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知识点汇总

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知识点汇总

班级姓名

一、基本国策、基本方略、战略、理念、灵魂、内核、新的历史方位

1.基本国策:改革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2.基本方略:依法治国。

3.战略: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

4.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5.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6.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二、发展道路、发展思想、理论体系、伟大旗帜

1.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文明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发展思想: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3.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含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4.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它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个方面内容)。

三、标志、标准

1.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确立的标志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我国对外开放迈上新阶段的标志是: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即WTO)。

3.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四、之路、之本、之要、之根、根本、基本、基础、保证

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富民之路。

2.我国的立国之本是:四项基本原则(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保证)。

3.我国的兴国之要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民族之根是:民族文化(民族之魂是:民族精神)。

5.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6.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8.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宪法。

9.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10.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1.一切组织或者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宪法。

12.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13.要解决我国诸如存在的就业难、医疗难、教育难、收入不均等难题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4.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5.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途径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

17.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坚持党的领导.

18.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也是最终目标,指的是:实现共同富裕.

19.计划生育政策的基本内容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分布。

20.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新要求: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21.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

22.我国的基本民族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3.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4.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5.普通法律制定的依据和基础是:宪法。

28.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29.人类安生立命的基本条件是:自然资源。

30.发展(海峡)两岸关系的基础(或说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31.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32.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3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34.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35.生态文明是生存之本、发展之源。

36.依法治国的重要性: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还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保障。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人民当家做主根本保证。

五、梦想、目的、目标

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

的梦想。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3.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4.2020年,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5.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

6.党的奋斗目标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7.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

8.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话题。

9.公平正义是一个美好社会应有的价值。

六、任务、职责、作用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起着关键性作用的是:国有经济。

七、之最、最终、第一、一切、首要、主要、主体

1.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坚持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2.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

3.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4.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5.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6.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最为严格的法律是:宪法。

7.公民最基本的权利(也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先决条件)是指:人身自由权。

8.公民行使监督权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和方式是:新闻监督。

9.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0.我国的最高国家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1.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元首。

12.我国的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是: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

13.我国的最高国家监察机关是:国家监察委员会。

14.我国的最高国家审判机关是:最高人民法院。

15.我国的最高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是:最高人民检察院。

16.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途径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

17.科学技术(简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18.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而不是公民)。

19.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是:人口问题。

20.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是:宪法。

2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有:最高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监督权。

22.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

八、特点、特征

1.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2.中华文化的两大特点(或说特征)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3.在我国,人民享有的民主政治权利具有两大特点:广泛性和真实性。

九、内涵、含义、定义

1.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内涵是: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2.违法行为的含义:是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3.犯罪的定义:是指具有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含义:指由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和履行的最主要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权利和义务。

5.公民的经济权利的含义:指公民享有经济物质利益方面的权利,它主要包括劳动权、休息权、生活保障权等。

6.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7.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

8.环境问题的定义:是指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资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破坏。

9.可持续发展含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

10.依法治国的含义: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统统依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坏。简而言之,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法律来治理国家。

11.继承权的含义:是指继承人依法享有的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

12.智力成果权的定义:也叫知识产权,它是法律确认的人们对其创造性智力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利,这一权利同时具有人身权和财产权两方面的内容。

十、机构、机关

1.我国的国家机构有: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国家主席(国家元首)、国家行政机关(人民政府)、国家监察机关(监察委员会)、国家审判机关(人民法院)、国家检察机关(人民检察院)。

2.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统称人民代表大会)。

3.我国的行政机关是: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称人民政府)。

4.我国的监察机关是:国家监察委员会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统称监察委员会)。

5.我国的法律审判机关是指: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统称人民法院)。

6.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是指: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军事检察院等专门人民检察院(统称人民检察院)。

7.在我国,有权制定和修改宪法的国家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十一、制度、原则

1.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我国的基本民族制度(或叫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5.我国的分配制度是指: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6.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7.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也是最终目标,指的是:实现共同富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