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火介质冷却性能测试--南京淬火油张世祥

淬火介质冷却性能测试--南京淬火油张世祥
淬火介质冷却性能测试--南京淬火油张世祥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我国现行的两个淬火介质测试标准JB/T7951(等效引用国际标准ISO 9950)和SH/T0220(等效引用日本工业标准JIS K2242)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对策,测试误差的分析及标定的方法。简单地回顾了淬火介质测试的发展历史。

1.前言

我国淬火介质的测试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最早采用的是Φ20mm的银球作为探头。20世纪70年代初,受日本工业标准JIS K2242的启发,改为Φ10×30mm的银柱探头。与日本不同的是采用K型热电偶代替Ag—NiA1,安装在银柱的心部,而不是在表面。这个方法就是现在的石化行业标准SH/T0220。最初采用X-Y函数计录仪记录冷却曲线(温度/时间曲线)。上个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采用计算机技术纪录冷却曲线(温度/时间曲线)和冷却速度曲线(冷却速度/温度曲线)。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国际标准ISO 9950的引入,我国也开始对镍合金探头的研究,即国际标准ISO 9950(JB/T7951)规定的Φ12.5× 60mm镍合金探头。

2.简短的历史的回顾

各国热处理工作者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制定了国际标准ISO 9950。初期的方法是采用冶金学方法,而不是热力学的方法。冶金学的方法是最基本的方法,也称为直接的方法。热力学的方法称为间接的方法。冶金学方法的基础是试样的硬度,可分为:直接硬度法、端淬试验法、硬度曲线法以及淬火强烈度方法等。热力学方法可分为:磁性淬火方法、热丝试验法、五秒钟试验法以及热电偶冷却曲线法等。

2.1冶金学方法

直接硬度法:就是直接测定试样(或工件)硬度来确定淬火介质的冷冷却能力。这是最古老的方法,也是现在天天都在使用的方法。假设工艺条件不变,试样相同,则工件的硬度就代表了淬火介质的冷却能力。

端淬试验法:我国的国家标准是GB 225-63“结构钢末端淬透性试验法”在标准试验条件下,用水柱喷淬试样的下端,测量表面的硬度,绘制硬度/到淬火端面距离的曲线,称为端淬曲线。采用不同的淬火介质代替水喷射,测量的端淬曲线可用来评价淬火介质的冷却能力。不过现在已经很少没有人用端淬曲线来评价淬火介质,但它仍然应用于钢材的炼制。

硬度U曲线法:用长度五倍于直径的试样淬火后,从中间切取一段样块。在测定面上沿垂直直径方向测定硬度,以它们的平均值画出硬度/到样块中心距离的曲线,称为硬度U 曲线。试样材料、尺寸不变,热处理工艺不变,用不同的淬火介质淬火,得到的硬度U 曲线,就是评价淬火介质冷却能力的依据。该方法仍在广泛的使用中,尤其是进行淬火介质的工艺试验。

淬火强烈度方法:淬火强烈度的概念是由美国Grossman等人在1939年提出的,它首次定量地对淬火介质进行评价。淬火强烈度又称为H值。H值定义如下:

H=C/2K

其中C为试样的散热系数,它的定义如下:

C=Q/S(Tw—TL)△t

其中Q:在时间间隔△t内从试样向淬火介质移动的热量:S:试样与淬火介质接触的表面积;Tw:试样表面的温度;T L:淬火介质的温度;△t:时间间隔。C的单位为千卡/

米2*小时*℃。K为试样的导热系数,对于碳钢和低合金钢K值几乎是下一个常数。从H 值公式可以看到:试样的散热系数越大,即介质从试样表面带走的热量越多,H值越大。常用的淬火介质的H值如表1。

Grossman是从一组钢棒的淬透性导出H值的。后来各国学者又发展了很多方法计算H 值。这里介绍一下日本阪大式H值的计算方法。上个世纪50年代,日本多贺谷和田村提出一个以JISK2242为基础的阪大式H值(大阪大学)。用Φ10×30mm的银柱探头测定800-300℃的冷却时间折算为H值。按照这个秒数在表2就可查出阪大式H值,记为H日。单位是cm-1。GrossmanH值记为H美单位为in-1。两者的换算关系如下:

例如,日本的Gulf 70的H日为0.125 cm-1,则从表2即可查到该油800-300℃的冷却时间

为4.7秒。在淬火油的冷却时间段内,我国SH/T0220与JISK 2242测试H值相差约0.015 cm-1。

例如,按SH/T0220测定800-300℃的冷却时间为6.5秒,从表2查出H中=0.130 cm-1,则H日=0.130+0.015=0.145 cm-1,相当于按JISK 2242测试的冷却时间为5.2秒。换算为H美=0.368。上述修正方法是作者的经验数据,仅供参考使用。我国石化行业标准SH0564《热处理油》的规定,超速淬火油800-300℃(按SH/T0220标准测试)的冷却时间的指标是不大于6秒。如按6秒计算超速淬火油的H日值应大于0.150 cm-1。我国淬火油的淬火强烈度如表3。由于我国淬火油的标准中除超速淬火油有800-300℃的规定外,其它油品没有规定,表3的数据是按目前通用的惯例计算的。

2.2热力学方法

磁性淬火方法;这是美国国家标准ANSI-D3520-76《热处理液淬火时间的标准试验方法(磁性淬火方法)》。将一个加热到885℃±6℃的镀铬的Φ22.22±0.13mm镍球投入到

21-27℃的试液中,记录镍球从885℃冷却到镍的居里点354℃的时间,与标准液(USP美国药典白油)的冷却时间比较,求出相对冷却指数:

RCL%=标准液的冷却时间/试液的平均冷却时间×100

热电偶冷却曲线法:这是目前公认的实验室最佳方法,它经过了60多年的历程,已经很完善,ISO9950就是在此基础上制订的。从1940年德国Rose最早使用Φ20mm的银球作为探头。后来各国又发展了许多探头,例如:法国的Φ8× 24mm,Φ16×48mm的银柱探头;日本西Φ10×30mm的银柱探头;美国Φ10×60mm的奥氏体不锈钢柱探头到英国Φ12.5mm的Inconel 600镍合金圆柱探头。选用这些材料,是因为它们在加热时不氧化,不起皮,冷却时无相变。热电偶除广泛采用的K型热电偶外,还有日本的Ag—NiA1,和德国的Ni--Ag热电偶。有铠装热电偶和热电偶丝的。有单一热电偶也有也有多支热电偶。记录仪有高速摄影机、X—Y函数记录仪、示波器以及计算机。热电偶信号的传送上有有线和无线传送。

3 温度传感器

我国目前有两个冷却性能测试标准:JB/T7951《测定工业淬火油冷却性能的镍合金探头实验方法》,该方法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 9950、《Industrial quenching

oils-determination of cooling characteristics-Nickel-alloy probe test method))。另一个是石化行业标准SH/T0220《热处理油冷却性能测定法》,它等效采用了日本工业标准JISK 2242《热处理油》。

JB/T7951和ISO 9950的温度传感器(探头)材质推荐为Inconel 600镍合金,它的标准成分为:镍和钴不小于72%;铬14-17%;铁6-10%;碳不大于0.5%;锰不大于1%;硫不大于

0.015%;硅不大于0.5%:铜不大于0.5%。热电偶为K型Φ1.5mm的非接地型铠装热电偶。

这种Inconel 600镍合金探头比较昂贵。如果仅用于淬火介质的对比,使用中的监测和

维护,也可以采用津霸牌镍合金探头。作者研制的这种探头材质为Ni80Cr20与Inconel

600镍合金的成分比较接近,而且易于获得。热电偶为Φ0.05mmK型偶丝。几年来经多

个单位的试用效果很好。它与Inconel 600镍合金探头的测试数据相差不大,具有很好

的实用性。这种探头价格仅是国产Inconel 600镍合金探头的1/5,是进口价格的1/10。

SH/T0220的温度传感器为Φ10×30mm的银柱探头,热电偶为Φ0.5mmK型偶丝。

原则上,这两个标准都是用来测试淬火油的,但是目前仍用它们测试水基淬火介质。

普遍的观点认为:银探头测试淬火油精确些,合金探头测试水基淬火介质稳定些。

南京航达热加工材料研究

部分用户NH淬火油冷却性

能测试仪

西北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安昆仑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安航空动力

控制有限公司

江苏如东通用机械有限公司浙江天马轴承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龙游沪工

锻三工具总厂

重庆康明斯发动机动有限公江苏南方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盐城丰东

热处理有限公司

杭州兴发弹簧有限公司南京高速齿轮制造有限公司南京威孚金宁

有限公司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青岛德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成都 167厂

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润滑研究所宜昌黑旋风锯业有限责任公司杭州金舟电炉

有限公司

哈尔滨东安发动机有限公司杭州凯和精工机械有限公司溧阳中豪热处

理有限公司

马钢重型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宁波将军机械有限公司济南高强紧固件有限公司

济宁兴发弹簧有限公司江阴江南热处理有限公司航天 694厂

文登天润曲轴股份有限公司文登恒润锻造有限公司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温州乐清轴承有限公司成都克虏伯弹簧有限公司杭州东华链条总厂

山东伊莱特重工有限公司山东威达粉末冶金有限公司嘉兴东方钢帘线有限公司

日照海恩锯片有限公司山东建筑大学莱芜黑旋风锯业制造有限公司

山东卡松石化有限公司张家港富特克特种油品厂杭州力特油剂有限公司

南京长虹特种油品有限公司山东源根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杭州威能润滑油有限公司

武汉永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宁波典弘润滑油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德士美润滑油有限公司

常州东特润滑油厂山东万祥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皓斯润滑油(上海)有限公司

辽宁和兴热科技有限公司宁波菲斯特化工有限公司东莞安美润滑科技有限公司

宜兴兴特防锈材料有限公司莱芜力特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上海傲威实业有限公司

大连三达奥克化学有限公司淄博方宇润滑油有限公司宁波江北区金汤特种材料厂

吉林大众油品有限公司昆山三达润滑油有限公司博弗特(上海)化工有限公司

深圳德捷力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济宁瑞特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官网:https://www.360docs.net/doc/f9672568.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f9672568.html, 新浪博客:https://www.360docs.net/doc/f9672568.html,/njhdzsx

淬火介质的冷却特性曲线究竟说明了什么

第28卷第2期2007年4月热处理技术与装备 RECHUL I J I SHU Y U ZHUANG BE I Vol .28,No .2Ap r,2007 收稿日期:2006-11-28 作者简介:张克俭(1945-),男,工学博士,主要从事淬火介质产品开发及其应用技术的研究工作 ?试验研究? 淬火介质的冷却特性曲线究竟说明了什么 张克俭 (北京华立精细化工公司 北京 102200) 摘 要:在用标准测试仪检测淬火介质冷却特性的同时,用摄像机摄录了探棒周围的状况。对比发 现,按测得的冷却特性曲线的形状划分的冷却阶段,与探棒表面实际发生的冷却情况大不相同。说明了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通过分析和推理,得出了结论:不能从淬火介质的冷却特性曲线去划分探棒所处的冷却阶段;凭测出的冷却特性曲线不可能准确推算实际工件可能获得的冷却情况;淬火介质的冷却特性曲线只宜用在介质冷却特性的相互对比中。 关键词:淬火介质;冷却特性曲线;冷却特性检测;冷却过程计算;热处理工艺中图分类号: TG154.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4971(2007)02-0025-04 W ha t Cooli n g Ra te Curve of Quench i n g M ed i a I m pli es Zhang Ke 2jian (Beijing Huali Fine Che m ical Company L td .Beijing 102200,China ) Abstract:The visual phenomena occurred ar ound the quench p r obe were recorded with digital video ca 2mera during standard test of quenching media .It was found that partiti on of cooling p r ocess according t o the measured cooling rate curve is not t otally corres ponding t o what were visually observed .The reas ons of this discrepancy are discussed .It is concluded the cooling p r ocess of actual quenched parts can not be ac 2curately p redicted by merely using the measured cooling rate curves of quenching media,which are only app licable f or comparis on of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quenching media . Key words:quenchant;cooling curve;cooling curve test;si m ulati on of quenching p r ocess;heat treat m ent technol ogy 1 淬火介质冷却特性曲线的应用情况与存在的疑问 近二十年来,淬火介质冷却特性曲线的应用给热处理行业带来了不小的技术进步。现在,淬火介质的开发研究,介质的比较和选择,热处理生产中的产品质量控制,甚至分析和解决生产中遇到的热处理质量和技术问题,都已离不开淬火介质的冷却特性曲线了。但是,这些冷却特性曲线究竟能告诉我们些什么?对这个问题,行业内已经有了基本一致 的答案。极具权威性的美国金属手册[1] 上,以及行 业内知名专家G .E .T otten 的专著[2] 上提供的解释很具代表性,如图1所示。图中阶段A 通称冷却的 蒸汽膜阶段(也称膜沸腾阶段),阶段B 通称沸腾阶段(也称泡沸腾阶段),阶段C 称为对流阶段。在蒸汽膜阶段,整个试块被蒸汽膜包围着。图中,在沸腾冷却阶段,整个试块表面都在发生沸腾。而到了对流冷却阶段,则通过对流传热使试块冷却。曲线上的点,都可以通过时间或者温度坐标找到另一曲线上的对应点。一般的书刊资料上,液态淬火介质的冷却特性曲线,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检测标准,都按图1所示的方式划分冷却的阶段和解释各阶段的冷却机理。 在淬火介质的研究和评价中,通常用图1所示的

防冻液测试方法

发动机冷却液测试方法及指标含义 我国冷却液的标准化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参照国外标准主要是ASTM标准,建立起了自己的性能测试标准体系。 1、颜色 冷却液要求具有醒目的颜色。冷却液具有醒目的颜色容易诊断出冷却系统泄露发生的位置,便于检修。 2、气味 冷却液要求无明显的异味。这样在进行冷却液加注、检查和使用过程中不会由于挥发或溢出,使人感到不舒服。 3、密度 冷却液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二元醇和水。二元醇起着降低冰点的作用,不同的二元醇含量对应特定的密度,根据密度可以推算出冷却液中的二元醇含量,从而确定冷却液的冰点。 4、冰点 冷却液使用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性能是要具有防冻性能,所以有时冷却液又称防冻液,防冻液在低温条件下的防冻性能决定于冰点,不同的防冻剂含量对应不同的冰点范围。我国目前的测试方法是根据D1177制定的SH0090《发动机冷却液冰点测试法》。 5、沸点 冷却液的一个重要功能是防止暴沸。冷却液暴沸会在金属表面和冷却液液面之间形成一层蒸汽层,使冷却液无法和金属表面进行正常的热交换,使散热无法正常进行,降低散热效果,发动机温度升高,引起发动机无法正常工作。我国的测试方法为SH/T0089《发动机冷却液沸点测定法》。 6、浓缩液水含量 冷却液的使用都有一定的浓度,浓度太高影响水泵的密封性能,乙二醇型冷却液浓度太

高冰点反而会升高,所以冷却液浓缩液在使用过程中都需要用水稀释后方能使用。在市场中出售的冷却液一般为稀释液,顾客可以直接使用不需稀释。 7、对汽车有机涂料的影响 冷却液在加注和排放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接触到汽车表面的有机涂料,冷却液中的有机组分,可能对有机涂料具有侵蚀作用,为考察冷却液对汽车表面有机涂料的影响,我国制定了SH/T0084《冷却系统化学溶液对汽车表面有机涂料影响的实验方法》。 8、灰分 冷却液中含足量的添加剂是冷却液防腐蚀性能的重要保证。通过测量灰分可以了解无机添加剂的含量,但测量无法直接表明冷却液是否具有足够的防腐蚀性能。由于其他具有腐蚀性的有机物如氯化物也能降低冰点,如果使用了这类无机物来降低冰点,则会对冷却系统造成很大的危害。冷却液中使用了这类无机会降低冰点时,灰分很大,因此测量灰分也能发现溶液中是否含有对冷却系统有害成分,我国的测试方法为SH/T0067《发动机冷却液和防锈剂灰分含量测定法》。 9、PH值 由于腐蚀发生的实质是电化学氧化还原过程,PH值是影响腐蚀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通常要求冷却液保持在一定的PH值范围内。冷却液缓蚀体系中含的PH值范围为7.5—11,低于或高于这个值都会使腐蚀速度加快。合适的PH值是冷却液仍然具有很好的防腐蚀效果。 10、储备碱度 冷却液在使用过程中二元醇在热负荷及冷却系统金属的催化作用下氧化产生的酸性产物、酸性燃气泄漏进入冷却系统等等都会使冷却液的PH值维持在正常的范围,冷却液中通常加入了PH值缓冲剂。不同缓冲剂的缓冲浓度范围不同,缓冲能力也不一样。缓冲溶液的缓冲浓度范围与弱酸或弱碱的解离常数的大小有关,也与溶液中形成的共扼酸碱的浓度有关。共扼酸碱的浓度越大,溶液的缓冲能力越强,储备碱度也就越大。 11、腐蚀性能

对淬火油的改良

对淬火油的改良 淬火油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性能会发生变化,消除这些负面影响的最快捷的方法是加入复合剂。加入复合剂,可以恢复和改进淬火油的冷却性能、光亮性能和抗氧化性能,加入复合剂是改造淬火油最强有力的手段,而且费用低 TL-KG快速光亮淬火油: 快速光亮淬火油是由中性油添加光亮剂、催冷剂和其他助剂配制而成。具有良好的光亮性和快的冷却性能。快速光亮淬火油适用于渗碳、碳氮共渗和光亮淬火。可用于合金工具钢、合金结构钢、弹簧钢、轴承钢的光亮淬火。

TL-CH超速淬火油: 它的特点是在低温区冷却速度快。适用于合金工具钢、合金结构钢、弹簧钢、轴承钢、渗碳钢等较大工件的调质。 TL系列PAG淬火介质是我公司综合国内外同类产品生产技术的基础上,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有机高分子水溶性淬火介质。采用优质进口原料配合先进工艺使产品达到同类进口产品的水平。 TL-468理化指标 一、主要特点: 适用范围广。调整淬火介质的浓度,能获得不同的冷却速度,可满足从碳钢到合金钢的淬火冷却要求。 提高被淬工作质量。工件淬火硬度高而均匀,能消除淬裂和软点,且能减 少淬火工件的变形。 产品节能环保。不易老化,使用寿命长;并具有优良防锈、防腐性能。 生产环境清洁。不燃烧、无烟气,淬火后工件无需清洗可直接回火。 生产成本低。使用浓度低,粘度小,工件带出量小。 二、产品型号及适用范围: TL—368 (快速型)适合于碳钢、低碳合金钢的淬火及铝合金固溶加热后淬火。 TL—468 (通用型)适合于中、高碳钢,中、低合金钢工件整体浸淬和感应加热喷淋淬火。 TL—586 (慢速型)适合于高合金、铸件的淬火

德国AEG曲轴淬火机床IPSEN氮化炉 化学热处理是通过改变工件表层化学成分、组织和性能的金属热处理工艺。化学热处理与表面热处理不同之处是后者改变了工件表层的化学成分。化学热处理是将工件放在含碳、氮或其它合金元素的介质(气体、液体、固体)中加热,保温较长时间,从而使工件表层渗入碳、氮、硼和铬等元素。渗入元素后,有时还要进行其它热处理工艺如淬火及回火。化学热处理的主要方法有渗碳、渗氮、渗金属。 热处理是机械零件和工模具制造过程中的重要工序之一。大体来说,它可以保证和提高工件的各种性能,如耐磨、耐腐蚀等。还可以改善毛坯的组织和应力状态,以利于进行各种冷、热加工。 通过物理蒸馏方法从石油中提炼出的基础油称为矿物油,矿物油,主要是含有碳原子数比较少的烃类物质,多的有几十个碳原子,多数是不饱和烃,即含有碳碳双键或是叁键的烃。 4、热处理技术和表面强化技术 (1)曲轴中频感应淬火 曲轴中频感应淬火将采用微机监控闭环中频感应加热装置,具有效率高、质量稳定、运行可控等特点。 (2)曲轴软氮化 对于大批量生产的曲轴来说,为了提高产品质量,今后将采用微机控制的氮基气氛气体软氮化生产线。氮基气氛气体软氮化生产线由前清洗机(清洗干燥)、预热炉、软氮化炉、冷却油槽、后清洗机(清洗干燥)、控制系统及制气配气等系统组成。 辽宁五一八内燃机配件有限公司是中国生产汽车、内燃机、工程机械配件和商品模锻件的重点企业,是国内船机曲轴生产的骨干企业之一。锻钢成品曲轴、商品锻件是公司的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和配套率居国内同类企业之首 淬火液是由聚醚类高分子材料添加多种表面活性剂制成,由于其对水有逆溶性的特点,克服了水冷却速度快,易使工件开裂;油品冷却速度慢,淬火效果差且易燃等缺点。在热处理得到广泛应用,使用PAG淬火剂能有效改善工作环境,提高零件的淬火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是一种成熟的热处理淬火介质。 一前言:

冷却特性曲线

淬火介质的冷却特性曲线究竟说明了什么 摘要:在标准测试仪检测淬火介质冷却特性的同时,用摄像机摄录了探棒四周的状况。对比发现,按测得的冷却特性曲线的外形划分的冷却阶段,与探棒表面实际发生的冷却情况大不相同。说明了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通过分析和推理,得出了结论:不能从淬火介质的冷却特性曲线往划分探棒所处的冷却阶段;凭测出的冷却特性曲线不可能正确推算实际工件可能获得的冷却情况;淬火介质的冷却特性曲线只宜用在介质冷却特性的相互对比中。 关键词:淬火介质;冷却特性曲线;冷却特性检测;冷却过程计算;热处理工艺 一、淬火介质冷却特性曲线的应用情况与存在的疑问 近二十年来,淬火介质冷却特性曲线的应用给热处理行业带来了不小的技术进步。现在,淬火介质的开发研究,介质的比较和选择,热处理生产中的产品质量控制,甚至分析和解决生产中碰到的热处理质量和技术题目,都已离不开淬火介质的冷却特性曲线了。但是,这些冷却特性曲线究竟能告诉我们些什么?对这个题目,行业内已经有了基本一致的答案。极具权威性的美国金属手册[1]上,以及行业内着名专家G.E.Totten的专著[2]上提供的解释很具代表性,如图1所示。图中阶段A通称冷却的蒸汽膜阶段(也称膜沸腾阶段),阶段B通称沸腾阶段(也称泡沸腾阶段),阶段C称为对流阶段。在蒸汽膜阶段,整个试块被蒸汽膜包围着。在沸腾冷却阶段,整个试块表面都在发生沸腾。而到了对流冷却阶段,则通过对流传热使试块冷却。图中任一曲线上的点,都可以通过期间或者温度坐标找到另一曲线上的对应点。其它的书刊资料上,液态淬火介质的冷却特性曲线,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检测标准,都按图1所示的方式划分冷却的阶段和解释各阶段的冷却机理。 在淬火介质的研究和评价中,通常用图1所示的两种曲线来表示和比较介质的冷却特性。从冷却速度曲线上,指出淬火介质的特性温度、出现最高冷却速度的温度和最高冷却速度值,以及对流开始温度。从冷却过程曲线上,通常指出从800℃冷却到400℃(或者300℃)所需的时间。有人还把冷却速度曲线上各温度对应的冷却速度值,直接或间接作为实际生产中工件在相同温度下获得的冷却速度值来加以利用。

淬火介质的淬火冷却过程

淬火介质的淬火冷却过程 1 蒸汽膜冷却阶段 当红热的工件浸入淬火介质后,淬火介质会受热发生汽化并立即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蒸汽膜,这层蒸汽膜的导热率很低,工件的热量主要通过蒸汽膜的辐射和传导作用来传递出去.因此工件在该阶段冷却速度比较缓慢. 蒸汽膜阶段持续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淬火介质的构成成份.淬火介质具有非常短的蒸汽膜阶段是非常重要和必需的.首先可以有效避免被处理零件发生不希望的组织转变(非马氏体组织);其次,可以实现零件上不同位置的均匀冷却,能够有效降低组织转变应力,从而减少变形. 2 沸腾冷却阶段 经过一段时间,零件表面上的蒸汽膜开始破裂(蒸汽膜维持的时间主要取决于淬火介质的构成成份及被处理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并迅速进入沸腾冷却阶段.此时工件与淬火介质直接接触,淬火介质在工件表面产生强烈沸腾,工件的热量被介质汽化所吸收,散热速度加快,冷却速度很快达到最大值.工件表面温度迅速下降,而后液体沸腾逐渐减弱直至工件表面温度低于液体沸点,沸腾冷却阶段结束. 3 对流冷却阶段 当淬火工件的表面温度低于介质沸点时,进入对流冷却阶段,此时工件与介质之间的散热是以对流传导方式进行.介质本身由于温度差则产生自然对流及介质与工件之间的温差产生的热传导将工件的热量带走,这一阶段的冷却速度通常比较缓慢,但是搅拌速度的大小对其有着很大的影响. 淬火液的几个重要参数 a 蒸汽膜冷却阶段的持继时间 b 沸腾冷却阶段的温度范围 c 对流冷却阶段的冷却速度及其开始的温度 最大冷却速度并不能反映出淬火介质冷却性能的优劣, 因为它只是温度-时间曲线上的最大斜率值,而非对应于TTT转变相图上C 曲线的位置(特别是鼻尖温度位置). 淬火介质具有一个短暂的蒸汽膜阶段是相当重要和必需的,因为,当零件浸入淬火介质的最初几秒钟(有些情况下甚至在一秒钟之内)温度就会降低到500~600度左右的临界温度,此时如果蒸汽膜阶段过长,非马氏体的一些软组织如珠光体,贝氏体,托氏体等就会产生.对于合金含量较高的材料,其在TTT相图上的C曲线会右移,有时淬火介质蒸汽膜阶段较长也不会影响其最终淬火冷却效果,但是,蒸汽膜阶段的缩短有助于整个工件不同位置得到均匀冷却,能够减少应力,降低淬火变形.

淬火介质冷却曲线测定数据处理

淬火介质冷却曲线测定数据处理 一、三种介质在20℃模拟淬火冷却曲线 1、20度水淬火冷却 温度850 800 750 700 650 600 550 500 450 400 时间0.00 1.25 2.90 3.75 4.10 4.45 4.75 5.15 5.50 6.00 温度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时间 6.55 7.25 8.25 9.70 11.60 14.90 19.95 2、20度油淬火冷却 温度850 800 750 700 650 600 550 500 450 400 时间0.00 2.00 3.65 4.50 4.95 5.30 5.85 6.40 7.15 8.15 温度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时间10.15 12.65 17.60 27.65 44.30 69.30 119.30

3、20度10%硫酸钠溶液淬火冷却 二、20℃时三种介质冷却速度特性曲线 4、20℃水,油,10%42SO Na 冷却速度特性曲线 温度 850 800 750 700 650 600 550 500 450 400 时间 0.00 0.30 0.50 0.70 0.88 1.08 1.30 1.54 1.82 2.14 温度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时间 2.52 3.02 3.70 4.70 6.36 11.36 21.36 20 ℃冷却速度特性曲线 淬火介质 温度/℃ 850 800 750 700 650 600 550 500 450 水 速度/1 -?s m 10.00 10.00 12.58 24.82 55.70 88.46 91.67 87.12 81.17 油 25.00 27.65 44.56 84.97 126.98 116.88 90.91 78.79 58.33 10%42SO Na 166.67 208.33 250.00 263.89 263.89 238.64 217.80 193.45 167.41 淬火介质 温度/℃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水 速度/1 -?s m 66.96 55.06 41.67 31.02 20.62 12.47 7.51 5.00 油 37.50 22.50 15.05 7.54 3.99 2.50 1.50 1.00 10%42SO Na 143.91 115.79 86.76 61.76 40.06 20.06 7.50 5.00

淬火油的使用说明

1.光亮淬火油(油温70℃下淬火) 光亮淬火油主要适用于维护氛围炉淬火时作为冷却介质,可用于中小截面轴承加热器钢、工模具钢、量刃具钢仪器仪表等零件淬火,也可用于非维护氛围淬火炉处置淬透性好的钢材。该油运用温度60℃~80℃为好。运用中一定要控制水分含量,当水分含量大于200μg/g时,光亮度急剧降落,必需对淬火油停止处置,否则严重影响零件的淬火质量。 2.快速光亮淬火油(油温80℃下淬火) 快速光亮淬火油主要适用于汽车、拖拉机、轴承加热器及纺织机械行业维护氛围淬火。可用于汽车齿轮渗碳及碳氮共渗淬火,也可用于其它钢材维护氛围下淬火时作为冷却介质或用于非维护氛围炉。运用中最高油温不超越100℃,保证油品有长期稳定的冷却才能和良好的淬火光亮性。严禁水分和其他油品混入,少量水分可能严重影响淬火零件外表状态。维护氛围中应严厉控制碳黑和硫含量,它也影响零件淬火后的质量。 3.普通淬火油(油温60℃下淬火) 普通淬火油主要可用于盐浴炉、箱式炉、井式炉普通工艺淬火,不宜与其他油品混用。换油时,要彻底清算油槽。该油品最佳运用温度为50℃~80℃,最高运用温度不超越80℃,以免影响运用寿命。油槽中应装置搅拌或油的循环安装,进一步进步油品的冷却才能,使工件外表能平均冷却,并应定期向油槽中补充新油。 青岛丰东热处理有限公司专业提供热处理服务,可为客户提供化学热处理(渗碳、渗氮、碳氮共渗)、真空热处理、等离子热处理(离子渗氮)、常规热处理(含深冷处理)等四大领域的热处理加工服务。欢迎新老客户来电咨询,电话:4006577217。 “青岛丰东热处理”微信公众号提供热“新鲜”的处理行业动态及资讯,如果您对热处理相关知识感兴趣,欢迎关注我们,青岛丰东期待与您共同进步!

常用淬火介质分析

常用淬火介质分析 2006-12-30 关键字:淬火介质 1.水 水是应用最早、最广泛、最经济的淬火介质,它价廉易得、无毒、不燃烧、物理化学性能稳定、冷却能力强。通过控制水的温度、提高压力、增大流速、采用循环水、利用磁场作用等,均可以改善水的冷却特性,减少变形和开裂,获得比较理想的淬火效果。但由于这些方法需增加专门设备,且工件淬火后性能不是很稳定,所以没有能得到广泛推广应用。所以说。纯水只适合于少数含碳量不高、淬透性低且形状简单的钢件淬火之用。 2.淬火油 用于淬火的矿物油通常以精制程度较高的中性石蜡基油为基础油,它具有闪点高、粘度低、油烟少,抗氧化性与热稳定性较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适合于作淬火油使用。淬火油只使用于淬透性好、工件壁厚不大、形状复杂、要求淬火变形小的工件。淬火油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大,淬火时容易引起火灾。 影响淬火油冷却能力的主要因素是其粘度值,在常温下低粘度油比高粘度油冷却能力大,温度升高,油的流动性增加,冷却能力有所提高。适当提高淬火油的使用温度,也能使油的冷却能力提高。 3.熔盐,熔碱 这类淬火介质的特点是在冷却过程中不发生物态变化,工件淬火主要靠对流冷却,通常在高温区域冷却速度快,在低温区域冷却速度慢,淬火性能优良,淬透力强,淬火变形小,基本无裂纹产生,但是对环境污染大,劳动条件差,耗能多,成本高,常用于形状复杂,截面尺寸变化悬殊的工件和工模具的淬火。熔盐有氯化钠,硝酸盐,亚硝酸盐等,工件在盐浴中淬火可以获得较高的硬度,而变形极小,不易开裂,通常用作等温淬火或分级淬火。其缺点是熔盐易老化,对工件有氧化及腐蚀的作用。熔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它具有较大的冷却能力,工件加热时若未氧化,淬火后可获得银灰色的洁净表面,也有一定的应用。但熔碱蒸气具有腐蚀性,对皮肤有刺激作用,使用时要注意通风和采取防护措施。 4.新型淬火介质及其应用 有机聚合物淬火剂 近年来,新型淬火介质最引人注目的进展是有机聚合物淬火剂的研究和应用。这类淬火介质是将有机聚合物溶解于水中,并根据需要调整溶液的浓度和温度,配制成冷却性能能满足要求的水溶液,它在高温阶段冷却速度接近于水,在低温阶段冷却速度接近于油。其优点是无毒,无烟无臭,无腐蚀,不燃烧,抗老化,使用安全可靠,且冷却性能好,冷却速度可以调节,适用范围广,工件淬硬均匀,可明显减少变形和开裂倾向,因此,能提高工件的质量,改善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给工厂带来节能、环保、技术和经济效益。目前有机聚合物淬火剂在工件大批量、单一品种的热处理上用得较多,尤其对于水淬开裂,变形大,油淬不硬的工件,采用有机聚合物淬火剂比淬火油更经济、高效和节能。从提高工件质量、改善劳动条件、避免火灾和节能得角度考虑,有机聚合物淬火剂有逐步取代淬火油的趋势,是淬火介质的主要发展方向。 有机聚合物淬火剂的冷却速度受浓度,使用温度和搅拌程度3个基本参数的影响。一般来说,浓度越高,冷却速度越慢;使用温度越高,冷却速度越慢;搅拌程度越激烈,冷却速度越快。搅拌的作用很重要;1使溶液浓度均匀;2加强溶液的导热能力从而保证淬火后工

淬火冷却介质的种类及其优缺点

淬火冷却介质的种类及其优缺点 [发布人]恒鑫化工[时间]2011-3-14 20:09:11 浏览:136 次 淬火冷却介质的类型及其优缺点 烟台恒鑫化工专业生产PAG淬火液 自来水、盐水、碱水以及普通机油通常被称为传统的淬火介质;而把专门为热处理淬火冷却的需要才开发的各种专用淬火油,加上新型水性淬火剂合称为新型淬火介质。 1、自来水作为淬火介质的主要优缺点: 优点:水是应用最早、最广泛、最经济的淬火介质,它价廉易得、无毒、不燃烧、物理化学性能稳定、冷却能力强。通过控制水的温度、提高压力、增大流速、采用循环水、利用磁场作用等,均可以改善水的冷却特性,减少变形和开裂,获得比较理想的淬火效果 缺点: ①、冷却能力对水温的变化极其敏感,水温升高,使最大冷速对应的温度移向低温; ②、在碳素钢过冷奥氏体的最不稳定区(500~600℃左右),水处在蒸汽膜阶段,冷速较低,奥氏体易发生高温转变。而在马氏体转变区的冷速太大,易使工件严重变形甚至开裂; ③、水处在蒸汽膜阶段不易破泡,使工件表面淬火硬度不均匀或产生软点; ④、参入不容物或微溶杂质时,会影响其冷却能力,也会使工件产生软点。 2、盐水作为淬火介质的主要优缺点: 优点:盐水在冷却过程中不发生物态变化,工件淬火主要靠对流冷却,通常在高温区域冷却速度快,在低温区域冷却速度慢,淬火性能优良,淬透力强,淬火边形小,基本无裂纹产生 缺点:水中加入适量的盐,在500~600℃区间的冷却能力明显高于水,但在100~300℃区间冷速仍然很大,且对工件、设备有一定的腐蚀作用。 3、碱水作为淬火介质的主要缺点: 优点:盐水在冷却过程中不发生物态变化,工件淬火主要靠对流冷却,通常在高温区域冷却速度快,在低温区域冷却速度慢,淬火性能优良,淬透力强,淬火边形小,基本无裂纹产生 缺点:水中加入适量的盐,在500~600℃区间的冷却能力明显高于水,但在100~300℃区间冷速仍然很大,且对工件、设备有一定的腐蚀作用。 缺点:碱水在高温区的冷却速比盐水高,而在低温区的冷速比盐水低。但碱水的缺点依然是在100~300℃区间冷速仍然很大,并极易使工件、设备产生锈蚀。

热处理工艺淬火

热处理工艺-淬火 淬火工艺是将钢加热到AC3或AC1点以上某一温度,保持一定时间,然后以适当速度冷却获得马氏体和(或)贝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淬火的目的是提高硬度、强度、耐磨性以满足零件的使用性能。淬火工艺应用最为广泛,如工具、量具、模具、轴承、弹簧和汽车、拖拉机、柴油机、切削加工机床、气动工具、钻探机械、农机具、石油机械、化工机械、纺织机械、飞机等零件都在使用淬火工艺。 (1)淬火加热温度 淬火加热温度根据钢的成分、组织和不同的性能要求来确定。亚共析钢是AC3 (30~50℃);共析钢和过共析钢是AC1 (30~50℃)。 亚共析钢淬火加热温度若选用低于AC3的温度,则此时钢尚未完全奥氏体化,存在有部分未转变的铁素体,淬火后铁素体仍保留在淬火组织中。铁素体的硬度较低,从而使淬火后的硬度达不到要求,同时也会影响其他力学性能。若将亚共析钢加热到远高于AC3温度淬火,则奥氏体晶粒回显著粗大,而破坏淬火后的性能。所以亚共析钢淬火加热温度选用AC3 (30~50℃),这样既保证充分奥氏体化,又保持奥氏体晶粒的细小。 过共析钢的淬火加热温度一般推荐为AC1 (30~50℃)。在实际生产中还根据情况适当提高20℃左右。在此温度范围内加热,其组织为细小晶粒的奥氏体和部分细小均匀分布的未溶碳化物。淬火后除极少数残余奥氏体外,其组织为片状马氏体基体上均匀分布的细小的碳化物质点。这样的组织硬度高、耐磨性号,并且脆性相对较少。 过共析钢的淬火加热温度不能低于AC1,因为此时钢材尚未奥氏体化。若加热到略高于AC1温度时,珠光体完全转变承奥氏体,并又少量的渗碳体溶入奥氏体。此时奥氏体晶粒细小,且其碳的质量分数已稍高与共析成分。如果继续升高温度,则二次渗碳体不断溶入奥氏体,致使奥氏体晶粒不断长大,其碳浓度不断升高,会导致淬火变形倾向增大、淬火组织显微裂纹增多及脆性增大。同时由于奥氏体含碳量过高,使淬火后残余奥氏体数量增多,降低工件的硬度和耐磨性。因此过共析钢的淬火加热温度高于AC1太多是不合适的,加热到完全奥氏体化的ACm或以上温度就更不合适。 在生产实践中选择工件的淬火加热温度时,除了遵守上述一般原则外,还要考虑工件的化学成分、技术要求、尺寸形状、原始组织以及加热设备、冷却介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对加热温度予以适当调整。如合金钢零件,通常取上限,对于形状复杂零件取下限。

防冻液的主要功能和性能要求

防冻液的主要功能和性能要求主要功能 防冻液,顾名思义具有防冻功能。但各种防冻液的冰点是不一样的,这是按不同地区、不同环境温度来决定的。当今的防冻液的冰点一般在-15℃~-68℃之间。 防腐蚀功能由于发动机冷却系统含有5种金属,即铸铁、铝合金、钢、铜及水箱焊接时用的焊锡。防冻液每时每刻都与这些金属相接触,因此必须要有防腐蚀功能,而劣质的防冻液对金属的腐蚀是极为严重的。 防垢功能自来水中有许多矿物质,在加热蒸发后,这些矿物质结成水垢沉积在金属表面。由于水垢的形成,导致发动机产生的热不能及时传给防冻液,使缸套温度升高,缸套与活塞的配合间隙不当,造成缸套与气环擦伤磨损,严重时会使活塞卡死,对发动机有致命的危害。如果水垢产生在水箱内,则将影响散热器的散热效果,导致水温升高而“开锅”,而防冻液是采用蒸馏水制造的,并加有防垢添加剂,所以不会产生任何水垢。 高沸点功能防冻液应具有良好的防水箱“开锅”的功能,这就要求它有一个高的沸点。现在防冻液的沸点一般要大于105℃,如果使用防冻液,就不会产生“开锅”现象。 性能要求 冰点或凝点低汽车在严寒地区冬季野外停放时,夜间地面气温有时会降到-40”C以下。要保证水箱及冷却系统管路不被冻裂,防冻液应在此温度下不结冰或凝固,以免发生体积膨胀,同时亦保证随时可以启动汽车,投入使用。 比热要高、热传导性好防冻液主要用来冷却发动机部件,以免发生过热,因此它的比热要高。水的比热是4.18kj/kg?C,而乙二醇的比热是2.72J/kg?℃。在同样循环量下,水从发动机中带走的热量要比乙二醇带走的多,因此水是比较理想的冷却剂。 对金属不产生腐蚀和锈蚀发动机冷却水系统有铸铁、铸铝、紫铜、黄铜、钢和焊锡等。防冻液应对这些金属不产生腐蚀和锈蚀。 在使用中要保持一定的PH值pH值不但能保证防冻液对金属的腐蚀程度减到最小,而且能防止防冻液腐败变质。 防冻液还应具有优良的消泡性能、空气释放性能、对循环铝泵不发生气蚀,以及价廉、无特殊气味等。

淬火冷却介质的特性曲线及应用

冷却特性曲线的说明 淬火介质的冷却过程分三个阶段:蒸汽膜阶段、沸腾冷却阶段、对流冷却阶段(见下图所示)。用符合ISO9950标准的ivf冷却特性测试仪测出的冷却特性曲线(如下图)有几个特征值对淬火油的淬硬能力有重要影响。第一个是油蒸汽膜冷却阶段向沸腾冷却阶段转变的温度,即图中A点对应的温度,叫做(上)特征温度;第二个是出现最高冷却速度的温度,即图中B点对应的温度;第三个是最高冷却速度值,即B点对应的冷却速度值;第四个是对流开始温度,即C点对应的温度。 如何从冷却特性选用淬火介质 热处理淬火介质,用的首先是它的冷却性能。因此,在确定介质的类别后,我们主张按介质的冷却特性来选择介质的品种。比如,当我们确定应当选用快速淬火油后,具体的品种就应当根据工件特点和热处理要求从油的冷却速度分布上去选。 不管选用何种淬火介质,大致都可以按以下五条原则进行选择。 一看钢的含碳量多少── 含碳量低的钢有可能在冷却的高温阶段析出先共析铁素体,其过冷奥氏体最易发生珠光体转变的温度(即所谓"鼻尖"位置的温度)较高,马氏体起点(Ms)也较高。因此,为了使这类钢制的工件充分淬硬,所用的淬火介质应当有较短的蒸汽膜阶段,且其出现最高冷却速度的温度应当较高。相反,对含碳量较高的钢,淬火介质的蒸汽膜阶段可以更长些,出现最高冷却速度的温度也应当低些。 二看钢的淬透性高低——淬透性差的钢要求用冷却速度快的淬火介质,淬透性好的钢则可以用冷却速度慢一些的介质。通常,随着钢的淬透性提高,过冷奥氏体分解转变的“C”曲线会向右下方移动。所以,对淬透性差的钢,选用的淬火介质出现最高冷却速度的温度应当高些;而淬透性好的钢则低些。有些淬透性好的

淬火介质的知识总结的也这么全,拿走不谢!

淬火介质的知识总结的也这么全,拿走不谢! 工件进行淬火冷却所使用的介质称为淬火冷却介 质(或淬火介质)。理想的淬火介质应具备的条件是使工件既能淬成马氏体,又不致引起太大的淬火应力。这就要求在 C 曲线的“鼻子”以上温度缓冷,以减小急冷所产生的热应力;在“鼻子”处冷却速度要大于临界冷却速度,以保证过冷奥氏体不发生非马氏体转变;在“鼻子”下方,特别使Ms 点一下温度时,冷却速度应尽量小,以减小组织转变的应力。 常用的淬火介质有水、水溶液、矿物油、熔盐、熔碱等。 水是冷却能力较强的淬火介质。来源广、价格低、成分 稳定不易变质。缺点是在C曲线的“鼻子”区(500?600 C左右),水处于蒸汽膜阶段,冷却不够快,会形成“软点”;而在马氏体转变温度区(300?100C),水处于沸腾阶段,冷却太快,易使马氏体转变速度过快而产生很大的内应力,致使工件变形甚至开裂。当水温升高,水中含有较多气体或水中混入不溶杂质(如油、肥皂、泥浆等),均会显著降低其冷 却能力。因此水适用于截面尺寸不大、形状简单的碳素钢工 件的淬火冷却。? 盐水和碱水在水中加入适量的食 盐和碱,使高温工件浸入该冷却介质后,在蒸汽膜阶段析出盐和碱的晶体并立即爆裂,将蒸汽膜破坏,工件表面的氧化

皮也被炸碎,这样可以提高介质在高温区的冷却能力。其缺点是介质的腐蚀性大。 般情况下,盐水的浓度为10 %,苛性钠水溶液的浓度 为10 %?15 %。可用作碳钢及低合金结构钢工件的淬火介质,使用温度不应超过60 C,淬火后应及时清洗并进行防锈处理。 冷却介质一般采用矿物质油(矿物油)。如机油、变压 器油和柴油等。机油一般采用10 号、20 号、30 号机油,油 的号越大,黏度越大,闪点越高,冷却能力越低,使用温度 相应提高。目前使用的新型淬火油主要有高速淬火油、 光亮淬火油和真空淬火油三种。高速淬火油是在高 温区冷却速度得到提高的淬火油。获得高速淬火油的基本途径有两种,一种是选取不同类型和不同黏度的矿物油,以适当的配比相互混合,通过提高特性温度来提高高温区冷却能力;另一种是在普通淬火油中加入添加剂,在油中形成粉灰状浮游物。添加剂游磺酸的钡盐、钠盐、钙盐以及磷酸盐、硬脂酸盐等。生产实践表明,高速淬火油在过冷奥氏体不稳定区冷却速度明显高于普通淬火油,而在低温马氏体转变区冷速与普通淬火油相接近。这样既可得到较高的淬透性和淬硬性,又大大减少了变形,适用于形状复杂的合金钢工件的淬火。 光亮淬火油能使工件在淬火后保持光亮表面。在矿物油 中加入不同性质的高分子添加物,可获得不同冷却速度的光亮淬火油。这些添加物的主要成分是光亮剂,其作用是将不溶解于油的老化产物悬浮起来,防止在工件上积聚和沉淀。 另外,光亮淬火油添加剂中还含有抗氧化剂、表面活性剂和催冷剂等。 真空淬火油是用于真空热处理淬火的冷却介质。真空淬 火油必须具备低的饱和蒸汽压,较高而稳定的冷却能力以及良好的光亮性和热稳定性,否则会影响真空热处理的效果。 盐浴和碱浴淬火介质一般用在分级淬火和等温淬火中。

冷却液的使用

教师课程汽车维护与保养班级15秋汽修班教研组 项目冷却液的使用课型理实一体课时 2 时间地点理实一体化实训车间 教学目标知识 目标 1、了解汽车冷却液的作用和种类。 2、掌握冷却液的选用原则和注意事项。 能力 目标 1、能正确选用冷却液。 2、能对冷却液的质量进行检查。 情感 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互帮互助的团队合作意识。 2、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态度,并且具有创新精神; 3、培养安全文明生产意识;吃苦耐劳的精神。 重点 难点 掌握冷却液的选用原则和注意事项。 授课 模式 一体化教学(理论+实操) 教学 准备 龙门式举升机、冰点检测仪、车辆、冷却液 教学 过程 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学方法及手段 教学过程一、课前做好准备工作 教师准备车辆、工量具、组织学生。 二、理论内容教学 1、复习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制动液的使用。 1)作用:在制动系统中用来传递制动压力以制止车轮转动。 2)种类:DOT3、DOT4、DOT5 原料不同:醇型、矿油型、合成型 引入新课:冷却液的使用。 2、通过图片先了解冷却系统的组成:散热器、风扇、冷却水 套、节温器等装置。 3、通过视频认识冷却系统的功用及工作原理: 1)功用:是把受热零件吸收的部分热量及时散发出去,保 证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状态下工作。冷却系统按照冷却介质不 同可以分为风冷和水冷,如果把发动机中高温零件的热量直接散 提问方式复 习回顾上节课内 容,引出新课。 通过图片视 频引入冷却系 统。 通过冷却系 统的功用及工作 原理的学习,了

入大气而进行冷却的装置称为风冷系统。 2)工作原理:冷车着车后,发动机在渐渐升温,冷却液的温度还无法打开系统中的节温器,此时的冷却液只是经过水泵在发动机内进行"冷车循环",目的是使发动机尽快地达到正常工作温度。随着发动机的温度,冷却液温度升到了节温器的开启温度(通常这温度在80℃后),冷却循环开始了"正常循环"。这时候的冷却液从发动机出来,经过车前端的散热器,散热后,再经水泵进入发动机。 4、冷却液及其功用 1)、冷却液 又称防冻液、抗冻液、水箱宝等。主要功能为保护发动机正常良好运行,在发动机水箱内循环,起到防冻、防沸、防锈、防腐蚀等效果,大多防冻液的颜色为红色或绿色,以观察是否泄露,或与发动机其他液体相区别,避免混淆。 2)、功用 吸收气缸及燃烧室周围的热量,使发动机工作温度保持在恒定范围。 防冻、防腐蚀、防水垢、防开锅。 (1)、冬季防冻:为了防止汽车在冬季停车后,冷却液结冰而造成水箱、发动机缸体胀裂,要求冷却液的冰点应低于该地区最低温度10℃左右,以备天气突变。 (2)、防腐蚀:冷却系统中散热器、水泵、缸体及缸盖、分水管等部件是由钢、铸铁、黄铜、紫铜、铝、焊焊锡等金属组成,由于不同的金属的电极电位不同,在电解质的作用下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同时冷却液中的二元醇类物质分解后形成的酸性产物、燃料燃烧后行的酸性废气也可能渗透到冷却系统中,促进冷却系统腐蚀。冷却系统腐蚀会使散热器水箱的下水室、喷油嘴隔套、冷却管道、接头以及水箱排管发生故障,同时腐蚀产物堵塞管道,引起发动机过热甚至瘫痪;若腐蚀穿孔,冷却液渗入燃烧室或曲轴箱会产生严重的破坏,因为当冷却液或水与体贴油混合时,产生油污和胶质,削弱润滑,使得阀、液压阀推杆和活塞环黏结。因而冷却液中都加入一定量的防腐蚀添加剂,防止冷却系统产生腐蚀。 (3)、防水垢:冷却液在循环中应尽可能少地减少水垢的产生,以免堵塞循环管道,影响冷却系的散热功能。综上所述,在选用、添加冷却液时,应该慎重。首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去选择合适配比的冷却液。其次,添加冷却液。将选择好配比的冷却液添加到水箱中,使液面达到规定位置即可。 (4)、防开锅:符合国家标准的冷却液,沸点通常都是超过105℃,比起水的沸点100℃,冷却液能耐受更高的温度而不沸腾(开锅),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高负荷发动机的散热冷却需要。 5、冷却液的种类 冷却液由水、防冻剂、添加剂三部分组成,按防冻剂成分不同可分为酒精型、甘油型、乙二醇型等类型的冷却液。解冷却液在冷却系统及其发动机中的重要作用。并引出冷却液。 通过对冷却液的学习,了解其功用。

离心式滤油机的维护保养

离心式滤油机的维护保养 离心滤油机,是利用其离心头的高速旋转,使污染程度不同的润滑油中油、水、杂质受到不同的离心力的作用而迅速分离。适用于电厂、船舶、大型机械设备润滑油、液压油、齿轮油、淬火油等净化处理。 VIC-22离心式滤油机 一、每季度保养内容 1、检查仪表气源过滤器;排水,清洁;更换过滤芯; 2、控制气源管线低位排水; 3、检查疏水器;拆开清洁;必要时更换; 4、电机轴承打入润滑脂;停机,使用手动油枪加油;注意油脂型号和数量; 5、目视检查进气过滤器芯、清洁,必要时更换; 6、检查油雾器芯子;检查旧芯子是否变形;必要时更换;重新安装时注意为U型管加油; 7、油雾器芯可以长期使用,没有必要经常更换; 8、检查控制柜;清洁冷却风扇和过滤网;确认振动变送器接头连接无松动;确认所有接线端子连接无松动。 二、每半年保养内容 1、润滑空压机联轴器,目视检查干式联轴器; 2、检查排气单向阀; 3、更换油过滤器; 4、空气冷却器做耐水压试验,记录水压,耐压时间和CTD; 5、更换电机(自润滑型)润滑油; 6、空气压缩机润滑油采样,分析油质; 7、根据空压机操作手册的要求校验控制系统; 8、校验进气阀和旁通阀; 9、重复每季保养内容。 三、每年保养内容 1、根据空压机操作手册的要求检查电机; 2、目视检查联轴器,检查对中重新润滑,更换已磨损零件; 3、用手转动大齿轮,感觉大齿轮的自润滑型轴承的磨损程度; 4、检查,清洁吸油滤网; 5、检查油冷却器油管,必要时清洁冷却水通道;

6、检查油冷却器内部的防腐(锌)涂层,必要重做; 7、检查进气阀; 8、检查旁通阀; 9、检查排气单向阀; 10、更换润滑油。 维克森VIC-22离心式滤油机构造简单,维修方便,使用寿命长,可去除最小至0.26um 杂质颗粒,是目前世界上净化精度最高的产品。

热处理淬火油的净化系统

热处理淬火油的净化系统 齿轮传动热家网 前天 热处理淬火油的净化系统 随着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机械制造仍然是衡量经济发展指标的风向标。发展前行,环境保护也日益严峻。为了经济长久可持续发展,机械制造中消耗品的减耗以及再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热处理淬火油在热处理成本中占比较大,为了节约成本,热处理淬火油的净化再生处理就显得不容小觑了。 在淬火油中,固体颗粒杂质、受热冲击而产生的油泥分解物等是主要污染源,这些污染物颗粒的尺寸非常小,通常在零点几微米到几微米之间。但当污染物含量超过一定数量时就会引起淬火油的性能、表面光洁度下降,导致热处理后的产品质量下降或不稳定;而且,污染物会增加淬火油的带耗量。 随着工业制造向更高端、更节能、更精密的方向发展,针对于淬火油的净化和再生利用,人们制造出各种不同方式的淬火油净化设备。目前的净化设备大致有以下几种:真空式净油过滤设备、袋/篮式拦截过滤设备、离心式过滤设备、滤芯式精密过滤设备、反渗透膜式过滤设备。其中反渗透膜式过滤设备,因其适用于密度相对较小、粘度较低的流体的净化,比如纯净水、海水淡化等;而对于淬火油来说,膜式过滤的精度可以把淬火油中的添加剂成分过滤掉,再加上设备的维护度高和复杂的操作方式,因而在机械行业中用的很少。真空式净油过滤机由于其结构复杂,体积较大且成本较高,在实际应用中也比较少见。

不同的净化方式的差异对比 目前国内的净化设备的净化原理和方式各不相同,净化效果与价格成本差别也很大,详细对比如表1所示。

不同净油设备使用的实际评估 为了找到一种净化效果与经济投入更优的净化方式,根据实际的使用经验,我们对不同的净化方式进行评估:以典型的配载一吨的多用炉为例,淬火油的实际使用量约8吨。 ◆袋式与离心式的实际使用对比◆ 在实际使用时,袋式过滤机过滤8吨淬火油使用时间为8-10天,前期人力投入1天,主要是负责设备的调试与使用培训;在过滤过程中,实际耗材主要为滤袋,滤袋的型号与数量分别为:10μm级别4个,5μm级别4个,1μm级别2个,耗材成本在500元以内。使用离心式净油机过滤8吨淬火油使用时间同样为8-10天,前期设备的调试与使用培训需人力投入1-2天;在过滤过程中,实际耗材主要为内衬纸,需要数量为3-5张,耗材成本在100元以内。使用后的实际效果见表2。

淬火油知识

淬火油 1前言无论什么工件的淬火对淬火油的最基本的要求是淬火油性能的稳定,尤其是淬火油的冷却性能。淬火油是一种多组分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随时都在变化之中,因此对淬火油的现场管理就十分重要。淬火油的技术指标很多,有理化指标、冷却性能指标、抗氧化性能指标、光亮性能指标、饱和蒸汽压等。在现场主要是控制淬火油的冷却性能。按照SH 0564《热处理油》的规定是:特性温度、800-400℃的冷却时间和800-300℃的冷却时间。前两项是淬火油的高温区冷却性能,后一项是淬火油的低温区冷却性能。按照SH 0564《热处理油》,淬火油冷却性能的规定如表1: 项目特性温度℃不低于800-400℃的冷却时间,s,(80℃) 不大于800-300℃的冷却时间,s, (80℃) 不大于特性温度℃不低于800-400℃的冷却时间,s, (120℃) 不大于特性温度℃不低于800-400℃的冷却时间,s,(160℃)不大于 普通淬火油520 5.0 快速淬火油600 4.0 超速淬火油585 6.0 快速光亮淬火油600 4.5 1号真空淬火油600 5.5 2真空淬火油585 7.5 1号等温分级淬火油600 5.0 2号等温分级淬火油600 5.0 600 6.0表1淬火油冷却性能(SH 0564)2淬火油技术指标的含义淬火油的理化指标,如运动粘度、开口闪点、水分等可到石油公司去检测。我国已经采用了国际上通用的40℃或100℃运动粘度。 运动粘度热处理油的一个重要指标,它的变化反映了淬火油的老化程度。我们用粘度比来表示。 粘度比=服役油的粘度/新油的粘度 正在服役油的运动粘度(40℃100℃)与新油运动粘度的比,建议不超过1.3。国内淬火油的运动粘度对冷油来说,是15-40mm2 /s(40℃),对热油来说是15-50 mm2 /s(100℃)。 开口闪点:在标准条件下加热油品,油品的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和明火接触时,开始闪火并立即熄灭的温度,称为闪点。淬火油用的是开口闪点,闭口闪点一般比开口闪点低10-40℃。闪点是热处理油的一个安全指标。由于淬火油直接与赤热的工件接触,与空气接触(非保护气氛淬火),所以,我国目前热处理油的最高使用温度应比开口闪点至少低80℃,这样才能保证淬火过程的安全进行 水分热处理油的基础油在炼制过程中的含水量是很低的,只有几个到几十个ppm(百万分之一)。热处理油中的水,可能来自空气,油调制时的混入,冷却器漏水等许多方面。有光亮性要求的淬火油的水分应控制在无。一般来说,其它淬火油的水分不应大于痕迹(0.03%)。残炭:油品在不通入空气的条件加热,使其蒸发,分解和焦化。排出燃烧的气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