. 小农经济加快解体D. 资本主义民族工业较快发展6.1866 年郭嵩焘奏称:“夫将欲使中国火轮船与洋人争胜,徒恃官置之一二船无当也。

使商民皆得置造火轮洋人之利,能与洋人分利,即能与争胜无疑矣。

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大庆中学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年级历史试题说明:1.考试时间:90分钟;2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3.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将答案涂在相应答题卡上。

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种植植物能养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所能养活的人口多得多。

……农业生产率增长使食物有了剩余,能够供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士兵和官吏。

……文字就是祭司们出于记事的需要而做出的大发明。

”这说明()A.文字的产生是进入文明社会的唯一标志B.农耕经济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C.古代文明产生于祭司对神灵的真诚的崇拜D.私有制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进步的结果2.新航路开辟后,新引进的美洲农作物在改善欧洲人膳食结构的同时,也使一些曾长期在欧洲肆虐的疾病失去了往日威风。

尽管欧洲近代早期的人口出生率没有大幅度的提高,但死亡率的降低使得欧洲人口迅速增长。

由此可见,欧洲引进美洲农作物()A.拓宽了东西方贸易的通道B.彻底改变了传统饮食结构C.提升了欧洲人的身体素质D.外来农作物开始影响欧洲3.马克思在对新航路开辟后出现的某一历史现象分析时指出:“一方面是工资和地租跌价,另一方面是工业利润增多。

”这一历史现象对西欧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增强了各地区间的联系B.使世界市场和贸易扩大C.加速了欧洲社会的转型D.使商路及商业中心转移4.1934年,南京国民政府颁布《中国米麦自给计划》,强调以技术改进为着重点和突破口,还兼顾发展生产与运销改良。

1935年,组建全国稻麦改进所负责具体实施。

这些举措()A.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B.是构建粮食安全体系的有益尝试C.旨在应对全民族抗战D.保障了抗日战争的最终完全胜利5.明代松江府大地主潘允端的《玉华堂日记》中,反映土地租佃关系的记事有4条。

在日记中,关于垦田挑泥、种麦等往往有发给“工本”和“工银”的记载,他的田庄产品除自用外,也有一部分投放市场。

黑龙江省海林市朝鲜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黑龙江省海林市朝鲜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历史学科第一考试(选择性必修三1-5单元)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6分)1.费孝通先生指出“多元的文化形态在相互接触中相互影响、相互吸收、相互融合,共同形成中华民族‘和而不同’的传统文化”。

在这里,费孝通先生强调( )A.儒家主流思想的发展演变B.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C.中华文化的多元并存D.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2.战国时期,道家学派衍生出了吸收儒、墨、阴阳等学派思想的黄老之学;韩非子借鉴了儒家的三纲,吸收了道家的君人南面之术;《吕氏春秋》融合了各家之长,是杂家学派的代表作品。

上述现象A.体现了华夏认同观念不断增强 B.反映了分裂中孕育统一的趋势C.表明了社会各阶层间流动加速 D.适应了统治者富国强兵的需要3.在商周时期的安阳殷墟、洛阳庞家沟和山西侯马的铸铜作坊遗址中,除了出土了数以万计的铜范外,还出土有融铜炉、烘范窑、鼓风管、坩埚、铅锭、铝锭及各种礼器、兵器和工具等半成品。

此外还有工作台、水井、道路等。

这些发现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①家庭手工业发展最高水平②冶铁技术体系建立情况③金属冶炼工具的工艺水准④铸造青铜器的工艺过程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的阿拉伯人在实验科学、医学、化学、数学、天文等各方面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

阿拉伯天文学家的“图斯双圆”理论出现在300年后的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中,现代天文学中的很多专业名称和术语是来自阿拉伯天文学家。

这说明( )A.古代阿拉伯人创立了近代的自然科学B.阿拉伯文化是近代天文学的渊源之一C.古代阿拉伯人将科学进行了学科分类D.阿拉伯文化是古代世界最先进的文化5.古希腊雕塑各个时期的表现手法各有特色,经过了从“僵直的站立”到“放松的右腿”再到“自由运动的身体”的历程,进而走向了“弄姿作态”的艺术呈现方式。

这反映了古希腊( )A.艺术自由气息浓厚B.人文思想深入发展C.雕塑技艺持续改进D.商品经济影响深远6.集市贸易中介绍买卖双方贸易活动的经纪人被冠以“牙人”称号,始见于唐代。

河北省唐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河北省唐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一高二历史(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有学者提出中华文明起源的“重瓣花朵”模式说,中原为花心,四邻为花瓣,花心和花瓣是不能分离的。

各文化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同时又有不同程度的联系。

这反映了中华文明A. 源远流长 B. 生生不息C. 独具特色D. 多元一体2. 良渚文化是距今约5000年的长江流域文明。

它以稻作农业为经济支撑,有明显的社会分化和较强的组织能力,古城以宫殿区为中心向外辐射。

它把中华文明起源前推到与古埃及等文明约同的时间。

良渚文化A. 形成了南北作物差异的格局B. 确立了中央集权的社会体系C. 丰富了中华早期文明的内涵D. 说明了世界文明具有同源性3. “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状态。

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的是()A. 采集渔猎经济的盛行B. 原始农业的出现C. 早期城市国家的出现D. 成熟文字的问世4. 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年代,邦国林立,史称“万邦”时代。

下列因素符合这一时期特征的是()A. 阶级阶层分化尚未出现B. 以血缘为纽带的贵族政治C. 已具备国家的初始形态D. 华夏同源共祖的观念萌生5. 据陈振中先生的《先秦手工业史》的统计,发现和出土春秋时期铁器的地点仅有42个,而发现和出土战国铁器的地点已经涉及我国24个省(区、市)约423个地点,出土的战国铁器总数有6167件以上。

由此可推知,春秋战国时期()A. 冶铁技术不断进步B. 小农经济逐渐形成C. 铁器使用日益普遍D. 农业生产范围拓展6. 下列图片所示的农作物的交流()A. 扭转了人们疫病防治观念B. 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C. 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D. 有助于保障食品安全7. 维多利亚晚期(1870~1914年),英国女性的服饰不再以突出纤细的腰身为主要特点,运动休闲套装逐渐流行开来。

高二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二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不包括()A. 统一度量衡B. 统一货币C. 焚书坑儒D. 推广铁器2.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A. 实行郡县制B. 推行推恩令C. 建立太学D. 创立科举制3.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中进士科考试的主要科目是()A. 明经B. 进士C. 明法D. 明算4. 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A. 纸币的出现B. 市坊界限的打破C. 夜市的兴起D. 以上都是5. 元朝时期,为了加强对辽阔疆域的统治,实行了()A. 行省制度B. 郡县制C. 科举制D. 世袭制6. 明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A. 废除丞相制度B. 建立东厂C. 实行海禁政策D. 以上都是7. 清朝前期,为了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采取了哪些措施?()A. 建立八旗制度B. 实行改土归流C. 建立驻藏大臣D. 以上都是8.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性质发生了哪些变化?()A. 由封建社会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 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C. 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D. 由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9.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原因有哪些?()A. 内部分裂B. 清政府的镇压C. 外国势力的干涉D. 以上都是10.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A. 创办军事工业B. 创办民用工业C. 建立新式学堂D. 以上都是11. 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包括()A. 废除科举制B. 建立新式学堂C. 改革官制D. 以上都是12. 辛亥革命的主要成果是()A. 推翻了清朝的统治B. 建立了中华民国C. 颁布了《临时约法》D. 以上都是13.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A. 提倡民主和科学B. 反对封建礼教C. 提倡白话文D. 以上都是14. 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A.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B.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C.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D. 国内军阀混战15.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A. 打土豪分田地B. 建立苏维埃政权C. 进行土地改革D. 以上都是16. 全面内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采取的主要战略是()A. 游击战B. 运动战C. 阵地战D. 持久战17.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巩固新生政权,采取了哪些措施?()A. 土地改革B. 抗美援朝C. 三反五反运动D. 以上都是18. 1956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八大的主要内容包括()A. 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构想B. 确定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C. 提出“大跃进”的口号D. 以上都不是19. 文化大革命期间,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的标志是()A. 林彪叛逃B. 江青被捕C. 四人帮被粉碎D. 以上都是20. 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A.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 建立农村集体经济C. 实行人民公社制度D. 以上都不是二、材料解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朝建立后,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统一,其中包括“书同文,车同轨”。

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凯里一中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16小题,48分。

)1.有学者认为,周人从殷商的失败中吸取教训,提出了“天命靡常”的思想,即统治者的行为不合天道,因而失去天命;而周正是因为其行为符合天道,所以取代商而得天下,天神与天命的权威性和可靠性也得以重新确立。

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西周A.受儒家“德治”思想影响B.以“天命”为君主集权的理论基础C.执政理念中包含积极因素D.政治活动中神权迷信的影响力增强2.古代理学家所提倡的“慎思明辨,格物致知”,旨在强调A.知行合一B.本心即天理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D.日积月累与循序渐进3.在明代,庶民袖小衣短,“去地五寸”;生员袖大衣长,“去地一寸”,体现斯文之气,且其服饰颜色和制式内含“比德于玉”“规言矩行”等意。

这反映了当时A.儒家思想规范社会生活B.科举制度限制社会流动C.社会等级结构日益固化D.市民文化突破礼制限定4.据某位学者回忆,“‘五四’初期,一般人多以新旧分别事物”,中国古来已有的一概称为旧,古来未有或来自外国的一概称为新;不久,有了“更高的判别的准绳……对于古今、中外能够排好恰当的关系”,并不一概否定或肯定。

这一转变反映出A.东西方文化论争由此引发B.传统儒学思想开始受到批判C.全盘西化的思想得以消除D.思想解放运动方向发生变化5.据考古发现,公元前1700年左右以苏美尔语书写的泥板历书(共109行)是目前所知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农人历书。

就其内容(从灌溉、耕耘到收获)而言,是一部小自耕农的农业手册。

汉谟拉比时代还开凿了运河并有管理严格的灌溉网。

这表明A.两河流域的人们比较重视农业发展B.楔形文字的形成与农业发展有关C.古代苏美尔人是农业的创始人D.古代巴比伦是当时农业最发达的国家6.苏格拉底亲身经历了伯里克利时代和伯罗奔尼撒战争,体察雅典从极盛而趋衰,他聚集大批弟子论学,到处找人论辩、针砭时政。

高二下第一次历史月考试卷

临川二中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年级月考试卷历史卷命题人:高二历史备课组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孔子在担任鲁国大司寇(管理刑事的官员)期间,大力打击市场上的假冒伪劣行为,羊贩子吴狱氏再“不敢朝饮其羊”(早上卖羊前先让羊多喝水)。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孔子关注民生,实行仁政 B.打击假冒伪劣体现法治C.孔子主张社会诚信 D.反映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2.《左传·桓公》记载:“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室,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

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

”这反映出()A. 实行分封制、宗法制的目的B. 分封制既可固本也可弱本C. 分封制宗法制互为表里D. 西周时期最高权力尚未实现高度集中3. 在《论中国与欧洲国体异同》中,梁启超指出,中国周代与古代希腊的国体相似。

两者政治上的相似之处应是()A. 贵族政治列国分立B.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C. 小国寡民等级森严D. 分封诸侯、城邦国家4.“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中国古装片却多有脱离史实现象,下列哪项正确()A.电视剧《孝庄秘史》中,孝庄说:“我——孝庄深爱了一生、影响了我一生的男人,他都没有跟我说一声,他自己就死了。

而我竟吝啬到不能为他流一滴眼泪。

……”B.电视剧《太平天国》中,导演让剧务为农民起义军演冬天的戏准备棉衣棉裤。

C.电视剧《唐明皇》从建筑装潢、人物服装、语言……都极力接近史实,尤其是内宫里用珐琅彩的人物、动物、碗盘、水器……做装饰,更显出堂皇富丽的艺术魅力。

D.电视剧《神话》中,结局刘邦教育刘盈时,用了贾谊《过秦论》中的名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5.北宋时期,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地方赋税收入除少量自用外,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1804年美国国会通过宪法修正案,规定“宪法既未授予联邦,亦未禁止各州享有的权利,该归各州各自保留”,也就是说宪法单独列举中央的权力而未经列举的权利一概归各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