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专题活动记录

产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专题活动记录
产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专题活动记录

产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专题活动记录

时间:2016年4月2日

地点:产科医生办公室

2

专题活动内容:手术安全核查及手术风险评估完成情况

检查情况:

填表科室:产科填表人:刘志巧审核人:邓家毅

妇产科安全管理统计表(手术安全核查手术风险评估)

发现问题:1.有极少部分医生对择期手术忘记提前1天通知手术室。

2.妇产科少部分医生手术风险评估表偶有漏项。

3.麻醉科个别医生手术风险评估表会漏项。

原因分析:1.科室质控力度不够;

2.医务人员责任心稍差,重视力度不够。

整改措施:1.加强医务人员的责任心,着重培训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及手术风险评估制度;

2.科室之间应互相督促,认真检查病历,多次核查;

3.科室多次利用时间加强自查质控力度。

效果评价:利用早上交班会及科室月末总结会议多次强化对手术安全核查及手术风险评估制度学习,反复强调手术安全核查及手术风险评估的重要性,经过多次学习,医务人员较前明显认真,多次核查,把工作落实到实处,填写较前明显认真,提高了医疗安全。继续认真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及手术风险评估制度。

产科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产科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产科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护理安全是指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中,要严格遵循护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准确无误地执行医嘱,实施护理计划,确保患者在治疗和康复中获得身心安全。而妇产科是医院的医疗纠纷高发科室,风险大,对妇产科护士的知识面要求广,应急能力要求强,无菌要求高,其各方面的安全隐患也较多,是一个不同于一般临床科室的高危科室。针对这样一个工作性质,就要求妇产科的管理人员制定一套完善的护理质量管理系统,并围绕质量管理,不断改进各个环节中潜在的问题,认真落实护理措施,从根本上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消除护理隐患,确保护理安全。 一、工作目标评估住院患者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措施,预防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二、遵循标准预防、安全的原则,评估住院患者,对存在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并向患者进行指导,如跌倒、坠床、烫伤的预防等。 三、根据评估结果对患者进行安全方面的指导,嘱患者注意自身安全,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四、提供安全的住院环境,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不安全因素,降低风险。 五、让产妇及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且产妇在住院期间无因护理不当造成的不良事件发生。 六、在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危险地段设安全警示标志,如跌到、烫伤等 七、规范孕产妇请假离院管理制度,减少离开后分娩的危险。 八、严格落实各项制度、流程执行情况。防止个别护理人员有章不循、粗心大意,在各实际操作中,容易造成症状、体征不观察仔细,异常情况发

现、报告、处理不及时;护理文书记录不详细以及出现用药错误或婴儿滑落、沐浴烫伤等。

妇产科护理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

妇产科护理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 目的分析在妇产科进行护理质量控制对于提高护理管理安全性的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1月—2016年1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妇产科患者20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在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常规模式,观察组在护理安全管理中实施护理质量控制,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缺陷发生率为2%,对照组护理缺陷发生率为11%;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升高为(97.61±10.68)分,对照组为(84.38±10.27)分;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度达到97%,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1%。结论在妇产科实施护理质量控制有助于提升安全管理效果,降低护理缺陷,保证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标签:妇产科;护理质量控制;安全管理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value of nursing quality control in the department of gynaecology and obstetrics on improving the nursing management safety. Methods 200 cases of patients in the department of gynaecology and obstetric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4 to November 2016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or research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routine model,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The nursing quality control,and the effect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incidence rate of shortcoming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2% and 11%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nursing quality score increased to (97.61±10.68)poi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84.38±10.27)points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satisfactory degre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7% and 71% i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nursing quality in the department of gynaecology and obstetrics contributes to improving the safety management effect,reducing the nursing shortcomings and ensuring the nursing quality,which is worth promotion. [Key words] Department of gynaecology and obstetrics;Nursing quality control;Safety management 相較于医院其他各个科室,妇产科的主要特点包括多急诊、高危险、多夜诊、高病床周转率等,因此妇产科的护理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1]。怎样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保证护理管理的安全性,保证护理质量,是妇产科必须重视的问题。该研究主要分析妇产科护理质量控制对于保证护理安全的效果,现对研究结果进行整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来源于该院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接受治疗的200例妇产科患者,随机按照平均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平均年龄(36.2±4.2)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1]

月份质量与安全管理团队活动记录日期:2013年月 主持人: 参加人员:全体医护人员 记录者: 本次活动主题: 活动内容及结果: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改进措施:(措施应为能够实施)(手写) 上次问题改进效果追踪:(手写)

1月份质量与安全管理团队活动记录 日期:2013年1月 主持人: 参加人员:全体医护人员 记录者: 本次活动主题: 院感管理 活动内容及结果: 检查医护人员七步洗手法,并检查门诊及住院部治疗室院感管理情况。 做好今年医院感染发生例数、医院感染漏报例数的统计工作 做好医疗器械消毒灭菌的工作,统计完善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的工作 做好控感工作减低本年度无菌手术切口感染例数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手卫生不到位 2执行无菌操作不力 3自身防护不认真 改进措施: 1通过现场演示再次认真学习六步洗手法,人人过关。在检查下一个病人前严格手消毒2所有操作包括解除病人的无创操作等均必须穿工作服戴口罩帽 3和病人接触时防止被其各种体液污染和锐器伤,一旦发生及时上报处理 4治疗室门口放臵拖鞋,医生入治疗室需穿拖鞋并戴口罩帽子,患者入治疗室必须穿带鞋套。 5 需对治疗室行早晚消毒各消毒一次。 6 完善医院感染发生例数、医院感染漏报例数、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的统计工作上次问题改进效果追踪:

2月份质量与安全管理团队活动记录 日期:2013年2月 主持人: 参加人员:全体医护人员 记录者: 本次活动主题: 核心制度——交接班制度的落实 活动内容及结果: 抽查上月白班、夜班、周末班交接班是否及时 检查交接班记录是否及时书写 检查交接班记录内容是否准确反映值班情况 是否完善交接班记录书写合格率的统计工作 现场考核。抽取1-2名医务人员了解其对交接班制度的掌握情况。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接班人员未能提前到班 2不重视交接班,不详细,床头交班不到位 3交接班记录书写不及时不简洁或内容空洞 改进措施: 1再次强调接班人员必须提前15分钟到岗,迟到罚款100元/次 2学习交接班制度具体内容,让科内人员充分认识到交接班的重要性,对危重病人交班 更要详细,要床头交班 3交班记录要简练,写主要的症状体征诊断和治疗及注意点 4完善交接班记录书写合格率的统计工作 上次问题改进效果追踪: 二月份通过院感管理专项活动大家都认识到院感管理的重要性,严格执行7步洗手法并做到一人一消,所有操作都按规定穿工作服戴口罩帽子手套,做好个人防护,未发 生被污染和锐器伤,并在治疗室门口放臵拖鞋及鞋套,方便医护患使用,减少环境污染 发生。

2015年妇产科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2015年妇产科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计划2015年我科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小组将根据医院和护理部在整体要求和工作思路,结合我科工作实际制定以下工作计划:(一)工作目标 1、无重大护理安全事故发生 2、全面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病员满意度≧96% 3、优质护理服务合格率≧95% 4、护患纠纷≤3例 5、护理投诉≤5例 6、医院感染质量合格率≧95% 7、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95% 8、归档病历合格率≧96% 9、贯彻执行护理质量标准体系,各项工作指标到三级医院要求。46项护理质量标准中A类项目的检查率≧100%,B类项目的检查率≧70% (二)具体工作安排 1、认真贯彻执行《四川省医院护理质量管理评价标准》(试行)(1)科室质控人员在参加护理部组织的“评价标准”培训基础上,科内坚持每天晨会学习,使质控人员尽快掌握和应用“评价标准”,进行有效质量监控。 2、对科室质控人员根据工作能力进行有效整合,分工合作,达到质量控制并应用质量管理工具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整改

意见及措施。 2、按照护理部要求,严格按《四川省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试行)进行护理质量控制,充分发挥科室质控人员的力量,把好科室质量控制关,定期进行质量评价,确保病区护理质量安全。 (三)、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切实保障病员的安全 1 坚持查对制度:要求医嘱班班查对,每周护士长参加总核对2次,并有记录。做到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减少护理差错事故发生。2认真落实妇产科各项护理常规,杜绝差错事故发生。 3 加强危重病人的护理,坚持床头交接班制度和晨晚间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4、抢救室设专人管理,做到定位、定量、放置完好,每天作好检查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加强紧急意外情况的应急预案好处理流程的培训与演练。 6 认真落实患者十大安全目标严格执行《病人身份识别制度》,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特别加强新生儿双腕带的管理。 7根据2014年制定的孕产妇绿色通道方案及各项目标完成护理工作,确保孕产妇及婴儿安全。 妇产科 2015年1月11日

产科孕产妇和婴儿安全管理制度

医疗保健机构产科孕产妇和婴儿安全管理制度 (试行) 一、产科依法服务管理制度 (一)为确保产科质量,保护母婴安全,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必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办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格执行助产技术的准入制度。对未取得《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的单位和个人,一律不得开展助产技术服务。违法服务的,依法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 (二)未经批准擅自开展助产技术的非医疗保健机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依据《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办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进行查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十七条规定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三)逾期不校验助产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继续从事助产技术服务的,由原发证部门责令限期补办校验手续,拒不校验的,由原发证部门依法吊销助产技术服务的执业资格。 (四)非法医疗保健机构开展助产技术服务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十四条规定进行查处。已取得医师资格未取得助产资格的个人,擅自从事助产技术服务的,按《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办法》第三十八条进行查处,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吊销其医师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已取得助产资格的个人,在未取得助产执业许可的医疗机构和非医疗机构从事助产技术服务的,按照《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办法》第三十八条查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吊销其医师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六)产科助产技术人员除取得《执业医师证书》或者《护士执业证书》外,医生和助产师(士)还应取得《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方可从事助产技术服务。产科应将取得的《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挂在产科明显处。并将取得助产技术资格的人员,在产科对外公布,以接受监督和供孕产妇知情选择服务,未取得资格的人员只能由有资格的人员带教见习,不能独立施行助产技术服务。 二、村级妇幼保健员的管理制度 村级妇幼保健员必须经过县级以上的母婴保健技术培训,只从事孕期保健,护送产妇住院和产后访视母婴的保健工作,村级妇幼保健员不得违法开展家庭接生。原家庭接生员转变为村级妇幼保健员后仍违法接生者,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三、《出生医学证明》发放管理制度 规范《出生医学证明》的发放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安徽省(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办法》,落实专人负责,明确责任,严格把好发证关。每个接产机构不但在孕妇学校,而且医务人员要在产前保健时要认真进行宣传。每个单位都要设立固定的宣传栏,大力宣传《出生医学证明》使用的重要意义,公告《出生医学证明》发放程序。从每个新生儿出生后就要认真发放好法定的《出生医学证明》。提高《出生医学证明》的使用率,并用电脑认真做好《出生医学证明》发放管理和信息统计上报工作。 四、产科安全管理制度 (一)实行业务副院长行政查房制度,及时协调院内相关科室关系,解决产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督促改进产科工作,并做好记录备查。 (二)实行科主任负责制。严格执行《安徽省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和《安徽省各级医疗保健机构产科建设标准(试行)》配备各级各类产科工作人员、产科设备,建立健全产科工作制度,落实各种人员职责。 (三)成立院内产科抢救组、产科质量管理小组,按照《安徽省县、乡级产科质量标准》每半年评价一次产科质量,并做好登记。 (四)严格执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和产儿科双查房制度,产儿科要互相配合,同时负责对转入新生儿科的病理新生儿和母亲的查房和诊治,执行婴儿安全管理制度。

加强产科安全管理的十项规定

编号:SY-AQ-09200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加强产科安全管理的十项规定Ten regulations on strengthening obstetric safety management

加强产科安全管理的十项规定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一、严禁医疗机构未取得相应资质非法开展产科诊疗活动。 二、严禁医疗机构使用未取得相应资质的人员非法从事产科诊 疗服务。 三、严禁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终止妊娠, 控制剖官产率。加强孕产期健康教育,促进自然分娩。规范孕产期 保健服务,全面加强产科质量管理。 四、严禁违反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相关规定。健全医院感染 防控体系,提高医院感染防控意识,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减少医院 感染。 五、严禁医疗机构及其人员接受母乳代用品生产者、销售者为 推销产品而给予的馈赠和赞助,严禁参与各种形武的母乳代用 品推销和宣传。严格执行母乳喂养相关规定。 六、严禁危害新生儿人身安全的行为。医疗机构要建立新生儿

身份识别、交接制度和流程。新生儿交接时须由交接双方的医护人员和家属签字确认。新生儿检查、治疗需离开原病区的,必须有家属陪同。医疗机构应当加强产科、新生儿科等关键区安全防范能力建设,并建立严格的24小时监控和管理。 七、严禁医疗机构及其人员违反新生儿出生缺陷登记报告制度。出生缺陷新生儿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联系公安、民政等部门妥善处理。 八、严禁医疗机构及其人员买卖或非法处置胎儿附属物。胎儿附属物归产妇所有。产妇放弃或者捐献胎盘的,可以由医疗机构进行处置。如果胎盘可能造成传染病传播的,医疗机构应当及时告知产妇,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消毒处理,并按照医疗废物进行处置。脐带血采集应当符合国家有关管理规定和技术规范。 九、严禁按医疗废物处理死胎、死婴。对死胎、死婴,必须经产 妇或家属在医疗文书上签字后,方可由其自行处理。委托医疗机构处理的,应当按照《殡葬管理条例》处理。可能存在感染性、

产科质量安全管理办公室工作制度

附件1: 产科质量安全管理办公室工作制度 一、实行业务副院长行政查房制度,及时协调院内相关科室关系,解决产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督促改进产科工作,并做好记录备查。 二、质量安全管理办公室严格执行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医疗保健机构产科建设标准,配备各级各类产科工作人员,产科设备,建立健全产科工作制度,落实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三、成立院内产科抢救组,产科质量管理小组,每季度评价一次产科质量,并做好登记。 四、实行科主任负责制,严格执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同时产儿科要互相配合,负责对转入新生儿科的病理新生儿和母亲的查房和诊治,执行婴儿安全管理制度。 五、实行产科危重病人请示报告制度。发现危重孕产妇,要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和科主任,科主任接到通知后,应及时奔赴现场抢救,指挥抢救工作,并报告医院,协调各相关科室共同组织抢救。 六、严格执行值班交接班制度。值班期间实行三线医师值班制,交接班内容详细记录于交班本中,并做好床头交班工作,特殊情况个别交接;交接时应对孕产妇的胎心,产程进展,高危因素变化等情况进行详细检查,并如实记录,签字。科主任应对交接班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 七、加强对产科人员的助产技术培训。实行产科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制度,有计划安排医师进修,学习,参加学术会议,不断提高技术水平。积极引进和推广产科服务新知识新技术,促进产科质量不断提高。

八、加强孕产期健康教育,促进自然分娩。规范孕产期保健服务,加强产科质量管理,控制剖宫产率。 九、严格执行母乳喂养相关规定。严禁医务人员接受母乳代用品生产者、销售者为推销产品而给予的馈赠和赞助,严禁参与各种形式的母乳代用品推销和宣传。 十、健全医院感染防控体系,提高医院感染防控意识,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减少医院感染。

产科管理制度大全

[常宁现代妇产医院] 产科管理制度

目录 产科门诊工作制度 (1) 产科病房管理工作制度 (1) 高危妊娠管理制度 (2) 健康教育科工作制度 (3) 待产室工作制度 (3) 产房工作制度 (4) 母婴同室管理制度 (5) 产科、儿科医师双查房制度 (5) 《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制度 (6) 妇幼卫生信息登记上报制度 (10) 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 (10) 孕产妇安全管理制度 (14) 新生儿疾病筛查制度 (15) 出生缺陷管理工作制度 (16) 出生缺陷诊断制度 (16) 出生缺陷监测工作制度 (17) 死婴、死胎管理制度 (17) 胎盘处置管理制度 (18) 产后访视工作制度 (18)

妇幼卫生信息管理工作制度 (19) 妇幼卫生信息质量控制制度 (19) 妇幼卫生信息安全制度 (20) 妇幼卫生信息资料分类归档管理制度 (21) 妇幼卫生信息归口管理制度 (21) 妇幼卫生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22) 妇幼卫生信息报告管理制度 (23) 促进自然分娩实施方案 (23) 目录 设备科医疗设备管理制度 (25) 人才培养制度 (30) 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制度 (31) 妇幼保健工作例会制度 (32) 孕产妇死亡评审制度 (33)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33) 麻醉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34) 首诊负责制度 (35) 产科门诊工作制度 (38) 产科三级查房制度 (39) 孕产妇死亡讨论及报告制度 (40)

围产儿死亡讨论制度 (40) 交接班制度 (41) 剖宫产术前讨论制度 (42) 剖宫产术后审核制度 (42) 疑难病例转诊、会诊制度 (43) 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44) 危重病人抢救制度 (44) 差错防范制度 (45) 登记统计制度 (46) 急救药品管理制度 (46) 产科质量自我评估制度 (47) 妇产科科主任职责 (47) 临床主治医师职责 (48) 临床住院医师(士)职责 (49) 助产士职责 (49) 待产室消毒隔离制度 (50) 目录 母婴同室消毒隔离制度 (50) 产房消毒隔离制度 (51) 安全管理制度 (51)

产科安全管理办公室工作制度

产科安全管理办公室工作制度 1、认真落实产科质量管理相关文件的工作要求,建立和健全院内相关工作制度,组织医务人员开展产科相关业务及三基知识培训和考核。 2、加强孕产期健康教育,促进自然分娩。规范孕产期保健服务,加强产科质量管理,控制剖宫产率。 3、协调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抢救。对本院发生的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及时组织各方力量进行抢救。 4、严格执行母乳喂养相关规定。严禁医务人员接受母乳代用品生产者、销售者为推销产品而给予的馈赠和赞助,严禁参与各种形式的母乳代用品推销和宣传。 5、健全医院感染防控体系,提高医院感染防控意识,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减少医院感染。

产科安全办公室主要职责 (一)负责院内产科质量管理。认真落实相关文件的工作要求,建立和健全院内相关工作制度,组织医务人员开展产科相关业务及三基知识培训和考核,组织开展院内产科安全工作自查和质控,并进行针对性整改。负责院内数据质控及信息统计报告工作的管理,按时上报产科服务能力相关统计报表。做到“五清”:医务力量清、业务状况清、工作流程清、服务质量清、追踪结局清。 (二)重点孕产妇全程追踪随访。在对所有本院建卡孕产妇进行登记和管理基础上,按照产前检查风险评估和动态变化情况加强追踪随访和管理,尤其对有低、高风险的孕妇。对转入或转出医院的孕产妇,根据管理规范及时进行信息的录入和报告。 (三)协调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抢救。根据危重孕产妇会诊、转诊工作原则与处置流程和产科质量管理要求等规定,对本院发生的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及时组织各方力量进行抢救。及时转入县人民医院危重孕产妇及新生儿抢救中心。 (四)特殊新生儿患儿上报。对乙肝孕产妇在本院出生的新生儿以及遗传性代谢病筛查阳性患儿、听力筛查阳性患儿等按工作规范进行随访,将有关信息及时告知患儿家长并转报区县妇幼保健所

医疗保健机构产科孕产妇和婴儿安全管理制度

编号:SM-ZD-56201 医疗保健机构产科孕产妇和婴儿安全管理制度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医疗保健机构产科孕产妇和婴儿安 全管理制度 简介:该制度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程序化、标准化的流程约定,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从而协调行动,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一、产科依法服务管理制度 (一)为确保产科质量,保护母婴安全,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必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办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格执行助产技术的准入制度。对未取得《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的单位和个人,一律不得开展助产技术服务。违法服务的,依法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 (二)未经批准擅自开展助产技术的非医疗保健机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依据《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办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进行查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依据《医疗机构管

产科质量管理制度

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母婴保健工作制度 内部资料妥善保存

岗位责任制度 一、妇产科医师岗位职责 (一)、科主任职责 1、在院长领导下,完成医院所交给的各项任务,负责本科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及行政管理工作。 2、制定本科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 3、领导本科人员,对病员进行医疗护理工作,完成医疗任务。 4、督促本科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严防并及时处理差错事故。 5、负责组织全科职工的再教育工作,运用国内外医学先进经验,开展新技术、新疗法,进行科研工作,及时总结经验。 6、定时查房,共同研究解决危重疑难病例诊断治疗上的问题,定期检查产房、新生儿室工作。 7、确定医师轮转、值班和内科工作的安排,加强病房的管理工作,组织领导有关本科对挂钩医疗单位的技术指导工作。 8、参加门诊、会诊、出诊、决定科内病员的转科、转院和组织临床病例讨论。 9、领导本科人员的业务和技术考核,提出升、调、奖、惩意见,妥善安排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组织并担任临床教学。 10、协助做好计划生育工作。 11、副主任协助主任负责相应的工作。 (二)、主任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的领导下,熟练掌握本专业的技术标准,指导全科医疗、教学、科研、技术培养与理论提高工作。 2、定期查房并亲自参加指导急、重、疑、难病例的诊断、抢救和治疗。 3、定期参加门诊工作,根据科内安排,参加会议、出诊。 4、指导本科下级医师做好各项医疗工作,有计划地开展基本功训练。 5、掌握本科范围内的国内外学术动态,不断吸收、运用新技术指导临床实践。 6、督促下级医师认真贯彻各项规章制度和医疗操作规程。 7、副主任医师参照主任医师职责执行。 (三)、主治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和主任、副主任医师指导下进行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 2、每日查房,带领并指导住院医师进行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 3、掌握病情变化,对危重、死亡医疗事故或其它主要问题应及时处理,并向科主任汇报。 4、参加值班、门诊、疑难会诊及出诊等有关工作。 5、参加病房的临床病例讨论,检查修改下级医师书写的医疗意见及各项记录,决定病人出院、签署并检查出院病历。 6、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检查所管病房医疗护理质量,严防差错事故。 7、担任临床教学,指导进修生及实习医师工作。 8、对新入院、危重、疑难病例及治疗效果不佳的病人,应重点巡视、重点检查和讨论。设法明确诊断,及时治疗,检查病历并纠正其中错误的记录,检查医嘱执行情况、治疗效果,必要时可请科主任检查指导。 (四)、总住院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和主治医师领导下,协助科主任做好科内各项业务和日常医疗行政管理工作。 2、带头执行并检查督促各项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的贯彻和执行,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3、掌握病员的病情变化,病员发生病危、死亡、出现医疗差错事故或其它重要问题时,

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范文.docx

. 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时间: 2012-08-20 地点:普外科办公室,医疗质量存在问题:,会诊质量差,质控提高运行病历的质量,交接班质量,医务科、质控科医疗质量 检查反馈,科室根据医院医疗质量检查情况制订整改措施,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时间:2012-08-20 地点:普外科办公室主持人:参加人员(签名)主要内容:通过对在院病 人的诊疗过程检查,发现出我科在诊疗过程中的不足,及亟需改进的地方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 活动记录 时间: 2012-08-20地点:普外科办公室 主持人:参加人员(签名) 主要内容: 通过对在院病人的诊疗过程检查,发现出我科在诊疗过程中的不足,及亟需改进的地 方。 主要检查内容: 通过对在院病人的诊疗过程检查,发现出我科在诊疗过程中的不足,及亟需改进的地 方。 医疗质量存在问题: 病历: 【病历缺手写签名】 不合理用药 1.无菌手术使用抗生素;部分病例血、尿常规正常,无发热,长时间使用抗生素;辅 助类药物使用指证不严。 核心制度 1.会诊存在不及时情况; 2. 会诊填写过于简单,会诊质量差; 3.交接班本登记过于简单。 改进措施: 1、加强对核心制度相关内容的培训,全科进行对核心制 度的学习。 2、加强对病历书写规范的学习,加强对科室病历的一级 质控提高运行病历的质量 3、加强对抗生素合理使用相关文件的学习,提高对抗生

素使用的规范程度 4、科室建立普通交班,疑难危重交班两套交班本,提高 交接班质量 5、运行病历中对知情同意书的签署缺少核查,部分知情 同意书没有签名,存在医疗隐患。 质控员签字2013 年 8 月 20 日科主任签字2013 年 8 月 20 日 医务科、质控科医疗质量检查反馈 一、存在病历迟归现象。 二、存在传染病漏报现象 三、存在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现象 四、用抗菌素送标本查药敏率低 科室根据医院医疗质量检查情况制订整改措施 一、加强教育、提高认识 二、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业务能力 三、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明确责任,加强责任追究。 科主任签字: 2013 年 8 月 30 日 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时间:2013-06-20地点:普外科办公室,为了保证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医疗质量存在问题:,务必做到人人知晓对病程记录中节点时间的评估,提高运行病历质量建立科室住院超30 天患者病情登记本,时间:2013-07-16地点:普外科办公室,主要内容:(总体医疗质量检查), 3.交接班记录过简,提高运行病历的质量,班质量,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时间:2013-0 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 时间: 2013-06-20地点:普外科办公室 主持人:参加人员(签名) 主要内容:(病情评估检查)

母婴安全管理制度

宜兴市红塔医院母婴安全管理制度 一、产科安全管理制度 (一)、实行业务副院长行政查房制度,及时协调院内相关科室关系,解决产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督促改进产科工作,并做好记录备查。 (二)、实行科主任负责制,严格执行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医疗保健机构产科建设标准,配备各级各类产科工作人员,产科设备,建立健全产科工作制度,落实各种人员职责。 (三)、成立院内产科抢救组,产科质量管理小组,每半年评价一次产科质量,并做好登记。 (四)、严格执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和产儿科双查房制度,产儿科要互相配合,同时负责对病理新生儿和母亲的查房和诊治,执行婴儿安全管理制度。 (五)、实行产科危重病人请示报告制度。发现危重孕产妇,要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和科主任,科主任接到通知后,应及时奔赴现场抢救,指挥抢救工作,并报告医院,协调各相关科室共同组织抢救。(六)、严格实行医生、护士每班值班,交接班制度。实行一、二线医师双岗负责制。特殊情况个别交接;交接时应对孕产妇的胎心,产程进展,高危因素变化等情况进行详细检查,并如实记录,签字。科主任应对交接班情况进行详细检查和监督。 (七)、加强对产科人员的助产技术培训。实行产科人员继续医学教育

学分管理制度,有计划安排医师进修,学习,参加学术会议,不断提高技术水平。积极引进和推广产科服务新知识新技术,促进产科质量不断提高。 二、孕产妇安全管理制度 、认真做好孕妇系统管理,产前保健时医疗保健机构必须统)一( 一使用依法印制的孕产期保健手册,如实填写相关内容,按要求认真做好孕妇学校健康教育,孕期保健服务。孕妇住院分娩时须将孕产期保健手册交给产科,通知在检查产妇后要向孕妇和家属介绍产妇情况,耐心细致解释分娩本身的安全性和风险性,提供咨询服务,提倡和鼓 励自然分娩,使产科医生及时掌握孕妇孕期保健情况,记录分娩情况,做好产后保健记录以及产后入户访视的母婴保健情况。 (二)、对住院分娩的孕妇,接诊人员要详细、如实地填写孕产妇姓名,丈夫姓名及夫妻双方身份证号码,住址,联系电话。 (三)、产房实行24小时负责制,负责第一产程到第三产程全产程监 护的产时保健服务,助产人员除掌握适宜产科技术外,还应掌握一定的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抢救危重患儿时应有儿科医师进产房负责抢救,助产人员协助。实行剖宫产术需由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决定,主刀医师应具备妇产科医师职称,具备国家认可的中专及以上医学学历。 (四)、危重孕产妇的急救和转诊制度 1、组建急危重症孕产妇抢救专家组。 2、负责疑难重症孕产妇的会诊和抢救、培训和指导等。

母婴安全管理制度

宜兴市红塔医院 母婴安全管理制度 一、产科安全管理制度 (一)、实行业务副院长行政查房制度,及时协调院内相关科室关系,解决产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督促改进产科工作,并做好记录备查。 (二)、实行科主任负责制,严格执行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医疗保健机构产科建设标准,配备各级各类产科工作人员,产科设备,建立健全产科工作制度,落实各种人员职责。 (三)、成立院内产科抢救组,产科质量管理小组,每半年评价一次产科质量,并做好登记。 (四)、严格执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和产儿科双查房制度,产儿科要互相配合,同时负责对病理新生儿和母亲的查房和诊治,执行婴儿安全管理制度。 (五)、实行产科危重病人请示报告制度。发现危重孕产妇,要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和科主任,科主任接到通知后,应及时奔赴现场抢救,指挥抢救工作,并报告医院,协调各相关科室共同组织抢救。 (六)、严格实行医生、护士每班值班,交接班制度。实行一、二线医师双岗负责制。特殊情况个别交接;交接时应对孕产妇的胎心,产程进展,高危因素变化等情况进行详细检查,并如实记录,签字。科主任应对交接班情况进行详细检查和监督。 (七)、加强对产科人员的助产技术培训。实行产科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制度,有计划安排医师进修,学习,参加学术会议,不断提高技术水平。积极引进和推广产科服务新知识新技术,促进产科质量不断提高。 二、孕产妇安全管理制度

(一)、认真做好孕妇系统管理,产前保健时医疗保健机构必须统一使用依法印制的孕产期保健手册,如实填写相关内容,按要求认真做好孕妇学校健康教育,孕期保健服务。孕妇住院分娩时须将孕产期保健手册交给产科,通知在检查产妇后要向孕妇和家属介绍产妇情况,耐心细致解释分娩本身的安全性和风险性,提供咨询服务,提倡和鼓励自然分娩,使产科医生及时掌握孕妇孕期保健情况,记录分娩情况,做好产后保健记录以及产后入户访视的母婴保健情况。 (二)、对住院分娩的孕妇,接诊人员要详细、如实地填写孕产妇姓名,丈夫姓名及夫妻双方身份证号码,住址,联系电话。 (三)、产房实行24小时负责制,负责第一产程到第三产程全产程监护的产时保健服务,助产人员除掌握适宜产科技术外,还应掌握一定的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抢救危重患儿时应有儿科医师进产房负责抢救,助产人员协助。实行剖宫产术需由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决定,主刀医师应具备妇产科医师职称,具备国家认可的中专及以上医学学历。 (四)、危重孕产妇的急救和转诊制度 1、组建急危重症孕产妇抢救专家组。 2、负责疑难重症孕产妇的会诊和抢救、培训和指导等。 3、妇产科工作人员应严密观察病情,详细记录病情变化、治疗经过及效果,及时进行院内会诊。对于病情中出现的新问题难以处理而病人又不宜转送时,应及时申请院外会诊,同时继续采用各种有效措施进一步诊治。 4、建立急危重症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凡有急危重症孕产妇急救应予优先安排。 5、对病情危重,在本院无条件抢救,且病人可以运送时应尽早转院。 6、转诊程序 (1)有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并需转诊者,原则上应转往上级医院。

妇产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计划

妇产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计划 1.主管医师应对病人全面情况进行评估,包括病情轻重、急缓、营养状况等做出正确的评估,做出正确的诊断,参照疾病诊治标准,制定出经济、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并告知患者或者其委托人。 2.严格按照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对手术实行分级管理,按手术权限实施手术。按规定实行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并做记录。 3.凡大、中型手术以及新开展的手术、均应进行术前讨论。应对手术指征、手术方案、术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危险、意外及防范措施、术后观察和护理要求等提出针对性意见和建议、充分进行讨论、最后由主持人总结并确定手术方案,讨论记录,同时附病历存档。 4. 对手术病人做到:术前诊断、手术适应症明确,术式选择合理,患者准备充分,与患者沟通并签署手术和麻醉同意书、输血同意书等,手术前查对无误。术中手术操作规范,输血规范,意外处理措施果断、合理,术式改变等及时告知家属或委托人。术后观察及时、严密,早期发现并发症并妥善处理。提高术前诊断与病理诊断相符率。 5.严格执行十六项核心制度,科室设兼职质控员,及时检查、评价、监督、保障运行中病历质量及医疗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处理。 6.严格执行《三级医师负责制度》,在临床科室的整个医疗活动中,履行科主任领导下的三级负责制,逐级负责,逐级请示。 7.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合理使用抗菌素。 8.制定新生儿窒息抢救流程、产后出血抢救流程、子痫抢救流程、羊水栓塞抢救流程,并上墙,加强急危重病人抢救理论、技能及操作规程的的培训,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须≥80%。 9.对诊断明确、符合手术指征的部分病人,在收住院之前做好相应术前准备,并预约住院日、手术日。手术科室实行节假日正常排手术制度。规定住院病人三日内由主管医师提出诊断及处理意见,积极备术。

产科安全管理办公室制度

产科安全管理全套制度 (一)、实行常务业务院长行政查房制度,及时协调院内相关科室关系,解决产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督促改进产科工作,并做好记录备查。确保产科的各项工作流程落实到位。 (二)、实行科主任负责制,严格执行《XX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和《XX各级医疗保健机构产科建设标准(试行)》配备各级各类产科工作人员,产科设备,建立健全产科工作制度,落实各种人员职责。 (三)、成立院内产科抢救组,产科质量管理小组,按照《XX县,乡级产科质量标准》每半年评价一次产科质量,并做好登记。(四)、严格执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和产儿科双查房制度,产儿科要互相配合,同时负责对转入新生儿科的病理新生儿和母亲的查房和诊治,执行婴儿安全管理制度。 (五)、实行产科危重病人请示报告制度。发现危重孕产妇,要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和科主任,科主任接到通知后,应及时奔赴现场抢救,指挥抢救工作,并报告医院,协调各相关科室共同组织抢救。(六)、严格实行医生、护士每班值班,交接班制度。实行一、二线医师双岗负责制。特殊情况个别交接;交接时应对孕产妇的胎心,产程进展,高危因素变化等情况进行详细检查,并如实记录,签字。科主任应对交接班情况进行详细检查和监督。 (七)、加强对产科人员的助产技术培训。实行产科人员继续医学教

育学分管理制度,有计划安排医师进修,学习,参加学术会议,不断提高技术水平。积极引进和推广产科服务新知识新技术,促进产科质量不断提高。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学习方式大力开展培训工作。

孕产妇安全管理制度 (一)、认真做好孕妇系统管理,产前保健时医疗保健机构必须统一使用依法印制的《XX孕产期保健手册》,如实填写相关内容,按要求认真做好孕妇学校健康教育,孕期保健服务。孕妇住院分娩时须将《XX 孕产期保健手册》交给产科,通知在检查产妇后要向孕妇和家属介绍产妇情况,耐心细致解释分娩本身的安全性和风险性,提供咨询服务,提倡和鼓励自然分娩,使产科医生及时掌握孕妇孕期保健情况,记录分娩情况,做好产后保健记录以及产后入户访视的母婴保健情况。(二)、对住院分娩的孕妇,接诊人员要详细、如实地填写孕产妇姓名,丈夫姓名及夫妻双方身份证号码,住址,联系电话。 (三)、产房实行24小时负责制,负责第一产程到第三产程全产程监护的产时保健服务,助产人员除掌握适宜产科技术外,还应掌握一定的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抢救危重患儿时应有儿科医师进产房负责抢救,助产人员协助。实行剖宫产术需由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决定,主刀医师应具备妇产科医师职称,具备国家认可的中专及以上医学学历。 (四)、危重孕产妇的急救和转诊制度 1、急救和转诊网络的建设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应负责规划本行政区域内的孕产妇急救和转

产科安全管理十项规定

产科安全管理十项规定 1 目的 规范产科安全管理,严格产科有关医疗行为管理与约束,促进产科质量与安全的提升,提高产科质量,保障孕产妇生命安全,降低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率。 2 范围 产科相关科室。 3 定义 医务人员实施医疗行为,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凡涉及产科安全问题,都是医疗安全。 4 职责 4.1 医务部负责《产科安全管理十项规定》培训、督查、考核; 4.2 科主任负责在医疗过程中《产科安全管理十项规定》落实; 4.3 各级医师严格执行《产科安全管理十项规定》。 5 标准 5.1 严禁医院未取得相应资质非法开展产科诊疗活动。 5.2 严禁医院使用未取得相应资质的人员非法从事产科诊疗服务。 5.3 严禁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终止妊娠,控制剖宫产率。加强孕产期健康教育,促进自然分娩。规范孕产期保健服务,全面加强产科质量管理。 5.4 严禁违反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相关规定。健全医院感染防控体系,提高医院感染防控意识,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减少医院感染。 5.5 严禁医院及其人员接受母乳用品生产者、销售者为推销产品而给予的馈赠和赞助,严禁参与各种形式的母乳代用品推销和宣传。严格执行母乳喂养相关规定。 5.6 严禁危害新生儿人身安全的行为。医院要建立新生儿身份识别、交接制度和流程。新生儿交接时须由交接双方的医护人员和家属签字确认。新生儿检查、治疗需离开原病区的,必须有家属陪同。医院应当加强产科、新生儿科等关键区安全防范能力建设,并建立严格的24小时监控和管理。 5.7 严禁医院及其人员违反新生儿出生缺陷登记报告制度。发生遗弃出生缺陷新生儿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联系公安、民政等部门妥善处理。 5.8 严禁医院及其人员买卖或非法处置胎儿附属物。胎儿附属物归产妇所有。产妇放弃或

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

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时间:2012-08-20地点:普外科办公室,医疗质量存在问题:,会诊质量差,质控提高运行病历的质量,交接班质量,医务科、质控科医疗质量检查反馈,科室根据医院医疗质量检查情况制订整改措施,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时间:2012-08-20地点:普外科办公室主持人:参加人员(签名)主要内容:通过对在院病人的诊疗过程检查,发现出我科在诊疗过程中的不足,及亟需改进的地方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 时间:2012-08-20 地点:普外科办公室 主持人:参加人员(签名) 主要内容: 通过对在院病人的诊疗过程检查,发现出我科在诊疗过程中的不足,及亟需改进的地方。 主要检查内容: 通过对在院病人的诊疗过程检查,发现出我科在诊疗过程中的不足,及亟需改进的地方。 医疗质量存在问题: 病历: 【病历缺手写签名】 不合理用药 1.无菌手术使用抗生素;部分病例血、尿常规正常,无发热,长时间使用抗生素;辅助类药物使用指证不严。 核心制度 1.会诊存在不及时情况; 2.会诊填写过于简单,会诊质量差; 3.交接班本登记过于简单。 改进措施: 1、加强对核心制度相关内容的培训,全科进行对核心制 度的学习。 2、加强对病历书写规范的学习,加强对科室病历的一级 质控提高运行病历的质量 3、加强对抗生素合理使用相关文件的学习,提高对抗生

素使用的规范程度 4、科室建立普通交班,疑难危重交班两套交班本,提高 交接班质量 5、运行病历中对知情同意书的签署缺少核查,部分知情 同意书没有签名,存在医疗隐患。 质控员签字 2013年8月20 日科主任签字 2013年8月20 日 医务科、质控科医疗质量检查反馈 一、存在病历迟归现象。 二、存在传染病漏报现象 三、存在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现象 四、用抗菌素送标本查药敏率低 科室根据医院医疗质量检查情况制订整改措施 一、加强教育、提高认识 二、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业务能力 三、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明确责任,加强责任追究。 科主任签字: 2013年8 月30 日 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时间:2013-06-20地点:普外科办公室,为了保证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医疗质量存在问题:,务必做到人人知晓对病程记录中节点时间的评估,提高运行病历质量建立科室住院超30天患者病情登记本,时间:2013-07-16地点:普外科办公室,主要内容:(总体医疗质量检查),3.交接班记录过简,提高运行病历的质量,班质量,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时间:2013-0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 时间:2013-06-20 地点:普外科办公室 主持人:参加人员(签名) 主要内容:(病情评估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