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空间分布不均匀性分析及其可视化

中国人口空间分布不均匀性分析及其可视化
中国人口空间分布不均匀性分析及其可视化

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及成因分析

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及成因分析 一、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特征 胡焕庸先生在20 世纪50 年代曾提出:以黑河—腾冲线为中国人口的地理分界线。经过近50 年的发展,通过图1 ,我们可以看到,这种人口地域分布的差异仍然存在,中国人口仍然集中在东南半壁,西北则相对较少。进一步分析,这种差异更显著。 图1 中国人口分布密度图 若以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来看;东部人口稠密、西部较小、中部居中。东部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41.18%,西部占到22.91%,中部占35.91%,东西差异显著。若从人口密度来考察(表1)东西差异更加明显,东部地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77人,是中部的2倍多,是西部地区的7倍还强。若从东部的上海向西部的西藏划条直线,则由东向西横跨这条直线的上海、江苏、安徽、湖北、四川、西藏6省得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分别为(1996年):2138、677、431、313、196和2,由东向西,人口密度从低到高的阶梯降低趋势十分明显。若从中国的三大地形阶梯来考察,中国人口则主要集中在第三阶梯上,我国一、二、三阶梯的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分别为:0.76%、28.36%、70.81%,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为:33 人,75.4人,313.4人。①由东向西,人口密度呈断层式下降,人口分布明显地趋向于第三阶梯。从中国的人口重心来看, 1990年, 我国人口重心为东经113°22′, ②,东距长江口770 公里,西距国镜最西端达3660 公里,南距三亚164 公里,北距漠河2470 公里,清楚地反映出人口分不均衡状况,人口的地域分布明显地偏向国的东南方。 二、成因分析 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主要受自然环境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其中又以自然环境的影响为最大,二者对人口地域分布影响的贡献度大致为80对20,③除此之外,气体因素,如历史因素也对人口的地域分布有一定影响,只是贡献度较小而已。 首先,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受自然环境条件的深刻制约。中国特殊的地理环境,尤其是地形和海拔高程,对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起着直接影响作用。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同世界人口的分布区是大致相同,具有三大趋向,即:趋向沿海,趋向地平地势以及趋向暖湿气候。正是这三种趋向姓的结合,再加上中国特殊的地理环境,才形成了中国东西人口地域分布的差异。地形和海拔还通过对农业的影响,间接地制约中国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目前, 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中,农业约占27 % ,社会劳动者总数中,农业占60 % ,这说明中国乡村人口分散的分布模式仍占绝对优势,大多数人被束缚在土地上,人口分布的地域差异在很大程度上仍受着各地区农业生产水平的制约,耕地的地域差异是影响人口分布的基本因素。据研究发现,人口密度与垦殖指数正相关, ④说明农业耕地是目前制约中国人口地域分布的最基本

中国2010年中国人口分布

中国2010年地级市人口统计收集于2010年12月31日 城市 总人口(万人) 自然增长率非农业人口百分比 (万人) (‰) 地区市区地区市区地区市区 城市合计110297.04 30400.92 30797.59 17753.31 4.38 4.05 1.北京112 2.30 988.10 780.10 744.10 0.63 0.39 2.天津91 3.98 747.99 535.22 509.59 1.79 2.19 3.河北6291.96 957.93 1290.90 72 4.59 4.46 4.98 石家庄89 5.94 195.00 231.26 163.23 5.04 5.62 唐山700.15 168.82 193.89 127.92 3.10 2.26 秦皇岛268.20 69.97 78.05 52.11 2.50 2.14 邯郸844.33 134.89 154.47 10 6.91 5.25 5.55 邢台661.36 53.49 104.12 46.32 3.65 6.04 保定1062.43 89.06 166.96 63.55 5.46 6.55 张家口448.94 84.38 108.93 68.11 3.53 5.20 承德355.47 43.67 68.46 31.85 5.23 4.60 沧州673.55 46.78 114.71 36.83 4.04 6.95 廊坊381.59 71.87 70.05 2 7.76 4.90 7.28 衡水 4.山西2881.95 822.54 833.69 508.03 5.63 6.39 太原315.31 239.20 209.89 190.65 8.04 7.20 大同287.86 134.99 123.01 99.99 7.67 7.32 阳泉124.83 63.86 57.86 47.77 3.13 5.17 长治316.16 65.34 74.72 44.53 4.00 5.90 晋城210.63 26.45 41.04 1 8.03 4.01 6.31 朔州140.04 56.19 31.46 15.41 6.83 7.68 晋中303.30 52.20 74.76 25.96 3.20 4.78 运城484.90 60.80 74.00 1 9.61 6.24 4.19 忻州293.83 49.60 57.52 16.56 4.56 8.81 临汾405.09 73.91 89.43 29.52 6.62 3.89 5.内蒙古1603.83 523.06 623.01 346.75 5.99 6.89 呼和浩特211.83 108.38 95.92 81.75 7.47 8.53 包头206.16 138.93 127.31 114.65 8.39 7.24 乌海40.59 40.59 34.38 34.38 7.27 7.27

eviews自相关性检验

实验五自相关性 【实验目的】 掌握自相关性的检验与处理方法。 【实验内容】 利用表5-1资料,试建立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模型,并检验模型的自相关性。 【实验步骤】 一、回归模型的筛选 ⒈相关图分析 SCAT X Y 相关图表明,GDP指数与居民储蓄存款二者的曲线相关关系较为明显。现将函数初步设定为线性、双对数、对数、指数、二次多项式等不同形式,进而加以比较分析。 ⒉估计模型,利用LS命令分别建立以下模型 ⑴线性模型:LS Y C X t (-6.706) (13.862) = 2 R=0.9100 F=192.145 S.E=5030.809 ⑵双对数模型:GENR LNY=LOG(Y) GENR LNX=LOG(X) LS LNY C LNX t (-31.604) (64.189) = 2 R=0.9954 F=4120.223 S.E=0.1221 ⑶对数模型:LS Y C LNX

=t (-6.501) (7.200) 2R =0.7318 F =51.8455 S.E =8685.043 ⑷指数模型:LS LNY C X =t (23.716) (14.939) 2R =0.9215 F =223.166 S.E =0.5049 ⑸二次多项式模型:GENR X2=X^2 LS Y C X X2 =t (3.747) (-8.235) (25.886) 2R =0.9976 F =3814.274 S.E =835.979 ⒊选择模型 比较以上模型,可见各模型回归系数的符号及数值较为合理。各解释变量及常数项都通过了t 检验,模型都较为显著。除了对数模型的拟合优度较低外,其余模型都具有高拟合优度,因此可以首先剔除对数模型。 比较各模型的残差分布表。线性模型的残差在较长时期内呈连续递减趋势而后又转为连续递增趋势,指数模型则大体相反,残差先呈连续递增趋势而后又转为连续递减趋势,因此,可以初步判断这两种函数形式设置是不当的。而且,这两个模型的拟合优度也较双对数模型和二次多项式模型低,所以又可舍弃线性模型和指数模型。双对数模型和二次多项式模型都具有很高的拟合优度,因而初步选定回归模型为这两个模型。 二、自相关性检验 ⒈DW 检验; ⑴双对数模型 因为n =21,k =1,取显著性水平α=0.05时,查表得L d =1.22, U d =1.42,而0<0.7062=DW

人口分布和人口合理容量

人口分布和人口合理容量 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三节人口分布和人口合理容量(教案) 一、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用大量篇幅讲述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以及 世界和我国人口的分布,通过搞清楚人口分布的大势及成因,为更好地理解环境人口容量作一铺垫。 第一“世界人口分布”。教材以图解的形式分析说明了人口密度与人口分布两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人口分布的描述应包含人口平均密度和人口分 布格局两个方面。其次以活动的形式,利用一组图表呈现世界人口分布的主要规律,不仅培养了读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为探讨成因奠定了知识基础。 第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教材从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政治文化因素三个层面详细地阐述,对第一节和第二节内容也起到了总结的作用。由于已有前面知识的铺垫,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因而教材主要以文字形式直接陈述。 第三“我国的人口分布”主要介绍了我国人口分布 的基本特点。知识窗是对正文内容的进一步说明。教材以插图地形式给出了最近两次人口普查我国东、中、西三个

地带人口增长地差异,说明人口分布东多西少的现象更加突出。 第四“谋求人口合理容量”主要说明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影响因素,说明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和相对稳定的双重性。指出我国必须谋求合理人口的容量,坚定不移地实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国策,使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这是对本单元知识的总结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起到了点睛的作用。 知识与技能 最后教材选择热点话题“三峡移民”这一具体实例设置活动,有助于学生深入分析人口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及成因;理解影响人口分布的各方面因素;掌握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及原因;理解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学会分析其影响因素。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世界人口分布图的分析,总结世界人口分布规律;通过对世界各地自然、经济等特征的了解,分析世界人口分布的成因;理解思路:只要涉及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首先考虑到三个大的方面,然后从各

中国人口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人口的可持续发展 12级工商管理 2012070136 谢金平一、概述 人口发展主要包括人口数量的增加和人口质量的提高,而人口的可持续发展是指为了提高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控制人口增长的同时,注重提高人口的素质。 二、背景 人口过剩、资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是当代世界三大社会问题,也是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三大障碍。“人口增长-资源紧缺-环境恶化”的恶性循环使中国人口未来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双重压力,中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困境主要是指:人口继续增长,人口素质低下,就业负担重,年龄结构迅速老化;随着人口增长,自然资源日趋紧缺,有些资源已接近资源承载极限;环境污染迅速蔓延,自然生态日趋恶化。因此,要实施中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整体发展战略,缓和与解决过剩人口与资源短缺的矛盾。具体来说,就是要使总体人口与生活资料增长可持续发展;要使人口质量与经济技术进步可持续发展;要使人口结构与经济结构可持续发展。而从中国人口的可持续发展来看,中国首要的任务是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不仅要强调人口文化智力素质的提高和人口资源环境素质的提高,而最根本的是要实现中国人口的现代化。 三、中国人口发展的现状

(一)我国人口现状 1、人口增长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2005年的56年间,中国人口从54167万人,增加到130756万人,净增加76589万人,增长1.41倍。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人口增长出现三次高峰。第一次是1951年到1958年,七年共增加人口10798万人,平均每年净增长人口1500多万;第二次是1963年到1976年,十三年新增加人口21921万人,平均每年增加人口1702万人,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平均每年增加人口都在2000万左右;第三次是1985年到1991年,六年共新增加人口近1亿,平均每年净增加1600 万。1997年到2004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1亿亩,人口却增长了6300多万,这一增一减,使得我国人均物质水平更加捉襟见肘,粮食安全、环境资源难以承受人口的增长。 2、性别比失调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国出生性别比为108.5,1987年百分之一抽样调查为110.9,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为111.3,1995年百分之一抽样调查为115.6,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为116.9,个别省份高达138。2005年,再次抽样调查,性别比高达118.58。男女性别比,城乡均出现异常,农村失调程度更为严重。正常情况下,男女性别比应该保持在103至107之间。2005年以后,新进入婚育年龄的人口,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经测算,到2020年,20~45岁的男性将比女性多3000万人左右,婚姻挤压情况凸现,低收入及农村低素质者结婚就很困难。这将导致社会秩序混乱,成为影响社会安定和谐的严重隐患。3、人口老龄化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43

空间分析复习重点

空间分析的概念空间分析:是基于地理对象的位置和形态特征的空间数据分析技术,其目的在于提取和传输空间信息。包括空间数据操作、空间数据分析、空间统计分析、空间建模。 空间数据的类型空间点数据、空间线数据、空间面数据、地统计数据 属性数据的类型名义量、次序量、间隔量、比率量 属性:与空间数据库中一个独立对象(记录)关联的数据项。属性已成为描述一个位置任何可记录特征或性质的术语。 空间统计分析陷阱1)空间自相关:“地理学第一定律”—任何事物都是空间相关的,距离近的空间相关性大。空间自相关破坏了经典统计当中的样本独立性假设。避免空间自相关所用的方法称为空间回归模型。2)可变面元问题MAUP:随面积单元定义的不同而变化的问题,就是可变面元问题。其类型分为:①尺度效应:当空间数据经聚合而改变其单元面积的大小、形状和方向时,分析结果也随之变化的现象。②区划效应:给定尺度下不同的单元组合方式导致分析结果产生变化的现象。3)边界效应:边界效应指分析中由于实体向一个或多个边界近似时出现的误差。生态谬误在同一粒度或聚合水平上,由于聚合方式的不同或划区方案的不同导致的分析结果的变化。(给定尺度下不同的单元组合方式) 空间数据的性质空间数据与一般的属性数据相比具有特殊的性质如空间相关性,空间异质性,以及有尺度变化等引起的MAUP效应等。一阶效应:大尺度的趋势,描述某个参数的总体变化性;二阶效应:局部效应,描述空间上邻近位置上的数值相互趋同的倾向。 空间依赖性:空间上距离相近的地理事物的相似性比距离远的事物的相似性大。 空间异质性:也叫空间非稳定性,意味着功能形式和参数在所研究的区域的不同地方是不一样的,但是在区域的局部,其变化是一致的。 ESDA是在一组数据中寻求重要信息的过程,利用EDA技术,分析人员无须借助于先验理论或假设,直接探索隐藏在数据中的关系、模式和趋势等,获得对问题的理解和相关知识。 常见EDA方法:直方图、茎叶图、箱线图、散点图、平行坐标图 主题地图的数据分类问题等间隔分类;分位数分类:自然分割分类。 空间点模式:根据地理实体或者时间的空间位置研究其分布模式的方法。 茎叶图:单变量、小数据集数据分布的图示方法。 优点是容易制作,让阅览者能很快抓住变量分布形状。缺点是无法指定图形组距,对大型资料不适用。 茎叶图制作方法:①选择适当的数字为茎,通常是起首数字,茎之间的间距相等;②每列标出所有可能叶的数字,叶子按数值大小依次排列;③由第一行数据,在对应的茎之列,顺序记录茎后的一位数字为叶,直到最后一行数据,需排列整齐(叶之间的间隔相等)。 箱线图&五数总结 箱线图也称箱须图需要五个数,称为五数总结:①最小值②下四分位数:Q1③中位数④上四分位数:Q3⑤最大值。分位数差:IQR = Q3 - Q1 3密度估计是一个随机变量概率密度函数的非参数方法。 应用不同带宽生成的100个服从正态分布随机数的核密度估计。 空间点模式:一般来说,点模式分析可以用来描述任何类型的事件数据。因为每一事件都可以抽象化为空间上的一个位置点。 空间模式的三种基本分布:1)随机分布:任何一点在任何一个位置发生的概率相同,某点的存在不影响其它点的分布。又称泊松分布

空间统计-空间自相关分析

空间自相关分析 1.1 自相关分析 空间自相关分析是指邻近空间区域单位上某变量的同一属性值之间的相关程度,主要用空间自相关系数进行度量并检验区域单位的这一属性值在空间区域上是否具有高高相邻、低低相邻或者高低间错分布,即有无聚集性。若相邻区域间同一属性值表现出相同或相似的相关程度,即属性值在空间区域上呈现高(低)的地方邻近区域也高(低),则称为空间正相关;若相邻区域间同一属性值表现出不同的相关程度,即属性值在空间区域上呈现高(低)的地方邻近区域低(高),则称为空间负相关;若相邻区域间同一属性值不表现任何依赖关系,即呈随机分布,则称为空间不相关。 空间自相关分析分为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全局自相关分析是从整个研究区域内探测变量在空间分布上的聚集性;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是从特定局部区域内探测变量在空间分布上的聚集性,并能够得出具体的聚集类型及聚集区域位置,常用的方法有Moran's I 、Gear's C 、Getis 、Morans 散点图等。 1.1.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主要用Moran's I 系数来反映属性变量在整个研究区域范围内的空间聚集程度。首先,全局Moran's I 统计法假定研究对象之间不存在任何空间相关性,然后通过Z-score 得分检验来验证假设是否成立。 Moran's I 系数公式如下: 11 2 11 1 ()()I ()()n n ij i j i j n n n ij i i j i n w x x x x w x x =====--= -∑∑∑∑∑(式 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1) 其中,n 表示研究对象空间的区域数;i x 表示第i 个区域内的属性值,j x 表示第j 个区域内的属性值,x 表示所研究区域的属性值的平均值;ij w 表示空间权重矩阵,一般为对称矩阵。 Moran's I 的Z-score 得分检验为:

地理《中国的人口》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后有教案) 我设计了《中国的人口》一节,根据课程标准中对于本节的要求我设计了如下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相关图文资料,说明我国人口基本国情及人口分布特点,并能简要分析成因。2)准确理解我国人口国策,树立准确的人口观。给学生体现清晰明确的目标,这样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自己的任务,学习时更有目标性。在明确了学习目标后我设计了以下评价任务:1.通过学生自主读图分析解决问题,看看学生是否具备读图、析图、从图中获取信息的水平。 2.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展示人口东多西少成因及解放后人口增长快的原因,看看学生会不会观察问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不能合作交流。 3.通过课堂小测,同桌互评,看看学生是否掌握本节重点知识。接下来针对目标设计教学过程,每一个教学环节中都实行了评价设计。就教学设计来看,能够较好地体现“目标、评价、教学一致性”,各环节设计比较合理,思路比较清晰,过渡设计比较自然流畅。 三,教学过程中的不足 1.评价任务落实不好,评价不即时、不全面,语言不丰富,比较单一。评价 的目的不但用于了解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且用于指导学生学习(学习什么)和教师的教学活动。评价为调控教学提供依据,使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使教学能够始终围绕目标实行,使教学目标能够更好地达成。不过,在课堂上虽然我的评价手段比较多样但是评价语言不丰富,例如学生发言很精彩的没有即时赞扬,能够让她交流一下通过什么方式知道的,学生发言错误的地方应即时点出。较好地学生积极发言但一节课下来发现就那么几个学生在表现,其他学生掌握情况如何没有做出相对应的评价。关于如何评价这将是未来我要学习的重点,不论是评价语言还是评价方式,日常教学中要多积累多使用,把教的过程当做评的过程,让评价与教学二合一。 2.教学设计中存有不紧凑的地方。从总体上说,教学设计设计比较合理,打 破教材内容的编排,先讲人口的分布再讲人口增长。但是,在设计人口分布这个块时有些啰嗦,比如人口分界线的图用到三次,感觉又绕回来了,顺序能够再设计使得更合理。 关于为什么人口分布东多西少这个问题能够放到后面讲完地形、气候之后再学习,也能够在这里在联系前面世界地理,人口分布稠密和稀疏的原因当时从哪几方面考虑的,注意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

中国流动人口的规模、分布和结构特征

中国流动人口的规模、分布和结构特征 人口的流动也是一种重要的人口地理现象,它和人口迁移的区别在于它不改变户籍登记地,因此可以把流动人口定义为在本地居住3日以上,不具有本地常住户口的暂住人口和常住人口,以及在旅途中周转的人口。 关于流动人口的总量,很难进行精确的统计。由于在现代社会中,越出“本地”的人口流动基本上全都要使用交通工具,而人口流动量比人口迁移量总要大出许多倍,所以一个地区的客运总量大致可用来反映其人口流动的规模。 新中国成立以后,除60年代曾出现下降和停滞外,全国客运总量一直是迅速上升的。据此推算,1950~1988年间全国人均每年流动次数增长了18.5倍,全年人均旅行距离也延长了11.6倍,表明人口的流动性显著增大了(见表69)。近两三年来,全国客流量有所减小,1990年人均旅行距离比1988年缩短了11%;究其原因,主要有二:①治理整顿抑制了经济过热;②客运价格在稳定多年后首次大幅提高,从而抑制了一部分非必要性人口流动。 中国人口的流动性虽比过去显著增大,但与一些外国相比,差距仍很大:人均旅行里程在80年代中期仅为日本的1/20,不及美国的1/30。事实上,不仅中国的乡村人口,即使是城市人口,也有很大一部分人终生很少离开常住地外出流动,他们的活动范围就是住家周围几公里为半径的狭小圈子,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人口分布的相对凝固化。 人口的流动性主要取决于经济水平,应该说它在某种意义上是生活走向现代化的一个标志,而经济部门和地域结构的改善,也必然要在人口流动上有所反映。1989年,辽宁省人均旅行1043.9公里,西藏仅139.2公里,二者相差6倍以上;同年浙江省人均流动7.3次,安徽省仅2.6次,都反映出经济水平的差距。但流动人口的分布还与政治和交通地理位置有密切关系,一些水陆空交通枢纽,如北京、南京、沈阳、武汉、上海、广州等,本身就是特大城市兼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有庞大的中转客流,成为具有全国意义的流动人口聚会焦点。如1989年南京市市区铁路、公路和水运的客运量分别达到1119万人、1539万人和2519万人,合计达5177万人,相当于市区人口每人流动21次。而广大农村经济水平低,有的地理位置也很偏僻,外来人员少,流动人口就少得多。其中中国东部各县1年人均流动约数次,如辽宁省岫岩县1987年为5.49次,安徽

浅论中国人口的现状及解决办法

浅谈中国人口的现状及解决办法 记得我上小学时,学校开了一门课《社会》,就是让我们了解我们国家的人口,民族,语言,省份等常识。当初对数字还没什么印象,当老师提及中国有数十亿人口时,我们在老师的惊呼中在脑海中留下了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的浅浅的印象。至于这个“大”所折射的含义,当初根本没有概念,随着中国人口的发展,现在也只能对这个“大”做浅浅的分析和理解。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是中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短时间内难以改变。人口问题是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面临的问题,是关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人口问题的重要性毋庸赘言,既然如此我们必须理性的认清中国到底存在哪些人口问题,也即中国人口的现状是怎样的。 现就从数量、素质、结构、分布来一窥中国人口的现状。 一、人口数量。庞大的人口数量一直是中国国情最显著的特点之一。虽然中国已经进入了低生育率国家行列,但由于我国热口基数大和人口增长的惯性作用,当前和今后十几年,中国人口净增数仍很大。按照目前总和生育率1.8预测,2020年,中国人口总量将达到14.6亿;人口总量高峰将出现在2033年前后,达15亿左右。受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第三次出生人口高峰的影响,在2005年-2020年期间,20岁-29岁生育旺盛期妇女数量将形成一个高峰。同时,由于独生子女陆续进入生育年龄,按照现行生育政策,政策内生育水平将有所提高。上述两个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中国将迎来第四次出生人口高峰。庞大的人口数量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多方面影响,在给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的同时,也给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带来沉重的压力。二、人口素质。中国政府加大公共卫生事业建设力度,不断提高人口健康素质。平均预期寿命已经得到很大提高,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均明显下降。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大幅度减少。非典型肺炎、禽流感等新发传染病得到有效的监测和控制,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明显进展。从总体上讲,中国人口健康素质仍然不高。数以千万计的地方病患者和残疾人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防治艾滋病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中国政府加快发展教育事业,人口科学文化素质显著提高。中国普及九年义务制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人口粗文盲率等数据均显示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受高层次教育的人数大幅度增加,受小学教育人口比重逐步下降。但是中国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总体水平还不高,主要表现在:一是人口粗文盲率大大高于发达国家2%以下的水平;二是大学粗入学率大大低于发达国家;三是平均受教育年限不仅低于发达国家的人均受教育水平,而且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并且,城乡人口受教育程度存在明显差异。三、人口结构。从人口年龄结构看,第一,当前中国人口社会抚养比较低,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大,劳动力资源丰富,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未来一、二十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口红利期。但庞大的劳动年龄人口也给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目前,中国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近千万,农村剩余劳动力2亿多。并且,劳动年龄人口将保持增长态势。这对就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事业提出了更高要求。第二,根据国际标准,中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中国老龄化呈现速度快、规模大、“未富先老”等特点,对未来社会抚养比、储蓄率、消费结构及社会保障等产生重大影响。第三,从人口性别结构看,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四、人口分布。从城乡分布来看,全国城镇人口低于下面缓存人口比重。近年来,由于积极推进人口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实施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战略,人口城镇化率以每年超过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采取多种措施和合理规划,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努力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环境,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劳动力,同时也改善了农村的经济状况。与此同时,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体系却严重滞后,亟待完善。庞大的流动迁移人口对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构成巨大压力。流动人口就业、子女受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以及计划生育等方面的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严重制约着人口的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面临困难。

探索性数据分析

探索性数据分析 探索性数据分析是利用ArcGIS提供的一系列图形工具和适用于数据的插值方法,确定插值统计数据属性、探测数据分布、全局和局部异常值(过大值或过小值)、寻求全局的变化趋势、研究空间自相关和理解多种数据集之间相关性。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对于深入了解数据,认识研究对象,从而对与其数据相关的问题做出更好的决策。 一数据分析工具 1.刷光(Brushing)与链接(Linking) 刷光指在ArcMap数据视图或某个ESDA工具中选取对象,被选择的对象高亮度显示。链接指在ArcMap数据视图或某个ESDA工具中的选取对象操作。在所有视图中被选取对象均会执行刷光操作。如在下面章节将要叙述的探索性数据分析过程中,当某些ESDA工具(如直方图、V oronoi图、QQplot图以及趋势分析)中执行刷光时,ArcMap数据视图中相应的样点均会被高亮度显示。当在半变异/协方差函数云中刷光时,ArcMap数据视图中相应的样点对及每对之间的连线均被高亮度显示。反之,当样点对在ArcMap数据视图中被选中,在半变异/协方差函数云中相应的点也将高亮度显示。 2.直方图 直方图指对采样数据按一定的分级方案(等间隔分级、标准差分级)进行分级,统计采样点落入各个级别中的个数或占总采样数的百分比,并通过条带图或柱状图表现出来。直方图可以直观地反映采样数据分布特征、总体规律,可以用来检验数据分布和寻找数据离群值。 在ArcGIS中,可以方便的提取采样点数据的直方图,基本步骤为: 1)在ArcMap中加载地统计数据点图层。 2)单击Geostatistical Analyst模块的下拉箭头选择Explore Data并单击Histogram。 3)设置相关参数,生成直方图。 A.Bars:直方图条带个数,也就是分级数。 B.Translation:数据变换方式。None:对原始采样数据的值不作变换,直接生成直方图。 Log:首先对原始数据取对数,再生成直方图。Box-Cox: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博克斯-考克斯变换(也称幂变换),再生成直方图。 https://www.360docs.net/doc/f97729871.html,yer:当前正在分析的数据图层。 D.Attribute:生成直方图的属性字段。 从图3.1a和图3.1b的对比分析可看出,该地区GDP原始数据并不服从正态分布,经过对数变换处理,分布具有明显的对数分布特征,并在最右侧有一个明显的离群值。 在直方图右上方的窗口中,显示了一些基本统计信息,包括个数(count)、最小值(min)、最大值(max)、平均值(mean)、标准差(std. dev.)、峰度(kurtosis)、偏态(skewness)、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研究生课程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杜世宏 北京大学遥感与GIS研究所

提纲 一、地统计基础 二、探索性数据分析

?地统计(Geostatistics)又称地质统计,是在法国著名统计学家Matheron大量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一门新的统计学分支。 它是以区域化变量为基础,借助变异函数,研究既具有随机性又具有结构性,或空间相关性和依赖性的自然现象的一门科学。凡是与空间数据的结构性和随机性,或空间相关性和依赖性,或空间格局与变异有关的研究,并对这些数据进行最优无偏内插估计,或模拟这些数据的离散性、波动性时,皆可应用地统计学的理论与方法。 ?地统计学与经典统计学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在大量采样的基础上,通过对样本属性值的频率分布或均值、方差关系及其相应规则的分析,确定其空间分布格局与相关关系。但地统计学区别于经典统计学的最大特点是:地统计学既考虑到样本值的大小,又重视样本空间位置及样本间的距离,弥补了经典统计学忽略空间方位的缺陷。?地统计分析理论基础包括前提假设、区域化变量、变异分析和空间估值。

? 1. 前提假设 –⑴随机过程。与经典统计学相同的是,地统计学也是在大量样本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样本间的规律,探索其分布规 律,并进行预测。地统计学认为研究区域中的所有样本值 都是随机过程的结果,即所有样本值都不是相互独立的, 它们是遵循一定的内在规律的。因此地统计学就是要揭示 这种内在规律,并进行预测。 –⑵正态分布。在统计学分析中,假设大量样本是服从正态分布的,地统计学也不例外。在获得数据后首先应对数据 进行分析,若不符合正态分布的假设,应对数据进行变换,转为符合正态分布的形式,并尽量选取可逆的变换形式。

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及影响因素(姜婷)

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及影响因素 学号:10160114 姓名:姜婷班级:10级地科一班 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一定时间内的空间存在形式、分布状况,包括各类地区总人口的分布,以及某些特定人口(如城市人口、民族人口)、特定的人口过程和构成(如迁移、性别等)的分布等。人口分布是受自然、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自然环境条件(如纬度、海拔、距海远近等)对人口分布起重要作用。20世纪以来,随世界范围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越来越大。 中国人口地域分布主要为: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人口逐渐稀少、平原地区人口稠密,随地势增高人口渐少和人口绝大多数分布在乡村。 中国人口分界线由东北至西南,从黑龙江黑河到云南腾冲作一直线,这是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以此线为准,西北人口密度较小,东南人口密度较大。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人口逐渐稀少。中国人口的分布极不均衡,绝大多数人口集中在东南部地区,西半部人口稀疏分散。各地区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东南半壁地势平缓,气候暖湿,人口密集,西北半壁地势高峻,气候干冷,人口稀疏。若从黑龙江省的黑河向云南省的腾冲划一直线,其东南一侧占总面积42.9%,人口占94.3%,西北一侧分别为57.1%和5.7%。1995年前者(含港、澳、台)平均人口密度高达284人/平方公里,后者仅为13人/平方公里,相差达21倍。如果自黑龙江省边境的黑河市至云南省边境的瑞丽县城划一条直线,此线以东的面积约占全国的43%,人口却为全国的94.3%,而该线西部面积约占全国的57%,人口只有全国的5.7%。 平原地区人口稠密,随地势增高人口渐少。中国人口分布除在水

中国人口分布的合理性

中国人口分布的合理性 专业:地理科学姓名:xxx 学号:2015xxxxxx 一、引言 人口信息是重要的国情信息,它对行政管理、人口研究、了解市场供求、制订社会和经济发展计划等都具有重要意义。而人口合理分布是各国政府所追求的人口目标之一,也是人口地理学家一直关注的问题。 二、人口分布的概念 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一定时间内的空间存在形式、分布状况,包括各类地区总人口的分布,以及某些特定人口(如城市人口、民族人口)、特定的人口过程和构成(如迁移、性别等)的分布等。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分布状况是其自然、社会、经济、人口和历史状况的综合反映,同时又会作用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是人口变动的基础。 而人口合理分布是指人口与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否均衡和合理, 并不是单单指人口疏密状态的算术表现形式。研究它有利于政府等决策部门对人口的发展问题进行合理政策实施。 三、中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1、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人口逐渐稀少。中国人口的分布极不均衡,绝大多数人口集中在东南部地区,西半部人口稀疏分散。1935年,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和人口学家胡焕庸教授首先提出爱珲——腾冲这一人口地理界线,该线以东的中国东部,当时面积约占全国的36%,人口占全国96%;该线以西的西部,面积约占全国的64%,而人口仅占4%,中国人口仍然集中在东南半壁 ,西北则相对较少。如下图:

2、平原地区人口稠密,随地势增高人口渐少。中国人口分布除在水平方向上极不均衡外,在垂直方向上也呈现出平原区人口密集,由平原向周围的丘陵、高原和山地,随地势增高存在人口递减的规律。 3、人口绝大多数分布在乡村。由于历史的原因,至今中国的工业生产水平不高,城镇化水平较低,城镇人口比重小,农业在全国人民的经济活动中仍然占据优势,这是中国现阶段的经济特征,也是当前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这种情况对中国人口分布的基本面貌起了决定性的影响。 四、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人口的分布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历史和政治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与制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使中国各地的人口分布差异显著,却又非常合理。 1)自然因素: 东部地区以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降水较丰沛,而且东部以平原为主,其优越的气候及地形最适宜发展农业,而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上,绝大部分人口都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所以东部地区的人口承载力比较高。而西部地区以山地为主,大多为高原,荒漠,不适合农业生产,而且远离沿海,水分不足,土地开发利用受到限制,从而导致人口分布稀疏,但也得以使其生态得到保护。 2)社会经济因素: 东部沿海地区生产力水平高,与外部的联系紧密,尤其是改革开放,更加促进了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使其成为经济发展的重心,加上东部便利的交通,更加快了其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人口的快速流动。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劳动力需求也加大,东部稠密的人口,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进而促进经济的发展。高铁,城际铁路等交通设施的进一步完善,更加快了人口的流动。 3)历史和政治因素: 东部地区一直都是经济,政治中心,多个历史古都,历史名城都在东部。国家为东部沿海的发展,也提供了政策优势,如对于外来投资商,可以免三年的税一系列的政策优惠,吸引着国内外的投资商,促进了人口向东部集中。 五、探讨与结论 中国人口分布的这一稳定的宏观格局是有深刻的地理背景的。由于西部地区大多为高原、荒漠,土地可垦殖率低,而且远离沿海,在经济的全球组织中处于边缘腹地的地位,所以西部地区人口承载力比中东部地区低得多。所以西部地区尽管人口密度比中东部低很多,但西部地区人口对环境的相对压力已经大于中东部地区。正是由于西部地区人口相对压力已大于中东部地区,所以西部地区的水土流失、沙漠化等环境灾害要比中东部地区严重得多。因此从人口承载力与人口

中国人口分布合理性

中国人口分布合理性 --------- 从影响人口分布因素角度分析一,人口分布概念 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一定时间内的空间存在形式、分布状况,包括各类地区总人口的分布,以及某些特定人口(如城市人口、民族人口)、特定的人口过程和构成(如迁移、性别等)的分布等。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分布状况是其自然、社会、经济、人口和历史状况的综合反映,同时又会作用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是人口变动的基础。研究它有利于政府等决策部门对人口的发展问题进行合理政策实施.。 二,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一般来说,生产力水平愈低,自然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就愈重要,愈明显,有时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这种影响会逐渐变小。但在中国人口分布影响因素中,自然因素占主导地位。 三,中国人口分布 中国人口分布的这一稳定的宏观格局是有深刻的地理背景的。由于西部地区大多为高原、荒漠,土地可垦殖率低,而且远离沿海,在经济的全球组织中处于边缘腹地的地位,所以西部地区人口承载力比中东部地区低得多。所以西部地区尽管人口密度比中东部低很多,但西部地区人口对环境的相对压力已经大于中东部地区。正是由于西部地区人口相对压力已大于中东部地区,所以西部地区的水土流失、沙漠化等环境灾害要比中东部地区严重得多。因此从人口承载力与人口压力的对比关系来说,尽管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很低,但西部地区人口超载更加严重。因此西部地区相对于中西部地区的人口密度不仅不能增加,相反应该降低。总之,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密集、西部地区人口稀疏的格局,是完全合乎生态系统承载力的自然规律和经济空间组织的社会规律的,是不随人们的主观愿望改变的。

论中国人口的分布规律及成因与其的合理性

论中国人口的分布规律及成因与其的合理性 人口信息是重要的国情信息,它对行政管理、人口研究、了解市场供求、制订社会和经济发展计划等都具有重要意义。1935年,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和人口学家胡焕庸教授根据1933年全国各省、县的人口资料,写成《中国人口之分布》一文,创制了全国第一张人口密度图,并首先提出爱珲一腾冲这一人口地理界线,后被人称为“胡焕庸线”或“胡氏线”。该线以东的中国东部,当时面积约占全国的36%,人口占全国96%;该线以西的西部,面积约占全国的64%,而人口仅占4%,中国人口仍然集中在东南半壁,西北则相对较少。进一步分析,这种差异更显著。 目前,如仍以胡氏线为界,我国东部和西部的面积分别占全国的42.9%和57.1%。1990年我国人口普查数为11.6亿人(包括台港澳),东部人口占全国的94.2%,西部人口占全国的5.8%;经历了半个多世纪,西部和东部所占全国人口的百分比仅有±1.8%的变化,表明了该线的客观性。 二、成因分析 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主要受自然环境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其中又以自然环境的影响为最大,首先,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受自然环境条件的深刻制约。中国特殊的地理环境,尤其是地形和海拔高程,对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起着直接影响作用。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同世界人口的分布区是大致相同,具有三大趋向,即:趋向沿海,趋向地平地势以及趋向暖湿气候。正是这三种趋向姓

的结合,再加上中国特殊的地理环境,才形成了中国东西人口地域分布的差异。地形和海拔还通过对农业的影响,间接地制约中国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我国东部地区滨临海洋,全为湿润区和半湿润区,几乎包括了全部的热带和亚热带,以及部分暖温带和一部分中温带;占据了三级地形中的第一台阶(海拨0~500米)的全部和部分第二台阶(海拨1000~2000米),海拨500米以下的平原和低丘占全国总面积的25.5%;有东北平原的黑土、华北平原的黄褐土、华中丘陵山地的棕壤、长江流域的水稻土等适于农业生产的土壤;从而吸引了众多的农业人口。长江三角洲与钱塘江下游平原、黄淮海平原、四川盆地、长江中游平原等我国四大人口密集区都位于东部,这些地区也是世界著名的人口稠密区。西部地区占有全部的第三台阶(海拨4500米以上)和大部分的第二台阶,除高山和少数河谷外,几乎全是干旱、半干旱气候,占全国面积15.5%沙漠、戈壁和荒漠化土地几乎全在西部。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使西部地区的人口分布极为稀疏,仅绿洲和河谷灌溉带有较密的人口。 其次,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从业人员的减少,经济对人口地域分布的影响将越来越显著。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地区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的东移、沿海经济发展战略的推出以及沿海地区率先改革;经济迅速发展的累积牵动效应,已使中国人口地域分布自80年代开始,由建国以来的分散和均衡化转向向东倾斜的集中化方向发展,全国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绝大部分集中在东部。强大的经济实力,使人口大部分集聚于东部地区。解放后,国家化了

空间相关性的统计分析

空间相关性的统计分析 摘要院空间自相关统计量是用于度量地理数据的一个基本性质,空间分析学者 结合日益成熟的电脑科技GIS、空间计量方法、以及大型资料库,目的在精确地 界定空间因素的重要性及影响力,空间权重矩阵用fij 符号来表示空间的对象i,j 的互相关联,fij=0 就是表示空间权重矩阵的对角元素为零。空间权重矩阵有可以 根据文中的几个函数方法来确定。 Abstract: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statistics is a basic property used to measure geographic data. Spatial analysis scholars aim toaccurately define the importance and influence of space factors combined with the increasingly mature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GIS, spatial econometric methods andlarge database. In spatial weight matrix, fij denotes the correlationbetween i,j. fij=0 means thediagonalelements of spatial weight matrix is zero. Spatial weight matrix can be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following function methods.关键词院空间信息特殊关系;空间依赖性;空间自相 关性;统计方法;空间权重矩阵Key words: spatial information special relationship;spatial dependence;spatial autocorrelation;statistical methods;spatial weight matrix中图分类号院P208 文献标识码院A 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4)27- 0243-02 1 空间的引入地理学第一定律,Tobler's First Law 或者Tobler's FirstLaw of Geography,地理事物或属性在空间分布上互为相关,存在集聚(clustering)、随机(random)、规则(Regularity)分布。 空间信息之间存在特殊关系。一个空间单元内的信息与其周围单元信息有相 似性,空间单元之间具有的连通性,属性各阶矩的空间非均匀性或非静态性。空 间分布模式主要有点模式、线模式、面模式和体模式,其中最早被提出和研究的 是点模式(point pattern)。点模式分析的理论最早由Ripley(1977)提出,并不 断得到完善。目前应用领域最广的面模式——空间自相关。基本上,人的行为表 现受到所处环境或周遭环境的影响非常明显,空间分析学者结合日益成熟的电脑 科技GIS、空间计量方法、以及大型资料库,目的在精确地界定空间因素的重要 性及影响力:到底是哪一种空间因素产生影响?影响有多大?如何建立模型?解 释自变数与因变数间的关系。 空间自相关分析的目标应该是在空间某一变量应该与某一空间相关,其相关 的程度应该怎样。空间自相关的系数应该经常来度量某事物在空间中的依靠性。 如果一个因变量的取值跟随所要测量的长度的变小而变得更加相近,所以这一变 量值就显示空间正相关;如果测量值由于程度的变小而更远,这个称为空间负相关;如果测量值与空间不存在依靠性,那么。这一个测量值所表现的是与空间不 相关性或者说是空间随机性。空间自相关的应用一般与取样,测量空间自相关的 测量与之距离的空间函数还有自相关性的测量检查。 2 与空间有关性的基本理论空间自相关定义:空间自相关是指一些变量在同 一个分布区内的观测数据之间潜在的相互依赖性,要是这些因素本身存在自相关,必然削弱它们的作用,为此需剔除自相关影响大的因素。空间统计分析就是为空 间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地理要素空间相互影响,自相关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影响 因素。对已知观测数据建立自回归模型,即可对自相关变量进行预测,主要思想 在于空间中邻近的数据通常比相离较远的资料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如所研究的地 理对象受许多因素影响,其建立在相邻地理单元存在某种联系的基本假设之上。 空间依赖性定义:就是指当地理空间中某一点的值依赖于和它相邻的另一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